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司法官派
A. 陰司法官是誰
傳說中陰曹地府的神職人員分布:首先,地位最高的天齊仁聖大帝,執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獄,凡一應生死轉化人神仙鬼,俱從東岳勘對,方 許施行總管天。
地府的等級地位:頂級的有:天齊仁聖大帝,後土皇地祗,北陰酆都大帝,東岳大帝,地藏王。高級的有:五方鬼帝,羅酆六天和十殿閻羅。
B. 天傳觀音新經七(02)
庄王與娘娘命白雀寺長老勸轉公主不貪修行。不但無效。公主反而將心印之法表出一篇:
學道修煉講參玄,不明自身汞與鉛。旁門三千六百八,九十六種外道凡。
豈知自身有妙葯,精氣與神是根源。不是山石草木類,不是金銀銅鐵鉛。
訪求明師親指點,虛無竅中細鑽研。降得赤龍伏黑虎,撥陰取陽見本元。
性復乾初神恍惚,仰之彌高鑽彌堅。六合同春歸戊己,出玄入收煉丹丸。
八寶凝集舍利子,勿忘勿助太極圈。修道解此真妙諦,功成同吾坐金蓮。
堪嘆假知磕睡漢,以假作真反遭愆。此篇我之心印法,妄言一句墜九泉。
庄王傳宣白雀寺長老問公主可有無回心之意?長老回秉曰:
有得真跪宮廷低聲上奏。尊萬歲與娘娘細聽根由。
僧領命將公主苦勸深阻。誰知她心性堅不肯轉頭。
將一切苦事情要她去做。三公主所做事鬼驚神愁。
數十人難做事她一做就。這一段奇怪事萬歲分憂。
講修行即苦楚心不懼扭。論言詞賢公主三教通熟。
眾勸她她大笑言眾糊塗,一篇言論大眾不能抬頭。
望萬歲將公主另立調度。貧僧等實難勸公主不修。
想我等女流輩拙齒鈍口,三教理又不明說話不周。
求萬歲開洪恩免我罪疚。非尼僧不遵命懶於計籌。
妙庄王聽此言心中大怒。不由孤心惱憾氣沖鬥牛。
這冤家死心想修行之路。不招親氣得我身體不周。
居皇宮樂無窮她不享受。學神仙遭苦難自墜貧流。
想寡人坐江山一國之首。細想這妖精情理難留。
老國母勸萬歲且息雷怒。妙善兒所行事何必過憂。
自古來修行人亦是本有。非皇兒今日里格外圖謀。
勸萬歲又何必苦苦攔阻。依我勸聽她為怎樣行游。
倘若是她日後成真作祖。你與我到後來萬古名留。
天地間善惡報疏而不漏。敬天地禮師明空無神糾。
庄王見勸三公主無效。便派兵火焚白雀寺。三個知客,六個當家的,五百餘僧,滿寺人等,一概燒死。唯獨公主一人。神保佑。坐定禪床不受驚。庄王命太監宮女從火場接公主回宮。庄王見三公主。仍然大怒。斥責妙善。
妙善用奏文一篇,回應庄王的責備:
兒妙善有奏章一本呈上。尊父王與母親細聽端詳。
兒今日學修行不是邪妄。遵三皈守五戒這又何妨?
儒拜道著經典是何言講。難道說言修行革此一章。
朝聞道夕死可說的那樣。言厥性始得初怎樣行藏。
我皆因前世迷造下罪障,故今生轉女身好不悲傷。
在家中未出嫁從父教養。若招親從丈夫自難主張。
倘夫君命不長閻王票降,尋節志還從子才算賢良。
精婦工謹婦言一誠不妄,正婦容存婦德亳無彷徨。
這三從與四德就算體量。還難免黃泉路地獄凄涼。
世間人惟女子罪孽難講。生男女殺性命罪業難當。
走灶前血臭氣神靈難擋。又或是走廳房穢污神堂。
不知禁將污衣對天曬晾,污虛空過往神臭氣怎擋。
或血水不隱蔽對天傾向。又污穢虛空神日月三光。
這諸個罪業事幾人推想?到死後閻君爺拷問端詳。
請父母細思量這些罪賬,兒固為此情由立志修藏。
兒誠心感動了佛祖下降。指靈台傳一貫修煉性王。
但要兒招駙馬卻也易講。依得我幾件事方可從行。
要那個武藝精龍虎伏降。取龍精白虎髓為兒品嘗。
取得動日中的烏肝八兩,擒月里兔半形運兒心涼。
要王母來為媒說合情暢,要玉帝寫庚書配合陰陽。
依得我這些事成親有望。倘若是缺一件不能成雙。
妙庄王聽此言火冒千丈。好大膽這怪精一派胡狂。
這奏文鬼叫你自投羅網。想活命除非是轉過閻王。
乃無福受皇恩生成孽障。要斬你敬後人以正朝綱。
一霎時傳聖旨公主捆綁。只嚇得宮中人膽戰心慌。
一時間天地昏日月無光。推的推擁的擁鬼哭神張。
老國母與眾人跪把情講。妙庄王惡狠狠不比平常。
頃刻間將寶劍宮門懸上。若有人來保本同斬法場。
庄王命金瓜武士將公主押解法場。時有三官大帝。護法諸佛。暗中扶持。大小神將站立伺候。
妙善公主到法場。嘆曰:今父王,苦苦逼我招親。我立志不從。只想勸轉父王同我修行。而證妙果。誰知他貪戀紅塵。迷卻本來。認假作真。得人爵而棄天爵。聽我奏表,不明修身妙義。不但不肯回頭究竟生死大事。反將我定下死罪。今解法場。我今一死卻也無妨。但父王與母後。二位姐姐難舍難離。噯,不由我兩淚雙流好不凄慘人也。然事到如今。亦只聽天安排。今在法場不免將我父王嘆道一翻。
細想父王苦奔忙,戀假作真誤時光。三宮六院來奉養,文武臣僚保國防。
一國之主江山掌,前呼後擁好榮光。口食百味洪福享,忍害生靈肥肚腸。
朝斬暮殺生靈哀,去皮退毛又抽腸。五味調和鍋中放,煎炒烹煮心忍傷。
率領一國眾官長,號令黎民定家邦。百姓性命他們掌,定人生死各一方。
好歹一本奏皇上,理不精詳造罪殃。生前權柄歸你掌,死後陰司拷端詳。
今日將兒來捆綁,法場之上受凄涼。自生兒女尚冤枉,何況府縣不荒唐。
我把作官細思想,冤屈人命罪怎當?幸我不迷知修養,明覺大道修性王。
今日脫殼現本相,心無愧悔靠上方。人說富貴是好相,我看就是造孽場。
千劫修來一劫享,一劫造罪萬劫忙。仔細推思心頭爽,呼吸二五守黃房。
日月相照毫光朗,三花五氣結一堂。吾嘆此篇非虛妄,日月三光當憑章。
在虛空中的三官大帝與眾神聖盡皆合掌領會。句句記於冊簿。一切官員舉民人等,聽得公主嘆述無不流淚。
此時監斬官進前稟道,請公主升天。公主曰:死生皆有限。借假而修真。一刃鋼刀利,難傷我法身。
爾時接引佛祖領金童玉女。諸佛菩薩在雲端觀看。吩咐護法,金剛眾神。須將金剛寶杵,隔著公主頸項。免傷形骸。其中存有機關在內。眾神齊曰,領旨。
娘娘聽得公主斬,叫天喚地大放聲。妙音妙元齊啼哭,叫聲同胞共母親。
大哭一聲乾坤動,小哭一聲鬼神驚。午時一到來斬首,諸神暗中顯威靈。
金瓜武士殺氣勇,鋼刀出鞘白如銀。將手朝上來一舉,鋼刀斷得幾節零。
斬官一時慌張了,即刻回宮見當今。跑在宮門來啟奏,尊聲萬歲聽原因。
公主斬首神保佑,鋼刀斷得碎紛紛。庄王聽得這句話,罵聲狗才欺寡人。
你把鬼話來哄我,其中必定有弊情。吩咐武士綁下去,一同斬首不容情。
霎時斬官頭落地,鮮血上沖怕驚人。斬官今遭冤枉死,三魂七魄陰府行。
庄王又把令傳下,賜下七尺大紅綾。斬她不死須當絞,要除禍害這妖精。
公主一見紅綾到,兩眼流淚痛傷心。大忍大屈大結果,受此磨難證高真。
紅綾縛於公主頸,吩咐緊手莫松刑。武士就對監官稟,公主頸項如鐵凝。
監官一見慌張了,心驚膽戰嚇散魂。
公主自思嘆曰:今刑場不傷我體。莫非有神護佑。先前監斬官為斬我不死而亡。父王又賜紅綾來絞。如若絞我不死。監官又有殺身之禍。開言稟告諸神。我前世造下冤孽。今修大道受此惡報。請諸位神聖不必遮攔。我遵父命。公主稟告畢恍然之間,見昆侖山黃龍真人同靈山須菩提而至。黃龍道人曰:咱奉瑤池僉母法旨。言慈航尊者該有斬絞之災。特同靈山須菩提引慈航尊者歸家。朝見四尊三佛,得會母面。眾當依行。眾佛真齊曰:遵領法旨。
監斬官見武士稟報。一時心內著慌。定神一時,待我親自動手。頃刻之間。虛空中雷鳴。公主咽喉氣息。一靈真性從玄關透出。光華宇宙。不睹不聞,丈六金身。公主哈哈笑曰:無相卻有相,得見真模樣。色身紅綾絞。現出萬道光,拱手見諸佛。足踏金蓮上。黃龍真人命太白星君,遣動神虎,將公主形骸送於松林。眾人見大風陡生,現出一隻猛虎,盡皆嚇退。回報皇宮。
繼而黃龍真人與眾位佛尊,將公主引至昆侖山時,有一童子進前迎接公主。童子言道,四位天尊已往靈山。黃龍真人曰,既天尊去往靈山我等必須快去。瞬時之間到了靈山。公主舉目內視,只見甫散天花,地涌金蓮。耳邊聽得笙筲鼓樂,鍾鼓齊鳴,異景非常。祥光靄靄,瑞氣騰騰。樂在其中。美不盡言。恍惚之間便進了大雄寶殿。有道行,道德,靈寶,元始四位天尊,並路而行。黃龍真人叫聲公主,參見四尊。公主尊命。只稱弟子妙善,參拜四位天尊。聖福無疆。四位天尊曰:公主平身。挽手相會。共登大雄寶殿。妙善公主又參叩三佛如來。三佛齊曰:
叫慈航你平身細聽吩咐,為眾生這場事苦楚嗚呼。
東土人貪酒色本性迷誤,紅紗罩六根迷失卻明珠。
想我等見眾生紅塵悲苦,下東土去度他反遭欺負。
教行善說修煉他言怪古,逞奸雄殺淫盜他偏共扶。
分三教著經典指引迷路,遭誹謗受刑拘脫殼回無。
臣不忠子不孝天理不顧,立三官定善惡設出豐都。
設城隍分府縣善惡不漏,派閻君立地獄刑法張鋪。
為眾生費盡了無限勤苦,定轉輪分六道報應不糊。
你今番下東土受此屈苦,證中天大果位萬古名書。
但你的願末滿還有事務,往地獄看一看善惡不虛。
此一去借假體勤把道悟,功行滿命接引來下丹書。
公主叩謝聖恩,黃龍真人又將公主引至無極宮中,參見金母。公主睹見金母慈容,伏首於八寶蓮座之前。口稱妙善叩拜,瑤池金母,無極天尊。壽福無疆。金母曰:慈航聽吾吩咐。
混元一氣開,始列分三才,五老淘鎔後,嬰兒下瑤階。
遍滿九洲地,酒色與財氣。花花假世界,原人盡迷埋。
你本弘願大,度回原人來。一朝功行滿,同吾坐蓮台。
公主曰:叩謝金母慈恩。
瑤池金母曰:叫黃龍你與金童玉女,引妙善觀看各獄善惡報應。送她還陽。指醒眾生。後功行圓滿,吾自有丹書來詔。切莫有誤。
黃龍真人,金童玉女齊曰:欽領法旨。公主叩拜金母。出了無極宮中,退至靈山。公主難舍勝景。坐在盤陀岩上,嘆道一番:
法場斬色身,幸遇黃龍臨。靈山須菩提,接我上昆侖。
轉至靈山地,得會四天尊。同行大雄殿,朝見三佛尊。
指醒當來意,三教治乾坤。談敘東土苦,句句是真情。
黃龍大慈悲,引我見娘親。一片金言語,點破我來因。
觀看八寶地,金色世界形。耳聽笙筲樂,恍惚妙中音。
無人無我相,無壽無眾生。快樂真揭諦,波羅意中明。
這些真實味,世人不肯尋。識得此中理,才算靈山人。
黃龍真人,叫聲公主,快離靈山聖景。公主曰:遵命速行。不覺一時,來至陰陽地界。乃一曹法官坐管關口之所。黃龍真人曰:金童前去報名。金童領命。進前來到門首,里有看門鬼使,觀看金童,毫光彩彩。諒必西方大仙。問道,大仙到此為何事?金童言道,吾乃瑤池宮中,金母座前童子,同黃龍真人奉金母法旨,引妙善公主觀看各獄。敢煩通報。鬼使曰:奉命。待我進去稟報。金童曰:快去報來。
鬼使進內稟告三曹法官,時有西方黃龍真人,奉瑤池金母法旨,引妙善公主要觀看各獄之事。三曹法官聞聽忙排香案迎接佛駕。黃龍真人同公主行至內閣。公主問三曹法官曰:此處設立關口,所管何事?三曹法官稟道:凡人歸陰到此點名掛號。考究善惡。才好詳文發落。如修善之人,功德全備,心性純良,發往天堂受職。依功果而為神道。享受香煙。如善功未滿。由一殿進發十殿,然有八殿不到。至十殿依善功發放。註定衣祿。或富或貴,受享洪福。如過多功少,將功折過。以過之多寡。即發於各殿諸獄。依過受罪。輕重不一。亦有功過兩平,即發往十殿,投生陽世。衣祿缺限,貧苦為人。
公主曰:此一關口,可算煩闕。想你等也有升降否?法官曰:如考查分明,辦事勤勞,有功者,由上帝依功升賞。如善惡有錯,亦要降職問罪。公主曰:我聞陰府有孽鏡台,照人陰陽所作之事。善惡一一照出。可是真否?法官答曰:果有此事。原非虛語。黃龍真人曰:煩法官與我通知一殿。少時法官回稟曰:小牧奉命通報王爺聞知。現在等候。公主曰:既是如此,就此告別。法官送駕。行不多遠,忽來一官長迎接佛駕。公主問曰:你是何人?答曰:小牧乃管鬼門關的判官是也。奉一殿王命,前來迎接佛駕。公主曰:有勞費心。行之不遠,來至孽鏡台前。只見一個紅發鬼兵,青面獠牙,拿著一人跪在台前。上有一鏡。那鬼兵指手指腳,旁有一官人手拿簿筆點頭畫寫。公主問曰:此是何故?判官曰:此人在生所作罪過不肯認承。
在此照他生前之罪。判官旁書記掛。以便於二殿受罪。公主曰:且是此理。且走且敘來到一殿。秦廣王聞聽二真人到,出殿迎接。直至殿上分賓主坐下。閻君曰:接駕到遲,望乞恕罪。二人齊曰:豈敢。黃龍真人曰:我奉瑤池金母法旨,引妙善觀看各獄。望乞指示。閻君曰:小王管理鬼門關。陰陽界。孽鏡台,考察善惡分發之事。刑獄受苦,解往二殿施刑。公主聽畢,抬頭觀看殿上橫四字曰:[第一關頭]旁有對聯曰:[孽鏡分明巧計千般難掩蔽];[夜台凄楚公候極品不相饒]。公主曰:請問閻君,我看到前殿坐者喜笑,跪者痛哭,是何故也?閻君曰:那是身穿藍衣之人姓劉名培善,一世體天地,好心為生,施濟貧苦,始終如一。穿青衣者,姓江名修德,一生敬惜字紙,誦持經典,食齋戒殺。修橋砌路,終身不怠。那穿黃衣者,姓張,名知悟。先三十年不知善惡,造罪不一。至三十一歲,遇至人指醒,立願誦太上感應篇,周濟困苦,行功過格,樂善不倦,今至七十二歲而終。那穿青破衣者,姓徐名立志,自幼食齋,家貧,苦力行善至死不二。那穿藍衣女士名洪氏。丈夫學習屠戶,伊苦口勸善,早晚告天求夫回心,不做殺牲之事,伊夫見妻苦勸。改過從善。全家齋戒。此五人依律而定。早已詳文只候令下。送上天堂。因此心歡喜。那衣穿朝服跪哭痛切者,姓侯名復緣。伊前生貧苦,心性好善,孝順父母,長齋四十二年,施有草鞋三百七十一雙,自身勤苦,培修崎嶇之路四處,始終如一。感格天心,死後將他送於侯家投生。定他公卿之職八十六歲善終。誰知伊有了富貴,迷昧本來,從縣尹做到上卿之職,欺君虐民,持權害人。冤傷十九人性命,打死兩個家人。害人破家六十三戶。貪圖口腹殺害牲物三十七萬有零。減壽二紀。減功名一級。今六十二歲身故。那衣穿藍服跪哭者,姓李名茂亭。身列儒林,不習正道。刀筆傷人,仁義忠孝全無。佛口蛇心。此二罪犯,不時就要發往二殿受罪。故而悲痛甚切。
天傳觀音新經七
天傳觀音新經七(03)
C. 勞務派遣的法官助理和法院直簽的區別
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區別就是簽訂合同方和工資發放不同。
1、簽訂合同:派遣是與第三方簽訂的勞動合同,與實際用人單位並不存在勞動關系。直簽是由法院、檢察院與擬聘人員簽訂勞動合同,按照聘用制書記員序列進行規范管理。
2、工資:直簽是有法院直接發放工資,勞務派遣是委託第三方發放工資。
D. 陰間的布局誰知道
人死後的說法
在中國,傳說人死後,會有陰間的捕快黑白無常來捉拿人的魂魄,把他們帶到陰曹地府去接受陰間大法官閻羅王的審判,以決定他們是升天做神仙;或再次投胎做人;還是打入十八層地獄去受苦。人的魂魄到陰間報到要走很長一段路,過很多的關;黃泉路一是對這些關和路程的總稱;另一種是專指這一路程中的一段叫黃泉路的路。
有人認為,人的陽壽到了就會死,這是正常的死亡,正常死亡的人首先要過鬼門關,過了這一關人的魂魄就變成了鬼,接下來就是黃泉路,是接引之路。在黃泉路上還有很多孤魂野鬼,他們是那些陽壽未盡而非正常死亡的,他們即不能上天,也不能投胎,更不能到陰間,只能再黃泉路上游盪,等待壽陽到了後才能到陰間報到,聽侯閻羅王的發落。在黃泉路上有火紅的彼岸花。彼岸花是一般認為是生長在三途河邊的接引之花。在那兒大批大批的開著這花,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 又因其紅的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 也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 人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接下來還要過忘川河,奈何橋,跨過三生石,喝迷魂湯等等。
中國在佛教未傳入前的傳統信仰認為,普通人死後亡魂會歸於泰山之下,泰山神東岳大帝為冥界主宰。後來認為酆都為冥界入口之一。佛教傳入後認為地獄是六道輪回中最劣最苦的,民間認識的「重獄」便是「十八層地獄」,事實上地獄只有十殿,每一殿有一閻王掌管,故有「十殿閻王」之稱,十八層地獄即是十殿的第九殿——阿鼻地獄。
中國人相信,通過冥幣能夠買通地獄中的小鬼,而免於較重的刑罰,而已故親屬的家人在農歷十月初一或者清明節掃墓期間也會焚燒「紙錢」給「陰間」的親屬。
閻王觀念:十殿閻羅。
閻羅王被認為是地獄的主宰,掌管地獄輪回。大約在南北朝期間由印度傳入中國。由於閻王的信仰與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信仰系統相互影響,演變出具有漢化色彩的
十殿閻王
中國佛教中,有十殿閻羅之說。此說源於唐代,相傳天帝冊封閻羅王,由閻羅王統率地獄和五嶽衛兵。地獄更分為十殿,十殿各有其主和名號,稱地府十王,統稱十殿閻王。十殿閻王各有其主、誕辰和專職,簡述如下:
第一殿:秦廣王蔣(廣明王蔣子文),二月初一日誕辰(一說為二月初二日),專司人間壽夭生死,統管吉凶。
第二殿:楚江王歷,三月初一日誕辰,專司活大地獄,即寒冰地獄。
第三殿:宋帝王余(宋帝明王),二月初八日誕辰,專司黑繩大地獄。
第四殿:五官王呂(官明王),二月十八日誕辰,專司合大地獄,即血池地獄。
第五殿:閻羅王包(閻羅天子包拯),正月初八日誕辰,專司叫喚大地獄。
第六殿:卞城王畢,三月初八日誕辰,專司大叫喚大地獄及枉死城。
第七殿:泰山王董,三月二十七日誕辰,專司熱鬧地獄,即肉醬地獄。
第八殿:都市王黃,四月初一日誕辰,專司大熱鬧大地獄,即悶鍋地獄。
第九殿:平等王陸,四月初八日誕辰,專司鐵網阿鼻地獄。
第十殿:轉輪王薛,四月十七日誕辰,專司各殿解到鬼魂,區別善惡,核定等級,發往投生。
十殿閻王
這是中國特有的閻王系統,最初佛經中是沒有十殿閻王這一說法的。據《禁度三昧經》說;閻王治下只設五官,鮮官禁殺,水官禁盜,鐵官禁淫,土宮禁兩舌,天官禁酒。中國佛教史傳著作《佛祖統記》卷三十三記載;「世傳唐道明和尚神遊地府,見十五分治之人,因傳名世間。」閻王的屬下變成了十五。據說至此在中國佛教開始有了十殿閻王的設供。十殿閻王的名稱最初出現在《預修十五生七經》。
十殿閻王各自都有明確的分工,各自的職權,爭自處理罪鬼的方式,在《玉歷鈔傳》、《閻王經》中有詳細記載,現抄錄如下:
十殿閻王的名稱和各自』的職權、處罰罪鬼的方法如下:第一殿,秦廣王蔣,二月初一誕辰,司人間天壽生死,統管幽冥凶吉。善人壽終,接引超生。功過兩半者,交送第十
殿發放,仍投人世,男轉為女,女轉為男。惡多善少者,押赴殿右高台,名曰孽鏡台,令之一望,照見在世之心好歹,隨即批解第二殿,發獄受苦。
第二殿,楚江王厲,三月初一誕辰,司掌話大地獄,又名剝衣亭塞冰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在陽間傷人肢體,奸盜殺生者,推入此獄,另發應到何小獄受苦,滿期轉解第三。殿,加刑發獄。
第三殿,宋帝王余,二月初八誕辰,司掌黑繩大地獄,又名剝戮血池地獄,另設十六小獄。九陽世許逆尊長、教唆興訟者,推入此獄,另發應至幾重小獄受苦,受滿轉解第四殿,加刑發獄。
第四殿,五官王呂,二月十八日誕辰,司掌合大地獄,又名剝戮血池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世人抗糧賴租,交易欺詐者,推入此獄,另再判發小獄受苦,滿日送解第五殿察核。
第五殿,閻羅王天子包,正月初八誕辰,前本居第一殿,因憐屈死,屢放還陽伸雪,降調此殿,司掌叫喚大地」獄並十六誅心小地獄。凡解到此殿者,押赴望鄉台,令之聞見世上本家因罪遭殃各事,隨即推入此獄,細查曾犯何惡,再發入誅心小獄,鉤出其心,擲與蛇食。受苦滿日,另發別殿。
第六殿,卞城王畢,三月初八誕辰,司掌大叫喚大地獄及枉死城,另設十六小獄。凡世人怨天尤地、對北溺便涕泣者,發入此獄,查所犯事件,應發何小獄受苦。滿日轉解第七殿,再查有無別惡。
第七殿,泰山王董,三月二十七誕辰,司掌熱惱地獄,又名碓磨肉醬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陽世取骸合葯、離人至戚者,發入此獄,再發何重小獄。受苦日滿,轉解第八獄,收獄查台。
第八殿,都主王黃,四月初一誕辰,司掌大熱惱大地獄,又名熱惱悶鍋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在世不孝、使父母翁姑愁悶煩惱者,擲入此獄,再交各小獄加刑。受盡痛苦,解交第十殿,改頭換面,永為畜類。
第九殿,平等王陸,四月初八誕辰,司掌豐都城鐵網阿鼻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陽世殺人放火、斬絞正法者,解到本殿,用空心鋼柱煉其手足相抱,煽火焚燒,燙燼心府,隨發阿鼻地獄受刑,直到被害者個個投生,方准提出,解交第十殿發生六道。
第十殿,轉輪王薛,四月十七誕辰,專司各殿解到鬼魂,分別善惡,核定等級。發四大部洲投生。男女壽天,富貴貧賤,逐名詳細開載,每月匯知第一殿注冊。凡有作孽極惡之鬼,著令更變胎卵濕化,朝生暮死。罪滿之後,再復人生,投胎蠻夷之地。凡發往投生者,先令押交孟婆神,
忘台下,灌飲湯,使忘前生之事。
這十殿,通常以第五殿閻羅王為代表,統稱為十殿閻羅、十殿閻君或十殿閻王。。實際上是人世間的統治系統在陰間的翻版,是人間的官職在陰間的延伸。這種各有漢姓,生辰明確的地獄統領階級,是佛教漢化的典型例子。
十殿閻王在民間的影響很大,大約自唐未五代時期開始流行,以致連道教也沿用這一套冥府神仙系統起來。佛寺中往往是在冥界總管地藏菩薩左右分塑十殿閻王,過去在城隍廟里一般具有十五殿。著名的大足石窟石籙山第九龕有北宋十殿閻王像,十王形象如下:
秦廣王豹眼獅鼻,絡緦長須,頭戴方冠,右手持笏於胸前。
楚江王短臉闊口,頭戴冠,身著長袍,左手持笏。
宋帝王橫眉瞪眼,雙手於胸前捧笏。
五官王皺眉瞪眼,連耳長鬃,頭戴方冠,身穿長袍,左手在膝前握一個念珠,右手持笏放在膝間。
閻羅王白凈面孔,頭戴冠旒,兩側垂香袋護耳,身穿荷葉邊翻領寬袖長袍,雙足著靴;雙手在胸前捧笏,正襟危坐。
卞成王豎眉張口,頭頂戰盔,身著鉛甲,束腰勒帶,足踏革靴,雙手於胸前拱揖。
泰山王扁鼻凹臉,頭戴方冠,雙手懷中持笏。
都市王白凈麵皮,雙手捧笏。
平等王老者形象,連鬃長髯,頭戴方冠,身著長袍;雙手握於袖中,懷中抱笛板。
轉輪王面有短須,雙手捧笏。
E. 有沒有陰曹地府有人說看得見鬼魂是不是真的,陰間具體是什麼情況
現代科學都不承認鬼怪之說,西方基督教的上帝,希臘、羅馬諸神亞洲佛教的如來,中國的玉帝諸神……各自有各自的信仰,有些信仰引導人們向善,講究因果報應,不一定是壞事……最初的迷信說應該是因為遠古科技不發達,對閃電、風雨等太多現象不能解釋,所以想像出來各路神仙掌管各自力量……
以下資料也許是你想要的
陰曹地府(yīn cáo dì fǔ)
解釋:人死後所在的地方。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我到咱家,不能發送爺爺入土,不能伺候奶奶,倒叫我奶奶伺候我,且了自己爹娘。這個不孝,就是陰曹地府下,也自心不安。」
事例: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八回:「我不懂~為什麼要用這么重的刑法,以陛下之權力,難道就不能改輕了嗎?」
陰曹地府:在中國,大量的古代神話和佛教典籍中都有陰曹地府的記載,中國人把世界萬物都分為兩極,這就是中國的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把人類生存的空間分為天(陽)、地(陰);人分男(陽)、女(陰);時分白(陽)、晝(陰);天分日(陽)、月(陰);在中國有三界之說,就是天上、人間、地獄;認為人是有靈魂的,每個人有三魂七魄,人在死後首先要到陰曹地府去報到,在那裡接受陰間的大法官-----閻羅王的審判,根據每個人在陽間的表現作出判決,好人會得道成仙到天上去過神仙生活,長生不老;不好不壞的人就要投胎轉世再做人;壞人惡人就要打入陰曹地府中的十八層地獄中相應的層數中接受不同的懲罰。中國古人認為天上有玉皇掌管,西天有佛祖掌管,人間有皇帝掌管,而陰間,則是由地藏菩薩和眾王主持。人死後回歸陰府,閻羅王會根據其在陽間所做予以懲罰。所以有道是:莫言不報應,神鬼有安排。
陰曹地府是掌管萬物生靈生命的地方。凡天地萬物,死後其靈魂都在被黑白二常拘到陰界,其在陽間的一切善惡都要在此了結。正所謂是活人在陽間,死人在陰間,陽間一個世界,陰間一個世界。世人都說陰間陰森恐怖,到處是孤魂野鬼。其實,又有誰親眼見過呢,稱為一個世界,就有美有丑,陽間是這樣,陰間也是如此。
傳說中陰曹地府的神職人員分布是這樣的:
首先地位最高的天齊仁聖大帝,掌管大地萬物生靈。
然後是北陰酆都大帝
之後有五方鬼帝:
東方鬼帝蔡郁壘、神荼,治"桃止山"鬼門關
西方鬼帝趙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張衡、楊雲,治羅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羅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犢山"
再下面是羅酆六天(以下為宮名,六天為守宮神)
紂絕陰天宮、泰煞諒事宗天宮、明晨耐犯武城天宮、
恬昭罪氣天宮、宗靈七非天宮、敢司連宛屢天宮。
而傳說中陰曹地府是由十殿閻羅王所掌控的了,十殿閻羅王分別是叫: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閻羅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轉輪王。
秦廣王--專管人間的長壽與夭折、出生與死亡的冊籍;統一管理陰間受刑及來生吉、凶。鬼判殿位居大海之中、沃焦石之外,正西的黃泉黑路上。
楚江王--主掌大海之底,正南方沃焦石下的活大地獄。
宋帝王--主掌大海之底,東南方沃焦石下的黑繩大地獄。
五官王--掌管地獄在大海之底,正東方沃焦石下的合大地獄。
閻羅王--司掌大海之底,東北方沃焦石下的叫喚大地獄。
卞城王--掌理大海之底,正北方沃焦石下的大叫喚大地獄。
泰山王,掌管大海底,丁北方沃焦石下的熱惱大地獄。
都市王,掌管大海之底,正西方沃焦石下的大熱惱大地獄。
平等王,掌理大海底,西南方沃焦石下的阿鼻大地獄。
轉輪王,殿居陰間沃焦石外,正東方,直對五濁世界的地方。
十殿閻王摩下還有:首席判官崔府君、鍾魁、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孟婆神等。整個陰曹地府就在他們的控制之下!
在這些冥神的上面,還有一位地藏菩薩。地藏王菩薩意欲超渡所有陰間的鬼魂,令世人不再行惡,不再墮入陰間地獄受苦。於是恩准所有的鬼魂,在世雖曾犯過錯,如果真誠懺悔、改過,則所做罪業,可以從寬抵罪,免於受諸苦刑。
地藏:梵名乞叉底檗沙,在忉利天受釋迦如來咐囑,每日晨朝入恆沙禪定,觀察眾機。於二佛中間,無佛世界教化六道眾生之大悲菩薩也。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在密教,其密號為悲願金剛或稱與願金剛。《蓮華三昧經》雲:『檀陀地藏化地獄道,手持人頭幢;寶珠地藏化餓鬼道,手持寶珠;寶印地藏化作畜生道,伸如意寶印手;持地地藏化修羅道,能持大地擁護修羅者;除蓋障地藏化人道,為人除八苦蓋障者;日光地藏化天道,照天人之五衰而除其苦惱者。又,地,心地也,能生萬法,一切皆由此生;藏,含藏也,心地含藏無量恆沙清凈性功德,有能生、能載、能攝、能藏、能支、堅固等義。
菩薩:梵音『菩提薩』之簡稱也。『菩提』為覺,為道;『薩』為有情,為眾生。又譯作開士、高士、大士等,總名為求佛果之大乘眾生,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者也。有自覺、覺他兩義:於己,則上求佛道,上求菩提以自覺;於人,則下化眾生,以菩提法覺、化眾生也。故菩薩者,有覺悟之眾生也;能覺悟眾生之眾生也。
此地藏菩薩,當年曾經在佛前許下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佛主如來見他一片至誠,就命他鎮守陰曹地府!對枉死之鬼魂與以超度。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319982.htm
F. 道教的法官是做什麼的,得道的能做什麼
天師:指張陵或其嗣號之後裔。但後世也有個別道士稱「天師」,如寇謙之(北魏),隋焦子順,唐胡惠超等。
法師:精通經戒、主持齋儀,度人入道,堪為眾范的道士,叫法師。精通道法,能養生教化,為人師表者叫法師。
煉師:起初多指修習上清法者,後泛稱修煉丹法達到很高深境界的道士。
祖師宗師:各道派的創始人曰祖師;各派傳道的首領稱之為宗師。
真人: 通常尊稱那些體道大法,道行高深,羽化登仙的道士。
黃冠:早期道教徒崇尚黃色,故世人根據道士衣冠顏色,稱道士為黃冠。
羽客:亦稱「羽士」、「羽人」。以鳥羽比喻仙人可飛升上天,引申為神仙方士,進而專指道士。後世道士多取以自號。
先生:道士的尊稱或謚號、賜號。
居士:信奉道教的俗家信眾。
方丈:對道教十方叢林最高領導者稱謂,亦可稱「住持」。方丈是受過三壇大戒,接過律師傳「法」,戒行精嚴,德高望重,受全體道眾擁戴而選的道士。
監院:亦稱「當家」、「住持」。由常住道眾公選,為道教叢林中總管內外一切事務者。當監院大任者,必須才全智足,通道明德,仁義謙恭,寬宏大量,弱己衛眾,柔和善良,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備。
知客:負責接待參訪及迎送賓客,《三乘集要》記載:「知客應答高明言語,接待十方賓朋,須以深知事務,通達人情,乃可任也。
高功:指那些德高望重,精於齋醮科儀,善於踏罡步斗,溝通神人,代神宣教,祈福消災,拔度幽魂,主持齋醮法會的道士,是經師的首領。
道人:最初與方士同義,最早出現於《漢書·京房傳》。道教創立後,道人一詞曾專指道士。南北朝時代,則以道人專指沙門,而區別於道士。唐朝以後,又以道人泛指有道術之人,或指道士。
道長:是當今教外人士對出家道士的尊稱,而不是職稱。
道士也稱道人、羽士、羽客、羽衣、羽人、黃冠等。道士是男女的通稱,女道士也可稱道姑、女道;男道士也稱乾道,相對女道士稱坤道;黃冠專指男性道士時,女道士稱女冠。道士的敬稱道爺是男女通用的,而沒有「道奶奶」。道士相互之間,則稱道長、道友、道兄等也是男女通用的,道教以外的人也可以這樣稱呼他們。尊稱學問精深、修煉有成或德高望重的道士可以尊稱為先生、真人,一般是朝廷頒賜。道士們自己按修行也有尊號。
G. 法庭上除了法官,還有幾個是判官嗎
法庭上只有坐在審判席的人員才是判案的人。可以坐在審判席上的人有法官和人民陪審員。
審案的法官具有判斷案件事實和適用法律的職權,人民陪審員在參加案件審理時,具有與法官相同的職權。
H. 陰司事相當於陽間的官司嗎
古人講陰陽,陰間類比陽間,各類做法完全一致,所以在古人眼中陰司事相當於陽間的官司。
I. 湖廣隨來陰師法官,曾法勝吳法旺湖廣。什麼意思
曾法勝,這是道士的法名,曾是姓,法是通用字,勝是名。也有的道士宗派有字輩,中間的字就不是法字了,而是對應的字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