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林法院
『壹』 夏之時的人物生平
夏家兄弟四人,夏之時排行老二,外號俗稱夏老二,江湖人稱夏二哥。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入自貢私立樹人兩等學堂讀書。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東渡日本,進東斌學校步兵科學習軍事。1905年8月,在友人的介紹下,夏之時在日本加入了孫中山先生創建的中國同盟會。清光緒三十四(1908年)年初回川,在川邊及西藏等地從事軍事勘查和測繪工作。後任新軍17鎮步兵排長。 自中法戰爭後,中國西南門戶被列強打開,鐵路築路權一時間成了西方覬覦的肥肉 。英法等國都先後派出工程技術人員到雲南、四川勘探鐵道線路,法國包攬的滇越鐵路於1904年動工 。就在1904年,四川總督錫良上奏朝廷組建川漢鐵路總公司 ,全川人民無論老幼男女,極貧者除外,都成了股東。1907年,川漢鐵路又由自辦改為商辦,公司章程規定不得吸納外國資本,然而列強卻聯手向清廷施壓 。1909年,英、法、德三國迫使張之洞簽了川漢、粵漢鐵路借款合同草約,美國隨即提出「利益均沾」,日本也趁火打劫欲牟取中國西南的鐵路利益 。1909年5月,清廷發布上諭,宣布川漢、粵漢鐵路收歸國有,並與英、美、德、法四國銀行團簽訂了600萬英鎊的借款合同 。這無疑是使四川百姓多年來積累的股本化成了烏有;朝廷強制將鐵路收歸國有,激起了川路股東代表的堅決反對 。1909年6月17日,四川正式成立保路同志會,立憲黨人蒲殿俊、羅綸被推為正副會長 。緊接著全川各地各行業也都先後成立了保路同志會。同志會原定方針本是「和平爭路」,清廷則回以「實力彈壓」 。在此情況下,革命黨人聯絡各地袍哥首領於1909年8月4日在羅泉召開「攢堂大會」,決定組織保路同志軍展開武裝反擊 。在省城,1909年8月27日,開始實行罷市、罷課,行動迅速波及全川 。然而清廷非但不反思,反而變本加厲,一方面電令趙爾豐切實彈壓,另一方面又令端方急率兩標精銳鄂軍入川。1909年9月7日,是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俗稱鬼節,趙爾豐設計誘捕了蒲、羅等九位保路領袖,市民涌到督院衙門請願,卻遭到衛隊瘋狂槍擊,當場打死32人,傷無數 。革命黨人曹篤、朱國琛利用「水電報」迅速向各地報警,數天後,各路同志軍開始圍攻省城 。趙爾豐頓時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境地。湖北新軍發動武昌起義成功的消息傳到四川,極大地鼓舞了革命黨人的意志,使他們加快了舉事的步伐。龍泉驛起義的槍聲就在這關鍵時刻打響了 。夏之時是龍泉驛起義軍的真正靈魂 。 宣統三年(1911年)四川保路運動興起。1911年10月初,四川總督趙爾豐為了撲滅火勢日烈的保路運動,組建東路衛戍司令部,調部隊駐守龍泉驛,10月22日(九月初一),他率步兵一隊隨東路衛戍司令駐防成都市龍泉驛。
1911年11月5日夜,策動駐龍泉驛新軍步兵3排,工兵、騎兵、輜重兵各1排共230餘人起義。起義士兵殺清軍東路衛戍司令魏楚潘,槍傷教練官林紹泉,他挾林同行,即夜率兵東下。
龍泉驛兵變的消息傳到省城,趙爾豐急令十七鎮統制官朱慶瀾派兵鎮壓。於是朱慶瀾派管帶龍光率領一營新軍迅速向龍泉驛開來……
夏之時原本打算帶領革命軍開到川南自流井去協助曹篤攻打鹽務巡防軍,建立川南革命政權,卻不料,端方帶領的鄂軍先頭部隊一個營已抵達資州,擋住了南下去路。在前堵後追的嚴峻態勢下,夏之時決定揮戈東指,轉道去川北,因為那裡的革命黨人曾省齋正在策動大川北獨立。革命軍來到距樂至縣城約30華里一個叫放生鋪的地方,截獲了一份軍郵,得知樂至縣城有一個330多人的混成支隊。夏之時遂率領騎兵打頭陣,冒充省城派出的援兵叫開城門。革命軍沒費一槍一彈就佔領了縣城,並將城中駐軍悉數收編,隊伍一下就壯大至近一標的人馬,並且是步、馬、炮、騎、輜五個兵種齊全。
為了提高士兵的革命認識,夏之時集合全軍作了一次思想動員,熱情洋溢地宣講了孫中山的民族、民主革命理想。士兵們明白了起義的目的,紛紛表示願意追隨革命。於是,夏之時帶著這支臨時組成的部隊繼續前進。此時,身後的追兵正步步逼近,而遂寧一帶又有巡防軍重兵把守,北去的道路已經被堵死。夏之時決定帶部隊迂迴安岳縣繞道北上。
部隊行進到安岳縣城外一所小學校休息時,一個名叫王誠的青年教師得知來的是革命軍,興奮地向夏之時報告了城中的情況。原來安岳縣城沒有駐軍,且老同盟會員王孟蘭奔走革命多年,今正欲率全城紳士反正,無奈遭縣太爺反對,雙方僵持不下。
革命軍的到來,打破了城中僵局。縣太爺裹印而逃,王孟蘭大開城門迎接夏之時入城。革命軍在安岳縣得到了休整。在王孟蘭的幫助下,部隊進行了整編,撤了林紹泉的總指揮之職,正式推舉夏之時為總指揮;士兵剪了辮子,領了軍餉;加之夏之時、王孟蘭的演講、教育,部隊士氣空前高漲。此時,追兵管帶龍光又派人送信來,暗示夏之時危險已過,可以放心謀劃了。原來這位龍光亦是軍中秘密同盟會員。
王孟蘭建議夏之時繼續往東去重慶,因為那裡的革命黨人已經做好起義准備,並策反了巡防營、水道巡警。只要夏之時部隊一到,重慶立即就可以反正。夏之時採納這一建議,於是王孟蘭修書一封,派王誠火速送到重慶。重慶同盟會領導人張培爵、楊庶堪等人接到來信,大喜過望。當即決定與夏之時部里應外合。3日後,兵抵潼南,乘舟而下,直抵江北黃桷樹。夏軍來到,重慶革命黨人有了武裝憑借,精神為之振奮。1911年11月21日,派朱之洪前往與夏會商獨立事宜。於是夏軍兼程進抵浮圖關。
1911年11月22日上午,他率師舉著上書「中華民國」、「復漢滅滿」和「保教安民」旗幟,整隊入城。當夏之時率領一千多軍容整齊的革命軍風塵僕僕向城裡開進時,全城已經掛出了白旗;而腰粗氣壯的革命黨人也領著敢死隊員,別著炸彈,威風凜凜地向朝天觀走去。此時的清廷官吏川東道朱有基、重慶知府紐傳善、巴縣知縣段榮嘉等早已嚇得魂不附體。當天,重慶宣布獨立。革命黨宣布成立蜀軍政府,推張培爵為都督,夏之時為副都督,通電全國,宣告重慶獨立。
重慶獨立對於全川產生了巨大影響。1911年11月27日,駐資州鄂軍捕殺了端方兩兄弟。川北、川南相繼獨立。省城的趙爾豐見大勢已去,在提出一系列苛刻條件後,表面上將政權交給蒲殿俊,卻在暗中指使兵變。
蜀軍政府成立後,組建步兵七標和一個炮兵營,1911年12月,蜀軍政府派夏之時率師討伐趙爾豐,後得知趙爾豐已於1911年12月22日在成都被誅,乃停止西征。
西行前,改編蜀軍各標為三路支隊,蜀軍總司令林紹泉接到兼任北路支隊長任命後,以為支隊長官位低,是免去其司令官職,即謀叛亂。蜀軍政府召集黨人及各部院長及軍官臨時會議。適黨人吳玉章由內江至渝,即推選吳玉章擔任臨時會議主席。會上夏之時發言:中外軍制,支隊長乃分道出師之領隊官,名位不卑,且任命書也未取消其司令官位,仍佩帶司令關防,是司令及出師加支隊長名號,事權不為不重,委任不為不專。林紹泉平日跋扈,今更背妄,外樹黨羽,密謀奪權,已查得證據數件。林紹泉知已敗露,自服其罪,吳宣布,按軍律當處死。之時以林自龍泉驛後,贊襄軍務有微勞。按都督特赦令,將林押解湖北原籍。此後,由他兼任蜀軍總司令。林案處理之次日,即逮捕與林紹泉勾結謀反的標統彭伯淵、周少鴻等處以死刑。不久,傳聞清政府派重兵進攻潼關,滇、黔通電推舉他為北伐軍總司令官,不數日,奉南京陸軍部長黃興電令,西北統一,取消北伐。
1911年12月31日,他與張培爵審訊「成都血案」劊子手、清總督署營務處總辦田征葵,宣布其罪狀,斬首示眾。 民國元年(1912年)3月12日,成、渝兩軍政府合並。他任重慶鎮撫府總長。5月7日,堅請辭職,再度赴日留學攻軍事。四川軍政府准予辭職,贈游學費銀三萬元,以酬其勛。同年夏,在上海秘密從事反對袁世凱活動。2月7日,參與上海革命黨人討袁起義。「二次革命」失敗後,逃亡日本。3月7日,在東京參加中華革命黨。
民國5年(1916年)6月,袁世凱死,他返回四川。民國6年,護法軍興,受唐繼堯委為四川靖國招討軍司令兼川東宣撫使。12月。率貴州游擊軍兩營攻走駐合江的川軍一師邱玉華梯團,進駐合江。民國8年(1919年)初,率部到成都大面鋪,交熊克武收編。民國10年(1921年),見軍閥無義之戰,爭紛不止,心灰意懶,遂解甲歸田,在成都創辦錦江公學,任董事長。
民國4年(1915年)3月4日,張培爵被袁世凱殺害,他「篤於患難生死之誼」,對烈士家屬多方照顧,後迎娶張培爵三女張映書為長媳。民國28年,自費出版《張列五遺札》,以資紀念。四川護法失敗後退出軍政界,隱居成都辦學,1928年赴滬就醫。1938年為躲避日軍,返回四川合江,研究佛學及文物古玩,曾任合江縣佛教分會常務委員、法王寺佛學院院董及合江縣銀行董事長。 1949年合江解放後,夏之時離開成都回到故鄉合江居住,擔任合江縣治安委員會委員。1950年,土匪暴亂,受人民政府副縣長之命,寫信動員匪首夏西夔投誠。但隨後夏之時卻在鎮反運動中被錯誤逮捕,1950年10月6日以「組織策劃土匪暴亂」的罪名被槍決,槍殺於合江縣城關鎮,時年63歲。1987年11月,四川省合江縣人民法院受上級指示,對夏之時案進行了認真復查,認定夏之時無罪,進而簽署判決書,為其平反昭雪,宣布恢復其辛亥革命人士的榮譽。
2010年4月21日,經四川省委統戰部同意,夏之時的墓葬從合江縣遷回成都市磨盤山公墓功勛園內。
『貳』 車禍死人肇事逃逸如何處理
一場車禍把我帶走了爸爸的生命 我們一家人過得很幸福,一次偶然,我被一個很好很好的兄弟帶進了《傳消》當時的我太糊塗帶進我的一家人 這那裡面我知道啦什麼叫可怕~完美的家庭從此發生啦翻天復地的改變!是我害了我的家人!在那裡面把家裡所有的家產都送了進去~直接到啦家貧如洗的地步啦,走頭無路才到江蘇打工,在廠里才上啦一個月的班~可憐的爸爸身高只有1。56的個子 他下班回家的路上一場慘厲的車禍帶走了爸爸的生命~他出身於1964年4月7日 車禍的那天我和媽媽都在工作那是2010年12月26號的晚上6點至7點的時間在江蘇省、宜興市、官林鎮、我們還在工作就接到了派出所的急訊!當時的我不知道心有多痛~當我看到爸爸滿身是血倒在血泊之中!頭部和身體都壓變形啦!可憐的爸爸死得不明不白的!開車的叔叔也逃走~他的冤情向誰說?現在他從一個世界走到了黑暗的地獄!他當時肯定很痛很痛~我有爺爺奶奶都不敢告訴他們,現在媽媽每天與淚洗臉~現在只有求警察叔叔和交警叔叔能夠幫助我們找到兇手給我爸爸一個清白 讓他安心的上路!我記得我小時候爸爸天天唱歌讓我和妹妹入睡我們都有一個好爸爸!我的各位兄弟姐妹不管你們的爸爸現在何處你們要記得給他打電話~我現在才嘗試沒有爸爸的痛苦~失去時才知道珍惜 `各位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看到這個消息就幫忙發給所有的群友~我在這說聲謝謝!!!我現在沒有任何辦法!只求你們做個好人幫我發發 我現在的心情真的好悲慘!沒有了爸爸我真的好無助好痛苦!可憐的媽媽今年才42歲不知道怎麼辦?
『叄』 官林有沒有律師事務所
關林廟後面新九街有個王若雲法律咨詢,不過他不是律師。人民法庭邊上有個洛陽市洛龍區法律服務所,不過也不是律師。紗廠南路凱悅大廈有個河南洛神律師事務所。
『肆』 關於蔣姓的名人
東漢
蔣晉, 仙居(今屬浙江)人。西漢交州刺史。
蔣翊, 漢杜陵(今陝西西安)人,封為兗州(今屬山東)刺史。
蔣穎, 封「金華侯」,居婺州金華七新鄉。任中散大夫,車騎大將軍,青州刺史。
蔣鄭, 封「會稽侯」,居越州紹興,。
蔣川, 封「臨川侯」,居潤州鎮江丹徒,任酒泉太守。
蔣 耀, 封「鎮湖侯」,居湖州安吉。
蔣 漸, 封《臨蘇侯》,居姑蘇(蘇州),
蔣 巡, 封「卜亭侯」,居杭州餘杭。官員外郎,散騎長侍,
蔣 稔, 封「平河侯」,居九江平河縣。,官殿中將軍,襲爵九
蔣仁作品
江侯,
蔣 默, 封「雲陽侯」,居義(宜)興和橋南新柯山橋雲陽村,任諫議大夫。
蔣澄, 字少明,居義(宜)興都山寒亭村。官封 亭鄉候,封地在今宜興 山以東,楊巷、官林一帶,不久任婺州刺史。
蔣濟, 揚州楚國平阿(今安徽懷遠),魏關內侯,升遷為太尉
蔣 孟,冀州刺史。蔣澄長子
蔣 直,南陽刺史 蔣澄次子
蔣 休,丹陽刺史。蔣澄三子
蔣 政,荊南刺史。蔣澄四子
蔣 元,兗州刺史。蔣澄 五子
蔣子文,廣陵 (今揚州)人,為秣陵尉,並將鍾山改名蔣山。
蔣義渠,東漢末年袁紹軍將軍。
蔣干,九江(治今安徽壽縣)人。歷史上的蔣干是當時的名士。
蔣 欽, 九江壽春人也。,遷西部都尉,討越中郎將,遷盪寇將軍,召還都拜右護軍,典領辭訟。
蔣 琬, 東漢末年零陵郡人,蜀漢進尚書令,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後封為安陽亭侯,接替諸葛亮為丞相.
北魏
蔣少游,樂安博昌人。官至前將軍、將作大匠,死後贈龍驤將軍、青州刺史
蔣恭, 劉宋曾任台州刺史。
蔣升, 北周,楚國平阿人。官至東騎大將軍、河東郡守
蔣雋, 北洲,官至王府從事中郎、趙興郡
唐朝
蔣鎮, 常州義興人。官至左拾遺、司封員外郎
蔣冽,歷任禮、吏、戶部侍郎,官終尚書左臣。
蔣 防,江蘇義興(即今宜興)人,,歷官右拾遺,司封員外郎,諫議大夫,右補闋,加翰林學士,中書舍人。,貶汀州刺史,連州刺史,大和二年任袁州刺史。
蔣乂,任太常院修撰,貞元中任右拾遺,起居舍人,司勛員外朗,兼史館修撰。,,遷右諫議大夫,封義興縣公。
蔣偕,蔣乂三子,以父蔭歷任右拾遺,補闋,主客郎中兼史館修撰,累任太長少卿,州官等。
蔣伸,今宜興芳庄鎮五牧村人,曾任戶部侍郎、兵部侍郎。,任中書侍郎,兼兵部尚書。,拜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兼刑部尚書、任河中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子少保、太子太傅,贈太尉。
蔣系,入直史館,大和年升右拾遺,史館修撰,,歷任工部、禮部、兵部郎中,同兼史職,懿宗時官兵部尚書,東都留守。
蔣將明,任河中使府,侍御史,左司朗中,國子司業,集賢殿學士,
蔣儼,封大將軍,文學家,授朝散大夫,任幽州司馬,高宗時人蒲州刺使,太子右衛副帥,以太子詹事致仕,封義興沖沖縣子,卒贈禮部尚書,世居宜興。
蔣渙,任鴻臚卿,右散騎常侍,官終禮部尚書。
蔣欽緒,唐萊州膠水縣人,累任太常博士。任吏部的員外郎和侍郎,歷任汴州和魏州刺史,
蔣沇, 萊州膠水人。蔣欽緒之子,官至右散騎常侍,追贈工部尚書
蔣清, 萊州膠水人。蔣欽緒之子。官至太子校書郎、鞏縣丞。
宋朝
蔣浚明,浙江奉化人,北宋時為中書平章事,贈金紫光祿大夫,。
蔣峴,浙江人,南宋寧宗進士,官至刑部尚書,殿中待御史,
蔣琉,浙江人,官至朝議大夫
蔣允濟,南宋初年(1104~1167年),字德施,桂林市興安縣高尚鄉江東村人,其父蔣熙是個讀書人,但一生窮困潦倒。生允升和允濟二子,幼時家貧,親自教讀。允升、允濟勤學苦讀。於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年)兄弟二人同時考取進士,成為一時美談。乾道三年(1167年),蔣允濟最後調升邕州知州兼邕管安撫使,死於任上,積官朝請大夫。
蔣重珍,無錫人,宋寧宗十六年(1223)癸未科狀元。集英殿修撰身份任安吉知州,代理刑部侍郎,為朝請大夫
蔣芾,今宜興楊巷鎮人。蔣儼公十六世孫。被授予起居郎兼直學士院、中書舍人,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兼代參知政事(副宰相)升為左正議大夫、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宰相)。出知紹興,並定居。
蔣默,字靜之,系蔣儼公二十二世孫。任大理寺評事,游學義烏,創居蘇溪。
蔣之奇,常州宜興人。官至宰相。
蔣鍇, 宜興人,官至侍從
蔣猷,(?-約1126),字仲遠,潤州金壇人。官至吏部、工部、刑部、兵部等四部尚書
蔣燦,宜興人,補將侍郎,調承務郎代戶部侍郎,歷任平江、臨安、兩州知府,贈正議大夫
蔣興祖,蔣之奇之孫。以蔭任鐃州司錄,因功陞官,知開封陽武縣。
蔣靜,任安仁縣令,,升職方員外郎,,升國子司業,,任中書舍人(擬詔官),顯謨閣待制,壽州知府,江寧知府,調任睦州知府,任大司成,洪州知府,贈通議大夫。
蔣璨,宜興(今屬江蘇)人。之奇從子。以蔭補將仕郎,任婺州蘭溪縣主簿。歷知撫州,通州。,提舉淮南東西路茶鹽公事,歷知揚州、臨安府,遷兩浙轉運副使,由淮南轉運副使知平江府,
蔣捷,字勝欲,號竹山,宋末元初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南宋詞人,與周密、王沂孫、張炎並稱「宋末四大家」。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
明朝
蔣獻,明洪武年間錦衣衛指揮
蔣廷瓚,河南滑縣人,任嘉興通判,任工部右侍郎。,首任貴州布政使。
蔣貴,靖城阡橋人,升到浙江昌國衛指揮同知、北平彭城衛部指揮企事,定西伯,定西侯
蔣雄,追贈懷遠將軍
蔣琬,授平羌將軍銜鎮守甘肅,神機營總兵,累官太保兼太子太傅,贈涼國公
蔣驥,繼承爵位典京營兵
蔣傅,授平蠻將軍銜,鎮守兩廣,官至太子太保
蔣中臣,明萬曆年間,戶部侍郎
蔣思文,青州蔣氏開祖,明永樂年間進士歷任通政使司通政使(正三品),授嘉議大夫(正三品)左邊青州府同知(正五品)
蔣如蘋,山東益都人,任容城縣令,擢揚州同知。
蔣升,官至南京戶部尚書
蔣欽,常熟人。官至南京御史
蔣昪,全州人,始授南海知縣,官至留都南京戶部尚書
蔣冕,全州人,官至首輔內閣大學士,
蔣信,常德人。累官四川水利僉事遷貴州提學副使。
蔣小保,永樂年間孝義名士。任武功中衛
蔣琮,大興(今北京市屬縣區)人,弘治年間任南京守備太監。
蔣瑤,歸安(今湖州)人。歷兩京御史為荊州知府,調揚州知府。後調陝西任參政,歷湖廣、江西左右布政使,累遷工部尚書,加太子少保。贈太子太保,謚恭靖。
蔣英,嘉善人。歷知松溪、漳浦、宜興。
蔣守約 ,直隸宜興人,為道士,永樂初 舉贊禮郎 禮部尚書,太常寺卿
蔣宗武,江蘇武進人。家世業醫,入太醫院,授以御醫,又擢為院判、院使等職,後晉升為禮部左侍郎。
蔣主善,,江蘇句容人。,太醫院院判蔣武生之子。,任太醫院院判,
蔣用文,祖籍魏(今山西),洪武初遷句容(今屬江蘇)。,升太醫院院判,六年後任承德郎。
蔣若來,江蘇人,明末江浦守備
蔣光彥,福建晉江人,官至江西副使,廣東布政司參議,
蔣德璟,晉江人,擢禮部右侍郎,任戶部尚書,晉太子少保、文淵閣大學士
蔣允儀,明官員,授桐鄉知縣,移嘉興,擢御史,巡按陝西,巡湖廣副使,擢太撲少卿,右僉都御史撫治鄖陽。
蔣士銓,江西鉛山人,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
清朝
蔣廷錫,江蘇常熟人,曾任禮部侍郎、戶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太子太傅,
蔣今長,嘉慶年間山東博山人,官居中書科中書舍人(從七品)加五級,誥封奉政大夫(正五品),,晉贈中憲大夫(正四品)
蔣立鏞,天門人。清嘉慶十六年(1811)狀元。歷任國史館協修及纂修,朝考閱卷官等。任河南鄉試副主考官,出任廣西鄉試主考官。
蔣艮, 商城伏山鄉人,歷任武英殿協修、纂修,國史館協修教習,任山東鄉試副考官
蔣伊,江蘇常熟人,由翰林院庶吉士改陝西道監察御史,官至河南提學副使。
蔣文慶,漢軍正白旗人,授吏部主事,遷員外郎。出為雲南曲靖知府,調雲南府,擢甘肅寧夏道,遷浙江按察使,護理巡撫,遷安徽布政使,擢巡撫。
蔣赫德,遵化人,隸漢軍鑲白旗,任國史院大學士,文華殿、弘文院大學士,禮部尚書。
蔣攸銛,先世由浙江遷遼陽,隸漢軍鑲紅旗,遷御史,任江西按察使、雲南布政使、江蘇巡撫、江南河道總督、兩廣總督等職。調四川總督,加太子太保。授刑部尚書。尋授直隸總督。拜體仁閣大學士,充軍機大臣,管理刑部。授兩江總督,晉太子太傅。
蔣懋勛,浙江臨海人,參加肅清三藩之變克復台灣有功,官至溫州鎮總兵
蔣祥墀天門凈壇鄉七屋台村人,任浙江鄉試副主考,升任國子監司業,後歷任國子監祭酒、少詹,奉順天府丞、通政司副使,光祿寺卿宗人府丞、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鴻臚寺卿等職。
蔣元溥,天門人,任九江知府,署江西鹽法道,
蔣陳錫,江南常熟人,歷官河南按察使、山東巡府、雲貴總督。為
蔣弘道,順天大興人,官至翰林院侍讀學士賜進士第、戶部左侍郎、加一級,左都御史.
蔣益澧, 湖南湘鄉人,清湘軍首領,曾任廣西按察使,浙江布政使,廣東巡撫。
蔣洲,江南常熟人。大學士蔣廷錫之子。初為主事,歷官山西布政使、山東巡撫。
蔣溥,大學士蔣廷錫之子。雍正進士。歷官至湖南巡撫,協辦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和吏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兼領戶部。
蔣國柱,清初漢軍鑲白旗人。,授都察院啟心郎。歷工部右侍郎、戶部
左侍郎。後調江寧巡撫,駐鎮江,補右通政使,遷秘書院學士,尋授山東巡撫。後任浙江巡撫。
蔣鳳藻,清江蘇吳縣人,補福建福寧知府。
蔣錫綬,江蘇長洲人。,刑部主事入直,官至安慶府知府。
蔣振生,金壇人.虎臣修撰之侄也。授國子監學正。
蔣炳,江蘇陽湖人。內閣侍讀入直,官至河南巡撫。
蔣國禎,,鳳陽知府
蔣永修;清官員,學者,經學家。歷官應山縣知縣,刑科給事中,平越府知府,終湖廣提學副使。
蔣發,祖居河南溫縣東鄉劉村,後遷水運村。太極拳創始人。
民國
蔣/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
蔣介卿,浙江奉化人,任過台州地方法院推事、廣州地方審判廳推事、英德縣縣長、後又擔任過浙江海關監督、浙江省政府委員等。
蔣百里,浙江海寧人,國/民/黨陸軍上將.
蔣鼎文,逝江諸暨縣石山人,授國/民/黨陸軍上將,任陝西西安行營主任,兼十戰區司令長官。陝西省主席。
蔣先雲,湖南省新田縣大坪塘鄉大坪塘村人,名湘耘,別名巫生,中國/共/產/黨早期的優秀黨員、學生運動傑出領袖、「黃埔三傑」之首、北伐戰爭烈士。
蔣翊武,澧縣城關鎮人。武昌起義總指揮
蔣/經/國,字建豐,浙江奉化人
蔣尊簋,諸暨紫東滸山人,廣東任混成協協統,任廣東省都督府軍事部長,為浙江都督,兼民政長,任為參謀次長。後歷任軍政部次長,代理參謀長兼滇、黔、贛聯軍第一路司令。
蔣作賓,湖北應城人。著名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陸軍部次長
蔣夢麟,浙江餘姚人,北京大學校長。
蔣正文,字松寒,淄博工礦特區武工大隊大隊長,博山縣警察所建設科長,博山武術宗師
蔣正武,字松鶴,子蔣衍桂博山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女蔣衍芬丈夫是外交部原副部長宮達菲
蔣衍升,同盟會創始人之一,山東省秘書長。
蔣光鼐、廣東東莞人。曾任國民黨第十九路軍總指揮,淞/滬/警/備/司/令。任福/建省/政府主/席兼綏/靖主/任。
蔣/緯/國,浙江奉化人,晉升陸軍二級上將,任裝甲兵司令
蔣華秀,蔣介卿的女兒嫁與白崇禧的外甥韋永成為妻,韋永成在抗戰時。曾任安徽省財政廳廳長。
蔣仲苓,浙江省義烏縣人,任"陸/軍/總/司/令"並晉升"二級上/將",任參謀本部副參謀總長兼執行官,兼任中山科學研究院院長,任"總統府"參軍長,任"總/統/府國策顧問",任"國/防/部長",,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副/主/席,聘為"總/統/府"資政。,
蔣碧薇,江蘇宜興縣,復旦大學法語教授,悲鴻夫人,後嫁張道藩,貴州人
蔣南翔,江蘇宜興人,是「一二·九」運動的重要領導人之一。1952~1966年出任清華大學校長,1956~1966年兼任清華大學黨委書記。期間還任中共北京市高校黨委第一書記、教育部副部長、高等教育部部長等職。1977年後任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部長、中央黨校第一副校長等職。
蔣修仁,陸軍少/將,國民革命軍整編第二十六師四十四旅旅長。
蔣在珍,中/將師長,貴州桐梓人,任新八師師長,第二十五軍第三師師長.
蔣孝先,陸軍中/將。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第三組組長、南/京政/府駐北平憲兵第三團團長。在《何/梅協定》簽署後,蔣/孝先從北平撤回南京,擔任蔣/中/正的侍從室組長。
蔣鋤歐 ,東安山口鋪人。,任國/民/黨四十四軍二師師長,晉升為四十四軍中/將副軍長,任過全國鐵路/甲車司/令、鐵道部警備總局局長、交通/警/備/司/令,,任一,六兩區鐵路軍運指揮官,後調/衡/陽/運/輸/司/令,
蔣伏生,祁陽掛榜山人。升為國/民/黨師長,任李/玉/堂部集/團/軍副/總/司令、長/沙/警/備司/令
近現代
蔣英(1919.9.7~2012.02.05)浙江海寧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中國女聲樂教育家和女高音歌唱家。
蔣潤觀(1916—1990)江西省廣豐縣人。一九六四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蔣正涵,號海澄,筆名艾青,1910年出生於浙江金華,現代文學家,詩人。
蔣勤勤,1975年9月3日出生於重慶,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94級表演系。
蔣雯麗,1969年6月20日生於安徽蚌埠,中國影視女演員,1993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蔣怡,1977年5月12日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華語影視女演員、節目主持人、模特。
蔣大為,男高音歌唱家,1947年1月22日出生於天津。
蔣欣,中國內地女演員。祖籍湖南益陽,出生於烏魯木齊,成長於鄭州。
蔣勁夫,1991年9月2日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內地新生代男演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2009級表演系。
蔣夢婕,1989年12月7日出生於安徽蕪湖,中國大陸女演員,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芭蕾舞專業。
蔣世豪,香港已故足球運動員(1975—2011),司職中前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