法官劉新建
Ⅰ 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個律師,看了之前的回答都說要本科文憑,一定要是法律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么,其他專業的呢
要想成為一名律師,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根據報考司法考試的條件要求,任何專業的都行,只要是本科就行。另外在貧困縣戶口條件下,法律專科也可以。
具體報名條件:
符合以下條件的人員,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3)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4)符合《法官法》、《檢察官法》和《律師法》規定的學歷、專業條件; (5)品行良好。 依據《司法部關於確定國家司法考試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方的意見》(司發通[2007]38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中部六省比照實施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范圍的通知》(國辦函[2007]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轄自治縣(旗),各自治區所轄縣(旗),各自治州所轄縣;國務院審批確定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縣級市、區);中部六省比照實施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的縣(市、區)(不屬於國家或省扶貧開發重點的縣級市、區除外);西部地區(除西藏外)11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轄縣(包括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級市、區和享受民族自治地方政策的縣級市、區);西藏自治區所轄市、地區、縣、縣級市、市轄區,可以將報名的學歷條件放寬為高等院校法律專業專科學歷,這一政策的適用期限截至2011年12月31日。 普通高等學校2010年應屆本科畢業生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補充就是允許大三、大四的學生參加考試,但是必須是普通高校,即統招的學生。簡言之,允許普通高等學校的考生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報名,大四第一學期參加考試。) 持教育部認證的港、澳、台高等學校學歷(學位)或已完成學業但尚未取得畢業證書的人員,憑所在學校出具的經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的學歷(學位),可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Ⅱ 司法考試的考試內容,復習方向
【司法考試復習】
第一步:輔導書選擇。好的輔導書能讓你事半功倍。怎樣挑選輔導書?首先看考試輔導書的序或前言是否言之有物,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是什麼?特點是什麼?如果一本書的序或前言籠籠統統,這樣的書應慎選。其次,對照輔導書前言中的描述翻閱書的內容,看是否如其所言。對初次報考的同學,最好是選擇法律出版社,或者權威法學人士編撰的教材,教材的章節與當年考試大綱相同的為佳。
第二部:初步復習策略。對歷年司考的題型分析,可以得出復習的應對策略——記憶。知識點記得是否牢固,記得是否准確,能夠最大限度減少知識點的遺漏,這才是復習的關鍵,才是過關的保障。鑒於此,復習應以記憶為主,輔導書選擇有助於加強記憶的書為主。司法考試只有刑法和民法中個別內容需要理解分析,但也只是部分章節,其他部門法復習完全靠記憶就足夠了。看書的過程中,要把所有相關聯的法律條文用自己的方式打上標記,這樣復習時就能容易找到相對應內容,尤其對於法律及其司法解釋的聯系理解極為有效。
【備考注意事項】
備考司法考試記憶不只是死記硬背,要知道輔導書洋洋數百萬言,加上司考大綱內的一百多部法律、司法解釋,光把它們讀一遍需要好幾個月時間。因此,要理清思路,把握條理,教材只能看基本理論,法律要抓重點條文。可以配合司考帝國網的一些講座輔助記憶。此外,對於真題,3年真題至少做5遍。只有大量做真題才能提高答題的速度,確保考試有充分的時間檢查試卷和思考難題。千萬不要盲信輔導資料給的答案,最好的辦法是多看幾本參考答案或與他人交流找出正解。
不可或缺的材料:考試大綱、司法考試教材三大本、法律法規匯編、一兩本練習題或者模擬題,可以在司考帝國網下載一些名校的講座課件輔導記憶。最後強調,復習中應以加強記憶為主,做題也要適量。
國家司法考試是國家統一組織的從事特定法律職業的資格考試。初任法官、初任檢察官和取得律師資格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國家司法考試每年舉行一次。
司法考試內容
國家司法考試主要測試應試人員所應具備的法律專業知識和從事法律職業的能力。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
每份試卷分值為100分,試卷的具體科目為:
試卷一:綜合知識。包括:法理學、憲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法律職業道德與職業責任;
試卷二:刑事與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試卷四:實例(案例)分析。包括:試卷一、二、三所列科目。
前述試卷一、試卷二、試卷三為機讀式選擇題;試卷四為筆答式實例(案例)分析題(含法律文書寫作)。
如何確定考試成績與授予資格?
國家司法考試實行全國統一評卷,成績由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辦公室公布。國家司法考試的考試成績一次有效。參加考試的人員對考試成績有異議的,可按規定程序申請分數核查。
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人員,由司法部統一頒發《法律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合格並獲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擔任法官、檢察官和申請律師執業,應當符合修改後的《法官法》、《檢察官法》和《律師法》規定的條件。
報名條件
符合以下條件的人員,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3)、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4)、符合《法官法》、《檢察官法》和《律師法》規定的學歷、專業條件;
(5)、品行良好。
前述第4項關於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的學歷、專業條件,依據修改後的《法官法》第九條、《檢察官法》第十條、《律師法》第六條有關法官、檢察官任職和取得律師資格的規定,應為:
第一,具有高等院校法律專業本科以上學歷,或者高等院校其他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具有法律專業知識;
第二,經司法部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三家分別制定的放寬擔任法官、檢察官和取得律師資格的學歷條件的原則意見審核確定,適用上述學歷條件確有困難的地方,在一定期限內,可以將報名的學歷條件放寬為高等院校法律專業專科學歷。前述高等院校,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68條的規定,是指大學、獨立設置的學院和高等專科學校,其中包括高等職業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
報名無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能報名參加考試,已經辦理報名手續的,報名無效:
(1)、因故意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2)、曾被國家機關開除公職,或曾被吊銷律師執業證的。
報名材料與程序報名人員
報名時應提供以下材料:
(1)、本人學歷證書原件及復印件一份;
(2)、本人身份證明(含身份證、臨時身份證、軍官證、士兵證、護照)及復印件一份;
(3)、本人近期同一底片一寸免冠證件用照片3張,黑白、彩色均可;
(4)、異地報名的,須提交報名地公安機關核發的一年期以上的暫住證及有關單位出具的工作、進修等證明。出差、探親等情形不得異地報名。
報名人員報名時,應在報名點領取、填寫國家司法考試報名登記表,並與上述材料一並交報名點核驗。經審核、復核符合報名條件的,由司法行政機關發給准考
Ⅲ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有哪些令人細思恐極的細節
細節1:當候亮平在北京緊鑼密鼓抓人的時候,而漢東省又在開什麼?答案:在匯報。
a)此次抓捕是最高人民檢察院下令執行的,而漢東省的季昌明拖泥帶水,磨磨唧唧,說要匯報,很明顯,漢東省有自己的套路要走。
b)後來,在高玉良與候亮平的談話中,也證明了,這次匯報並不是必要的,可以看出要麼季昌明為了拖延時間,要麼季昌明膽小怕事兒,有事兒大家一起扛。
細節2:漢東省因為是否抓捕孫義珍召開緊急開會,暗濤洶涌,從各方的心思可以初步判斷以下:
a)高玉良:完全一副泰山壓頂而坦然自若的樣子,這個太符合終極BOSS的特性。類似《黑洞》裡面的陳道明。
b)李達康:表現的很激動,主要原因是孫義診是他提拔重用的,免不了有知人不明的責任,從另一方面也說明,李達康並沒有參與孫義診這條紐帶的行賄,不然表現的這么明顯,水平也太low。
c)陳海:作為最嫩的老江湖,一心在工作上,想的也不多,要不是有人攔著,早撲出去抓人了。
d)祁同偉:祁同志本來無權與會,但是恰巧又參加了,按照高玉良滴水不漏的作風,不應該讓祁同偉參加會議,所以這里可以說是有預謀。而且在攔截孫義診的過程中,應該能預料掉人不在車上的可能性(都是老江湖,怎麼可能不懂套路),所以這里至少是幫了孫義診
Ⅳ 《人民的名義》中陸亦可的父親是誰為何她總這么任性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自2017年開播以來,就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劇中每個人物的形象都塑造得很鮮明,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陸亦可,給我們的印象是個對工作認真負責的女強人,也是個三觀很正的人,在《人民的名義》中,陸亦可的職務是漢東省檢察院反貪局偵查一處處長,按照級別來說的話,是個正處級的幹部。
在聊天中,高小琴說自己和陸亦可完全不一樣,陸亦可的媽媽是法官,爸爸是軍隊幹部,而她自己卻出身很普通,兩人的起跑線相差甚大。可見,陸亦可的父親生前是軍隊的一個幹部,很有可能是個有實權的幹部。
Ⅳ 《人民的名義》劇中你最討厭哪個角色
人民的名義裡面有很多不同的角色,有我喜歡的,有我討厭的。它反應了官場眾相,十分耐人尋味。這裡面有貪官,有好官。有為人清明,廉潔的好官,也有屍位素餐,不做實事的庸官,也有貪污腐敗的惡官。當然,也有各種各樣的普通人。
男子可以沒有錢財,但是卻不能沒有能力與夢想,還有節操。有什麼事情,第一個要想到自己要怎麼解決,而不是去尋求別人的幫助!所以我很討厭他,這也就是理由!
Ⅵ 司法考試太難了,我已經考了兩次了,總是過不了,誰有好的方法啊
我是一名大學老師,法學本科畢業後有幸在一家民辦高校講法律基礎課,工資不是很高,於是想通過司法考試為自己帶來更好的生活。我時間相對寬裕,但一開始的時候沒有真正當成一項任務來完成,以至於幾年都沒通過,聽到司法考試可能要改革的消息我才認真開始復習,經過幾個月的扎實准備我終於通過了2009年的司法考試,雖然成績不是很高,才378分,但是對咱們來說通過才是目的啊。於是我就想把我的復習經歷總結一下,希望要參加司法考試的朋友早點認真著手准備,爭取一次通過。
我建議司法考試復習越早越好,提早一天動手你就離通過考試又進了一步。因為司法考試的難度關鍵在於其知識量大,而我們知識的消和吸收是需要過程和時間的。總體來說,我們需要以下幾個階段的復習:
一、基礎階段:最為關鍵和最基礎的階段
時間大概需要三個月,最好從三月份開始,3月、4月、5月。
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建立結構,各個部門法的內容章節框架必須建立起來,這階段的心態要平和,要充滿自信,要提高效率,要學會抵制各種讓你分心的誘惑。盡量增加學習時間,我同學今年報了一個一對一制定學習計劃的考試大網輔導班,根據他的時間和特點在不同的復習階段制定不同的計劃,落下課程了還有專門的輔導老師補課,我覺得貌似還不錯。
二、強化階段:6月-7月
這個階段要明確各個部門法的輕重,重點章節的分值,重點內容的強化,重點理論的理解,重點問題的消化吸收。總之一句話就是:找重點,看重點。這階段心裡要很緊張。已經算進入到狀態了基本上到達忘我的境界,如果這階段能到達這種境界,就算成功了80%. 三、重點飛躍階段:8月
這個階段要注意身體和心態,可以說這個時期比較關鍵,但是重點要有所側重,尤其是對於卷一和訴訟法要更予以重視。
四、最後沖刺階段 8月底9月初
這個時期各大培訓機構的信息滿天飛,所以大多數考生已經按捺不住內心的情緒,把希望全寄託在押題信息上,我很多同學也參加考試還有輔導班認識的一些朋友,他們很多人都開始動搖,一有諸如內部消息之類的說法就很激動,但是我覺得這短時間不能亂了陣腳,踏踏實實是原則,著重記憶的學科在這一階段很能凸顯出效果來,可能這時候你看一個知識點就能得到這個知識點的分數,因此我建議不要被所謂的小道消息所左右,按照自己的計劃一步一個腳印,才會成功通過司法考試。
Ⅶ 女反貪局長借舉報信敲詐「一把手」家屬的詳細情況是怎樣的
女反貪局長借舉報信敲詐「一把手」家屬 按崗談錢
熱播的反腐劇《人民的名義》讓政知圈格外關注反貪局長的消息。比如,4月27日俄羅斯前反貪局長因敲詐勒索被判監禁22年。
在《人民的名義》里,反貪局長侯亮平是個正面角色,「手刃」副國級貪官。不過,在現實中,任何崗位的官員,「姓蔣還是姓汪」還得經過實際工作的考驗才能判斷。
能夠說的是,在看了往年落馬反貪局局長的腐敗細節後,不得不感慨,《人民的名義》中的腐敗場景還真不是虛構,現實中是「真材實料」發生過這樣的事。
借舉報信敲詐「一把手」家屬 按崗談錢
先說最近的,2016年10月,一名女反貪局長因收受他人賄賂人民幣332萬元,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0萬元。
她是廣東茂名市化州市檢察院副檢察長兼反貪局局長郭志玲。
不過,他的傳奇之處在於,這是一個邊行善邊受賄的貪官,他的行善過程說起來也很有意思。據說,他捐助的貧困大學生有20多名,花費有40多萬元。當時縣里有孤寡老人,在生病或有困難時,穆新成就主動讓人送錢過去;有村民孩子上學交不起學費,穆新成聽到消息,就找人送錢過去;還有大學生因為貧困面臨退學,給穆新成的手機發求助簡訊,第二天穆新成就讓人給他送了1萬元;還有五台山一位僧人遇到車禍,穆新成派人送他到醫院,並承擔了治療費4萬元。
顯然,穆新成的工資是不可能負擔起這些資助的,他捐贈的錢都出自當地的礦老闆,老闆們都知道穆新成的愛好,為了巴結他,就將錢送去捐助人,然後說「這是穆檢察長捐的」。穆新成也會授意找自己幫忙的老闆,讓這些老闆去捐助學生。
找過穆新成辦事兒的人,都被他借過錢,而這些錢,自然是不會還回來的。2004年,李某創辦私立小學,想設獎學金,找穆新成幫忙,幾天後,穆新成找來一位礦老闆白計平,並說白計平已經答應每年資助3萬元。獎學金設立時,穆新成叮囑要叫「穆新成—白計平獎學金」,並說三萬元里要備注有自己的一萬,當時他就對白計平說,老白啊,我現在欠你400多萬了啊。後來,經證實,到穆新成被雙規時,已經「欠」白計平700萬。
當然,穆新平也非常「罩著」自己的這些礦老闆朋友們。朋友們的礦出了安全事故,穆新平都能「保」他們平安無事,還有,朋友的礦和其他礦廠發生糾紛,穆新平前去疏通,疏通不成,對方的礦上就一周內安監、公安七八個部門來查,無法生產,直到對方妥協。
礦老闆們認為穆新平沽名釣譽,「借錢行善是假,收受賄賂是真。」穆新成的弟弟也從事鐵礦生意,礦老闆說:「他看上你的礦,要買你就得賣。」
Ⅷ 人民的名義結局
我搜索了半天,大概是:李達康誤認為是壞人,後來扶正,實際是正面形象;沙瑞金是正面,並協助辦案,匡扶正義;高育良最後被女色引誘,成了一枚壞蛋;程度結局完蛋;陳海最後醒過來,其父在談話中也去世了。猴子是正面人物,主要角色!高小琴是雙胞胎,負面人物。公安廳長腐敗墮落,最後飲彈自盡。
Ⅸ 人民的名義 有哪些令人細思恐極的細節
鄭西坡兒子 鄭乾
王文革兒子 工人
趙立春後代 兒子趙瑞龍,一眾女兒,有錢人
李達康女兒 出國
高育良女兒 出國,博士
陳岩石後代 兒子陳海,年紀輕輕反貪局局長,前途不可限量,其餘子女未提
陸處長母親是法官,和高育良沾親帶故
林華華跟丟丁義珍沒責任,根據她的生活來看,家世背景不一般(工作到一半,能領個配侯亮平侄女玩的工作,厲害了)
梁璐她爸,二十多年前副省級,她幾個弟兄身份不一般
劉新建,父母都是老革命
沙瑞金,父親老革命(貌似還是烈士?)
全劇,靠自己努力,不依託他人,家世背景不是很好但有所成就/干到處級的
趙德漢(貪污被抓)蔡成功(負債累累)陳岩石 孫連城(後面貌似被雙開?)
全劇,靠自己努力,沒有透露依託他人信息,家世背景未明確,有所成就/干到處級的
王大路,易學習,季昌明,趙東來
大概就記得這么多。大官的後代前途好,工人的兒子沒出息,不靠資源靠自己的,王大路 陳岩石 季昌明,趙東來其餘還有誰善終?
就算是易學習,最後陞官還是靠抱上了沙書記大腿
不過,易學習被提拔,不能說是依靠政治資源,能力他是有的,被埋沒了而已
Ⅹ 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中,醫方請求做醫療事故鑒定,患者請求做醫療過錯鑒定,法院應如何處理
正如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負責人答記者問的精神宗旨:
第一,醫療糾紛案件,實際上是因醫療過失致人損害這一特殊領域的侵權行為引發的民事賠償糾紛。目前,根據我國的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醫療糾紛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醫療事故侵權行為引起的醫療賠償糾紛案件;另一類是非醫療事故侵權行為或者醫療事故以外的其他原因而引起的醫療賠償糾紛案件。雖然這兩類案件都與醫療行為有關,但是發生的原因不同,前者致害的原因以構成醫療事故為前提,而後者致害的原因是不構成醫療事故的其他醫療過失行為。
第二,醫療賠償糾紛應當區別情形分別適用《民法通則》和《條例》處理。在醫療服務過程中因過失致患者人身損害引起的賠償糾紛,本質上屬於民事侵權損害賠償糾紛,原則上應當適用我國的《民法通則》處理。為了妥善處理醫療事故糾紛,國務院於2002年4月4日公布了《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屬於行政法規,其法律位階低於《民法通則》;但由於《條例》是專門處理醫療事故的行政法規,體現了國家對醫療事故處理及其損害賠償的特殊立法政策,因此,人民法院處理醫療事故引起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時應當以《條例》為依據。但是,對不構成醫療事故的其他醫療侵權糾紛應當按照《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和一百一十九條規定處理。
第三,受害人的損害必須給予救濟。如果患者的生命或者身體健康因為醫療機構的過錯行為受到了損害,致害人就應當對患者受到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在有的情況下,雖然患者身體因醫療機構的過錯行為受到了損害,但是經過鑒定醫療機構的行為不構成醫療事故的,當然不能作為醫療事故進行處理。但醫療機構仍應當對患者身體受到的損害承擔醫療過失致人損害的民事賠償責任。不能因為醫療機構的過錯行為不構成醫療事故,就不對受害人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公民的生命健康權是人的最基本的權利,尊重保護人的權利這是我國憲法和法律確定的基本原則。不論什麼性質的侵權行為,只要損害了公民的生命、健康,就應當給予經濟賠償,這既是我國法律給受害人最基本的救濟方式,也是憲法中關於保護人的基本權利的具體體現。
綜上所述,《條例》只是從特別規定的意義上解決了醫療事故這一特殊侵權類型糾紛的責任承擔問題,對不屬於醫療事故的一般醫療侵權糾紛,還是應當按照《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處理。這里體現的適用法律的「二元化」,不是法律適用依據不統一,而是法律、法規在適用范圍上分工配合的體現。
不構成醫療事故的其他醫療侵權應當適用《民法通則》,理由:
第一,《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關於「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是我國民法確立的對侵權行為造成損害予以救濟的基本原則,也是法治社會對人權提供的最基本的法律保障,作為行政法規的《條例》,不可能與民事基本法的這一基本原則相抵觸。
第二,《條例》是處理醫療事故的特別規定,其適用的范圍僅限於醫療事故而引起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對因醫療事故以外的其他醫療行為引起的醫療糾紛,已經超出了作為處理醫療事故特別規定的《條例》的調整范圍,因此,對這類糾紛的處理,不能適用《條例》的規定處理,而應當適用《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處理。
第三,如果患者身體因醫療機構非醫療事故的行為受到了損害,醫療機構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那就不僅違反了我國憲法確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而且還會導致受害人受到損害沒有人承擔賠償責任的局面,受害人因侵權行為受到損害,沒有任何救濟渠道,這也違背了公平正義的基本要求,也不可能為社會或者廣大人民群眾所認可。
綜上所述,我認為《條例》調整的僅是醫療事故而造成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而對不屬於醫療事故的醫療行為造成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自應當適用《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處理。《條例》第四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應當理解為,不構成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能按照《條例》的規定承擔賠償責任。但是,該條規定並沒有免除其按照《民法通則》有關規定應當承擔的侵權的民事賠償責任。
因此啟動醫療事故鑒定或者醫療過錯鑒定依據患者的訴求和醫院的請求有關。即使構不成醫療事故,存在醫療過錯依然可以主張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