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名法官
㈠ 上海五法官集體嫖娼違反了哪些規范
首先糾正一下,是四位法官集體嫖 娼(其中有位法官因為喝醉了,沒能進行嫖 娼,所以只是四位不是五位,這個是重要細節)
其違反的主要規定是《中國共產黨黨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法官行為規范》等。
附相關新聞報到,請您參閱:
【上海4名招 嫖法官職務及嫖 娼經過公布】
現已查明,今年6月9日,市高院民一庭副庭長趙明華接受上海建工四建集團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副總經理郭祥華邀請,前往南匯地區的通濟路某農家飯店晚餐,趙明華又邀市高院民一庭庭長陳雪明,市高院紀檢組副組長、監察室副主任倪政文,市高院民五庭副庭長王國軍一同前往。晚餐後,以上5人又和3名社會人員一起,前往位於惠南鎮的衡山度假村內的夜總會包房娛樂,接受異性 陪 侍 服務。當晚,參與活動的一社會人員從附近某養身館叫來色 情 服務人員,趙明華、陳雪明、倪政文、郭祥華參與嫖 娼活動。
依照相關法紀規定,市紀委、市高院黨組和有關部門決定:
給予趙明華、陳雪明開除黨籍處分,由市高院提請市人大常委會按法律規定撤銷其審判職務,開除公職。
給予倪政文開除黨籍處分,免去其市高院紀檢組、監察室相關職務,由市高院提請市人大常委會按法律規定撤銷其審判職務,開除公職。
給予王國軍留黨察看兩年處分,由市高院提請市人大常委會按法律規定免去其審判職務,撤職處分。
給予郭祥華開除黨籍處分,相關企業給予其撤職處分並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七條 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完成黨的任務的保證。黨組織必須嚴格執行和維護黨的紀律,共產黨員必須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的約束。
第三十八條 黨組織對違犯黨的紀律的黨員,應當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精神,按照錯誤性質和情節輕重,給以批評教育直至紀律處分。
嚴重觸犯刑律的黨員必須開除黨籍。
黨內嚴格禁止用違反黨章和國家法律的手段對待黨員,嚴格禁止打擊報復和誣告陷害。違反這些規定的組織或個人必須受到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的追究。
第三十九條 黨的紀律處分有五種: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開除黨籍。
留黨察看最長不超過兩年。黨員在留黨察看期間沒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黨員經過留黨察看,確已改正錯誤的,應當恢復其黨員的權利;堅持錯誤不改的,應當開除黨籍。
開除黨籍是黨內的最高處分。各級黨組織在決定或批准開除黨員黨籍的時候,應當全面研究有關的材料和意見,採取十分慎重的態度。
㈡ 香港高等法院法官的生成機制是什麼
高等法院首席法官須由行政長官提名,立法會通過方能任命。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九十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和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應由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
除本法第八十八條和第八十九條規定的程序外,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的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命或免職,還須由行政長官徵得立法會同意,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根據香港法例第4章《高等法院條例》第29條《休庭期》所規定,高等法院及各登記處每年須遵守以下的休庭期安排為暑假、聖誕假期、復活節假期。
香港高等法院 (High Court,主權移交前稱為最高法院 ,1997年回歸後因與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沖突而更名)是香港司法機構的一個法院,由兩部份組成:原訟法庭和上訴法庭。
原訟法庭是香港最高級的原訟法院,除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防和外交等國家行為外,可聆訊香港任何的民事和刑事訴訟,和處理來自部份專門法院的上訴訴訟,對其有無限的司法管轄權。上訴法庭是香港除終審法院外最高級的上訴法院,專門處理來自原訟法庭、香港區域法院和土地審裁處的上訴訴訟。
(2)五名法官擴展閱讀
無論是刑事或民事訴訟,被告人、訴訟各方及上訴人均可親自進行訴訟或延聘律師代表他們進行訴訟。如你負擔得來,可聘請私人執業的律師,否則可申請法律援助。請參閱「怎樣申請民事訴訟的法律援助」這本小冊子以了解有關詳情。
上述小冊子可向各法院、法律援助署及各區民政事務諮詢服務中心免費索取。民事訴訟的任何一方均可直接向法律援助署署長提出申請,地址是香港金鍾道66號金鍾道政府合署二十四樓。受羈押的被告人如想申請法律援助,應與有關院所的福利主任聯絡。
選擇親自進行訴訟的被告人或訴訟人應在聆訊開始前作好周詳的准備。
㈢ 中國近代有名的法官都有誰呢
倪征燠 (1906-2003),
中國第一位國際大法官,我國著名的法學家。倪征燠可以說是與中國二十世紀法制史同行一生版的人,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我的一生沒有離開過一個『法』字。」
1906年出生於蘇州府吳江縣(今蘇州市吳江區)的黎里鎮,中權學畢業後,他立志學法,報效國家。他先在東吳大學法學院讀法律專業( 1915年法學院設立於上海),1928年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學院;之後留學於美國斯坦福大學法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受聘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榮譽研究員。1931年起先後在上海東吳大學、大夏大學、持志大學講授國際法、國際私法、比較民法、法理學等課程。1946年-1948年參加東京審判。1987年當選為國際法研究院聯系院士,2003年逝世。
㈣ 特別行政區法官是由誰任命
法律分析: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和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應由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的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命或免職,還須由行政長官徵得立法會同意,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第八十八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的法官,根據當地法官和法律界及其他方面知名人士組成的獨立委員會推薦,由行政長官任命。
第八十九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的法官只有在無力履行職責或行為不檢的情況下,行政長官才可根據終審法院首席法官任命的不少於三名當地法官組成的審議庭的建議,予以免職。
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的首席法官只有在無力履行職責或行為不檢的情況下,行政長官可任命不少於五名當地法官組成的審議庭進行審議,並可根據其建議,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予以免職。
㈤ 決定美國墮胎權的5位大法官是誰他們為何會這么做
這五位法官是美國人而且在該領域非常有名,他們如此做的原因可能是覺得,還沒有出生的嬰兒,也有享受都世界上來的權利,但是有利肯定也有弊端,但是剝奪了女性自由生育的權利。
在中國幾乎沒有人關注墮胎問題,一般人也都很識相的避諱談及這個話題,大部分的中國人,都認為這是個敏感的私人問題,還特別涉及女性的隱私。至於判斷這件事情在道德方面是不是存在什麼問題,那隻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每個人自己心裡都有桿秤。但是在美國啊,墮胎話題啊,已經被玩出花樣來了。前段時間,美國一家權威媒體發布了一份泄露出來的最高法裁決草案,結果造成崇尚自由的美國人民又上街捍衛起自己的權利了。說白了,保障還沒出生孩子的權利,也就無法保證孕婦支配自己身體的權利。
㈥ 起底讓美國女性失去墮胎權的大法官,這名大法官為何這么做
今天是6月28日,根據最新消息,美國50多年前的羅伊訴韋德案件正式被宣布無效,本來該進入憲法的保護女性的墮胎權從今天開始失效,只能依據各州的法律來進行控制,那麼在最高法院進行宣布結果的時候,其中一名大法官特別支持這個決定,並且也投了贊成票,那麼這名大法官為什麼要這么做呢?
希望美國能夠更切實的保護婦女的權力不受侵害!
㈦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大法官
1、梅汝璈
字亞軒,江西南昌人,律師、法學家。1946年代表中國出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參與了舉世聞名的東京審判,對第一批28名日本甲級戰犯的定罪量刑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梅汝璈1904年出生在南昌青雲譜朱姑橋梅村。1916年至1924年之間在清華學校學習,1924年考取公費赴美留學項目,入讀斯坦福大學,1926年獲得文學士學位,進入芝加哥大學法學院學習,1928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1929年歸國後曾任教多所大學,曾任行政院院長宋子文、外交部部長王世傑的助手;1946年,並於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任中國代表法官,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之審判日本對亞太地區引發大規模戰爭和傷害所應負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案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1973年在北京逝世,終年68歲。
2、倪征燠
國第一位國際大法官,我國著名的法學家。倪征燠可以說是與中國二十世紀法制史同行一生的人,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我的一生沒有離開過一個『法』字。」
1906年出生於蘇州府吳江縣(今蘇州市吳江區)的黎里鎮,中學畢業後,他立志學法,報效國家。他先在東吳大學法學院讀法律專業( 1915年法學院設立於上海),1928年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學院。
之後留學於美國斯坦福大學法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受聘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榮譽研究員。1931年起先後在上海東吳大學、大夏大學、持志大學講授國際法、國際私法、比較民法、法理學等課程。1946年-1948年參加東京審判。1987年當選為國際法研究院聯系院士,2003年逝世。
3、劉墉
字崇如,號石庵,祖籍安徽碭山,出生於山東諸城。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大學士劉統勛長子。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
嘉慶九年(1804年)十二月病逝,時年八十五歲,追贈太子太保,賜謚號文清。
4、海瑞
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諭,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
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賄,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5、包拯
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
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及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後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知諫院時,多次論劾權貴。
再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海瑞
網路-倪征燠
網路-梅汝璈
㈧ 世界十大黑幫組織名稱及頭目
最龐大的東亞黑幫組織:雅庫扎
一個有數百年歷史的東亞黑幫。它在日本可以公開活動。教父由民主選舉產生,並通過記者招待會公之於眾。目前約有10萬成員,3個最大的幫會分別是山口組(26000人)、稻川會(8300人)和住吉會(8200人)。年收入在1000億美元以上,其中35%來自毒品,也有20%是正當投資所得的合法收入。
如果有人在日本街頭尋釁滋事,那麼最先趕到的,不是警察,是雅庫紮成員。他們會用最殘酷的手段對付鬧事者以維持自己地盤上的秩序;如果發生了謀殺案,雅庫扎也會像警察那樣不遺餘力地調查真相,然後把兇手交給真正的警察。投桃報李,每次政府掃黑前,雅庫扎高級成員都會提前迴避。考慮到警方的面子,他們通常會留下幾只槍,方便警察「沒收」。
雅庫扎和政界的關系很好,每次競選的背後,都有來自雅庫扎的資金和選票。因此,當山口幫教父因謀殺入獄時,前首相相岸信介和兩位前大臣聯名保釋他。這件事震驚了世界,但日本人卻習以為常。1975年,日本警方在一位山口組教父的家中發現一張巨幅照片,照片上的教父正與當時的首相大平正芳舉杯痛飲。
雅庫扎和官方也不是完全沒有沖突。當教父田崗葛路因心臟病去世時,山口組不顧警方的反復規勸,決定公開舉行傳統的佛教葬禮。作為報復,警方逮捕了近900名山口組成員。但到了葬禮那一天,還是有來自全國的1300名追隨者聚集神戶。大約800名頭戴鋼盔、手持盾牌的防暴警察在四周嚴陣以待,另外500名警察在機場和火車站搜身檢查每一個參加葬禮的人,包括日本的頭號明星高倉健。高倉健因雅庫扎電影《網走監獄》而成名,並在《田崗生活三步曲》中扮演田崗葛路本人。
葬禮後,108名高級成員投票選舉竹中正久繼任教父。但是,二老闆山本廣拒絕合作。他召開記者招待會,他告訴日本人民為真理奮斗的時刻到了,並正式宣布:「我不能同意竹中做山口組教父,這是我誠摯的最後的決定。」
2個月後,山本和另外18位高級成員組建了「伊地和」幫,拉走了山口組的一半成員。為了不讓山本廣的風頭壓過自己,竹中正久舉行了更為隆重的就職典禮。300多名成員參加,全部是黑西服、白領帶和鍍金的幫徽。在一家日式酒店裡,前教父遺孀庄嚴地把一支象徵無上權力的短劍交給新教父。
在日本黑幫里生存,是件非常難的事。1993年6月,稻川會的一個組長小宮政芳朗,因無法完成組織分配的保護費定額開槍自殺了。自殺前他給情婦打電話說:「與其因借不到錢被組織開除而丟臉,還不如去死。」3周後,山口組的一位組長也因同樣的原因而飲彈自盡。
最囂張的販毒集團:麥德林
巴勃羅·埃斯科巴曾被《財富》雜志評選為全球7大富豪之一,他那由4萬人組成的私人軍隊裝備精良;他的專機叫「雲雀"。這架戰斗直升機原屬哥倫比亞海軍,配有多管火箭筒及響尾蛇導彈,號稱「空中坦克」。埃斯科巴出動3架戰斗機把「雲雀」迫降在自己的機場,成為他的私人專機。
埃斯科巴是有史以來最囂張的毒梟。逮捕他的警察,不出3天就被人射殺;審判他的法官,妻子被輪奸後,沾滿精液的乳罩和內褲被寄到法官辦公室;通緝他的哥倫比亞總檢察長,被他反過來懸賞1億美元捉拿,最後橫屍街頭。1987年,他的兄弟奧喬亞被捕。負責審判的哥倫比亞最高法院院長先後辭職,司法部長不得不取消逮捕令。
但在當地人眼裡,埃斯科巴是一個英雄。「哥倫比亞人民終於拿起了打擊美帝國主義的有力武器,我們對美國社會上的2500萬吸毒者不負任何責任!」埃斯科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這樣說。
美國政府一直想除掉埃斯科巴,這很不容易。1984年3月,在美國軍事顧問的指揮下,5000名哥政府軍乘坐大力神運輸機直搗麥德林集團的老巢。在數十架美製F-16戰斗機和阿帕奇直升機的空中支援下,打死150名毒販,俘虜了上千人。
但是,埃斯科巴的反擊也異常犀利。僅過1個月,哥倫比亞禁毒總指揮——司法部長拉臘被槍殺。5月,50多名毒販乾脆沖入哥倫比亞司法部大廈,試圖綁架正在開會的司法部、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和緝毒警察局的高級官員。400多名軍警奮力抵抗,雙方一度形成僵持局面。隨後,300名攜帶地對地導彈的販毒前來增援。戰斗一直持續到深夜,直到哥倫比亞國防軍加入戰斗,毒販們才帶著5名法官和1名警察局長離去,留下34具警察和11名法官的屍體。
1989年,美國航天局動用最先進的「大鵬」偵察衛星和紅外熱像儀確定了麥德林集團的准確位置,哥倫比亞政府發動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緝毒行動:由美國訓練的200名特種隊員直接空降虎穴,國防軍精銳第14旅的數千名官兵左右兩側合圍,切斷陸地和海上逃亡路線,最後由50架F-16戰斗機組成轟炸機群,對麥德林基地進行毀滅性轟炸,夷平為止。但是,埃斯科巴和他的手下還是奇跡般地逃了出來,繼續跟政府軍糾纏。
1991年,哥倫比亞政府接受了埃斯科巴提出的3項招安條件:保證他的個人財產合法化;懲辦侵犯過毒販及其家屬人權的警察;建一座由正規部隊看守的專門監獄以確保他們的生命安全。
邊境線養肥的黑幫:墨西哥黑幫
2003年5月,美國海關在一輛卡車上發現了80名來自墨西哥的偷渡者,其中18人已窒息而死。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來自世界各地的「蛇頭」雲集墨西哥邊境。那些懷抱著美國夢的各色人等不知疲倦地一次次闖關,一次次被驅逐。統計數字告訴他們,如果沒有暴斃途中的話,平均冒險7次就能進入富裕的美利堅。
販毒是美-墨邊境的保留節目,每年有超過100億美元的毒品從這里進入美國。
綁架是墨西哥黑幫的傳統游戲,這里的綁票僅次於哥倫比亞,排名世界第二。2000年被捕的頭號通緝犯卡萊特里,一人就做了20多票大案,從墨西哥克萊斯勒汽車公司老闆到總統飯店集團總裁,只要被他盯上,絕對沒跑兒。連外國大使也無法躲避劫掠。2002年11月,西班牙國王卡洛斯正式訪問墨西哥。在西班牙駐墨大使前往機場迎接國王的途中,暴徒洗劫了這輛掛有西班牙國旗和外交牌照的汽車。事後西班牙駐墨使館說,他們不打算向警方報案,因為「這純粹是浪費時間,不會有結果」。
庫利阿坎、瓜達拉哈拉、華雷斯、馬塔莫羅斯、索諾拉和蒂華納——墨西哥的這6大黑幫家族共同控制著與美國接壤的3200公里長的邊境線,他們因此腦滿腸肥。毒販子和非法移民的組織者都樂意聚集在他們周圍,分享豐盛的殘羹。
墨西哥政府並非坐視不管,他們先後重金請來兩位「黑手黨剋星」做顧問。一位是紐約前市長朱利安尼,另一位是巴勒莫前市長萊奧盧卡·奧蘭多。但結果如何呢?收了400萬美元顧問費的朱利安尼認為,初見成效至少要在3年以後
從冷戰結束中受益:俄羅斯黑幫
冷戰結束後,俄羅斯黑幫終於能自由地與國外同行切磋技藝。雙方惺惺相惜,大有相見恨晚之感。俄羅斯黑幫向奈及利亞提供武器,從哥倫比亞購買毒品,與義大利黑手黨合作洗錢,跟日本雅庫扎攜手開拓色情市場,他們販賣核材料的企圖一直是美國政府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認為,俄羅斯黑幫已經取代了前蘇聯軍隊,成為歐美安全體系的新威脅。
在俄羅斯國內,黑幫則控制了一切。「體壇教父」托克塔霍諾夫,不僅在鹽湖城冬奧會操縱裁判令旗下選手獲得雙人滑冠軍,還把手伸向網球界。卡費爾尼科夫、薩芬、庫爾尼科娃公開承認和這位「體壇教父」是朋友,但都拒絕深談細節。庫「辣妹」解釋說:「我是一個俄羅斯人,我還要回到那去。」 活著的人只能保持沉默,敢談論細節的體育人都死了。1996年,斯巴達克職業冰球俱樂部總經理被槍殺。不到一年,俄羅斯冰球協會負責人下了地獄。2個月後,莫斯科斯巴達克足球俱樂部總經理也見了閻王。
網路賣淫是俄羅斯黑幫步入信息時代的標志。在國際徵婚網站里,雖然肯定有良家婦女,但如果徵婚者過於美艷動人的話,很可能就另有玄機了。俄羅斯《真理報》說70%的跨國徵婚都由俄羅斯黑幫控制,一個嫁到美國的新娘熟悉當地環境後,就會把她的姐妹們弄過去,共同開拓當地市場。是否屬實,不得而知,但在俄羅斯最大的國際徵婚網站上,確有很多明眸皓齒的少女。如果你願出2000美金,網站可以為你安排一次「特殊」的相親之旅。
犯罪之都——聖彼得堡
俄羅斯總統普京花了15億美元慶祝「聖彼得堡建市300周年」,44國元首也前來捧場。但在當地人眼裡,這是一座「犯罪之都」。
2000年爆發的新一輪沖突中,波羅的海石油公司總裁卡盧什於光天化日下被打死在市中心,而俄羅斯最大的啤酒製造廠的二號人物、35歲的沃爾斯曼也被神秘的職業槍手在家門口乾掉。2002年,聖彼得堡警方繳獲2000多件武器,包括100多枚手榴彈和21挺機槍。而當地媒體認為,警方所繳獲的與黑幫持有的相比,「連冰山的一角都算不上」。
在這座犯罪之都,官員似乎很難一塵不染。謠傳說聖彼得堡市長弗拉基米爾·雅科夫列夫是在黑幫的支持下贏得兩次連任。就連普京這位以清白無瑕著稱的總統,也似乎脫不了關系。據美國《新聞周刊》報道,美國和歐洲情報官員懷疑聖彼得堡的俄羅斯-德國房地產開發公司參與黑社會洗錢,而普京在聖彼得堡當副市長期間曾在該公司的顧問委員會中任職。盡管沒有證據表明普京從這家公司得到過好處,但在這些蛛絲馬跡里依然可以嗅到無孔不入的黑幫氣味。
臭名昭著的華裔黑幫:大圈幫
最早的華裔黑幫被稱為「中華英雄」,他們有資格驕傲,面對警察的漠視,除了團結起來對付當地黑勢力外,他們別無選擇。
在警方檔案中最早出現的華裔黑幫,是20世紀70年代紐約唐人街的ABC(American-born Chinese,在美國出生的中國人)組織。ABC與黑手黨進行了3年戰爭,令甘必諾家族失去了37名得力干將。據聯邦調查局對保羅·甘必諾的竊聽錄音顯示,這位教父認為黑手黨已無法繼續控制唐人街,不如放棄。就這樣,ABC「解放」了唐人街,並在地下社會贏得了聲譽。
失去共同的敵人後,ABC內部開始火並,內戰長達10年,直到1985年美國警方成功卧底,一舉將所有老大全部投入監獄,唐人街才恢復了寧靜。但和平是短暫的,沖突才是永恆主題。ABC的失敗,給另一個華裔黑幫大圈幫提供了迅速崛起的機會,偷渡和高科技犯罪成為唐人街的新油水。
大圈幫只是初級階段的黑幫,沒有嚴密的組織結構,核心成員多有行伍背景。大圈幫最早成名於香港,然後隨著內地移民潮轉戰北美和澳大利亞。
80年代初期,大圈幫的標准配備是「黑星」(五四手槍)。盡管黑星的指向性差(25米的距離能跑偏20公分)、握把角度不好(正常握持時槍口向下,所以手腕要向上挺),但是它的穿透力極強,極其適合黑幫的近距離作戰。當時香港警察的防彈衣,遇到「黑星」絕對是一槍一個洞。因此有經驗的香港警察,見到「黑星」掉頭就跑。
加拿大也是大圈幫的勢力范圍。在當地有組織犯罪調查局的名單上,大圈幫已經超越港台的蓮花幫和越南幫,成為亞裔黑幫中的老大。它與當地的地獄天使幫攜手,控制了毒品批發市場的半壁江山。
大圈幫在澳大利亞也赫赫威名。2002年,澳大利亞警方查獲一起上億美元的販毒案,結果發現有10名大圈幫成員涉嫌其中。他們不僅把越南裔的「5T黨」趕出澳大利亞唐人街,也向當地白人發動了新一輪的鴉片戰爭。
黑社會的智囊:美國猶太幫
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猶太智囊。小布希的智囊是副國防部長沃爾福威茨,而盧西安諾的猶太智囊是邁耶·蘭斯基,他是唯一能參加黑手黨全國代表大會的外國人。雖然沒有投票權,但義大利教父們異常尊敬他,因為蘭斯基不僅有頭腦,還掌控著黑手黨的財務收支。
蘭斯基和盧西安諾的友誼可以追溯到童年時代。當盧西安諾向這個猶太小孩收保護費時,得到的回答是:「把你的保護費塞進你的屁眼裡吧,我不需要。」他們從此成為朋友,除了相同的野心和暴力外,他們都是冷靜的職業罪犯。20世紀20年代,盧西安諾和蘭斯基開辦了「七家集團」,壟斷了紐約的私酒市場。為了保持與蘭斯基的友誼,盧西安諾甚至不惜幹掉自己的教父——馬塞利亞。
在蘭斯基的策劃下,盧西安諾一步步地把充滿暴徒氣息的黑手黨改造為組織嚴密的現代化社團。當盧西安諾入獄時,蘭斯基設法營救了他;當盧西安諾被流放西西里時,蘭斯基成為他在美國的代表。
但是,教父之間的友誼建立在實力基礎上。盡管遠在西西里的盧西安諾依然具有強大的影響力,但遙控指揮總不如身臨其境,蘭斯基開始悄悄發展自己的勢力,一個重要的舉措是投資建立賭城拉斯維加斯。
提出建議的是本傑明·西格爾,蘭斯基童年時期的戰友;促使黑手黨全國委員會通過建議的,是習慣於幕後操縱的蘭斯基。1943年,西格爾開始在荒涼小鎮拉斯維加斯建設第一座賭場——「火烈鳥」旅館。但是,1946年旅館的開業徹底失敗,600萬美元打了水漂。更致命的是,西格爾的女友弗吉尼亞·希爾在瑞士的賬戶卻多了50萬美元。這令蘭斯基和黑手黨感到憤怒。他一邊以5萬美元盤下破產的旅館,打發掉債權人;一邊促使委員會通過了對西格爾的死刑判決。
兩年後,旅館重新營業。經過前一次的失敗,這次開業大獲成功,第一年就賺了100萬美元。在上個世紀40年代,這相當於紐約黑手黨一年的保護費收入。會下金蛋的旅館越蓋越多,到了60年代,蘭斯基和他的猶太幫在拉斯維加斯有了17家賭場,而黑手黨只有11家。
蘭斯基的過人之處還在於他始終躲在黑手黨的背後。黑手黨的所有收入,他都有一份;而來自政府和警方的打擊,卻全落在黑手黨的背上。
囂張加拿大的黑幫:地獄天使
60年代,一群騎著大功率摩托車四處亂逛的美國嬉皮士創造了這個名詞。這些穿著黑色皮衣、蓄著落腮鬍子,肥胖粗魯、決不洗澡的傢伙沿著高速公路穿行北美,嚇壞了許多寧靜的村鎮,也吸引了不少崇拜者加入。到了80年代,厭倦了流浪的「天使」們在加拿大成立了地獄天使黑幫,目前已茁壯成長為加拿大的第一黑幫。總部設在蒙特利爾,成員約4萬人,以販毒為主業。
1995年,地獄天使和另一大黑幫滾石機器在魁北克省爆發了地盤爭奪戰。沖突持續了7年,在你來我往的謀殺和報復中,雙方共有160人下了地獄。迫於平民不滿情緒日趨強烈,加拿大警方發動了「2001春季行動」。2000多名警察在一夜之間逮捕了100多名「天使」。警方暗示,如果雙方繼續廝殺下去,他們還會採取更嚴厲的鎮壓措施。和平的呼聲產生了效果,2001年9月26日下午,雙方舉行了閉門會議,地點選在魁北克省的一家法院里。那裡既安靜又安全,沒人能把槍帶進法院,而警方掃黑組也不會光顧法院。地獄天使的教父茅利斯·布徹與滾石機器的老大弗萊德·特莫各帶了3名助手,在庄嚴的法院里達成了歷史性和解。魁北克安全部的發言人事後證實了這一消息,但他強調,雙方的和解不會影響警方對暴力事件的打擊。不過在那以後,加拿大警方再也沒有進行大規模掃黑行動.
三合會犯罪活動威脅全世界
香港黑幫三合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也最令人懼怕的有組織犯罪團伙。這個活動詭秘、組織嚴密、觸角遍布全球的黑幫從事的非法活動包括販毒、勒索、色情、綁架、組織偷渡、各種造假和欺詐、盜版錄象、放高利貸和賭博等。據一名西方專家和作家的估計,三合會經手了世界上90%的海洛因交易。由於該團伙行事高度隱秘,在考證其活動范圍和程度時,很難區分傳聞和事實。但《龍記辛迪加》(The Dragon Syndicate)一書的作者布斯(Martin Booth)試圖對三合會的幫派文化作較深入的探索。他援引聯合國消息來源說,三合會是人們所知道的對世界構成最大潛在威脅的黑幫。
古已有之
三合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的民間幫會勢力。布斯在書中考證說,第一個「正式」的三合會組織是在公元九世紀時出現。當時,這種秘密幫會主要是為富有家庭提供保護。「三合會」這個名稱據信代表了天、地、人三者和諧的意思。
早期秘密幫會發展成員的基礎主要是宗族聯盟、互相保護和償還私人債務或報恩。三合會就在這種幫會基礎上不斷發展,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間里作為一種亞文化組織存在和延續。但到了十九世紀,中國朝廷開始對民間秘密幫會社黨採取格殺勿論的政策。
遍布全球
隨著華人不斷移居到全世界各地,三合會的勢力也在全球范圍內不斷壯大。三合會在荷蘭、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和美國等許多國家都已經紮下了根,而僅僅在香港,就有50個屬於三合會的團伙。目前據說有4個三合會團伙在英國活動,其中人數最多的一個叫14K。
而在中國,三合會的勢力近年來也在增強。2004年初,中國政府開展了一次打擊有組織犯罪團伙的運動,據稱逮捕了數千名被認為是三合會成員的人。
在世界其他國家,當地警方在對付滲透到當地社會中的三合會勢力時也感到棘手,因為這個組織通常只在華人社區內活動。三合會的受害人往往因為害怕而不敢向當地警察報案,事件的證人即使向當局提供了證詞,在臨近法庭開庭審理時往往也會撤回證詞。
㈨ 美國的司法體系
美國的法院體系和司法原則
一、雙重的法律體系和司法體系
在美國打官司,首先得知道哪些案件應該向州法院起訴,哪些案件應該向聯邦法院起訴。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有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州憲法和州法律兩個法律體系,但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具有最高地位。法院同樣存在聯邦法院系統和州法院系統,聯邦有最高法院,各州也有州的最高法院(有的州稱為州最高上訴法院或上訴法院)。州法院是州政府的司法部門,聯邦法院則是聯邦政府的一個部門,這兩套法院之間沒有上下級關系,但在司法管轄的范圍上有所分工。絕大多數的案件,既可向州法院起訴,也可以向聯邦法院起訴。但州法院審判案件時,在適用法律方面不僅受州憲法和州法律的限制,也要受聯邦憲法和法律以及聯邦所簽定條約的約束,「即使州的憲法和法律的任何條款與之相抵觸」。
聯邦法院的管轄權受聯邦憲法和法律的限制,只能行使由聯邦憲法賦予和由國會立法規定的聯邦司法權力。根據美國憲法第三條第二款的規定,合眾國司法權適用於以下范圍的案件:①合眾國作為訴訟的一方的案件;②涉及到州的案件,具體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州之間的訴訟案件、一個州與另一個州的公民之間的爭執案件、不同州的公民之間的訴訟、同一個州的公民之間關於不同州的土地的所有權的訴訟;③涉及大使、公使和領事的一切案件;一州或其公民與外國或外國公民或屬民之間的訴訟;④所有涉及到聯邦憲法、國會通過的法律和根據聯邦權力締結的條約的一切案件,以及關於通航水域的法律一切案件。
憲法讓聯邦法院有權審理上述案件,但並沒有禁止州法院審理這些案件。但是,美國國會可以規定某些案件由聯邦法院獨自行使管轄權,如反對合眾國的犯罪所引起的案件,以州為訴訟當事人的案件,涉及大使和其他外交官員的案件等。這樣,在任何一個州里,都既有州法院系統,也有聯邦法院系統。對有些案件,兩種法院都可以受理;另一些案件,只有州法院才能受理;還有些案件,只有聯邦法院才能受理。事實上,聯邦法院審判涉及聯邦法律的一切案件,但憲法對初審管轄權和上訴管轄權作了區別,如聯邦最高法院只擁有有限的初審管轄權,但最高法院擁有廣泛的上訴管轄權。因此,在美國,一場官司可能從州法院開始,但如果涉及到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就可以從州最高法院上訴到聯邦最高法院。
二、司法獨立原則
司法獨立是法治原則在司法領域的體現。司法機關的基本任務和職責,就是根據憲法和法律裁決公民與公民之間、公民與國家機關之間的各類糾紛和爭執,法官做出裁決,只服從憲法和法律,必須獨立進行審判。司法獨立,首先是指獨立於行政機關,法院和法官行使司法權,不受行政機關的干涉,不接受行政機關的領導和指示,行政機關不得因法官的判決不符合其意願而將法官撤職。但在美國,由於實行所謂「嚴格的」三權分立,司法獨立還強調法院獨立於立法機關。由於獨立後的13國普遍奉行「立法至上」的原則,一段時間里,議會任意侵佔侵佔行政和司法部門的權力,議會甚至宣布法院關於財產爭議的裁決無效。因此,制憲會議有意讓聯邦政府的三個部門相互獨立,相互平行,國會也不能幹涉和干擾法院的審判活動,法官如果認為國會制定的法律違反憲法,就可以拒絕執行。
為了保證司法獨立,保證法官不會因為做出某項裁決而受到政府或國會的報復,美國在憲法和法律上採取如下一些措施:
⒈法官如無過失得終身任職。第三條第一款中就明確規定,「最高法院和下級法院的法官在行為良好期間得繼續任職」,這就意味著聯邦法院的法官實行終身制。現在,美國聯邦法官在年滿70歲且任職滿十年的情況下可以退休。美國有些州法院的法官是由選舉產生並實行任期制,但在任期屆滿之前,除非經過彈劾不得被免職或令其提前退休。無論實行終身制還是任期制,在退休前或任期屆滿之前,法官的職務都是有保障的,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但法官應受彈劾的監督,即法官如犯有「叛國、賄賂或其他重罪和輕罪」,經彈劾應被免職。不過,也有人主張對法官的彈劾與總統及其他文職官員應有所不同,如違反「行為良好」的原則也應受到彈劾。事實上美國歷史上對法官的彈劾也多一些。
⒉不相容原則和政治中立。不相容原則也適用於法官,即法官不得同時擔任政府職務,不得兼任議員,不得兼任其他盈利性職務。政治中立則要求法官不得以政黨身分從事政治活動。
⒊待遇保障。法官享有高薪待遇和退休保障,憲法第三條第一款還規定,聯邦法官「應在規定的時間得到服務報酬,此項報酬在他們繼續任職期間不得減少」。這條規定的目的,是使法官任職期間免遭報復和刁難。因此,法官任職時,他的薪金可以增加,但不能減少。現在,合眾國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的年薪與副總統相同。年滿70歲並擔任聯邦法官10年以上,或年滿65歲並擔任聯邦法官15年以上,可以領全薪退休。為了確定聯邦公職人員的薪金標准,建立了一個由九名「不擔任公職的人員」組成的「行政、立法和司法人員薪金委員會」,由總統任命的三人(並指定一人擔任主席)和參議院議長、眾議院議長和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各任命二人組成。該委員會的職責是對包括國會議員在內的行政、立法和司法人員的薪金標准進行審查,並向總統提出報告和建議,總統再根據此報告向國會提出建議,建議在提出30天後自動生效,除非參眾兩院在30天期限內以聯合決議否決此建議。
三、遵守先例原則
美國屬於英美法系,其重要特點就是存在判例法。所謂判例法,不是由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而是產生於法官的判決,即可以從法官判決中推導出來的法律原則。法官判決不僅是根據制定法,也具有宣示法律原則、解釋制定法的作用。因此,在美國的司法制度中,實行「遵守先例」的原則。法官的判決不僅適用於所判決的案件本身,而且成為一種先例。法官們在判決時,都要考慮所有的判例,其中不僅包括遵守上級法院的所有判決,也要遵守他們自己法院先前的判決。因此,一個判決一旦做出,這個判決就對做出判決的法官本人也有了約束力。當然,先例並非絕對不能改變,但應該有「明顯的理由」。但是,在先例面前,法官們也仍然有他們的主動性,因為在同樣的問題上,總會存在可供法官挑選的許多相互沖突的先例。尤其是聯邦最高法院,可以根據社會情況的變化來撤消它不再願意遵循的先前的判例。如1954年,由沃倫擔任首席法官的最高法院在布朗訴托皮卡教育委員會案中的判決,就推翻了普萊西訴弗格森案確立的「隔離但平等」的原則,裁決隔離使用教育設施的作法本身即為不平等。
四、法官的挑選和任命中的政治與法官的「政治中立」原則
由於聯邦法院的法官由總統提名經參議院同意後任命,兩黨主要是通過影響對法官的任命來影響司法過程。根據法治原則,司法系統應嚴守公正、中立的准則,超越於黨派政治之上,但「實際上在選擇最高法院或聯邦法院法官時,政黨傾向或司法哲學是其中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20世紀30年代,羅斯福總統曾經試圖通過任命有本黨背景的法官改變聯邦最高法院法官的黨派構成,目的就是使之更有利於「新政」的實施。後來,盡管對司法任命的非政治化作了努力,使司法決策更多來自法官個人而非黨派傾向,但是「法官並未完全擺脫政治性考慮,他們仍然和行政、立法機關中的重要政治人物保持著鬆散的聯系,他們必須依靠政黨的立法者為其制定預算」。
在各州,州法院法官的挑選辦法有較大差別,大多數州實行選舉產生的辦法,而選舉又有黨派選舉和超黨派選舉之分。
具體情況如下:在黨派選舉中產生法官的有13個州;實行超黨派選舉的10個州;有4個州由州議會選舉產生;由州長任命的有7個州;另外有16個州實行功績制。
但是,法官不論是選舉產生還是任命產生,也不論他在擔任法官之前有何黨派背景,不論曾經擔任過什麼公職,一旦成為法官,他就不得再參與黨派活動,而應保持「政治中立」。因此,行政首腦(總統和州長)實際上不可能控制由他們任命的法官。例如,1952年,最高法院在「楊斯頓鋼鐵和鋼管公司訴索耶案」中拒絕了杜魯門總統接管鋼鐵廠的理由,裁決總統的接管違反憲法,而當時的最高法院九名法官中,五名是由羅斯福總統任命,四名是由杜魯門總統任命的。又如,尼克松總統在他的任期內有機會任命了四位最高法院的法官,其中包括首席法官沃倫·伯格,然而,正是這個包括四名由尼克松本人任命的法官的最高法院,在「合眾國訴尼克松」案中全體一致通過,拒絕了尼克松所提出的理由,裁決尼克松總統應該交出水門事件特別檢察官賈沃斯基所要求的錄音帶。而播放這些錄音帶揭露了尼克松曾參與掩蓋水門事件,導致尼克松面臨必然被彈劾的結局,他因而只好選擇辭職。這一事件說明,「通過法官的任命來控制最高法院是極為困難的」。
美國的聯邦法院
一、1789年司法條例
美國憲法第三條規定,「合眾國的司法權,屬於一個最高法院和國會隨時規定和設立的下級法院」,這意味著制憲會議共同同意的是要建立一個最高法院作為聯邦司法系統的最高審判庭,但對於聯邦司法系統如何組成,是由各州法院組成還是由聯邦下級法院組成,對於是否需要設立聯邦下級法院等問題,未能達成一致,因此把所個問題留給國會去決定。
第一屆國會開始工作不久就通過了1789年司法條例,建立了聯邦法院體系,確定了聯邦法院的組織和各類法院的管轄范圍。當時規定最高法院由一名首席法官和5名大法官共6人組成,建立的下級法院包括13個地區法院,每個州為一個聯邦司法區,每個地區法院設一名法官,三個巡迴法院,每個巡迴法院由兩名最高法院法官和一名地區法院法官組成,從而構成了聯邦法院體系。不過,自那以後,美國的司法條例經國會做過多次修訂,增設和撤消各類法院、改變各類法院的管轄權、制定和修改程序規則、為各類法院設置官員和雇員的職位等。其中最重要的修改有兩次,一是1891年通過的司法條例,為減輕最高法院的負擔建立了上訴法院,在此之前各巡迴區的上訴案件是由最高法院法官承擔審理的。二是1925年的條例賦予最高法院調閱下級法院案卷的裁處權。
1789年的司法條例及後來的修訂,顯示了美國的國會擁有規定包括最高法院在內的聯邦法院的組織結構、管轄許可權和辦案程序的權力,體現了立法部門對司法部門的制衡。但反過來,最高法院是由憲法直接設立,它的存在不以國會的意願為轉移,並擁有憲法所規定的初審管轄權,正是最高法院在馬伯里訴麥迪遜案中裁定1789年司法條例的某些條款違憲,確定了美國的司法審查制度。
1789年司法條例第25條明確把州法院置於聯邦法院的上訴管轄權之下,規定州法院所判決的以下幾種案件可上訴到聯邦最高法院:州法院的判決違反了合眾國憲法、法律和條約;州法院的判決所維護的州法律與合眾國憲法、條約、或法律相抵觸;州法院的判決否定了聯邦憲法和法律所肯定的權利和特權。這樣,就把聯邦至上條款所體現的原則貫徹到了司法制度中,使得凡是被認為違反了憲法第六條關於聯邦憲法、法律和條約為全國最高法原則的案件都可以上訴到聯邦最高法院,賦予了聯邦法院復審州法院判決的權力,並使聯邦最高法院對於各州成為憲法最後解釋者,從而「解決了州和聯邦權力的范圍之爭問題」。
二、聯邦法院的體制
現在,美國聯邦法院系統由94個聯邦地區法院、13個聯邦上訴法院和一個最高法院組成。
1、聯邦地區法院
每個州至少有一個地區法院,較大的州可能設立2至4個地區法院。現加利福尼亞州設有四個地區法院,辦公地點分別在舊金山、薩克拉門托、洛杉磯和聖迭戈。紐約州和得克薩斯州也有四個地區法院。美國全國50州共設有89個地區法院,另外哥倫比亞特區和波多黎各領地各有一個地區法院。每個地區法院至少有一名法官,共有576名地區法官。設在紐約市的紐約州南部地區法院法官最多,有27名法官。聯邦地區法院法官都是由總統經參議院同意後任命,終身任職。地區法院是初審管轄法院,也是聯邦司法系統中「工作最重的」的法院。這91個聯邦地區法院只有聯邦的司法管轄權。但聯邦地區法官審理的案件可能涉及不同州的公民,這時,他們也要應用有關州的法律。經聯邦地區法院判決的案件,大多數可以上訴到聯邦上訴法院,有少數幾種可以直接上訴到最高法院。
地區法官可以任命書記官、法警、法律書記員、法庭報告發布官、法庭記錄員等協助他的工作。但最重要的角色是聯邦執法官。聯邦執法官分專職和兼職兩種,全國現共有287名專職執法官和168名兼職執法官。他們也是由地區法官任命,但需要經聯邦司法地區的居民組成的陪審員小組審查。執法官任期八年,其職責是發布逮捕狀、決定被捕者是否應由大陪審團起訴。每個地區法院還有一名聯邦執行官,他由總統任命並受聯邦司法部長的監督,他的主要職責是維持法庭秩序、實施逮捕、執行法院命令,傳喚證人等。
2、聯邦上訴法院
美國全國50州劃分為11個司法巡迴區,此外,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作為一個巡迴區,每個巡迴區設立一個聯邦上訴法院,共12個上訴法院。每個巡迴區所管轄的范圍大小不同,如第二巡迴區只轄紐約和康涅狄格兩州,第九巡迴區則轄加利福尼亞等太平洋沿岸及夏威夷、阿拉斯加九個州並加上關島和北馬里亞納群島。
另外還有一個特別的「聯邦巡迴區」,其上訴法院稱為聯邦巡迴上訴法院,由12名總統提名經參議院同意任命的法官組成,辦公地點也設在哥倫比亞特區。該上訴法院與其他12個上訴法院地位相同,但其管轄的地理范圍涉及全國,而管轄的案件限於審理由各聯邦地區法院及有關聯邦獨立管理機構轉來的涉及專利、商標、版權、合同、國內稅收的案件,以及索賠法院和國際貿易法院的判決。因此,在哥倫比亞特區有兩個上訴法院,一個為哥倫比亞特區上訴法院,一個為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兩者是不同的。
每個聯邦上訴法院有6至28名法官,也都是由總統提名,經參議院同意後任命,皆為終身職。上訴法院審理案件,一般由三名法官組成法庭,但特別重要和有爭議的案件要求全體法官出席。上訴法院只有上訴管轄權,受理經轄區內聯邦地區法院判決的案件的上訴,也審查聯邦貿易委員會之類的獨立管理機構的行動。
最高法院、聯邦上訴法院、聯邦地區法院是根據憲法第三條設立的,因此被稱為「憲法性法院」,又稱「憲法第三條法院」,但它們都屬於一般管轄權的法院。另外,還有國會設立的特別憲法性法院,如合眾國國際貿易法院、合眾國索賠法院。
此外,還有一類不是根據憲法的第三條設立而是由國會為某些特別的目的而設立的法院,或者說是由國會為行使憲法第一條所賦予的立法權而設立的法院,被稱為「立法性法院」,或者「憲法第一條法院」。立法性法院的法官一般由國會規定了明確的任期,並被授予非司法的職能,其挑選和任命程序也與憲法性法院的法官不同。如合眾國軍事上訴法院審判案件應用軍事法,由三名文職法官組成,由總統經參議院同意任命,但任期為15年;破產法院專門審理有關破產的案件,法官由聯邦上訴法院任命,作為聯邦地區法院的附屬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