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對仲裁的監督
A. 勞動仲裁監督程序的相關規定是什麼
勞動仲裁監督程序的相關規定: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結案時,應填寫《仲裁結案審批表》報仲裁委員會主任審批;各級仲裁委員會主任對本委員會已發生法律效力的裁決書,發現確有錯誤,需要重新處理的,應提交本仲裁委員會決定;其他。
【法律依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條第一款
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一)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無管轄權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B. 人民法院對仲裁的監督有那兩種方式
一、仲裁裁決的撤銷(一)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條件和理由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1)沒有仲裁協議的;(2)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仲裁委員會無權仲裁的;(3)仲裁庭的組成或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4)裁決所依據的證據是偽造的;(5)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6)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另外,如果仲裁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人民法院應裁定撤銷該裁決。
提示:當事人申請撤銷裁決的,應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6個月內提出。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撤銷裁決申請之日起2個月內做出撤銷裁決或駁回申請的裁定。
(二)組成合議庭對當事人的申請及仲裁裁決進行審查;經審查,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做出不同的處理:
1、撤銷仲裁裁決
人民法院受理當事人提出的撤銷仲裁裁決的申請後,經審查核實,認定當事人提出的申請所依據的理由成立,即應當在2個月內裁定撤銷該仲裁裁決。如果當事人之間的糾紛並未解決,當事人可以重新尋求解決糾紛的方法,包括:(1)重新簽訂仲裁協議,根據重新簽訂的仲裁協議再申請仲裁;(2)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駁回撤銷仲裁裁決的申請
(1)人民法院經過審查未發現仲裁裁決具有法定可被撤銷的理由的,應在受理撤銷仲裁裁決申請之日起2個月內做出駁回申請的裁定。(2)對人民法院依法做出的駁回當事人申請的裁定,當事人無權上訴。(3)對於人民法院依法做出的撤銷仲裁裁決的裁定,當事人不能上訴,也不得申請再審。
3、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
人民法院受理當事人撤銷仲裁裁決的申請後,如果認為可以由仲裁庭重新仲裁的,可以通知仲裁庭在一定期限內重新仲裁,並裁定中止撤銷程序。仲裁庭拒絕重新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恢復撤銷程序。
二、申請不予執行國內仲裁裁決的情形
(1)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2)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3)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4)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5)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6)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提示:對涉外仲裁裁決的撤銷和申請不予執行的情形:
(1)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2)被申請人沒有收到指定仲裁員或者進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於其他不屬於被申請人負責的原因未能陳述意見的;(3)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與仲裁規則不符的;(4)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
三、申請撤銷仲裁裁決與申請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區別
1、申請的主體不同。法律*教育網
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主體,既可以是依據仲裁裁決享有實體權利的人,也可以是應承擔實體義務的人;而申請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主體只能是依據仲裁裁決應當承擔實體義務的人。
2、申請的期限不同。
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期限是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6個月內;而申請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期限是執行程序開始後,執行程序完畢之前。
3、申請的法院不同。
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應當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中級人民法院提出;而申請不予執行仲裁裁決則只能向受理執行案件的人民法院提出。
4、申請撤銷國內仲裁裁決與申請不予執行國內仲裁裁決的情形不同。
具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證據方面的情形。申請撤銷國內仲裁裁決側重於因證據問題導致實體仲裁裁決的錯誤,而申請不予執行國內仲裁裁決則側重於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二是能否包括適用法律錯誤情形不同。申請不予執行國內仲裁裁決可以以適用法律錯誤為由,而申請撤銷國內仲裁裁決則不能以此為由。
5、法律程序不同。
在撤銷仲裁裁決程序中,人民法院認為可以由仲裁庭重新仲裁的,應當通知仲裁庭在一定期限內重新仲裁;而在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程序中,人民法院不可以要求仲裁庭重新仲裁。
C. 法院對仲裁裁決的監督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法院對仲裁裁決的監督主要表現在襲決的取證和過程。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最後的執行力。如果產品沒有執行生效的話,你就可以申請法院對仲裁決定進行執行。
D. 人民檢察院對仲裁的監督
法律分析: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檢察機關是有權對法院審判實施監督的,檢察機關認為法院判決有錯誤的,可以指令法院對案件進行重審。 監督機構的確立,在實體上明確了監督機制的基礎,為程序上妥善運行監督機製做好了提前准備。對於現行法律中,監督程序不明確的缺陷,應當逐一通過法律法規進行闡明。對監督的提起方式、監督的機構和人員的組成情況和迴避情形、監督後發現違反法律規定應作出的處理方式、被監督者的救濟方式等問題進行明確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八條 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第九條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於不通曉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應當為他們翻譯。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雜居的地區,應當用當地通用的語言進行審訊,用當地通用的文字發布判決書、布告和其他文件。
E. 對仲裁監督程序是怎樣規定的
根據仲裁法的規定,仲裁程序主要分三個步驟:
(1)申請和受理。申請,是指一方當事人根據合同仲裁條款或事後達成的仲裁協議,將發生的爭議依法請求仲裁委員會進行仲裁的行為。提起仲裁申請是當事人為獲得仲裁、解決糾紛的一種請求,是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一種手段,也是仲裁機構行使仲裁權的前提。只有當事人提起仲裁申請,仲裁委員會才能受理案件。
受理,是指仲裁機構對當事人的申請進行審查後,認為符合受理條件,決定立案進行仲裁的程序。受理是仲裁程序的開始,是仲裁機構開始行使管轄權的標志。
(2)仲裁庭的組成。仲裁機構仲裁案件,不是仲裁委員會直接仲裁,而是通過一定的組織實現的,這個組織稱為仲裁庭。根據仲裁法的規定,仲裁庭組成有兩種組織形式:①獨任仲裁庭,即由一名仲裁員組成的仲裁庭。②合議仲裁庭,即由三名仲裁員組成的仲裁庭。仲裁庭的組織形式由當事人約定,仲裁員由當事人選定或委託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
(3)開庭和裁決。開庭是仲裁庭在雙方當事人和其他仲裁參與人參加下,對仲裁請求進行實體審理和裁決的活動。開庭是仲裁活動的實質階段。其目的是查清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確認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裁決是指仲裁庭在實體上對當事人權利義務作出裁斷。裁決是仲裁審理的最終程序,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
F. 現行勞動仲裁立法對仲裁監督程序是怎樣規定的
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結案時,應填寫《仲裁結案審批表》報仲裁委員會主任審批。仲裁委員會主任認為有必要,也可提交仲裁委員會審批。各級仲裁委員會主任對本委員會已發生法律效力的裁決書,發現確有錯誤,需要重新處理的,應提交本仲裁委員會決定。決定重新處理的爭議,由仲裁委員會決定終止原裁決的執行。仲裁決定書由仲裁委員會主任署名,加蓋仲裁委員會印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五條 裁決應當按照多數仲裁員的意見作出,少數仲裁員的不同意見應當記入筆錄。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數意見時,裁決應當按照首席仲裁員的意見作出。第四十六條 裁決書應當載明仲裁請求、爭議事實、裁決理由、裁決結果和裁決日期。裁決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印章。對裁決持不同意見的仲裁員,可以簽名,也可以不簽名。第四十七條 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第四十八條 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第四十九條 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一)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無管轄權的;(三)違反法定程序的;(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銷的,當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G. 司法對於仲裁的監督與支持的具體表現
司法來對仲裁的監督:
仲裁法 第五十八條自 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一)沒有仲裁協議的;
(二)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委員會無權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
人民法院認定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裁定撤銷。
司法對仲裁的支持,我認為是生效的仲裁裁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H. 法院對仲裁司法審查案件的審理
為維護仲裁的獨立性,法院在審理仲裁司法審查案件時應遵循有限監督原則,充分尊重仲裁的權威性與效率性,保護當事人選擇仲裁解決糾紛的意思自治,避免審判權對仲裁的過度干預。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仲裁司法審查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本規定所稱仲裁司法審查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申請確認仲裁協議效力案件;
(二)申請執行我國內地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案件;
(三)申請撤銷我國內地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案件;
(四)申請認可和執行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仲裁裁決案件;
(五)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案件;
(六)其他仲裁司法審查案件。
I. 一裁終局制度為什麼還能上訴
法律分析: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一裁終局制度是指當事人之間的糾紛,一經仲裁審理和裁決即告終結,該裁決具有終局的法律效力。裁決作出後,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但仲裁裁決並不是不受任何制約的,司法對仲裁進行必要的監督是國際通行的做法。
仲裁司法監督指的是人民法院對仲裁的「審查」和「控制」作用,也就是說,仲裁不是一個完全獨立的「自在物」,它在一定程度上還要受到法院的約束。
在我國目前的仲裁司法監督主要包括:撤銷仲裁裁決和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相應的,仲裁法和民訴法也賦予仲裁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和申請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權利。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和不予執行仲裁裁決以裁定作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九條 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裁決作出後,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裁決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銷或者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就該糾紛可以根據雙方重新達到的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一)沒有仲裁協議的;
(二)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委員會無權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
人民法院認定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裁定撤銷。
J. 仲裁委員會屬法制局監督,還是屬司法局監督
勞動仲裁委員會屬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下屬單位,由該局上級機關監督,不屬於司法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