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明法院
『壹』 湖北警官學院的辦學條件
根據2014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湖北警官學院有教職工493人,其中專任教師263人。專任教師中正、副教授119人,具有博士、碩士學歷或學位教師162人,其中「湖北名師(高等學校)」1人,首屆「湖北省十大優秀中青年法學家」2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學院「升本」以來,先後聘請知名專家學者26人為兼職教授,高、中級警官60餘人為實戰教官。「學院教師榮立二等功4人次、三等功16人次、嘉獎63人次,5名教師被評為「湖北省優秀人民警察」、2名教師被評為「湖北省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個人」。
省級教學團隊(2個):訴訟法學教學團隊(蕭伯符、2009年) 、偵查學教學團隊(王豐年、2010年)
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智慧計算機法證綜合應用平台研究」團隊 截止2014年,湖北警官學院有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立項建設的碩士學位點2個。
省級重點學科(1個):訴訟法學
省立項建設的碩士學位點(2個):「訴訟法學」和「行政管理」 截止2014年,湖北警官學院國家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湖北省高校本科品牌專業建設項目2個,國家精品課程2門,省級精品課程7門。
國家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偵查學專業
湖北省高校本科品牌專業建設項目(2個):「治安學」、「刑事科學技術」專業。
國家精品課程(2門):《偵查學》、《治安學》
省級精品課程(7門):《預審學》、《網路安全》、《公安學基礎理論》、《刑事訴訟法學》、《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警察臨戰學》、《偵查措施與策略》。
湖北省大學生創新活動基地:「李昌鈺工作室」
湖北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刑事科學技術實訓中心 圖書館藏
根據2014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湖北警官學院圖書館藏書115萬余冊(其中紙質藏書59萬余冊),公安類藏書達到了國家研究級水平。建有校園網和公安專網,分別與中國教育科研網和全國公安計算機專網聯通。
學術期刊
《湖北警官學院學報》創刊於1999年,2004年被評為中國學術期刊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執行優秀期刊,2005年被評為「湖北省高校優秀學報」,2006年、2010年分別被評為「全國優秀社科學報」。《警史鉤沉》作為全國首創性警史讀本,2011年被全國公安警事文物收藏專業委員會選為會刊。 2014年5月17日至18日,中國國際法學會2014年年會在西南政法大學舉行。來自全國人大法工委、外交部條法司、商務部條法司、最高人民法院、聯合國國際法院、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等單位、部門的280多位領導、專家和學者出席此次學術盛會,湖北警官學院法律系副教授熊安邦博士受邀參加會議並作主題發言。
2014年3月19日,湖北警官學院教師與第六期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警察研修團開展學術交流講座活動。國際警務系主任李學陽主持活動,學院相關系、部教師和2013級英語(國際警務方向)專業學生參加了講座。
2013年10月22日下午,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李健和教授應邀到湖北警官學院為2012級、2013級治安學專業、治安管理專業、2012級學警治安學專業(二學位)、交通管理專業全體學生作題為「治安學學科建設的若干問題」的學科建設前沿動態講座。講座由湖北警官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劉光明教授主持,治安管理系全體教師及其他系、部、處、室相關教師聽取了講座。 2002年—2014年,教師承擔省部級以上課題207項,發表學術論文3382篇,其中在國內核心刊物發表論文328篇,出版專著、教材199部,有27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項。
『貳』 張京宇的相關作品
電影:
1.《不要欺負人》
導演: 黃軍
主演: 肖雪 張京宇
類型: 劇情
年份: 2000
簡介:因家中貧寒,母親又患重病急需用錢,歐陽皇鈞被迫放棄學業,外出打工。大城市的喧囂、繁華似乎並沒有給他留有容身之地。在好心的大姐喬...
2.《從冰點到沸點》
導演: 詹相持
主演: 李晨 張京宇
類型: 劇情
年份: 2000
簡介:在律師張路的鼓勵下,他勇敢地走進法院。楊濤的父親身為律師,為了保護他的兒子,千方百計阻撓調查,但真相終於大白,為劉光明恢復了名譽。...
3.《男孩,向前沖》劇中飾演男二號—小六 導演:李威
4.《從心相戀》劇中飾演男三號—剛子 導演:李威
5.《離別也是愛》劇中飾演男三號—宏偉 導演:周偉
電視劇: 《新聞小姐》 劇中飾演—龍建民 導演:夢季 李威 2.《同學,你好》劇中飾演男二號—單小鵬 導演:孔 笙
3.《人生雙行線》劇中飾演乘警—王勉 導演:馮瑞春
4.《永不回頭》 劇中飾演—李景 導演:何可可
5.《走進高一》 劇中飾演男一號—王貝貝 導演:衛 列
6.《新人到中年》劇中飾演騙子—小六子 導演:斗 琪
7.《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劇中飾演—唐偉 導演:龐 好
8.《青春期撞上更年期Ⅱ》飾演—唐偉 導演:龐 好
『叄』 從冰點到沸點的基本簡介
電視劇:從冰點到沸點
導 演:何可可 詹相持
編 劇:何可可 類型:劇情片
語言:國語
上 映:2000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彩色
故事梗概:
安江一中的兩位考生楊濤和蔣建在高考中作弊,同場考生劉光明卻被無辜地當作替罪羊,取消了考試資格。在律師張路的鼓勵下,他勇敢地走進法院。楊濤的父親身為律師,為了保護他的兒子,千方百計阻撓調查,但真相終於大白,為劉光明恢復了名譽。為了不使楊濤失去上學的機會,在判決前,劉光明撤訴。
『肆』 山西的路檢罰款見聞!
大同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
李慧敏被殺經過及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李慧敏被殺經過
2006年底大同市公安機關調整幹部、主要包括所屬11個區縣的公安局長、政委、交警隊長,共包括33名。據傳說,每名新任局長、政委、交警隊長都花了上百萬元的活動費。南郊區交警隊副教導員宋建忠為了當上交警隊長,給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李慧敏一次性送好處費30萬元。但是當宋建忠未當上交警隊長而向李慧敏索要這筆錢時,李只同意退宋1萬元。宋因此與李發生爭執,李一邊罵宋,一邊給市刑警支隊長趙鳳林打電話(此前宋建忠因購買贓車被市刑警隊立案後,宋通過送給李慧敏20萬元辦了取保候審,但宋借機將被扣押贓車開走,此後市刑警隊趙鳳林一直在尋找宋,並要求宋將贓車交回刑警隊,但宋一直未將車交回刑警隊)。當宋與李發生爭執後,李借機給趙打電話,意圖通過刑警隊將宋抓走,並且李在一怒之下,打了宋兩個耳光,之後引發宋將李殺死。宋逃跑後,市刑警隊支隊長趙相林及接到報警的城區刑警隊到達現場,市局申公元局長隨後也到達現場,指揮多路人馬抓捕宋建忠。當宋在內蒙被執行抓捕的民警抓獲後,發現身上、車上除了一張醫保卡和一把錘子外別無他物。據說這把錘子就是殺害李慧敏的凶器,但從整個案件的發生來看,宋在殺害李的前一天,就向李提出退錢的要求,因李不同意退,因此,宋於第二天晚身帶錘子來到李家,意圖對李進行威脅,目的是索回已送的30萬元,但由於事態的發展,促使宋在情急之下將李打死。李的死亡顯然是宋在一時情緒難以控制的狀態下所致,而宋並非蓄謀或預謀殺人。在案發後,李慧敏的女兒連夜去了幾次李慧敏辦公室,據說將幾百萬現金及有關進人檔案及材料(已收錢、填表但未辦理)都予以轉移銷毀。以上就是大同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李慧敏被殺經過及內幕。
*李慧敏被殺的深層次原因及大同市公安局長申公元貪污腐化的犯罪事實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宋建忠作為一名受黨教育培養幾十年的幹部,有著多年從警經歷的幹警,之所以會殘忍地殺害了當地公安機關的負責人,其中必有緣由。
申公元自任大同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以來,一手遮天,貪污腐化,買官賣官,貪贓枉法,總金額上億元,具體事實如下:
一、 收黑錢
2001年下半年,申從臨汾調來大同後,為了滿足他貪婪的胃口,以解決辦案經費不足和幫助其他單位工作為由,到處收黑錢:
1、 申安排政治部主任李慧敏從全局各處室抽調50餘名幹警由局長助理兼交警支隊政委的薛凱負責,分5個小隊分別在各交通要道如聖水溝、神泉堡等地,由公安單獨設立非法檢查站收費。除了收超載和違章罰款外還收煤檢費、過路費。凡過往的運輸車輛都得留下買路線。這些黑錢都不給開單據和任何手續。由薛凱和各小隊按班按天交錢。每天每班大約交5—10萬元,這筆錢不入公安局計財處的帳戶,由申公元授意張美榮(原計財處會計,已退休)擔任會計,單獨記帳。時間長達8—9個月,總金額約4000—5000萬元。這些錢小部分用於收黑錢幹警的補貼,大部分被申直接支取,中飽私囊。後因社會上反映強烈和市人大的干涉才被迫終止。
2、 公路收費終止後,申又開始糾集社會車輛闖政府設立的煤檢費收費站,偷逃國家煤檢費。保守估計每天糾集30—50輛,每輛交申的私下300—500元,日收入1—2萬元。此外,凡掛「東信一號」車證的拉煤車,都是公安局長申公元的車,違章超載無人敢管。這些收入約1000萬元,全部進了申的腰包。在中央三令五申治超治限時,申親自給公路局路政支隊長姚岩峰打電話,讓姚「關照」。姚感到為難,申布置其親信薛凱抽調2名交警護送申的拉煤車偷逃公路過路費和煤檢費。
3、 由公安局牽頭,抽調10餘名幹警,不幹公安工作,幫助108國道收費。108國道除給幹警補貼外,每年再給市局80萬元作為酬勞。從2001年起,三年已收240萬元全部進入申的小金庫。此項工作開始由市局治安處副處長冀青負責,因收錢有功,申將冀提拔為新榮區分局局長。此後收費由現任治安處處長陳寶山負責。冀、陳二人及他們司機每人每月從中撈取1000元好處費。
4、 在申的支持和暗示下,各處室都向社會收黑錢。經偵處代替稅務收稅款,涉稅案件先抓人後押款放人,追稅不開票。抓一個人暫押款10—20萬,交稅放人。暫扣款不予退還,全部歸申。僅2002年經偵處一次匯入申個人帳戶100萬元。經文保支隊、禁毒處等大部分處室出去收黑錢,就連局辦公室都派人下去收錢。收回錢各處室自留一點補貼收黑錢的幹警,大部分孝敬了申個人。
二、 經商辦企業,貪污、索賄
1、 申從2001年下半年來大同,2003年市審計局審計公安局2002年帳目時,發現除政府的正常撥款和增加的撥款1000萬元外,申親自打電話向礦區、城區、南郊、礦務局以及市局保安公司、交警、經偵、禁毒、刑偵、巡警等下屬單位索要1000多萬。此外,外欠債務5400餘萬(其中鐵路300餘萬元,據說現在外欠上億元,已將公安局現辦公的地方和財產賣出去,准備租房辦公)。2003年申在市局設立小金庫,審計時發現,被罰款300萬元,此後,申為了逃避審計改變了做法,在市局設了地下財務,由原黨委秘書,現任辦公室政委、局長助理葉向東直接管理。申只要一個電話就可以拿錢。
2、 在煤城大同,最掙錢的行業是發煤,它可以讓人一夜暴富。申來大同後,馬上就盯上了這塊肥肉。申以警校名義辦了兩個黑煤站,既無營業執照,又不交稅和其他費用,就收煤發煤。因申和原大同鐵路分局局長羅金保都是從臨汾調來,又是鐵關系,所以發煤要幾個車皮給幾個車皮。用警校周圍村莊(如宇洲疃等)的個人車輛組織了一個公安拉煤車隊。正常費用、罰款、治超都不交。這些車只掛個申指定(前文中「車信一號」的牌子,加入這個車隊就向申交款,僅此項收入每日上萬元。發煤一開始由申的親家王鳳歧(刑偵處原副處長)負責,後覺得不得力,直接交給警校去辦。此外,申還辦了8個廢品收購執照,自己不經營,出租一個執照收款3萬元。因為有公安做後台,這些廢品站收購贓物也無人敢管,無人敢查。於是工業器材、鐵路器材等國家財產被大肆盜竊,重大案件屢屢發生,犯罪分子之所以如此猖狂,主要是有公安局長申公元這把保護傘。
3、 交警支隊原辦公室主任戎有恆(已退休),申公元來大同後被任用為公安局「三產辦」主任。下屬6個單位:交警支隊服務公司、市局農場、駕校、警犬基地、娛樂場所(郵電培訓中心每年80萬元租用的)、保安押鈔公司。申除了通過這些實體以各種手段為由挖錢外,每年80萬元租用的郵電培訓中心,實質是為申搞色情服務的「行宮」,為安全起見,派保安站崗放哨,申在2002年表彰先進時,設了兩個「特殊貢獻獎」,公開給戎有恆、王鳳歧每人各發獎金5000元,成為笑談。
4、 以培訓警犬為名,辦了一個警犬基地,但並不培養警犬,而是從外地拉來一批普通狗,由治安處陳寶山出面,強行賣給各煤礦及化輕公司。誰不買狗,就停誰的產。每條狗定價3萬元(其中狗1萬元、養狗人培訓費2萬元)。在培訓養狗人時,因狗是偽劣貨,把被培訓人咬傷,公安局不給治療,葯費也不給出。以上行為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新聞單位介入此事後,才不得已收場,但申已從中大賺了一把。
5、 市新新音響報警器材公司長期佔用公安局的房子,以經銷報警器材的名義銷售警用器材。誰都知道,警用器材是公安部明令禁止市場經銷的。在申公元剛來不久,也曾下令要取締該公司以公安為招牌作幌子,從事非法銷售警用器材的行為。但後來並未付諸行動,這里究竟有何內幕?不僅如此,在去年市政改造三館擴路時,該公司所佔臨時建築被拆除,但很快就用上公安局的正式辦公樓,堂而皇之繼續經營,沒有後台行嗎?
6、 2002年成立押鈔公司,抽調30餘名原市局處級幹部承辦此項工作。在任命經理時,申費盡了心思。一開始由保安公司負責,後又讓經文保支隊負責。但申覺得這兩個部門的人弄錢的膽子都不大。於是把年齡偏大、應退二線的市局副處級幹部陶力明提拔為經理(正處級)。(因陶力明的姐姐是大同鐵路結算中心主任,給申撈錢,提供過方便。)於是陶一上任便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給申大肆撈錢。
押鈔公司啟動後,該公司先後接收了大同市商業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南郊信用合作社和左雲電廠的押款和守護任務。其中商業銀行每年給98萬、建行100萬、工行176萬、南郊信用社20多萬、以及左雲電廠等共計收款400多萬元。後來又接收了渾源、靈丘、廣靈等縣工行的押運任務,收入非常可觀。但押運公司仍不滿足,通過各種辦法撈錢。
a、 押運公司打著公安局招人的旗號,公開向社會招人。一些人因急於就業就送錢,每人送2—3萬元不等。共招收幾百人,給申、陶送完錢後,只培訓不安排上崗,想上崗再送錢。上崗後半年內不給開支,只給每人每月300元生活費,而工作時間卻每天長達14個小時。承諾的「三險」也不給上,30餘名市局的處級幹部補助10個月分文未給。一年後每人每月提到400元。但申只給陶力明的兩個內弟,每人大約補發1—1.5萬元。而其他人的錢始終未給,後來引發押運公司人員圍堵市政府的鬧劇後,才補發了一些。
b、 用押運公司的廉價勞動力包工。先後在鐵路的站東、指揮大廳、茶館等多處包工。共計200多萬元,既不入市公安局的帳,也不入押鈔公司的帳。幹活的人只給吃飯,工資分文未給。掙回的錢全部裝入申公元、陶力明的腰包。
c、 先後從銀行接收報廢汽車23輛,這些車的車狀況還可以,就是沒有手續。其中桑塔那5輛、高級轎車3輛以及一些其他類型的車。這些車抵頂了銀行應付市局的押運經費。申讓押運公司把車簡單維修了一下,並指示交警隊重新上了戶。然後全部高價賣給了市局下屬單位。其中賣給交警隊桑塔那車5輛,每輛5萬元(實際銀行每輛作價1萬元),共賣了25萬元,這些款全部歸申個人所有。
d、 押鈔公司的辦公地點是租用市商業銀行的。租用費每年40萬,從商行應付押鈔公司的經費中扣除。申把公司前面的門面房「無償」讓給與其哥哥有關系的江鈴汽車製造廠銷售服務中心佔用,實際江鈴廠給的好處費全部裝入申的腰包。
e、 押鈔公司冬季取暖用煤,2003年冬天實際用煤380噸(司爐人員每天都有登記。)但卻按500噸入帳,從中貪污10萬余元。內情傳出後,司爐人員被馬上開除。
由於申和陶大肆貪污,將押鈔公司搞成了私人企業,像過去資本家剝削工人一樣。既沒有按當初招工時承諾的給職工交「兩保」,工資待遇也未按約定辦。員工反應強烈,長期無人理睬。導致了2004年11月1日上午,13部押鈔車、近百名押鈔人員集體到市委、市政府上訪。致使全市多家銀行整個上午不能營業,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壞的影響。申自己也覺得向市委無法交代,為丟卒保帥,才不得以將陶撤換。又交給他的親信戎有恆負責此項工作。戎心領神會,穿新鞋走老路,更變本加厲。
三、 搞工程索賄
市局東西樓加高一層,押鈔公司加高一層,禁毒支隊的工程等市局所有工程,都是申指定的工程隊乾的。其中押鈔公司鋪院39萬,加高一層89萬,裝潢80萬。押鈔公司剛鋪完不久的水泥磚已被全部壓爛。冬天用煤只好卸在大門外,工人再用小平車往院內拉。幹警雖多次反映,但無濟於事。據說主要是因為申、陶二人拿了好處費,不聞不問,所以才出現了豆腐渣工程。
四、 買汽車等固定資產吃回扣
1、 申到職後,通過其哥(臨汾汽車販子)從江鈴汽車製造廠買回陸風牌小汽車42輛。據反映每輛進價11萬,但申卻讓支付17萬,申每輛多撈6萬元,獲利252萬元。
2、 從江鈴汽車製造廠買進運鈔車21輛。據反映每輛進價28萬,申卻按每輛33萬支付,申每輛賺5萬,獲利105萬元。
3、 購買反恐排爆裝置,賣方開始向刑偵處要價85萬,找到申後,申讓支付125萬,獲利40萬。
4、 租郵電培訓中心,警民共建時郵電局不景氣,每年以20萬元租給市局刑警隊,申來後卻讓按80萬元支付,從中獲利60萬元。
五、 生活腐化
1、 申的兒子在北京上學,上學期間就開始經商,申以妻子穆小林有病,常年在北京住院,申也不工作。常年住在北京。並佔用三輛高級轎車,其中霸道車2輛,供他本人和妻子、家人享用。
2、 據說2003年上半年,申去北京給黑社會人辦事,自己乘坐的車被犯罪分子盜走,車上放有現金150萬元。申做賊心虛,連案都未敢報。後犯罪分子棄車逃跑後,該車被北京市公安局發現,交到公安部。公安部發現大額現金,覺得另有隱情,通知申將車取回,僅將申的「全國先進公安局長」的稱號取消,就不了了之了
3、 申在大同市柳航里以個人名義買一套樓房,其中購置電器的9萬元,由原市局黨委秘書、現辦公室政委、局長助理葉向東簽字從市局財務報銷,據為己有,被市審計局審計出來,也不了了之。
4、 申先後與政治部主任李惠敏、戶政處長李梅,還有社會上多名女子有男女關系,在全局引起強烈反響。
六、 買官、賣官、受賄索賄
申來大同後,他的胡作非為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遭到了大同市公安局廣大幹警、中層處級幹部和其他領導的強烈反對和抵制。他便和政治部主任李惠敏(和歷任公安局長:從張升東到申公元都有男女關系)通過肉體關系在經濟上、政治上互相勾結,狼狽為奸。借機構改革之名,讓一大部分德才兼備的幹部提前退居二線,以便任人唯親,任人唯錢,索賄1000餘萬元以上。
申搞了一個改革方案,內容:一是處級幹部年齡卡到50歲,二是所有處級幹部全員下崗,競爭上崗,三是上崗實行百分制。即個人考試佔10分,競爭上崗單位幹警評議競爭對象佔10分,從正處級老同志抽10名評個人演講佔10分,改革前後正處級領導打分佔10分,局黨委成員打分佔20分,申一人打分佔40分。每次得分要張榜公布,不入圍就失去競爭資格。方案一出台,明眼人一看便知,想上就得送錢,的想保住原位也得送錢,而且必須給申送錢,才能當上領導。在此期間申辦公室門前排隊送錢。當時大同市各銀行的存款明顯下降與此不無關系。申在收足錢以後,對那些在前幾個環節入不了圍的人,採取各種手段使其入圍。一是暗中改分。不僅改評委和處長的分,甚至局黨委的分都改。二是擴大機構,擴大職數。機構改革前市局共31個處室,省公安廳批准太原、大同機改後最多不能超過26個處室。現在實有51個,有的處室達到1正10副。總共退下80—90名處級幹部,新上任200餘名處級幹部。三是那些送了錢,素質很差,連圍都入不了的,直接任命了50多名,如處長石仲平等人。四是年齡很大的處級領導,凡給申送過錢的人,申變相將他們任命為局長助理。如趙全、任健、劉建軍等。五是如葉向東既提拔為辦公室政委,又兼任局長助理。六是將原來的處級單位(相當於國家序列的科級)升格為副縣級兩個,如公交分局、開發區警署。這些人上台後,急於收回投資,胡作非為,殘害百姓,搜刮錢財。
1、 原計通處處長陳寶山,送申140萬元(其中80萬元是計通處在保安公司帳上的存款——此款為購買車輛查詢費,該業務屬公安公益業務,不應當收費的。為了獲得不正當利益,計通處和保安公司聯手,讓保安公司收費,兩家分成;陳寶山的女情人給投資40萬元;(自籌20萬元)當了治安處長。陳寶山為了急於撈錢,在2003年6月11日在綠都游泳館抓賭,現場繳獲賭資10萬元,只報了8000元。2004年治安處要求全市洗浴行業、旅店業都安裝聯網查詢系統,利用年檢發特行證的機會讓每個單位交7000—10000元,如不交就不給發證。大部分單位因承受不了,通過關系活動才領到許可證。陳寶山通過此項工作從中獲利上百萬。通過所謂改革將年富力強有工作經驗的原治安處長王忠擠到了經文保支隊(一開始不安排,後在其他局領導的極力反對下才安排的);賀利(原治安處副處長),因送錢少,被擠到網監處。人們評論王忠是不跑不送,降格使用。
2、 高建勛(原南郊分局副局長)給申送150萬元(社會上說送200多萬元),當了經偵支隊長,追稅不開票。抓一個人押款15—20萬元才放人,先後抓了10餘人。高在南郊任副局長時在市內賭博,一晚上輸了7萬元,高借小便之機,給市局打了電話抓賭,現場除將賭資7萬元拿回,又撈了10萬元。
3、 李梅(女,城區分局副局長)既送人,又送錢60萬元,當了戶政處長。從其他小城鎮正常遷入的戶口,李簽個字便要向每人收1000元。此外,賣戶口每個戶收2500—3000元。大同市每年市政府給好幾千個戶口指標,李收的錢是很可觀的。佘國萍(原市局戶政處政委)其丈夫原為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機構改革時,雖在全局考核第一名,卻被未入圍的李梅(77名以前才能入圍,李排87名)幾乎擠出戶政處,正如群眾說的「佘國萍不跑不送,原地不動」。
4、 李勝民在辦案過程中,因在車上拾到一個保險套,向嫌疑人逼要10萬元,被黃河電視台曝光,按改革方案沒有競爭資格,因給申送50萬元,被提拔為車站整頓辦主任。因無故毆打人,被市糾風辦查住,但李將糾風辦工作人員的照相機沒收、證據銷毀。因此事性質惡劣,李被停職,後李為恢復職務,給申送60萬元,但因李慧敏事發,申被罷免,而未果。
5、 王麗原在市法院工作,因不是公務員不能提拔。調到市公安局後,直接任命為政治部副主任(王麗是原大同市長孫輔智的兒媳)。
6、 南郊分局抓得犯罪嫌疑人80%取保候審,每取保一人送局長劉光明1萬元。
總之,機構改革中,市局一類處室(如經偵處、治安處、戶政處等處)的處長給申送禮都在百萬元以上,政委在50—60萬元。二類處室(如二處、巡警、防爆等)處長在50—60萬,政委20—30萬,其他處室正職在20—30萬元。沒有任何一個人說,他在這次改革中,沒有送錢就提拔了。
7、 還有一部分送了錢未給辦成事的,錢也不給退。如陳紹偉(原經偵處副處長)送申公元70萬元,競爭當經偵處長,後因高建勛送的多(前文「150萬」),給陳安排了個政委,也不給退錢。為此,陳紹偉愛人劉紅找申大吵大鬧,並又拿了70萬元給申送禮(這70萬是化輕公司經理蘇建華借給的),硬要當處長,也沒當成。劉大鬧公安局一事,在全省聞名。
七、 進人受賄索賄總金額在1000萬元以上。
近年來,市局超編現象嚴重,幹警開支成了問題。申來後,每人收10—20萬元,先後進了420餘名人員。只要有錢,判刑、勞改勞教、社會地痞、無業遊民、開計程車司機都可以做假檔案進入公安機關執法。最近城區、礦區、南郊、新榮歸市局直接管。他們認為又有機可乘,接收人員時比原來登記的名單多出400多人。據這些超出的人反映,每人送款高達25萬元。在這些進入公安機關的人員中,有許多不符合條件的人,例如:
1、 勞教人員羅小虎因流氓行為於98年(蘇學生當勞教辦主任)被勞教三年,後花錢進入公安機關,直到現在。
2、 有兩名無業遊民(其中一名在社會上賣菜)製造假檔案,進入公安機關執法。
3、 有兩個煤販子的女兒調入市局,而且安排到治安、戶政等處。每天上下班開50—60萬的高級轎車,足見錢能通神。
4、 李惠敏兩個女婿、一個侄、一個兄弟、一個女兒都是企業人員調入公安機關執法。其中有三人提拔,其花名如下:
大女婿王亞洲:從鐵路調來,任交警副處長。二女婿李偉:改革時任治安一大隊隊長,最近又提拔為治安處副處長。
兄弟:園林處工人,現在刑偵支隊。
侄兒:工人,現在市交警四隊。
女兒:工人,現在市開發區警署。
5、 市委機關門診部調入三人,李志華、曲某、蔡某。據說每人都花了幾十萬。
6、 市公安局經偵支隊長高建勛,在2003年機構改革時,因送申公元150萬元(群眾反映250萬元),從南郊區調到市局提拔為經偵支隊長至今年,先後從辦案單位和個人斂財4000萬元,這些黑錢3400萬元交到了申的小金庫,其中120萬元匯到申的個人帳戶,留下600萬元供自己享用。這一問題省紀檢委工作組已經拿到確鑿證據。但申指使市局黨委委員、警校校長昝有福,戎有恆(已退休專門給申搞三產撈錢),從警校和三產將給申的120萬元補上,算是把此事擺平了。試問昝、戎你們的錢是不是公款?公款到了私人手,再用公款補上去,受賄的性質並沒變。如果是他們私人的款,他們的款是哪兒來的?他們有代替申公元還款的義務嗎?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相互勾結,互相包庇,是一個經濟犯罪團伙。
7、 申和政治部主任李慧敏,相互勾結、狼狽為奸,他們不僅有不正當的男女關系,而且借市局進人,授銜、評獎、定功等各種機會索賄受賄。
a、 市局每進一人,受賄從25萬已升到40萬。現在已辦進500餘人,受賄總額達1—2億。另外還有32人已收了錢,因新市長不敢簽字未辦進來,其中1200多萬由申公元和李慧敏的兒子拿到北京以做買賣為名洗黑錢,進來的人有勞改、勞教的。李慧敏一家辦進市公安局6人,而且都是工人,並提拔為領導。
b、 省廳給了一些以工代干授銜指標,申公元和李慧敏向每人公開要3000元,共計收取200餘萬元。說是給這些人去省公安廳活動送禮,其實裝入他們自己的腰包。
c、 趁城區、礦區、南郊、北郊四區公安分局人事歸市局的機會,趁機進人,索要大量錢財,每人幾萬元、幾十萬元不等,致使四區縣歸市局的幹警擴大了一倍多。
八、 包庇刑事犯罪分子
1、高建勛調回市局後,和市電視台一個女主持人亂搞男女關系,發展到公開組建家庭。高的岳母到市經偵支隊高建勛的辦公室勸告不要這樣做,發生口角,高將岳母從辦公樓的窗戶推下,將下面存放的汽車砸了一個坑後,高的岳母當場摔死。在大同市引起強烈的反響,但由於高送了申巨款(上面揭發過的行賄索賄問題),於是申極力包庇,說高的岳母不是他殺是自殺,此事也就不了了之。高仍穩坐支隊長之位,繼續給申撈錢。
2、張洪昌,在申任臨汾市公安局長時和申狼狽為奸,相互勾結,大肆侵吞國家財產,被臨汾市檢察院逮捕一年多,其問題已夠追究無期徒刑以上的刑事責任。申一看自己的問題要敗露,於是就動用大同市公安局人、財、物大肆活動,疏通關系,不僅將張和其兒子調來大同市公安局。讓張當了局長助理,安排張的兒子到戶政處上班,而且繼續為申撈錢。
3、市局交警支隊政治部副主任李斌在解決以工代幹警銜問題時,根據申公元和李慧敏的授意,從這些人當中收取10多萬元,交給了申公元和李慧敏。此事敗露後,被市紀檢委和檢察院將李斌拘留,申、李怕引火燒身,出面保了下來。
4、市局交警幹部楊耀武,外號稱交警四大金剛之一,以搞錢出名,被國務院糾風辦明查暗訪組查住。雖然市委要求必須處理。但由於楊和李慧敏有男女關系,並通過李送給申一大筆錢,於是申將楊保了下來,留在公安機關繼續為害人民。
5、申通過其小舅與大同市黑社會頭目蘭斌(外號蘭萍)勾結,在左雲、平魯開辦了兩個大煤礦,日進斗金,為黑社會提供經濟服務。申去北京吃住在廣州大廈,開支全由蘭斌提供。
*希望中央從嚴查處大同市公安局存在的嚴重腐敗問題及其背後的保護傘
正因為大同市公安局長申公元與李慧敏等人互相利用,狼狽為奸,作惡多端,才造成了大同市治安狀況惡化,才出現了一起起聳人聽聞的兇案、慘案,人民群眾怨聲載道。其中左雲「5.18」礦難瞞報事件、龍港苑小區爆炸案、中國貿易報蘭成長被傷害致死案、美容院工作人員被殘害案、刑警麻志斌盜竊銷售機動車案、車管所長許軍敲詐勒索案、李慧敏被殺案、栗文彥等殺害吸毒人員案、防爆支隊無故毆打村民事件等等,這些案件和事件的發生絕不是偶然的,簡單的,與大同市公安局的黑暗不無關系。而大同市公安局存在的諸多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甚至主要領導構成犯罪的行為雖經多年揭發,但卻無人過問,始終逍遙法外,主要原因是有省、市甚至中央國務院個別領導的保護,因此,要想徹底解決大同市公安局存在的諸多嚴重危害社會、危害人民的問題,僅靠當地的司法機關恐怕不僅是徒勞的,而且還會使一些腐敗分子更加猖狂,因此希望中央領導重視此案,若能真正由中央紀檢司法部門查辦此案,我局部分幹警將出面做證,為鏟除這些害群之馬出一份力。
舉報人:山西省大同市公安局幹警
乘厄 吉濁
2007年2月18日
『伍』 劉光明的介紹
劉光明,男,漢族,1964年11月出生於四川廣漢,1985年7月西南政法大學畢業,1985年7月參加工作,1988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陸』 重慶忠縣劉光明會判詐騙罪嗎
應當按照詐騙數額定罪量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柒』 鞍山劉光明近況,被判幾年
10年零6個月
『捌』 忠縣老賴名單
2016年6月14日,重慶市忠縣人民法院依法公布一批失信人名單
周金、周若成、曾安凡、伯為軍、劉光明、劉勇、劉昭碧、閆美宗、張忠登、江濤、康興貴、李亞琴、邱春紅、朱亮、朱仕芬、朱紅、談華忠、何銘、冷宗華、黃孟安、葉偉玲、胡顯芬、楊繼升、袁建波、劉曉蘭、呂和平、張中進。
『玖』 進來幫我回答一個問題吧,謝謝,很急呀~~~~~~~~
誰是繼承人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11日 13:51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場房產官司,打官司的是一家人,他們都是兄弟姐妹,這場官司不僅一打就是十年,而且還揭開了他們家一個埋藏了近半個世紀的秘密。故事還得從那棟祖傳的房子說起。
劉家祖屋
這里是湖南長沙的凡城堤,劉光明家祖傳的房子,就坐落在這條古色古香的巷子里,它佔地只有64平方米,分兩層,一層是一個門面房,二層則是一個看上去十分擁擠的木板樓,房子雖然有些古舊,但它是劉家人祖祖輩輩的棲身之地。並且和它的主人一起,經歷過很多次的劫後餘生。
劉家老鄰居: 1935年,長沙的那場大火把它燒了,他建起來,1944年,日本人來又把它燒了,劉金德又把它建了起來。
現在的這棟房子,就是在1945年,由一個叫劉金德的人重建起來的,從那時起,小樓矗立在這里,見證了凡城堤巷半個多世紀的風雨變遷,也承載了劉家人幾十年的恩怨故事。10年前,這棟房子里的6個兄弟姐妹就曾發生過一場不小的糾紛。
劉光明:1994年6月13日,就是端午節那一天,弟妹把我告上法庭,說那個房子我只有9個平方。
被告上法庭的是劉金德的孫子劉光明,他所說的房子,就是劉家的這棟祖屋。告劉光明的是他的5個弟弟妹妹,原因就是他將祖屋的產權過戶到了自己的名下。
劉光明:那個房子本身就是劉家的,是我的,他們陳家人沒有份。
原來,劉光明的5個弟弟妹妹都不是劉家人,而是他母親改嫁到陳家之後生的孩子,但他們從小和劉光明一樣,都生活在劉家的祖屋裡。每當說起這事兒,劉光明就會想起家裡的一些陳年舊事。
劉光明:我是民國35年生的,1946年,當時我父親死了,我奶奶也死了,家裡很孤單 。
到了1951年,劉光明的母親董順華在守寡5年後嫁給了木匠陳洪進,當時陳洪進沒有房子,董順華只好求公公劉金德讓他也住進劉家。
劉光明:我爺爺不同意住在我家,說你要是結婚的話,應該是搬出去。我母親就跪在我爺爺面前求我爺爺,久了以後,就住進來了。
陳洪進住進劉家之後,和劉光明的母親生了5個兒女,也就是劉光明那些姓陳的兄妹們,時間一長,最初的隔膜不見了,這不同姓氏的祖孫三代像一家人一樣生活在了一起。當時,爺爺劉金德在做著廢品收購的生意,在三四十年代,對窮苦人家來說,這還是個不錯的營生。因此,一家人的日子過得還算殷實。這樣的日子過了十年以後,劉家的家境就發生了變化。
劉光明:我爺爺死了以後,家裡就很困難,我就幫母親拖板車賣小菜,撫養陳家的兒女。
爺爺去世的時候,劉光明年僅15歲,而陳家最大的孩子還不到5歲,那時候,劉光明就幫父母一起,撐起了這個家。日子一天天過去,轉眼劉光明的弟弟妹妹們一個個長大成人,離開了凡城堤的那棟祖屋,劉光明也早就住進了自己工作的廠子里。到了1992年,陳家父親陳洪進去世後,老房子里就只剩下母親董順華和她最小的兒子陳小明一家人了。就在這一年,母親做出了一件讓兒女們意想不到的事情。
劉光明:1992年我母親就講,明伢子,這房子是你劉家的,是爺爺的,必須葉落歸根,還是歸你劉家的後代。
1992年8月8日,劉光明的母親帶著他走進了當時的長沙市如意街法律服務所,申請將已經在自己名下的劉家祖屋,交給兒子劉光明。
大哥劉光明
劉光明: 她心裡清楚,我爺爺臨終前把我和她叫到面前說了的,這房子以後要給劉光明,我母親就點了頭。
在法律服務所里,董順華立下了這樣一紙聲明:我自願放棄繼承我的劉家先人遺下的私有房屋產權我所得之部分。依據這份聲明,長沙市西區公證處做出了這樣一份公證:劉金德所遺房屋由其子劉順生的代位繼承人劉光明一人繼承。拿到這份公證之後,劉光明辦理了房產過戶手續。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劉光明將房產過戶以後,房子還是他的母親和小弟陳小明一家住著,看來,他並不是想獨占這棟房子,而只不過是想讓這份祖業保留在自己名下,陳家的兄弟姐妹們怎麼就不肯答應,還要將這個辛辛苦苦養育過自己的大哥告上法庭呢?
2004年7月的一天,記者在長沙見到了陳家的兩姐妹。
陳巧雲:不關我們的事,我們不要房產都可以,我們放棄。
記者:那怎麼打起官司來的呢?
陳巧雲:因為我弟弟陳小明他有病,又沒有工作,沒有別的來源,全靠(出租)這個房子的來源。沒辦法,其實我哥哥也是挺好一個人呢。
姐妹倆還說,陳家老大陳光榮和老三陳羅明的想法也和她們一樣,都是因為小弟有病,很需要這個房子,而大哥又執意要將房產保留在他一個人的名下,才鬧成了現在這種局面,那麼陳小明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情況,讓兄弟姐妹這樣操心,以至於為了他,不惜將大哥告上法庭呢? 我們找到了陳小明的妻子方燕,沒想到,她將我們帶到了離長沙城區60多公里以外的一個精神病醫院。
陳小明:想回去,我好了,想回去。
方燕對陳小明:想回去,回去又沒有人照顧你,又不能按時吃葯,到時候又會犯病。
方燕對記者:我也不想把他丟在這里,但是沒有辦法,我還得謀點生路,還有個兒子(要照顧),他在這里的費用還要交。
探視的時間很快就到了,盡管陳小明再三要求,這一次,方燕還是不能把丈夫帶回家,從醫院回家之後,方燕和我們聊起了她的家境。
方燕: 陳小明這個病是從小就有,家裡就靠我一個人,好辛苦,好難哦,我這一輩子都不知道是怎麼過來的。
方燕說,原來她和婆婆一起,在自家的一層開了個五金小雜貨店,生意還不錯,那時候,一家人的日子還算過得去,也能騰出些錢給陳小明治病,可就在1994年, 方燕聽到了一個難以置信的消息,母親竟把房子給了大哥劉光明一個人。
方燕: 我就跟婆婆說,房子給了他劉光明一個人,陳小明病成那樣,沒地方住怎麼辦。
方燕提出的問題其實也是全家人都在擔心的問題,於是,一家人坐一起開了個會。
方燕:陳光榮就說,你只要把房子的二分之一給陳小明,我們就不打官司了,他說不行,這是劉家的祖業,沒有陳家的份,他們又做工作說只給四分之一也行了,他還是不同意。
家庭會議最終沒有達成一致意見,1994年6月13日,陳家兄妹委託方燕,向原湖南省長沙市西區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重新確認凡城堤108號房的產權。並約定要回房子之後,全部贈與小弟陳小明、法庭上,方燕拿出了一份讓劉光明意想不到的證據,那就是由董順華親筆簽名的遺囑,上面寫著:1992年我受騙宣布放棄繼承劉家先人遺產的聲明,我已向公證機關報告,要求作廢,如獲批准,我應繼承的凡城堤108號房產份額全部由陳小明一人繼承。
劉光明:那絕對不是我母親的口說出來的。
小弟陳小明
看到這份遺囑,劉光明感到十分懷疑,他覺得母親不可能在主動將房子給了自己之後又反悔,於是他找到了母親,想問個究竟。
劉光明:母親說,是方燕找我吵,她讓我反悔。
方燕:我沒有吵她,那是她自己跟律師說的,我們那次打官司的時候,請了個律師,做了一個書面遺囑,就街坊老鄰居有五六七個人在場,我也在場。
這份遺囑是1994年立下來的,到我們采訪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十年,當時在場的人,除了方燕以外,全都去世了,遺囑究竟是不是董順華自願立下的,我們也就不得而知了,可以想像的是,當時,作為母親的董順華該是怎樣的左右為難,才對這個房子做出了前後兩次相互矛盾的處置,立下遺囑後不久,董順華就病重了。
劉光明:我母親病重,我只好忍氣吞聲。
法院開庭的時候,劉光明不忍叫病中的母親出庭來辯明遺囑的真偽,同時,他認為也沒有這個必要。
現在,劉光明和方燕手上各自拿著一份證據,劉光明拿的是自己代父親繼承爺爺房產的公證書,方燕拿的是母親將房子給陳小明的遺囑,從時間上看,劉光明的公證書在先,所以,如果公證書不被推翻,遺囑是不會生效的,在這種情況下,方燕提出,公證書有問題。
方燕:母親沒有去公證,他是偷了老人(母親)的章去辦的。那個公證員也姓劉,叫劉劍夫,劉光明可能給他送了點禮。
劉光明:不是這樣的情況,她是編造的。
為了證明公證書的真實性,劉光明說他曾找當年在如意街法律服務所負責公證的劉劍夫為他作證,采訪中,我們也見到了這位已經退休的工作人員。
記者:劉光明你認識嗎?
劉劍夫:這個人我認識,是一個油廠的工人。
記者:他們家房子的事來找你公證過嗎?
劉劍夫:來過,是我經辦的。
記者:是依據什麼給他做的公證?
劉劍夫:他母親和他兩個人都來了的。我們按照程序做的。
劉劍夫的證詞,使劉光明覺得案情對自己比較有利起來。然而,事情遠沒有他想像的那麼簡單,這時候,方燕對那份公證書的內容又提出了質疑,而這個質疑,還引出了一個與劉光明身世有關的秘密。
方燕:公證說他是劉順生的代位繼承人,他怎麼是?跟劉順生根本沒有關系,他不是我母親親生的,這些老街坊都知道。
方燕突然提出劉光明不是董順華和劉順生的親生兒子,這讓劉光明吃了一驚,但他很快意識到,方燕這樣說,一定是為了推翻公證書上的內容,也就是推翻自己與父親劉順生之間代位繼承關系。
劉光明:我母親一直說我是她的遺腹子。我母親對我看得很真,她說,我吃過她的奶,5歲以前一直是她帶著睡覺,還帶著我到處去玩。
童年的記憶使劉光明毫不懷疑自己是劉家的親子, 然而,圍繞身世的問題,他和方燕之間的矛盾卻在一步步地升級。
劉光明:方燕罵我是野崽,我就打了他一耳光,陳小明就拿了刀砍了我,你看,現在還有疤。
那次打架之後,劉光明開始向周圍的老人打聽起自己的身世來,母親知道後,終於將那個埋藏了48年的秘密向他公開了。
劉光明:那是在民國33年,她生了一個女兒死了,當時我奶奶和他兒子也不在了,家裡很孤單,一個姓盛的老人就把我抱給了她。
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後,劉光明對母親的感情一下子變得疏遠起來。
劉光明:一切都歸結到一點了,不是親生的,就是不疼不癢,所以到時候就變卦。
就在劉光明日漸冷淡的日子裡,母親董順華去世了。劉光明對母親的感情,也因此變得更加復雜,而由親子到養子這個身份的變化,帶給劉光明的,卻還遠不止感情上的問題。
2000年10月15日,這場官司經過一審再審,由長沙市嶽麓區法院做出了判決。
法官:劉光明是董順華的養子,是在劉順生去世之後收養的,與劉順生之間沒有形成養父子關系。所以劉光明對劉金德的遺產不能行使代位繼承權。
法院認定董順華留下的遺囑有效而在西區公證處所作的公證無效,因此將房子的產權,按照繼承順序做出了這樣的分割:
第一次繼承發生在劉金德老人去世後,董順華作為第一繼承人得到了全部的產權,由於陳洪進與董順華共同生活,房子轉為夫妻共有,第二次繼承發生在陳洪進去世後,他所佔房子的份額由董順華、劉光明及陳家5兄妹共同繼承,第三次繼承是在董順華去世後,根據她的遺囑,她名下的房屋產權全部歸陳小明所有,法院考慮到劉光明對陳家盡了主要的撫養和贍養義務,可以在遺囑之外多分一些房產,最終,判給了劉光明9.04平方米。
劉光明: 判了9點幾個平方,我不服。我還要繼續把它搞回來,因為這是祖宗的財產,現在敗在了我手裡,它不姓劉了。
不服判決的劉光明開始四處收集證據。沒有想到,在尋找證據的過程中,他發現了跟自己身世有關的又一個秘密。
劉光明:我去找姑媽,姑媽說,你母親當年才21歲,還要出嫁,她不可能收養你,你是我伯伯收養的。
姑媽還說,劉光明是爺爺劉金德花四十塊大洋買回來的。聽說自己是由爺爺收養的之後,劉光明覺得要回房子又有了希望。2001年12月20日,劉光明再次提出申訴,要求法院重新確定劉家祖屋的第一順序繼承人。
劉光明:她沒能力養兒子,當時我爺爺死的時候,她其實就應該把房產證過戶給我。
記者:你媽媽與你們在一起生活,你覺得她不能得到這個房子嗎?
劉光明:是我爺爺的錢養的他們陳家。
劉光明的意思是,在經濟上,母親既沒有能力撫養自己,也沒有能力贍養爺爺,所以,她不能繼承爺爺的房產。而象劉光明家這樣的情況,到底誰是第一順序繼承人的問題,在法律上是有明確規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2條規定:
養孫子視同為養子女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繼承法》第12條規定:喪偶的兒媳對公、婆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看來,劉光明要想成為祖屋的惟一繼承人,得同時滿足兩個條件,第一,他確實是爺爺直接收養而不是母親收養的,他的母親沒有贍養爺爺。對於這兩點,劉光明認為最能說明問題的就是,當年爺爺是家裡的經濟支柱。而陳家兄妹並不這么看。
陳巧雲:爺爺沒有錢,是靠我爸爸媽媽贍養的。
劉金德老人去世以前,這一家人到底是靠什麼生活,相處得怎麼樣呢?記者在凡城堤打聽到,劉金德的老鄰居楊家和朱家的老人都還在世,我們找到了他們。
劉家老鄰居:我是劉家老鄰居,劉金德那時候開一個廢品店,有錢。
記者:劉金德在世時他兒媳對他怎麼樣?
劉家老鄰居:挺好。
記者在采訪劉家老鄰居時,得到了這樣一個印象,當年這一家人,在經濟上,似乎劉家爺爺付出得更多一些,然而,如果沒有兒媳一家人與他共同生活,這個孤獨的老人也許就無法安度晚年。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董順華算不算贍養了她的公公,劉光明又能不能成為劉家祖屋的第一順序繼承人呢?這個官司一打就是十年,經過了多次上訴抗訴,最後由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法院做出了判決。
法官:劉光明提出他是劉金德的養孫,即便認定他是養孫,他也是本案董順華的養子;而劉順生死後,董順華長期贍養劉金德老人,所以,董順華是劉金德房產惟一合法的第一順序繼承人。
這場打了十年的官司終於結束了,劉光明最終也沒能得到爺爺留下的房子。
劉光明真的是很不容易,他爭這個房子,其實並不是為了得到這個房子帶來的實際利益,而只是想讓他保留在劉家名下,就是為了這,他打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官司,從這點上看,他是值得同情的,但他的敗訴又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他腦子里抱的是傳統的家庭財產觀念,但打官司時,他要求助的卻是現代《繼承法》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