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幹警確診
Ⅰ 法院能否審理本院幹警的案件如果不能,是那條法律規定的
不能,國家規定司法人員因與案件或案件當事人有某種特殊關系而不得辦理該案件。目的是防止徇私舞弊或發生偏見,以有利於案件的公正審理。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察人員以及其他有關人員不參加與本人有利害關系或其他關系的案件的審判、檢察或偵察。
【迴避制度】
第一,迴避主體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45條規定,迴避的對象包括審判人員和其他人員。對於審判人員的范圍,《若干規定》明確為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其他人員包括人民陪審員、執行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員、勘驗人員。
第二,迴避方式和程序
《民事訴訟法》粼5條規定,審判人員和其他人員有法定情形之一的,必須迴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可見我國迴避制度的方式是自行迴避和申請迴避並用。自行迴避即審判人員和其他人員在法律規定的情形出現時,應主動退出該案件的審判及其他相關工作;申請迴避則是僅屬於當事人及其法定代表人的權利,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應當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迴避申請,說明理由,如果迴避事由是在案件開始審理後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迴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三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迴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迴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迴避,由審判長決定。
第三,迴避事由
《民事訴訟法》粼5條規定了三種情況可作為迴避事由: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二是與本案有利害關系;三是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審理的。但是《民事訴訟法》並沒有對「利害關系」、「其他關系」、「可能影響」等較為模糊的詞語具體規定。學術界中,一般認為「與本案有利害關系」主要是指與案件的處理結果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涉及相關人員的利益;「其關系」是指在前兩種情形之外的某種關系,諸如老上級、老部下、老同事、老同學、老朋友等;有可能影響秉公辦案的,但是必須以「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為前提條件,不能不加分析的一律迴避。」除了這三種情形,《若干規定》還增加了若干種情形,如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勘驗人、訴訟代理人的;審判人員在一個審判程序中參與過本案審判工作的;同時還規定了參與五種不法行為的審判人員和其他人員也必須迴避。雖然這些情形也可以概括為「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審理的」,但是更為明確的法律規定對司法實踐的統一無疑是有巨大幫助的。同時,這些補充性質的規定,也為完善民事訴訟迴避事由提供了思路和啟示。
第四,迴避的法律後果
被申請迴避的人員在法院作出是否迴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該案的工作,除非需要採取緊急措施;但被駁回申請的當事人申請復議的,復議期間被申請迴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該案的工作。關於「緊急措施」的范圍,法律缺乏明確的界定,學術界的主流觀點認為,主要是指財產保全和證據保全。』『迴避的另一個法律後果,是法院作出迴避決定後,被決定迴避的人員已完成的有關工作是否有效。對此,法律沒有明文規定。有學者認為對被決定迴避的人員已完成的訴訟行為應當一律規定為無效,也有學者認為應當區別情況對待,若審判人員被決定迴避,則由審判長或更換後的審判長對該迴避人員所作的訴訟行為進行審查,違反法定程序的行為才被認定無效,但鑒定行為一律無效。」筆者認為兩種思路各有利弊,本文將在其後闡述自己的觀點。
第五,違反迴避制度的法律責任
《民事訴訟法》並沒有對違反迴避制度的法律後果及法律責任作出明確規定,但是在第153條、第179條涉及上訴案件、再審案件的法律條文中有如下內容「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由此可見,應當迴避而未迴避的案件由於程序的不合法,效力也是有瑕疵的。但是在上訴案件中,如果僅違反法定程序,而未影響案件實體判決、裁定的,並不在發回重審的范圍之列。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我國重實體、輕程序的司法理念。慶幸的是,這種做法在《若干規定》中被修正過來,《若干規定》第6條對違反法定程序、不執行迴避的情形作出了「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規定。
Ⅱ 法院的司法行政人員屬於幹警身份嗎一般情況下,法院里的哪些人是幹警身份法院幹警的警官證是啥樣
法院的"幹警"是統稱,不是正式叫法。法院中正式的法警是警察身份,回有警銜和警答官證。法官是另一種身份,還有其他行政人員,都不是警察身份,沒有警銜和警官證。不過關鍵的一種分類在於,有沒有公務員編制,有的話,法官警察其實區別不大。
Ⅲ 法院司法輔助人員與幹警有什麼區別
一、法院司法輔助人員與幹警兩個名稱的內涵不同。
1、法院司法輔助人專員應該是「屬法院審判輔助人員」法院中除審判人員以外的協助進行審判工作的其他工作人員,主要包括書記員、執行員、法醫和司法警察。
2、幹警指的是政法部門中幹部、法官、檢察官和警察的合稱。「幹警」是集合名詞,不受表示具體數量的詞語修飾。
二、范圍不同,幹警包含內容更廣
舉例說明,法院的司法警察是法院司法輔助人員,但他也可以被稱為幹警。
拓展資料
警察稱為公安幹警。 新中國歷史上普通警察和公安系統的幹部定義和地位是有所不同的,以前實際上公檢法是不分家的,系統中除了執行任務的警察外還有其他崗位的國家工作人員,要誇當然要把他們帶上,所以就會出現公安幹警的說法,後來用法越來越濫就特指警察了。
Ⅳ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刑事審判警務保障工作規則
警務保障包括:在刑事審判工作中維護審判秩序,警衛法庭安全;保護審判人員、公訴人、辯護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人身安全;預防、制止妨礙刑事審判活動的違法犯罪行為;
依法押解、看管被告人和罪犯;依法對旁聽人員進行安全檢查;傳喚證人、鑒定人,傳遞、展示證據。
一、刑事審判警務保障定義及包括
1、刑事審判警務保障(以下簡稱警務保障)是指司法警察為保民法院刑事審判工作的順利進行,依法實施的職務行為。
2、警務保障包括:在刑事審判工作中維護審判秩序,警衛法庭安全;保護審判人員、公訴人、辯護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人身安全;預防、制止妨礙刑事審判活動的違法犯罪行為;依法押解、看管被告人和罪犯;依法對旁聽人員進行安全檢查;傳喚證人、鑒定人,傳遞、展示證據。
二、司法警察在執行警務保障工作中應當做到:
1、嚴格遵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嚴格執法、文明執法、規范執法;保守審判秘密和工作秘密;按規定著裝,保持警容嚴整,舉止端莊;持有警官證等有效身份證明。
2、值庭司法警察在法庭審判活動中,根據審判長、獨任審判員的指令,依法履行職責。
三、警務保障工作組織指揮
1、在警務保障工作中,司法警察部門應當根據案件性質、被告人數量和審理方式等情況,安排、部署警力;配備車輛和武器、警械具。
2、按照規定配備警力,根據警務保障要求,分別設立押解、看管、值庭、安全檢查和處置突發事件分隊(組);
3、配備指揮車、囚車,必要時配備備用車輛;
4、配備武器、警械具。
5、執行警務保障任務前,應當對車輛、武器和警械具進行維護、檢查,確保車輛、武器和警械具處於適用狀態。
法律依據: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刑事審判警務保障規則》
第二條
刑事審判警務保障(以下簡稱警務保障)是指司法警察為保證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工作的順利進行,依法實施的職務行為。
本規則所指警務保障包括:在刑事審判工作中維護審判秩序,警衛法庭安全;保護審判人員、公訴人、辯護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人身安全;預防、制止妨礙刑事審判活動的違法犯罪行為;依法押解、看管被告人和罪犯;依法對旁聽人員進行安全檢查;傳喚證人、鑒定人,傳遞、展示證據。
Ⅳ 司法幹警干什麼的
司法幹警:《警察法》第二條明文規定: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內勞動教養管容理機關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警察。 司法警察其實是指法院、檢察院的內部警察。 監獄、勞教屬於司法部(廳、局)管轄,司法部(廳、局)為司法行政系統,所以監獄、勞教警察也稱為司法行政警察。 司法行政系統的律師、公證員、助理員、調解員不是警察,但他們是司法行政幹部。司法行政幹部和司法行政警察合稱為司法行政幹警。它包括:律師、公證員、助理員、調解員、監獄、勞教警察。
Ⅵ 高級法院幹警是什麼編制
法警是一個序列。幹警是統稱,,,法院的正式在編人員基本都是占「政法幹警」編制,也就是說法官、法警、部分書記員、部分行政人員都是在這個「政法幹警」編制裡面。一般法院內部通知、或者對外通知都說的是「我院幹警XXXX」,不說我院法官XXXX。
Ⅶ 法院發現幹警涉嫌職務犯罪應如何移送
帶上相關證據和書面材料提交檢察院
Ⅷ 政法幹警是什麼
您好,華圖教育為您服務。
政法幹警是指法院、檢察院幹部和法警,公安民警,司法所幹部及獄警。經過基層政法幹警招錄考試,被錄取後到所報考的院校進行為期兩年的學習深造並在畢業後被授予相應的畢業證和學位證,然後分配到相應的崗位任職的一種政法類公務員錄取的新程序,包括法官,檢察官,警官,司法所工作人員等。
詳情請參考:http://htwx.huatu.com/zhengfa/
如有疑問,歡迎向華圖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Ⅸ 司法幹警和政法幹警的區別是什麼
司法幹警和政法幹警的區別是所屬的部門不同,稱謂不同。政法干內警,就是指政容法部門(公安、法院、檢察院、監獄、國家安全、司法行政)中的在編工作人員,司法幹警則特指法院(廣義的也包括檢察院)的在編工作人員。在狹義上來說,司法幹警指司法行政幹警。政法幹警包括公檢法司四家單位。公檢法都要求專業,司法行政寬一些。
政法幹警指的是司法局、法院、檢察院、監獄系統以及公安機關的幹警,培訓兩年後分配到相應的崗位任職,包括法官、檢察官(本科、研究生層次),和警察(專科和專升本,公安幹警、監獄警察和司法警察)。
司法干察其實是指法院、檢察院的內部警察。 監獄、勞教屬於司法部(廳、局)管轄,司法部(廳、局)為司法行政系統,所以監獄、勞教警察也稱為司法行政警察。
Ⅹ 法院說現在疫情期間不能拘留
不是的。
防控疫情期間,各級法院對被執行人或相關人員要慎重採取拘留措施。確需拘留的,送拘時應遵從拘留所的防疫要求。拘留所明確告知因疫情原因無法收拘的,執行法院應在確認被執行人或相關人員無感染症狀的情況下解除拘留措施。
有關案件需要跨區域執行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規定,原則上應通過執行指揮管理平台事項委託系統,委託當地法院協助辦理;執行法院確需派員赴異地辦理的,應層報執行法院所在地區高級人民法院批准、備案。受託法院因疫情防控原因表示不宜受理事項委託的,委託法院應及時撤銷委託。
(10)法院幹警確診擴展閱讀:
法院疫情防控的相關要求規定:
1、各級法院要嚴格對執行幹警的管理,嚴禁執行幹警組織或參與群體性聚會,教育執行幹警不得編造或轉發與疫情相關的不實信息,不信謠、不傳謠。
2、各級法院要切實關心、愛護執行幹警,加強對執行幹警防範疫情的宣傳、教育,強化執行幹警特別是外出辦案幹警的自身安全防護。如發現執行幹警或家屬有確診或疑似感染情況,應立即向當地防疫部門報告,第一時間協調送醫救治,並及時層報最高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