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創新意識

法官創新意識

發布時間: 2022-08-15 19:53:23

司法創新的重要性和意義

法律分析:改革開放40周年以來,中國的經濟建設得到了迅猛發展,國家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法律在維護國家公平正義,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也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隨著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的提高,法律法規的逐步完善,司法體制改革也勢在必行。

從國家層面來看,司法是國家司法機關獨立行使司法權的一項重要活動,為確保法院、檢察院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這是司法改革最首要的目的。司法體制改革還為促進司法公正、司法效率的提高得到了有力的保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獨立行使司法權為促進社會公平主義、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更是體現了科學立法、公正司法、嚴格執法、全民守法的重要理念。

從社會層面來看,我國現階段仍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毫不動搖地把發展作為黨和國家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因此,法治建設依然顯得尤為重要,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堅持把依法治國、人民當家作主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有機統一起來。我們更要用司法改革的方向來達到我們司法改革的根本目的,為構建公平、自由、民主、法治的社會貢獻力量!

從我們個人層面來看,司法改革提高了審理案件的效率,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方便。讓群眾一起分享中國文明進步的豐收,讓中國人民群眾得到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同時,也大大解放了法官檢察官的司法活動受束縛的處境,提高了司法人員的相應待遇,讓更多的司法工作人員更好更公正地做好司法工作。

法律是一種上層建築,更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保障。司法公正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首要前提,我們國家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統一更是體現了司法公正的決心。司法改革為中國的經濟建設提供有力的保障,為中國法治事業邁向新的台階,更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作出了更好更大的貢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❷ 跪求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在全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是黨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作為一名法官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工作情況來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准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努力改造主觀世界,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著力提高創新、發展、和諧的能力,為推動我區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做好司法保障工作,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我想聯系自身實際情況,從以下幾方面應當做到:
首先,堅持解放思想,在思想上進一步更新發展觀念、理清發展思路,使思想和行動更加符合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更加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符合自然規律、符合黨的執政規律,以自身工作作為立足點,自覺服務於和諧興區之中。
其次,要認真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進一步改進審判工作。要努力從思想上、觀念上、工作上、作風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不斷提高審判工作的質量和服務水平。始終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為審判工作首要的政治任務。依法打擊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犯罪活動,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活動,危害生態環境的犯罪活動等,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目標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打造平安社會。
第三,努力轉變執法觀念,克服畏難情緒,以「公正執法、司法為民」的執法理念,在辦案和服務過程中正確履行審判職能,為全面發力,和諧興區提供一個法治環境平台,充分發揮我們審判機關的職能作用,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新貢獻。
第四,在司法理念上,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尊重和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作為一名法官要做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和忠實踐行者,憲法和法律的模範遵守者,嚴格按照法律程序辦案,避免產生程序操作的不規范,杜絕判決不公正等問題。
在本職工作上,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增強解決案件的公正性,努力把每一例案件都辦成「精品」,辦成「鐵案」,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實踐證明,有些法官在承辦案件中如果不講原則,不講標准,不公正執法,不僅不會有和諧,往往會導致更多的糾紛發生,甚至也會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也會走上犯罪的道路,例如,安徽阜陽中級人民法院原院長張自民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池州市貴池區人民法院原院長高良信受賄案,這些都給予我們慘重代價的警示。化解矛盾糾紛也可以維護穩定。嚴可以消除不和諧因素,寬也可以增加和諧因素。
在工作作風上,堅持弘揚新風正氣,抵制歪風邪氣,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我們是法官中的一員,審判權利是國家所賦予的,是人民所冀望的,權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在日益變遷的社會環境下,法官面臨著權、利、色的誘惑,現實生活中有少數法官,他們善於察言觀色,私心重雜念多,貪財貪吃,樂此不疲,在物慾橫流的社會里把持不住自己,最終落得貪贓枉法的敗名。此現象及案例給我們敲響了警鍾,做人一定要自重、自省、自勵,時刻不忘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有一種憂患意識和自律意識,時時處處警醒自己,要切實管住自己的腿,不該去的地方堅決不去;管住自己的手,不該拿的堅決不拿,管住自己的嘴,不該吃的堅持不吃,樹立廉潔清正的良好風氣。
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民事審判的現代執法觀念,並具體統一到程序公正與刑罰效果上來,提高審判效率,公正司法。大力營造爭創學習型法院、爭做學習型法官的氛圍,把正確履行職責與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要把精力重點放在復雜疑難案件上,努力提高裁判文書的製作水平,做到理由充分、准確,具有說服力和親和力,進一步增強庭審駕御能力,增強現代司法理念的理解和學習,勤懇敬業,發奮進取,努力創造一流的工作業績,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邁向更高的目標。
科學發展觀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和世界觀,體現了鄧小平理論關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要求,同時也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作為一名普通的法官,既要學習科學發展觀,更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認真貫徹執行胡錦濤同志提出的: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加強自身建設,轉變觀念,拓寬思路,不斷創新,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做好本職工作。
現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深入學習踐行科學發展觀談幾點自己的心得體會。我認為,要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法官,我認為必須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努力。
首先,法官必須不斷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承擔著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維護正義的神聖職責,只有具備完善的人格,勇於面對壓力的法官,才能成為適應社會需求的合格法官。法官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乃至一言一行,都會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在群眾中產生各種不同的影響。因此,我們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開展審判活動,領悟做人的道理,完善自己的人格。
其次,法官必須做到博學多才。法官是國家法律的執行者和公平正義的維護者,如果沒有專業的法律知識,沒有嫻熟的審判技能,沒有豐富的社會科學知識,就很難勝任審判工作。法官的博學多才,首先表現在對法律的精通與知新方面。精通,就是要掌握法律的基本理論,了解法律產生發展的歷史和現狀,以及發展趨勢和社會作用,掌握法學原理,探究法律要旨,理解和領會立法意圖。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抓住要領,運用自如。知新,就是要學習和掌握新頒布實施的法律法規。當代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科學知識分化急劇,新陳代謝迅速,作為調節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法規不斷出台,新的法律知識越來越多。這就要求我們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論,掌握新法律,新要求,不斷充實自己,豐富和完善法律知識。專業知識的精通與知新,要求我們必須始終自覺地堅持學習,始終站在法律的前沿。此外,一名合格的法官還必須掌握豐富的社會科學知識,既要掌握自然科學常識和邏輯學、心理學、法醫學方面的知識,又要掌握語言學、文字學和文學寫作方面的知識,還要握歷史、地理、人文科學等方面的知識。從某種程度上講,一名合格的法官就是一部匯集網路的科學詞典,只有博學多才,才能細察萬象,明斷是非。
第三,法官必須做群眾的貼心人。維護公平和正義,保護國家、集體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是法官的神聖職責。只有讓廣大人民群眾信任法官,才能樹立起法律的威信。因此,我們要通過開展審判工作,努力縮短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情感距離,用自己的全部行為教育廣和引導大人民群眾學法、知法、懂法、守法。要善於了解群眾的最關心的問題,善於解決群眾最急需解決的困難,要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體諒他們的難處與痛苦,切實為群眾排難解紛,切實保護群眾合法權益,做廣大人民群眾的貼心人。
第四,法官必須做到與時俱進。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時代的日新月異就是我們面臨的第一挑戰。執法觀念、工作方法、專業知識、業務能力都必須緊隨時代的車輪,不斷地更新、拓展、充實和提高。我們要勇敢地擯棄舊事物,勇敢地接受新事物。要敏銳地了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迫切地學習新知識,不斷地提升自身素質。大浪淘沙,真金百煉,去除外在約束之後,更需要的是心靈的准繩,這種准繩,對於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職責而言,不能一概而論,但我認為,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我們只有將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社會的發展,與黨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樹立法律意識、民族意識、社會意識和責任意識,才不會迷失方向。
總的說來,我們要時刻按照優秀法官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確立創新意識,善於動腦,勤於思考,開拓進取,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審判工作再上一個新台階!目前,我們首要的任務是要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的理論,理解和把握其深刻內涵,並貫徹到審判工作之中。要在轉變觀念中破解難題,要在更新思路中轉變發展方式,要把解放思想體現在具體工作中,落實在解決問題上,要做到「六克服六增強」,即:克服驕傲自滿意識,增強憂患意識;克服因循守舊觀念,增強改革創新意識;克服無所作為的精神狀態,增強奮發有為的意識;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增強打基礎增後勁的意識;克服安逸享樂思想,增強艱苦奮斗意識;克服片面狹隘思想,增強顧全大局意識。要深刻分析自身優勢與不足,以新一輪思想大解放推動新一輪大發展,爭當思想解放的模範和與時俱進的模範,爭當踐行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先鋒,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符合時代進步要求的合格的人民法官。為我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❸ 如何認識和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強司法權威

司法公信力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樹立司法公信力是為了增強人們對司法的信仰,而這種信仰對構建社會法律秩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司法權威是通過嚴格的司法程序、規范的司法行為向當事人和全社會展示的一種威望、一種公信力。司法權威作為國家權威重要組成部分,是司法公正高效的生成基礎。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是堅持憲法法律至上的必由之路。確保公正司法,是人民法院事業發展的生命和靈魂。司法效率是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滿意與否的一個重要關注點。司法權威不是憑空而來的,甚至也不是外部力量給與的,最終還是要依靠公正、高效的司法活動來實現,靠廉潔、清正的法官隊伍來保證。法律只有被公正、高效地適用,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自覺擁護和一體遵從,才能真正樹立和維護司法權威。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厭訟、「青天情結」等非理性的社會心理客觀存在,導致一方面人們對司法不信任,法院的社會公信力下降,民眾失去司法信仰,另一方面也促使人們對司法不尊重,把精力和注意力轉移到通過非司法程序解決沖突的途徑上,甚至於把純粹的法律問題也通過非司法途徑來解決,司法權存在的必要性成了疑問,上訪、鬧事成了必然。一些案件剛起訴到法院,一方或雙方訴訟當事人就開始信訪,要求人大或者黨政機關監督法院公正司法。公民中存在一些錯誤的觀念亦損害了司法權威。打官司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但是在當前一些人的言談舉止中,存在著很多的錯誤觀念:把本應自己承擔的訴訟風險責任,推卸給司法機關;不懂得訴訟權利是一種「過時不候」的時效性權利;不懂得司法審判權是一種終局性權力;不懂得司法權力是一種具有相對獨立性的權力。一些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利用其特殊的身份地位對法院正在審理的案件提出具體處理意見,其中個別代表和委員本身是案件當事人,在「兩會」上反映具體案件,並要求法院的接待人員予以解釋和答復,也有個別身份是律師的代表和委員,將本人在代理訴訟中敗訴的案件帶到會上反映,公開批評法院辦案不公。甚至一些人大代表更是把個人凌駕於法律之上。媒體對司法活動的提前介入以及所謂的「媒體審判」更是影響了公眾對司法公正的判斷。媒體對司法機關開展新聞批評,對司法機關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和工作缺陷提出批評,予以揭露,進而形成對司法機關和司法工作人員的名譽、人格進行攻擊,甚至是惡意的或攻擊性的對司法機關中違法違紀人員進行曝光,對庭審報道片面追求新聞效果,過分地介入並不加分析地詳細報道案情,易誤導社會輿論和公眾看法出現偏差。
建設和諧誠信社會的最大特點是對違背誠信行為進行及時和適當的制裁,使違背誠信所付出的代價要大於守信的成本,而建立以司法公正為核心的司法信用體系——司法公信力,樹立司法權威,是建立和諧誠信社會的首要前提。當前,行政權干預司法、司法腐敗、執行難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存在,對原本脆弱的司法誠信體系造成一次次嚴重的沖擊,司法公信力已成為制約構建和諧社會的瓶頸,如何提高司法公信力,樹立司法權威已成為亟待解決之問題。
增強司法權威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第一,僅僅依靠黨的領導,建立權威的司法體制。所謂權威的司法體制是指司法機關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們雖然不贊成西方的「三權分立」,但「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卻是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之一。我們所提倡的司法獨立,與西方有很大不同,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的政治制度決定了司法從屬於立法。但現在有一種很奇怪的現象,越是從事法律職業的人,從事的時間越長,對法律越感失望。這是在太多權力干擾和世俗壓迫下而產生的惡性循環。當前,主要有兩種錯誤的傾向比較突出。一是司法權力行政化傾向;二是司法權力地方化、行業化傾向。兩者嚴重干擾著司法獨立和司法統一,是司法不公甚至司法腐敗的誘因之一,對公眾的司法信仰造成嚴重的打擊。因此,司法體制中立、統一、公正,司法機關依法獨立統一行使司法權,其它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對司法機關的權威地位提供製度性的尊重和維護,營造獨立的司法環境,建立權威的司法體制至關重要。
第二,努力提高司法者自身的司法能力。對正義的實現而言,操作法律的人的質量比其操作的法律的內容更為重要,法要得到公眾的認可,司法者的司法能力必須不斷提高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司法能力則是司法者依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完成運用法律處理案件,體現司法職能的專門活動的本領。1、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此法官必須具備形式邏輯知識,明晰概念、判斷和推理的規律,注重培養自己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2、扎實的法律基礎知識。法官必須具有深厚的法律知識功底,才能准確掌握實體法和程序法的基本規定,才能全面了解每個具體條文的立法願意和立法背景,才能熟知每個條文或具體制度在該法律領域的地位和作用,從而准確運用法律,去正確裁判每一起案件。3、嫻熟的審判技術運用能力。審判技術運用能力包括聽訟能力、駕馭庭審能力、歸納爭議焦點能力、認證能力、適用法律能力、調解能力、應變能力等。法官只有具備較強的審判技術運用能力,才能明辨是非。4、良好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法官所有的裁判活動必須通過有聲語言和書面文字來完成。這種語言和文字載體必須傳達法律原則和精神、表達法律意志、明確當事人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因此,這種語言和文字必須具有鮮明的職業特點,即法言法語。法言法語具有邏輯性、功能性和權威性,它不僅是法官與當事人之間交流的工具,而且能將模糊的社會問題轉化成明確的法律問題,同時排除了非法律的思考,保證法官思維的理性化。規范、准確、簡潔的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是法官審理案件的必備素質之一。5、自覺的創新發展能力。法官應當具備自覺的創新發展能力,即由單純的適用法律的機器向總結司法經驗和審判規律的層面發展。法官必須進行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以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豐富理論,從而實現從適用型法官向創新型法官的轉變,充分發揮司法的能動性,積極、適度地拓展裁判的功能,,實現對社會的責在立法不能觸及的領域通過裁判充分發揮對社會的調控和整合作用任。
第三,提高辦案的質量和效率。公正與效率相輔相成,共同體現著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本質特徵和價值追求,沒有公正的效率就失去了司法的根本,而沒有效率的公正也不是完全的公正。我們既不能以犧牲實體公正來求得效率,盲目追求審限內結案率;也不能無視法律的明確規定,無視當事人縮短周期、減少訟累的期盼,造成訴訟遲延,久拖不決。因此,要牢固樹立司法公正的意識和辦案質量第一的觀念,用最大的人力投入、最有力的措施、最優良的條件,確保程序合法,最大限度杜絕錯判案件的發生。同時,要牢固樹立司法效率的意識,確保在法定期限內審結案件,這也是嚴肅執法的體現。
第四,強化法官對法律的忠誠和自律意識。法官對法律的信仰,對法律的忠誠,對公正、高效和權威的追求是天經地義的。法官最大的恥辱就是枉法裁判。一個對法律不忠的人、一個法律的背叛者,是沒有資格擔當法官重任的。我們還必須認識到,在一定時間內,法律是一成不變的,而法律關系則千變萬化。法官不應該滿足於充當法律條文的復印機。法官不僅要模範地遵守法律,而且要善於運用法律意識和法律思維創造性地執行法律;法官不僅要服從現有的法律,更要服從法律的基本價值——正義和良知。法官必須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其次要戒貪,貪有多種形式,有貪財的,有貪利的,有貪名的,有貪色的。
第五,建立支持司法權威的現代司法理念。現代司法理念與現代民主憲政、市場經濟、現代法律精神及國際社會公認的司法原則相一致,其核心是公正。現代司法理念是司法權威的觀念支持,它至少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司法人員的理念,他們是司法活動的主體;二是領導者的理念,他們掌有領導權、立法權、監督權和管理權,引導控制著司法活動的方向;三是社會公眾的理念,他們是司法活動的參與者。首先領導幹部要增強法制觀念,提高執政能力護憲法的自覺性。其次要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質,建立以司法公正為核心的社會誠信體系。
第六,要加強司法宣傳。社會公眾對法院和法官的評價,往往並不是來源於對審判工作的全面了解,而是來源於對個案處理結果的觀察和感受。在任何一個社會,當事人對個案不公都有一種本能的「放大」效應。但是,把少數法官的腐敗行為渲染擴大為整個司法隊伍的腐敗行為,把少數案件的處理不當渲染擴大為全部司法活動的不公,也是有失偏頗的。

❹ 年輕法官需具備哪些司法職業素養

人民法官所需的職業素養
法官應具有悲天憫人的情懷。所謂法官的「悲天憫人」,是指對國家和社會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對基層人民群眾要有深切的同情和關懷。時時刻刻對基層群眾抱有同情心,甚至換位思考,把自己處於當事人的位置,才能做到「司法為民」。
法官應具有高尚的人格,堅守職業道德。法官也是人,也有人的弱點,容易受到諸如收入、權力、美色、娛樂、閑暇等的誘惑。但是,法官不是一般的人,而是品格高尚的人。一個能夠拒絕物質誘惑、堅守道德原則的人,才能取信於人,也才能服務於司法。法官應堅持職業道德,做一個勤勉和謹慎的人。
法官應具有良好的文化及人文素養。良好的人文素養,能夠使法官做到尊重和理性。法官具有良好的文化修養,熟知文學、哲學、歷史、經濟等知識,不僅僅給判決文書增加理性思考,也在審判時能夠具有足夠的廣博的知識,從更加寬廣的角度審視糾紛的解決途徑。
法官應具有良好的司法能力。司法能力主要是認定事實、適用法律、庭審駕馭、裁判思維、裁判效率、文書製作等能力。這是一個法官的基本職業技能。在新類型案件越來越多的時代里,司法能力也應當與時俱進。在「調判結合、調解優先」的工作方針下,調解能力也是廣義上的司法能力,不過裁判與調解對法官的要求是不同的,在不分裁判法官和調解法官的情形下,一個優秀法官應同時具備良好的裁判能力和調解能力。

法官應具有良好的司法形象。司法形象是社會公眾對法院的最直觀的認識。司法形象是指法官對當事人的態度、言語、舉止等。法官的態度應當謙和、耐心,言語應當文明,不一味追求法言法語,舉止應當大方得體。司法形象是內心修養的外在體現,是對當事人的尊重和對法律信仰的外在表現。美國司法界將司法裁判中的法官的好脾氣稱之為「司法涵養」,這一術語反映了好脾氣在良好的司法裁判中的重要性。審判可能受種種因素的影響,個人的氣質、情感、經驗等等將會影響審判,因此良好的司法形象不僅僅構建良好的法院公眾形象,也是公平正義的前提性要求。
法官應具有豐富的社會閱歷。「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亦文章」。豐富的社會閱歷,不僅僅有助於與人處事,更有助於案件的裁判。社會閱歷有助於法官找到解決糾紛的最佳辦法,也能夠形成敏銳的洞察力。對案件的洞察力,可以更加有助於發現案件背後的因素和糾紛形成的根本原因。
法官應具有實現公平正義的理想和勇敢精神,應當是一個孤獨的理想者。法官職位並非是一種謀生的職業,而是堅守公平正義的理想。在紛擾與躁動的社會中,堅守公平正義的理想,註定是孤獨的。一個法官應當具有堅守公平正義的勇氣。法官不畏懼外在的暴力威脅,同時一個具備勇氣的法官,將會嚴格依法辦案,而不會為了迎合輿論而犧牲法律的公平正義。因此,法官的勇氣首先是對待暴力威脅的勇氣,其次是堅持法律信仰的勇氣。
職業素養是指一個人從事某種職業所應具備的素質和修養,是一個人在品德、知識、技能等方面先天的稟賦和後天的學習、實踐綜合作用的結果。法官的職業素養不僅包括他的司法理念、司法形象和司法能力,也包括他的職業操守和敬業精神。
司法形象是指法官的儀表、態度、言行等。這是社會公眾對法院最直觀的認識。在辦案過程中,他總是保持文明、謙和、耐心的態度,給當事人以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司法能力主要是指裁判能力,包括法律學養、裁判思維、庭審駕馭、文書製作、審判效率等,在「調解優先、調判結合」工作原則下,也包括調解能力。
法官的工作針對的對象是「人」,使用的手段是「法」,在工作中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十個字:「正人先正己,修業必修身。」他很注重個人修養,堅持堂堂正正做人,淡泊名利,清正廉潔,在內心深處有自己的人格追求。他很愛惜羽毛,堅持無愧於當事人、無愧於親人和朋友、無愧於身上穿著的法服和胸口佩戴的法徽。

❺ 急啊!!!!幫忙寫篇文章!

一般而言,法官審理案件,有明文規定的實體法和程序法可資遵循,只要「按圖索驥」,依法審判即可。其實不然,法官本人的素質如何,對是非的評斷,法律的理解和適用關系極大。法官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審判的質量和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或曰公正司法,其基本內涵就是要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堅持和體現公平與正義的原則。廣義的司法包括法官、檢察官和警察等司法人員的司法活動,在這里,司法指狹義的司法,即僅指法官和法院的審判活動。公正的含義包括公平、平等、正當、正義、不偏不倚等。〔1〕本文講的司法公正是即是指狹義的司法公正,即法官和法院的審判公正。
司法公正是社會公眾對法制的企望,是執法活動內在的價值追求,是司法機關追求的最高目標,同時,也是依法治國對司法機關提出的必然要求。如果通過法律程序,結果卻不是公正的,那法律在人們心中就會一文不值,老百姓有冤屈就沒有了說理的地方,這無異於沒有法律時的弱肉強食,公眾就會喪失對法制的信心,依法治國失去最廣泛的社會基礎。這樣,法治也就無從談起。可見司法不公是最大的不公,正象法國著名學者培根所說的:「一次不公正的判決比多次不法的行為為禍尤烈,因為這次不法的行為不過弄臟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判決則把水源給破壞了」。
司法公正分為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所謂實體公正是指裁判在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方面都是正確的。對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並對違法犯罪者給予了應有的懲罰和制裁。所謂程序公正又稱形式上的公正,指司法程序必須符合公正、公開、民主、對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的基本保護、切實保障法官的獨立公正以及充分體現效率的原則。〔2〕實現司法公正,不僅要有合理的司法體制和完善的司法制度,而且要依靠司法人員主持正義,嚴格依法辦事。《孟子·離婁篇》雲:「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3〕馬克思曾指出「要運用法律就需要法官。如果法律可以自動運用,那麼法官也就是多餘的了。」〔4〕黨的十五大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的法治國家,近年來法律體系的逐步完善和調整,大量的法律法規的出台頒布,標志著我國已步入了依法治國的快車道。但如何使法律得到正確實施,除了依法行政外,司法是極其重要的法治手段,而司法裁判又是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這一環節的執法活動最終保護了人民、懲罰了犯罪,維護了社會正義和秩序。這一環節的執法活動即審判活動如要實現最大限度的公正,就必然要求其實施主體-法官有很高的素質,甚至法官必須是整個社會的最精英人物,否則難以保障司法裁判的公正性及整個社會利益平衡。法官必須是一個專門化的特殊的法律職業群體,而不是一個普通的公務員,對法官的素質要求要比對公務員的要求還要高,未經過長期的法律學習和實踐,就是再高級的公務員也是不能勝任做法官的。正如17世紀英國普通上訴法院首席大法官愛德華·柯克(Edewards·Coke)在抨擊教會關於國王可以親審案件的觀點時說過一段驚世名言:「法律是一門藝術,它需要長期的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在未達到這一水平之前,任何人都不能從事案件的審判。」〔5〕
目前,不論官方正式評論還是學界的主流觀念,都認為中國法官的整體素質不高。的確,我國法官目前的素質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確有較大差距,但脫離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和生產力水平來評價我國法官的素質不高也是不客觀的。即便有諸多客觀原因造成我國法官的素質不高,但我們不能以此為借口而不對我們的法官素質進行反思和評判。
一、中國法官歷史的局限

由於歷史和社會條件的原因,特別是中國幾千年崇尚「無訟」觀念、「和為貴」文化的影響和在人們心中的潛移默化,司法與行政合一的體制在中國延續數千年,行政官員兼司法官員,而行政官員並未經專門的法律訓練,一但訟案發生,父母官們更多的是依據情理等自然理性和經驗斷案。政府歷來不太重視對法律人才的培養和使用,直至清政府終結而未有實質性改變。中國自清末(1904年)才出現專門的法學教育機構-直隸法政學堂,法政學堂僅限於在職官員的補課式法律培訓,這一使命與造就專門法律人才的旨趣相去甚遠。民國早期,法學教育受到重視,從1912年至1925年的14年間,法政學校年平均數佔全國院校年平均數的40%左右,且有相當部分是私立學校,著名的私立朝陽法學院和私立東吳法學院就是這時期創辦的。這時期法學教育的興旺培養了大批司法人員。但當時政府認為法政教育的急劇膨脹會導致教育資源的不合理分配,從30年代始,政府開始限製法學教育,至1940年,設有法學院的大學和獨立法學院銳減為27所。法學教育剛剛興旺又轉入低谷。新中國成立,由於廢除舊法而致所有法學院和大學法律系被撤銷,原有的推事、檢察官、書記官長一律停止原來的職務。1952年,一場司法改革運動全面開展。這是在「三反」、「五反」運動勝利的基礎上,批判舊法觀點、舊司法作風和改革司法機關的運動,目的是劃清新舊法律的界限,從政治、組織、思想作風上整頓各級人民司法機關,並逐步建立、健全人民的司法制度,肅清舊法觀點在法律教育工作中的影響,改革大學的法學課程,以適應培養新中國政法幹部的迫切需要。司法改革運動歷時 9個月,從組織上、政治上和思想作風上純潔了司法幹部隊伍,標志著新中國初步完成了司法幹部隊伍建設。但是,這次運動也出現一些問題,大量未受過專門法律訓練的人員被補充到司法隊伍中來,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大為下降,過分強調司法活動直接為運動和政治服務,結果往往釀成錯案。一些不懂法的人單純以過分的階級感情和政治辦案,出現刑訊逼供的違法現象,從而破壞了民主法制原則。這是一個深刻的教訓。當年的 「院系調整」,設立法律系的大學從34所減少為6所,在校學生由7338人減少到3830人。而且開設的課程幾乎都是學習前蘇聯的法律,這時的「政法教育」代替了傳統意義上的法學教育。文革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提出了「砸爛公檢法」的反動口號,公安機關、法院、檢察院一度被停止工作。1954年憲法所確立的國家政治體制被徹底打亂,十多年所建立的法律秩序遭到嚴重破壞。而到1971年,所有政法學院全部被解散,文革期間的法學教育在政治運動中消失了,大批法律人才包括法學教師和司法人員也消失了,政府斷案更多的是依據政治因素而非法律規定。1978年-1995年間,法學教育開始恢復並不斷擴大,到1995年,已有140所大學設有法律系(法學院),在校生約8萬人,教師約6000人。雖法律教育與法律職業分離的局面並未有實質性改善。〔6〕但國人對法學教育的重視已可見一斑。
70年代末80年代初,各地司法機關的陸續恢復設置,由於法學教育的停滯,法律人才的缺乏和荒廢,司法機關面臨大量的人員缺口,不得已採取吸收軍轉幹部、社會考乾和調乾的形式招錄了大量的不懂法的法院幹部,雖然此後逐漸法律專業的畢業生不斷充實到法院來,但吸收非法律人才進行法院的狀況一直持續到90年代中期後才逐漸消失。大量的非法律專業人員在審判崗位上邊學邊干,由於未受過系統的法學教育和審判技能訓練,大多 「摸著石頭過河」,憑自然理性和社會經驗辦案,而所謂的自然理性和社會經驗由於與法律有一定的差距,及所謂的「合理不合法」,案件的裁判程序與結果與法律時有偏差也就不足為怪了。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法官的低素質問題越來越突出,法官面臨著再教育的窘境。由此產生了法院幹部業余法律大學,法院業大對11萬在職法官進行了培訓,雖然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並從根本上解決法官素質問題,但亦是對歷史的不足進行了部分補漏,其對提高法官素質所起的作用還是應加以肯定的。
由於歷史原因,造成法官群體在知識結構上的不合理和理論水平的參差不齊,整體素質不高,具體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成教型人才多於普教型人才
由於法官的來源主要是軍轉幹部、社會考乾和調干,進入法院後明顯不適應審判工作的需要,不得已要參加在職學習,主要是參加成人高校的各種形式的學習。這種教育是一種拾遺補缺的技能型、工匠型性質的教育,注重的是實踐而非理論。而審判工作是一項技術性、理論性、科學性很強的工作,它不僅要求法官對案件作出正確的判斷,正確適用法律,而且還要對所適用的法律的立法意圖、法律原則和精神及理論基礎有深刻的領悟,並能對自己的判斷作出合乎法理的解釋。而成人教育顯然不能使這些法官在短時效內具備扎實、系統的法學理論功底。〔7〕法官法理功底的差異可從裁判文書中表現出來,法理功底差的法官在進行裁判文書說理時大多說的是空話、套話,或者有骨無肉,乾巴乏味。如遇法條規定模糊、原則時,不懂得從立法本意和精神、法理原則來進行充分的解釋和適用,而是強硬地「硬判」。

(二)經驗型人才多於知識型人才
一個沒有豐富經驗的人可以通過實踐,不斷積累和豐富自己的經驗,而一個缺乏現代科學知識和理念的人是難以僅通過實踐就能掌握現代文化、科學知識及理念的。通過軍轉幹部、調干、招干進來的法官,大多沒經過系統的專業知識的學習,只能邊干邊學,其知識結構是零散的(當然不排除極少數後天經過系統深入學習的高水平專家型法官),在審理個案中積累了一些經驗,而這些經驗僅能對重復出現的案件重復使用。而由於理論知識的匱乏,不能從根本上理解這類案件處理的立法意圖和法理精神,裁判不能充分、有效說理,當事人不容易服判。同時經驗型的法官習慣於憑經驗辦事,缺乏對新事物的敏感性,難於接受新觀念、新知識,不願改變現狀和舊觀念,給司法改革和法治進程造成諸多阻力。〔8〕就目前法院的改革而言,在《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沒有出台之前,部分法院大膽償試,參照借鑒國外先進模式,在法院內部改革上取得了豐碩成果,提高了司法公正度和效率,為司法改革和法治進程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大部分法院則不敢「吃螃蟹」。法院內部改革沒有現成的模式,《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僅是改革的大原則和指南針,大家均是摸索著前進,但可以說大部分法院的條件是允許的,但為什麼有的經濟條件並不是最好的法院能率先垂範,走在改革的前沿,效果顯著,而一些法院卻不知道改革的好處和必然趨勢,或者在等待觀望,無從下手。關鍵就在於法官的素質問題,更准確一點就是各個法院的首席法官的素質差異問題。知識型法官能不斷更新和掌握最新社會及法治信息,知道法院改革的必然趨勢和方向,並能學習借鑒其他先進經驗為已所用,能很好地把握改革原則與尺度。而單純的經驗型法官則埋頭於自家的「一畝三分地」,看不到法治進程對司法的要求與法院改革發展的方向和趨勢,不談改革綱要未出台就要求其「吃螃蟹」,連最高法院在改革綱要出台後要求各級法院具體實施,相當部分法院和法官仍有情緒和不理解,不願行動或不敢行動。

二、改善法官素質是提高司法公正度的內因
影響司法公正的因素有內因和外因。外因主要是司法體制和法官制度的不完善性,內因主要是法官的素質尚不達到最大限度公正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討內因問題。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的法律教育起步較晚,又因文革的中斷,造成了我國法律不發達,法制進程緩慢,法官整體素質不高的不容迴避的事實。而同時又不能因為法官整體素質不高就對現任法官一概否定,重新招錄素質高的法律人才,這樣做是不現實的也是行不通的。我們只能對現有法官制度進行一些拾遺補缺的補救手續,比如提高法官任職門檻,阻住非法律專業人才流入法官行業的入口,最近的司法統考制度就行使這樣的職責;對已有法官進行手續,淘汰素質低下的不稱職的法官;創造條件對剩下的素質較高法官進行素質再提高。
那麼,法官應當具備什麼樣的素質呢?法官的素質包括職業道德素質、人文素養、專業素質、心理素質等等,本文僅討論法官的人文素養、專業素質。

(一)法官的應具備寬厚的人文素養。筆者非常贊同李漢昌先生對人文素養的論述,其認為人文素養是人們在廣泛的讀書學習,汲取各方面的知識,融合貫通,品味升華後而形成的一種人的內在品質。這種內在品質外化為: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功底,看問題時不為情緒所左右,能夠較理性的對待各種社會現象和社會沖突;善於跳出自身的利害得失、有較開闊的視野,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寬厚人道對待他人,摒棄了野蠻粗俗,形成了較好的人生觀和歷史觀等等。而這些品質的高低決定著一個人的發展潛力和綜合素質、能力提高的程度。〔9〕我們在很多資料上都看到對美國法官的形象描述,一般均用了 「溫文爾雅」 一詞形容其外表。溫文爾雅一詞的含義是氣質彬彬有禮,行為典雅端正。這可說是對一個具有較高人文素養的人外表的描述。未經過較好的教育和長期的學習培養,是很難形成這種氣質的。如果法官缺乏較高的人文素養,也就不具有溫文爾雅的氣質,那麼公眾是很難對其給予足夠的尊重和信賴的。而現實生活中我們的法官能達到此種境界的不在多數。

(二)法官應具備深厚的專業素質。具有深厚的法學理論基礎、豐富的裁判經驗,熟悉法律規范是法官的主要專業素質。〔10〕法官必須具備這樣的專業素質是司法權在社會糾紛中的終局載量性質決定的。眾所周知,成文法的制定往往是比較原則的,不可能規製得細到社會的每個角落,而法律沒有明文現制到的就是所謂的「法律漏洞」。要堵住這些「法律漏洞」,非法官莫屬。有學者指出:「法律不只是作為一種條文或規范存在,更重要的是作為一種原則和精神存在。一個合格的法官,並不拘泥於法律條文的有無,而在於對法律精神的理解,以自己的智慧和法律素養,將法律精神融化於案件事實之中,進而發展法律。法律依據不只是法律條文。對法律的原則和精神的理解才是法官的生命。」〔11〕法官適用法律不是完全機械的照搬法條,把法條與案件事實工匠式地對號入座,而是根據立法意圖、法理原則和精神來正確地解釋法律,填補法律的漏洞。所以法官必須具有扎實、系統的法學理論功底,法官必須是法律專家。隨著中國加入WTO,意味著中國經濟融入全球經濟大循環,眾多的國際間、區域間糾紛將起訴到法院,這就要求法官必須熟練掌握國際法及WTO規則,並精通英語。法官不僅僅是國內法的專家,還應是國際法的專家。
就我國法官目前的低素質現象理論界已呼籲多年,司法高層亦不同程度的重視。最高人民法院已制定了培訓計劃,《人民司法》記者孟天曾呼籲「學習,為了司法公正」〔12〕。但從高一級法院到低一級法院越往下重視程度越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法院經費和法官福利得不到保障,訴訟費收繳明裡規定是收支兩條線,但實際上法院經費和法官福利全靠訴訟費收入,財政撥款少甚至不撥款,辦案多則收入高,造成下一級法院只重視辦案不重視法官的素質提高。其二,法官去培訓或脫產學習要花時間,有些院領導只顧眼前利益,不考慮人為本的長遠發展,對法官去培訓和學習不是積極支持。其三,讀書培訓要錢,有的法院不願出這筆錢。最高人民法院的培訓計劃對提高法官素質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是很顯著,其原因:第一,授課老師一般是上一級法官的法官,水平不是很高,第二,時間短,一般是十天半月,培訓內容多,講授者因時間關系不能詳細論述,只是點到為止。第三,由於時間短,教學方式全是「填鴨式」,達不到雙向交流「討論式」的效果。

三、「圖書館學習法」是提高法官素質的有效途徑
法官入口的門檻已由全國統一司法考試給高高抬起,出口由正在進行的機構改革慢慢疏通,各級法院也在重視法官的在職培訓工作,這些工作不同程度的理順了司法體制、提高了法官素質,但筆者認為一種能大大提高法官素質的比較現實的途徑應當得到高度重視,法院應當形成一種學習研究理論法學和實用法學的文化氛圍,能形成這種文化氛圍的途徑筆者給其起名為「圖書館學習法」,就是全體法官圍繞並利用法院內設的圖書館來進行學習、研究和討論法學理論和審判實務的一種方法。美國著名法學家和法律教育家、前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龐德在四十年代被聘為國民政府司法行政部和教育部顧問時曾對中國法律教育問題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議,其中其對法律圖書館對法律教育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 法律自來是經教師講述的一種傳統,而這一傳統的最大庫藏是法律圖書館,法學院無充實的法律圖書館,不免有所殘缺。好久以前,美國法學院協會決定有最低限度的法律圖書館,為法學院承認注冊的要件。」「教授與學生均須隨手有參考書,以便參考查閱。其在學生方面須同時自修閱讀。惟其如此,才能獲得教讀的完滿結果。」〔13〕象龐德所講一樣,不僅法學院設置圖書館是法學院注冊的要件,而學生的知識不全來自於教授,很大程度來自於圖書館。圖書館在法學院處於相當重要的地位。而我們的法官知識是否已經足夠,不需要圖書館了呢?恰恰相反,我們的法官素質不盡如人意,更需要高標準的圖書館。
很早以來,最高人民法院及以下各級法院均很重視和強調調研工作,要求法官寫寫文章,搞搞調查研究,這樣能提高自身素質和工作水平,甚而將撰寫調研文章作為工作任務來部署。筆者在前兩年也接到過這樣的調研任務,但冥思苦想就是寫不出,原因是理論基礎差和手頭沒有相關資料。寫論文搞調研應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巨人還要高,即要收集相關資料進行學習借鑒,分析歸納其各種相關觀點,再提出自己的新觀點和新的看法。當時想收集一些資料來學習參考,可法院沒有,有的只是各業務庭幾本少得可憐的法條適用書籍,這種書根本無法排上用場,不得已只好草草交差了事,這樣的論文質量可想而知。美國的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為何那麼發達?原因不僅僅是其資本主義發展了兩百年,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其從小孩抓起就進行了素質教育,而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方式是研究型教育。這種教育方法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實施,由學生自己進行一些小實驗,並把實驗過程及實驗結果寫出來,或者學生自擬小論文題目,並要求從不同的出處(意即從多個圖書館或書店)收集資料,形成小論文。學生從形成論文的過程中翻閱了大量資料,並對相關內容進行了分析歸納,最後形成了自己的結論和觀點。在形成論文的過程中,學生學到了大量知識,並學到了獲取知識的方法和形成了創新意識。這種方法是「授人以漁」,而非我國通常的教育模式「授人以魚」。美國的學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進行這樣的研究學習,到了初中,其研究水平和論文水平與我國大學四年級學生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國大學四年級學生才開始要求寫論文)。其大學生的研究水平和論文水平就更高了。〔14〕美國聯邦及州法院不但有法院的大圖書館,而且每個法官還有自己的小圖書館,法官能充分利用圖書館的資料進行研究學習和查閱資料,法官形成了繼續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觀念。〔15〕法院如何提高現有法官素質,筆者認為進行研究型學習是比較現實的和可行的方法和途徑。首先,法官個人微薄的薪金不可能用於購買大量的書刊,而絕大部分法院卻有能力成立一個小型圖書館或資料室。很多法院領導只重視物質建設,不重視法官素質提高的投資,典型的表現在有的法院買了很多車輛,而這些並不完全用於一線辦案,這些車輛多則三、四十萬元,少則幾萬元,但就是不捨得花幾萬元建一個圖書館或圖書資料室。有的法院每年也花了相當部分資金購買了一些法律圖書和訂購了法學雜志,由於沒有集中管理,這些資料流散到各庭和各人手中存放箱底,失去了其使用價值。其二,法官有時間進行研究學習。據筆者了解附近幾個法院情況,即便法院辦案再忙,也有相當部分法官八小時後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泡茶館、打撲克上,或者無所事事,看電視過日子。若利用圖書館形成了一種圖書館文化,則會吸引法官利用大量的業外時間搞學習和研究活動。其三,法官有能力進行研究型學習。目前,相對公務員而言,在職的法官素質不是很差,而且天天接觸案件,有一定的實踐和理論基礎,完全有能力進行法學及實務研究。法院應硬性要求法官每年進行一些理論和實務研究,撰寫一定數量的論文,對研究成果顯著的給予獎勵。其四,圖書館學習法的學習方式。圖書館應及時購置社科、法學新書,並訂購若干社科、法學雜志,圖書館內設閱覽室,法官以圖書館和閱覽室為研究學習中心,條件好的可設置學習討論室,供學習討論之用。
通過圖書館為法官學習的俱樂部,並輔以專題討論、學習論壇和研究比賽活動,及一些硬性措施和軟性獎勵辦法,將會在法院形成學習研究理論法學和實用法學的文化氛圍,法官的人文素養和專業素質將會隨著學習研究的深入得到不斷提高,司法公正將在學習型研究型法官的手中得以保證。

❻ 對如何提高院紀檢監察幹部素質的幾點思考

當前隨著法官隊伍建設的不斷加強,反腐工作不斷深入,全面提升法院紀檢幹部隊伍的整體綜合素質已日益緊迫,加速知識更新,形成有利於優秀紀檢監察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人才發展機制亟待形成。以此展示人民法院紀檢監察幹部的嶄新形象,推進法院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努力提高人民群眾對法院審判工作和法院隊伍建設的滿意度。 一、提高法院紀檢監察隊伍素質的意義 提高紀檢監察隊伍是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是貫徹落實「五個嚴禁」、「十條禁令」,確保法院實現「公正司法、公平司法」監督的重要力量。 (一)提高紀檢監察隊伍素質是順應形勢發展的必然選擇 提高紀檢監察隊伍是時代的呼喚。當前,隨著反腐倡廉工作和懲防體系建設進一步深入,新問題、新情況層出不窮,需要我們去了解、去認識;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涌現,需要我們去把握、去解決。紀檢監察工作所面臨的考驗和挑戰大多是過去沒有經歷過的,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也沒有統一的模式可用,更沒有退路可走。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逐步推進,我們只有不斷加強學習,不斷豐富和更新知識,以先進司法理念和科學知識武裝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尋找解決問題的應對之策,更好推進反腐倡廉建設。 (二)提高紀檢監察幹部素質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 科學發展觀是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最新成果,是法治社會及和諧社會創建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以讓群眾滿意為最終目標,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期待。為確保監督准確到位,就必須學習、學習、再學習,不斷增強做好法院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地本領,更好的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三)提高紀檢監察隊伍素質是隊伍建設年活動需要 知識的力量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整個經濟社會生活。隨著知識更新的周期加快,知識積累速度也日益提高,大量新類型案件不斷湧入法院,也給做好新時期法院紀檢監察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2011年紀檢監察系統「隊伍建設年」活動對紀檢監察幹部同樣提出新的要求。要提升紀檢監察隊伍整體的素質,就要突出加強學習,使紀檢監察幹部做到在努力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自覺改造主觀世界,在推進審判事業監督的同時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加強自身素質的修養,特別是業務素質和業務能力的提高。如果不加強學習,知識就會老化,能力就會退化。因此,就需要審時度勢,使每個紀檢監察幹部深刻認識到,不學習就要落伍,就要被時代淘汰。要把握時代脈搏,增強學習動力,提高學習能力,凸顯學習效力,真正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和精神追求來對待,在學習中堅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養、錘煉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 (四)提高紀檢監察幹部素質是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必然要求 我們黨明確提出了創建學習型政黨、創建學習型社會的戰略目標,這是一項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全黨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廣泛參與。作為紀檢監察機關就是要按照創建學習型政黨的要求,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廣大紀檢幹部的頭腦,努力打造學習型班子和學習型紀檢監察幹部,著力提高紀檢監察隊伍的政策理論水平、科學決策水平,著力提高隊伍的思想政治水平、業務水平、文化水平和職業道德水準等,努力創建一支黨性強、素質高的紀檢監察隊伍。這是新形勢下人民法院紀檢監察隊伍的內在要求和必經之路。所以,我們要把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努力提高紀檢監察幹部的素質。 二、提高紀檢監察幹部素質要樹立學習的理念 紀檢監察幹部首要的任務就是通過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在全院確立倡廉、守廉理念,營造濃厚氛圍。 一是要確立「學習為本」的理念。學習是工作的基礎,是前進的動力,只有樹立起「學習為本」的理念,才能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意識,才能為開展好工作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是要確立「時時學習」的理念。只有時時學習,「活到老、學到老」,終身接受教育,才能真正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已的政策理論水平、業務能力和自身道德修養的提高。 三是要確立「處處學習」的理念。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使學習與工作、生活融為一體,努力實現「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和「生活學習化、學習生活化」目標,不斷適應法院新時期反腐倡廉的工作發展和自身成長的需要。 四是要確立「集體學習」的理念。把個人基礎上的學習上升為集體的學習,通過集體的學習與交流,形成抓黨風廉政建設的濃厚氛圍。 五是要確立「創新學習」的理念。「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學貴創新,通過「創新學習」,改變傳統的工作方式和思維習慣,對審判監督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勇於探索,勤於創新,為維護「公正司法,公平司法」促進司法公正,創出一條新路。 三、如何提高法院紀檢監察幹部素質 (一) 學習政治理論,提高政治素質和理論水平。堅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黨的十七大精神武裝自己的頭腦,在學習其精神實質掌握其科學體繫上下功夫。通過學習,增強大局意識,增強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做到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都能服從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堅定政治信念不動搖。 (二)學習業務和職業技能,提高業務素質。時代在發展,新的法律法規和理論層出不窮,這就要求法院紀檢監察幹部要研究新形勢審判監督規律掌握,同時,要努力學習與審判監督緊密相連的財務、金融、計算機、心理學等專門知識。積極參加疑難案件評析、典型案例評比、調研成果評比等活動,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新時期監督能力提高。 (三)學習辦案的技巧藝術,提高實際工作能力。紀檢監察幹部要掌握辦案的技巧和藝術,如何把每一起案件對辦成鐵案和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案件,要注意探索和改進辦案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針對不同的案件採取機動靈活的技巧和方法,善於總結、勇於實踐。還要學會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在學習中提高、在實踐中完善,不斷提高紀檢監察幹部實踐經驗,提高駕馭辦案的能力,扎實推進法院紀檢監察幹部辦案的能力。 (四)學習紀檢監察幹部道德規范和社會良知,提高職業道德修養。紀檢監察幹部特殊地位決定了紀檢監察幹部的道德和良知非常重要,如果紀檢監察幹部缺乏良知和崇高的道德品質,思想意識偏離了正確的方向,即使業務再精,能力再強,也不可能在辦理案件體現出公正與效率。在學習中錘煉社會良知,提高道德品質修養,不斷凈化和提高精神境界。。錘煉職業紀律和職業形象,向社會展示紀檢監察幹部勤政清廉的職業魅力和廣博精深的職業技能。 四、提高法院紀檢監察幹部素質應選擇載體 一是開展「讀好書、辦好案、做優秀紀檢監察幹部」活動。要求紀檢監察幹部在業余時間集中精力讀書學習,鑽研法律,追求學問,不虛度時光,不貪圖玩樂。在活動中,要做到博覽群書,不僅要看黨紀、政紀方面書籍,更要廣泛涉獵政治、歷史、文學、美學、心理學等專業,同時跟蹤學習現代科技知識、金融知識等,並適時開展讀書心得交流活動,以此陶冶紀檢監察幹部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通過活動開展,營造「比優創先」的工作氛圍,通過「比辦案質量、比服務態度、比貢獻大小、比清正廉潔」,爭做黨的忠誠衛士。 二是開展辦案經驗交流活動,提高辦案質量水平。 三是採取走出去,請進來辦法,讓紀檢監察幹部多參加各種形式學習活動,從而開闊紀檢監察幹部視野。 四是開展案件質量評析活動。要每季度召開一次案件質量評析會,通過交流,切實提高案件辦理質量。 五是開展理論研討活動。每年要舉辦一次理論研討會,以此大興理論研討之風,造就一批有思想、善觀察、勤思考的紀檢監察幹部,最終形成學風濃、正氣盛、事業興的良好局面。 (閆亞偉)

❼ 法官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

(一)保障司法公正公正是司法工作的本質特徵和生命線,是法官必須遵守的基本准則:因此,《基本准則》將其作為第一項准則。這一準則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全面實現司法公正。《基本准則》第1條規定,法官在履行職責時,應當切實做到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並通過自己在法庭內外的言行體現出公正,避免公眾對司法公正產生合田的懷疑,司法公正的內容是豐富和全面的、《基本准則》從不同方面對法官提出了基本要求:
第一,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法官要通過對案件的審判,制裁違法行為,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及其他合法權利,實現公正的結果,同時,法官還必須遵循法定的訴訟程序,保護所有當事人在訴訟中的平等地位。實體公正是程序公正的目的,程序公正是實體公正的保障。隨著法治的發展,程序公正的獨立價值也日益顯現出來。因此,《基本准則》將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共同作為對法官的基本要求。
第二,實際公正和形象公正。法官追求公正的結果,遵循公正的程序,這些直接影響當事人權利義務的公正要求為實際公正。同時,法官還應當表現出形象上的公正,避免公眾對司法公正產生合理的懷疑。如果法官對案件的實體處理結果錯誤或者違反法定程序,則實際構成司法不公;而法官的某些行為、態度、言詞可能並不違反法定程序,也與實體結果無直接關系,但如果引起不公正的懷疑,則也違反了法官職業道德准則。
2、遵守迴避規定。迴避制度是我國三大訴訟法所確立的基本制度,《基本准則》對此予以重申,而且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第3條規定,法官在審判活動中,除了應當自覺遵守法定迴避制度外.如果認為自己審理某案件時可能引起公眾對該案件公正裁判產生合理懷疑的,應當提出不宜審理該案件的請求。據此,法官除了嚴格按照訴訟法規定的迴避事由迴避外,還應當充分考慮其他任何雖然不會影響公正裁判,但可能引起公眾合理懷疑的情況,或者認為自己可能無法確保公正的情況。一旦發現存在這些情況,則可以向審判長或者院長提出不再審理此案的請求。
3、抵制關系案、人情案。由於我國歷史文化傳統的影響,人情、關系成為最容易影響司法公正的因素之一。因此,《基本准則》第4條規定,法官應當抵制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或者案外人利用各種社會關系的說情,並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4、公開審判。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公開審判是一項基本訴訟原則,是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措施。《基本准則》第6條規定:法官應當公開並且客觀地審理案件,自覺接受公眾監督。但是,法律規定不公開或者可以不公開審理的除外。這里不僅規定了公開,而且對法官審判工作的客觀態度也提出了要求。
5、保持中立地位。《基本准則》第11條第1款和第3款規定,法官審理案件應當保持中立。法官中立的規定,主要是確保法官始終處於中立裁判的地位,而不偏向任何一方當事人,更不能對當事人進行壓制。為此,《基本准則》第11條第2款和第3款規定,法官在宣判前,不得通過言語、表情或者行為流露自己對裁判結果的觀點或者態度;法官調解案件應當依法進行,注意言行審慎.避免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對其公正性產生合理的懷疑。第5條規定,法官不得違背當事人的意願,以不正當的手段迫使當事人撤訴或者接受調解。
6、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國的憲法原則,也是法官在審判工作中應當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則。《基本准則》第10條規定,法官在履行職責時,應當平等對待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不得以其言語和行為表現出任何歧視,井有義務制止和糾正訴訟參與人和其他人員的任何歧視性言行;法官應當充分注意到由於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健康狀況和居住地等因素而可能產生的差別,保障訴訟各方平等、充分地行使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
7、禁止單方接觸。《基本准則》第8條規定,法官在審判恬動中,不得私自單獨會見一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為實現司法公正,法官應當為雙方當事人實現訴訟權利平等提供條件,其中之一便是保證當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向法官闡述自己對案件的看法和自己的主張、理由。如果法官單獨會見-'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實際上就等於剝奪了對方當事人申辯的機會,有損於司法公正。
8、以理服人。《基本准則》第12條規定,法官對與當事人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有關的措施和裁判應當依法說明理由,避免主觀、片面地作出結論或者採取措施。這一規定主要是為了避免法官主觀、片面地作出結論或者採取措施,從而使當事人贏得明明白白,輸得口服心服。這種增強說理性的要求也被譽為:深層次的公開審判,是贏得司法權威、樹立司法公信的乙項重要規范。
9、審慎處理法官與法官、法官與當事人或律師之間的關系。《基本准則》第14條規定,法官除履行審判職責或者管理職責外,不得探詢其他法官承辦案件的審理情況和有關信息;不得向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辯護人泄露或者提供有關案件的審理情況、承辦案件法官的聯系方式和其他有關信息;不得為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辯護人聯系和介紹承辦案件的法官。
10、正確處理與媒體的關系。大眾傳媒日益成為一種影響廣泛的力量。正確處理司法與傳媒的關系,已成為維護司法公正所應考慮的重要方面。為此,《基本准則》第15條規定,法官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應當避免受到新聞媒體和公眾輿論的不當影響。第16條規定,法官在公眾場合和新聞媒體上,不得發表有損生效裁判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的評論。如果認為生效裁判或者審判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可以向本院院長報告或者向有關法院反映。
11、維護司法獨立。司法獨立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因此維護法院和法官的獨立直接關繫到司法公正的實現。為此,《基本准則》從以下三個方面對法官獨立提出了明確要求:
一是外部獨立。《基本准則》第2條規定,法官在履行職責時,應當忠實於憲法和法律,堅持和維護審判獨立的原則,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不受來自法律規定之外的影響。審判獨立原則在我國憲法、人民法院組織法、法官法、三大訴訟法中已有明確規定。這一規定所強調的是法官在行使審判權時獨立於司法體系外的其他國家權力和其他影響。
二是內部獨立。《基本准則》第13條規定,法官應當尊重其他法官對審判職權的獨立行使,並做到:
(1)除非基於履行審判職責或者通過適當的程序,不得對其他法官正在審理的案件發表評論,不得對與自己有利害關系的案件提出處理建議和意見;
(2)不得擅自過問或者干預下級人民法院正在審理的案件;
(3)不得向上級人民法院就二審案件提出個人的處理建議和意見,這一規定旨在排除法院系統內部對法官獨立審判的干涉和影響。
三是法官內心獨立。《基本准則》第7條規定,法官在審判活動中,應當獨立思考、自主判斷,敢於堅持正確的意見。這就要求法官不論在何種情況下,都應當有獨立意識,自覺地對案件作出判斷,排除各種不當影響,並有勇氣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
12、履行監督義務。司法公正的實現需要所有法律職業人員的共同努力。法官在訴訟活動中,可能會發現其他法官、其他法律職業人員違反職業道德、影響司法公正的情況。對此,《基本准則》第17條規定,法官根據獲得的情況確信其他法官有可能或已經違反法官職業道德,或者其他法律工作者有可能或已經違反職業道德,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採取適當的措施向有關部門或者有關機關反映。
(二)提高司法效率
公正與效率是審判工作的主題。沒有效率,公正也就不可能真正實現。因此,《基本准則》將提高效率作為法官職業道德的一項基本准則。這一準則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勤勉敬業。法官勤勉敬業是使司法職責得以優質離效實現的基本條件。法官應當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開拓創新,忠於職守.勤奮工作,盡職盡責,樹立良好的工作作風,端正工作態度,遵守工作紀律,全面高效地完成司法職責。日常工作中,我們也會聽到對某些法官的批評,例如批評某人工作不認真、不踏實、不負責任、不投入或者沒有工作熱情。這些都是法官缺乏勤勉敬業精神的表現。為此,《基本准則》第18條規定,法官應當勤勉敬業.全身心地致力於履行職責,不得固個人的事務、日程安排或者其他行為影響職責的正常履行。
2、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的規定。三大訴訟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對於法官審判案件應當遵循的審限作了明確的規定。在審限內審結案件,以及在法定期限內完成生效裁判文書的執行,是提高司法效率、實現司法公正的重要體現。因此,《基本准則》第19條規定,法官應當遵守法律規定的訴訟期限,在法定期限內盡快地立案、審理、判決。第22條規定,法官在執行生效法律文書時,應當依法採取有效措施,盡快予以執結。
3、注重效率。法官除嚴格按照法定的審限審理案件外,還應當在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注重效率,杜絕拖延,節約時間。《基本准則》第20條規定,法官必須杜絕粗心大意、無故拖延,貽誤工作的行為,認真、及時、有效地完成本職工作並做到:
(1)合理安排各項審判事務,提高訴訟效率;
(2)對於各項司法職責的履行都給予足夠的重視,對於所承辦的案件都給予同樣審慎的關注,並且投入合理的、足夠的時間;
(3)在保證審判質量的前提下,注意節省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的時間,注重與其他法官和其他工作人雖共事的有效性。此外,法官在審判活動中應當監督當事人遵守訴訟程序和各種時限規定,避免因訴訟參與人的原因導致不合理或者不必要的延誤。
(三)保持清正廉潔法官在職業道德上的清正廉潔准則,是指法官應保持在物質利益和精神生活方面的純潔與清廉,合理地處理公職與私利之間的關系,正確對待外部的不當利益,不得直接或者間接地利用職務和地位謀取任何不當利益。這一準則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不得接受訴訟當事人的錢物和其他利益。《基本准則》第24條規定,法官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的款待、財物和其他利益。據此,法官對於訴訟當事人的任何利益都應當拒絕接受,不論這種利益是大是小.是直接對法官的收買,還是以其他沒有直接利害關系酌方式出現。只有這樣,法官才能保持清正廉潔。
2、不得經商。法官參與工商業活動,不僅會分散法官的工作精力,有違勤勉敬業的要求,而且因為介入經濟關系而不可避免地與其他工商業者發生經濟往來,從而不僅會影響法官公正司法,而且還會導致公眾對法官的廉潔形象產生合理懷疑。因此,《基本准則》第25條規定,法官不得參與可能導致公眾對其廉潔形象產生不信任感的商業活動或者其他經濟活動。
3、不得以其地位、身份、聲譽謀取利益。法官作為行使國家司法權的公職人員,其地位、身份、聲譽本身就是一種影響。但從職業道德的角度來看,法官的這些財富只能用於履行司法職責,而不得用於謀取私人利益。為此,《基本准則》第26條規定,法官應當妥善處理個人事務,不得為了獲得特殊照顧而有意披露自己的法官身份;不得利用法官的聲譽和影響為自己、親屬或者他人謀取私人利益。
4、保持正常的生活方式和水準。現階段我國法官的收入尚不算很高,因此,法官的日常生活消費應當與自己的收入基本相符,一旦出現生活奢華的情況,就很容易引起公眾對其收入來源的合理懷疑,從而影響司法公正的形象。或許有的法官因其親屬收入較高而生活條件很優越,但公眾並不一定了解其親屬的情況,從而引起公眾對其清正廉潔的不必要懷疑。為此,《基本准則)第27條規定,法官及其家庭成員的生活方式和水準,應當與他們的職位和收人相符。此外,《基本准則》第29條規定,法官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如實申報財產。
5、不得提供法律服務。法官是法律爭議的裁判者,必須保持中立的地位。因此,《基本准則》第28條規定,法官不得兼任律師、企事業單位或者個人的法律顧問等職務;不得就未決案件給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提供咨詢意見和法律意見。必須指出,不論這種兼職或咨詢是有償的,還是無償的,都在禁止之列。
6、約束家庭成員。在很多情況下,家庭成員的行為對法官的清正廉潔具有重大影響,甚至有少數法官的親屬利用法官的地位、身份、聲譽來獲取不正當利益。為此,《基本准則》第30條規定,法官必須向其家庭成員告知法官行為守則和職業道德的要求,並督促其家庭成員不得違反有關規定。
(四)遵守司法禮儀所謂司法禮儀,是指司法活動的主體(包括法官、檢察官、律師、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以及其他參與司法活動的官員、旁聽人員等)在司法活動中所應當遵守的禮節、儀式和其他交流與行為的態度和方式 在所有職業中,特別是涉及國家權力的職業中,法官職業是最需要講究禮儀的職業之一。司法禮儀不僅能夠維護法庭亡的正常活動秩序和法官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它能夠為司法的文明和權威提供保障;法官尊守職業禮儀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
1、尊重並禮貌對待當事入和其他訴訟參與人。這方面的要求與普通人之間的禮節要求相似,但法官還必須遵守另外一些規范,以保證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得以實現。《基本准則》第32條規定,法官應當尊重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人格尊嚴,並做到:
(1)認真、耐心地聽取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發表意見;除非因維護法庭秩序和庭審的需要,開庭時不得隨意打斷或者制止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發言;
(2)使用規范、准確、文明的浯言,不得對當事人或其他訴訟參與人有仟何不公的訓誡和不恰當的言辭。
2、遵守法庭規則。法庭規則是進入法庭的所有人都應當遵守的規定和准則,為保證法庭秩序所必需,其許多內容屬於司法禮儀的范疇。(基本准則)第33條規定,法官開庭時應當遵守法庭規則,並監督法庭內所有人員遵守法庭規則,保持法庭的庄嚴,並做到:
(1)按照有關規定穿著法官袍或者法官制服、佩戴徽章,並保持整潔;
(2)准時出庭,不缺席、遲到、早退,不隨意出進;
(3)集中精力.專注庭審,不做與審判活動無關的事。
(五)加強自身修養把加強自身修養作為法官的一項職業道德義務時,應當納入這一義務范圍之內的修養是指那些與法官職業形象、權威以及司法公正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個人素質,而不是泛指普通公民應當具備的素質。根據《基本准則》的規定,從加強自身修養的角度,我國法官應當具備以下三個方面的素質:
第一,良好的治素質。政治素質決定著法官行使審判權的立場和態度,體現著為誰掌權、為誰服務的政治傾向。因此在我國,不論對公務員還是法官,都要求具備良好的政治囊質。
第二,良好的業務素質,業務索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法官履行審判職責的質量,影響國家審判權作用的正常發揮。作為行使國家司法權的公職人員,法官必須具備與其職業要求相適應的業務素質。
一個法官應當具備的業務知識和職業能力十分廣泛,一切可以幫助法官有效、正確地實現司法職責的知識和能力都是所需要的素質,這些素質主要包括:
(1)扎實的法學理論基礎;
(2)濃厚的法律意識;
(3)豐富的法律知識;
(4)高超的職業技能;
(5)對社會現實的充分認識。
第三,良好的道德素質。這里所說的道德素質不是特指法官的職業道德,而是法官作為一個普通人所應具有的個人品質和公德素質:法官作為社會的一員,除以自己的職業行為樹立法官職業的形象外,在日常生活和處理社會關系、個人事務過程中,也以其表現出的是非和善惡標准體現法官的素質,從而影響法官職業的可信度與審判權的有效行使。一個法官應當具備的道德品質范圍十分廣泛,用現代語言表述,就是愛國奉獻、誠實善良、正直無私、團結互助、愛崗敬業、開拓進取、嫉惡如仇、剛正不阿等。
根據《基本准則》的規定,法官在加強自身修養方面應當做到:
1、法官應當加強修養,具備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品行,忠實地執行憲法和法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2、法官應當具有豐富的社會經驗和對社會現實的深刻理解。法官應當具備忠於職守、秉公辦案、剛正不阿、不徇私情的理念.懲惡揚善、弘揚正義的良知,正直善良、謙虛謹慎的品格,享有良好的個人聲譽。
3、法官有權利並有義務接受教育培訓,樹立良好的學風,精研法理,汲取新知識.提高駕馭庭審、判斷證據、製作裁判文書等各項司法技能,具備審判工作所必需的知識和專業能力。
4、法官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嚴格自律,行為檢點,培養高尚的道德操守.成為遵守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的楷模。
(六)約束業外活動作為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的約束業外活動,要求法官不參加不適當的司法外活動,而且在參加適當的職務外活動時應當盡量避免該行為與司法職責相沖突,以維護法官職業形象和司法尊嚴,增加社會對司法的信任。根據《基本准則》的規定,這一準則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法官從事各種職務外活動,應當避免使公眾對法官的公正司法和清正廉潔產生合理懷疑,避免影響法官職責的正常履行,避免對人民法院的公信力產生不良影響。
2、法官必須杜絕與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會公德和良好習慣相違背的,可能影響法官形象和公正履行職責的不良嗜好和行為。
3、法官應當謹慎出入社交場合,謹慎交友,慎重對待與當事人、律師以及可能影響法官形象的人員的接觸和交往,以免給公眾造成不公正或者不廉潔的印象,並避免在履行職責時可能產生的困擾和尷尬。
4、法官可以參加有助於法制建設和司法改革的學術研究和其他社會活動。但是,這些活動應當以符合法律規定、不妨礙司法公正和維護司法權威、不影響審判工作為前提。法官不得參加帶有邪教性質的組織;不得參加營利性社團組織或者可能借法官影響力營利的社團組織。
5、法官發表文章或者接受媒體采訪時,應當保持謹慎的態度,不得針對具體案件和當事人進行不適當的評論,避免因言語不當使公眾對司法公正產生合理的懷疑。法官在職務外活動中,不得披露或者使用非公開的審判信息和在審判過程中獲得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以及其他非公開的信息。
6、法官退休後應當繼續保持自身的良好形象,避免因其不當言行而使公眾對司法公正產生合理的懷疑。

❽ 在新形勢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執法人員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通過學習必讀篇目,對照黨章有關規定和「兩個務必」以及「八個堅持」、「八個反對」要求,認真反思了自己在黨性方面存在的問題,我深刻認識到,自己與新時期合格黨員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一、存在的問題 (一)在理想、信念方面,自己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責任意識和政治敏銳性。在審判工作中,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覺性不強。 (三)在黨的觀念方面,片面地認為,審判應該獨立。對市委、市政府過問的案件及市人大、政協對法院工作的監督,存在抵觸情緒,認為這是干擾法院獨立審判。 (四)在業務學習和工作方面,存在不適應的問題。近年來,工作滿足於過得去,缺乏開拓創新意識,對新形勢下審判工作中出現新情況、新問題缺少對策,審理復雜案件、破解難題的能力不強。 (五)在紀律作風方面,參加黨組織開展的活動不夠積極。尤其是近幾年,對機關黨委組織的活動缺乏興趣,對黨委組織的政治學習在態度上不認真,得過且過;紀律觀念比較淡薄,工作作風比較鬆懈,在審判工作中,出現了一些失誤,造成了不良影響。2002年,我在審理一起房屋買賣糾紛案件中,將一次庭審筆錄丟失。此案審理結束後,敗訴一方當事人以此為由到處上訪,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放鬆了理論學習。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特別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不夠,政治理論水平不高,總覺得自己是一個普通的法官,能夠依法做好審判工作就是講政治了。 (二)放鬆了對世界觀的改造。隨著年齡的增長,個人主義、享樂主義也不斷有所滋生。在司法實踐中,宗旨觀念淡薄,群眾利益觀念不強。 (三)全局觀念和大局意識比較淡薄。對做好審判工作與全市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認識不深,不能自覺地把自己的工作同全市的改革發展穩定聯系起來,做好自己工作。 (四)進取精神不強,滿足於維持現狀,缺乏鑽研精神。對新形勢下審判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不夠,使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水平不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影響了辦案的質量和效率。 (五)在思想作風、工作作風、組織紀律方面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尤其是在工作作風上,不夠嚴謹細致,工作責任心不強,總認為不會出大問題,丟失筆錄事件的發生就是這種思想所致。 三、下步整改措施 隨著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不斷深入,通過對照檢查,分析評議,使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也更加增強了我改正錯誤、提高自己思想素質的信心和決心;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決心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 第一,加強理論學習。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增強責任意識和政治敏銳性。自覺接受黨的領導,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體現出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第二,增強宗旨意識。個人利益永遠服從於黨和人民的利益。在具體工作中,堅決克服對當事人態度生冷的現象,努力為群眾排憂解難,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從提高法院公信度和樹立法官良好形象出發。 第三,增強大局觀念。堅決克服過去在辦案中全局觀念和大局意識淡薄的問題,在工作中自覺地服從、服務於大局,自覺地把自己的工作同全局聯系起來,認真做好本職工作。 第四,培養良好的作風。在今後的工作中,增強工作責任心,堅決杜絕丟失筆錄這類事件的發生,逐漸養成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自覺遵守政治紀律、工作紀律和審判紀律,正確看待手中的權力,廉潔自律,堅決杜絕辦「關系案」。 第五,努力學習業務。努力提高法學理論水平,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最佳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審判工作中去。

❾ 為何做法官以及如何做一名優秀法官

人生有夢才精彩,法官是我人生的夢想。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終於實現了做一名法官的夢想,既感到高興又感到彷徨,因為如何才能夠做一名稱職的法官,一名好法官的困惑一直圍繞著我,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我的心慢慢的也點釋懷了,好像有點明朗了。當然,我深知,這僅僅是一種初步的體會,我以後的路會更長,這種困惑將伴隨我的一生,我也必將會為此而踐行一生。 法官是法治社會的一個精英群體,如果你僅僅把它當作謀取生活的手段,就褻瀆了它的神聖。法官是一種境界,是融法律與品格為一體的境界;法官是一種人生,是在追尋正義的過程中修善自我的人生;法官是一種信念,是獲取人生輝煌的信念。正是如此,我才渴望成為一名法官,並最終實現了我的法官夢! 公正的審判是法院工作的核心,是法院職能的集中體現,是樹立司法權威即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關鍵.要做到公正審判,必須加強法官隊伍自身建設。法官,是司法機關的細胞,司法機關的司法能力建設有賴於法官的司法能力建設.因此,從狹義上講,司法能力建設的就是法官的司法能力建設。而正確適用法律、公正高效司法,保障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的能力.不難看出,這是從整體上對法院工作提出的要求和期望.但這幾個方面的能力,實際上是通過法官素質的提高來加強的.可以說,法官的司法能力建設與司法能力建設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小流匯成江河,磚木蓋成樓房,只有依靠法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加強自身的司法能力,法院的司法能力的提高才能實現.因此,法官在司法能力建設中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其地位是無可替代的. 一個淺顯的道理:合格的法官不是終身的,做一個法官,不易;做一個好法官就更難。大家都知道不進則退的道理,昨天的合格法官、優秀法官,今天不一定合格,更不一定優秀。只有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不斷地學習和探索,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法官。要成為一名合格優秀的法官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需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學習、實踐、歷練,它既是一個法官從初任到成熟的過程,也是一個人從青澀到成熟的成長歷程。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法官,我認為必須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努力。 一、法官必須不斷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承擔著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維護正義的神聖職責,只有具備完善的人格,勇於面對壓力的法官,才能成為適應社會需求的合格法官。法官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乃至一言一行,都會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在群眾中產生各種不同的影響。因此,法官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開展審判活動,領悟做人的道理,完善自己的人格。, 並能深入其中,理解其法學原理,這是我們法官在提高自己的學法能力中尤其要注意的.學習要克服為了學習而學習,機械應付,要有熱情,能拓展自己的思維.要全面理解法律原意,整體上加以掌握,忌單個的條文片面理解,將法律條文作聖經.另一個是用法能力,即依法辦案能力.這種能力,是提高法官司法能力的關鍵.知識學來並非束之高閣,而是要運用到具體案件中,將法律作為評判案件的標准.要將法律的規定與現實社會中的現象有機結合起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發揮應有作用. 二、法官必須做到博學多才。法律是一門藝術,它需要長期的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在未達到這一水平之前,任何人都不能從事案件的審判。法官是法律人,是國家法律的執行者和公平正義的維護者,應該具有淵博的法律知識和高超的審判技能。淵博的法律知識和高超的審判技能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後天的不斷學習而獲取的。在學習中,要不斷提高兩種能力:一個是學習能力,即吐故納新的能力。孔子曰:溫故而知新,正是說的如何提高人的學習能力。法律更新很快,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吐故納新,如何及時更新自己的法律知識,迅速掌握現行的法律。如果沒有專業的法律知識,沒有嫻熟的審判技能,沒有豐富的社會科學知識,就很難勝任審判工作。 法官的博學多才,首先表現在對法律的精通與知新方面。精通,就是要掌握法律的基本理論,了解法律產生發展的歷史和現狀,以及發展趨勢和社會作用,掌握法學原理,探究法律要旨,理解和領會立法意圖。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抓住要領,運用自如。知新,就是要學習和掌握新頒布實施的法律法規。有人說法官是孤獨的職業,是因為法官是一個依靠一個人的能力就能完成工作的職業,不需要很多人組織在一起來完成工作,是通過個體的思想和智慧履行職責,思想和智慧只有在獨處的環境中才會產生。思考需要自信和孤獨,孤獨是法官思考所必須的時間和空間,是閑世人之所忙,忙世人之所閑的境界。法官應該有自己的人生軌跡和方向,做自己願意做、應該做的事情,從己而不從眾。當代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科學知識分化急劇,新陳代謝迅速,作為調節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法規不斷出台,新的法律知識越來越多。這就要求我們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論,掌握新法律,新要求,不斷充實自己,豐富和完善法律知識。專業知識的精通與知新,要求我們必須始終自覺地堅持學習,始終站在法律的前沿。 此外,一名合格的法官還必須掌握豐富的社會科學知識,既要掌握自然科學常識和邏輯學、心理學、法醫學方面的知識,又要掌握語言學、文字學和文學寫作方面的知識,還要握歷史、地理、人文科學等方面的知識。從某種程度上講,一名合格的法官就是一部匯集網路的科學詞典,只有博學多才,才能細察萬象,明斷是非。 三、法官必須做群眾的貼心人。維護公平和正義,保護國家、集體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是法官的神聖職責。法官在現實中要多接觸一些案例,要多深入鄉村、企業了解群眾的生產和生活,了解他們的疾苦,掌握現存的一些社會矛盾和弊端,分析產生的原因及對策。通過到社會中學習磨練,不斷提高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只有讓廣大人民群眾信任法官,才能樹立起法律的威信。因此,我們要通過開展審判工作,努力縮短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情感距離,用自己的全部行為教育廣和引導大人民群眾學法、知法、懂法、守法。要善於了解群眾的最關心的問題,善於解決群眾最急需解決的困難,要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體諒他們的難處與痛苦,切實為群眾排難解紛,切實保護群眾合法權益,做廣大人民群眾的貼心人。 第一,要有一顆良心。在辦案中,可能由於個人的法律知識水平高低不同,法律適用會有所不同,那是個人的認識問題,但是如果法律事實的認定不同,那不是單純的個人認識問題,而是一個人做人原則問題,沒有一顆最起碼的做人應有的良心。古人說:法官之上是法律,法律之上就是良心,小節不察生大隙,舉頭三尺有神明,做為一名法官,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要有一顆良心,一顆為民之心,為公之心,這樣才能對得起我們自已,不失自已做為一個人的根本,最起碼可以使自已所辦理的案件擺脫其它因素的束縛,才能經得起歷史的考驗。 第二,要保持一顆感恩心。感恩我們的父母,因為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並養育了我們;我們感恩社會,因為是社會成就我們每個人的成長,使我們成為棟梁;我們感恩生活,因為是生活帶給了我們磨難,並使我們能夠享受每一滴幸福;我們感恩我們工作,因為是工作給了我們生活來源,並從中體會了職業的快樂,追求到了人生的價值,當然我們也要感恩每一起案件,每一位當事人,因為是他們的每一滴血和淚,敲響了我們做人的警鍾,帶來了做人的啟示,使我們更加珍惜我們自已的每一刻幸福。因此始終保持一顆感恩心,可以使我們在百忙之於,忙的有價值,有光彩,才能樂在當下,體會出創作之快樂、唯美之快樂、責任之快樂。 第三、要有一顆廉潔之心。作為一名法官,要做到風清法正,只有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已之心,養成良好的生活作風,才能抵制社會的不正之氣,才能守護住自己純潔的心靈,守住我們廉潔的做人底線。那我們就要做到六慎即:慎微、慎言、慎察、慎出、慎行、慎獨。在處理問題時一定要防微杜漸、三省五審、獨善其身。同時我們也一定要把握好四關即:人情關、親情關、說情關、委屈關。在面對自已的親朋好友時,我們一定要堅守自己的信念,要對他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我相信是朋友,一定會給予理解和支持。當然如果是昔日領導,我們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可以為之提供方便,但是這種方便不是讓你徇私枉法,而是讓你能夠在法律范圍內給予方便,實在做不到,可以實事求是的向其解釋,我相信都能夠理解,畢竟曾經他們也經歷過嘛!因此我們要做到六慎、四關很不易,但是我們一定要為之而努力,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不畏懼,不卑不亢,才能始終保持一顆廉潔之心。 第四、要有一顆平常心。法官也是一個人,一個社會中普普通通的人,我們沒有比他人更高的特權,也沒有比他人更高的地位,我們一定要尊重他人,我們跟他們的差別是職業不同,僅此而已。由於受我國傳統思想的影響,官本位思想較嚴重,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很多人感覺自己是個法官,很了不起,可以為所欲為,其實這是很危險,尤其是對剛進入法官隊伍的我們來說,更危險。很多已經執業很長時間的法官都知道,法官是個高危險職業,有人比喻是刀尖上的舞者,的確如此。因此我們要學會用平常心善待自已,善待工作,善待他人,始終保持一個平和心態,只有這樣,我們在對待當事人的時候,才能做到平等對待,才能不會用有色眼鏡來看待他們,才能不會漠視他們的權利,特別是面對一些蠻不講理的當事人時,始終保持一個平和心態,尤為重要。因此如果我們能將自己做到了平庸而不平凡的境界,那我們的人生價值也就徹底的體現出來了。 四、法官必須做到與時俱進,要有審時度勢的政治覺悟。作為一名法官,我們要有堅定的政治信念,這也許很多人不屑,其實我開始也有一點,認為這樣很空洞,但是我細細的體會後,我才發現這是多麼的必要呀。法官要具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就要考慮國家之政策,這樣有助於辦理案件。比如:專項斗爭的開展(二搶一盜);馬錫五巡迴審判方式;調解年活動等,這些活動在對於我們日常辦案中影響是很大的,如果你不了解這些內容,即便是你的判決沒有錯誤,但是社會效果不理想,也是不行的,也是不能做為一個好的判決推廣的,我們現在著重的是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法律效果是最基本的效果,但也絕不能辦案就案,一定要考慮社會效果。因此具有審時度勢的政治覺悟有助於我們處理案件。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時代的日新月異就是我們面臨的第一挑戰。執法觀念、工作方法、專業知識、業務能力都必須緊隨時代的車輪,不斷地更新、拓展、充實和提高。我們要勇敢地擯棄舊事物,勇敢地接受新事物。要敏銳地了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迫切地學習新知識,不斷地提升自身素質。大浪淘沙,真金百煉,去除外在約束之後,更需要的是心靈的准繩,這種准繩,對於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職責而言,不能一概而論,但我認為,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我們只有將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社會的發展,與黨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樹立法律意識、民族意識、社會意識和責任意識,才不會迷失方向。 五、法官要有較高的悟性和較強的求知慾。 很多法律前輩告誡:上班如上學,可能同一天工作,但是若干年後,就會分出不同層次。原因為何,就在於是否具有悟性,可見作為一名法官悟性是必備的。這就需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不斷的思考、總結,做一個有心的人。在處理事務時,善於用法律思維來考慮;處理問題時,善於用法律智慧來解決,不斷提高自己的悟性,使自已在處理事物時能夠做到游刃游余。要有較強的求知慾,由於法律是門社會科學,根基於社會生活,伴隨著社會層出不窮的問題,往往會有一些新穎事物出現,而於此同時,法律的規定又往往落後於社會生活,因此一定要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孜孜不倦,努力提升自已的素養,豐富自已的知識積累,做一名知識型法官,以便於解決糾紛。很多人有這種認識,在學校學到的東西在工作中可能只會用到20%,而很多工作中需要用到的知識你又不具備,這怎麼辦呢,這就需要學習,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才能汲取豐富的營養,才能使自己不斷適應新的情況,在現實中,有很多法官,他們可能學歷沒有多高,但是他們的法律知識儲備並不少,處理問題的能力很高,原因在於,他們有較強的求知慾,在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因此我們一定要做到學無止境,做到終身學習。 六、法官要有程序觀念。在現實中,很多情況下,我們法官較注重實體上正義,而忽視程序上正義。而實際上,實體正義有時候法官也左右不了,程序正義法官卻是可以左右的。尤其是程序上的正義是需要被看到的,有時候很可能法官的不經意間的言論、眼神,當事人就會浮想翩翩,大做文章,實際上這也無可厚非,這些東西當事人的的確確是看在眼上的,既便是你的判決再正確,他們也會持懷疑態度,這也很正常。因此程序上的正義是需要被看到的,這也如同為什麼越是比較親近的人,我們越是沒有像對待其他人那樣,客客氣氣,結果是造成很多的誤會,這就是因為我們忽略一些被人看到的客氣,一些程序,只是單純的追求實質內容而已。 總的說來,做一名合格法官已經不易,更何況是一名好法官,但是查看一些好法官的事跡,他們也沒有什麼豐功偉績,都是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無聞的干著不平凡的事業。就我個人認為,法官首要的任務是要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理論,理解和把握其深刻內涵,並貫徹到審判工作之中。要在轉變觀念中破解難題,要在更新思路中轉變發展方式,要把解放思想體現在具體工作中,落實在解決問題上,時刻按照優秀法官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確立創新意識,善於動腦,勤於思考,開拓進取,爭當思想解放的模範和與時俱進的模範,爭當踐行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先鋒,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符合時代進步要求的合格的人民法官,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促使法院的審判工作再上一個新台階,為維護法制遵嚴,創建平安社會、和諧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我願窮其一生而為之奮斗!

熱點內容
有關打麻將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2 21:17:45 瀏覽:827
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1-22 21:11:19 瀏覽:371
軍訓條令條例 發布:2025-01-22 21:03:40 瀏覽:175
司法大講堂 發布:2025-01-22 20:50:42 瀏覽:534
簽約個人法律顧問 發布:2025-01-22 20:27:38 瀏覽:514
民事訴訟法主管 發布:2025-01-22 20:00:28 瀏覽:625
2015社會與法 發布:2025-01-22 19:59:36 瀏覽:764
東南司法所 發布:2025-01-22 19:51:40 瀏覽:990
侵害姓名權法律責任股東 發布:2025-01-22 19:28:40 瀏覽:117
婚姻法中精神損害賠償 發布:2025-01-22 19:08:19 瀏覽: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