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法院
Ⅰ 北京市公安局為什麼不能通緝跑路的網金寶涉案人員
可能是由於案情不夠重大、社會危害性也不夠大的原因。你可參考一下法條予以理解。
參考法條:
通緝作為公安機關通令緝拿應當逮捕的在逃犯罪嫌疑人的一種偵查活動,通緝令是公安機關為執行此項活動發布的法律文書。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中作出了明確規定: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
根據刑事訴訟法及公安部《規定》的有關規定,通緝應當遵守下列程序:
1.只有縣級以上的公安機關有權發布通緝令,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單位、組織和個人都無權發布。人民檢察院在辦理自偵案件過程中,需要追捕在逃的犯罪嫌疑人時,經檢察長批准,有權作出通緝決定後,但仍需由公安機關發布通緝令。
2.各級公安機關發布通緝令時,有范圍的限制,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如果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
3.被通緝的對象僅限於依法應當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包括依法應當逮捕而在逃的和已被逮捕但在羈押期間逃跑的犯罪嫌疑人。
4.通緝令中應寫明被通緝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出生地、戶籍所在地、居住地、職業、衣著和體貌特徵並附被通緝人照片。除了必須保密的事項以外,應當寫明發案的時間、地點和簡要案情。
5.通緝令發出後,如發現新的重要情況可以補發通報。通報必須註明原通緝令的編號、日期。
6.有關公安機關接到通緝令以後,應當及時部署,積極查緝。對於通緝在案的犯罪嫌疑人,任何公民都有權扭送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處理。
7.被通緝的人已經緝拿歸案、死亡,或者通緝原因已經消失而無通緝必要的,發布通緝令的機關應當在原發布范圍內立即發出撤銷通緝令的通知。
Ⅱ 法院如何裁判借名買房,合同效力和風險是怎樣
【借名買房之若干法律問題】
一、借名人與被借名人之間的「借名買房」合同效力
我國奉行合同自由原則,在沒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及社會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應當允許當事人訂立任何內容的合同。對於普通商品房,除了違反《合同法》第52條之外,實際購買人如能證明雙方有借名買房合意並已實際出資,借名買房合同應屬有效。但借名買房多數情況下以違反、規避國家相關經濟政策為前提,結合實踐中法院相關審判觀點,對幾種特殊性質住房予以分析:
1、違反國家政策規定借名購買經濟適用房等政策性保障住房。
借名人違反政策性保障住房政策,借名購買經濟適用房。經濟適用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優惠,限定套型面積和銷售價格,按照合理標准建設,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供應,具有保障性質的政策性住房。」根據《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建住房[2007]258號)第43條規定,不得借名購買經適房。
在司法實踐中,通說觀點認為:雖然該辦法僅屬於部門規章,不直接影響合同的效力。但是經適房是政府為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而做出的重大舉措,對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為真正使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戶受益,因而對其購買、轉讓條件做了嚴格限制。而借名購買經濟適用房擾亂了國家對經濟適用住房的監管秩序,侵犯了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平等機會購買和獲得房屋的權利,同時使國家的有關土地、房產稅費流失,違反了經濟適用房建設的初衷,因此構成《合同法》第52條第1款第4項規定的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而無效。對此,《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試行)》(京高法發[2011]458號)第十六條也明文規定:「借名人違反相關政策、法規的規定,借名購買經濟適用住房等政策性保障住房,並登記在他人名下,借名人主張確認房屋歸其所有或者依據雙方之間的約定要求登記人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一般不予支持。」
在北京市一中院審理的「王某某與胡某某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上訴案」(案號:(2013)一中民終字第7624號)中,被告胡某某出資,借原告王某某之名購買經濟適用房一套,原被告簽訂協議,內容為:「王某某把經濟適用房自願轉讓給胡某某,由胡某某付全部購房款,如與房屋有關之事,本人有義務提供一切手續」。交付後,胡某某對房屋進行了裝修並一直居住至今。後王某某以該協議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為由,主張該協議無效。二審法院認為:經濟適用住房指政府提供政策優惠,限定套型面積和銷售價格,按照合理標准建設,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供應,具有保障性質的政策性住房。購房人擁有有限產權。因此已購經濟適用房的買賣應遵守法律法規,尤其要遵守相關政策、法規規定的限制上市交易期限。已購經濟適用住房家庭取得契稅完稅憑證或房屋所有權證未滿五年的,不得按市場價格上市出售。王某某與胡某某簽訂的協議書因違反關於購買經濟適用住房不滿5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的強制性規定,應屬無效合同。二審判決確認借名買房協議為無效合同。
但若雙方明確約定:在限制上市交易期屆滿後再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如果屆時借名人也具有購買經濟適用房的資格,則可認定該借名買房合同有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試行)》(京高法發[2011]458號)第六條也規定:「出賣人轉讓的經濟適用住房的原購房合同系2008年4月11日(含)之前簽訂,當事人又在轉讓該已購房屋的合同中約定在限制上市交易期限屆滿後再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或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該房屋已具備上市交易條件的,可以認定合同有效。」
「劉金麗與路士君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二審案(案號:(2014)一中民終字第01898號)。一審法院認為:訴爭房屋系以劉金麗的名義購買,房屋亦登記在劉金麗名下,但首付款由路士君支付,購房貸款由路士君償還,相關票據亦在路士君處,且房屋一直由路士君居住,故以上事實足以推定雙方之間存在借名買房關系。此外,2008年7月,雙方簽訂的付款協議亦進一步確認了借名買房之事實。雙方借名購買的房屋為經濟適用住房,在限制上市交易期滿後方可上市交易。根據查明的事實可知,劉金麗於2004年10月從開發商處購買該房屋,在一審辯論結束前該房屋購買年限已經滿5年,且繳納契稅的時間也已滿5年,故該房屋具備上市交易條件,雙方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應當有效。
「張x與溫x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二審一案(案號:(2014)一中民終字第2727號)中,二審法院認為:根據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發布的《關於已購經濟適用住房上市出售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2008年4月11日(含)前簽訂購房合同的已購經濟適用住房家庭取得契稅完稅憑證或房屋所有權證滿5年後,可以上市出售。張x購買經濟適用住房以及張x1的借名買房行為均在2008年4月11日之前,張x於取得訴爭房屋的所有權證五年之後,將訴爭房屋轉移登記至張×1的女兒辛x名下。該行為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張x、辛x簽訂的關於北京市大興區西紅門的存量房屋買賣合同有效。
2、違反「限購」、「禁購」政策借名買房
對於違反「限購令」、「禁購令」的借名買房合同效力,有肯定和否定兩種意見。肯定說認為,限購令政策既非法律也非行政法規,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一)》規定「合同法實施以後,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應當以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為依據。」應當認定合同有效。
否定說則認為間接借名行為違反政策而無效。如2011年4月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出台的《關於審理受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影響的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的若干意見(試行)》第8條規定:「實際買受人為規避限購、禁購政策,以他人名義與出賣人訂立合同並辦理房屋權屬證書後,以其系實際買受人為由,請求確認其為房屋產權人的,不予支持,但調控政策重新調整並准許其取得產權的除外。」在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法院審理的「何慧瓊訴麥前志所有權確認糾紛」(案號:(2013)穗花法民三初字第893號)一案中,原告何慧瓊因限購令借被告麥前志之名購買一套房產,登記在麥前志名下,後原告起訴請求確認該房屋所有權歸其所有。法院認為其違反限購政策駁回了原告訴求。
但筆者認為:限制、禁止購房屬於調控性政策,具有臨時性。該政策通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當事人的契約自由來穩定急劇上升的房屋價格,其僅對合同的履行造成一時的履行不能,而非永久的履行不能,應尊重交易自由原則,不應隨意認定規避限購、禁購政策的借名購房合同無效。
3、為規避信貸政策而借名買房
規避信貸政策是否違反《合同法》52條的「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其中關鍵在於對社會公共利益的認定。
北京市二中院審理的「金姬善訴董金寶房屋買賣合同案」(案號:(2011)二中民終字第19950號)中,原告金姬善借被告董金寶之名,出資向案外人張麗購買房屋一套,因原告名下已有多套房產,為享受一套房貸7折優惠的貸款利率,原被告達成協議:原告以被告名義辦理貸款手續,後被告取得房屋產權證後。2009年12月19日,雙方簽訂了協議書,確認該房屋歸原告所有,每月按揭貸款由原告償還。後原告要求被告協助履行過戶手續,被告不肯,原告訴至法院請求被告配合過戶。被告辯稱原告以其名義購買商品房、辦理按揭貸款,系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行為,故雙方所簽協議無效,房屋為其所有。一審法院認為:訴爭房屋實際購房人為金姬善,房屋首付款及銀行貸款亦由金姬善支付。因此,對於金姬善確認房屋歸其所有並要求董金寶辦理產權過戶的請求,應予支持。即使雙方所簽協議系無效協議,也不能改變訴爭房屋實際購買人、出資人均為金姬善之事實。判決支持原告訴求,被告不服,提前上訴。二審法院認為:認定合同無效應依據效力性禁止性規范。本案訴爭房屋購買、辦理貸款之時,並非不允許金姬善購房,僅是對金姬善的貸款行為予以限制。人民銀行的部門規章規定商業銀行貸款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應隨套數增加而大幅度提高。也就是說,金姬善、董金寶這種借名購房辦貸規避銀行信貸政策的行為,規避的是首付款的支付比例及利率水平,該行為行為損害的是銀行利益而非社會公共利益,所以該合同有效。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4、借名購買單位自建房、集資房、團購房
此類合同是實際出資人為享受他人因該買房資格帶來的各種優惠和經濟利益,借用他人名義購買房屋的行為。單位的自建房、集資房、團購房等與與純粹商品房相比,存在價格、物業管理多方面優勢,此類借名買房背後實際處分的是基於其能夠買到單位團購房的特殊身份所享有的權利,實質上就是單位基於職工的工齡、職稱以及各方面條件給予職工的一種單位福利,這種處分自己權利的行為屬於私權利的范疇,主觀上並沒有損害第三人利益的故意,亦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應當認定此類合同有效。
「國子厚等與古富新所有權確認糾紛」上訴案(案號:(2014)一中民終字第341號)。一審法院認為:古富新與國子厚為同一單位職工,在單位出售住房時,經雙方商議由古富新借用國子厚的名義購房,購房款實際由古富新支付,雙方名為租賃實為借名買賣關系,該套房屋應歸古富新所有。古富新與國子厚簽訂協議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系借名購房,房屋交付後該套房屋一直由古富新居住至今,古富新也給予了國子厚、於鳳英一定數額的補償,該協議中除涉及違約金標準的約定外,未違反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應當認定協議有效。故國子厚、於鳳英應當及時配合古富新辦理涉案房屋的產權過戶手續。
山東省淄博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趙德華、耿加忠訴張穎、陳勇房屋買賣合同上訴案」(案號:(2012)淄民一終字第406號)中,2006年11月25日,原告與被告陳勇簽訂轉讓協議,原告借被告陳勇之名購買被告所在單位淄博高新區工商局在中潤華僑城的某房屋,原告向陳勇繳納5萬元轉讓費後取得該房屋的購房權,原告支付首付款、其稅款及後續房款,陳勇向其出具購房發票和收款收據,房屋登記在被告張穎名下(張穎系陳勇妻子)。後原告要求被告辦理房屋過戶手續,被告不肯,因此訴至法院。一審法院認為:雙方的轉讓協議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同有效。簽訂後雙方及時履行了合同大部分義務,對於尚未履行的部分應當繼續履行,判決支持原告訴求。被告不服,上訴,淄博市中院二審維持原判。
5、房改房
對於房改房,是指職工單位將公房以工資性貨幣分配方式出售給職工,職工以標准價或成本價購買,從而對購買的房屋享有部分產權或全部產權的住房。一般認為是國家或單位對職工的一種福利、補償,而非政策性保障住房,在雙方自願,且沒有違反《合同法》第52條及建設部《已購公有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上市出售管理暫行辦法》(1999年第69號令)第5條的情況下,借名買房合同應為有效。
「於長友、王某乙與王某甲、李式淼所有權確認糾紛上訴案」(案號:(2014)淄民一終字第6號)中,原告王某乙、丁長友二人原系夫妻,被告李式淼、王某甲系夫妻,王某甲與王某乙系同胞姐妹。1999年,原告夫妻出資,借被告李式淼身份購買了李式淼工作單位淄博市周村區園林管理局的公有住房,後參加房改,涉訴房產登記於李式淼名下。後原告夫妻離婚,欲分割涉訴房產,訴至法院要求確認該房產為原告二人所有。一審法院認為:雖然雙方無書面協議,但根據原被告親屬的證人證言及被告王某甲在錄音資料中對原告借名出資買房的自認事實,以及涉訴房產已由原告支配使用長達十年之久,房屋產權證書亦由原告持有,認定原被告雙方借名買房的事實。判定涉訴房產歸原告所有。被告不服,提起上訴,二審維持原判。
二、
借名買房中實際出資人取得房屋所有權的法律依據
《物權法》第15條「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可以看出我國關於物權變動採取的是債權形式主義原則,即意思主義與登記(或交付)相結合,並摒棄了德國物權法中物權行為的無因性。意味著如果支撐物權變動的原因行為或者基礎關系不成立或被撤銷,則物權變動也相應的無效或被撤銷。
依照我國《物權法》第9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15條「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第17條「不動產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物權的證明。」、第19條「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事項錯誤的,可以申請更正登記。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書面同意更正或者有證據證明登記確有錯誤的,登記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因此,不動產產權登記是登記機關對不動產當時權屬關系及表現形態的證明,對物權的歸屬具有推定效力。其產生的公示公信效力主要是保護不動產登記人及真實所有人以外的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但產權證書本身並不能直接決定實體法律關系即實際權利的狀況,在該不動產物權不涉及善意第三人的情況下,當事人有相反證據證明其為真正的權利人時,可以請求確認權利。即不動產權屬證書記載的事項在無相反證據證明的情形下,應推定不動產權屬證書記載的事項真實。對外而言善意第三人基於對登記的信賴與登記權利人發生的不動產交易行為受法律保護,而在名義購房人與實際購房人之間,應探求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來確認真正權利人。
「張某與孫某房屋所有權確認糾紛上訴案」(案號:(2012)一中民終字第9875號)中,法院認為:孫A雖與李某於2003年5月19日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且以孫A的名義辦理了房屋所有權證,但綜合孫某提供的該房屋的所有權證、購房發票、契稅發票、已購公有住房首次上市房屋買賣合同的相關手續,出資手續(以上材料均在孫某處)、603號房屋的原所有權人李某的證人證言以及自2003年至今孫某一家一直居住在603號房屋的事實,能夠認定孫某與孫A之間存在借名買房關系,確認涉爭房屋為孫某所有。
天津市紅橋區人民法院審理的「趙譽、李興祿與合同糾紛」一案(案號:(2013)紅民初字第4479號)。二原告趙譽、李興祿於2011年借被告李穎之名貸款購買訴爭房屋,首付和還貸均由二原告負擔,被告現欲出售該房屋,訴至法院請求確認該房屋歸二原告所有。法院認為:不動產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物權的證明,但因物權的歸屬、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此時就不能簡單按照房屋產權證書上登記的產權人認定物權所有人,而應根據當事人的舉證,法院查明的事實確定物權所有人。本案中,通過二原告的當庭舉證可以證實訴爭房屋的首付款全部由二原告實際出資,每月房屋貸款亦由二原告償還,且二原告與被告之間存在借名買房的意思表示,故可以認定二原告是訴爭房屋的真實權利人,判決:訴爭房屋歸原告趙譽、李興祿所有。
Ⅲ 雅昌拍賣公司屬於金寶旗下
多與工作人員聯系確認
藏品交易與拍賣常識:請仔細閱讀,避免上當受騙
藏友問某某公司
是否正規?是不是騙子?可靠嗎?
任何單位都是法制注冊營業的,至於服務質量,收費的標准,得自己去考察衡量,一定謹慎避免高收費,不成交造成的傷害。
特別是誇口說保證能成交的公司,十有八九騙費用的公司。
法律規定正規單位不能收購倒賣古董,其次個別單位以現金收購古董為名,讓藏家先鑒定,真品就現金收購,其實他們沒有買家,忽悠藏家交完鑒定費後,藏品一鑒定,故意告訴你的東西是假的。
注意:
1.個別藏家故意散布某公司的負面消息,其目的是,阻止別人去參加,自己參加的藏品好賣出去,這種聰明是一種低級錯誤。一個公司藏品徵集數量少,買家自然少,成交率更低。
2.國內保利,嘉德,其次外資企業佳士得,蘇富比,目前不對外徵集藏品,也未設任何辦事處,個別拍賣業務員說我能幫你送進去,這是騙人的。
3. 還有一種騙子叫家族式騙子,散布各種「正規拍賣公司的負面消息」,
讓那些糊塗藏家打消去正規大公司的念頭,最後急著出手藏品被他們牽著鼻子進入他們設的詐騙陷阱,騙到你財物兩空,直到你失去信心為止。
散布這些負面消息的人員大部分是那些騙子公司的業務員弄得小號,讓本來就亂糟糟的國內市場更亂,真假難辨好在其中漁利。
4拍賣公司業務員拉皮條,拉不到業務也互相詆毀其他公司,導致國內似乎沒有一家好單位。
就覺得保利嘉德好,但人家不對外徵集,再好也對大家沒用。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一: 行業劃分
古董拍賣,鑒定,交易目前大部分單位集中的上海,北京、青島。藏家參與前一定多比較,多了解,避免上當受騙,祝您發財。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二: 關於拍賣資質與文物拍賣資質
「文物」是國家備案發掘的藏品叫文物,或者從文物商店購買的藏品,叫文物。
老百姓手裡的藏品屬於民間收藏藝術品,不屬於文物。老百姓的手裡的藏品,可以自由開古玩店,擺地攤等自由參與買賣交易。
有些藏家問你單位有文物拍賣資質沒?這屬於知識稀少的提問,只要你的藏品來源不是從文物商店購買的,國內98%的拍賣公司,藝術品經營公司都可以給你拍賣,交易。
文物拍賣資質,國家指定交易法院沒收資產,處理古董的公司,老百姓手裡的藏品與文物沒關系。屬於自由買賣,無需任何資質。
2015年國家為了鼓勵文化市場發展,取締各類資質的阻礙,只要在工商注冊的任何單位都可以經營收藏藝術品業務。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三: 瘋狂的混亂鑒定
關於當前混亂的古董鑒定,一件古董拿去分別給八位專家看,能出四種不同的結果,每位專家各有各的觀點,所以不要去糾結,藏品投放市場,有人買,這才是真理,很多專家都是靠收鑒定證書費騙人的。
還有機器檢測都是人為操作,騙收鑒定費的。很多藏家給自己的藏品買了一堆鑒定證書,到頭來一樣沒人要。
鑒於瘋狂的混亂鑒定市場,買家都是自己相信自己的眼光去購買藏品,作為藏家只要把藏品能投放到一個靠譜的單位,就等於成功了一大半,無需購買哪些沒用的證書。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四: 拍賣的風險
拍賣有風險,建議大家謹慎參與,頂級品牌單位近些年的真實付款成交率不到50%,行情整體不樂觀。
有藏品大家盡量找古玩城老闆去推銷賣掉,或者擺地攤處理掉,「拍賣」屬於有錢人的風險投資,不適合普通老百姓參與。
特別是天天給你打電話的公司,並不是你的藏品值錢,主要為收你的圖錄費,鑒定費、出關費、什麼保證金等一個個陷阱等著你,
國內正規單位,誰跟你啰嗦,誰給你打電話?個別收入低,經濟困難的藏家,醒醒吧,幾百萬、幾千萬沒那麼好做夢。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五: 正確判斷
藏友問某某公司是否正規?是不是騙子?可靠嗎?
任何單位都是法制注冊營業的,至於服務質量,收費的標准,得自己去考察衡量,一定謹慎避免高收費,不成交造成的傷害。
特別是誇口說保證能成交的公司,十有八九騙費用的公司。
法律規定正規單位不能收購,倒賣古董,其次個別單位以現金收購古董為名,讓藏家先鑒定,真品就現金收購,其實他們沒有買家,忽悠藏家交鑒定費後,藏品一鑒定,故意告訴你的東西是假的。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六: 畸形發財心態
因為很多知識匱乏、家庭困難,無知的農民朋友在巨額估價的誘惑下,估價2000萬的藏品,先交5--20萬的服務費,他們想著只要我湊夠20萬,等於2000萬就到手了,所以有抵押房產的,變賣生產工具牲畜牛羊的,東湊西借的,把20萬交給拍賣公司後,然後把工作辭了,田地也荒了,忙著去預定寶馬名車,算計准備去買別墅,朝三暮四等錢換媳婦的都有。盲目參與導致家破人亡的事跡時有發生。
很簡單的問題,很多藏家分析時就出問題了,試想一下,假如你委託四件東西最少能成交一件,你立刻就是百萬富翁,如果那麼容易發財的話,乾脆把房子賣掉委託上100件東西,最少成交兩件,得到500萬也很劃算,對不?
今年大拍,十副齊白石的畫,只成交了2副,那也是騙子嗎,古董拍賣想成交就得多參與。
保利,嘉德為什麼不收低端藏家的東西,因為成交了大家高興,失敗了大家說騙子,
所以藏家繳費了,有些東西不容易成交,導致藏家很郁悶,下結論為騙是不合理的。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七: 比較實力
正規單位【像正規的保利嘉德,都是近千平米的辦公室,藏品放在辦公室與藝術大廳買家隨到隨看】除此之外,行業內95%的小拍賣單位,租個實際使用面積60平米的小辦公室,藏品簽訂委託合同後,把近千件藏品堆放在潮濕的地下室里,不見天日存放大半年,然後等到拍賣的幾天才拿出藏品,小酒店花五六千元租個場地,著急上火的預展一兩天走個形式,等於完成拍賣活動,這種方式幾乎沒有賣東西的任何希望。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八: 什麼是靠譜拍賣
目前90%的拍賣公司,,電話頻繁忽悠沒腦子的老百姓參加,徵集上1000件後,就開始准備拍賣會,拍賣會的整個過程,就是去酒店租兩天場地,把1000件藏品展示一下,等於在預展,看看酒店裡住宿的客人有沒有要的。
兩天的預展現場,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前去觀賞藏品的人,除了幾十個委託人在預展現場來回瞎出溜,幾乎沒有任何買家到場觀看,兩天預展結束。
第三天開始拍賣,拍賣會場在座的95%是藏家委託人,也就是賣東西的人,為了掩飾藏家,這類拍賣公司話費100元僱傭一些無業遊民,老弱病殘來充當買家,舉牌子。
我參加過七次拍賣,時常看見一些拍賣公司的買家大老闆,拍賣到中午吃飯時,現場搶牛奶,搶麵包。
狼狽不堪,拍賣結束暗中一打聽,屬於雇來的失業低保戶。
稍有思想的老百姓就能看出門道,其次一個小拍賣公司,不去招商,租個80平米的辦公室,那來的買家,憑什麼給你能賣出去東西,說實話還不如你自己去擺地攤的效果好。
靠譜的拍賣,就是觀察這個公司的實際營業方式,具體給藏家做了那些可以看得到的真實服務,看不到的服務就是假的不靠譜的。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九: 看服務與行情
【引用資料-----青島華錦拍賣,公爵拍賣】:
拍賣公司是一個服務行業,要做的優秀首先做好服務,滿足各類藏家的需求,
第一:對於高端藏家:我們做高端星級服務
第二:對於經濟困難擺地攤層次的低端藏家,
【我們提供不成交不收取任何費用的中檔次服務】
讓藏家輕松愉快參與,讓藝術走進生活,正確引導收藏市場。
引用資料:中國嘉德拍賣
不好的現象需要抵制,改變風氣大家應該互相學習、探討、研究。收藏愛好者應該把自己水平提高,進一步深化收藏文化,進入文化領域,而不是簡單的收藏,收藏不能狹隘地只為經濟利益,而是為了愛好、傳承我們國家的文化,幾年以後它給你帶來的經濟利益只是個附加值而已。文博系統的混亂也造成了市場的混亂,收藏的混亂。
收藏拍賣交易參考資料十: 合理的估價
藏品想成交,一定估價要合適,價格符合市場行情,在哪裡都有機會交易。
【引用資料---青島大前門集團拍賣】:
關於藏品估價:通俗點說,你家有個漂亮閨女,嫁個普通人老百姓比較隨便,嫁個村長,一個村裡就一個村長,這個可以有機會,嫁給縣長、也是可以奢望的,,,哪嫁給市長、你覺得好嫁嗎?-------很多思想不成熟的藏家,在藏品的估價要求上,理想根本不是把閨女嫁給省長那麼簡單,把一件低端藏品要求拍賣百萬、千萬、無疑是把閨女必須要嫁給國家主席。
保利拍賣: 藏品的市值是藏品自身創造的,炒作的時代即將過去。
********************
********************
********************
國內目前有2000家拍賣單位,其中98%的單位都是收費的,
當前不成交不收取任何費用的單位目前有
北京保利拍賣、
北京嘉德拍賣、
北京嘉德拍賣、
北京瀚海拍賣、
青島華錦拍賣,
青島公爵拍賣,
上海榮寶齋拍賣
青島中藝拍賣
山東銀座拍賣
青島麒麟閣拍賣
****保利嘉德瀚海,目前藏家送東西僅僅做鑒定,鑒定完說目前行情不好,先拿回去,99%的不收,去的藏家基本沒有人委託上,等於不對外徵集。
*****上海榮寶齋拍賣 僅僅拍賣書畫,免費徵集
*******
青島中藝拍賣
山東銀座拍賣
青島麒麟閣拍賣
青島典藏拍賣
青島華錦拍賣,
青島公爵拍賣
山東天承拍賣
***中藝、銀座、、麒麟閣、、華錦、天成、公爵,典藏拍賣以上7家單位藏品不成交,不收你一分錢費用,拿走即可。
Ⅳ 洪金寶承認送范冰冰豪宅,正面回應不再隱瞞真實關系,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關於洪金寶正面回應與范冰冰的關系一事,我們得從「乾爹」二字聊起。
但是洪金寶與范冰冰的傳言真的不該在進行下去,請網友們放棄無端猜測吧,
Ⅳ 農村夫妻幫叔叔簽個字成了被告,200萬的欠款欲哭無淚,最後怎樣了
「不叫過了,200萬啊,可怎麼還。」
「要是俺老公被強制拘留了,我領著倆孩子該怎麼過啊。」
河南滎陽的林大姐,說自己最近整夜睡不著覺,被近200萬的債務愁得茶飯不思。林大姐夫妻倆都是農村人,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家庭,怎麼會背上如此巨額的債務呢?
親戚還會欺騙親戚?這聽起來確實讓人寒心。人家是看在親情的份上「幫」你,可你卻轉身把人推下萬丈深淵。希望林大姐一家能盡快找到這個叔叔,把問題解決掉吧。不知道您有沒有見過這樣的「親戚」呢?
Ⅵ 立案編號(ga540.3.4058)被起訴人陳金寶(證件號622623199901160315)強制金融限制和司法凍結若干解釋
法盲胡編亂造的催款通知單,根本就不懂法,如果有欠款還是要盡快歸還。
Ⅶ 你好,通金寶案以在海淀經偵立案我是否還可以到法院民事訴訟
如果涉及到刑事案件,那麼根據先刑事後民事的原則,你還暫時不能進行民事訴訟,也就是說在立案階段,你不能進行民事訴訟。
Ⅷ 最後公訴的分集劇情
第一集
(1)第一集名稱:意外之財,漂亮女醫生巨額財產從天降
(2)第一集預告(開場白):
這是一個發生在當代的故事。生與死,愛與恨,各種玄妙誰能把握?輕飄飄一個「錢」字法力無邊,指揮著人生悲喜劇幕起幕落。從天而降的三百萬使劇中所有人都面對著靈魂的拷問。
(3)第一集介紹:
醫術精湛,心地善良的白雪芳醫生負責治療的晚期胃癌病人馬奇突然死亡,遺孀朱莉萍聞訊趕到醫院大吵大鬧。經過醫院解剖化驗,發現馬奇是服用了過量安眠葯非正常死亡,朱莉萍揚言要醫院和白雪芳負責。
白雪芳因馬奇的去世內心難過不安,她形影不離的同事與好友--金玉和陳小倩趕來開導她,兩人卻各懷心思。
富翁馬奇臨死前委託心地正直的律師路景明執行遺囑,將三百萬遺產贈送給白雪芳,卻只把房子、汽車和三十萬留給妻子朱莉萍。這令貪財的朱莉萍大為惱火,也使律師路景明對白雪芳與馬奇的關系產生了興趣。
白雪芳把遺產的事情告訴了自己的男友顧士傑,使一心追求事業和地位的男友喜出望外。
第二集
(1)第二集名稱:意料之財,富翁俏遺孀竹籃打水一場空
(2)第二集預告:
朱莉萍眼見丈夫死因不明、家財旁落,怎肯善罷甘休?白雪芳獲巨額遺產是福是禍,馬奇之死內幕如何?敬請關注《被告》第二集!
補充:每集預告僅僅原版電視劇《被告》才有,改名為《最後公訴》和《逃出陷阱》以後每集預告全部被刪除,目前大家已經看不到了。
(3)第二集介紹:
貪婪無恥的朱莉萍千方百計找到白雪芳家裡,百般威脅,利誘白雪芳交出三百萬遺產,被白雪芳嚴辭拒絕。不甘失敗的她又跑到白雪芳單位里無理取鬧,鬧得醫院沸騰揚揚。
三百萬意外之財,使醫院同事對白雪芳議論紛紛。白雪芳感到壓力重重,急欲與男友顧士傑見面商量,而在外資企業飛達公司工作的顧士傑接受劉總經理的授意,忙於應付大客戶吉老闆和他女兒吉妮。誰知精明果敢的吉妮卻對顧士傑一見鍾情,借機與顧士傑糾纏。
朱莉萍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找到路景明律師的女友,號稱百戰百勝的秦亞昭律師討教。秦亞昭暗示朱莉萍起訴白雪芳預謀殺害馬奇,以奪回遺產。朱莉萍迅速趕到公安局報案,公安局展開調查後將白雪芳作為疑犯拘捕。
第三集
(1)第三集名稱:錯中有錯,一紙誣告女醫生推下陷阱
(2)第三集預告:
案情撲朔迷離,路景明又受到多方壓力,委託人不斷催促救人,而領導和戀人卻希望自己退出吃力不討好的刑事案件。路景明是進是退,白雪芳能否洗脫罪名?
敬請關注《被告》第三集!
補充:每集預告僅僅原版電視劇《被告》才有,改名為《最後公訴》和《逃出陷阱》以後每集預告全部被刪除,目前大家已經看不到了。
(3)第三集介紹:
金玉回家探望母親,游手好閑的哥哥金寶卻鬼鬼祟祟地向她借錢。原來金寶是聽說白雪芳得到三百萬遺產,想從中撈一筆,金玉和哥哥金寶為此大吵一架。
白雪芳被捕,顧士傑急忙找到陳小倩和金玉,三人商量後請來律師路景明,希望路景明能想辦法救出白雪芳。路景明答應為白雪芳尋找有利證據以使她脫離困境。
顧士傑的客戶吉妮對顧很在感情,約顧共進晚餐,顧士傑百般無奈,只得赴宴。酒桌上顧醉後失言,得罪了吉妮,十分懊悔。
第四集
(1)第四集名稱:亂中有亂,對頭兩律師不是冤家不聚頭
(3)第四集介紹:
白雪芳被捕消息在醫院傳開,一片嘩然。金玉的哥哥也垂涎白雪芳得到的遺產,慫恿妹妹向白雪芳借錢炒股,被金玉斥責。
初來醫院工作的張凱歌想與陳小倩交個朋友,卻受冷落,這反倒激起了他追求陳小倩的雄心。
路景明生性耿直,在辯護中申張正義,扶危濟困,從不計較成敗,因此,自負營虧的律師事務所領導對他頗有微詞,但他仍為保釋白雪芳而奔波。經過艱難取證,終於找到馬奇好友老胡,獲得了馬奇托老胡購買安眼葯的證據,幫助白雪芳獲得釋放。
第五集
路景明接白雪芳出拘留所,並向白雪芳詳細詢問馬奇與白雪芳在醫院的情形,對馬奇的古怪行為百思不得其解。
白雪芳的男友顧士傑為了公司業務,不得不與吉妮周旋。而白雪芳雖然獲釋,但回到醫院卻又面臨各種議論。朱莉萍為了打擊白雪芳,搶回遺產,不惜造謠白雪芳與馬奇有暖昧關系,並四處傳揚,一時間同事、領導、患者都對白雪芳側目而視。
白雪芳不堪壓力,和男友顧士傑商量把三百萬遺產給朱莉萍,以求平靜的生活。顧士傑極力反對,勸白雪芳不要退讓。
第六集
朱莉萍找到顧士傑,表示退而求其次,願與白雪芳分享三百萬遺產,顧士傑堅持不讓。百般無奈的朱莉萍請「百戰百勝」的律師奏亞昭為代理律師,准備向法院起訴白雪芳。
白雪芳在醫院雖遭到大家誤解,但兩位好友陳小倩和金玉仍一如既往地支持鼓勵她。誰料醫院評定職稱白雪芳和金玉卻成了競爭對手。白雪雖百般誠心謙讓,但最終金玉仍未評上,令金玉對白雪芳即羨慕又嫉妒,兩人的友情漸漸出現裂隙。
第七集
白雪芳主動找到路景明律師,向他介紹病人馬奇在醫院的奇怪表現。碰巧路景明的女友秦亞昭也來找路景明,秦亞昭跟路景明開玩筆說兩人日後可能成為對手。
律師事務所領導發現路景明仍在繼續白雪芳的案子,告誡他要多為事務所創收,少碰刑事案,雙方意見不和,路景明面臨被辭退的困境。
玉自從評職一事後對白雪芳耿耿於懷。暗藏心事的金玉回到家裡痛哭一場,卻被哥哥金寶看出了蛛絲馬跡。
第八集
金寶發現妹妹金玉對白雪芳的復雜心理,企圖再次說服金玉從白雪芳那裡弄點錢,誰知聊天中無意覺察了金玉有馬奇贈送遺產給白雪芳的證據,不由心中狂喜。
金玉既是白雪芳的好朋友,又嫉妒白雪芳。在這種矛盾心態中,律師秦亞昭找到金玉了解馬奇和白雪芳的關系。在自私嫉妒的驅使下,金玉影射白雪芳和馬奇有不正當關系。
就在秦亞昭調查白雪芳的同時,路景明卻因未能給律師事務所創收而面臨沉重壓力。秦、路兩人由於處理工作問題意見不合,發生了爭執。
白雪芳男友顧士傑為了在公司出人頭地,找到吉妮,希望能立刻簽下合約。對顧士傑早已暗懷愛慕名的吉妮答應幫忙,同時暗示自己的愛意,使顧士傑心煩意亂。
第九集
秦亞昭為了幫男友擺脫困境,將自己有勝訴把握的經濟案交給路景明,誰知卻無意傷害了路的自尊。秦亞昭又反復叮囑路景明,不要再過問白雪芳的案子,免得吃力不討好。富有正義感的路景明感覺到自己和女友的思想差距逐漸加大。
冷美人陳小倩為幫好友白雪芳,主動找到張凱歌,請他幫忙做醫院同事的工作,拒絕秦亞昭對白雪芳的調查。兩人漸漸對對方產生好感。
白雪芳察覺秦亞昭是路景明的女友,誤會路景明暗地裡幫助秦亞昭,指責路景明缺乏律師職業道德,路景明大受震動。
第十集
路景明被白雪芳話語打動,主動向白雪芳提出為白雪芳進行調查。白雪芳也將馬奇的家庭情況向路景明做了詳細介紹。
馬奇本是一個普通工作,有一個美滿和諧的家庭,結發妻子溫柔賢淑,女兒可愛聽話。後來,馬奇做生意賺了錢,於是不甘寂寞,開始出入各種色情場所,對妻子、女兒日見淡漠。終於,馬奇被坐台小姐朱莉萍迷住。為了與朱莉萍日夜廝守,馬奇與妻子大吵大鬧,並將妻子趕出家門,導致妻子精神恍惚遇車禍身亡,女兒悲憤離家出走。
馬奇與朱莉萍結婚以後,發現朱莉萍真正關心的是他的錢,對他毫無感情。在病中,馬奇向白雪吐露心聲,希望白雪芳能幫他找到女兒。
第十一集
路景明通過對馬奇朋友老胡及其它親朋好友的調查取證,發現真相確如白雪芳所述,馬奇對自己和朱莉萍的婚姻非常不滿,對失蹤的女兒念念不忘。
秦亞昭對路景明不聽自己勸阻,繼續調查白雪芳一案極度不滿,兩人為此又大吵了一場。路景明向秦亞昭說明馬奇把三百萬留給白雪芳目的是讓白雪芳找到自己女兒寧寧後再把錢轉交給寧寧,可秦亞昭仍固執已見,堅持為朱莉萍起訴,並要求路景明為了自己不再插手白雪芳的案子。
白雪芳男友顧士傑在公司工作很不順心,一個偶然機會聽朋友介紹可以參股一家新公司當老闆,不由得動心並打起白雪芳三百萬的主意。
第十二集
白雪芳聯系馬奇的生前好友共同尋找馬奇的親生女兒馬小寧,無意中卻了解到朱莉萍正在派出所辦理注銷馬小寧戶籍,急忙趕去制止。
顧士傑找白雪芳商量用馬奇的遺產做投資,不料遭到白雪芳拒絕,兩人不歡而散。白雪芳念及兩人多年感情,答應給顧士傑一百五十萬元做投資。顧士傑滿心歡喜地將一百五十萬劃入新公司,做起了自己當老闆的美夢。
孰料馬小寧戶籍一事使白雪芳自覺內疚不已,為了完成馬奇的遺願,白雪芳終於鼓起勇氣向男友索回一百五十,決心找到馬奇的女兒並親手把錢還給她。顧士傑一百五十萬得而復失,十分懊惱,並對白雪芳感情產生動搖。
第十三集
白雪芳四處探尋馬小寧的下落,毫無音信。男友顧士傑為了一百五十萬悶悶不樂,每日以酒消愁。吉妮抓住時機,將自己的私房錢借給顧士傑,希望能贏得顧士傑的心。在金錢的魔力下,顧士傑逐漸冷淡了白雪芳,與吉妮交往,令白雪芳傷心欲絕。
為了白雪芳的案子,路景明已經和女友秦亞昭爭執過多次,兩人雖竭力維持關系,但分歧正一天天擴大。
金寶向妹妹金玉軟硬兼施,想謀奪白雪芳的錢,心情矛盾的金玉拒不同意。金寶眼見難以迫使金玉就範,就鋌而走險,想出一條毒計--綁架自己的母親迫使金玉向白雪芳要錢。
第十四集
金玉得知母親被綁架的消息後驚慌失措,向白雪芳借錢求助,白雪芳為使遺產完璧歸趙,難以答應,使金玉對白雪芳恨意陡生。其實,白雪芳正四處向親朋好友籌錢給金玉救母。
陳小倩為幫金玉,向張凱歌借錢。張凱歌向小倩坦陳心扉,兩人關系日益密切。張凱歌常與一個叫豆豆的女孩在一起,張凱歌向小倩介紹這是自己的妹妹。無意中小倩察覺豆豆與張凱歌並非兄妹,一對有情人關系出現危機。而白雪芳見過豆豆一次後總覺得豆豆十分面熟,即想不起在哪見過。
金玉因母親綁架而心神不寧,在街上被車撞傷。而朱莉萍也正式向法院起訴白雪芳。
第十五集
秦亞昭以斷絕關系要脅,想迫使路景明停止為白雪芳的辯護。這令路景明十分煩惱。
金玉受傷住院,得到陳小倩和白雪芳細心照料。張凱歌聽到金玉哥哥金寶的傳言,趕來告訴小倩金玉母親被綁架的真相和金玉有能證明白雪芳無罪的證據。小倩為此事質問金玉,金玉抵賴不承認,朋友之情斷裂。
顧士傑為了自己事業的成功,終於下決心拋棄白雪芳,投入吉妮的懷抱。
充滿正義感的路景明迫於各種壓力,不便當白雪芳的辯護律師,他找到好友大山,希望大山幫白雪芳辯護。
第十六集
大山調查後,認為白雪芳證據不足、勝少敗多,所以向路景明表示不當白雪芳的律師。正直的路景明不忍看到白雪芳被污陷,決定替白雪芳辯護,而自己和秦亞昭的多年戀情也走到了盡頭。
顧士傑主動約請白雪芳,提出兩人分手,白雪芳感覺猶如雪上加霜,痛苦萬分。
金玉取回錄有有利於白雪芳證據的磁帶,可就是不肯交給白雪芳。陳小倩為此痛斥金玉陰暗的嫉妒心理,可白雪芳仍一如即往地一細心照顧病中的金玉,毫不計較證據的事情。
第十七集
金寶被人逼債,朱莉萍及時趕來代還債款,利誘金寶偷取妹妹金玉的磁帶證據。金寶夜入醫院,誰料偷到的卻是金玉已調過包的空白磁帶。朱莉萍為此大怒,急匆匆找秦亞昭商量對策。
路景明頂住律師事務所的壓力,為白雪芳案子的取證而四處奔波。從馬奇好友老胡的口中,路景明探聽到金玉掌握有一盒至關重要的磁帶證據,可當路向金玉詢問時,金玉卻一再沉默。
顧士傑表面雖與吉妮交往,可內心還是深愛著白雪芳,一次與吉妮吵架之後又不禁約白雪芳見面。白雪芳也對顧余情未了,赴約而至。
第十八集
顧士傑與白雪芳舊情復燃,誰知吉妮突然出現,逼迫顧承認不再愛白雪芳。顧出於自私的目的,又一次欺騙了白雪芳的感情。白雪芳一再被顧傷害,終於對顧徹底絕望。
朱莉萍見偷磁帶不成,主動上門找到金玉,想用錢堵住金玉的口,免得說出不利於自己的證據。金玉對她不理不睬。
豆豆發現因為自己使陳小倩和張凱歌發生了誤會,找到小倩解釋自己的身世和兩人的關系,使小倩解除了對張凱歌的誤會。閑聊時,小倩無意中發現豆豆原來就是離家出走多年的馬奇的女兒馬小寧。白雪芳得知消息後喜出望外。
第十九集
白雪芳和陳小倩找到豆豆,與她交流她父親馬奇的情況。可是豆豆出於對父親的怨恨,堅決不肯承認自己是馬奇的女兒,不接受白雪芳轉贈給自己父親的三百萬遺產,也不願以馬奇的女兒的身份為白雪芳出庭作證。
律師路景明多次與金玉談心,向她說明白雪芳的純潔善良,對她充滿了友情,希望金玉能把證據拿到法庭替白雪芳辯護。金玉知道白雪芳對自己多方照顧,嫉恨之心漸漸動搖。
第二十集
法院開庭在即,白雪芳和路景明毫無獲勝把握走向法庭。在關鍵時刻,良知發現的金玉從醫院趕來把馬奇的錄音磁帶送到白雪芳手中,兩位好友前嫌盡釋。
法庭上,秦亞昭與路景明唇槍舌戰,辯論得難解難分,就在白雪芳即將敗訴的最後關頭,終被白雪芳感動的馬奇的女兒寧寧也及時趕到,向法庭陳述了白雪芳克服重重困難,將三百萬遺產交回自己的無私精神。
品格高尚的馬小寧將父親的三百萬遺產贈送給白雪芳所在醫院,作為醫學研究基金,法庭最終判決白雪芳勝訴,路景明和白雪芳終於以無私正直戰勝了邪惡。
Ⅸ 王破盤的遺產爭奪
為爭奪富商的億萬遺產出現真假女兒,公司法人被離奇變更
2008年8月8日,王破盤去世當天,公司會計賈玉紅從醫院趕回公司,將金寶公司和金華中心的5枚印章以及營業執照正副本都存放於石家莊工商銀行。王破盤生前在興建一棟「金華停車綜合服務中心大樓」,該樓是石家莊的市重點市政工程佔地10畝,共九層,建築面積近3萬平米,裝修華麗,主要為商鋪出租。在王破盤去世時,大樓已竣工,市場評估其價值為4.5億元。
王破盤為金華停車綜合服務中心(簡稱金華中心)的董事長,他控股的金寶公司有著金華中心75%的股權。
8月18日,新華公安分局以「涉嫌職務侵佔」對賈玉紅實施監視居住,8月20日,查抄其住宅,將賈羈押於看守所。
新華公安分局的警方稱,局裡接到報案稱,賈玉紅攜帶公司印章、現金潛逃;並私自出售攤位,將90萬現金據為己有。
報案人,金華中心「董事長兼法人代表」王曉冬。
先是石家莊團市委副書記王亞麗稱自己是王破盤的女兒,接著王破盤的公司會計被羈押,然後公司法人代表易人。
事情的變化莫測,讓王破盤的兒女王中信、王翠棉感覺,他們陷入了一場爭奪遺產的陰謀。
詭異的法人代表變更
公章被封存期間,王破盤公司的法人代表出現變更;王家子女無一認識這位新法人代表
賈玉紅、王翠棉、王中信至今都不知道王曉冬是誰。
2008年8月20日,得知賈已被羈押,王中信便向公安討要父親公司的印章和執照,得到的回復是「公司已經有了新的法人代表,叫王曉冬。」
王翠棉去工商局調查發現,「金華中心」的法人代表,確實已由王破盤更改為王曉冬,更改日期為8月14日。
同時石市工商局還向王翠棉提供了兩份金華中心董事會出具的文件:一份解除委派書和一份委派書。
解除委派書稱,「因工作需要,解除王破盤原金華停車綜合服務中心董事長和董事身份。因從未參加過董事會、未執行過董事義務,解除王亞麗金華公司董事職務」。
「委派書」上顯示,委派王曉冬為金華公司「董事長兼法人代表」,新增董事丁增虎。董事會的兩項決定日期均為2008年7月16日。
「公司從沒開過董事會。」韓志友說。
韓志友是金華中心的原副董事長,負責公司日常運營。他表示,「金華」其實就是王破盤一個人的,人員不足10人。7月16日王破盤正在北京住院治病,公司不可能變更法人代表。他說他也從沒聽說過王曉冬和丁增虎。
韓志友拿出一份金華中心保存的8月5日「企業納稅申報表」,法人代表欄依然蓋著「王破盤」字樣的印章,下面還蓋有金華中心的財務專用章。「如果7月16日王破盤就不是董事長和法人代表,為何還在法人欄蓋個人公章?」王翠棉說。
王翠棉還從石家莊工商局出具的變更營業執照申請表上找到了另一個疑點。
表上的變更說明稱,「由於本公司賈會計將公司的營業執照正副本丟失,特此申辦」。表上蓋有金華中心的公章。填表日期為,2008年8月14日。
「按賈玉紅所說,公章和營業執照,均於8月8日存入工商銀行。」王翠棉從新華公安分局拿到一份情況證明,證實賈玉紅所說屬實,並且分局於8月27日將公章和執照保管在局裡。那王曉冬如何用公司印章去更改法人代表呢?
「有一個可能,8月14日所蓋的公章是假的。」王翠棉說。
誰動了億萬股權?
王家子女向工商索要資產憑證一直未果;而原始憑證中王破盤持股80%已被人改為0
王翠棉曾先後去工商局、新華公安分局要求調查「王曉冬涉嫌偽造企業公章」,兩部門分別以「不具備鑒定手段」和「王曉冬不屬於犯罪行為」,不予支持。
王翠棉和家人商量,認為應盡快繼承父親在金寶公司里的股權。因為金寶公司控股了金華中心75%的股份。
王翠棉說,「金寶」是父親在1994年個人出資40萬一手創立,個人佔80%的股份,周東風和薛立新各佔10%乾股。
王翠棉等人遇到的問題是,金寶的股東名冊和出資證明,都被警方從賈玉紅家中抄走。王翠棉等人索要,未果。
王翠棉想到從工商局調出金寶公司的原始檔案,也能作為資產憑證。
金寶公司原始注冊檔案的保管單位是,石家莊市工商局企業注冊分局。該局先以金寶未年檢已成為「死檔」,無法查詢;後稱無權公開金寶檔案。
「期間,找了幾十次,後還提請訴訟,而法院未受理。」王翠棉說。企業注冊分局局長白建軍在今年2月2日向記者透露,王破盤去世後,主管注冊分局的石市工商局副局長齊志剛,兩次調閱金寶公司的檔案,第二次檔案送去後就再也沒拿回來。
據白建軍介紹,2008年10月齊要人去取金寶檔案。分局副局長張宏亮去了,一看檔案,他沒要,是假的,與之前的金寶檔案完全不一樣,內容被改了,「金寶檔案涉及那麼大資產,我們很慎重,原始檔案很多人都看過,本來王破盤有80%的股份,出資40萬,薛立新、周東風各出5萬,齊志剛提供的檔案顯示王破盤沒了股份,股份構成變為肖和利出資30萬、周東風與薛立新各出10萬。」
「在這個情況下我們注冊分局才給王翠棉開具那份股份說明,以確認王破盤在金寶占股份80%。」白建軍說。
確權連遭失敗
因拿不到公司原始檔案,王家子女只好以工商出具的沒有法律效力的股權說明進行確權
白建軍所說的那些情況,在2008年11月時,王翠棉等人全不知情。她雖然拿到了注冊分局的金寶股份說明,但也明白這並不能作為一個資金憑證。
隨後王翠棉通過朋友幫助,了解到檔案被工商局的齊志剛調走。
就在那年冬季的某一天,王翠棉終於明白誰在和他們爭奪遺產。
她看見齊志剛和市團市委副書記王亞麗在一起吃飯,隨後她和齊志剛通了電話,並錄了音。
在王翠棉提供的她和齊志剛的錄音中,齊對王說,「你們家這個事情不是不能解決,你不要四處告,再告不還得來找工商局要檔案,我可以安排你和王亞麗一起坐下來,大家討論一下公司股份的分配不就得了。」王翠棉以王亞麗不是王破盤女兒為由,拒絕了。
2009年5月8日,王翠棉向新華區法院提請對金寶公司的股份進行確權。庭上金寶公司的一份股東名冊表讓王翠棉吃了一驚。
「股東名冊表」上顯示,金寶公司成立時有三名股東,肖和利出資30萬、周東風和薛立新各出10萬,分別占股份的60%、20%、20%。
肖和利、周東風和薛立新聯名作出「說明」稱,王破盤只是三人聘請委派的公司執行董事,並無實際股份。
而王翠棉手中那份注冊分局的股權說明又不具法律效力。
確權失敗。
2009年6月29日,王中信將石家莊市工商局告上法庭,要求公開金寶檔案,勝訴。執行庭帶著王翠棉家人去工商局調檔案,工商局稱無法找到。
王翠棉再次失敗。
即將水落石出
中組部、中紀委介入調查,王亞麗被控制,其團市委副書記也被免去,遺產案將水落石出
2009年7月,肖和利、周東風、薛立新和王亞麗之間打起了一個官司,他們向法院提請股份確權。
他們在起訴中稱,王破盤去世後,原告要求市工商局確認原告的股東地位及股權份額,但工商局出具的「金寶公司股份說明」卻顯示王破盤出資40萬元,占公司80%股份,才發現王破盤在公司進行工商登記時私自變更公司股東和股權份額。
被告王亞麗則稱,「我與王破盤是父女關系,但他的投資我不清楚,公司財產我不要,股份如何認定,請依法判決。」
隨後的法院判決書稱,「經審理查明,王破盤不具有公司股東資格,被告王亞麗系王破盤女兒,王破盤無其他繼承人,故應承擔訴訟。」
王翠棉說,他們這起訴訟想通過法律形式確定兩件事,一是王破盤無股份,二是王亞麗為王破盤女兒。
王翠棉調查發現周東風、薛立新和王亞麗都有親屬關系。她獲得一份王亞麗和薛立新的計劃生育書,證明兩人為夫妻關系。
王翠棉了解到丁增欣的二姐丁增棉其丈夫就是金寶公司股東周東風。
那如果王亞麗是丁增欣,周東風就是她姐夫。
王翠棉說,肖和利是周東風的朋友。
2009年10月10日,新華區法院以職務侵佔罪,判處賈玉紅10年徒刑。
王翠棉和王亞麗的遺產爭奪戰轉機出現在今年1月上旬。在王翠棉的不斷舉報下,中組部和中紀委的專案組介入調查。據了解,王亞麗已被控制,其團市委副書記職務也被免去。
記者經石家莊市工商局辦公室主任王晶證實,齊志剛已於1月17日被專案組帶走,至今未到單位上班。
賈玉紅案也出現轉機。石家莊市中級法院以證據不足發回重審。2月5日,新華區法院當庭宣布賈玉紅無罪釋放。
最近王翠棉的心情好了些,她說,「辦案人員對她說金寶公司股份的調查結果也快出來了,讓她耐心等待。」
Ⅹ 盈途金寶是騙人的我也被騙了,剛剛報案了
刑事案件到公安局報案,申請立案,跟警察要立案告知書,
要直接到公安局報警,不行直接向法院起訴騙子追回。
要求警察對騙子的卡號緊急凍結。如果他們不給凍結自己找110要反詐騙中心的電話申請凍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