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法院
A. 有沒有誰認識呂梁離市區本地的,或者交城縣接過案子的,比較公正著名的律師
薛榮:男,1963年7月出生,山西離石人,漢族,民盟盟員,1985年7月山西大學法律系畢業留校任教,1984年、1986年先後在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進修、研習半年,1991年武漢大學法學院研究生課程班畢業。現為山西大學法學院副教授,2002年起任訴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曾任法學院經濟法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等職。從1993年起在山西學府律師事務所、山西鋒衛律師事務所、山西達道律師事務所、山西明晟律師事務所任執業律師,2007年被評為山西省首批國家一級律師。2008年始任山西省人民政府常年法律顧問,同時兼任山西高科稀土有限公司、太古高速公司及山西大學附中等單位常年法律顧問。太原市仲裁委員會、陽泉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B. 代縣有哪些名人
代縣歷史名人
古代篇(三皇五帝至清代):
1:曇鸞:代縣人,南北朝北魏高僧,凈土宗的奠基人,被魏孝靜帝為「神鸞」,梁武帝為「肉身菩薩」。 14歲出家於五台山,終年誦讀經書,因研究註解《大乘經》積勞成疾,便停筆周遊名山,拜訪名師。南抵梁,受梁武帝盛情款待,結識名士陶弘景;後至魏,入洛陽,逢印度大法師菩提流支,受教《觀經》,法道大進,從此廣行教化,注釋經義,行醫治病。魏王對他十分敬重,尊為神鸞大師,並敕令住並州大寺,晚年住玄中寺(今山西省交城縣境內)。因常去介山之陰聚徒講經,此地後稱鸞公岩。著有《往生論注釋》2卷、《略論安樂凈土義》1卷、《療百病雜丸方》3卷等。曇鸞發展了凈土宗,在佛教史上居重要地位。 2:周續之(376~423),南朝隱士。字道祀。祖籍代縣。匈奴、鮮卑、羯、氐、羌進入中原時,晉室南遷,周續之先人南渡長江,定居豫章建昌縣(今江西省建昌縣)。12歲時,在豫章太守范寧門下受教,苦學數年,通五經,名冠同門。後到廬山,拜佛教凈土宗創始人慧遠為師,與當時的劉遺民、陶淵明皆隱居不仕,被稱為「當陽三隱」。劉毅、劉裕數次以高官厚祿請他下山,皆不受職。劉裕稱帝(南朝宋武帝)後,敬重其才,在東郭外設館招徒,請其講學,並數次親臨學館問禮。後患風痹,移居鍾山。著有《喪服注》1卷、《毛詩周氏注》1卷、《嵇康高士傳注》、《公羊傳注》等。 3:楊義臣(?-617),隋末將領。隋末代(今山西省代縣,位繁峙縣西南)人。本姓尉遲,後賜姓楊,為隋末將領。襲父爵,拜陝州。 4:馬三寶,生卒年待考,代州人,唐初名將,柴紹家童,幫平陽公主收服數支義軍,後為左驍衛大將軍,新興縣公,被稱為唐朝的衛青。 性敏慧,少年時被柴紹收為家童。柴紹娶李淵女兒為妻。隋大業十四年(618),李淵起兵太原反隋,柴紹隨之,馬三寶護柴紹之妻避亂。當時天下大亂,群雄四起,馬三寶收撫群雄,兵至數萬,自為總管。後隨秦王李世民入長安,擊敗少數民族割據勢力劉拔真,又與柴紹擊吐谷渾於岷山(今甘肅境內),斬其首領,俘虜數千,以功封新興縣男。貞觀初,授左驍衛大將軍,進爵為公。卒謚「忠」,葬代州南校場橫沖橋。 5:安元信,字子言,唐五代時期代北(今山西代縣)人,生於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卒於五代後唐清泰三年(936年)。 安元信出生將門,自幼習騎射,事唐末強藩李克用,曾跟從李克用鎮壓黃巢起義。 6:田琦,〔唐〕雁門(今山西代縣)人。德平之孫。官汝南太守。工書,篆楷八分,無不精詣。嘗書唐魏文候廟碑,善畫人物,有洪崖子橘術圖。兼善裝背。有孫棲梧尤妙其事。 《歷代名畫記》、《唐書藝文志》、《圖繪寶鑒》、《墨池編》、《述書賦注》。 7:史建瑭,生於唐乾符二年(875年),卒於梁龍德元年(921年),字國寶,雁門郡(今山西代縣一帶)沙陀人,五代時後唐將領,其父為白袍將史敬思。 史建瑭少以父蔭,在軍中任職,在李克用的關照下和征戰中逐漸嶄露頭角得到器重。由於史建瑭每戰必身先士卒,很快便成為一員屢立戰功、智勇雙全的名將。世人稱之為「史先鋒」。 代縣白人岩
8:李承嗣,生於唐懿宗咸通七年(866年),卒於後梁末帝貞明六年(920年),代州雁門(今山西代縣)人,唐末五代時河東鎮的著名驍將。 9:李克用及十三太保,沙陀族人,世代為唐朝戍邊,出生於神武川新城(今應縣一代),本姓朱邪,因其父有戰功,賜姓李。黃巢起義時李克用在代州組織「鴉兒軍」勤王,立得首功,先後被封為河東節度使,隴西郡王,晉王,逐漸成為唐末亂世的一個霸主。 因他於代州起兵,死後被葬於代州,墓在現在代縣七里鋪村。後其子存勖滅梁稱帝,史稱後唐,奉李克用為太祖武皇帝。 十三太保是舊小說演義中經常出現的一個詞,最初指的就是李存孝的十三個養子(李存勖是生子)。其中十三太保李存孝,代州人, 原名安敬思,民間傳說、戲曲關於他的非常多,演義中是能和李元霸匹敵的人物,有諸如存孝打虎,日奪八寨,夜搶三關,十八騎奪取長安等傳說,關漢卿也寫過《哭存孝》。 這個是代縣唯一的帝王之家。 10:郭崇韜,代州人,五代後唐大將,曾為李氏父子立下汗馬功勞,被庄宗李存勖任為兵部尚書,樞密使,後因其清廉耿直得罪閹宦被庄宗冤殺。 11:張敬達,代州人,五代後唐將領,唐末帝時石敬瑭在太原反唐,末帝任命張敬達為太原四面都招討使圍攻太原,石敬瑭勾結契丹,張敬達兵敗被殺。 12:史儼,生年不詳,卒於後梁貞明二年(916年),五代代州(今山西代縣)人。先後事晉王李克用、吳王楊行密兩主。 13:康延孝(?-926),山西代縣人,五代時後唐大將,被賜名為李紹琛,在滅前蜀之戰中立有功。 14:史匡懿,生於唐景福二年(893年),卒於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字繼美,五代代郡(今山西代縣)人。本名史匡懿,因犯宋太祖趙匡胤諱,宋人薛居正修史時,改為史懿,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 15:史匡翰,生於唐天復二年(902年),卒於後周天福六年(941年),字元輔,五代雁門(今山西代縣)人,事後唐、後晉兩朝,五代名將。 史匡翰出自將門,其父史建瑭,是後唐的猛將,其兄史匡懿,也是五代名將。 16:薩都剌(1272~1355)元代詩人。字天錫,號直齋。代縣人。本答失蠻氏人,因其祖父、父親以世勛鎮守雲代,遂定居雁門。自幼刻苦學習漢族文化,工詩能畫,擅長書法,年輕時已負盛名,但因元初廢除科舉,無法步入仕途。後家道中衰,處於「家無田、囊無儲」的窘境,不得不為生計奔波。
大德六年(1302)奔走吳楚等地經商,因不諳此道,生意折本。大德十年(1306)棄商歸家,遍結詩友,創作技巧日益提高。皇慶二年(1313)恢復科舉,泰定四年(1327)中三甲進士及第。先後任京口(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江南行御史台考掾、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司照史、閩海福建省道肅政廉訪司知事、翰林國史院應奉文字、江浙行省郎中、江南行省御史台侍御史、淮西江北道廉訪使經歷等職。任職其間,秉公執法,勤政愛民,廉聲能績,父老稱道。 一生作詩甚多,「詩才清麗,名冠一時」,雄踞元代詩壇。他對祖國的錦綉河山寄予無限深情,創作出了許多抒寫江南美景、水上風光的寫景詩,詩中有畫,寓情於景。他勇於寫出民間疾苦,揭露社會黑暗,《鬻女謠》、《大同驛》、《早發黃河即事》等許多詩篇,皆以所見所聞的大量事實,反映黎民疾苦,以辛辣的筆調嘲諷各級官吏及公侯,寄以憂國憂民的情感。薩都剌生前把多年的詩作自輯為《雁門集》,禮部尚書於文傳作序,以多種刻本傳世,其族孫薩龍光的嘉慶年間刻本較為詳備,收詩798首。 17:楊繼美,字汝孝,別號近泉,明代山西代州振武衛(在今山西代縣)人。生於嘉靖九年(1530),萬曆十九年(1591)卒。明初,先祖戍邊以軍功升旗牌官,遂隸籍振武衛。 18:林春,字孟陽,代州(今山西代縣)人。明朝景泰元年(一四五零)領鄉薦,授應天通制。工古文詞,且精書翰。性酷好書,字體清勁遒麗。《分省人物考》。 19:孫傳庭,代州人,明末兵部尚書,陝甘總督,長期與起義軍作戰,曾俘虜闖王高迎祥,在潼關與李自成作戰陣亡,墓在代縣。這人在老家名氣也很大。 因為雁門關歷來是邊關要沖,曾經歷大小四千餘戰,所以有關軍事的名人也顯得格外的多,下面說說代縣文化方面的名人。 20:張鳳翼,生卒年待考,代縣人,明末將領。萬曆四十一年(1613)進士,授戶部主事。歷任廣寧兵備道副使右參政、右僉都御使、遼東巡撫、兵部侍郎、右都御史。 崇禎三年(1630)總督薊遼保寧軍務,會同馬世龍等將領與清兵作戰,收復四城,進太子少保、兵部尚書。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興起後,他多次謀劃,為明廷制定了由西北將義軍逼近三河(黃河、長江、運河)地帶加以圍剿的計劃。義軍受挫進入湖北北部山區後,又諫崇禎令各明軍加緊圍困,斷絕糧源,以困死起義軍。九年(1636)清兵入昌平,明思宗賜尚方劍督師迎敵,貽誤戰機,削官,九月病卒。十一年(1638)七月,論前功恢復官職。著有《勾注山房集》20卷、《樞政錄》10卷。 21:馮如京,馮雲驤、馮雲肅父子:都是清初學者,馮雲驤、馮雲肅曾在順治朝同中進士。 馮如京,生卒年待考。明末清初官員。字隱修,號秋水。代縣人。明崇禎元年(1628)由拔貢授灤州知州,三年遷永平同知。清順治初任永平知府,後遷陝西按察副使、江南右布政使。在陝甘浙任內參與鎮壓農民起義和少數民族起義。後辭官回家奉侍老母,7年後母歿,居喪未滿即入京,終年67歲。工詩文,著有《秋水集》16卷、《春秋大成》21卷、《聖賢正帝》10卷。 代縣博物館
22:馮志沂(1825~1866)清代名士。字述仲,亦字魯川。代縣人。1836年,道光丙申進士,年僅二十一歲,是當時京都四才子之一。授刑部主事,年僅21歲。後升郎中。性耿直,篤志於學。當時古文家梅曾亮、漢學家張穆各樹旗鼓,互相爭鳴。他往來於梅張之間,各取其長,盡得兩家之學。尤工於詩,與京都名士董文燦、鄒懿辰等日夜詩酒酬唱,名噪一時,後官廬州知府、調署廬風兵備道,駐壽州(今安徽壽縣)。一生清苦,衣履樸素,但遇古書佳帖,不惜高價購買。同治五年(1866)授安徽寧池道,次年四月卒,身後唯留俸金四兩、書數十箱。賴友朋捐資,方得歸葬祖塋。所遺詩文,由董文燦收集,刊刻《徽尚齋詩集》6卷,《適適齋文集》6卷,《西俞山房集》8卷,尚有公牘若干未刻。 23:馮光裕,字叔益,號損庵,代州人。康熙辛卯舉人,官至湖南巡撫。有《柴門老樹村稿》。 24:馮廷丞,馮光裕之孫,乾隆朝人,曾任台灣道按察使。 25:孫演,生卒年待考。清代名士。代縣人。少年天資聰穎,下筆千言,名噪同輩。因作文不拘八股程式 多次應舉落第。長輩親朋勸他俯就規范,求取功名,他慨然曰:「文以載道,吾只知以吾文述吾道,不求以吾文悅試官。」後矢志不參加科考,以教職為生。 性格剛烈,好打抱不平。當時,代州東路營守備羅某,肆虐鄉里,民怨沸騰,孫演早欲給以懲治,一年祭孔畢,羅某出文廟即徑自上馬,孫演猝然將其拉下,使木棒痛打一頓,並指著廟門兩側所樹牌坊責問:「此系何處,小小守備,不遵上諭,驕橫如此!」原來文廟兩側牌坊刻有皇帝聖諭「文武官員至此下馬」,以示尊孔之意,孫演乃以此為由教訓了羅某。州官道台以毆打上官罪緝捕孫演;孫演得悉後出城躲避。不久,學政來代巡察,當官吏出巡時,孫演登上鼓樓,即擂更鼓,州官派差役將他帶到學政轎前,他從領中取出狀呈,學政閱後笑道:「孫生有膽,打得甚好,但以秀才打守備,有犯上嫌。」隨即將羅某撤職,又命代州教官輕打孫演一手板了案。從此孫演名震代州。孫演工書法,用筆剛健渾厚,遺墨至今尚存。 26:張文明,生卒年待考。清末秀才。代縣五里村人。清末賦稅繁重,農民無力交納,凡過期不交者,官府便派差役催逼,這些差役趁機敲榨勒索,捕人奪物,鄉民只好行賄送禮,以解燃眉之急。張文明對此深惡痛絕,一年,他故意拖欠糧款,當差役登門時,卑詞遜禮,央求寬限,並寫與付條據一張,讓衙役到商號支取,作為賄金,事後上告州官,並以商號支付賬目為憑,上官不得不懲處役吏了案,州人大快。當時地方官員也巧立名目,額外加征,中飽私囊。 光緒十五年(1889),張文明不顧個人安危,曾多次在公堂與州官李光斗據理力爭。李光斗以勢壓人,誣指張文明蠱惑人心,反對朝廷,欲置張於死地,此事激起各界人士憤慨,支持張文明到山西巡撫衙門告狀。開始,巡撫袒護屬下,拖延推諉。張文明不畏權貴,多次呈狀控告,在社會上大造輿論,巡撫恐激起變故,遂令雁平道道台查處此案,革除積弊,並立簡明稅賦章程,鐫石在堂。此後,苛捐雜稅略有減輕。 27:曹權,生卒年待考。清代拳師。代縣峪口村人。咸豐年間生。 貧寒農家出身,14歲到縣城,跟隨教倫武師學習武術,盡得教倫技藝,後又四齣拜訪名師,博採各家所長,武藝日精,被任為鏢師,護送行旅。一次,曹權領車隊前往寧夏運糧,夜宿旅棧,被匪圍困。匪首聲稱要與曹權決一勝負,曹權使人傳話,今晚不便交手,明天一定奉陪,次晨,車隊上路,群匪來回盤查,卻不見曹權蹤影。車隊驅馳40餘里,仍不見其趕來,正疑慮洌 忽見曹權翻身坐於車上。眾人問其由來,曹權笑道:「我貼在車底板,隨大夥一路到此。」曹權所學武術有花拳、六合槍、春秋刀、羊角刀、盤龍棍、鞭桿等。 28:龐璽,生卒年待考。清代書法家。字次符。代縣赤土溝人。中進士後,入翰林院為庶吉士、編修。多次到各省主持鄉試,衡文公允。任平涼知府期間,減輕稅賦,並招安了河州回民起義軍。工書法,其字遒勁圓潤,功力深厚,書作廣為流傳。 29:馮婉林,代州人,晚清女詩人,曾有詩:「慷慨歌風懷猛士,白登一困少韓彭」。 近代(民國至今): 1.李成春,山西代縣人。1937年參加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歷任軍區空軍高炮指揮部司令1員、軍區空軍副司令員。是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曾獲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 2.賈久民(1921- ),山西代縣人,歷任中共南平地委書記,福建省交通廳廳長、省財經委員會副主任,福州大學校長、福建省副省長,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福建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和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共福建省紀委第三書記、是中共八大代表、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3.馮苓植,山西代縣人。1959年畢業於內蒙古師范大學中文系。歷任教師、演員、編輯,內蒙古作家協會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內蒙古作家協會副主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4.張定一(1910--1987),山西代州(今代縣)人。石油工業部北京石油設計院院長、副部長,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顧問。 5.杜向光,原名杜惠。山西代縣人。,財政部工業交通財務司司長、副部長。 6.張國民,男,漢族,1944年11月生,山西代縣人,大學文化程度。;2005.01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7.張文斌,山西代縣人。大慶油田石油會戰指揮部副指揮,勝利油田石油會戰指揮部指揮,燃料化學工業部、石油化學工業部、石油工業部副部長,石油工業部顧問 8.張里,山西代縣人。中共黑龍江省委政法辦公室主任,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黑龍江省第六屆政協副主席 9.李秀清(1918―1941)女,山西代縣人。1939年參加代縣婦女救國運動委員會,曾任縣婦救會組織委員。積極組織、動員婦女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41年1月被日軍逮捕,始終不為敵軟硬兼施所動。同年2月13日被殺害。時年23歲。 10.高凡(1908~1943)革命烈士。亦名羅鋼。代縣人。1939年後任代縣公安局長、基幹游擊隊政委、敵工部長等職。1943年7月,高凡隻身進入日偽據點,在內線配合下,活捉了偽軍隊長李子適,使偽軍100餘人反正,加入抗日部隊。為使寨里據點偽軍反正,高凡於9月23日再次進入據點,不料偽軍班長劉俊背信棄義,向日軍告密,日軍素聞高凡足智多謀且槍法高明,不敢闖入高凡住房,便一麵包圍,一面從屋頂上挖窟窿,當屋頂挖塌時,高凡連打數槍,趁敵慌亂之際由後窗跳出,迅速沖到村邊寨牆,越牆時被敵機槍射中犧牲,時年35歲。後人為紀念高凡烈士,將寨里村改名高凡村。
編輯本段代州淵源人物
1.李牧,生卒年待考,戰國時趙國四大名將之一,趙郡人(今河北趙縣),曾長期駐守雁門防備匈奴,中國古代軍事家能排得數上的。常居代州,防禦匈奴。初時,凡匈奴來犯,皆嚴守不出。趙王屢促其出戰,李牧認為時機不成熟而不從命。趙王大怒,以他人代之。李牧離任後,趙兵多次出戰失利,北邊無寧日,遂又派李牧戍邊。李牧積極組織百姓發展畜牧業,並招募士兵10餘萬,整軍備戰,軍力大振。一日,匈奴又來騷擾,趙軍佯敗,單於長驅直入,李牧採用伏擊戰,大破匈奴10萬余騎,並乘勝追 鰨 使其大敗北逃,18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公元前235年,秦攻趙,趙以李牧為大將軍,在宜安大破秦兵,因功封武安君。後秦使用反間計,重金賄賂趙國郭開,誣陷李牧謀反而使其遭斬,3個月後,秦滅趙。關內人民懷念李牧,在雁門關建靖邊寺以祀之。今寺已毀,僅存漢白玉李牧碑一通。 2.李左車,李牧之孫,秦末時輔佐趙王,被封為廣武君(廣武即是代縣)。有「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的名言,傑出的軍事理論家,韓信都極為看重,可惜沒有展現的機會。 3.扶蘇,蒙恬,蒙毅 代縣雁門關
扶蘇,秦始皇長子;蒙恬,秦國大將,傳說曾在代縣修長城,後來兩人被趙高、李斯矯詔賜死,在我老家有條河名位殺子河就是紀念扶蘇,而蒙恬自殺的地方被稱為蒙亡,後來逐漸演變成門王,現在為上門王,下門王兩個村。不過按史記載扶蘇、蒙恬應該是在上郡(今陝西榆林)修長城,而蒙恬之弟蒙毅則是被囚禁於代縣,後被殺。(就是《神話》主角) 3.李廣,飛將軍,曾長期駐雁門防備匈奴,數次從雁門關出擊匈奴。 4.牽招,三國時魏將,河北武邑人,任雁門太守,守御雁門十二年,曾大敗鮮卑,被封為關內侯。 5.慧遠:東晉高僧,我國凈土宗初祖。廬山白蓮社創始者。雁門樓煩人(樓煩在今何處說法不一,比較靠譜的是原平),曾經在代縣白人岩寺演教、說法。 6.薛仁貴,白衣神箭,這位偶像級的人物也曾在代州任都督,在任期間曾大破突厥。 7.楊業與楊家將,他們的事跡就不用介紹了,楊業是陝西神木人,而小說的中的佘太君應姓折,是陝西府穀人,而楊家將的主要事跡都發生在雁門關,我們老家有關楊家將的傳說也是最多的。而代縣鹿蹄澗則是楊家後人的聚居地,有楊忠武祠,經常有各地後裔楊氏來此祭祖。 在代縣東留屬村還有楊七郎墓。 8.滕茂實,北宋進士,靖康年間出使金國被扣,是蘇武式的人物,後以身殉國,墓在代縣。
C. 山西省交城縣那一天能辦離婚
只要是法定工作日,法院都會受理離婚訴訟。開庭時間由法院另行通知。
D. 社保卡是交城領的,從沒交過費,身份證卻因戶口遷到河南安陽,變成河南的了,在山西太原醫院社保卡能用嗎
河北的城市戶口遷到河南省安陽市,需要合理的理由,如結婚。需要帶著身份證、戶口本、結婚證、個人申請書等材料到河北相關派出所辦理遷移證,再到河南省安陽市相關派出所辦理遷入手續。
《戶口登記條例》
第十條 公民遷出本戶口管轄區,由本人或者戶主在遷出前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遷出登記,領取遷移證件,注民由農村遷往城市,必須持有城市勞動部門的錄用證明,學校的錄取證明,或者城市戶口登記機關的准予遷入的證明,向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辦理遷出手續。
公民遷往邊防地區,必須經過常住地縣、市、市轄區公安機關批准。
第十一條 被徵集服現役的公民,在入伍前,由本人或者戶主持應征公民入伍通知書向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報遷出登記,注銷戶口,不發遷移證件。
第十二條 被逮捕的人犯,由逮捕機關在通知人犯家屬的同時,通知人犯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注銷戶口。
第十三條 公民遷移,從到達遷入地的時候起,城市在三日以內,農村在十日以內,由本人或者戶主持遷移證件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遷入登記,繳銷遷移證件。
沒有遷移證件的公民,憑下列證件到遷入地的戶口登記機關申報遷入登記:
1、復員、轉業和退伍的軍人,憑縣、市兵役機關或者團以上軍事機關發給的證件;
2、從國外回來的華僑和留學生,憑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或者入境證件;
3、被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釋放的人,憑釋放機關發給的證件。
E. 交城縣張璐萍縣長簡歷
張潞萍,女,漢族,1969年10月生,山西潞城人,1990年11月參加工作,199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2016.08—2020.01任交城縣委副書記、縣長。
人物履歷:
1987.10—1990.07太原工業大學紡織專科班機織工程專業學習;
1990.11—2003.04潞城市計劃委員會科員、辦公室主任;
2003.04—2005.06潞城市發展計劃局副局長;
2005.06—2006.04潞城市翟店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2006.04—2008.12潞城市翟店鎮黨委書記、鎮長;
2008.12—2013.03山西省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處副處長;
2013.03—2016.08山西省發改委農村經濟處副處長;
2016.08—2020.01交城縣委副書記、縣長;
2020.01— 呂梁市離石區委書記;
(5)交城法院擴展閱讀:
2016年8月30日下午,交城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進行大會選舉。大會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舉產生了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副主任、委員,縣人民政府縣長、副縣長,縣人民法院院長和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劉文海當選為交城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張潞萍當選為交城縣人民政府縣長;張志毅、梁亞民、褚兆雄、王建明當選為交城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忠毅、康采霞、郭強、游萬強、權扣維、王守國當選為交城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楊海兵當選為交城縣人民法院院長;薛金生當選為交城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喬乃文等28位同志當選為交城縣人大常委會委員。新當選的同志進行了憲法宣誓。
2020年1月10日,離石區召開全區幹部大會,宣布省委、市委關於離石區委主要領導職務調整決定,張潞萍同志任呂梁市離石區委委員、常委、書記。
F. 我們是交城天鑄公司的職員,關於本廠拖欠我們2014年的工資至今未放,想詢問一下我們在本廠的工資還有
拖欠工資,可以向勞動監察投訴,可以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有欠條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
用人單位拖欠勞動者工資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協商不成,可以按以下三種途徑追索工資。
一、有欠條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
二、向勞動監察投訴,由勞動監察責令限期支付;限期內不支付的,責令按拖欠額度50——100%支付賠償金。
優點:方式簡單;缺點:各地執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三、向用人單位住所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優點:除了工資外,還可以主張賠償金等,並且一般都可以最終解決;缺點:程序較多,需要專業人員指導,遇用人單位惡意訴訟的,時日較長。
由於一些省市未經勞動監察限期支付不支持賠償金,建議先向勞動監察投訴,限期內不支付的申請勞動爭議仲裁。
《勞動法》
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勞動部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七條 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
第九條 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第十六條 因支付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事項達成調解協議,用人單位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勞動者可以持調解協議書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G. 清朝有那四大奇案,分別是怎麼回事
四大奇案:楊乃武與小白菜 、名伶楊月樓冤案、張汶祥刺馬列案 、淮安奇案
刺馬案
編輯
任總督
太平天國失敗後,人們傳言曾國藩有野心,其實他的部下早就慫恿他謀取帝位。在與太平軍作戰時,清廷不得不依重湘軍,但是,如今太平軍被「盪平」了,慈禧太後能允許曾國藩在江南坐大嗎?東南卧著一隻虎,她睡覺也不安心。於是她把曾國藩調離江寧,派馬新貽任兩江總督,迅速裁撤湘軍。
被刺
江寧是湘軍攻下來的,兩江一直被湘軍視為私地,他們在那裡經營了數年,豈能輕易讓給馬新貽。馬新貽幾十年來一直沒有自己的軍隊,孑然一身來到江寧,如入龍潭虎穴。馬新貽被刺,朝廷心中明白,為了不致激起兵變,動搖清王朝的統治,趕緊調曾國藩回蒞江寧坐鎮。從此,兩江總督寶座長期掌握在湘系手中,其他人不敢問津。
原因
太平天國失敗後,湘軍的劣根性充分暴露出來,他們比土匪還要兇殘,明目張膽地肆疾搶掠。清末施行裁勇改兵制度以後,幾萬湘軍士卒被裁撤,其中不乏將領。這些人並不回鄉務農,而是到處游盪擄掠。有些人參加了哥老會,有些人本來就是哥老會成員。湘軍裁撤擴大了黑勢力,散兵游勇又與黑勢力結合,成為社會的一大公害。馬新貽在懲治散兵游勇時非常嚴厲,尤其是他任命以剽悍著稱的袁保慶為營務處總管,抓到為害百姓、有非法行為的散兵游勇即就地正法。散兵游勇和黑勢力對他恨之入骨。
南行日記
那個曾給孫衣言透過口風的顏士璋頗有心計,他寫了一本《南行日記》,記述了赴寧的全部過程。據他的曾孫顏牧皋說,日記中寫道:「刺馬案與湘軍有關。」「刺馬案背後有大人物主使。」
說法一
張文祥刺殺馬新貽,在警衛森嚴的督署重地一撲而中。馬新貽被刺後,立即有「刺馬案」戲文上演,而且正值鄉試,安徽學政殷兆鏞出試題,竟然寓其譏諷,喬松年也來湊熱鬧,寫了一首歪詩作證,湘軍將領給張文祥立碑等等。所有這一切都說明刺馬案是一件有計劃、有組織的政治謀殺事件。從案件的實施,到輿論的有力配合,以及對審案的精心策劃和對結案的精明設計,都說明它出自高人之手。
說法二
刺馬案發生後清廷十分驚恐,知道此案涉及封疆大臣的內幕褻聞,於臉面上無光。因此只能掩蓋矛盾,粉飾門面。慈禧太後為了維系搖搖欲墜的統治,親自出面處理此案。把正在天津處理教案的大員曾國藩調來審理案件。又在曾國藩出發前夕召見了他,面授機宜說:「馬新貽辦事很好」為此案定了調子。一句話,馬新貽是個好官,張文祥是個發逆。大量野史、筆記、小說、戲曲,不顧官方史家曲筆,將馬新貽被刺原委公諸於眾。馬新貽官運靠的是假報軍功結納權貴得來的。他在所謂的「剿匪」戰斗中本是個敗軍之將。被俘以後又沒骨氣,與「匪首」義結金蘭成了拜把兄弟。再由把兄弟導演一幕馬新貽收復失地的鬧劇,欺瞞了朝廷以至爬上封疆大吏的寶座。飛黃騰達以後,拜把兄弟們原以為可攀附於他,千里迢迢來投靠。馬新貽奸佔了兄弟妻室,又誘殺了兄弟。張文祥因偶然原因逃脫他的魔掌,才弄出這出刺馬的大案來。此事轟動朝野,慈禧太後驚問:「這事豈不甚奇?」曾國藩誠惶誠恐地回答:「這事很奇。」 更奇的是,案犯張文祥供詞閃爍,主審大員奏案含糊,期間雖有曾國藩、鄭敦謹等朝廷大員復審,卻始終未得真相,1871年10月,張文祥被剖腹挖心,祭奠馬靈。
楊月樓案
編輯
經過
楊月樓是某京劇戲班演小生的名伶,由於演技扮相俱佳而名噪一時,時譽贊其玉立亭亭藝兼文武。同治十一~十二年期間他在上海租界著名戲園金桂園演出傾倒滬上男女,一般京調非偏愛只為貪看楊月樓。
就在同治十二年冬天楊月樓因與一商家女子的姻緣而引發了一場官司。楊月樓在金桂園連續演出表現男女之情的梵王宮等劇,一廣東香山籍茶商韋姓母女共往連看三天。韋女名阿寶年方十七,對楊月樓心生愛慕。歸後便自行修書細述思慕意欲訂嫁婚約,連同年庚帖一並遣人交付楊月樓約其相見。楊月樓且疑且懼不敢如約,韋女遂病且日見沉重。其父長期在外地經商未在滬,其母即順遂女意遣人告知楊月樓,令延媒妁以求婚。月樓往見遂應約,倩媒妁具婚書,行聘禮訂親並開始准備婚事,但事為韋女叔父所知,以良賤不婚之禮法堅予阻攔謂,惟退。
韋母遂密商楊月樓,仿照上海民間舊俗行搶親 ,韋女叔父即與在滬香山籍鄉黨紳商以楊月樓拐盜罪公訟於官。於是正當其在新居行婚禮之日,縣差及巡捕至,執月樓與韋女,並起獲韋氏母女衣物首飾七箱據傳有四千金。在將韋女解往公堂的路上,據記小車一輛危坐其中,告天地祭祖先之紅衣猶未去身也。沿途隨從觀者如雲。審案的上海知縣葉廷眷恰亦為廣東香山籍人,痛惡而重懲之,當堂施以嚴刑,敲打其楊月樓脛骨百五;女因不僅無自悔之語,反而稱嫁雞遂隨雞、決無異志而被批掌女嘴二百。二人均被押監待韋父歸後再行判決。此案一出立刻傳遍街衢,輿論轟動。楊月樓是紅極一時,人人皆知的名優,犯了這樣頗富戲劇性的風流案自然格外引人注目。同時優伶一向被視為賤民,而韋姓茶商則不僅屬良家且捐有官銜,是有一定身份、家資小富的商人,楊月樓以賤民之身而娶良家之女違反了良賤不婚的通行禮法。此外韋楊婚姻有明媒正娶的正當形式,而鄉黨則以拐盜公訟於官縣官,又以拐盜而予重懲,這種種不合常規的事情也引起人們的興趣,因而一時眾論紛紛。
結果
最後為案澄清冤屈的人是慈禧太後。不過,楊月樓案卻是糊糊塗塗的了斷。參與製造此案的人都未受到一點影響,照樣高高興興當官摟錢。而楊月樓的妻子韋阿寶,亦被其父逐出家門不知下落。楊月樓憂憤改名為楊猴子,自取辱名,以表其對官場黑暗及當時戲子社會地位低下處處受欺的不滿。[1]
太原奇案
編輯
太原有個富人叫張百萬,因嫌棄窮女婿曹文璜,將二女兒玉珠許給一家姓姚的, 但他女兒玉珠喜歡小白臉不愛錢,與曹文璜私奔,准備投靠曹家故交交城縣令的陳砥節。
二人出城前在一家豆腐店歇息,豆腐店莫老漢父女同情他們的遭遇而將自家毛驢借了他們。第二天,張百萬找不到人就認為跑到了大女兒家,帶領家人前往大女兒金珠家找人,懷疑她藏身於衣櫃中,誰知道衣櫃里有個和尚,他們把衣櫃抬走,和尚卻悶暈了。為了找台階,張百萬謊稱二女兒暴病身亡,為和尚穿上嫁衣置於靈房。半夜,和尚醒了,逃走了,也到了豆腐店,在莫老漢家用嫁衣換了一身普通衣服走了,途中下半身再度興奮,又調戲一早起的婦女,被其丈夫吳屠戶殺死,屍體被扔到井裡。和尚命案和張家走屍案,一下轟動全城,陽曲縣令楊重民開堂公審,有多管閑事的人指認和尚所穿為莫老漢衣物,急欲結案立功的楊重民不管三七二十一認定莫老漢為兇犯,莫老漢屈打成招,案情上報刑部。
當日吳屠戶殺人後,遷居晉祠,曹文璜回太原時途經吳屠戶的酒店,酒後失言的吳屠戶吐露了他殺害和尚的秘密。幾天後,曹文璜從交城回太原還驢,知道老漢被抓為莫老漢申訴,楊重民對冤情有所察覺,但害怕暴露自己嚴刑逼供草菅人命,而將曹文璜冤為同謀。玉珠的丫環秀香在探監時得悉全部案情之後,一方面請求晉祠保長監視吳屠戶,另一方面趕赴交城尋找玉珠。玉珠事又找剛從交城縣令提升為山西提刑按察司陳砥節,赴任太原。於是,真相大白,老漢和公子哥無罪釋放。
小白菜案
編輯
說法一
清末,餘杭士子楊乃武應鄉試中舉,擺宴慶賀。房客葛小大妻畢秀姑頗有姿色,人稱「小白菜」。她本是葛家童養媳,曾在楊家幫佣,與楊乃武早有情愫,礙於禮義名份,難成眷屬,只得各自婚娶。餘杭知縣劉錫彤曾為濫收錢糧斂贓貪墨,被楊乃武聯絡士子上書舉發,斷了財路,心懷怨隙。他兒子劉子和用迷葯姦汙了畢秀姑,又把她丈夫葛小大毒死。劉錫彤為保住兒子性命和發泄私憤,便移花接木,把楊乃武騙至縣衙,嚴刑逼供,以「謀夫奪婦」定擬,問成死罪。楊乃武和其胞姐楊淑英、妻子詹氏不服,屢屢上訴,歷時二年,前後幾十堂,皆因劉錫彤上下疏通賄賂,以致官官相護,依舊判定死罪,並詳文刑部。詹氏也因上告失敗而獲罪被拘,幸同科舉人汪士屏聯合士紳上書刑部辨冤,刑部侍郎夏同善駁回詳文,並請得諭旨命浙江三大憲會審。楊淑英為救弟弟,懷抱侄兒去省城探監,求秀姑據實翻供,畢秀姑深覺愧疚,當即應允。誰知浙江巡撫楊昌浚為保住自己面子和眾多參審官員頂戴,依仗擁兵邊疆左宗棠之勢,會同藩台、臬台蓄意抗命,不準畢秀姑翻供,復以「通姦謀命」定擬,上奏。楊昌浚此舉激起浙江士紳公憤,楊淑英在他們支持下,至獄中讓楊乃武寫冤狀,冒死赴京,滾釘板告狀。光緒帝生父醇親王痛恨楊昌浚蔑視朝廷,又怕各省督撫仿效,決意替楊乃武翻案,以示警飭。正當楊乃武看透黑暗吏治,與秀姑欲以鮮血、頭顱祭告天下「大清百姓盼望青天」之際,得到了醇親王「大清有青天」的回答。出獄之日,楊乃武目擊畢秀姑奉懿旨,被押解尼庵削發為尼,自己雖保住了命,卻已一身傷殘,幾為廢人,連舉人功名也不準恢復,不禁黯然自問:「我這冤案是昭雪了么?大清真有青天么……一曲冤歌傳百年,長伴遺恨說青天?」
說法二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馮玉軍):
楊乃武生於道光二十一年,是浙江餘杭縣的鄉紳,他平時里愛管閑事,喜歡抱打不平,為此還頂撞過官府,這也為以後他身陷囹圄埋下隱患,同治十二年,楊乃武考中舉人。畢秀姑,也稱葛畢氏,由於她相貌長得俏麗,又喜歡穿白衣綠褲,人送綽號「小白菜」。她嫁於葛品連,兩人租住在楊乃武家的一間房子里,既然共同生活在一個大家庭楊乃武與小白菜過從甚密,楊乃武還經常給小白菜教書、認字,教她讀經,正因為如此,街坊鄰里就起了閑話,當時街坊中有「楊吃白菜」的閑話。
同治十二年十月份,楊乃武去餘姚他岳母家辦事,好幾天沒有回來,到了十月初九,豆腐店的幫工葛品連,也就是小白菜的丈夫,清晨起來忽然害了病,剛開始以為是流火疾,也就是上火,到了後來吃葯不管用,病情加重了,大家就以為是殺症,就是上大火,吃了各種中葯都沒管用,一直到當天下午的申時,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下午三點到五點的樣子,葛品連全身青黑,重病死亡,一個好端端的年輕人忽然暴病死亡,家人和街坊鄰里都不能理解,由此聯想到平日里楊乃武與小白菜過從慎密,這時候葛品連的老母親就把這個案子上報給了餘杭縣衙,餘杭知縣劉錫同,得到報案就帶領著仵作,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法醫沈祥來到葛家來看亡人,也就是葛品連,仵作沈祥拿出銀針來刺入葛品連的屍體,這里頭需要講一下,在斷案過程中,仵作用經皂角水清洗過的銀針刺入屍體,如果該屍體是中毒身亡的,那麼這根銀針就可能會變黑,沈祥刺入後,銀針變黑了,那麼沈祥就認為這是中毒身亡。
劉錫同得到這樣一個結論,法醫鑒定的結論,馬上就認定街坊鄰里的傳言屬實,就將小白菜帶回縣衙審問,剛開始畢秀姑,也就是小白菜不承認自己有謀殺親夫之嫌,劉錫同就用大刑伺候,嚴刑拷打,根據當時的史料記載,劉錫同當時動用大刑包括用燒紅的鐵絲刺雙乳,用錫熔,滾燙的錫熔澆背,滾燙的錫熔是什麼呢?就是用金屬錫熔化以後滾熱的錫水澆她的脊背,在如此的殘酷的刑訊逼問之下,畢秀姑被迫招供,說是十月初五日,楊乃武買到了砒霜,把砒霜交給她,讓她趁機毒死葛品連,以達到他們通姦居住的目的。十月初九日,葛品連有病,她就把砒霜倒如葯湯中一起服下,葛品連中毒身亡。劉錫同得到畢秀姑招供如獲至寶,馬上傳訊楊乃武,不料楊乃武來到縣衙,矢口否認自己跟這個案件有任何關聯,聲稱自己在十月初九日壓根就不在餘杭縣,沒有任何的作案時間和作案動機,劉錫同認定必須用嚴刑逼供的辦法才能取得口供。這在清朝有一個法律上的規定,如果當事人沒有口供就不得定案,於是劉錫同就向杭州府呈報了公文,請求解除楊乃武的舉人出身,如果解除了他的舉人出身他才能用嚴刑逼供拷打楊乃武,從而獲得他需要的這樣一個招供。可就在他呈送公文,衙役剛走掉的同時,求功心切的劉錫同於當天晚上就嚴刑拷打楊乃武。盡管如此,楊乃武始終不承認自己有作案的動機。也就是說始終否認了自己真實的作案。但即便如此,劉錫同仍然以楊乃武與小白菜通姦共謀害死葛品連定案之論呈送杭州府,請求二審定案。
那時刑部尚書,也就是公安部的部長或者最高法院的院長,由他親自坐鎮主審,然後九卿,就是相關的最高級別的刑訊人員坐在旁邊,來徹審楊乃武、小白菜,兩個犯罪嫌疑人都到了北京來進行審訊,在這次審理的過程中,有兩個問題需要提出來,第一個當時提供了證詞說將砒霜賣給楊乃武的艾仁堂葯店的店主錢坦已經死亡,但是楊家早就提供了當日楊乃武根本不在餘杭縣的證詞,這個證詞得到採信,第二點非常關鍵的一點,葛品連的屍骨連屍骨帶棺材也一並從餘杭一直千里押解到了北京,重新打開棺木,由仵作重新鑒定葛品連是不是中毒而死,結果,這次檢查發現,根據一些醫生的最終認定,葛品連確屬疾病而死,是病故,在所有屍骨的檢測中,沒有發現任何中毒身亡,就是砒霜的成分,這樣最為核心的問題一旦查明,當時也在公堂上的餘杭縣令劉錫同和仵作沈祥供認不諱,說確實是我們當時在檢測葛品連屍體的時候工作沒有做細,主觀認定他們有罪,所以就刑訊逼供,那麼這樣一個前後延續了三年多,將近四年的案子,最後定案,楊乃武、小白菜沉冤昭雪,葛品連不是中毒身亡,而是病故。
懲處官員
這個案子平反昭雪以後,那麼在當時的清朝,政治環境中引起軒然大波,慈禧太後一下子連續發布旨意,懲罰餘杭知縣劉錫同,遠發黑龍江判處流刑,餘杭知縣劉錫同勘驗不認真,導致這起冤案的發生他是罪魁禍首,發配黑龍江。仵作沈祥以及其他相關人等30多位官員被革職、充軍或查辦,浙江巡撫楊昌浚、浙江學政胡瑞瀾,杭州知府陳魯一干官員100餘位,革除頂戴花翎,永不續用,這個案件紛紛揚揚的楊乃武、小白菜案以一大批官員的落馬而告終。廣大人民拍手稱快,這就是楊乃武、小白菜的真實案情。
H. 永濟苖鑫案集資詐騙已偵查完畢,交城中級檢察院,何時開庭
開庭時間包含在審結期限內,具體開庭時間由法院安排
一、簡易程序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後二十日以內審結;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
二、普通程序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三: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告後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第二百一十四條
I. 交城法院的電話是多少
打114電話詢問一下即可,就可以知曉當地法院電話。前提應說明是找基層法院還是中級法院。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