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決定收押
A. 取保候審被判實刑如何收押
法律分析:開庭後判實刑,一般會直接當庭收監。在法院判決生效後,人民法院會下達執行通知書,一個月內將該罪犯送交監獄執行刑罰。不符合收監條件的,會監外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第六十八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
B. 法院判決後收監流程
法律分析:監獄收監的流程是:1.審查人民法院的刑事判決書是否已發生法律效力,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人民法院的判決書、執行通知書、結案登記表是否齊備,記載是否有誤;2.檢查罪犯是否患有嚴重疾病;3.進行人身和物品檢查;4.對收監的罪犯填寫罪犯入監登記表;5.罪犯入監後,監獄應當及時通知其家屬,須在收監後5日內發出通知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一十九條 人民法院決定受理申請,應當同時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並在三日內發出公告,催促利害關系人申報權利。公示催告的期間,由人民法院根據情況決定,但不得少於六十日。
第一百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C. 法院通知拿判決書馬上收押嗎
法律分析:不一定。是否會被法院直接收押(即逮捕),關健是要看法院是否在判決時適用緩刑。在司法實踐中,如果被取保候審的當事人沒有被法院判處緩刑的,在法院進行宣判的同時一般就會決定對當事人執行逮捕收押,而如果被法院判處緩刑的,則應對當事人進行社區矯正,當事人就不會被法院執行逮捕而被收押。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六十條 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無罪、免除刑事處罰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後應當立即釋放。
第二百六十五條 對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一)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
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項規定情形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對適用保外就醫可能有社會危險性的罪犯,或者自傷自殘的罪犯,不得保外就醫。
對罪犯確有嚴重疾病,必須保外就醫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診斷並開具證明文件。
在交付執行前,暫予監外執行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決定;在交付執行後,暫予監外執行由監獄或者看守所提出書面意見,報省級以上監獄管理機關或者設區的市一級以上公安機關批准。
D. 法院判決收監但是住院
【法律分析】
監視居住到法院開庭是否還會收監,關健還要看法院在判決中是否適用緩刑。如果對被告人適用緩刑的,則不會將被告人收監,而會對被告人進行社區矯正則則會被收監服刑。至於什麼時候會被收押,具體的還要由法院來決定。
對於案件已經向法院起訴的,如果經法院審查,認為對被告人不能適用緩刑的,法院可以依情況決定對被告人執行逮捕,逮捕可以在開庭之前、開庭之後,也可以在法院宣判之後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
第十六條 罪犯被交付執行刑罰時,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人民法院的判決書、執行通知書、結案登記表同時送達監獄。監獄沒有收到上述文件的,不得收監;上述文件不齊全或者記載有誤的,作出生效判決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補充齊全或者作出更正;對其中可能導致錯誤收監的,不予收監。
第十七條 罪犯被交付執行刑罰,符合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應當予以收監。罪犯收監後,監獄應當對其進行身體檢查。經檢查,對於具有暫予監外執行情形的,監獄可以提出書面意見,報省級以上監獄管理機關批准。
第十八條 罪犯收監,應當嚴格檢查其人身和所攜帶的物品。非生活必需品,由監獄代為保管或者徵得罪犯同意退回其家屬,違禁品予以沒收。 女犯由女性人民警察檢查。
第二十條 罪犯收監後,監獄應當通知罪犯家屬。通知書應當自收監之日起五日內發出。
第二十八條 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具有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應當收監的情形的,社區矯正機構應當及時通知監獄收監;刑期屆滿的,由原關押監獄辦理釋放手續。罪犯在暫予監外執行期間死亡的,社區矯正機構應當及時通知原關押監獄。
第三十三條 人民法院裁定假釋的,監獄應當按期假釋並發給假釋證明書。 對被假釋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由社區矯正機構負責執行。被假釋的罪犯,在假釋考驗期限內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關於假釋的監督管理規定的行為,尚未構成新的犯罪的,社區矯正機構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銷假釋的建議,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撤銷假釋建議書之日起一個月內予以審核裁定。人民法院裁定撤銷假釋的,由公安機關將罪犯送交監獄收監。
E. 取保候審一審判決後會立即收押嗎
法律分析:取保候審後通知開庭判刑,是否會被收押要視判決情況而定: 1、如果法院在判決的同時宣告適用緩刑的,則不會被收押,並要根據你在緩刑考驗期的具體情況來決定以後是否會被收押。 2、如果法院沒有在判決的同時宣告適用緩刑的,則會在宣判後立即將被告人收押。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七十六條 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如果沒有本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並公開予以宣告。
F. 開庭後等判決書如果實刑什麼時候收押
法律分析:
刑事案件,刑事判決書判決後,如果被判有期徒刑以上的實行,一般會立即收押。一般情況下,會被判實刑的犯罪嫌疑人在庭審前已經被拘留逮捕了。
法院判決之後,送達給當事人,當事人還有十天的上訴期,過了上訴期不上訴,判決書就會生效。判決書會寫明判處刑期起止日期,會立即收押。人民法院在判決生效後十日以內將有關的法律文書送達公安機關、監獄或者其他執行機關。但一般被判實行就會收押,只是不會立即送到監獄。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四條 罪犯被交付執行刑罰的時候,應當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在判決生效後十日以內將有關的法律文書送達公安機關、監獄或者其他執行機關。
對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機關依法將該罪犯送交監獄執行刑罰。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執行刑罰前,剩餘刑期在三個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為執行。對被判處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
對未成年犯應當在未成年犯管教所執行刑罰。
執行機關應當將罪犯及時收押,並且通知罪犯家屬。
判處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執行期滿,應當由執行機關發給釋放證明書。
第二百六十五條 對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一)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
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項規定情形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對適用保外就醫可能有社會危險性的罪犯,或者自傷自殘的罪犯,不得保外就醫。
對罪犯確有嚴重疾病,必須保外就醫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診斷並開具證明文件。
在交付執行前,暫予監外執行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決定;在交付執行後,暫予監外執行由監獄或者看守所提出書面意見,報省級以上監獄管理機關或者設區的市一級以上公安機關批准。
G. 刑事自訴案件判刑後如何收押
法律分析:判決書生效後,由法院決定收監。但是還要看具體情形,一審判決後不立即收押,而是等二審判決的結果;程序上而言,被告上訴可能會被減輕判決;至於翻供,是否採納需要根據翻供理由等綜合分析確定。在刑事訴訟中,法院對被告人採取的刑事強制措施,如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刑事拘留、逮捕等,其本身並不是一種刑罰,它只是為了保證刑事訴訟順利進行而採取的一種措施。在司法實踐中,如果被告人經傳喚不到庭的,法院可以強制拘傳;如果被告人有逃避審判或毀滅證據等行為的,法院根據案情及審理的需要,也可以將其刑事拘留,其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當然,如果刑事拘留或逮捕錯誤的,當事人可以申請國家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四條 自訴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H. 法院決定收監由誰執行
法律分析:收監執行一般是由公安機關執行,也可能是監獄或者其他執行機關。一般情況下只有符合如下情況才會解除取保候審,故如不是以下情況的,一般不會被收監。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如果發現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採取強制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八條 對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收監:(一)發現不符合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二)嚴重違反有關暫予監外執行監督管理規定的;(三)暫予監外執行的情形消失後,罪犯刑期未滿的。對於人民法院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應當予以收監的,由人民法院作出決定,將有關的法律文書送達公安機關、監獄或者其他執行機關。不符合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通過賄賂等非法手段被暫予監外執行的,在監外執行的期間不計入執行刑期。罪犯在暫予監外執行期間脫逃的,脫逃的期間不計入執行刑期。罪犯在暫予監外執行期間死亡的,執行機關應當及時通知監獄或者看守所。
I. 取保候審法院收監流程
取保候審法院收監流程流程如下:
1、申請。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請的律師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
2、受理。偵查階段受理機關為公安機關,檢察院自偵案件(如貪污受賄案)偵查階段受理機關為檢察院;
3、審查。有權決定的機關應當在收到書面申請後7日以內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復;
4、執行。不論決定機關是公安機關、檢察院還是法院決定取保候審的,一律由公安機關執行。
《關於取保候審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條
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的,由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依法作出決定。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取保候審的,由公安機關執行。國家安全機關決定取保候審的,以及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辦理國家安全機關移送的犯罪案件時決定取保候審的,由國家安全機關執行。第八條
決定機關作出取保候審收取保證金的決定後,應當及時將《取保候審決定書》送達被取保候審人和為其提供保證金的單位或者個人,責令其向執行機關指定的銀行一次性交納保證金。
決定機關核實保證金已經交納到執行機關指定銀行的憑證後,應當將《取保候審決定書》、《取保候審執行通知書》和銀行出具的收款憑證及其他有關材料一並送交執行機關執行。
J. 二年多沒判下來,這次開庭法院收監啥情況
法院在開庭前收監的徵兆有:如果被告人在法院開庭之前是被取保候審的,在由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訴後,經法院審查,如果法院認為被告人可以適用緩刑的,就不會在法院開庭前將被告人逮捕收押。如果審查後認為不能適用緩刑的,則法院可以在開庭前將被告人逮捕收押,也可以在開庭後或宣告判決時立即將被告人逮捕收押。
一、法院在開庭前收監有什麼徵兆?
法院在開庭前收監的徵兆有:如果被告人在法院開庭之前是被取保候審的,在由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訴後,經法院審查,如果法院認為被告人可以適用緩刑的,就不會在法院開庭前將被告人逮捕收押。如果審查後認為不能適用緩刑的,則法院可以在開庭前將被告人逮捕收押,也可以在開庭後或宣告判決時立即將被告人逮捕收押。
二、什麼是收監
收監,指關進監獄。羈押罪犯的公安機關在收到人民法院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罪犯的執行通知書、判決書之日起一個月內應當將罪犯送交監獄執行刑罰。
監獄按照法定程序將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收押入監的活動。收監意味著刑罰執行的開始,是一項嚴肅的執法活動,必須嚴格依照法定程序執行。
三、收監條件
對罪犯收監執行刑罰必須具備的法定要求。根據我國監獄法的規定,收監條件是:
①必須是判處死刑緩期2年執行、無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的罪犯。
②不具有應暫予監外執行的法定情況。
③必須具有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人民法院的判決書、執行通知書、罪犯結案登記表等法律文書。監獄沒有收到上述文件的,不得收監;上述文件不齊全或者記載有誤,可能導致錯誤收監的,不予收監。
四、收監的程序
監獄收押罪犯必須遵守一定的工作規程。按照我國監獄法的規定,監獄收押罪犯的程序是:
①審查送押罪犯的法律文書。即審查人民法院的刑事判決書是否已發生法律效力,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人民法院的判決書、執行通知書、結案登記表是否齊備,記載是否有誤。
②對送押罪犯進行身體檢查。即檢查罪犯是否患有嚴重疾病,女犯是否正懷孕或哺乳自己的嬰兒等。
③人身和物品檢查。如發現違禁品或贓物,應當予以沒收,送請人民法院處理;如果發現可供偵查、審判的材料,應及時送交主管的偵查、審判機關。
④對收監的罪犯填寫《罪犯入監登記表》。
⑤向罪犯家屬發出通知書。罪犯入監後,監獄應當及時通知其家屬,須在收監後5日內發出通知書。對無家屬的罪犯,監獄可通知其所在單位、基層組織或原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
在法院開庭前如果對於犯罪嫌疑人決定作出收監的決定,一般會直接會宣告收押的決定 。如果宣布的是取保候審或者是居住監視,那基本上就是又被判處緩刑的可能,如果在這期間表現良好很有可能就不會被收監。但是任何判決都要以法院最終的判決為准,其他都只是猜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