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最終判決

法院最終判決

發布時間: 2022-06-12 16:55:19

法院最終判決結果是誰決定的

法律分析:這個視情況而定,依據審判程序不同而不同。如果是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由法官獨任制審判,做出判決:如果是合議庭審理的案件,通常是由合議庭合議卷宗和審判情況(主審法官的意見很重要),拿出方案報庭長批准。合議庭是人民法院審判案件的基本審判組織,其成員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臨時組成的,由院長或者庭長指定審判員一人擔任審判長。院長或庭長參加審判案件的時候則自己擔任審判長。合議庭評議案件時,如果意見分歧,應當少數服從多數,但是少數人的意見應當記入評議筆錄,由合議庭的組成人員簽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十九條 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 陪審員在執行陪審職務時,與審判員有同等的權利義務。

第四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 發回重審的案件,原審人民法院應當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 審理再審案件,原來是第一審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原來是第二審的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

❷ 法院最終判決需要開庭幾次

法律分析:一般情況下,刑事案件在一個審判程序中只開一次庭,開庭審理的時間長短或者天數根據具體案件而不同。當在第一次開庭時出現應當中止審理的情形時,就同一案件就會開兩次庭。但無論如何法院都會控制開庭的次數,每個案件都會在庭審前做好准備,爭取一次開庭審理完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一十六條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

❸ 終審判決是什麼意思呢

終審判決的意思是指法院對案件的最後一級判決。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二審就是終審。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審也是終審。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的,當事人不得再申請上訴,只能提起再審。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四條第二審的判決、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都是終審的判決、裁定。第二百四十三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二個月以內審結。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的審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

❹ 法院最終判決了還能上訴嗎

法院給出終審判決就不能再上訴了。
法律分析
但可以向上一級法院申訴,申請再審,申訴期間不影響案件的執行。申訴的期限是在終審生效後兩年內提出。申訴必須提出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證據不足、或適用法律錯誤、或審判人員有違法行為等。人民法院應當對案件進行再審的情況有:(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七)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等等。
法律依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 四十三、 將第一百七十八條改為第一百九十九條,修改為:「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❺ 判決為終審判決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終審判決,法院對案件的最後一級判決。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二審就是終審。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審也是終審。是指法院對案件的最後一級判決。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二審就是終審。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審也是終審。對一審法院的裁判不服的,可向上級法院上訴,開啟二審程序。二審判決即為終審判決,當事人不得再上訴。對二審判決若有異議,認為程序、實體上有錯誤時,可提起再審(我國稱為審判監督程序)。審判監督程序的啟動有三種形式:當事人申請再審,法院決定再審,檢察院抗訴進行再審三種。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八條 第二審的判決、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都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❻ 二審是最終判決嗎

【法律分析】:二審是最終判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所謂兩審終審制度是指某一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審判後即告終結的制度,對於第二審人民法院作出的終審判決、裁定,當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訴,人民檢察院不得按照上訴審程序抗訴。所以對於經過二審法院審理之後,所做出的判決、裁定即發生法律效力,不能再上訴,但是對於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也有救濟途徑可以申請再審,但是再審程序與一審二審程序不同,是糾錯程序。所以二審判決是最終判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第一百八十二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第二百零五條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第二百零六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❼ 上海女子「長期請假被解聘」索賠65萬,法院最終的判決結果是怎樣的

引言:只有上班才能夠賺錢,有付出才能有回報。而且只有好好上班,自己的員工福利才能夠有保障。但是有一些員工就想著不工作,也想從公司賺錢。上海的一名女子就長期請假不工作,最後被公司解聘了,然後索賠65萬。法院的判決結果也是讓很多網友們都非常關注,具體是怎麼樣的一個情況,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

這名女子在通過訴訟只獲得了5.7萬元錢,因為法院認為公司私自的解除勞動合同確實屬於違法行為,但是對這名女子自己提出來的,一個月5萬元錢的工資也沒有任何的證據。所以對於這名女子提出來的支付雙倍工資差額,法院並不支持。但是證明女子不滿意這個結果,所以開展了二審,但是二審還是維持了一審的原判。

❽ 上海一男子為賭債殺妻焚屍,面對鏡頭毫無悔意,法院最終的判決是什麼

今年3月20號,在上海浦東新區一所居民樓發生了火災,導致一名年僅27歲的生命就這樣離世。而最終調查的原因卻讓人感到憤怒,死者正是被其丈夫殺害,並且想要焚屍滅跡。當警察趕到的時候,整棟居民樓都已經被燒得面目全非,法醫到的時候發現死者屍體已經分辨不出模樣。只能通過DNA比對,證明死者身份。最終殺人的嚴某也沒有能逃過法律的制裁。在今年8月被判處死刑。

父母的愛

很多專家就這件事情得出了一份結論是因為嚴某的養父母對他過於的溺愛導致心理扭曲,認為自己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有人幫忙解決,才釀成慘劇。這不僅僅是一場悲劇,更警醒的是人賭博的危害,和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的重要性。父母可以對孩子寵愛,但不能過度的放縱。

❾ 民事訴訟最後判決被,原告雙方需到場嗎

民事訴訟最後判決被告原告雙方必須同時到場。
根據相關規定,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根據其所解決爭議的性質不同,民事判決可以分為訴訟案件的判決和非訴訟案件的判決,具體如下:
1、訴訟案件的判決,是解決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權益爭議,確認爭議的權利義務關系的判決。適用普通程序、簡易程序、二審程序、審判監督程序審理案件作出的判決,都是訴訟案件的判決。
2、非訴訟案件的判決,是指對申請人要求確認的法律事實,作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決。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宣告失蹤或者宣告死亡、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以及認定財產無主案件作出的判決,是非訴訟案件的判決。
根據雙方當事人是否都出庭,民事判決可以分為對席判決和缺席判決,具體如下:
1、對席判決,是指人民法院在雙方當事人自始至終都參加訴訟活動的情況下所作出的判決。
2、缺席判決,是在一方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出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情況下,法院所作出的判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八條 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
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
宣告離婚判決,必須告知當事人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

❿ 法院最終判決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終審判決是法院對案件的最後一級判決。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二審就是終審。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審也是終審。對一審法院的裁判不服的,可向上級法院上訴,開啟二審程序。二審判決即為終審判決,當事人不得再上訴。對二審判決若有異議,認為程序、實體上有錯誤時,可提起再審(我國稱為審判監督程序)。審判監督程序的啟動有三種形式:當事人申請再審,法院決定再審,檢察院抗訴進行再審三種。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六條 二審審限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熱點內容
法治新講堂 發布:2025-02-01 19:26:37 瀏覽:156
法官法第十六條解釋 發布:2025-02-01 19:02:15 瀏覽:926
立法文案 發布:2025-02-01 18:50:31 瀏覽:232
依法治國何時提出來的 發布:2025-02-01 18:50:22 瀏覽:880
警旗司法警察 發布:2025-02-01 18:33:14 瀏覽:350
後廚人員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1 18:24:07 瀏覽:971
民法典美術 發布:2025-02-01 18:24:00 瀏覽:186
最高人民法院鑒定中心 發布:2025-02-01 18:23:54 瀏覽:727
浙江溫嶺律師 發布:2025-02-01 18:20:41 瀏覽:404
上海二中院姚法官 發布:2025-02-01 18:10:04 瀏覽: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