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國法官男女

法國法官男女

發布時間: 2022-06-15 00:46:40

❶ 參加東京大審判的11位法官叫什麼名字

東京審判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由中國、蘇聯、美國、英國、法國、荷蘭、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菲律賓各1名法官組成,共11名;11國又各派檢察官1人。澳大利亞法官 W. F. 韋布任庭長,美國律師J.基南任檢察長。美國: 約翰·帕特里克·希金斯(John P. Higgins) 麻省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密朗·C·克萊墨爾將軍(Major-General Cramer) 於1946年7月代替希金斯 中華民國: 梅汝璈 律師;立法院立法委員 (吳學義法律顧問) 英國: 帕特里克·德富林勛爵(Hon Lord Patrick) 蘇格蘭最高法院法官 蘇聯: 伊凡·密切葉維支·柴揚諾夫將軍(Major-General I.M. Zarayanov) 最高軍事法院成員 加拿大: 愛德華·斯圖爾特·麥克杜格爾(Edward Stuart McDougall) 前法官,加拿大省最高法院 法國: 亨利·柏奈爾(Henri Bernard) 巴黎首席檢察官及首名軍事法官 澳大利亞: 威廉·韋伯爵士(SirWilliam Webb) 澳洲最高法院法官;法官團主席 荷蘭: 貝爾特·羅林( Professor Bert R?ling) 烏特勒支大學法學教授 印度: 拉達賓諾德·巴爾(Radhabinod Pal) 加爾各答大學法學院講師;曾提出異議 紐西蘭: 艾里瑪·哈維·諾斯克羅夫特(Harvey Northcroft) 紐西蘭軍法處長 菲律賓: 德爾芬·哈那尼拉(Colonel Delfin Jaranilla) 律政司;最高法院成員

❷ 什麼是法官制度

法官制度是審判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關於法官的選任資格、選任方式、任職期限、獎勵懲處、物質待遇等方面的規章制度的總稱。我國於1995年2月28日頒布的法官法共17章42條對此作了較全面規定。
1、 法官的資格要求
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各級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法官的職責是參加合議庭和獨任審判案件。
擔任法官必須首先具備法官的資格條件。法官法第四章規定,擔任法官必須具備的條件是:
(1) 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 年滿23周歲;
(3) 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4) 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品行;
(5) 身體健康;
(6) 高等院校法律專業畢業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專業畢業具有法律知識,工作滿2年的;或者獲得法律專業學士學位,工作滿1年的;獲得法律專業碩士學位、法律專業博士學位的,可以不受上述工作年限的限制。
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或曾被開除公職的人均不得擔任法官。
另外,根據人民法院組織法規定,人民法院的正副院長、正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以及人民陪審員必須是具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年滿23歲的公民,具有法律專業知識。
2、法官的任免
憲法和法律規定了法官的任免許可權和程序: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各級人民法院院長任期與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本院院長提請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助理審判員由本院院長任免。專門人民法院的法官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另行規定任免辦法。
初任審判員、助理審判員採用公開考試、嚴格考核的辦法,按照德才兼備的標准,從具備法官條件的人員中提出人選。擔任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應當從具有實際工作經驗的人員中擇優提出人選。
法官不得兼任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得兼任行政機關、檢察機關以及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務,不得兼任律師。
對於喪失國籍的、經考核不稱職的、因違紀、違法犯罪的,以及因健康等原因長期不能履行職務的法官,都應依法提請免除其法官職務。
3、 法官保障制度
根據法官法規定,法官履行職責受以下保護:
(1) 職業保障。履行法官職責應當具有相應職權和工作條件;依法審判案件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非因法定事由、法定程序,不被免職、降職、辭退或處分。
(2) 工資保障。法官按規定獲得勞動報酬,享受保險、福利待遇。
(3) 人身保障。法官的人身、財產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護。
(4) 其他保障。法官有辭職、提出申訴或控告、參加培訓等權利。
4、 法官晉升制度
法官分為十二個等級。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為首席大法官,二至十二級法官分為大法官、高級法官、法官。法官等級的確定,以法官所任職務、德才表現、業務水平、審判工作實績和工作年限為依據。根據年度考核,逐級晉升。對法官的考核,由所在法院組織實施,應當客觀公正,實行領導和群眾相結合,平時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結合的原則。
5、 法官獎懲制度
法官在審判工作中有顯著成績和貢獻的,或有其他突出事跡的,應當給予獎勵。獎勵分為:嘉獎,記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授予榮譽稱號。實行精神鼓勵和物質鼓勵相結合的原則。
法官不得有下列行為: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參加非法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參加罷工;貪污受賄,徇私枉法,刑訊逼供,隱瞞或者偽造證據;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審判工作秘密;濫用職權,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玩忽職守,造成錯案或者給當事人造成嚴重損失;故意拖延辦案,怠誤工作;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從事經營性活動;私自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請客送禮等違法亂紀行為。
法官有以上行為者,應當給予處分。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受撤職處分的,同時降低工資和等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 其他制度
法官享有退休、辭職、培訓、申訴控告等權利。退休後享受國家規定的養老保險金和其他待遇。

❸ 巴黎市政廳因為女性高層過多被罰款,為何女性總是遭受性別偏見

進入職場一段時間後,很多女性可能都會感覺到,自己每天努力工作,卻依然不能獲得重用。在個人能力之外,女性的發展空間還會受到或明顯、或隱性的性別歧視等因素的限制……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女性要自強,不要以一個女人的標准來要求自己,而是以一個人的標准要求自己,追求夢想追求事業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中華民族是通過不斷的艱苦奮斗站起來的,女性如果想在社會上得到和男性同等的地位,也是要通過所有女性共同的努力。不能自輕自賤,不要把自己禁錮在家庭或者是一個男人的身邊。天地之廣闊,當共主沉浮。

希望有一天女性不再是弱勢群體,希望有一天女性可以真正迎接自由和平等,希望所有的女性能夠生活在溫暖的陽光下開懷大笑,希望有一天,我們真的能夠自信、強大、勇敢、無謂。

❹ 法國法庭法官

美國最高法院由1名首席法官和8名法官組成,擁有最高司法權,其判決為最終判決。9名法官均由總統提名經參議院批准任命,如無失職,將終身任職。

美國憲法對司法的有關規定 受歐洲思想家孟德斯鳩(Charles-Louis de Montesquieu)和洛克(JohnLocke)的影響,美國憲法的締造者把司法獨立作為美國建國的一條重要原則。 在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等人看來,司法部門只有不聽命於立法和行政部門,才能主持正義,保護公民的生命、財產與自由。美國的締造者之所以如此看重司法獨立,也是由於喬治三世迫使殖民地的法官服從於他的旨意,使他的壓迫政策暢行無阻。推翻英帝國統治後,美國的締造者便將司法獨立寫入憲法,希望用司法對行政和立法部門加以約束,防止它們濫用權力。 美國憲法對司法的規定相當簡明扼要。在第一章將立法權授予國會、第二章將行政權授予總統之後,憲法第三章將司法權授予聯邦最高法院及其下屬法院,並規定了法官的任期、工資待遇、司法權的范圍等等。除第三章專門講述司法之外,第一章和第二章也有少量涉及司法與立法、司法與行政之間關系的規定。這些規定主要包括:一、聯邦司法權屬於聯邦最高法院,以及國會設立的若干下級法院。法官只要行為端正,得終身任職並領取薪酬。該薪酬在其任職期間不得削減(美國憲法第三章第一節)。將司法權交給最高法院,至少在文字上界定了司法與立法和行政部門的區別,使國會和總統不得插手司法領域。這樣,美國的建國者用憲法的前三章分別規定了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的歸屬,明確了三權分立的政府結構。在將司法權授予法院之後,憲法馬上談到法官的任期和工資等相當瑣碎的問題,這種安排初看起來令人費解,實際上卻是出於維護司法獨立的根本考慮。在殖民地時代,喬治三世可任意決定法官的任期和薪酬,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法官對行政部門的依從。所以,在憲法締造者眼中,法官的任期和工資待遇構成了司法獨立的一個根本問題。通過規定法官的終身制並給予他們穩定的、較優厚的工資,憲法試圖杜絕法官為了保全職位和薪水而在處理案件時屈從於外界壓力,有失獨立與公正。
最高法院法官由總統提名,經過參議院審議和認可後,由總統正式任命(美國憲法第二章第二節第二條)。這一規定體現了憲法的締造者要求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個部門在相對獨立的同時,又要彼此制約的意圖。由行政和立法部門掌握聯邦法官的來源,使行政和立法部門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控制司法部門的意識形態,彼此協調工作,同時也防止由不稱職的人員掌握司法權力。這條規定也說明聯邦法官不由民選產生。這種安排同法官可以終身任職的規定一樣,都是為了司法活動的獨立與公正。倘若法官由民選產生,他在判案時就不免要考慮其選民的利益與態度。倘若他沒有終身職位,就更要自覺不自覺地照顧其選民的利益,以求再次當選。規定法官由總統任命和參議院認可,並享有終身職位和固定工資,可以消除法官的後顧之憂,維護司法獨立。因為總統和參議員都是經民選產生,由他們任命和認可聯邦法官,基本上也屬於民×程序。
所有彈劾政府官員(包括總統、副總統或聯邦法官)的案件須由國會(而不是司法部門)負責。彈劾案件必須由眾議院發起(美國憲法第一章第二節第五條),由參議院審理(美國憲法第一章第三節第六條)。彈劾的依據必須是叛國罪、賄賂罪或其他各種重罪與輕罪(美國憲法第二章第四節)。
(一) 法官的任免 在任何國家的司法制度中,如何任免法官都是一個關鍵問題。在美國政治實踐中,對法官的任命更多地體現了行政和立法部門對司法部門的制約;而對法官的罷免,則更多地體現了司法部門相對於行政和立法部門的獨立。 如前所述,美國聯邦法院的法官必須由總統提名,經過參議院的審議、認可,再由總統正式任命(美國憲法第二章第二節第二條)。在美國歷史上,總統對法官的任命權一直被行政部門當作控制司法部門的一個重要手段。美國歷屆總統在任命法官(尤其是最高法院法官)時,幾乎無一例外地偏向本黨黨員或至少在意識形態上接近自己的人。例如,現任最高法院法官中的共和黨人都是共和黨總統任命的,而民×黨人則都是民×黨總統任命的。雖然過份地偏向本黨成員會招來反對黨的批評,但這一作法已為美國各方所接受,而國會也極少反對總統對法官的提名與任命。 在美國歷史上,利用自己對法官的任命來積極干涉司法部門的總統並不少見。因為美國憲法並未規定最高法院法官的人數,總統在理論上可以任命無數新法官進入最高法院,從而使最高法院成為本黨的一個堡壘。這方面的一個極端例子來自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 當他的「新政」在連續幾個案子中遭到最高法院的抨擊後,羅斯福試圖任命六名新法官進入最高法院,希望藉此使最高法院的法官由九人增到十五人,從而使親「新政」的人成為多數。羅斯福與最高法院這一次較量的結果是最高法院改變態度,轉而支持「新政」;羅斯福也因而放棄任命新法官的打算。從十九世紀中期至今,美國最高法院的法官一直限定在九人;只有現任法官因年老或死亡等原因退位,才有等額的新法官加入。但從上述例子來看,這一既成事實也並非鐵板一塊。 如果說對法官的任命權主要掌握在行政部門手中,那麼對法官的罷免權則由立法部門所執掌。如前所述,對聯邦法官的彈劾權屬於國會(美國憲法第一章第二節第五條)。眾議院彈劾一名法官,必須是由於他犯有或涉嫌犯有叛國、賄賂或其他重罪與輕罪(美國憲法第二章第四節),如聯邦法官克萊勃恩(Henry Claiborne)在1983年因受賄、偷稅漏稅等被國會彈劾。彈劾的目的是因為該法官不願自動辭職,所以需要彈劾程序剝奪他的職位。 因為對彈劾有這種嚴格的要求,更因為憲法明確規定聯邦法官只要行為端正便可終身任職(美國憲法第三章第一節),國會並無可能通過彈劾對法官具體的司法活動造成制約。眾議院發起一件彈劾案必須由多數票通過,參議院要判決被彈劾者有罪,也必須由出席議員的三分之二通過(美國憲法第一章第三節第六條)。這些嚴格的程序都保證了國會雖然有權罷免觸犯法律的法官,但卻無法干擾法官正常的司法。 所以,總的來說,雖然總統在任命法官時試圖影響法院的政治傾向,法官在就任後基本上不會失去職位或薪酬。美國司法界的一個著名說法是艾森豪威爾(Dwight D. Eisenhower)在回顧他的總統生涯時,認為自己所犯的最大兩個錯誤是任命了兩個上任後就與他的意見一貫相左的最高法院法官。 但即使如此,總統(或國會)也對該法官無可奈何。因為法官可以相對獨立於立法和行政部門,他們在審理案件時應更能做出公正的判決。
(二) 對司法活動的質量監督 由於法官非由民選產生,所以不需對選民負責,同時也很難說對國會負責。 因此,如何對他們的司法活動進行質量監督,就成了美國司法實踐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如前所述,總統對法官的任命和國會對法官的彈劾,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對司法部門的監督。從背景、閱歷、專業知識與能力上講,被總統任命的法官通常都能勝任工作。他們的道德品格在任命過程中也已通過審查;如果在任命後出現違法行為,國會可使用彈劾手段,解除他們的職位。 但是,總統和國會對法官的監督又是有限的:總統在任命法官後便基本失去了對該法官的控制;法官對具體案件的處理也不由總統等非司法官員過問。 由於同樣原因,只要沒有違法行為,任何法官都不必擔心國會將對他進行彈劾。 國會對法官的罷免權因而對他日常的司法活動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在美國司法實踐中,對法官更有效的一種質量監督來自美國的判決體例與大眾傳播媒介對司法的大量報導。作為習慣法國家,美國的判決體例基本上沿襲了英國的傳統:法官判決任何一個案子都採用判決書的形式。判決書的體例通常是:一、首先對案件所涉及的重要事實做客觀的描述與總結;二、評介原告與被告(或其律師)的主要論點和論據;三、根據有關法律、適用先例、立法部門的立法意圖、對公眾利益的考慮等等,對具體案情和法律條文進行推理、分析和論證,做出判決。在理想情況下,判決書就是一篇完整、嚴謹的論文,它把法官對一個案子的思考和推理完整地記錄下來,從而使任何人都能據此對他的判決進行分析與評價,並感到信服。一件案子判決後,判決書通常馬上公布。任何人都可以在圖書館查詢、借閱。近期的案子和判決書更可以通過電子媒介,在互聯網上檢索和閱讀。這種判決體例給司法活動帶來了極大的透明度,成為對法官判案質量的一種有效監督和促進。 大眾傳播媒介對司法活動的質量也有著重要的監督作用。司法案件在美國一直是傳媒報導的重點。尤其是比較著名的案件,無論是刑事還是民事,全國各大報章、廣播電台和電視台都會有詳盡的報導。近年來,更有攝像機進入法庭,對案件的審理過程作現場實況轉播。轟動一時的辛普森(O. J. Simpson ) 案是近期最明顯的例子。據稱全美有近億觀眾從電視上觀看了該案的現場審理和判決。目前,全美各大電視台都設有專門的司法節目,邀請司法界人士評論時下的重要案件。近幾年又出現了一個專門的「法庭電視」頻道,全天播放美國各地的司法新聞,報導和分析重要的案件,等等。一些地方性的案件,也常有當地媒體做詳細報導。 大眾傳播媒介對司法活動的大量報導,對教育美國公眾、使他們懂得憲法和法律、熟悉司法程序、了解法官的判案等起到了實際的作用。同司法判決書一道,大眾傳媒把法院和法官的司法活動充分地展露在公眾面前,使公眾成為司法活動的監督。由於司法的透明度,法官也因此勤謹辦案,以維護自己在社會上的形象和名譽,維護公眾對司法部門的信心。

❺ 法官的儀式裝束

法官服是法官的工作制服,法官服樣式有:男式風衣、女式風衣、男式夏裝、女式夏裝、法官袍(男女一致),上班時間和外出執行任務時,夏季時穿夏裝,冬季時穿風衣,開庭一律穿法官袍。
2000式審判服,完全取消了帶有軍事化的裝飾,突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文職政法官員的特色;法官袍的設計思想,完全源於中國五千年的文明。
2000年3月10日,在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身著2000型新式法官服,向人大代表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肖揚的著裝,一下子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當天,國內外各媒體紛紛給予報道:中國法官要換新服裝了。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設計指導思想,2000式審判服的設計力求突出有中國特色的法官形象。大連碧海企業集團公司首席設計師於澤正參與了2000式審判服的設計工作。他告訴記者,接到設計要求後,他們設計出兩套方案:中山裝與中山裝式袍;西服與寬松式散袖口袍。
於澤正強調說,法官袍的設計思想完全源於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古代中國男人穿長袍,女人穿旗袍,西方不少知名服裝設計師總是有意無意地「取用」中國袍的創意。法官袍具有顯著的中式服裝特點。旗袍的兩邊開襟運用到了法官袍上,保證了穿著者坐堂問案時,衣服莊重整齊。法官袍散袖口、立翻領上綉有本色服飾「麥穗、齒輪、華表」圖案,運用的是中國傳統刺綉工藝。帶亮的絲線綉在黑色面料上,產生一種浮雕藝術效果,更具感染力。胸前門襟那濃烈的中國紅撞擊著人的視角,居袍上三分之一處的黃金分割,紅彤彤的中國傳統固有色,給人以極大的藝術享受。 在英美法律傳統里,宗教與法律具有天然的親緣關系,因此司法儀式具有宗教般的神聖色彩。舉法庭裝束為例,在英國,法官至今仍然保留著出庭穿長袍戴假發的傳統,「在歐洲大陸國家人士的心目中,關於英國的法官,常常有這樣一幅浪漫的圖像:他們身著緋紅色的長袍,頭戴巨大的假發,在一所鑲嵌華麗的法庭上進行審判」。在美國,也繼承了英國法官出庭穿法袍的傳統,但進行了一些改革,法官出庭一般都穿黑色長袍,但不戴假發。

❻ 法國的普通法院能看見什麼

法國的普通法院能看見什麼,我也不知道你上法上那網路看去

❼ 法官為什麼多是女的

你看到的不全是法官,書記員大多數是女的,法官多是男的。

❽ 請寫出法國的憲法內容(如太多,可摘要)

第一百二十五條

1.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由19名法官組成。

2.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根據俄羅斯聯邦總統、聯邦委員會、國家杜馬、聯邦委員會1/5委員或國家杜馬1/5議員、俄羅斯聯邦政府、俄羅斯聯邦最高法院、俄羅斯聯邦高等仲裁法院、俄羅斯聯邦各主體立法和執行權力機關的要求,解決下列文件是否符合俄羅斯聯邦憲法的案件:

(1)聯邦法律,俄羅斯聯邦總統、聯邦委員會、國家杜馬、俄羅斯聯邦政府的規范性文件;

(2)各共和國憲法,俄羅斯聯邦各主體就屬於俄羅斯聯邦國家權力機關管轄和俄羅斯聯邦國家權力機關與俄羅斯聯邦各主體國家權力機關共同管轄的問題所頒布的法律和其他規范性文件;

(3)俄羅斯聯邦國家權力機關和俄羅斯聯邦各主體國家權力機關之間的條約,俄羅斯聯邦各主體國家權力機關之間的條約;

(4)尚未生效的俄羅斯聯邦的國際條約;

3.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解決許可權爭端:

(1)聯邦國家權力機關之間的爭端;

(2)俄羅斯聯邦國家權力機關和俄羅斯聯邦各主體國家權力機關之間的爭端;

(3)俄羅斯聯邦各主體最高國家機關之間的爭端;

4.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根據關於侵犯公民憲法權利和自由的投訴,根據法院的要求,按照聯邦法律規定的程序檢查在具體案件適用和應該適用的法律是否符合憲法。

5.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根據俄羅斯聯邦總統、聯邦委員會、國家杜馬、俄羅斯聯邦政府、俄羅斯聯邦各主體立法權力機關的要求解釋俄羅斯聯邦憲法。

6.被認為違憲的文件及其個別條款沒有效力;不符合俄羅斯聯邦憲法的俄羅斯聯邦國際條約不得生效和適用。

7.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根據聯邦委員會的要求作出關於指控俄羅斯聯邦總統叛國或實施其他嚴重犯罪的指控是否符合規定程序的結論。

第一百二十六條 俄羅斯聯邦最高法院在民事、刑事、行政和其他案件、對於擁有一般司法審判權的法院方面,是最高審判機關,它根據聯邦法律規定的訴訟形式對這些法院的活動實行司法監督並就司法實踐問題作出解釋。

第一百二十七條 俄羅斯聯邦最高仲裁法院是解決經濟爭端和仲裁法院所審理的其他案件的最高審判機關,它根據聯邦法律所規定的訴訟形式對仲裁法院的活動實行司法監督並就司法實踐問題作出解釋。

第一百二十八條

1.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俄羅斯聯邦最高法院、俄羅斯聯邦高等仲裁法院的法官由聯邦委員會根據俄羅斯聯邦總統的提議任命。

2.其他聯邦法院的法官由俄羅斯聯邦總統根據聯邦法律規定的程序任命。

3.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俄羅斯聯邦最高法院、俄羅斯聯邦高等仲裁法院和其他聯邦法院的許可權、組成和活動的程序由聯邦憲法性法律規定。

第一百二十九條

1.俄羅斯聯邦檢察機關是統一的、下級檢察長服從上級檢察長和俄羅斯聯邦總檢察長的集中體系。

2.俄羅斯聯邦總檢察長由聯邦委員會根據俄羅斯聯邦總統的提名任命和解除職務。

3.俄羅斯聯邦各主體的檢察長由俄羅斯聯邦檢察長與其主體協商任命。

4.其他檢察長由俄羅斯聯邦總檢察長任命。

5.俄羅斯聯邦檢察機關的許可權、組織與活動程序由聯邦法律規定。

第八章 地方自治機關

第一百三十條

1.俄羅斯聯邦的地方自治保證居民獨立解決地方性問題,佔有、使用和處分市政財產。

2.地方自治由公民通過公決、選舉、直接表達意志的其他形式並經過選舉產生的地方自治機關和其他地方自治機關來實現。

第一百三十一條

1.考慮到歷史的和其他的地方傳統,在城市、村鎮和其他領土上實行地方自治。地方自治機關的結構由居民獨立確定。

2.考慮到相應區域內的居民意見,允許改變實行地方自治的地區邊界。

第一百三十二條

1.地方自治機關獨立管理市政財產,形成、批准和執行地方預算,設立地方稅收和集資、維護社會秩序並解決其他地方性問題。

2.地方自治機關可依法分享一部分國家職權,同時轉交必要的物資和財政資金以行使這些職權。行使轉交的職權由國家監督。

第一百三十三條 俄羅斯聯邦的地方自治由司法保護權、因國家權力機關的決定而造成的額外開銷補償權、禁止限制俄羅斯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所規定的地方自治權利予以保護。

第九章 憲法修改與憲法重新審議

第一百三十四條 俄羅斯聯邦總統、聯邦委員會、國家杜馬、俄羅斯聯邦政府、俄羅斯聯邦各主體立法(代表)機關、以及人數不少於1/5的一批聯邦委員會委員或國家杜馬議員,能夠提出關於修改和重新審議俄羅斯聯邦憲法條款的議案。

第一百三十五條

1.聯邦會議不得重新審議俄羅斯聯邦憲法第1、2、9章條款。

2.如果重新審議俄羅斯聯邦憲法第1、2、9章條款的議案得到聯邦委員會委員和國家杜馬議員總數3/5的票數支持,根據聯邦憲法性法律召開憲法會議。

3.憲法會議或是確認俄羅斯聯邦憲法不需修改,或是制定新的俄羅斯聯邦憲法草案,草案由憲法會議成員總數2/3的票數予以通過或交付全民投票。在進行全民投票時,如果半數以上的選民參加投票,參加投票者半數以上對其表示贊成,俄羅斯聯邦憲法即為通過。

第一百三十六條 對俄羅斯聯邦憲法第3—8章的修改,應按照為通過聯邦憲法性法律而規定的程序予以通過,並在不少於2/3的俄羅斯聯邦各主體立法權力機關批准之後生效。

第一百三十七條

1.對俄羅斯聯邦憲法第65條規定俄羅斯聯邦構成的修改,應根據關於加入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聯邦新主體參加其構成、關於變動俄羅斯聯邦主體憲法法律地位的聯邦憲法性法律來進行。

2.在共和國、邊疆區、州、聯邦直轄市、自治州、自治區名稱變動的情況下,俄羅斯聯邦主體的新名稱應列入俄羅斯聯邦憲法第65條。

第二部分 最後過渡條款

1.俄羅斯聯邦憲法自它根據全民投票結果而正式公布之日起生效。

1993年12月12日全民投票日即為俄羅斯聯邦憲法通過日。

1978年4月12日通過、後來作過修改和補充的俄羅斯聯邦——俄羅斯憲法(基本法)同時失效。

在聯邦條約——關於在俄羅斯聯邦國家權力機關和參加俄羅斯聯邦的各主權共和國國家權力機關劃分管轄范圍和許可權的條約,關於在俄羅斯聯邦國家權力機關和俄羅斯聯邦邊疆區、州、莫斯科市和聖彼得堡市國家權力機關劃分管轄范圍和許可權的條約,關於在俄羅斯聯邦國家權力機關和參加俄羅斯聯邦自治州、自治區國家權力機關之間劃分管轄范圍和許可權的條約,以及俄羅斯聯邦國家權力機關和俄羅斯聯邦各主體國家權力機關之間的其他條約,俄羅斯聯邦各主體國家權力機關之間的條約——條款與俄羅斯聯邦憲法條款不符的情況下,以俄羅斯聯邦憲法條款為准。

2.本憲法生效前在俄羅斯聯邦境內實施的法律和其他法律文件,與俄羅斯聯邦憲法無抵觸的部分繼續適用。

3.根據俄羅斯聯邦——俄羅斯憲法(基本法)選出的俄羅斯聯邦總統從本憲法生效之日起行使它所規定的職權,直至其當選的任屆期滿。

4.部長會議——俄羅斯聯邦政府從本憲法生效起擁有俄羅斯聯邦憲法所規定的俄羅斯聯邦政府的權利、義務和責任,以後改稱俄羅斯聯邦政府。

5.俄羅斯聯邦各級法院根據本憲法為其規定的許可權行使審判活動。

憲法生效後,俄羅斯聯邦所有法院的法官均保留其許可權,直至他們當選的任屆期滿。空缺職務根據本憲法規定的程序填補。

6.法院審理有關案件的原有程序予以保留,直到規定法院在陪審員參加下審理案件的程序的聯邦法律生效為止。

逮捕、關押和監禁嫌疑犯的原有程序予以保留,直到根據本憲法條款進行俄羅斯聯邦刑事訴訟立法為止。

7.第一屆聯邦委員會和國家杜馬選舉產生,任期2年。

8.聯邦委員會在選舉後第30天召開首次會議。聯邦委員會首次會議由俄羅斯聯邦總統主持召開。

9.第一屆國家杜馬議員可同時是俄羅斯聯邦政府成員。本憲法關於議員不可侵犯的條款不適用於因履行公務的行為(或不作為)負有責任的擔任俄羅斯聯邦政府成員的國家杜馬議員。

第一屆聯邦委員會委員根據非常設原則行使其職權。

對《俄羅斯聯邦憲法》關於聯邦各權力機關許可權部分的修改摘要①(註:本部份供讀者參考。——編者)

五 俄羅斯聯邦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和管理機關

❾ 女法官和男法官區別

法律分析:女法官和男法官在執法中沒有區別。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發揮女法官在法治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內容提要: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 男女平等基本國策被首次寫進黨代會報告,有助於國人進一步增強國策意識,不斷提高性別敏感度。充分發揮女法官在法治建設的重要作用,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和意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五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第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

第七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法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熱點內容
醫療事故責任糾紛相關法律 發布:2025-02-01 08:13:36 瀏覽:144
道德經原文PDF 發布:2025-02-01 07:52:38 瀏覽:213
姜婷律師 發布:2025-02-01 07:31:04 瀏覽:697
刑法的保障性 發布:2025-02-01 07:12:19 瀏覽:463
道德經的經典語錄 發布:2025-02-01 07:01:48 瀏覽:728
道德經視頻朗誦 發布:2025-02-01 06:58:22 瀏覽:673
解決勞動法爭議途徑 發布:2025-02-01 06:44:11 瀏覽:145
行政法兩大主體 發布:2025-02-01 06:40:49 瀏覽:47
公司法律聯絡員工作 發布:2025-02-01 06:29:32 瀏覽:649
臨沂市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2-01 06:16:55 瀏覽: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