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李權
1. 什麼是王八
養價值
吃甲魚可以活得久。
俗語
甲魚咬人不撒口。
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了。
介紹
「王八就是甲魚,是烏龜」是現代人對本詞的一種解釋,王八就是甲魚和烏龜的總稱:
甲魚
甲魚簡介
甲魚是龜鱉目鱉科軟殼水生龜的統稱,又名:鱉、水魚,共有20多種。中國現存主要有中華鱉、山瑞鱉、斑鱉、黿,其中以中華鱉最為常見。
烏龜
2、烏龜簡介
烏龜俗稱草龜,是我國龜類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它全身是寶,具有較高的食用、葯用和觀賞價值。
2出處編輯
最初期,甲魚,如「千年王八萬年龜」等等。後來,人們在烏龜的腹甲上的紋理上發現了中間一個「王」字和前後兩個「八」字,所以王八也指烏龜了。
3詞出淵源編輯
詞語來歷
王八是怎樣變成罵人話的?
常見的說法是源於「忘八端」。
現代漢語中,有個普遍的罵人的詞語,叫「王八」,並由此衍生出「王八蛋」,「王八羔子」等來。
這是一句民間罵人的話,實際上,這句話的原來面目是「忘八端」。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記了「八端」也就是忘了做人根本,可是後來卻被變成「王八蛋」。
烏龜腹部的雙「王八」
這一解釋顯然是古代文人的說法。其實,人們常罵人為「烏龜王八」,這是同義連用,「王八」就是烏龜。因此,要想弄清楚「王八」或「王八蛋」為什麼是罵人的話,必須先弄清楚烏龜為什麼又叫「王八」。過去曾有人說稱烏龜為「王八」,這是來源於《史記》(具體說法參見下文)。但是《史記》說烏龜有八種,第八種是「玉龜」,而不是「王龜」,顯然稱烏龜為「王八」跟《史記》沒關系。「王八」也寫作「忘八」,所以清朝有人推測說,「王八」是「忘八」的諧音,是指忘記了「禮義廉恥孝悌忠信」這八種品德的人。但實際上,「忘八」、「王八」是烏龜的俗稱,跟忘記八種道德規范沒有關系。明·謝肇淛《五雜俎·人部四》說:「今人以妻之外淫者,目其夫為烏龜,因以龜之俗稱呼之。」可見,罵人為「忘八」、「王八」,實際上就是罵人為「烏龜」。由此可見,「忘八」、「王八」是烏龜的俗稱,「王八」二字是正確的寫法。那麼,民間為什麼把烏龜稱為「王八」呢?看一看腹部朝上的烏龜圖就明白了。古代人把烏龜稱為「王八」,是因為烏龜腹甲的紋理無論正過來看,還是倒過來看,都是「王八」兩個字,因此古人戲稱烏龜為「王八」。另外,古人認為,烏龜沒有交配能力,雌烏龜要跟蛇交配才可以下蛋(參見下文「龜蛇同組」),於是古人又把妻子跟別的男人通姦的男子稱為「王八」,罵人為「王八蛋」、「王八羔子」,那就等於說他是他母親跟人通姦生下來的「野種」。這本是一種非常歹毒的罵人話,但由於後代人缺乏對烏龜腹部紋理觀察的經驗,再加上忘記了古人對烏龜的誤解,也就忘記了烏龜被稱為「王八」的原因和罵人為「王八」的原因,只是把它看做一句平常的罵人話。
釋義辨析
1. 「烏龜」 的俗稱。
2. 亦寫作「亡八」、「忘八」。事實上,「亡八」、「忘八」實屬「王八」之訛,但也有人說本應該寫作「忘八」,意思是「以其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者俱忘也」,是「忘八端」的簡稱。由「忘八」訛傳為「王八」,而「忘八端」演為「王八蛋」。但這種解釋不能說明為什麼把妻子跟人通姦的男子稱為「王八」 ,也不能說明為什麼妓院的老闆娘的丈夫叫「王八」。合理的解釋是,「王八」本是「烏龜」的俗稱,被用作罵人的話,「亡八」、「忘八」等實屬「王八」二字的不正確的寫法。
3.婦人有外遇,俗謔稱其丈夫為王八。亦稱為烏龜。
4. 舊時妓女院中的僕役,亦稱妓院老鴇的丈夫。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一回:述農道:這沒有甚麼蹊蹺,不過他出身微賤,聽說還是個王八,所以沒有甚人去理他。亦稱為龜公。
4相關出處編輯
關於「王八」這個名稱的來源,以往曾有各種各樣的說法。烏龜並非一開始就被用來「指桑罵槐」,它曾有過很長一段為人們喜聞樂見的輝煌歲月。秦漢以前,烏龜一直被視為「靈物」或「吉祥之物」;人們將龜與龍、鳳、麟並列,合稱為「四靈」(見《禮記·禮運》)。殷商時期,人們灼龜甲以卜吉凶,龜甲因灼而坼襲之紋理名為「龜兆」(《左傳·昭公五年》:「龜兆告吉」);從秦漢至唐代中葉,人們不再視烏龜為「靈物」,而視為貴重之物。唐武則天時,人們對龜的崇拜發展到了極致,期間好多人名也都帶有龜字,如宮廷音樂家李龜年,詩人王龜,陸龜蒙等,天授二年,武則天規定五品以上的官員都佩戴一種龜形的小袋,名為「龜袋」,龜袋上分別飾有金、銀、銅三種金屬,以區分官員品級的高低(見《新唐書·車服志》)。到了唐朝後期,烏龜才逐漸被用來罵人
《史記·龜策列傳》載:「能得名龜者,財物歸之,家必大富至千萬。一曰北斗龜,二曰南辰龜,三曰五星龜,四曰八鳳龜,五曰二十八宿龜,六曰日月龜,七曰九洲龜,八曰玉龜。」
民間所忌諱的「王八」,指的就是烏龜。因為「王八」即烏龜的別名。古代對龜是非常崇拜的無論是人名還是史料中都有記載。
明代天順年間進士、大詩人、官至華蓋殿大學士、史部尚書的李東陽在撰寫《懷麓唐記》中,也只好將馱碑的龜說成是龍之六子「壩下」了。
如明代郭勛編的《雍熙樂府》中有一首《叨叨令兼折桂令》,就將「龜兒」和「王八」連在一塊,用來指同一種人:「蝦兒腰,龜兒輩,玉連環系不起香羅帶;脊兒高,絞兒細,綠茸毛生就的王八蓋。」由此可見,所謂「王八」指的就是烏龜,是烏龜的別名。既然烏龜又俗稱王八,那麼人們忌諱稱呼「烏龜」的同時也就必然要忌諱稱呼「王八」了。
5玄武編輯
龜在古代是地位很高,被尊為靈獸,即玄武。玄武是一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玄,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對龜卜的形容:龜背是黑色的,龜卜就是的請龜到冥間去詣問袓先,將答案帶回來,以卜兆的形式顯給世人。因此,玄武原型就是烏龜。
你龜我龜
正因為烏龜這么風光八面,所以中國人在對它馬屁之餘,在稱呼上,多想跟它發生牽連,於是,大家就你龜我龜起來了。春秋戰國時宋有公子圍龜、楚有斗韋龜、漢有京兆尹陳龜、幽州刺史朱龜、曹魏有典農劉龜、北魏孝明帝以「神龜」紀年(公元五一八一五一九),孝昌年間(五二五一五二六)有大臣叱列伏龜,正始年間(二四0-二四八)有羽林監王元龜、唐宗室有楚王靈龜、嗣曹王龜年、大臣有崔從龜、王龜、劉崇龜、李權龜、庶僚有樂朋龜、薛元龜、協律有李龜年、進士有張仁龜、處士有陸龜蒙、道士有解元龜、白居易叫他侄子做龜兒、字文籍字夏龜、張志和本名龜齡、王俌字興龜、賀知章稱殷踐猷為五總龜,以龜千年五聚,問無不知也。五代時前蜀有京兆李龜禎、宋呂蒙正之父名龜圖弟弟名龜祥,就是呂夷簡的爺爺,何承矩之子名龜齡、范雍的爺爺名從龜、王大寶字元龜,又有員外郎董龜正、郎中王龜從、陳堯封之子陳漸自號金龜子、陳季常做「龜軒」、楊時號龜山、有侍御史黃龜年、有直講彭龜年、洪朋字龜父、何兌叫龜津學者、龔開號龜城叟、沈與求號龜溪、王十朋字龜齡、陸游叫龜堂病叟、又做「龜堂」、又以龜殼做帽子,又有張龜壽、元謝應芳自號龜巢老人、室名「龜巢」、所著有《龜巢集》、又戴良自署其居曰「龜毛廬」、明方淵號龜鶴山人、清黃丕烈號龜巢老人,潘恭壽號龜潛,潘祖蔭做「龜盫」……這種你龜我龜甚至傳到日本,日本有龜井昭陽、有龜井南冥、有龜谷省軒、有龜田鶯谷、有龜田鵬齋、有龜田絞瀨……日本人之烏龜也。
龜蛇同組
不料烏龜雖然一路風光,不幸慢慢被人造了謠言,集謠言大成的,是《說文》這部書。《說文》作者許慎(約五十八-約一四七),字叔重,河南郾城人。他是漢朝的古文學家,以博通經籍聞名,大家推服他,稱他做「五經無雙」。許慎在公元一百年左右,完成了一部書——《說文》,這書本是打筆仗的書,是用來駁斥今文學家解經的說法的,不料書中對中國文字的整理,顯出了它的另一層意義,從此以後,它就成為中國第一部以偏旁編排的字典了。《說文》全書分540個部首,共收9353字。它決定了兩千年中文字典的形式,同時在文字學、語意學等方面,又有著最具影響力的功勞。許慎寫這部書的重點,在說明為什麼一個字要那樣寫,他要找出每個字的原始意義,再從原始意義上說明它那樣寫的理由。就這樣的,這書收存了小篆和晚周的許多文字,使我們可以溯源尋根,從而解決進入古典的許多問題。(《說文》就是《說文解字》,它的真正的價值,直到清朝才被認出來。)
在《說文》中「龜」字條下,有這樣權威的解釋:
龜,舊也。外骨內肉者也。從它(蛇)。龜頭與它(蛇)頭同。天地之性,廣肩無雄、龜鱉之類,以它(蛇)為雄。
這就是說,烏龜是沒有雄性可言的(《列子》中說它是「純雌」),要生小烏龜,得跟蛇交配才成,正因為如此,所以「龜頭」與「蛇頭」長得一樣。《埤雅》中說:「廣肩無雄,與蛇為匹,故龜與蛇合,謂之玄武。」玄武就是指龜蛇,它後來形成為「北方之神」,地位僅次於玉皇大帝。《民俗》第四十八期收有「潮州兒童歌」,原文是:「面盆脞水(脞水,貯水也)津呵呵(清到徹底也),照見北爺(玄天上帝也)在後座,頭毛披肩手騎(騎,拿也)劍,腳下踏著龜蛇哥。」這就是玄武擬人化後的造型。《正統道藏》洞真部(昃下)有「元始夭尊說北方真武妙經」,明說這種擬人化的造型是披發跣足、踏龜與蛇,可見龜蛇同族,早就被中國人認定不疑了。
糟糕的是,中國人的動物學,實在不怎麼高明。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沒把烏龜觀察清楚。中國人以為烏龜「無雄」,是完全看錯了的,這一錯就記錄在《說文》上,於是積非成是,就傳出「雜俎」所謂「龜不能交;而縱其它者與蛇交」的說法了。既然自家人不搞自家人,自家人竟在外面與蛇奸,那做「無雄」一方面的,還有好話嗎」
帽兒改綠
在元朝時候,有「元典章」規定製度,說娼妓穿著紫皂衫子、戴角中兒.娼妓家長並親屬男子,裹青頭巾。青頭巾與綠色是相近的。到了明朝,頭巾發綠,綠似龜頭,於是,各路附會就慢慢在集合了。據《陔余叢考》中「綠頭巾」條下:
明制樂人例用碧綠中裹頭,故吳人以妻之有淫行者。謂其大為綠頭巾,事見《七修類稿》。又《知新錄》雲明制伶人服綠色衣,良家帶用絹布,妓女無帶,伶人婦不帶冠子、不穿褙子,然則伶人不惟裹綠巾.兼著綠衣。按《唐史》及《封氏聞見記》李封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但令裹碧綠中以恥之,隨所犯重輕以定日數,吳人遂以此服為恥。明之令樂人裹綠巾,或本諸此也。
明朝郎瑛《七修類稿》中「綠頭巾」條下說:「但又思當時李封何必欲用綠巾?及見春秋時有貨妻女求食者,謂之『娼夫』,以綠巾裹頭,以別貴賤。然後知從來己遠。李封亦因是以辱之。今則深於樂人耳。」唐朝從李封用罰戴綠頭巾方法整人,當時綠頭巾主要是象徵賤人之服,還沒有定型成「敝眷」跟別人睡覺的確定意義,後來龜蛇之說、龜頭之色、頭巾之綠、娼妓之家,等等等等,各路附會大集合,於是,自戴綠巾而戴綠帽子,就一片綠矣!(綠帽子是清以後的用法,易實甫作《王之春賦》,有「帽兒改綠,頂子飛紅」之句,是最有名的。)
於法無損
照「王雜俎」的說法,烏龜是「污閨之訛」,是從姦汙了大閨女變出來的;王八是「忘八」之變,「以其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八者俱忘也」。這些說法,都是站不住的。烏龜王八的流變,這樣解釋,顯然跟事實與情理都扣不上,自是附會無疑。
對中國人說來,對當了王八的恐懼、厭惡與不甘,可算別具一格。這種恐懼、厭惡、不甘,流傳下來,已經到了離奇的程度(在這一方面,好像只有義大利人有幾分神似)。在法律上,自己太太與人通姦,「姦夫淫婦」犯的只是告訴乃論的相奸罪,但卻有人在恐懼、厭惡與不甘之餘,卻提出妨害名譽之訴,因為他認為他當了王八,而高等法院法官竟也有跟著亂判的。試看一則台灣最高法院法官的駁回理由,就可領教了:
最高法院民事判決一九六三年度台上字第一○六八號
上訴人 鄭祖瑾 住高雄市左營成功路二號
被上訴人毛維理 住同右中山路二十三號
上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一九六二年十月十六日,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第二審判決,提起上拆。本院判決如下:
主文
原判決關於命上訴人賠償及負擔訴訟費用部分廢棄,發回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
理由
本件被上訴人訴請上訴人賠償損害,系以上訴人誘奸其妻毛陳春子,經法院判處罪刑有案,並在《海訊日報》大登新聞,致被上訴人之名譽及精神,均受重大之損害,依民法第一九五條規定,應負賠償責任,為訴之原因事實(見卷附刑事附帶民訴狀)。卷查刑事確定判決,系依刑法第二三九條後段相奸罪,判處上訴人罪刑,並未載有上訴人以何種方法,侵害被上訴人名譽情事。按名譽權為人格權之一種,而夫妻之人格各別,妻與人通姦,不能謂其相奸人系侵害夫之名譽。又依原判決記載,一九六一年七月三十日,《海訊日報》所刊上訴人與毛陳春子通姦之新聞,系由與上訴人同屋居住之聞波告知新聞記者汪宗藩者,並非上訴人發布該項消息,是上訴人亦無在(海訊日報》大登新聞,致被上訴人之名譽及精神受損情事。原判徒以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妻相好及污聞披諸報端之事,即令上訴人賠償新台幣四千元,尚有未合,本件上訴,應認為有理由。
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四百七十四條第一項、第四百七十五條第一項判決如主文。
一九六三年四月十三日
最高法院法官顯然相信:使人當王八,尚不算侵害「名譽權」,因為名譽權是人格權的一種,夫妻之人格,各歸各的,「妻與人通姦,不能謂其相奸人系侵害夫之名譽」。這一判例,顯示了法律比社會觀念進步的一個面,倒是頗為有趣的。
綜合上面的種種討論,我們清楚地看到王八每況愈下的種種方面,最後在法律上,甚至當了王八,也不過乃爾,這對衛道之士說來,真要大發思古之幽情了。因在古代,不但法律上要保護王八,並且保護得連王八都要挨揍,唐朝法律雖然對「姦夫淫婦」判兩年(贖銅四十斤),比起今天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並不算重,但是它不但「不在自首之例」,並且不是告訴乃論罪,而是鄰居都可以告發的罪。元朝法律規定不告發是「縱奸」,連鄰居都要挨罰的。至於甘願做王八的,更不得了的。元朝明定甘願做王八的,本夫與「姦夫淫婦」各杖八十七下,明朝清朝各杖九十下,可見當王八都要挨狠揍。如今王八就是王八了,至少不要再挨狠揍,這種進步,都是王八一落千丈的結果。行文至此,不禁大笑國民黨亦有德政,至少他們「忘八」之時、「望八」之餘,不再打王八了!
6補充資料編輯
網路上有人以「兲」為[王八],如「兲蛋」等等,這其實錯誤,因「兲」是古體的「天」,意義皆同;還有人用「318」代表「王八」,「3180」代表「王八蛋」。
詞條標簽:
詞語詞彙漢語俗語海龜
2. 什麼是王八
營養價值
吃甲魚可以活得久。
俗語
甲魚咬人不撒口。
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了。
介紹
「王八就是甲魚,是烏龜」是現代人對本詞的一種解釋,王八就是甲魚和烏龜的總稱:
甲魚
甲魚簡介
甲魚是龜鱉目鱉科軟殼水生龜的統稱,又名:鱉、水魚,共有20多種。中國現存主要有中華鱉、山瑞鱉、斑鱉、黿,其中以中華鱉最為常見。
烏龜
2、烏龜簡介
烏龜俗稱草龜,是我國龜類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它全身是寶,具有較高的食用、葯用和觀賞價值。
2出處編輯
最初期,甲魚,如「千年王八萬年龜」等等。後來,人們在烏龜的腹甲上的紋理上發現了中間一個「王」字和前後兩個「八」字,所以王八也指烏龜了。
3詞出淵源編輯
詞語來歷
王八是怎樣變成罵人話的?
常見的說法是源於「忘八端」。
現代漢語中,有個普遍的罵人的詞語,叫「王八」,並由此衍生出「王八蛋」,「王八羔子」等來。
這是一句民間罵人的話,實際上,這句話的原來面目是「忘八端」。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記了「八端」也就是忘了做人根本,可是後來卻被變成「王八蛋」。
烏龜腹部的雙「王八」
這一解釋顯然是古代文人的說法。其實,人們常罵人為「烏龜王八」,這是同義連用,「王八」就是烏龜。因此,要想弄清楚「王八」或「王八蛋」為什麼是罵人的話,必須先弄清楚烏龜為什麼又叫「王八」。過去曾有人說稱烏龜為「王八」,這是來源於《史記》(具體說法參見下文)。但是《史記》說烏龜有八種,第八種是「玉龜」,而不是「王龜」,顯然稱烏龜為「王八」跟《史記》沒關系。「王八」也寫作「忘八」,所以清朝有人推測說,「王八」是「忘八」的諧音,是指忘記了「禮義廉恥孝悌忠信」這八種品德的人。但實際上,「忘八」、「王八」是烏龜的俗稱,跟忘記八種道德規范沒有關系。明·謝肇淛《五雜俎·人部四》說:「今人以妻之外淫者,目其夫為烏龜,因以龜之俗稱呼之。」可見,罵人為「忘八」、「王八」,實際上就是罵人為「烏龜」。由此可見,「忘八」、「王八」是烏龜的俗稱,「王八」二字是正確的寫法。那麼,民間為什麼把烏龜稱為「王八」呢?看一看腹部朝上的烏龜圖就明白了。古代人把烏龜稱為「王八」,是因為烏龜腹甲的紋理無論正過來看,還是倒過來看,都是「王八」兩個字,因此古人戲稱烏龜為「王八」。另外,古人認為,烏龜沒有交配能力,雌烏龜要跟蛇交配才可以下蛋(參見下文「龜蛇同組」),於是古人又把妻子跟別的男人通姦的男子稱為「王八」,罵人為「王八蛋」、「王八羔子」,那就等於說他是他母親跟人通姦生下來的「野種」。這本是一種非常歹毒的罵人話,但由於後代人缺乏對烏龜腹部紋理觀察的經驗,再加上忘記了古人對烏龜的誤解,也就忘記了烏龜被稱為「王八」的原因和罵人為「王八」的原因,只是把它看做一句平常的罵人話。
釋義辨析
1. 「烏龜」 的俗稱。
2. 亦寫作「亡八」、「忘八」。事實上,「亡八」、「忘八」實屬「王八」之訛,但也有人說本應該寫作「忘八」,意思是「以其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者俱忘也」,是「忘八端」的簡稱。由「忘八」訛傳為「王八」,而「忘八端」演為「王八蛋」。但這種解釋不能說明為什麼把妻子跟人通姦的男子稱為「王八」 ,也不能說明為什麼妓院的老闆娘的丈夫叫「王八」。合理的解釋是,「王八」本是「烏龜」的俗稱,被用作罵人的話,「亡八」、「忘八」等實屬「王八」二字的不正確的寫法。
3.婦人有外遇,俗謔稱其丈夫為王八。亦稱為烏龜。
4. 舊時妓女院中的僕役,亦稱妓院老鴇的丈夫。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一回:述農道:這沒有甚麼蹊蹺,不過他出身微賤,聽說還是個王八,所以沒有甚人去理他。亦稱為龜公。
4相關出處編輯
關於「王八」這個名稱的來源,以往曾有各種各樣的說法。烏龜並非一開始就被用來「指桑罵槐」,它曾有過很長一段為人們喜聞樂見的輝煌歲月。秦漢以前,烏龜一直被視為「靈物」或「吉祥之物」;人們將龜與龍、鳳、麟並列,合稱為「四靈」(見《禮記·禮運》)。殷商時期,人們灼龜甲以卜吉凶,龜甲因灼而坼襲之紋理名為「龜兆」(《左傳·昭公五年》:「龜兆告吉」);從秦漢至唐代中葉,人們不再視烏龜為「靈物」,而視為貴重之物。唐武則天時,人們對龜的崇拜發展到了極致,期間好多人名也都帶有龜字,如宮廷音樂家李龜年,詩人王龜,陸龜蒙等,天授二年,武則天規定五品以上的官員都佩戴一種龜形的小袋,名為「龜袋」,龜袋上分別飾有金、銀、銅三種金屬,以區分官員品級的高低(見《新唐書·車服志》)。到了唐朝後期,烏龜才逐漸被用來罵人
《史記·龜策列傳》載:「能得名龜者,財物歸之,家必大富至千萬。一曰北斗龜,二曰南辰龜,三曰五星龜,四曰八鳳龜,五曰二十八宿龜,六曰日月龜,七曰九洲龜,八曰玉龜。」
民間所忌諱的「王八」,指的就是烏龜。因為「王八」即烏龜的別名。古代對龜是非常崇拜的無論是人名還是史料中都有記載。
明代天順年間進士、大詩人、官至華蓋殿大學士、史部尚書的李東陽在撰寫《懷麓唐記》中,也只好將馱碑的龜說成是龍之六子「壩下」了。
如明代郭勛編的《雍熙樂府》中有一首《叨叨令兼折桂令》,就將「龜兒」和「王八」連在一塊,用來指同一種人:「蝦兒腰,龜兒輩,玉連環系不起香羅帶;脊兒高,絞兒細,綠茸毛生就的王八蓋。」由此可見,所謂「王八」指的就是烏龜,是烏龜的別名。既然烏龜又俗稱王八,那麼人們忌諱稱呼「烏龜」的同時也就必然要忌諱稱呼「王八」了。
5玄武編輯
龜在古代是地位很高,被尊為靈獸,即玄武。玄武是一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玄,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對龜卜的形容:龜背是黑色的,龜卜就是的請龜到冥間去詣問袓先,將答案帶回來,以卜兆的形式顯給世人。因此,玄武原型就是烏龜。
你龜我龜
正因為烏龜這么風光八面,所以中國人在對它馬屁之餘,在稱呼上,多想跟它發生牽連,於是,大家就你龜我龜起來了。春秋戰國時宋有公子圍龜、楚有斗韋龜、漢有京兆尹陳龜、幽州刺史朱龜、曹魏有典農劉龜、北魏孝明帝以「神龜」紀年(公元五一八一五一九),孝昌年間(五二五一五二六)有大臣叱列伏龜,正始年間(二四0-二四八)有羽林監王元龜、唐宗室有楚王靈龜、嗣曹王龜年、大臣有崔從龜、王龜、劉崇龜、李權龜、庶僚有樂朋龜、薛元龜、協律有李龜年、進士有張仁龜、處士有陸龜蒙、道士有解元龜、白居易叫他侄子做龜兒、字文籍字夏龜、張志和本名龜齡、王俌字興龜、賀知章稱殷踐猷為五總龜,以龜千年五聚,問無不知也。五代時前蜀有京兆李龜禎、宋呂蒙正之父名龜圖弟弟名龜祥,就是呂夷簡的爺爺,何承矩之子名龜齡、范雍的爺爺名從龜、王大寶字元龜,又有員外郎董龜正、郎中王龜從、陳堯封之子陳漸自號金龜子、陳季常做「龜軒」、楊時號龜山、有侍御史黃龜年、有直講彭龜年、洪朋字龜父、何兌叫龜津學者、龔開號龜城叟、沈與求號龜溪、王十朋字龜齡、陸游叫龜堂病叟、又做「龜堂」、又以龜殼做帽子,又有張龜壽、元謝應芳自號龜巢老人、室名「龜巢」、所著有《龜巢集》、又戴良自署其居曰「龜毛廬」、明方淵號龜鶴山人、清黃丕烈號龜巢老人,潘恭壽號龜潛,潘祖蔭做「龜盫」……這種你龜我龜甚至傳到日本,日本有龜井昭陽、有龜井南冥、有龜谷省軒、有龜田鶯谷、有龜田鵬齋、有龜田絞瀨……日本人之烏龜也。
龜蛇同組
不料烏龜雖然一路風光,不幸慢慢被人造了謠言,集謠言大成的,是《說文》這部書。《說文》作者許慎(約五十八-約一四七),字叔重,河南郾城人。他是漢朝的古文學家,以博通經籍聞名,大家推服他,稱他做「五經無雙」。許慎在公元一百年左右,完成了一部書——《說文》,這書本是打筆仗的書,是用來駁斥今文學家解經的說法的,不料書中對中國文字的整理,顯出了它的另一層意義,從此以後,它就成為中國第一部以偏旁編排的字典了。《說文》全書分540個部首,共收9353字。它決定了兩千年中文字典的形式,同時在文字學、語意學等方面,又有著最具影響力的功勞。許慎寫這部書的重點,在說明為什麼一個字要那樣寫,他要找出每個字的原始意義,再從原始意義上說明它那樣寫的理由。就這樣的,這書收存了小篆和晚周的許多文字,使我們可以溯源尋根,從而解決進入古典的許多問題。(《說文》就是《說文解字》,它的真正的價值,直到清朝才被認出來。)
在《說文》中「龜」字條下,有這樣權威的解釋:
龜,舊也。外骨內肉者也。從它(蛇)。龜頭與它(蛇)頭同。天地之性,廣肩無雄、龜鱉之類,以它(蛇)為雄。
這就是說,烏龜是沒有雄性可言的(《列子》中說它是「純雌」),要生小烏龜,得跟蛇交配才成,正因為如此,所以「龜頭」與「蛇頭」長得一樣。《埤雅》中說:「廣肩無雄,與蛇為匹,故龜與蛇合,謂之玄武。」玄武就是指龜蛇,它後來形成為「北方之神」,地位僅次於玉皇大帝。《民俗》第四十八期收有「潮州兒童歌」,原文是:「面盆脞水(脞水,貯水也)津呵呵(清到徹底也),照見北爺(玄天上帝也)在後座,頭毛披肩手騎(騎,拿也)劍,腳下踏著龜蛇哥。」這就是玄武擬人化後的造型。《正統道藏》洞真部(昃下)有「元始夭尊說北方真武妙經」,明說這種擬人化的造型是披發跣足、踏龜與蛇,可見龜蛇同族,早就被中國人認定不疑了。
糟糕的是,中國人的動物學,實在不怎麼高明。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沒把烏龜觀察清楚。中國人以為烏龜「無雄」,是完全看錯了的,這一錯就記錄在《說文》上,於是積非成是,就傳出「雜俎」所謂「龜不能交;而縱其它者與蛇交」的說法了。既然自家人不搞自家人,自家人竟在外面與蛇奸,那做「無雄」一方面的,還有好話嗎」
帽兒改綠
在元朝時候,有「元典章」規定製度,說娼妓穿著紫皂衫子、戴角中兒.娼妓家長並親屬男子,裹青頭巾。青頭巾與綠色是相近的。到了明朝,頭巾發綠,綠似龜頭,於是,各路附會就慢慢在集合了。據《陔余叢考》中「綠頭巾」條下:
明制樂人例用碧綠中裹頭,故吳人以妻之有淫行者。謂其大為綠頭巾,事見《七修類稿》。又《知新錄》雲明制伶人服綠色衣,良家帶用絹布,妓女無帶,伶人婦不帶冠子、不穿褙子,然則伶人不惟裹綠巾.兼著綠衣。按《唐史》及《封氏聞見記》李封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但令裹碧綠中以恥之,隨所犯重輕以定日數,吳人遂以此服為恥。明之令樂人裹綠巾,或本諸此也。
明朝郎瑛《七修類稿》中「綠頭巾」條下說:「但又思當時李封何必欲用綠巾?及見春秋時有貨妻女求食者,謂之『娼夫』,以綠巾裹頭,以別貴賤。然後知從來己遠。李封亦因是以辱之。今則深於樂人耳。」唐朝從李封用罰戴綠頭巾方法整人,當時綠頭巾主要是象徵賤人之服,還沒有定型成「敝眷」跟別人睡覺的確定意義,後來龜蛇之說、龜頭之色、頭巾之綠、娼妓之家,等等等等,各路附會大集合,於是,自戴綠巾而戴綠帽子,就一片綠矣!(綠帽子是清以後的用法,易實甫作《王之春賦》,有「帽兒改綠,頂子飛紅」之句,是最有名的。)
於法無損
照「王雜俎」的說法,烏龜是「污閨之訛」,是從姦汙了大閨女變出來的;王八是「忘八」之變,「以其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八者俱忘也」。這些說法,都是站不住的。烏龜王八的流變,這樣解釋,顯然跟事實與情理都扣不上,自是附會無疑。
對中國人說來,對當了王八的恐懼、厭惡與不甘,可算別具一格。這種恐懼、厭惡、不甘,流傳下來,已經到了離奇的程度(在這一方面,好像只有義大利人有幾分神似)。在法律上,自己太太與人通姦,「姦夫淫婦」犯的只是告訴乃論的相奸罪,但卻有人在恐懼、厭惡與不甘之餘,卻提出妨害名譽之訴,因為他認為他當了王八,而高等法院法官竟也有跟著亂判的。試看一則台灣最高法院法官的駁回理由,就可領教了:
最高法院民事判決一九六三年度台上字第一○六八號
上訴人 鄭祖瑾 住高雄市左營成功路二號
被上訴人毛維理 住同右中山路二十三號
上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一九六二年十月十六日,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第二審判決,提起上拆。本院判決如下:
主文
原判決關於命上訴人賠償及負擔訴訟費用部分廢棄,發回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
理由
本件被上訴人訴請上訴人賠償損害,系以上訴人誘奸其妻毛陳春子,經法院判處罪刑有案,並在《海訊日報》大登新聞,致被上訴人之名譽及精神,均受重大之損害,依民法第一九五條規定,應負賠償責任,為訴之原因事實(見卷附刑事附帶民訴狀)。卷查刑事確定判決,系依刑法第二三九條後段相奸罪,判處上訴人罪刑,並未載有上訴人以何種方法,侵害被上訴人名譽情事。按名譽權為人格權之一種,而夫妻之人格各別,妻與人通姦,不能謂其相奸人系侵害夫之名譽。又依原判決記載,一九六一年七月三十日,《海訊日報》所刊上訴人與毛陳春子通姦之新聞,系由與上訴人同屋居住之聞波告知新聞記者汪宗藩者,並非上訴人發布該項消息,是上訴人亦無在(海訊日報》大登新聞,致被上訴人之名譽及精神受損情事。原判徒以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妻相好及污聞披諸報端之事,即令上訴人賠償新台幣四千元,尚有未合,本件上訴,應認為有理由。
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四百七十四條第一項、第四百七十五條第一項判決如主文。
一九六三年四月十三日
最高法院法官顯然相信:使人當王八,尚不算侵害「名譽權」,因為名譽權是人格權的一種,夫妻之人格,各歸各的,「妻與人通姦,不能謂其相奸人系侵害夫之名譽」。這一判例,顯示了法律比社會觀念進步的一個面,倒是頗為有趣的。
綜合上面的種種討論,我們清楚地看到王八每況愈下的種種方面,最後在法律上,甚至當了王八,也不過乃爾,這對衛道之士說來,真要大發思古之幽情了。因在古代,不但法律上要保護王八,並且保護得連王八都要挨揍,唐朝法律雖然對「姦夫淫婦」判兩年(贖銅四十斤),比起今天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並不算重,但是它不但「不在自首之例」,並且不是告訴乃論罪,而是鄰居都可以告發的罪。元朝法律規定不告發是「縱奸」,連鄰居都要挨罰的。至於甘願做王八的,更不得了的。元朝明定甘願做王八的,本夫與「姦夫淫婦」各杖八十七下,明朝清朝各杖九十下,可見當王八都要挨狠揍。如今王八就是王八了,至少不要再挨狠揍,這種進步,都是王八一落千丈的結果。行文至此,不禁大笑國民黨亦有德政,至少他們「忘八」之時、「望八」之餘,不再打王八了!
6補充資料編輯
網路上有人以「兲」為[王八],如「兲蛋」等等,這其實錯誤,因「兲」是古體的「天」,意義皆同;還有人用「318」代表「王八」,「3180」代表「王八蛋」。
詞條標簽:
詞語詞彙漢語俗語海龜
王八圖冊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308966次
編輯次數:92次 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4-01-23
創建者:設計基本靠手
詞條貢獻榜
辛勤貢獻者:
劉致遠調查
dlshangren
NEI931
網路ROBOT
Uwonderful9
展開
網路消息:
約「惠」眾測,早春贏豪禮
2013年不能不知的年度熱詞
全景看三星堆,就在數字博物館
1元植樹網路補貼,參與就有寶箱
事故來臨如何自救?民防館告訴你
3. 王八是指什麼
王八是烏龜即「甲魚」,又名「鱉」.
1.罵人的話。即無賴。新五代史˙卷六十三˙十國世家˙前蜀世家:王建字光圖,許州舞陽人也。隆眉廣顙,狀貌偉然。少無賴,以屠牛、盜驢、販私鹽為事,里人謂之賊王八。通俗編˙卷十一˙品目引七修類稿:今罵人曰:王八。
2.亦寫作「亡八」、「忘八」,事實上[王八]實屬這[忘八]之訛,忘八者:言忘: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也。
3.婦人有外遇,俗謔稱其丈夫為王八。亦稱為烏龜。
4.舊時妓女院中的僕役,亦稱妓院老鴇的丈夫。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一回:述農道:這沒有甚麼蹊蹺,不過他出身微賤,聽說還是個王八,所以沒有甚人去理他。亦稱為烏龜。
5.古人在作畫烏龜的時候,由於烏龜殼的紋比較復雜,不易作畫。所以用簡易橫豎來表示,而這些線條剛好形成一個「王」字,在畫烏龜的腳的時候,又剛好形成「八」字,所以用「王八」為烏龜的俗稱。
關於「王八」這個名稱的來源,以往曾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如有人根據《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的記載,說「王八」指的是五代十國時的前蜀主王建。因為王建年輕時乃是個無賴之徒,專門從事偷驢、宰牛、販賣私鹽的勾當,王建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八,所以和他同鄉里的人都叫他「賊王八」。另一種說是,「王八」即「忘八」的諧音,是指忘記了「禮義廉恥孝悌忠信」這八種品德的人。(見趙翼《陔余叢考》)以上兩種說法,雖然都不無道理,但所說的「王八」均非民間所忌諱的「王八」。
民間所忌諱的「王八」,指的就是烏龜。因為「王八」即烏龜的別名。(民間俗稱烏龜為「王八」)為什麼烏龜又叫王八呢?這只要讀一讀《史記·龜策列傳》就明白了。在這篇由西漢史學家褚少孫增補的《龜策列傳》中,作者根據遠古時代三王、五帝以「神龜」和蓍草卜筮的傳說,將「神龜」分為八種。每一種都有一個名稱,第八種名為「王龜『,於是,後人便將這列在第八位的「王龜」簡稱為「王八」。久而久之,「王八」也就成了烏龜的別名,人們也常將烏龜與王八放在一起連用。如明代郭勛編的《雍熙樂府》中有一首《叨叨令兼折桂令》,就將「龜兒」和「王八」連在一塊,用來指同一種人:「蝦兒腰,龜兒輩,玉連環系不起香羅帶;脊兒高,絞兒細,綠茸毛生就的王八蓋。」由此可見,所謂「王八」指的就是烏龜,是烏龜的別名。既然烏龜又俗稱王八,那麼人們忌諱稱呼「烏龜」的同時也就必然要忌諱稱呼「王八」了。
《史記·龜策列傳》載:「能得名龜者,財物歸之,家必大富至千萬。一曰北斗龜,二曰南辰龜,三曰五星龜,四曰八鳳龜,五曰二十八宿龜,六曰日月龜,七曰九洲龜,八曰王龜。」在貶龜之風日甚的時候,好事者將最後一種名龜「八王龜」簡單地調換順序,就成了「龜王八」或「王八龜」了。人們的想像力實在驚人,玩起了文字游戲,將八項德行:「教、悌、忠、信、禮、義、廉、恥」也聯繫上了,因「王,忘」諧音,於是「王八」演化成「忘八」了。「忘八」便是八項德行中缺最後一項即無「恥」了。事有湊巧,在北宋歐陽修撰《新五代史》中,書曰:「王建少時無賴,以屠牛盜驢販私盜為事,里人謂之賊王八。」於是演化出罵人的「王八蛋」,「王八羔子」等均寓有雜種語言的臟話。
王八又稱甲魚,鱉或團魚。
烏龜為什麼叫王八
《史記·龜策列傳》載:「能得名龜者,財物歸之,家必大富至千萬。一曰北斗龜,二曰南辰龜,三曰五星龜,四曰八鳳龜,五曰二十八宿龜,六曰日月龜,七曰九洲龜,八曰王龜。」在貶龜之風日甚的時候,好事者將最後一種名龜「八王龜」簡單地調換順序,就成了「龜王八」或「王八龜」了。人們的想像力實在驚人,玩起了文字游戲,將八項德行:「教、悌、忠、信、禮、義、廉、恥」也聯繫上了,因「王,忘」諧音,於是「王八」演化成「忘八」了。「忘八」便是八項德行中缺最後一項即無「恥」了。事有湊巧,在北宋歐陽修撰《新五代史》中,書曰:「王建少時無賴,以屠牛盜驢販私盜為事,里人謂之賊王八。」於是演化出罵人的「王八蛋」,「王八羔子」等均寓有雜種語言的臟話。
烏龜實在是無辜的。連明代天順年間進士、大詩人、官至華蓋殿大學士、史部尚書的李東陽在撰寫《懷麓唐記》中,也只好將馱碑的龜說成是龍之六子「壩下」了。
王八一落千丈考 李敖
抗戰勝利後,當時的中國海軍在西沙群島抓到一隻大耿娼,帶回南京,一時哄傳。各報駐京記者,都發專電報導。天下第一吝嗇鬼成舍我,那時正是北平《世界日報》社長,第二天看到各報報導,都說是玳瑁,只有《世界日報》一家說是烏龜,於是打電報給《世界日報》駐京記者,查間真相。為了節省電報費,成舍我只發了十個字,全文曰:「人皆玳瑁,我獨烏龜,何也?」一時傳為笑談。
「玳瑁」英文是hawksbill,是turtle的一類,是水生的龜;「烏龜」英文是tortoise,是陸生的龜。(淡水生的龜,多半水陸兩棲。)中國最早有「鱉」與「龜」之分,《說文》上說:「鱉,甲蟲也。」《考工記》註:「外骨龜屬;內骨鱉屬,按鱉骨較龜稍內耳,實介屬也。」就是說鱉,是有蓋兒的爬蟲。骨頭長在皮外面(有硬蓋子的)是龜;骨頭長在皮裡面(有軟蓋子的)是鱉,全是背上長殼兒的動物。《說文》這種學名,在實際上、一般運用上,中國人是不大細分的,大多通稱烏龜,俗稱王人耳。
高高在上
烏龜在古代,地位是高高在上的。《大戴禮》中說:
毛蟲,毛而後生;羽蟲,羽而後生,毛羽之蟲,陽氣之所生也;介蟲,介而後生;鱗蟲,鱗而後生,介鱗之蟲,陰氣之所生也。惟人為僳匈而後生也(王聘珍校日:倮匈謂無毛羽與鱗介也),陰陽之精也。毛蟲之精者曰麟,羽蟲之精者曰鳳,介蟲之精者曰龜,鱗蟲之精者曰龍,倮蟲之精者曰聖人。
由此可見,烏龜不但是「介蟲之精者」、是有殼兒的動物的頭頭,並且跟「倮(裸)蟲之精者」聖人同級。中國古人對它,歌頌崇拜,一直不斷,在那時中國人眼中,神靈也、吉祥也、發財也。長壽也、解人言也、像天地也、知吉凶也……種種好事,都跟它有關。它不但是聖人級的,並且還坐在聖人懷里,向皇帝「王八看綠豆」呢:《禮記》中說:「昔者,聖人建陰陽天地之情,立以為易,易抱龜南面,天子卷冕北面,雖有明知之心,必進斷其志焉,示不敢專,以尊天也。」聖人抱龜南面,與皇帝北面二比一,皇帝還真吃蹩呢!《史記》有「龜策列傳」,記用烏龜知吉凶時,稱它為「玉靈夫子」,古人對它的馬屁,可真不小呢!《詩經》中有「我龜既厭,不我告猶」的詩,可見古人對烏龜拍馬屁,有時它還擺上架子、愛理不理的呢!
你龜我龜
正因為烏龜這么風光八面,所以中國人在對它馬屁之餘,在稱呼上,多想跟它發生牽連,於是,大家就你龜我龜起來了。春秋戰國時宋有公子圍龜、楚有斗韋龜、漢有京兆尹陳龜、幽州刺史朱龜、曹魏有典農劉龜、北魏孝明帝以「神龜」紀年(公元五一八一五一九),孝昌年間(五二五一五二六)有大臣叱列伏龜,正始年間(二四0-二四八)有羽林監王元龜、唐宗室有楚王靈龜、嗣曹王龜年、大臣有崔從龜、王龜、劉崇龜、李權龜、庶僚有樂朋龜、薛元龜、協律有李龜年、進士有張仁龜、處士有陸龜蒙、道士有解元龜、白居易叫他侄子做龜兒、字文籍字夏龜、張志和本名龜齡、王俌字興龜、賀知章稱殷踐猷為五總龜,以龜千年五聚,問無不知也。五代時前蜀有京兆李龜禎、宋呂蒙正之父名龜圖弟弟名龜祥,就是呂夷簡的爺爺,何承矩之子名龜齡、范雍的爺爺名從龜、王大寶字元龜,又有員外郎董龜正、郎中王龜從、陳堯封之子陳漸自號金龜子、陳季常做「龜軒」、楊時號龜山、有侍御史黃龜年、有直講彭龜年、洪朋字龜父、何兌叫龜津學者、龔開號龜城叟、沈與求號龜溪、王十朋字龜齡、陸游叫龜堂病叟、又做「龜堂」、又以龜殼做帽子,又有張龜壽、元謝應芳自號龜巢老人、室名「龜巢」、所著有《龜巢集》、又戴良自署其居曰「龜毛廬」、明方淵號龜鶴山人、清黃丕烈號龜巢老人,潘恭壽號龜潛,潘祖蔭做「龜盫」……這種你龜我龜甚至傳到月本,日本有龜井昭陽、有龜井南冥、有龜谷省軒、有龜田鶯谷、有龜田鵬齋、有龜田絞瀨……日本人之烏龜也。
龜蛇同組
不料烏龜雖然一路風光,不幸慢慢被人造了謠言,集謠言大成的,是《說文》這部書。《說文》作者許慎(約五十八-約一四七),字叔重,河南郾城人。他是漢朝的古文學家,以博通經籍聞名,大家推服他,稱他做「五經無雙」。許慎在公元一百年左右,完成了一部書——《說文》,這書本是打筆仗的書,是用來駁斥今文學家解經的說法的,不料書中對中國文字的整理,顯出了它的另一層意義,從此以後,它就成為中國第一部以偏旁編排的字典了。
《說文》全書分五四0部,共收九三五三字。它決定了兩千年中文字典的形式,同時在文字學、語意學等方面,又有著最具影響力的功勞。許慎寫這部書的重點,在說明為什麼一個字要那樣寫,他要找出每個字的原始意義,再從原始意義上說明它那樣寫的理由。就這樣的,這書收存了小篆和晚周的許多文字,使我們可以溯源尋根,從而解決進入古典的許多問題。(《說文》就是《說文解字》,它的真正的價值,直到清朝才被認出來。)
在《說文》中「龜」字條下,有這樣權威的解釋:
龜,舊也。外骨內肉者也。從它(蛇)。龜頭與它(蛇)頭同。天地之性,廣肩無雄、龜鱉之類,以它(蛇)為雄。
這就是說,烏龜是沒有雄性可言的(《列子》中說它是「純雌」),要生小烏龜,得跟蛇交配才成,正因為如此,所以「龜頭」與「蛇頭」長得一樣。《埤雅》中說:「廣肩無雄,與蛇為匹,故龜與蛇合,謂之玄武。」玄武就是指龜蛇,它後來形成為「北方之神」,地位僅次於玉皇大帝。《民俗》第四十八期收有「潮州兒童歌」,原文是:「面盆脞水(脞水,貯水也)津呵呵(清到徹底也),照見北爺(玄天上帝也)在後座,頭毛披肩手騎(騎,拿也)劍,腳下踏著龜蛇哥。」這就是玄武擬人化後的造型。《正統道藏》洞真部(昃下)有「元始夭尊說北方真武妙經」,明說這種擬人化的造型是披發跣足、踏龜與蛇,可見龜蛇同組,早就被中國人認定不疑了。
糟糕的是,中國人的動物學,實在不怎麼高明。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沒把烏龜觀察清楚。中國人以為烏龜「無雄」,是完全看錯了的,這一錯就記錄在《說文》上,於是積非成是,就傳出「王雜俎」所謂「龜不能交;而縱其它者與蛇交」的說法了。既然自家人不搞自家人,自家人竟在外面與蛇奸,那做「無雄」一方面的,還有好話嗎」
帽兒改綠
在元朝時候,有「元典章」規定製度,說娼妓穿著紫皂衫子、戴角中兒.娼妓家長並親屬男子,裹青頭巾。青頭巾與綠色是相近的。到了明朝,頭巾發綠,綠似龜頭,於是,各路附會就慢慢在集合了。據《陔余叢考》中「綠頭巾」條下:
明制樂人例用碧綠中裹頭,故吳人以妻之有淫行者。謂其大為綠頭巾,事見《七修類稿》。又《知新錄》雲明制伶人服綠色衣,良家帶用絹布,妓女無帶,伶人婦不帶冠子、不穿褙子,然則伶人不惟裹綠巾.兼著綠衣。按《唐史》及《封氏聞見記》李封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但令裹碧綠中以恥之,隨所犯重輕以定日數,吳人遂以此服為恥。明之令樂人裹綠巾,或本諸此也。
明朝郎瑛《七修類稿》中「綠頭巾」條下說:「但又思當時李封何必欲用綠巾?及見春秋時有貨妻女求食者,謂之『娼夫』,以綠巾裹頭,以別貴賤。然後知從來己遠。李封亦因是以辱之。今則深於樂人耳。」唐朝從李封用罰戴綠頭巾方法整人,當時綠頭巾主要是象徵賤人之服,還沒有定型成「敝眷」跟別人睡覺的確定意義,後來龜蛇之說、龜頭之色、頭巾之綠、娼妓之家,等等等等,各路附會大集合,於是,自戴綠巾而戴綠帽子,就一片綠矣!(綠帽子是清以後的用法,易實甫作《王之春賦》,有「帽兒改綠,頂子飛紅」之句,是最有名的。)
王八出場
至於烏龜以外,又有王八之說,是怎麼回事呢?
欲知原委,得先談王八。
王八作為人名,最早見於《遼史》,遼聖宗時有安州團練使工八副馬保佑,留守開京。到了《金史》忠義傳中,有這樣一段:
王毅,大興人。經義進士,累官東明令。貞佑二年,東明圍急,毅率民兵願戰者數百人拒守。城破,毅猶率眾抗戰,力窮被執,與縣人王八等四人同驅之郭外。先殺二人。王八即前跪將降,毅以足路之,厲聲曰:「忠臣不佐二主,汝乃降乎?」軀毅者以刃斫其脛,毅不屈而死。贈曹州刺史。
這些歷史中帶出的王八,就是中國歷史上的早期王八。但看全文語氣,王八是人名,尚無不雅之稱,但到了《新五代史》前蜀世家裡,王八就變質了:
王建字光圖,許州舞陽人也。隆眉廣顙,狀貌偉然。少無賴,以屠牛、盜驢、販私鹽為事,里人謂之「賊王八」。後為忠武軍卒,稍遷隊將。
這段歷史中,王八雖天始不雅,但照《茶餘客話》考證:「罵人『王八賊』,蓋五代王建行八,素盜驢、販私鹽,人罵『王八賊』也。」可見不論「賊王八」還是「工八賊」,雖已不雅,並沒不雅到和綠帽有關。
雖然王八之初,只不過真人真名而已,但從「賊王八」之後,王八在北方,慢慢約定俗成,成為烏龜的俗稱,也成為罵人的詞兒。慢慢在南方稱烏龜時候,多以王八代之。一些民間諺語、歇後語,也就全部出籠,像「王八好做氣難當」啦,像「有錢的王八大三輩」啦、像「王八看綠豆——對眼」啦……都是。雖然王八是北方的口語,但是南方人最初多不知道,《廣諧鐸》中就有這樣的笑話:
蘇人某,有事赴〔北〕京,反至津門,擬做一二日游,投寓旅館。一日因事他出,苦不知路徑。欲喚黃包車(人力車)代步,於是操其半強之京話,高喚「黃八車」不止。一般黃包車夫多側目視之,而不之應。某乃執一車夫而問之曰:余喚汝,汝何弗應?豈余不名一錢那?車夫怒目答之曰:君所喚者,乃「黃八車」非「橡皮車」,吾輩非「黃」(王八)故不汝應也!甲聞之始不敢再言。後問於京友,京友告以「黃八車」乃妓女所坐者,其車大名「黃八」,即南邊所稱「烏龜」,而街頭所停者,雖是南方之黃包車,然若輩名之曰「橡皮車」,蓋欲與妓車有區別也。甲方知言語之不同,於是不復再喚「黃八車」矣。
於法無損
照「王雜俎」的說法,烏龜是「污閨之訛」,是從姦汙了大閨女變出來的;王八是「忘八」之變,「以其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八者俱忘也」。這些說法,都是站不住的。烏龜王八的流變,這樣解釋,顯然跟事實與情理都扣不上,自是附會無疑。
對中國人說來,對當了王八的恐懼、厭惡與不甘,可算別具一格。這種恐懼、厭惡、不甘,流傳下來,已經到了離奇的程度(在這一方面,好像只有義大利人有幾分神似)。在法律上,自己太太與人通姦,「姦夫淫婦」犯的只是告訴乃論的相奸罪,但卻有人在恐懼、厭惡與不甘之餘,卻提出妨害名譽之訴,因為他認為他當了王八,而高等法院法官竟也有跟著亂判的。試看一則台灣最高法院法官的駁回理由,就可領教了:
最高法院民事判決一九六三年度台上字第一○六八號
上訴人 鄭祖瑾 住高雄市左營成功路二號
被上訴人毛維理 住同右中山路二十三號
上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一九六二年十月十六日,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第二審判決,提起上拆。本院判決如下:
主文
原判決關於命上訴人賠償及負擔訴訟費用部分廢棄,發回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
理由
本件被上訴人訴請上訴人賠償損害,系以上訴人誘奸其妻毛陳春子,經法院判處罪刑有案,並在《海訊日報》大登新聞,致被上訴人之名譽及精神,均受重大之損害,依民法第一九五條規定,應負賠償責任,為訴之原因事實(見卷附刑事附帶民訴狀)。卷查刑事確定判決,系依刑法第二三九條後段相奸罪,判處上訴人罪刑,並未載有上訴人以何種方法,侵害被上訴人名譽情事。按名譽權為人格權之一種,而夫妻之人格各別,妻與人通姦,不能謂其相奸人系侵害夫之名譽。又依原判決記載,一九六一年七月三十日,《海訊日報》所刊上訴人與毛陳春子通姦之新聞,系由與上訴人同屋居住之聞波告知新聞記者汪宗藩者,並非上訴人發布該項消息,是上訴人亦無在(海訊日報》大登新聞,致被上訴人之名譽及精神受損情事。原判徒以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妻相好及污聞披諸報端之事,即令上訴人賠償新台幣四千元,尚有未合,本件上訴,應認為有理由。
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四百七十四條第一項、第四百七十五條第一項判決如主文。
一九六三年四月十三日
最高法院法官顯然相信:使人當王八,尚不算侵害「名譽權」,因為名譽權是人格權的一種,夫妻之人格,各歸各的,「妻與人通姦,不能謂其相奸人系侵害夫之名譽」。這一判例,顯示了法律比社會觀念進步的一個面,倒是頗為有趣的。
綜合上面的種種討論,我們清楚地看到王八每況愈下的種種方面,最後在法律上,甚至當了王八,也不過乃爾,這對衛道之士說來,真要大發思古之幽情了。因在古代,不但法律上要保護王八,並且保護得連王八都要挨揍,唐朝法律雖然對「姦夫淫婦」判兩年(贖銅四十斤),比起今天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並不算重,但是它不但「不在自首之例」,並且不是告訴乃論罪,而是鄰居都可以告發的罪。元朝法律規定不告發是「縱奸」,連鄰居都要挨罰的。至於甘願做王八的,更不得了的。元朝明定甘願做王八的,本夫與「姦夫淫婦」各杖八十七下,明朝清朝各杖九十下,可見當王八都要挨狠揍。如今王八就是王八了,至少不要再挨狠揍,這種進步,都是王八一落千丈的結果。行文至此,不禁大笑國民黨亦有德政,至少他們「忘八」之時、「望八」之餘,不再打王八了!
王八是「忘八」的諧音而變,「以其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八者俱忘也」,看明清白話文小說就有明顯的解釋.
Do you know? I'm Ping
4. 王八指什麼>
罵人的話。即無賴。新五代史˙卷六十三˙十國世家˙前蜀世家:王建字光圖,許州舞陽人也。隆眉廣顙,狀貌偉然。少無賴,以屠牛、盜驢、販私鹽為事,里人謂之賊王八。通俗編˙卷十一˙品目引七修類稿:今罵人曰:王八。
2.亦寫作「亡八」、「忘八」,事實上[王八]實屬這[忘八]之訛,忘八者:言忘: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也。
3.婦人有外遇,俗謔稱其丈夫為王八。亦稱為烏龜。
4.舊時妓女院中的僕役,亦稱妓院老鴇的丈夫。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一回:述農道:這沒有甚麼蹊蹺,不過他出身微賤,聽說還是個王八,所以沒有甚人去理他。亦稱為烏龜。
5.古人在作畫烏龜的時候,由於烏龜殼的紋比較復雜,不易作畫。所以用簡易橫豎來表示,而這些線條剛好形成一個「王」字,在畫烏龜的腳的時候,又剛好形成「八」字,所以用「王八」為烏龜的俗稱。
關於「王八」這個名稱的來源,以往曾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如有人根據《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的記載,說「王八」指的是五代十國時的前蜀主王建。因為王建年輕時乃是個無賴之徒,專門從事偷驢、宰牛、販賣私鹽的勾當,王建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八,所以和他同鄉里的人都叫他「賊王八」。另一種說是,「王八」即「忘八」的諧音,是指忘記了「禮義廉恥孝悌忠信」這八種品德的人。(見趙翼《陔余叢考》)以上兩種說法,雖然都不無道理,但所說的「王八」均非民間所忌諱的「王八」。
民間所忌諱的「王八」,指的就是烏龜。因為「王八」即烏龜的別名。(民間俗稱烏龜為「王八」)為什麼烏龜又叫王八呢?這只要讀一讀《史記·龜策列傳》就明白了。在這篇由西漢史學家褚少孫增補的《龜策列傳》中,作者根據遠古時代三王、五帝以「神龜」和蓍草卜筮的傳說,將「神龜」分為八種。每一種都有一個名稱,第八種名為「王龜『,於是,後人便將這列在第八位的「王龜」簡稱為「王八」。久而久之,「王八」也就成了烏龜的別名,人們也常將烏龜與王八放在一起連用。如明代郭勛編的《雍熙樂府》中有一首《叨叨令兼折桂令》,就將「龜兒」和「王八」連在一塊,用來指同一種人:「蝦兒腰,龜兒輩,玉連環系不起香羅帶;脊兒高,絞兒細,綠茸毛生就的王八蓋。」由此可見,所謂「王八」指的就是烏龜,是烏龜的別名。既然烏龜又俗稱王八,那麼人們忌諱稱呼「烏龜」的同時也就必然要忌諱稱呼「王八」了。
《史記·龜策列傳》載:「能得名龜者,財物歸之,家必大富至千萬。一曰北斗龜,二曰南辰龜,三曰五星龜,四曰八鳳龜,五曰二十八宿龜,六曰日月龜,七曰九洲龜,八曰王龜。」在貶龜之風日甚的時候,好事者將最後一種名龜「八王龜」簡單地調換順序,就成了「龜王八」或「王八龜」了。人們的想像力實在驚人,玩起了文字游戲,將八項德行:「教、悌、忠、信、禮、義、廉、恥」也聯繫上了,因「王,忘」諧音,於是「王八」演化成「忘八」了。「忘八」便是八項德行中缺最後一項即無「恥」了。事有湊巧,在北宋歐陽修撰《新五代史》中,書曰:「王建少時無賴,以屠牛盜驢販私盜為事,里人謂之賊王八。」於是演化出罵人的「王八蛋」,「王八羔子」等均寓有雜種語言的臟話。
王八又稱甲魚,鱉或團魚。
烏龜為什麼叫王八
《史記·龜策列傳》載:「能得名龜者,財物歸之,家必大富至千萬。一曰北斗龜,二曰南辰龜,三曰五星龜,四曰八鳳龜,五曰二十八宿龜,六曰日月龜,七曰九洲龜,八曰王龜。」在貶龜之風日甚的時候,好事者將最後一種名龜「八王龜」簡單地調換順序,就成了「龜王八」或「王八龜」了。人們的想像力實在驚人,玩起了文字游戲,將八項德行:「教、悌、忠、信、禮、義、廉、恥」也聯繫上了,因「王,忘」諧音,於是「王八」演化成「忘八」了。「忘八」便是八項德行中缺最後一項即無「恥」了。事有湊巧,在北宋歐陽修撰《新五代史》中,書曰:「王建少時無賴,以屠牛盜驢販私盜為事,里人謂之賊王八。」於是演化出罵人的「王八蛋」,「王八羔子」等均寓有雜種語言的臟話。
烏龜實在是無辜的。連明代天順年間進士、大詩人、官至華蓋殿大學士、史部尚書的李東陽在撰寫《懷麓唐記》中,也只好將馱碑的龜說成是龍之六子「壩下」了。
王八一落千丈考 李敖
抗戰勝利後,當時的中國海軍在西沙群島抓到一隻大耿娼,帶回南京,一時哄傳。各報駐京記者,都發專電報導。天下第一吝嗇鬼成舍我,那時正是北平《世界日報》社長,第二天看到各報報導,都說是玳瑁,只有《世界日報》一家說是烏龜,於是打電報給《世界日報》駐京記者,查間真相。為了節省電報費,成舍我只發了十個字,全文曰:「人皆玳瑁,我獨烏龜,何也?」一時傳為笑談。
「玳瑁」英文是hawksbill,是turtle的一類,是水生的龜;「烏龜」英文是tortoise,是陸生的龜。(淡水生的龜,多半水陸兩棲。)中國最早有「鱉」與「龜」之分,《說文》上說:「鱉,甲蟲也。」《考工記》註:「外骨龜屬;內骨鱉屬,按鱉骨較龜稍內耳,實介屬也。」就是說鱉,是有蓋兒的爬蟲。骨頭長在皮外面(有硬蓋子的)是龜;骨頭長在皮裡面(有軟蓋子的)是鱉,全是背上長殼兒的動物。《說文》這種學名,在實際上、一般運用上,中國人是不大細分的,大多通稱烏龜,俗稱王人耳。
高高在上
烏龜在古代,地位是高高在上的。《大戴禮》中說:
毛蟲,毛而後生;羽蟲,羽而後生,毛羽之蟲,陽氣之所生也;介蟲,介而後生;鱗蟲,鱗而後生,介鱗之蟲,陰氣之所生也。惟人為僳匈而後生也(王聘珍校日:倮匈謂無毛羽與鱗介也),陰陽之精也。毛蟲之精者曰麟,羽蟲之精者曰鳳,介蟲之精者曰龜,鱗蟲之精者曰龍,倮蟲之精者曰聖人。
由此可見,烏龜不但是「介蟲之精者」、是有殼兒的動物的頭頭,並且跟「倮(裸)蟲之精者」聖人同級。中國古人對它,歌頌崇拜,一直不斷,在那時中國人眼中,神靈也、吉祥也、發財也。長壽也、解人言也、像天地也、知吉凶也……種種好事,都跟它有關。它不但是聖人級的,並且還坐在聖人懷里,向皇帝「王八看綠豆」呢:《禮記》中說:「昔者,聖人建陰陽天地之情,立以為易,易抱龜南面,天子卷冕北面,雖有明知之心,必進斷其志焉,示不敢專,以尊天也。」聖人抱龜南面,與皇帝北面二比一,皇帝還真吃蹩呢!《史記》有「龜策列傳」,記用烏龜知吉凶時,稱它為「玉靈夫子」,古人對它的馬屁,可真不小呢!《詩經》中有「我龜既厭,不我告猶」的詩,可見古人對烏龜拍馬屁,有時它還擺上架子、愛理不理的呢!
你龜我龜
正因為烏龜這么風光八面,所以中國人在對它馬屁之餘,在稱呼上,多想跟它發生牽連,於是,大家就你龜我龜起來了。春秋戰國時宋有公子圍龜、楚有斗韋龜、漢有京兆尹陳龜、幽州刺史朱龜、曹魏有典農劉龜、北魏孝明帝以「神龜」紀年(公元五一八一五一九),孝昌年間(五二五一五二六)有大臣叱列伏龜,正始年間(二四0-二四八)有羽林監王元龜、唐宗室有楚王靈龜、嗣曹王龜年、大臣有崔從龜、王龜、劉崇龜、李權龜、庶僚有樂朋龜、薛元龜、協律有李龜年、進士有張仁龜、處士有陸龜蒙、道士有解元龜、白居易叫他侄子做龜兒、字文籍字夏龜、張志和本名龜齡、王俌字興龜、賀知章稱殷踐猷為五總龜,以龜千年五聚,問無不知也。五代時前蜀有京兆李龜禎、宋呂蒙正之父名龜圖弟弟名龜祥,就是呂夷簡的爺爺,何承矩之子名龜齡、范雍的爺爺名從龜、王大寶字元龜,又有員外郎董龜正、郎中王龜從、陳堯封之子陳漸自號金龜子、陳季常做「龜軒」、楊時號龜山、有侍御史黃龜年、有直講彭龜年、洪朋字龜父、何兌叫龜津學者、龔開號龜城叟、沈與求號龜溪、王十朋字龜齡、陸游叫龜堂病叟、又做「龜堂」、又以龜殼做帽子,又有張龜壽、元謝應芳自號龜巢老人、室名「龜巢」、所著有《龜巢集》、又戴良自署其居曰「龜毛廬」、明方淵號龜鶴山人、清黃丕烈號龜巢老人,潘恭壽號龜潛,潘祖蔭做「龜盫」……這種你龜我龜甚至傳到月本,日本有龜井昭陽、有龜井南冥、有龜谷省軒、有龜田鶯谷、有龜田鵬齋、有龜田絞瀨……日本人之烏龜也。
龜蛇同組
不料烏龜雖然一路風光,不幸慢慢被人造了謠言,集謠言大成的,是《說文》這部書。《說文》作者許慎(約五十八-約一四七),字叔重,河南郾城人。他是漢朝的古文學家,以博通經籍聞名,大家推服他,稱他做「五經無雙」。許慎在公元一百年左右,完成了一部書——《說文》,這書本是打筆仗的書,是用來駁斥今文學家解經的說法的,不料書中對中國文字的整理,顯出了它的另一層意義,從此以後,它就成為中國第一部以偏旁編排的字典了。
《說文》全書分五四0部,共收九三五三字。它決定了兩千年中文字典的形式,同時在文字學、語意學等方面,又有著最具影響力的功勞。許慎寫這部書的重點,在說明為什麼一個字要那樣寫,他要找出每個字的原始意義,再從原始意義上說明它那樣寫的理由。就這樣的,這書收存了小篆和晚周的許多文字,使我們可以溯源尋根,從而解決進入古典的許多問題。(《說文》就是《說文解字》,它的真正的價值,直到清朝才被認出來。)
在《說文》中「龜」字條下,有這樣權威的解釋:
龜,舊也。外骨內肉者也。從它(蛇)。龜頭與它(蛇)頭同。天地之性,廣肩無雄、龜鱉之類,以它(蛇)為雄。
這就是說,烏龜是沒有雄性可言的(《列子》中說它是「純雌」),要生小烏龜,得跟蛇交配才成,正因為如此,所以「龜頭」與「蛇頭」長得一樣。《埤雅》中說:「廣肩無雄,與蛇為匹,故龜與蛇合,謂之玄武。」玄武就是指龜蛇,它後來形成為「北方之神」,地位僅次於玉皇大帝。《民俗》第四十八期收有「潮州兒童歌」,原文是:「面盆脞水(脞水,貯水也)津呵呵(清到徹底也),照見北爺(玄天上帝也)在後座,頭毛披肩手騎(騎,拿也)劍,腳下踏著龜蛇哥。」這就是玄武擬人化後的造型。《正統道藏》洞真部(昃下)有「元始夭尊說北方真武妙經」,明說這種擬人化的造型是披發跣足、踏龜與蛇,可見龜蛇同組,早就被中國人認定不疑了。
糟糕的是,中國人的動物學,實在不怎麼高明。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沒把烏龜觀察清楚。中國人以為烏龜「無雄」,是完全看錯了的,這一錯就記錄在《說文》上,於是積非成是,就傳出「王雜俎」所謂「龜不能交;而縱其它者與蛇交」的說法了。既然自家人不搞自家人,自家人竟在外面與蛇奸,那做「無雄」一方面的,還有好話嗎」
帽兒改綠
在元朝時候,有「元典章」規定製度,說娼妓穿著紫皂衫子、戴角中兒.娼妓家長並親屬男子,裹青頭巾。青頭巾與綠色是相近的。到了明朝,頭巾發綠,綠似龜頭,於是,各路附會就慢慢在集合了。據《陔余叢考》中「綠頭巾」條下:
明制樂人例用碧綠中裹頭,故吳人以妻之有淫行者。謂其大為綠頭巾,事見《七修類稿》。又《知新錄》雲明制伶人服綠色衣,良家帶用絹布,妓女無帶,伶人婦不帶冠子、不穿褙子,然則伶人不惟裹綠巾.兼著綠衣。按《唐史》及《封氏聞見記》李封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但令裹碧綠中以恥之,隨所犯重輕以定日數,吳人遂以此服為恥。明之令樂人裹綠巾,或本諸此也。
明朝郎瑛《七修類稿》中「綠頭巾」條下說:「但又思當時李封何必欲用綠巾?及見春秋時有貨妻女求食者,謂之『娼夫』,以綠巾裹頭,以別貴賤。然後知從來己遠。李封亦因是以辱之。今則深於樂人耳。」唐朝從李封用罰戴綠頭巾方法整人,當時綠頭巾主要是象徵賤人之服,還沒有定型成「敝眷」跟別人睡覺的確定意義,後來龜蛇之說、龜頭之色、頭巾之綠、娼妓之家,等等等等,各路附會大集合,於是,自戴綠巾而戴綠帽子,就一片綠矣!(綠帽子是清以後的用法,易實甫作《王之春賦》,有「帽兒改綠,頂子飛紅」之句,是最有名的。)
王八出場
至於烏龜以外,又有王八之說,是怎麼回事呢?
欲知原委,得先談王八。
王八作為人名,最早見於《遼史》,遼聖宗時有安州團練使工八副馬保佑,留守開京。到了《金史》忠義傳中,有這樣一段:
王毅,大興人。經義進士,累官東明令。貞佑二年,東明圍急,毅率民兵願戰者數百人拒守。城破,毅猶率眾抗戰,力窮被執,與縣人王八等四人同驅之郭外。先殺二人。王八即前跪將降,毅以足路之,厲聲曰:「忠臣不佐二主,汝乃降乎?」軀毅者以刃斫其脛,毅不屈而死。贈曹州刺史。
這些歷史中帶出的王八,就是中國歷史上的早期王八。但看全文語氣,王八是人名,尚無不雅之稱,但到了《新五代史》前蜀世家裡,王八就變質了:
王建字光圖,許州舞陽人也。隆眉廣顙,狀貌偉然。少無賴,以屠牛、盜驢、販私鹽為事,里人謂之「賊王八」。後為忠武軍卒,稍遷隊將。
這段歷史中,王八雖天始不雅,但照《茶餘客話》考證:「罵人『王八賊』,蓋五代王建行八,素盜驢、販私鹽,人罵『王八賊』也。」可見不論「賊王八」還是「工八賊」,雖已不雅,並沒不雅到和綠帽有關。
雖然王八之初,只不過真人真名而已,但從「賊王八」之後,王八在北方,慢慢約定俗成,成為烏龜的俗稱,也成為罵人的詞兒。慢慢在南方稱烏龜時候,多以王八代之。一些民間諺語、歇後語,也就全部出籠,像「王八好做氣難當」啦,像「有錢的王八大三輩」啦、像「王八看綠豆——對眼」啦……都是。雖然王八是北方的口語,但是南方人最初多不知道,《廣諧鐸》中就有這樣的笑話:
蘇人某,有事赴〔北〕京,反至津門,擬做一二日游,投寓旅館。一日因事他出,苦不知路徑。欲喚黃包車(人力車)代步,於是操其半強之京話,高喚「黃八車」不止。一般黃包車夫多側目視之,而不之應。某乃執一車夫而問之曰:余喚汝,汝何弗應?豈余不名一錢那?車夫怒目答之曰:君所喚者,乃「黃八車」非「橡皮車」,吾輩非「黃」(王八)故不汝應也!甲聞之始不敢再言。後問於京友,京友告以「黃八車」乃妓女所坐者,其車大名「黃八」,即南邊所稱「烏龜」,而街頭所停者,雖是南方之黃包車,然若輩名之曰「橡皮車」,蓋欲與妓車有區別也。甲方知言語之不同,於是不復再喚「黃八車」矣。
於法無損
照「王雜俎」的說法,烏龜是「污閨之訛」,是從姦汙了大閨女變出來的;王八是「忘八」之變,「以其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八者俱忘也」。這些說法,都是站不住的。烏龜王八的流變,這樣解釋,顯然跟事實與情理都扣不上,自是附會無疑。
對中國人說來,對當了王八的恐懼、厭惡與不甘,可算別具一格。這種恐懼、厭惡、不甘,流傳下來,已經到了離奇的程度(在這一方面,好像只有義大利人有幾分神似)。在法律上,自己太太與人通姦,「姦夫淫婦」犯的只是告訴乃論的相奸罪,但卻有人在恐懼、厭惡與不甘之餘,卻提出妨害名譽之訴,因為他認為他當了王八,而高等法院法官竟也有跟著亂判的。試看一則台灣最高法院法官的駁回理由,就可領教了:
最高法院民事判決一九六三年度台上字第一○六八號
上訴人 鄭祖瑾 住高雄市左營成功路二號
被上訴人毛維理 住同右中山路二十三號
上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一九六二年十月十六日,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第二審判決,提起上拆。本院判決如下:
主文
原判決關於命上訴人賠償及負擔訴訟費用部分廢棄,發回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
理由
本件被上訴人訴請上訴人賠償損害,系以上訴人誘奸其妻毛陳春子,經法院判處罪刑有案,並在《海訊日報》大登新聞,致被上訴人之名譽及精神,均受重大之損害,依民法第一九五條規定,應負賠償責任,為訴之原因事實(見卷附刑事附帶民訴狀)。卷查刑事確定判決,系依刑法第二三九條後段相奸罪,判處上訴人罪刑,並未載有上訴人以何種方法,侵害被上訴人名譽情事。按名譽權為人格權之一種,而夫妻之人格各別,妻與人通姦,不能謂其相奸人系侵害夫之名譽。又依原判決記載,一九六一年七月三十日,《海訊日報》所刊上訴人與毛陳春子通姦之新聞,系由與上訴人同屋居住之聞波告知新聞記者汪宗藩者,並非上訴人發布該項消息,是上訴人亦無在(海訊日報》大登新聞,致被上訴人之名譽及精神受損情事。原判徒以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妻相好及污聞披諸報端之事,即令上訴人賠償新台幣四千元,尚有未合,本件上訴,應認為有理由。
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四百七十四條第一項、第四百七十五條第一項判決如主文。
一九六三年四月十三日
最高法院法官顯然相信:使人當王八,尚不算侵害「名譽權」,因為名譽權是人格權的一種,夫妻之人格,各歸各的,「妻與人通姦,不能謂其相奸人系侵害夫之名譽」。這一判例,顯示了法律比社會觀念進步的一個面,倒是頗為有趣的。
綜合上面的種種討論,我們清楚地看到王八每況愈下的種種方面,最後在法律上,甚至當了王八,也不過乃爾,這對衛道之士說來,真要大發思古之幽情了。因在古代,不但法律上要保護王八,並且保護得連王八都要挨揍,唐朝法律雖然對「姦夫淫婦」判兩年(贖銅四十斤),比起今天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並不算重,但是它不但「不在自首之例」,並且不是告訴乃論罪,而是鄰居都可以告發的罪。元朝法律規定不告發是「縱奸」,連鄰居都要挨罰的。至於甘願做王八的,更不得了的。元朝明定甘願做王八的,本夫與「姦夫淫婦」各杖八十七下,明朝清朝各杖九十下,可見當王八都要挨狠揍。如今王八就是王八了,至少不要再挨狠揍,這種進步,都是王八一落千丈的結果。行文至此,不禁大笑國民黨亦有德政,至少他們「忘八」之時、「望八」之餘,不再打王八了!
王八是「忘八」的諧音而變,「以其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八者俱忘也」,看明清白話文小說就有明顯的解釋.
補充資料:網路上有人以[兲]為[王八],這其實錯誤,因[兲]實古體的[天],意義皆同。
5. 英山縣長沖中學的歷屆英才
北京:胡勇志:國家測繪局第一遙感院黨委書記、高工;姚詠明:全軍燒傷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少將;劉惠敏: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總裁;劉峰和彭和平:均是國家航天部資深研究員;彭善超:北京怡蓮公司董事長;馮輔周:裝甲兵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兼職教授,同屆金沙:中國石油天然氣總部香港注冊會計師、注冊會計師,同屆藍新春:北京聯通高工;查小陽:國家外匯管理局處長;吳進軍: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博士 、高級工程師;劉亮:北京東方模擬控制有限公司高工。
上海—張學龍、鄧銳和舒勇剛成為生意紅火的獨立公司總經理,熊超、高文,分別任職於上海商用飛機責任公司適航管理中心副主任、上海航空研究院工程師。
深圳—吳合年:深圳三俊電池有限公司董事長,公司在美國上市,年產值數億元;劉惠林:深圳嘉得信律師事務所行政總裁;佘宗勝:華為集團技術高管,高磊:味千拉麵中國南方總經理。
廣州—王志堅:廣東省貴金屬交易中心副總經理;黃憲章:廣東省中醫院葯檢科主任、博士生導師,同屆施勁松:廣州空軍某部中校,田天寶:廣州市十大優秀法官、天河區民事二庭庭長。
西安—查進軍:陝西康爾醫葯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劉志剛:二炮工程學院博士、研究室副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合肥—陳先進:中國科技大學數學院博士、副教授。
四川—屆潘衛軍: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空管學院副院長 、碩士研究生導師、教授。
南京—吳東來:東南大學副教授。
西藏—許波:西藏自治區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曾被評為中央直屬機關「十大傑出青年」。
遼寧—汪世永:鞍山某部團政委。
河北—段淑娟:河北涿州八零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總經理。
武漢—吳建國:財險湖北省分公司車險部總經理,同屆柯劍:新華社瞭望周刊高級記者;段鵬,曾任中國人壽湖北總經理;梅紅:省計生協會副秘書長,李權林:省計生委處長;姜友生:交通廳黨組成員、重點項目部主任,同屆吳東山:《長江日報》印務總公司總經理;1983屆馬格勝:武漢東方國旅總經理,同屆黃海鷗:中交二航局五公司總工程師,胡睿:湖北同創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同屆黃凌波:中國財險漢口分公司總經理,郭峰林:武漢工業學院計算機科學系主任、 博士,魯軍鋒:武漢津廷律師事務所主任,劉君:湖北第一廚師學校校長。
三峽—余志武:溪洛渡工程建設部結算中心高級會計師,曾獲中國三峽總公司「十佳青年」。黃石—田瀾:湖北師院教科院副院長、博士,趙小紅:黃石理工學院外語學院副院長。荊州—詹宇生:荊州市教育局局長,咸寧—方勇生:咸寧市水務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
黃岡—何東英:黃岡市政協副主席,郭應虎:黃岡市衛生局局長,同屆姜劍鋒:黃岡市國資委 副主任、大別山旅遊開發公司 總經理,段友芳:黃岡師范音樂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吳海濤:紅安縣委書記,姜立勇:羅田法院院長。
海外—付艷:加拿大博士,查定軍: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博士後,李曉峰: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葯理系博士後。
成為本縣科行局領導的:縣政協副主席吳思瀾、組織部副部長劉東升,黨組成員、人才中心主任王定寅,宣傳部副部長熊師,政府辦副主任楊光、查海濱,前教委黨組書記胡勝利,前廣電局長王剛,統計局長徐同心,前財政黨組書記王強、總會計師宋順生,茶商會長汪格非,前理工中專校長游平、書記段國友,前一中黨組書記許世祥、教育局前任局長劉會理,現任局長姜文格都是從這里畢業升學的。
走出去的教師中,有縣人大副主任徐明軒,前縣志辦主任程鐵強,政法委副書記鄭勁松,黃岡市經信委政策法規科科長黃偉。
更多的校友成為當地各行各業經濟建設的主力軍,陳進軍、金進、黃凌飛、陳君、陳海軍、黃紅軍,他們都是年產值過千萬、員工過百人的私營企業優秀法人代表。
當年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一紙一字雖然不復存在,但背後的茶山、池塘、水井,卻能訴說這塊杏壇的春華秋實,折射這片土地的蛻變痕跡,能時時喚起師生及校友們對母校的眷戀情思,將學校歷史與文化內化成取之不盡用之不渴的精神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