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劉國

法官劉國

發布時間: 2022-09-10 22:54:34

『壹』 流行詞「給力」——時代的強音

“給力”一詞2010年5月起在網路流行,並迅速向報紙、電視、廣播等媒體蔓延,如今更是滲透到口語中。根據2011年5月有人所做的兩項網路小調查,投票的結果,超過半數的人反映自己和周圍的人在使用“給力”一詞。不少商品還搶注“給力”為商標。“給力”的傳播速度之快、流行范圍之廣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那麼,“給力”是怎樣一個詞呢?

一、“給力”的含義和用法

綜合大量用例,筆者認為絕大多數時候人們是把“給力”當作形容詞使用的,很少當動詞使用。

(一)作為形容詞使用

“給力”用作形容詞,大致相當於北方方言的“給勁、帶勁”, 意思非常廣泛,有形容事物“好、棒、精彩、過癮、有意思、牛、酷、爽”等含義。總特徵:使人精神振奮。例如:

(1)俄羅斯“海豚音王子”維塔斯、中國著名歌唱家宋祖英,這兩位絕對大腕,加上《藍色多瑙河》的原唱維也納合唱團,這首批公布的演出嘉賓,真是太給力了!(《當代生活報》2010年9月10日)

(2)在所有時尚好看的校服中,許昌市三高的校服被網友認為最給力。(大河網2010年9月16日)

(3)中福在線25萬大獎真給力,江蘇彩民中102個大獎。(智慧彩票網2011年6月25日)

口語中:“這游戲真無聊,不給力呀!”;“這部動作片真精彩,實在太給力了!”

(二)作為動詞使用

“給力”的表面意思可以解釋為“給予力量”。“給力”作為動詞使用有“加油、努力、使勁、賣勁、致力、支持、聲援、有幫助、起作用”等多種意義。例如:

(4)這種化學物質很是給力,人們用他們來作脫漆劑甚至做警方用的胡椒噴霧。(人民網2010年8月27日)

(5)為青年法官成長“給力”(江蘇法制報2010年11月12日)

(6)二七區佛崗垃圾清運不給力。(河南商都網2011年6月25日)

口語中:“大家給力啊”;“要給力啊 ,後面靠你了”。

二、“給力”的來源和爆紅過程

關於“給力”的來源和出處,有多種不同的說法。有專業人士考證說此詞古已有之,有人認為源於方言,但它的爆紅卻緣於網路。

(一)古詞溯源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高海波博士考證,“給力”是中國古代官府給官員支付薪酬的一種方式,即以力役的形式向官員支付薪俸。具體而言,就是朝廷根據官員的等級,撥給數量不等的勞役,為官員免費耕種田地或提供家政服務。在劉國新編撰的由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制度辭典》(1990年版)中,就有“職官給力制度”詞條。

秦漢以來,歷代朝廷都制定法律規定,百姓除納糧外,成年男子必須為朝廷服力役和兵役。服力役的百姓,有“力”、“事力”、“吏力”、“力人”等不同叫法。所以朝廷向官員供給勞役就叫做“給力”。即使在力役制度取消後,朝廷仍然按給力人數,折成錢糧後支付給官員,這筆費用往往超過官員的工資。

(二)方言覓跡

有人認為“給力”在網路上使用之前就一直存在於民間方言中,但究竟出自何處方言,卻有多種不同說法。極可能是很多方言中都存在“給力”這個詞或與“給力”相類似的詞。

查《閩南話漳腔辭典》,可知“給力”的閩南話是“激力”,讀為 [kik-làt]。“給力”是動詞,也可做形容詞,表示“凝神、用勁、發力”。例:在漳州,嬰兒學上台階,抬腿邁上時,大人會說“給力”;又如:某人盡其十分力氣幹完某事,人家會稱贊“真給力”。

在海南省臨高縣,過年時大人們常勸阻打人的小孩說“你給力小弟弟了,你就長不大了!”據考證,“給力”在臨高話中已使用七百餘年。(《臨高縣志》1972年P37。)

北方方言的“給勁”一詞,意思和構造跟“給力”相當,只是方言味、口語味濃了一些。

(三)網路追蹤

若不是“給力”一詞躥紅而經人挖掘,古詞“給力”和方言詞“給力”少有人知。不管“給力”起源何處,它的爆紅卻得力於網路。

1、局部使用

2004年到2009年,“給力”一直在網路上零零星星地出現。最早廣泛使用“給力”一詞的是成立於2009年12月的“雷人給力網”,當時是作為評判一篇文章精彩與否的標准使用的。例如:這篇文章太給力了,那篇文章一點都不給力,等等。因為該網站很受男性網友和年輕網友歡迎,“給力”開始流傳開來,被很多男性網友使用在網路游戲中。

2、搞笑漫畫推波助瀾

cucn201配音組給日本動漫《搞笑漫畫日和》做中文配音,其中最搞笑的一集《西遊記:旅程的終點》的中文配音版是在2010年5月上傳網路的,畫面一開始,師徒三人(動畫設定為八戒仙去了)歷經磨難到達天竺後,卻發現所謂的天竺只有一面小旗子,上書“天竺”二字,弄得師徒三人都愣了神。悟空不無抱怨地說:“這就是天竺嗎?不給力啊老濕!”所謂“不給力”就是形容和自己預想的目標相差甚遠,讓人失望。

cucn201由中國傳媒大學2006級語言傳播系201宿舍的四個男生組成。他們並不完全按照原作品的台詞配音,台詞由他們改編,加入了很多時下大學生宿舍流通的令人捧腹的口頭禪式詞語,極富幽默感和感染力,諸如“我勒個擦、加勒個油、不給力啊、濕父”等。cucn201的作品在優酷首發,強大的專業配音以及爆笑的台詞使得作品一周時間點擊率便超過了一百萬,成為優酷網最熱門的視頻。“給力”一詞由此更加流行,得到了網民的熱捧。

“話說跟著更新看《日和》的時候覺得給力這個詞特別有意思,於是看動漫的朋友之間經常說,沒過幾天開始滿大街的給力,頓時覺得這詞兒俗了……”有位網友如是說。

3、南非世界盃後大范圍流行

2010年南非世界盃決賽期間(2010年6月11日——7月11日),由於“給力”能很好地表達網友們看球賽的情緒,迅速受到廣大網友的喜愛和使用,“給力”一詞一夜爆紅,開始大范圍流行。“給力”或“不給力”,言簡意賅而又傳神,旋即風靡網路。

4、登峰造極:上了《人民日報》頭版頭條

2010年11月10日,“給力”出現在《人民日報》頭版標題中(《江蘇給力“文化強省”》),引發輿論強震。官方主動親近網路,既彰顯了網路民意之強大,也體現了社會的進步。

5、走向世界:登上了美國《紐約時報》

紐約時報介紹說,“給力”在中國網路中意味著“酷、真棒、爽”,在很多媒體報道和網路交談中被頻繁使用。更“給力”的是,這個詞已經被別出心裁的中國網友音譯成英語“gelivable”。還有網友根據“給力”造出一個新的英文單詞——ungelivable(不給力)。

三、“給力”流行的原因

2011年7月16日,筆者網路搜索“給力”一詞,相關結果約1億,可見“給力”仍在頻繁使用。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給力”一詞如此流行呢?

(一)“給力”反映了我們的時代精神

這是一個給力的年代。眾所周知,改革開放以來,勤勞的中國人越來越富有,日子越過越好,國家也越來越富強,中國的發展日新月異,令世界矚目,這是一件很給力的事情。2010年南非世界盃決賽更是體現了一種向上的活力和競技精神。日本動漫《西遊記:旅程的終點》內容已是十分搞笑,cucn201配音組的中文配音“不給力呀老濕!”更是輕松俏皮,令人忍俊不禁。“給力”一詞跟我們的時代精神吻合,並且是正面、積極的精神。此詞深受活力四射的年輕人尤其是男性公民的青睞也正是這個原因。

我們的年代也需要給力。在這個向上發展的年代,我們聽膩了“杯具、囧、雷人”等帶有負面情緒的網路語言,我們需要“給力”來振奮我們的民族精神。人民日報讓“給力”上了頭版頭條實質上也從正面引領了網路語言。

(二)“給力”一詞生動形象,涵義豐富,好用好懂

“給力”具有現代漢語詞彙的典型特點。我們知道,在現代漢語中,雙音節詞占優勢,動賓型是復合詞五大基本結構類型之一,“給力”正是動賓結構的雙音節詞。而“給力”的構成語素“給”和“力”又是現代漢語的常見基本語素,“給力”可以根據字面理解為“給予力量”,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可以根據具體語境有許多引申義,使得“給力”一詞涵義豐富,很多場合都可以使用,有豐富的表現力,無論是詞彙豐富還是語言貧乏的人,都可以拈來一用,受眾也很容易意會。“給力”一詞好用好懂,所以深受大眾喜愛。

(三)“給力”有別於一般的網路詞語

網路語言是網民們為了提高網路聊天的效率或某種特定的需要而使用的標准語的變體。網路語言大致有如下類別:

1、字母類:BT(變態), GG(哥哥), BF(boy firend的縮寫)等。

2、符號圖形類:用“:)”表示微笑,用“:D”表示大笑;QQ聊天中有豐富生動的動畫圖片,如一個揮動的手代表“再見”,冒氣的杯子表示“喝茶”等。

3、數字類:55(嗚嗚),88(再見),7456(氣死我了)等。

4、合音類:醬紫(這樣子),表(不要)等。

5、諧音漢字類:神馬(什麼),腫么(怎麼)、粉(很)等。

6、舊詞新用:灌水(在網路論壇濫發沒什麼內容的文字),恐龍(醜女),青蛙(醜男),白骨精(白領+骨幹+精英),還有樓主、樓上、樓下、潛水等,賦予傳統詞語特殊的含義。

7、網路新詞:菜鳥(網路新手)、見光死(網戀一見面就完蛋)、置頂、雷人、給力等。

上述第1-5類都有相應的原形詞語,屬標准語的網路變體,口語和正式的書面語中仍用原形詞語,所以它們難以擴展到網路外的其他交際場合而流行開來,更不可能替代原形詞語;第6類多在網路環境使用,為了取得形象詼諧的效果;第7類網路新詞,許多也是只有網民們才懂,象“雷人、給力”等在口語中也可以說且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網路新詞真是少之又少。從語言學的角度看,“給力”無論是在網路中,還是在口語中,都算是個涵義豐富、生動傳神、沒有其他詞語可准確替代的詞。

(四)各類媒體是“給力”流行的必不可少的媒介

中國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帶來電視、網路的普及。“給力”的流行,首先得力於網路。接著,報紙、電視等媒體紛紛跟上。如果沒有網路、電視、報刊等媒體的介入,“給力”一詞無法流行開來。

“給力”作為網路新詞,因上述多種原因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其使用至今仍有擴展之勢。“給力”作為2010年、2011年最流行的詞,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的變化,是我們的時代奏出的一個強有力的音符。大多數網路語言的狀況是:在短暫流行後被人們迅速淡忘。網路流行語“給力”到底能夠被人們使用多久?它有可能在漢語語言系統中保留下來嗎?這只能讓時間去檢驗了,我們拭目以待。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有流行語存在,說明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充滿生氣,不是死水一潭,是值得大家慶幸的事情。

『貳』 怎樣發揮退休老師的作用

一、 加強組織建設,健全工作網路
關心下一代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教育部門義不容辭的職責。幾年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以及省關工委、省教育系統關工委制訂的《工作規則》和《基本要求》等文件精神,把關心下一代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列入局黨委工作的議事日程,一是局黨委高度重視我市教育系統關工委的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每學期至少研究一次關工委工作,聽取局關工委工作的匯報,局黨委主要領導親自兼任局關工委主任,明確黨委副書記具體分管關工委工作和老幹部工作。教育局關工委、老教師志願者服務團、市離退休教師協會「三位一體」,合署辦公,共同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聘請了原在教育部門擔任過黨政領導職務,並熱心於關心下一代事業的老同志任常務副主任或志願者服務團副團長,還選取了一名年輕的中層幹部(負責學校德育工作的基教科副科長),進入局關工委工作,聯系協調局關工委與相關部門及學校之間的工作,完善了全市教育系統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關心下一代工作組織網路,做到關心下一代工作校校有人抓,事情有人做,活動能開展。二是教育局關工委和各學校關工委每年都制訂年度工作計劃(或工作要點),年終都要進行工作總結,局行政把學校關工委工作也列入了學校年終綜合考評的內容。三是經常組織參與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老教師進行理論學習,不斷提高認識水平,能與時俱進,配合教育局的中心工作開展有關活動。幾年來,我們都選派老同志參加省教育系統關工委舉辦的骨幹培訓班,2008年,選派了4名同志參加省里的學習,同時又選派了9名老同志參加了我市組織的關工委領導幹部培訓班的學習,進一步增強老教師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最近幾年,我們在省教育系統關工委、靖江市關工委組織下,先後又有8名老同志去湖南、貴州、海南、廣東等省及我省的崑山、南通等市參觀學習 ,取人之長,不斷提高我局關工委的工作水平。
二、動員和組織更多老教師參與關心下一代工作
近幾年來,我們與市離退休教師協會及老教師志願者服務團一起,動員和組織身體較好,尤其是剛退下來的學校老領導、老教師參與關心下一代工作。2008年我市有48位教師退休,除2人退休後不在靖江,其餘均加入了學校關工委或老教師志願者服務隊。我們還與市協會及有關學校一起,調整了8個志願者服務隊的隊長,對能正常開展工作的育苗聯系點(校外輔導站)進行總結推廣,如新橋鎮的三太村,新橋村,馬橋鎮的朝西村、新市村、生祠鎮的東進村,城南辦事處的蓮沁小區,濱江新區晨陽社區,靖城街道辦的小關廟新區、城北社區等,將他們開展活動的情況及時在靖江市關工委《情況簡報》上予以報道,同時在2008年10月中旬又與市關工委一道召開了「育苗聯系點」工作推介會。據統計,我市已有62%的退休教師投身到關心下一代工作中來,有200多個育苗聯系點能正常開展工作。為進一步調動老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在局行政的關心支持下,每年暑假期間、老年節、春節都對離休教師、69歲、79歲及80歲以上的退休老教師進行看望或慰問,平時,離休教師或退休的校級領導生病住院,我們都與市離退休教師協會有關領導一起,前往醫院看望慰問,一年中,教育局總要花去15多萬元左右的經費。我們深深體會到要老教師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我們也必須配合局領導做好尊重關愛老一代的工作,這樣才能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三、關愛弱勢群體和特殊群體
關愛弱勢群體和特殊群體,是實現社會公平,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事關民生的大事。我市教育系統,各級關工委在黨委、政府的領導和各有關部門支持下,在市關工委的指導下,在積極組織、配合、參與、推動關愛弱勢群體和特殊群體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深入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
近幾年,我們對全市學齡孤兒、殘疾、外來務工子女和留守兒童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調查。一是召開專題會議,統一思想認識,進行業務輔導,明確工作任務。採取條塊結合,屬地包干,進家入戶和進校入班的方法,摸清底細,掌握第一手資料。二是分類統計,逐個建檔。設計統一的調查表格,進行歸類統計,逐個建立台帳資料。三是分析研究,撰寫報告。我們與市關工委一道在普遍調查,掌握基本情況的基礎上,根據實際,又選擇1~2個典型,進行重點調查,深入了解弱勢群體和特殊群體的特殊情況和特殊需要,並結合普遍調查的情況認真分析,分類研究,寫出調查報告,提出意見和建議,送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幾年來,我們與市關工委一道分別撰寫了《關愛孤兒成長是全社會的責任》、《全市外來務工子女教育與管理的現狀不容樂觀》、《重視留守兒童工作,關注留守兒童成長》和《全市殘疾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情況》等專題調查報告,得到了市領導的高度重視,並在靖江《情況交流》上刊登,為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提供了決策依據。
(二)精心組織,密切配合,傾心辦實事、做好事
1.關愛殘疾兒童方面:
我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前身是靖江市聾啞學校。雖起步較早,但受體制和機制的制約,前幾年僅有不到10名聾啞學生就讀。這一狀況妨礙了我市特殊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經過深入調研,我市決定整合教育資源,在原城北初中新建教學大樓,將聾啞學校於2007年初實行整體搬遷,並更名為靖江市特殊教育學校,確保秋學期對外招生。為了擴大特殊教育學校的影響,我們與市關工委一道於2007年暑假牽頭組織了靖江市特殊學生夏令營,組織聾啞學生參觀盲人按摩館、肢殘青年創業實體、聾啞人個人網站、殘疾人就業基地、新世紀造船、新時代造船公司和靖江濱江新城區。這一活動在靖江電視台、泰州電視台報道宣傳後,在全社會引起了極大的反響,2007年秋學期,市特殊學校招生時一下子增加了40多名智障兒童。
在抓好特殊學校學生學習的同時,積極為家庭困難的學生捐款捐物,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2007年12月3日,由市關工委牽頭以紀念世界第16個殘疾人紀念日為契機,我們又聯合市殘聯、團委、婦聯等部門舉辦了「愛心暖人,真情助殘」大型募捐活動,得到了全市各界人士的熱烈響應,活動現場共收到募捐近20萬元。活動後,還有不少私企老闆給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生送去棉衣、棉被和毛線衣,為他們改善了學習和生活條件。這一活動的開展,在全社會引起了強烈的共鳴,全市上下掀起了資殘助殘的熱潮。
2.關愛留守兒童和外來務工子女方面
據調查,我市有留守兒童8000多人,其中父母雙方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4000多人,外來務工子女1200多人,為做好這兩部分弱勢群體的教育與管理工作,我們在市文明委、關工委的指導下,整合各方力量,努力構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留守子女、外來務工子女自我教育的「四位一體」的工作格局,做了大量的工作。
做好留守子女的教育、管理工作。我市新橋鎮中心校關工委、西來鎮中心校關工委在留守子女教育管理方面有較好的做法和經驗,我們又積極加以引導,並對全市各校進行推廣指導,幫助總結留守子女教育管理方面的經驗,探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教育與管理的方法,即三知(知道個人情況、家庭情況、學校情況)、三多(多談心溝通、多參加留守子女集體活動、多到留守子女家中走訪)、三溝通(定期與留守子女父母、託管人、教師聯系溝通)、兩卡一簿(即聯系卡、健康卡和相關情況記載簿)。選聘有愛心和責任心的老教師牽頭負責,建立育苗聯系點(校外輔導站),定期組織留守子女開展學習、娛樂等有益身心的活動。為使新橋經驗在全市得到有效推廣,市文明委、關工委又及時召開了全市關愛留守子女推進會,全市各鎮(園區)、學校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通過看現場,聽介紹,把會議精神化為工作動力,使全市關愛留守子女工作邁上新的台階。一是落實代理家長制度,建立關愛組織。加強「社會媽媽」代管工作。全市涌現出了百餘名「社會媽媽」,她們不僅給留守子女物質上的幫助,更多地給予了心理、生活和學習上的關心、教育、引導和幫助。加強「五老」志願者服務團代管工作。組織「五老」志願者開展「大手拉小手」留守子女代管活動,我市有30多位教師擔任了「社會媽媽」,有近50位老師參加了代管活動。積極探索以班級或行政村組為單位成立「留守子女」小家庭,以年級或學校為單位建立「留守子女」大家庭,定期開展活動,引導留守子女逐步形成樂觀向上的心理狀態,提高學習和生活能力。二是突出文明關愛重點,促進健康成長。開展留守子女健康關愛行動,在市關工委的大力關心支持下,由我市華山醫院免費為全市留守子女體檢。開展留守子女文化關愛行動,組織有關部門向留守子女捐贈書籍。開展留守子女假日關愛行動,組織他們進行文體、書畫等知識培訓。三是整合各類社會資源,拓展活動陣地。開辦留守子女家長學校。全市已建立了12所「留守子女家長學校」,為關愛工作安全有保、學業有教、親情有護提供了重要渠道。建立關愛留守子女之家。選擇一些硬體設施較好、文化活動豐富的農家書屋,成立關愛留守子女之家,聘請老教師志願者擔任代理家長。充分發揮教育基地作用。全市18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全部向留守子女免費開放。發揮「五老」的特殊優勢,開展結對幫扶、結對幫學、結對幫困。2007年8月份,泰州市文明辦進行了專題調研,並將我市的經驗做法在省市有關媒體上推介。
做好外來務工子女的教育管理工作。對外來務工子女,我市各學校均一視同仁。為照顧外來務工子女就近就地入學,我們明確了真武小學、城南小學、紅衛小學、長里小學和第四中學作為外來務工子女就讀學校,同時規定,全市各級各類學校不得拒收外來務工子女,外來務工子女享受本市學生同等待遇。
外來務工人員一般文化水平不高,經濟條件不好,其子女大多學習成績較差。根據這一實際情況,我們借鑒關愛留守子女教育和管理的經驗,開展了結對幫輔活動,即生活上多關心、學習上多幫助、平時多交談。學校還與任課教師簽訂責任書,要求教師要把外來務工子女當作自己的親人,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糾正一些偏差行為,努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特別是把外來務工子女的入學率、鞏固率作為學校考核教師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從而基本杜絕了輟學現象。還發動老教師在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假日內登門進行輔導,今年2月26日《泰州日報》頭版頭條報道了我市紅衛小學20餘名教師關心外來務工子女入學「一個不能少」的事跡。
3.關愛孤兒方面
2006年底,市關工委在市委常委會討論關工委工作時,匯報了我市孤兒的教育管理情況,引起了市委主要領導的高度關注,要求市有關部門一定要做好孤兒的關愛工作。分管關工委工作的相關市領導會後多次召集有關部門負責人會議,討論資助孤兒工作。一方面向全社會發出關愛孤兒的倡議,一方面通過行政推動,著力解決孤兒的救助問題。市政協發動委員捐款15.2萬元,用於資助全市103名孤兒。不少私企老闆,不但自己帶頭捐款,還發動員工捐資助孤,東華測試老總個人捐資3萬元,職工捐資2.7萬元,新橋鎮馬全章成立了寒山助孤基金會,靖江特鋼公司成立了長新愛心基金會,還有不少好心人打電話給關工委要求「認養」孤兒,請關工委幫助物色「認養」對象。目前,全市已有20名孤兒被好心人「認養」。市民政局也對全市沒有被認養的孤兒全部實行了「五保戶」待遇,確保了我市孤兒真正做到有衣穿、有飯吃、有學上。此外,市政協還設立獎學基金,激勵孤兒好好學習。2007、2008年度對全市獲得獎勵的三好生、優秀生、進步生以及中考、高考錄取高一級學校的70多名孤兒頒發了40000多元獎學金,關愛、幫助孤兒的許多具體工作都是由老教師們協助做好的。
4.關愛失足青少年方面
在市關工委及司法等部門的指導幫助下,我們緊緊抓了兩個環節,即向前延伸,開展預防青少年犯罪;向後延伸,開展預防失足青少年再犯罪。我們的做法主要是「7個幫教」:一是案前幫教,充分發揮法制副校長作用,每年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二是庭內幫教,在審理未成年人案犯時,讓「五老」參與旁聽,配合法官在庭審時進行法制教育;三是獄中幫教,每年春節、中秋到省少管所對靖江籍失足青少年進行愛心幫教;四是親情幫教,安排未成年案犯的父母與子女見面,召開失足少年家長座談會,進行親情幫教;五是書信幫教,開展與失足少年的書信往來,讓其匯報獄中表現和勞績情況;六是責任幫教,與失足少年家長簽訂幫教協議書,明確相關責任;七是結對幫教,對緩刑和勞教釋放的失足少年和社區矯正對象配備「五老」,尤其是老教師進行一對一的幫教。由於採取了一系列的跟蹤幫教措施,我市未成年人犯罪率得到了有效控制,2006年我市未成年犯罪人數為87人,2007年只有66人,下降了24.1%;重新犯罪的2006年是4人,2007年是零紀錄。
近幾年來,我局關工委與市及有關鎮、校關工委一道組建關愛工作小組,注重關愛邊緣少年與問題學生。2008年中我市有兩所學校的三名中學生犯有嚴重錯誤,甚至有違法犯罪行為,學校要開除、政法部門要拘捕,我們了解情況後,及時組建幫教小組,對這些還未成年的中學生進行耐心的教育,經常找他們談話、深入班級了解情況,通過幫教這幾名學生均有轉變,現在學習認真了,行為習慣變了,一句話,就是變好了,使其得到免訴和緩訴。《中國火炬》、省《關心下一代周報》、《泰州日報》等報刊以《三年大手拉小手,失足未成千古恨》為標題報道了我們與市關工委做好關愛工作的經驗。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全面關愛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1.緊扣主題教育,扎實開展宣講活動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們與市關工委一道建有一支比較成熟的志願者宣講隊伍,常年堅持深入教育一線,開展有針對性的義務宣講。例如,進行《未成年人保護法》巡迴宣講。2007年5月16日,我市舉行了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巡迴宣講啟動儀式後,宣講團用一個月的時間分赴全市各中小學校,宣講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內容、意義以及如何維護未成年人自己的合法權益和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利益,營造了全社會關愛、保護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圍。再如,進行「知榮辱,樹新風,促和諧」主題宣講。在深入開展「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同時,結合黨的十七大召開、香港回歸10周年、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改革開放30周年、建軍80周年、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等重要活動和重大節慶,組織開展系列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加強了我市青少年愛國主義、理想信念和革命傳統教育。今年我們還結合「五四運動」90周年、建國60周年繼續開展宣講活動。
2.創新工作載體,利用校園網路資源,開展青少年網上夏令營活動。
網路既給青少年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方便和快捷,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沖擊。特別是營業性網吧里,帶有黃色和刺激性、暴力性的網路游戲誘惑了無知的青少年,使他們沉迷於網吧,深受其害,不少未成年人為此誤入歧途。我們與市關工委及相關部門一起,採取了「疏」、「堵」相結合的方法,一方面對全市城鄉85家網吧、50家電子游戲室,選派140名「五老」,其中有30多位老教師進行義務監督,一方面通過開放「校園綠色網吧」,注重培養青少年健康上網觀念,堅持正面引導。由市關工委倡導,我們在電信公司、中國靖江網大力支持下開展了利用校園網路資源,集科普知識、競答、徵文競賽、電腦繪畫、網上投票為一體的網上夏令營活動,讓廣大學生了解國家大事,世界動態及各行各業的發展狀況和趨勢,古今中外的歷史文化、名人軼事、天文地理等,使青少年學生開闊了視野,拓寬了知識面。據統計,四年來共有6.2萬名學生參與了該項活動,靖江網上夏令營的專題點擊率超過了90萬人次。經過評比,共有420名學生分別獲取「網上小博士」、「網上小記者」和「網路之星」榮譽稱號,幾十所學校被評為最佳組織獎和優秀組織獎。這一活動得到了青少年學生家長的歡迎,也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由於網上夏令營活動的內容每年出「趣」又出「彩」,使一些青少年改掉了沉溺於網路游戲的壞習慣。
3.深入開展讀書活動,著力營造書香氛圍
為積極營造學習氛圍,活躍校園文化,豐富少年兒童課餘生活,2007年4月至9月,我市文明辦、關工委、教育局聯合舉辦了為期五個月的少兒讀書系列活動。按照「全員參與、以校為點、輻射家長」的思路和「內容充實、形式多樣、積極創新、持之以恆」的要求,精心設計開展了以下主要活動:一是讀書格言書法比賽。活動面向全市中小學生,由學生自創讀書格言,並開展現場書法比賽,活動在4月23日舉行的讀書節啟動儀式上進行,獲獎作品刊登在靖江日報上。二是「同在陽光下」愛心捐贈貧困學生活動。發動有關單位向我市未成年人弱勢群體捐贈書籍。活動中共向全市留守子女和孤兒捐獻了價值5萬余元的各類書籍。三是舉辦課本劇表演比賽。5月29日至31日,我市舉行了全市中小學、幼兒園課本劇(童話劇、小品)比賽。本次比賽分小學、中學、幼兒三個組別進行,共有63個節目參加了比賽。四是舉辦中華成語精短故事演講比賽。活動採用層層選拔淘汰賽的形式,最終有36名選手進入了決賽。五是舉行讀書指導課觀摩。舉辦全市讀書指導課觀摩,分低、中、高年級不同層次,面向全市教師和家長開課,普及讀書指導方法。六是開展讀書徵文活動。組織學生參加由江蘇省文化廳組織的「紅領巾讀書」活動以及「新華杯」《閱讀年選》讀後感徵文活動,獲獎徵文在新聞媒體集中刊發。形式多樣的少兒讀書活動優化了校園文化環境,促進了學生素質提高,對構建學習型校園、學習型家庭、學習型社區,營造和諧社會文化氛圍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4.精心設計「七彩之夏」,豐富暑期文化生活
按照全省「七彩的夏日——未成年人暑期系列活動」的要求,在市文明辦的指導下,局關工委設計了我市「七彩之夏」暑期系列活動方案,並自始至終參加了有關活動的牽頭組織工作。一是「紅領巾與八一軍旗同行」走進軍營主題活動。2007年8月中旬我們組織了部分老教師與學生代表走進63707部隊。活動中,來自全市各學校的讀書標兵、留守子女和孤兒代表,觀看了遠望二號船的宣傳教育片,聽取國防知識講座並登上部隊遊艇,游覽長江水域,參觀遠望號測量船。二是開展「爭做良師益友,相伴孩子成長」系列活動。邀請全國著名青少年教育專家「知心姐姐」盧勤來靖作「把孩子培養成財富」主題講座,向全市家長傳授教育孩子健康成長的方法。組織教師代表、讀書標兵與「知心姐姐」座談,探討教育和學習方法。舉辦全市少先隊輔導員培訓班,邀請中國少先隊工作學會名譽副會長張先翱教授和省少先隊工作學會的成員徐國英兩位專家來靖,分別講授如何開展好學校少先隊活動和貫徹《少先隊工作實施綱要》,來自全市18個學校的近60名少先隊輔導員參加了培訓。三是舉辦「開啟文化之旅,打開藝術之門」主題活動。以「手拉手讀好書好報,心連心寫知心書信」為主題,舉辦首屆少年兒童書信比賽活動,引導少年兒童讀好書好報,用書信表達自己的真摯感情。四是開展「同在藍天下,攜手共成長」主題活動。各校關工委還組織老教師與青少年學生開展「老少同樂」、「老少同講(童年)」的活動,2008年暑假還先後舉辦的留守子女、殘疾兒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夏令營活動。我們還與市關工委一起在與金色陽光酒店聯合舉辦了城鄉兒童手拉手活動。
五、就地取材,進行實在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
郁建興是從我市走出去的「世界和平衛士」,在郁建興於伊拉克武器核查中不幸殉職以後,這幾年中,我們與郁建興小學、中學時代的母校——土橋小學、土橋中學的關工委一起,每年清明節前,與郁建興小時候的任課教師(大都已退休)和這兩所學校的學生開展了「從小就聽黨的話,長大一心跟黨走」、「繼承先烈遺志,長大報效祖國」、「學習郁建興,做孝親敬老的好少年」,接過郁建興中隊(由省少工委命名)的旗幟,當郁建興中隊的好雛鷹等系列教育活動,教育一批又一批的少先隊員努力學習,奮發圖強,立志成才,報效祖國,還發動和組織全市所有學校的學生觀看「郁建興」的專題片,有些學校關工委還組織學生到土橋中、小學開展學習郁建興的活動。
我市離休幹部蘇中武同志(曾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撰寫了了《竹林峰火》等革命回憶錄,還自籌資金創辦了「竹林人家」,成了我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暑假,我們都與有關學校關工委一起,組織學生前去參觀學習,組織小記者前去采訪,聽蘇爺爺講過去的革命斗爭故事,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教育青少年學生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
劉國鈞故居、靖江革命烈士陵園也是我們組織學生常去的地方,並且關工委的老同志還把自己了解的情況講給學生聽,組織培訓生祠中心小學、孤山中心小學的小講解員,讓他們向前來參觀學習或祭掃的其他學校的學生進行義務講解和介紹。既培養了他們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和工作能力,同時讓更多的青少年了解過去、懂得現在,掌握未來。
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的三項主題教育活動中,我們又與生祠鎮東進村、生祠中心小學關工委一道,組織「五老」與青少年學生一起「走村路,訪村人,講村史,坐村車,看村景,畫村貌,嘗村果」的活動,讓青少年實實在在地看到了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在省關工委組織的歌頌改革開放成就的徵文競賽中,我市青少年學生所寫的徵文,得獎文章在全泰州市名列前茅,幾乎占泰州市大市的一半。
今年五四前後,我們將抓住「五.四」運動90周年的有利契機,由學校關工委組織開展有意義的紀念活動,同時大力宣傳,從我市走出去的青年科學家,2008年度被評為「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的宋征宇的優秀事跡,特別是他學生時代勤奮好學的「板凳精神」,教育當代中小學生勤奮學習,立志成人成才,將來能更好地報效祖國,服務人民,投身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去。
近幾年來,我們還與有關社區、學校關工委一道開展了一系列道德實踐活動,如在靖城街道辦小關廟社區開展「紅領巾觀察社區是與非」的活動,在實驗學校開展「中學生進網吧的利與弊」辯論賽,在城北小學、季市中心小學開展「傳承家規家訓,弘揚文明禮儀」「我與好習慣簽個約,家規家訓進千家」的活動,在西來鎮中心小學開展的「孝親敬老,從小做起」等等,我們都本著「就地取材,走出引進,優勢互補,講究實效」的原則,用身邊的人,身邊的事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理想、培養情操、提高道德素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取得了較為實在的效果。
六、以家規家訓為抓手,深入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活動
2006年9月,由市委宣傳部、文明辦等部門聯合主辦的家規家訓徵集評選活動,導向正確,切入點好、社會影響廣泛深遠,具有直接的感化、教育和啟示作用,為開展榮辱觀教育,推進和諧社會建設提供了載體,特別是對我市在「學趕蘇南,後來居上」的歷史進程中,以家風促民風,以民風促社會風氣,具有現實意義。我市在全國首開先河開展的家規家訓徵集活動,成為我市各校關工委學習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補充教材,同時也引起了全國多家媒體的關注,《新華日報》、《泰州日報》、新華網、新浪網和江蘇衛視等多家媒體及網站均給予了高度關注並報道。根據市文明委的要求,2007年我們將家風建設形成系列活動,寓家風建設於和諧家庭、文明家庭創建之中,大力宣傳推廣家規家訓的優秀作品,推動家規家訓走進家庭、紮根家庭,使重視家庭教育、實踐家規家訓在全市城鄉蔚然成風,為建設和諧靖江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市關工委以[2007]03號文件下發了關於在全市以家規家訓為抓手,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道德實踐活動的意見。教育局關工委召開了專門會議,提出了貫徹文件精神的具體要求,以老少同學,社區、學校共建為舉措,全市各校有效地開展了「文明禮儀伴我行」活動,涌現出一批像外國語學校、實驗學校、市三中、城北小學和季市鎮中心小學等先行單位。我市城北小學以吟誦「家規家訓」為主題的節目在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赴港演出中獲得了金獎。
幾年來,我們在關心下一代工作中,雖然做了一些事情,開展了一些有益的活動,但我們的工作,還有不足之處,如在家長學校和校外輔導站的建設方面,還未達到省教育系統關工委提出的要求。
關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經久不衰的事業。我們將以教育部、省、市關工委領導來靖視察指導為新起點,繼續發揮「五老」尤其是老教師的作用,繼續努力,積極做好關心下一代健康成長的工作,開拓創新,不斷進取,把我局關工委工作做得更好,再上一個新台階,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奮斗目標,為培養更多更好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叄』 劉統勛和劉墉誰的官大 我說的是到達頂峰的時候

都一樣,都是正一品。

1、劉統勛

劉統勛歷任刑部尚書、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及軍機大臣,按清朝官制,三殿三閣(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體仁閣、文淵閣、東閣)大學士為正一品,劉統勛是東閣大學士。

2、劉墉

劉墉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按清朝官制,三殿三閣(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體仁閣、文淵閣、東閣)大學士為正一品,劉墉是體仁閣大學士。

(3)法官劉國擴展閱讀:

主要成就:

1、劉統勛

自古以來漕運和治水都是國家大事。劉統勛自乾隆元年(1736年)隨大學士嵇曾筠赴浙江學習海塘工程,到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受命勘察疏通運河,前後督修河道、治理水患長達三十餘年。

期間始終秉公辦事,懲治貪官污吏,為國家挽回損失。同時興利除弊,按期完成堤壩運河的修築維護,為帝國長治久安提供保障,可謂治世能臣

2、劉墉

劉墉一生為官五十餘載,宦海沉浮,幾經起落,官職最高時做到體仁閣大學士,總體而言清正廉潔,繼承了父親劉統勛的衣缽,成為乾隆、嘉慶朝的重要大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劉統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劉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清朝官制

『肆』 夏朝與華夏經歷離別後,後代為什麼姓劉的多

夏朝是由黃帝部族裡的大禹所建立的。而黃帝是古代傳說中的人物,一般認為其主要活動在中原地區。可許多歷史文獻卻並不這么認為。《山海經》中多次提到黃帝的軒轅國,其位置在昆侖之西。《莊子》里說「昆侖之墟,實為帝之下都。」傳說中的黃帝,上則住在天上,下則據於昆侖山中。那麼就在夏朝與華夏經歷離別後,後代姓劉的變多了,這是為什麼呢?


姓劉的多了,首先是在西方周王朝,周王的兒子的冠軍季度,周程王戍卒劉邑(相傳他是的前居住的劉累,因為這個名字)的後代邑的名稱,劉形式吉星,有著這樣好的寓意,吉祥的名字姓逐漸變多也不足為奇。另一個說:東周,周光,汪集潘基密封他們的小兒子劉邑,被稱為劉康貢。他們的後代依依邑,是另一個姓劉。兩個姓劉的後代並沒有顯著的家庭,就是一個簡單的姓氏相傳而已

『伍』 劉,李,田姓的起源是什麼了

劉姓是中國最有影響的著名大姓之一。劉姓人群佔了5.4%。總人口約6500萬。為華人第四大姓,起源有;

1 出自祁姓,為炎帝堯陶唐氏之後。相傳祁姓是黃帝的後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後來祁氏被封於劉國,亦即今定州唐縣。其子孫以國為姓,相傳姓劉。史稱劉氏正宗,這就是陝西劉氏。

2 源出於杜姓。杜伯的孫子士會在晉國任士師,晉襄公死後,士會去秦國接公子雍回國繼位,因晉國國內有變故而留在秦國,其後世取姓劉(即「留」之意)。

3 出自姬姓,為周太後的後裔。相傳周武王去世後,周成王繼位,封王季的兒子於劉邑,其後裔以邑為氏,世代相傳姓劉,這就是河南劉氏。

4 出自他姓,為他族、他姓改嫁或賜姓劉。據史書主要的改姓記載有:

一 漢高祖劉邦實行和親政策,以皇室宗女嫁於單於為妻。依照匈奴的習俗,貴者皆從母姓,單於的子孫於是皆從劉姓。於是便生成這支劉姓。

二 匈奴在漢武帝時交戰敗北,分為了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歸順於漢,從此被賜漢姓為劉,這就是我同學知道的那個典例了,漢武大帝看多的緣故吧~。

三 據史籍記載,齊人婁敬在洛陽向劉邦獻入關中建都之策,得到劉邦的重用,劉邦稱帝後,賜姓劉氏,其後保持此姓。

四 又劉邦為了感謝項伯曾多次救助他,賜他劉姓,並對項伯的遺族多人封侯,皆賜姓劉氏。

五 還有東漢的王常,曾起兵反對王莽,在昆陽之戰中立大功,後被更始帝劉玄賜姓劉。

六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將鮮卑族的復姓獨孤氏改為漢字劉姓,成為當時大姓之一。其他入遷中原的少數民族也有改作劉姓的。

補充:這些大多是我查到的情況了,不過就自己多知道還要補充的一點是,祁姓是黃帝的後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而姬姓也是,甚至是黃帝本人的姓氏。黃帝是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為少典之子,本姓公孫,長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軒轅之丘(在今河南新鄭西北),故號軒轅氏,稱之公孫軒轅。國於有熊(今河南新鄭),故亦稱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族主要有兩大分支:一為顓頊族,二為帝嚳族。而上面所提到祁姓和姬姓都為帝嚳族,所謂同宗。但好玩的是我以前曾看到過記載說,匈奴族和鮮卑族同黃帝也有血緣關系,所以,凡出自匈奴族或鮮卑族的姓氏,均列入黃帝族系。所以說來說去,匈奴和劉邦本來就是一家人,老祖宗都是黃帝。哈哈~黃帝是傳說中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帝王,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中華百家大姓中有七十多個姓直接或間接來源於姬姓。據說他有25個兒子,其中得姓的有14人,共12姓(有同姓的,故14人有12姓),姬姓居首。
關於劉姓的尋根,也是一個生動的事例。史籍有兩種說法:一說劉姓起源於黃帝之子12姓中的祁姓,因帝嚳及其子堯為祁姓,故劉姓是堯的後代;二說劉姓出自周朝的姬姓。而《新唐書·宰相世系》在認為「劉氏出自祁姓」的同時,又說劉氏子孫中那位養龍的劉累的後代到了周朝被封為杜伯,稱唐杜氏,後來杜氏的後人中有位士會由秦歸晉,其子留居於秦,稱劉氏。不同的說法關涉到劉氏的起源地。若說被成王封於劉邑的劉氏,則其地在今河南偃師;若說留居於秦國的劉氏,則其地在今陝西鳳翔。對於這樣的問題,河南的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考察,最後認定劉姓的始祖為夏朝第13位皇帝孔甲的「御龍氏」劉累。劉累所居的邱公古城,在今河南省魯山縣的昭平湖風景名勝區內。這里尚存有邱公古城址、劉累墓等遺跡。這一研究結果很快得到社會有關方面的認可。現在,河南省平頂山市申辦2003年世界劉氏宗親聯誼會第四屆大會的承辦權,已獲成功,正在進行有關的籌備工作。

劉姓是中華民族的著名大姓,歷史悠久流長。劉(劉)字形從金從卯,本義是指斧鉞一類的兵器。劉又是古邑名。原始社會末期,帝堯第九子源明封於劉邑,建劉國,得劉姓,這就是我國最早的劉姓。因帝堯本姓祁,後人又稱這支劉姓為祁姓之劉。這支劉姓經四千多年的繁衍發展,自強不息,人丁興旺,名人輩出,創造了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逐漸成為天下劉姓的主體,並對中國歷史的發展作出了重要影響和貢獻。

田姓起源
一、來源有二 1、出自媯姓,媯滿之後,為陳氏所改。相傳帝舜當天子之前,帝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了他,讓他們在媯汭河邊居住,他們的祖孫有留在媯汭河一帶的,就是媯姓。周武王滅周後,建立了周朝,便追封前代聖王的後人,找到了帝舜的後裔媯滿(為帝舜之子商均的第32代孫)。武王封媯滿為陳侯,史稱胡公滿、陳胡公。據舜重華世系[僅供參考]A[計26代]據池陽《陳氏宗譜》B[計43代]據《永濟旅遊網-舜裔姓說》,在此之前的傳承關系有以下兩種說法:
A、1黃帝—2昌意—3顓頊—4虞幕—5窮蟬—6敬康—7句望—8矯牛—9瞽叟—10虞舜—11商均—12虞夏—13仲華—14太玄—15叔容—16隱翼—17端明—18景旭定—19勾較—20禹納—21靈冠—22德懿—23感亨—24餘念—25平仲—26越52世虞閼父—27胡公滿
B、 1黃帝—2昌意—3顓頊—4虞幕—5窮蟬—6敬康—7句望—8矯牛—9瞽叟—10舜(姚重華)—11商均—12夷伯—13強餘—14頡—15思—16友—17龍—18壽胖—19叔儀—20康仲—21祖媯—22發(謚思公)—23媯方—24振—25維—26壽固—27敖—28元捷—29偃—30姑益—31公允—32藺—33頊叔—34野—35無—36勝—37叔正—38獻子—39亞壽—40原壽—41夢延—42瘀遏父—43媯滿(胡公滿),在B中中又有將「友—龍」作為同一人的。
春秋時,陳桓公的弟弟陳佗在陳桓公死後殺死了太子免,自立為陳侯。太子免的三個弟弟長曰躍,中曰林,少曰杵臼,欲報殺兄之仇,就趁陳佗去蔡國時把他殺了。兄弟三人相繼為國君,就是陳厲公躍、陳庄公林和陳宣公杵臼。陳宣公晚年打算立寵姬所生的兒子為太子,就把先前所立的太子禦寇殺了。陳厲公躍的兒子叫陳完(為媯滿的第?代孫),他同禦寇的交情很好,禦寇被殺後他怕被株連,便逃到了齊國。齊桓公就將他封於田地。陳完因為逃到了齊國,不願用原來的國名為氏,遂以采地為氏,改稱田氏。傳至田和任齊國相國時,他將齊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為君,於是,姜姓齊國成了田氏齊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齊"。傳承關系是:

胡公滿—皋羊(申公)—突(孝公)—圍戎(慎公)—寧(幽公)—孝(厘公)—靈(武公)—燮(平公)—圉(文公)—鮑(桓公)—躍(厲公)—陳完(後改名田完,即田敬仲)。

田姓在延續過程中,田書之子孫占因伐莒有功,被齊景公賜姓孫氏。其傳承關系是:
田敬仲(陳完)——田稚——田昏——田文子——田桓子(無宇)——田書——孫占。

田姓由陳姓分出。值得一提的是,田氏代齊歷8君184年後被秦所滅,其子孫紛紛改姓。齊王田建的三子軫,後來在楚國為相,封為穎川侯,復改為陳姓。也有改姓王的

┌田升—田安(濟北王)—(王義)(王氏)—王莽
┌齊王(田建)—│
│ └田桓—改王氏
├法氏
│ ┌田嘉建(不食而死)
齊襄王(田法章)—├齊王(田段)—│
│ └田修建(落難後改姓王)
├田間

└田角

2、出自黃姓所改。明朝初年有輔佐惠帝的黃子澄,因廢削諸藩之權,而引起了靖難之禍,京師不久便被各諸侯攻破,黃子澄被俘獲,不屈而死,他的兒子為避禍而改名換姓為田終。後子孫也以田為姓,稱田氏,多在北京附近。

李姓的起源
李姓起源隴西,祖宗利真。
(姓氏來源〕有關李氏的姓源,從史書的記載看,均與李樹的果實李子有關。
《通志•氏族略•以官為氏》載:「皋陶……為堯大理,因官命族為理氏。」
《唐書•宰相世系表》載:「出自嬴姓, 陶之後,世為大理,以官命族為理氏。」
《元和姓纂》中也有記載,說李姓原是顓頊帝高陽氏的直系後裔。顓頊生大業,大業生女華,到女華之子皋陶之時,作了堯帝的理官。這位皋陶,也作咎繇,《管子•法法》:「皋陶為李。」尹知章注;「古治獄之官。」理官,即相當於現在的法官,專掌獄訟推斷。當時,盛傳以法官為姓的風氣,「皋陶為李」,自然也就以「理」為姓了。
以理為氏,後來為何變成了李呢?事情是這樣的,相傳商朝末年,紂王暴虐無道,沉湎酒色,使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皋陶後裔有個叫理征的人,出於一片忠心,直爽地進諫紂王,勸他改正,結果惹惱了紂王而被殺害。理征的妻子契和氏聽到了消息後,便帶著年幼的兒子利貞外出逃難。契和氏本是隱國(今河南淮陽)人,想回娘家,又怕連累家族,於是往西出奔,當逃跑到現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也就是伊侯曾經居住過,而後已經荒廢了的地方)時,母子二人飢餓難忍,疲憊不堪,尤其是小利貞,幾乎餓得奄奄一息。可是,這一帶荒無人煙,又怎能找到食物呢?幸好契和氏發現附近的野樹上還有一些「木子」(木本植物的果實,也就是樹上結的果),於是便採下來吃,就這樣,母子二人靠吃野果保全了性命。之後,他們逃往豫東,在離淮陽不太遠的苦(gu)音古)縣(治所在的今河南鹿邑縣東)安家落戶。為了感激「木子」的保命之功,也為擺脫紂王的追輯,又因理、李同音通用的緣故,自利貞開始改理氏為李氏。這就是李姓的起源。
縱觀歷史,李姓人氏大體出於兩大系源,一支在隴西,即今甘肅省境;一支在趙郡,即今河北省境。以這兩支為主,形成了中國李姓的源流,不斷向全國各地播遷,把李姓繁衍到全國的各個角落。據《李氏族譜》記載,在隴西這一源系中,出了李淵一家,他們建立唐王朝 之後,隨著王朝的強盛,李姓也日漸興旺。僅李淵一家,就分出39房之多。源於趙郡的那一源系,繁衍情況更甚,不在幾代的時間里,就成為當地的盛族。人數之多,佔地范圍之廣,壓倒了其他各姓,高居張、王、劉、趙諸大姓之上。以後,河北這支李姓家族,先後分成三組,西到山西,東至山東、安徽、南抵河南、湖廣,擴遷到更大的范圍。
李姓南遷,要早於其他諸姓。據《崇正系譜•李氏篇》考證,在唐高祖以前,尚無李姓南渡過江的記載。李姓南下,似在唐朝末年。《崇正系譜•李氏篇》曰:「其南來之祖,則溯始於唐之末年,有宗室李孟,因避黃巢之亂,由長安遷於汴梁,繼入福建寧化石壁鄉。」這就是說,李氏大約於公元880年前後舉族南遷。當時,唐末爆發規模盛大的黃巢起義。起義軍宣告:「黃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無恐。」即便如此,那些與唐王室同姓的李氏族人,還是大批南遷,到江南尋求偏安之地。

『陸』 非法學專業,如何備考2012司法考試

現在開始比較早了,可以等到今年考試結束之後在開始。然後要開始准備資料,司法考試輔導用書一定要准備;准備一套歷年考題匯編,最好是各科真題分類匯總的那種。然後准備一本重點法條,一本練習題。從基礎開始復習,從十月份開始復習,順利的話到過年的時候,也可以將第一輪完整的過一遍了。
看看前輩的經驗,找一個司法考試論壇,漫漫司考路,需要同伴同行。灋律教育網網路空間里有2010年司法考試高分通過尹志國(434分)訪談實錄,說了很多實用的方法,你可以去看看。

『柒』 繼承法的相關間題

繼子女與繼父母之間是否可以相互繼承遺產,主要看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是否形成了撫養關系,形成撫養關系的可以繼承繼父母的遺產,未形成撫養關系的,則不能相互繼承遺產。
所謂的撫養關系是指,繼子女受到繼父母的撫養教育,繼父母受到繼子女的贍養扶助。對此我們可做如下分析:
1、繼子女與繼父或繼母長期共同生活,實際上形成了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可以繼承繼父母的財產。
2、其生父或生母再婚時,子女已經長大成人,分居另過,或其生父、生母再婚後,繼子女未與繼父或繼母共同生活,而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撫養教育成人,繼子女對繼父或繼母也未盡過贍養撫助義務的,則不能視為繼子女與繼父母之間形成了撫養關系,繼子女也就不能繼承繼父母的遺產。
3、雖繼子女與繼父母共同生活,但繼子女的生活費用由其生父或生母供給全部或部分,或者繼父母對繼子女盡了撫養、教育義務,而繼子女對繼父母未盡贍養義務的,也應視為撫養關系形成,繼子女與繼父母間互有繼承權。
另外,繼子女繼承了繼父母的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生父母的遺產。

具體:
1. 應該從79年開始你母親和繼父共同生活開始----事實婚姻
2, 改姓與否, 並不影響
3. 沒有共同生活, 不影響繼子女關系, 但影響繼承
4. 不影響
5. 不影響
6. 好像你的兄弟都是長期和繼父共同生活的, 就有繼承權....可以代位繼承
7. 進到了一定的贍養義務, 你可以繼承一定的財產, 具體看協商或法官
8. 份額不在於戶口, 而在於繼承權. 但長期共同生活的話, 盡的贍養義務就多, 那麼適當多分也是應當的

熱點內容
浙江導司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20 21:35:58 瀏覽:697
法律責任的特點是 發布:2025-01-20 21:13:14 瀏覽:172
多措並舉開展法律援助 發布:2025-01-20 20:13:22 瀏覽:955
法院凍結汽車 發布:2025-01-20 19:39:02 瀏覽:447
鄭州名律師 發布:2025-01-20 18:42:13 瀏覽:519
中級經濟法只看郭守傑 發布:2025-01-20 18:40:48 瀏覽:501
新疆司法拍賣網 發布:2025-01-20 18:27:06 瀏覽:509
噪音擾民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0 18:10:15 瀏覽:906
刑事案件法院旁聽 發布:2025-01-20 17:42:50 瀏覽:486
職業衛生法律知識櫥窗資料 發布:2025-01-20 17:37:23 瀏覽: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