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川法官
㈠ 《感動中國-2008》頒獎詞
1、錢學森
在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
2、閔恩澤
在國家需要的時候,他站出來!燃燒自己,照亮能源產業。把創新當成快樂,讓混沌變得清澈,他為中國製造了催化劑。點石成金,引領變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國科學的催化劑!
3、方永剛
一個真正的戰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一個忠誠的戰士,在垂危的時候,不會忘記自己的使命,他是一位滿懷激情的理論家 ,更是敢於奉獻生命的實踐者。在信仰的戰場上,他把生命保持在沖鋒的姿態。
4、謝延信
當命運的暴風雨襲來時,他橫豎不說一句話,生活的重擔壓在肩膀上,他的頭卻從沒有低下!用33年辛勞,延展愛心,信守承諾。他就像是一匹老馬,沒有馳騁千里,卻一步一步地到達了善良的峰頂。
5、鍾期榮 胡鴻烈
獅子山下的愚公,香江邊上的夫子。賢者伉儷,本可錦衣玉食,卻偏偏散盡家產,一生奔波。為了學生,甘為駱駝。與人有益,牛馬也做。我們相信教育能改變社會,而他們為教育做出楷模。
6、羅映珍
把愛人從沉睡中喚醒,是生命的奇跡,還是心靈的力量?她用一個傳統中國女人最樸素的方法詮釋了對愛人不離不棄的忠貞。甜蜜不是愛情的標尺,艱難才能映照愛情的珍貴。
7、李劍英
煙籠大地,聲震藍天。星隕大地,魂歸長天,他有22年飛行生涯,可命運只給他16秒!他是一名軍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傾斜。飛機無法轉彎,他只能讓自己的生命改變航向。
8、李麗
殘疾打不垮、貧困磨不壞、災難撞不倒,堅強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長。身體被命運拋棄,心靈卻唱出強者的歌。五年時間,溫暖八萬個冰冷的心靈,接受、回報、延伸,她用輪椅為愛心畫出最美的軌跡。
9、陳曉蘭
雖千萬人,吾往矣!曾經艱難險阻,她十年不輟,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對生命負責,在這個神聖的崗位上,良心遠比技巧重要的多。她是一位醫生,治療疾病,也讓這個行業更純潔。
10、孟祥斌
風蕭蕭,江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同樣是生命,同樣有親人,他用一次輝煌的隕落,挽回另外一個生命。別去問值還是不值,生命的價值從來不是用交換體現。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給我們一個溫暖的啟示。
㈡ 2007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事跡簡介和獲獎感言
2007感動中國頒獎詞
1、錢學森
【頒獎詞】(民族脊樑)
在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閻肅,對錢學森老人這樣評價:大千宇宙 浩瀚長空,全納入赤子心胸。驚世兩彈 沖霄一星,盡凝鑄中華豪情,霜鬢不墜青雲志。壽至期頤 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杜玉波,在推薦錢學森老人的時候這樣寫:輾轉回國,錢學森展現了中國科學家的硬勁;力學、噴氣推進、航天技術,錢學森展現了一位科學家在研究上的牛勁;東方紅衛星、神舟飛船、嫦娥奔月,錢學森給中國航天事業打了足夠的底勁;今天,這位中國航天之父所開拓的事業正闊步向前,沖勁十足!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章良,在推薦錢學森老人的時候這樣寫:他不僅以自己嚴謹和勤奮的科學態度在航天領域為人類的進步做出卓越的貢獻,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態度詮釋了一個科學家的人格本質。
錢學森 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
浙江杭州人,1938年在美國獲博士學位,1950年開始爭取回歸祖國,受到美國政府迫害,歷經5年於1955年才回到祖國。1958年起,錢學森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為中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
1965年,錢學森正式向國家提出報告和規劃,建議把人造衛星的研究計劃並列入國家任務。在實施人造衛星研製計劃中錢學森在許多關鍵技術問題的解決上貢獻了智慧。
錢學森對科學技術的重大貢獻是多方面的,他以總體、動力、制導、氣動力、結構、計算機、質量控制等領域的豐富知識,為組織領導新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的研究發展工作發揮了巨大作用,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迅速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2、李劍英
【頒獎詞】(天地英雄)
煙籠大地,聲震藍天。星隕大地,魂歸長天,他有22年飛行生涯,可命運只給他16秒!他是一名軍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傾斜。飛機無法轉彎,他只能讓自己的生命改變航向。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小川,在推薦李劍英的時候這樣寫到:李劍英說過這樣的話:「老百姓對我們那麼好,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正是軍人的沛然正氣與感恩之心,塑造了一位真正的英雄。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任衛新,對李劍英這樣評價:生為國生,榮為國榮,碧空長劍,英雄不死。永恆的十六秒,他用軍人的生命譜寫了熱愛人民熾烈的壯歌。
李劍英 英雄試飛員
李劍英,河南鄭州人,空軍上校軍銜,歷任飛行員、飛行中隊長、領航主任等職。
2006年11月14日,李劍英在完成訓練任務駕機返航途中,遭遇鴿群撞擊,發動機空中停車。此時,飛機高度194米,跳傘就能保住自己的生命。從鴿群撞擊點到飛機墜毀點2300米跑道延長線的兩側680米范圍內,分布7個自然村,居住著3500口人。當時飛機上還有800多公升航空油,120餘發航空炮彈,1發火箭彈,還有易燃的氧氣瓶等物品,如果跳傘後的飛機失去控制,墜入村莊,後果不堪設想。16秒的時間內,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國家財產,他先後三次放棄了跳傘逃生的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迫降。迫降過程中,飛機受到高出地面水渠護坡阻擋,爆炸解體,李劍英同志壯烈犧牲。在16秒時間里,他用生命寫出了人民軍隊愛人民的優美贊歌。
李劍英曾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06年12月6日,空軍黨委為他追記一等功,並追授「空軍功勛飛行人員」金質榮譽獎章。
3、鍾期榮 胡鴻烈
【頒獎詞】(樹仁立德)
獅子山下的愚公,香江邊上的夫子。賢者伉儷,本可錦衣玉食,卻偏偏散盡家產,一生奔波。為了學生,甘為駱駝。與人有益,牛馬也做。我們相信教育能改變社會,而他們為教育做出楷模。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淮,對鍾期榮、胡鴻烈兩位老人這樣評價:作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作好事,始終不渝的作好事,把一件好事做到終生!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王曉暉,在推薦兩位老人的時候這樣寫:他們的信仰觀照了許多社會無力的角落,當我們每個人都去彌補社會缺位的時候,其實也彌補了更多缺位的人心。他們為百年樹人,更樹仁義於百年。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王振耀,在推薦兩位老人的時候這樣寫:我想到了中國的武訓。胡鍾夫婦本為青年才俊,意氣風發,但感於貧困學子,即拋家舍業,投身教育,一座樹仁學院就是一座豐碑,永遠感動中國。
鍾期榮 胡鴻烈 香港教育界的傳奇夫妻
兩位均已89歲高齡,香港樹仁大學創辦人。1987年胡鴻烈獲委任為第六屆的全國政協委員。1993年第八屆開始,他連續兩屆獲委任為全國政協常委。
胡鴻烈及鍾期榮夫婦青年時代已經是民國司法外交界的青年才俊, 1953年兩人學成回香港後,一直是執業律師。因感於許多年輕人沒錢上大學,1971年他們自資創辦樹仁學院,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健康,為香港社會培養數以萬計的人才。
35年來,胡氏夫婦為學校拼盡心力,生活非常節儉。胡鴻烈更不惜以遲暮之年,回律師樓工作,出入法庭打官司,為學校大樓掙工程費。據估算,兩人創立樹仁學院,奉上畢生積蓄估計至少4至5億元。
1979年,胡博士獲邀回大陸,出席中國國慶三十周年紀念,獲鄧小平接見,成為第一位踏足內地的立法局議員,並在1987年獲委任為第六屆的全國政協委員。
4、孟祥斌
【頒獎詞】(義無反顧)
風蕭蕭,江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同樣是生命,同樣有親人,他用一次輝煌的隕落,挽回另外一個生命。別去問值還是不值,生命的價值從來不是用交換體現。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給我們一個溫暖的啟示。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彭長城,對孟祥斌這樣評價:我們常常無時無刻地追問自己人生的意義,也許意義不在於追問,而在於行動。而孟祥斌用縱身一躍放大了自己生命的價值。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紀寶成,在推薦孟祥斌的時候這樣寫到:真的仁者視他人的生命如自己的生命,真的勇者願為他人的生命付出自己的生命。(紀寶成)
孟祥斌 為救落水者犧牲的年輕軍人
男,28歲。第二炮兵某旅機要參謀。
2007年11月30日上午,孟祥斌帶著妻子葉慶華和女兒到市區購物。11時20分左右,在經過通濟橋時,一名輕生女青年從10餘米高的橋上跳下,孟祥斌一邊沖向橋邊,一邊脫掉身上的衣服,不顧江水寒冷,跳水救人。
10分鍾後,前來救援的摩托艇漸漸靠近了他們,孟祥斌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將女青年托出水面,交到救援人員的手中,自己卻再次沉入水中。13時40分,被打撈起來的孟祥斌被送往醫院急救,但是卻沒能挽留住他年輕的生命。
12月4日,在孟祥斌的葬禮上,浙江金華市近3萬名群眾自發從四面八方趕到金華市殯儀館,為捨己救人的英雄孟祥斌送行。
孟祥斌1997年12月入伍,山東齊河人,愛學習、肯鑽研,曾當選第二炮兵工程學院第七次黨代會代表。
5、方永剛
【頒獎詞】(踐行信仰)
一個真正的戰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一個忠誠的戰士,在垂危的時候,不會忘記自己的使命,他是一位滿懷激情的理論家 ,更是敢於奉獻生命的實踐者。在信仰的戰場上,他把生命保持在沖鋒的姿態。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陸小華,對方永剛這樣評價:有人說,理論是灰色的。他作為一個理論工作者,以他的實踐和人生告訴人們,理論是彩色的,生命之樹常青。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小川,在推薦方永剛是這樣寫到:他從古今中外的歷史中,思考中國的今天和未來,他是偉大理論的真誠播火者,他所傳播的理論和他的道德人品一起,贏得了青年一代。
方永剛 把忠誠獻給最壯麗的事業
男,44歲,中共黨員,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研室教授。方永剛入伍20多年來,以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立足本職崗位,深入學習、積極傳播、模範踐行黨的創新理論,在黨的理論武裝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貢獻。
方永剛熱愛本職,兢兢業業,在軍校教員崗位上忠實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他把業余時間全部用在了刻苦學習和研究黨的創新理論上,正是憑著這種水滴石穿的精神,從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學發展觀,黨的創新理論每前進一步,他的學習研究就會跟進一步、深入一層,不斷推出研究成果。他先後出版16部政治理論專著,完成10項國家和軍隊重點科研項目,發表100多篇學術論文,榮獲全軍院校育才銀獎、全軍政治理論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方永剛作為遼寧省國防教育講師團成員、大連市委講師團成員、沈陽軍區聯勤部客座教授,先後為部隊和地方黨政機關、社區、企事業、干休所、學校等單位作輔導報告1000多場,從軍隊到地方、從城市到鄉村、從北國的漠河邊防到南疆的海防哨卡,都留下他傳播創新理論的足跡,被官兵群眾譽為「平民教授」、「大眾學者」和「科普專家」。
2006年11月,被確診為晚期結腸癌的方永剛,仍然以頑強的毅力與病魔抗爭。他堅持從醫院回到學院,為學生上完最後兩節課,還躺在病床上完成了對3名研究生的學期教學和畢業論文寫作輔導任務。
方永剛真學、真信、真情宣傳、真誠實踐黨的創新理論,用生命的激情詮釋了一名軍校教員的敬業奉獻精神和高尚師德師風。
6、李麗
【頒獎詞】(心靈強者)
殘疾打不垮、貧困磨不壞、災難撞不倒,堅強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長。身體被命運拋棄,心靈卻唱出強者的歌。五年時間,溫暖八萬個冰冷的心靈,接受、回報、延伸,她用輪椅為愛心畫出最美的軌跡。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王振耀,對李麗這樣評價:我們從李麗的事跡中感到了愛的力量。李麗也證明這樣一點,一個人無論多麼平凡,無論多麼孱弱,只要孜孜不倦,奉獻愛心,就一定能夠促成社會的良好道德風尚的廣大。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於丹,在推薦李麗的時候這樣寫:孱弱的身體,強大的心靈,這個座標對太多健康的軀體是一個提示,讓我們更多自省,看到真誠與善良的心靈力量是無邊的。
李麗 湖南張海迪
女,45歲,衡陽人,1歲患小兒麻痹症,童年從未站起來過;40歲時再遭厄運,車禍讓她下半身完全癱瘓,從此與輪椅為伴。
在多舛的命運里,她不僅沒有怨天尤人,還選擇了一條向社會傳播愛心之路。
她創辦了「李麗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網站「麗愛天空」,長期從事公益事業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先後義務深入省內外100多個學校、企業、社區、監獄開辦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講座,聽眾達10萬餘人次;幫助近百名厭學孩子重返校園、數十名中學生戒除網癮,為近萬名學生樹立自信。4年多時間里,她的善行使得20多萬人獲得心靈的洗禮。她還成了很多服刑人員的「偶像」,被人們譽為「感恩天使」、「湖南的張海迪」、「中國的海倫·凱勒」。
7、閔恩澤
【頒獎詞】(人生如炬)
在國家需要的時候,他站出來!燃燒自己,照亮能源產業。把創新當成快樂,讓混沌變得清澈,他為中國製造了催化劑。點石成金,引領變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國科學的催化劑!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陸小華,對閔恩澤這樣評價:歸國五十多年,奠基中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以知識報效國家,一生成果難數,開發生物柴油推動綠色化工,憑貢獻樂享人生。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任衛新,在推薦閔恩澤的時候這樣寫:青春投學,愛國有志;耄耋赤子,報國有恆。
成就卓著,貢獻卓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閔恩澤 2007年國家科學技術大獎獲得者
男,84歲。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奠基人。2008
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他成為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兩位獲獎人之一。
閔恩澤1955年在美國學成後沖破重重阻礙回國。60年代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為中國自主開發了微球硅鋁裂化催化劑,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滿足了國家的急需,為我國煉油催化劑製造技術奠定了基礎。70年代,在特殊的政治條件下,他沒有忘記科研工作,領導了多種催化劑等的研製和開發,也均投入生產和應用,使我國煉油催化劑迎頭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實現了我國煉油催化劑跨越式發展。
1980年以後,他指導開展己內醯胺磁穩定床加氫研究,使我國裂化催化劑生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滿足了我國煉油工業的發展和油品升級換代的需要。
閔恩澤院士是德高望重的著名專家,為我國石油化工工業培養了大批科技人才,凝聚了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團隊,近年來,他進入綠色化學的研究領域,把催化劑科學技術擴展到了應用於生物質資源的加工利用。2001年起,他指導的生物柴油生產和應用的研究已經取得長足進展。
從60年代,閔恩澤已經多種疾病纏身,並被發現有肺癌,切除兩片肺葉和一根肋骨。但是他沒有放棄中國的石油催化事業,一直堅持工作並不斷取得突破進展,至今仍工作在科研第一線。
8、陳曉蘭
【頒獎詞】(大醫醫心)
雖千萬人,吾往矣!曾經艱難險阻,她十年不輟,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對生命負責,在這個神聖的崗位上,良心遠比技巧重要的多。她是一位醫生,治療疾病,也讓這個行業更純潔。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彭長城,對陳曉蘭這樣評價:她只是一個弱女子,卻挑起了維護醫療環境純潔的大任,屢遭報復,陷入困窘,依然堅持,無怨無悔,最終推動主管部門出台多個法規性文件。她所作的對得起作為一位醫生的良知。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於丹,在推薦陳曉蘭的時候這樣寫到:一個弱婦女子冒著生命危險揭露行業潛規則,她代表了這個社會核心價值的方向。
陳曉蘭 堅守醫德無私無畏醫生
陳曉蘭,女,55歲,原上海一家地段醫院的理療科醫生。近年來,陳曉蘭一直從事醫療器械行業打假,被她揭露的各種醫療器械達20多種,其中8種假劣醫療器械被查處,因此被央視評為2006年度「3.15質量先鋒」 。
在她與假劣醫療器械10年的斗爭中,為了取得一手證據,她曾假扮病人,冒著危險 「以身試針」。在她的推動下,國家專門多次下發文件,取締和查處了七種一度使用很廣的偽劣醫療器械和治療方法,曾受到國家食品葯品監管局的肯定和獎勵。
目前,上海市食品葯品監管局已經正式聘請她為「食品葯品安全社會監督員」。
9、謝延信
【頒獎詞】(有信延信)
當命運的暴風雨襲來時,他橫豎不說一句話,生活的重擔壓在肩膀上,他的頭卻從沒有低下!用33年辛勞,延展愛心,信守承諾。他就像是一匹老馬,沒有馳騁千里,卻一步一步地到達了善良的峰頂。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杜玉波,對謝延信這樣評價:這個人對愛情忠貞,對老人孝順。謝延信,人如其名,信守一生。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淮,在推薦謝延信的時候這樣寫到:家庭是什麼,是人世間最可信賴的社會細胞。謝延信作到的不僅僅是孝,這是對家庭親人的忠誠,我們這個社會需要的就是這種忠誠。
謝延信 細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
男,55歲,河南焦作煤業(集團)鑫珠春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機電科工人。
1973年,劉延信與同村姑娘謝蘭娥喜結良緣,第二年7月,謝蘭娥去世前,囑咐丈夫要好好照顧自己的爹媽和智障兄弟。此後,劉延信付出了33年的忠貞與孝心,成就了一個大孝至愛、感天動地的謝延信(劉延信後改姓為謝)。
1979年岳父患重度腦中風,再也沒有站起來。一老,一癱,一傻,一幼,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在了謝延信的肩上。
謝延信老了,病倒了,但他的意志沒有垮、孝心沒有變、責任沒有失、良心沒有丟。他隱藏起最沉重的哀愁,擔負起讓希望生生不息的重任。
10、羅映珍
【頒獎詞】(真愛無疆)
把愛人從沉睡中喚醒,是生命的奇跡,還是心靈的力量?她用一個傳統中國女人最樸素的方法詮釋了對愛人不離不棄的忠貞。甜蜜不是愛情的標尺,艱難才能映照愛情的珍貴。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劉姝威,對羅映珍這樣評價:誰說久病床前無賢妻?羅映珍用行動告訴我們: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王曉暉,在推薦羅映珍的時候這樣寫:苦難磨勵愛情的堅強,愛情總因苦難而顯光芒。她不僅喚醒了丈夫,也喚醒了許多人在這紛雜時代中對內心情感最深處的拷問。
羅映珍 700個日夜喚醒沉睡愛人
女,27歲,中共黨員,從1998年9月起在雲南省臨滄市永德縣小勐統鎮計生服務所工作。
羅映珍的丈夫羅金勇是雲南省永德縣公安局民警。作為一名警察的妻子,羅映珍模範遵守社會公德,積極弘揚家庭美德,不但熱心本職工作,而且熱愛公安事業、關心支持緝毒工作。多年來,她以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當代女性的奉獻之歌、正氣之歌、愛心之歌。
2005年10月1日,羅金勇與妻子羅映珍回家探望父母,途中羅金勇臨危不懼與3名毒販進行了殊死搏鬥,因寡不敵眾身受重傷,成了"植物人"。從那以後,羅映珍肩負起了照顧丈夫的責任,不離不棄,精心呵護,無怨無悔。羅金勇在醫院接受治療期間,羅映珍在醫院附近租了一套房子,省吃儉用,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丈夫身旁,和丈夫說話,並含淚寫下了600多篇愛的日記,用日記呼喚著丈夫意識深處的覺醒。
現在,羅金勇已從深度昏迷的植物人狀態中蘇醒過來,能眨眼,能開口講"你好"、"是"、"累了"等幾個簡單的字,並在特殊的體位下能喝水。見證了這個奇跡的人們都說,是羅映珍的堅持和愛,喚醒了沉睡的丈夫。
2006年,她被評選為感動雲南十大人物。2007年,全國婦聯、雲南省婦聯分別授予羅映珍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臨滄市公安局還授予羅映珍二級警司警銜。羅金勇及其妻子羅映珍的先進事跡經全國各大新聞媒體宣傳報道後,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社會各界紛紛伸出關愛和援助之手,積極支持好警嫂羅映珍。
11、「嫦娥」團隊
年度評選特別獎「嫦娥」團隊。
【頒獎詞】
一個千古不變的奔月夢想,幾代中華兒女的不懈追求,「嫦娥」一號是中國航天科技創新的轉折點,更是中國航天人完成代季交接的里程碑,從此我們仰望星空,『嫦娥』不再寂寞,環顧宇宙,驕傲在中國人的心中盪漾。
㈢ 2007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和頒獎詞
獲得2007年《感動中國》榮譽的人物是: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錢學森;國家科學技術大獎獲得者閔恩澤;黨的理論傳播者方永剛;細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的河南工人謝延信;香港教育界的傳奇夫妻鍾期榮、胡鴻烈;用愛心喚醒英雄的妻子羅映珍;為保護群眾生命財產犧牲的空軍飛行員李劍英 ;被稱為湖南張海迪的殘疾人李麗;堅守醫德的醫生陳曉蘭;為救落水者犧牲的年輕軍人孟祥斌。此外,感動中國還向「嫦娥一號」衛星研製開發團隊表達了特別致敬。
1、錢學森
錢學森生於1911年12月11日。1939年他在美國獲博士學位後留美從事火箭研究,1955年沖破阻力回到祖國。此後,他受命組建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新中國的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由此起步。迄今,錢學森已為祖國工作了逾半個世紀,1991年和1999年,他先後被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頒獎詞】
在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
2、閔恩澤
將石油變成汽油、柴油需要催化劑,用石油制備各種塑料也需要催化劑,我們身上穿的衣服都可以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通過提取各種纖維來製成。然而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我國在催化劑研製領域還是一片空白。當時剛回國的閔恩澤帶領同事們用不到十年的時間,研製成功一系列催化劑。此後幾十年,閔恩澤和他的同事們又使我國成為世界上能生產各種煉油催化劑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針對目前原油價格上漲,他又把研究重點放在如何充分利用原油加工高價值化工產品上。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閔恩澤說:「現在原油很貴,所以一定要把原油充分利用好,除了生產汽油煤油、柴油之外,讓它生產一些高價值的三大合成材料,這樣才能贏利。」
如今84歲高齡的閔恩澤帶領大家建起了一套可年產5萬噸生物柴油裝置,它能把植物油和廢棄的地溝油轉化成柴油。
【頒獎詞】
在國家需要的時候,他站出來!燃燒自己,照亮能源產業。把創新當成快樂,讓混沌變得清澈,他為中國製造了催化劑。點石成金,引領變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國科學的催化劑!
3、方永剛
理論教學與研究的前沿地帶,方永剛是一顆星,一團火,20多年的教師生涯,他以生命燃燒的代價奮力耕耘三尺講台,真學、真信、真情傳播並真誠實踐黨的創新理論,成就之風令人驚訝,而不知疲倦、不顧生死的投入狀態,更讓人嘆為觀止。
作為一名普通的理論教員,方永剛的灼人熱情從哪裡來,黨的創新理論的巨大魅力是不竭之緣,遍閱中外歷史,政治興衰、國家興亡和民族續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理論思維,理論新則方向明,人心順事業成,正反兩方面的例證,比比皆是。而在形勢多變,社會轉型的變革時期,指導理論的適時更新更具有決定性意義。
【頒獎詞】
一個真正的戰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一個忠誠的戰士,在垂危的時候,不會忘記自己的使命,他是一位滿懷激情的理論家 ,更是敢於奉獻生命的實踐者。在信仰的戰場上,他把生命保持在沖鋒的姿態。
4、謝延信
30多年精心照顧亡妻的父母和傻弟弟,老謝沒有什麼豪言壯語,「做人要講良心」是他的信念。用簡單的道理過簡單的生活,今年54歲的老謝簡單的生活並不貧瘠。
【頒獎詞】
當命運的暴風雨襲來時,他橫豎不說一句話,生活的重擔壓在肩膀上,他的頭卻從沒有低下!用33年辛勞,延展愛心,信守承諾。他就像是一匹老馬,沒有馳騁千里,卻一步一步地到達了善良的峰頂。
5、鍾期榮 胡鴻烈
香港樹仁學院堅持四年制,經歷35載風雨,成為香港首間私立大學
12月19日,香港樹仁學院接獲香港教育統籌局通知,獲批准升格為大學,成為香港首間私立大學。教統局局長李國章表示,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樹仁學院升格為大學,並考慮提供一筆過撥款資助樹仁。
對於樹仁學院歷經35年的漫漫長路,終升格為大學,學校上下都充滿喜悅。副校長胡懷中表示,樹仁學院獲升格,是對兩位創辦人———校監胡鴻烈及校長鍾期榮的肯定,也證明樹仁一直堅持四年制是正確的。
樹仁的創辦人胡鴻烈及鍾期榮夫婦,是民國時期的頂尖人物。他們在1971年自資創辦樹仁學院,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健康,為莘莘學子打拚35年,為香港社會培養數以萬計的人才。上世紀70年代港英政府曾以給予津貼為條件,要求其放棄四年制,改用「二二一制」(即二年預科、二年專科、最後一年學術性教育),但胡氏夫婦堅持辦學理想,結果不獲資助。經多年爭取,終於讓樹仁修成正果。
外交官狀元邂逅第一女法官,夫妻二人決定通過辦學來報國
「在過去的35年,我已把青春、生命、一切一切,都奉獻給了這個書院。」86歲的鍾期榮曾經中風,行動和說話都有困難。但說起自己的夢想成真,她異常激動。胡鴻烈為妻子溫柔地拭去不能控制的垂涎,他把一切榮譽歸於妻子:「樹仁今天的地位,正是她的遠見和毅力的結果。」
鍾期榮1920年7月出生於湖南長沙。抗日戰爭爆發不久,她考入國立武漢大學法律系。1944年,她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同一年,鍾期榮參加重慶全國高等文官考試,獲得司法組第一名,之後成為中國首位女法官。胡鴻烈則是當時外交官考試的第一名。
當時兩人要接受為期半年的訓練,外交官考第一的胡鴻烈四處打聽誰是司法界狀元,碰巧當時鍾期榮要為這批新外交官進行司法訓練,兩位狀元談起戀愛來。翌年11月12日,兩人在重慶結婚。外交官考試狀元配中國第一女法官,一時傳為佳話。兩人之後育有二子。
1945年,鍾期榮與胡鴻烈一起漂洋過海,留學於法國巴黎大學,專攻青少年犯罪學,1953年獲博士學位。1955年回香港定居。
在此後的16年中,鍾期榮先後在聯合、浸會、珠海、崇基、崇華等院校任教,她高超的授課藝術和豐富的學識,使她在香港教育界聲譽鵲起。
1971年,鍾期榮辭去教職。當時,她的丈夫胡鴻烈在跑馬地成和道買下了一幢花園洋樓。喜歡孩子的鍾期榮最初想利用這個場地辦一所幼稚園以怡情寄興,後在丈夫的支持下,經過反復的考慮和討論,決定「不為己,但為群;犧牲小我,達成博愛」,辦一所大專學校。多年以後,鍾期榮在回憶自己辦學的初衷時說道,她與丈夫「均深受中國文化熏陶,為典型的中國書生,一腔熱血,報國無門,慕古思賢,憂時憂國,咸信興絕學於當今,重振人文,乃大丈夫應有之壯志,故此不避萬難,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負起復興中國文化之重任,來推行仁者教授,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培養出仁人君子,故創立樹仁學院」。
與港英政府鬥法堅持四年制,港英政府最後只好承認學校有選擇學制的自由
1978年,港英政府發布《高中及專上教育發展白皮書》,建議樹仁、浸會、嶺南三家政府認可的專上學院改行「二二一」制(即二年預科、二年專科、最後一年學術性教育),改行這種制度後,政府將提供經濟資助。
港英政府提出這一制度的目的是試圖讓這幾所學院的學制與英國學制相銜接。鍾期榮堅持自己的辦學理念,拒不改制,結果樹仁學院被港英政府排除出政府資助名單。由於鍾期榮的堅持,港英政府最後不得不承認學校有選擇學制的自由,並繼續承諾給予樹仁學院免息貸款。
1989年,港英政府宣布將所有大學學士學位課程統一為三年,將入學資格之預科統一為兩年,以與英國本土合軌。此令一下,全港嘩然,有5000多名學生憤而走上街頭,遊行請願。港英政府不顧輿論反對,一意孤行,強行改制。鍾期榮頂住壓力,孤軍奮戰,獨立堅持四年學制,再一次渡過了難關。
35年風風雨雨,樹仁學院從創辦初期的三層花園小樓校舍、200多名學生,不斷發展壯大,為香港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各類專業人才。現在,該校已發展成擁有一棟12層的校舍樓和一棟19層的綜合大樓,文、商、社會科學等3個學院和中文、法商、社會等13個系,200多教職員工及3000多名在校學生的初具規模的大專學院。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曾評價鍾期榮「是一位憑著一顆熾熱的中國心,赤手空拳興辦教育的創業者」。
為保中國國籍選擇當大律師,與何厚鏵同年當政協委員,放棄立法局議員身份
從1944年在重慶全國高等文官考試中邂逅,到60多年後的今天,夫妻二人始終相攜相隨,給對方最大的支持和理解。
胡鴻烈1920年出生在浙江紹興。他自幼家貧,至九歲才能讀小學。他只用了短短的兩年半時間,就完成了一般人要六年才能完成的小學課程。之後,胡鴻烈自行參加省升中試,在浙江省三萬多名考生中高中狀元。高中畢業後,胡鴻烈順利進入頂級學府之一「中央政治大學」,主修法律,並於1942年畢業。1949年他和妻子一起赴法國巴黎大學修讀法學博士,並於1952年畢業。之後只用了兩年多時間在英國考得大律師資格,於1955年回港當執業大律師。
胡鴻烈說,當時大部分修法律的學生都會選擇當事務律師,因市場需求大,錢亦比大律師賺得多。不過,當時要做事務律師就必須放棄中國國籍,胡博士為保留中國國籍而選擇了當大律師。
回港當執業大律師後,胡鴻烈一直平步青雲,及後更成為最早期的民選立法局議員。1979年,胡博士獲邀回大陸,出席中國國慶三十周年紀念,並獲鄧小平接見,成為第一位踏足內地的立法局議員。對於港英管治的那套什麼「事先必須申請批准,回來後還要寫報告」的規矩他統統不理,「愛國有理,大不了不做議員」。
結果,他真的在1983年從立法局退下來,不再擔任民選議員,並在1987年獲委任為第六屆的全國政協委員。澳門特首何厚鏵也在同一年獲得委任。胡鴻烈說,當年他欣然接受了這項任命,「皆因早就盼望可以為國家做點事」。1993年第八屆開始,他連續兩屆獲委任為政協常委。
五億身家用完妻子積勞成疾,為給學校建大樓,大律師80多歲還在打官司賺錢
年屆86歲的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及校長鍾期榮攜手創立樹仁學院,奉上畢生積蓄估計至少4至5億元。胡鴻烈說起自己51歲時創立樹仁學院,只基於一個看似簡單的理由:「好多年輕人無辦法進大學嘛!」
胡氏夫婦事業有成,生活無憂,胡鴻烈深知太太有辦學之心,希望開辦幼兒園,他卻認為其時本港只有兩所大學(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大專學額短缺,中學生缺乏出路,於是決心辦大專。他們在1971年以51歲之齡創立樹仁學院,後來更注冊成為本港第二所專上學院,一直堅持四年學制。人家50歲已經開始盤算退休,但他們兩人才剛剛在跑馬地起步,一個當起校監,一個當起校長來。
樹仁大學位於寶馬山的3幢校舍,是胡氏夫婦的畢生心血。由於一直以來堅持開辦四年制課程,所以當時港英政府沒有資助過樹仁一毛錢,多年來的開支除了依靠學生的學費,其餘都靠胡鴻烈打官司的收入來支出。為了建立學院大樓,他們賣掉在跑馬地的小洋房,花了7年才建成。
1978年獲政府撥出寶馬山斜坡,原本只能興建幾層校舍,胡鴻烈卻堅持打176條樁,最終建成12層大樓;為建成圖書館大樓,胡鴻烈又變賣灣仔峽道的校舍,籌募過億元;為令學生享有舍堂生活,2002年興建29層高的學生宿舍和文康大樓,胡鴻烈更不惜以遲暮之年,回律師樓工作,出入法庭打官司,為大樓掙工程費。大律師多生活富裕,胡氏夫婦卻為學校拼盡心力,生活非常節儉。
幾億元不是小數目,夫婦二人義無反顧把真金白銀投進在學校中,有為錢而爭吵過嗎?胡鴻烈還是答得一臉從容:「從來沒有試過。因為校長從來不管錢,她對錢沒有多大的概念,她只負責學校的事務,我負責去掙錢支持學校。」
2001年某日,兩夫婦在學校飯堂吃飯,大家正在說笑時,鍾期榮突然倒下。胡鴻烈說:「當時還以為校長跟我開玩笑。」這刻雖說來得有點突然,但丈夫說太太中風,可能早有因由。「中風前,我已經很憂慮她的身體,因為她經常忙工作,胃口也不好,只是我未有提醒她多注意身體時,她已經出事了。」
【頒獎詞】
獅子山下的愚公,香江邊上的夫子。賢者伉儷,本可錦衣玉食,卻偏偏散盡家產,一生奔波。為了學生,甘為駱駝。與人有益,牛馬也做。我們相信教育能改變社會,而他們為教育做出楷模。
6、羅映珍
羅映珍,女,27歲,中共黨員,從1998年9月起在雲南省臨滄市永德縣小勐統鎮計生服務所工作。
羅映珍的丈夫羅金勇是雲南省永德縣公安局民警。作為一名警察的妻子,羅映珍模範遵守社會公德,積極弘揚家庭美德,不但熱心本職工作,而且熱愛公安事業、關心支持緝毒工作。多年來,她以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當代女性的奉獻之歌、正氣之歌、愛心之歌。
2005年10月1日,羅金勇與妻子羅映珍回家探望父母,途中羅金勇臨危不懼與3名毒販進行了殊死搏鬥,因寡不敵眾身受重傷,成了"植物人"。從那以後,羅映珍肩負起了照顧丈夫的責任,不離不棄,精心呵護,無怨無悔。羅金勇在醫院接受治療期間,羅映珍在醫院附近租了一套房子,省吃儉用,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丈夫身旁,和丈夫說話,並含淚寫下了600多篇愛的日記,用日記呼喚著丈夫意識深處的覺醒。
每天早上5點,羅映珍便准時起床,以打果汁、煮粥作為一天的開始,在晨曦中帶著做好的果汁和粥趕到醫院,為丈夫洗臉、刷牙、按摩、擦拭身體、餵食……每天晚上羅映珍回到住處,都已經是深夜一點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如今已有3個年頭,羅映珍依然在默默地堅守,默默地付出,用飽含著真情和熱淚的日記呼喚著丈夫的蘇醒。她寫道:"我相信只要你有堅強的信念,你就能挺過來,意念可以創造奇跡,我們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要麼堅持,要麼放棄,我選擇繼續堅持。"正是這種堅定的信念,使羅映珍一次又一次地戰勝了心中的悲傷,點燃了內心的希望。現在,羅金勇已從深度昏迷的植物人狀態中蘇醒過來,能眨眼,能開口講"你好"、"是"、"累了"等幾個簡單的字,並在特殊的體位下能喝水。見證了這個奇跡的人們都說,是羅映珍的堅持和愛,喚醒了沉睡的丈夫。
2005年,羅映珍被推薦為全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先進工作者,被中共臨滄市委、永德縣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被永德縣委、縣人民政府表彰為見義勇為先進個人。2006年,她被評選為感動雲南十大人物。2007年,全國婦聯、雲南省婦聯分別授予羅映珍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臨滄市公安局還授予羅映珍二級警司警銜。羅金勇及其妻子羅映珍的先進事跡經全國各大新聞媒體宣傳報道後,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社會各界紛紛伸出關愛和援助之手,積極支持好警嫂羅映珍。
【頒獎詞】
把愛人從沉睡中喚醒,是生命的奇跡,還是心靈的力量?她用一個傳統中國女人最樸素的方法詮釋了對愛人不離不棄的忠貞。甜蜜不是愛情的標尺,艱難才能映照愛情的珍貴。
7、李劍英
2006年11月14日,蘭州空軍某部河南籍飛行員李劍英駕駛某型殲擊機,在訓練結束下降途中,飛機撞鳥,當時飛機上還有800多公升航空油,120餘發航空炮彈,1發火箭彈,還有易燃的氧氣瓶等物品,如果跳傘後的飛機失去控制,墜入村莊,給人民群眾帶來的後果,不堪設想。在生死攸關的16秒里,李劍英看到飛機下方的密集的村莊和人群,依然決定改跳傘為迫降,先後三次放棄跳傘求生機會,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不幸殉難。
【頒獎詞】
煙籠大地,聲震藍天。星隕大地,魂歸長天,他有22年飛行生涯,可命運只給他16秒!他是一名軍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傾斜。飛機無法轉彎,他只能讓自己的生命改變航向。
8、李麗
她是殘缺的,殘疾幾乎與生俱來,輪椅陪伴一生;她又是和諧的,這和諧寫在眼睛裡、面容上、手勢中,寫在她多年如一感動旁人的行動深處。這和諧保持著彌漫與穿透的力量,從冰冷的輪椅上升華出來,惠及周圍,感動著每一個與她接觸的人。
她叫李麗,45歲。
2003年度衡陽市十大新聞人物;
2004年度衡陽市十大傑出女性、全國僑聯先進個人;
2005年度感動湖南十大新聞人物;
2006年被評為「湖南省踐行八榮八恥先進個人」、「湖南省未成年人道德素質教育標兵」;「湖南省十大公益禁毒先進個人」。
2007年被評為「湖南省學雷鋒標兵」、「衡陽市文明標兵」,近日又被評為「湖南省『三八』紅旗手」,入圍感動中國人物2007年度候選人……
個人傳奇的背後,折射出她那痛楚悲壯的傳奇人生和對社會的傾情奉獻。
李麗說,她是一個用精神行走的人,想用自己所倡導的和諧家庭、和諧心靈理念,給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孩子送去健康、平安、幸福和快樂。
【頒獎詞】
殘疾打不垮、貧困磨不壞、災難撞不倒,堅強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長。身體被命運拋棄,心靈卻唱出強者的歌。五年時間,溫暖八萬個冰冷的心靈,接受、回報、延伸,她用輪椅為愛心畫出最美的軌跡。
9、陳曉蘭
十年一人孤身舉報假劣醫療器械,屢遭報復,陷入困窘,依然堅持打假,促成9種假劣醫療器械被取締,推動主管部門出台多個法規性文件。
十年前,陳曉蘭是上海市虹口區廣中地段醫院理療科的醫生,同事尊敬她,病人愛戴她,一些病人坐車趕很遠的路來找她看病,因為「陳醫生醫術高不騙人」;
十年後,陳曉蘭雖然早已脫下了心愛的白大褂,但仍然艱難地前行在打假道路上——「因為我曾經是一名醫生,我要對得起醫生的良心。」
【頒獎詞】
雖千萬人,吾往矣!曾經艱難險阻,她十年不輟,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對生命負責,在這個神聖的崗位上,良心遠比技巧重要的多。她是一位醫生,治療疾病,也讓這個行業更純潔。
10、孟祥斌
2007年11月30日,星期5,是葉慶華到浙江金華駐軍某部探親的第二天,她的丈夫孟祥斌為了多抽出點時間和家人團聚,特意和同事調了班,帶著她和三歲的女兒到街上買東西。
葉慶華:那天比較冷,是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並且他也感冒。沒衣服,因為他棉襖放在家裡嘛,我就說要不這樣吧,你也買件棉襖吧,所以我們在蘭溪門下車的時候,對面就有一個太平鳥,剛好斷碼的,挺便宜的,他就買了件兩百塊錢的。反正大家都是好像就是很久沒見,都是在一起特別地高興。
買完了衣服,夫妻倆陪女兒吃了一頓肯德基,之後,他們准備到江對面去逛逛,順便給女兒買雙紅皮鞋。11點十五分,就在他們剛要走過城南橋的時候,忽然身後傳來呼救聲。
目擊者:兩只腳鞋一脫,她就爬上去就跳下去了。
這位女青年是因為失戀而跳入婺江中的,正在水中掙扎,生命垂危。孟祥斌聞訊後立即調頭向女青年跳江的欄桿邊跑去。
【頒獎詞】
風蕭蕭,江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同樣是生命,同樣有親人,他用一次輝煌的隕落,挽回另外一個生命。別去問值還是不值,生命的價值從來不是用交換體現。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給我們一個溫暖的啟示。
㈣ 2007感動中國人物簡歷
獲得2007年《感動中國》榮譽的人物是: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錢學森;國家科學技術大獎獲得者閔恩澤;黨的理論傳播者方永剛;細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的河南工人謝延信;香港教育界的傳奇夫妻鍾期榮、胡鴻烈;用愛心喚醒英雄的妻子羅映珍;為保護群眾生命財產犧牲的空軍飛行員李劍英 ;被稱為湖南張海迪的殘疾人李麗;堅守醫德的醫生陳曉蘭;為救落水者犧牲的年輕軍人孟祥斌。此外,感動中國還向「嫦娥一號」衛星研製開發團隊表達了特別致敬。
1、錢學森
錢學森生於1911年12月11日。1939年他在美國獲博士學位後留美從事火箭研究,1955年沖破阻力回到祖國。此後,他受命組建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新中國的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由此起步。迄今,錢學森已為祖國工作了逾半個世紀,1991年和1999年,他先後被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頒獎詞】
在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
2、閔恩澤
將石油變成汽油、柴油需要催化劑,用石油制備各種塑料也需要催化劑,我們身上穿的衣服都可以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通過提取各種纖維來製成。然而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我國在催化劑研製領域還是一片空白。當時剛回國的閔恩澤帶領同事們用不到十年的時間,研製成功一系列催化劑。此後幾十年,閔恩澤和他的同事們又使我國成為世界上能生產各種煉油催化劑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針對目前原油價格上漲,他又把研究重點放在如何充分利用原油加工高價值化工產品上。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閔恩澤說:「現在原油很貴,所以一定要把原油充分利用好,除了生產汽油煤油、柴油之外,讓它生產一些高價值的三大合成材料,這樣才能贏利。」
如今84歲高齡的閔恩澤帶領大家建起了一套可年產5萬噸生物柴油裝置,它能把植物油和廢棄的地溝油轉化成柴油。
【頒獎詞】
在國家需要的時候,他站出來!燃燒自己,照亮能源產業。把創新當成快樂,讓混沌變得清澈,他為中國製造了催化劑。點石成金,引領變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國科學的催化劑!
3、方永剛
理論教學與研究的前沿地帶,方永剛是一顆星,一團火,20多年的教師生涯,他以生命燃燒的代價奮力耕耘三尺講台,真學、真信、真情傳播並真誠實踐黨的創新理論,成就之風令人驚訝,而不知疲倦、不顧生死的投入狀態,更讓人嘆為觀止。
作為一名普通的理論教員,方永剛的灼人熱情從哪裡來,黨的創新理論的巨大魅力是不竭之緣,遍閱中外歷史,政治興衰、國家興亡和民族續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理論思維,理論新則方向明,人心順事業成,正反兩方面的例證,比比皆是。而在形勢多變,社會轉型的變革時期,指導理論的適時更新更具有決定性意義。
【頒獎詞】
一個真正的戰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一個忠誠的戰士,在垂危的時候,不會忘記自己的使命,他是一位滿懷激情的理論家 ,更是敢於奉獻生命的實踐者。在信仰的戰場上,他把生命保持在沖鋒的姿態。
4、謝延信
30多年精心照顧亡妻的父母和傻弟弟,老謝沒有什麼豪言壯語,「做人要講良心」是他的信念。用簡單的道理過簡單的生活,今年54歲的老謝簡單的生活並不貧瘠。
【頒獎詞】
當命運的暴風雨襲來時,他橫豎不說一句話,生活的重擔壓在肩膀上,他的頭卻從沒有低下!用33年辛勞,延展愛心,信守承諾。他就像是一匹老馬,沒有馳騁千里,卻一步一步地到達了善良的峰頂。
5、鍾期榮 胡鴻烈
香港樹仁學院堅持四年制,經歷35載風雨,成為香港首間私立大學
12月19日,香港樹仁學院接獲香港教育統籌局通知,獲批准升格為大學,成為香港首間私立大學。教統局局長李國章表示,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樹仁學院升格為大學,並考慮提供一筆過撥款資助樹仁。
對於樹仁學院歷經35年的漫漫長路,終升格為大學,學校上下都充滿喜悅。副校長胡懷中表示,樹仁學院獲升格,是對兩位創辦人———校監胡鴻烈及校長鍾期榮的肯定,也證明樹仁一直堅持四年制是正確的。
樹仁的創辦人胡鴻烈及鍾期榮夫婦,是民國時期的頂尖人物。他們在1971年自資創辦樹仁學院,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健康,為莘莘學子打拚35年,為香港社會培養數以萬計的人才。上世紀70年代港英政府曾以給予津貼為條件,要求其放棄四年制,改用「二二一制」(即二年預科、二年專科、最後一年學術性教育),但胡氏夫婦堅持辦學理想,結果不獲資助。經多年爭取,終於讓樹仁修成正果。
外交官狀元邂逅第一女法官,夫妻二人決定通過辦學來報國
「在過去的35年,我已把青春、生命、一切一切,都奉獻給了這個書院。」86歲的鍾期榮曾經中風,行動和說話都有困難。但說起自己的夢想成真,她異常激動。胡鴻烈為妻子溫柔地拭去不能控制的垂涎,他把一切榮譽歸於妻子:「樹仁今天的地位,正是她的遠見和毅力的結果。」
鍾期榮1920年7月出生於湖南長沙。抗日戰爭爆發不久,她考入國立武漢大學法律系。1944年,她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同一年,鍾期榮參加重慶全國高等文官考試,獲得司法組第一名,之後成為中國首位女法官。胡鴻烈則是當時外交官考試的第一名。
當時兩人要接受為期半年的訓練,外交官考第一的胡鴻烈四處打聽誰是司法界狀元,碰巧當時鍾期榮要為這批新外交官進行司法訓練,兩位狀元談起戀愛來。翌年11月12日,兩人在重慶結婚。外交官考試狀元配中國第一女法官,一時傳為佳話。兩人之後育有二子。
1945年,鍾期榮與胡鴻烈一起漂洋過海,留學於法國巴黎大學,專攻青少年犯罪學,1953年獲博士學位。1955年回香港定居。
在此後的16年中,鍾期榮先後在聯合、浸會、珠海、崇基、崇華等院校任教,她高超的授課藝術和豐富的學識,使她在香港教育界聲譽鵲起。
1971年,鍾期榮辭去教職。當時,她的丈夫胡鴻烈在跑馬地成和道買下了一幢花園洋樓。喜歡孩子的鍾期榮最初想利用這個場地辦一所幼稚園以怡情寄興,後在丈夫的支持下,經過反復的考慮和討論,決定「不為己,但為群;犧牲小我,達成博愛」,辦一所大專學校。多年以後,鍾期榮在回憶自己辦學的初衷時說道,她與丈夫「均深受中國文化熏陶,為典型的中國書生,一腔熱血,報國無門,慕古思賢,憂時憂國,咸信興絕學於當今,重振人文,乃大丈夫應有之壯志,故此不避萬難,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負起復興中國文化之重任,來推行仁者教授,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培養出仁人君子,故創立樹仁學院」。
與港英政府鬥法堅持四年制,港英政府最後只好承認學校有選擇學制的自由
1978年,港英政府發布《高中及專上教育發展白皮書》,建議樹仁、浸會、嶺南三家政府認可的專上學院改行「二二一」制(即二年預科、二年專科、最後一年學術性教育),改行這種制度後,政府將提供經濟資助。
港英政府提出這一制度的目的是試圖讓這幾所學院的學制與英國學制相銜接。鍾期榮堅持自己的辦學理念,拒不改制,結果樹仁學院被港英政府排除出政府資助名單。由於鍾期榮的堅持,港英政府最後不得不承認學校有選擇學制的自由,並繼續承諾給予樹仁學院免息貸款。
1989年,港英政府宣布將所有大學學士學位課程統一為三年,將入學資格之預科統一為兩年,以與英國本土合軌。此令一下,全港嘩然,有5000多名學生憤而走上街頭,遊行請願。港英政府不顧輿論反對,一意孤行,強行改制。鍾期榮頂住壓力,孤軍奮戰,獨立堅持四年學制,再一次渡過了難關。
35年風風雨雨,樹仁學院從創辦初期的三層花園小樓校舍、200多名學生,不斷發展壯大,為香港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各類專業人才。現在,該校已發展成擁有一棟12層的校舍樓和一棟19層的綜合大樓,文、商、社會科學等3個學院和中文、法商、社會等13個系,200多教職員工及3000多名在校學生的初具規模的大專學院。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曾評價鍾期榮「是一位憑著一顆熾熱的中國心,赤手空拳興辦教育的創業者」。
為保中國國籍選擇當大律師,與何厚鏵同年當政協委員,放棄立法局議員身份
從1944年在重慶全國高等文官考試中邂逅,到60多年後的今天,夫妻二人始終相攜相隨,給對方最大的支持和理解。
胡鴻烈1920年出生在浙江紹興。他自幼家貧,至九歲才能讀小學。他只用了短短的兩年半時間,就完成了一般人要六年才能完成的小學課程。之後,胡鴻烈自行參加省升中試,在浙江省三萬多名考生中高中狀元。高中畢業後,胡鴻烈順利進入頂級學府之一「中央政治大學」,主修法律,並於1942年畢業。1949年他和妻子一起赴法國巴黎大學修讀法學博士,並於1952年畢業。之後只用了兩年多時間在英國考得大律師資格,於1955年回港當執業大律師。
胡鴻烈說,當時大部分修法律的學生都會選擇當事務律師,因市場需求大,錢亦比大律師賺得多。不過,當時要做事務律師就必須放棄中國國籍,胡博士為保留中國國籍而選擇了當大律師。
回港當執業大律師後,胡鴻烈一直平步青雲,及後更成為最早期的民選立法局議員。1979年,胡博士獲邀回大陸,出席中國國慶三十周年紀念,並獲鄧小平接見,成為第一位踏足內地的立法局議員。對於港英管治的那套什麼「事先必須申請批准,回來後還要寫報告」的規矩他統統不理,「愛國有理,大不了不做議員」。
結果,他真的在1983年從立法局退下來,不再擔任民選議員,並在1987年獲委任為第六屆的全國政協委員。澳門特首何厚鏵也在同一年獲得委任。胡鴻烈說,當年他欣然接受了這項任命,「皆因早就盼望可以為國家做點事」。1993年第八屆開始,他連續兩屆獲委任為政協常委。
五億身家用完妻子積勞成疾,為給學校建大樓,大律師80多歲還在打官司賺錢
年屆86歲的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及校長鍾期榮攜手創立樹仁學院,奉上畢生積蓄估計至少4至5億元。胡鴻烈說起自己51歲時創立樹仁學院,只基於一個看似簡單的理由:「好多年輕人無辦法進大學嘛!」
胡氏夫婦事業有成,生活無憂,胡鴻烈深知太太有辦學之心,希望開辦幼兒園,他卻認為其時本港只有兩所大學(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大專學額短缺,中學生缺乏出路,於是決心辦大專。他們在1971年以51歲之齡創立樹仁學院,後來更注冊成為本港第二所專上學院,一直堅持四年學制。人家50歲已經開始盤算退休,但他們兩人才剛剛在跑馬地起步,一個當起校監,一個當起校長來。
樹仁大學位於寶馬山的3幢校舍,是胡氏夫婦的畢生心血。由於一直以來堅持開辦四年制課程,所以當時港英政府沒有資助過樹仁一毛錢,多年來的開支除了依靠學生的學費,其餘都靠胡鴻烈打官司的收入來支出。為了建立學院大樓,他們賣掉在跑馬地的小洋房,花了7年才建成。
1978年獲政府撥出寶馬山斜坡,原本只能興建幾層校舍,胡鴻烈卻堅持打176條樁,最終建成12層大樓;為建成圖書館大樓,胡鴻烈又變賣灣仔峽道的校舍,籌募過億元;為令學生享有舍堂生活,2002年興建29層高的學生宿舍和文康大樓,胡鴻烈更不惜以遲暮之年,回律師樓工作,出入法庭打官司,為大樓掙工程費。大律師多生活富裕,胡氏夫婦卻為學校拼盡心力,生活非常節儉。
幾億元不是小數目,夫婦二人義無反顧把真金白銀投進在學校中,有為錢而爭吵過嗎?胡鴻烈還是答得一臉從容:「從來沒有試過。因為校長從來不管錢,她對錢沒有多大的概念,她只負責學校的事務,我負責去掙錢支持學校。」
2001年某日,兩夫婦在學校飯堂吃飯,大家正在說笑時,鍾期榮突然倒下。胡鴻烈說:「當時還以為校長跟我開玩笑。」這刻雖說來得有點突然,但丈夫說太太中風,可能早有因由。「中風前,我已經很憂慮她的身體,因為她經常忙工作,胃口也不好,只是我未有提醒她多注意身體時,她已經出事了。」
【頒獎詞】
獅子山下的愚公,香江邊上的夫子。賢者伉儷,本可錦衣玉食,卻偏偏散盡家產,一生奔波。為了學生,甘為駱駝。與人有益,牛馬也做。我們相信教育能改變社會,而他們為教育做出楷模。
6、羅映珍
羅映珍,女,27歲,中共黨員,從1998年9月起在雲南省臨滄市永德縣小勐統鎮計生服務所工作。
羅映珍的丈夫羅金勇是雲南省永德縣公安局民警。作為一名警察的妻子,羅映珍模範遵守社會公德,積極弘揚家庭美德,不但熱心本職工作,而且熱愛公安事業、關心支持緝毒工作。多年來,她以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當代女性的奉獻之歌、正氣之歌、愛心之歌。
2005年10月1日,羅金勇與妻子羅映珍回家探望父母,途中羅金勇臨危不懼與3名毒販進行了殊死搏鬥,因寡不敵眾身受重傷,成了"植物人"。從那以後,羅映珍肩負起了照顧丈夫的責任,不離不棄,精心呵護,無怨無悔。羅金勇在醫院接受治療期間,羅映珍在醫院附近租了一套房子,省吃儉用,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丈夫身旁,和丈夫說話,並含淚寫下了600多篇愛的日記,用日記呼喚著丈夫意識深處的覺醒。
每天早上5點,羅映珍便准時起床,以打果汁、煮粥作為一天的開始,在晨曦中帶著做好的果汁和粥趕到醫院,為丈夫洗臉、刷牙、按摩、擦拭身體、餵食……每天晚上羅映珍回到住處,都已經是深夜一點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如今已有3個年頭,羅映珍依然在默默地堅守,默默地付出,用飽含著真情和熱淚的日記呼喚著丈夫的蘇醒。她寫道:"我相信只要你有堅強的信念,你就能挺過來,意念可以創造奇跡,我們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要麼堅持,要麼放棄,我選擇繼續堅持。"正是這種堅定的信念,使羅映珍一次又一次地戰勝了心中的悲傷,點燃了內心的希望。現在,羅金勇已從深度昏迷的植物人狀態中蘇醒過來,能眨眼,能開口講"你好"、"是"、"累了"等幾個簡單的字,並在特殊的體位下能喝水。見證了這個奇跡的人們都說,是羅映珍的堅持和愛,喚醒了沉睡的丈夫。
2005年,羅映珍被推薦為全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先進工作者,被中共臨滄市委、永德縣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被永德縣委、縣人民政府表彰為見義勇為先進個人。2006年,她被評選為感動雲南十大人物。2007年,全國婦聯、雲南省婦聯分別授予羅映珍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臨滄市公安局還授予羅映珍二級警司警銜。羅金勇及其妻子羅映珍的先進事跡經全國各大新聞媒體宣傳報道後,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社會各界紛紛伸出關愛和援助之手,積極支持好警嫂羅映珍。
【頒獎詞】
把愛人從沉睡中喚醒,是生命的奇跡,還是心靈的力量?她用一個傳統中國女人最樸素的方法詮釋了對愛人不離不棄的忠貞。甜蜜不是愛情的標尺,艱難才能映照愛情的珍貴。
7、李劍英
2006年11月14日,蘭州空軍某部河南籍飛行員李劍英駕駛某型殲擊機,在訓練結束下降途中,飛機撞鳥,當時飛機上還有800多公升航空油,120餘發航空炮彈,1發火箭彈,還有易燃的氧氣瓶等物品,如果跳傘後的飛機失去控制,墜入村莊,給人民群眾帶來的後果,不堪設想。在生死攸關的16秒里,李劍英看到飛機下方的密集的村莊和人群,依然決定改跳傘為迫降,先後三次放棄跳傘求生機會,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不幸殉難。
【頒獎詞】
煙籠大地,聲震藍天。星隕大地,魂歸長天,他有22年飛行生涯,可命運只給他16秒!他是一名軍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傾斜。飛機無法轉彎,他只能讓自己的生命改變航向。
8、李麗
她是殘缺的,殘疾幾乎與生俱來,輪椅陪伴一生;她又是和諧的,這和諧寫在眼睛裡、面容上、手勢中,寫在她多年如一感動旁人的行動深處。這和諧保持著彌漫與穿透的力量,從冰冷的輪椅上升華出來,惠及周圍,感動著每一個與她接觸的人。
她叫李麗,45歲。
2003年度衡陽市十大新聞人物;
2004年度衡陽市十大傑出女性、全國僑聯先進個人;
2005年度感動湖南十大新聞人物;
2006年被評為「湖南省踐行八榮八恥先進個人」、「湖南省未成年人道德素質教育標兵」;「湖南省十大公益禁毒先進個人」。
2007年被評為「湖南省學雷鋒標兵」、「衡陽市文明標兵」,近日又被評為「湖南省『三八』紅旗手」,入圍感動中國人物2007年度候選人……
個人傳奇的背後,折射出她那痛楚悲壯的傳奇人生和對社會的傾情奉獻。
李麗說,她是一個用精神行走的人,想用自己所倡導的和諧家庭、和諧心靈理念,給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孩子送去健康、平安、幸福和快樂。
【頒獎詞】
殘疾打不垮、貧困磨不壞、災難撞不倒,堅強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長。身體被命運拋棄,心靈卻唱出強者的歌。五年時間,溫暖八萬個冰冷的心靈,接受、回報、延伸,她用輪椅為愛心畫出最美的軌跡。
9、陳曉蘭
十年一人孤身舉報假劣醫療器械,屢遭報復,陷入困窘,依然堅持打假,促成9種假劣醫療器械被取締,推動主管部門出台多個法規性文件。
十年前,陳曉蘭是上海市虹口區廣中地段醫院理療科的醫生,同事尊敬她,病人愛戴她,一些病人坐車趕很遠的路來找她看病,因為「陳醫生醫術高不騙人」;
十年後,陳曉蘭雖然早已脫下了心愛的白大褂,但仍然艱難地前行在打假道路上——「因為我曾經是一名醫生,我要對得起醫生的良心。」
【頒獎詞】
雖千萬人,吾往矣!曾經艱難險阻,她十年不輟,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對生命負責,在這個神聖的崗位上,良心遠比技巧重要的多。她是一位醫生,治療疾病,也讓這個行業更純潔。
10、孟祥斌
2007年11月30日,星期5,是葉慶華到浙江金華駐軍某部探親的第二天,她的丈夫孟祥斌為了多抽出點時間和家人團聚,特意和同事調了班,帶著她和三歲的女兒到街上買東西。
葉慶華:那天比較冷,是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並且他也感冒。沒衣服,因為他棉襖放在家裡嘛,我就說要不這樣吧,你也買件棉襖吧,所以我們在蘭溪門下車的時候,對面就有一個太平鳥,剛好斷碼的,挺便宜的,他就買了件兩百塊錢的。反正大家都是好像就是很久沒見,都是在一起特別地高興。
買完了衣服,夫妻倆陪女兒吃了一頓肯德基,之後,他們准備到江對面去逛逛,順便給女兒買雙紅皮鞋。11點十五分,就在他們剛要走過城南橋的時候,忽然身後傳來呼救聲。
目擊者:兩只腳鞋一脫,她就爬上去就跳下去了。
這位女青年是因為失戀而跳入婺江中的,正在水中掙扎,生命垂危。孟祥斌聞訊後立即調頭向女青年跳江的欄桿邊跑去。
【頒獎詞】
風蕭蕭,江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同樣是生命,同樣有親人,他用一次輝煌的隕落,挽回另外一個生命。別去問值還是不值,生命的價值從來不是用交換體現。他在冰冷的江水中睡去,給我們一個溫暖的啟示。
錢學森 —— 民族脊樑
李劍英 —— 天地英雄
鍾期榮&胡鴻烈 —— 樹仁立德
孟祥斌 —— 義無反顧
方永剛 —— 踐行信仰
李麗 —— 心靈強者
閔恩澤 —— 人生如炬
陳曉蘭 —— 大醫醫心
謝延信 —— 有信延信
羅映珍 —— 真愛無疆
㈤ 感動中國
獲得2007年《感動中國》榮譽的人物是: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錢學森;國家科學技術大獎獲得者閔恩澤;黨的理論傳播者方永剛;細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的河南工人謝延信;香港教育界的傳奇夫妻鍾期榮、胡鴻烈;用愛心喚醒英雄的妻子羅映珍;為保護群眾生命財產犧牲的空軍飛行員李劍英;被稱為湖南張海迪的殘疾人李麗;堅守醫德的醫生陳曉蘭;為救落水者犧牲的年輕軍人孟祥斌。此外,感動中國還向「嫦娥一號」衛星研製開發團隊表達了特別致敬。
1、錢學森
在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錢學森的頒獎詞:在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閻肅,對錢學森老人這樣評價:大千宇宙浩瀚長空,全納入赤子心胸。驚世兩彈沖霄一星,盡凝鑄中華豪情,霜鬢不墜青雲志。壽至期頤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杜玉波,在推薦錢學森老人的時候這樣寫:輾轉回國,錢學森展現了中國科學家的硬勁;力學、噴氣推進、航天技術,錢學森展現了一位科學家在研究上的牛勁;東方紅衛星、神舟飛船、嫦娥奔月,錢學森給中國航天事業打了足夠的底勁;今天,這位中國航天之父所開拓的事業正闊步向前,沖勁十足!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章良,在推薦錢學森老人的時候這樣寫:他不僅以自己嚴謹和勤奮的科學態度在航天領域為人類的進步做出卓越的貢獻,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態度詮釋了一個科學家的人格本質。
2、閔恩澤
在國家需要的時候,他站出來!燃燒自己,照亮能源產業。把創新當成快樂,讓混沌變得清澈,他為中國製造了催化劑。點石成金,引領變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國科學的催化劑!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閔恩澤的頒獎詞:
在國家需要的時候,他站出來!燃燒自己,照亮能源產業。把創新當成快樂,讓混沌變得清澈,他為中國製造了催化劑。點石成金,引領變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國科學的催化劑!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陸小華,對閔恩澤這樣評價:歸國五十多年,奠基中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以知識報效國家,一生成果難數,開發生物柴油推動綠色化工,憑貢獻樂享人生。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任衛新,在推薦閔恩澤的時候這樣寫:青春投學,愛國有志;耄耋赤子,報國有恆。成就卓著,貢獻卓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方永剛
一個真正的戰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一個忠誠的戰士,在垂危的時候,不會忘記自己的使命,他是一位滿懷激情的理論家,更是敢於奉獻生命的實踐者。在信仰的戰場上,他把生命保持在沖鋒的姿態。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方永剛的頒獎詞:
一個真正的戰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一個忠誠的戰士,在垂危的時候,不會忘記自己的使命,他是一位滿懷激情的理論家,更是敢於奉獻生命的實踐者。在信仰的戰場上,他把生命保持在沖鋒的姿態。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陸小華,對方永剛這樣評價:有人說,理論是灰色的。他作為一個理論工作者,以他的實踐和人生告訴人們,理論是彩色的,生命之樹常青。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小川,在推薦方永剛是這樣寫到:他從古今中外的歷史中,思考中國的今天和未來,他是偉大理論的真誠播火者,他所傳播的理論和他的道德人品一起,贏得了青年一代。
4、謝延信
當命運的暴風雨襲來時,他橫豎不說一句話,生活的重擔壓在肩膀上,他的頭卻從沒有低下!用33年辛勞,延展愛心,信守承諾。他就像是一匹老馬,沒有馳騁千里,卻一步一步地到達了善良的峰頂。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謝延信的頒獎詞:
當命運的暴風雨襲來時,他橫豎不說一句話,生活的重擔壓在肩膀上,他的頭卻從沒有低下!用33年辛勞,延展愛心,信守承諾。他就像是一匹老馬,沒有馳騁千里,卻一步一步地到達了善良的峰頂。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杜玉波,對謝延信這樣評價:這個人對愛情忠貞,對老人孝順。謝延信,人如其名,信守一生。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淮,在推薦謝延信的時候這樣寫到:家庭是什麼,是人世間最可信賴的社會細胞。謝延信作到的不僅僅是孝,這是對家庭親人的忠誠,我們這個社會需要的就是這種忠誠。
5、鍾期榮胡鴻烈
獅子山下的愚公,香江邊上的夫子。賢者伉儷,本可錦衣玉食,卻偏偏散盡家產,一生奔波。為了學生,甘為駱駝。與人有益,牛馬也做。我們相信教育能改變社會,而他們為教育做出楷模。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鍾期榮胡鴻烈的頒獎詞:
獅子山下的愚公,香江邊上的夫子。賢者伉儷,本可錦衣玉食,卻偏偏散盡家產,一生奔波。為了學生,甘為駱駝。與人有益,牛馬也做。我們相信教育能改變社會,而他們為教育做出楷模。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淮,對鍾期榮、胡鴻烈兩位老人這樣評價:作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作好事,始終不渝的作好事,把一件好事做到終生!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王曉暉,在推薦兩位老人的時候這樣寫:他們的信仰觀照了許多社會無力的角落,當我們每個人都去彌補社會缺位的時候,其實也彌補了更多缺位的人心。他們為百年樹人,更樹仁義於百年。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王振耀,在推薦兩位老人的時候這樣寫:我想到了中國的武訓。胡鍾夫婦本為青年才俊,意氣風發,但感於貧困學子,即拋家舍業,投身教育,一座樹仁學院就是一座豐碑,永遠感動中國。
6、羅映珍
把愛人從沉睡中喚醒,是生命的奇跡,還是心靈的力量?她用一個傳統中國女人最樸素的方法詮釋了對愛人不離不棄的忠貞。甜蜜不是愛情的標尺,艱難才能映照愛情的珍貴。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羅映珍的頒獎詞:
把愛人從沉睡中喚醒,是生命的奇跡,還是心靈的力量?她用一個傳統中國女人最樸素的方法詮釋了對愛人不離不棄的忠貞。甜蜜不是愛情的標尺,艱難才能映照愛情的珍貴。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劉姝威,對羅映珍這樣評價:誰說久病床前無賢妻?羅映珍用行動告訴我們: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王曉暉,在推薦羅映珍的時候這樣寫:苦難磨勵愛情的堅強,愛情總因苦難而顯光芒。她不僅喚醒了丈夫,也喚醒了許多人在這紛雜時代中對內心情感最深處的拷問。
7、李劍英
煙籠大地,聲震藍天。星隕大地,魂歸長天,他有22年飛行生涯,可命運只給他16秒!他是一名軍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傾斜。飛機無法轉彎,他只能讓自己的生命改變航向。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李劍英的頒獎詞:
煙籠大地,聲震藍天。星隕大地,魂歸長天,他有22年飛行生涯,可命運只給他16秒!他是一名軍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傾斜。飛機無法轉彎,他只能讓自己的生命改變航向。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小川,在推薦李劍英的時候這樣寫到:李劍英說過這樣的話:「老百姓對我們那麼好,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正是軍人的沛然正氣與感恩之心,塑造了一位真正的英雄。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任衛新,對李劍英這樣評價:生為國生,榮為國榮,碧空長劍,英雄不死。永恆的十六秒,他用軍人的生命譜寫了熱愛人民熾烈的壯歌。
8、李麗
殘疾打不垮、貧困磨不壞、災難撞不倒,堅強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長。身體被命運拋棄,心靈卻唱出強者的歌。五年時間,溫暖八萬個冰冷的心靈,接受、回報、延伸,她用輪椅為愛心畫出最美的軌跡。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李麗的頒獎詞:
殘疾打不垮、貧困磨不壞、災難撞不倒,堅強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長。身體被命運拋棄,心靈卻唱出強者的歌。五年時間,溫暖八萬個冰冷的心靈,接受、回報、延伸,她用輪椅為愛心畫出最美的軌跡。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王振耀,對李麗這樣評價:我們從李麗的事跡中感到了愛的力量。李麗也證明這樣一點,一個人無論多麼平凡,無論多麼孱弱,只要孜孜不倦,奉獻愛心,就一定能夠促成社會的良好道德風尚的廣大。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於丹,在推薦李麗的時候這樣寫:孱弱的身體,強大的心靈,這個座標對太多健康的軀體是一個提示,讓我們更多自省,看到真誠與善良的心靈力量是無邊的。
9、陳曉蘭
雖千萬人,吾往矣!曾經艱難險阻,她十年不輟,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對生命負責,在這個神聖的崗位上,良心遠比技巧重要的多。她是一位醫生,治療疾病,也讓這個行業更純潔。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陳曉蘭的頒獎詞:
雖千萬人,吾往矣!曾經艱難險阻,她十年不輟,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對生命負責,在這個神聖的崗位上,良心遠比技巧重要的多。她是一位醫生,治療疾病,也讓這個行業更純潔。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彭長城,對陳曉蘭這樣評價:她只是一個弱女子,卻挑起了維護醫療環境純潔的大任,屢遭報復,陷入困窘,依然堅持,無怨無悔,最終推動主管部門出台多個法規性文件。她所作的對得起作為一位醫生的良知。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於丹,在推薦陳曉蘭的時候這樣寫到:一個弱婦女子冒著生命危險揭露行業潛規則,她代表了這個社會核心價值的方向。
10、孟祥斌
風蕭蕭,江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同樣是生命,同樣有親人,他用一次輝煌的隕落,挽回另外一個生命。別去問值還是不值,生命的價值從來不是用交換體現。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給我們一個溫暖的啟示
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孟祥斌的頒獎詞:
風蕭蕭,江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同樣是生命,同樣有親人,他用一次輝煌的隕落,挽回另外一個生命。別去問值還是不值,生命的價值從來不是用交換體現。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給我們一個溫暖的啟示。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彭長城,對孟祥斌這樣評價:我們常常無時無刻地追問自己人生的意義,也許意義不在於追問,而在於行動。而孟祥斌用縱身一躍放大了自己生命的價值。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紀寶成,在推薦孟祥斌的時候這樣寫到:真的仁者視他人的生命如自己的生命,真的勇者願為他人的生命付出自己的生命。
嫦娥團隊:少年壯志當拿雲。十年磨一劍,實現中華民族千年來的飛天夢。
感動中國評委對於嫦娥團隊的評價語
這是一支年輕的隊伍,平均年齡僅30歲。副總指揮34歲,副總設計師37歲,總體主任設計師36歲。這是一群航天才俊,為達到「精確變軌,繞月飛行,首飛成功,一年壽命」的探測工程目標,他們針對月球探測衛星的新特點,集思廣益開拓進取,短短三年多來先後攻克了軌道設計、月食問題、數傳定向天線研製、衛星熱設計、導航與控制分系統設計、測控數傳分系統設計、紫外月球敏感器、數管分系統設計等一系列技術難題,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這是一隻高度團結的隊伍,統一決心、統一意志、統一目標和統一行動。這是一支不負眾望的團隊,11月7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當嫦娥一號衛星以超出設計預期的精準度進入環月工作軌道的那一刻,舉國歡慶、全民振奮。中國人千年奔月的願望終於夢想成真。「我們期盼成功,因為你們的衛星打多高,我們的頭就能昂多高」。中國航天人再一次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雄辯地向世人昭示,中國人民有志氣、有信心、有能力在攀登現代科技高峰的征途上不斷譜寫新的華章。中華民族完全能夠屹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
㈥ 2007感動中國
1、錢學森,在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2、閔恩澤 ,在國家需要的時候,他站出來!燃燒自己,照亮能源產業。把創新當成快樂,讓混沌變得清澈,他為中國製造了催化劑。點石成金,引領變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國科學的催化劑!3、方永剛 ,一個真正的戰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一個忠誠的戰士,在垂危的時候,不會忘記自己的使命,他是一位滿懷激情的理論家 ,更是敢於奉獻生命的實踐者。在信仰的戰場上,他把生命保持在沖鋒的姿態。
4、謝延信 當命運的暴風雨襲來時,他橫豎不說一句話,生活的重擔壓在肩膀上,他的頭卻從沒有低下!用33年辛勞,延展愛心,信守承諾。他就像是一匹老馬,沒有馳騁千里,卻一步一步地到達了善良的峰頂。 5、鍾期榮 胡鴻烈 獅子山下的愚公,香江邊上的夫子。賢者伉儷,本可錦衣玉食,卻偏偏散盡家產,一生奔波。為了學生,甘為駱駝。與人有益,牛馬也做。我們相信教育能改變社會,而他們為教育做出楷模。 6、羅映珍 把愛人從沉睡中喚醒,是生命的奇跡,還是心靈的力量?她用一個傳統中國女人最樸素的方法詮釋了對愛人不離不棄的忠貞。甜蜜不是愛情的標尺,艱難才能映照愛情的珍貴。7、李劍英 煙籠大地,聲震藍天。星隕大地,魂歸長天,他有22年飛行生涯,可命運只給他16秒!他是一名軍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傾斜。飛機無法轉彎,他只能讓自己的生命改變航向。 8、李麗 殘疾打不垮、貧困磨不壞、災難撞不倒,堅強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長。身體被命運拋棄,心靈卻唱出強者的歌。五年時間,溫暖八萬個冰冷的心靈,接受、回報、延伸,她用輪椅為愛心畫出最美的軌跡。 9、陳曉蘭 雖千萬人,吾往矣!曾經艱難險阻,她十年不輟,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對生命負責,在這個神聖的崗位上,良心遠比技巧重要的多。她是一位醫生,治療疾病,也讓這個行業更純潔。 10、孟祥斌 風蕭蕭,江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同樣是生命,同樣有親人,他用一次輝煌的隕落,挽回另外一個生命。別去問值還是不值,生命的價值從來不是用交換體現。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給我們一個溫暖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