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半島法院
㈠ 朝鮮半島上的朝鮮王國和高麗王國有什麼主要區別呢
Alva Rosager的A2A,很有趣。朝鮮和高麗實際上在政府結構和文化價值觀方面非常不同。但與此同時,朝鮮沒有從零開始重建朝鮮,而是在高麗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畢竟,易成慶一開始並沒有打算建立一個新的王朝,只是簡單地用自己的家族取代了王家。
政府:可能兩者之間最顯著的區別是高麗建立並將自己稱為一個帝國而不是一個王國。它的內閣、大臣和軍隊幾乎與唐朝相同,而且有多個都城。這個統治者甚至擁有皇帝的頭銜,擁有絕對的權力。雖然理論上他有一個皇家朝廷,但大臣們並沒有任何實權來制約皇帝。高麗也不只是名義上的帝國,因為它確實接受了滿洲各部落的貢品,而且,至少根據歷史記載,它被當代中國各朝代接受為平等的國家。當然,在被蒙古人征服後,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但在它作為附庸國的80年之前,這種制度已經存在了300多年。
另一方面,朝鮮非常不同,因為它從頭到尾都是一個王國,並將自己確立為明朝的附屬國,以便與中國建立強大的經濟聯系,並幫助合法化兩個王朝,這兩個王朝都是在同一時間建立的。然而,盡管朝鮮是一個朝貢國,但它仍然是一個主權國家,明清兩國都沒有真正控制或影響朝鮮的內政。殖民也同樣,盡管技術上絕對君主制,皇家法院更強大的比了,因為他們往往能夠阻止國王的法令,如果他們不同意他們,能夠成功廢黜國王三次(Danjong、Yeonsan Gwanghae),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個皇室成員。因此,朝鮮王朝的政治氣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國王和朝廷之間微妙的權力斗爭所決定的。
殖民也同樣,盡管技術上絕對君主制,皇家法院更強大的比了,因為他們往往能夠阻止國王的法令,如果他們不同意他們,能夠成功廢黜國王三次(Danjong、Yeonsan Gwanghae),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個皇室成員。因此,朝鮮王朝的政治氣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國王和朝廷之間微妙的權力斗爭所決定的。
高麗的一個例子,也叫「高麗道奇」。
與以前的朝代一樣,婦女也保持了相對平等的權利,盡管程度稍輕。雖然她們不能,也可能不能,擔任任何官職,她們可以離婚,擁有財產,從父母那裡得到和兄弟姐妹一樣的遺產,並被認為是一家之主,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如果妻子屬於一個比丈夫更顯赫的家族。
在朝鮮戰爭期間,這一切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新儒學瞧不起商人活動
㈡ 日本天皇名單一覽表
日本天皇自神武天皇開始名單如下:
1、神武天皇:前660年1月1日—前585年3月11日 日本歷史上第一任天皇,傳說為天照大神的後裔,更有傳說為中國秦朝為秦始皇尋「長生不老葯」而一去不返的方士徐福。
2、綏靖天皇:前581年1月8日—前549年5月10日 由綏靖天皇到開化天皇共八代,歷史上只有生誕、即位、以及建宮、立後等記載,沒有治績紀錄,故在日本歷史上稱作欠史八代。
3、安寧天皇:前549年7月3日—前511年12月6日 欠史八代。一說安寧天皇元年為前548年 。
4、懿德天皇:前510年2月4日—前477年9月8日 欠史八代。
5、孝昭天皇 :前475年1月9日—前393年8月5日 欠史八代。
6、孝安天皇:前392年1月7日—前291年1月9日 欠史八代。
7、孝靈天皇:前290年1月12日—前215年2月8日 欠史八代。
8、孝元天皇 :前214年1月14日—前158年9月2日 欠史八代。
9、開化天皇: 前158年11月12日—前98年4月9日 欠史八代。
10、崇神天皇:前97年1月13日—前30年12月5日 首位在考古學上可考,確定實際存在的天皇。
11、垂仁天皇:前29年1月2日—70年7月14日。
12、景行天皇:71年7月11日—130年11月7日。
13、成務天皇:131年1月5日—190年6月11日 。
14、仲哀天皇:192年1月11日—200年2月6日。
15、神功皇後:201年—269年 神功皇後攝政 。
16、應神天皇:270年1月1日—310年2月15日。
17、仁德天皇:313年1月3日—399年1月16日。
18、履中天皇:400年2月1日—405年3月15日。
19、反正天皇 :406年1月2日—410年1月23日。
20、允恭天皇:412年12月-453年1月14日。
21、安康天皇:453年12月14日—456年8月9日。
22、雄略天皇:456年11月13日—479年8月7日。
23、清寧天皇:480年1月15日—484年1月16日。
24、顯宗天皇:485年1月1日—487年4月25日。
25、仁賢天皇:488年1月5日—498年8月8日。
26、武烈天皇: 498年12月-506年12月8日 殘暴不仁的天皇。
27、繼體天皇:507年2月4日—531年2月7日。
28、安閑天皇:531年2月7日—535年12月17日。
29、宣化天皇:535年12月-539年2月10日。
30、欽明天皇 :539年12月5日—571年4月 崇佛廢佛論爭展開。
31、敏達天皇 :572年4月3日—585年8月15日。
32、用明天皇 :585年9月5日—587年4月9日。
33、崇峻天皇: 587年8月2日—592年11月3日 崇佛廢佛論爭完結,崇佛派獲勝,佛教地位奠定。
34、推古天皇:592年12月8日—628年3月7日 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天皇。
35、舒明天皇:629年1月4日—641年10月9日。
36、皇極天皇:642年1月15日—645年6月14日 女天皇。
37、孝德天皇:645年6月14日—654年10月10日 645年定年號為大化,創日本年號之始。 推行大化革新,指定官制。
38、齊明天皇:655年1月3日—661年7月24日 即皇極天皇,於孝德天皇死後重祚。
39、天智天皇:661年7月24日—671年12月3日 天皇制確立。
40、弘文天皇:671年12月5日—672年7月23日。
41、天武天皇:673年2月27日—686年9月9日 強化天皇中央集權制。
42、持統天皇: 686年9月9日—697年8月1日 女天皇。
43、文武天皇:697年8月1日—707年6月15日 命藤原不比等等人編法典《大寶律令》,又設置鑄錢司。
44、元明天皇:707年7月17日—715年9月2日 女天皇。
45、元正天皇:715年9月2日—724年2月4日 女天皇。
46、聖武天皇:724年2月4日—749年7月2日。
47、孝謙天皇:749年7月2日—758年8月1日 女天皇。
48、淳仁天皇:758年8月1日—764年10月9日。
49、稱德天皇:764年10月9日—770年8月4日 孝謙天皇重祚。
50、光仁天皇: 770年10月1日—781年4月3日。
51、桓武天皇:781年4月3日—806年3月17日。
52、平城天皇 : 806年3月17日—809年4月1日。
53、嵯峨天皇:809年4月1日—823年4月16日。
54、淳和天皇 : 823年4月16日—833年2月28日。
55、仁明天皇: 833年2月28日—850年3月21日。
56、文德天皇: 850年3月21日—858年8月27日。
57、清和天皇: 858年11月7日—876年11月29日。
58、陽成天皇 : 876年11月29日—884年2月4日。
59、光孝天皇 : 884年2月5日—887年8月26日。
60、宇多天皇: 887年8月26日—897年7月3日。
61、醍醐天皇:897年7月3日—930年9月22日。
62、朱雀天皇 : 930年9月22日—946年4月20日。
63、村上天皇: 946年4月20日—967年5月25日。
64、冷泉天皇 : 967年5月25日—969年8月13日。
65、圓融天皇 : 969年8月13日—984年8月27日。
66、花山天皇:984年8月27日—986年6月23日。
67、一條天皇: 986年6月23日—1011年6月13日。
68、三條天皇: 1011年6月13日—1016年1月29日。
69、後一條天皇:1016年1月29日—1036年4月17日。
70、後朱雀天皇:1036年4月17日—1045年1月16日。
71、後冷泉天皇 :1045年1月16日—1068年4月19日。
72、後三條天皇 : 1068年4月19日—1072年12月8日。
73、白河天皇 : 1072年12月8日—1086年11月26日。
74、堀河天皇: 1086年11月26日—1107年7月19日。
75、鳥羽天皇:1107年7月19日—1123年1月28日。
76、崇德天皇 :1123年1月28日—1141年12月7日 保元之亂。
77、近衛天皇 :1141年12月7日—1155年7月23日。
78、後白河天皇: 1155年7月24日—1158年8月11日 源平之爭開始。
79、二條天皇:1158年8月11日—1165年6月25日 賓士之亂,源義朝被殺,其子賴朝被流放,平氏專權。
80、六條天皇:1165年6月25日—1168年2月19日。
81、高倉天皇:1168年2月19日—1180年2月21日。
82、安德天皇: 1180年2月21日—1185年3月24日 平氏一族滅亡。
83、後鳥羽天皇:1183年8月20日—1198年1月11日。
84、土御門天皇: 1198年1月11日—1210年11月25日。
85、順德天皇: 1210年11月25日—1221年4月20日 承久之亂發生,朝廷倒幕軍戰敗,朝廷自此被幕府所控制。
86、仲恭天皇: 1221年4月20日—1221年7月9日 承久之亂發生後被廢黜,僅在位77日。
87、後堀河天皇: 1221年7月9日—1232年10月4日。
88、四條天皇:1232年10月4日—1242年1月9日。
89、後嵯峨天皇: 1242年1月9日—1246年1月29日。
90、後深草天皇: 1246年1月29日—1259年11月26日。
91、龜山天皇 : 1259年11月26日—1274年1月26日。
92、後宇多天皇:1274年1月26日—1287年10月21日。
93、伏見天皇 : 1287年10月21日—1298年7月22日。
94、後伏見天皇: 1298年7月22日—1301年1月22日。
95、後二條天皇: 1301年1月22日—1308年8月25日。
96、花園天皇 : 1308年8月26日—1318年2月26日。
97、後醍醐天皇:1318年2月26日—1336年8月15日。
98、後村上天皇:1331年9月20日—1333年5月25日 南朝天皇。
99、長慶天皇: 1336年8月15日—1348年10月27日 南朝天皇。
100、後龜山天皇: 1339年8月15日—1368年3月11日 南朝最後一任天皇。
101、後小松天皇: 1382年4月11日—1412年8月29日 北朝第六代天皇,在將軍足利義滿的協助下,接收了南朝後龜山天皇交出的傳國神器,統一了南北朝。
102、稱光天皇 : 1412年8月29日—1428年7月20日。
103、後花園天皇: 1428年7月28日—1464年7月19日。
104、後土御門天皇 : 1464年7月19日—1500年9月28日。
105、後柏原天皇: 1500年10月25日—1526年4月7日 即位21年後才行即位儀式。
106、後奈良天皇: 1526年4月29日—1557年9月5日 織田信長(1534年)誕生。)(生卒年:1534年-1582年)。
107、正親町天皇: 1557年10月27日—1586年11月7日。
108、後陽成天皇: 1586年11月7日—1611年3月27日 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大名在京都聚樂第覲見天皇。
109、後水尾天皇 : 1611年3月27日—1629年11月8日。
110、明正天皇: 1629年11月8日—1643年10月3日 女天皇。
111、後光明天皇 : 1643年10月3日—1654年9月20日。
112、後西天皇 : 1654年11月28日—1663年1月26日。
113、靈元天皇: 1663年1月26日—1687年3月21日。
114、東山天皇 : 1687年3月21日—1709年6月21日。
115、中御門天皇: 1709年6月21日—1735年3月21日。
116、櫻町天皇 : 1735年3月21日—1747年5月2日。
117、桃園天皇 : 1747年5月2日—1762年7月12日。
118、後櫻町天皇 : 1762年7月27日—1770年11月24日 日本歷史上最後一位女天皇。
119、後桃園天皇 : 1770年11月24日—1779年11月9日。
120、光格天皇: 1779年11月25日—1817年3月22日。
121、仁孝天皇 : 1817年3月22日—1846年2月6日 天保改革(1841年)。
122、孝明天皇 : 1846年2月13日—1866年12月25日。
123、明治天皇: 1867年1月9日—1912年7月30日 實施明治維新(1868年)。
124、大正天皇 : 1912年7月30日-1926年12月25日 體弱多病。
125、昭和天皇 : 1926年12月25日-1989年1月7日 至現時為止日本在位最長和最長壽的天皇。在位期間與德國、義大利結盟,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果遭中、英、美,蘇等國組成的盟軍打敗。
126、今上天皇:明仁 1989年1月7日—今。
日本在位天皇 今上天皇明仁如上圖
㈢ 沙皇時代的下一代是什麼時代
中世紀向近代過渡的時期。也就是相當於中國的清朝時期。俄國是農奴制經濟,是俄國沙皇專制制度的基礎。
前期因為緊隨歐洲的工業革命和對外戰爭以及改革,再加上人口領土的遼闊,國力鼎盛。
後期因為農奴制抑制資本主義萌芽發展,階級矛盾加深,國內動盪,對外戰爭失敗,土地改革未從根本上解決封建矛盾,導致沙俄最終被推翻。
俄羅斯在留里克王朝絕嗣後經歷過一段空位時期,當時波蘭入侵,皇位空懸,為了避免羅曼諾夫王朝因男性絕嗣而發生動亂,因此彼得大帝制定了《皇位繼承法》,規定皇帝可以由母系血統繼承,彼得大帝處死太子阿列克謝以後制定了《皇位繼承法》,女性也能繼承皇位,而且皇帝生前可以指定繼承人,在彼得二世死後羅曼諾夫王朝男性絕嗣,以後的都是母系血統。
㈣ 什麼是宗教法庭
在不同的國家裡有形形色色的宗教法庭,它們又都負有不同的使命。
最著名的是西班牙的皇家宗教法庭和羅馬的聖宗教法庭。前者帶有局部性質,監督
伊比利亞半島和美洲殖民地的異教徒。
後者的魔爪伸往歐洲各地,在大陸北面燒死了聖女貞德,在南面燒死了喬達諾·布
魯諾。
嚴格他講,宗教法庭沒有殺過一個人,這倒是真的。
由教士組成的法庭宣判之後,異教罪犯便被送到非宗教的當局手裡,當局可以用他
們認為合適的方式處置他。不過當局如果沒能判處他死刑,便會招致許多麻煩,甚至被
逐出教會或失去教廷的支持。如果罪犯逃離了此難,投有被送到地方當局,這類事也曾
發生過,那麼他受的磨難就更大,因為他會被囚在宗教法庭的孤獨牢房裡慘熬餘生。
由於在火刑柱上了卻殘生比在岩石城堡的黑洞里緩慢發瘋而死的恐懼還要好受一些
,
許多無辜的囚犯便大包大攬承認各種罪名,以期被判處異端邪說罪而早日脫離苦海。
談論這個題目要不帶偏見是很困難的。
說來令人難以相信,在整整五個多世紀里,世界各地成千上萬與世無爭的平民僅僅
由於多嘴的鄰居道聽途說而半夜三更被人從床上拖起來,在污穢的地牢里關上幾個月或
幾年,眼巴巴地等待既不知姓名又不知身份的法官的審判。沒有人告訴他們罪名和指控
的內容,也了准許他們知道證人是誰,不許與親屬聯系,更不許請律師。如果他們一味
堅持自己無罪,就會飽受折磨直至四肢都被打斷,別的異教徒可以揭發控告他們,但要
替他們說好話卻是沒有人聽的。最後他們被處死時連遭到如此厄運白原因都不知道。
更難以置信的是,已經入土五六十年的男女也會被從 嗇怪型 出來「缺席」判罪,
以這種方式定了罪的人的後裔還要在罪犯死去半個世紀之後被剝奪財產。
但事實的確是這樣,因為宗教審判官正是靠分享所有被沒收來的物品來飽私囊,所
以這種荒唐的事就絕非罕有,時隔兩代的祖父據說干過某件事而導致孫子們被逼得一貧
如洗,這種事屢見不鮮。
凡讀過二十年前沙皇俄國處於全盛時期的報紙的人都記得什麼是暗探。這種暗探總
是以引人注目的個性和「悲傷」的樣子出現,扮成地地道道的小偷或洗手不幹的賭徒。
他故作詭秘地使人知道他是由於創痛才參加革命的,常常能博得誠心反對帝國政府的人
的信任,但他一旦探得新朋友的秘密,便向警察局告密,把報酬裝進腰包,再到另一個
城市重演卑鄙的勾當。
在十三、十四和十五世紀中,南歐和西歐布滿了這些居心歹毒的私人暗探。
他們的謀生方式是靠告發那些據說抨擊了教會或對教義中的某幾點持懷疑態度的人
。
如果周圍沒有異端邪說者,暗探就要人為地製造出幾個。
他心裡有數,被告不論多麼清白無辜,在嚴刑拷打下也會承認罪名。他絲毫不會擔
風險,可以無止境地從事這個職業。
在許多國家中,人們可以匿名告發別人思想不端,這種制度在人們頭上籠罩了恐怖
。
最後,就連最親密無間的朋友都不敢相信,一家人也要互懷戒心,留神言辭。
掌管宗教法庭大量工作的托缽僧人充分利用了他們造成的恐懼,在差不多兩世紀中
他們搜颳了許多民脂民膏。
是的,我們可以毫無顧忌他說,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就是廣大民眾對這些盛氣凌人
的乞丐深惡痛絕了,他們披著虔誠的外衣,闖入安份守己的公民家裡,睡在最好的床上
,
吃最好的飯菜,嘴裡還喋喋不休地說他們應該被做為上賓招待,應該活得無比舒服。他
們的唯一本領就是恫嚇人們說,如果他們沒有得到理所應當的奢侈豪華,就要向宗教法
庭告發施主。
教會當然可以答復說,宗教法庭這樣做完全是起思想健康檢查官的作用,立誓要盡
的職責就是防止錯誤思想在群眾中流傳開來。它可以舉例說明對於出於無知而誤入歧這
的異教徒的既往不咎。它甚至還可以宣稱除背教者和屢教不改的人之外幾乎沒有人被處
死過。
㈤ 瑞典到底是個什麼樣制度下的一個國家
國名: 瑞典王國(The Kingdom of Sweden)
獨立日:6月6日(1809年6月6日,瑞典通過第一部現代憲法。1983年,議會正式宣布6月6日為瑞典國慶節。)
國旗:為藍色,黃色十字略向左側。藍、黃顏色來自瑞典皇徽的顏色。
國徽:大國徽為斗篷式,飾有王冠的藍盾被黃十字一分為四:左上和右下部繪有3頂王冠;右上和左下部繪有戴王冠的金獅。大盾中有一小盾,左面由藍、銀白、紅三色斜紋和一個金瓶組成;右面繪有一個城堡式的鍾樓和一隻金鷹。藍盾兩旁是金獅,下端為勛章。小國徽為一帶王冠的藍盾,盾面上3頂金冠是瑞典王國的象徵,也象徵著當年組成卡爾馬聯盟的丹麥、瑞典和挪威。
國歌:《你古老的光榮的北國山鄉》
國鳥:烏鶇(百舌)
國石: 小(水)晶
國家政要: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 (Carl XVI Gustaf) ,1973年9月繼承王位;首相約蘭·佩爾松 (Goran Persson) ,1996年3月出任首相,2002年10月連任。
自然地理: 位於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東部。東北部與芬蘭接壤,西部和西北部與挪威為鄰,東瀕波羅的海,西南臨北海,領土面積為44.99萬平方公里(不包括領海面積)。海岸線長約2181公里。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北部為諾爾蘭高原,全國最高峰克布訥凱塞峰海拔2123米,南部及沿海多為平原或丘陵。主要河流有約塔河、達爾河、翁厄曼河。湖泊眾多,約9.2萬個。最大的維納恩湖面積5585平方公里,居歐洲第三。約15%的土地在北極圈內,但受大西洋暖流影響,冬季不太寒冷,大部分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最南部屬溫帶闊葉林氣候。
人口:有890.9萬(2001年底)。90%為瑞典人(日耳曼族後裔),外國移民及其後裔超過100萬(其中52.6%為外籍僑民)。北部薩米族是唯一的少數民族,約1萬人。官方語言為瑞典語。90%的國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
首都:斯德哥爾摩(Stockholm),市區人口75萬(2000年初)。
行政區劃:全國共分為21個省:布萊金厄省,達拉納省耶夫勒堡省,哥得蘭省,哈蘭省,耶姆特蘭省,延雪平省,卡爾馬省,克魯努貝里省,北博滕省,厄勒布魯省,東約特蘭省,斯科耐省,南曼蘭省,斯德哥爾摩省,烏普薩拉省,韋姆蘭省,西博滕省,西諾爾蘭省,西曼蘭省,西約特蘭省。
簡史: 公元1100年前後開始形成國家。1157年兼並芬蘭。1397年與丹麥、挪威組成卡爾馬聯盟,受丹統治。1523年脫離聯盟獨立。同年,古斯塔夫·瓦薩被推舉為國王。1654至1719年為瑞典的強盛時期,領土包括現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以及俄國、波蘭和德國的波羅的海沿岸地區。1718年對俄國、丹麥和波蘭作戰失敗後逐步走向衰落。1805年參加拿破崙戰爭,1809年敗於俄國後被迫割讓芬蘭,1814年從丹麥取得挪威,並與挪結成瑞挪聯盟。1905年挪威脫離聯盟獨立。瑞典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守中立。
政治: 現行憲法由政府法典(1809年制定,1974年修訂)、王位繼承法(1810年制定,1979年修訂)和新聞自由法(1949年制定)三個基本法組成,此外還有議會組織法(1866年制定,1974年修訂)。憲法規定瑞典實行君主立憲制。國王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統帥,作為國家象徵僅履行代表性或禮儀性職責,不能幹預議會和政府工作。議會是國家唯一的立法機構,由普選產生。政府是國家最高行政機構,對議會負責。國王的最年長子女是法定王位繼承人。議會為一院制。
經濟:瑞典實行發達的私營工商業與比較完善的國營公共服務部門相結合的"混合經濟",以高工資、高稅收、高福利著稱。 森林、鐵礦和水力是瑞典的三大自然資源,在此基礎上發展並形成了采礦冶金、林業造紙、電力和機械製造四大傳統工業體系。 作為一個具有豐富的木材、鐵礦、水力資源的國家,瑞典著重發展以出口為導向的工業化經濟。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82%的工業品出口到國外。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瑞典工業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瑞典加大科研與發展的力度和投入,高科技產業迅速發展,交通、通訊、醫葯保健、信息、環保領域在世界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一度作為瑞典主要出口部門的鋼鐵,木材加工業已逐漸被機械製造,電子精密儀器和汽車等工業部門所代替。造船、紡織等工業日益衰落,政府提供了大量資金進行補貼,改組或收歸國有。 金屬加工和機器製造業是瑞典最重要的工業部門。瑞典的機械產品具有精密,耐用和工藝水平高的特點。滾珠軸承、冷凍設備等傳統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鋼鐵工業是歷史悠久的工業部門之一。 化學工業是瑞典主要工業部門之一。在化學工業內部,尤以石油化學,石油精煉最為突出,塑料、化纖、葯品和化肥也有較大發展。汽車工業戰後發展迅速,除生產小汽車外,還生產各種卡車。小汽車產量的三分之一銷往美國。能源工業在瑞典經濟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瑞典工業發達,能源密集企業居多,加上冬季漫長和交通線很長,是一個能源高消費國家,僅電力消耗每人年均達1.3萬度左右。瑞典的農業和服務業也較為發達。瑞典經濟主要依賴對外貿易,主張市場開放和自由貿易。 瑞典主要出口產品有:汽車及運輸設備、機械和儀器、電子產品、木漿紙張、醫葯化工和鋼鐵及金屬製品。瑞典進口貨物的60%以上為製造業的部件和原材料,主要有:電子產品、機械和儀器、汽車和運輸設備、食品、紡織品和鞋類等。
文化: 實行9年一貫制義務免費教育。著名高校有斯德哥爾摩大學、烏普薩拉大學、隆德大學、皇家工學院、斯德哥爾摩商學院等。瑞典人文化素質較高、熱情好客、純朴誠實、談吐文明、行為規矩、重諾守時,瑞典人十分重視環境保護,愛花、愛鳥和其他野生物,熱愛大自然。雇員每年享受5周的法定有薪假期,每周工作5天,全年累計工作1,5000小時。人們喜歡利用閑暇時間到野外活動,到森林和田野遠足,採摘野果和蘑菇,到海湖去游泳、泛舟、垂釣;在晝長夜短的夏季,大家紛紛到國內外去旅遊。瑞典已成為世界上外出旅遊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體育活動更是瑞典人的愛好。 據瑞典哥德堡大學2002年6月24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網際網路在瑞典已經超過傳統的報紙,成為更受人們歡迎的傳媒。根據抽樣調查,平均每個瑞典人每晝夜上網瀏覽的時間達23分鍾,而瑞典人用於閱讀日報的時間是21分鍾,用於閱讀晚報的時間只剩下8分鍾,收聽廣播和收看電視的時間分別高達2小時和45分鍾。調查顯示,女性比較喜歡收聽廣播和讀書;男性則較傾向於收看文字電視新聞,看錄像和閱讀晚報。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比較願意上網,讀書和閱讀專業雜志;而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則樂意看電視,聽廣播和閱讀晚報。
軍事:瑞典現有總兵力約6.5萬人、文職人員約2萬人,戰時可動員85萬人。2004年9月,瑞典國防大臣比約克隆德發表聲明說,瑞典過去把防範來自前蘇聯集團的入侵當作國家防務的重點,而這一威脅現在已經不復存在。現在的重點是對付國際危機和捍衛國家領土完整。
名勝:諾貝爾故居 (Nobel's House)坐落在瑞典中部卡爾斯庫加市的白樺山莊,離斯德哥爾摩200多公里。這是一座乳白色的二層樓房,樓房前的綠草坪和四周的白樺林交相輝映,環境清幽。1894年阿爾費雷德·諾貝爾結束了海外飄泊生涯回到祖國定居,在這里度過了他生命最後兩年中的大部分時光。由於他當年在斯德哥爾摩出生的舊居如今已經矗立起高樓大廈,白樺山莊就成了今天惟一保存完整的諾貝爾故居。自1975年建立起紀念館以來,這里已成為一游覽勝地和諾貝爾學術活動的中心。每年一度在這里舉行諾貝爾學術討論會,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學家濟濟一堂,共同探討科學領域新課題和諾貝爾「造福於人類」的學術思想。紀念館里保留著諾貝爾生前活動的照片、他獲得的各種技術發明專利證書、金質獎章和遺囑。諾貝爾的卧室陳設十分簡單,只有床、桌和衣櫃等幾件最必要的傢具,而他實驗室里的各種儀器和設備,則琳琅滿目。諾貝爾1833年10月21日生。他因發明銷化甘油引爆劑、雷管、硝化甘油固體炸葯和膠狀炸葯等,榮膺「炸葯大王」的名聲。1896年12月10日與世長辭。終年63歲。根據他的遺囑,把摺合為920萬美元的部分遺產,作為獎勵造福人類的科學工作者的基金。以這筆基金的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葯、文學、和平5種獎金,每年在諾貝爾的逝世日頒發一次,稱諾貝爾獎金。
瑞典皇宮是國王辦公和舉行慶典的地方,斯德哥爾摩主要旅遊景點。坐落在斯德哥爾摩市中心。建於17世紀,是瑞典著名建鞏學家特里亞爾的作品。正門由兩只石雕獅子分立兩旁,兩名頭戴紅纓軍帽、身穿中世紀服裝的衛土持槍而立,顯得十分威武森嚴。皇宮四壁有許多精美的浮雕,中間是一個很大的場院。南半闕的王宮教堂和國家廳以及北半闕的宴會廳至今保持著原有陳設,對公眾開放。皇宮華麗的大廳里,壁上掛著大幅的歷代國王和皇後的肖像畫,穹頂飾有磁埋和雕刻和絢麗的繪畫。據說大多出自17世紀德國美術家之手。有的室內還陳設著古代的戰車兵器、珠寶飾物、金銀器皿和手持長矛、全身披掛著銅盔鐵甲的中世紀騎士的實體模型。王宮衛隊每天中午按古老傳統舉行隆重的換崗儀式,吸引大批遊客。
歷史名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 (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0.21--1896.12.10),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葯發明人。1833年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他一生致力於炸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義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在遺囑中他提出:將其部分遺產(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5種獎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學者。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成立諾貝爾基金會,並於次年諾貝爾逝世5周年紀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發諾貝爾獎。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於建行300周年之際,提供資金增設諾貝爾經濟獎(全稱為"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伯恩德·諾貝爾經濟科學獎金",亦稱"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並於1969年開始與其他5項獎同時頒發。 諾貝爾獎>>>
奧洛夫·帕爾梅(Olof Palme,1927.1.30--1986.2.28),瑞典已故首相。1927年1月30日生於斯德哥爾摩。早年斯德哥爾摩附近的錫格蒂納學校學習,畢業後服兵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入美國俄亥俄州凱尼恩學院,1948年獲文學士學位。回國後入斯德哥爾摩大學,1951年獲法學士學位。1950參加社會民主黨。1953年任瑞典首相特別顧問。1958年當選為議員。1963年起在政府中任職。1969年任社會民主黨主席。1969年、1982年兩度出任首相。1976年11月當選為社會黨國際副主席。1980年9月,在他倡議下成立了「關於裁軍和安全問題獨立委員會」(也稱「帕爾梅委員會」),任主席。1980年11月作為聯合國秘書長的特使調停兩伊戰爭。1986年2月28日在斯德哥爾摩遇刺身亡。
外交:奉行「和平時期軍事不結盟,以求鄰近地區發生戰爭時守中立」的外交政策。在鄰近地區、歐洲和世界事務三個層面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認為合作即安全,鄰近地區是自身的安全基礎,歐盟在歐安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承認北約在歐安事務中的主導地位,視參與聯合國事務為外交基石之一。1994年6月,加入北約「和平夥伴關系」。1995年1月1日成為歐盟正式成員國。瑞典還主張發揮聯合國作用,積極促進緩和與裁軍。瑞典是歐洲委員會、北歐理事會、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成員國。
與中國關系:1950年5月9日,瑞典與中國建交。
瑞典王國是一個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北歐國家。它西鄰挪威,東北與芬蘭接壤, 瀕臨波羅的海和卡特加特海峽。瑞典人口稀少,國土大部分為森林和山地。
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隨著冰河時期內陸積雪漸漸溶解,瑞典一帶地區石器時代已有人聚居。他們居住在波羅的海附近,主要以打獵、搜集、捕魚為生。
貿易活動的遺跡顯示瑞典南部青銅時代人口已頗為稠密。
九至十世紀時,瑞典地區發展出維京文化,以貿易、侵略、殖民等方式向東發展,影響的地區包括波羅的海、俄羅斯及黑海。
公元1389年,挪威、丹麥、瑞典三國共戴君主,唯各國仍維持國家的身分,史稱卡爾馬(Kalmar)聯盟。15世紀起,瑞典人極力抗拒丹麥吞並的企圖。1521年,瑞典國王斯塔夫一世(Gustav Eriksson Vasa)再次建立皇權,瑞典從聯盟中獨立。
17世紀時瑞典在三十年戰爭(1618-1648)中躍升成為歐洲強國。18世紀大北方戰爭(1700-1721)後俄國取代瑞典在歐洲的地位,1809年芬蘭更從瑞典分裂出來成為俄國的大公國。
瑞典的近代史比較平靜。最近期的一次是1814年與挪威的戰事。該戰後兩國組成由瑞典主導的聯盟,1905年解散。瑞典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保持中立。冷戰時期沒有向兩大陣營靠攏。瑞典不是軍事組織的成員,但會參與北約的軍事訓練。
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獎頒獎禮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家音樂學院舉行。1902年開始諾貝爾獎由瑞典國王頒授。..
瑞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都維持中立。可是,1995年放棄中立主義,加入歐盟。
20世紀,瑞典在國際中保持中立,本土相對和平穏定,瑞典實行的資本主義制度不同於美國,有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具有「高工資、高稅收、高福利」的特點,在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瑞典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大大提高。
瑞典人口稀少,不足九百萬,從宏觀經濟的角度看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市場,這一特點決定了對外貿易對瑞典尤其重要,主要天然資源有森林、水力發電、鐵礦等。
私有企業占工業生產九成,其中50%是輸出或輸入的工程項目。農業只佔2%的國內生產總值;全國亦只有2%的就業人口從事農業生產。因政府著力緊縮開支,2001年有大額盈餘;但2002的盈餘因全球經濟衰退而大幅下降一半。
通信、機械製造、建築工程及運輸業是瑞典重要的基礎產業。
瑞典有很多國際知名的品牌,沃爾沃汽車、薩博汽車和武器、愛立信通信、伊萊克斯電器、ABB、哈蘇相機、宜家傢具和H&M服裝等等。按人口比例計算,瑞典是世界上擁有跨國公司最多的國家。
瑞典有21個行政區域。地方行政局由政府任命。行政區有區議會,議員為市代表。行政區由市組成,2002年全國共有市289個。
瑞典的人均壽命高,出生率低。二次大戰後大量移民湧入,情況與戰前相反。現該國12%的人口出生地不在瑞典,五分之一人口是移民或移民的後代。移民多數來自芬蘭、前南斯拉夫、伊朗、挪威、丹麥、波蘭,反映了北歐人口流動性高、早期勞工移民及後期的難民潮等現象。
最早的移民是芬蘭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約70,000芬蘭兒童放逐到瑞典,其中15,000戰後居留瑞典。1950-60年代,戰後的芬蘭經濟陷入困境,大量的芬蘭失業者走到經濟起飛的瑞典。高峰時期瑞典有400,000芬蘭人。1973年能源危機,瑞典失業人數上升,芬蘭從與鄰國蘇聯的貿易中得益,留瑞芬人漸降至200,000人。
瑞典語屬日耳曼語系,與丹麥語及挪威語有關系,但發音與寫法均相異。英語是最普遍的第二語言,尤其是50歲以下的人。瑞典語無疑是最普遍的語言,所以官方語言似乎是多餘的政治議題。
文化
烏普薩拉大學 (http://www.uu.se)
隆德大學 (http://www.lu.se)
哥德堡大學 (http://www.gu.se)
斯德哥爾摩大學 (http://www.su.se)
於默奧大學 (http://www.uu.se)
林雪平大學 (http://www.liu.se)
皇家工學院 (http://www.kth.se)
查爾姆斯工學院 (http://www.chalmers.se)
卡洛林斯卡醫學院 (http://www.ki.se)
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 (http://www.sse.se)
瑞典的假期主要是天主教節日及傳統節日如仲夏節(Midsummer)及沃爾帕吉斯夜(Walpurgis Night)。各大的節日同時也是國旗日,家家戶戶會掛起國旗。瑞典人亦會根據名字日日歷掛起國旗。6月6日是瑞典的國慶日,但仍未是正式的假期。
官方語言 無(瑞典語為事實上的全國語言)
首都 斯德哥爾摩
國王 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
瑞典總理 戈蘭·佩爾松(Göran Persson)
國土面積
- 總計 449964平方公里
- 水域 第54位 8.67%
人口
- 總計 897.7萬人
- 密度 第82位
統一: 900-1200
貨幣 瑞典克朗(Svensk krona)
時區 UTC +1
國歌 你古老的光榮的北國山鄉(Du gamla, Du fria)
互聯網國家域名 .SE
國際電話區號 46
政府網址
瑞典王室:http://www.royalcourt.se
議會:http://www.riksdagen.se
首相府:http://www.regeringen.se
外交部:http://www.ud.se
瑞典國際開發署:http://www.sida.se
瑞典學會:http://www.si.se
㈥ 沙俄時代是什麼時候,那個時代的環境是怎樣的
沙俄時代是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為皇帝後,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羅斯國家。
時代背景:
14世紀中期,是從蒙古帝國之金帳汗國獨立出來的諸羅斯公國之一的莫斯科公國。1546年,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沙俄誕生。
1613年7月11日,沙皇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羅曼諾夫在莫斯科聖母大教堂舉行加冕,開創羅曼諾夫王朝。
1721年,彼得大帝與瑞典進行北方戰爭勝利,俄羅斯參政院授予「俄羅斯帝國皇帝」的頭銜,俄國成為正式意義上帝國。
後領土不斷擴張成為全球帝國,長期充當「歐洲憲兵」的角色。1917年二月革命後,俄羅斯帝國皇帝尼古拉二世被迫簽署退位聲明,俄羅斯帝國滅亡,共記304年。
葉卡捷琳娜二世時代可以說是俄羅斯帝國的第二個強盛期,帝國在南方和西方得到相當大的新版圖。
1768年,與昔日地跨歐亞非三洲和黑海東地中海沿岸地區、並征戰和稱霸了數個數個世紀已久的伊斯蘭教封建神權大帝國奧斯曼帝國之間的俄土戰爭爆發。
在1774年以《凱納甲湖條約》的簽訂而結束。根據這個條約,俄國取得了原屬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黑海的出海口,克里米亞的韃靼則脫離奧斯曼帝國」獨立「。
而葉卡捷琳娜在1783年吞並了克里米亞汗國。1787年,第二次俄土戰爭爆發,1792年戰爭結束後,俄國將其勢力伸入奧斯曼土耳其屬下的巴爾干半島。
雖然奧斯曼帝國的勢力沒有被俄羅斯帝國完全趕出地處歐洲東南部地區的巴爾干半島,但已不再是俄國的嚴重威脅了。在西方,俄國則趁著波蘭國勢日虛之際,與普魯士、奧地利瓜分波蘭。
(6)皇家半島法院擴展閱讀:
沙俄時期的為政舉措:
1、西化改革
當幾位大臣來問候遠途歸來的彼得大帝時,彼得突然操起手中的剪刀朝他們的鬍子剪去,從而揭開了一系列改革的序幕。這些改革主要是在與瑞典進行北方戰爭的背景下施行的。
在軍事方面,彼得實行義務兵役制,引進國外新式武器和戰略技術,還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海軍。在經濟方面,彼得大力鼓勵工商業的發展,允許企業主買進整村的農奴到工廠做工。
批准外國人在俄國開辦工廠。在政治上,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完整的中央集權統治,加強工作效率。剝奪貴族領主杜馬會議的職能。
以參政院取代,下設11個委員會(實際上相當於西方國家的「部」)負責具體工作;罷黜大教長,代之以宗教院,使教會成為國家政權的一部分;劃分行政區域,將全國分為50個省。
彼得還頒布了一個「職級表」,將文武官員分成14個不同的等級,所有的官員不管門第出身,都要從最低一級做起,靠功績晉升。
在文化上,彼得大力引進西方的書籍和生活方式,下令全體臣民不得穿傳統的長袍和留大鬍子;規定貴族子弟到了一定年齡必須上學,否則不得繼承爵位,並選派留學生去西歐學習。
他還簡化了俄文字母,引進西方歷法,建立了俄國第一座圖書館、醫院、劇院、博物館、印刷所,還出版了第一份報紙,親自擔任主編。
彼得一世改革的領域非常廣泛,就廣度來說,幾乎超過了世界歷史上文明時代的任何一次改革,而他為人詬病的原因是在此過程中採取的手段極為粗暴,「不惜以野蠻的手段對付野蠻」。
他的兒子阿列克謝在守舊派貴族的支持下起來反對他,後逃亡國外,在得到寬恕的許諾下回到俄國,結果被投入監獄嚴刑拷問,並死於獄中。
2、行政改革
在彼得統治期間俄羅斯的行政體系相較於西歐國家顯得落後許多,俄羅斯長期以來採行小組行政(uyezd),大都由城市或居住的周遭地區組成,這套系統顯的資源無法均勻分配。
而且笨拙的難以管理,1708年彼得取消這個陳舊的制度,轉而建立轄省制度(guberniyas),1719年執行管理委員會(Collegia)成立,彼得大帝再一次的重新劃分行政區劃。
新的俄羅斯轄省制度仿效瑞典,其中較大或著是政治地位較為重要的地區得到較多的自治權,而他廣闊的農村地區由國家直轄。
忠誠被受質疑的精英以及反對改革的貴族在1722年的聲浪達到顛峰,也就是職級表(俄語:Табель о рангах;Tabel' o rangakh)實行的這一年。
一份正式的階級清單被用到俄羅斯的軍事、政府以及皇家法院,職級表混合許多頭銜與尊稱的系統而建立,每個階級都下分很多等級(I到XIV),以表示對沙皇的忠誠度的特殊等級。
職級表主要用在軍隊組織,這也象徵了彼得統治時期的現代化與革新。職級表的建立可以說是彼得改革相當大膽的措施。
這直接打擊了貴族的權力,並且象徵了俄羅斯社會的改變,從前比較高的等級是世襲傳承,但職級表建立之後哪怕是個平常老百姓。
也會因為辛勤的工作或高超的技藝而進入技術官僚的體系,新一代的技術官僚迅速的取代舊貴族的階級,並再俄羅斯取得人民的支持,這一套制度一路沿用到1917年俄國革命的時候。
㈦ 胡志明是誰一生有何作為
1890年,胡志明出生在越南中部的一個小村子裡,他排行老三,是家中最小的一個孩子。當時越南的皇帝是法國的傀儡,越南實際上受著法國的間接統治。法國的惡行遭到了貧苦農民和持不同政見者的反對。胡志明的父親是皇家法院中的一名官員,他出於對貧苦農民和持不同政見者的同情而辭去了職務,改行當上了一名教員。胡志明繼承了父親的反叛性格,他參加了一連串的反稅收的叛亂,他也因此獲得了「鼓動不滿情緒者」的「美」譽。但是,他卻非常熟悉法國關於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他強烈地希望能夠親自到法國去看一看。1911年,他乘坐班輪前往馬賽。那時,他作為持不見政見者,早已經進入了法國警察局的個人檔案。並且,這個檔案中對他的描述很寒酸,毫無溢美之詞:「他外貌醜陋……半張著嘴。」在巴黎,胡志明以畫像為業。巴黎價格昂貴的餐館是他的財力所不及的,他只沉湎於一種奢侈品——美國香煙,他尤其喜歡「駱駝」牌或者「幸運發現」牌香煙。他偶爾也會去拜訪一下音樂室,在那裡聽一下莫瑞斯·謝瓦利埃的演唱,其迷人的歌會令他終生難忘。
1919年,伍德羅·威爾遜抵達法國來簽署結束一戰的協約。胡志明認為威爾遜總統的自決主張同樣適用於亞洲,於是,他穿上燕尾服,拿上一張關於法國在越南胡作非為的長名單,試圖去會見威爾遜。但遭到了嚴厲拒絕,因而他加入了新建的法國共產黨。後來他解釋說:「法國共產黨是信仰愛國主義的,而不是信仰共產主義的,它激起了我的革命熱情。」
不久,胡志明當上了莫斯科的秘密代理人,開始在全球漫遊。他通過偽裝成記者或者佛教徒,在曼谷、仰光或者加爾各答露面,然後他又假裝治療自己的結核病或者其他重病而消失。作為一個專業謀叛者,他使用了一堆用以迷惑敵人的化名。他一次又一次地被報道已經死去,而實際上他只不過是跑到了另一個新的地方。1929年,他集結了少數好戰分子並且建成了印支共產黨。他聲稱自己是獨身,而實際上他至少有兩個妻子。其中一個是中國女人;另一個是傑普的弟妹,她後來被法國人殺害了。
1940年,日本人為支持前德國維希政府在法國的統治,與維希政府相勾結,共同掃盪了印度支那半島。當地的民族主義者們把日本人當成解放自己的人來歡迎,但在胡志明看來,日本人比法國人好不到哪兒去。他逃離中國前線來到越南——這是他30年來第一次回到祖國,力勸他的信徒既要反對日本,又要反對法國。他在一個偏僻的軍營里成立了越南獨立聯盟,從那時起他開始用自己的筆名胡志明——「光明的帶來者」。
胡志明身材瘦弱,長著山羊鬍子,身上穿著破舊的衣服,腳上是一雙磨破的橡膠底便鞋,他的行為舉止很像一位謙遜、和藹的「胡伯伯」。但他是一位適時的革命者和熱情的民族主義者,他只抱有一個目標:實現國家的獨立。他的熱誠極大地鼓舞了士氣,使潰不成軍的游擊隊克服了低落情緒,最終粉碎了法國繼續控制印支地區的企圖。後來,胡志明的游擊隊逐步壯大,發展成了一支正規部隊,他們徹底破壞了美國妄圖阻止以胡志明為代表的共產主義者統治越南的計劃。對美國人來說,那是他們有史以來進行的最長的、也是第一次失敗的戰爭,並且這場戰爭使他們迅速改變了對自己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的認識。
胡志明為了達到自己崇高的目標,不惜做出驚人的犧牲,這在西方人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1946年,當越南與法國的戰爭日益迫近時,他就曾嚴厲地警告敵人:「我殺死你的一個人時,你可能殺死了我的10個人,但即使以這種比例打下去,你也將會失敗,而我將取得最終勝利。」法國人卻自信高明,他們忽視了胡志明的警告,結果損失慘重。美國的資深官員們也抱有與此類似的錯覺,他們相信他們最新式的先進武器一定會摧毀越南軍隊的士氣。但是,胡志明的優秀司令武元甲將軍聲稱,他已經勝利完成了他的主要任務。當人們問他,他將用多長時間擊退敵人時,他回答說:「20年,或者100年——只要能夠取得勝利,我不在乎付出多大代價。」據統計,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大約共有300萬北越與南越的士兵與市民喪生。
20世紀60年代中期,胡志明領導的戰爭逐步升級,林登·約翰遜開始清楚地意識到,越南將會危及他的總統寶座。於是,1965年,約翰遜開始努力施展交際手腕,他依照慣例,收買、賄賂持反對意見的國會議員,他相信他的這一策略會收到好的效果。「胡志明這老傢伙不會把我推下台的」,約翰遜說。但是,胡志明的確把他推下台了。胡志明認識到,雙方達成的任何和解,都將意味著越南將被永遠瓜分,他統一越南的夢也將隨之破滅。
在胡志明的信念里,沒有任何可容變通之處,沒有什麼能讓他的意志屈服。甚至當戰爭殘酷地破壞他的國家時,他依然堅允要為越南的獨立負責。為了這個目標,成百萬的越南人參加了戰爭,並且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1969年29月2日,胡志明逝世,享年79歲。在6年之後,他的部隊解放了西貢。他的繼承者們希望胡志明能夠澤被後世,他們仿照莫斯科列寧公墓給胡志明建造了一座花崗岩陵墓,胡志明的遺體就安放在那裡。但他們違背了胡志明臨終遺言,在遺囑中,胡志明指明將他的骨灰撒在越南的三座山的山頂,他說:「不僅從衛生的角度看,火葬是有益的,而且它還節約了田地。」
㈧ 英國是由那幾個國家組成的
英國不是由國家組成,是由幾個島嶼組成。
英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除本土之外,其還擁有十四個海外領地。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8)皇家半島法院擴展閱讀:
英國東臨北海,面對比利時、荷蘭、德國、丹麥和挪威等國;西鄰愛爾蘭,橫隔大西洋與美國、加拿大遙遙相對;北過大西洋可達冰島;南穿英吉利海峽行33公里即為法國。
國土面積24.41萬平方公里(包括內陸水域)。其中英格蘭地區13.04萬平方公里,蘇格蘭7.88萬平方公里,威爾士2.08萬平方公里,北愛爾蘭1.41萬平方公里。
英國西北部多低山高原,東南部為平原泰晤士河是國內最大的河流。塞文河是英國最長的河流,河長338公里,發源於威爾士中部河道呈半圓形,流經英格蘭中西部,注入布里斯托海峽。泰晤士河是英國最大的一條河流,流域面積1.14萬平方公里。
英國屬溫帶海洋性氣候。英國受盛行西風控制,全年溫和濕潤,四季寒暑變化不大。植被是溫帶落葉闊葉林帶。通常最高氣溫不超過32℃,最低氣溫不低於-10℃,平均氣溫1月4~7℃,7月13~17℃。
㈨ 全球十大恐怖禁地分別是哪裡
全球十大恐怖禁地分別有:印尼爪哇谷洞、堪察加半島死亡谷、巴西庫巴唐、美國死人谷、義大利死亡谷、四川黑竹溝、藏北無人區、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四川瓦屋山迷魂凼、羅布泊。
1、印尼爪哇谷洞
印尼爪哇谷洞,是印度尼西亞一個詭秘危險的山洞。此谷中有6個大山洞,洞呈喇叭狀,都是大陷阱。被認為是經過也可能遇難的死亡之洞。
庫巴唐曾是「地球上污染最嚴重的城市」,現在庫巴唐仍然是一個危險的地區,這里被嚴重污染的空氣、土壤以及水資源都在悄無聲息地慢慢吞噬生命。
4、美國死人谷
峽谷兩「岸」,懸崖絕壁,地勢險惡。也為北美洲最低、最乾旱的地區。有「死火山口」、「干骨谷」和「葬禮山」等不祥的別稱。
5、義大利死亡谷
義大利那不勒斯和瓦維爾諾附近的死亡谷,專門奪取動物的生命,對人體卻無損,被稱為「動物的墓場」。據科學家們的調查,該谷每年在此死於非命的動物多達3萬多頭。
它們的死,不是自相殘殺,也非集體自殺,更非人為,是何根源,至今不明。更有意思的是,該谷殺伐禽獸,而過人則無加害之實。被稱為「動物的墓場,人類天堂」。
6、四川黑竹溝
黑竹溝森林公園的神奇莫測被國內外廣泛稱為「中國百慕大」。是國內最完整、最原始的生態群落之一。神秘失蹤之迷--人畜進入黑竹溝屢屢出現失蹤和死亡事件!當地有"獵戶入內無蹤影,壯士一去不回頭"的傳說。黑竹溝有野人之說,也是個謎。
7、藏北無人區
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氣候乾燥,寒冷,空氣稀薄,被外界稱為「生命的禁區」。曾經去藏北無人區探險,不是因為缺少食物,就是因為迷失方向,很少有人生還,「藏北無人區」在人們的印像中,是一個荒涼、恐怖的世界。
8、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1986,世界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土地、水源被嚴重污染,成千上萬的人被迫離開家園。切爾諾貝利成了荒涼的不毛之地。放射性仍在繼續危脅著白俄羅斯、烏克蘭和俄羅斯約800萬人的生命和健康。專家們說,切爾諾貝利事故的後果將延續一百年!
9、四川瓦屋山迷魂凼
瓦屋山迷魂凼,緯度大約在北緯30°。正好與聳人聽聞的百慕大三角、神奇無比的埃及金字塔一樣,這是被探險家稱作的「死亡緯度線」。瓦屋山迷魂凼,地形復雜,地質異常,入內常常出現羅盤失靈、鍾錶停擺等令人迷失方向的現象。據說瓦屋山存在一條「迷魂道」,一般人走進去出不來,很多探險家在裡面迷失甚至餓死。
10、羅布泊
被稱作「死亡之海」羅布泊,羅布泊地區氣候異常乾燥、炎熱,幾千年來,不少中外探險家來羅布泊考察,寫下了許多專著和名篇,發表了不少有關羅布泊的報道。但是,由於各種局限和偏見,也製造了許多訛誤,為羅布泊罩上了神秘的色彩。
小結:
世界太大,解釋不了的事情太多,在世界的某些角落,那些地方發生的事總讓我們望而卻步,這樣的地方就被稱作禁地,也就是不能靠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