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衛東區法院

衛東區法院

發布時間: 2020-12-17 11:48:04

Ⅰ 平頂山衛東區人民法院在哪

棉紡廠(原天使集團)對面。

Ⅱ 我嫁到平頂山衛東區東高皇鄉上徐,那麼我現在想要通過法院離婚,應該到哪個法院。

到你們領結婚證的地方所屬的法院

Ⅲ 撞執勤交警怎麼處里

案情回顧 :2015年2月3日晚21時許,平頂山市交警部門組織夜查酒駕,一輛紅色轎車闖紅燈加速撞向檢查的警車,又繼續高速前行將躲閃不及的高新派出所交管巡防大隊副大隊長鄭長坡撞飛。受損轎車被迫停車,司機李長友棄車逃跑時,被追趕的民警抓獲,當場從其車上搜出毒品麻古。鄭長坡經診斷為嚴重性顱腦損傷,顱底出血,肋骨骨折,肺損傷。
今年1月8日,平頂山市衛東區檢察院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對該男子提起公訴。隨後,衛東區法院一審判其有期徒刑13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昨日,在法定時間內李長友未提出上訴,判決開始執行。
【案件回放】毒駕司機逃避檢查撞傷民警
據悉,該男子叫李長友,當日他在鄭州吸食毒品後,無證駕駛一輛假牌照紅色轎車,來到平頂山找朋友。當晚,他驅車准備趕回鄭州,在平頂山市開發一路呈「S」形行駛,引起交警注意,李長友慌忙駕車逃竄。
晚9時許,高新公安分局交巡警大隊接到呼叫,在建設路與開發二路設卡對該車攔截。李長友駕車闖崗,將執行任務警車撞壞,交巡警大隊副大隊長鄭長坡攔截時被李長友駕車撞飛,重傷昏迷。
接著,鄭長坡被送進解放軍152醫院。事發後,平頂山市領導和省公安廳交警總隊、人事處、省公安民警英烈基金會及高新區管委會領導趕到醫院對受傷民警家屬表示慰問。
據醫生介紹,鄭長坡入院時診斷為嚴重性顱腦損傷,顱底出血,肋骨骨折,肺損傷,傷勢嚴重。經多天治療,2月9日下午,鄭長坡蘇醒,脫離生命危險。現鄭長坡生活不能自理,智力相當於8歲左右的兒童。

Ⅳ 03752863681是平頂山衛東區法院的電話號嗎

固話歸屬地
電話號碼"0375" 河南 平頂山

Ⅳ 在網上發布別人的照片是不是侵犯他人肖像權

在未徵得被拍攝者的同意下將別人的照片發布到網上是侵犯他人肖像權的。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但是,是否以營利為目的,從來就不是構成侵犯肖像權的必要條件。《民法通則》第一百條是一個禁止性的規定,它是從使用人的角度來對使用人作出的一個禁止性的規定,並未對侵害肖像權的構成作出界定,不能據此就認定以營利為目的是侵犯肖像權的構成要件。

(5)衛東區法院擴展閱讀:

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這句話並不等價於不以營利為目的就可以未經本人同意使用公民的肖像。從形式邏輯上來看,「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權」,該句屬於邏輯學上的否命題,包含條件P:「經本人同意」,結論q:「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

該句命題可以表述為:「非p,則非q」。經過雙重否定,該否命題還原為其原命題 「若p,則q」,即「經本人同意,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此句含義與條文句式含義完全相同。

但如果將該條理解為「未經本人同意,可以非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條件p未變,而結論已經從原來的q改變為w(可以非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該命題則變成了「非p,則w」,已經與原命題大不相同,不能從原命題推導得出該命題。

實踐中,也不乏不以營利為目的的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比如蓄意報復而故意污損公民肖像。因此,是否以營利為目的並不影響認定構成侵犯肖像權,隻影響對於侵權賠償責任大小的認定。

Ⅵ 應訴管轄能不能對抗協議管轄

您好: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有的法律規定,當時搞得比較原則,實施一段時間後,經驗不斷積累,認識不斷深化,有條件修改的更明確一些、操作性更強一些。」為了妥善解決民事訴訟中的一系列問題和難題,在充分論證、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修改後實施。
這次《民事訴訟法》修改的范圍之大和內容之多,以及一系列民事訴訟制度的創新,在此不予贅述。衛東區法院法官在本文中僅就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關於管轄權異議和應訴管轄之間銜接適用問題進行淺析,並對電子送達中關於「受送達人同意」以期最高人民法院進行配套司法解釋修訂時引起注意,僅表拙見。
一、管轄權異議與應訴管轄在司法實踐中的銜接適用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本條共兩款,分別是關於管轄權異議與應訴管轄制度的規定。管轄權異議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依法提出該人民法院對本案無管轄權的主張和意見。管轄權異議是當事人的一項重要訴訟權利,提出期間受到民事訴訟法的嚴格限制。而應訴管轄又稱默示協議管轄,是指本不具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未提出管轄權異議且應訴答辯的,人民法院即有權對該案進行審理。
但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以文本解釋意即人民法院只要發現管轄錯誤的,無論在何訴訟階段——但限定在裁判前無異——都應當移送管轄權,未予承認受訴法院依當事人應訴答辯而取得管轄權,似與第一百二十七條的規定相矛盾,但其實該二條規定有內在淵源及適用條件。
從法理層面上講,無論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與否,人民法院對管轄權進行審查是一項強制性義務,因為管轄權屬於訴訟要件之一,是人民法院做出實體判決的前提條件。對管轄權進行審查既是人民法院須主動履行的職權職責,另一方面,提出管轄權異議也是當事人的法定訴訟權利。在受訴法院未主動審查或雖經審查但卻未發現管轄錯誤的,若當事人在法定期間內未提出管轄權異議的,可視為其對自己法定訴訟權利的放棄;如其另就案件實體法律問題應訴答辯的,可視為當事人之間達成了由受訴人民法院管轄的協議(即默示管轄協議),受訴法院便藉此取得了所謂的應訴管轄權。當事人在期間屆滿後再提出管轄權異議的,受訴法院有權裁定駁回;當事人如以受訴法院無管轄權為由進行抗辯的,受訴法院不予支持,也不得再行移送管轄。這也是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第十三條第一款關於誠實信用原則的規定,「民事訴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即在民事訴訟活動中,人民法院和訴訟參加人都應當同等地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從訴訟程序操作層面講,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應具備以下兩個要件:一是司法實踐中提出異議主體主要為被告,雖《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是「當事人」,但因訴訟程序的啟動人是原告,法院「不告不理」,原告向其認為有管轄權的法院主動提起訴訟,被告不能決定受訴法院,故若被告認為受訴法院沒有管轄權的,只能以此形式提出主張,這也是法律賦予被告該訴訟權利的出發點與法理基礎。二是應在法定期間內提出,「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該項規定應為強制性條款,且屬於效力性條款,如不在此法定期間提出異議,即喪失該項訴訟權利,受訴法院依法取得管轄權。默示協議管轄則需在此二要件基礎上增加一個要件,即是要求被告「應訴答辯」,即被告在答辯期限內未提出管轄權異議的同時,還要求其按照受訴法院依法確定的日期時間到庭參加訴訟,並就案件實體法律問題進行辯論陳述的,方可視為被告默認受訴法院具有管轄權。
因此,從法學理論與實踐操作中均可以得出如下結論:被告作為被動參與民事訴訟程序的一方主體,未依法提出管轄權異議,即已放棄了法律賦予其處於被動訴訟地位的訴訟權利,這既是管轄權異議程序的「胎亡」,卻又是默示協議管轄程序的「萌生」。如被告在放棄提出管轄權異議的訴訟權利後,到庭參加訴訟並就案件實體法律問題進行辯論陳述,則既是民事訴訟程序法問題,也是實體法律問題的肇始。而對於受訴法院來講,其因此合法取得對案件的管轄權,不得再以《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為據移送管轄,且得依法行使對案件實體法律問題進行審理裁判的權力。
二、管轄權異議與默示協議管轄銜接適用問題的建議
但是,對於受訴法院可能存在這樣幾個法律問題:在被告應訴答辯前,受訴法院發現其不享有管轄權,是否可以主動移送至有管轄權的法院呢?這樣是否會剝奪被告同意原受訴法院對案件實體法律問題審理的訴訟權利呢?因此,需要最高人民法院通過司法解釋的方式明確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應當明確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期間的法律性質。「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這是《民事訴訟法》對於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訴訟權利行使期間的限制,這一期間的法律性質應為除斥期間?還是時效期間?也即要明確答辯期間的法律性質,《民事訴訟法》未對此予以明確,但是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關於被告答辯期間的規定為「應當在受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與修改前相比較,增加了「應當」二字,筆者認為這二字是對「十五日」的限定,而非對被告是否必須提出答辯狀的限定,因為該條第二款明確規定「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與涉外民事訴訟提出答辯狀期間可以申請延期的規定不同,該條(即國內民事訴訟)強制性地規定被告提出答辯狀這一訴訟權利的行使期間為法定的十五日,未明確是否可以延期,應嚴格依照法律文本操作,被告不得申請延期、人民法院也不準延期。
因此,被告提出答辯狀的期間是固定的,不以任何事由而變更,被告如未在此期間提出答辯狀,則喪失了提出答辯狀的訴訟權利,故該期間的法律性質應為除斥期間。如當事人未能在此法定期間提出管轄權異議的,便也喪失了提出管轄權異議這一訴訟權利。該規定條款應為強制性條款,而非倡導性條款,且屬於效力性條款,如不在此法定期間提出,即喪失該項訴訟權利,受訴法院依法取得管轄權。但是,若當事人在答辯期間未提出管轄權異議,其後也未應訴答辯的,即便其在法定期間屆滿後再提出管轄權異議的,人民法院雖無義務進行審查,但卻仍可依職權決定是否採納——對管轄權的審查是人民法院的法定職責——可在最終裁判前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
其次,應當借鑒協議管轄制度,明確默示協議管轄適用的案件類型,並保護被告「默示」的訴訟權利。《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是關於協議管轄的規定,「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可看出協議管轄的法定要件有:一是適用案件為「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二是應采書面約定形式;三是協議約定管轄法院范圍法定;四是必須選擇確定的、單一的受案管轄的人民法院;五是不得違反級別管轄與專屬管轄。默示協議管轄顯然不要求書面約定,相反是以被告「應訴答辯」的作為方式為要件的,也不要求確定單一的管轄法院,但在不得違反級別管轄與專屬管轄的要求是相同的。然,默示協議管轄是否應明確或限定適用的案件類型呢?在被告應訴答辯前,受訴法院發現其不享有管轄權,是否可以徑行移送至有管轄權的法院呢?
筆者認為,第一,默示協議管轄適用的案件類型應予限定,可以借鑒協議管轄制度要件,將默示協議管轄適用的案件類型也限定為「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排除人身權益及身份權益糾紛類型的案件,抑或以屬地為依據概括性地限定為「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排除與爭議糾紛毫無關聯的法院的管轄權。這既是民事訴訟法基本法理的應有之義,也可以防止當事人通過虛假訴訟方式來行違法違規行為之實,如婚姻關系當事人借默示協議管轄在與夫妻雙方均無人身、身份或財產權益關聯之地的人民法院訴訟離婚並分割財產,以此來逃避夫妻債務或規避國家強制性義務。第二,被告在法定期間未提出管轄權異議,也未應訴或答辯的,其後受訴法院發現其不享有管轄權,依職權將案件移送至有管轄權的法院應無異議。但是,如果在答辯期屆滿前或屆滿後應訴答辯前,受訴法院依職權審查而發現其不具有管轄權,如在此任何一個期間徑行移送案件之管轄權,是否會侵害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尤其是剝奪被告默示同意的訴訟權利——默示協議管轄的本質即是被告以應訴答辯的作為方式同意受訴法院對案件實體法律問題進行審理裁判——從而使得被告喪失了要求或同意受訴法院對案件實體法律問題進行審理裁判的訴訟權利?筆者認為,在解決了默示協議管轄適用的案件類型問題後,如不屬於適用的案件類型,主動移送應無法律障礙與現實障礙;如屬於可以默示協議方式管轄的,為保護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建議可以在移送前徵求雙方當事人的意見,或考慮在期間屆滿後再行移送。
最後,建議增設受訴法院就默示協議管轄法律後果向被告釋明的義務。默示協議管轄制度是大陸法系國家(地區)民事訴訟法均有規定的一項制度,但大陸法系國家(地區)民事訴訟法一方面均無管轄權異議期間的限制,即當事人可以在民事訴訟活動的任何階段提出管轄權異議,以充分保護被告的管轄利益;同時,又通過應訴管轄制度以維護原告的信賴利益、程序安定和訴訟利益,二者互為補充適用。而設置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法定期間是我國民事訴訟法的創新,原因與目的均是為了敦促當事人及時行使訴訟權利和節約有限的司法資源。但是,在我國民事訴訟當事人的訴訟能力相對不足的現狀下,被告不提出或者不能在法定期間內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抗辯,可能是由於不了解這種訴訟不作為的法律後果造成的,如果機械地適用該項規定,則可能會使得與其設立的目的相悖,影響民事訴訟效率和效果。因此,應當借鑒有關國家(地區)的立法例,如古羅馬法中就要求被告應當明知法院無管轄權但同意接受其審判的才能產生應訴管轄的法律後果,「如果他們誤認為自己處於某一審判員的司法管轄之下,則不產生這一司法管轄」;《德國民事訴訟法》第504條規定:「初級法院在事務管轄或土地管轄兩方面都沒有管轄權時,應在本案辯論之前將此點向被告指出,並告以不責問而進行本案辯論的結果。」對人民法院課以就默示協議管轄的法律後果向被告釋明的義務,可以口頭釋明,也可以在立案送達時書面釋明。
三、兼議電子送達之受送達人同意
《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是關於電子送達制度的規定,「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其收悉的方式送達訴訟文書,但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除外。採用前款方式送達的,以傳真、電子郵件等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送達日期。」其中,關於電子媒介載體范圍、送達法律文書范圍、送達確認方式及送達日期等,許多專家學者與司法工作者均有論作,相關爭議分歧不大,但是關於「經受送達人同意」的問題鮮有論述,需要最高人民法院通過司法解釋的形式予以明確。
為何必須「受送達人同意」?根據規定,受送達人同意是電子送達的前提條件,如果受送達人不同意則不能採取此種方式,即使送達也無效。這是由電子送達的特殊性決定的,因為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送達法律文書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直接送達、留置送達、郵寄送達、轉交送達、委託送達、公告送達和電子送達。其中,除了電子送達外,其他六種送達方式均是「人對人」進行送達的,且送達結果即受送達人是否接收到法律文書,均會以某種特定形式確定,而只有電子送達是「人對物」進行的,向被送達人的傳真機或電子郵箱等通過電子物理渠道實施的,送達結果即受送達人是否接收到法律文書難以確定,這直接關繫到人民法院的訴訟程序是否合法和受送達人訴訟權利能否得到實現的問題,因此,必須取得受送達人的同意。
如何確定「受送達人同意」?受送達人同意是電子送達的前提條件,而送達結果直接關繫到人民法院訴訟程序的合法性,也與受送達人的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緊密相關,因此必須將受送達人同意的意思表示通過某種載體形式予以固定。對於原告來說,固定其同意的意思表示的載體較為容易,因為其作為民事訴訟程序的發起人和實體權利的請求人,相對會配合法院的送達工作,完全可以在受理後以書面形式將其同意電子送達的意見予以固定。
但是,對於被動參與民事訴訟程序的被告來說,其實體利益可能會因訴訟裁判而被限制、減損或被課以訴訟義務和實體義務,一般是不願意被動參與訴訟的,故不管是初次送達還是再次送達,被告不予配合的情形是普遍的,如不採取可靠可信的方式對其同意電子送達的意見予以固定,其在訴訟中或裁判後以送達不合法為由「翻供翻案」的法律風險是完全存在的。對此,建議採取以下幾種方式進行固定:一是電話錄音或製作電話詢問筆錄,並由合議庭成員或其他在場人員簽字確認;二是被送達人書面同意電子送達,並說明選擇何種電子方式進行送達;三是案件承辦人或合議庭成員可以其他方式方法通知,但必須有其他在場人書面確認或被送達人其後到庭補簽送達回證。

熱點內容
楊橋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6 10:32:04 瀏覽:288
且末縣城鎮法律服務所怎麼樣 發布:2025-01-16 10:12:16 瀏覽:241
快車律師 發布:2025-01-16 09:51:05 瀏覽:685
社會責任適用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6 09:20:39 瀏覽:418
司法考試歷屆真題 發布:2025-01-16 09:07:25 瀏覽:473
民事訴訟法二十四條 發布:2025-01-16 09:00:50 瀏覽:791
方亞律師 發布:2025-01-16 08:29:06 瀏覽:780
08年跟09年勞動法有什麼變化 發布:2025-01-16 08:22:27 瀏覽:79
2018按勞動法加班費 發布:2025-01-16 08:14:47 瀏覽:992
2017四川二建法規真題 發布:2025-01-16 08:13:00 瀏覽: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