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周樂融
① 公司晚會小品——歌頌公司業績的打油詩就行
辭舊迎新開大會,大夥歡聚來相會,有吃有喝有獎品,開心!
歡度新春喜氣濃,全體員工樂融融,今天舉行大聯歡, 高興!
在座同事真不少,叫聲大夥辛苦了,先給各位拜個年,新年好!
要說平常工作忙,難得集體坐成堂,一年到頭幹革命,辛苦了!
說完同事說老闆,家大業大不容易,新增物業真不少,真好!
愛護員工重福利,以人為本是根基,服務社會講信譽,了不起!
科學管理求精髓,追求卓越講第一,堅定目標不放棄,沒問題!
為了搞好聯歡會,公司慷慨大支持,百忙之中齊參與,謝謝!
過去一年喜事多,個個都能編成歌,不如慢慢聽我說,快點!
店面經理要求高,保安保潔要周全,稍有失誤遭投訴,難哪!
眾人拾柴火焰高,齊心協力能做好,再大困難能戰勝,說得好!
工夫不負有心人,業主評價有轉變,優質服務受稱贊,好!
公司門前派保安,部門協力齊奮戰,保安部門掛頭帥,齊心!
日夜奮戰忙接點,確保安全是重任,公司領導都誇贊,幹得好!
垃圾基地才進駐,個個都說條件苦,方圓十里是山區,偏僻!
主管人員水平高,團結同事把心交,集體觀念是大事,好領導!
市法院里投標書,五月一號就進駐,實現目標不忘本,服務!
集體力量需加強,團隊意識要提高,內部溝通要暢順,要的(四川話)!
市政台協肯德基,處處都是咱管理,不要小看人數少,聲譽高!
信用社的空置樓,深入合作是前奏,掉以輕心不可以,要緊!
交警中院檢察院,工作幹得象模樣,一年到頭不放棄,榜樣!
中榮大廈樓層高,工作頭緒真不少,提高質量是關鍵,加油!
小區問題別慌張,業主委員會幫忙,堅持原則最重要,爭取!
要說還有件大事,二級資質喜通過,公司揭開新篇章,同喜!
紅旗飄飄戰鼓擂,閃亮品牌跨世紀,物管行業領頭人,我們(齊聲)!
(齊)嗨!金鎖匙,2009,百尺竿頭,蒸蒸日上,明天會更好!
改一下吧... 還可以 我們今年晚會就是用的這個 氣氛還不錯哦....
② 詠梅的三首古詩
聽梅
余居北地,冬無片綠。卻聞南國雖四季常青,然花開春秋。惟梅者,不懼寒苦,不擇肥壤。每逢冰雪便有綻放,令人驚奇。更有花界四友,以梅為魁。余痴生五十五載,未謀梅面,引以為憾。
病身難承北國灰,
遂將興趣覓翠微。
芳瓣流連壽陽貌,
梅魂難舍叢台堆。
青絲纏綿因薄靄,
白發徬徨有餘暉。
紅泥零落暗香透,
無人知是石邊梅。
瘦骨熬盡殘冬常念彌陀憑冰雪
扶欄望斷霜天欲展詩箋思蠟梅
尋梅
既動慕意,便生尋梅之情。然則梅格高潔,不耐繁華,惟喜幽靜。余數臨蜀漢之地,從未與梅謀面。今逢梅期,豈肯錯失交臂?聞知三聖梅林艷名遐邇,便驅車尋芳,以酬舊願。
初春仍有殘冬痕,
冰封京華正沉沉。
神交未會梅君面,
落筆已識癯仙魂。
黃鶴欲飛戀漢口,
鐵鞋踏破過劍門。
馨風襲得詩人醉,
始信和靖是前身。
鐵鞋踏破征途萬里迢迢朝巴蜀
痴心萌動詩興一闕殷殷覓寒梅
訪梅
初訪梅林,只見疏梅數枝,花海何在?查街邊圖驥,方知梅花更在深處。於是穿花度柳,拾階轉塢,果然芳澤幽香,顏色奪目。更兼曲水小橋,奇石茅廬。情景依稀似魏晉,疑是桃花源里人。
春風不識影翩翩,
為乞清香梅樹前。
駕舟公子聞鶴至,
憑欄佳人望梅還。
心誠未懼蜀道險,
衣薄難禁倒春寒。
梅花不揀水土瘦,
願施芬芳上巴山。
斜枝掩道青衫麻履揖為禮
半坡丹青粉淡紫濃畫是梅
③ 離婚子女撫養權
按解釋,十周歲以上的子女,在撫養問題上,法院應徵求子女意見。
所以,如果子女願意隨母,則很大可能會判給母親,父親給付撫育費。
④ 想要一篇法院民庭實習的報告,字數多一些。6、7千吧。。少一些些也沒關系。 [email protected]
實習報告1
實習人 ×××
學 號: ×××
實習地點 宜昌市夷陵區人民法院
實習時間 一個月
2006年2月19日到3月20日間我在宜昌市夷陵區人民法院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畢業實習,短短一個月時間,除去周六周日,實際呆在法院里的時間只有二十多天,但這二十多天來卻感觸頗深。
按照學校教學計劃的安排,我們大四快畢業這半年必須進行一個月的實習,學校不做統一安排,要我們自己去找,這對我們可是一件難事,要知道進公檢法的門不是件容易事,自己又沒有什麼熟人,法院會不會接受我們去實習呢?19號一下火車,就跟一班的楊裕武一起到夷陵區法院去聯系實習單位,之所以找比較偏遠的夷陵區法院是因為擔心別的法院去找實習的人太多,能鍛煉的機會太少。第一次進法院的門,心裡砰砰直跳,該去找哪個領導呢,在門口向值班的法警問了一下,應該去找法院的政治部。上了五樓,遞上學校開的連抬頭的沒寫的介紹信,沒寫抬頭是防止萬一這家法院不要我們的話我們還可以用這張介紹信到別的法院去找,政治部的韓主任熱情的接待了我們,在了解了我們的來意後對我們來實習表示歡迎,並給我們講了些法院的一些工作紀律,主要是關於保密方面的。聯系實習地點這件事使我懂得了,出門在外,膽子要放大些,去找實習的地方又不是做什麼壞事,別人不要我們就不要,大不了再找別的地方,不過幸好,一次成功。
我被分在了民一庭,這對我是有點難度,在民商這一塊我以前學的都差不多忘光了,特別是在民事程序這方面,平時我的興趣和愛好都偏重於法學理論,考研考的方向也是憲法,可法院里似乎沒有哪個部門需要偏重憲法的,別人都說學法學的,得民法者得天下,看來這法學這一塊,我還是得重新學起了。
在民一庭實習的一個多月里,我主要做了以下一些事情。
1、整理卷宗,幫助楊屆平法官整理卷宗14份,邊整理邊看,在這些已經審結的案件中有很多典型案例,其中涉及到事實的認定,證據的採信,責任的認定等等,在整理卷宗過程中, 對民事案件從立案到審結的程序,各種該歸檔的文書的分類有了詳細的了解。
2、旁聽案件。夷陵區法院管轄人口較多,民一庭又是全法院管轄的事最多最雜的,到三月底已經立案待審的案件就有兩百多分,民一庭5位審判員(其中有一位因車禍休長假)平均每人有案子40多件,幾乎每天都有兩個庭要開,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好事,可以聽的案子就比較充足。以前在學校法制宣傳周活動中我參加的模擬審判是刑事方面的案件,比較注重程序,法庭審理比較嚴肅,但在聽了這里的民事審判後覺得庭審很隨便,很多程序性的問題都省略了,法官審案子就像嘮家常一樣,特別是簡易程序時,離婚案件一般是不公開審理的,但我也以法院工作人員的身份進去旁聽了。通過旁聽案件,我對民事的審判特點和程序有了詳細的了解,懂得了審理民事案件關鍵在於化解當事人的矛盾,和刑事案件著重體現國家強制力懲罰犯罪不同,民事案件理想狀態應是讓雙方當事人共贏而又不失法律的尊嚴,這一點就對法官的個人素質要求很高,這個素質不僅僅是法律方面的知識淵博,更重要的是懂得替當事人著想,盡量減少當事人的訴訟成本,更不能擺官老爺的架子,人為的拉大法官和群眾的距離。
3、做合議庭評議案件的臨時記錄。一些疑難案件必須採取合議庭的方式審理,在開庭審理休庭後要對案件的疑難點進行合議庭成員合議,我擔當過幾起案件評議時的記錄,由於法官們在討論案子時都是用宜昌方言,在記錄的時候不能全面的記錄下來,只能記住一些重點和大概,在他們開完會後再來整理一遍才能讓他們簽字,其實他們即使是用普通話講的話我也不能完全記錄的准確,平時我們在速記這方面鍛煉較少,搞模擬審判時的書記員記錄都是假的,庭審筆錄都是早就准備好的,我覺得我們的教學活動中應該增加速記這方面的培訓,因為雖然現在庭審筆錄全國的法院系統都是用亞偉速錄系統電腦記錄,但在詢問當事人或證人,在開合議庭評議這樣的臨時會議的時候還是用的手工記錄,並不是每個場合都能用得上電腦,過分的依賴現代化辦公設備會使人類退化。
4、寫一些法律文書,在實習的一個多月里,曾幫王志法官草擬過4份民事裁定書,幫楊介平法官寫過兩分公告啟示,雖然寫的都是一些比較簡單的文書,還是照著模板寫的,但還是出了不少錯誤,記得寫的第一份裁定書是一方當事人撤訴,基本格式就是先介紹當事人情況,原告,原告代理人,被告,被告代理人,案由,撤訴的理由,然後是經本院審理,認為原告的請求是其真實意思表示,且不損害國家集體和第三人利益,准予起撤回起訴,訴訟費用減半由原告承擔,就這么簡單的一份裁定書我寫了四遍才合格!原因就在於措辭不嚴謹,王志法官讓我改了三次才送給庭長簽字,真是慚愧!回來後狂看司法文書寫作的格式,後悔當初老師講時自己沒好好聽,真是應征了那句古話,「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須深行」。
5、跟隨杜支軍警官到三斗坪、太平溪、樂天溪、官莊、張王場、宜昌市區等地方調查案件,送達法律文書。原先總以為送達文書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現在才知道不是那麼回事,每件事都有它的難處和方法,一份傳票送給被告有時要送很多次被告才肯接受,就是簽收個送達回證就要給他們解釋半天,因為在那些不懂法的人眼裡,簽字是件很慎重的事情,他們心裡在想,這簽了字是不是就判了啊,會不會對自己不利,有人甚至把門關起來故意不讓我們進去,杜警官給他耐心的解釋半天,給他說明送達回證簽收只是表明你收到傳票和開庭通知了。現在才體會到中國法治進程緩慢的程度了,普法教育任重道遠。跟著杜警官出去辦案確實學到了不少東西,夷陵區個鄉鎮都去見識了一下,對那裡的鄉土風情有了一些了解。
在法院里呆了個把月,對這里受理的案件情況有了大致的了解,夷陵區人民法院民一庭的案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類:
1、離婚糾紛,特別是過完年的頭三個月,離婚案件大概佔了總案件的一半左右,覃庭長審理過一個77歲的老爺爺和66歲的老太太離婚的事,老爺爺還是躺在擔架被抬進法院的,還有一對官莊的剛結婚不到半年的小夫妻也鬧離婚,法院對離婚案件,一般情況下第一次離婚的如果不是婚姻法規定的那幾種如一方有賭博吸毒等惡習不改,一方有遺棄虐待家庭成員,夫妻分居滿兩年的等等這些強制規定的,一審都是經調解無效後判決駁回原告的離婚請求,但如果半年後原告再以相同理由提起要求離婚的,法院審理時如果調解無效一般都會判決支持離婚,所以現在要離婚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一次不成,再來一次准行。經過平時和法官們的探討以及一些自己聽過案子,看過的案卷,我發現現在離婚案件有一些新的特點:①結婚時間比較短,離婚率卻比較高 ②結婚時間比較短,離婚率卻比較高,30歲以下的離婚的佔多數 ③女性提起訴訟的比例高於男性,整理案卷中有10份離婚案件,其中有9份是女方提起的,這反映出當今婦女維權意識增強,婦女地位提高 ④一方不出庭,訴訟文書採取公告送達的增多 ⑤因家庭矛盾引起離婚較多,多集中於外出打工者,且都是在春節後不久提起離婚。
2、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案件的共性:一是受害人及其親屬依法維權意識增強,案件增長幅度大。 二是原告索賠數額高,原告勝訴率高,獲賠數額相對較少,精神損害法院一般不予支持,唯有一件因受害人死亡,法院才支持了原告方精神損害賠償一萬元。 三是車輛及人員的流動性,法院受理案件後,送達訴狀副本、舉證通知、開庭傳票比較難,直接影響了案件的審理進度,增大了案件的審理難度,審理周期相對較長,有一件案子是一輛武漢新洲籍的車在小溪塔撞了人,訴訟當事人涉及還涉及到武漢保險公司新洲支公司,關系錯綜復雜。四是判決裁定確定的民事賠償執行不到位現象突出,法院受理的該類案件,大多是肇事者無能力賠償或雙方就賠償額度未達成一致意見,交警部門調解不成的情況,這嚴重影響當事人權益和司法權威。對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的疑問:保險公司在訴訟中的地位,這個問題至今還沒找到准確的答案,各地的做法都不一致,因為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的適用規定不一致,夷陵區法院在審理中是把保險公司列為共同被告的。
3、勞動合同糾紛,在法院聽了幾起關於勞動合同的案件後,發現在辯論過程中,用人單位的代理人總在強調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關系是勞務關系,或者強調是僱傭關系,而勞動者的代理人強調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是勞動關系,是一種沒有簽定勞動合同的事實勞動關系。審理這類案件還要涉及勞動仲裁委員會的仲裁書,要認定工傷的提起賠償的話要先有勞動仲裁委員會做出勞動關系的認定。我旁聽的一個案子是原告宜昌森金木業有限公司訴 被告宜昌市分鄉鎮界嶺村7組唐天龍關於撤消(2005)夷陵勞仲裁字第29號裁決書,駁回原告方要求確認勞動關系的請求,當時聽了後覺得好笑,這原告方律師怎麼提出了這樣的請求,雖然我民事程序法沒學好,但有一點我還是記得的,法院怎麼能撤消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呢,好像是只能對仲裁機構的裁決不予採信而不能撤消,由於自己也快畢業就要走上工作崗位了,所以對勞動爭議這方面的案子關注的比較多。勞動爭議案件要提起訴訟一般有個先決程序,就是向勞動仲裁委員會進行仲裁,不服仲裁的才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向法院提起訴訟,關於勞動仲裁委員會的性質,總結一下有這幾個特點:
1、 並非行政機構,因此如果對其仲裁裁決不滿意,不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2、 其是社會人員組成的第三方仲裁組織,專門對勞動爭議進行仲裁。
3、 其設立和管理主要有勞動部門負責,仲裁員也多為勞動部門人員,因此具有半官方性質。
對經常提到的勞動關系和勞務關系在庭審後我也做了如下整理,勞動關系和勞務關系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合同的主體上看。勞動關系的一方必須是用人單位。即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個體經濟組織,另一方是勞動者個人。勞務關系的雙方可能都是個人,或者都是單位,也可能一方是單位,一方是個人。
(二)從用工雙方的關繫上看。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有隸屬關系,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遵守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從事用人單位分配的工作和服從用人單位的人事安排。而勞務關系的雙方則是一種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勞動者只是按約提供勞務,用工者也只是按約定支付報酬,雙方不存在隸屬關系,沒有管理與被管理、支配與被支配的權利和義務。
(三)從支付報酬的形式上看。勞動關系支付報酬的方式一般是按月支付工資,有規律性。勞務關系多為一次性的或按階段按批次支付,沒有一定的規律。
(四)從法律的適用上來看。勞動關系中產生的糾紛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糾紛,應由勞動法來調整。勞務關系中產生的糾紛是平等主體的雙方在履行合同中所產生的糾紛,應由民法來調整解決。
法院里的實習讓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把全國三百多所開設法學的院校比做一個瓶子,北大人大武大就是那個瓶子的蓋子,我們的學校就是那個瓶子的底,現在法學沒有專科生了,我們就成了墊底的,原來我總以為法院里的法官素質都很差,混了這么多年都沒過司法考試,我現在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多麼的幼稚,不是法官不想學,是他們沒有時間去學,整天被案子壓著,總以為基層法院里法官們學歷低,在法院呆了一個月後,才了解到,我坐的那張辦公桌是武漢大學民商法碩士馮楊勇坐過的,而他現在在黃花法庭里工作,我對面的王志法官是91年中南政法學院畢業的,楊介平法官是中專學歷,但是是90年代初的中專生,要知道,那時候考上中專的難度並不比考上大學小!深入了解了才知道自己的盲目自大,知道了自己的無知,其實自己什麼都不懂,現在本生滿大街都是,而自己就是那種底層學校出來的,原來心裡總想著畢業後能找個待遇好的工作,這不想干,那個太苦太累了,不出去闖闖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在法院實習,做錯了什麼事,法官們可以說你還是學生,可以原諒你,但當走上工作崗位後再出錯,就要承擔責任,設身處地為法官們著想一下,假如自己是法官,當在判決書上簽下自己的名字時就意味著一種神聖的責任,前提是要公證,這代表的行使國家的審判權,法院專門有審判監督庭,專門負責錯案追查制,實習讓我在學生和走上社會進入工作崗位之間有個良好的過度,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也是一個重要步驟,使我提前了解了社會,為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做好了思想和能力等方面的充分准備,為就業打好了基礎,對我的將來有著極大的幫助。
從學校到社會的大環境的轉變,身邊接觸的人也完全換了角色,老師變成上司,同學變成同事,相處之道完全不同。在這巨大的轉變中,我們可能彷徨,迷茫,無法馬上適應新的環境。我們也許看不慣官官之間殘酷的競爭,無法忍受同事之間漠不關心的眼神和言語。很多時候覺得自己沒有受到領導重用,所乾的只是一些無關重要的雜活,自己的提議或工作不能得到上司的肯定。做不出成績時,會有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上司的眼色同事的嘲諷。而在學校,有同學老師的關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課,很輕松。常言道:工作一兩年勝過十多年的讀書。三個月的實習時間雖然不長,但是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關於做人,做事,做學問。
禮貌待人
和人接觸首先要有禮貌,不論是對師長還是同事。只有對人有禮貌,才能被人所接受。試想,如果一個人對自己沒有禮貌,態度蠻橫或者冷酷,自己是肯定不想和他打交道的。我在執行局實習,那裡的法官都很喜歡我,因為我很有禮貌,見到人都點頭問好,給老師們留下了好印象。就是在審判庭或者法警隊,我也會禮貌地向法官和法警們打招呼問好,所以大家都認識我。當然,也有碰上不理睬我的,但是我沒有覺得丟人或者覺得自己自作多情,因為文明禮貌是一個人的素質最基本的內容,我做到了,我就是成功的,是文明的。
自學能力
「在大學里學的不是知識,而是一種叫做自學的能力」。經過實習之後才能深刻體會這句話的含義。我在實習期間一般是從事書記員的工作,平時在工作只是打打裁定書、公告,填寫一些協查表、委託書等,都是按部就班,依葫蘆畫瓢,表面上看幾乎沒用上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但是實際上,這些都藏著很多知識,就看你能不能發現和學習了。比如說打一份裁定書,就會涉及到一個案件的實體和程序問題:為什麼要打裁定書?這是一份什麼裁定?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要打這個裁定?這些都是自己要思考的,而不是老師要打一份裁定書,按照老師說的打完就完了。在執行局,執行的都是生效的法律文書,執行的時候並不審查審判的過程,那是否意味著所有的判決都是對的呢?這就要自己自覺、主動地去翻閱案卷,看看審判的實體部分,了解案件的內容。所以,在執行局實習的同時,也可以自學審判的方法。自學還包括工作的靈活性。老師教過的辦案程序,要牢記,並能在下次同樣的工作中不用老師吩咐,就把該做的工作完成。
工作辛苦
由於法院沒有宿舍,家又不在南寧,所以每天7點不到就得起床然後騎自行車去上班,就算再酷熱再差的天氣,只要不是周末,都得去上班,有時候法院案件多,晚上得加班,那留給個人支配的時間更少。我們必須克制自己,不能隨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來,而在學校可以睡睡懶覺,實在不想上課的時候可以逃課,自由許多。
每日重復單調繁瑣的工作,時間久了容易厭倦。像我就是每天大多是坐著對著電腦打打字,或者和老師去跑銀行、房產局、車管所,顯得枯燥乏味。但是工作簡單也不能馬虎,你一個小小的錯誤可能會給案件帶來巨大的麻煩或給當事人的利益帶來損失,所以還是得認真完成。老師不在的時候要接電話,口乾舌燥先不說,還要受氣,忍受一些當事人不友好的語氣或者重復的詢問。有時候執行局接到一些非訟案件,不如計劃生育,要凌晨一兩點鍾出發,到鄉下去收社會撫養費,道路崎嶇,眼睛犯困,蚊子叮咬……執行法官這個工作真的很辛苦。
同事相處
踏上社會,我們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由於存在著利益關系,又工作繁忙,很多時候同事不會象同學一樣對你噓寒問暖。而有些同事表面笑臉相迎,背地裡卻勾心鬥角不擇手段,踩著別人的肩膀不斷地往上爬,因此剛出校門的我們很多時候無法適應。比如在我到法院實習的第二天,新來了一位聘任的書記員,試用期三個月。她平時工作很低調,每天乾的活比別的書記員多,但是在兩個月後,還是有人在主管院長面前說她不勤快,平時囂張等壞話,幸好我的實習指導老師是一位明事理的人,在院長那裡保下了這位女書記員的工作。但是環境往往會影響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如果在一個冷漠沒有人情味的辦公室,大家就會毫無眷戀之情,有更好的機會他們肯定毫不猶豫的跳槽。他們情緒低落導致工作效率不高,每天只是在等待著下班,早點回去陪家人。而偶爾的為同事搞一個生日party,生病時的輕輕一句慰問,都有助於營造一個齊樂融融的工作環境。心情好,大家工作開心,有利於單位的業績。在電視上不止一次的看到職場的險惡,公司里同事之間的是非,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多工作,少閑話」。且在離畢業走人僅剩的幾個月,更加珍惜與同學之間的相處。
看著自己寫的這些東西,感覺雜亂無章,似乎還有很多要說的話,實習的最大收獲就是悟出了一個道理,路還很長,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