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舉證期限
⑴ 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
法律分析: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並經人民法院准許。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於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於十日。
法律依據:《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三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後果。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認可。由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於三十日,自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
⑵ 舉證期限30天還是15天
【法律分析】
舉證期限如果有法院指定期限,指定的期限不得少於三十日。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認可。由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於三十日,自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在最高院尚無明確解釋規定簡易程序可以少於30日時,從保護當事人訴權的角度講舉證期限不宜少於30日。但是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用簡易程序案件的舉證期限由人民法院確定,也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准許,但不得超過十五日。關於舉證的期限由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並經人民法院准許。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於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於十日。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三十三條 鑒定開始之前,人民法院應當要求鑒定人簽署承諾書。承諾書中應當載明鑒定人保證客觀、公正、誠實地進行鑒定,保證出庭作證,如作虛假鑒定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等內容。
鑒定人故意作虛假鑒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退還鑒定費用,並根據情節,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⑶ 二審舉證期限是多少天
【法律分析】
二審民事訴訟舉證期限是十天至十五天左右的時間,因為人民法院在確定舉證期限的情況之下,第一審普通程序類型的案件是不能夠少於十五天的,如果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所審理的案件是不能夠超越時間的。1、被告應當在答辯期屆滿前提出書面答辯,闡明其對原告訴訟請求及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的意見。2、人民法院應當在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後果。3、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認可。4、由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於30日,自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5、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6、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7、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8、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期限。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九十九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審理前的准備階段確定當事人的舉證期限。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並經人民法院准許。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於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於十日。舉證期限屆滿後,當事人對已經提供的證據,申請提供反駁證據或者對證據來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進行補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確定舉證期限,該期限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 第二百六十六條 適用簡易程序案件的舉證期限由人民法院確定,也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准許,但不得超過十五日。被告要求書面答辯的,人民法院可在徵得其同意的基礎上,合理確定答辯期間。人民法院應當將舉證期限和開庭日期告知雙方當事人,並向當事人說明逾期舉證以及拒不到庭的法律後果,由雙方當事人在筆錄和開庭傳票的送達回證上簽名或者捺印。當事人雙方均表示不需要舉證期限、答辯期間的,人民法院可以立即開庭審理或者確定開庭日期。
⑷ 民事案件普通程序舉證期限是多少天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於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於十日。舉證期限屆滿後,當事人對已經提供的證據,申請提供反駁證據或者對證據來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進行補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確定舉證期限,該期限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⑸ 民事訴訟的舉證期限一般是多久
民事案件的舉證期限是有明確法律規定的,簡易程序一般應當保證舉證期限15天,普通程序為一個月,前者民事訴訟法有具體法條可查,後者在最高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里也有明確規定,法院應當依法保證當事人足夠的舉證期限,除非當事人自願放棄舉證期限,但必須得有當事人的書面意見。如果沒有依法給予當事人舉證期限,嚴格意義來講,一旦上訴即可能被發回重審,依據就是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因程序錯誤有可能使案件審判結果錯誤而有損公正司法。這是有實例的。因此,你可以書面方式提出異議,要求法院保證你應有的舉證期限,並需法院出具收到異議書的憑證。
⑹ 舉證期限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舉證時限是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三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後果。
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認可。
由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於三十日,自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
第三十四條 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對於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但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
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第三十五條 訴訟過程中,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的性質或者民事行為的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的,不受本規定第三十四條規定的限制,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
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第三十六條 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適當延長舉證期限。當事人在延長的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仍有困難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請,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⑺ 民事訴訟舉證期限
民事訴訟舉證期限一般為十五日。
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於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於十日。在一審普通程序中,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不得少於三十日,但雙方當事人同意後,指定的舉證期限可以少於三十日。前述規定的舉證期限屆滿後,針對某一特定事實或特定證據或特定原因,法院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酌情指定當事人提供證據或反證的期限,該期限不受「不得少於三十日」的限制。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舉證期限可以少於三十日。簡易程序轉普通程序審理,舉證期限少於三十日的,法院應當為當事人補足不少於三十日的舉證期限。但在徵得當事人同意後,舉證期限可以少於三十日。
當事人在一審答辯期內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法官應當在駁回當事人管轄權異議的裁定生效後,重新指定不少於三十日的舉證期限。但在徵得當事人同意後,法院可以指定少於三十日的舉證期限。違反法定程序被發回重審的,法院在徵求當事人的意見後,可以不再指定舉證期限或酌情指定舉證期限;因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發回重審的,法院可以要求當事人協商確定舉證期限,或者酌情指定舉證期限。上述舉證期限不受「不得少於三十日」的限制。二審中提出新證據的舉證期限。二審中,當事人申請提供新的證據的,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不受「不得少於三十日」的限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三條 答辯期為15天,因而舉證期限不少於15天,以便當事人有充分的准備時間,做到從程序上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原告是先取證後起訴,有充分的調查取證時間,原告的舉證期限的權益是得到保護的。法院向被告送達訴狀副本、應訴通知書後,被告才開始調查取證,法院要在規定的期限內結案,當然要限制被告的舉證期限。
⑻ 關於民事訴訟舉證期限一般多長時間
關於民事訴訟舉證期是不得少於十日或十五日。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於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於十日。在舉證期限內,當事人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⑼ 舉證期限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算截止到什麼時候
舉證期限的起算時間就是從收到法院傳票的那一天開始計算,按照法院傳票上通知的時間遞交相關證據。舉證期間最後一日為節假日(包括公休日星期六、星期日)的,則舉證期間順延節假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日;如果節假日不是期間的最後一日,而是在期間開始或期間的中間,則均應計算在期間內。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九十九條:人民法院應當在審理前的准備階段確定當事人的舉證期限。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並經人民法院准許。
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於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於十日。
舉證期限屆滿後,當事人對已經提供的證據,申請提供反駁證據或者對證據來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進行補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確定舉證期限,該期限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