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下鄉
那要看在那抄個層面,如果是襲最基層的縣一級法院,往往會被分配到基層法庭去,案子會比較多,而且都是比較瑣碎的事,像離婚的,借錢不還的,打架輕傷害的等一些案子,當事人往往是法律意識比較單薄的,有可能也沒有律師之類的法律代理人,開庭也沒有電視上放的那麼正式,往往會以調解結案。法官本身而言會比較累,執行也要自己去做。如果是中級法院,法官們就會好一點,案子往往是不服基層法院上訴的案子、標的比較大的案子、重傷害的案子,這些案子的當事人往往法律意識比較好一點,基本上都有代理人。法官們也不像基層法院的法官那樣經常要下鄉去面對基層的老百姓,基本上在院里就可以辦公。總體而言,前景也說不上大,法官整體人數要比檢察院多,機會沒有檢察院多,而且比檢察院要忙的多。
㈡ 《馬背上的法庭》觀後感
馬背上的法庭觀後感 法庭,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名詞,儼然是神聖的。這部《馬背上的法庭》 ,也是從一個 側面講述了這個司法權力運作的空間維度。 影片講述了一個「司法下鄉」的故事,五十多歲的法官老馮、因為法官職業化而行將退休 的摩梭族書記員楊阿姨還有大學畢業剛參加工作的彝族大學生阿洛三人組成了一個特殊的 法庭——馬背法庭,在這個移動的法庭上,他們在情與法碰撞中定紛止爭。 在一般的法律人或中高層階級的眼中, 糾紛應該通過傳喚當事人到法庭的方式解決, 但 對於基層甚至是底層司法來說,卻有可能是另一番景象, 《馬背上的法庭》中, 「法庭」是處 於一種主動上門服務性質的,這也油然成為了中國法制的一大特色。因為地區差異的關系, 另外再加上種種自然的、 人文的和歷史的不定項及無可避免因素, 我國的國家權力對某些農 村鄉土社會的控制相對來說還是較為松動和薄弱的,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思想基礎,以及 各方面不等的基礎層面,因此, 「司法下鄉」一詞也成為了國家權力在其權力的邊緣地帶試 圖以法律的方式建立自己的權威的有效屏障和保證, 這也從另一個方面使得國家意求的秩序 得以了貫徹落實。 在浩瀚的中國歷史長河中,國家權力對廣袤的農村都是顯得望成莫及,渺小而卑微,曾 經的「農村包圍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如今,卻也只是沒多大性質度的存留,而 在影片中,也只有國徽和法官服昭示著國家權力的存在,彷彿成為了一種信仰,有些許宗教 意味了吧,但或許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而已。 「豬拱罐罐山案件」或許是對這部影片的一個 小概括,在這個案件中,我們可以看到兩種不同的話語系統,一種是以老馮為代表的鄉土性 話語系統,一種是以阿洛為代表的精英化話語系統。精英化話語系統是現代化的,在現階段 中國話語系統中處於強勢地位, 它總是表現為一種對傳統的革命態度, 對西方文明的推崇備 至,以法治為其主要精髓。而鄉土性話語系統是中國傳統的表述,一種依靠傳統生活的生存 態勢,它注重倫理親情、傳統習慣,法律成為解決糾紛的補充性手段,是退而求其次的策略 性手段。 現代化是幾代中國人的夢想, 但是, 中國不應該在現代化的過程中迷失方向。 迷失自我。 一個社群之所以稱其為民族, 就在於它擁有自己獨特的生存模式, 法治究其實質就是規則之 治,是一種能夠有效運作的生活模式,在建構規則的過程中,不能總是照搬西方模式,更應 該的是「量體裁衣」。
㈢ 法官為什麼不能送法下鄉
您好,你的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的,其實等你做了法官就不會奇怪了,因為現在中國法官數量太少了,而且案件很多,別說送法下鄉了,就是在法院裡面審理案件,都天天忙的要命的,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來下鄉的。希望以後會好點吧。
㈣ 判刑時,法官一般是怎麼說的
法官判決時就是宣讀判決書
以下是民事判決書,供參考:
(199×)建初字第256號
法定代表人劉××,開發公司總經理。
委託代理人馮××,××市 ××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述事實,有雙方當事人陳述及補償安置協議書等書證證實。
本院認為,被告住進安置房後理應騰讓過渡房,故原告要求被告騰讓過渡房的請求應予支持。被告以未辦理安置房的產權證等為由,不騰讓過渡房的主張,不予支持。被告未騰讓過渡房引起糾紛,應負主要責任,故其要求原告賠償損失的請求不予支持;原告未及時解決與拆遷相關的問題,亦有一定的責任,故對其要求被告賠償損失的請求亦不予支持。為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5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本案受理費50元,其他訴訟費用100元,由張×負擔。
審判員:李××
審判員:管××
199×年×月×日
本件與原本核對無異
書記員:萬××
這是刑事判決書
××××人民法院
刑事判決書
(一審公訴案件用)
(××××)×刑初字第××號
公訴機關××××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寫明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貫、職業或工作單位和職務、住址和因本案所受強制措施情況等,現在何處)。
辯護人……(寫明姓名、性別、工作單位和職務)。
××××人民檢察院於××××年××月××日以被告人×××犯××罪,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或依法由審判員×××獨任審判),公開(或不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或員)×××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及其辯護人×××、證人×××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首先概述檢察院指控的基本內容,其次寫明被告人的供述、辯解和辯護人辯護的要點)。
經審理查明,……(詳寫法院認定的事實、情節和證據。如果控、辯雙方對事實、情節、證據有異議,應予分析否定。在這里,不僅要列舉證據,而且要通過對主要證據的分析論證,來說明本判決認定的事實是正確無誤的。必須堅決改變用空洞的「證據確鑿」幾個字來代替認定犯罪事實的具體證據的公式化的寫法)。
本院認為,……〔根據查證屬實的事實、情節和法律規定,論證被告人是否犯罪,犯什麼罪(一案多人的還應分清各被告人的地位、作用和刑事責任),應否從寬或從嚴處理。對於控、辯雙方關於適用法律方面的意見和理由,應當有分析地表示採納或予以批駁〕。依照……(寫明判決所依據的法律條款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寫明判決結果。分三種情況:
第一、定罪判刑的,表述為:
「一、被告人×××犯××罪,判處……(寫明主刑、附加刑);
二、被告人×××……(寫明追繳、退賠或沒收財物的決定,以及這些財物的種類和數額。沒有的不寫此項)。」
第二、定罪免刑的表述為:
「被告人×××犯××罪,免予刑事處分(如有追繳、退賠或沒收財物的,續寫為第二項)。」
第三、宣告無罪的,表述為:
「被告人×××無罪。」〕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份。
審判長×××
審判員×××
審判員×××
××××年××月××日
(院印)
本件與原本核對無異
書記員 ×××
㈤ 送法下鄉的內容簡介
本書分四編。第一編以送法下鄉、法院行政和審判委員會三個制度為切入點從達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考察中國基層司法的制度問題及理論問題。第二編針對區際法系和英美法系有關司法研究之空白;集中考察基層司法中的技術和知識問題,力求將傳統司法理論中看不見的初審法官的技術和知識「問題化」,納入一般的理論分析。第三編考察中國基層司法中包括法官在內的各類法律人。第四編考察了法律實證調查中的權力問題。是對本研究的方法論反思。
㈥ 經常聽到法官改行當律師,為什麼法院留不住人
法官說白了是公務員,是公務員就有編制限制啊,特別是現在,即使沒有編制限制,一個法學畢業的學生到法官,還要司法考試,還要不斷積累經驗,真正能辦案的法官很少。所以其實法律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職業,特別是法官。所以我們認識到很多法官都很辛苦,法院不能不接案子,案子接來了就要辦理,只能壓給有限的幾個法官。而且法庭就那麼幾間。律師沒有限制,只要有律師資格就可以。律師肯定比法官多,很多法官都辭職做律師,收入也高很多。
律師多的原因:一是大量法學畢業生湧入律師所。二是首都北京及省會和地市律師所到地市縣設分所。解決的辦法:一是充分認識人民司法的本質屬性,總結發揚改革開放前人民司法的成功經驗及近幾十年來的好做法。二是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調解功能。三是從根本上減少引發訴訟的發生,引導公眾正確認識訴訟有風險,告知公眾訴訟不是萬能的。樹立化解糾紛的意識,減少訴訟,避免訴訟。
㈦ 電影南平紅荔中,詹法官每次下鄉都要買一塊豆腐,這是什麼意思
也許是高度不夠,買塊豆腐墊腳,也有可能是碰到壞人用豆腐炸死對方
㈧ 送法下鄉怎麼樣
就像馮象說的一樣,看到這個名字就聞到了鄉土的氣息。的確這本書也充滿了鄉土氣息。不像其他人的法律評論,充滿了批評,充滿了鄙夷與漠視。朱蘇力先生的書通過一個個的實例將法律的現狀娓娓道來,有時是法官的無奈,有時是法學家的良心,有時、更多的是人情事故對法律千絲萬縷的影響。這就是現狀,大學里、會議上我們叫喊著各種西方式的法理法彥的時候,很多時候忘記了自己的鄉土,忘記了自己身處的社會,脫離了上面的一切,改革,不用說是改革,光是前行就已經很艱難。 前些天讀了賀衛方的法官文化的意義與課題。 賀先生在文中提了幾點建議「首先,我們要在法官中也要在社會中強化對於法官這種職業傳統的領悟。我們今天的法官並不是一個新興的職業,在西方具有古老的傳統,它有一種深厚的文化積淀。在研究和領悟法官文化時,我們需要了解從蘇格拉底、柏拉圖一直到當代的司法傳統。例如,為什麼柏拉圖認為法官應當年紀大一些,為什麼西方諺語說「法官老的好,律師少的俏」,這樣的觀念對法官選任制度以及司法對糾紛的解決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與此同時,我們還需要研究一下中國古典社會在這方面的學說和實踐,觀察它的效果。有時候法治建設還是離不開我們對自家傳統的創造性轉化,或者是根據今天的社會需要所作的創造性解釋。」 不能說沒有道理,不能說沒有建設性,法官文化很重要。但在當今的法制中,它能解決什麼,也許是我太現實,也許是我太短視。 「法官,只要對法律負責」,但為什麼現實中我們要對那麼多的東西負責,是不是一句口號我們就能從問題面前溜走。有人經常教育我們這個不行那個不好,要有遠見,沒有遠見,現實問題永遠沒有解決。 但是,總是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卻沒有任何實際性的解決方案,法學家的智慧不應當只用在炮轟,他應當用在提供解決的方案,也許有人要說這是匠人們解決的事情,我們這些思想家不需要去想。但是,很多人推崇的英美法,正式在這些匠人們一個又一個充滿靈性與智慧的判決中形成的。
㈨ 基層法官與基層公務員的12個區別
1.誰的入職門檻更不易跨?
要想成為一名普通公務員,擺在你面前的只有一道門檻,就是公務員考試,如果你足夠有實力,運氣也不錯,「春風得意馬蹄疾」也並非難事。而你要想成為一名法官,橫亘在你面前的卻有兩道門檻,你既要通過被譽為「天下第一考」的司法考試,又要通過「中國第一考」的公務員考試,這兩道門檻往往會把一個正常的人蹂躪地苦不堪言,說句實話,成為一名法官比中國足球贏一場都難,因此,凡是考進法院成為法官的同志其實力都不可小覷。
2.誰的任命程序更高大上?
作為一名審判員,需由本院院長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這相當於同級政府部門主官的任免程序,而且法官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得將法官調離、辭退或者作出免職、降級等處分。
3.工作壓力不同
普通公務員絕非「一杯茶、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那麼輕松愜意,加班寫材料、加班下鄉、加班籌備會議,這個早已褪掉光鮮外衣的鐵飯碗只有公務員自己知道有多沉重。如果說普通公務員「壓力是多的」,那法官更是「壓力山大」,如果說普通公務員的工作會時常下起暴雨,那訴訟案件就如同那湍流不息的河水,抽刀斷水水更流,只會借雨水漲船高。以一個法官平均一年辦200件案子計算,平均不到2天就要辦結一起案件,所以,作為法官,絕對不能愚公移山,只能力劈華山。
4.個體性格不同。
如果將普通公務員的性格比喻為一個圓形。而法官的性格則是一個多邊形,內圓外方,在接待當事人時,要像劉備一樣溫和而有耐心,春風化雨從而定紛止爭。而在法律和證據之前,又要像張飛一樣稜角分明,堅持原則,據理力爭,決不讓步。
5.個體長相不同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如果你要辨識出誰是普通公務員則難入登天。而當你看到一個人整日目光凝重暗淡、眼袋發黑下垂、眉間川字凸顯、頭頂金光乍現,有著四十歲的年齡五十歲的面相,長得最著急的那個人很可能就是法官,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6.接觸人群不同
普通公務員所面對的人群中公務員和群眾各佔一半,當然基層鄉鎮機關、扶貧、民政等單位公務員要接觸更多的群眾。反觀法官,特別是民事法官,所接觸的是清一色的普通群眾,而且要麼是怒火中燒的原告,要麼是怏怏不服的被告,法官深處矛盾的漩渦之中稍有不慎便會成為標盤上的圓心。
7.健康狀況不同
如果說普通公務員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而法官的健康狀況則更為堪憂。大多數法官,每天工作時間都在16小時左右,由於常年坐著開庭、調解、寫判決,勁椎病、腰椎病這兩個小夥伴與法官關系最好,除此之外,很多法官還與冠心病、糖尿病、腎結石等疾病保持重要夥伴關系。
8.價值感受不同
普通公務員在寫好一份重要材料、組織了一次重要會議、引進了一個重要項目時成就感自然很是強烈。而法官的成就感則源於一起起犯罪的打擊、一個個矛盾的化解,源於正義的實現和公正的彰顯,法官通常都不苟言笑,但你看到他突然笑了,肯定是當事人冰釋前嫌了,在那個時候,法官的成就感、價值感那是杠杠的。
9.技術層面不同
從職業特點來看,法官屬於技術類公務員,這種技術不是簡單的重復勞動,和醫生一樣要針對不同的案情對症下葯,並會隨著法官從業時間的不斷延續而日益精湛。在法律適用、證據認定上技術更為嫻熟的法官其辦案質效更高,法官也因為其技術能力不同而有法官等級之劃分。
10.職業風險不同
相較普通公務員,法官的職業風險不是一般的高。疾病隱患帶來的職業風險暫且不論,在辦案實踐中,刑事法官被打擊報復、民事法官被威脅傷害、執行法官遭遇暴力侵襲常常見於報端,甚至不乏有法官犧牲在工作崗位上,法官的職業風險固然不能和警察相比,但也是風險四伏。
11.承擔責任不同。
普通公務員職位越高責任越大,工作失誤會被問責。由於工作性質不同,任何一名普通法官都需要對自己所承辦的案件承擔錯案問責制和終身負責制,一名法官在崗期間要辦理數千件案件,不可能每件案件都辦的堅如磐石,但如果錯案發生,很可能一不小心毀掉一世英名,真可謂是如履薄冰。
12.廉政要求不同
古語雲,民不畏我嚴而畏我不廉。法官作為特殊群體,除了嚴格遵守普通公務員必須遵守的「一準則、兩條例」等各項廉政行為要求之外,還應遵守《法官法》、法官職業道德、「五個嚴禁」等針對法官群體所特有的廉政行為規范,同時,媒體對於法官的監督力度相比普通公務員更強。身正不懼影斜,法官務必慎獨自律,方能使自己所承辦的案件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真正考驗。
㈩ 旗縣法院法官助理還要下鄉嗎
目前無明文規定。
法官助理的配備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種:
第一,直接配備給法官,並由法官對法官助理進行管理;
第二,配備給合議庭,由合議庭進行管理;
第三,配備給各審判庭,由審判庭對法官助理進行統一調配使用與管理;
第四,由某一內設機構統一管理,在某一案件確定合議庭成員或獨任法官後,再將法官助理配備給該合議庭或獨任法官。
以上幾種配備模式各有特點,試點法院可以根據本院案件和人員的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方式對法官助理進行管理,並在實踐中積極總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