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現任國際法院法官

現任國際法院法官

發布時間: 2022-06-15 13:27:08

⑴ 中國女法官當選國際法院法官這件事,反映了什麼

中國女法官當選國際法院法官這件事,反應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已經在世界上佔有很大的席位。國際法院法官今年在九月聯合國總部舉行了換屆選舉,填補降在2021年出現的五個空缺法官席位。現任國際法院副院長、中國法官薛捍勤當選。這對於我國人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鼓舞,一方面說明薛捍勤的能力很強,另一方面說明在中國綜合國力的推動下,中國已經在世界上佔有了重要的位置,這也表明,國際社會對我國已經認可了。

三、國際法院是聯合國重要機關之一。

國際法院是唯一具有管轄權的歐變形國際司法機構,總部設立在荷蘭海牙,是聯合國的主要機關之一 ,負責審理各國就國家之間的爭端向國際法院提交的訴訟案件。並可就聯大等機構提交的法律問題發表咨詢意見。每三年改選三分之一,薛捍勤的上任,也給我國帶來了很高的榮譽。

⑵ 中國女法官當選國際法院法官,她的職責是什麼

現在我們都生活在一個法制的社會中,對於學法、知法、守法、用法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守則,每個人在社會中充當著各種各樣的角色,職業不同所承擔的義務和責任也不一樣,法官在我們固有印象中是一個嚴肅且公正的偉大形象,他們手上的天平是衡量公平公正的標准,無論是何種身份地位,他們都秉持著正義的名義,為不合理、不公道的行為做出正確裁決,看到一則內容是寫:中國女法官當選國際法院法官,職責到底是什麼呢? 下面就簡單敘述一下吧。

不管是生活上,或者是工作上,因為有法官和法律作為我們強大的執行者和後盾,時刻保障我們的生活才能夠這么美好,深受廣大人民的信任和敬慕,充分表現出一個法官勤勉敬業,公正廉潔,充分體現我國的法制建設在不斷加強和人民制觀念逐漸提高。

⑶ 國際法院的法官怎麼產生

法律分析:國際法院是聯合國的主要司法機關,其15名法官由聯大和安理會選舉產生,任期九年,可連選連任。每三年改選該法院三分之一的法官。按照議事規則,候選人需獲得超過半數的絕對支持方可當選國際法院法官。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選舉法》

第三條 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和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第四條 一選民在一次選舉中只有一個投票權。

⑷ 薛捍勤的人物介紹

薛捍勤曾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公眾對外交官的理解多少有些抽象;事實上,工作之外,大使們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這位鏡頭前形象高貴的大使,甚至舉出了家中裝修的例子。她說,夫妻倆在一些裝修細節的問題上,也會有爭執。
「哪天你看見我挎個籃子去買菜,不要有任何的奇怪。」薛捍勤說。此外,她還介紹說,因為工作的關系,盡管和女兒在一起的時間會相對較少,但在培養方面,她會去引導孩子積極思考,並形成自己的判斷。
當選國際法院法官
2010年6月29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薛捍勤在當選後接受媒體采訪。當日,中國資深女外交官薛捍勤在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選舉中高票當選國際法院法官,成為這一權威國際司法機構中的首位中國籍女法官。國際法院中國籍法官史久鏞於2010年5月28日辭職,法院席位出現空缺。根據聯合國安理會決議,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於6月29日同時舉行法官補缺選舉,薛捍勤分別獲安理會15票和聯大150票支持,高票當選。
中國資深女外交官薛捍勤29日在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舉行的國際法院法官選舉中高票當選,從而成為這一權威國際司法機構中的首位中國籍女法官。
薛捍勤在選舉結束後對記者說,各國對中國候選人的積極支持主要是因為看重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希望中國在國際事務中進一步發揮積極影響力。她認為這是她當選的主要因素。
薛捍勤說:「這不僅僅是一份榮譽、光榮,更重要的是一份責任,對國際社會的責任。在我履行職責的過程中,我將秉承《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院規約》,為和平解決國際爭端、促進世界和平與安全做出自己的貢獻。」
國際法院歷任中國籍法官
王寵惠:1921-1939年任常設國際法院(國際法院的前身)法官,曾任中華民國政府外交部長、北洋政府司法部長
鄭天錫:1939-1946年任常設國際法院法官,曾任北洋政府司法部次長
徐謨:1946-1957年任國際法院法官,曾任國民黨政府「外交部次長」
顧維鈞:1957-1967年任國際法院法官,曾任國民黨政府「外交部長」和「國務總理」
倪征燠:1985-1994年任國際法院法官,為新中國第一位國際法院法官
史久鏞:1994-2010年,任聯合國國際法院大法官;2000年-2003年任國際法院副院長;2003-2006年任國際法院院長。

⑸ 國際法院與國際海洋法庭的異同

國際法院與國際海洋法庭主要有成立時間、功能和管轄范圍的區別:

1、成回立時間的不同,海牙國答際法庭(簡稱是聯合國國際法院),根據《聯合國憲章》於1945年6月成立。國際海洋法法庭(ITLOS)自1994年11月16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生效後便存在。

2、功能的不同,國際法院 是聯合國六大主要機構之一和最主要的司法機關,是主權國家政府間的民事司法裁判機構。國際海洋法法庭是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設立的特別法獨立司法機關,旨在裁判因實施(解釋和適用)《公約》所引起的爭端。

3、管轄范圍的不同,國際法院是具有明確許可權的民事法院,沒有附屬機構,國際法院沒有刑事管轄權(與海牙國際刑事法院無關),因此無法審判個人。國際海洋法庭管轄權包括根據《公約》及其《執行協定》提交法庭的所有爭端,以及在賦予法庭管轄權的任何其它協定中已具體規定的所有事項。

⑹ 美國現任最高法院大法官是哪九位,他們的立場派別是什麼

美國現任最高法院大法官是以下九位,他們的立場派別如下所示:

1、首席大法官羅伯茨1955年出生在紐約,他一直擔任聯邦首席大法官。是最高法院的自由派。

⑺ 美國現任最高法院大法官是哪九位

1、小約翰-羅伯茨 John G. Roberts, Jr

2005年9月由布希總統提名,參議院批准通過,羅伯茨就任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第17任首席大法官。他也是美國兩個世紀以來最年輕的首席大法官。

2、安東尼亞-斯卡利亞 Antonia Scalia

自1986年起擔任此職,是目前服務時間最長和最資深的大法官。其父為西西里移民,其母也是義大利裔美國人。

1986年被羅納德·里根任命為大法官,接替升任首席大法官的威廉·倫奎斯特。斯卡利亞被普遍認為是最高法院最保守的大法官,反對實踐主義司法,支持約束主義司法。

他以比較嚴謹的態度解釋國會制定的法律,以比較寬的態度解釋州和地方的法律,除非後者與聯邦法律或保守的憲政原則相違背。

3、安東尼-肯尼迪 Antony M. Kennedy

羅納德·里根總統提名肯尼迪為最高法院法官,且他在1988年正式成為最高法院大法官。自桑德拉·戴·奧康納退休後,肯尼迪常被認為是最高法院中唯一的搖擺票,在很多投票5:4的案件中處於關鍵地位。他立場傾向中間偏右。

4、克拉倫斯-托馬斯 Clarence Thomas

美國法學家,自1991年以來擔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是最高法院繼瑟古德·馬歇爾後第二位黑人法官,是最高法院的保守派之一。

5、露絲-金斯伯格 Ruth Bader Ginsburg

1993年,美國最高法院懷特大法官退休,最高法院出現了空缺。當時柯林頓政府的女司法部長珍妮特·雷諾向柯林頓舉薦金斯伯格。參議員以96票對3票通過了金斯伯格的確認。

1993年8月10日金絲伯格宣誓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二位女性、第一位猶太人女性最高法院大法官。

6、斯蒂芬-布雷耶 Stephen Breyer

斯蒂芬-布雷耶畢業於馬薩諸塞州的哈佛大學,並獲得法律學位。他曾任職於政府部門及學術界,並從1980年至1990年擔任聯邦上訴法院第一巡迴審判庭法官,且於90年至1994年晉升為上訴法院首席大法官。

比爾·柯林頓總統提名布雷耶為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法官,在1994年正式成為最高法院大法官。他被認為是最高法院的自由派。

7、塞繆爾-阿利托 Samuel A. Alito, Jr

2006年1月31日被喬治·沃克·布希任命為最高法院大法官。阿利托曾就讀於普林斯頓大學及耶魯大學法學院,1990年被老布希任命為第三巡迴上訴法院法官。

他是第110位最高法院大法官,接替退休的桑德拉·戴·奧康納,被認為是最高法院的保守派。

8、索妮婭-索托馬約爾 Sonia M. Sotomayor

2009年8月6日美國參議院以68票贊成、31票反對的表決結果,批准了聯邦上訴法院女法官索尼婭·索托馬約爾擔任最高法院法官的提名。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提名通過後說,他相信索托馬約爾能勝任這一職務。

8月8日 索尼婭·索托馬約爾宣誓就任美國最高法院法官,接替6月退休的法官戴維·蘇特,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拉美裔最高法院法官。

9、埃琳娜-凱根 Elena Kagan

2010.8.6 總統巴拉克.奧巴馬為埃琳娜.凱根進入最高法院在東廳舉行慶祝晚宴之前,於總統辦公室簽署委任狀。

⑻ 中國女法官當選國際法院法官,你怎麼看待這件事

聯合國國際法庭傳回喜訊,中國女法官成功連任!
據聯合國消息,當地時間11月11日到12日,國際法院法官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換屆選舉,填補將於2021年出現的5個空缺法官席位。現任國際法院副院長、中國法官薛捍勤再度當選!


恭賀薛捍勤法官連任成功!
經過兩輪投票,聯大及安理會同步公布了當選者名單,中國女法官薛捍勤,成為2021年新任國際法院法官之一。

現年55歲的薛捍勤女士,是我國資深的高級外交官與知名國際法學者,不僅具有豐富的外交和國際法實踐經驗,並且在學術上造詣深厚。早年,她在北京大學學習國際法,後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深造,獲法學碩士、博士學位,她曾作為中國代表,出席過許多重要的國際會議,主持過很多雙邊、多邊的國際談判。

2010年5月,薛捍勤女士當選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會議主席,為委員會歷史上首位亞洲女性主席;同年6月,她當選國際法院首位中國籍女法官;2018年2月,當選國際法院副院長。

國際法院由15名不同國籍的法官組成,任期9年,可連選連任,每三年改選三分之一。這次繼續連任後,薛捍勤女士的任期很可能將長達9年,至2029年左右結束!


段潔龍大使當選海洋法法庭法官
除了薛捍勤女士這次連任之外,8月24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30次締約國會議舉行,我國駐匈牙利大使段潔龍,高票當選《國際海洋法》的法庭法官。

今年,我們中國人能夠當選這兩個不同的國際法庭法官,其實殊為不易,因為美國那邊是不高興的。美國助理國務卿史迪威曾發表言論,敦促所有參與《國際海洋法》法庭法官選舉的國家,仔細評估中國候選人的資格。

⑼ 關於中國女法官當選國際法院法官一事,你有何看法

我覺得挺好的,這個女法官太不容易了,期待有更多的法官走向國際

熱點內容
醫療事故責任糾紛相關法律 發布:2025-02-01 08:13:36 瀏覽:144
道德經原文PDF 發布:2025-02-01 07:52:38 瀏覽:213
姜婷律師 發布:2025-02-01 07:31:04 瀏覽:697
刑法的保障性 發布:2025-02-01 07:12:19 瀏覽:463
道德經的經典語錄 發布:2025-02-01 07:01:48 瀏覽:728
道德經視頻朗誦 發布:2025-02-01 06:58:22 瀏覽:673
解決勞動法爭議途徑 發布:2025-02-01 06:44:11 瀏覽:145
行政法兩大主體 發布:2025-02-01 06:40:49 瀏覽:47
公司法律聯絡員工作 發布:2025-02-01 06:29:32 瀏覽:649
臨沂市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2-01 06:16:55 瀏覽: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