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的廉潔
㈠ 法官的廉潔是什麼
法官的廉潔是要抄求法襲官自重、自省、自警,杜絕以權謀私、貪贓枉法行為。不接受案件當事人以及相關人員的請客送禮,不利用職務便利或法官身份謀取不正當利益,不違反規定與當事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不正當交往,不在執法辦案中徇私舞弊。不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的經營性活動,不在企業及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法律顧問等職務,不就未決案件或者再審案件給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提供咨詢意見。按規定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教育督促家庭成員不利用法官的職權、地位謀取不正當利益。
一是法官要講學習。實踐證明,堅定的意志和信念,來自於對科學理論的學習,來自於思想深處的自覺。今天我們的黨員幹部,只有深刻認識到腐敗對自己成長和安全、對黨的事業、對國家前途的巨大危害和嚴重後果,才能具有自覺抵禦腐敗病毒侵蝕的免疫力。作為法官,大家都明白:公而不正要出事,廉而不潔要誤事,不廉不潔更壞事。因此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不僅要加強業務學習,還要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不斷地打掃自己思想上的政治灰塵,不斷地從違法違紀案件中吸取深刻教訓,不斷地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這樣,我們就能使自己具備一貫的、堅定不移的正直廉潔的思想和觀念,才能防止有一天犯下錯誤,釀成悲劇,身敗名裂。
二是法官要講品格。法官的品格是法官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反映,是道德、良知、責任心的共同體。從公正司法的角度來看,一個講道德、有良知、負責任的法官,所辦理的案件基本不會偏離正義的「中軸」,反之,如果辦案法官品格低劣,那麼司法權就難免會淪為作姦犯科的工具;從廉政的角度來看,一個有良好品格的法官,即使有「犯錯」的機會也「不願為」;而品格低劣的法官,只能依靠不斷嚴密制度約束使其「不能為」,從而一再加大制度建設的成本。法官作為承載維護公平正義使命的「社會精英」,對其品格的要求,要遠遠高於普通社會公眾。
法官品格的提升,需要日積月累地磨礪和型塑。既是領導管理者的責任,更是每個法官自覺的、日常的道德修養。作為法官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要養成高雅、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培養良好的情趣愛好,提倡科學文明的生活理念,既要健康長壽增加生命的長度,也要豐富多彩拓展生命的寬度,更要造福社會提升生命的高度,做一個上對得起國家和法律,下對得起當事人和黎民百姓、對得起家庭父母妻兒的法官,這樣的法官才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稱職的法官。
三是法官要保廉潔。當下,「不廉潔」對司法工作的殺傷力遠遠超過司法不公。越來越多的事例說明,法官職業已經成為「高危行業」,「法官」二字對我們自身也有強大的威懾力,審判權、執行權一旦行使不當,將會招致道德風險、法律風險直至牢獄之災。作為一名法官,一定要把廉潔作為人生的「必修課」,努力做到「三要」:一要慎微。管住自己的腿,不該去的地方堅決不去;管住自己的手,不該拿的堅決不拿;管住自己的嘴,不該吃的堅決不吃;二要慎交。交友、交心、不交財,親賢者,遠小人,對那些懷著個人目的前來「拉拉扯扯」的人,要保持高度警惕,凈化「社交圈」;三要慎獨。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原則,不為利誘,講政治、講正氣、講廉恥,勤於學習,甘於寂寞,樂於奉獻。「良田千頃,日食三升;廣廈千間,夜卧八尺」。作為一名法官,一定要把金錢、名利看得淡一些,從容一些,寧靜一些,切不可把自己陷進金錢、名利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㈢ 如何成為一名「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好法官
首先,要強化法官為民的責任感。羅院長強調,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是人民法官的政治責任、法律責任和社會責任。只有強化法官為民的責任感,才能發揚服務大局、情系百姓、紮根基層、勤奮工作的敬業精神,做好每一件哪怕是非常細小的工作,才能成為像陳燕萍一樣的新時期的人民好法官。而沒有責任感的法官則遠遠不能稱得上一名合格的法官。這就要求我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深入學習領會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自身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國情意識和群眾意識。在「人民法官為人民」宗旨的召喚下,一名合格的法官必須堅持人民利益至上,主動關注民生,保障民生,真正做到司法為了人民、司法依靠人民。具體到審判工作中,要不斷強化為民、便民、利民意識,增強司法親和力,充分體察當事人文化水準和法律意識,做好釋法明理、訴訟指導工作,讓當事人明明白白打官司。
其次,要增強司法為民的能力。羅院長指出,作為一名法官,不僅要求思想端正,還要求能力強。也就是說我們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法官,必須在提高自身素質、能力上下功夫,不斷增強我們的司法能力。作為審判機關,法院每天都與社會上各種人打交道,審理的案件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深刻變化,社會利益關系更為復雜,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人民內部矛盾呈現出群體性事件多、矛盾易激化、新型案件多、處理難度大的特點。這就要求我們預備法官不僅要學好法律業務,還要掌握一定的社會生活知識、人文知識,這樣才能在審理案件、調解糾紛、化解矛盾時抓住關鍵問題,做到准確無誤。因此,我們必須通過學習和積累來拓寬自身的知識面,以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此外,作為一名合格的法官,必須具有做群眾工作、化解社會矛盾、解決法律糾紛、實現案結事了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不懈地提高認識和把握大局、社會矛盾、社情民意、法律精神以及解決新情況、新問題的能力。具體到審判工作中,要克服機械司法、就案辦案傾向,做到既明斷是非、公正裁決,又善於做調解和服判息訴工作,從根本上化解矛盾,追求定紛止爭、案結事了的效果,努力實現司法的終極目標和最高價值。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踐行「人民法官為人民」這一司法理念。
再次,要堅持公正廉潔。羅院長在講話中強調,要把公正廉潔作為法官的職業道德底線和基本政治標准。一方面,「公正司法,一心為民」是法院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中應該始終把處理好人民群眾的合理訴求作為第一責任,把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作為第一選擇,追求案結事了、司法和諧的目標。作為預備法官,我們必須深刻認識人民法官的人民性,把「公正司法,一心為民」作為我們的司法理念、司法方式、司法目的和工作思路、工作標准。通過我們的言行,在群眾的心目中,真正把司法權威樹立起來,把人民法官公正的形象樹立起來。另一方面,作為一名合格的法官,要做到風清法正,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已之心。要養成良好的生活作風,才能抵制社會的不正之氣,才能守護住自己純潔的心靈,守住我們廉潔的做人底線。要堅持自警、自勵、自省,在工作中剛正不阿,不受利誘,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對每一件案件的辦理都做到無愧於組織、無愧於群眾、無愧於心。
當然上述的體會也許很膚淺,更談不上完善,但我相信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我還會有其他更深層的理解和體會,我會慢慢的品味,謹慎的處理。當然,一名合格法官並不能等同於一名好法官,但我想這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果每個人都能達到合格的話,我們的法院隊伍必將成為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司法公正的高素質隊伍。
㈣ 如何保障人民法院公正廉潔執法的幾點思考
公正廉潔執法是人民群眾對政法機關公正廉潔執法,對實現社會公平正義迫切的期待和要求,2009年年底中央政法委、中央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關於深入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的意見》中將「公正廉潔執法」作為今後一段時期內政法工作「三項重點工作」之一,其意義極其重大和深遠,既為我們司法機關指明了工作方向,也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年來,我們各級法院在公正廉潔執法過程中積累了許多好的經驗和做法,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和一些新情況、新任務的出現,各種利益沖突日益突出,新的社會矛盾不斷出現,人民法院作為處理各種矛盾的終端機構,無疑把法院推向了風口浪尖。如何保障人民法院公正廉潔執法是當今法院改革進程中面臨的共同課題。全國各地法院都有不同的做法和亮點,筆者就如何保障人民法院公正廉潔執法談幾點粗淺的看法,並求教於同仁。
一、正確理解和深刻認識人民法院公正廉潔執法的真實內涵和深遠意義
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公正:就是公平正直,沒有偏私。廉潔:就是不損公肥私,不貪污。公正廉潔是指廉潔奉公,不循私情。個人認為所謂人民法院公正廉潔執法就是指人民在執法過程中應當清正廉潔,秉公辦案,不徇私情,依法維護國家法律的尊嚴和公民的合法權益。在我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當下,人民法院公正廉潔執法意義重大而深遠。
(一)人民法院公正廉潔執法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有力保障。
人民法院作為國家審判機關,是維護社會穩定的主力軍,在維護社會穩定、打擊犯罪、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其職能的特殊性和地位的重要性非其他機關所不能替代的。要完成社會和諧穩定的重任,必須首先明確我們需要實現的是什麼樣的社會和諧穩定?首先是公民合法權益得到充分尊重與保護就是指合法的私權和私人利益應該得到尊重和保護。社會是由每一個個體的自然人組成,只有每一個具體的個人合法的權利與利益得到尊重與保護,社會穩定才能實現。但不合法的私人利益不僅不能得到尊重和保護,而且應予譴責甚至應追究其法律責任。其次是社會公共秩序不僅要得到治理與維護而且還要採取「科學」手段使社會公共秩序得到科學治理與維護。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進行「社會管理創新」,解決有法無序的狀況,靠什麼才是「科學」的,鄧小平說得好「還是要靠法制,法制靠得住些。」所以,社會穩定的科學方法與途徑就是靠法治。最後強調的是司法和執法權威得到高度理解與認同基礎上的穩定。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通過我們執法者的公正廉潔執法,讓民眾信仰法律、信賴法律、信任司法,從而使司法和執法權威得以樹立。這一指示對我們正確認識與處理維穩與維權的關系意義十分重大。不能為了少數人的私人利益影響乃至破壞整個社會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更不能以犧牲法律和司法與執法權威去換取暫時的、靜態的穩定。主動創造的穩定比被動維護的穩定更有價值。主動創造穩定,簡單說就是堅持依法辦案不動搖,堅持公正司法不動搖。消極設防、窮於應付甚至花錢買平安,都是高成本低收益甚至是負收益的行為,不僅是對法治的褻瀆,也破壞了社會的合理秩序和公平正義標准。
(二)人民法院公正廉潔執法是提高執法公信力的關鍵。
公正廉潔執法是司法公信力的基礎和保障。英國大哲學家培根說過:「作為法官,應當具有高度的法律修養,我們應該懂得,一次不公正的判決,其惡果甚至超過十次犯罪。因為犯罪雖是無視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審判則破壞法律,好比污染水源。」正人先正己,人民法院只有真正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凈,才能理直氣壯地對別人進行監督。人民法院作為國家的審判機關,不僅要以促進公正廉潔執法為目標,全面加強和改進審判執行工作,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執法不嚴、執法不公和執法腐敗等問題,而且要著力解決制約自身公正廉潔執法的突出問題,強化法院隊伍素質建設,提升執法能力和執法形象,切實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廉潔執法。唯有如此,才能提高執法公信力。
(三)人民法院公正廉潔執法是促進法治觀念深入人心,提升整個社會法治水平的重要途徑。
公正是類人社會的永恆追求。只有當法律得到公正的、規范的執行,當執法者對於法律表現出了足夠的尊崇,當法律在實踐中顯示出巨大的威力,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真正得以體現時,人們才會對法治產生信心,進而尊重和服從法律。因此,人民法院的工作,對於宣傳法治,讓法治觀念深入人心就有著重要的意義。事實上,人們通過人民法院的執法實踐來樹立法治理念確實是一種生動有效的學習方式,人民法院的公正執法就是最好的法治宣傳。所以,人民法院依法辦事、公正執法、廉潔奉公會形成良好的示範效應,整個社會的法治水平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但是,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好私人利益、公共利益和司法與執法權威三者之間的關系也是非常困難的,這對我們執法者提出了更高的標准和要求。特別是在開放、透明信息化條件下,能否做到公正廉潔執法至關重要,對實現全社會的公平正義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只有公正司法,才能真正發揮法律的矯正功能,從而化解糾紛,處理矛盾,糾正失范,制裁不法,引導民眾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要求,為社會消除不和諧因素。
二、新形勢下,保障人民法院公正廉潔執法面臨的新的挑戰
公正廉潔執法是人心所向,理所應當,然而,目前人民法院在公正廉潔執法方面所面臨的形勢和挑戰卻不容樂觀,甚至是十分嚴峻的。
一是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期望日益提高。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社會物質財富總量有了極大的增長,綜合國力顯著提高,這給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隨著國家法制進程的不斷推進,廣大群眾的民主意識、法治意識不斷增強,對公平正義的期望也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人要求實現共贏、雙贏和多贏,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然而現實情況是,不公平和不合理的現象在社會生活中大量存在。雖然,有些地方經濟發展上去了,但是老百姓的怨氣卻增加了。因此,擺在人民法院工作人員面前的任務是:盡快適應廣大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現實要求和強烈願望,努力實現和維護公平正義。相反地,如果無視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訴求,對各種社會不公熟視無睹,就會失去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最終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造成不利的影響。在這種形勢下,法院幹警就必須要牢固樹立公平正義的理念,切實提高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能力。
二是人民群眾對自身合法權益的保護意識日益增強。隨著物質生活的改善,以人為本理念不斷深入人心,人民群眾對自身權益的實現和保護也越來越重視,試圖運用法律手段來保障自身合法權益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在新形勢下,廣大人民群眾對同工同酬權、社會保障權、受教育權等經濟社會文化權利愈來愈重視;對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愈來愈重視;對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等社會政治權利愈來愈重視;對公正執法能否實現愈來愈關注。人民必須注重全面認識和深刻分析當前人民群眾對保障合法權益的新情況、新變化和新要求,正確運用法律途徑,依法辦事,切實保障人民群眾應當享有的各項權益。
三是人民群眾對人民法院監督的方式日益多元。當前,除了傳統的來信來訪、電話舉報等方式外,網路正日益成為一種新型的監督載體或途徑,並得到迅速發展。網民的民主參與意識和監督意識不斷增強,從實際效果來看,網路監督也發揮著實實在在的作用,許多執法不公的案件都是通過網路曝光、網友熱議、網上提供線索等方式發現的,網上言論甚至對案件的處理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網路監督已成為暢達民意、鞭撻司法腐敗的便捷而有效的手段。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給人民法院的執法活動帶來了新的挑戰,人民法院必須正確面對來自群眾監督的這種壓力,變壓力為動力,努力實現和提高法院工作高效化和規范化水平。
四是各類公共事件的突發和頻發也對人民法院的執法能力的挑戰日益加大。近些年來,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公共事件頻繁發生,給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造成了嚴重損害,甚至危及社會穩定安全。當前的群體性事件有一些共同的規律和特點,如首先是社會矛盾已形成一定的社會基礎和群眾基礎,然後一旦有適當的導火索,往往迅速爆發,呈現出沖突升級快,對抗激烈,社會破壞力強,因而處置難度大。然而,與當前群體性事件發生仍然保持著多發的態勢不相稱的是,目前部分法院在應對這些突發事件時,缺乏足夠的經驗和必要的應對能力,或對突發事件瞞而不報,或僅僅在小范圍內公開。當人民法院對這些突發公共事件無法從容應對和處置的時候,其執法效果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因此,如何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專業素養和能力,是擺在人民法院面前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三、影響人民法院公正廉潔執法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自身執法尚不規范。主要表現在如下四個方面:一是執法思想主觀認識有偏差。執法不規范的問題首先體現在主觀認識層面上。有的法院幹警對規范執法的意義、目的認識不深,把握不透,存在抵觸思想、厭煩情緒;有的對執法規范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有的不能正確處理「打擊與保護」,「配合與監督」,「數量與質量」,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的關系,只顧埋頭辦案,不考慮大局穩定和社會影響。二是內部監督不得力。一些基層院在進行內部自我監督工作中存在畏難情緒,態度不堅決,措施不得力。有的執法活動不規范,對證據審查以及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把關不嚴;有的採取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不慎重。一些基層法院對訴訟活動中執法不公、違反訴訟程序等違法情況監督糾正不力,有的不擅於監督,有的不敢監督、不願監督。三是隊伍整體素質參差不齊。部分法院幹警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不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和執法為民意識不強。有的執法思想不端正,執法作風粗暴,漠視甚至侵犯群眾利益。部分幹警執法能力不適應形勢和工作發展的要求,辦案基本功不扎實,甄別證據能力不強,適用法律不當;有的應變能力不強,部分法官不能獨立辦案。基層法院幹警的文化、專業結構與法官法的要求還存在明顯差距。少數基層法院領導不能勝任崗位要求,有的駕馭全局能力較差,有的開拓意識和進取意識不強,導致一些基層法院的工作處於落後狀態。四是質量管理亟待加強。基層法院案件質量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一是缺乏專門的案件質量管理機構,仍有部分法院基本上沒有專門的案件質量管理部門,人員配備較弱,履行職能的部門分散、不統一。二是缺乏統一的案件質量標准,目前的案件質量標准原則性多、可操作性差,且標准沒有完全統一。三是缺乏案件質量考核結果的運用。這是案件質量管理工作能否真正落實到具體的人和事,能否真正取得預期效果的關鍵點。四是案件質量管理行政化色彩濃厚。案件經過層層審批,造成案件辦理職責不清,責任難以追究。
(二)制度規范尚不健全。1、規范化體系不完善。一是執法責任制度規范不完善。在執法辦案的各環節、崗位尚存在職責不分、責任不明的情況,對如何正確履職規定不具體,缺乏規范統一的標准。二是執法流程運行機制不完善。執法環節相互銜接不緊密,對執法流程各個環節的適時監控、檢查和監督不到位。三是考核評價機制不完善。考核評價標准不夠科學合理,存在重結果、輕過程的問題。四是執法責任追究機制不完善。責任追究制度不細化,缺乏可操作性,導致執法不規范問題難以分清責任,無法落實責任追究制度。2、制度落實不到位。其一,執行規范性制度缺乏自覺性。有的幹警不重視對執法規范和制度的學習,滿足於自己的經驗做法,對新的規章制度不學習、不了解、不掌握,導致規章制度未能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其二,執行規范性制度存在隨意性。執法活動中對規范性制度斷章取義、各取所需,導致執行規章制度出現偏差。
(三)監督制約尚不完善。法院系統內部的監督制約還需加強。一是上下級人民法院監督不夠。由於目前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在幹部管理、經費保障方面的領導不能真正地予以體現。雖然上級法院的領導,理論上沒有人提出異議,實際上只限於業務上的領導。這種鬆散的、單純的上下級領導關系顯得十分軟弱。二是缺乏總體規劃。雖然我們制定了為數不少的關於法院權力運行及監督制約的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有的關於某項審判執行業務,有的關於某項工作,而沒有關於監督制約的總章程,這樣使整個機制顯得不夠完整,相互重復交叉,整體封閉性差,在實際工作中監督制約乏力。三是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制度對於監督制約的內容規定過於原則、過於抽象,甚至似乎過於口號。在實際運用中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取所需,使監督制約流於形式。四是存在空白。特別是缺少有關辦事程序等規范權力運行程序的制度,以及保證實體制度得以實施的操作程序方面的具體規定。
(四)執法保障不足。1、經費保障增幅與財政收入增幅的比例不協調,只能維持機關行政管理,不能適應法院工作的快速發展。各級政府習慣於把法院等同於一般行政機關,在年初安排財政預算(指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指標時,只考慮上一年的基數,沒有考慮到本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法院審判業務經費的實際需要。在貧困地區、邊遠山區,不協調的矛盾就顯得尤為突出,辦案成本高,資金缺口大,難以維持人民法院正常運轉和辦案需要。2、基礎設施建設落後,難以適應「科技強院」和信息化建設的發展要求。當地財政基本沒有安排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經費預算,所需裝備的維護、維修和消耗也沒有列入年度經費預算中。特別是貧困地區、邊遠山區基層院的基礎設施建設才初具規模,交通工具只能維持運轉,不能滿足業務需要,通訊設備和技術裝備投入較少,這嚴重製約了法院審判職能的發揮,與「科技強院」和信息化建設的要求相差甚遠。3、法院工作人員待遇低,收入差別較大,極大地影響了法院幹警的工作積極性,不能適應法院工作的和諧發展。在貧困地區、邊遠山區,人員經費不能按時撥付,且各種捐助活動頻繁,生活相當困難,有的家屬下崗,幹警被迫為生計操心,造成幹警不能安身、安心、竭盡全力地投入工作。4、法院經費基數低,經費保障不平衡,不能適應法院工作的協調發展。在發達地區,經費確有保障,而在貧困地區、邊遠山區,有時人員工資都不能按時發放,幹警出差辦案自掏腰包,自墊費用,且不能及時報銷。從法院系統橫向縱向比較,分地區、分院級,都按照統一的工作要求去履行職能,追求統一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經費保障情況卻極不平衡,飢飽不均,極不協調,從而影響了貧困地區、邊遠山區法院幹警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發揮。
三、保障人民法院公正廉潔執法的新思路
(一)建立健全機制。1、建立健全責任追究機制。構建立體縱向的綜合目標量化考核機制。結合各業務工作重點和實際,將部門考核與法院工作人員個體考核結合起來,將素質考核與績效考核結合起來,在案件督察活動中正確區分辦案疏漏與違紀違法行為。通過對幹警個人及個案目標管理與量化考核的調控作用和激勵作用,藉以增強各業務部門辦案人員整體的辦案質量意識、規范意識,從而達到幹警辦案效能的最大化。2、建立健全流程規范機制。按照各個辦案部門的職責和工作特點,以符合法院工作規律為原則,有針對性的規范辦案環節的內容和具體要求,明確細化各業務工作流程,輔之以工作制度,繼續推行流程監督、「網上監督」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強對辦案流程管理和動態監督,抓好案前、案中、案後的監督。同時,密切關注執法中值得注意的問題,研究提高加強和改正內部執法監督的對策措施,形成辦案工作的規范化,確保在法律的框架內高效運行。3、建立健全考核評價機制。首先要解決「兩個標准」,即執法辦案質量標准和考核評估標准。執法辦案質量標准要有層次性特點,既要根據法院工作特點和辦案規律、質量要求,突出案件實體因素,辦案環節的程序,制定統一的辦案質量標准,又要按照各類案件的特點及其具體情況制定類案質量標准。考核評估標准,就是以辦案工作實效和辦案效果作為評估依據。辦案質量考核評估機制,既要以激發辦案人員積極性和主動性為目的,又要以辦案質量標准和考核評估結果標准為基礎,以落實辦案責任制為落腳點,建立科學合理的質量評估機制。4、建立健全獎懲激勵機制。通過對案件執法辦案質量的考評,給予高質量案件承辦人精神和物質獎勵,樹立典型,激勵辦案人員公正執法,辦好案件。同時,對存在問題的案件承辦人給予相應懲罰,對造成錯案的應嚴格依據錯案追究責任制進行懲處。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案件管理監督部門審查同意辦案部門意見後造成的錯案,由案件管理監督部門與辦案部門承擔連帶責任,審委會討論決定後的案件質量問題,由審委會成員負責,以切實增強審委會成員的責任感。
(二)強化監督制約。1、要加強內部監督制約。充分發揮紀檢監察的職能作用,重點加強對關鍵環節的監督,規范審判權的正確行使;把內部制約工作前移,在加快辦案節奏的同時確保辦案質量;認真落實重要執法活動集體研究制度,堅持對重大執法活動實行黨組會、審判委員會集體決策;繼續完善審判執行流程管理監督、「案件回訪制度」以及執法檔案建設,針對執法不嚴格、不公正、不文明、不規范等突出問題,開展專項督察,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2、要拓寬外部監督渠道。建立健全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經常性聯系機制,認真聽取對法院工作的批評意見和建議;積極拓展人民監督員開展監督的新途徑,組織參與執法檢查、案件回訪、信訪接待、公開聽證、巡迴審判等活動,擴大人民監督員的知情權;繼續深化審判公開,通過建立信息公開機制、案件辦理查詢機制、聽證制度,為人民群眾監督法院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三)強化審務保障。1、加強領導,高度重視審務保障工作。要堅持以「保障有力、服務到位、促進發展」為重點,高度重視審務保障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領導機構,確保審務保障工作領導到位、組織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要加強與黨委、人大、政府、財政等相關部門統籌與協調,正確處理好改革、穩定與發展關系,通過專題匯報、人大報告等多種形式,反映審務保障中遇到的困難,爭取黨委政府關心審務保障,改善審務保障,從政策、經費給予更多的傾斜。2、落實《人民法院財務管理辦法》。由財務部門統一管理本單位全部財務收支活動,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嚴格執行《法院業務費開支范圍和標准》,制止違反財經紀律和財務制度的行為,堅決反對鋪張浪費,節約辦公及辦案經費,使有限的資金用在急需的工作上。3、創新經費保障體制。從這幾年來經費保障的運行情況看,基層法院經費保障中的地方配套部分,往往是只有政策,其資金無法得到落實和兌現,嚴重影響了法院工作全面、正確、有效地履行法院審判職能。為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地區基層院經費保障窘困現狀,建議將縣區級人民法院公用經費保障納入中央和省級財政預算,建立統一的經費保障體制,實行財政垂直管理。但實現該經費保障體制確有一定難度,因此可以分步進行:第一步中央保辦案。即全國法院辦案經費由中央財政負擔,其餘各項經費由各級財政負擔。第二步地方保供給。即法院工作人員經費行政經費由各級財政負擔,辦案經費裝備經費和基礎設施經費由中央財政負擔。第三步中央全部負擔。即法院所有經費都由中央財政統一負擔。這樣才能確保人民法院履行職能所必需的經費,切實改變基層法院審務保障中的突出問題和矛盾,促進法院經費保障的良性發展。
(四)強化隊伍建設。1、以開展執法培訓為抓手,全面提高幹警綜合素質。法院幹警的執法能力,直接代表了法院形象,影響著人民法院的社會公信度。要把落實三項重點工作納入實踐科學以展觀活動中來,要帶動法院幹警開展崗位練兵,提高把握運用法律政策能力、群眾工作能力、信息化實戰應用能力、突發事件處置能力、輿論引導能力,提升法院幹警立得住、審得好、判得了的水平。突出教育培訓重點,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注重教育培訓實效,全面提高法院幹警的思想政治素質、法律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2、以規范執法行為為重點,全面提升辦案質量。像企業抓產品質量那樣抓辦案質量,把辦案質量作為「立法為公、執法於民」的生命線。通過細化執法辦案標准、嚴密執法辦案流程、規范執法辦案環節,確保幹警在執法辦案中有法可依。通過制訂完善立案標准、證據標准、法律統一適用標准,規范法院幹警執法行為,不斷提高執法水平和辦案質量。3、以強化執法監督為突破,樹立公正廉潔執法形象。正確對待來自群眾的批評,勇於從群眾的批評中發現、改正自己的不足,學會在監督下工作。加強法院信息化建設,推行「陽光審判」,保障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加強對有案不立、久拖不決、錯判亂判、久拖不執等問題的監督,尤其是對容易發生執法問題的崗位和環節要嚴密監督,堅決防止徇私枉法、權錢交易、違法違規辦案。每名法院幹警都要講黨性、重品作行、表率,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乾乾凈凈做事,公正執法、廉潔執法、文明執法,樹立良好的法官形象。
當然,如何保障人民法院公正廉潔執法,在實踐中還需不斷的探索和完善,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創新與努力,才能真正意義上的保障和實現執法的公正和廉潔。
㈤ 法官如何做到清正廉潔
法官乃會說話的法律,以事實為依據,法律為准繩辦理案件,就是一名清正廉潔的法官
㈥ 如何做一名廉潔勤政的好法官
回顧在過去的幾個月他的小輩判斷,感受了很多,細細品味,發現自己不經意間成熟一個不少,一個法官的自己的職業生涯更好的了解,但也更深刻的了解,是一個良好的判斷的人心中,是一個很容易的事。這都需要自己的不斷學習,不斷思考,不斷記住,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了法院的權威,法律的權威。 首先,成為一名優秀的法官,是忠於黨和人民有一個心,黨和人民交給我一個法官的權力,它必須是黨和人民負責,並始終敬畏的心臟和如果沒有,不要隨意了法官的法槌,一個好法官,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中立的形象,所以,實際表面,不偏袒,唯一的辦法,以增強人民群眾的在法治的信心來實現,法治,促進法治,能夠繩之以法之前,他們可以忠於法律,維護法官形象。宋魚水法官說了一句話:「法律人要甘於寂寞,要始終保持一個安靜的心,甘於寂寞是一種狀態,這種狀態是在日常的工作環境,以符合他們的職業道德,忠誠事實上,忠實法律,清正廉潔,默默奉獻,只用這種境界,有一個方向感,在審理案件和骨幹,權為民所理解,我們必須權為民所用,人們必須有利於尋求,愛,必須是人,這種境界,是忠於法律事實,千萬不要被迷惑的愛,不以盈利為目的的誘惑,不驚的情況,堅持的法律不放鬆,只有這樣,才能准確地分析各種社會矛盾,為民解憂,為社會解難,實現立黨為公,執政為人民,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法官,我們必須發揚這種精神,展現當代法官解決糾紛,為人民,我們必須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實實工作,沒有地球驚天動地,沒有豪言壯語,然後才可以最真實地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實現正義的目的,法官不再是唯一的「官「,但真正的使者,太陽下最干凈的職業生涯。其次,為了成為一名優秀的法官,要為每一個法律術語的准確和熟練的使用,因此,洞察秋毫,良好的判斷力,漏判,誤判正義,公平正義,加強自身的業務能力的學習和自己的工作量,既作為一個紙做的,仔細研究,做知識型,學者,法官,不斷提高他們的學習和掌握國內外先進外國法律觀念,終身學習作為自己的目標,在生活中,做初任法官,負責處理各種社會沖突歷史使命決定的,是為了捍衛文明的使者,公平和正義的化身,是守護神良心,法官的能力水平,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文明執法的效果程度,特別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人民法院加大對外經濟糾紛,其中的新時代的法官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作為新時代的法官,只有豐富的知識,不斷學習,提高能力,不斷改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以適應新時代的法官的要求,在市場經濟秩序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務和有力的司法保障的新時代的法官,都應該有政治和理論知識應該是多學科的,只有掌握了豐富的理論知識,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法官,法官來完成作為一個初級法官歷史賦予的使命,加強法律基礎理論研究,一個完整的法律思維,掌握正確的法律方法,法律現象的做法抽自己的外表,看其精神實質,正確認識新事物,發展理論,並形成他們自己的學術角度來看,並從而作出正確使用自由裁量權公平合理的決定,堅持學習,掌握新的思想和理論,法律,提高了質量和效率的審判,並因此建立了法官的形象,再次贏得了公眾的尊重和信任,是一個很好的法官,但也學會換位思考,尤其是站在弱勢地位的分析和判斷,在審理案件時,當事人不能作出理性而敗訴,因為不知道怎麼但是要快審快結,盡快太陽撫慰薄弱的法律頭腦。法官是公正和愛的化身。法官應該做有利於雙方換位思考,使各方的利益,對法院工作的當事人的訴訟努力減少和提高效率的每一個聽證會,認真抓好每個案件的事實,正確運用法律,程序性和實質性,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統一,這樣做,鐵定沒有流產,提高案件的質量和效率,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使每一個雙方的問題,一邊走一邊面帶微笑,案結事做與司法的完整性和一顆慈愛的心來形容的感情法官允許人民法院的最值得信賴和最講公平,其中的大部分原因,我們是人民的法官,我們必須把握司法尺度作為初任法官,我們必須學會換位思考,做一個「平民」法官,換位思考經歷風風雨雨的人,法官和群眾之間的距離更接近,群眾路線,虛心聽取群眾的意見,脫下身上的長袍,放下手中的木槌,調查人員深入到群眾中去,使用語言的人聽理解,接受這種做法,司法和溫暖關懷的心的人,讓司法更貼近人民,心與正義的人民和我們的工作讓心臟更加堅實再次,一些細致,我們吃再多的苦,更容易累,人們將能夠運行一個小的旅途腿,少犯一些困難,從而加深了法官與群眾的感情,樹立親民,在行使職權時,多為當事人考慮,所以常懷慈愛的心,常興搬家的人,樹立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無小事,群眾,堅持從群眾中去的工作作風,真正為人民的正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生的道路是很長的,知識型,學者型好法官一樣,太長,只有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和能力,採取信任人判斷法官是令人羨慕的職業,一個古老的標題,選擇評委選擇的道路來面對人民的利益,使用,以防範他的生命,面對危險,永不退縮的法律辯護,符合公平和正義, ,面對利誘,從未動搖。選擇法官之路,我會記住,公正司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選擇法官的道路,我將「苟國家生以,由於避免財富「勉,做一名法官人民滿意,今年中國有古老的寺廟彩繪,我會說我不後悔選擇法官之路 - 第1部分合計1
㈦ 法官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
(一)保障司法公正公正是司法工作的本質特徵和生命線,是法官必須遵守的基本准則:因此,《基本准則》將其作為第一項准則。這一準則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全面實現司法公正。《基本准則》第1條規定,法官在履行職責時,應當切實做到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並通過自己在法庭內外的言行體現出公正,避免公眾對司法公正產生合田的懷疑,司法公正的內容是豐富和全面的、《基本准則》從不同方面對法官提出了基本要求:
第一,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法官要通過對案件的審判,制裁違法行為,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及其他合法權利,實現公正的結果,同時,法官還必須遵循法定的訴訟程序,保護所有當事人在訴訟中的平等地位。實體公正是程序公正的目的,程序公正是實體公正的保障。隨著法治的發展,程序公正的獨立價值也日益顯現出來。因此,《基本准則》將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共同作為對法官的基本要求。
第二,實際公正和形象公正。法官追求公正的結果,遵循公正的程序,這些直接影響當事人權利義務的公正要求為實際公正。同時,法官還應當表現出形象上的公正,避免公眾對司法公正產生合理的懷疑。如果法官對案件的實體處理結果錯誤或者違反法定程序,則實際構成司法不公;而法官的某些行為、態度、言詞可能並不違反法定程序,也與實體結果無直接關系,但如果引起不公正的懷疑,則也違反了法官職業道德准則。
2、遵守迴避規定。迴避制度是我國三大訴訟法所確立的基本制度,《基本准則》對此予以重申,而且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第3條規定,法官在審判活動中,除了應當自覺遵守法定迴避制度外.如果認為自己審理某案件時可能引起公眾對該案件公正裁判產生合理懷疑的,應當提出不宜審理該案件的請求。據此,法官除了嚴格按照訴訟法規定的迴避事由迴避外,還應當充分考慮其他任何雖然不會影響公正裁判,但可能引起公眾合理懷疑的情況,或者認為自己可能無法確保公正的情況。一旦發現存在這些情況,則可以向審判長或者院長提出不再審理此案的請求。
3、抵制關系案、人情案。由於我國歷史文化傳統的影響,人情、關系成為最容易影響司法公正的因素之一。因此,《基本准則》第4條規定,法官應當抵制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或者案外人利用各種社會關系的說情,並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4、公開審判。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公開審判是一項基本訴訟原則,是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措施。《基本准則》第6條規定:法官應當公開並且客觀地審理案件,自覺接受公眾監督。但是,法律規定不公開或者可以不公開審理的除外。這里不僅規定了公開,而且對法官審判工作的客觀態度也提出了要求。
5、保持中立地位。《基本准則》第11條第1款和第3款規定,法官審理案件應當保持中立。法官中立的規定,主要是確保法官始終處於中立裁判的地位,而不偏向任何一方當事人,更不能對當事人進行壓制。為此,《基本准則》第11條第2款和第3款規定,法官在宣判前,不得通過言語、表情或者行為流露自己對裁判結果的觀點或者態度;法官調解案件應當依法進行,注意言行審慎.避免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對其公正性產生合理的懷疑。第5條規定,法官不得違背當事人的意願,以不正當的手段迫使當事人撤訴或者接受調解。
6、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國的憲法原則,也是法官在審判工作中應當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則。《基本准則》第10條規定,法官在履行職責時,應當平等對待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不得以其言語和行為表現出任何歧視,井有義務制止和糾正訴訟參與人和其他人員的任何歧視性言行;法官應當充分注意到由於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健康狀況和居住地等因素而可能產生的差別,保障訴訟各方平等、充分地行使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
7、禁止單方接觸。《基本准則》第8條規定,法官在審判恬動中,不得私自單獨會見一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為實現司法公正,法官應當為雙方當事人實現訴訟權利平等提供條件,其中之一便是保證當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向法官闡述自己對案件的看法和自己的主張、理由。如果法官單獨會見-'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實際上就等於剝奪了對方當事人申辯的機會,有損於司法公正。
8、以理服人。《基本准則》第12條規定,法官對與當事人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有關的措施和裁判應當依法說明理由,避免主觀、片面地作出結論或者採取措施。這一規定主要是為了避免法官主觀、片面地作出結論或者採取措施,從而使當事人贏得明明白白,輸得口服心服。這種增強說理性的要求也被譽為:深層次的公開審判,是贏得司法權威、樹立司法公信的乙項重要規范。
9、審慎處理法官與法官、法官與當事人或律師之間的關系。《基本准則》第14條規定,法官除履行審判職責或者管理職責外,不得探詢其他法官承辦案件的審理情況和有關信息;不得向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辯護人泄露或者提供有關案件的審理情況、承辦案件法官的聯系方式和其他有關信息;不得為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辯護人聯系和介紹承辦案件的法官。
10、正確處理與媒體的關系。大眾傳媒日益成為一種影響廣泛的力量。正確處理司法與傳媒的關系,已成為維護司法公正所應考慮的重要方面。為此,《基本准則》第15條規定,法官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應當避免受到新聞媒體和公眾輿論的不當影響。第16條規定,法官在公眾場合和新聞媒體上,不得發表有損生效裁判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的評論。如果認為生效裁判或者審判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可以向本院院長報告或者向有關法院反映。
11、維護司法獨立。司法獨立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因此維護法院和法官的獨立直接關繫到司法公正的實現。為此,《基本准則》從以下三個方面對法官獨立提出了明確要求:
一是外部獨立。《基本准則》第2條規定,法官在履行職責時,應當忠實於憲法和法律,堅持和維護審判獨立的原則,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不受來自法律規定之外的影響。審判獨立原則在我國憲法、人民法院組織法、法官法、三大訴訟法中已有明確規定。這一規定所強調的是法官在行使審判權時獨立於司法體系外的其他國家權力和其他影響。
二是內部獨立。《基本准則》第13條規定,法官應當尊重其他法官對審判職權的獨立行使,並做到:
(1)除非基於履行審判職責或者通過適當的程序,不得對其他法官正在審理的案件發表評論,不得對與自己有利害關系的案件提出處理建議和意見;
(2)不得擅自過問或者干預下級人民法院正在審理的案件;
(3)不得向上級人民法院就二審案件提出個人的處理建議和意見,這一規定旨在排除法院系統內部對法官獨立審判的干涉和影響。
三是法官內心獨立。《基本准則》第7條規定,法官在審判活動中,應當獨立思考、自主判斷,敢於堅持正確的意見。這就要求法官不論在何種情況下,都應當有獨立意識,自覺地對案件作出判斷,排除各種不當影響,並有勇氣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
12、履行監督義務。司法公正的實現需要所有法律職業人員的共同努力。法官在訴訟活動中,可能會發現其他法官、其他法律職業人員違反職業道德、影響司法公正的情況。對此,《基本准則》第17條規定,法官根據獲得的情況確信其他法官有可能或已經違反法官職業道德,或者其他法律工作者有可能或已經違反職業道德,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採取適當的措施向有關部門或者有關機關反映。
(二)提高司法效率
公正與效率是審判工作的主題。沒有效率,公正也就不可能真正實現。因此,《基本准則》將提高效率作為法官職業道德的一項基本准則。這一準則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勤勉敬業。法官勤勉敬業是使司法職責得以優質離效實現的基本條件。法官應當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開拓創新,忠於職守.勤奮工作,盡職盡責,樹立良好的工作作風,端正工作態度,遵守工作紀律,全面高效地完成司法職責。日常工作中,我們也會聽到對某些法官的批評,例如批評某人工作不認真、不踏實、不負責任、不投入或者沒有工作熱情。這些都是法官缺乏勤勉敬業精神的表現。為此,《基本准則》第18條規定,法官應當勤勉敬業.全身心地致力於履行職責,不得固個人的事務、日程安排或者其他行為影響職責的正常履行。
2、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的規定。三大訴訟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對於法官審判案件應當遵循的審限作了明確的規定。在審限內審結案件,以及在法定期限內完成生效裁判文書的執行,是提高司法效率、實現司法公正的重要體現。因此,《基本准則》第19條規定,法官應當遵守法律規定的訴訟期限,在法定期限內盡快地立案、審理、判決。第22條規定,法官在執行生效法律文書時,應當依法採取有效措施,盡快予以執結。
3、注重效率。法官除嚴格按照法定的審限審理案件外,還應當在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注重效率,杜絕拖延,節約時間。《基本准則》第20條規定,法官必須杜絕粗心大意、無故拖延,貽誤工作的行為,認真、及時、有效地完成本職工作並做到:
(1)合理安排各項審判事務,提高訴訟效率;
(2)對於各項司法職責的履行都給予足夠的重視,對於所承辦的案件都給予同樣審慎的關注,並且投入合理的、足夠的時間;
(3)在保證審判質量的前提下,注意節省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的時間,注重與其他法官和其他工作人雖共事的有效性。此外,法官在審判活動中應當監督當事人遵守訴訟程序和各種時限規定,避免因訴訟參與人的原因導致不合理或者不必要的延誤。
(三)保持清正廉潔法官在職業道德上的清正廉潔准則,是指法官應保持在物質利益和精神生活方面的純潔與清廉,合理地處理公職與私利之間的關系,正確對待外部的不當利益,不得直接或者間接地利用職務和地位謀取任何不當利益。這一準則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不得接受訴訟當事人的錢物和其他利益。《基本准則》第24條規定,法官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的款待、財物和其他利益。據此,法官對於訴訟當事人的任何利益都應當拒絕接受,不論這種利益是大是小.是直接對法官的收買,還是以其他沒有直接利害關系酌方式出現。只有這樣,法官才能保持清正廉潔。
2、不得經商。法官參與工商業活動,不僅會分散法官的工作精力,有違勤勉敬業的要求,而且因為介入經濟關系而不可避免地與其他工商業者發生經濟往來,從而不僅會影響法官公正司法,而且還會導致公眾對法官的廉潔形象產生合理懷疑。因此,《基本准則》第25條規定,法官不得參與可能導致公眾對其廉潔形象產生不信任感的商業活動或者其他經濟活動。
3、不得以其地位、身份、聲譽謀取利益。法官作為行使國家司法權的公職人員,其地位、身份、聲譽本身就是一種影響。但從職業道德的角度來看,法官的這些財富只能用於履行司法職責,而不得用於謀取私人利益。為此,《基本准則》第26條規定,法官應當妥善處理個人事務,不得為了獲得特殊照顧而有意披露自己的法官身份;不得利用法官的聲譽和影響為自己、親屬或者他人謀取私人利益。
4、保持正常的生活方式和水準。現階段我國法官的收入尚不算很高,因此,法官的日常生活消費應當與自己的收入基本相符,一旦出現生活奢華的情況,就很容易引起公眾對其收入來源的合理懷疑,從而影響司法公正的形象。或許有的法官因其親屬收入較高而生活條件很優越,但公眾並不一定了解其親屬的情況,從而引起公眾對其清正廉潔的不必要懷疑。為此,《基本准則)第27條規定,法官及其家庭成員的生活方式和水準,應當與他們的職位和收人相符。此外,《基本准則》第29條規定,法官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如實申報財產。
5、不得提供法律服務。法官是法律爭議的裁判者,必須保持中立的地位。因此,《基本准則》第28條規定,法官不得兼任律師、企事業單位或者個人的法律顧問等職務;不得就未決案件給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提供咨詢意見和法律意見。必須指出,不論這種兼職或咨詢是有償的,還是無償的,都在禁止之列。
6、約束家庭成員。在很多情況下,家庭成員的行為對法官的清正廉潔具有重大影響,甚至有少數法官的親屬利用法官的地位、身份、聲譽來獲取不正當利益。為此,《基本准則》第30條規定,法官必須向其家庭成員告知法官行為守則和職業道德的要求,並督促其家庭成員不得違反有關規定。
(四)遵守司法禮儀所謂司法禮儀,是指司法活動的主體(包括法官、檢察官、律師、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以及其他參與司法活動的官員、旁聽人員等)在司法活動中所應當遵守的禮節、儀式和其他交流與行為的態度和方式 在所有職業中,特別是涉及國家權力的職業中,法官職業是最需要講究禮儀的職業之一。司法禮儀不僅能夠維護法庭亡的正常活動秩序和法官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它能夠為司法的文明和權威提供保障;法官尊守職業禮儀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
1、尊重並禮貌對待當事入和其他訴訟參與人。這方面的要求與普通人之間的禮節要求相似,但法官還必須遵守另外一些規范,以保證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得以實現。《基本准則》第32條規定,法官應當尊重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人格尊嚴,並做到:
(1)認真、耐心地聽取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發表意見;除非因維護法庭秩序和庭審的需要,開庭時不得隨意打斷或者制止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發言;
(2)使用規范、准確、文明的浯言,不得對當事人或其他訴訟參與人有仟何不公的訓誡和不恰當的言辭。
2、遵守法庭規則。法庭規則是進入法庭的所有人都應當遵守的規定和准則,為保證法庭秩序所必需,其許多內容屬於司法禮儀的范疇。(基本准則)第33條規定,法官開庭時應當遵守法庭規則,並監督法庭內所有人員遵守法庭規則,保持法庭的庄嚴,並做到:
(1)按照有關規定穿著法官袍或者法官制服、佩戴徽章,並保持整潔;
(2)准時出庭,不缺席、遲到、早退,不隨意出進;
(3)集中精力.專注庭審,不做與審判活動無關的事。
(五)加強自身修養把加強自身修養作為法官的一項職業道德義務時,應當納入這一義務范圍之內的修養是指那些與法官職業形象、權威以及司法公正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個人素質,而不是泛指普通公民應當具備的素質。根據《基本准則》的規定,從加強自身修養的角度,我國法官應當具備以下三個方面的素質:
第一,良好的治素質。政治素質決定著法官行使審判權的立場和態度,體現著為誰掌權、為誰服務的政治傾向。因此在我國,不論對公務員還是法官,都要求具備良好的政治囊質。
第二,良好的業務素質,業務索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法官履行審判職責的質量,影響國家審判權作用的正常發揮。作為行使國家司法權的公職人員,法官必須具備與其職業要求相適應的業務素質。
一個法官應當具備的業務知識和職業能力十分廣泛,一切可以幫助法官有效、正確地實現司法職責的知識和能力都是所需要的素質,這些素質主要包括:
(1)扎實的法學理論基礎;
(2)濃厚的法律意識;
(3)豐富的法律知識;
(4)高超的職業技能;
(5)對社會現實的充分認識。
第三,良好的道德素質。這里所說的道德素質不是特指法官的職業道德,而是法官作為一個普通人所應具有的個人品質和公德素質:法官作為社會的一員,除以自己的職業行為樹立法官職業的形象外,在日常生活和處理社會關系、個人事務過程中,也以其表現出的是非和善惡標准體現法官的素質,從而影響法官職業的可信度與審判權的有效行使。一個法官應當具備的道德品質范圍十分廣泛,用現代語言表述,就是愛國奉獻、誠實善良、正直無私、團結互助、愛崗敬業、開拓進取、嫉惡如仇、剛正不阿等。
根據《基本准則》的規定,法官在加強自身修養方面應當做到:
1、法官應當加強修養,具備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品行,忠實地執行憲法和法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2、法官應當具有豐富的社會經驗和對社會現實的深刻理解。法官應當具備忠於職守、秉公辦案、剛正不阿、不徇私情的理念.懲惡揚善、弘揚正義的良知,正直善良、謙虛謹慎的品格,享有良好的個人聲譽。
3、法官有權利並有義務接受教育培訓,樹立良好的學風,精研法理,汲取新知識.提高駕馭庭審、判斷證據、製作裁判文書等各項司法技能,具備審判工作所必需的知識和專業能力。
4、法官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嚴格自律,行為檢點,培養高尚的道德操守.成為遵守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的楷模。
(六)約束業外活動作為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的約束業外活動,要求法官不參加不適當的司法外活動,而且在參加適當的職務外活動時應當盡量避免該行為與司法職責相沖突,以維護法官職業形象和司法尊嚴,增加社會對司法的信任。根據《基本准則》的規定,這一準則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法官從事各種職務外活動,應當避免使公眾對法官的公正司法和清正廉潔產生合理懷疑,避免影響法官職責的正常履行,避免對人民法院的公信力產生不良影響。
2、法官必須杜絕與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會公德和良好習慣相違背的,可能影響法官形象和公正履行職責的不良嗜好和行為。
3、法官應當謹慎出入社交場合,謹慎交友,慎重對待與當事人、律師以及可能影響法官形象的人員的接觸和交往,以免給公眾造成不公正或者不廉潔的印象,並避免在履行職責時可能產生的困擾和尷尬。
4、法官可以參加有助於法制建設和司法改革的學術研究和其他社會活動。但是,這些活動應當以符合法律規定、不妨礙司法公正和維護司法權威、不影響審判工作為前提。法官不得參加帶有邪教性質的組織;不得參加營利性社團組織或者可能借法官影響力營利的社團組織。
5、法官發表文章或者接受媒體采訪時,應當保持謹慎的態度,不得針對具體案件和當事人進行不適當的評論,避免因言語不當使公眾對司法公正產生合理的懷疑。法官在職務外活動中,不得披露或者使用非公開的審判信息和在審判過程中獲得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以及其他非公開的信息。
6、法官退休後應當繼續保持自身的良好形象,避免因其不當言行而使公眾對司法公正產生合理的懷疑。
㈧ 如何做一名清正廉潔的法官
法官乃會說話的法律,以事實為依據,法律為准繩辦理案件,就是一名清正廉潔的法官
㈨ 法官職業道德的核心是什麼
法官職業道德的核心:
公正、廉潔、為民。
法官職業道德:
是法官在行使審判權、履行審判職能的過程中或者從事與之相關的活動時,應當遵守的行為規范的總稱。法官職業道德是調節法官職業內部法官之間的關系以及法官與社會各方面關系的行為准則,是評價法官職業行為的善惡,榮辱的標准,對法官具有特殊的約束力。
法官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忠誠司法事業、保證司法公正、確保司法廉潔、堅持司法為民、維護司法形象。
法官職業道德的特徵:
法官職業道德具有以下特徵:第一,法官職業道德的主體是法官。法官職業道德是法律職業道德體系中的一個分支。它以法官為約束對象,由於法官的中立地位、裁判職責和其他一些特殊要求,因而它與檢察官職業道德、律師職業道德有明顯的不同。
第二,法官職業道德規范的對象主要是法官履行司法職務的行為。法官的基本職責是審判案件.因此法官職業道德約束的范圍主要是法官的審判活動。同時,由於法官的一些非職業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法官的形象,因此一些與法官的職業形象直接相關的非職業活動,也應受到法官職業道德的約束。
第三,除職業道德的具體規范外,法官的職業道德觀念也是其職業道德的重要部分。
法官職業的本質特徵在法官的職業道德中得到了體現,其中一些可以直接表現為行為准則、規范,而一些觀念性的要求則難以具體化,例如審判獨立、司法公正等,雖然一些具體的規范可以保障司法的獨立與公正,但對於法官來說,更重要的是牢固樹立獨立與公正的司法理念,並時刻以此約束自己的行為。即便是最詳細的行為准則也不可能窮盡所有的行為方式,但高尚的職業道德觀念可以使法官在任何時候都能明辨是非善惡。
㈩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的准則全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法官職業道德建設,保證法官正確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和其他相關規定,制定本准則。
第二條法官職業道德的核心是公正、廉潔、為民。基本要求是忠誠司法事業、保證司法公正、確保司法廉潔、堅持司法為民、維護司法形象。
第三條法官應當自覺遵守法官職業道德,在本職工作和業外活動中嚴格要求自己,維護人民法院形象和司法公信力。
第二章忠誠司法事業
第四條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捍衛者。
第五條堅持和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認真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尊崇和信仰法律,模範遵守法律,嚴格執行法律,自覺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第六條熱愛司法事業,珍惜法官榮譽,堅持職業操守,恪守法官良知,牢固樹立司法核心價值觀,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為己任,認真履行法官職責。
第七條維護國家利益,遵守政治紀律,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不從事或參與有損國家利益和司法權威的活動,不發表有損國家利益和司法權威的言論。
第三章保證司法公正
第八條堅持和維護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原則,客觀公正審理案件,在審判活動中獨立思考、自主判斷,敢於堅持原則,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不受權勢、人情等因素的影響。
第九條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努力查明案件事實,准確把握法律精神,正確適用法律,合理行使裁量權,避免主觀臆斷、超越職權、濫用職權,確保案件裁判結果公平公正。
第十條牢固樹立程序意識,堅持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並重,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執法辦案,充分保障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避免執法辦案中的隨意行為。
第十一條嚴格遵守法定辦案時限,提高審判執行效率,及時化解糾紛,注重節約司法資源,杜絕玩忽職守、拖延辦案等行為。
第十二條認真貫徹司法公開原則,尊重人民群眾的知情權,自覺接受法律監督和社會監督,同時避免司法審判受到外界的不當影響。
第十三條自覺遵守司法迴避制度,審理案件保持中立公正的立場,平等對待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不偏袒或歧視任何一方當事人,不私自單獨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
第十四條尊重其他法官對審判職權的依法行使,除履行工作職責或者通過正當程序外,不過問、不幹預、不評論其他法官正在審理的案件。
第四章確保司法廉潔
第十五條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堅守廉潔底線,依法正確行使審判權、執行權,杜絕以權謀私、貪贓枉法行為。
第十六條嚴格遵守廉潔司法規定,不接受案件當事人及相關人員的請客送禮,不利用職務便利或者法官身份謀取不正當利益,不違反規定與當事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不正當交往,不在執法辦案中徇私舞弊。
第十七條不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的經營活動,不在企業及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法律顧問等職務,不就未決案件或者再審案件給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提供咨詢意見。
第十八條妥善處理個人和家庭事務,不利用法官身份尋求特殊利益。按規定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教育督促家庭成員不利用法官的職權、地位謀取不正當利益。
第五章堅持司法為民
第十九條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司法為民的理念,強化群眾觀念,重視群眾訴求,關注群眾感受,自覺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第二十條注重發揮司法的能動作用,積極尋求有利於案結事了的糾紛解決辦法,努力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第二十一條認真執行司法便民規定,努力為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提供必要的訴訟便利,盡可能降低其訴訟成本。
第二十二條尊重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人格尊嚴,避免盛氣凌人、「冷硬橫推」等不良作風;尊重律師,依法保障律師參與訴訟活動的權利。
第六章維護司法形象
第二十三條堅持學習,精研業務,忠於職守,秉公辦案,懲惡揚善,弘揚正義,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和良好的職業操守。
第二十四條堅持文明司法,遵守司法禮儀,在履行職責過程中行為規范、著裝得體、語言文明、態度平和,保持良好的職業修養和司法作風。
第二十五條加強自身修養,培育高尚道德操守和健康生活情趣,杜絕與法官職業形象不相稱、與法官職業道德相違背的不良嗜好和行為,遵守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維護良好的個人聲譽。
第二十六條法官退休後應當遵守國家相關規定,不利用自己的原有身份和便利條件過問、干預執法辦案,避免因個人不當言行對法官職業形象造成不良影響。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七條人民陪審員依法履行審判職責期間,應當遵守本准則。人民法院其他工作人員參照執行本准則。
第二十八條各級人民法院負責督促實施本准則,對於違反本准則的行為,視情節後果予以誡勉談話、批評通報;情節嚴重構成違紀違法的,依照相關紀律和法律規定予以嚴肅處理。
第二十九條本准則由最高人民法院負責解釋。
第三十條本准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0月18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