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勇法官
A. 古代最優秀的專職法官是誰
這個人的名字叫徐有功
徐有功(640——702),名弘敏,字有功,唐洛州偃師(今偃師市緱氏鎮)人,唐朝著名政治人物。 在古代,大多數官職都是行政司法混一的,也即是說官員的權力和職責范圍比較寬泛。為什麼說徐有功是「專職法官」呢?因為其一生都在司法部門工作,專掌司刑。徐有功一生先後做過蒲州司法參軍、司刑寺(即大理寺,相當於現最高法院)丞、秋官(即刑部)員外郎、郎中侍御史、司刑少卿等職。 為什麼說徐有功是古代最優秀的專職法官呢?
首先,量刑有度。 徐有功為官之時,正值武周恐怖統治時期。當時酷吏得意橫行,大肆構陷良人,並毫無節制地動用酷刑、私刑。而徐有功在如此環境之下,卻能做到量刑有度,注重對犯人的感化教誨,以令其改過自新。 據史料記載,徐有功為蒲州司法參軍之時,「為政仁,不忍杖刑」, 為此蒲州百姓和官吏都很受教育和感動,稱徐有功為「徐無杖」,「民服其恩」,以至於到了「犯徐參軍杖者,必斥之」的地步。也即是說,如果有誰受到徐有功的杖刑,那他必是罪有應得,罪大惡極,會受到百姓大眾的一致斥責。正是由於徐有功政績突出,聲名遠揚,被武則天詔進中央做官,授予司刑丞。
其次,依法辦事,公正無私。 徐有功在司法任上,依法辦事是他的辦事原則。堅持這一原則,他先後平反冤案近千起,救活人命達萬人以上,其中較為著名的冤假錯案有「韓紀孝案」、「魏州貴鄉顏余慶案」、「潤州龐氏案」等。 徐有功在司法職上,自始至終公私分明,從不公報私仇。比如《新唐書》記載: 徐有功做司刑少卿之時,與皇甫文備同僚共事。皇甫文備欲陷害徐有功,誣其縱容逆黨。後來,皇甫文備因事下獄,案件落在了徐有功手裡,大家都認為這次皇甫文備完蛋了。而徐有功秉公辦案,皇甫文備因此免死。有人對此不解,對徐有功說:「彼嘗陷君於死,今生之,何也?」徐有功卻道:「爾所言私忿,吾所守者公法,不可以私害公。」 徐有功深知自己的職位的重要性,曾對自己的親近之人說:「大理,人命所系,不可阿旨詭詞,以求苟免。」正是由於他如此的公正無私,嚴重損害了酷吏佞臣們的利益,故常常遭到陷害,史料記載其「凡三坐大辟」(死刑),然而還是因為他依法辦案,公正無私,讓審判他的人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貪贓枉法的證據,因此徐有功均得赦免。
再次,勇敢無畏。 「勇敢無畏」是任何一個優秀法官必不可少的素質,如果缺少這一點,在辦案中就很難做到依法、秉公。 徐有功勇敢無畏,在審理案件時從沒有被強權,甚至君權所嚇倒。 比如上面提到的「韓紀孝案」。韓孝紀「罪名」已成立,武則天亦已允許,可是徐有功不畏龍顏,依法力爭道:「律,謀反者斬。身亡即無斬法,無斬法則不得相緣。所緣之人亡,則所因之罪減。」因此,韓孝紀得到赦免,並挽救了數十百姓的性命。 再如,「魏州貴鄉顏余慶案」。武則天下令處死,徐有功覺得不妥,在朝堂之上與武則天進行了激烈的爭辯。對於這次爭辯,據史料記載,「當此時,左右及衛仗在廷陛者數百人,皆縮項不敢息」,而徐有功卻「神色不撓,爭之彌切」。
總評: 徐有功剛正不阿、守法護法,公正無私,勇敢無畏。他在司法任上約15年,平反大案近千件,救人數以萬計。他既不為己謀利,也不為君主之私慾所動搖,他守的是天下之公法,無私念之法,是一位守正不阿優秀法官。因此受到歷代人民的擁護和愛戴。 他死後武則天追贈他為大理寺卿。唐中宗李顯登位後加贈他為越州都督(一品)頭銜,並特下制書表彰:「節操貞敬,器懷亮直,徇古人之志業,實一代之賢良」和「卓然守法、雖死不移。無屈撓之心,有忠烈之議。
B. 為什麼愛德華四世能奪得王位
愛德華四世在青年時期就十分出色,十九歲就開始帶兵打仗,他推翻了蘭開斯特王朝的統治,又阻止了蘭開斯特王朝復辟的可能,使得約克家族成功地取得了王位。愛德華四世有著令人驚嘆的社交能力。在接見外來使臣時,非常和藹可親,在不動聲色間距消除了使臣覲見王者的不安和忐忑,很好地緩和了僵硬的局面。
1483年,愛德華四世病逝,他的長子愛德華五世繼位,當時愛德華五世只有十二歲。愛德華四世託付其弟格洛斯特公爵輔佐愛德華五世統治國家。結果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格洛斯特公爵就違背了當初的承諾,自封為王。而愛德華五世和他的弟弟理查德什魯斯伯里神秘失蹤了,從此再也沒有人見過他們。
C. 金雀花王朝的王朝紛爭
亨利二世繼英格蘭王位時,還擁有諾曼底公爵領、埃莉諾帶來的的嫁妝阿基坦公國和從父親繼承的安茹伯爵領,在英吉利海峽兩岸都有大片土地,締造了名副其實的安茹帝國。
亨利是個精力充沛的人,受過良好的教育,經常和學者們商討問題。他鼓勵城市的發展,並親自督導經濟的增長。亨利二世是現在的法律系學生所熟知的中世紀英國國王:在他的統治下,英國習慣法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習慣法是由大法官法庭制定並執行的法律,它超越地方法庭和貴族法庭使用的種種不同法律,國王的主要封臣及其各自的小封臣之間的矛盾和爭執一並歸大法官法庭解決。 9世紀晚期,盎格魯-撒克遜國王們就實現了政治統一,現在國家實現了司法上的一致。
12世紀中期的教會與國家之間充滿了各種矛盾和問題,而亨利和時任坎特伯雷大主教的托馬斯·貝克特在國王是否應該控制教會、國家法庭與宗教法庭之間的關繫上存在分歧。1170年,亨利手下的騎士謀殺了坎特伯雷大主教,震驚了基督教世界,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威脅要對亨利二世處以絕罰。亨利不得不屈服,他赤身表示悔罪,並表示要領導十字軍去巴勒斯坦。
此外,亨利著手於挽回斯蒂芬王時期英格蘭的喪失的疆土。1157年,他施加外交壓力,迫使蘇格蘭王歸還坎伯蘭、威斯特摩蘭和諾森伯利亞;然而1157年和1165年,亨利無法對付圭內斯的歐文(Owain of Gwynedd)和德赫巴斯的里斯(Rhys of Deheubarth)的游擊戰術,對威爾士的征戰無功而返;1169年亨利二世的軍隊侵入愛爾蘭,1171年他本人率領一支強大的艦隊登上愛爾蘭,成為第一個登上愛爾蘭的英格蘭君主,並將征服的愛爾蘭的土地分給盎格魯-諾曼的伯爵們,1172年亞歷山大三世承認亨利在愛爾蘭佔領的領域。這些封地主要位於島的東部,這些伯爵們在這里建立了許多城堡來保護他們的封地。然而亨利的晚年遭到了兒子們和王後埃莉諾的的反叛,其中理查王子與法蘭西王腓力二世聯合,擊敗亨利。1189年,老國王在希農逝世。
廣為認知的獅心理查即亨利的次子,於1189年繼承了王座。理查不像他將時間花在英格蘭事務上的父親,在英格蘭待的時間並不多。相反,他的聲望來自於作為一名軍事領袖所取得的偉大戰績,包括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中戰勝薩拉丁的穆斯林軍隊。理查一度還是塞普勒斯國王,1192年他將該島售予親戚耶路撒冷國王居伊。1199年,理查王在戰亂中受傷,英年早逝。理查死後,事跡在英國民間廣為流傳,他的名字成為了勇敢和勇氣的代名詞。
理查的弟弟約翰是亨利二世的第四個兒子,先前因法國的領地已被全部封予他的幾個兄長,沒有可繼承的土地留給他,故被稱為「無地王」。由於兄長們已全部死去,他於1199年登基繼承了整個安茹帝國。亨利二世的第三子喬弗雷當時如果還在世,將成為理查的繼承人,但他早在1186年就死了;他的兒子亞瑟之前一度被理查立為王儲,並繼承了安茹伯國,法王腓力二世支持他接管金雀花王朝的歐洲大陸領地乃至繼承英格蘭王位,因而與約翰發生了軍事沖突。但約翰在米拉博戰役中俘獲作為叛軍首領的亞瑟。亞瑟不久失蹤,傳言被約翰所害;亞瑟的姐姐埃莉諾則在囚禁中度過餘生。約翰雖然因此坐穩了王位,但諾曼和安茹的領主們發生叛變,聯手在布汶戰役中擊敗了約翰,他喪失了在法國的大量領地。同時,他還困擾於英格蘭動亂,在貴族們的逼迫下於1215年簽訂了具有限制王權的法律文件《自由大憲章》,這被認為是早期民主政治發展的標志。但約翰王力圖擺脫大憲章的拘束,不久,與亨利二世的外孫女婿法國王儲路易侵略英格蘭相呼應的貴族們發動戰爭,第一次諸侯戰爭(First Barons' War)爆發。1216年,約翰王在陷於叛亂和分裂的國家中去世,他年幼的兒子被立為亨利三世,擁護新王的勢力取得了優勢。次年,路易的軍隊撤出英格蘭。 亨利三世繼位時年僅9歲,朝政最初由貴族彭布魯克的威廉和德布爾伯爵主導,直到1232年國王才親政。亨利未能成功恢復金雀花王室在法國北部領地,而他把不少頭銜授予外戚——即與王後普羅旺斯的埃莉諾有關的外國人——的舉措引起了本土貴族的不滿。1258年,亨利不得不簽訂一項由孟福爾伯爵領導發起的旨在限制王權的《牛津條例》(Provisions of Oxford),同時由顯赫人士組成的「十五人議會」協助國王治理國家,被後世認為是英國議會的起源。後來,亨利三世故態復萌,貴族公然反叛,引發了第二次諸侯戰爭(Second Barons' War,1264年—1267年)。1264年,孟福爾擒獲亨利三世,成為國家的實際統治者。然而15個月後,重振旗鼓的保王黨在愛德華王子率領下,在伊夫舍姆戰役(Battle of Evesham)中擊敗孟福爾軍隊,叛亂逐漸被平息,亨利復位。亨利三世對美學富有熱情,如西敏寺和約克大教堂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重建。
因為身為愛德華三世長子黑太子愛德華唯一後嗣的理查二世沒有子女,根據長子繼承製,愛德華三世的次子克拉倫斯公爵萊奧內爾王子的外孫、理查二世的表外甥、第四代馬奇伯爵羅傑,於1385年被確立為王儲。1398年,羅傑在愛爾蘭為當地氏族所殺,他年僅6歲的兒子埃德蒙·莫蒂默繼承了王儲。然而,埃德蒙還只是個孩子,他的年紀不能為他樹立威望。1399年,作為在世的最年長的愛德華三世之孫、蘭開斯特的亨利奪取了王位,埃德蒙及其弟弟羅傑受新王監護,盡管針對亨利四世的叛亂隨時可能發生,但他們還是得到體面地對待。
亨利四世上台後,首先面對的是歐文·格林杜爾,以及諾森布里亞的珀西分別在威爾士和英格蘭的叛亂,王室最終在1408年的布拉默姆莫爾戰役中取得勝利。而王後喬安娜被指修煉巫術,約克大主教理查德被國王處死等事件,使得蘭開斯特王室的聲譽日下。當亨利四世因癲癇病死去時,有人認為是上帝對他的懲罰。亨利四世為王的最後兩年健康狀況差,國王的職責大部分已落在威爾士親王蒙茅思的亨利上了。
亨利五世14歲起從軍,16歲時便指揮過對抗珀西反叛勢力的什魯斯伯里戰役,1415年領導粉碎了劍橋伯爵企圖將埃德蒙·莫蒂默推上王位的南安普頓陰謀,展現了祖先們的政治軍事才能。亨利五世有著恢復金雀花王朝早期龐大的安茹帝國版圖的抱負,而那些失地都已納入了法國瓦盧瓦王朝的領地。亨利首先使用外交手段,提出與查理六世的女兒凱瑟琳結成連理;當這一要求遭到拒絕後,百年戰爭第三階段(1415—1429)拉開序幕,這次金雀花王朝與勃艮第公國組成對法同盟。對亨利來說這場戰爭有著兩大政治動機:一是獲得領地;二是團結王室成員一致對外,防止國內貴族伺機叛變。亨利表現出虔誠和親近大眾的姿態,以彌補自他父王統治以來的國王形象。在阿金庫爾戰役中,亨利領導遠少於敵方的軍隊取得巨大的勝利,英格蘭佔領了諾曼底、庇卡底和法蘭西島省的大部分。軍事佔領通過1420年的特魯瓦條約獲得確認,亨利五世如願迎娶了凱瑟琳。然而該條約沒有得到查理六世跳過了兒子查理七世的認可。1422年,亨利五世在加冕為法蘭西國王前的兩個月,在文森森林去世。
1422年8月31日,僅出生九月的亨利六世加冕為英格蘭王,10月21日即法蘭西王位,這是首次以法律文件的形式承認金雀花王朝對法蘭西王位的主張後的登基,且英王已佔領了法國北部地區,故而此次稱王具有實際意義。亨利六世在位初年仍是個孩子,由其叔父格洛斯特公爵漢弗萊、貝德福德公爵約翰和博福特的亨利進行攝政。貞德和瓦盧瓦王朝的查理七世致力於收復失地,展開了大反擊,將百年戰爭帶入最後階段:1449年到1453年,布列塔尼、諾曼底、加斯康涅相繼被收復,英王在法國的屬地只剩下大陸尖岬加萊。
玫瑰戰爭
亨利六世性格溫和,相較於發動對外戰爭,他更注重於發展教育,創建了伊頓公學、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等教育機構。此時的英格蘭,宮廷官員數量龐大,王室支出過大,民怨四起,肯特和蘇塞克斯發生了傑克·凱德領導的民眾叛亂,內部矛盾激化了。1453年開始,亨利六世發生間歇性精神崩潰,約克公爵理查便被任命為攝政王和護國公。理查有著沃里克伯爵內維爾等政治盟友的支持,理查及其支持者們萌生了約克王朝主義的思潮。當亨利六世神志時,理查及其支持者們躍躍欲試於將這種思潮付諸行動。約克公爵理查有著足以對王座提出要求的王室血統:祖父是為愛德華三世第四子第一代約克公爵蘭利的埃德蒙,母系出自愛德華三世次子克拉倫斯公爵萊昂內爾。而王後安茹的瑪格麗特較亨利六世機智果敢,對理查懷有敵意,動用蘭開斯特王室貴族在朝中排擠約克家族勢力。蘭開斯特王朝與約克家族的紛爭——玫瑰戰爭已經箭在弦上。
1455年—1460年是玫瑰戰爭的第一階段。1455年首役聖奧爾本斯之戰由約克方獲勝,雙方很快進行了達成調解。安茹的瑪格麗特堅持不讓兒子威斯敏斯特的愛德華被剝奪繼承權,理查被迫回到愛爾蘭軍中任職。緊張局勢沒有結束,政治斗爭與暗殺行動沒有間斷,不久理查勢力卷土重來,戰火重燃。1460年北安普敦之役中,約克方獲勝,亨利六世被俘並被帶回倫敦,蘭開斯特控制區被拒之於英格蘭中北部。國會通過《調解法案》,亨利六世在世時保留國王稱號,但由理查及其後代繼承王位。蘭開斯特方面是無法接受的,對南方發動進攻。在隨後的韋克菲爾德戰役中,理查戰死,首級被展示於約克的城牆上,他的兒子埃德蒙和索爾茲伯里伯爵內維爾被蘭開斯特黨俘獲並斬首。約克王朝事業的領導落在了理查的兒子愛德華肩上。瑪格麗特與蘇格蘭王後蓋爾德斯的瑪麗結成聯盟繼續抗衡,蘇格蘭軍隊一度劫掠了南英格蘭,倫敦城門緊閉。 約克的愛德華到倫敦時得到熱烈的歡迎,約克方面宣布愛德華登基為王。1461年陶頓戰役約克黨勝利後,愛德華在西敏寺正式加冕,是為愛德華四世。亨利六世此後被監禁於倫敦,屈居蘇格蘭的安茹的瑪格麗特母子,不久流亡至法國。愛德華四世比前任國王更勤政。而為約克王朝事業立下汗馬功勞的沃里克伯爵內維爾不滿愛德華四世的迎娶伊麗莎白·伍德維爾的婚煙決定,認為未能取得與自己功績相稱的器重和獎賞。沃里克伯爵內維爾的反叛計劃被愛德華四世粉碎,內維爾逃至加萊。隨後(1470年),內維爾幫助蘭開斯特黨人東山再起,成功進軍倫敦,亨利六世短暫復辟,愛德華四世與弟弟理查前往勃艮第避難。1471年,愛德華四世兄弟在勃艮第的幫助下登陸英格蘭,在巴內特戰役中取得決定性勝利並復位,亨利六世與安茹的瑪格麗特之子威斯敏斯特的愛德華在之後的圖克斯伯里戰役戰死,亨利六世被謀殺。愛德華復位後,加強了對政府的控制以謀求政治穩定。愛德華四世與法國簽訂了皮吉尼條約,加強國有財產的管理,投資公用事業,如出版印刷界的威廉·卡克斯頓引進了英格蘭第一台印刷機。
愛德華四世逝世後,愛德華四世的長子12歲就加冕為愛德華五世,攝政權托於叔父、愛德華四世弟弟格洛斯特公爵理查。理查對愛德華四世王後的伍德維爾家族存在矛盾,也認為另一哥哥克拉倫斯公爵喬治的死與伍德維爾家有關。
在理查的操控下,英格蘭議會通過了一份確認愛德華五世與其弟什魯斯伯里的理查私生子身份的決議,理由是愛德華四世迎娶伊麗莎白·伍德維爾時曾與他訂婚的塔爾博特郡主還在人世。又因喬治因叛國伏誅,議會禁止喬治子女繼承王位,理查名正言順地繼承王位,是為理查三世。此後,愛德華五世和約克公爵理查兄弟成了囚禁在倫敦塔的「塔中王子」,他們的最終下落不明,很多人認為他們死在倫敦塔中。理查三世在北英格蘭有著堅實的政治基礎,還設立北方委員會加強統治。英國紋章院也是他在位時期設立的。就在這時,威爾士親王米德海姆的愛德華於1484年夭折,而理查三世已是沒有繼承人的鰥夫,除了其兄喬治的弱智兒子愛德華外,約克王朝乃至整個金雀花王朝都已沒有直系男性繼承人;就在這時,打著蘭開斯特家族旗幟的亨利·都鐸這時突然冒了出來聲稱有王位繼承權。亨利·都鐸的母親瑪格麗特·博福特夫人是岡特的約翰私生子之後,此前藏身於布列塔尼、巴黎一帶。亨利集結了法國雇傭兵,並確認得到了蘇格蘭和威爾士的一些貴族支持後,於1485年在米耳弗德港登陸,隨後與理查三世展開了博斯沃思原野戰役。理查三世遭到諾森伯蘭伯爵亨利·珀西反叛,同時德比伯爵不肯發兵,理查三世與效忠自己的諾福克公爵約翰·霍華德一同戰斗至死。
D. 法律圈內這四者目前的社會地位狀況如何——法官、檢察官、律師、教授。
初春,我被派到上海培訓一個月,這座繁雜的城市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滿街女孩子們非常時尚的裝束,處處可見的工人們的藍色外衣,地鐵里攢動的人頭和冷漠的眼神,新天地里交錯的觥籌與混雜的語言,各式優雅豪華的新舊別墅,以及陰暗的弄堂、潮濕臟亂的共用衛生間和廚房。所有這些城市的貧富元素都在這里自然地混合了。當我在上海的同學請我吃那些赤醬重油的上海菜時,他一再給我解釋這不是本幫菜,本幫菜更清淡適口。我到他的住處看過,狹窄的樓道上去,是十分局促殘破的小房間,卻必須支付每月一千元的租金。他自豪地告訴我,這邊是浦西的黃金地段啊,浦東雖然便宜但上海人都不願意住那邊。我可以理解他作為上海人的自我優越感,但卻無法接受在普遍的生活重壓下仍然自我陶醉的井底之見,他對其他城市的輕視根本不需要理由。
有一個周末,我曾經站在上海的街頭,看人群洶涌地從身邊流過。我這小城市裡來的人真的是有些吃驚,我彷彿可以聽到這座城市因為負載這么多的人流而喘息著。當突然下起大雨時,整個市區的交通都癱瘓了,滿街的車子摩肩接踵地挪著,喇叭按得震天響。在半夜裡,我也常常被這樣的喇叭聲驚醒,在我們那個城市早已禁鳴很多年了。而且我常常被這里不高的服務水平惹得生氣,我也試過在下班高峰時去擠公共汽車,幾乎全部以最後打的告終。如果我是遊人,我或許只會看看外灘和陸家嘴的摩天大樓,但我突然有興趣去更深地了解它。當我離開時,我在這座城市感到一種狂躁的氣息,我因此感到十分疲勞,同時也知道了自己只能呆在小城市裡。
從上海回來已是晚上,雷來敲我的房門,說看到我家的燈亮了。他給我煮方便麵時,我累得歪在沙發上不想起來。當熱騰騰的雞蛋面端上來時,我忽然覺得十分感動。我興致勃勃和他談起在上海的所見所聞,他不太專心地聽著。後來他告訴我,我們庭的審判員王因為涉嫌受賄而被檢察院正式立案了。我非常震驚。對於我來說,王是一位和藹的大叔,因為一進法院我就是他的書記員,他可以說是我的師傅了,他對我的幫助我從來感激。雷並不很了解具體案情,只是知道已經被確認的數額有兩萬,這已經夠關上幾年了。
我去上班的時候果然沒有看到王,我問同事們關於他的事,大家都直嘆氣。過了幾天,王到院里來。四十歲出頭的人,卻突然變得十分蒼老,他客氣地和同事們打著招呼,匆匆收拾了自己的東西就走了。我不知道如何與他對話。後來王被判了三年徒刑,沒有緩刑。這件案子不止牽涉他一個人,中院的一個法官和銀行的一個處長也同時被指控,而咬出他們來的是一名和他們相熟的律師。為此全院又開了一次廉潔自律的思想會議,院長並沒有過多地談論王的事情。我聽說王並不是膽大之人,收到的賄款他都整整齊齊的藏在家中,到案發時一分錢也沒動。有人因此說他笨得可以,我卻覺得有些難過。為了那幾萬元錢,王的人生已經被攔腰切斷了。
那個春天於是變得特別寒冷。本來很愛睡懶覺的我卻在每天凌晨醒來,在陽光還未刺破薄霧的時候就已經走在上班的路上。那潮濕的空氣沾滿我的發梢,裸露的耳朵一摸總是凍得冰冷冰冷的。我開始喝咖啡,雖然只是速溶的,但卻一天可以喝幾杯,雷為此勸我要小心胃。爸爸媽媽已經開始關心我的單身問題,對他們來說,我即使還不想結婚,也應該有個穩定的男朋友了。自從楊結婚以後,我發現身邊未婚的同學越來越少。男生們有些都抱上兒子了,我們這些女生就顯得越發是老姑娘了。
可是日子過得這樣快,我雖然有時覺得孤單,卻心情平靜地不起一點漣漪。自從丁常常向我抱怨她的男友早出晚歸後,我對現代的愛情方式提不起一點勁來。最重要的原因可能還是雷的若即若離。我不知道我們這樣的關系維持下去會變成什麼,可能還沒有綻放激情就淡成友情了。我不了解他的想法,他似乎很關心,又似乎很願意與我保持距離。我現在習慣了他的偶爾出現,有時仍會想念他,但沒有了惴惴不安的激動和費盡心思的揣測。丁氣急敗壞地搬到我的住處後,雷來得更少了。
丁的那位行政主管四處尋歡的事跡敗露以後,他彬彬有禮地向丁提出分手。丁已經辭掉了工作,因為惱羞成怒而窩在房間里幾天不出。她會在半夜點一支蠟燭,穿著白色的睡袍,幽幽地坐在窗前。我第一次看到那情景,差點給她嚇個半死。我不理她,任她終日"表演失戀"。一開始我讓她吃飯,她總以怨婦的眼神看看我,再搖搖頭。餓了兩天後,她就受不了了。那天我下班回家,看她一個人坐在地上,抱著肯德基的全家餐正在啃最後一個雞翅。我很喜歡丁這種沒心沒肺的個性。半個月後她找到了租處,並開始在一家外資銀行上班。當她再次光鮮亮麗地出現在我的面前時,我一點也不意外。
因為丁的交際廣泛,我又與陳取得了聯系。陳在我的生活中本來已經銷聲匿跡了許久,我也很少再想起他。他給我打電話的時候,我十分驚訝,他向丁要的我的號碼,說他有個朋友有些事想向我咨詢一下。他介紹來的朋友正是我曾見過的在出版社工作的蔣。那個清瘦的姑娘坐在我的面前,很少抬眼,她慢慢地喝著茶,長時間的思考著。蔣告訴我,她們出版社的副總編,一個好色的歐吉桑,常常亂摸她的手,有時甚至掐她的屁股,她忍了很久,但現在想告他,但該怎麼告呢。蔣有些雀斑的小臉漲得通紅,再三斟酌著她的語句。她說,這個副總編對去他們出版社請求出版的年青女作者們都常常非禮,大家為了出版都只有隱忍。我告訴蔣這是性騷擾,她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但是作為女人,我提醒她必須做好心理准備,如果此事公開,作為未婚的女孩,她將面對巨大的壓力,唾沫星子會淹死人。蔣告訴我她在此案後將離開這個城市,所以她已不畏懼面對羞辱。
已經談及了這么敏感的問題,我們彼此覺得十分親切。後來我們講起了陳。果然,蔣曾經希望能與陳成為戀人。但是不行,她低垂著眼瞼說,陳是因為導師著作的出版之事而認識她的,陳一直對她很好,她也以為這種好有著特別的含意。但是後來陳發現她在出版社不但沒有任何權力,而且性格相當懦弱時,就疏遠了與她的關系。我很奇怪的是,為什麼蔣知道陳有利用她的意思,卻並無半點怨恨,仍然十分信任和依賴他,她一定將性騷擾的事告訴了陳。蔣嘆了口氣說,陳是她不可企及的男人,她早就預感到這樣的結果,但應該說從頭至尾陳並沒有欺騙她,這就足夠了。這就足夠了嗎?我深為觸動。
後來蔣離開這個城市時,我和陳都去送她,她在這里並沒有什麼朋友。陳告訴我,他對蔣並非沒有一點感情,這么多年,由於她的依賴,陳常常感到充實。但是對陳來說,蔣的過分依賴讓他對未來沒有信心,他不願意因為這樣的戀人而讓生活變得很累。他需要時間和空間去展開他還沒有開啟的人生藍圖。一直在讀書的陳,就像不斷鼓張的風帆,充滿了蓄勢待發的傲氣。我很佩服這樣的勇氣與理想,但我並不苟同男人們對愛情如此理性的處理方式,陳是這樣,杜是這樣,雷也是這樣。陳說過一句話,讓我對自己十分疑惑。他認為我這樣的女孩是現代男人的理想伴侶,有著獨立的思想與務實的態度。但我並不認為我具有那樣的優點,而且至今並沒有哪個男人願意選擇我為終生伴侶。
當我對自己的愛情生活沮喪不已時,丁已經開始了一種嶄新的嘗試。她去參加了八分鍾約會的活動。也就是幾對男女由主持人擺弄著,每八分鍾換一個人交談,然後確定自己的心宜對象繼續交往。真是超級無聊的愛情游戲,不過丁卻興致勃勃。她和我描述了約會的每一個細節,並誇張地模仿著那些參加約會的男人們的特點。一星期後她欣喜若狂地跑來告訴我有三個人選中了她,我隨手給她潑了一桶冷水,參加這種游戲的能有好男人嗎。她居然也嘆氣說,這個歲數了,好男人都被搶光了,只能作次優選擇。她突然提到雷,令我措不及防。丁認真地告訴我,雷算是男人中的上佳品類,不過由於過分隨和平易的個性,很能招蜂惹蝶。這丫頭看男人還是有一套的。
我也常常有這樣的疑問,對於雷來說,我到底算什麼呢?雷從來沒有問起我的生日,所以我生日的那天只有丁打來了電話,丁正在和新的對象約會,說晚點才會來看我。我一個人坐在家裡,這時才發現自己的生活真的很單調。我想起剛畢業時,同學們常常聯系,周末扎堆地吃飯。前些年法院財政寬松的時候,庭里也常組織活動,同事們一起去郊遊、打保齡球或聚餐。但現在這樣的集體活動越來越少了。我總是覺得失落,周末在網上打牌有時一打就是一天,也不是覺著好玩,只是生活無可排遣而已。我也很少買衣服,因為上班總是穿制服,周末又常常在家不見人。
那天我沒有給自己買生日蛋糕,也沒有吃晚飯。我在臉上蒙上面膜,一個人躺在沙發上發呆。我也覺得自己這樣不行,這種狹窄的生活方式,只怕真的到三十歲也嫁不出去。電視里每個台都在熱播各種各樣的電視劇,而公安檢察官法官律師正在成為電視劇里的主角,可能這是十分時尚的職業吧。但我很少能看得下去此類片子,它們所歪曲的正是我的工作與生活,叫人如何下咽。我寧願看無厘頭的古裝片,反正假得徹底點,不會拿腔拿調。雷在外面敲門時,我一開始並沒聽到,後來他叫我的名字,我也沒有應聲。我大睜著眼睛,面膜在臉上早已幹得拉緊了肌膚。我一動不動地看著天花板,耳邊是電視嘈雜的聲響。
丁來的時候,帶來了蛋糕,說是敲詐她的新男友的。我很愛吃冰淇淋奶油,但卻因為身材有些胖起來而開始忌口,不過那晚我還是吃了很多。丁勸我應當走出這個自我的世界。我苦笑了一下,說,走出去,去那種八分鍾約會的場合啊,我可不行,我是法官,要注意形象,被人發現可怎麼辦。丁開始嘲笑我的法官袍,說我穿起來像判官,只見腦袋,不見身體。我對那件不中不洋的法官袍也確實沒好感。在報紙上,我還看到很多學者在探討是否應當將審判席做得比原告席和被告席要高一個台階。這真是畫虎只畫皮的做法,如果要保持法官的威信,就不要在門口掛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條幅,也不要讓當事人每天都能進入我們的辦公室指著我們的鼻子罵。我去過我們院的執行庭,十幾條漢子要承擔兩千件的執行案,大多數又確實很難執行。但當事人才不管這一點,他們每天來找法官催著法官,於是執行庭不大的辦公室每天都像菜市場,當事人的聲音大,法官的聲音要比他們更大。執行庭的法官們煙抽得厲害,粗話挺多,有時喉嚨都喊啞了,真是可憐死了。
E. 誠實信用在民法中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在民法中被譽為「帝王條款」[1]的誠實信用原則,其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但不管法律條文的制定如何完美,如果執法者對其內涵沒有真正了解、對其本質沒有真正把握、在司法活動中沒有對其准確地動用,其價值必然難以實現。誠實信用原則本身所具有的「非規范性、模糊性、衡平性、強行性、強制性補充性」[2]等特點,決定了其在適用上存在相當程度的困難。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法官如何適用誠實信用原則,甚至比作為法律條文的誠實信用原則來的更為重要。本文在對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的本質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法官適用誠實信用原則的基本條件,同時,對與此相關的其它問題進行了探討。
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作為行為規則,當事人依照其約束自己和他方當事人的民事行為;二是作為司法規則,法官在審判過程中依據其行使自由裁量權,其實質是法官如何依據其進行創造性司法活動。但作為行為准則的誠實信用原則並不具有完全的獨立性,因為其功能的實現是以作為司法准則的誠實信用原則功能的實現為保證的。[3]因此,法官如何適用誠實信用原則進行創造性司法活動,是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的核心。在司法實踐中,由於誠實信用原則是一模糊性原則,彈性較大,法官適用極為便利。[4]這種「彈性」和「便利」可能會造成兩種情況,一是司法機關消極適用,即應當適用時而不予適用;二是司法機關積極適用,即將其作為一隻「口袋」,恣意適用。這兩種情況,無疑都會使案件得不到公正處理,使當事人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護,尤其是後者,隨著誠實信用原則適用領域的不斷擴大,[5]不利於民法所追求的公平、正義等價值目標的實現。因此,有學者將誠實信用原則喻為「雙刃劍」。[6]就目前我國司法機關適用誠實信用原則的情況來看,仍存在把握欠缺的情況,[7]因此,有必要在對誠實信用原則適用的本質和特點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其適用條件和完善方法等有關問題予以研究。
[關鍵詞] 誠實信用原則 民事行為 行為規則 司法規則 民法價值理念 實質正義 自由裁量
(權)
一、誠實信用原則適用的本質誠實信用原則適用的本質是,法官通過對誠實信用原則進行擴張性解釋,並依其處理一些特殊的案件,以實現個案處理結果公平、正義之目標,從而對法律進行實質性發展的能動性司法活動。本文之所以將其本質作以上定性,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是現代民法價值理念的體現。現代民法的理念價值——實質正義是歷史的產物。進入20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作為19世紀的近代民法基礎的兩個基本判斷,即所謂的平等性和互換性已經喪失,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和對立,[8]造成當事人之間經濟地位事實上的不平等,迫使法立法者、司法者和學者必須面對現實,拋棄近代民法的形式主義。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是20世紀之初立法者、司法者和學者所共同面對的難題,誠實信用原則就是在此社會經濟背景下應孕而生的。其經過立法者、司法者和學者的不斷挖掘,被予以重新解釋並賦予其新的內涵,最終從近代民法中的契約原則和上升為民法的基本原則,適應了歷史的需要。可以說,誠實信用原則是現代民法理念——實質正義,逐漸取代近代民法理念——形式主義過程中,在民法立法模式上的重要體現之一。現代民法實質正義的理念的形成,促進了誠實信用原則的確立,而誠實信用原則則全面貫穿了實質正義的精神。現代民法理念的形成與相應的立法的出現是相輔相成的,二者之間是一種互動關系,互相促進,互為條件。貫徹實質正義精神的誠實信用原則,在客觀上體現為兩種利益關系的平衡,包括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平衡,以及當事人與社會利益之間的平衡,即社會妥當性。法官適用誠實信用原則必須以這兩點為價值目標,其本質體現為公平、正義。
第二,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首先是法官對法律進行解釋的過程。社會生活條件在空間上涵蓋范圍的無限性以及其時間范圍內的千變萬化性,與體現了認識水平與認識能力的成文法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法律既不可能對存在於社會生活中的一切社會關系都予以明確規定,也不可能在時間上隨時根據社會生活條件的變化而變化,致使成文法存在「不合目的性、不周延性、模糊性、滯後性」等局限性。[9]為彌補成文法的不足,大多數成文法國家除採取及時修改有關法律條文這一措施外,大都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一是明確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權,承認法官有造法之功能;二是立法者在法典中建立一些「框架」概念,通過法官對這些「框架」概念的解釋和適用,以處理應對各種難以預料的社會現象。就目前我國的司法制度來看,我國法律並沒有明確賦予法官享有自由裁量權,即法官通過司法活動直接造法的行為沒有得到法律的明確授權。我國彌補成文法的不足的方式,主要是通過法官對法律作出相應的解釋,並以之來調整相關的社會關系來實現的。因此,對作為「框架概念」的典型代表之一的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首先是法官對誠實信用原則的解釋過程。
第三,法官對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具有能動性。這是由於誠實信用原則作為彈性規則和強制性、補充性規則[10]的特點所決定的。立法者為彌補成文法的不足而建立起來的「框架」概念,其內涵和外延十分不明確,有學者認為誠實信用原則「乃屬白紙規定」,「無色透明的」。[11]也就是說,誠實信用原則的補充作用無所不在。只要在適用成文法的過程中出現漏洞與不足,誠實信用原則的補充作用就會被運用和體現。這也決定了誠實信用原則具有適用上的強制性。在民事活動中,其具體體現為:無論當事人是否約定,誠實信用原則都是約束雙方當事權利義務的當然條款,使當事人不僅要承擔約定的義務,而且必須承擔這種強制的補充性義務。並且當事人也不得約定排除其適用,即使約定排除,其效力也歸於無效。從這個意義上講,誠實信用原則是當事人進行任何民事活動時,所享有的民事權利的當然組成部分。法官在審理民事案件中,首先應尊重這種體現為民事權利的私權,並當然地適用作為私權表現形式的誠實信用原則,不須以當事人是否明確作出意思表示為標准。因此,法官對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具有能動性。
第四,法官適用誠實任用原則在實質是發展了現行法。成文法的局限性決定了補充性規則的存在,具有其合理性的同時,也決定了這些規則只能處於補充性地位,這種補充地位是相對於其它現行法規定而言的。這就決定了法官在審理案件時,只有當現行法律規定沒有規定如何處理,或者若依據現行法律規定處理,會造成當事人之間實質上的不公平或使社會利益遭受損害的情況下,法官才可以依據誠實信用原則,並依據某種價值觀念、判斷標准對其作出相應解釋後,繼而作出裁判。因此,法官司作出這種判決的實質依據是某種價值觀念、判斷標准,而不是已有的法律條文。而依據這些價值觀念、判斷標准所作出的審理結果,無疑是不可能依據其它已有法律條文所能達到的。總之,法官適用誠實信用原則,無論是在審理依據上還是在審理結果上都不同於適用其它現有的法律條文,並且在審理結果上應優於現有法,否則有背於誠實信用原則的立法目的。
二、誠實信用原則適用的條件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的本質決定了其對於彌補現行法律規定之不足、實現個案審判結果之公正等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這不並意味著,誠實信用原則可以代替其它一切法律條文而被任意適用,否則只會導致法律虛無主義的再現,背離法律價值目標的實現,本人認為,從其本質出發,適用誠實信用原則必須遵循以下幾個條件:
1、適用誠實信用原則必須以案件「隱性違法」為前提。所謂「隱性違法」,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當事人行為的「隱性違法」。指當事人的行為在客觀上符合法律規定或不違反禁止性規范,但其行為在事實上會給他方當事人或社會的合法利益造成損害。二是司法行為的「隱性違法」。指對於一些特殊的民事案件,法官依照相關的法律規定處理時,會造成案件處理結果實質上的不公平,客觀上表現為,使兩種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和當事人和社會之間的得益關系處於失衡狀態。這兩種「隱性違法」行為,無疑都有背於現代民法的價值目標的實現,因此必須採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這是適用誠實信用原則最根本的任務。如何判斷當事人之間以及當事人和社會之間利益關系是否失衡,筆者認為除考慮民事主體的經濟利益和民事責任的合理分擔外,[12]還應綜合考慮行為的時間、地點、政治、經濟、風俗習慣等因素,並從中立人的心理態度來分析,作出決定。
2、適用誠實信用原則必須以法無明文規定為客觀標准。只有對現行法律中沒有提供處理依據的案件,才能適用誠實信用原則。對於那些已有法律規定,即使其是錯誤的「惡」法,也不能棄之有用而適用誠實信用原則,這是誠實信用原則作為補充性規則的具體表體現。有的學者指出,誠實信用原則可以排除現行法律規定,而直接依據某種價值觀念和判斷標准進行裁判,[13]筆者以為不妥。因為一方面,我國尚未明確允許法官可以通過行使自由裁量權,創制判例法,[14]法官造法仍未被法律所確認。另一方面,目前我國法官的素質,以及執法情況也不適合法官可以直接排除現行法律規定,而直接適用誠實信用原則。目前我國法官的素質普遍不高,而且司法腐敗現象的大量存在,這些都極其容易導致誠實信用原則的濫用。可以想像「上至最高法院,下至鄉鎮法庭,數十萬法官都按誠實信用原則自由地解釋法律並據此判案,那將是一片什麼樣的場景」。[15]因此,適用誠實信用原則必須以法無明文規定為客觀標准,誠實信用原則並不能對抗現行法律規定。
3、適用誠實信用原則必須以實現個案處理結果實質上的公正、正義為價值目標,必須遵守誠實信用原則的根本精神。首先,從宏觀上進,實現個案處理結果實質上的公平、正義,是由現代民法的理念和價值取向所決定的,這也是法官適用誠實信用原則、發展現有法的根本原因。此一內容,在前文已有論述。其次,法官適用誠實信用原則的具體結果體現為,使有關當事人承擔沒有為以前制定法所規定的或當事人約定的義務,直接涉及到當事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時,必須遵循誠實信用的根本精神,合理分擔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絕不能濫用。
三、其它的相關問題
1、關於程序。英美法系國家的法律是以判例法為主,法官享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但英美法系國家的法官濫用自由裁量權的現象並不多見。究其原因,主要是英美法系國家在司法實踐中重視程序對自由裁量權的制約。英美法系國家的法學家們完全相信,只要遵守細致規定的、光明正大的訴訟程序,就幾乎有把握使案件獲得公正解決。高度發達的正當程序規則迫使英美法系的法官收斂濫用自由裁量權之心,不得不做個好人。[16]完善程序,加強程序控制,對於防止濫用自由裁量權現象,實現誠實信用原則的公平和衡平價值十分重要。程序不應被理解為法官實施實體法行為,而應當是體現為以中立為核心的當事人之間的對抗機制。在這個機制中,法官應被設計為一個始終不折不扣的中立者,不帶有任何的私慾和恣意。同是,法官應確保為當事人提供平等、全面、徹底對抗的機會,並力求其發揮至極至。最後判決必須明確詳細,包括事實認定明確,適用法律准確,對法律條文和原則內容的解釋與本案事實是相符的。但就目前我國的民事判決的情況來看,往往對所引用之條文不加任何說明,似乎其含意十分明確,有的對法律規定和本案事實沒有對應的分析,讓當事人從判決書中摸不到頭腦,這種判決即是很難被當事人接受。[17]這些顯然是不符合程序的本質意義的。
2、關於判例。盡管目前我國仍沒有判例法,但判例對司法實踐的指導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對於這類適用法律彈性較大的判例,對幫助司法人員理解、掌握誠實信用原則實質和精髓以及其適用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理論和實踐意義。但目前我國在這一方面的工作仍不夠。以合同糾紛的判例為例,截止1999年4月,由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公布的適用誠實信用原則的合同糾紛的判例僅有4起,[18]這對於指導各地司法機關適用誠實信用原則辦理案件來說是明顯不足的。
在增加判例數量的同時,應加強對判例適用的研究,促進成果向法律規則的轉變化。法律原則或規則的形成是在司法實踐中逐漸發展和完善的,司法機關在適用誠實信用原則,促進制定法解釋適用妥當性的同時,應加強對逐漸增多的判例進行分析總結,抽象總結出其共性,促進個別法原理以及具體規則的形成,進而在這一方面替代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這樣,一方面發展了個別,另一方面,在客觀上也相對減少了司法人員適用誠實信用原則的范圍,促進司法公正。
3、關於法官。誠實信用原則作為司法原則,其在司法過程中的適用是由法官來完成的。法官人格的好壞是決定誠實信用原則是否會被濫用的決定性因素。我們需要正義的法律,但就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們同時需要正義的法官。再正義的法律如果沒有正義的法官來執行,不僅達到原本的立法效果,甚至還不如沒有法律存在來的更好。這不僅需要司法機關不斷加強對其工作人員的教育和約束,更需要法官自律、自省和勇於犧牲。同時,還必須加強對法官的監督和制約,因為沒有限制的權利必然導致腐敗。要建立並嚴格執行一套切實行為可行的內外監督機制同時,尤其是要增強社會透明度和公開度。同時,要保證法律正義、公平目標價值之實現,僅僅寄望於法官的高貴品格是不夠的,法官還必須要有正確實施法律的能力和水平。誠實信用原則從最初的商業道德規范,發展成現代民法的基本原則,有其深刻地歷史原因,也有與現代民法精神相適應的深刻地歷史內涵,只有結合現有的規定以及道德、習慣等多種因素,才能把握領會其實質和精髓,進而正確適用。這並所有的法官都能勝任的。
注釋及參考文獻:
[1]梁慧星:《誠實信用與漏洞補充》,載於梁慧星主編:《民商法認叢》第二卷,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2]徐國棟:《民法基本原則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頁36頁。
[3]筆者認為,誠實信用原則作為行為准則,只是要求有關當事人自覺遵守,當其中一方當事違反有關規定時,其他各方當事人並不能直接向對方主張權利,即使主張,也不可能產生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試想,如果一方當事人要求對方承擔法律沒有規定或當事人之間沒有約定的義務,對方當事人在正常情況下0是不可能同意的)。只有司法機關依據一方當事人的申請,適用誠實信用則時,才會對有關當事人起到實際上的約束作用,因此,從對誠實信用原則適用的效果上來看,作為行為准則的誠實信用原則並不具有完全的獨立性,而是有賴於作為司法准則的誠實信用原則而存在的。
[4]參見:徐國棟:《誠實信用原則的概念和歷史沿革》,載於《法學研究》,1989年第3期。
[5]徐國棟先生認為:20世紀,是誠實信用原則得到充分利用的時代。見:徐國棟:《民法基本原則解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頁。
[6]石田穰:《法解釋學的方法》,法律出版社,第112頁。轉引自梁慧星:《實信用原則與漏洞補充》,載於:《民法學論叢》第二卷,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7][11]張式華 謝耿亮:《誠實信用原則在新〈合同法〉中的地位及其適用的述評》,載於梁慧星主編:《民商法論叢》第14卷,法律出版社。
[8]有關近現代民法理念問題,參見梁慧星:《從近代民法到現代民法》,載於梁慧星主編:《民商法論叢》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9][10]參見徐國棟:《民法基本原則解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172-181頁。
[12]譚玲:《論公平原則》,載於《現代法學》,1989年第4期。
[13]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立法綱要》第一章[14]雖然從理論上講,一個國家只要承認法官具有自由裁量權,就應承認判例法。
[15]孟建國:《質疑帝王條款》,載於《法學評論》,2000年第2期。
[16][17]陳年冰:《規則、原則、程序》,載於《法學》,1997年第9期。
[18]參見:《最高人法院公報典型案例全集》,最高人民法院公報編部編,1985年1月至1999年2月,警官教育出版社。轉引自:張式華謝耿亮:《誠實信用原則在新〈合同法〉中的地位及其適用的述評》,載於《民商法論叢》,第14卷。
俞鋒
F. 律師和法官之間為什麼會有分歧
律師和法官之間為什麼會有分歧?他們分歧的緣由何在?到底會有哪些分歧?我們能否通過制度改革而力促分歧減少或趨無?面對程序違法的庭審,律師是配合審判還是控告違法?面對司法甘受權力染指,律師是舉報還是容忍?面對司法不成司法,司法背離公正主旨,律師只能痛心疾首還是奮起反抗?面對……..可以說,在任何一起律師和法官分歧的案件中,都難免觸碰權力的身影。或許在當下中國的司法生態中,權力已經左右了任何影響性案件的審判,但是,任何一起影響性案件的背後,雖說實為權力指導結果,但總會披上司法的外衣,畢竟,這還是一個將「依法治國」停留在口號階段的國度,司法多多少少會在形式上掩蓋權力染指的內幕。而貴陽的「黎慶洪」等人涉黑案便是其中一例。任我如何評析,也絲毫不會將此案簡單定為司法主導的錯案之一,而只能將其定性為權力指導背後的司法冤案典型。
關於律師和法官的職業關系——是沖突還是合作?是對話還是對抗?是交流還是交惡?是舉報還是容忍?是配合審判還是守護法律?是甘受權力指導還是勇於揭露司法內幕?是堅決保障被告人合法權益還是犧牲被告人部分利益以換取罪輕刑罰?是針對法官的違法行為一再視而不見還是針對法官的違法行徑勇於舉報?這是擺在很多律師面前的難題,也是令很多律師困惑的問題,更是讓諸多律師難以招架的課題。
在2012年1月10日貴陽的黎慶洪等人涉黑案審判中,先後有四位律師遭遇法官驅逐,且有十多位律師接連遭遇法官訓誡,瞬間,律師和法官的職業關系沖突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按說,律師和法官本是法律職業共同體上雙向互動的法律主體。他們的價值取向和追求應是力求查清案件事實,案件得以公正處理。而黎慶洪等人涉黑案特殊在法官向著檢察院和公安,法院是被逼上樑山的。於此,開庭前期,法官便期望律師配合法院審判,以便「圓滿」完成這場審判活動。但是,為什麼會有法官認為律師應當配合法院?在黎案中,這是因為法官認為自己審判案件宣告被告無罪的可能性幾乎沒有,而在罪行輕重上律師應該有所作為,不應「糾纏」於無罪辯護。但是,黎案恰恰是律師認為不構成犯罪,法官又不會判處無罪。這樣,便在律師和法官之間產生了分歧,但既然有分歧,那麼法官本應追求公正審判,以程序正義追求實體公正,但小河區法院卻一再固執地認為律師認為黎案做無罪辯護是「搗亂」,這樣,庭審期間的各類控訴和駁回控訴就容易導致兩者之間分歧漸趨火熱化,由此便產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沖突。
按說,法官本應感謝律師對案件事實和證據提出質疑和質證,以便自己更能查清案件事實,以此作做公正判決,也防止法官自己被檢方的選擇性控訴而蒙蔽,由此導致冤假錯案的釀成。但是,在黎案中,不乏法官和公、檢兩家同處一室,都在聯合對付律師。法官的查明案件事實,公正做出判決的職責喪失了,成了和公、檢兩家一樣的追訴犯罪。這樣,法官勢必會認為律師控訴庭審程序違法是在搗亂,由此便對律師產生後天的厭惡,那麼,懲戒和驅逐律師的惡性事件就勢必發生。
除此之外,我們還應探討,律師和法官本應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定位?法官審判案件要求律師配合有無法理依據?律師不予配合,法官是否可以懲戒或是驅逐律師?法官在庭審中的職責到底是什麼?律師的作用應該是什麼?兩者之間在案件審判上有無嚴重分歧?法官是否先入為主地認為審判案件律師做無罪辯護是無理取鬧?律師是否認為法官如果枉法裁判自己肯定要接連控訴程序違法?這些問題,都是釐清律師和法官之間分歧四起必須面對和回應的焦點。
而在我們的認知中,法官的職責在於庭審的兩造平衡中查明案件事實,依法作出公正裁決。在未裁決案件之前,法官不得偏方於任何一方,應該做到不偏不倚,居中裁判。審判案件不得甘受權力染指,獨立公正審判案件,憑借法律和良知對案件作出裁決。而法官的尊嚴也體現在自己能把握案件結果上,並非在權力的干涉中案件結果被他人定奪,自己充當權力靶子。法官審判案件既然不能偏向於任何一方,那麼當然不能要求律師配合法院審判,而應該要求律師依法辦案即可。
而律師的作用在於依法提出被告人無罪、罪輕的證據材料,以便利於法官查明案件事實,針對檢方指控的犯罪事實和提交的證據材料依法提出質證和對質,以便法官在控訴和辯方的對質中逐漸釐清案件事實,一步步接近事實真相,以此作出公正裁決。律師是法官查明案情的得力質疑者,是防止法官辦錯案的最佳阻止者。律師認為法官枉法裁判,理應提出控告,雖然控告不一定會得到回復,但程序性權利的行使卻不能放棄,哪怕有一絲的期望,律師都應拿出百分百的努力保證被告人合法權益不被侵犯。
但是,在控方和辯方地位不甚平等的一些案件中,法官無法左右庭審程序的公正審判,當程序正義無從保障時,律師能否控訴法官偏袒控方,並以此為由拒絕辯護?這也是我國司法實踐中時有發生的情況。以黎慶洪案為例,眾律師質疑小河區人民法院審級違法,此案不應當由小河區法院審理,而應當由貴陽市中院審理,於此,律師和法官之間便產生了第一個分歧,此分歧乃程序程序正義的先決條件,未有審級合法,何談實體公正,據此,眾律師紛紛控訴,但法官就是不予理會,因此,法官還給了幾位律師以懲戒。這向我們傳遞一個信號便是,法官違法之後如何還讓律師尊重法庭程序,一個違法的庭審談何力求實體的公正裁決。因為,法官首先應該以自己的職權保障庭審的程序公正,然後才能要求律師尊重庭審秩序,如果庭審的程序違法在先,律師的控訴便在於保障程序正義,而不是無理取鬧。而微博能否「直播」庭審的辯論亦在向外界宣示,法官期望庭審不受關注,自己能安心審判,而律師認為違法的庭審應該向世人公告,以便遏制違法的庭審繼續下去,這是黎慶洪等人涉黑案的第二個分歧。此分歧表面在於理解法條的偏差,實為聽從權力還是依據法律辦案。按照公開審判的原則,連同記者和外人都可以庭審的案件,緣何律師不能向外播發信息呢?如果,律師播發的信息有誇大或是誤導之嫌,法院完全可以予以懲戒,但是,律師微博「直播」的庭審信息只是記錄庭審概況,完全可以等同於庭審見聞,據此,本不應被限制,但小河區法院卻依然採取限制舉措。這樣的分歧產生,不是因為理念之差,而是司法受制於權力之後,總後怕被人抓住把柄。
再者,律師和法官之前的分歧,除了個別是因為對法律的理解偏差外,在我看來,更多集結於司法受制於權力,司法不成司法,司法背離公正本旨導致的「體制性羞辱」。由此,律師對司法的公正追求和法官受制於權力的司法不公導致兩者之間分歧漸多。而何以平息和調解律師與法官之間的分歧,恰當之處在於,司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司法,法官獨立行使審判權,案件結果可由法官決定,外界無從或是不得插手過問案件,那種「領導過問案件很正常」的說辭完全是司法甘受權力染指的罪證。當律師面對公正的司法審判時,何以會無端或是無故控告司法不公呢?當然,我們亦不排除個別律師主動通過關系疏通而尋找案子解決之道的其他途徑,但在多少律師看來,能遇見一位講法律、懂情理、會辦案的好法官,實乃辦案之幸。
最後,我們分析律師和法官之間的分歧,當然是寄望於在調和兩者之間分歧的同時,可以找到他們的共同價值取向和職業追求。他們站在同一法律起跑線上,一方主導案件結果,一方幫助當事人處理法律紛爭。其共同目的在於將案件事實查清,還當事人以公正結果。法官通過程序正義保證實體公正,律師通過程序性事務處理協助當事人達至案件公正結果。在兩造構架中,律師依法辦案,不得作出有悖於律師職業道德和紀律之事,並充分保證當事人合法權益,以此努力力促當事人利益最大化。而法官亦依法審判案件,不得偏向於任何一方,對每一方都本著公正之心,充分保證每一位當事人之合法權益,以此努力促使案件程序正義,並達至實體公正。這,才是正常的律師和法官關系之形態,雖有理想化之嫌,但卻是我們應予努力的方向;雖有超然之意,但卻是我們應予追求的理想形態之巔。
G. 掃黑風暴:難以置信的反派出現,讓賀芸沒辦法成為好人,這個反派是誰
那個人就是裴偉,這說明,裴偉和賀芸,是一條船上的人。
裴偉和賀芸,一條繩上的螞蚱
賀芸和裴偉,配合默契。在張桐生被抓的過程中,裴偉在裡面動了手腳。他先說人數少了,別忙動手,被何勇懟了。他又說可以一個人抓住張桐生。這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讓人懷疑,他是打入我們內部的人。
兩個人的關系,就說明市裡有一張關系網,這是一張大網,且錯綜復雜。要不然,也不會讓何勇來查。這裡面的關系,肯定會隨著案件的推進而逐漸明確的。
H. 如何做個合格的法官 中國法院網
西方法理學巨擘德沃金說過:法院是法律帝國的首都,法官是帝國的王侯。由此可見法院在權力分支體系的重要性及法官在法治國家建設中的重要角色。法官是如此之重要,那麼法官如何才能擔當法治的擔任,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法官?
從立法視野審視,根據現行《法官法》第九條的規定,擔任法官必須滿足以下條件:具備中國國籍、年滿23周歲、擁護中國憲法、具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良好品行,身體健康和具備法律知識並具有法律實務工作經驗。國籍、年齡、擁護憲法因一般正常法律人均可達到的准入門檻,因而,這只是一個前提性條件,而非嚴格意義上的合格標尺。從現行法律的規定來看,一名合格的法官應當滿足以下要素:具備法律知識和法律實務操作經驗、良好的政治素質、優秀的道德品行。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看法是「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國王,除了法律,法官沒有別的上司。也即法律是法官唯一的上司。
結合現行法律的基準及筆者認知理解,一名合格法官應當滿足以下條件:具備兩種意識,三種能力,四種知識。從意識方面考察,首先是政治意識,其次是法律意識。政治意識上,法律與司法從來無法獨善其身而脫離政治孤芳自賞,而是與政治存在密切勾連,因此法官必須具備較強的政治意識和政治敏感性,在當前時代的中國語境下,具體而言就是法官必須服從黨的領導,擁護憲法和社會主義道路,這也是法官法規定法官必須擁護憲法的緣由。從法律意識上看,法官必須精通法律,遵守法律。法官以法為業,熟悉現行法律,模範遵守法律,在法律適用上只認可法律,即如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看法:法官除了法律沒有別的上司,法律是其唯一的上司和指引。
從能力上判定,基於司法過程使然,法官實現定紛止爭,主要是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由此,法官必須具備三種能力以准確抽取案件事實,恰當匹配相應法律:首先是法官應當具有嫻熟的庭審駕馭能力,不僅將司法全過程完美地向公眾展示,寓意著司法公開的使命,而且庭審是查清案件事實的關鍵程序。其次是確立法律終局性結論的能力——包括裁判文書製作能力和調解運用能力。法官的司法過程是一個找法、擇法、適法的一個法律選擇、匹配程序,而裁判文書製作是一個法律適用的程序,是對案件事實進行法理性的結論終結,是一個說理的過程。法官如若無法製作一份邏輯嚴謹、說理透徹的裁判文書,司法的過程就無法完美終結。因而法官具備文書製作能力是合格法官的題中之義。再次,是調解能力。調解與裁判均是實現定紛止爭的一種方式和手段,而非法官的終極目的地。調解與裁判並無優劣高下之分,只是根據不同的司法語境和特定的案件事實情況,扮演者不同的手段品種,在各自不同的作用域演繹著自己獨特的價值和使命。在通過裁判無法充分實現定紛止爭或效果不佳時,調解的價值便得到凸顯,調解有其特殊的價值張力,能使部分案件的辦結效果更佳。
從知識譜繫上檢讀,法官需要具備以下四種知識,以追求真善美為己任,引導公眾確立法律帝國的邊界和柵欄,指引公眾有序參與社會,牽引公眾求真向善唯美。一是學習邏輯。二是洞悉人性。三是體驗社會。四是堅守良知。
學習邏輯。邏輯是法律和司法的生命力所系。「法律的生命在於經驗」而非邏輯是著名法學家、美國大法官霍姆斯的著名論斷。但要正確認識和理解霍姆斯的這一著名論斷必須回歸當時的背景與還歷史的本原。在當時美國的學術界比較傾向於重視邏輯而反經驗。「法律發展的唯一動力在於邏輯」一時間喧囂塵上,在這個大背景下霍姆斯勇敢地站出來批判法律的過度邏輯化、形式化而重視司法的經驗是面對法律應有的科學態度。「法律不是邏輯就是經驗」的判斷是對法律的簡單對立與機械分割。法律首先是邏輯的,才是經驗的。邏輯是對司法經驗的一種整合、抽象、萃取與提煉,經驗是對司法邏輯的一種發展、延伸、展開與生命力的賦予。在漢語法學的語境系統應當注重對司法經驗的梳理與傳承,對本土司法歷史的梳理,對本土司法智慧的回歸。經驗通過萃取、整合,依然是邏輯的。法律的生命需要經驗張力的具體展開,更需要邏輯的理性支撐。法律關乎邏輯,司法不追求邏輯的嚴謹與縝密,法官的裁判必然飽受詬病,因而法官必須具備邏輯知識,充分運用邏輯演繹裁判的過程,讓公眾知曉裁判的過程和理由,方能樹立司法的權威與威嚴。
洞悉人性。西方一位哲學家曾經說過,人有趨利避害的本性,因而人性是有弱點的。很多案件的紛爭都是有人性弱點的暴露和擴張所致,才致使人情冷暖、利益糾葛與恩怨情仇。人性是有弱點的,既然我們承認人性這一偏頗,那麼法官身上也同樣不例外。因此,法官承認和洞悉人性不僅有助於司法裁判,亦能時刻警醒自我。當前外界對法官的各種誘惑不斷,法官不可能具有哲學王或聖人的那種無所不惑、無所不侵的本領,同樣具有人性的弱點和人性的渴求。他們需要養家糊口、聊以生計,渴望幸福和美好的生活!因此,他們不可能無比堅強,也不可能拒絕一切,更不可能完全不受任何誘惑。有時迫於生活壓力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會作出一些迎合世俗的行為。如果法官把審判工作作為解決個人問題和養家糊口的一項工作,那麼在利益和人情的驅動下,法官往往容易作出一些有悖於法律和個人良心的行為,以滿足個性的需求和物質的需要。因此,法官必須具備洞悉人性的知識,知曉人性,承認人性的多元復雜,客觀面對人性的弱點,更有助於案件事實的查明,方能心如止水,直擊人性弱點,公允裁判。
體驗社會。如若是醫院是治療人的疾病,那麼法院則是法律的醫院、社會的醫院,修復破損的社會關系,診治社會的疾病。而法官則是「法律醫院」、「社會醫院」的醫生。法官要診治社會,雖然是通過法律予以診療、修復,但因為對象是社會,則必然要了解社會、體驗社會。社會不僅紛繁復雜,而且多元中蘊育擇地方性和局域性。按照吉爾茨的觀點,任何法律都是一種地方性知識。因此,法律也是融入當地社會的一種地方性知識,滲透了文化的基因與歷史的血液,將當地的民俗、習慣整合、上升到規范性層面。因此,法官要開具診治處方則必須對社會有所了解和體驗,尤其是當地的公序良俗、民間習慣及所在地方的市情、省情、國情,才能把握社情民意,做到接地氣,對症下葯,腳踏實地,經得起社會和歷史的經驗。
堅守良知。朝鮮族有句諺語,不要讓你的能力超越自己的品格與良知。良知,指的是天賦的道德善性和認識能力。《孟子·盡心上》有言:「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為心之本體,「我」之主宰,一切意識和德行皆出於此。明朝哲學家王守仁據此提出「致良知說」,作為道德修養方法。司法良知則是法官作為司法主體時所具有的法律職業良知,其建立在對世俗人情的深刻把握和對人性深入洞察的基礎之上,是基於對法律規則的正當性與合法性的認識和理解以及自身法律生活反思所形成的一種對善惡正誤的理性判斷,體現出法官的司法理念、正義追求、職業道德、責任擔當及人文情懷等內心意志。一厘米主權是是德國亨里奇案確立的執法標准,也是司法良知視域規制下的最高執法標准。沒有法律規則,法官當如何裁判,法官顯然無理由拒絕裁判,這就是良知的價值所在。法官可以運用司法良知作出擇斷。不僅如此,法官在面對惡法、無法的混沌世界,還應當堅守司法良知,有把槍口抬高一厘米的義務,尊崇自己的內心良知,作出合乎常識、常理、常情的裁決,讓司法的過程求真向善唯美,讓裁判的結果融入法、理、情,讓公眾感知司法的溫情。
作者單位:江西省新余市人民法院
I. 「別黑白而定一尊」, 「以法為教」、「以吏為師」文化專制思想
韓非子
法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故稱之為法家。春秋時期,管仲、子產即是法家的先驅。戰國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開創了法家學派。至戰國末期,韓非綜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勢」和申不害的「術」,以集法家思想學說之大成。
這一學派,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專制,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則主張禁斷諸子百家學說,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其學說為君主專制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
先秦法家韓非的「法治」主張。「以法為教」,即以法令作為教化的主要內容,摒棄法律以外的學說。「以吏為師」,即以熟悉法令的官吏為老師,杜絕百姓私下議論法律。這樣做的目的是用法令來統一人們的思想言行。韓非認為,如果做到了「以法為教,以吏為師」,那麼百姓的言談必「軌於法」,受法約束。為了做到這一點,韓非認為應效仿商鞅的「燔《詩》、《書》而明法令」的做法,主張毀棄一切文化典籍,取締一切學術派別,定法家學術為一尊,實行高度的文化專制。秦始皇統一後,採用法家的理論治國,並採納了李斯的建議,燒毀了《詩》、《書》和百家語等書籍,下令繼續談論《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株。這種專制主義的主張,扼殺了文化的發展,窒息了人們的思想。
【百家爭鳴】大秦銳士駁鮑鵬山論商鞅[子貼3]之《以吏為師,以法為教》
如果你理解了:「有困難找**,而不是找鮑鵬山;有糾紛找律師、找法官,而不是找人際關系」。你就理解了商鞅為何要「以吏為師,以法為教」了。
一。名詞解釋:
1。「以吏為師,以法為教」是指「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官、法吏」學習法律,
加強普法教育。(原文:《商君書。定分》「吏、民(預)知法令者,皆問法官。故天下之吏民,無不知法者」)
2。「以吏為師」中的「吏」不是指「所有」的官吏,而是「專指」法官、法吏(原文:《商君書。定分》「故聖人必為法令置官也置吏也,為天下師,所以定名分也」)
二。具體實施措施
1。設置法官:天子設置三個方面的法官,宮殿中設置一個,御史府設置一個法官、一個法吏,丞相府設置一個法官。諸侯和郡縣也為他們各設置一個法官和法吏,全都比照秦都的法官。(原文:《商君書。定分》「天子,置三法官;殿中,置一法官;御史,置一法官及吏;丞相,置一法官。諸侯、郡、縣皆各為置一法官及吏,皆此秦一法官。」)
2。選擇法官:制定法令,設置朴實厚重以使百姓知道法令的具體內容的人作官吏,把他作為主管法令的官吏。(原文:《商君書。定分》「為法令,置官吏,朴足以知法令之謂者,以為天下正」)
3。制定法條的標准:制定法令一定使它明白易懂,愚人智者都能懂得。(原文:《商君書。定分》「故聖人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名正,愚知遍能知之。」)
4。管理法條:法令復制一份放在天子的殿中,殿中給法令建一個禁室,有鎖鑰,用封條把它封起來,把法令的副本藏入其中,用禁印封上。(原文:《商君書。定分》「法令皆副,置一副天子之殿中,為法令為禁室,有鋌鑰,為禁而以封之,內藏法令一副禁室中,封以禁印。」)
5。高效普法:眾官吏和百姓若向主管法令的官吏詢問法令的具體內容,主管法令的官吏必須根據他們的問題明確答復他們。而且要制一個長一尺六寸的符券,符券上寫明年、月、日、時間、所問法令的內容。主管法令的官吏不告訴,等到他們犯了罪,正是他們所詢問的那一條,那就按他們所詢問的那條罪狀來懲罰主管法令的官吏。在詢問時,就要把符券的左片給詢問法令的人,主管法令的官吏則小心將右片裝入木匣,藏在一個屋子中,用法令長官的印封上,即使以後當事人死了,也依照符券辦事。(原文:《商君書。定分》「諸官吏及民。。。。。。以券書從事。」)
6。依法辦事:官吏和百姓想知曉法令的,都詢問法官,所以天下百姓、官吏沒有不知曉法令的人。官吏明知百姓知道法令,所以官吏不敢以非法手段對待百姓,百姓也不敢犯法來觸犯法官。對待官吏不遵守法令,人民就可以向法官詢問,法官就將法令所規定的罪名告訴他們,百姓就將法官的話警告官吏。官吏知道事情這樣,就不敢用非法手段對待人民,人民也不敢犯法。(原文:《商君書。定分》「吏民知法令者,皆問法官。。。。。。民又不敢犯法。」)
7。法制目標:名分確定了,奸詐之人可以變得正直誠實。人民都謹慎忠誠,從而萬民都知道應躲避什麼、親近什麼。怎樣躲開禍患,接近幸福,而且都能自治。明君在人民自治的基礎上來從事國家的治理,天下就大治了。(原文:「名分定,則大詐貞信,巨盜願愨」; 「以道之知,萬民皆知所避就,避禍就福,而皆以自治也。故明主因治而終治之,故天下大治也。」
三。秦只重視普法教育嗎?
不是的,其實秦還重視技術教育,詳見《秦國的科技文化、制度文化》;
四。秦人快樂嗎?
應該說當時的普通民眾都過的很辛苦,最起碼有兩條「鐵證」,證明秦人是「相對」快樂的。
1.「行之十年,秦民大說(同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
2.移民的移動方向,當時無論是社會精英,還是普通民眾,都向秦國移民,移民不是傻子,他們去秦國的目的,當然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好一些。看看現在的人都往哪些地方移民?
五。荀子見證了秦國「以吏為師,以法為教」的實施成果:
踏上這片國土,觀察它的習俗,那裡的百姓質朴淳厚,那裡的音樂不**卑污,那裡的服裝不輕薄妖艷,人們敬畏官吏而十分順從,真像是古代聖王統治下的人民啊。到了大小城鎮的官府,那裡的各種官吏都是嚴肅認真的樣子,無不謙恭節儉、敦厚謹慎、忠誠守信而不粗疏草率,真像是古代聖王統治下的官吏啊。進入它的國都,觀察那裡的士大夫,走出自己的家門,就走進公家的衙門,走出公家的衙門,就回到自己的家裡,沒有私下的事務;不互相勾結,不拉黨結派,卓然超群地沒有誰不明智通達而廉潔奉公,真像是古代聖王統治下的士大夫啊。觀察它的朝廷,政府處理決定各種政事從無遺留,安閑得好像沒有什麼需要治理似的,真像是上古聖王治理的朝廷啊。所以秦國四代都有勝利的戰果,並不是因為僥幸,而是有其必然性的。這就是我所見到的。所以說:自身安逸卻治得好,政令簡要卻詳盡,政事不繁雜卻有成效,這是政治的最高境界,秦國差不多就是這樣了。(《荀子。強國篇》原文:入境,觀其風俗,其百姓朴,其聲樂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順,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國,觀其士大夫,出於其門,入於公門;出於公門,歸於其家,無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黨,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觀其朝廷,其朝閑,聽決百事不留,恬然如無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是所見也。故曰:佚而治,約而詳,不煩而功,治之至也,秦類之矣。)
六。總結:「以吏為師,以法為教」,是「最有效」、「最廣泛」的「開啟民智」的方法,也是「保護普通民眾」最好的措施。這種好的治國模式,妨礙了某一集團的利益,因此被這個利益集團污衊、嘲笑了2000多年。
J. 薊縣人民法院,法官盾紀昌都不趁職。判有期刑的都不收監,讓人跑了。誰來給他撤職
屈原(前339?前278)戰國末期楚國是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由於上官大夫和其他人的嫉妒,屈原後來被誣陷和N組疏遠的孫子。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白破,應度,屈原的悲傷很難得到,遂自沉汨羅江,誰犧牲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2。岳飛(1103 - 1142),字鵬舉出生的狀態,北宋湯陰(今河南湯陰縣)的租戶家庭,青年有一個金女真貴族歌展開了大規模的掠奪性戰爭。他親眼目睹北宋滅亡前後的痛苦的歷史事實,和中原淪陷區,人們呼吸著相同的女真貴族,堅決反對民族壓迫,收復故土,統一的強烈願望和要求,祖國。
3。文天祥,字宋睿,號文山,1236年出生在廬陵,江西(江西吉安南)淳化鄉富田村一個地主家庭。他的父親愛讀書,也很重視孩子們的研究,嘗試聘請老師教了。文天祥,無論冷和熱貼滿了警句書房與他的兄弟閱讀,寫作,廣泛的對話。
4。魏崢(580-643),字玄成館陶(河北),這是一個從小失去父母,家庭很窮,但愛讀書,忽略了家族企業,有道士時。隋,魏,鄭穗舞陽縣(治所在的這個河北大名東北)鄭元寶藏任秘書。元的寶藏槍歸降李宓麗美舉行任何元帥府文學參軍,特別是手掌儀器檔案。
5。海字汝賢,國開行,自號剛峰。瓊山人。回族,明嘉靖20年(1549),「治黎政策」中舉人,嘉靖三十年來福建南平市延平政府任縣,儒家說教。在他任職期間,嘉靖36年浙江淳安縣知縣,「淳安縣政治事務。
6。張騫(公元前?114年),漢中成固體(今天在中央和中國西部,陝西城固),西漢外交家。漢武帝打算美國西部大月氏(即月氏)為了打敗匈奴,匈奴的攻擊。,張騫提升大使。龍溪抓獲後生活10年,匈奴後,匈奴管轄,結婚和有孩子,不過,他已經部分手持式漢字元,以後找機會逃脫西大灣(這個蘇聯的費爾干納盆地),康居(現在的俄羅斯錫爾河中游地帶),終於到達大月氏。
7。魏徵
魏徵(580-643),字玄巨鹿下曲陽(今河北晉縣),從小失去父母,家庭差,但愛讀書,忽略了家族企業,已經出家當牧師。隋,魏,鄭碎五羊縣(治所在的這個河北大名東北)鄭元寶藏任秘書。元的寶藏舉行槍歸降李米李Mi任何元帥府文學參軍,特別是手掌儀器檔案。
8。袁胎菹
[太祖介紹]
,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蒙古民族傑出的軍事戰略家和政治家,同時其野蠻侵略和征服的巨大災難,戰爭帶來的對人類。波羅兒童斤的名稱鐵木真1206年開展的蒙古帝國大汗(元代的標題後,在開國皇帝),統一蒙古部落統治,多次發射的地理西,東,黑海海濱,幾乎包括了整個東亞的侵略和征服戰爭是一個歷史的世界著名的帝國橫跨歐洲和亞洲5
8。劉備
此圖為閻立本「歷代帝王圖的劉備,生存在世界上最客觀的版本,不要亂動日本漫畫,尤其是,是不允許改變的劉備形象! !
:趙涵Liedi劉備(161-223)官方黃帝書離開一般
宜城亭侯字玄德涿組(河北省涿縣),漢景帝中山靖王,王劉勝的後代,國王的兒子創立了「三國演義」。東皇帝陵,漢,關羽,張飛,討論黃巾賊有功,因此放棄了先玉亞希村。密集的,不懲罰曹操潛逃。突出顯示可能只有諸葛亮輔助。組合後,與孫權打敗曹操於赤壁,取得益州和漢中漢中王為自己加冕。 2021年成都稱帝登基,國號漢,在位張武。東吳在Laval,損失,失敗返回白帝城的疾病Bengshi,年齡62歲,謚號趙Liedi,史稱劉先生主。
9。漢高祖
[傳記]
漢高祖-------劉邦前247 - 前195]
西漢開國皇帝的字季度。秦泗水郡沛縣(今江蘇沛縣)。公元前202年皇帝,在位7太祖高皇帝的謚號。埋在長陵。
10。關鍾
[簡介]
管仲(? - 645 BC)的名稱義烏市,也被稱為王涌,資中,春季和春秋時期齊著名的政治家,潁上(今安徽潁上)。在大廳里,管仲來自他的父親去世,母親,生活在貧困中,不得不過早地挑起了家庭重擔,為了謀生,業務合作夥伴與鮑叔牙軍隊的齊,幾經周折後,清奇經鮑叔牙推薦(即丞相),被稱為「春秋第一階段」,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第一霸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