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黃濤法官

黃濤法官

發布時間: 2022-07-09 19:55:23

1. 陳思成是誰啊

個人檔案 姓名:陳思成 昵稱:橙子 生肖:馬 生日:1978-2-22 身高:180cm 體重:68kg 血型:B型 星座:雙魚座 興趣特長:唱歌、作詞、編劇、導戲、舞蹈等 學歷: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本科99級03年畢業 [編輯本段]藝術經歷 生於沈陽市,高一開始主持沈陽電視台「學生時代」節目 17歲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謝晉--恆通明星學校首期 18歲畢業考入上海戲劇學院 20歲又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央戲劇學院 在2001「統一冰紅茶」的新一輯廣告中,大家看到一個新鮮的面孔,他就是華納唱片在2001年簽下的完全新人:陳思成。 這位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科班出身的大三學生,在統一冰紅茶閃亮之星2001年全國大學生歌手選拔賽中獲上海賽區冠軍,隨即簽約華納唱片。 現簽約公司華誼兄弟文化經紀公司 [編輯本段]主要作品 【電影】 2001年《法官媽媽》 飾男主角:張帥 導演:穆德遠 2005年《桃花燦爛》導演:傅華陽 合作者:周韻、郭曉冬、吳曉敏 2008年《霓虹燈下新哨兵》飾男一號:林虻虻 導演:張玉中 2009年《春風沉醉的夜晚》飾男主角:羅海濤 導演:婁燁 【電視劇】 2001年20集《紅與黑2000》 飾男主角:於傑 導演:文君 2002年20集《牽動我心》飾男主角:蘇昭 導演:楊晶 2002年20集《青少年關公》 飾男主角:關羽 導演:張紹林 2002年30集《熱血忠魂之獨行侍衛》飾男主角:萬曆帝 導演:吳子牛 2002年20集《海灘》 飾男主角:小偉 導演:張一白 2003年24集《暗戰》(又名:斬首行動) 飾男主角:駱小虎 導演:劉新 2004年24集《兄弟啊兄弟》(《紅旗渠的兒女們》)飾演:金桂生 合作者:李芯逸、韓童生、段奕宏 2005年21集《石破天驚》飾:齊東平 導演:張紹林 2005年26集《飲食男女》飾男主角:小周 導演:羅一鳴 合作演員:歸亞蕾、彭玉、於娜 2006年20集《民工》飾:鞠雙元 導演:康洪雷 合作演員::范明 潘雨晨 2007年28集《士兵突擊》 飾男二號:成才 導演:康洪雷 合作演員:王寶強 段奕宏 李晨 2007年25集《愛是一顆幸福的子彈》飾男主角:雷志明 導演:胡坤 合作演員、沈佳妮、張歆藝 2007年25集《狹路相逢》 飾男主角:黃濤 導演:查傳誼 合作演員:戴嬌倩、金鑫、林江國 2007年30集《王昭君》飾男主角:王盾 導演:陳家林 合作演員:劉曉慶、潘虹、劉德凱、楊冪 2008年25集《五十玫瑰》飾:曹曉寧(客串)導演:盧倫常 林龍 合作演員:王姬、鄭曉寧、王琳、 2008年30集《命運》飾:馮寧 導演:李舒 合作者:李雪健、曹曦文、高明、娟子、丁海峰 2008年43集《我的團長我的團》飾:救援團團長米齊(客串)導演:康洪雷 合作演員:張譯、李晨 2009年 《新一剪梅》飾:梁永昌 導演:盧倫常 合作演員:霍建華 呂一 李立群 王琳 2009年35集《大丫鬟》飾:蕭清羽 導演:何澍培 合作演員:吳卓羲 馬雅舒 2009年 《特戰先鋒》飾:趙先生(客串)導演:劉猛 2010年 《我的非常閨蜜》(客串)導演:康洪雷 【音樂】 2001年簽約華誼唱片,創作歌曲30 多首; 第一首單曲《讓年輕更閃亮》成為2002年「統一冰紅茶」廣告歌; 創作並演唱《紅與黑2000》主題歌《紅與黑》; 創作並演唱《海灘》插曲《年輕無極限》 創作並演唱電視劇《末路天堂》片尾曲《雨》 演唱《大丫環》主題曲《塵緣》 廣告: 2002年「統一冰紅茶」代言人; 另有創作的電視劇劇本、話劇劇本等; [編輯本段]獲獎情況 「沈陽中學生首屆卡拉OK大賽」第一名 「上海市校園歌唱大賽」最佳組合獎 「興網全國校園原創大賽」十佳大學生歌手 「統一閃亮之星2001全國大學生歌手選拔賽」北京賽區第一名,獲得「2001統一閃亮之星」稱號。 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新人獎 華表獎最佳新人提名獎 百花獎最佳男演員提名獎 入圍09年戛納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編輯本段]相關內容 「當我還穿著開襠褲時,最擅長的就是爬上炕頭高唱東方紅」陳思成略帶靦腆地回憶。這位來自沈陽的小夥子在高一時就已經是小有名氣的學生節目主持人了,獲得過「上海市校園歌唱大賽」最佳組合獎,20歲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是他心裡一直的夢想,而唱歌寫歌也是他難以割捨的熱愛。在閃亮之星北京站的比賽中,他的能力讓評委眼前一亮:難得的可造之材!華納老總許曉峰在短時間內與他簽定一紙合約,使他成為「天後宮」的小師弟,從此由一個平凡大學生轉為演藝歌手,踏上星光大道。 簽約後的陳思成星運勢不可擋,紫禁城影業出品的「十一」獻禮影片《法官媽媽》鎖定他出演男一號主角,出演一個剃光頭發的少年犯;電影殺青後,統一企業力邀他成為「統一冰紅茶」新一輯廣告的男主角並演唱廣告歌,而廣告的導演就是執導過那英、張宇等眾多大牌藝人Music Video的台灣著名導演馬宜中,廣告植根於大學生歌手選拔賽,連背景板都跟現實的一模一樣。陳思成在廣告中現身說法,將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生歌手贏得真心喝彩的故事演繹得淋漓盡致。同年9月,第一支個人單曲《讓年輕更閃亮》由華納實力派的鮑家街主唱汪峰為陳思成度身定做,並作為廣告歌搶先亮聲,迅速進入中國各大流行榜前10的位置。 http://ke..com/view/1137707.htm

2. 陳思成是什麼背景啊

高一開始主持沈陽電視台「學生時代」節目。

1994年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謝晉恆通明星藝術學校首期。

1996年考入上海戲劇學院。

演藝經歷:電影《一路順瘋》。

2005年,電影《桃花燦爛》獲得第16屆丹麥哥本哈根民族電影國際電影節「安徒生榮譽獎」。

2006年,再次與導演康洪雷合作,拍攝電視劇《士兵突擊》飾演男二號成才。此電視劇獲得第27屆飛天獎最佳長篇電視劇一等獎,第20屆全軍電視劇「金星獎」長篇電視劇一等獎,首屆東京電視劇大獎「海外優秀電視劇」獎。

陳思成早年經歷:

陳思誠,1978年2月出生在遼寧省沈陽市的一個幹部家庭,很小的時候就展現了活躍的文藝細胞。陳思誠家庭富裕、父母支持他並盡可能地為他創造條件。

因為唱歌、朗誦、主持樣樣精通,所以其頻繁現身在學校的文藝匯演上,同時其也是學校廣播室的一名廣播員。高一開始主持沈陽電視台「學生時代」節目。

1994年,16歲的陳思誠第一次離家去到上海,順利考入上海師范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並和趙薇成了同班同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陳思成

3. 民俗文化保護與發展可以與社會學的什麼理論相關急!!!!!!

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思想是我們研究民族文化發展規律的指導原則。同世界上的其他客觀事物一樣, 任何一種民族文化事項都有自身發生、發展和消亡的歷史。一種民族文化事項產生之後到底能夠存在多長時間, 取決於它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滿足民族文化事項傳承者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任何一種民族文化保護活動, 如果不符合文化發展規律, 不符合民族文化傳承者自身的願望, 就不能達到預期目的。

[關鍵詞] 民族文化; 發展規律; 保護; 問題

[作者簡介] 謝國先(1963~ ) , 男, 雲南民族大學民族研究中心教授, 博士。昆明 650031

早在2000 年, 雲南省就開始在全國首先實施地方性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條例。在國際國內保護文化遺產的熱鬧氣氛中, 我國有關部門公布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主要是民族民間文化。要保護的既然是民族民間文化, 那麼作為民族民間文化的創造者和傳承者的各族群眾(當然包括各族群眾中的優秀分子如故事講述家、歌手、工匠、宗教人物等) 就應該在文化保護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國文化部的有關文件規定: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原則是: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 明確職責、形成合力; 長遠規劃、分步實施, 點面結合、講求實效。」 (注1)從事文化工作的一位官員兼學者認為, 民間文化保護的主體是這樣一些人: 「他們是學者、官員、教員、普通國民、傳媒工作者、法官、文藝工作者、實業家構成的聯合體。」(注2) 在這些規定和理解中, 民族民間文化創造者和傳承者的作用似乎沒有受到足夠重視。幸好有學者明確指出: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這個問題上,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 民眾才是文化遺產的創造者、傳承者, 是文化遺產的真正主人, 而政府與學術界至多隻能說是個宏觀的指導者。」(注3) 本文在上述認識的基礎上, 從民族文化發展規律出發, 談民族文化保護方面存在的一些認識論問題。

一、文化與民族文化

文化有多種定義, 常見的有狹義文化與廣義文化兩種說法。狹義文化主要是指通過學校教育傳授的知識和教養。在這個意義上, 我們會聽到鄉下的老農說: 「我沒有文化。」廣義文化是一定群體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和一定的自然環境(地形、氣候、土壤、交通、水源、植物群落、動物群落等) 與社會環境(人口規模、技術水平、群體歷史、對外聯系等) 中所形成的一種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一旦產生,就成為一種客觀存在、客觀事物。在進行文化研究時, 人們一般採用廣義文化的概念。

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認為, 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 客觀存在的事物都有一個發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 民族文化的任何一個項目同樣也要經歷發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 這是一個客觀規律。要研究民族文化, 就必須尊重這個客觀規律。

民族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由互相認同的社會成員所構成的人口群體。語言、宗教、歷史、經濟、心理等都可能成為社會成員互相認同的標志。民族文化就是一個民族生活方式的總和。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與別的民族的生活方式有聯系又有區別。有聯系, 所以不同民族之間能夠溝通; 有區別, 所以不同民族會形成自己的認同感與身份感。

民族文化是一個抽象的概念, 是人們對一定時期一定群體的生活進行總體認識和總體概括的結果。這個抽象概念的含義總是需要由具體的文化事項體現出來。文化事項本身是紛繁復雜的, 但在一個群體的生活方式中總有某個方面或某些方面顯得比較突出, 既讓群體內部成員自認為可以用來代表自己群體的形象, 也給外來的觀察者留下深刻印象。我們或可借用作家與學者的代表作概念, 把一個民族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文化事項稱為這個民族的標志性文化。(注4)然而, 不論一個民族或者一個地方性群體的標志性文化究竟是什麼, 有一點是確定不疑的: 這種或這些標志性文化不是孤立地存在的, 而是這個民族或地方性群體整體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作為一種歷史現象, 全世界不同群體的文化既有不同的具體表現, 又有共同的總體特徵。對全世界不同群體的文化的具體表現的認識, 是我們認識文化的初步工作。從文化人類學的田野作業產生出來的以生活描述為主要任務的文化志和民族志, 是我們認識文化現象的素材。美國文化人類學家哈維蘭認為文化的總體特徵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即: 文化是由一定群體的社會成員共享的; 文化是後天學得的而不是與生俱來的; 文化是用象徵符號傳達出來的; 文化是整合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注5)

二、民族文化是一種歷史現象

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和認識論揭示了事物發展的規律性和人類認識這種規律的可能性。文化人類學的研究特別說明了文化的性質和特徵, 因此我們對民族文化的研究能夠在一個合乎理性的基礎上進行。民族文化的保護同樣要遵循事物發展的基本原理, 而不可以用人定勝天的信念取代科學發展的邏輯。

作為一種歷史現象, 任何一個文化項目從它產生時起, 就處於不斷變化的狀態中。學者們的研究已經表明, 在我國很有影響的傳統節日, 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 其現存狀態與初始狀態相比已經增添了很多內容。(注6)著名的孟姜女故事在先秦時期只有數十字的記載, 到南宋時已經演變為萬千言的傳奇, 再到近現代時期形成了傳說、故事、歌謠、戲曲、祭祀等在同一文化項目之下多種體裁和形式匯聚成的龐大的孟姜女民俗事項群。(注7)

變化既是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 也是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在民族文化的發展過程中, 有創新,也有淘汰。作為表現和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的民族語言, 同樣也不能超越這個規律。聯合國前秘書長加利曾說: 「也許大家並不都知道, 每兩個星期就會有一種語言從世界上消失。隨著這一語言的消失,與之相關的傳統、創造、思想、歷史和文化也都不復存在。」(注8)我們在對民族語言的消亡深感惋惜的同時, 也要理性地分析民族語言消亡這一現象的歷史必然性。

我們也知道, 對於許多少數民族來說, 民族語言是他們最古老、最輝煌的成就, 是他們世世代代的創造能力的主要表現。民族語言不僅僅是一種內部交際的媒介, 而且還是同一民族的人們互相認同的重要標志。作為一種思維工具, 語言中已經積淀了一個民族長期的思維模式和行為規范。語言和文化實際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只有口頭語言的民族中, 他們的文化主要依靠口頭語言來保存和傳播, 因而口頭語言既是民族文化的倉庫, 也是民族文化的橋梁。民族語言的喪失就會造成文化空虛, 而別的文化就會乘虛而入。

同時, 民族語言的功能不是可以簡單地用交際手段來概括的。世界上很多民族的歷史表明, 在民族征服的過程中, 語言同化是軍事征服和政治統治的必然補充, 甚至可以說, 語言同化是軍事征服和政治統治深入人心、大獲全勝的象徵。印加帝國在它所統治的眾多部落和民族中推廣克丘亞語。西班牙征服這個地區之後, 宗主國的語言成了官方語言, 而克丘亞語在安第斯山地區印第安各民族反抗殖民統治的斗爭中又被當做了印第安人團結奮斗的象徵。歐洲人征服北美印第安人之後, 也在當地各印第安民族中強行推廣歐洲的語言。在歐洲本土的歷史上, 有都德的《最後一課》。20 世紀前半期日本佔領我國東北地區的時候, 也在當地中國人中強行推廣日語。

民族語言的作用如此重要, 但是,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民族語言的功能在逐漸降低。以我國的情況而言, 各少數民族越來越多地把漢語當做族際交流的共同語, 國家的有關政策也有利於這種趨勢的發展。以雲南為例, 少數民族已經普遍接受漢語和漢文教育。雲南省在2000 年底已經「全面普及了六年義務教育, 71. 6 %的人口地區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 105 個縣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注9)雲南少數民族的人口越來越多地走出他們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 參與到漢族人口占絕對多數的各民族的共同生活中, 因此, 學習並掌握漢語、漢文既是他們的主觀願望, 也是歷史的必然要求。我國在少數民族地區所進行的學校教育也以漢語漢文的普遍使用和科學技術的普及推廣為重要目標。

少數民族人口為了經濟生活的富足, 就必須學習漢語漢文甚至外語外文。漢語作為共同語, 是在廣泛的社會活動中謀求生存的基本條件。盡管民族語言是傳承民族文化的最佳媒介, 是民族特點的重要標志, 但是即使是在大學從事民族語言教學的少數民族教授們也不能迫使他們在城裡出生、城裡長大的後代學習自己民族的語言, 這也是一個客觀事實。

有學者認為民族文化的保護分為兩種: 靜態保護和動態保護。靜態保護就是運用現代化的記錄手段把仍然存留而面臨消亡危險的民族文化事項記錄下來, 動態保護是讓文化事項繼續存活。在我們看來,靜態保護是必要的, 而且是可行的, 但普遍來說, 如果客觀事物的發展已經使得某種文化事項的保護顯得與歷史潮流背道而馳, 如果民族文化的主要傳承者沒有感受到保護某種文化事項的必要性, 那麼動態保護是行不通的。我們不能高估文化官員和文化專家的游說能力, 既因為大眾自有其價值判斷原則, 更因為事物有自身的發展規律。

三、文化保護與文化整合性的關系

文化整合是指文化的各個方面作為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而發揮功能。整合性是文化的特性之一。

新幾內亞西部中央高原的卡保庫人是山地農業民族, 其主要經濟活動是種莊稼、養豬。(注10)卡保庫人文化以財富為中心, 一個人的威望和地位不是通過繼承、勇敢或宗教知識來取得, 而是通過財富積累來取得的。積累財富的唯一手段是養豬。因為農業為養豬提供飼料, 所以它不僅創造了財富, 也創造了追求社會地位的基礎。在卡保庫人中, 養豬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飼料多, 才可能多養豬。豬飼料是甜薯。種植甜薯的主要勞動由婦女來完成。而且, 養豬也是婦女的工作。於是, 對於一個卡保庫男子來說, 為了提高社會地位, 就必須多養豬; 為了多養豬, 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娶妻子。但娶妻要用豬充當聘金, 豬多又成為妻多的前提。卡保庫人的一夫多妻不僅為社會所允許, 而且為社會所贊賞。

卡保庫人文化中各個方面的相互聯系還有更復雜的表現。實行多妻制的基本條件之一是成年男女性比例的失調(女多男少) , 但是就出生率而言, 男女性別比例大致相當。在卡保庫人中, 戰爭改變了成年男女性別比例, 從而為一夫多妻制創造了條件。另外, 卡保庫人結婚後妻從夫居, 且以男性計算世系。這也有利於多妻制的實行。

因此, 養豬、多妻、戰爭、從夫居、父系繼嗣、男女勞動分工等眾多互相聯系、互相作用的文化要素構成了卡保庫人文化的整體, 其中任何一個方面的改變都必然導致其他方面發生變化。而要人為地保護卡保庫人文化中的任何一個方面, 就必須對其整個文化進行全面的保護。但我們知道, 這是做不到的。

在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的清單上, 口頭文學是一個重要項目。在世界各民族的歷史上, 口頭文學的發達是一個普遍現象。這種現象是由多方面的原因產生的。

第一, 學校教育缺乏或不完善。具備一定理解能力的兒童因為不必或不能進學校讀書, 老人往往就成了他們的陪伴者和監護人。為了把他們吸引在身邊, 老人就得帶著他們游戲, 給他們念兒歌、講故事。童話之所以叫童話, 正是因為願意聽故事的兒童們和能夠講故事的老人們的存在。

第二, 娛樂方式相對較少。今天的兒童在電視節目的哺育下長大, 電視中色彩、聲音、畫面的交互作用比成年人的口頭敘述更迷人。雖然傳統民間故事也被改編為電視節目, 但與口述的民間文學相比,數量已經大為減少。而且, 除了看電視之外, 兒童和少年還有電子游戲、網上聊天等等, 更不用說學校和家長強加給他們的學習任務了。與傳統社會的情況相比, 成人的娛樂方式同樣也增多了。現在講故事、唱民歌之類作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僅僅在偏僻的鄉村才比較常見。城市社區或大學校園中的故事講述以及文化部門為了其他目的而舉辦的民歌表演之類, 與傳統社會中口頭文學存在的狀態相比, 只算是偶爾的點綴。

第三, 閑暇時間相對較多。在交通不發達、物資交流受到較大限制的鄉村社會, 人們從事自給自足的生產勞動之外, 可支配的自由時間很多。在比較貧窮的人們中間, 口頭文學是最方便的娛樂工具, 是不必花費經濟代價的消磨時光的好方法。夏衍筆下那些工業社會的包身工之類勞動者恐怕就沒有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來享受口頭文學。

第四, 宗教信仰普遍存在。在各民族中都有相當數量的口頭文學作品與神聖世界和神聖教訓有關,如神話、史詩、聖徒和英雄的傳說、因果報應的故事和歌謠等。這些作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再現或表演既是生活本身的完整性所需要的, 如喪葬儀式上的哭喪歌、送魂詞, 也是對宗教信仰進行宣傳和普及的過程。

正是上述多方面的條件培育成口頭文學生存和繁盛的土壤。而隨著這些條件的喪失, 口頭文學的傳統也就不可能保持了。

四、民族文化保護理論與實踐的關系

人們提出保護傳統文化、保護民族文化之類的口號, 出於多種動機, 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心理等方面。

第一, 高喊這類口號的人似乎更重視事物相對靜止的一面, 忽略事物絕對運動的一面。運動就是變化。包括文化事項在內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對靜止和絕對運動的統一體, 運動是事物生命的存在形式。

第二, 倡導文化保護的人有時把文化形式的存在視為文化本質的直接存在, 認為保護了某種文化的形式和軀殼就是保護了文化本質, 這在保護民族節日的活動中表現得比較突出。節日展示群體傳統文化、增強群體凝聚力、調節生活節奏、刺激消費等價值都需要社會成員廣泛參與才能實現。而社會成員之所以願意參與節日活動, 是因為參與本身對他們的身心健康有好處。中國傳統的農業社會重視天象、氣象和物象, 節氣是人們安排農事活動的依據, 而且因為沒有禮拜天的說法, 所以節日就成為人們盼望的休息日。參與節日活動不是政府對大眾的要求, 而是大眾自己的願望。在已經頒布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 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以及二十四節氣等文化事項, 都是在尚未找到合適的民間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特殊情況下暫以政府的名義申報的。」(注11)如果沒有具體實在的節日活動, 如果沒有群眾的廣泛參與(而不僅僅是政府官員的講話和禮儀小姐的招徠) , 那麼盡管有節日的名稱, 卻不具備節日的本質, 這是算不得節日的。

第三, 我們還要指出倡導保護民族文化的人們的懷舊意識。懷舊意識跟人的生理年齡有關, 但主要還是一個世界觀問題。對未來持懷疑態度的人們看重既得成就的價值, 擔心未來的人類不能過更好的生活, 所以希望把人類創造出來的產品都留下來, 傳之永久。但這種做法實際上是根本行不通的。我們承認有繼承才有創新, 但我們更相信新陳代謝是事物發展規律使然。如果誰不承認互相聯系而非與世隔絕不可, 繼續生活在祖先教他們用籬笆、茅草搭成的窩棚里, 那麼我們跟他就很難理性地討論文化保護問題了。

第四, 我們也不得不指出民族文化保護主義者的救世主心理。這些人以為各民族的大眾沒有眼光,缺乏判斷力, 需要別人去告訴他們該怎樣生活。但不可忘記, 無產階級早就在《國際歌》里唱道: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民族文化保護的提法如果成立, 就有一系列問題需要先回答: 究竟應該保護什麼? 誰來決定應該保護什麼? 誰來實施保護活動?

首先, 究竟應該保護什麼。一個民族的文化涉及這個民族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已經積累了多種多樣的文化事項。以佤族為例, 對坡地的粗放耕種, 春種秋收之前的獻祭獻牲, 簡易草頂小屋形成的散亂村落, 以及木鼓舞、小米酒、雞肉爛飯等, 都是傳統的文化事項。在當代的現實生活中, 這些事項都在發生程度不同的改變。曾經流行的獵頭祭祀習俗被視為陋俗且違背國家法律, 在20世紀50 年代末期徹底革除。與獵頭習俗相關的其他習俗, 如供奉神林、人頭樁等, 也相應地消失了。粗放耕種是適應人少地多的熱帶環境的生產方式, 在人口增長加快的情況下已不可能長期保持。布局散亂的草屋村落不利於交通、水電、學校、醫療點等公共設施的建設和利用。所以, 應該保護什麼, 這本身就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我們還可以用民族服裝來說明這個問題。民族服裝是具有精神文化的物質載體, 也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事項。民族服裝如果要繼續存在, 要被本民族社會成員甚至其他民族的人穿在身上, 同樣在於它滿足人們的需要: 認同的需要, 實用的需要, 審美的需要以及民族服裝生產者在經濟學上的效益最大化追求等。「據調查,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民族服裝廠2000 年內銷售民族服裝僅為50 套, 西雙版納哈尼族支系亻愛尼人認為民族服裝『製作耗時費工(經過紡棉、車線、織布、製作、刺綉等) , 不易洗滌,洗後容易縮水, 生產勞動時穿著不方便, 還不利於個人衛生。』以西盟縣中課鄉窩籠村為例, 全村佤族占總人口的89 % , 卻找不到一套完整的佤族服裝。」(注12) 無論什麼民族的什麼服裝, 如果本民族成員不願意穿著, 而且本身又缺乏生產的經濟價值, 保護之說如何成立? 如果一定要保護, 為誰保護?

其次, 誰來決定應該保護什麼。文化的載體是人, 是具體的人口群體。民族文化的載體是各個民族的社會成員。民族文化保護這個口號如果成立, 那麼保護的過程和結果應該受到這個民族的歡迎, 保護的決定權也應該由他們來行使。但實際情形往往是, 政府官員、非政府官員、掌握書本知識的本族或異族學者是當代社會中控制行政權力、經濟權力以及宣傳工具的人, 他們一般並不生活(更不用說永久生活) 在這個群體的文化環境和自然環境中, 因此, 這些「外來者」所提出來的文化保護的項目與這個民族的意願是否符合也是一個未知數。中國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曾經由政府出面禁止很多民族的多項民俗活動, 現在的文化官員和文化專家對當時的禁令似乎深惡痛絕, 但誰又能夠預見100 年或者200 年之後的文化官員和文化專家會如何評價21 世紀初的文化保護運動呢? 我們或許應該知道, 近些年廟會、年節、樂舞之類傳統文化的復興, 從根本上說是基於人們生活的需要而非官員和學者的倡導。以民族服裝而言, 各民族的社會成員與文化官員、文化專家相比較, 誰更有權利來決定是否應該保護它呢?

再次, 誰來實施民族文化保護。民族文化保護的決定者與民族文化保護的實踐者在一定程度上的分離, 是民族文化保護這一堂皇口號之下暗藏的危險悖論。在某種意義上說, 這種保護是強勢群體通過經濟和政治等手段支配弱勢群體的生活。雲南大學民族學重點學科在建設過程中建立了六個民族文化生態村。民族文化生態村的建設遵循村民主導、政府領導、專家指導的原則, 正確處理了民族文化的主要傳承者、政府、專家三者的關系, 但這種理性認識遠未成為高喊保護民族文化口號的人們的共識。一個民族的普通群眾是民族民間文化保護的實施者, 但他們往往缺乏強大的話語權。盡管如此, 每個民族仍然可以勇敢地面對別人的指揮棒, 針對別人提出的民族文化保護的口號, 大膽宣稱自己的主張: 我的文化, 我做主。

然而, 果真如此, 本文的作者是否也成了一個企圖行使話語強權的外來者呢? 好在我只是說出了我對文化發展規律的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事項中究竟應該保留什麼、舍棄什麼, 最終取決於文化發展的規律。

注釋:

注1:轉引自段寶林. 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兩種保護[A] . 中國民俗學會秘書處編. 中國民俗學會第六屆代表大會暨「新世紀的中國民俗學: 機遇與挑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 . 350. 未出版.

注2:白庚勝. 民間文化保護諸問題[J ] . 民間文化論壇, 2004 , (4) : 81

注3:苑利. 《名錄》時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問題[A] . 中國民俗學會秘書處編. 中國民俗學會第六屆代表大會暨「新世紀的中國民俗學: 機遇與挑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 . 59. 未出版.

注4:劉鐵梁. 民俗文化的生活性和地方性[A] . 中國民俗學會秘書處編. 中國民俗學會第六屆代表大會暨「新世紀的中國民俗學: 機遇與挑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 . 561. 未出版.

注5:William A. Haviland . Cultural Anthropology[M]. pp27~37. CBS College Publishing ,1987.

注6:陳連山. 春節民俗的社會功能、文化意義與當前文化政策[J ] . ; 黃濤. 清明節的源流、內涵及其在現代社會的變遷與功能[J ] . 高丙中. 端午節的源流與意義[J ] . 蕭放. 中秋節的歷史流傳、變化及當代意義[J ] . 以上四篇文章均見. 民間文化論壇. 2004 , (5) .

注7:顧頡剛. 孟姜女故事研究[A]. 顧頡剛編. 孟姜女故事研究集[C].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注8:加利. 多語化與文化的多樣性[A] . 轉引自羅楊. 民族民間文化的處境和決策[J ] . 民間文化論壇, 2004 , (4) . 56.

注9:雲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編. 雲南省人民政府政府工作報告[ R]. 之《關於雲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的報告——2001 年2 月9 日在雲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153.

注10:Leopold Pospisil The Kapauku Papuans of West New Guinea. Holt , Rinehart and Winston.

注11:苑利. 《名錄》時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問題[A] . 中國民俗學會秘書處編. 中國民俗學會第六屆代表大會暨「新世紀的中國民俗學: 機遇與挑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 . 60. 未出版.

注12:謝沫華、木基元. 論西部大開發中雲南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與開發[J ] . 民族藝術研究.2003 , (6) : 331

原文出處:《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除特別聲明外,本站不擁有文章版權。如引用,請註明原始出處。
please quote the original source if you are going to use this paper
在其它網站轉載,敬請註明出處:社會學人類學中國網(www.sachina.e.cn)

4. 陳思成所演過的電視劇

思成主要作品: 電影: 2001年電影《法官媽媽》 飾男主角:張帥 導演:穆德遠 2004年電影《桃花燦爛》 飾演:亦文 導演:傅敏 電視劇: 2001年20集《紅與黑2000》 飾男主角:於傑 導演:文君 2002年20集《青少年關公》 飾男主角:關羽 導演:張紹林 2002年30集《熱血忠魂之獨行侍衛》飾男主角:萬曆皇帝 導演:吳子牛 2002年20集《海灘》 飾男主角:小偉 導演:張一白 2003年20集《熱血》 飾男主角:駱小虎 導演:劉新 2004年24集《兄弟啊兄弟》(《紅旗渠的兒女們》)飾演:金桂生 合作者:韓童生、段奕宏、李彤 2005年21集《石破天驚》飾:齊東平 導演:張紹林 2007年28集《士兵突擊》 飾:成才 導演:康洪雷 2007年25集《愛是一顆幸福的子彈》飾:雷志明 導演:胡坤 2007年25集《狹路相逢》 飾黃濤 2007年30集《王昭君》飾:王盾 導演:陳家林

5. 陳思誠是哪個

陳思誠1978年出生在遼寧沈陽的一個幹部家庭,很小的時候就展現了活躍的文藝細胞。陳思誠把精力集中到自己感興趣的文藝方面,成了文藝骨幹,從小就有一個明星夢。陳思誠家庭條件富裕、父母支持他的大明星夢並盡可能地為他創造條件。因為唱歌、朗誦、主持樣樣精通,所以其頻繁現身在學校的文藝匯演上,同時其也是學校廣播室的一名廣播員。
1994年,16歲的陳思誠第一次離家去到上海,順利考入謝晉恆通學校,並和趙薇成了同班同學(一年之後范冰冰也考入了此學校)。兩年後陳思誠又幸運的考進上海戲劇學院,在短短三年時間里完成了人生的「三級跳」,穩步地走向自己從小的理想。
在大學期間和他人發生沖突,被學校記過處分,加上之前已有遲到和不良表現的扣分記錄而被開除學籍。回到沈陽後,陳思誠沒有按家裡的意思出國留學,執意再度報考藝術院校,由於被高校開除後兩年內不許參加高考,陳思誠在兩年後報考中央戲劇學院時,校方由於他的「不良記錄」還是沒有錄取他,幾經周折陳思誠最終考入了中央戲劇學院。
中戲時期的陳思誠比在上戲期間更刻苦,大三時出演電影處女作《法官媽媽》並獲得百花獎最佳男主角提名、華表獎最佳新人提名,獲得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新人獎。2003年,陳思誠從中央戲劇學院畢業。2005年09月,陳思誠,孫斌,應毅華在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創立聯創社。
2演藝經歷
編輯

高一開始主持沈陽電視台「學生時代」節目。1994年,考入上海謝晉恆通明星學校。199

陳思誠
6年,考進上海戲劇學院,1999年,被上戲開除兩年之後順利考入中央戲劇學院。2000年參加「興網首屆全國高校原創歌曲大賽」。演唱原創歌曲《歲月的風鈴》。2001年,參加「統一冰紅茶閃亮之星全國大學生歌手選拔賽」。演唱原創歌曲《歲月的風鈴》。參與拍攝「統一冰紅茶」廣告,演唱廣告主題曲《讓年輕更閃亮》。2001年,簽約華納唱片,第一支單曲《讓年輕更閃亮》由同門師哥汪峰為他度身定做,並做為「統一冰紅茶」的廣告歌搶先亮聲,迅速進入中國各大流行榜前10的位置。
2001年,拍攝由司湯達小說改編的中國電視劇《紅與黑2000》。2002年,憑電影《法官媽媽》獲得第九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第09屆大學生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第08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第2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並獲三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同年首次與導演康洪雷合作,拍攝電視劇《民工》飾演鞠雙元,在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出演話劇《走近莎士比亞》。
2005年,電影《桃花燦爛》獲得第16屆丹麥哥本哈根民族電影國際電影節「安徒生榮譽獎」。2006年,再次與導演康洪雷合作,拍攝電視劇《士兵突擊》飾演男二號成才。此電視劇獲得第27屆飛天獎最佳長篇電視劇一等獎,第20屆全軍電視劇「金星獎」長篇電視劇一等獎,首屆東京電視劇大獎「海外優秀電視劇」獎。
2007年,簽約華誼兄弟時代文化經紀有限公司,在電視劇《愛是一顆幸福的子彈》飾演雷志明[2],參與拍攝電視劇《狹路相逢》飾演緝毒幹警黃濤,在電視劇《王昭君》飾演大將軍王盾,並獲得第24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電視劇演員獎」提名。
2008年,拍攝電視劇《命運》飾演馮寧[3],並獲得第28屆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三等獎。
2009年,婁燁導演的電影《春風沉醉的夜晚》獲得第62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陳思成作為主演入圍第62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參演電影《霓虹燈下新哨兵》獲得第16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軍事題材創作獎。參與拍攝電視劇《大丫鬟》飾演聰慧多情的青城才子蕭清羽。[4]隨後在電視劇《新一剪梅》嘗試反派角色,演繹出一度人心反復無常令人又愛又恨的梁永昌,更換了幾年來梁永昌

與妻子佟麗婭
在觀眾心中的形象與位置。
2010年,參與拍攝電影《七小羅漢》,顛覆以往並成功塑造了九紋龍這個窘態百出、搞笑十足的盜墓賊形象。參與拍攝電影《守望者:罪惡迷途》飾演周棟,獲得英國萬像國際電影節優秀男配角獎;與劉濤第二次合作,在電視劇《橄欖樹》中飾演陽光痞帥的痴情青年馮國棟[5]。2010年,參加東方衛視春晚,參演小品《腳步》。2010-2011年,自編自導自演電視劇 《北京愛情故事》飾演「瘋子」程峰,並憑借該劇獲得MSN新銳導演獎及樂視年度最期待導演獎。
2011年,拍攝電視劇《寶貝計劃》、《巾幗大將軍》。
2012年,拍攝電影《愛在響螺灣》、電視劇《小兒難養》。
2012年成立了上海騁亞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並出品電影《北京愛情故事》
2013年參演電視劇《巾幗大將軍》[6],在電影公路喜劇電影《一路順瘋》中擔任主演[7-8],在電影《制服》[9]中飾演一個狡猾兇殘的變態殺手[10]。參演電視劇《戰神》,陳思誠飾演的龍大谷,片中是一位屢獲戰功的抗日英雄,人稱「鬼穀子」、「戰神」。[11]

6. 北京愛情故事裡面的導演的資料

陳思成(1978年2月22日-),青年導演、演員、編劇,遼寧沈陽人。1996年開始主持沈陽電視台「學生時代」節目。1999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2001年簽入華納唱片公司,並拍攝「統一冰紅茶」廣告正式出道。因自編自導自演的《北京愛情故事》大熱而被觀眾熟知。現為華誼兄弟文化經紀公司旗下藝人。個人信息
照片姓名:陳思成
字:予文
網路注冊賬號:陳思成才
昵稱:橙子
粉絲:橙汁
生日:1978年2月22日
生肖:馬
身高:1.80米
體重:69kg
血型:B型
星座:雙魚座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遼寧 沈陽
現居地:北京
家庭成員:父親、母親
女友:佟麗婭
最喜歡做的事:讀書、看碟、騎馬、游泳、美食、運動
最喜歡的食物:火鍋、日本料理

陳思成 寫真(31張)
最喜歡的顏色:黑色,紫色,藍色
最喜歡的衣著:隨意自然
最喜歡的音樂:流行音樂
最喜歡的中國電影人:馮小剛姜文
最理想的配偶:善良、美好、真誠
最尊敬的人:父母、老師
興趣特長:表演、唱歌、吉他、鋼琴、舞蹈、作詞、作曲、編舞、編劇、導演、寫作等。
【他是全才O(∩_∩)O】
本科學歷: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99級本科
圈內好友:王寶強、馬蓉、張國強、李晨、張譯、段奕宏、邢佳棟、趙薇、劉芸、李倩、李念、劉濤、張歆藝

陳思成————生活照(40張)、馮紹峰、楊冪、熊乃瑾、包貝爾、王東方、樊沖、牛萌萌

7. 陳思成 新出演的電視劇 叫什麼名字

《霓虹燈下新哨兵》,我昨天看電影頻道看到的報道,是電影,不是電視劇。主演還有楊若兮。

這部影片以一群80後年輕武警官兵為原型,講述了一群駐守國際大都市上海的年輕官兵,他們的矛盾和困惑,他們的理想和追求,他們的青春和夢想。影片反映了武警官兵的日常生活、訓練等細節,以極具浪漫的筆調塑造了一群熱血陽剛的武警官兵形象,堪稱一部電影版的《士兵突擊》。

熱點內容
最新四川省消防條例 發布:2025-01-24 17:15:06 瀏覽:44
民用航空飛行條例 發布:2025-01-24 17:15:01 瀏覽:405
別人為我死我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24 17:03:05 瀏覽:244
反恐怖主義法立法宗旨 發布:2025-01-24 16:55:15 瀏覽:518
中國合同法以成文法形式出現 發布:2025-01-24 16:21:33 瀏覽:132
我國立法上關於補強證據的規定 發布:2025-01-24 16:15:30 瀏覽:440
論述國際法律責任的形式 發布:2025-01-24 16:00:55 瀏覽:749
交通法規39條 發布:2025-01-24 15:54:57 瀏覽:536
勞動合同法對中小型企業的影響 發布:2025-01-24 15:48:18 瀏覽:928
勞動法自動離職給工資嗎 發布:2025-01-24 15:32:51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