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庭審感受
1. 法官通過庭審主要想知道或者了解什麼
摘要 法官在庭審中進行發問的目的,看似很簡單,不外乎是查清案件事實;實則具有特定的具體目的。主要如下:
2. 在庭審過程中法官讓我表達我的看法,我除了說很後悔以外還能怎麼說急!急!希望有機會能判處緩刑)謝謝
1:思想覺悟不高,法律意識淡薄
2:對受害人家屬表示抱歉,並積極賠償
3:對造成的社會後果,積極悔改
4:對不起家庭和領導的培養
3. 法庭審判觀後感800字
旁聽了劉某某等十二人涉惡案的開庭審理,這是我從事檢察工作以來,近距離接觸庭審,學習庭審感受最深的一次。幾個小時的旁聽過程,心情跌宕起伏,親眼見證了我們的檢察官在案件審理中的公平正義、法律權威、法治精神。
實證據的全面把握、對法律法規的充分掌握、開庭質證的條分縷析、做為國家公訴人的威嚴與客觀,深深地震撼了我,使我對公訴人這一職業產生了無盡的嚮往。聽完上午的庭審,心情仍難以平靜,感受頗深。
特別是李秋成檢察長和杜瑞格副檢察長對案卷事實證據的全面把握、對法律法規的充分掌握、開庭質證的條分縷析、做為國家公訴人的威嚴與客觀,深深地震撼了我,使我對公訴人這一職業產生了無盡的嚮往。聽完上午的庭審,心情仍難以平靜,感受頗深。
開庭質證的條分縷析、做為國家公訴人的威嚴與客觀,深深地震撼了我,使我對公訴人這一職業產生了無盡的嚮往。聽完上午的庭審,心情仍難以平靜,感受頗深。
庭審中,檢察院公訴人指控,被告人田某身為國家公職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為企業申報政策資金,以拿回扣方式收受他人財物價值140餘萬元,其行為已觸犯了法律,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該以受賄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人民檢察院公訴人簡明而直中要害的論述,激情而富於理性的辯論讓我印象深刻,犯罪嫌疑人田某的犯罪過程也讓我感觸頗深。
通過這種「零距離」觀摩公訴和庭審活動現場,不僅直觀感受到了荊州區人民檢察院在職務犯罪案件公訴過程中的專業化、職業化和人性化,而且增強了我對檢察業務辦理程序方面的了解,對以後更好地履行人民監督員的職責有很大幫助。
今後,會加強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專業知識,充分履行人民監督員職責,積極參加市檢察機關開展的各項監督活動,盡心盡力地當好一名合格的人民監督員。
(3)法官庭審感受擴展閱讀:
一、扎實的法律知識是做好庭審的基礎。通過旁聽庭審使深刻認識到只有掌握豐富的法律知識,對法律條文有一個深刻全面的了解才能准確對案件進行正確評議。
二、從實際案例中學習,是提升自身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旁聽庭審,我進一步熟悉了庭審程序,對庭審有關程序和過程及庭審紀律有了更深的了解,懂得了如何出庭,做好應注意哪些事項等等。通過旁聽庭審徹底消除了從前思想上的模糊認識,對自己從事的工作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三、提升法律實際運用能力是做好庭審的重要保障。作為一名法學專業畢業生,雖然接受了多年大學課程教育,但缺少了法律實際運用能力。為此,在工作中就要加強業務知識點學習和運用,用心向領導學習、向同事學習,不斷思考和領悟,不斷提高自己業務能力和水平。
4. 2014法庭庭審觀後感2000字
法庭庭審觀後感
就像龐德曾經說過那樣完全只對法律本身的邏輯進行研究是毫無意義可言的一樣,我們在學習法律的時候除了認真研究理論知識,還應當注重對於法律的實踐,通過觀看此次法庭審判,讓我感受到了法庭的庄嚴和肅穆與作為一個法律人應有的職業素養和一個法律人肩負的責任。
為加強對民事訴訟程序的掌握,遂觀看了此次的民事訴訟法庭。參加完法庭後了解了民訴程序的大體流程,對案件的印象更加深刻,從這次法庭中,我也切實的明白了法庭的審判程序,讓書本上的間接印象轉換成了直觀印象,這對於我的專業學習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同時,從此次實踐中我也認識到了證據的重要性。
故有以下感想:模擬法庭中的法庭審判程序分成了開庭、法庭調查、法庭辯論和審判四個階段。本次法庭開庭時,書記員先查點當事人及其訴訟參加人的到庭情況並請入席,隨後宣讀審判紀律。接著全體起立,請審判長、人民陪審員入庭,坐下後,帶被告入庭,由審判長宣布開庭。開庭前書記員也簡單地介紹了一下案情,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和理解整個案件。書記員宣讀法庭程序後,法官和審判員相繼入庭以及查明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等。
法庭調查階段,由公訴人宣讀起訴書,控訴被告人的罪行,要求法院予以公平公正的刑罰。對於公訴人起訴的犯罪事實被告人有異議,表現出好的反對態度。接下來由公訴人當庭舉證,證據確實不真實並不具有關聯性,被告人及辯護人都有異議。公證人一一舉證完畢之後,被告人並無新的證據要提交法庭,法庭調查主要包括兩個內容:一是當事人陳述;二是舉證和質證。在這個法庭中,當事人雙方 通過舉證、質證,力求為自己的當事人爭取更大的權利。這個階段是最能體現辯護雙方的法律知識儲備及觀察力,作為一名律師要先會聽,才知道怎麼辯。進入下一個階段,即法庭辯論階段。首先也是由公訴人發表意見。被告人自行辯護,辯護人發表意見,公訴人再進行答辯。法庭辯論階段,法庭辯論是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在合議庭的主持下,根據法庭調查階段查明的事實和證據,闡明自己的觀點和意見,相互進行言詞辯駁的訴訟活動。這是一個重要的階段。案件評議和宣告判決,這是開庭審理的最後階段,是合議庭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和證據,依照法律和政策,分清是非,明確責任,做出判決並宣告判決結果,從而解決當事人之間民事爭議的階段。此階段,由被告人就本案的事實、證據、罪行有無及輕重,對犯罪的認識及對定罪量刑方面的要求作簡要的發言。最後經審判員對事實進行認定,鑒於控辯雙方相應意見,予以調解。到此,這個案件就這樣完結了。
程序法不同於實體法,因此民事訴訟程序的法庭的側重點也在於弄清整個程序,通過這次法庭,了解了民訴程序的實際操作,用法庭的形式把枯燥的程序法學習生動形象化,讓我們在練習中學習,記憶。
其中在這次法庭審判里,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法官與律師。眾所周知由於司法活動的特殊性,法官在司法審判中應當忠實地體現國家在處理社會沖突中的特殊的角色職能,這種角色職能要求法官應在「第三方」的角色定位上,在糾紛雙方當事人之間恪守中立,並始終在糾紛解決過程中保持中立,平等對待雙方當事人。因此,法官的職責在於居中裁判,使一切社會成員都有權利得到與他人相同的法律對待,真正做到同事同處、同過同裁、同罪同罰,以實現最終的司法公正。
作為一個法官,我認為衡量其是否完成了司法公正的使命的標準是看他是否嚴格按照實體法和程序法的規定來處理各種案件,而法官要想完成司法公正的使命,就必須具有較高的素質,所以我要認真學習,加強自己的專業技能,職業素養,為以後的發展奠定基礎。
通過觀看此案的審理,我也深感人民陪審員制度的重要意義,它不但提高了司法的公信力,彰顯司法的進步,同時體會到只有當法院審判工作的透明度不斷提高,審判結果才能更加公正、公開、公平,才能收到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雙豐收。
今天的社會是法律統治的世界,是法治社會。社會發展的規律已經昭示:一個國家在治理社會時,必須把法律奉為治國之法寶或自由的保障,崇法必須也必將會成為國家或公民的一種精神和信念;沒有這樣的信仰,依法治國就只能是紙上談兵。所謂崇法,就是要有一種捍衛正義和公平的精神,具備一種為國家、為社會、為當事人盡心辦事、全力負責的信念,崇尚法律、相信法律、敬重法律。故擁有崇尚法律的精神和信念是法官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
其次,作為一個法律工作者,優良的法律職業能力和專業適應能力也是必備的素質。專業知識是從事法律工作的起碼要求,是職業能力的基礎,在具有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後,所需要做的便是把這知識融入實踐中,法律實踐經驗是一個人理解案件事實真相、掌握案件事實的實質以及找到解決糾紛的合理方式的必要條件。
而對於律師來說,就需要更多的知識補充,專業要達到一定的高度,因此我要走的征程才剛剛開始。另外,我覺得作為一個律師,辯才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只有擁有好的辯才,才能把自己的想法、邏輯與思路傳達給法官,讓法官明白自己的想法,從而為己方證據更大的勝局。另外,擁有好的辯才我認為還能增強自己的自信心,讓自己在法庭上更加才思敏捷,有利於自己的發揮。當然,律師還要培養自己的調取證據、分析證據和運用證據的能力,在法庭審判中,證據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律師要從各方面去調查取證,並通過法律分析和邏輯分析充分運用證據,盡量避免、減少不利證據的負面影響,強調有利證據的正面作用,來促使案件審理向有利於委託人的方向努力。
我一直的夢想是加入這個職業群體,但此時不得不說有些茫然和無所適從,這可能也是自己必須要經歷和面對的,這是我職業的必修課。因為你要記住:律師不僅要幫當事人打贏官司,而且還要贏的漂亮、精彩!即使這個高度離現在的自己還非常的遙遠,但你應該時刻准備迎戰這一光輝的頂點!這是一次情、理、法相結合的庭審,庭審中充分體現了公平和正義。
從這次觀看法庭審理中,我也了解到了我與一個職業法律人之間的差距,這更激勵了我努力學習的信念,我會朝著一個職業法律人的目標而努力。爭取在實踐中來完善我的理論知識,更好地運用法律知識,來保障社會的法律秩序能更加地公平公正,讓人們的權益得到更好的保護!
5. 法官怎樣才能讓當事人感受到公平正義
一、在頭腦中牢固樹立公平正義的處理每一件案件的思想。
思想是行動之源,我們只有在頭腦中牢固樹立公平正義的思想,才能保證我們在處理每件案件時能夠真正做到公平正義。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是憲法賦予我們的神聖職責,我們做為法官,守護著這個社會的最後一道防線,從狹義來說,我們就是公平正義的最忠實的守護者。我們不能心存麻痹,我們要知道,我們的一次不公正判決,可能只佔我們承辦案件的幾十分之一,甚至幾百分之一,但對於特定的某一個當事人來說,那就是100%的不公平,就很少能引發人民群眾對法院公平正義處理案件的懷疑。懷疑的累積,必然會引發人民群眾對法院公平正義判決的信任危機。在頭腦中,我們就應該把我們假想成一名主刀醫生,糾紛就是一台你要面對的「事關人命」的手術,判決就是一把無形的手術刀,而公平正義就是唯一正確的手術方案,如果我們的刀下偏了,危及的不僅僅是一條生命,更危及的是人民群眾對你本身,對你所在的「醫院」的信任和支持,他們會懷疑你以後進行手術的成功性,他們甚至會懷疑整個醫院醫生進行手術的成功性。
二、努力學習自身業務知識,增強自身文化底蘊。
過硬的業務素質是保證案件質量的關鍵,做為法官,你只有熟悉並正確掌握使用法律條款,才能把案件辦理的公平正義,尤其是當前的法律環境,法律條款修改的比較頻繁,新的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也是層出不窮,我們只有不斷地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才能具備辦理鐵案的理論條件。如果我們法官是一架天平,那麼我們掌握使用的法律知識就是天平一頭的砝碼,如果它出現了偏差,那麼就不會得出真正的公平。我們自身業務素質的提高,需要的是自己不斷的努力學習和不斷地在實踐中積累審判經驗。我們要將自己打造成專家型審判人員,我們要牢記高素質、精業務才是辦理公平正義案件的前提。同時,我們也要切忌不能機械死板地適用法律去處理一些紛繁復雜的糾紛,我們要深刻剖析法律條文的內涵和實質,靈活地去適用它解決糾紛,如果你承辦的案件,即使法律適用並無不當,但得出的裁判結果卻讓各方當事人都不滿意,那麼這樣的案件怎麼能讓人民群眾從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呢?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最寶貴的遺產。做為一名合格的法官,我們不僅要通曉各種法律知識,同時也要不斷地加強我們自身的文化修養,不斷地增強我們的文化底蘊。讀詩誦詞,不僅會緩解我們的工作壓力,陶冶我們的情操,更會豁達我們的心胸,開拓我們處理復雜糾紛的思維;閱讀古文不僅僅會讓我們通古知今,更會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讓公平正義之氣留在我們心中。只有身存一身正氣,才能保證我們能夠公平正義的處理每一件案件。
三、在辦案的每一個環節,公平正義地對待每一位當事人。
不要把公平正義只拘泥於裁判結果上,我們只有在我們處理案件的每一個流程,每一個細小的支節上讓每一位當事人都感受到公平正義,人民群眾才會對整個案件感受到公平正義。
立案,是我們承辦案件的第一個流程,用老百姓的話說,法院醫院是他們最不願意來的地方。那麼,他們既然來到了這個他們最不願意來的地方,必然是鼓了很大勇氣,懷揣著很大的委屈。所以在這個環節,我們必須熱情耐心地去接待他們。符合立案條件的,我們無條件的給他們立案,並向他們交代他們所享有的訴訟法權利和應該承擔訴訟義務。如果不符合立案條件,也不要簡單粗暴的拒絕他們於大門之外,這時,就更需要我們耐心地去做解釋工作。向他們闡明不立案的理由,給他們翻法條,講解法條,如果有其他的救濟渠道的,向他們介紹其他救濟渠道。固然,當事人的素質有高低,理解能力有強弱,但我相信,我們的熱心,我們的耐心,我們的真心,絕對會打消他們的疑慮,絕對會讓他們在法院的「門診室」就能感到法院承辦每一件案件都是公平正義的。
在整個訴訟過程中,我們做為法官一定要嚴格律己,必須依法辦案,並且一定要在接待當事人,庭審等一些細節上多加註意,不要讓當事人產生絲毫的「合理懷疑」。以往,我們經常不注意這些小節,不耐心去接待當事人,在庭審中談一些無關庭審的言語,這有許多都是我們的無心之作,以至於在當事人質疑這些細節時,我們會大呼冤枉。但換位思考一下,各方當事人都是帶著種種矛盾到你面前的,他們必然會關注你的一言一行,你對一些細節的忽視,也就必然會動搖你在他們心中的公平正義的形象。如果你讓當事人產生了這種錯覺,他又怎麼能感受到你承辦案件是公平正義的呢?
在判決結果出來後,我們一定要向當事人尤其是敗訴方當事人闡明判決理由。讓當事人贏得清清楚楚,輸的明明白白。院黨組做出的每件案件都要對當事人當面審判的決定是非常正確的,它不僅僅是我們履行向當事人宣讀判決結果的訴訟流程,更應該是法官向當事人闡明裁判理由的必備程序。它能夠為我們法官公正的承辦每一件案件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我們一身正氣,又何謂不敢直面當事人呢?同時,這樣做也會消除當事人對我們法官是否公平正義承辦案件的最後懷疑。
所以說,公平正義不僅僅體現在裁判結果上,它更應該貫穿在整個訴訟過程中,我們要讓人民群眾在我們承辦案件的每一個細節上都能夠感受到公平正義。
四、加大調解、協調的力度,力爭案結事了。
我們不能機械的、呆板的把公平正義停留在表面,而要發展的、創新的去理解它的內涵和實質。在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前提下,徹底解決一些社會矛盾是我們法院乃至每一名法官應該承擔的一份責任。並不是每件案件都正確判了,就能夠體現公平正義,如果案件判了,但糾紛仍在,矛盾仍存,甚至矛盾會進一步激化,那麼又何謂公平,有何謂正義呢?所以,我們不能呆板地為實現表面的公平正義而機械地去裁判案件,我們要在不違反法律,不侵害國家、集體、個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加大調解,協調的力度去定紛止爭,力爭案件結束了。當事人握手言和了,矛盾徹底解決了,這才是真正的公平正義。
五、加強與人民群眾的聯系,加大宣傳力度,樹人樹事。
我們法院的工作性質,決定了我們只和「打官司」的當事人接觸,而隔絕了我們與絕大部分人民群眾的信息往來。古語道,好事不出門,我們曾經承辦了許許多多可圈可點的公平正義的案件,我們中間有著許許多多一身正氣的好法官,但人群眾並不一定知曉。怎麼辦,那就要「請進來,傳出去」。把普通的人民群眾請進我們法院來,讓他們參觀我們的工作環境,讓他們旁聽我們的庭審,讓他們翻看我們的卷宗,讓他們評判我們的判決書,讓他們了解我們的法官,讓他們監督我們承辦的每一件案件,讓他們揭下他們認為的,披在我們身上的「神秘面紗」,讓他們清晰透徹地感受到來自我們法院的公平正義。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把我們法院的典型案例,好法官的典型事跡宣傳出去,樹人樹事。方程法官的優秀事跡,不僅讓我們這些同行為之感動,其必然也會引發社會、引發人民群眾對法官為公平正義不懈奮斗的認知。
總之,做為全國政法隊伍人群中的普通一員,我們必須從自身做起,從細節做起,嚴格律己,公正執法,讓人民群眾在我們承辦的每一件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6. 如何寫一個庭審過程觀後感
法院刑庭庭審觀後感
隨人學習法學已經近三年的時間了,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一直都沒有機會旁聽一次庭審,這一次在老師的安排下我們幾個去了法院聽審,可以說給我們這些在象牙塔的法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去接觸真正的司法實踐,雖說一次聽審的過程不能徹底的讓我們學到什麼東西,但是至少對於熟悉一般的司法訴訟程序能夠有所清晰的了解並且可以一睹法官,檢察官,辯護律師的風采對於我們來說還是很有用的。
首先介紹一下案情,我所聽審的案情時屬於合同法范疇的。原告是一家房地產公司而被告是一家能源公司。原在修建施工的過程中發現被告原先和原告在合同中所承諾的輸氣管道並沒有如合同預期般安裝在應有位置,後原告在詢問被告為何不履行合同時,被告堅持否認沒有不履行合同。在雙方爭論無果後房地產公司就把能源公司告上了法庭。
庭審的程序:首先由書記員宣讀法庭紀律,接著檢察院,辯護律師出庭,審判長,審判員出庭,然後由審判長問訴訟參與人人的基本情況,並且告知當事人其有申請迴避的權利,辯護權,舉證責任,遵守法院紀律的義務,其次是法院開庭的階段,原告宣讀了起訴書內容,先由被告發表辯護意見。然後進圖法庭事實調查階段,由被告出示證據材料,原被告雙方就證據和事實說明證明的內容,整個法院調查階段就結束。再次進入時大家都很激烈的法庭辯論階段,雙方就事實材料和理由,法律依據等唇槍舌戰,最後雙方就做最後陳述,最後審判長宣判審判結果。經過這次的聽審我學了庭審中不管是法官還是當事人各自應當注意的問題,其中我認為最終的是參與人的語言表達問題,對法官而言,表達應該清晰、條理、明確、莊重。一邊讓原被告雙方理解無歧義,再次體現法官的尊嚴和權威。作為代理人,也就是法律職業人也應如此,更重要的陳述的意見應當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和嚴謹的邏輯,抓住爭議的要害和關鍵點,結合法律法規的具體內容作出具有很有說服力的辯護意見。原告一般都不是法律職業人,對法律法規不夠了解,但也要講證據,合理請求。有時候我覺得原告容易借題發揮。理解片面化。但有一點我是認同的,不管有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把自己的理由事實充分表達出來是很有必要的,計時法官不予以採納也不影響整個案件的認定
這些就是我個人的觀審的幾點感受和想法,如有不正確之處,歡迎老師指正。
7. 法官在庭審中的作用
法律分析: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人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二條 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各級法院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作為司法工作者,法官的主要任務是在具體案件的裁判中,准確適用法律,保護合法,制裁違法,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
8. 成都互聯網法庭第一案開庭,庭審過程中有哪些細節值得關注
近年來,互聯網的發展勢頭相信大家有目共睹。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路已經深入了我們的生活,但同時,各級法院受理的互聯網案件數量不斷增長。互聯網爭議也在不斷擴大。就在近期,成都互聯網法庭的主審法官宣布開庭。這也就標志著互聯網法庭第一案開庭。首先值得關注的就是這次的互聯網法庭審理的案件。
綜上所述,我覺得現在的互聯網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捷之處。現在已經可以在線上進行相關案件的審理。這種壯舉對於現在社會來說是難以想像的。現在互聯網法院已經通過庭審錄音錄像代替傳統書記員庭審記錄。同時還有實名認證、電子簽名、時間戳技術等對證據進行固定,實現在調解、仲裁、訴訟、司法確認等場景調取使用等效果,從而避免了修改證據的可能性,保障了司法公正。同時也方便了我們的生活。
9. 法庭上法官最討厭當事人說什麼,淺談人民法庭法官定期
1、法官庭審上對很客氣,說廢話不打草稿,千萬別以為自己說的很有道理,多半是要輸了。
2、不要試圖通過提管轄異議,延期開庭之類來拖延開庭時間,法官對這類東西可是非常討厭的。
3、如果對方跟已經托關系搞定法官,一般都是假的,大多就是想激,千萬不要被騙了。他要是真搞定了還會告訴你嗎。除非他傻。
4、搞定法官很不容易的,費用一般很貴,一般民事糾紛幾乎不會做,也做不到。就算做到了也不會讓知道(不要瞎想,法官是公證的)
(9)法官庭審感受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開庭審理主要分為准備階段、庭審調查、庭審辯論、當事人陳述、庭中調解、合議庭評議、仲裁宣判等幾個階段。具體操作程序如下:
准備階段:書記員: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入庭。
書記員:查核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到庭情況。書記員:請肅靜,現在宣布仲裁庭紀律:為了維護仲裁庭的庭審秩序,保障庭審程序的順利進行,參加仲裁庭庭審的人員應當遵守如下紀律:
1、遵守仲裁庭秩序,保持庭內安靜、庄嚴、不許喧嘩、吵鬧。不準吸煙。未經仲裁庭許可,不準錄音、錄像、攝影和進行其他妨礙庭審的活動。
2、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在陳述事實、辯論問題時,必須在首席仲裁員或獨任仲裁員的主持下,圍繞爭議的要點進行。未經首席仲裁員或獨任仲裁員允許不得發言。發言應實事求是,文明禮貌,不得進行人身攻擊。
10. 怎樣提高庭審應變能力
庭審是人民法院訴訟活動的中心環節,是保證審判過程和結果公正與公平的重要審判形式,庭審的功能決定了其在訴訟活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通過當庭審查、判斷證據,為案件查清事實、適用法律奠定基礎。庭審的重要作用也決定了法官應具備駕馭庭審的能力。庭審駕馭能力是法官憑借公理的精神、專業的法律知識運用程序規則,主持整個庭審過程,同時指揮和控制訴訟參與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和履行訴訟義務,以查明案件事實、分清責任、作出裁判的能力。法官駕馭庭審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案件的質量和公正司法的水平。因此,提高法官的庭審駕馭能力至關重要。
一、庭審駕馭能力具有以下特徵
(一)法官的庭審駕馭能力具有綜合性。法官的庭審駕馭能力具體表現為法官掌握和運用法律知識及相關知識,通過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綜合能力來審理案件。所謂「庭上三分鍾,庭下三年功」,這句話是說庭上審理的時間雖短,但是它集中、綜合地反映出法官在庭下多年來掌握的各種知識,運用各種能力的結果。在庭審過程中,法官應准確歸納案件爭議焦點,並指導各方當事人圍繞爭議焦點展開辯論,制止不必要的發言提問,合理安排庭審程序,及時妥善處理庭審中出現的各種突發情況。
(二)法官的庭審駕馭能力具有即時性。在庭審的有限時間里,訴訟參與人在庭上的各種表現,都要求法官及時作出判斷,這種判斷具有時間上的緊迫性和不可逆轉性,法官在法庭上所講的每一句話,都關繫到案件事實的認定,是非責任的確定,這些話都是一錘定音且不容隨意更改的。老百姓往往把它看作是法官庭審駕馭能力的綜合性和即時性的反映,必須慎言慎行,加強平時鍛煉與修養。
(三)法官的庭審駕馭能力具有職業性。人們常常把法官職業與醫生職業相比較,兩者在某些方面有相通之處。醫術水平高的醫生,能夠准確地診斷出疾病所在,並對症下葯達到葯到病除的功效,而醫術不高的醫生,往往不能准確診斷病情,有時誤診,達不到醫病的良好效果;同樣庭審駕馭能力強的法官,當庭就能查明案情,作出准確判斷,通過准確適用法律、闡釋、宣傳法律,使當事人服判息訴。
二、提高駕馭庭審能力的重要性
(一)提高駕馭庭審能力是提高法官素質的重要內容
司法實踐的經驗告訴我們,作為一名優秀的法官必須具備三個基本功,一是開好庭,二是寫好判決書,三是嫻熟正確適用法律。庭審是法院整個審判過程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是一種動態的審判,是法官素質高低最集中的體現。做一名法官的基本工作就是審案,開好庭對於法官來說是最基本的素質,全面提高庭審駕馭能力將有助於提高法官的整體素質。
(二)提高駕馭庭審能力是提高司法公信度的重要措施
法官是一個特殊的職業群體,是社會真善美與假惡丑的裁判者,而法庭就是審判的場所在法庭上法官的言行舉止無不關繫到執法者的形象,這同時也會給當事人、旁聽者以及社會社會大眾留下深刻印象。反之,法官的庭審能力差,就會影響審判的公正性與嚴肅性,就會在人民群眾的心中降低司法公信度。
(三)提高駕馭庭審能力是確保司法公正的基本要求
法官審判是否公正,當事人、旁觀者、社會大眾主要是通過法官主持庭審來直觀感受的。法官在法庭上開庭、主持調解、宣判等等,直接反映出是否達到三個公正。要實現程序公正,法官必須在庭審過程中依法行使審判權,同時確保訴訟參與人依法行使訴訟權。這就對法官提出要求,應當讓當事人講話以充分保障當事人行使享有的訴訟權利,但又不能讓其漫無目的地講,要關於引導,歸納好當事人的陳述要點,查明案件的事實。要實現實體公正,准確運用法律,作出公正裁判。在司法實踐中,常常會聽到一些當事人對判決結果提不出問題,但對法官的態度、形象提出非議,認為法官對自己態度不好而對另一方態度很好等等。因此,確立法官的公正形象、提高庭審駕馭能力是實現司法公正的基本保障。
三、當前駕馭庭審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法官的法律素養和文化素質不高,集中體現在:
1、有的法官對原、被告反復陳述以及與案件無關的陳述,不及時制止、引導,而是任憑當事人說個夠,致使整個庭審比較鬆散、漫長,有時,甚至因當事人一些與案件無關的話題使當事人之間產生新的矛盾。
2、有的法官過於急躁,經常打斷當事人的發言,有時未等當事人把話說完就予以制止。特別是在一些一方有律師代理,而另一方無律師代理的案件中,由於律師對庭審程序比較熟悉,所以對法官的一些提問能夠得心應手,而另一方當事人由於法律意識談薄,甚至是第一次參加庭審,比較緊張,不能很好的表達其所要表達的意思,這時有的法官不是給予正確的引導,而是盲目的制止,以致給當事人造成一種其權利受到剝奪的印象,從而出現「法官不讓我說話」的抱怨,最終造成當事人對裁判公正性產生懷疑。
3、有的法官不能很好地引導當事人舉證、質證,甚至出現代替當事人舉證,沒有詢問當事人提供的證據所要證明的問題,應當庭認證的證據而沒有認證以及對認定的證據闡述理由不夠充分等。
4、有的法官由於庭前的准備工作不夠充分,再加上文化素養不高,導致對庭審中無爭議的事實和爭議的焦點歸納不全面、不準確,使庭審程序出現反復,甚至出現二次或多次開庭的情況。
(二)當事人的法律意識淡薄。特別是基層法院所面對的當事人主要是農牧民,所處理的案件主要是婚姻家庭、相鄰關系、損害賠償以及房屋租賃和買賣、借貸等類型案件,大多數案件當事人的法律知識比較缺乏、法律意識比較淡薄,這會對法官駕馭庭審帶來許多障礙,這也會影響法官駕馭庭審的能力。
總之,有些審判人員在庭審中,不能很好的發揮法官在庭審中的指揮、引導、控製作用,駕馭庭審的能力不足,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庭審的質量,導致有些庭審走過場,事實上也影響了案件實體結果。
四、提高法官駕馭庭審能力的途徑和措施
法官駕馭庭審能力的提高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個過程。作為法院的審判人員,要提高庭審駕馭能力,應該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在審判實踐中,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樹立兩種司法理念
1、樹立法官中立理念。法官中立,即法官在審判過程中應客觀、公正、不偏不倚,持中立的立場與態度。法官中立是司法公正的關鍵,要求在整個訴訟過程中始終得到切實的保持和體現,因為法官作為裁判者對於司法公正起著決定性作用,法官中立不僅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證和前提,還常常是司法公正的外在表現形式之一。尤其是社會公眾在感受、評價和確認裁判公正時,法官中立形象作為一種感性認識因素和情感因素,起著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有時法官對當事人的一個眼神、一種表情甚至言語聲調的高低剛柔的細微差別,都可能使當事人在心理上感到法官的不公平。
2、樹立當事人訴訟權利平等和對等理念。在法庭調查、辯論、調解的各個階段,在組織舉證、質證的各環節,都要保障當事人充分地行使自己的訴訟權利,有同等的機會陳述自己的主張和理由,絕不能使一方當事人行使權利的機會受到壓制、減少,也不能使一方當事人行使權利的機會得到關照、增加。審判實踐中,有些法官在庭審過程中,不太注意平等分配各方當事人發言、辯論的時間和機會。例如,在原、被告對證人提問的問題上,有的法官由於當事人的提問方式不對,就不讓他們提問,從而剝奪了他們和對方當事人平等的權利和機會。這些做法都違背了當事人權利義務平等原則,未能賦予雙方當事人對等的機會,應當予以糾正。
(二)提高三種能力
1、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庭審語言貫穿庭審的始終。庭審語言是司法公正的外在表現。對於當事人來說,他們認為法官在庭審上的每一句話都會對他們的案子產生影響,同時他們也想從法官的言語中發現一些問題。比如,法官的哪句話帶有傾向性,哪句話帶有歧視性,哪句話對自己有利,哪句話對自己不利等。所以我們每一個法官都要不斷提高自己語言表達的邏輯能力和思維能力,力求把話說得明白、得體、准確、易懂,涉及到法言法語能夠闡釋清楚,針對不同的環境能選擇不同的說法。特別是在我們這樣的少數民族地區,由於有的案子一方當事人是蒙古族,不通曉漢語,另一方是漢族,不懂蒙語的情況下,這就對我們一些雙語法官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提高傾聽能力。法官應該少說,多聽,認真地聽,謹慎地說。這也是一個總的原則和技巧。法官的魅力不在於他的口才而在於他的思考和判斷。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法官不僅要善於傾聽,而且要善於在傾聽的同時觀察當事人的言行舉止等反應,捕捉一些細微的信息形成法官的內心確信,從而判斷真偽,查明事實。法官對當事人不應有好惡的心理,更不能讓當事人從法官的表情和肢體動作中覺察出變化,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解。
3、提高應變能力。臨危不亂,遇事不慌,是一名法官應當具備的素質。面對想盡一切辦法維護自身利益的當事人,庭審過程中總能遇到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困難和問題,如何妥善地處理,既不違反程序,又不過分地影響訴訟效率,需要法官具有深厚的法學功底和豐富的審判經驗,胸有成竹才能游刃有餘。這就要求法官必須認真做好庭前准備工作,庭前認真審閱訴訟材料,組織好必要的證據交換,履行釋明義務,指導當事人舉證,做到熟悉案情,熟知案件審理涉及的法律法規,掌握當事人沖突的核心,准確歸納出案件審理的焦點,並對庭審順序和庭審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心中有數。
(三)提高駕馭庭審能力的具體步驟
1、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完成開庭前的送達和准備工作。
對於開庭前的送達和准備工作,有的法官還存在重實體輕程序的錯誤觀念,認為實體處理的正確,程序規范與否無所謂。司法公正要求做到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缺一不可。程序公正是實現實體公正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實體公正是程序公正的結果和最終目的。沒有程序的保證就沒有實體的公正處理,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開庭前送達和准備工作進行,就會造成程序的違法,損害司法的權威性。
2、庭審過程中要求各方當事人嚴格遵守訴訟紀律。
開庭審理是一個嚴肅而認真的事情,它是在民事訴訟法及相關法律規定下嚴格按照程序進行的訴訟活動。有的法官認為庭審就是和當事人促膝談心,拉拉家常,像茶館談心似的處理事情,有利於鈍化當事的矛盾,促成當事人的和解。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法官作為法律賦予職責的裁判者,頭頂著國徽肩扛著天平,他是法律的衛士,是正義的化身。法庭是一個神聖的地方,它是解決矛盾,處理糾紛的地方,也是老百姓說理的地方,茶館式的談心,將會放縱當事人的違約行為,只有嚴格按照訴訟紀律辦案,才能更合理地保護當事人的權益。
3、庭審過程中認真聽取當事人的訴請和抗辯意見。
訴訟程序是由當事人引發的,法官是被動的,當事人的訴請事項,就是法官的審理范圍,同樣當事人的抗辯事由也就是法官的審理目標。因此,認真聽取當事人的訴請和抗辯意見,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關鍵,也是法官歸納沒有爭議的事實和爭議焦點的關鍵。所以,法官在聽取當事人訴請和抗辯意見時,應當仔細查清當事人訴請的具體內容以及相應的依據,還應當仔細聽取另一方當事人針對訴請的具體抗辯意見和理由。
4、庭審過程中在聽取當事人的訴辯意見後,應當歸納沒有爭議的事實。
有的法官在聽取各方當事人訴辯意見後,不重視各方當事人沒有爭議事實的歸納,直接進入庭審調查。筆者認為,歸納沒有爭議的事實是非常重要的,是提高訴訟效率,節省訴訟時間的關鍵,只有準確歸納出沒有爭議的事實,才知道當事人對哪些事實沒有異議,對這些沒有異議的事實就可以直接認定,不需要再組織當事人進行舉證和質證,從而節約訴訟時間,提高訴訟效率。
5、庭審過程中在聽取當事人的訴辯意見後,應當歸納當事人訴爭的焦點。
筆者相信,絕大多數法官都會做到這一點,但是如果精練的歸納出當事人的訴爭焦點,卻不是每一位法官都能做到的,尤其針對訴訟能力低下的當事人,在詞不達意的情況下,或者他的有意見的焦點隱藏在抗辯意見里。這時,我們更應當一針見血地指出雙方當事人的矛盾所在,爭議所在,然後圍繞爭議焦點進行舉證和質證。歸納當事人訴爭的焦點,是提高駕馭庭審能力的關鍵。
6、庭審過程中應當提高舉證和質證的針對性。
當事人應當圍繞他的訴訟請求以及所主張的事實加以舉證,就當事人提供的與訴訟請求及主張的事實無關的證據材料,主審法官應當予以制止並加以說明,以使整個訴訟活動富於理性,具有針對性。對於當事人的質證意見,主審法官應當提醒當事人圍繞證據三性(即證據的合法性、關聯性、真實性)進行質證,無關的理由應當制止。
7、庭審過程中充分聽取當事人的辯論意見。
有的法官在法庭調查中,聽取了當事人的舉證及質證意見,即認為為節省訴訟時間,不再進行法庭辯論程序。實則法庭調查是對證據的辯論意見,不是整個案件事實的辯論意見,更不是法律適用的辯論意見。因此,法庭辯論是十分必要的,法官應認真聽取當事人的辯論意見。
8、庭審過程中應當言簡意賅地進行庭審小結。
在審判實踐中就每一個爭議焦點,當事人提供了許多證據,就該證據的證明效力,不能單純地進行認證,在庭審小結時,有必要針對當事人提供的證據,進行一個總的認證,這樣既便於當事人清楚哪些證據法院已確認其證明力,哪些證據法院沒有採信,又有利於當事人在接下來的調解程序中清楚自己的優勢和不足,為調解奠定基礎,所以庭審小結是庭審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是整個庭審程序的提煉。
總之,審判質量和效率的高低,最終決定於審判法官的庭審駕馭的能力,而庭審駕馭能力是由審判法官的自身素養所決定的。為此,要加強對法官的庭審駕馭能力的教育培訓,並加強考核,組織庭審觀摩比賽,交流經驗,探索最佳模式,同時法官要加強綜合素質的學習,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實踐中,不斷提高駕馭庭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