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與雷殷
『壹』 人物 章士釗
章士釗,字行嚴,筆名黃中黃、爛柯山人、孤桐、青桐、秋桐等,漢族,湖南長沙人,1881年3月20日生。高級民主人士、學者、作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動家。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第二任館長,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清末任上海《蘇報》主筆。1911年後,曾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農業學校校長,廣東軍政府秘書長,南北議和南方代表。
1881年(清光緒七年)生於湖南善化縣(今長沙市)。其父章錦曾在鄉里為里正,後業中醫。章士釗幼讀私塾,非常勤奮。
13歲時在長沙買到一部《柳宗元文集》,從此攻讀柳文。 16歲在親戚家為童子師。 1901年離家赴武昌,寄讀於武昌兩湖書院,在此結識黃興。後執教於朱啟鈐家私塾。 1902年3月,入南京陸師學堂學軍事。次年進上海愛國學社。5月,任上海《蘇報》主筆,由於該報連續登載章太炎等人的反清文章。7月被查封。8月他與陳獨秀、張繼等人又創辦《國民日報》,建立大陸圖書譯印局。同年冬與黃興等組織華興會,從事反清活動。 1903年4月,拒俄運動發生,上海各學校學生罷課,章士釗不顧學堂總辦俞明震勸阻,率陸師同學三十餘人赴上海,加入蔡元培等人組織的軍事民教育會,任軍理教習。不久被聘為上海《蘇報》主筆,經常發表激烈的革命言論,並因此結識了章太炎、張繼、鄒容,意氣相投,結拜為異姓兄弟。四兄弟中,章太炎、張繼、鄒容均有鼓動革命的書籍。於是章士釗將日本人宮崎寅藏所作《三十三年落花夢》編譯成《大革命家孫逸仙》一書,將孫之別名「中山樵」與姓氏連在一起。於是1903年9月用黃中黃的筆名刊行,國內由此書而知重孫中山。1903年7月初,清政府查封了《蘇報》,並先後逮捕了章太炎、鄒容等七人。章士釗因得主辦此案的江蘇候補道、陸師學堂總辦俞明震徇情,未予追究,僥幸得脫。於8月7日又與陳獨秀、張繼等人創辦了《國民日報》,並繼續激烈地鼓吹革命。1903年11月,他與黃興由上海赴長沙,醞釀華興會的籌建工作。 1904年2月,與楊守仁等在上海建立愛國協會,任副會長。楊守仁為會長。1904年8月,華興會決定當年11月6日在長沙舉行起義。章在上海余慶里密設機關,暗中接濟。因事機不密,未經發動即遭失敗。10月,黃興赴上海,召集楊守仁、陳天華、章士釗、張繼、楊度等人開會,准備在湖北、南京等地再舉義旗。後因發華興會在余慶里的機關遭破壞,張繼和章士釗等十餘人被捕,再起義的計劃未能實現。章士釗等人經蔡鍔託人營救,被關押四十餘天後,得以保釋。出獄諸人恐清吏再行深究,急急東渡日本。
留學時期
1905年流亡日本,入東京正則學校習英語。章回顧過去,認為自己「才短力脆」,連累了同事,感到內疚,一改革命救國為求學救國,乃發憤力學。1905年8月,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但堅不入盟,後來亦未入其他政黨。 1908年赴英國入愛丁堡大學學法律、政治,兼攻邏輯學。
1909年4月,他與同盟會員吳弱男在倫敦結婚,婚後入愛丁堡大學學政治經濟兼攻邏輯學。留英期間,他常為國內報刊撰稿,介紹西歐各派政治學說,於立憲政治尤多發揮,對當時中國政壇很有影響。 1911年武昌起義勝利,章士釗攜家眷從英國回國,對孫中山和辛亥革命給予了衷心的肯定和支持。應孫中山邀由英倫回國主持同盟會機關報《民立報》。 1912年春抵南京,受黃興、於右任之邀,任上海《民立報》主筆,兼江蘇都督府顧問。7月,章在《民主報》上發表了《政黨組織案》,主張將當時國內新有政黨(包括同盟會)一律解散,在一段時間內各抒已見,然後根據不同政見分為兩黨,出而競選,得多數擁護者,管理國家。這就是著名的「毀黨造學說」。此論遭各方攻擊,同盟會內部大嘩,章士釗乃脫離《民主報》,於同年9月與王無生別創《獨立周報》,繼續議論時政,提出了民國政制究取法國制還是美國制等引起國人注意的問題。 1913年3月,袁世凱主使刺殺宋教仁反嫁禍於黃興。章由此看出袁之險惡,乘隙逃往上海,拜晤孫中山、黃興,加入了反袁行列,並草擬了《二次革命宣言》。7月由孫中山任命為討袁軍秘書長。「二次革命」失敗後,章亡命日本。
任職時期
1914年5月在東京與陳獨秀等創辦《甲寅》雜志,提倡共和,反對袁世凱。章在第一期上發表《政本》一文,重申兩黨制的主張,提出執政黨應借反對黨之刺激而維持其進步。後又發表《學理上之聯邦論》等一系列關於政體的文章,宣稱聯邦制可以用輿論力量達到革命的目的,引證西文學說,結合中國政治實際,文法謹嚴,理論充足,為時人重視。7月任歐事研究會書記。 1915年冬,袁世凱公開稱帝,護國軍起。5月,肇慶軍務院成立,章士釗出任軍務院秘書長,並兼兩廣都督司令部秘書長。6月袁死,黎元洪就任總統。章士釗留居北京,任國會議員,並應蔡元培之邀請,受聘為北京大學研究所倫理教授。 1916年5月,肇慶軍務院成立,任秘書長,並兼兩廣都督司令部秘書長;6月黎元洪繼任總統,赴北京與黎洽商善後。 1917年11月,陳獨秀之邀任北京大學文科研究院教授,講授邏輯學。兼圖書館主任,並被選為國會眾議員。章並薦李大釗、楊昌濟到北大任教,以所兼北大圖書館長職薦李大釗繼任。
1918年5月,任護法軍政府秘書長。次年在上海舉行南北和平會議,當選南方代表。 1920年,赴法勤工儉學運動中,毛澤東、蔡和森持楊昌濟手書拜見章,求予資助。章當即以二萬元巨款相贈,毛以一部資助赴法學生,一部用於湖南革命活動。 1921年春赴歐洲考察政治,在倫敦訪問了英國學者威爾斯、肖伯納、潘悌。章與諸人講座後,認識到農業國與工業國不同。翌年歸國,任北京國立農業專門學校校長。 1922年,周恩來等在歐洲創建共青團,托章將一部印刷機由法國運至德國,章照辦無誤。 中國共產黨誕生後,章士釗先生在共產黨人身上看到了中國的前途和中華民族的希望,政治傾向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朋友。 1923年6月離京赴上海。10月曹錕賄選為總統,章時任上海《新聞報》主筆,撰文痛斥受賄議員。 1924年,段祺瑞上台。章主張毀棄約法及國會之主張正合段的心意,因此段邀章北上。44歲的章士釗投入北洋軍閥集團。段從章建議,以「臨時執政」之名兼任總統與總理之職,委章為司法總長。 1925年4月,再派章士釗兼教育總長。章受命後,即宣稱要整頓學風,宣布大學統一考試,合並北京八所大學,引起教育界進步人士及青年學生的反對。4月9日,各校學生聚會請願罷免章士釗。章遂辭職赴滬,後經段祺瑞挽勸,乃復任司法總長之職。7月發行《甲寅》周刊,反對新文化運動。7月底段又派章出任教育總長,要他繼續「整頓」學風。章不顧人們的反對撤換了一批反對他的大學校長。8月1日他又派出武裝警察護送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校長楊蔭榆到校就職,後又下令解散「女師大」,鎮壓愛國學生運動。因章的《甲寅》雜志作為整頓學風的言論陣地,而《甲寅》封面繪有一虎,當時人們稱之為「老虎總長」。 1926年,「三一八」慘案時,章任段政府秘書長。後被國民軍驅逐下台,章出走天津,繼續在日租界出版《甲寅》周刊。章利用該刊強調反對新文學運動、新文化運動,反對白話文 ,反對「歐化」,引得罵聲一片,但章我行我素。魯迅著文痛罵段祺瑞、章士釗為「落水狗」,由是惡名遠播。 1927年4月,李大釗同志在北京被奉系軍閥逮捕,他四處奔走營救。
1928年國民革命軍光復北京後,因章系執政府之高級官員,曾被通緝,乃赴歐洲游歷。 1930年受張學良之聘回國,任沈陽東北大學文學院教授,次年任院長,「九一八」事變後,章士釗回到上海,為杜月笙賓客,不久正式掛牌當律師。 1932年10月,陳獨秀等人在上海被國民黨政府逮捕,他自動站出來為陳辯護,請求法庭宣布陳無罪。其「辯論狀」著力闡述政府應當容忍不同政黨之理論,文氣逼人,震動法庭,中外報紙競相登載。 1934年任上海法學院院長。1934年前,章先後擔任北京明德大學、北京農業大學校長、上海法政學院院長。岑春煊等西南軍閥排擠孫中山,操縱南方護法軍政府,岑任總裁,章出任秘書長。 1937年4月任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法制委員會主席。 抗日戰爭爆發後,留居上海租界,次年3月,南京「維新」偽政府成立,漢奸梁鴻志誘章入伙,被章拒絕。不久杜月笙派人迎護,章由香港轉赴重慶,國民政府給以「參政員」名義。 1938年6月起,歷任第一、二、三、四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1945年抗戰勝利後,毛澤東主席到重慶與國民黨談判戰後問題;「雙十」協定簽字後,毛因事滯留重慶,毛澤東在重慶與蔣介石會談,征詢章對形勢看法,章在手心寫一「走」字,耳語「三十六計,走為上」,勸毛速離險境。 1946年回上海,續任律師;同年11月當選為制憲國民大會代表。 1948年行憲後,當選為立法院立法委員。 解放戰爭後期,他作為「上海和平代表團」代表及南京政府和平談判代表團非正式代表,為國共合作奔走。 1949年1月蔣介石下野,李宗仁代總統欲試探與中共和談之可能性,乃請章士釗及江庸、顏惠慶三人。章返上海後,曾專程至南京,會晤長沙綏請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潛,向程介紹了與毛澤東晤談的情況,轉達了毛對和平寄予的期望,對程消除「懲辦戰犯」的疑慮起了一定作用。3月25日,李宗仁決定正式成立代表團,派邵力子、張治中及章士釗等五人為和談代表,於4月1日到北平,與中共舉行和平談判。4月22日和談破裂,章士釗與邵、張等乃留居北平。嗣後去香港,同年6月,程潛派程星齡赴港,會晤了章士釗。章托程星齡帶信給程潛,轉達了毛澤東對程和平起義的期待和中共對陳明仁將軍的熱誠態度,勸說程、陳起義。
新中國成立時期
1949年4月,受李宗仁代總統委派與邵力子、張治中、劉斐同來北平,與中國共產黨舉行和平談判。因國民黨政府拒絕簽訂雙方代表草擬的協定,乃留居北平。繼而去香港;6月致函程潛,勸說程、陳(陳明仁)起義。9月,他應中國共產黨之邀參加開國大典,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從此定居北京。 新中國成立後,任政務院政治法律委員會委員,並被推選為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和第二、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委。先後當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 1951年7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 1955、1958、1960年,三次奉命赴香港,與台灣方面連絡,會商兩岸統一問題。 1957年,中共整風,章發言中有語「物必自腐而後蟲生」,被責令檢討,經毛澤東干預始得解脫。 1959年10月,任館長。晚年以大部分時間從事文史研究工作,並曾在中國人民大學漢語教研室講授柳文。既而以其研究心得,集為《柳文指要》一書。 1961年,國窮民困之際,毛用稿費以「還錢還利」為名,每年正月初二送二千元給章以解其困,送滿十年。 1963年,毛七十壽辰,設家宴邀章士釗、程潛、葉恭綽、王季范四老到中南海,並各攜子女一人到席。 1965年,《蘭亭集序》真偽之辯,高二適駁郭沫若文章發表受阻,章向毛推薦高文,得以通過。 「文化大革命」中,當造反派的矛頭直指「劉鄧司令部」時,他對國家前途充滿憂慮,不顧個人安危上書主席,坦誠陳言,意欲力挽狂瀾。「文革」初期,章遭批鬥抄家,章函告毛,毛要周恩來接章到301醫院予以保護。章對劉少奇命運十分關注,致函毛、劉調解,要劉效廉頗藺相如故事向毛負荊請罪,以求團結共事,卒被殘酷現實打破。從此專心整理《柳文指要》,在毛支持下於1971年出版,為「文革」中少有的特例。 晚年最為期盼的是祖國海峽兩岸的和平統一,為此,不顧92歲高齡隻身前往香港為恢復同台灣的聯系而奔忙,最終在香港病故,為海峽兩岸和平統一大業作出最後的貢獻。 1973年,章士釗自請第四次赴港,欲與台灣方面會談兩岸統一事業,功未竟而身先死。享年92歲。在京舉行追悼會時,周恩來、朱德、鄧小平、葉劍英、李先念等均到會行禮致哀。
求學生涯
在英國留學時期的章士釗(1881-1973),其父章錦曾在鄉里為里正,後業中醫。章士釗幼讀私塾,非常勤奮。1901年,離家赴武昌,寄讀於兩湖書院,在此認識了黃興。次年3月考入南京陸師學堂。 1903年4月,拒俄運動發生,上海各學校學生罷課,章士釗不顧學堂總辦俞明震勸阻,率陸師同學三十餘人赴上海,加入蔡元培等人組織的軍事民教育會,任軍理教習。 1905年春,入日本東京正則英語學校。到日本不到半年,章回顧過去,認為自己「才短力脆」,連累了同事,感到內疚,一改革命救國為求學救國,乃發憤力學。1907年,赴英留學。 1909年4月,他與同盟會員吳弱男在倫敦結婚,婚後入愛丁堡大學學政治經濟兼攻邏輯學。留英期間,他常為國內報刊撰稿,介紹西歐各派政治學說,於立憲政治尤多發揮,對當時中國政壇很有影響。
調和立國
調和立國論是章士釗思想成熟的標志,也是1910—1919年間其思想言論的基本線索。這亦可說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思想總結。1962年,年過八旬的章士釗說:「今之論士,語涉辛亥革命,往往過於誇張,估計成功二字,溢量殆不知何許。」這么冷靜的反思,他早在民國初年就開始了。
1911年得知武昌起義的消息後,章士釗即攜眷返國,因視同盟會不合西方政黨標准,主張「毀(舊)黨造(新)黨說」,以施行政黨內閣制,遭同盟會員反對,被斥為「保皇黨」。章憤而辭職,應袁世凱之邀北上。袁贈巨宅,委以北京大學校長,未就。及宋教仁被刺,章逃離北京。奉孫中山命,聯岑春煊反袁,任討袁軍秘書長。事敗亡命日本,創辦《甲寅》,倡言革新,反對專制,但反對暴力激進手段。批評革命黨有「好同惡異」之弊,力主調和精神。 因言論不見容於國民黨人,他便掛冠而去;但立即另辦一個《獨立周報》,繼續履行輿論監督職責。國民黨重要領袖宋教仁被暗殺,他明知無望,卻堅決與黃興奔赴南京起兵反抗袁世凱。失敗後,逃亡日本,給了他冷靜總結和反思的極好時機。在參與國民黨重要政治派別歐事研究會活動的同時,在自己創辦和主編的《甲寅》雜志上,他提出和系統論述了「調和立國」論。這個理論批判的矛頭主要指向袁世凱的專制統治,但也嚴肅地批評了以孫文為代表的激進主義錯誤,鼓吹建立以調和、寬容為基礎的多元互動的社會運行機制。 章士釗沒有停留在現象層次。他指出,中外歷史一再證明,走向極端,拒絕調和,必然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民國初年,以批判態度觀察政局發展的中國人為數不少,但能聯繫世界歷史全局反復思考的卻不多見。針對這樣的現實,章氏認為思想和制度等方面都應以調和立國論為指導,作出相應的轉變。他清醒地看到,空談化同迎異,不能真正確立這樣的風氣和社會運行機制。關鍵要培養對抗力,從制度層面解決問題。
回歸傳統
進入20年代, 章士釗的思想起了巨大變化。引人注目的是他堅決反對新文化運動。早在1919年9月,新文化運動進入高潮,章士釗已為文學和道德領域破舊立新深感憂慮。他說:「今人講新文學,頗采報端之見,揮斥一切舊者,欲從文學上劃出一新紀元,號之曰新。愚謂所見太狹,且亦決不可能。」「今之社會道德,舊者破壞,新者未立,頗呈青黃不接之觀……人心世道之憂。莫切於此。」因此,他認為:「新機不可滯,舊德亦不可忘,挹彼注此,逐漸改善,新舊相銜,斯成調和。」本來強調橫向寬容的調和,轉而注重縱向新舊融合。隨後,反對新文化運動的態度更趨堅決。 1921年10月歸來後,章士釗態度大變。以反對直線發展觀為藉口,他斷言:「所謂文明野蠻,不過循環蟬遞」。「新舊並無一定之界限,何者為新,何者為舊,很難於斷定……新舊是循環的,昔日以為新者,今日或視為舊,甲地以為舊者,乙地或反視為新。」「故思想之進化,亦是循環的,並無新舊之不同。」於是,新文化運動全都是無事生非,有害無益。白話文在他看來更是「文詞鄙俚,國家未滅,文字先亡」!簡直是奇災大禍。其惡果是:「躁妄者悍然莫明其非,謹厚者菑然喪其所守,父無以教子,兄無以詔弟,以言教化,乃全陷於青黃不接、轅轍背馳之一大恐慌也。」 更突出的是他提出一個「農國」論,幾乎全盤否定了自己過去的社會政治理念。這是一個非常完整的反對現代化的理論。其要點是:中國一貫以農立國,必須堅持這個傳統。拋棄一切與工商立國相關聯的追求與制度。在政治領域,一反前期的主張,不要總統、國會、政黨等等與工商國有關的一切制度。 他一再撰文,反復演講,說民初以來政局混亂,戰禍連綿,都是走錯了路,把不切中國國情的制度搬到中國。「吾國禍亂相尋,自辛亥迄今十二年無寧日者,徒以大選無方,奸雄竊發已耳。不去選事,亂無由已……西土現制之有裨於吾者甚少……若夫英美式之國會,斷乎無復自存之值。」選舉、總統、國會、政黨……通通不要。「一言以蔽之,吾為農國,不能妄采工業國之制度。」 1923年10月,曹錕賄選大總統事發生,章在上海《新聞報》上發表文章痛斥賄投票議員之無恥,並連續撰文抨擊代議制。1924年,段祺瑞上台。章主張毀棄約法及國會之主張正合段的心意,因此段邀章北上。段從章建議,以「臨時執政」之名兼任總統與總理之職,委章為司法總長。次年4月,再派章士釗兼教育總長。章受命後,即宣稱要整頓學風,宣布大學統一考試,合並北京八所大學,引起教育界進步人士及青年學生的反對。1926年4月,執政府垮台,章出走天津,繼續在日租界出版《甲寅》周刊。章利用該刊強調反對新文學運動、新文化運動,反對白話文,反對「歐化」,引得罵聲一片,但章我行我素。
娶妻吳弱男
章士釗24歲時,結識了19歲的吳弱男。吳弱男,生於1887年,小章士釗6歲,是「清末四公子」之一的吳保初的女兒,名門名媛,第一位東渡日本後去歐洲的婦女運動先驅,當時
為孫中山英文秘書,4年後,於1909年兩人在英國倫敦結為夫妻,第二年29歲時有了大兒子章可,30歲的時候回國為同盟會工作(章士釗從婚後就時來運轉),其後到43歲前經歷辦報、赴日、反袁、任教、旅歐等諸多事宜。1973年4月1日在上海病逝,享年87歲。生前,被周總理禮為辛亥革命老人,尊稱其為「吳先生」。在章士釗的妻妾中,只有前妻吳弱男留下子嗣,章可、章用、章因。三個兒子中,二男章用(1919年-1939年)生於英國蘇格蘭,在香港病逝,中國近代數學家。長子章可活到1983年。
納妾奚翠貞
1919年,章士釗在上海時,經黃金榮介紹結識了一個青樓女子奚翠貞,瞞著吳夫人暗中交往,到1924年後,43歲的章在北京當段祺瑞政府的司法總長後兼教育總長的時候,公開與奚同住。吳夫人是早期革命的新式女子,自然容不得章納妾,吵鬧之後於1929年斷然分居(時年她44歲,章48歲),攜三個兒子(二兒子是季羨林同學,二三子都在抗戰時去世,沒有成家)去往歐洲,到1937年歐戰才回來。1936年,章士釗在上海當律師時接了一筆官司,一個賣昂貴康克令金筆的女營業員(據說有報紙專門報道過其艷名,也算當時一超女),和一個追求她的大家公子生了一個女兒,不料大家公子早有婚配,其父要兒子與其斷絕關系,女營業員為此找到了章士釗律師打官司。官司以公子(到底是誰沒有定論,有人說可能是陳調元的公子)出了5萬元了事,大人一拍兩散,女兒倒是個麻煩。恰好章士釗的小妾奚夫人沒有生育,於就抱養了過來。這個孩子那時8個月大,後來章士釗為其取名章含之。
納妾殷德珍
1941年章士釗結識了杜月笙給推薦的一個戲子,60歲的章士釗就又納了一個26
歲的小妾——三夫人殷德珍,也無生育,後收養一女章眉?1945年秋天回上海,章士釗另買了房子,與殷夫人同住。奚夫人就頗受冷落了。章含之的回憶也是見父親的時候不多,也沒什麼感情。到了1949年,68歲的章士釗老人到了北京和談,期間和殷夫人取道香港(殷從此被留在香港),後轉投毛澤東,參加了新中國開國大典。11月的時候,把奚夫人、大兒子章可和14歲的章含之都接到了北京。
『貳』 中國歷史上誰是第一個皇帝和最後一個皇帝,共有多少皇帝每個皇帝分別做了幾年
1、第一個皇帝是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趙氏或秦氏 。秦莊襄王和趙姬之子。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2、最後一個皇帝是溥儀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
3、在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了83個王朝,共有559個帝王。在位時間就不一一例舉了。
在位最長的五位皇帝是清朝康熙皇帝在位61年、清朝乾隆皇帝在位60年、漢武帝在位54年、明朝萬曆皇帝在位48年、明朝嘉靖皇帝在位45年。
(2)立法院與雷殷擴展閱讀
中國自秦始皇開始,「皇帝」一詞替代「王」成了天子的最高尊號 。中國自秦朝之後的君主雖然大多數以皇帝為尊號,但仍有相當部分的君主不稱皇帝。
比如西楚霸王項羽、前秦天王苻堅、十六國北燕和西涼的君主、五代十國吳越及荊南這樣的半獨立政權、太平天國的洪秀全等。
『叄』 虹橋倪氏:宗門福澤耀千秋
虹橋倪氏:宗門福澤耀千秋
倪文西故居
樂清虹橋是一座依山傍海的千年古鎮,平疇沃野,富庶繁華,素有浙南糧倉的美譽。其古名為新市裡,因為村內的東干河上有一座石橋,相傳是王十朋運來漳州的赤石,在家鄉的內河上修建了一座形如長虹的石橋,取名為虹橋。後新市裡也改名為虹橋鎮。
虹橋人亦耕亦讀亦商,千年古鎮,人傑地靈。倪氏是有六百多年歷史的虹橋名門,在振興家鄉的征程中,倪氏子子孫孫盡其拓荒、扛鼎之力。《虹川倪氏宗譜》記載,虹橋倪氏始遷祖為汝榆公,因為倭寇侵擾,於明朝永樂丁酉年(1417)由玉環遷徙至蒲岐霞堡,再遷虹橋。玉環倪氏始遷祖就是北宋大觀三年(1109)進士倪濤,曾官至左司郎中。1125年倪濤攜家眷遁跡於玉環,安居樂業,與世無爭。
新市「水環山繞,土深地廣」,卜居於此的倪氏耕讀持家,不久便富庶甲一鄉。汝榆公有9個兒子,各立門戶,邑人稱其為「倪氏九房」。
風雨滄桑,六百多年的歷史沖刷,如今尚留在虹橋的只有一、三、四、五、六房的後裔,而二、七、八、九房則斷鴻天涯,難覓其蹤。
倪文亞的高風亮節被鄉親銘記
倪文亞是倪氏四房的後裔,其故居在虹橋通湖路。走過蔣公橋,就看到臨河小路邊的白牆上畫著倪文亞的像以及諸多有關倪先生事跡的介紹。由此可知鄉親以倪文亞為榮的殷殷深情。
倪氏四房祠堂的大門口有一副對聯:倪氏家風傳永世;宗門福澤耀千秋。祠堂內專設「倪文亞紀念館」,紀念館里陳列著倪文亞的照片、書法及生平介紹。
倪文亞在「虹川倪氏宗譜」的輩份行次排列中屬「宗」字輩,譜名為「宗寬」。倪文亞的父親譜名為「學熿」(1882-1907),字家耀,號乾生,曾留學日本,專攻法學。學熿公的父親譜名為「丕恆」,號月如,名臨益,為例貢生。譜中有一篇清朝孝廉方正舉人庄以臨寫的《月如翁序》,稱丕恆公:經商有術,漸至發家,大興土木,得建廣廈。尤仁善為本,熱心公益,慨然捐資,為大善士。
倪學熿英年早逝,其妻連氏,辛苦撫養兒子倪文亞成長。連氏知書達理,是當地名門前塘太學生連保常公之女。
倪文亞幼承庭訓,7歲入私塾讀四書五經、左傳,過目不忘。11歲入虹橋沙河小學讀書,學業冠首,「師長咸以大器目之」,後考取省立溫州第十中學,兩年後轉學到杭州宗文中學 (現為杭十中)。中學畢業考入廈門大學教育系,因不滿廈大當時的英美教師兩派之間的學術紛爭,毅然離校。據悉,在廈大的那場學潮中,學生們發表的離校宣言,還是倪文亞起草。倪先生的文章《大廈大學的誕生》中有回憶文字,他稱當時的自己是「熱血男兒」。轉學到上海大廈大學後,也學教育。畢業後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深造。在哥倫比亞大學,倪文亞精研教育學理,熟諳法政精義,獲教育學碩士學位。在美國讀研期間,倪文亞身兼多重社會公職,如擔任《民聲日報》編輯、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學生會理事、國民黨駐德國總支部組織部長等。
倪氏宗祠里倪文亞像
1928年,倪文亞學成回國,在上海大廈大學、暨南大學任教授、任系主任,絳帳傳薪,育才有方,在師生中有較高聲譽。其間還榮獲韓國漢陽大學名譽法學博士的稱號。
抗戰時期,面對日寇入侵祖國的危難,他矢志救國,出任陸軍軍官學校教官及第六分校政治部主任、青海省教育廳科長兼主任秘書。1933年在上海與賀衷寒等創辦《前途》月刊,同年又參與策劃成立「中國文化學會」上海分會。1938年,參與組建三民主義青年團,歷任三青團中央幹事會幹事、常務幹事,並兼任訓練處處長、組織處處長。他鼓勵全國青年樹立遠大抱負,救國救民。抗戰勝利,中國國民黨和三民主義青年團黨團組織合並,倪文亞任中央常務委員並兼任中央青年部部長。1 94 6年當選為制憲國大代表, 1948年當選為立法委員。
1949年,倪文亞隨國民黨政府去台灣,出任中國國民黨台灣省改造委員會主任委員,後任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
1961年,倪文亞當選為國民黨「立法院」副院長,
1972年當選為「立法院」院長,1988年提出辭職,並且還放棄豐厚的退職金。先生婉拒那些挽留他的聲音時所說的一句話,在台灣政壇餘音繞梁,影響至今。他說:如果擔任立法院院長,是一項榮譽,則不應當長期由一個人獨享。如果擔任立法院院長是一項負擔,也不應由一個人獨自承擔。
從1972年至1988年,倪文亞在台灣立法院任院長16年,能接納民主改革之聲浪,降低新舊傳承之動亂,議事處理公平、公正,贏得在野立委的敬重。在先生的主持下,立法院通過了諸多民生法案,如《科學工業園區設置管理條例》、《廣播電視法》、《獎勵投資條例》等,促進了台灣的科技產業、廣播傳媒業、企業的發展。
倪文亞尊重民眾、尊重少數、尊重民生的民主風范長留於台灣立法院的議事方式史上。
在任期間,倪文亞協助蔣經國先生推動十大建設,支持台灣經濟發展所需的法律案和預算案,帶動台灣的經濟起飛,其功勞彪炳史冊。
卸任後,倪文亞受台灣「總統府」之聘,任資政,並為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主席團主席。
倪文亞是台北溫州同鄉會的發起人之一,他曾擔任過台北溫州同鄉會的常務理事、榮譽理事長等職務。
愛說樂清話,愛吃樂清菜是立法院院長身上的另一張標簽。倪文亞身在異鄉,心繫故里,是一位愛鄉心切的遊子。
他對家鄉懷著一份深厚的感情,牽掛虹川倪氏宗親諸多大事,為促進樂清與台灣兩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王星榮先生曾經是虹橋鎮西街村會計,後為菲律賓溫州同鄉會會長,他寫了一篇題為《倪文亞的家鄉情結》的文章,回憶1997年虹橋鎮因拓寬道路,需重建虹橋時,與倪文亞先生交往的一段故事。當時,村民們想請一位知名鄉賢為新建的虹橋題字,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倪文亞。於是通過多種渠道,聯繫上了倪文亞,給他捎去一封用毛筆撰寫的懇請信。沒幾個月,就收到倪文亞托由台灣回溫州探親的鄉親隨身攜帶來的充滿鄉情的回信和他題寫「虹橋」的墨寶,同時先生還匯來三萬元台幣。倪文亞的信函中有如下內容:附陳淺見,敬請參酌:一、橋面可否酌予加寬;二、橋兩邊欄桿酌改善;三、酌增、改善橋岸旁座椅,以利歡聚;四、力求堅固整潔;五、獻款專供保護「虹橋」之需。虔向鄉賢致最誠摯之敬意,並祝健康納福、萬事如意!倪文亞敬啟戊寅夏
2005年,倪文亞逝世前一年,還通過在台灣的同房族的宗親倪學品,了解虹橋重建情況,希望他回家鄉時能拍幾張照片帶到台灣,以了心中的思念之鄉愁。他很想回老家樂清探親,但因為身份關系,一直未能如願。退休後,健康狀況又不允許他出門遠行。
虹川四房倪氏宗譜重修時,倪文亞將全家人的生辰年月明細開列,交給宗親修譜,他還題寫了「倪氏大宗」的墨寶,贈送給倪氏祠堂作匾額。當他收到完成的
《虹川倪氏宗譜》後,特地抱著宗譜拍照留念。
在虹川倪氏四房祠堂中的倪文亞紀念館,陳列著倪文亞手抱倪氏宗譜的照片,旁邊立著一個金邊的框,內是倪文亞從台灣捎來的墨寶。題頭是:倪氏宗譜續修事紀念;中間為:天長地久,永固親情;落款為:倪文亞敬題。名字旁邊是一枚朱章。
祠堂宗親們說:這可是我們倪氏四房祠堂的鎮祠之寶呀!
倪文亞於2006年6月3日辭世,享壽105歲。當時台灣當局曾予明令褒揚,用示政府崇禮勛賢之至意。對倪先生的生平,台灣當局作了很高的評價,說他「德行惇篤,學猷練達」等等。
倪文亞前妻為蘇州人,育有兩子三女。後妻名郭婉容,曾任台灣「財政部長」,她與倪文亞相差20多歲,此老夫少妻在政壇上互相扶持,被台灣人傳為佳話。
倪文亞的大兒子名孔炤,留學美國,獲碩士學位,後任台灣行政院新聞局國際新聞處處長。二兒子名孔北,台灣私立基督學院畢業。
倪家老照片
倪文西父子傾心助學譽滿鄉里
在虹川倪氏三房中,倪文西也是一位讓後世稱道的人物。倪文西父親譜名洪鶴,號鳴九,字雲翥,生於道光壬辰年。在虹川倪氏宗譜中,也有稱頌鳴九公的人物傳。人物傳中記敘:其祖上為虹橋大地主,到鳴九公這一代「日積月累,資成鉅萬,迄今為吾邑之巨富,名馳遐邇」。但鳴九公「碩德穆行,積善助危,扶貧救苦,名聲振鄉里」,曾經因為賑災有為「得獎州同銜為奉直大夫誥封連宜人並追贈其顯考顯妣皆得貤五品封鄉里榮之翁澹如也。」
鳴九公有兩子:丕煥(文西)丕燽(雄洲)。在梅隆路倪文西故居廳堂中,張貼著倪文西的生平簡介:他年輕時東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學學經濟。學成歸國時,國內時局混亂,倪文西不願仕途,與杏庄胡伯周、霞雪趙丹秋等時有唱酬之作,以優游山水自娛。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吳孟和、庄以臨等人發起創辦虹橋高等小學,倪文西捐70畝良田給學校作為校產,並將坐落在沙河的5畝准備建倪氏新宅的屋基捐給學校作建校地基。
民國初年,倪文西以白銀四萬兩投資助建滬杭甬鐵路,深得主政浙江的湯壽潛贊許,推舉倪文西為杭甬鐵路董事,並任省議員。此時,倪文西往來於滬杭線上,籌劃經營,為溝通全國第一商埠的上海與浙江省省會的杭州交通而奔波。
舊時,虹橋通往大荊、台州的交通,因受清江一水之隔,不便諸多。倪文西助田十畝,置渡船兩艘,配船工4人,方便鄉親來往,並將渡口收入的經費,供養船工。清江北岸土地貧瘠,缺少耕田,老百姓生計困苦,倪文西參與蔡嶴的築堤圍墾,並親臨現場籌劃指導,圍堤告成,得塘田千畝,使附近各地百姓,得益多多。
倪文西的短暫一生,為社會公益事業出資出力,做了不少好事。他的夫人鄭鑄英、兒子倪震雷受其影響繼承其未了心願,繼續興學助教。倪氏善行,深獲虹橋鄉鄰稱譽。
倪文西的兒子倪震雷,號升學,杭州之江無線電學校畢業。他於1939年擔任虹川小學校長(後學校改名為虹橋鎮中心國民學堂),一直到1949年。先生愛校如家,受生如子的事跡,一直在虹橋人口中相傳。抗戰時,學校經費困難,倪震雷自掏腰包,資助學校辦公費用,發放教師工資。最可貴的是在白色恐怖時,他支持三五支隊,暗中給游擊隊送錢、送糧、送葯。他還將一部在當時為稀罕物的名牌收音機借給浙南遊擊縱隊括蒼支隊支隊長周丕振,給游擊隊領導用來收聽解放戰爭各大戰役的戰況及黨中央的有關指示。
倪振雷深明大義,接受中共樂清地下黨的安排,在梅隆路倪家大屋建立地下交通站。地下黨女幹部張雪梅、關少嫻生病,都曾經寄宿在倪宅,由倪震雷請來當地名醫汪朝宗給她們看病,直到恢復健康,又護送她們安全回到部隊。
倪震雷支持革命的行動被人告密給國民黨浙保四團二營營長丁昌周,丁昌周派人搜查倪宅,倪震雷事先得到消息,逃到上海,才避過一劫。
新中國成立,人民政府沒有忘記在艱難年代倪震雷支持革命、為樂清紅色政權建立所作出的貢獻。1950年8月,倪震雷出席浙江省首屆各縣人民代表大會,還當選為樂清第一屆、第二屆人民代表,第一至六屆樂清縣政協委員。1993年受特邀,任樂清政協文史委員。
倪震雷與妻子黃翠玉育有四子四女,四個兒子名為:大明、大清、大華、大統。大華現在管理倪氏三房祠堂宗族祖譜。
倪雄洲子孫個個優秀
鳴九公的次子丕燽又名雄洲,南京金陵大學畢業,與妻子周氏育有兩子。長子名震陽,次子名震鐸。
震陽有一子五女。兒子名新錢,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師從許國璋先生。後分配到西安從事翻譯工作。
倪新楨是震陽長女,1931年出生,1953年到溫州圖書館工作,從此,四十來年如一日,恪盡職守,一絲不苟地躬身於圖書館的管理工作,是溫州圖書館精通業務的資深圖書管理員。
2016年冬,收到倪新楨女士的著作《嫏嬛墨痕》,全書800多頁,近100萬字。其中有60萬字是論文、工作回憶、讀書筆記等,另一部分是倪新楨的書畫、詩詞作品和攝影。退休後,倪新楨離崗不離筆,學電腦、查資料、耄耋之年還辛苦耕耘,終於大功告成。其中的《漢學史河之旅·漢字流變一覽表》系統地搜集了六千多個漢字單體,作為「辭條」,全面地探究其流變過程,並採用列表的方式來表達,讓讀者一目瞭然。作為一名古稀老人,其工作量,其難度可想而知。倪新楨以「保護文字工作」為己任,晚年還躬耕於壟畝,不棄不離,可嘆可敬。
雄洲的次子震鐸也畢業於上海大廈大學,與倪文亞是同窗。倪震鐸與妻子胡月娥育有五子一女,除五子新炯早逝外,其餘個個事業、學業有成,在《樂清虹橋區域古今人物——龍山之子》中都留有優秀事跡。
長子新攀為離休幹部。青年時在甌海中學(現為溫州四中)就讀,在地下黨的引領下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擔任甌海中學地下黨支部的組織委員。新中國成立後,作為品學兼優青年學生,他的先進事跡曾刊登在《浙南大眾報》。1950年擔任平陽土改工作組組長。1952年調中共慶元縣宣傳部工作,1955年曾擔任慶元黨校副校長,1979年調溫州地委農業幹部學校任辦公室主任。1992年離休,享受縣級待遇。
倪新攀的女兒倪彤,人們稱她為「溫州教育界的鏗鏘玫瑰」,她屬虹川倪氏「孔」字輩子孫。
20世紀80年代,憑著對教育工作的一往情深,倪彤走上教壇,教師——中層幹部——校長,她一步一個腳印,盡情地綻放著新時代建設中溫州女性的「她」力量。
2008年倪彤被推選為溫州市第二實驗中學校長,面對籌建工作的艱辛,教育的使命和擔當讓她始終鍥而不舍,她與學校里那些忠誠於教書育人的事業、埋頭耕耘的同事們一起,同心協力,全身心地投入創建現代化教育優質學校的建設工作之中。功夫不負有心者,終於摘取了浙江省義務教育標准化學校、浙江省示範性家長學校、浙江省體育特色學校、浙江省藝術特色學校等等的榮譽。
倪彤的堅韌、自信就像一座磁場,把全校師生的凝聚力發揮得淋漓盡致。溫州第二實驗中學成為溫州城區東片溫州老百姓心目中一所優質學校。
2014年,倪彤擔任溫州實驗中學黨委書記、校長。怎樣讓傳統的名校進一步提升內涵,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倪彤的新使命。她說:如果一個人的存在,能讓遇見你的生命變得更加美好,那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如果讓我的人生再作一次選擇,我還是會選擇教書育人這個職業。
倪彤的勤勉、大氣、包容以及向上、陽光的人格魅力,被同事們譽為倪氏風格。在校園中,她是師生們的精神領袖。在倪彤的引領下,溫州實驗中學從溫州知名到全國聞名,該校的創客文化、創客教育的新理念,讓溫州的孩子們更智慧,更有創新精神。
2016年,溫州市實驗中學與溫州市第二十七中學按照「名校+新校」的模式實行集團辦學,溫州二十七中學成為溫州實驗中學府東分校,分校的校長由倪彤兼任。
作為浙江省第十四次黨代會代表,懷著對教育民生事業的關切,倪彤呼籲:把創新、創造、創優的理念傳遞給更多的人,為再譜新篇貢獻教育人的力量。溫州市實驗中學的創客教育引發國際關注,倪氏的鏗鏘玫瑰又綻放異彩。
次子若水,1957年北京地質學院畢業,研究員職稱。1962年任華東地質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參加長江中下游礦產研究工作。其科研論著多篇,代表作有《長江中下游中生長陸相盆地演化與成礦作用》、《凡昌桃沖鐵礦成因質疑》等。
若水的兒子倪宙,中央財經大學碩士,國家外匯管理局江蘇省分局營業部主任高級經濟師。
三子成勛1960年畢業於山東師范大學數學系,中學高級教師職稱。1988年調虹橋中學任教,多次被評為縣、市級優秀教師、優秀德育工作者。1989年獲溫州市第一屆「園丁獎」。
成勛的兒子倪江,工程碩士,在中科院工作。
四子新錚1961年清華大學水利系畢業,一直從事北京的水利規劃、設計、科研及管理工作。承擔過北京西齋堂水庫、海子水庫、白河堡水庫等多項大、中型水庫的設計與施工。後在北京規劃局、水利勘測設計院、水利規劃設計院、「南水北調」北京工程辦公室等單位工作,倪新錚還兼任中國水利學會水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水利局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席,北京市工程技術系列高級評審委員會委員,是我國水利科研界的領軍人物之一。
新錚的兒子倪明,工程碩士學位,北京市水務局處級幹部,1998年曾獲得北京市水務局第四屆十佳青年榮譽稱號,2008年度被評為北京市水務局優秀處級領導幹部。
倪新鳳是震鐸的獨女,退休前是溫州農校英語教師,高級職稱,曾在溫大、東方學院兼職。
『肆』 名人致癌
【費直】(生卒年不詳),字長翁,東萊(郡治今萊州市)人,西漢古文易學「費氏學」的開創者,官至單父(今單縣境內)令。費直依古文古字本漢《易》,稱《古文易》。「長於卦筮,亡章句」,「徒以彖象系辭十篇文言」即《易傳》「解說上下經」,開幕訓詁學史上以傳附之先河。東漢時期,經學家陳元、鄭眾、馬融都學習和傳授費氏學,馬融還為費氏《古文易》作「傳」(指解釋經文的著作)並把它傳授給其高足、漢代經學集大成者鄭玄,鄭玄作《易注》。經學家荀爽也漢費氏《易》,作了《易傳》。三國時傳魏經學家王肅、玄學家王弼,王弼還作了注。費氏學大興。南北朝時期,梁代、陳代正式把鄭玄、王弼二注「列於國學」。今本《周易》與《費氏易》有很深的淵源。清代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輯有《費氏易》1卷、《費氏易林》1卷、《周易分野》1卷。另《釋文》有《費直章句》4卷,系後人偽托。【費禕】(?—253)字文偉,江夏鄳縣人。三國時蜀漢名相。費禕性格寬和,劉備平定益州時,在蜀為文官。劉備死後,諸葛亮輔劉禪當國,重用費禕及蔣琬等。南征孟獲時,諸葛亮以費禕為長史隨軍。後來興師北伐中原,諸葛亮撰《出師表》,稱費禕等「皆良實,志慮忠純」。北伐期間,費禕常為使節,往來漢中成都,又常替魏延、楊儀弭息糾紛。諸葛亮死時,將國事付與蔣琬、費禕;其時魏延不服諸葛遺命,費禕以其反情告楊儀,並回奏後主,方證是非。後楊儀又不服待遇,口出不臣亂言,亦賴費禕密狀其詞,以正國法。後來姜維執意北伐,費禕以內治無人、國實不殷阻其事,然皆不為所聽。【費仲】一作費中。商代人。紂寵臣,善於阿庚逢迎,貪利,國人勿親。紂囚禁西伯昌(周文王),周臣通過仲獻美女、奇物、良馬,文王得出。【費孝通】(1910-2005)江蘇吳江人(生於南通)。1935年清華大學研究院畢業。1938年獲英國倫敦大學哲學博士(社會人類學)學位。同年起,先且在雲南大學、清華大學社會學系任教授、系主任、副教務長。1942年加入民盟。新中國成立後,歷任第三、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五屆常委,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中央民族學院教授等。著有《江村經濟》(英文,即《中國農民生活》)、《生育制度》、《鄉土中國》、《初訪美國》、《重訪英倫》、《鄉土人權》、《我這一年》、《大學的改造》、《兄弟民族在貴州》、《花藍瑤社會組織》、《訪美掠影》、《關於我國民族的識別問題》,譯有《人文類型》、《世界史》、《文化論》、《工業文明的社會問題》等。【費丹旭】(清),字子苕,號曉樓,晚號偶翁,又號環渚生,烏程人。工寫照,如鏡取影,尤精補景仕女,瀟灑自然,清代畫家。【費子賢】明初人。從朱元璋渡江,數有功。取武康、安吉,築城御張士誠兵進攻。曾以三千人擊退張氏八萬之眾,以功進指揮同知。取福建、攻元都、定西陲皆有功。官至大都督府僉事,世襲指揮使。【費震】明朝鄱陽人。洪武初以賢良征為吉水知州。寬惠得民,升為漢中知府。歲遇災荒,盜賊四起。費震發倉粟10餘萬斗貸民,到秋收時還倉,盜賊聞知,皆來歸正。【費貞娥】明朝末年人,是庄烈帝的宮女,李自成攻陷北京後,費貞娥投井自殺,但被賊兵救出。她說,我是長公主,不得無禮。賊兵便帶她去見李自成,因為當時她只有16歲,長的美麗,李自成便賜給他的大將羅虎,貞娥暗藏刀刺死羅虎,然後自殺,立下了烈女的典範。【費茂公】字謹與。清朝長白山東巴海人。崇順治間從攻山東、江南,取勞山,拔蘇州。自入關以來,大小百餘戰,身受創傷無完膚,而銳氣不少挫。官至盛京工部侍郎。【費彝民】江蘇蘇州人。民國14年(1925年)畢業於北京法文高等學校。香港《大公報》社長。【費驊】(1912-1984)江蘇松江(今屬上海市)人。字之驊。土木工程學家。畢業於交通大學。留學美國康乃爾大學,獲土木工程碩士學位後,入哈佛大學研究土壤力學。抗戰初期歸國。抗戰勝利後到台灣,歷任台灣公共工程局長兼總工程師。1953年任台灣行政院的工業委員會委員。1960年出任交通部次長。1969年出任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副主委等職。後在散步中被車傷致死。【費雲標】1936年12月生,浙江海寧人。中國科學院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196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學系。先後在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和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工作。。1985—1988年,以博士後訪問學者的身份在美國哈佛大學牙醫學院研究基因表達的調節,與合作者共同建立了中國地鼠二甲基苯並蒽致癌模型,發現了癌化過程與多種癌基因的順序懷過度表達與基因的特異性序列的低甲基化交應打關性,並用反義核酸技術持續性地逆轉了腫瘤細胞。。已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聚肌胞的毒性和臨床研究》發表於《科學通報》1980年第1卷;《平陽黴素三種成分誘發CHO—K1細胞株染色體畸變和姐妹染色單體交換的研究》發表於《環境科學學報》1986年第6卷;-raeandc-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報》1989年第86卷。1993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及證書。現已入編地《世界名人錄》第6卷等。【費穆1】字敬廬,號輯止,1906年生於上海。中國著名電影導演。以《小城之春》等作品,被尊為「中國現代電影的前驅」。【費穆2】(477—529)字朗興,萬子。性剛烈好功名。宣武帝用為夏州別駕。為政有嚴明之聲。明帝時,以軍功至武衛將軍。爾朱榮舉兵入洛,穆與榮有舊交,棄眾先降。勸榮行誅罰、樹親黨,激成河陰大屠殺。為征南將軍率軍援荊州,擒梁將曹義宗。參與平邢杲之變。元顥入洛陽,降顥。顥以河陰事起於穆,殺之。庄帝還洛,謚武宣。【費鴻波】1944年8月12日生,籍貫山東省日照市,台灣海軍艦隊司令部司令。先後畢業於海軍軍官學校1966年班、海軍航海學校作戰高級班第12期。1982年畢業於三軍大學海軍指揮參謀學院。1983年畢業於三軍大學戰爭學院。1986年畢業於三軍大學兵學研究所。曾任海軍水雷艦隊戰隊長、華山艦艦長、參謀總長郝柏村侍從參謀、海軍第2艦隊艦隊長、金門防衛司令部副司令、海軍學院院長、海軍艦隊司令部副司令。1995年7月1日調任海軍作戰署署長。1996年8月1日任海軍艦隊司令部司令。2001年6月任海軍總司令部副總司令。2002年2月任參謀本部副參謀總長,同時晉升海軍二級上將。弟弟為「立法委員」費鴻泰。【費鴻泰】1954年7月7日生,原籍山東省日照市,生於台灣省,台灣「立法委員」,前台北市議會副議長,中國國民黨黨員。台灣中興大學畢業,美國北伊利諾伊大學統計學碩士,美國肯塔基大學統計學博士。歷任台灣銘傳管理學院企管系、中興大學統計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1994年12月代表新黨參選第7屆台北市議員並當選。1998年12月連任第8屆台北市議員,市議會開議後當選為副議長。2001年辭台北市議員職參加第5屆「立法委員」選舉落敗。2004年被新黨提名參選「立委」,10月加入國民黨。2004年12月當選為第6屆區域「立法委員」。2008年1月當選為第7屆區域「立法委員」。原為中國國民黨員,1994年加入新黨,2004年被新黨提名參選「立委」後隨本黨其他6位候選人於10月集體加入中國國民黨。2008年3月,因與其他四位三位「立委」發生「踢館」事件,宣布退出中國國民黨。2008年3月20日,馬英九獲得大選勝利後,重新恢復為中國國民黨籍。現職「總統府戰略顧問」。著有《成本會計》等。反對「台獨」、公投制憲,反對軍購。妻王怡心,會計學博士,現任台北大學圖書館館長。兄費鴻波,現任台軍副參謀總長,堂弟是費鴻鈞,現職澳門航空總經理。
『伍』 推薦幾本好書看吧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遙
《穆斯林的葬禮》 作者:霍達
《挪威的森林》 作者:村上春樹
《基督山伯爵》 作者:大仲馬
《教父》 作者:馬里奧·普佐
《蘇菲的世界》 作者:喬斯坦·賈德
《麥田裡的守望者》 作者:塞林格
《白鹿原》 作者:陳忠實
《破碎的四月》 作者:卡達萊
《萬曆十五年》 作者:黃仁宇
《美的歷程》 作者:李澤厚
《圍城》 作者:錢鍾書
《湯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斯托夫人
《塵埃落定》 作者:阿來
《根》 作者:亞歷克·黑爾
《生命從明天開始》 作者:心曼 春曼
《活著》 作者:余華
《許三觀賣血記》 作者:余華
《牛虻》 作者:伏尼契
《呼嘯山莊》 作者:艾米莉·勃朗特
《拿破崙全傳》 作者:劉樂土
《曹禺劇本選》 作者:曹禺
1.《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遙
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間廣闊背景上,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劃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銅城除過河南人之外,從北方黃土高原和南方平原地區貧困縣漫流來的鄉民也是它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從有了煤炭業,這里就成了中國西部的阿拉斯加,吸引來無數尋找生活出路的人。在這個口音五花八門的「聯合國」里,由於河南人最多,因此公眾交際語言一般都用河南話。在銅城生活的各地人,都能操幾句河南腔,哼幾句嗯嗯啊啊的豫劇。 這城市四周全是山樑土峁。山上石多土薄,不宜耕作,農業人口遠比不上黃土高原腹地稠密,更不要說和擁擠不堪的中部平原相比了。因為事農者甚微,加之此地又不缺乏燃料,這些山山峁峁竟然長起了茂密的柴草,甚至還有一些樹木梢林,顯得比黃土高原其它地方更有風光。每當入秋之時,有些山上紅葉如火,花團錦簇般奪人眼目…… 山樑土峁間,由於地層深處挖掘過甚而形成空洞,地表時有下陷,令人觸目驚心的大裂縫往往撕破了幾架山樑,甚至大冒頂造成整座大山崩塌陷落,引起周圍里氏三級左右的地震。大山以北一二百華里處就是黃河,它帶著成千上萬噸泥沙沉重地喘息著淌向東方…… 城市在這條狹長的山溝里只能擺下一條主街。那商店鋪面,樓房街舍,就沿著這條蜿蜒曲折的街道,沿著鐵路兩側,沿著那條平時流量不大的七水河,鱗次櫛比,層層疊疊,密集如蜂房蟻巢,由南到北鋪排了足有十華里長。 火車站位於城市中心。一幢長方形的候車室塗成黃色,在這座沾灰染黑的城市裡顯得富麗堂皇。除過南郊軍民兩用的飛機場,火車站不大的廣場也許是市內最為開闊的地方了。 火車從這里向南,穿越綠色的中部平原,五六個小時就可以抵達省城。而向西,向東,向北,都有公路伸出,一直可以通往鄰近幾個省份。這個火車站每天上下午分別和省城對開兩趟快慢客車,其餘就全都是運煤車了。 從隴海鐵路岔出來的這條支線,它的最後一節鐵軌並沒有在這個車站終止。這鋼鐵階梯又在這里岔出兩股,一路爬坡穿洞,沿途串起了東西兩面二十多個礦區。 外地人提起銅城,都知道這是個出煤的地方,因此想像這城市大概到處都堆滿了煤。其實,銅城邊上只有一兩個產量很小的煤礦,其餘的大礦都在東西兩面那些山溝里。 當你沿著鐵路支線拐進這些山溝,便會知道那裡有著多麼龐大的世界。這些相距只有十來里路的煤礦,每個礦區都有上萬名工人,連同他們的家屬,幾乎都超過了一個山區縣城的規模。密集的人口,密集的房屋,高聳的井架,隆隆的機聲,喧囂的聲浪,簡直使人難以置信這些小小的山溝山灣,怎麼能承載了如此大的負荷?
2.《穆斯林的葬禮》 作者:霍達
一個穆斯林的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和伊斯蘭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獨特的心理結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展現了古老的民族風情和充滿矛盾的現實垂涎。作品清新流暢、質朴無華,以細膩的筆觸探測人的心靈,讀後盪氣回腸,留下深沉的思索。
3.《挪威的森林》 作者:村上春樹
一本風靡全亞洲百分之百的戀愛小說,曾高居日本文學史上的「超級暢銷書」。
這當然要被算成是村上春樹的代表作。許多人認識這位日本人就是從這本書開始。全書以回憶為線索,表達了青少年面對青春期的孤獨困惑以及面對成長的無奈、無聊。村上通過年輕人在社會壓力下無法擺脫的生存痛苦,第一次明明白白地強調了他在以後書中不斷反復強調的主題:生命的悲哀與無力感。
這是一部傷感,又有痛苦,百分之百的戀愛小說。小說主人公渡邊展開他同兩個女孩間的愛情糾葛。渡邊的第一個戀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學木月的女友,後來木月自殺了。一年後渡邊同直子不期而遇並開始交往。此時的直子已變得嫻靜靦腆,美麗晶瑩的眸子里不時掠過一絲難以捕捉的陰翳。兩人只是日復一日地在落葉飄零的東京街頭漫無目標地或前或後或並肩行走不止。直子20歲生日的晚上兩人發生了性關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幾個月後直子來信說她住進一家遠在深山裡的精神療養院。渡邊前去探望時發現直子開始帶有成熟女性的豐腴與嬌美。晚間兩人雖同處一室,但渡邊約束了自己,分手前表示永遠等待直子。返校不久,由於一次偶然相遇,渡邊開始與低年級的綠子交往。綠子同內向的直子截然相反,「簡直就像迎著春天的晨光蹦跳到世界上來的一頭小鹿」。這期間,渡邊內心十分苦悶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纏綿的病情與柔情,一方面又難以抗拒綠子大膽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傳來直子自殺的噩耗,渡邊失魂魄地四處徒步旅行。最後,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勵下,開始摸索此後的人生。
我本人認為,內容錯綜復雜,不仔細看,容易弄不明白
4.《基督山伯爵》 作者:大仲馬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的代表作。法老號大副唐泰斯受船長委託,為拿破崙黨人送了一封信,遭到兩個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死牢。獄友法里亞神甫向他傳授了各種知識,並在臨終前把埋於基督山島上的一批寶藏的秘密告訴了他。唐泰斯越獄後找到了寶藏,成為巨富。從此化名基督山伯爵,經過精心策劃,報答了恩人,懲罰了仇人。本書充滿浪漫的傳奇色彩,章章奇特新穎,引人入勝。
故事性很強, 很耐讀!
5.《教父》 作者:馬里奧·普佐
這是是1969年美國出版的長篇小說,是美國出版史上的頭號暢銷書,曾連續70周排名暢銷榜,37年銷量達2000萬冊。早在七十年代初已拍成電影,發行世界各國,受到普遍歡迎,據小說改編的三部電影有兩部獲奧斯卡獎。《教父》的故事提供了某種根植於美國人心中的可怕的愉悅因素,使讀者近距離觀察到一個令人震顫的黑暗而暴力的非法階層,獻給讀者一場凶險生活方式的饗宴。 黑幫故事的經典~!
6《蘇菲的世界》 作者:喬斯坦·賈德
風靡全球、超級暢銷的哲學奇書
全世界最易讀懂的哲學書
一本關於哲學史的小說
20世紀百部經典著作之一
1994年獲"德國青少年文學獎"與"最優秀作品獎"
《蘇菲的世界》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發展的歷程。由前蘇格拉底時代到薩特,以及亞里士多德、笛卡兒、黑格爾等人的思想都通過作者生動的筆觸躍然紙上,並配以當時的歷史背景加以解釋,引人入勝。評論家認為,對於那些從未讀過哲學課程的人而言,此書是最為合適的入門書,而對於那些以往讀過一些哲學而已忘得一干二凈的人士,也可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
7.《麥田裡的守望者》 作者:塞林格
《麥田裡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長篇,雖然只有十幾萬字,它卻在美國社會上和文學界產生過巨大影響。1951年,這部小說一問世,立即引起轟動。主人公的經歷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強烈共鳴,受到讀者,特別是大中學生的熱烈歡迎。他們紛紛模仿主人公霍爾頓的裝束打扮,講「霍爾頓式」的語言,因為這部小說道出了他們的心聲,反映了他們的理想、苦悶和願望。經過30多年來時間的考驗,證明它不愧為美國當代文學中的「現代經典小說」之一。現在大多數中學和高等學校已把它列為必讀的課外讀物,正如有的評論家說的那樣,它「幾乎大大地影響了好幾代美國青年」。
8.《萬曆十五年》 作者:黃仁宇
明萬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國歷史上原本是極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該年前後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物為中心,抽絲剝繭,梳理了中國傳統社會管理層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探索現代中國應當涉取的經驗和教訓。作者以其「大歷史」觀而聞名於世,本書中這一觀念初露頭角,「敘事不妨細致,但是結論卻要看遠不顧近」。本書自80年代初在中國大陸出版以來,好評如潮,在學術界和文化界有廣泛的影響。...
《萬曆十五年》由黃仁宇先生於1976年在美國所著,在國內直到近些年才引起大眾的注意。其實這一年大明王朝並沒有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所以不為一般研究者所注意,但在這一年發生的許多瑣細小事,卻如青萍之末成為帝國走向崩潰的前兆。
元輔張居正已去世五年,海瑞在這一年也故去了,一代名將戚繼光也在年底歿了,時年29歲的努爾哈赤在東北崛起了:始建宮室,布教令於部中,禁暴亂,戢盜竊,立法制……然而朝廷卻未予注意;西班牙無敵艦隊即將出征英吉利,揭開世界歷史新的一頁……
9.《美的歷程》 作者:李澤厚
《美的歷程》從宏觀鳥瞰角度對中國數千年的藝術、文學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學把握。其中提出了諸如原始遠古藝術的「龍飛鳳舞」,殷周青銅器藝術的「獰厲的美」,先秦理性的「儒道互補」,楚辭、漢賦、漢畫像石之「浪漫主義」,「人的覺醒」的魏晉風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之山水繪畫以及詩、詞、曲各具審美的三品類,明清時期小說,戲曲由浪漫而感傷而現實之變遷等等重要觀念,多發前人之所未發,此書於一九八一年初版,多次再版理印達幾十萬冊。已有英文、德文、日文、韓文等多種譯本問世。這篇文章真的很好。
10.《圍城》 作者:錢鍾書
《圍城》是中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作者錢鍾書1910—,江蘇無錫人,193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外文系,後留學英、法,是位學貫中西而富才情的學者。《圍城》動筆於1944年,完稿於1946年,其時,作者正蟄居上海,耳聞身受日本侵略者的蠻橫,「兩年裡憂世傷生」《圍城·序》,同時又堅韌地「錙銖積累地」把自己對人生、對學術的感悟與思考付諸筆端,先後完成了小說《圍城》和學術著作《談藝錄》。
就憑這部唯一的長篇小說,錢鍾書成為中國現代文學中小說大師級人物。本書自四十年代末出版以來,有多少人為它哭,為它笑,為它深深長嘆,為它久久思索。人生是圍城,婚姻是圍城,沖進去了,就被生存的種種煩愁包圍。錢鍾書以他灑脫幽默的文筆,述說著一群知識分子的快樂與哀愁。錢鍾書的深入骨髓的洞見,通達超脫的生存智慧足以讓讀者品評再三。。
11.《活著》 作者:余華
這部作品的題目叫《活著》,作為一個詞語,「活著」 在我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自來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作為一部分作品,《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著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與此同時,《活著》還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就像那句老話:千鈞一發。讓一根頭發去承受三萬斤的重壓,它沒有斷。《活著》還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而活著。
12.《許三觀賣血記》 作者:余華
《許三觀賣血記》是余華1995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它以博大的溫情描繪了磨難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達了人在面對厄運時求生的慾望.小說講述了許三觀靠著賣血渡過了人生的一個個難關,戰勝了命運強加給他的驚濤駭浪,而當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沒有人要時,精神卻崩潰了.法國《讀書》雜志在評論《許三觀賣血記》時說道:這是一部精妙絕倫的小說,是朴實簡潔和內涵意蘊深遠的完美結合.余華目前正在創作一部長篇小說,講述的是一個時間跨度很大的愛情故事,從文學風格上說,這將是一部與《許三觀賣血記》迥然不同的作品,這部小說將於明年初完成. 這本書表達了作者對長度的迷戀,一條道路,一條河流,一條雨後的彩虹,一個綿延不絕的回憶,一首有始無終的民歌,一個人的一生.這一切尤如盤起來的一捆繩子,被敘述慢慢拉出去,拉到了路的盡頭. 在這里,作者有時候會無所事事.因為他從一開始就發現虛構的人物同樣有自己的聲音,他認為應該尊重這些聲音,讓它們自己去風中尋找答案.於是,作者不再是一位敘述上的侵略者,而是一位聆聽者,一位耐心,仔細,善解人意和感同身受的聆聽者.他努力這樣去做,在敘述的時候,他試圖取消自己作者的身份,他覺得自己應該是一位讀者.事實也是如此,當這本書完成之後,他發現自己知道的並不比別人多. 書中的人物經常自己開口說話,有時候會讓作者嚇一跳,當那些恰如其分又十分美妙的話在虛構的嘴裡脫口而出時,作者會突然自卑起來,心裡暗想:"我可說不出這樣的話."然而,當他成為一位真正的讀者,當他閱讀別人的作品時,他又時常暗自得意:"我也說過這樣的話." 這似乎就是文學的樂趣,我們需要它的影響,來糾正我們的思想和態度.有趣的是,當眾多偉大的作品影響著一位作者時,他會發現自己虛構的人物也正以同樣的方式影響著他. 這本書其實是一首很長的民歌,它的節奏是回憶的速度,旋律溫和地跳躍著,休止符被韻腳隱藏了起來.作者在這里虛構的只是兩個人的歷史,而試圖喚起的是更多人的記憶. 馬提亞爾說:"回憶過去的生活,無異於再活一次."寫作和閱讀其實都是在敲響回憶之門,或者說都是為了再活一次.
13.《牛虻》 作者:伏尼契
牛虻:為信仰赴死如散步
他,牛虻——一個為了自己的革命信仰,甘願被命運折磨的人。他深愛過兩個人——父親蒙坦里尼和高潔的女人瓊瑪,但後來的他一生都沒有再給機會讓他們來愛他。他的內
既是慷慨動人的革命書籍,又是高雅純正的文學名著,本書充滿深刻描寫人情人性的藝術感染力。在人口最多的中國和土地最寬的前蘇聯,《牛虻》擁有著無數的、幾代人的崇拜者。 主人公牛虻,是上流社會的叛逆。年輕時經歷過幾番刻骨銘心的感情苦難。他曾因無知而鑄成大錯。他最熱愛的姑娘,給予他慘痛的心靈傷害;他尊敬的生父,卻是兇殘的政敵!然而他義無反顧地追真理,拋棄了愛情與生命――為義大利的獨立與自由。牛虻,成為青年人心中「堅強」的化身! 小說圍繞牛虻,戀人瓊瑪以及性格復雜的蒙泰尼里主教展開,線條簡明而又寫得波瀾起伏、驚心動魄,顯示了作者激越的感情世界和濃厚的藝術功力。
14.《呼嘯山莊》 作者:艾米莉·勃朗特
《呼嘯山莊》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奇特的小說」,是英國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畢生的唯一力作。棄兒希刺克厲夫被「呼嘯山莊」的主人恩蕭收養,恩蕭的女兒凱瑟琳與他從小友愛,產生了熾烈的愛情。而莊主的兒子辛德雷卻仇恨他,老恩蕭死後,把他降為奴僕,百般凌辱。凱瑟琳為了得到「畫眉山莊」主人林頓的財產資助希刺克厲夫而嫁給了林頓。希刺克厲夫得知後憤然出走。幾年後,希刺克厲夫致富歸來,使辛德雷傾家盪產,並誘騙林頓之妹與他成婚,恣意虐待。凱瑟琳終因不能同希刺克厲夫結合而凄然病逝。
15.《塵埃落定》 作者:阿來
《塵埃落定》是青年藏族作家阿來的小說,該小說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 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四川阿壩地區,當地的藏族人民被十八家土族統治著,麥其土司便是其中之一。
《塵埃落定》講述的是康巴藏族的故事,這當然是一個很民族化的題材。因為作家的族別,他的生活經歷,這個看似獨特的題材的選擇其實是一種必然,但小說並不囿不於民族題材,小說中涉及到的權力、英雄、宗教、信用、仇殺、愛情等話題都具有現代意義。這使《塵埃落定》在題材上不僅有特殊性,更具有普遍意義。《塵埃落定》寫的是歷史,但歷史也是一種現實,而這種現實得到更為充分的表達,它的面貌會更加文闊,更加深遠。同一種空間,也就是具有演繹多種故事的可能。關於這段歷史,阿來說「史是寫出了它的一種狀態,或者說是我對它某一方面的理解。」
16.《拿破崙全傳》 作者:劉樂土
1804年,在一個盛大無比的典禮中,拿破崙?波拿巴為自己加冕,成為法國的皇帝。他的法語帶著濃厚的科西嘉口音,看起來好像不大適宜做法國的領導人。可是他卻幾乎征服了整個世界。 他是一個軍事天才,鐵蹄踏遍了整個歐洲大陸和埃及……1815年,英國和普魯士聯軍在滑鐵盧戰役里使他一敗塗地。拿破崙被放逐到南大西洋的一個英國的小島上,6年之後與世長辭。 拿破崙還是一位既愛江山,也愛美人的大丈夫。其一生風流情債無數……他獵取美女芳心的招法,與他天才的軍事才幹一樣出類拔萃…… 本書是迄今為止最全面、最公正、最生動、最細膩展示拿破崙軍旅生涯和情感世界的著作!
17.《破碎的四月》 作者:卡達萊
喬戈的哥哥被仇家殺死,從那一刻起,喬戈的生活便離他而去。根據統治阿爾巴尼亞北部高原地區的卡努法典:如果一個人被殺死,他的家人必須為他報仇。喬戈無法擺脫宿命,三月十七日,他成功地射殺了那個兇手。在被死者家屬追殺之前,他被允許了三十天的休戰協定,於是他的四月破碎成了兩部分:在四月十七日之前,是「白色」的,安全的;之後便是「黑色」白,亡命的。
與喬戈的命運交織在一起的是一對新婚夫婦。他們來自都市,對高原文化充滿嚮往。新娘迪安娜對被死亡威脅著的喬戈一見鍾情,與此同時,喬戈也想在四月轉成黑色之前再次邂逅迪安娜。
當人一降生在這個世界上,就陷入一場追殺或者殺人的宿命中,生命只能如破碎的四月般短暫和倉煌。《破碎的四月》以簡潔、詩一般的筆調講述了一個人一個月的故事,卻反映了一個民族幾百年的固擾和悲劇性。
『陸』 1999年9月21日台灣的這場地震造成了什麼影響
網路轉來的
台灣9·21大地震
台灣9·21大地震台灣9·21大地震,是20世紀末期台灣最大的地震,發生時間為1999年9月21日凌晨1:47:12.6,震中在北緯23.87度、東經120.78度、即在日月潭西偏南方9.2千米處,也就是位於台灣南投縣集集鎮,車籠埔斷層上面。規模高達里氏7.3級。震源深度8千米,里氏震級達7.6,美國地質調查局測得地震矩震級定為7.6。此次地震是因車籠埔斷層的錯動,並在地表造成長達105千米的破裂帶。全島均感受到嚴重搖晃。共持續102秒,常見稱呼為九二一大地震或集集大地震。
大地構造
台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處,屬於太平洋火環的一部分,地震頻繁。菲律賓海板塊自新生代以來一直朝西北移動,和台灣的生成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但每年8.2厘米的移動速度,也在東部花東縱谷、中央山脈、西部麓山帶以及平原區形成一系列的斷層。這些斷層具有很高的活動性,在台灣歷史上,造成許多災害性地震。
地震資訊
此次地震震中位在北緯23.85度、東經120.82度,地震深度8千米。利用波形反演得到的震源機制解為一低角度逆沖斷層、伴隨些許走向滑移份量,釋放出地震矩能量為17.7±0.4×1019N-m。斷層走向為北偏東18度,傾角19度,滑移方向則為北偏西60度,隨著時間而改變,顯示斷層的破裂並不均勻。
災區傷亡
死亡:2,321名
負傷:8,000餘名 由於台灣的台中縣、南投縣為主震央區域,受災特別嚴重。地震發生隔日政府統計,死亡人數已逾2000人,傷者6534人,受困者2308人。台北縣、台北市、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等地亦有嚴重災情。三周後,台灣行政院主計處公布死亡(含失蹤)人數為2378人,死亡人數最多為台中縣1138人,次多為南投縣928人,有40845棟房屋全倒、41373棟半倒。
南投
‧ 最大震度:7級 ‧ 南投縣集集鎮正好位處震中,台鐵集集線鐵軌嚴重扭曲,而集集車站木造站房嚴重傾斜,車埕車站則被震毀;草屯鎮九九峰山頭因地震影響而變得光禿一片;中興新村有5廳處的大樓全倒;國姓鄉九份二山大崩 南投集集鎮武昌宮倒塌的情況
坍,將近40名村民活埋在難以估計的土石底下;埔里鎮約有400多棟房屋倒塌,死亡人數超過180人;埔里酒廠因地震而發生爆炸;位於雙冬斷層上的中寮鄉,死亡人數178人;位於中寮鄉的台電超高壓及一次輸電鐵塔共計18座全倒或半倒,而具輸電樞紐地位的中寮超高壓開閉所共有34具超高壓輸電線比壓器及47具避雷器掉落損毀;位於魚池鄉的日月潭地標光華島(現稱拉魯島)受損,且島嶼面積亦有縮小,根據中央氣象局日月潭氣象站的紀錄,此區水平最大地動加速度達到 9.89 m/s²;竹山鎮有多棟大樓倒塌;竹山秀傳醫院外牆龜裂;慈山醫院大樓也受損。
台中
‧ 最大震度:7級 位於台中縣石岡鄉,即大甲溪下游的石岡水壩,因正好位於車籠埔斷層帶上,造成第15至18道溢洪閘 在地震中遭震毀的台中縣霧峰鄉光復國中校舍
門斷裂受損,陷落約五米,壩體斷裂、操作系統破壞,無法攔截溪水;和平鄉中橫公路谷關至德基約27千米之間柔腸寸斷,許多路段被大量的土石覆蓋,其中台灣山嶽協會飛鷹登山隊一支隊伍在青山段山上線61.5千米處被滑落土石活埋,共有15名隊員不幸遇難;東勢鎮超過300人死亡;位於東勢鎮的兩棟「東勢王朝」大樓倒塌,造成28人死亡;東勢林場連外道路中斷;霧峰鄉林家花園毀於震災;光復國中教室毀損嚴重,外操場受到擠壓而隆起;霧峰「萬佛寺 」被夷為平地;大里市「金巴黎」社區大樓倒塌,共計79人死亡;「台中王朝」2棟大樓倒塌、「台中奇跡」大樓有1棟倒塌;太平市上百人死亡;宏總建設「生活公園大樓」有3棟倒塌;豐原市超過150人死亡,「向陽永照」大樓倒塌,43人死亡。台中市有113人罹難,其中多集中於大坑山區一帶;東山國中和軍功國小教室嚴重倒塌;另外在五權南路上的「德昌新世界」大樓,一棟下陷傾倒。
台北
‧ 最大震度:5級 位於台北市松山區與信義區交界之東星大樓倒塌,87人罹難,為傷亡人數最多的獨棟大樓;台北縣新莊市的「博士的家」有3棟大樓倒塌,45人死亡。
雲林
‧ 最大震度:7級 雲林縣斗六市由漢記建設公司興建的「中山國寶大樓」(二期)嚴重塌陷,14人死亡;「觀邸大樓」倒塌,9人死亡;「漢記大樓」(玉山商業銀行位於斗六市之分行)倒塌,因該大樓為辦公大樓,地震時無人在大樓內,故無人傷亡。古坑鄉公所及中國石油(現為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古坑營業處倒塌。濁水溪支流清水溪上游草嶺附近因地震而崩塌,崩落土石體積估計達1億2千萬立方米,活埋29人,並阻礙河道形成一堰塞湖—新草嶺潭(已於2004年七二水災後消失)。
彰化
‧ 最大震度:6級 彰化縣員林鎮的「龍邦富貴名門大樓」其中一棟斷裂倒塌,造成23人死亡。
嘉義
‧ 最大震度:7級 嘉義縣阿里山森林鐵路的阿里山車站被震毀;61千米處屏遮那段的鐵軌扭曲變形;支線眠月線、祝山線亦被強震摧毀;而位於眠月支線終點,著名的巨石,形如老猴的「石猴」,其頭部被震落。
苗栗
‧ 最大震度:6級 苗栗縣卓蘭鎮約有100多間房屋倒塌。
餘震
台灣9·21大地震發生當日,餘震相當多,影響最大的一次是不到一小時後的凌晨02:16分,里氏規模達6.8,這場緊接在7.3主震之後的餘震是造成921大地震房屋毀損比其他地震要多的主因。接著是9月22日早上08:14分,里氏震級達6.8。以及9月26日早上07:15分,里氏震級達6.8。 除了以上三個餘震達到里氏6.8之外,其餘超過里氏6.0以上的餘震則有21日凌晨01:57分M6.3,02:03分M6.6和05:46分M6.4;9月22日早上08:49分M6.2和晚間20:17分M6.0。 在2000年6月11日凌晨02:23分發生的強烈地震,亦屬於921大地震的餘震,里氏震級達到6.7。若是真的計算921大地震所有有感及無感地震的話,達到13,500次左右。目前尚無地震的餘震能與此次地震餘震數量相比。
獲救
9月24日,台中縣大里市的6歲男孩張景閎、從倒塌的「台中王朝」大樓廢墟中,被韓國的搜尋隊救出。9月26日上午11:15,就讀於台北縣東南技術學院及台北市大安高工的孫啟峰和孫啟光兩兄弟,從東星大樓的災區被救出。這些好消息不只振奮了搜救隊,亦對於當時仍有家人受困在瓦礫堆中,而只能在廢墟旁殷殷期盼奇跡出現的家屬們來說,燃起無限的希望。東星大樓是台北市最嚴重的災區,共有73人死亡、14人失蹤。同時也是921地震造成傷亡人數最多的獨棟大樓。
停電
因南投縣中寮鄉之中寮超高壓變電所遭震損,加上高壓電塔毀損、造成全台灣停電。搶修之後,采限電措施,到10月3日晚上7:00時才將中部的全部電塔搶通。由於中寮超高壓變電所損壞之故,南電北送之線路受到影響,造成南北供電系統各自運作,北部都會區供電吃緊,雖然恢復供電,但是仍持續實施分區供電。 發電情形:南部地區各火力、核電廠正常運轉;北部地區有石門、翡翠、義消等水力機組及核一廠、核二廠、協和一至四號機(協二機9月23日20:50並聯)、林口一、二號機、深澳一、二號機及通霄電廠等並供電,中部地區台中二、六號機(9月24日06:28並聯)運轉供電。9月24日下午3時,中北部地區發電量679萬瓩,全系統電力負載1224萬瓩。
實況
當時住在震中附近的南投中興新村的馮姓居民回憶:「地震前不久,大地出現隆隆巨響,尚未來得及反應,便開始天搖地動;居民倉皇逃出房舍,只見路旁建築,如骨牌般一棟接連一棟傾倒而下;場面觸目,實為驚人。」。而住在台北市的王姓軍官表示:「事發前不久,曾短暫跳電約半分鍾,馬上就復電,但隨後又停電,緊接著就是一陣上下搖晃,之後餘震不斷,而中國廣播公司在震後不久便報導台北東興大樓失火。而當時北部的民眾都還尚未了解中部的災情,只是猜測此次地震非同小可。」 當時住在台中市中區的魔法設計師表示:當天晚上正在用電腦打電動,突然所有室內房間的燈光都閃了一下(約一到兩秒中),眼前的螢幕也瞬間變成重開機的狀態,正當搞不清楚狀況時,先有一個聲音傳到,然後就開始天搖地動了起來,住在頂樓的我,就跟媽媽和弟弟趕快往遙搖晃晃往樓下沖到家裡的三樓,跟其他家人躲在我家最大的樑柱邊。收音機里只聽到來自各地混亂的狀況,之後沒電好幾天,學校(逢甲大學)也停課了兩個星期,那幾天訊息傳遞跟交通頓時回復到很原始的狀態,大家終日茫茫然,就是擔心還會有更大的餘震--魔法設計師 06:34 2006年4月10日 (UTC) 9月21日全台停止上班上課,震後約2小時後軍方接獲命令,清晨6:00時便已就定位,而台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則於上午九點到達南投災區 第二日當局動用緊急預備金,提供各鄉鎮村長200萬元賑災。9月25日,台灣地區領導人發布緊急命令,立法院於9月28日追認通過,以減少行政上的程序,加速救災。不久各國救難隊便抵達台灣協助救災。各地救災及募捐行動如火如荼的展開,但仍有人認為當局應變能力有待加強,其中更發生台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的直升機,在降落時不小心吹倒一棵樹,壓死一位小女孩的不幸事件。 而此次地震後,更也讓台灣人了解地震的威力,並開始深思防震的重要性,開始檢討建築物或其他地方的防震措施。
後續
9月21日,全台大部份地區停止上班上課。震後約2小時後,軍方接獲命令,清晨6:00時便已就定位,而台灣最高領導人李登輝則於上午九點到達南投災區。 9月22日,政府動用緊急預備金,提供各鄉鎮村長二百萬元賑災。此外本日開始各國救難隊便陸續抵達台灣協助救災。各地救災及募捐行動如火如荼的展開,但仍有人認為政府應變能力有待加強,其中更發生台灣最高領導人李登輝的前導直升機(第二架軍方陪同巡視人員)在降落時吹倒一顆鳳凰樹,一位小女孩賴怡君不幸被壓死。9月25日,台灣最高領導人發布緊急命令,立法部門於9月28日追認通過,以減少行政上的程序,加速救災。 由於斗六市所有倒塌大樓皆為「漢記建設」所興建,當時即被許多人質疑其工程嚴重偷工減料,2005年8月漢記建設負責人劉太漢及建築師、監工等十餘人被依「過失致死罪」判處9年至1年2個月不等的徒刑。
紀念
每年9月21日定為防災日。 於被震毀的台中縣霧峰鄉光復國中原址設立「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
各方援助
921大地震之後,祖國內地和香港地區及其他國家均表示關注,並開始籌款以作賑災之用。
香港
時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地震當天發表聲明,對台灣發生嚴重地震「極表關注」。他也對在地震中死亡人士的家屬致以深切慰問,希望受傷人士能盡快康復。 香港演藝界以香港演藝人協會於921大地震後率先發起「香港演藝界921傳心傳意大行動」,為地震災民籌募重建費用,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義演,又在舞台上繫上黃絲帶,表示希望及支持。當晚有超過250位港、台藝人如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梅艷芳、鄭秀文、趙薇、林心如、周星馳、任賢齊等參與義演。以城市計算,香港亦是捐獻最多的城市,共籌得港幣1600多萬元。 「香港演藝界921傳心傳意大行動」的主題曲為《這城市有愛》是一首周華健的舊作品,最初是收錄於他1989年的專輯《最真的夢》,當時被選為當年度台灣區運動會主題曲,又在1990年時獲得第二屆金曲獎年度最佳單曲獎。此曲經香港作詞人周禮茂重新填詞後,加上倫永亮的編曲後,由多名香港歌手合唱,包括:張國榮、梅艷芳、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鄭秀文、許志安、陳潔靈、容祖兒、李蕙敏、趙學而、陳曉東、陳慧琳等30多位歌手,當中還包括專程回香港參與錄音工作的周華健。
援派救難隊
地震救災期間,許多國家派遣搜救隊與救難犬到台灣,來台後分別派駐在不同災難現場,以大樓倒塌現場為主。先進的搜索救難工具、訓練有素的救難犬,以及專業的救難態度博得台灣人民的敬佩。當時共有21個國家,38個救難隊伍來台。 派出救難隊的國家計有:日本(145名)、美國(93名)、俄羅斯(73名)、瑞士(40名)、新加坡(39名)、土耳其(36名)、西班牙(28名)、德國(21名)、韓國(16名)、朝鮮(8名)、 奧地利(10名)、泰國(9名)、捷克(6名)、英國(6名)、加拿大(2名)、澳大利亞、法國、斯洛伐克、墨西哥、聯合國(6名)等等。
影響
九二一震撼
此次地震,讓台灣的居民了解地震的威力,並開始深思防震的重要性,開始檢討建築物或其他地方的防震措施。除此之外,政府亦在此次地震後開始正視防震教育,加強防震防災的宣傳,並將此次教訓編入教材中。
『柒』 姬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布
姬姓,中華上古八大姓之一,為黃帝之姓、周朝的國姓,也是吳國、魯國、燕國、衛國、晉國、鄭國等諸侯國國君的姓,有近5000年 歷史 。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姬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布,希望大家喜歡!
姬姓姓氏源流
姬(Jī)姓源出有二:
1、 傳說 黃帝降生在一條稱做“姬”的河邊,於是形成了姬姓。周朝的貴族是黃帝的後代,所以周文王又叫做姬昌。周武王叫做姬發。而周朝結束以後,周朝的王族後代就以國名為姓;唐玄宗時,為避皇帝李隆基名諱(姬與基同音),開始改為周姓。後來一部分人恢復姬姓,因此,周氏和姬姓是同族人。
2、黃帝有25個兒子,分別得到了12個姓,其中就有姬姓。後來的五帝少昊、顓頊、堯、舜、禹以及夏啟、商族的祖先、周族的祖先等,都是黃帝的後裔。這些後裔繼承了姬姓,他的後代建立了周朝。西周初年大封諸侯,其中姬姓國就有53個。這些姬姓國的後代多數改以國名、封邑名以及祖父名、號為姓,所以姬姓反而不多了。加上唐代的時候為了避李隆基的諱,把姬姓改為周姓,從這以後,姬姓的人就更少了。
得姓始祖:黃帝。姬姓是黃帝的嫡系子孫。姬姓在中華民族長達5000年的發展過程中,是為最古老的一個姓氏,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黃帝就姓姬。據《說文》記載,黃帝之所以以姬為姓,是由於當初居住在姬水的緣故,黃帝的嫡系子孫,世代以姬姓相沿襲,一直到周文王父子,仍然姓姬。根據《帝王世紀》的記載,黃帝生於壽山,長於姬水,所以以姬為氏。根據《史記·三代世表》的記載:“堯立後稷,以為大農,姓之曰姬氏。”望族居於南陽郡,即現在的河南省南陽縣,故姬姓的始祖就是黃帝。
姬姓遷徙分布
(缺)姬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姬姓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上古時候的黃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領,他的部落崇拜龍圖騰。相傳黃帝出生在一條叫姬的河邊,於是黃帝就姓姬。而黃帝的二十五個兒子當中,有十四個得到了共十二個姓,而在這十二個姓當中,也有姬這個姓。到後來,周武王建立了周朝,而武王自己就姓姬,叫作姬發。姬發後來分封 天下 ,將自己的很多同姓親族分到天下各地為諸侯,這些國家的王族後來大多改以其所在國的國名為姓。而當周朝結束之後,周朝王族後代亦改姓周而不再以姬為姓。所以這樣一來,雖然姬姓曾是很大的姓,但今天卻已經不多見了。
姬姓歷史名人
姬昌(周文王):商朝末年周族的領袖。商紂王時代為西伯,紂王聽信了大將崇侯虎的讒言,把姬昌招來囚禁於河北湯陰北。他的大臣散宜生等人向紂王敬獻美女、寶貝、玉石才將姬昌放了出來。姬昌回到岐山領導周族人民發展生產,訓練軍隊,任用賢才,聯合了一些受到商統治者奴役壓迫的族部小國,組成反商的聯盟。攻滅了黎(今山西省長治西南)、崇(今天的河南省篙縣北)等國。定都奉邑(今天的西安市西南),又調解了虞、芮兩國的爭端,使兩國歸附。他在位50年,奠定了周滅商的基礎。姬昌死後,他的兒子武王(姬發)滅了商,建立了周朝,並追封其父為文王。
姬發(周武王):中國周代第一代王,周文王次子。他繼承父親遺志,於公元前11世紀消滅殷商朝,奪取全國政權,建立了周王朝,表現出卓越的 軍事 、 政治 才能,成為中國歷史上一代名君。
姬常、姬嘉:漢代人,受朝廷封賜,因為他們是周朝王族的後代,所以在漢代還受優待。
姬澹:字世雅,南北朝時候後魏的信義將軍,事桓、穆二帝,征戰有功,為朝廷征戰南北戰立有大功,被封為樓煩侯。
姬敏:明朝文官,西安知府,字型大小學,孟津人。律學家, 數學 家。知識很淵博,對四書五經和天文 地理 都有鑽研,並涉及歷算等,在當時很受人尊重。姬敏為人也遵從古訓,仁義備至,誠信為重,德才兼備,節操過人。
姬奠川:民國時期河北定興人。早年 畢業 於北洋師范學校、中國大學商科。歷任甘肅省西北銀行經理兼銀行總辦、綏遠省官錢局、察哈爾省官錢局、河北省銀行經理。 抗日戰爭 期間,任西安裕華銀行經理。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任河北省銀行經理兼天津市銀行經理、中原銀行董事長、天津市商會理事長。行憲後,當選為立法院立法委員,立法院財政金融委員會委員。1960年逝世,終年71歲。
姬姓郡望堂號
1、郡望
姬姓的望族居住在南陽(今天的河南省南陽)。
南陽郡:戰國時期秦國置郡。相當於今天的河南省南陽地區。
2、堂號
壽丘堂:因為黃帝是姬姓的始祖,而黃帝又是生於壽丘,所以有這個堂號。
赤舄堂:歌頌周公旦的詩叫《赤舄》,所以姬姓又叫做“赤舄堂”。
猜你喜歡:
1. 2017古代文化常識試題及答案高考必備
2. 2017中國姓氏排行榜排名
3. 2017年曹姓女寶寶取名的方法
4. 姓施屬雞的男孩起名
5. 2017中國百家姓排名榜完整版
『捌』 中國娛樂影視圈「大佬級」的人物有哪些
我覺得內地有第五代導演張馮陳把持。他們的新片從開拍就是新聞頭條,上映能有最好的檔期,比如聖誕元旦檔。他們的電影從來不缺投資,即使票房都收不回成本。比如張藝謀的《長城》,當紅辣子雞鹿晗也只能在裡面演個小兵。比如馮小剛選《芳華》女主角,無數影視舞蹈專業的女生翹首引盼。比如陳凱歌的《無極》,能集齊中日韓三國一線明星。
向華強,一直都有傳聞說向華強有黑道的背景,畢竟在當年,香港的娛樂圈還是很亂的,從曾志偉嘲笑容祖兒被打,以及劉嘉玲被綁的事件都能看得出來。向華強當年還讓成龍跪著,就是因為沒有來參加梅艷芳的生日會,不僅如此向太曾經炮轟過周星馳星爺,可以說娛樂圈沒人敢惹向華強。
『玖』 唐有壬的介紹
唐有壬(1893-1935),湖南瀏陽人,中華民國時期著名政客,早年畢業於日本慶應大學。1927年10月,任南京國民政府交通部次長。1928年11月免職。1931年1月,任立法院立法委員;12月當選為中國國民黨第四屆候補中央執行委員,並推為中央宣傳委員會委員。1932年,日寇發動一二八事變,進攻上海。在一二八事變中,唐有壬竟向日本間諜川島芳子出賣了國民黨上海中央銀行業已瀕於破產的情報以及國民政府希望停戰的迫切願望。川島芳子認識到這一情報的戰略意義,便連忙把這一情況報告了日本特務田中隆吉,結果使日本得以在優勢下結束了一二八戰事。事後,唐有壬以泄露情報罪受到追究,在他面臨生命危險之際,唐有壬居然躲藏在川島芳子家宅中達兩周之久。在一二八事變中,唐有壬除了向日本出賣情報外,還和另一個大漢奸殷汝耕大搞漢奸外交,積極順從日本主子的旨意。1934年2月,任外交部常務次長。1935年3月,任中央銀行理事會理事;同年11月當選為中國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也就在這一年,國民黨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何梅協定》和《秦土協定》,在此過程中,他在華北積極為日本主子鞍前馬後奔忙,打探中方情報,還與汪精衛在電報中聲稱:華北事件發生於中日空氣好轉之際可謂遺憾,但吾人深體日方內情,決不因此動搖中日提攜之大方針,同時對廣田外相之信仰亦決不因此而低減。1935年12月25日,唐有壬在上海寓所被中華青年抗日鋤奸團成員暗殺身亡,終年42歲。
『拾』 周時期,我國傑出人物有哪些
姬昌(周文王):商朝末年周族的領袖。商紂王時代為西伯,紂王聽信了大將崇侯虎的讒言,把姬昌招來囚禁於河北湯陰北。他的大臣散宜生等人向紂王敬獻美女、寶貝、玉石才將姬昌放了出來。姬昌回到岐山領導周族人民發展生產,訓練軍隊,任用賢才,聯合了一些受到商統治者奴役壓迫的族部小國,組成反商的聯盟。攻滅了黎(今山西省長治西南)、崇(今天的河南省篙縣北)等國。定都奉邑(今天的西安市西南),又調解了虞、芮兩國的爭端,使兩國歸附。他在位50年,奠定了周滅商的基礎。姬昌死後,他的兒子武王(姬發)滅了商,建立了周朝,並追封其父為文王。
姬發(周武王):中國周代第一代王,周文王次子。他繼承父親遺志,於公元前11世紀消滅殷商朝,奪取全國政權,建立了周王朝,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政治才能,成為中國歷史上一代名君。
姬重耳(晉文公),生於周桓王二十三年(前697年),前636年即位,卒於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年),姓姬名重耳(chóngěr),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晉國國君,在位九年,在趙衰、狐偃、狐毛賈佗、先軫、魏武子、介之推等人的輔助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姬常、姬嘉:漢代人,受朝廷封賜,因為他們是周朝王族的後代,所以在漢代還受優待。
姬澹:字世雅,南北朝時候後魏的信義將軍,事桓、穆二帝,征戰有功,為朝廷征戰南北戰立有大功,被封為樓煩侯。
姬敏:明朝文官,西安知府,字型大小學,孟津人。律學家,數學家。知識很淵博,對四書五經和天文地理都有鑽研,並涉及歷算等,在當時很受人尊重。姬敏為人也遵從古訓,仁義備至,誠信為重,德才兼備,節操過人。
姬奠川:民國時期河北定興人。早年畢業於北洋師范學校、中國大學商科。歷任甘肅省西北銀行經理兼銀行總辦、綏遠省官錢局、察哈爾省官錢局、河北省銀行經理。抗日戰爭期間,任西安裕華銀行經理。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任河北省銀行經理兼天津市銀行經理、中原銀行董事長、天津市商會理事長。行憲後,當選為立法院立法委員,立法院財政金融委員會委員。1960年逝世,終年7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