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法院王海濤
Ⅰ 靳姓的來源介紹
靳姓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一百六十八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二百三十五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二百一十二位。以下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靳姓的來源介紹,希望你喜歡。
靳姓來源
源流一
出自羋姓。據《風俗通》、《通志·氏族略》及《古今姓氏書辨證》等所載,靳,春秋時楚地小國,後為楚大夫采邑,楚大夫靳尚之後,子孫以邑為氏。湖南有靳江河,源自湘鄉市大鳧塘,經寧鄉縣,至黑石渡注入湘江,過楚大夫靳尚墓前,因此而得名。
根據《古今姓氏書辨證》上的記載,戰國時期楚國大夫靳尚的後代食采於靳,因此以邑為氏,稱為靳氏,望族出於西河。而根據《通志·氏族略》及《風俗通》兩書記載,靳姓人的始祖,的確是距今2300年前在楚國顯赫一時的楚大夫靳尚。靳氏是我國北方古老姓氏。望族居於西河郡,即今山西省汾陽。
源流二
源於匈奴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五胡十六國時期,南匈奴民族中有改漢字單姓靳氏者。匈奴民族的靳氏一族,有靳准自立為王。
源流三
朱姓改靳姓。據《龍舒靳氏宗譜》記載:予生不辰,值茲多故,流言煽起,兵騎搜羅,刻無寧日。族人多有流離失所者,予思若不諱姓無他可免,爰攜昆弟屏跡幽潛更姓曰靳,以祖延壽,公立功蘄黃蘄靳形類以地氏也。但傷自漢以來,傳三十世自今改為靳姓,倘後代失記宗靳而不宗朱之血食何托揮淚和墨記之譜後,以示子孫,其無忘根本,所自並冒認他宗可以。至正十年六月十七日, 三十世孫育材謹記。
源流四
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蒙古族蒙哥氏,亦稱蒙格氏、蒙郭氏,滿語為Mongo mongu,是蒙古、滿洲共有部族,更確切地說是一種群體部族,人數眾多。
要特別指出的是,並非所有的蒙哥氏族人皆承認自己是蒙古族人,更多的蒙哥氏族人皆認為自己是在後金政權初期聯合起來進入滿洲 軍事 組織和滿洲部族團體的,這個姓氏群體中包括了巴林氏部族人(蒙語為?????,滿語為Barin mongu)、達拉氏部族人(滿語為Dara mongu)、奧庫氏部族人(滿語為Oko mongu)、烏芮氏部族人(滿語為Uri mongu)等,民族成分以及屬性比較復雜,在清朝時期被中央政府統稱為“蒙古哈拉(Menggo Hala)”。
蒙哥氏族人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靳氏、蒙氏、哥氏、葛氏、國氏、郭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五
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滿族的社會組織》記載,
⑴.滿族伊拉哩氏,亦稱伊里氏、伊拉禮氏、伊喇立氏,滿語為Ilari Hala,漢義“開”,人口眾多,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葉赫(今吉林葉赫河、伊通河、伊丹河、東遼河流域)、蜚優城(今吉林琿春三家子鄉高麗城村)、伊罕阿林城(今吉林市東北十五公里處)、松花江流域。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靳氏、伊氏、何氏、趙氏、尼氏、潘氏、蘇氏、許氏、岳氏、禹氏、仉氏、柏氏、樊氏、郝氏、李氏等。
⑵.滿族尼滿氏,出自老滿洲部族,滿語為Nimangi Hala,漢義“山羊”,世居黑龍江北岸沿岸地區。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尼滿氏部族人數非常少,且無分支。在清朝末期以後,滿族、錫伯族尼滿氏多冠漢姓為靳氏、滿氏等。
⑶.滿族伊麻斯氏:滿語為Imaci mongu,源出老滿洲部族,人數很少,但有四個分支。一般認為其姓氏名稱是由老滿語“Nimaha”而來,其在明朝末期的快讀縮音為“u”,其發音近似漢語的yǘ(ㄩˊ)即“魚”,但使用另一個象形文字“?”來描述。清朝中葉以後,大多冠漢姓為靳氏、魚氏、於氏等。
源流六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回、錫伯、仡佬、彝等民族均有靳姓。
靳姓發展
靳姓自得姓後,或許因為宮廷內的斗爭,子孫沒有在起源地發展起來,而是避難逃往它國尋求生存。這從漢初兩位開國功臣靳歙、靳強二人的傳記記錄可以看出來(見《史記》)靳歙,發跡起於宛朐(今山東菏澤);靳強,曲沃人,其先西河人氏。兩地均在中國北方。自漢以後,靳氏世居西河一帶,並於此形成了靳氏的西河郡望。
此後的一千年內,靳姓在中國大地上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作為或影響。或許正因為這個原因,東晉漢族大規模南遷時,靳姓基本上沒有人跟隨,而仍滯留北方地區。這從兩晉南北朝以至隋唐有關 歷史 記載無南方靳姓人物可以佐證。
自宋以後,特別是元明清三代,靳姓人物漸多起來。江山代有人才出。此一時期是靳姓發展的重要時期,基本上奠定了今天靳姓發展的基礎。如靳德進、靳榮、靳義、靳學顏、靳貴、靳輔等均在歷史上有一定影響。考察這一時期靳姓人物的祖籍,南北均有,說明此時靳姓已從北方流至南方,時間估計在宋元時期。
靳姓得姓始祖
靳姓出自羋姓,始祖是靳尚。靳尚,戰國時期楚國大臣。據有關資料記載,顓頊曾孫吳回任帝嚳時火正,為祝融。吳回生子陸終,陸終有六子,別為上古“祝融八姓”。其中六子季連為羋姓。季連之苗裔鬻熊為周文王師。熊繹以王父字為氏,稱熊氏。熊繹被周成王封於荊楚,靳尚當為其後。戰國年間,適逢齊、楚響應蘇秦之合縱策,欲聯合拒秦,秦使張儀赴楚,以歸還奪楚六百里地為誘鉺,讓楚懷王絕齊附秦。懷王怒囚張儀,欲殺之。靳尚接受張儀重賂,買通懷王寵妃鄭袖,使張儀得釋。楚王使尚隨張儀 出國 ,因與小臣使有仇,為小臣使張旄刺死。靳乃春秋楚之小國,後為楚大夫采邑。靳尚為楚國公族大夫,本為羋姓,因其食邑於“靳”,其後子孫便以邑為氏,稱靳氏。靳氏遷民始祖當時為汾州等籍人氏,明初奉旨集於廣濟寺大槐樹下,遷往異地,遷民後裔分布於河南、河北、山東、陝西、安徽等地。靳氏望出西河郡,即今山西省汾陽。
楚大夫靳尚是如何被描黑
在許多電視劇、文學作品的一些橋段中,編作者和導演總是在塑造完美、飽受贊譽的正面人物形象的同時就必須有一個奸佞、暗中使壞的小人形象。如《屈原》劇本中,屈原是一個憂國憂民、以死殉國的愛國者,而靳尚則是一個嫉妒賢能、求榮賣國者。最近播出的《羋月傳》同樣把靳尚刻畫成陰險狡詐的壞人。
歷史上的楚國大夫靳尚到底是怎樣一個人?他的真實面目果真如是嗎?屈原是靳尚陷害的嗎?通過查閱大量史料、文獻。筆者對靳尚有了新的認識。
一、靳尚和上官大夫不是一個人
在許多著作中作者把上官大夫和靳尚當成同一個人。如:
高中 語文 第五冊《屈原列傳》注七:“上官大夫姓靳名尚。”
劉大傑:《中國文學發展史》上卷第93頁:“上官大夫靳尚。”
林庚:《詩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第8頁:“他被一個上官大夫叫做靳尚的當作死敵.....。”
郭沫若在他的《我怎樣寫五幕歷史劇<屈原>》中也作上官大夫靳尚(《屈原》第118頁)。
就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中國人名大辭典》也把靳尚解說為:“戰國楚上官大夫,幸於懷王......”。
看來,這些作者把上官大夫當做靳尚所認的官名了。其實“上官”是復姓,“大夫”是諸侯宗族的稱謂。上官大夫即姓“上官”的重臣。但他並不是靳尚大夫。這在下列古籍中足可以得到證實:
上官大夫最早見於《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上官大夫與之同列”,“上官大夫欲奪之”,“(懷王)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
這里上官大夫名字出現四次,並未提到靳尚。
《戰國策·楚策二》載:“靳尚為儀謂楚王曰”,“尚(謂鄭袖)”,“靳尚謂楚王曰”,“楚小臣,靳尚之仇也”,“君不如使人微要靳尚而刺之”,“張旄果令人要靳尚刺之”。這里靳尚名字出現了六次,但沒有提到上官大夫。
《史記·楚世家》載:張儀曰:“臣善其左右靳尚,靳尚又能得事於楚王幸姬鄭袖……”“靳尚謂鄭袖曰”。“靳尚曰”這里四次出現靳尚名字。也沒有提及到上官大夫。無論是《戰國策》還是《史記》並沒有說過上官大夫就是靳尚,古代史學家不可能用完全不同的兩個名稱來記述同一個人。
在漢人著作中也有關於上官大夫和靳尚的記載,劉向《新序·節士》曰:“張儀之楚,貨楚貴臣上官大夫,靳尚之屬,上及令尹子蘭,司馬子椒,內賂夫人鄭袖,共奢屈原。”
王逸《楚辭章句》上說:“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妒害其能,共奢毀之”二者的記載都將上官大夫和靳尚看作二人。
班固的《漢書·古今人表》其中上官被列於“中中”,靳尚被列於“下上”,他們差兩級。班固在這里很明顯的把他們分為兩個人。這應該是判斷他們為兩個人最重要的證據。
宋人洪興祖《楚辭補注》也說:“《史記》曰‘上官大夫與之同列’”又曰‘用事臣靳尚’”,朱熹《楚辭集注》又說:“同列上官大夫及用事臣靳尚……”這里也將上官大夫和靳尚明確分為兩人。
當代學者鄒雲鶴先生早在1962年就以“上官大夫並非靳尚”為題發文予以撥正和澄清:造成錯覺的是劉向的《新序·節士》。劉向在該文里寫有“使張儀之楚,貨楚貴臣上官大夫靳尚之屬……”劉向在這里把上官大夫和靳尚第一次拉在一起,但我們卻不能因此而認定他們是一個人。因為,“上官大夫靳尚之屬”應該理解為,“上官大夫、靳尚之屬”,因為“屬”是表示復數的。
他認為:“把上官大夫與靳尚作為一個人。”是從王逸的《楚辭章句》中所產生的誤會。王逸在《離騷經章句第一》中寫道:“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妒害其能,共僭毀之。”這句話咋一看來,很容易把“上官靳尚”當作一大夫。如唐·張守傑的《史記正義》在上官大夫名下注曰:“王逸雲上官靳尚”。
洪祖興也以迷惑的態度在《楚辭補注》中在王逸的這句話下寫道:“史記曰上官大夫與之同列,又曰用事臣靳尚”,以為王逸搞錯了,其實王逸並沒有錯。他說的是‘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就是說“上官”和“靳尚”都是與屈原“同列”的大夫(語見1962年5曰9日《光明日報》文為“上官大夫非靳尚,作者鄒雲鶴”)稱謂。
范正生先生也認為唐代張守傑的《史記·正義》將上官大夫解釋為:“王逸雲上官大夫靳尚。這是張守傑對王逸章句的誤解,將上官大夫與靳尚看作一人。也許正是由於張守傑《正義》的失誤,才出現了上官大夫與靳尚合二為一的誤傳,以致於使郭沫若先生也把上官大夫與靳尚理解為一人。
中華姓氏研究員靳國年先生認為在“上官姓氏起源的 傳說 ”中,“上官”起源於上官大夫,這顯然和靳尚的後人姓“靳”矛盾可見,上官大夫和靳尚的確是兩個人。
二、靳尚並非陷害屈原之人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有兩次記載上官大夫與屈原之間爭斗的事件。第一次是屈原“造為憲令”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原不與,便饞謗屈原,使懷王“怒而疏屈平”;第二次是懷王被拘於秦獷頃襄王繼位後,令尹子蘭“卒使上官大夫短屈於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在這里司馬遷已告訴我們,上官大夫在屈原任左徒時就在任,頃襄王繼位後仍在任,上官大夫第二次陷害屈原已是懷王三十年以後的事了,而靳尚在懷王十八年就已去世了。由此,淮南大學教授靳學遠感慨說:“公元前278年,屈原(62歲)投汨羅江自沉而死,靳尚於公元前311年秋被張旄殺害(當時屈原29歲),靳尚死後33年還能陷害屈原,靳尚真了不起啊。”
三、靳尚是楚國的賢臣
《楚辭策二》說:楚王將出張子,恐其敗已也,靳尚謂楚王曰:“臣請隨之,儀事王不善,臣請殺之。”楚小臣,靳尚之仇也,謂張旄曰:“以張儀之知,而有秦楚之用,君必窮矣。君不如使人微要靳尚刺之,楚王必大怒張儀也,彼儀窮,則子重矣。楚,秦相難,旄魏無患矣。”張旄果令人要靳尚而刺之,楚王大怒秦,構兵而戰,秦、楚事魏,張則果大重。
從這段記載看來,在國家危難之時靳尚挺身而出,出使秦國,為捍衛國家利益,以身殉國。“終使楚王大怒秦,構兵而戰”為靳尚報仇。可以說,靳尚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忠君愛國的大賢臣,他既是楚王的心腹愛臣,曾經幾次救懷王於生死之間,使懷王“食不繇靳尚則不甘口,衣不繇靳尚則不安於體,出號令不繇靳尚則王心惘然不足。”靳尚又是博聞強志,明於治亂,深得楚國朝野信賴與敬重的重臣。靳尚還是全力輔助楚懷王熊槐治理國家,力促聯合楚、齊、燕、趙、韓、魏六國一同抗秦,並與蘇秦一起促成六國君王齊集楚國郢都,結成聯盟的能臣。正因為懷王對靳尚的十分倚重和對靳尚忠義的表彰,才把最豐饒的靳江流域賜為食邑,並以封地為姓。
上海師范大學中國近代社會研究中心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錢杭先生說:“要研究歷史,尊重歷史,還靳尚以公道。”山西師范大學 歷史學 院教授、《山西檔案》雜志社編輯,仝建平先生強調:“我們有責任給靳尚正名。”北京 財經 大學歷史系教授杜靖,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山西大學教授張俊峰也指出:“為了不讓後人再以訛傳訛,我們必須明確說明:“上官大夫和靳尚根本不是一個人,屈原並非靳尚陷害的。靳尚是一個真正的能臣、賢臣、忠臣。”
目前,有人在評說《羋月傳》中,總也捎帶靳尚幾句,或褒或貶。還有人借機拿靳尚當說辭調侃當今走紅的影視演員靳東。無論靳尚到底做過什麼,然他與那個時代已成歷史,但不可否認,靳尚在那個時代一定是叱吒風雲真正影響楚國歷史進程的非常人物。一萬年後,靳尚仍然是我們的先人。姓靳的子孫中也一定會有無數個像靳尚誼,靳羽西,靳炎,靳彬,靳諾璀璨的明星閃爍在華夏文明的星河中。
靳姓遷徙分布
靳姓發源於今湖南寧鄉,楚亡於秦後,靳姓子孫開始漸次北移。漢初,跟隨劉邦東征西討的靳歙被封為信武侯,惜傳子靳亭後,因故被免去襲爵;另一位功臣靳強被封汾陽侯,其子汾陽共侯靳解、孫汾陽康侯靳胡、曾孫汾陽侯靳石因過免,玄孫長安公乘靳忠詔復家。使發源於楚地之靳姓深深紮根於山西。同時,為消除各地舊貴族的豪強勢力,維護漢朝統治,漢高祖劉邦採納婁敬之建議,強遷六國貴族後裔和關東豪族於關中,置於中央政府監視之下,在這二十萬之眾中包括楚地之靳姓。新莽時期的赤眉軍起義、綠林起義等戰火使關中遭受重創,靳姓人因避難、仕宦、謀生等原因,由關中播遷於今河南、河北、山西等地。 三國 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原板盪,烽警四起,有北方之靳姓播遷江南,但多數中原之靳姓逃避表裡山河,相對戰亂少的山西,並在西河郡、汾陽郡與原來就已很是興旺的靳姓相融合,昌盛為靳姓西河郡望和汾陽郡望。此外,在十六國時期,匈奴屠格族中有改漢姓靳的,一度使靳姓隊伍壯大,尤其是靳准殺帝以後,更是如此。奈好景不長,招來石勒、劉曜共討,此支匈奴靳姓遭受滅頂,僅留靳准從弟靳康一子。所以嚴格地講,我國的靳姓人士,絕大多數還是漢族的後裔。隋唐時期,昌盛於山西的靳姓有播遷於今河北、河南、山東者。兩宋時期,北方靳姓有播遷於江蘇、安徽、浙江等南方省份者。元代,靳祥、靳德進父子由潞州(今山西長治)徙居今河北大名。明初,山西靳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南、山東、河北、安徽、陝西等地。明清以後,靳姓逐漸在內蒙、甘肅、東北等地落籍。如今,靳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河南、河北等省為多。
靳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一百六十八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二百三十五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二百一十二位門閥,人口約一百零八萬三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68%左右,多以西河、遼東為郡望。
靳氏族人早期主要活動在中原地區和江漢地區,漢、唐時期在西河郡形成望族。宋朝初期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南宋以後在全國各地逐漸分布開來。
今江蘇省的鎮江市丹陽市、宿遷市宿豫區曹集鎮新靳村、宿遷市泗洪縣、宿遷市宿城區埠子鎮靳橋村、常州市、徐州市、連雲港市灌南縣、蘇州市吳中區,安徽省的宿州市埇橋區、巢湖市、阜陽市、六安市霍山縣,山東省的濟南市歷城、平陰縣、章丘市、聊城市莘縣王莊集鄉中沙村、東阿縣、臨沂市莒南縣;費縣、日照市莒縣、泰安市寧陽縣、菏澤市牡丹區、曹縣、鄆城市、單縣、東明縣、濟寧市金鄉縣有胡集鎮靳樓村、濟寧嘉祥縣、德州市夏津縣、濟寧市鄒城縣、濰坊市安丘市,河北省的安平縣、寧晉縣、石家莊市無極縣、張家口市、衡水市饒陽縣、邯鄲市永年縣、雞澤縣、曲周縣、大名縣、廣平縣、武安市、成安縣、邱縣、秦皇島市山海關區、滄州市肅寧縣、保定市淶水縣、安國市、博野縣、邢台市南宮縣、巨鹿縣塔堤村、沙河縣、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小集鎮宋家營、唐山市豐潤區、廣東省的中山市、深圳市,山西省的太原市清徐縣孔村、大同市渾源縣、靈丘縣、晉城市、臨汾市堯都區、鄉寧縣、曲沃縣、呂梁市、運城市,湖南省的長沙市寧鄉縣、婁底市,陝西省的西安市、榆林市,河南省的鄭州市花園口區、滎陽市、鞏義市、新密縣、沁陽市、周口市扶溝縣、淮陽縣、新鄉垣縣、安陽市湯陰縣、林州市(原林縣)鶴壁市淇縣、洛陽市、信陽市、焦作市孟州市、博愛縣、濮陽市、郾城區、商丘市夏邑縣、柘城縣、項城市、平頂山市汝州市、南陽市西峽縣、鎮平縣、唐河縣、方城縣、洛陽市宜陽縣、孟津縣、開封市蘭考縣、尉氏縣、駐馬店市、漯河市臨潁縣、許昌市禹州市、商丘市民權縣、登封市、三門峽市盧氏縣、靈寶縣,福建省的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廈門市,貴州省的六盤水市盤縣,甘肅省的蘭州市山丹縣、天水市,雲南省的玉溪市江川縣、楚雄彝族自治州,四川省的成都市、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達州市達縣,湖北省的武漢市、荊州市、襄樊市、荊門市鍾祥市、宜昌市,遼寧省的沈陽市、鞍山市,遼陽市,吉林省的長春市、通化市松原縣、四平市,黑龍江省的齊齊哈爾市,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和浩特市,海南省的海口市、三亞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烏魯木齊市,北京市的平谷縣,上海市,天津市的靜海區,重慶市的雲陽縣,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省的台南市、花蓮縣等地,均有靳氏族人分布。
靳姓名人
靳佩芬,1919年生於寧河縣蘆台鎮。著名台灣作家,名震寰宇的文壇巨匠。她已出版《羅蘭小語》5輯,《羅蘭散文》11 輯,《綠色小屋》、《飄雪的春天》、《西風·古道·斜陽》等長短篇小說5部,“堪稱新傳記之範本”的自傳性文學《歲月沉沙》三部曲,以及詩論、游記、詩歌 劇、廣播作品31部。羅蘭的作品多次獲獎。
靳之林:男,1928年5月生,河北灤南人。當代著名 油畫 家、 美術 教育 家、中國本原 文化 研究學者。
靳尚誼:1934年生,河南焦作人。1953年 畢業 於中央美院 繪畫 系。1957年結業於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並留校在 版畫 系教授 素描 課;1962年調入油畫系第一畫室任教。原中央美院院長。現為中央美院博士生導師、教授、中國美協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全國政協。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大獎,並被中國美術館等機構和個人 收藏 。
靳羽西:美籍華人,祖籍廣東,1946年出生在“山水甲 天下 ”的桂林.羽西 化妝 品公司副總裁,世界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製作人、 化妝品 王國皇後、暢銷書作家、慈善活動家。在美國主持的《看東方》電視節目,獲得“傑出婦女獎”、“終生成就獎”。
靳樹增,河北雄縣沙辛庄人,1954年生,由於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只上過初中二年級便輟學。成年後應征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成為部隊里的一名文藝兵,主要表演天津快板。經努力,其後擔任中國亞洲電視藝術中心總裁,榮登《東方之子》節目,當選全國政協委員。後因偽造憑證實施巨額詐騙,被判處無期徒刑。
靳海濤,男,1954年2月出生,河南焦作人,中共黨員,研究生,管理學碩士,經濟師。靳海濤是深圳市 創業 投資同業公會會長,國家 科技 部科技經濟專家委員會專家,至今任深圳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兼任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廣州珠江實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深圳市特爾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靳諾,女,靳諾,女,1956年12月生,漢族,北京人,中國人民大學 馬克思主義 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 政治 專業畢業,中共黨員,法學博士。曾任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席助理(掛職)等職務,2008年1月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副主席。2013年4月任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2013年10月,當選為全國婦聯副主席
靳蜀美,香港著名編劇,作品有《風流殘劍血無痕》,《刺客列傳》,《女殺手》等。
靳德茂,中國著名男演員、電視劇導演。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靳建新,男,天津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書記。1974年至1981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演出隊演奏員。1981年至1983年 天津美術學院。1983年9月天津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1984年9月 南開大學政治學系1987年7月 獲南開大學法學學士。1987年7月至今天津音樂學院,曾任學生處幹部、黨委辦公室秘書、音樂教育系副系主任、 鍵盤 系副書記兼副系主任、鍵盤系書記,現為音樂學系書記,高級政工師[6] 。
靳克文,男,漢族,1954年9月出生,河南省項城人,1971年2月參加工作,1984年7月入黨,大學文化程度。現任河南省政協副主席。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靳鐵章,男,1959年出生於台北,台灣音樂人,代表作品為《冬季到台北來看雨》、《真的還是假的》、《帶年輕的心遠走高飛》等。
靳常青,男,1965年6月生,1991年,中國科學院 物理 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極端條件物理開放實驗室副主任。
靳忠,男,陝西靖邊人,1966年8月9日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靖邊縣政協副主席。
Ⅱ 鶴壁淇縣人壽保險公司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現在淇縣縣長是王海濤,常務副縣長閆浩,副縣長鄭志學,副縣長侯振旗,副縣長辛守勇,副縣長張永勝!
王海濤同志:主持縣政府全面工作。
閆浩同志:協助王海濤同志做好縣政府全面工作。負責縣政府常務工作,綜合協調經濟調節和運行、改革開放、重點項目建設、政府自身建設工作。分管協調鶴淇產業集聚區工作。負責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經濟運行、財政稅務、金融、煤炭安全生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監察、審計、統計、科技、保險、外事僑務等方面的工作。
分管和聯系單位:政府辦、發展改革委、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編辦、監察局、審計局、統計局、法制辦、應急辦、事管局、行政服務中心、國稅局、地稅局、科技局、金融辦、鶴淇產業集聚區、人行淇縣支行、工行淇縣支行、農行淇縣支行、建行淇縣支行、中行淇縣支行、農發行淇縣支行、農信聯社、郵儲銀行淇縣支行、中原銀行淇縣支行、鶴銀村鎮銀行、人保財險淇縣支公司、人壽淇縣支公司等部門,負責與人大、政協、武裝部、法院、檢察院和群團組織的聯系。
鄭志學同志:負責農業、水利、畜牧、林業、糧食、淇河保護開發、移民和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的工作。
分管和聯系單位:農業局、林業局、水利局、淇河保護開發辦、農機局、氣象局、畜牧局、糧食局、供銷社、扶貧開發辦、移民辦等部門。
侯振旗同志:負責信訪穩定、教育體育、文物旅遊、公安、民政、司法、郵政、通信等方面的工作,負責聯系消防大隊、武警淇縣中隊。
分管和聯系單位:信訪局、教體局、文物旅遊局、公安局、民政局、殘聯、司法局、郵政局、電信淇縣分公司、移動淇縣分公司、聯通淇縣分公司等部門。
辛守勇同志:負責商務及招商引資、衛生計生、工業發展、信息化、環境保護、電力、物資等方面的工作。
分管和聯系單位:商務局(商貿公司)、招商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環保局、供電公司、物資集團、輕紡總會、中石化淇縣分公司、中石油鶴壁分公司等部門。
張永勝同志:負責城鄉規劃建設、統籌新老城區建設、舊城改造、國土資源、交通運輸、人防、安全生產等方面的工作。
分管和聯系單位:國土資源局、交通運輸局、公路局、淇縣火車站、住房城鄉建設局、房管中心、城市管理局、城鄉一體辦、人防辦、縣城改造與管理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安全監管局等部門。
Ⅲ 譚的姓氏來源
譚姓出自姒姓。相傳堯時中原洪水泛濫,堯派鯀治水,鯀採用堵的方法,結果失敗了。據說鯀的妻子夢食薏苡,醒來後有了身孕,生下了禹。舜即位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禹採用疏的方法,結果成功了。禹治水成功後,舜賜姒姓於禹。
周初大封諸侯時,姒姓的一支被封於譚國(今山東省章丘縣西),爵位為子。春秋初期,齊桓公稱霸諸侯,於周莊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並了譚國。譚國國君之子逃亡到莒國(今山東莒縣)。子孫就以國為氏,稱譚氏,史稱譚氏正宗,是為山東譚氏。
(3)寧鄉法院王海濤擴展閱讀:
遷徙分布
宋朝時期,譚姓大約有23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3%,排在第六十七位。譚姓第一大省是湖南(不計算周邊地區),約佔全國譚姓人口的59%。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湖南、廣東,這兩省譚姓大約佔全國譚姓總人口的75%。
明朝時期,譚姓大約有26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28%,排在第七十八位。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譚姓人口增長低於全國人口的增長。
當代漢族譚姓的人口已有499萬,為全國第五十七位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37%。從明朝到2019年這600年中譚姓人口由26萬增到近499萬,增長了19倍多,譚姓人口的增長速度高於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宋朝到2019年這1000年中譚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上升的態勢。
Ⅳ 龍口法院院長是誰
2004年龍口市法院院長畢崇江,法院副院長呂洪暄、欒德祿;2008年8月龍口法院魏積嘉院長;2008年至今龍口法院院長馮雪梅,副院長欒德祿、魏積嘉、王海濤、陳波
Ⅳ 博物館之城之四 國博拾珠-來國博不看這18件就等於沒去
中國國家博物館,大家都簡稱它為「國博」,位於北京市天安門廣場東側,隔著天安門廣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對稱。
對於一個建築面積近20萬平米,參觀面積近7萬平米的世界單體最大的博物館,48個展廳,3個常設展廳,不少於8個專題展廳,多個國內外的臨時巡展,除了100多萬件藏品的,還有機會看到國外博物館的藏品,所以想要一次就能看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位於地下一層的「古代中國」和北廳的「復興之路」是以1840年為分界,分開展示中國的 歷史 各個時代的絕大多數的文物藏品。其他展區的專題展廳是按照領域不同劃分來特別展出的。即使是走馬觀花也不能錯過以下18件「國家寶藏」,否則就等於沒有來!
一,人面魚紋彩陶盆,距今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1955年陝西省西安市半坡出土。
在新石器時代,多作為兒童瓮棺的棺蓋來使用,是一種特製的葬具。高16.5厘米,口徑39.8厘米,由細泥紅陶製成,敞口卷唇,口沿處繪間斷黑綵帶,內壁以黑彩繪出兩組對稱人面魚紋,人面由人魚合體而成,人頭裝束奇特,像是進行某種宗教活動的化妝形象。有的學者根據《山海經》中某些地方曾有巫師「珥兩蛇」的說法以為人面魚紋表現的是巫師珥兩魚,寓意為巫師請魚附體,進入冥界為夭折的兒童招魂。
二,陶鷹鼎,距今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1958年陝西省華縣太平庄出土。
鷹陶鼎高35.8厘米,口徑23.3厘米,最大腹徑32厘米。陶鷹鼎的整體造型為一隻蹲著的老鷹。鷹的前胸為鼎腹,飽滿粗壯,器口開在鷹的背部。鷹的雙目圓睜,周身光潔未加紋飾,喙部呈有力的勾狀。敦實有力的兩足與寬扁下垂的鷹尾,構成陶鼎的三個支點,穩定地撐柱於地。兩翼微微撐起,圍過鼎的中後部,形成一種前撲的動勢,配上鷹頭部的大眼、利喙,使這只鷹顯得威風凜凜,桀驁雄猛的氣勢。
仰韶文化多為彩陶的生活用品,陶鷹鼎是唯一一件以鳥類為造型的。是原始藝術與實用功能完美結合的典範,是遠古時期不可多得的雕塑藝術珍品。並曾經在1993年時的洛桑申奧展覽會上,成為代表中國文化的文物之一。
三,玉豬龍,距今5000年的紅山文化,1971年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出土。
玉豬龍由一整塊墨綠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高26厘米,身體呈C字形。它的鼻子前伸,並向上翹起,嘴緊閉,有2個並排的鼻孔,雙眼突起,眼尾細長上翹,頭上刻著方格網狀紋。龍頭之上是21厘米的長鬃。似有豬首特徵,有「中華第一龍」的美譽。
如果從龍身上的空穿過一根線吊起來的話,龍嘴與龍尾正好在一條水平線上,也就是說,這個空正好開在了玉豬龍的平衡點上。
四,後母戊青銅方鼎,距今3000年的商晚期青銅器,1939年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殷墟遺址出土。
方鼎高133厘米、長110厘米、寬79厘米,重832.84千克。鼎的造型方正,鼎身四壁和足部都裝飾有饕餮紋,鼎耳裝飾有魚紋和虎食人紋。鼎腹之中刻有「後母戊」三字。是目前發現的最重的中國古代青銅器。
有意思的是,這個國之重器卻是「一隻耳」。原來在發現這個方鼎的時候,中國正處在抗日戰爭之中,當時被發現者鋸掉了兩個鼎耳。新中國成立之後,卻只找到其中的一隻。1959年,博物館決定聘請山東博物館修復青銅器的大師潘承琳,根據殘存的鼎耳仿造了一個「假耳朵」。也就有了現在的被復原的方鼎。
五,四羊銅尊,距今3000年的商晚期青銅器,1938年湖南省寧鄉市出土。
銅尊的上口最大徑44.4厘米、高58.6厘米、重34.6千克,是中國仍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
銅尊是祭祀用品。整個器物是用兩次分鑄技術鑄造的,採用了圓雕與浮雕相結合的裝飾手法。將四羊與器身巧妙地結合為一體,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平,被史學界稱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
銅尊高圈足,頸部高聳,四邊上裝飾有蕉葉紋、三角夔紋和獸面紋,尊的中部四角各塑一隻卷角羊頭,羊頭與羊頸伸出於器外,羊身與羊腿附著於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時,尊四面正中即兩只羊的中間,各一隻雙角龍首探出。
銅尊出土於時正處在抗日時期,在隨湖南省銀行內遷沅陵的途中,車隊遭到日寇轟炸,銅鼎被炸成了20多塊。之後這些碎片就一直被丟棄在湖南省銀行倉庫的一隻木箱內,十幾年無人問津。1952年,新中國文化部派人找到了這個破碎的寶貝。2年後,經過文物修復大師張欣如的4個月的努力,終於成功修復了。現在幾乎看不到破損的痕跡了。
六,利簋,距今2700年的西周早期青銅器,1976年出土於陝西臨潼縣零口鎮。
通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重7.95千克。上圓上方,腹部和方座的紋飾以饕餮紋為主,四周裝飾有夔龍紋、蟬紋和雲雷紋。底部鑄有銘文4行32字,記載武王征商,在甲子日早晨獲勝,取得了政權。利簋是迄今能確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銅器。
七,琅琊刻石,距今2200年的秦朝晚期,原立於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琅琊台。
琅琊刻石是秦代的一處摩崖石刻,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刻於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刻有497字,前289字記述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功績,後208字記錄李斯、王綰等隨從大臣的名字及議立碑刻的事跡,所以又稱「始皇頌詩」;後半部分刻於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 刻有79字,記錄了李斯隨同秦二世出巡時上書請求在秦始皇所立刻石旁刻詔書的情況。所以又稱「二世詔書」(一個是現世自嗨,一個是後世拍馬屁的)。
傳為李斯所書,屬小篆書法作品,與《嶧山刻石》《泰山刻石》《會稽刻石》合稱「秦四山刻石」。
有記載北宋時期,前半部分就已經消失了。清朝時期後半段的刻石也開裂,最後碎落一地。後來輾轉各地,最後在1959年移置到國博的前身「中國 歷史 博物館」直至今日。
殘石高132.2厘米,寬65.8-71.3厘米,厚36.2厘米,存13行87字。
史記中記載的秦始皇巡遊留下的刻石絕大多數都已消失,只剩2處,琅琊刻石是字數最多的一塊了。
八,金縷玉衣,距今2000年的西漢,1973年河北省定縣八角廊村40號西漢中山懷王劉修墓出土。
這件金縷玉衣共用玉1203片,金絲2567克,墓主人為中山懷王劉修,是河北滿城漢墓墓主劉勝的後代,死於公元前55年。此墓曾在盜掘中被火燒過,這件玉衣是受過焚燒後的劫餘之物,
金縷玉衣是漢代特有的、規格最高的喪葬殮服,大致出現在西漢文景時期。製作一件中等型號的玉衣所需的費用幾乎相當於當時一百戶中等人家的家產總和。由於其價值連城,使得許多漢王帝陵多次被盜。到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從此玉衣在中國 歷史 上消失了。
九、青瓷蓮花尊,距今1400年前的北朝北齊,1948年河北景縣封氏墓群出土。
同時一共出土了四件青瓷蓮花尊,分別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故宮和河北博物館。
青瓷是我國著名傳統瓷器的一種。蓮花尊器型為早期北方青瓷的代表作。從留存至今的十餘件器物來看,均是器形高大。這尊蓮花尊高59.5厘米,口徑12.2厘米,底徑20.2厘米。長頸直口,外沿飾一對橋形耳,溜肩,頸、肩部有六個雙系環耳。貼塑六團花,六獸面紋,器身以多層仰、俯蓮瓣堆雕。器蓋雕飾蓮瓣紋。
浮雕蓮瓣是蓮花尊的重要造型特徵,俯視時向外伸展的層層蓮瓣宛如盛開的蓮花,其形狀如曼荼羅壇,且與印度珊奇佛塔的造型十分相似。
青瓷蓮花尊大多出自墓中,應是帶有宗教意義的隨葬品,很可能用於安放靈魂,超度死者亡魂,使其免受輪回之苦,可以認為蓮花尊是佛教和中國靈魂觀念結合的產物。
十,安濟橋石欄板,距今1400餘年的隋代,1953年河北省趙縣出土。
安濟橋又名趙州橋,位於河北省趙縣。是世界上現存年代久遠、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單孔坦弧敞肩石拱橋,其建造工藝獨特,在世界橋梁史上首創「敞肩拱」結構形式,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在中國造橋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全世界後代橋梁建築有著深遠的影響。
欄板長方形,兩面雕龍。正面雙龍周身鱗甲,身體相向似鑽透欄板,頭相背,前爪互推。背面雙龍相對而馳,身體交纏,後肢撐地。
該欄板是修復安濟橋時從淤泥中清理出來的。當時一共挖出大小橋石1200餘塊,但拼接較為完整、有雕刻和銘記的石塊不多。其中,各式雕龍欄板7塊,本欄板是其中之一。
十一,彩繪浮雕武士石刻,距今1100年前的五代後唐同光元年,1994年河北曲陽王處直墓出土.。
這件彩繪武士像,高113.5厘米、寬58厘米、厚11.7厘米,是鎮墓石刻。採用高浮雕的手法雕在一塊長方形漢白玉上,身著鎧甲,手持寶劍,頭頂鳳翅盔,腳踏似牛怪獸,頭頂含珠鳳鳥,雙手扶劍,劍尖直指怪獸口中的荷花,該形象取材於佛教中的護法天王。其藝術風格上承唐代之遺韻,為研究古代繪畫、雕刻藝術提供了極其珍貴的材料。
此石刻的墓主人王處直,生前官拜唐代、後梁的義武節度使,節制易、定、祁三州,為河北地區的重要藩鎮將領。其養子王都發動兵變,把王處直軟禁,最終憂憤而死。王都為了挽回名聲,遂為養父修築了一座豪華大墓。此石刻原本是鑲嵌在墓門後的甬道一側。1994年5月,王處直墓被盜。2000年,這件被盜的彩繪浮雕武士石刻出現在美國紐約的中國文物拍賣會上。經中國政府多方交涉,2001年5月23日,美國海關總署在紐約世貿中心將其歸還中國。
十二,木雕觀音菩薩坐像,距今1000年的宋代晚期,2005年從海外收藏家收購回國的。
坐像高兩米,保存完整。菩薩頭戴高花冠,面目清秀,柳葉彎眉,雙目微睜,嘴唇稍抿,大耳垂,兩頰豐滿,略帶笑容。神態端莊安詳,好似進入了無我的境界。
坐像的回歸,不僅成為國內博物館收藏的體量最大的宋代木雕,同時彌補了國內宋代木雕的空白,在具有很高的 歷史 價值的同時,也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
十三,雙鳳麒麟紋石刻,距今700年前的元朝,1966年北京市樺皮廠西部明代城牆牆基出土。
該石雕長105厘米,寬120厘米,厚13厘米,畫面主體使用了四連弧的開光裝飾形式,中以纏枝紋襯托雙鳳戲珠圖案。雙鳳頭如錦雞、嘴如鸚鵡、身如鴛鴦、翅如大鵬等體征都一致,但有兩處不同:一處是下方的鳳頭上有像靈芝一樣的冠和縷束狀的頸羽,而另一隻沒有,第二處是下方的鳳有五條浪草紋尾羽,而上方的鳳是卷草紋尾羽,這應該是雄性和雌性的區別。開光之下是兩只追逐嬉鬧的麒麟,背景是海濤紋。石雕兩側以纏枝紋為裝飾。
此石刻布局美觀大氣,手法純熟自然,是元代石刻藝術中的精品,應該是皇宮或皇家園林中的丹陛石。
十四,孝端皇後鳳冠,距今400年的明朝萬曆年間,1957年北京市昌平縣定陵出土。
鳳冠通高48.5厘米、冠高27厘米、徑23.7厘米,重2320克。鳳冠用漆竹紮成帽胎,以絲帛為面料,前部飾有9條金龍,口銜珠滴,下有8隻點翠金鳳,後部也有一金鳳,共9龍9鳳。後側下部左右各飾點翠地嵌金龍珠滴三博鬢。此冠共嵌未經加工的天然紅寶石100餘粒,珍珠5000餘顆。
鳳冠上除了五顏六色的珠寶外,尤其吸引人的還有就是點翠的部分。點翠是中國傳統的首飾製作工藝,就是用剪子剪下活翠鳥脖子周圍的羽毛,再用鑷子把羽毛排列在圖上粘料的底托上。被取過羽的翠鳥往往很快死亡。
這項殘忍的工藝,在1933年隨著點翠所用的翠鳥羽毛的絕市,中國最後的一家點翠工廠終於關閉,點翠也由燒藍工藝所取代。
十五,「皇帝之寶」玉印,距今350年前的清朝初。
這方玉印通高16.1厘米、邊長16.1匣米、鈕高9.8厘米。印文為陽刻滿、漢文「皇帝之寶」,印鈕為盤龍狀。清朝皇帝的印章稱為「御寶」,當初放置在故宮的交泰殿,有專門的機構尚寶司來管理。
清朝康熙年間,清政府共有29方御寶,比明朝多出5方,這方印是當時清政府使用最頻繁的一塊了。清朝乾隆年間,對於御寶重新考證排次,規定了25方御寶,規范了各寶的使用范圍。
這方「皇帝之寶」主要是用於皇帝發布詔令文書,所以是25方里使用最頻繁的一方了。
十六,圓明園鼠首兔首,距今260年前的清朝初期。原屬圓明園西洋樓海晏堂前大水法銅像。
圓明園獸首銅像是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修建圓明園古跡海晏堂時,由歐洲傳教士義大利人郎世寧主持設計,法國人蔣友仁設計監修,清宮廷匠師製作。
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並流失海外。
2013年6月28日,經過之前的「拍賣事件」,在漂泊百年後,圓明園鼠首兔首最終由法國皮諾家族捐贈給中國國家博物館,
十七,太平天國玉璽,距今160年前的清晚期。
這個洪秀全的玉璽是中國近代史的重要史料文物。玉璽為清白玉質,印紐兩側均刻著精緻丹鳳朝陽的圖案,四周刻有雙龍雙鳳。璽面長、寬均各二十厘米,比清代皇帝的所有玉璽都大。印面上刻有吉利韻語11句44個字,和歷代國璽都不一樣,十分奇特。
該璽在天京陷落後被曾國藩得到,一直藏於軍機處,解放後歸於中國革命博物館。
十八,中國國家博物館西側外立面,1959年建成。20世紀50年代的十大建築之一。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前身是由成立於1920年的「國立 歷史 博物館」和1950年的「中央革命博物館」組成的。1959年,作為建國十周年,即20世紀50年代的十大建築之一的兩館新址在現在的位置建成竣工。1961年,已經更名為「中國 歷史 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中間分分合合,最終在2003年2月28日,兩館合並,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式成立。2011年3月,經過4年多的改擴建,國博再次對外開放。
這次改擴建保留了原博物館的西、北和南的外立面。尤其是西側的柱廊式大門的主入口,門廊位於22級花崗岩的石階之上,24根高32.7米、寬1.5米、下部為花崗岩的須彌座的方形石柱組成的門廊,門廊兩端各襯以一個高39.88米的大門墩。門廊頂部的檐口貼有黃色鑲嵌綠花紋的琉璃磚,頂部中央的一組紅色旗徽尤為突出。其整體色調和風格與隔著天安門廣場的人民大會堂遙相呼應,保留了天安門廣場的整體面貌和天際線,使天安門廣場的整體形象保持均衡一致。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西側的主出入口,已經有60多年的 歷史 ,本身就是一座文物,它見證了我們國家的發展,目睹許許多多發生的事跡,雖然現在並不使用,但是如果您還有時間,一定要繞過去看看。
目前,國博把咖啡廳挪到了北廳,靠北面玻璃窗處。喝著帶有國博特色的咖啡,透過穿梭的車流望著遠處天安門的紅牆金瓦,身處中華文化的長河之中,我想你再也找不出這樣的地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