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區法院
❶ 烏魯木齊法院電話
打當地的區號+114查詢
❷ 新城區人民法院上班時間
法院正常工作時間是星期一至星期五,周末不上班,節假日休息。
西安市新城區人民法院成立於1954年1月12日,坐落於西安市含元路229號,佔地4.8畝,審判綜合大樓內有大、中、小法庭17個,院內建立了電腦化網路,配置了數字化監控系統。現有正式在編幹警141人,其中男性82人,佔58.16%,女性59人,佔41.84%。
碩士學位以上34人,佔24.11%,大學學歷以上126人,佔89.36%。法院隊伍呈現出知識化、年輕化、專業化的特點。
❸ 新疆法院有哪些
新疆高級人民法院
地址:烏魯木齊昆侖路19號
電話:(0991)5959000
米東區人民法院
地址:新疆維吾爾內自治區烏容魯木齊市市轄區
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
地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南湖東路1號
烏市新市區人民法院
地址:烏魯木齊市江蘇東路附近
米泉市法院
地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古牧地西路
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人民法院
地址:西虹路122號
烏魯木齊縣法院
地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南湖路31號
電話:(0991)4620094
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人民法院
地址:新民西街2號
烏魯木齊市新市區人民法院
地址:烏魯木齊市蘇州路85號
兵團法院
地址:烏魯木齊建設路36號
電話:(0991)5987909
烏魯木齊市鐵路運輸法院
地址:烏魯木齊沙雅路167號
電話:(0991)7936085
烏魯木齊市鐵路運輸中級法院
地址:烏魯木齊北三路251號
電話:(0991)7923844
另外各個地市都有中級法院和地方法院:昌吉、石河子、克拉瑪依、奎屯、塔城、阿克蘇、阿勒泰、伊犁、庫爾勒、喀什、和田、阿圖什、吐魯番、哈密
❹ 新市區法院幾點上班
公安、法院、檢察院、司法局屬於國家機關。國家黨政機關、社會團體按照國家規定的時間上班和作息。僅在工作日上班。
上班時間是周一——周五。上午9點—12點;下午14點—17點。
❺ 韓北法院在什麼位置
首先要搞清楚 是韓庄法庭 還是韓北法庭, 韓庄法庭是北市區的。 韓北法庭是新市區法院的外派法庭。具體位置在天鵝中路韓村鄉政府院內 西側二樓。
❻ 烏魯木齊新區法院電話號碼是多少
當地法院的官方網站應該有相應的咨詢電話。
❼ 烏魯木齊新市區法院有陳文明這個人嗎
陳文明
目錄[隱藏]
個人簡介
主要成績
默默耕耘
愛生如子
刻苦鑽研
山西大學教授
著名黃梅戲演員
[編輯本段]個人簡介
陳文明,男,福建省龍岩市永定縣人,1963年2月生。奧運會火炬手之一。陳文明老師25年堅持在條件堅苦的鄉村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他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用滿腔的熱情投身於農村小學的教學研究與改革。
[編輯本段]主要成績
他為了心愛的山區教育事業,在艱苦的教學環境下,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刻苦鑽研教育教學方法,並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撰寫出富有獨特見解和指導意義的教育教學文章130多篇,分別在國家級教育期刊上發表;編寫出版了教育書籍6本。他2002年被評為福建省"特級教師",2004年9月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同年12月被評為"傑出人民教師",2005年獲得"全國十傑教師提名獎"等光榮稱號。
[編輯本段]默默耕耘
湖山鄉地處閩粵兩省永定、平和、大埔三縣交界處,在閩西的最南端,距離縣城60多公里,被稱為「永定的西伯利亞」。1999年以前,湖山鄉只有一條必須連續出了幾天太陽才能行車的林區「太陽公路」。陳文明太熟悉這條路了,1982年他師范畢業後,在這條路上整整走了25年。其中的8年是在單雙人校和中心完小之間往返,哪裡需要,他就調到哪裡,這樣調動了7次。
1987年9月,由於工作需要,他從中心小學調到條件更加艱苦的洽溪雙人校。學校距他家有15公里遠,不通公路,往返一趟要走6個多小時。那時,他的孩子快要降生了,妻子挺著大肚子還要干農活,工作和生活的極大困難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但他毫無怨言。
每天放學後,他只能面對空盪盪的教室,與靜悄悄的廚房兼宿舍相伴。所以有人問:「在單雙人校最怕的是什麼?」他說:「課程重、條件差我不怕,最怕的是放學。」因為放學後那種孤獨、那種寂寞是難以言表的。在學校里自己燒火煮飯,晚上備課改作業用的是煤油燈,等到第二天,鼻孔里全是黑黑的煤煙。
陳文明知道山村農家事務多,作息時間沒規律,要召開家長會十分困難。為了彌補家校聯系脫節的情況,他經常利用中午和傍晚的休息時間,一戶戶進行家訪,動員孩子入學,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深得學生家長的稱贊。
[編輯本段]愛生如子
在幾十年的教學生涯中,陳文明逐漸摸索出教育學生的「三心」規則,即「愛心、信心、耐心」。他首先抓住「愛心」這個重要環節,努力去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和好師長,時時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
五年級的寄宿生永生,是全校出名的「後進生」,不交作業卻說是沒作業本。其實永生是將錢買零食了。陳老師沒有責怪,而是為他買了幾本作業本,當永生接過作業本時羞愧地低下頭,回到教室把作業做好交了上來。一天吃午飯時,永生不小心摔了一跤,額頭鮮血直流,陳老師趕緊背起他往醫院送。見血水和汗水滴得老師滿身都是,他執意要自己走,陳老師堅決地說:「到醫院再說。」永生的額頭縫了6針,但他卻沒喊一聲疼,沒掉一滴眼淚。回到學校,早已疲憊不堪的陳老師又給他煮了一碗面條,他直愣愣地看著老師,突然撲在老師懷里大哭起來:「老師,您比我的父母還要好,今後我一定要聽您的話,好好學習。」
就這樣,陳老師憑著對學生真誠的愛,溫暖了一顆顆心。
一次,陳老師收到一個學生的紙條:「老師,我因欠些書費,無法領書,媽媽讓我乾脆別上學了。我雖然成績差,但想讀書,您能幫幫我嗎?」看到這,陳老師彷彿看到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哀愁的目光。他把學生的書款先墊上,在把新書交給那位學生時,學生感動得熱淚盈眶:「老師,我一定要發奮學習。」
[編輯本段]刻苦鑽研
在教學上,陳文明深入鑽研,如春蠶吐絲,孜孜不倦。他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由於湖山地處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靈,學校除了課本和粉筆外,要找本參考書都很難,更不要說採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了。但為了教學需要,陳老師買來大量教學參考資料,訂閱《福建教育》、《小學生周報》等十幾種教育報刊,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他克服重重困難,多次帶課題組自己墊付一部分差旅費到外地學習取經。經過3年的實驗研究,結合本地實際,他形成了「發揮學生主體,注重個性差異」的教學模式,得到上級的肯定。
多年來,陳老師挑燈夜讀,伏案揮毫,把別人聊天、打撲克的時間都用在對教學的研究上,終於撰寫出《應用題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農村課改的現狀與對策》、《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培養芻議》等教學論文20餘篇,分別在《小學教學參考》等期刊中發表或在省級以上交流、獲獎;他與教育同行合作,編寫出版了《小學愉快教學思路》、《小學讀寫算方法指導》等6部教學教研書籍。
[編輯本段]山西大學教授
陳文明 男,1924年10月生,山西省萬榮縣人。山西大學歷史系,教授。1952年畢業於山西大學歷史系。曾任山西大學歷史系教授,世界古代史教研室主任,中國世界古代史史學研究會第一、二屆理事。主要論著有:《古羅馬著名的雄辯家西塞羅》,(商務印書館1984年出版);《論前十七世前埃及和兩河流域的社會經濟結構、階級關系和階級斗爭》(山西師范學院學報,1959年第1期);《羅馬的土地運動和格拉古兄弟的改革》(山西師范學院學報1960年第四期);《世界歷史備覽》(合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❽ 烏魯木齊新市區法院買到假玉石要求是那個鑒定機構
新疆岩礦寶玉石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新疆岩礦寶玉石產品質檢站成立於一九九四年二月,掛靠在新疆礦產實驗研究所國土資源部烏魯木齊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心,在烏魯木齊新市區法院買到假玉石要求是要到新疆岩礦寶玉石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去檢測。
❾ 住房由於被其他工程的修建,而擋住彩光,不能正常生活,希望得到解決……
看完你就明白了 採光權案件審理之我見 一、由於相關法律規定的籠統性,加大了採光權案件審理的難度 隨著公民法律意識的不斷提高,以法律手段解決問題的案件也會越來越多,相鄰關系會越來越被人重視。相鄰關系,即相鄰財產關系,指毗鄰不動產所有人或佔有人?使用人?對各自所有或佔有的不動產行使所有權或佔有權?使用權?時,相鄰各方應相互給予便利和接受限制而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這種關系所包含的權利,稱為相鄰權。相鄰權是基於相鄰的財產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而產生,是一種帶有必然性和必要性的利益。 目前,法院審理採光權案件,主要以四部法律為依據:一是憲法第十九條規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二是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規定的「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風、通行、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三是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房地產開發必須嚴格執行城市規劃,按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實行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四是規劃法中的有關規定。由於以上四部法律對相鄰權包括採光權的規定太籠統,不易操作,給司法實踐帶來很大難度。 實踐中,由於關於以何種標准判斷是否侵害了鄰人的通風採光權,法律條文中沒有作出明確規定,有關司法解釋中也沒有給予明確解釋,故法院處理因通風、採光引起的糾紛,主要是根據當地土地利用、建築規劃、居民生活習慣等各方面的具體情況進行,很難適應現實中錯綜復雜的採光權糾紛案,在合理維護當事人權益、息訟解紛上面,明顯看出捉襟見肘的尷尬。 舉一例說明,筆者所在的山西省忻州市城關的焦某和李某系南北鄰居,焦於1996年4月開始建築二層樓房,6月下旬,李某以焦家所建樓房影響其採光為由,阻攔焦施工,焦家的工程隊被迫拆除二樓打頂的模型、支架,停止施工,焦與李因此對簿公堂。根據法院查明的事實,焦家的建房有四方面不合法:1.焦家新建房事實上影響了李家的採光;2.焦家建房是按平房辦理的申批手續,卻蓋成了二層小樓;3.焦家建房未按規定辦理《建築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焦家建築屬違法建築;4.焦家地皮系轉讓,並非土地局直接批准,買賣土地的有關批件和稅契手續焦並未向法院提供,而焦所提供的建樓房地產地基手續復印件系偽證。法院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調解,焦不同意,一審法院判決的基本精神是:原被告建築物處於非建築區域,參照忻州市人民政府忻政發[1992]96號文件精神?下面簡稱96號文件?的有關規定,日照距不得小於新建築物高度的1.2倍,依此做出了有關判決。判後,李先生不服,提出上訴。在二審中,法院依96號文件第12條之規定,函告市建設局,該局做出解釋認為:該房屋系磚廠拍賣的,當時磚廠拍賣房屋時是以平房建築規劃的建築區,現在個別住戶建樓房勢必影響相鄰住房的採光,與原規劃不符。二審根據96號文件精神及忻州市建設局對此文件的解釋,依據「日照間距不得小於新建築物高度的1.5倍」的規定作出了二審判決。焦仍不服,進行申訴。申訴期間,焦提供了市建設局1999年5月30日出具的「焦、李建房採光糾紛案雙方當事人的房屋建設工程從建房開始一直至今,均未到我局辦理規劃手續,施工手續,放驗線手續,監督手續,不屬我局批準的建設工程。故對其雙方因建房發生的採光糾紛我局不予解釋。此以前採光距離的解釋一律以本文精神為准」的說明,案件一波三折,原因何在? 忻政發[1992]96號文件第8條早有規定:「市建設局、以及取得市建設局授權發『兩證』的鎮建設管理派出機構,審批『兩證』即『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過程中,要對建設項目的建築間距及建築後退紅線距離認真審查,對符合規定要求的,准予用地及建設,否則不予辦理用地和建設手續。」但在我們受理採光糾紛案件中,大量地存在當事人沒有「兩證」的情況,本來屬於違法,卻強調讓法律保護其採光權。而這類糾紛的處理又往往涉及到當事人雙方的切身利益,法院必須慎之又慎,一方面在強調依法由有關行政執法部門進行確權,另一方面則希望訴訟主體都能提高法律意識,重視城市規劃的有關法定要求,減少訴訟中不必要的糾葛。 二、採光權案件審理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關於適用法律問題存在誤解。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憲法、法律、地方性法規和規章的法律效力逐級降低。在審理採光、通風等相鄰權案件時,國家法律並無明確規定,目前僅有建設部有關各地經緯度不同規定的比例,如規定山西太原是1∶1.5,大同是1∶1.5至1∶1.7,其依據是冬至日正午十二時太陽滿窗戶照射不少於一小時,按照實踐中的實際測量,忻州城區要達到這個標准,居住建築間距?新建築與受影響建築之間的距離?應不小於一點九八倍。而我區忻州、定襄等地政府部門在城市中規定了1∶1.2的比例,有些審判員照此依據判案,也有一些審判人員則按1∶1.5辦案,這就形成了執行一部規章、產生兩種結果的現象。關於此,我們應進一步明確:對地方性法規和規章中規定的內容,屬於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而對立法精神和原則具體化、條文化加以明確范圍和標準的,應當適用或者參照;對於國家法律、法規尚無明確規定,地方性法規和規章不違反國家法律的基本原則的,可以適用或參照;與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和精神相抵觸的,不能適用參照;對於地方性立法機關對地方性法規所作的解釋,超出地方性法規許可權的,不能作為法院審理案件的依據。 〈二〉筆者認為,在相鄰權案件審理中,應把握好以下兩個方面: 1.嚴格依法定原則處理相鄰權糾紛。 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規定:「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風、通行、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這就規定了處理相鄰權糾紛的法定原則,即: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因此,處理相鄰關系糾紛,要從有利於生活出發,為群眾生活提供方便,做到既維護所有人或佔有人的合法權益,又便利群眾的生活。 2.充分運用調解手段息訴解紛。 法律只是一種制度范疇的上層建築,要想窮盡生活中的一切現象似乎並不現實。在法律尚不夠完備的情況下審理這類案件,我們一方面要嚴格依法辦事,另一方面要依法加大調解力度,妥善解決民間糾紛。如上述案例中,難道焦先生就因對房屋的高度存在異議而使建築工程擱置四年之久甚至更長時間而不再蓋了嗎?法院依法定原則,是否應當判決將這所有的違法建築都拆除呢?這與民法中規定的法定原則又是相違背的。為此,法官就此提出調解方案:焦某在室內高度達到2.8米處封頂,對李的採光影響並不大,房子也可建起來,侵權部分可以酌情賠償。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房地產開發規模逐漸擴大,建築物之間的相鄰權關系已成為社會矛盾的焦點之一。採光權糾紛大多是以群體訴訟的方式出現,向人民法院審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 採光權問題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關於採光權的法律規定在我國物權法是納入到相鄰權的范疇里的。 近年來,烏市部分基層法院相繼審理了許多基於採光權糾紛產生的民事案件。僅新市區法院年審理此類案件就達數十件之多。由於遮擋陽光的均為新建建築,且多是高層建築,因此周圍居民阻撓施工,甚至發生沖突的事件時有發生。筆者結合審判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相鄰採光權糾紛談一點淺顯的看法。 一、相鄰採光糾紛的成因 相鄰關系採光,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動產相互毗鄰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間,利用日照光和自然光進行生產、生活、工作、學習等活動而不受任何干擾和妨礙。採光權是相互毗鄰不動產所有、佔有、使用權人的一項特殊的民事權利。我國《物權法》第84條就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害的,應當給予賠償。我國《物權法》第89條規定,建造建築物,不得違反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准,妨礙相鄰建築物的通風、採光和日照。採光權之所以列入相鄰關系中,是因為採光糾紛的形成與否由相鄰建築的高低決定,主體是相鄰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內容是要求他方提供便利,他方應給予必要的便利,這種便利包含有採光在內;客體表現是不動產,實際上採光糾紛的客體是行使不動產所產生的利益。 相鄰關系情況復雜,因而形成採光糾紛的原因多種多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規劃法》規定,建築房屋必須服從統一規劃,不僅有利於節約土地,而且有利於長期發展,便於管理。而現實的城鎮規劃不是落後就是規劃不當,由於城鎮建設劃圖,確定了建房的排位座落,而對房屋的高度沒有統一限制。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住房條件的要求越來越高,多數建築往高層發展,以往的規劃顯然已經落後。規劃部門在審批規劃時只注意收費,很少到現場勘驗,不勘驗就不了解四鄰情況,不能客觀考慮房屋高度,僅憑一份意向報告就審批,從而引發了採光糾紛。這是規劃部門引起的。其次,是各種規范失調引起的。依照國家建設部門的規定,修建房屋必須由規劃部門規劃,土地部門審批,設計部門設計,施工部門報標等。而現有各單位之間未能協調一致,缺乏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給相鄰採光帶來一定的隱患。土地部門未經規劃即對土地使用進行審批,規劃部門未經審批土地就規劃建房,相互越權,使統一政策沒有落到實處,使修建房屋處於無政府狀態,為相鄰關系帶來諸多不利因素,加劇了採光糾紛的形成。第三,土地資源的匱乏,使糾紛不斷增多。隨著城鎮建設用地日趨緊張,國家從宏觀上加強對土地使用權的審批和管理,使城鎮土地資源更加匱乏,修建房屋需用土地與國家嚴格限制土地審批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居民單位在滿足不了自己需要的情況下,就在原有的土地上進行修建,隨意向高空發展,無節制的發展產生了採光糾紛。第四,法制觀念淡薄。相鄰關系一般來說是相互提供便利,以達到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之目的,而現實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對相鄰關系知者甚少,只講個人利益,不顧他人利益,甚至損人利己,在自己不動產內行使權利,對相鄰一方構成損害。第五,違章建築增多而影響採光。違章建築是指未經規劃或未經有關部門審批而違反法律法規新建的房屋等。近年來,由於部分單位和個人為了自己利益,在法律法規不允許的情況下,違法而擅自建築的情形時有發生。違章者明知自己無權建築,經與土地所有者私下協商,暗箱操作達成轉讓協議,強行施工,從而影響了相鄰方的利益。 二、相鄰採光糾紛的管轄 採光糾紛是由相鄰一方建築物而形成的,對其管轄,筆者認為,可以分以下兩種情況依法處理。 對於違章建築或超出審批范圍的建築物引起的相鄰採光糾紛,原則上應由政府城建部門依法處理,限期予以拆除。當事人如對處罰決定既不履行又不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訴訟的,可由政府城建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也可以直接由人民法院來受理。《全國民事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中對於違章建築引起的糾紛是這樣規定的:「因違章建築妨礙他人通風採光或因違章建築的買賣、租賃、抵押等引起的民事糾紛,人民法院可以受理。違章建築的認定、拆除不屬民事糾紛,依法應由有關行政部門處理。」 對於經有關機關合法審批建造的建築物而產生的糾紛,同樣屬於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圍,應積極受理。因為:(1)採光糾紛符合《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的受理條件。採光糾紛的特徵是:基於不動產相鄰的事實而產生,主體是相鄰或鄰近的不動產所有人或佔用、使用權人,客體不是所有權客體本身,而是使用時引起的相互涉鄰利益;內容是相鄰人一方有權要求另一方不實施某種行為給予便利。採光受到影響是由相鄰建築物引起,因而修建房屋和其他建築物的當事人,應該使其建造與相鄰人房屋或其建築保持適當的距離,當修建的建築物妨害相鄰人的房屋或建築物採光時,相鄰人有權請求其採取措施,予以排除。(2)相鄰採光糾紛屬民事調整范圍。採光糾紛是物權的范疇,《物權法》把採光列入相鄰關系之列,符合物權法的調整對象。相鄰關系本身是給予便利,表現為對所有權的限制和延伸。一方要求相鄰一方提供便利,提供便利者對自己所有權進行限制,要求提供者則是受益者,是自己的所有權得到延伸,依照公平原則,受到限制者應得到一定補償,受益者應該給予補償。故採光糾紛人民法院應予管轄。 例如,烏魯木齊市新市區法院審理的一起48戶居民「陽光訴訟案」. 2007年2月,48戶居住在烏魯木齊市新市區河南西路居民們一紙訴狀,將房地產開發商告上了法庭。他們響亮的喊出:「為了不住在終日不見陽光的陰影里,我們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恢復原告居住房屋的採光」。為此,他們將開發商新疆某單位告上法庭,依法維護其合法權益。烏魯木齊市新市區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 2004年4月被告開發位於新市區河南路一住宅小區,其中有兩幢與原告居住的小區相鄰,被告開發的小區均為高層住宅,樓高為18層。被告在開工初期,原告曾與被告工地人員協調過,被告講述該樓為8層不會影響原告的生活。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被告的樓層越蓋越高,原告居住的房屋漸漸沒有了日照,到了10月被告開發的樓全面封頂,18層高的兩幢大樓,遮擋了48戶居民的採光,造成原告終日無光,大白天靠人工光源生活。 居民們在起訴書中稱:「被告作為專業的房地產開發商,在開發該小區時視鄰里間的權利與不顧,非法剝奪48戶居民的採光權以獲取利益,這是嚴重的侵權行為,造成原告的人身及財產權利的損害,以致該幢住宅終日不見陽光,故請求貴院依法支持原告的請求,判令被告排除妨礙,恢復原告居住房屋的採光。」 據介紹,居民們在起訴前,曾多次找開發商協商,又到市委、市政府上訪,還找到市規劃局等部門。因多次協商無果,再次上訪。後被有關部門勸阻。從開始挖地基,居民們和開發商就為採光問題吵吵鬧鬧,久拖不決直到大樓封頂,居民們現有的充足室內陽光,被兩幢18層高樓遮擋奕成終日要開著電燈照明,冬天室內享受不到多少陽光的痛苦。 居民們萬般無奈,只得請律師上法庭討公道。 起訴後,居民們擔心自己的權益得不到法院的支持,相繼到烏魯木齊市政府職能部門投訴、上訪,在了解了具體案情後,政府工作人員多次召集相關人員開會協商。 此案引起了新市區法院的高度重視,承辦此案的法官,民一庭副庭長關菱一面認真查閱卷宗,多次到現場實地勘查,結合雙方當事人的具體情況,在開庭前就為原、被告雙方做調解工作。由於此案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已做了安撫和解釋工作,原、被告的矛盾基本化解。走訪調查了開發商、市規劃局等部門。向他們了解情況,並向他們宣傳和詳細解釋法律關於相鄰權案件的關規定,以案說法,明確指出他們的侵權行為的違法。另一方面,法官耐心的給居民們做思想工作,法官經過數次苦口婆心的工作,使開發商拿出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開發商願意給48戶居民提供置換房屋,居民們聽後,都表示滿意,目前雙方已就置換事宜進入協商階段。終於使雙方「冰雪消融」,48戶居民們的權益得到了保護。9月6日,開庭前他們向法院遞交了撤訴申請書。法院依法作出裁定,准予原告撤訴。 案結事了,看似平常,卻是當事人對於審理他們案件 法官最為朴實、最為強烈和最為急切的期盼。在我們國家,訴訟通常是最後不得已而為之的糾紛解決方式。矛盾在發展到訴訟之前,已經存在了相當長的時間,並且對立雙方的情緒大都已經相當激化,這往往就會成為「案結事不了」的原因之一。 依靠法律解決糾紛,對當事人無疑是非常幸運的——長時間的爭執、化不了的怨氣、解不開的心結,都將隨著案件的審結而散去,不得安寧的生活秩序將回歸正軌,緊張別扭的人際關系將恢復常態,不用再終日為官司而愁苦。 一位居民委員會大娘表示:「我們沒有錢再買房搬家,子子孫孫都要在這里住下去,要那麼點錢有什麼用?沒有陽光的日子,將是最令人痛苦的生活!」另一位老大媽對筆者說:「年紀大的人好鬧個腰腿疼之類的病,到冬天必須在屋裡曬曬太陽才舒服。我們老年人已經沒有別的什麼東西好享受了,就這么點陽光,還要被剝奪走嗎?是法院為我們作主,給我們徹底解決了問題,搬到新樓房,我們會享受到生命之光,會幸福的生活。」 三、相鄰採光糾紛處理的原則 隨著人們對居住條件的要求逐步提高,特別是在北方,居室的陽光權益越來越受到重視。前些年,人們在選擇住房時多考慮面積大不大,房間布局是否合理。如今,人們更重視居住的環境氛圍是否良好,除文化氛圍外,空氣陽光是最重要的必選條件之一。現在,烏市新建的居民區都要考慮到室內日照充足才能受歡迎。在已建成的居民區面前,再新建樓房時,千萬不能遮擋原居民住宅的陽光。因此,10月1日實施的物權法,對相鄰不動產權利人的用水、排水、採光、通行和施工等問題都作了較為系統的規定。如,規定了不得妨礙通風採光,即建造建築物,不得違反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准,妨礙相鄰建築物的通風、採光和日照。同時,物權法還對大量陽光有標准。 物權法規定,建造建築物,不得違反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准,妨礙相鄰建築物的通風、採光和日照。我國《城區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規定了城市居住區日照標准:第Ⅰ、Ⅱ、Ⅲ、Ⅶ氣候區的大城市,以大寒日為標准,日照不低於2小時;上述氣候區的中小城市和第Ⅳ氣候區的大城市,以大寒日為標准,日照時間不低於3小時;第Ⅳ氣候區的中小城市和第Ⅴ、Ⅵ氣候區的各級城市,以冬至日為標准,日照時間不低於1小時。筆者認為,在處理採光權糾紛案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一)、公平原則。相鄰採光糾紛的主體,是毗鄰不動產的所有權人或使用權人,有一定的感情基礎,日後還要長期相處生活下去。因此,可調解或判決侵害方給受害方一定的經濟補償,體現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或者由侵害方適當修改建築方案,再給予一定的補償,最大限度地照顧相鄰方的採光需求。 (二)、合法性原則。基於毗鄰的不動產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因採光發生糾紛,應審查建築方有無土地使用權證,是否超界使用;有無城鎮建設規劃審批證,是否超審批面積及層數建築。審查相鄰方有無房屋所有權或土地使用權證。因為房屋的所有、佔有、使用權等權能,只有合法的前提下,方受法律保護。侵權損害的民事責任的構成,需具備四個要件:即損害事實的存在,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有因果關系,行為人有過錯,行為具有違法性。因此,合法性審查應是第一位的。建築方土地使用及建設許可證等證件齊全,而相鄰方財產屬於非法或違章建築物的,因其失去合法的基礎,其權益不受保護,不能抗辯建築方,故應駁回相鄰方關於採光權的請求。對建築方在訴訟庭審辯論終結前,仍不能提供其建築的合法手續,又對相鄰方採光權造成侵害的,應判決限期拆除,排除妨礙。 (三)、補償性原則。對於相鄰不動產雙方均有合法手續或有財產憑證的,對建築方無拆除可能的,由其向相鄰方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具體應考慮相鄰方採光受限制的程度,房屋間距的遠近等綜合考慮。 四、採光糾紛賠償的標准 採光權由一個起初還鮮為人知的名詞,到現在成為日益被重視的生存權利,已走過了一段漫長但小有成效的道路,同時也說明了人們居住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對生活質量的更高追求。人們期待著它能更好地被重視、被保護。在國外,很多學者甚至認為日照權、採光權不是一個財產權,應屬於人格權,它不僅與生命、健康息息相關,還包括了生活的安適、寧靜,畢竟陽光是區區幾千元所不能換取的。採光糾紛在《物權法》中規定得比較籠統,處理起來難度較大。因此,應對賠償標准進行認真審查。由於相鄰採光已經形成糾紛,要求提供便利一方的採光權已經受到侵害,應當排除妨礙,賠償損失。鑒於相鄰關系情況復雜,應從不動產所有人和佔有人之間長期相處,有利團結互助的角度考慮。對排除妨礙,能拆除的應判令把影響採光部分的建築予以拆除,不能拆除的,盡可能採取措施,對受侵害方的採光予以補救。我區目前還沒有類似的規定,而北京早在1994年《北京市生活居住建築間距暫行規定》中對新建住宅間距做了一些規定,但即使依此規定建樓,依然無可避免地遮擋某些住宅的陽光。在這一規定的第四章「遮擋現狀居民住房陽光的處理」中第13條規定:「被遮擋陽光的現狀居民住房,以居室窗檯中心點(均以外牆面計),在冬至日日照時間不足1小時的,每戶按其居室被遮擋狀況給予一次性補償800元至2000元。違法建設和處於新建建築高度二倍水平距離以外的居民住房不予補償。」此補償標准在實踐中引起不少爭議。日光對於人類生活的意義不言自明,住在終年不見陽光的住宅中給居民造成的影響,同樣是任何人都能想像出來的。這帶來的不僅是生活不便,更意味著生活質量的下降。許多居民節衣縮食終其一生購買了房產,更希望子孫後代都能在此安居樂業,區區800元至2000元,便將自己及後代的採光權做了交易,這對許多特別看重陽光的住戶,顯然是很難接受的。而且此補償標準是基於當時的生活水準和消費水準,有其合理和現實的一面。但是,經過了十幾年的實踐,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民對生活質量和品位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基於物權法的公平原則,人們一生在住房中享受陽光的權利,其相對價值判定應該有所調整。這不但符合國家的立法本意,也符合與時俱進的政策精神。筆者認為,賠償的數額應當考慮到以下兩點:(一)、受侵害方房屋貶值部分。侵害方因其建築物向高空發展,充分利用了空間,其房屋有了較大的增值,或者侵害方所蓋的高層建築物純粹為了商品房開發,其建成房屋的經濟效益自不待言。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相鄰方的房屋因採光受到影響,其房屋在原有價值的基礎上有大幅的下降。因為房屋的價值取決於位置、方向、採光等關鍵因素,因此應委託物價評估部門,對受害方的原有價值及採光受影響後的價值予以評估,其差額部分應屬賠償范圍。或者變通由建築方將相鄰方的房屋以原有價格買下,受害方另置買新房。(二)、受侵害方採取補救措施的費用。受害方因採光的需要,需改變原有房屋結構,如增大門窗面積、開天窗等,該項費用應屬賠償范圍。另外,受害方因採光不足,室內照明設備使用時間相對延長,對照明設備的使用壽命及能源消耗都有較大影響,可考慮將該項費用酌情予以一次性賠償。 五、預防採光權糾紛的建議 通過審理案件和調研筆者發現,採光權糾紛並非是不可避免的。為了預防和減少城市採光權糾紛,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政府要加強對建築市場的監管 目前建設市場主要由政府行政機構進行管理,因此,政府有關部門應當進一步加強對建築市場的統一管理,建立嚴格的建設項目監管機制,經過政府規劃部門審批後的建設項目,應當嚴格執行規劃要求。對於違反規劃要求和超規劃進行建設的項目,要及時發現、及時查處,特別是應當制定強制拆除違規建設部分的行政規章,以保護合法建築所有人的權利。 (二)進一步加強社會誠信機制的建設 目前全社會都在提倡誠信機制的建設,對於建設開發商來說,應當保有最基本的良知與良心,為社會建造質優價廉的房屋,不要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違法開發、違規建設上。普通城市居民也應當增強社會公德,私搭亂蓋行為只能造成他人生活的不便,帶來麻煩與矛盾,因此不能為了一己之利侵害他人的幸福與權利。 (三)加大對違法違章開發商的懲罰力度 結構完好、設計合理、施工質量合格、符合建築規劃要求的建築物使用壽命在50年以上,一旦在侵權建築物竣工並交付使用後發生採光權糾紛,大多數原告都請求拆除侵權建築物。而審判實踐中,大多不能判如當事人所請,因為拆除所消耗的社會財富,遠遠大於對權利人賠償之所需,這並不是法律追求的終極目標。因此,對權利人進行一次性補償或賠償成為解決採光權糾紛案件的唯一途徑。雖然對權利人的權利救濟通過訴訟進行了解決,但是對於違反建築審批規劃的開發商,應當採取行政處罰,以平衡社會關系、緩解社會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