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當事法院

當事法院

發布時間: 2022-06-13 18:58:34

㈠ 當事人可以到人民法院查詢檔案嗎

法律分析:可以。現在查詢法院訴訟檔案方法很多種了,很多地方法院都已開通互聯網查詢,直接到相關地區法院網站查詢即可,如果沒開通的地方一般的法院做法如下:如果是案件當事人的話,拿著本人的身份證讓門口的安保人員或後勤人員帶去檔案室,檔案室的工作人員會把檔案的復印件給到本人;如果是其他人,拿著當事人的委託書和身份證復印件去檔案室調取就好。也可以通過原先的辦案法官調取資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條 訴訟代理人的許可權如果變更或者解除,當事人應當書面告知人民法院,並由人民法院通知對方當事人。

㈡ 當事人能否通過法院進行調解

當事人可以通過法院進行調解的,具體方法如下:
1、訴前調解。訴前調解是在訴訟活動開始前,人民法院利用近年來開展的「法院幹警送法下基層」活動,同已建立的民調網路相結合,所進行的調解,將糾紛化解在基層,消化在初始狀態。
2、立案調解。立案調解是人民法院在立案時,及早介入,對案件進行調解,是對訴前調解的一種有效補充。
3、庭前調解。庭前調解指在訴訟程序啟動後,開庭審理之前,由法院組織糾紛當事人進行和解,並促使當事人達成合意從而解決紛爭的訴訟活動。庭前調解是對適合調解的案件進行的先行處理程序,其顯著特徵是在法院的主持下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根據案情和實際情況達成調解協議或轉入庭審程序,它能最大限度的促成和解,化解矛盾,提高訴訟效率。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九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㈢ 庭審前雙方當事人在法院內打架怎麼處理,應該誰處理

在法院內雙方復當事人打架,顯然制與案件訴訟相關,應當由法院直接處理。

法條鏈接:〈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㈣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民事糾紛起訴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自己的合同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他人發生了爭議,以自己的名義,請求人民法院通過審判給予法律保護的訴訟行為。有條件的最好找個律師代理,專業的事交給專人去做。
(1)起訴的實質條件:有合格的原告,即原告必須是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屬於人民法院受理合同糾紛案件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2)起訴的形式要件。起訴應向人民法院提交訴狀,並按被告人數提交起訴狀的副本。起訴狀應當寫明下列內容:①當事人的有關情況。當事人是自然人的,應寫明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等。如果有代理人的,需寫明代理人的姓名、住所、工作單位以及與當事人的關系。當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寫明法人或者組織的名稱、單位所在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等。②原告的訴訟請求以及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③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的姓名、住所等。④受訴法院名稱,起訴的年、月、日,起訴人簽名或者蓋章。法律在規定書面起訴的同時,為了方便當事人訴訟,充分保障當事人的訴權,對於原告書寫起訴狀困難的,又規定了可以口頭起訴,由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㈤ 當事人可以到法院與法官見面嗎

可以的,一般法院都有會見室的
當事人一般禁止和法官單獨見面,特別是私下回,就是在單位之外答
但是,可以在單位見面,在單位沒有禁止
見面要提前預約,碰到開庭或者出差的會讓你很不舒服
要有正常理由,無理由或者純粹問問結果,別人是不見你的,現在的案件多的沒法辦,他們經常加班,半夜還寫文書呢
另外,最好讓律師替你去,很多專業問題,律師能搞明白,沒有專業知識的人不明白

㈥ 在當事人不知情的情況下,法院可以出具判決書嗎

法院判決不需要通知任何人,而是經過審理後直接下達,判決書會給到雙方當事人當人,被起訴的時候法院也會聯系被告,如聯系不到法院可以公告送達。
法律分析
如果是被告,經過法院合法送達傳票無正當理由不出庭的情況下,法院可以缺席判決。如果是原告,則按撤訴處理。開完庭後法院審查案件完畢即可出具判決書,這是不需要當事人同意的。但是判決書需要送達給當事人,如未送達,也不會對被告方發生效力。被告經過傳票傳喚,沒有正當理由拒絕出庭的,或者未經過法庭的許可中途隨意退庭,法官可以依法作缺席判決。並且在被告不出庭的情況下,原告需要提交充足的證據證實自己的訴訟請求。要想得到法官的支持,充足的證據是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的,由原告承擔不利的後果。通知被告的方式有很多種,能找到被告人的情況下,法院會發傳票通知被告什麼時候開庭,如果找不到被告人就會公告送達相關法律文書,當然有很多被告人故意不接電話,故意讓法院找不到的。一般來說,法院不會犯程序上的錯誤,出判決也是在被告缺席的情況下缺席判決的,那麼就不違反程序,也就是合理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八條 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宣告離婚判決,必須告知當事人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

㈦ 簡述當事人和法院如何收集和提出證據

訴訟當事人負有舉證責任。法院只負責質證。原告為證明事實的存在和訴訟請求的合理以及被告為證明不應對原告的訴請承擔責任或承擔主要責任都會去收集對自己有利的書證、物證、錄音錄像或其他證人證言等證據向法庭列舉。

㈧ 當事人如何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法律分析:申請執行,是指根據生效法律文書有權利的當事人,因義務人逾期拒不履行義務,為實現其合法權利,而請求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的行為。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據以申請執行的法律文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並且有執行內容。

2、法律文書規定的履行義務期限已經屆滿,義務人仍未履行義務。

3、必須在規定的申請執行期限內提出申請。

4、應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㈨ 當事人之間怎麼選擇管轄法院

當事人雙方協議選擇管轄法院的方式:
1、協議管轄的范圍只能是因合同糾紛而提起的訴訟;
2、協議選擇管轄的法院只能是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
3、協議管轄不得違反民事訴訟法有關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4、雙方當事人必須達成一致的書面協議。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
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㈩ 法院如何受理當事人的起訴

法律分析:當事人起訴、人民法院受理、開庭審理、判決,當事人提起上訴、二審法院審理、判決以及再審程序和執行程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熱點內容
民法精講課 發布:2025-02-01 16:42:51 瀏覽:659
司法服務專線 發布:2025-02-01 16:42:12 瀏覽:987
聘用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1 14:23:18 瀏覽:609
江蘇勞動法立法權 發布:2025-02-01 12:09:09 瀏覽:684
新婚姻法24條廢除了嗎 發布:2025-02-01 12:01:25 瀏覽:169
河南電視台法治頻道記者 發布:2025-02-01 10:51:14 瀏覽:82
猇亭區法院 發布:2025-02-01 10:37:55 瀏覽:948
律師樓備案 發布:2025-02-01 10:37:54 瀏覽:522
巨鹿法院迫賣 發布:2025-02-01 10:36:25 瀏覽:790
童裝店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1 10:02:53 瀏覽: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