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抓好疫情防控

法院抓好疫情防控

發布時間: 2022-06-11 18:46:55

A. 疫情期間法院判決怎麼辦

法律分析:民商事、行政案件一般均可以採取在線方式開庭,但案件存在雙方當事人不同意在線庭審、不具備在線庭審技術條件、需現場查明身份、核對原件、查驗實物等情形的,不適用在線庭審。刑事案件可以採取遠程視頻方式訊問被告人、宣告判決、審理減刑、假釋案件等。對適用簡易程序、速裁程序的簡單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案件,以及妨害疫情防控的刑事案件,可以探索採取遠程視頻方式開庭。人民法院開展在線庭審,一般應當在法庭內進行。因疫情防控需要,法官確需在其他場所在線開庭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同意,並保證開庭場所莊重嚴肅、庭審禮儀規范。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加強和規范在線訴訟工作的通知》 第八條 各級人民法院要積極推廣和有序規范在線庭審,綜合考慮技術條件、案件情況和當事人意願等因素,確定是否採取在線庭審方式。民商事、行政案件一般均可以採取在線方式開庭,但案件存在雙方當事人不同意在線庭審、不具備在線庭審技術條件、需現場查明身份、核對原件、查驗實物等情形的,不適用在線庭審。刑事案件可以採取遠程視頻方式訊問被告人、宣告判決、審理減刑、假釋案件等。對適用簡易程序、速裁程序的簡單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案件,以及妨害疫情防控的刑事案件,可以探索採取遠程視頻方式開庭。

B. 疫情期間法院開庭怎麼辦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開展在線庭審,一般應當在法庭內進行。因疫情防控需要,法官確需在其他場所在線開庭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同意,並保證開庭場所莊重嚴肅、庭審禮儀規范。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加強和規范在線訴訟工作的通知》

第一條 各級人民法院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疫情防控的重要意義和嚴峻形勢,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立足審判職能,努力服務和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大局。要將深入推進在線訴訟作為堅決打贏防控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重要舉措,積極依託中國移動微法院、訴訟服務網、12368訴訟服務熱線等在線訴訟平台,全面開展網上立案、調解、證據交換、庭審、宣判、送達等在線訴訟活動,有效滿足疫情防控期間人民群眾司法需求,確保人民法院審判工作平穩有序運行。

第二條 各級人民法院推進在線訴訟,既要充分考慮案件類型、難易程度、輕重緩急等因素,又要切實維護當事人合法訴訟權益,尊重當事人對案件辦理模式的選擇權,全面告知在線訴訟的權利義務和法律後果。當事人同意案件在線辦理的,應當在信息系統確認、留痕,確保相關訴訟活動的法律效力。當事人不同意案件在線辦理,依法申請延期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不得強制適用在線訴訟。案件符合訴訟法律關於中止審理有關規定的,人民法院可以中止訴訟。

C.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依法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定

一、疫情防控工作應當堅持黨的領導、屬地責任,堅持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堅持依法依規、聯防聯控、群防群治,把區域治理、部門治理、行業治理、基層治理、單位治理有機結合起來,切實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學性、及時性和有效性。二、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健全省、設區的市、縣(市、區)、鄉鎮(街道)、城鄉社區(村)等防控網路,大力推動大數據融合共享、開放應用,形成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防控體系,落實聯防聯控機制,防輸入、防輸出、防傳播、防擴散,有效做好疫情監測、排查、預警、防控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上級統一部署,發揮群防群治力量,組織指導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做好轄區管理,採取針對性強的防控舉措,切實做好轄區內防控工作。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落實屬地「網格化管理」及相關防控措施,及時全面排查、收集、登記、核實、報送相關疫情信息。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應當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在醫療救治、防疫管理、隔離觀察、道口管理、交通運輸、社區管理、市場管理、場所管理、生產經營、勞動保障、市容環境、野生動物管理、環境風險管理等方面,根據需要制定和採取臨時性應急行政管理措施。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履職,加大治安管理、市場監管等疫情防控執法工作力度,嚴格執行傳染病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防疫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依法實施疫情防控及應急處理措施,及時妥善處理疫情防控中出現的各類矛盾和問題。

本省各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及時依法處理疫情防控相關案件,依法從嚴從快懲處妨礙疫情防控的違法犯罪行為,為疫情防控提供司法保障。四、任何機關、部門、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都應當依法遵守疫情防控的規定,服從當地人民政府和屬地社區(村)組織的統一指揮和管理,及時如實報告疑似患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人員、與患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人員密切接觸者以及其他需要開展醫學隔離觀察治療人員的情況。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對本單位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負有主體責任,應當強化防控工作責任制和管理制度,配備必要的防護物品、設施,嚴格衛生管理,加強對本單位人員的健康監測和體溫檢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相關部門並採取相應的防控措施。航空、鐵路、軌道交通、長途客運、水路運輸、城市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務單位應當落實相關責任,確保各項疫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

凡在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所有人員都應當履行疫情防控中的法定義務,服從、配合、協助疫情防控指揮和安排,自覺接受調查、檢驗、隔離等防控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了解疫情防護知識,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嚴格遵守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的規定,不組織不參加聚會活動,加強寵物管理,不食用法律法規規定的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等;凡出現發熱、乏力、乾咳等症狀時,及時前往發熱門診和醫院就醫,並及時向屬地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如實報告;需要進行集中或者居家醫學觀察的,應當主動報告健康狀況,配合相關防控管理,確保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五、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物資儲備和防疫設施建設,加大統籌力度,保障疫情期間防疫物資、重點生活必需品的生產、供給,優先滿足一線醫護人員和救治病人對應急救援物資的需要;必要時,可以依法在本行政區域內臨時徵用場地、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設備,緊急調集人員或者儲備物資,並向被徵用的單位或者個人發出應急徵用憑證,依法予以歸還或者補償。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創新監管方式,優化工作流程,建立綠色通道,為防疫救援物資供應和防疫救援工程建設等提供便利;加強對與疫情防控、應急救援有關的慈善捐贈活動的規范管理,確保接收、支出、使用及其監督全過程透明、公開、高效、有序。六、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疫情防控知識、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宣傳,提升全社會防範疫情的意識和能力;嚴格落實疫情報告制度,實事求是、公開透明、及時准確地向社會公布疫情信息,不得緩報、漏報、瞞報、謊報。

新聞媒體應當積極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做好輿論引導,回應社會關切,在全社會營造堅定信心、全民抗擊疫情的濃厚氛圍。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編造、傳播有關疫情的虛假信息。對妨礙疫情防控工作的違法違規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進行投訴、舉報。

D. 疫情防控期間,當事人應當怎麼開展訴訟活動

法律分析:疫情防控期間,法院原則上推遲開庭、聽證活動,對依法必須按時開庭、聽證的,請積極配合法院通過網上開庭、視頻庭審等方式遠程審理,減少因人員聚集引發疫情傳染風險。當事人或其訴訟代理人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處於隔離、診治期間,或參加疫情防治工作,或受疫區交通關停等情況影響,無法參加訴訟活動的,請及時通知法院,法院將按相關法律規定予以處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第十三條 因採取突發事件應對措施,訴訟、行政復議、仲裁活動不能正常進行的,適用有關時效中止和程序中止的規定,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E. 疫情防控八項預警機制具體內容

法律分析:1、建立疫情防控聯絡機制,建立疫情防控微信工作群進行研究部署和上下聯通。

2、建立公檢法聯動機制,聯合市公安局、市法院下發通告,普及疫情防控期間相關法律知識,保障防控工作順利進行。

3、建立「日報告」「零報告」機制,每天匯總全院幹警及家人情況層報省檢察院和市委市政府。

4、建立重大疫情及時上報機制,發現突發情況第一時間進行匯報,並及時處置。

5、建立人員監控機制,嚴禁無關人員隨意進出單位,加強對本院幹警和來訪人員的測溫登記工作。

6、建立網路信息發布內部管控機制,嚴禁在網路上隨意發布未經證實的有關疫情信息。

7、建立每日消毒機制,每日對公共區域和辦公場所進行防疫消毒,特別是值班室等窗口部門以及衛生間、樓梯等區域的消毒防疫,確保全覆蓋、零死角。

8、建立宣傳引導機制,每天將中央、省、市疫情最新情況、有關要求及防範科普進行發布,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疫情防控動態,堅定防控信心,傳遞抗擊疫情的信心和正能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第一條 為了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控制、減輕和消除突發事件引起的嚴重社會危害,規范突發事件應對活動,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環境安全和社會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條 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應急准備、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事後恢復與重建等應對活動,適用本法。

第三條 本法所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採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 按照社會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四級。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突發事件的分級標准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確定的部門制定。

F. 疫情法院上班嗎

法律分析:正常上班。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加強和規范在線訴訟工作的通知》

一、各級人民法院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疫情防控的重要意義和嚴峻形勢,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立足審判職能,努力服務和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大局。要將深入推進在線訴訟作為堅決打贏防控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重要舉措,積極依託中國移動微法院、訴訟服務網、12368訴訟服務熱線等在線訴訟平台,全面開展網上立案、調解、證據交換、庭審、宣判、送達等在線訴訟活動,有效滿足疫情防控期間人民群眾司法需求,確保人民法院審判工作平穩有序運行。

二、各級人民法院推進在線訴訟,既要充分考慮案件類型、難易程度、輕重緩急等因素,又要切實維護當事人合法訴訟權益,尊重當事人對案件辦理模式的選擇權,全面告知在線訴訟的權利義務和法律後果。當事人同意案件在線辦理的,應當在信息系統確認、留痕,確保相關訴訟活動的法律效力。當事人不同意案件在線辦理,依法申請延期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不得強制適用在線訴訟。案件符合訴訟法律關於中止審理有關規定的,人民法院可以中止訴訟。

G. 沈陽2022疫情期間法院正常上班嗎

視情況而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加強和規范在線訴訟工作的通知規定,各級人民法院要積極依託中國移動微法院、訴訟服務網、12368訴訟服務熱線等在線訴訟平台,全面開展網上立案、調解、證據交換、庭審、宣判、送達等在線訴訟活動,有效滿足疫情防控期間人民群眾司法需求,確保人民法院審判工作平穩有序運行。

H. 疫情期間法院正常上班嗎

法律分析: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加強和規范在線訴訟工作的通知》規定,各級人民法院要積極依託中國移動微法院、訴訟服務網、12368訴訟服務熱線等在線訴訟平台,全面開展網上立案、調解、證據交換、庭審、宣判、送達等在線訴訟活動,有效滿足疫情防控期間人民群眾司法需求,確保人民法院審判工作平穩有序運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 第二條 國家對傳染病實行預防為主的方針,各級政府在制定社會經濟發展規劃時,必須包括傳染病防治目標,並組織有關部門共同實施。

I. 法院開庭疫情期間家屬不給進

法律分析:其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加強和規范在線訴訟工作的通知》,在疫情防控期間,當事人不同意案件在線辦理的,不得強制適用在線訴訟,可依據法律規定向法院申請延期審理。當事人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無法按期參加庭審的,可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46條的規定,向法院申請延期開庭審理。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當事人因受疫情影響無法按期到庭的,也可以參照上述規定申請延期。其二,在疫情防控期間,法院原則上推遲開庭活動。此時,當事人需要等待法院通知,在變更後的時間點進行庭審。其三,各級各地法院陸續發布依託移動微法院、智慧法院等網上平台,進行網上開庭等訴訟活動的通知。當事人同意網上開庭的可以通過移動微法院等網路平台進行網上開庭、視頻庭審等訴訟活動。另外,對於一些因特殊原因需要線下開庭的,當事人、法院必須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才能進行線下開庭審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熱點內容
無責任底薪法律 發布:2025-02-01 23:03:36 瀏覽:232
小利幫忙有沒有法律援助 發布:2025-02-01 22:32:26 瀏覽:266
煤礦化驗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1 22:30:10 瀏覽:743
社會與法普法姐妹上集 發布:2025-02-01 22:01:03 瀏覽:234
司法警校畢業能幹什麼 發布:2025-02-01 21:32:51 瀏覽:877
勞動法倒班工時規定 發布:2025-02-01 21:25:18 瀏覽:480
誰刺傷法官 發布:2025-02-01 20:37:01 瀏覽:93
法院扣除審限 發布:2025-02-01 20:23:47 瀏覽:274
法治新講堂 發布:2025-02-01 19:26:37 瀏覽:156
法官法第十六條解釋 發布:2025-02-01 19:02:15 瀏覽: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