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網格化

法官網格化

發布時間: 2022-08-18 04:45:18

1. 怎樣聯糸陳靜靜談養生欄目組

陳靜 全國三八紅旗手,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莆田市婦聯兼職副主席。2021年11月,陳靜登上《中國婦女》雜志總第1045期封面人物。
她就像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芒,一位法官的情懷也能夠折射出司法的溫度。13年來,陳靜一直堅守在反家暴審判一線。她說,最大的心願不是「反家暴」,而是「零家暴」。
她發出全國第一份獨立的人身安全保護令,她主持了全國第一場人身安全保護令復議聽證會,她在審判過程中首次將精神暴力認定為家庭暴力……這些實踐成果一一被寫入《反家庭暴力法》。
她是反家暴審判工作的先鋒,反家暴有法可依已5年多的今天,依然不斷探索。
敢於創新,反家暴審判開先河
今天的反家暴審判有溫度有力度,然而在十幾年前,這一審判領域卻等待著拓荒。
2008年,莆田市城廂區法院成為全國首批九個《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審理指南》試點法院之一。反家暴審判由誰做、怎麼做,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經過深入細致的研究討論,2010年「專門的人做專門的事」逐漸成為法院的共識,於是法院成立了福建省首家反家暴合議庭,專門審理涉及家庭暴力的婚姻家庭案件。
陳靜成為城廂區法院反家暴合議庭的第一任審判長,當時的她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但在反家暴理論知識方面尚感欠缺。為了彌補理論短板,陳靜趕往北京,參加了最高人民法院組織的培訓。她深知,最大限度地獲取理論知識,才能准確有效地解決棘手的家庭暴力案件,防止更多的家庭因為暴力而破裂。
帶著有關反家暴最前沿的理論,培訓後陳靜以理論為基礎,以一線審判為舞台,她開始了先行先試。
隨著反家暴審判經驗的不斷積累,陳靜逐漸摸索出一套「人身保護、親情援助、心理咨詢、特殊支持、跟蹤回訪」的「五環維權工作法」。
人身保護,就是對遇到家暴的案件,第一時間發出保護令,並送達雙方當事人,同時將保護令及協助執行通知書送達給雙方經常居住地的派出所、村(居)委會,及時保護受害者的人身安全。親情援助,則是邀請雙方最親近的人共同譴責施暴者的暴力行為,幫助受害者擺脫家庭暴力。心理咨詢,是邀請心理咨詢師,幫助施暴者放棄暴力的溝通方式,學會「建設性」的溝通方式,幫助受害者學會如何保護自己及幫助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長。特殊支持,是對家暴的認定適用優勢證據原則,並在判決時對受害者在財產分割、子女撫養方面予以傾斜。跟蹤回訪,是定期與婦聯、村(居)委會、派出所共同進行回訪,確保家暴不再發生。
一個個案例的解決,驗證了這一工作法防止家庭暴力的有效性,並最終被最高人民法院認為「經驗可復制,做法可推廣」,在全國范圍內予以全面運用。
不斷探索,為立法貢獻審判經驗
用理論指導審判實踐,再用審判實踐反哺理論。從2011年起,陳靜受最高人民法院推薦,參與了全國人大反家暴立法立項論證調研、國務院法制辦反家暴立法座談等。「在研討學習的過程中,我學習到許多先進的反家暴理論,用這些理論指導實踐,而實踐的案例又可以為反家暴立法提供依據。」陳靜說。
《反家庭暴力法》出台之前,人身安全保護令不能單獨申請,而要依附於離婚訴訟案件,這就意味著受到家暴的妻子要在離婚和人身保護之間進行抉擇。可有些妻子告到法院,只是想要保護令,並不一定想離婚。於是,陳靜進行了司法創新,發出了全國首份獨立的人身保護令,解決了依附性保護令的缺陷,更全面地保護了受害者。
孩子受到家暴時,法院如何做才能保證兒童利益最大化?2012年,陳靜給這類案件作出了審判樣本。10歲女孩被寄養在祖母家,長期受到祖母和叔叔的辱罵、毆打。陳靜接手案件後,第一時間趕到女孩所在的派出所、居委會調查,並熬夜加班,只為盡快理清案件,避免孩子繼續受到傷害。陳靜想辦法讓孩子離開危險的環境,為她尋找一個可替代性的家庭環境,並發出了全國第一份保護留守兒童的人身保護令。
這種強制帶離、妥善安置的做法,第一時間保護了女孩的人身安全。隨後,陳靜又經過多方調解,幫助女孩回到母親的身邊。
還有一個「籃球案」也讓陳靜記憶深刻。一位妻子向法院提交了一個裝在白布袋裡的籃球,上面寫著她的名字。她和丈夫感情不和,常常爭吵,偶爾也會動手。後來她發現丈夫每天晚上都花很長時間,在陽台上瘋狂地打這個寫了她名字的籃球,這讓她非常害怕。日復一日,累積的恐懼一度讓她精神恍惚。很明顯,丈夫的行為屬於精神暴力,但精神暴力能算家暴嗎?當時法律上並沒有規定,也沒有判例可參照。可陳靜認為,作為試點法院的審判長,她應該率先解決這個問題,於是她認定了精神暴力屬於家庭暴力。判決生效後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被最高人民法院評為「全國司法干預家庭暴力十大典型案例」。
2015年11月25日,全國人大反家暴立法最後一站的基層調研來到城廂區法院。
陳靜和同事們貢獻了審判實踐中的經驗成果:精神暴力首次納入家庭暴力范疇,確立強制帶離、妥善安置、獨立人身保護令等制度。
以法之名,反家暴久久為功
接受采訪時,陳靜多次強調在探索反家暴審判的道路上,她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在大家共同馳而不息的努力下,反家暴的法律知識和理念就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傳播開來,反家暴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責任。
《反家庭暴力法》實施後,陳靜受邀前往湖南長沙作反家暴知識培訓,並指導長沙市婦聯代受害者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這是全國首例由婦聯組織向法院申請的人身安全保護令。陳靜還前往機關、高校、工廠、社區等,為近6000人進行反家庭暴力法的宣傳培訓。
陳靜坦言,《反家庭暴力法》雖然亮點很多,但在實施過程中仍會遇到新問題、新挑戰。
比如:法律規定「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簽發方為法院,但並非所有的鄉鎮和社區都設置了法庭,在取證等問題上存在滯後性,而公安機關則逐漸實現「網格化」,可實現快速及時處理。未來,是否可以探索賦予公安機關簽發。再比如:反家庭暴力法實施後,社會的關注點局限在法定夫妻間或同居伴侶間的暴力,以及父母子女和近親屬間的家暴,對同居結束後、離異後的暴力關注度不夠。法律對「分手暴力」仍是缺位狀態,完善這一部分內容刻不容緩。
擔任反家暴合議庭審判長期間,陳靜為3200多名婦女提供了法律幫助,通過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保護了206名受暴婦女的人身安全,讓232名兒童遠離了家暴的陰霾,幫助256個家庭重歸於好。一份耕耘、一份收獲,陳靜先後被評為 「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黨建工作先進個人」。
功勞簿上,陳靜也為家人記下了一筆。陳靜的父親是一名退休的老法官,兒時的陳靜總能看到父親伏案工作的身影,父親常將「法律關乎民生冷暖」掛在嘴邊。
正是在父親的影響下,陳靜從小就嚮往法官這一職業。在她看來,用公平正義的司法判決踐行法治理想,以經得起檢驗的司法實踐向人民交出滿意答卷,是一名法官的使命與擔當。由於工作繁忙,陳靜陪伴孩子的時間並不多,但在孩子心中,媽媽一直是自己的榜樣。如今,陳靜的孩子,同樣選擇了法律專業。
陳靜笑著告訴記者,或許這就是家風的傳承,她支持孩子的選擇,也會繼續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要用一輩子的努力奮斗堅守和踐行初心。
陳靜說自己是幸運的,在探索反家暴審判的道路上,她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反家暴的法律知識和理念就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在全國傳播開來。
來源:綜合《中國婦女》雜志、城廂法院
福建高院
ch_fjg

2. 如何推進法治信訪建設

一、培養法治思維和法治意識,在信訪理念上凸顯精準
一是加強社會宣傳和自我教育。要進一步強化信訪法治宣傳教育力度,廣泛利用廣、電、報、刊及各方面的宣傳陣地,大力宣傳《信訪條例》等信訪法律法規及引導信訪群眾依法維護權益。信訪部門要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媒體等宣傳平台,堅持實行報刊廣電並舉,網上網下互動,平面立體同步,內宣外宣共鳴,充分利用接待場所、報刊、網路等平台,對群眾重點宣傳依法逐級走訪、訴訪分離、陽光信訪等改革舉措。司法行政、法制等部門要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教育作為長期基礎性工作,法官、檢察官、律師等法律工作者要在日常工作中開展各類程序法、實體法的宣傳,引導群眾依法、理性、有序表達訴求,使公眾逐漸由「知法、用法」向「守法、敬法、護法」轉變,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在整個社會培育法治文化、樹立法治信仰。
二是積極培育信訪法治文化。加強信訪法治文化建設,推動法治文化與信訪文化融合發展,努力培育以「忠誠、為民、法治、奉獻、擔當、自信」為核心的信訪工作價值理念。要通過對處理違法信訪行為等典型案例的宣傳教育,以案析理、以案說法,有效震懾違法,努力營造依法、理性、有序信訪的良好社會氛圍。堅持把宣傳政策法律和教育引導貫穿於依法治訪的全過程,注重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導,實現執法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三是推廣律師進村、進社區制度。鼓勵律師等社會力量作為第三方介入矛盾調處、代理訴訟、維護權益,減少群眾信訪成本,把矛盾和問題化解在基層。進一步深化律師參與信訪接待制度,發揮好法治宣傳、法律咨詢、矛盾調處的作用。
二、堅持依法定位和釐清邊界,在信訪受理上實現精準
一是找准信訪工作定位。信訪工作要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職責范圍內的工作,守土有責;職責外的事,堅持「誰家的孩子誰抱走」。要進一步壓實有權處理單位責任,切實落實「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要求,確保群眾合理訴求及時就地得到解決。
二是落實法定途徑優先。按照法定途徑優先原則,進一步明確信訪與訴訟、行政復議、仲裁等法定途徑的受理界限,研究制定具體詳細、相互銜接、操作性強的運行規則,健全和完善相關配套措施。對涉法涉訴信訪事項,一律交政法機關按法律規定進行處理;實行依法終結,對已經窮盡法律程序、裁定為終結決定的,一律依法進行終結,堅決維護法律權威。
三是強化法律引導。在信訪接待窗口增設法律咨詢服務,做好法規政策的宣傳解釋工作,引導信訪人優先選擇法定途徑解決問題。建立疑難復雜信訪事項的預審與溝通機制,法院、法制辦、信訪等部門以例會形式,定期對案件分流、辦理、協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討,及時對工作進行調整優化,確保「分流由法定、救濟有渠道」。
三、夯實規范辦理和依法解決問題,在辦理上突出精準
一是堅持依法依規解決問題。對法律和政策有明確規定符合解決條件的,依法依規解決到位,不欠法律賬、政策賬,決不花錢買穩定。努力提升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將信訪問題化解在基層,化解在源頭。
二是強化初信初訪辦理。按照國家信訪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初信初訪辦理工作的辦法》的要求,明確信訪工作機構和有權辦理機關的首辦責任,規范初信初訪辦理流程,切實提高信訪首辦環節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努力減少群眾重復訪和越級訪。
三是強化信訪事項規范辦理。扎實規范信訪業務基礎工作,在信訪事項的受理、辦理、答復、送達、錄入等環節下功夫,以「三嚴三實」的要求規范信訪業務基礎,確保程序規范、依法依規、檔案齊全。
四是積極探索把「陽光信訪」納入網格化工作平台。發揮好網格員收集信息、排查矛盾、疏導情緒、化解矛盾的作用,把網格打造成基層信訪工作的基礎平台。
五是依法化解信訪積案。在處理信訪積案問題上,特別是情況復雜的涉法涉訴案件,在堅持法律判決的前提下,盡力解決信訪人合理訴求,實現息訴罷訪。
六是依法按政策解決群體訪案件。在處理涉及人數較多的群體訪案件時,堅守法律政策底線,決不為了解決個人或少數人的問題而突破法律政策規定、亂開口子,也不迫於信訪維穩壓力而無原則地遷就不合法的訴求。
四、落實依法終結和暢通出口,在退出機制上體現精準
一是實現訪訴無縫對接。訪訴分離必須處理好訪訴分離制度與暢通信訪渠道的關系,做到「訴訪事項有分離,權利救濟無死角」。一方面,要暢通訴訟等法定渠道和平台,讓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司法機關要進一步提高司法和執法水平,使法定渠道更快捷、更順暢、更公正,推動矛盾和問題的順利解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在具體案件的甄別上,標准要統一,訪訴要銜接。標准要統一是指司法機關、行政復議機關和信訪部門之間對訴與訪的判斷標准要統一,不能各行其事。訪訴要銜接,即各國家機關和信訪部門在處理可能屬於涉法涉訴事項的信訪請求時,要做到無縫對接,避免「踢皮球」。
二是完善終結退出機制。要依法依規受理、辦理信訪事項,不斷提高信訪辦理質量,進一步加強復查復核工作。對訴求已解決到位,但信訪人仍不息訪息訴的,要進一步加大聽證工作力度,公開公正公平進行處理,處理結果及時公布,接受社會輿論監督,積極推動信訪事項依法終結工作,使之從信訪工作程序中有序退出,解決進口不設限,出口不暢通的問題,避免信訪事項堆積沉澱。(轉自湖北省信訪網站)

3. 如何充分發揮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中的作用

一是規范組織,強化領導,為大調解提供有力保障。成立了由區委副書記任組長,公、檢、法、司等24個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的多元矛盾糾紛調解領導小組。進一步健全了人民調解網格化建設,制定出台了基層人民調解隊伍建設標准。在全區共配備了人民調解員980餘名,負責調解本村(社區)的普通矛盾糾紛。在優秀人民調解員中選聘鄉鎮(街道)級人民調解員120名,負責調解農村較為復雜、難以調解的矛盾糾紛。對一些重大難題,由鄉鎮(街道)調解委員會組成調解小組進行調解。規范了行業性專業性調委會建設。我區現有金融糾紛、婚姻家庭糾紛,道路交通損0害賠償、勞資糾紛、物業糾紛、醫患糾紛、旅遊糾紛7個行業性調解委員會。截至目前,已成功化解矛盾糾紛4400餘起。統一製作《調解文書檔案》,規范調解程序和調解檔案,增強調解工作的合法性,提高了公信力。在隊伍建設上,制定了基層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標准,定期舉辦調解員培訓班、司法行政協理員輪訓班。在
二是完善人民調解機制建設。健全基層調解組織隊伍建設,強化村居調解室建設,建立了調解「談話室」,打造了黨員幹部「先鋒調解團」隊伍,深化基層人民調解工作。加強行業調解組織建設指導,積極指導交通、婚姻、金融、醫患、勞資、物業等行業性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充分發揮行業調解組織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中的作用。強化法律服務所管理工作,完善法律服務所各項管理制度,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極大地促進了基層矛盾化解,築牢了維護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三是加強人民調解隊伍建設。在管理上實現「三個規范」,即規范規章制度、規范檔案管理、規范考核獎懲。對各項制度進行充實完善,全部統一刊板上牆接受群眾監督;將考核成績與幹部任免、評先評優等掛鉤;對人民調解工作有關薄冊卷宗做出了明確規定,使檔案卷宗管理逐步實現規范化、制度化。不斷加強與醫院、民政、交通、人社、老齡委、婦聯、工商等有關行業、部門的聯系和溝通,強化有關職能部門的作用,將上述部門退休的老領導、老黨員、老幹部以及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退休的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公證員等法律工作者,吸納到行業調委會中來,優化調委會人員結構,形成專兼結合的人民調解員隊伍,實現人民調解員隊伍專業化、社會化。完善行業調委會機制建設,建立健全了矛盾糾紛排查、信息通報、聯動協作、聯席會議等多項工作制度,確保行業調委會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規范運作。

4. 山東12部門聯合發文,事關每個小區!

近日,山東省十二部門聯合發文,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推動物業服務行業轉型升級。

關於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

推動物業服務行業轉型升級的通知

各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委組織部、黨委宣傳部、黨委政法委、發展改革委、公安局、民政局、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場監管局、消防救援支隊,各銀保監分局:

為貫徹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建房規〔2020〕10號),結合我省實際,現就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推動物業服務行業轉型升級,提出如下工作要求,請各地一並貫徹執行。

一、推進「齊魯紅色物業」建設

各級組織部門加強工作統籌謀劃和工作指導,住房城鄉建設、民政等部門協同配合、合力推進,每年初印發年度重點任務清單,按季度通報工作推進情況,按年度對落實情況開展評估,持續完善「齊魯紅色物業」建設重點任務推進機制。健全完善物業服務行業黨組織運行機制,持續開展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集中攻堅,推動符合條件的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成立黨組織。發揮典型經驗的示範引領作用,總結、提煉、推廣各地創新做法。

二、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

街道黨工委要認真落實「屬地管理」事項主體責任和配合責任清單,統籌做好轄區內物業服務管理監督工作。推行街道黨工委負責人召集物業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及時研究協調解決物業服務管理有關事項。用好「街呼區應、上下聯動」工作機制,推進管理和執法力量向住宅小區下沉,

加強對小區內私搭亂建、侵佔綠地、佔用消防通道、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等違法違規行為的聯動巡查、檢查和處理,及時回應和解決好群眾訴求

。引導社區內居民群眾和各類組織參加物業領域志願服務,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網格(小區)黨組織、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協同聯動機制,推動物業服務管理納入網格化治理。發揮網格(小區)黨組織作用,鼓勵網格(小區)黨組織成員按程序參選業主委員會成員,實現交叉任職。完善物業矛盾糾紛分類分級處置機制,推廣簡易法庭、法官工作室等做法,實現物業領域人民調解、行業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有效對接。落實物業管理聯席會、調解會、懇談會「三會」制度,積極化解物業服務管理矛盾糾紛。

三、健全業主委員會治理結構

街道社區黨組織要加強對業主大會籌備、業主委員會選舉和換屆改選的組織領導,把好業主委員會成員候選人的推薦關、審核關。探索建立業主委員會成員履職負面清單,出現負面清單情形的,暫停該成員履行職責,提請業主大會終止成員資格並公告全體業主。業主大會可根據法律法規規定,探索通過議事規則和管理規約約定,授權業主委員會行使一定額度內業主共有部分經營收益支出、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使用決策權力,提高自治效率。業主委員會應當定期召開會議,在決定物業管理有關事項前,應公開徵求業主意見,並報告社區黨組織和居民委員會。業主大會可以根據業主委員會工作情況,決定給予業主委員會成員適當的工作補助。

四、提升物業服務管理水平

持續擴大物業服務覆蓋范圍,鼓勵將多個零星住宅樓等重新劃定為一個物業服務區域,實現集中管理,提高共有設施設備利用效率。物業服務企業應嚴格執行法律法規規定和合同約定,及時處理業主訴求,加強服務標准化建設,提升物業服務質量,打造優秀物業服務項目。物業服務價格主要通過市場競爭形成,根據服務標准和物價指數等因素動態調整。物業行業協會要監測並定期公布物業服務成本信息和計價規則。鼓勵業主與物業服務企業通過合同約定物業服務價格調整方式。推廣物業服務企業公告年度履行物業服務合同情況、業主委員會公告履職盡責情況、街道社區公告小區物業服務質量評價結果「三公告」制度,提高物業服務管理透明度。未經合同約定或業主共同決定,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委員會不得私自利用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開展經營活動。

五、強化物業服務監督管理

加強物業服務事中事後監管,城市管理、物業管理、公安等部門應建立違法行為投訴登記制度,並在住宅小區顯著位置公布聯系方式,依法處理物業管理違法行為。組織開展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嚴肅處理物業管理違法違規行為。開展物業領域問題專項整治,嚴肅處理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開展物業服務質量考核評價,提高街道社區黨組織和業主滿意度評價意見權重,及時在物業服務區域內公告履約質量評價結果。將物業服務履約質量評價結果作為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的重要因素和合同履約的依據,對群眾反映強烈、考核評價較差的,依法組織業主共同決定解除物業服務合同或者不再續約。鼓勵委託第三方開展評價。

六、加強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監管

建立緊急維修事項清單,符合清單內容的,業主委員會可直接申請使用維修資金。加快維修資金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各市建立統一的維修資金管理信息系統,完善線上申請、電子表決、實時查詢等功能模塊,提高信息化監管水平。探索使用維修資金購買電梯安全責任保險。提高維修資金管理機構專業化、規范化管理水平。採用公開招標方式,綜合存款利率、資產規模和服務效能等因素,擇優確定專戶管理銀行,控制專戶管理銀行數量。探索委託專業機構運營維修資金,提高資金收益水平,並將收益分配給業主。探索住宅維修資金管理年報制度,維修資金管理機構每年披露資金管理和使用情況,接受社會監督。嚴肅查處侵佔挪用維修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

七、推動物業服務行業轉型升級發展

加強物業服務地方標准、團體標准、企業標准建設,提高標准化水平。支持物業服務企業參與山東省服務業高端品牌培育工作。引導物業服務企業積極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探索開展「物業城市」服務,持續拓展行業發展空間。發展一批以品牌為龍頭,資本為紐帶,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現代物業服務企業,推動物業服務規模化、集約化和專業化發展。大力發展智慧物業,鼓勵物業服務企業推進「互聯網 物業」的深度融合和產業延伸。鼓勵物業服務企業開發物業管理綜合服務平台,建立健全信息共享開放機制,提高服務管理能力。加強物業服務行業人才建設,依託黨校、高校建立「齊魯紅色物業」教育實踐基地。組織開展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和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支持物業服務企業按規定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每年組織開展最美物業人宣傳選樹活動。

八、強化工作落實

將物業管理納入全省文明城市創建指標體系。圍繞「辦實事、育文化、促發展」創建主題,組織實施文明行業創建三年行動計劃,開展「加強物業管理,共建美好家園」活動,持續提升行業整體文明程度。按照「組織建設好、黨員隊伍好、服務質量好、運營管理好、社會形象好」的要求,打造公布一批「齊魯紅色物業」示範點和星級服務企業。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

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

中共山東省委政法委員會

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山東省公安廳

山東省民政廳

山東省財政廳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山東監管局

2021年7月14日

5. 如何創新群眾工作方法解決信訪突出問題

一、著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信訪問題發生
(一)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的基礎性工作,更加註重落實好各項民生政策,優先保障民生支出。針對土地徵用、房屋拆遷、勞動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加強頂層設計,完善相關政策,全力推動落實。
(二)提高科學民主決策水平。完善決策機制和程序,增強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建立健全人民建議徵集制度,鼓勵和引導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工作獻計獻策。對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決策事項,要通過舉行座談會、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廣泛聽取意見,充分考慮大多數人的利益。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把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作為重大決策出台的前置程序和剛性門檻,對決策可能引發的各種風險進行科學預測、綜合研判,確定風險等級並制定相應的化解處置預案。在評估中要充分聽取信訪、維穩、綜治等部門的意見。健全決策糾錯改正機制,實時跟蹤決策實施情況,及時了解利益相關方和社會公眾對決策實施的意見和建議,全面評估決策執行效果,適時決定是否對決策予以調整或者停止執行。落實決策責任追究制度,對違反決策規定、出現重大決策失誤而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的,按照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嚴肅追究決策者的黨紀政紀責任,觸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三)堅持依法辦事。各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強化各級幹部帶頭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提高依法辦事能力。依法保障人民群眾參與社會治理和公共事務,堅決糾正限制和干涉群眾正常信訪活動的錯誤做法。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糾紛,防止以鬧求解決、以訪謀私利、無理纏訪鬧訪等現象發生。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對於不作為、亂作為的,依法追究責任。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確保司法公平公正。建立健全冤假錯案責任追究制度,實行法官、檢察官、人民警察對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嚴肅查處刑訊逼供、暴力取證、隱匿偽造證據等違法行為,不斷提高司法公信力。
(四)改進工作作風。發揚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解決突出問題。總結推廣幹部進村入戶、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記民情日記、建民情檔案等做法,堅持與群眾共同分析研究解決實際問題。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做到聯系群眾而不脫離群眾、服務群眾而不損害群眾、解決問題而不引發問題,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二、進一步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渠道
(五)健全公開透明的訴求表達和辦理方式。完善民生熱線、視頻接訪、綠色郵政、信訪代理等做法,更加重視群眾來信尤其是初次來信辦理,引導群眾更多以書信、電話、傳真、視頻、電子郵件等形式表達訴求,樹立通過上述形式也能有效解決問題的導向。實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大力推行陽光信訪,全面推進信訪信息化建設,建立網下辦理、網上流轉的群眾信訪事項辦理程序,實現辦理過程和結果可查詢、可跟蹤、可督辦、可評價,增強透明度和公正性;逐步推行信訪事項辦理群眾滿意度評價,把辦理工作置於群眾監督之下,提高信訪公信力。
(六)突出領導幹部接訪下訪重點。把領導幹部接訪下訪作為黨員幹部直接聯系群眾的一項重要制度,與下基層調查研究、深入聯系點、扶貧幫困等結合起來,提高工作實效性。省級領導幹部每半年至少1天、市廳級領導幹部每季度至少1天、縣(市、區、旗)領導幹部每月至少1天、鄉鎮(街道)領導幹部每周至少1天到信訪接待場所,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接待群眾來訪,省、市及其工作部門領導幹部一般不接待越級上訪。在堅持定點接訪的同時,更多採取重點約訪、專題接訪、帶案下訪、下基層接訪、領導包案等方式,把行政資源集中用於解決重大疑難復雜問題、檢驗施政得失、完善政策措施、加強督查問效上。
(七)完善聯合接訪運行方式。按照一站式接待、一條龍辦理、一攬子解決的要求,在市、縣兩級全部實行聯合接訪,減少群眾信訪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強對進駐聯合接訪場所責任部門的動態管理,做到信訪問題突出的責任部門及時進駐,信訪問題明顯減少的責任部門有序退出;推行律師參與接訪、心理咨詢疏導和專業社會工作服務等第三方介入的方法,促進問題解決。
(八)引導群眾依法逐級反映訴求。深入學習宣傳貫徹《信訪條例》,加快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建設。嚴格落實《信訪條例》關於「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與疏導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健全依法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機制,進一步強化屬地責任,積極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方式逐級表達訴求,不支持、不受理越級上訪。中央和國家機關來訪接待部門對應到而未到省級職能部門反映訴求的,或者省級職能部門正在處理且未超出法定處理期限的,或者信訪事項已經依法終結的,不予受理。各地可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辦法。依法維護信訪秩序,對信訪活動中的違法犯罪行為,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九)充分發揮法定訴求表達渠道作用。按照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機制改革的總體要求,嚴格實行訴訟與信訪分離,把涉法涉訴信訪納入法治軌道解決,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各級政府信訪部門對涉法涉訴事項不予受理,引導信訪人依照規定程序向有關政法機關提出,或者及時轉同級政法機關依法辦理。完善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機關信訪事項受理辦理制度,落實便民利民措施,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熱情服務。完善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訴求表達方式,使合理合法訴求通過法律程序得到解決。加強司法能力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三、健全解決信訪突出問題工作機制
(十)完善信訪聯席會議制度。強化各級信訪聯席會議綜合協調、組織推動、督導落實等職能作用,形成整合資源、解決信訪突出問題的工作合力。根據實際需要,及時調整成員單位組成和專項工作小組設置,進一步明確各自職責任務,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制度,特別注重從政策層面研究解決帶有傾向性、普遍性和合理性的突出問題。
(十一)健全解決特殊疑難信訪問題工作機制。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協商、調解、疏導等辦法,認真解決特殊疑難信訪問題,做到訴求合理的解決問題到位,訴求無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難的幫扶救助到位,行為違法的依法處理。建立信訪聽證制度,對疑難復雜信訪問題進行公開聽證,促進息訴息訪;規范信訪事項復查復核工作,對已審核認定辦結的信訪事項不再受理;健全信訪事項協商會辦等制度,明確相關責任,加大化解「三跨三分離」信訪事項力度。
(十二)健全統籌督查督辦信訪事項工作機制。建立健全黨委和政府統一領導、信訪聯席會議組織實施、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的督查督辦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大解決和化解信訪突出問題的力度。對久拖不決、涉及面廣、群眾反映強烈、社會關注度高的重大疑難信訪突出問題,列入黨委和政府督查機構督查范圍;採取有針對性的方法,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領域、重點問題的跟蹤督查和問效。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支持信訪部門開展督查,重視信訪部門提出的改進工作、完善政策、給予處分等建議。
(十三)健全科學合理的信訪工作考核評價體系。改進和完善考核方式,綜合考慮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人口數量、地域特點、信訪總量、訴求構成、解決問題的質量和效率等因素,合理設置考核項目和指標,不簡單以信訪數量多少為標准進行考評,推動各地區把工作重點放在預防和解決問題上。堅持量化考核和綜合評議、上級評議和群眾評議、平時考核和階段性考核相結合,提高考核的科學性、客觀性和可信度。
(十四)健全經常性教育疏導機制。認真研究把握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特點和規律,教育和引導群眾正確認識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確立與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心理預期,自覺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通過建立政務微博、民生微信、民情QQ群等方式,搭建聯系群眾、體察民情、回應民意的新平台,提高互聯網時代做好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全面夯實基層基礎
(十五)健全基層組織網路。進一步強化基層基礎工作,把更多人力物力財力投向基層,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創新黨組織設置,推動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基層民主管理機制,落實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廠務公開、村務公開制度,充分調動群眾民主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積極性。進一步加強鄉鎮(街道)、村(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黨組織建設,建立健全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台。
(十六)組織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完善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系群眾制度,組織老幹部、老黨員、老模範、老教師、老軍人等參與解決和化解信訪突出問題相關工作。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優勢,做好組織引導服務群眾和維護群眾權益工作。制定扶持引導政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提供辦公場所等形式,發揮好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建立健全群眾參與機制和激勵機制,把群眾工作觸角延伸到家家戶戶;引導村(社區)制定符合國家法律的村規民約,運用道德、習俗、倫理的力量調節關系、化解糾紛。
(十七)加大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力度。把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的重心從事後處理轉移到事前預防上來,做到發現得早、化解得了、控製得住、處理得好。健全矛盾糾紛預警機制,加強信息匯集分析研判;推行民情分析會、民情懇談會等做法,充分發揮村(社區)、企事業單位信息員、調解員的作用。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模式,完善信訪和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
五、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十八)嚴格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信訪工作作為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把創新群眾工作方法、解決信訪突出問題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認真組織推動。落實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其他領導一崗雙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領導體制,為解決和化解信訪突出問題提供組織保障。加大問責力度,對損害群眾利益、造成信訪突出問題的,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推諉扯皮、不認真解決造成不良影響的,嚴肅追究責任。
(十九)強化輿論引導。各級黨委宣傳部門和新聞媒體要高度重視對創新群眾工作方法、解決信訪突出問題的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大力宣傳黨委和政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所付出的艱苦努力、取得的巨大成績,大力推廣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典型經驗和做法,發出主流聲音,樹立正確導向;選擇典型案例,向社會曝光無理纏訪鬧訪、違法聚集滋事而依法受到處理的行為。
(二十)加強信訪幹部隊伍建設。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重視和加強信訪幹部隊伍建設,根據形勢任務需要,不斷充實信訪工作力量。完善後備幹部、新提拔幹部和中青年幹部到信訪部門、信訪幹部到基層一線掛職鍛煉制度;選拔群眾工作經驗豐富的幹部到信訪部門工作,重視信訪幹部的使用,深入開展信訪幹部交流工作,增強信訪幹部隊伍活力,不斷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解決信訪突出問題的能力。
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中央要求,深入研究和准確把握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新特點新規律新要求,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努力提高帶著責任和感情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提高解決信訪突出問題的能力、提高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6. 貴州省反家庭暴力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護家庭成員合法權益,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關系,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家庭和諧、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家庭暴力預防、處置和救助等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或者利用其他手段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第四條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反家庭暴力是全社會和每個家庭的共同責任,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正在發生的家庭暴力予以勸阻、制止。第五條反家庭暴力工作遵循預防為主,教育、矯治與懲處相結合原則,實行社會共治。

反家庭暴力工作應當尊重受害人真實意願,保護當事人隱私,不得泄露涉及家庭暴力案件舉報人、報案人、證人的信息。

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婦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應當給予特殊保護。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反家庭暴力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由有關部門、司法機關參加的定期溝通協調工作機制,將反家庭暴力工作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治理內容,所需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

公安、民政、司法行政、教育、文化、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有關部門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以及人民團體、社會組織、醫療機構,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社區服務管理機構)應當將反家庭暴力工作納入工作規劃,納入網格化管理,明確工作人員,提供經費保障,做好轄區內家庭暴力的預防、處置、救助等相關工作。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做好反家庭暴力相關工作。

幼兒園、學校應當依法履行反家庭暴力義務。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婦女兒童工作的機構(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督促有關部門和單位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具體職責是:

(一)組織開展反家庭暴力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培訓活動,檢查、督促其貫徹實施;

(二)適時召開會議,研究和解決反家庭暴力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三)建立家庭暴力預防、處置、救助一體化多部門合作工作機制;

(四)建立家庭暴力監測評估制度,建設信息統計平台,實現信息共享;

(五)支持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志願服務組織等社會組織開展心理健康咨詢、家庭關系指導、家庭暴力預防知識教育等服務;

(六)組織開展與反家庭暴力有關的其他工作。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通過購買服務、項目合作等方式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參與反家庭暴力工作。

鼓勵單位和個人通過捐助或者義務開展法律咨詢、心理輔導等方式參與反家庭暴力工作。第二章家庭暴力的預防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反家庭暴力相關法律、法規宣傳納入普法工作規劃,建立健全反家庭暴力宣傳教育體系。

機關、團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將反家庭暴力宣傳教育與法治宣傳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等相結合,通過文明家庭創建等活動,普及反家庭暴力知識,增強公民的反家庭暴力意識。第十條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部門應當通過以案釋法、發布家庭暴力典型案例等形式,開展對家庭成員防範家庭暴力和自我保護宣傳教育;將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相關知識和技能納入業務培訓,提高相關工作人員預防、處置家庭暴力問題的能力。

法官、檢察官、人民警察、律師、法律服務人員、社會工作者等應當結合具體案件向當事人和公眾釋法說理,宣傳反家庭暴力法律知識。第十一條民政部門應當指導婚姻登記機關將家庭美德教育和反家庭暴力宣傳納入婚前教育內容,提供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在當事人結婚登記時向其發放反家庭暴力宣傳教育資料。第十二條司法行政部門應當指導人民調解組織依法調解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和減少家庭暴力的發生。第十三條婦聯、共青團應當開展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宣傳工作,發揮12338婦女維權公益熱線、12355青少年維權和心理咨詢服務熱線作用,為受害人提供法律、婚姻、家庭、心理等方面的咨詢,並受理有關家庭暴力事件的投訴。

工會、殘聯等人民團體應當結合工作特點,組織開展反家庭暴力宣傳教育和家庭矛盾糾紛疏導、調解工作,協助、配合政府及相關部門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

7. 網格協助執行工作查找的過程幾作用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5

8. 網格員與法官的區別

網格管理員是將居民信息數據化,服務社區居民的群體。職責是對網格管理實行專職負責。
網格指的是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模式,網格內有網格管理員、網格助理員、網格督導員、網格警員、網格黨支部書記和網格司法力量和網格消防員七類人員,分工承擔網格內的社會服務和社會管理各項事務。網格員就是駐區的社區民警。只不過公安分局根據區域內的人員情況、社會治安復雜程度將區域劃分成網格。平均每個社區劃分成3到5個網格。 網格內有網格管理員、網格助理員、網格督導員、網格警員、網格黨支部書記和網格司法力量六類人員,分工承擔網格內的社會服務和社會管理各項事務。民警主要承擔治安秩序維護、矛盾糾紛化解、實有人口管理、便民利民服務等任務。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在不同法系的國家中法官的角色不盡相同,但要求都是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響或掣肘、剛正無私地根據法律判案。

9.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充分發揮人民法庭作用促進基層社會治理的決定

一、人民法庭是基層人民法院的組成部分,是人民法院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促進基層社會治理、促進法治鄉村建設、鞏固基層政權的重要力量,在提升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發揮人民法庭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參與、推動、規范和保障作用,對於創新社會治理、建設平安湖北、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助推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二、人民法庭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主要任務是:依法履行審判職能定分止爭;支持、指導非訴調解組織化解矛盾糾紛,做好訴訟與非訴訟解紛工作的銜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參與轄區平安建設;服務保障法治鄉村建設;為基層依法治理提供決策參考;參與其他與審判職能相關的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三、人民法庭應當實行簡案快審、調判結合,做好審判執行相關工作;完善巡迴審判機制,合理設置巡迴辦案點;建立訴訟服務窗口,完善訴訟便民利民服務網路,推廣網上立案、電子送達、互聯網庭審等方式,提升訴訟服務水平。四、人民法庭應當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訴調對接平台建設,做好司法確認工作,充分利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促進訴訟與行政調解、人民調解、行業調解等其他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的有機銜接,引導、支持非訴調解組織發揮矛盾糾紛化解作用。五、人民法庭應當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依託司法裁判強化規則引領,樹立良好價值導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司法工作,推動法治與德治、自治融合;通過公開宣判、以案說法、送法下鄉等形式,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圍,引領向上向善時代風尚,促進社會文明建設。六、人民法庭應當參與轄區平安建設,助力構建源頭防控、排查梳理、糾紛化解、應急處置的社會矛盾綜合治理機制,對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網格化管理)中心,下沉基層社會治理網格,協同做好矛盾風險隱患排查、信息溝通和前端預防化解聯動工作。七、人民法庭應當為鄉村振興提供法治保障,助力法治鄉村建設。依法妥善審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等涉農案件,維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依法妥善審理農村各類合同糾紛案件,保護新型農村經營主體、專業服務公司、鄉村投資者等各類市場主體權益;依法妥善審理婚姻家庭、民間借貸、人身損害賠償、勞動爭議等涉民生案件,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八、人民法庭應當結合審判工作,採取多種形式為轄區基層社會治理提供決策參考;針對案件審理中發現的涉及社會安全穩定的普遍性或者突出問題,可以向轄區政府及相關單位提出專項報告或者依程序提出司法建議。九、省、市(自治州)、縣(市、區)應當將人民法庭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納入社會治理工作體系統籌考慮,建立健全人民法庭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體制機制,制定完善相關政策和措施。

鄉鎮、街道平安建設領導小組應當將人民法庭作為成員單位,構建綜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信訪辦、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等單位和組織參加的社會治理聯防聯調體系,在平安建設工作中注重聽取人民法庭專業意見,將聽取、採納司法建議情況納入平安建設等基層社會治理工作考評范圍。十、全省各級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加大對人民法庭基礎設施、信息化建設、隊伍建設、經費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將基本建設投資、訴訟與非訴訟矛盾糾紛解決機制銜接等人民法庭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所需工作經費納入相關計劃、財政預算;會同人民法院健全書記員等司法輔助人員招錄和動態增補機制,採取有效措施解決人民法庭依法參與基層社會治理人員不足的問題;依法加強人民法庭公共安全保障;將人民法庭建設的保障責任落實情況,納入平安法治湖北、法治鄉村建設考核范圍。十一、全省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完善人民法庭工作組織領導和監督指導機制;依照法定職責,統籌審判工作和依法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需要,優化人民法庭布局,善於把依法履行審判職能轉化為促進基層社會治理的效能,創新服務保障基層社會治理的方式方法;堅持人財物等司法資源下沉,加大人民法庭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力度,加強人民法庭隊伍建設,健全職業培訓制度,落實職業保障措施,不斷提升人民法庭參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

全省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建立人民法庭法官定期輪崗和上下交流制度,將人民法庭工作經歷作為法官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晉級的重要參考;發揮湖北法學人才富集優勢,推動相關專門人才到人民法庭掛職鍛煉,把人民法庭建設成為培養優秀青年法治人才的實踐基地。

全省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加強人民法庭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探索和創新,在人民法庭中選擇若干試點單位,培育人民法庭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荊楚特色品牌,形成一批可推廣的經驗。

熱點內容
所謂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2 18:58:05 瀏覽:598
篡改文件還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22 18:48:32 瀏覽:278
國有企業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 發布:2025-01-22 17:29:17 瀏覽:398
2017勞動法補貼 發布:2025-01-22 17:23:24 瀏覽:63
小學生道德發展 發布:2025-01-22 16:47:07 瀏覽:412
新婚姻法女方多少歲 發布:2025-01-22 16:47:07 瀏覽:909
刑法66條 發布:2025-01-22 16:20:00 瀏覽:677
共青團工作條例 發布:2025-01-22 15:53:24 瀏覽:418
九江法院位置 發布:2025-01-22 15:45:06 瀏覽:734
聯考法律碩士國家線 發布:2025-01-22 15:38:07 瀏覽: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