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宣判方式
⑴ 法院宣判流程怎麼走
法律分析:法院宣判流程如下:1、開庭審理前,書記員應查明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開庭審理時,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2、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宣讀鑒定結論;宣讀勘驗筆錄。
3、法庭辯論。
4、依法作出判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一條 公訴人在法庭上宣讀起訴書後,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訴書指控的犯罪進行陳述,公訴人可以訊問被告人。被害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經審判長許可,可以向被告人發問。
⑵ 法院對刑事案件有哪幾種宣判方式
刑事案件,從立案偵查到法院會宣判,一般需要6個月.
《刑事訴訟法》第七專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屬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於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 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 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⑶ 行政訴訟判決形式有哪些
法律分析:行政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已經規定了包括維持判決、撤銷判決、履行判決、變更判決、確認判決和駁回原告訴訟請求判決等六種形式的判決。具體為駁回原告的行政訴訟請求,判決行政機關重新做出具體行政行為,對不履行法定義務的行政機關,判決其履行法定義務,判決具有支付義務的行政機關,履行支付義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六十九條 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請被告履行法定職責或者給付義務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第七十七條 行政處罰明顯不當,或者其他行政行為涉及對款額的確定、認定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變更。人民法院判決變更,不得加重原告的義務或者減損原告的權益。但利害關系人同為原告,且訴訟請求相反的除外。
⑷ 法院宣判流程
可分為開庭、法庭調查、法庭辯論、被告人最後陳述,評議和審判五個階段。
【法律分析】
1、開庭前的准備:各人進場,書記員點清當事人是否到其並宣布法庭紀律,然後法官們進場,全體起立,坐下後,審判長敲法錘,宣布開庭,簡述案由,當事人,介紹審判人員,然後告知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問當事人有沒有要迴避的,沒有的就繼續進入下一輪,有的要延期審理。2,法庭調查,首先由公訴人讀起訴書或原告讀起訴狀,原告有代理人的要讀代理詞,然後被告自行辯護,由代理人的要讀辯護詞或答辯詞.接下來雙方輪流舉證,並就證據能否被採納或其證明力大小互相辯論。3、法庭辯論.等雙方都舉證完了,審判長宣布結束法庭調查,開始法庭辯論,公訴人,被告人或雙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會輪流發表對自己有利的對案件的處理意見。4,被告人做最後陳述(刑案)或雙方當事人作最後發言(民案),當審判長認為辯得差不多了,事實都辯清楚了,會結束法庭辯論。5合議庭退庭評議,討論如何判案,這是秘密進行的。6當庭宣判或宣布定期宣判,宣布完了以後,審判長敲法錘,退庭。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條 開庭審理前,書記員應當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開庭審理時,由審判長或者獨任審判員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⑸ 合議庭的宣判形式有哪些
合議庭的宣判形式有當庭宣判和定期宣判兩種。
當庭宣判是在合議庭休庭評議並作出裁判後,立即復庭由審判長口頭宣告判決結果的訴訟活動。當庭宣判可以節省人力和時間,更好地發揮法庭審判的教育作用。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10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
定期宣判是指合議庭評議完畢或獨任審判員的審理。結束後人民法院在另訂的期日宣布判決,一律公開進行。宣判時人民法院同時告知當事人的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審法院。刑事判決定期宣判的,人民法院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民事訴訟或行政訴訟判決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
當庭宣判的條件具體如下:
1、案件事實清楚。案件事實清楚是裁判案件的基本條件,只有事實清楚,才能正確適用法律,公正作出裁判,事實不清,不能硬行判決。
2、必須在法庭進行宣判。如果到當事人住所進行宣判,不能視為當庭宣判。
3、必須在庭審調查後當日宣判,如隔日則為定期宣判。
4、宣判前的庭審辯論必須有新的實質性內容。如只為所示當庭宣判率,而刻意進行空洞的調查、辯論後宣判,則非真正意義上的當庭宣判。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八條 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
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
宣告離婚判決,必須告知當事人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
⑹ 法院定期宣判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定期宣判的,意思是會確定一個時間對案件進行宣判。法律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時,可以根據案件的審理請求確定宣判方式,人民法院可以進行當庭宣判,也可以定期宣判,人民法院審理結束後,選擇定期宣判的,說明人民法院會重新確定一個時間,然後對民事案件作出相應的判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八條 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宣告離婚判決,必須告知當事人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
⑺ 法院判決書送達方式
法律分析:1、直接送達2、留置送達3、委託送達4、郵寄送達5、轉交送達6、公告送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八條 人民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 宣告離婚判決,必須告知當事人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
⑻ 合議庭宣告判決的形式有哪些
合議庭宣告判決的形式有當庭宣判和定期宣判兩種。當庭宣判的,應當在10日內向當事人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向當事人發送判決書。
法律分析
1、醫療費: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葯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2、誤工費: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3、護理費: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4、交通費: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5、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予以確定。6、營養費: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7、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八十條 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和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人民法院。
第二百零二條 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告後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判決書應當同時送達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⑼ 判決書的送達方式及規定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送達的方式有以下六種。(一)直接送達;(二)留置送達;(三)委託送達;(四)郵寄送達;(五)轉交送達;(六)公告送達。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八條 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宣告離婚判決,必須告知當事人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
第八十五條 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受送達人的同住成年家屬,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收件的人,訴訟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六條 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收訴訟文書的,送達人可以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並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
第八十八條 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的,可以委託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或者郵寄送達。郵寄送達的,以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九十二條 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