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叫法院地法
1. 什麼時候適應法院地法
沖突規范是國際私法的核心,通過運用沖突規范的指引以及與沖突規范相適應的一系列制度,才使得國際民商事爭議應適用的准據法最終確立。法院地法的適用同樣通過運用沖突規范的指引以及與沖突規范相適應的一系列制度予以運用的結果。法院地法得以適用的途徑具體可分為:
1、通過沖突規范的指引使用法院地法。
這是法院地法得以適用的最基本方式。如各國的國際私法一般均規定「程序問題適用法院地法」。
2、在缺乏連接點時使用法院地法。
連接點是吧沖突規范的「范圍」所指的民商事法律關系與應適用的法律聯系起來的紐帶或媒介。缺乏這個「媒介」便不能通過沖突規范的指引確定國際民商事爭議應適用的准據法,為了解決爭議便需要適用法院地法。
3、利用識別適用法院地法。
所謂「識別」是指在使用沖突規范的過程中,依據一定的法律觀念,對有關的事實構成進行「定性」或「分類」從而確定應援用那一條沖突規范的過程。
4、按照沖突規范的指引應適用外國法,但該外國法不能查明,從而適用法院地法。
利用外國法不能查明來達到適用法院地法很容易,各國對外國法不能查明規定不甚明確,法官便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來裁定適用法院地法。
5、採用反致制度,從而使法院地法得以適用。
此處的反致為狹義的反致以及間接反致,不包括轉致;所謂「狹義的反致」是指對於某一國際私法案件,法院依照本國的沖突規範本應適用外國法,而該外國法的沖突規范卻指定適用法院地法,法院結果適用了法院地國的實體法的法律適用過程。間接反致也會導致最終適用法院地法,但比「狹義的反致」多一個環節。
2. 在涉外婚姻案件中,法院地法有什麼意義
[法院地法]:是指涉外婚姻案件中,當事人在那個國家起訴,就適用那個國寂的法律。
[意義]:本國國民在本國起訴,所以得到本國法律的保護。
3. 什麼是法院他法
是「法院地法」吧。指法院所在地實施的法律,比如中國大陸地區任何一家法院,法院地法就是中國法律法律。
4. 法院地法
指如果涉及到了優先權問題,則沖突規范應當指向法院地的法律。
5. 法院地法就是國家法嗎
沒有法院地法這種說法。法院審判是根據國家的基本法—憲法而制訂的。
6. 船舶優先權適用法院地法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船舶優先權適用法院地法是指在訴訟審判過程中適用法律為審判法院所在國家的法律。例如,船舶優先權案件在中國法院審理,則適用中國法律;船舶優先權案件在英國法院審理,則適用英國法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第二百七十二條 船舶優先權,適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7. 法院地法的概念
法院地法這一概念和國際私法中的沖突法有關。
在沖突法的一般問題中,首先解決一個概念:識別。
識別實在適用沖突法規范時,依據一定的法律概念,對有關的事實構成做出「定性」或「分類」,將其歸入一定的法律范疇,從而確定應援用哪一種沖突規范的認識過程。
識別沖突究竟如何解決,各國學者對這個問題主張不一,主要有一下幾種:法院地法說、准據法說、分析法學和比較法學說、個案識別說、折衷說、功能定性說。
法院地法說主張以法院地國家的實體法作為識別的標准。
8. 在國際私法中,一般什麼情況適用法院地法,什麼情況適用住所地法,什麼情況採用意思自治
你好!你的問題實質上是指國際私法中的系數公式。最常見的系屬公式有屬人法、物之所在地法、行為地法、當事人合意選擇的法律、法院地法、旗國法、最密切聯系地法,等等。 1.屬人法(lex personalis)。即以當事人的國籍、住所或慣常居所作為連接點的系屬。屬人法一般用來解決人的身份、能力、親屬、繼承關系等方面的法律沖突。1804年《法國民法典》頒布以前,歐洲國家均以當事人的住所地法(lex domicilii)為屬人法。但是,由於《法國民法典》改用當事人的本國法(lex patriae)(即國籍國法)為當事人的屬人法,加上這種做法又得到義大利法學家孟西尼的提倡,故後來許多歐洲大陸國家便隨之採用本國法為屬人法。不過,以英、美為代表的普通法系國家和部分南美國家仍堅持以當事人的住所地法為屬人法。這樣,在屬人法方面即形成了本國法和住所地法兩大派別。為了調和兩大法系在屬人法上的矛盾,現在常常用慣常居所地法來代替住所地法或本國法作為屬人法。 2.物之所在地法(lex rei sitae或lex loci situs)。即作為法律關系的客體物或標的物所在地的法律。它通常用來解決有關物權,特別是不動產物權的法律沖突問題。 3.行為地法(lex loci actus)。即以當事人的行為地為連結點的系屬。這一系屬公式來源於「場所支配行為」(locus regit actum)這一原則。由於法律行為的多樣性,行為地法又派生出下列一些系屬公式:(1)合同締結地法(lex loci contractus);(2)合同履行地法(lex loci solutionis);(3)婚姻舉行地法(lex loci celebrationis);(4)侵權行為地法(lex loci delicti)。侵權行為地法包括加害行為地法和損害發生地法。 4.當事人合意選擇的法律(lex voluntatis)。即民商事法律關系的當事人按其意願自主協議選擇的法律。一國法律採用這一系屬,表明它在有關問題上承認當事人選擇法律的自主權,所以,這種做法又稱當事人「意思自治」。一它主要用來解決合同的法律適用問題,但現擴展至侵權、婚姻家庭和繼承等領域。 5.法院地法(lex fori)。即審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的法律。這一系屬公式一般用於解決有關程序問題的法律沖突。有時,這一系屬公式也用於解決實體問題,如我國民法通則第147條規定:「離婚適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6.最密切聯系地法(law of the plac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即與法律關系有最密切聯系的地方的法律。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薩維尼的「法律關系本座說」,但其真正確立和發展則是近幾十年的事情。目前,它既可被視作一個法律選擇的指導原則,又可作為一個系屬公式而大量出現於沖突規范中。它可以適用於許多不同性質的國際民商事法律關系,在合同關系中適用得尤為普遍。 7.旗國法(law of the flag)。即運輸工具所使用的旗幟或旗幟標識所屬國的法律。它常用來解決船舶、航空器在運輸過程中所產生的法律沖突問題。在海事國際私法中,船旗國法是最重要的系屬公式之一。
9. 國際私法中內國法是不是一般就是法院地法
內國法是與外國法相對的一個概念,對於這個概念的理解應該站在看這個問題的人角度來看問題,即對中國人來說,中國法就是內國法,對英國人來說,英國法就是內國法,所以,有時侯,法院地法並不是內國法的同義詞.
10. 法院地法的理解
法院地法是指:審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法院所在地的法律。過版去它多用於解決權涉外訴訟程序方面的法律沖突問題,現在則一些實體問題也適用法院地法。
法院地法的簡解釋就是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國家或地區所應用的法律。法院地國家或地區: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