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張小傑
❶ 青少年沉迷於網路游戲而導致犯罪的案例
【玉林市博白縣公安局龍潭派出所青少年盜竊案案例】2009年10月10日早上6時許,廣西玉林博白縣公安局龍潭派出所接到轄區內群眾報警,稱其美好超市被人翻牆入內盜走部分現金及香煙等物品,具體損失不詳。
接警後,民警經過走訪了解到,約半小時前有人看見3名可疑少年提了一隻纖維袋子從報案人家門口的巷道出去了,而且目擊者還認識其中一名少年李某15歲的兒子李某某。根據現場的情況,民警斷定該案應系未成年人作案。
就在民警正在進一步調查時,又有群眾反映3名少年並沒有向鎮外方向逃離,而是提著那隻袋子龍中大路往龍潭中學走了。根據線索,由失主帶路,民警在龍潭中學內將3名少年抓獲。
經查,3名少年(張某十六歲、李某某十五歲、吳某十六歲)都是龍潭中學的在校生,於幾天前離家並逃學外出上網,他們在浪花網吧花光身上所有的錢之後還想弄點錢繼續上網。於是,其中有一名少年(李某)想到盜竊美好超市,便提議前去看看。
3人到超市後發現,超市大門緊鎖沒有人。於是,3人便合謀翻牆進入超市實施盜竊。誰知超市裡居然沒有多少現金,於是他們便「就地取材」,用小賣部里的纖維袋子將香煙、火腿腸、方便麵、飲料等盛了半袋子後倉皇逃離現場。由於在街口被人發現,三人便快速地往學校的路回去,沒想到卻被民警和失主逮了個正著。
【玉林市博白縣亞山派出所青少年搶劫案案例】2009年1月20日下午5點左右,王東和李強從網吧出來,身上僅有的20塊錢只夠他們吃頓晚飯了,接下來的日子該怎麼過呢?兩人合計了一下,決定鋌而走險,找個有錢的同學,搶點錢。
當天晚上8點左右,李東和王強埋伏在學校附近的一條小路上,外出的同學陸陸續續回學校了,突然隔壁班陳剛引起了他倆的注意,聽說陳剛家挺有錢的,開學的時候還是還是他爸爸開小車把他送到學校的,他倆決定就找陳剛下手,王東從地撿起一塊磚,和李強一起悄悄地從陳剛後面跟了上去,隨後兩人互相使了一下眼色,李強沖上去一手摟住陳剛的脖子,一手捂住他的嘴巴。
陳剛想反抗,王東舉起手中的磚塊威脅說:不要動,我們是求財的,再動我砸死你!兩人把陳剛拖進了邊上的樹林,逼陳剛把身上的錢拿出來,陳剛不肯,李強就隨手給了他一個耳光,陳剛還是不肯,王東舉起手裡的磚頭就砸在他頭上,流血了,陳剛不敢反抗了,李強上去從陳剛的上衣口袋搜出了50元現金。
這時,前面好像有人(註:系附近某電子廠員工楊某下班回家路過)經過,王東和李強拿著錢趕緊逃走了,陳剛找到同班同學胡某,把自己被人搶劫的事情告訴了他們,胡某隨即拿出自己的手機報警。
民警迅速展開了調查,兩個小時後,民警在學校附近的網吧里把正在上網的王東和李強抓獲,兩人對搶劫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經法醫鑒定:陳剛頭部的損傷已構成人體輕微傷。
(1)法院張小傑擴展閱讀:
網路游戲不僅僅影響了青少年身心健康,還深刻地影響了青少年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多方面領域。
第一、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身體健康。
大量案例已經證明,上網成癮會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身體健康,甚至出現個別青少年幾天幾夜在網吧游戲因疲勞過度而猝死的極端事件。
陶醉在網路游戲中的青少年往 往深陷網吧不能自拔,勞心勞神。即便他們離開網路游戲,也常會出現頭暈、眼花、食慾下降等各種症狀。
第二、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心理學專家指出,沉迷於網路游戲的青少年由於長期缺乏社會溝通和人際交流,往往會把虛擬的網路世界當成現實生活,其思想和情感都會與現實生活脫節,在心理 上則表現出自我封閉、自以為是等抑鬱性神經症。
這些青少年雖然能通過虛擬世界中的打拚、搏殺獲 得心理上的滿足,但他們無法從中提高自己處理現實問題的能力。
因此沉迷網路游戲的人一旦回到實際生活中,往往會感到無所適從,以致他們在現實的困難面前總是選擇逃避。
第三、嚴重影響青少年的正常學業。
學生上網成癮造成學習成績不合格而最終被迫退學的報道,這些年來屢見各種媒體。
相關數據表明,目前網路游戲玩家中每天玩 3 小時以下的僅占 26. 17%,玩 3 至 6小時的占 28. 17%,而每天玩到 6 小時以上的竟高達 45 . 65% 。
第四、誘發青少年誤入犯罪歧途。
對於心理發展還不成熟、行為自控能力還較弱的青少年而言,網路游戲中的暴力、色情情節極可能成為引發他們犯罪的誘因。
在我國,2001 年與網路有關的犯罪占總犯罪率的 0. 6%,2002 年 增加到 7%,2003 年達到 13 %,而到 2004 年已升至 21%。
學校和家庭是青少年學習、生活最主要的兩個場所,老師和家長與青少年學生相處時間最多,關系也最為密切。因此,老師和家長應義不容辭地發揮防範青少年上網成癮的主力軍作用。
在防範青少年上網成癮的各種措施中,不論是學校還是家長,明確限定孩子每天玩網路游戲的時間都是必要的。
❷ 20年後究竟是張成傑的兒子把呂中澤的打趴下了,還是中澤的兒子,幹掉了張成傑的兒子
張小傑和呂小澤兩人因為在鬧市區聚眾鬧事、 導致民眾沖突、造成惡劣影響、被公安局以擾亂公共安全治安法帶走、 最高人民法院判決死刑、、、、、、 哈哈哈哈、、、、、
麻煩採納,謝謝!
❸ 張傑與上騰的官司怎樣了
歷時一年多的上騰娛樂有限公司狀告2004年「我型我秀」冠軍張傑演藝合同糾紛案,昨天由靜安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法院認定上騰公司與張傑簽訂的推廣藝人代理協議書合法有效,判令張傑賠償上騰公司損失50萬元。
張傑繫上騰公司主辦的2004年「我型我秀」選秀活動的冠軍。去年6月,上騰公司向法院起訴稱,公司與張傑簽約後,為他在多個頻道安排演藝活動,還投入巨資為他出版了兩張唱片。去年1月,張傑不辭而別。上騰公司從媒體上獲悉,張傑於去年4月14日私下裡報名參加「快樂男聲」活動。公司遂要求張傑繼續履行協議,退出「快樂男聲」比賽。張傑在接函後非但不予理會,反而於同年4月19日向公司提出解除代理協議,並於5月4日與天娛傳媒公司簽訂了演藝經紀合同。
上騰娛樂認為張傑的行為嚴重違反了協議,給公司造成極大經濟損失,請求法院判令確認雙方簽訂的《推廣藝人演藝代理協議書》有效,確認張傑報名參加2007「快樂男聲」的行為構成違約,判令張傑支付違約金102.6萬余元。
法院審理後認為,上騰公司與張傑簽訂的協議,具有合同性質。張傑擅自參加2007「快樂男聲」活動,還與天娛傳媒有限公司簽訂演藝經紀合同,構成違約。張傑辯稱上騰公司違約,卻未提供證據證實。法院綜合張傑參與全國巡迴演出的次數等情況,酌情確定賠償數額為50萬元。據此,法院作出上述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