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聯邦法院分類

聯邦法院分類

發布時間: 2022-09-12 18:28:29

Ⅰ 威克摩爾劃分為哪十六個法系

法系的概念

法系是西方學者根據各國法的特點、歷史傳統及其源流關系對法所作的分類。凡是具有某些共同特點和歷史傳統的,有著同一源流關系的法,就屬於同一法系。

法系,既不同於法的體系,也不同於法的歷史類型。

法系主要是根據法的內容和形式上的某些特點、法的傳統和法的源流關系的差異,對法所作的分類。

法系這一概念所注重的是根據法的某些外部聯系對法所進行的劃分,這種劃分並不揭示法的本質。

關於法系的劃分,在西方學者的著作中歷來眾說紛紜。按照美國學者威格摩爾的觀點,世界上先後產生過16個法系。按照法國學者達維德的觀點,當代世界的法系可以分為四類:

(1)羅馬日耳曼法系,即民法法系或大陸法系;

(2)普通法法系,即英國法系或英美法系;

(3)社會主義法系;

(4)其他法系,包括伊斯蘭法、印度法、遠東法(中國法和日本法)、馬達加斯加和非洲各國法。

其中民法法系、英美法系和社會主義法系是最主要的法系。按照另外許多學者的觀點,整個世界的法系可以分為五個:

(1)中華法系;

(2)印度法系;

(3)伊斯蘭法系;

(4)民法法系;

(5)普通法法系。

其中中華法系、印度法系、伊斯蘭法系基本上是法制史上的概念,例如中華法系主要是指中國封建製法。而民法法系和普通法法系則是至今仍然影響很大的兩大法系。

二、民法法系

(一)民法法系的含義、范圍和淵源

民法法系是以古代羅馬法,特別是以19世紀初《法國民法典》為傳統而發展起來的世界各國和地區的法的總稱。由於民法法系是繼承羅馬法而來的,所以又稱羅馬法系;由於民法法系首先和主要是指歐洲大陸國家的法,所有又稱大陸法系;由於大陸各國主要是採取成文法典形式,所以又稱成文法系或法典法系;由於民法法系也受到中世紀日耳曼法的影響,所以又稱羅馬--日曼法系,或羅馬--德意志法系。

屬於民法法系范圍的法,主要有歐洲大陸各國的法,如法國、德國、奧地利、比利時、荷蘭、瑞士、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大陸國家(即日耳曼語系和拉丁語系國家)的法。此外還包括世界上其他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法,其中主要是曾經作為法國、西班牙、荷蘭、葡萄牙等國殖民地的國家和地區的法,也包括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泰國、土耳其、衣索比亞等國的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前的幾十年的法,在很大程度是參照日本、德國等國的法制定的,因而也被認為屬於民法法系。

民法法系有三大淵源或支柱:

一是古羅馬法。這是民法法系的歷史淵源,民法法系主要是發源於古代羅馬法,受古羅馬法的影響;此外也受其他法的影響,因為中世紀羅馬法本身也受當時日耳曼法、地方習慣法、教會法、商法等的影響

二是《法國民法典》。

三是《德國民法典》。

(二)古羅馬法與民法法系

古羅馬法之所以對民法法系有重要影響,成為它的主要淵源,有著三個原因:

一個原因正如恩格斯所說,羅馬法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法律的最完備形式。」古羅馬是一個簡單商品生產十分發達的社會,羅馬法對這種商品生產的各種法律關系都作了極為詳盡的規定,因而它成為古代法中反映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最完備、最典型的法,也因此它能為後來大陸各國所繼承。

另一個原因在於古羅馬疆城非常遼闊,西歐、東歐和非洲的一些國家都在古羅馬的版圖之中,羅馬法是擁有世界霸權的法,是「商品生產者社會的第一個世界性法律」。因此羅馬法必然能對歐洲大陸各國的法產生重要影響。

第三個原因是羅馬法復興運動發端和發展於歐洲大陸國家。

(三)《法國民法典》與民法法系

民法法系的第二個也是最重要的淵源或支柱是《法國民法典》。從1803年3月15日到1804年3月30日,《法國民法典》陸續分編章以單行法的形式公布完畢,最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法典。法典共計2283條。拿破崙直接領導編纂工作,親自主持了討論法典草案的103次會議中的半數以上會議,直接影響和促進了很多條文的形成。1807年和1852年該法典曾先後兩次被命名為《拿破崙法典》,以紀念他的貢獻。《法國民法典》所以成為民法法系的支柱,主要原因在於:

第一,它是「典型的資產階級社會的法典」。羅馬法畢竟是古代的、以簡單商品生產為基礎的法典,而《法國民法典》則全面體現了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一系列基本原則,如民事權利平等原則、私有財產所有權無限制原則、契約自由原則等。

第二,法國革命對世界各國尤其是大陸各國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作為革命成果的《法國民法典》也相應地成為最有影響、備受效法的法典。

第三,同以往的法相比,《法國民法典》本身是一部立法技術高明的法典,它以簡明的、嚴謹的法的語言對資本主義民事法律關系作了全面規定,因而在長時期里最能反映資本主義社會的需要。

(四)《德國民法典》與民法法系

民法法系的第三個淵源或支柱是1896年制定、1900年生效的總共有2385條的《德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是《法國民法典》頒布後所出現的民法典中影響最大、最出名的法典。它雖然也是在《法國民法典》的強烈影響下制定的,但它同後者相隔差不多一個世紀,有許多新的特點和新的發展。它是在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以後產生的,適應了資本主義的新的社會需求。它在結構和風格上也與《法國民法典》顯著不同。因之,有些西方學者提出:在民法法系內部可以再分兩個支系:一個是以《法國民法典》為範本的法國法系,另一個是以《德國民法典》為範本的德國法系。可見《德國民法典》在大陸法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三、普通法法系

(一)普通法法系的含義、范圍和淵源

普通法法系是指以英國中世紀至資本主義時期的法為傳統而產生和發展的各國和地區的法的統稱。由於它主要是以英國中世紀開始出現的「普通法」(common law)為代表的,因而得名普通法法系,亦稱英國法系。美國法是普通法法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又稱英美法系。

普通法法系不象民法法系那樣固守羅馬法傳統和編纂法典,而是注重通過辦案遵循先例的形式,廣泛吸取日耳曼法和習慣法以及羅馬法和教會法的原則和思想,逐步形成起來的。

屬於普通法法系的,除英國法、美國法以外,主要是曾經屬於英國殖民地、附屬國的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法,如印度、巴基斯坦、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和亞洲一些採用英語的國家和地區的法。

英國法系的淵源有三個:普通法,衡平法,制定法。

(二)普通法與普通法法系

普通法是普通法法系的一個主要淵源。這里的普通法,不是在法的分類中同根本法相對應的普通法,而是從11世紀諾曼底人入侵英國後所逐步形成的普通法,即判例法。

判例法產生於法官的判決,是法官從判決中所揭示的原則,是法官創造的法。根據判例法,包含在某一判決書中的法的原則不僅適用於該案,而且往往作為一種先例,成為以後法院辦理同類案件必須遵循的准則,即「遵循先例」的原則。按照這一原則,上級法院尤其是最高法院的判決對下級法院具有拘束力。判例法歷史上最早是由威斯敏斯特法院的判決發展起來的。在11世紀以前,英國通行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日耳曼習慣法,教會法和羅馬法在當時也有一定影響。1066年諾曼底公爵入侵英國,王權得到加強。在王權加強的新情況下,英王派官員到各地巡迴審理案件,並逐漸建立了一批王室法院(後稱普通法法院)。這些官員和法院根據英王敕令、諾曼底人習慣,並參照當地習慣進行判決。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了一套適用於英格蘭全境的判例法,通稱為普通法。(三)衡平法與普通法法系

衡平法是普通法法系又一個淵源。衡平法就是英國法律傳統中與「普通法」相對稱的一種法,意指是公平的法。

衡平法從15-16世紀開始出現並與普通法平行發展。當時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的萌生和發展,出現許多前所未有的案件,原先的判例法即普通法以及普通法法院的程式,已不能處理這些案件。在這種情況下,根據英國封建法律傳統,案件在沒有先例可以遵循、得不到普通法法院公平處理時最後可以向國王提出申訴,由王室顧問、大法官根據公平原則加以處理。這種由大法官判決的案件所形成的判例法,發展到15世紀前後,就逐漸形成了一種與普通法並行的衡平法,並產生了與普通法法院並行的衡平法院,亦稱大法官法院。(四)制定法與普通法法系

制定法也是普通法法系的一個淵源。19世紀以前,英國法主要是以英國的判例法即普通法和衡平法為代表的。但是自19世紀以來,在英國,制定法特別是國會立法大量增加。這種情況在整個普通法法系是一種普遍現象,不能籠統地認為普通法法系只有判例法而一概不重視、不存在制定法。

四、民法法系與普通法法系的比較

民法法系與普通法法系的本質、經濟基礎和基本原則是相同或相通的。但由於各自產生和發展的歷史傳統不同,因而兩者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特點:(一)立法權的歸屬和法的淵源的比較

民法法系奉行只有立法機關才能立法的原則,不承認法院有創製法的作用,判例一般不被認為是法的一種淵源,下級法院不受上級法院判決的約束,法官只能司法、不能立法,不能充當立法者。在普通法法系,立法權實際上由立法機關即議會和法官分掌。議會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有關法律並授予行政機關有制定行政法規的權力,法官也有權創制判例法。普通法法系的判例法與制定法都是法的淵源,而判例法在很多情況下更是基本的淵源。

(二)法的體系的比較

民法法系的法的體系一般由憲法、民法、商法、刑法、程序法等部門法構成,實體法與程序法界限清楚。而普通法法系的法的體系的構成則不同,尤為明顯的是沒有民法法系中的民法這一重要而獨立的部門法。在普通法法系,有憲法、刑法、訴訟法,還有類似民法法系民法的侵權行為法、契約法、財產法、買賣法等。普通法法系的實體法與程序法往往結合在一起,實體法一開始就注意程序,連證據的提供方式也有嚴格的要求。

(三)法的分類的比較

在法的分類方面,民法法系承襲羅馬法傳統,把法分為公法和私法,而不是分為普通法和衡平法。普通法法系對公法與私法的區分並不嚴格。在英國,王室法院受理的案件都被認為涉及英王的利益,適用的法都是公法。但也有學者把法分為公法與私法兩大類,把憲法、行政法和刑法歸於公法,而把侵權行為法、契約法、財產法、家庭法等歸於私法。但普通法法系有普通法與衡平法的區分。學界有「羅馬法為私法之模範,英國法為公法之典型」之說。

(四)司法組織的比較

在司法組織上,民法法系的司法體系比較清楚,一般都有司法部、法院系統、檢察院系統,它們各司其職、界限分明;普通法法系則不然,如英國不設司法部,美國雖設有司法部,但司法部長同時又兼任檢察長。在民法法系,法官與陪審員組成合議庭;在普通法法系,陪審員不是合議庭的組成人員,陪審團只認定事實部分,法律問題由法官決定。在民法法系,沒有陪審團參加民事訴訟;在普通法法系,民事訴訟有陪審團參加。

(五)訴訟活動的比較

1、制度

民法法系採用審問制或訊問制,即法官通過訊問當事人,根據所查明的事實作出判決。法官有責任也有權力了解他想知道的事實證據,法官依靠當事人查清事實,但不受當事人提供證據的限制。在開庭審理過程中,法官居於主要地位,訴訟雙方不居主要地位,發言需經法官許可,有關證據在當事人不在場的情況下可以提出。普通法法系則採用辨論制或對質制,即在民事訴訟中由雙方律師、在刑事訴訟中由公訴人和被告律師擔當主要角色,法官不過是充當中立的裁定者。當事人負有舉證責任。證據必須在當事人在場的情況下提出,否則無效,當事人可以同對方證人在法庭中對質。在一般情況下,法官不能幹涉證據調查或擴大證據調查范圍,他受當事人提供的證據的限制,法官的作用是權衡擺在眼前的案件的證據。

2、方法

(1)民法法系開庭審判以案卷材料為主進行。而普通法法系開庭審判是以口頭訊問為主。一個是按計劃辦事,一個是摸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

(2)在適用法律時,民法法系的法官首先考慮成文法典如何規定。而普通法法系的法官首先要研究以前類似案件的判決,從中抽出適用於眼前案件的一般原則,然後對本案作出判決。

(3)民法法系的法院判決書一般比較簡明扼要,判決書的推理方式一般是大前提、小前提、結論,判決書最後署名是某某法院。

而普通法法系的判決書一般都很長,多的可達幾百頁;判決書的推理方式是從以往案例和有關制定法中歸納出一般原則,然後得出適用於本案的結論;判決書最後不是由法院署名,而是由法官個人署名;幾個法官共同審理一個案件發生意見分歧時,以多數人的意見作為判決的結果。

五、民法法系與普通法法系的融合

兩大法系雖然各有許多不同特點,但融合也在發生。

在立法權的實際歸屬和法的淵源方面,進入20世紀後,兩大法系的差別在逐漸縮小。民法法系雖然在理論上不承認法院有立法權,但實踐中法院在法的創制方面,亦即在解釋立法、填補立法空白、使立法具體化的過程中,也日益發揮重要作用。雖然一般不承認判例是法的一種淵源,但事實上由於存在上訴制度,下級法院進行判決時不能不考慮上級法院對類似案件的判決。近些年來有些民法法系國家的司法機關,如法國國家行政法院、德國聯邦憲法法院、瑞士聯邦法院、西班牙最高法院等,在某些方面也採用判例法或承認判例的拘束力。另一方面,普通法法系的國家進入20世紀以來,制定法大量增加,不少人更多地強調制定法優於判例法,認為判例法不能違背制定法,制定法可以修改、廢止判例法。

二次大戰以後出現了象歐洲共同體法這種兼有國際法和國內法特點的跨國法,共同體法不僅適用於成員國,也適用於成員國公民。在共同體法與國內法發生沖突的情況下,共同體法優先於國內法。特別是在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之後,共同體法成為英國法的一部分,並享有優先權。這就標志著英國法開始在某些方面同大陸法匯合。隨著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兩大法系出現了互相接近的趨勢。

當然,這些變化並不能說明兩大法系已趨於統一或必然統一,這些變化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還不可能從根本上消彌兩大法系的區別。由於歷史傳統和其他原因,兩大法系的某些重要差別還將在長時期內保存著,不會很快滅失。

Ⅱ 法律的分類和作用

法律按照不同的標准或角度,還可以進行如下分類: 1.國內法和國際法按照制定和實施法律的主體不同,可以劃分為國際法和國內法。作為國際法律關系主體的國家之間制定和實施的法律為國際法;一個國家制定並在該國實施的法律為國內法。 2.根本法和普通法 按照規定的內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可以把法劃分為根本法和普通法。規定國家和社會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以及國家機關組織和活動的根本法,又稱憲法;其他的為普通法。這種劃分法適用於成文憲法制國家。 3.一般法和特別法 按照適用范圍的不同,可以劃分為一般法和特別法。適用於一般的法律關系主體、通常的時間、國家管轄的所有地區的法律為一般法;適用於特別的法律關系主體、特別時間、特別地區的法律為特別法。 4.實體法和程序法 按照規定的內容的不同,可以劃分為實體法和程序法。規定的是主要權利和義務的法律為實體法,規定主要權利和義務得以實施的法律是程序法。 5.成文法和習慣法 按照制定和表達的方式不同,可以分為成文法和習慣法。國家機關制定的、以文字形式表達的法律為成文法,由國家認可的習慣為習慣法。 以上是世界上普遍適用的法的分類,還有隻在某些國家或地區適用的分類: 6.公法和私法 這是民法系國家適用的一種法的分類,不適用於普通法法系國家。現代西方法學著作一般認為,憲法、行政法、刑法、訴訟法屬於公法,民法和商法屬於私法。 7.衡平法和普通法 這是在普通法法系國家適用的一種法的分類。普通法在此是專有名詞,特指在ll世紀諾曼人征服英國後通過法院判決而逐步形成的適用於全英格蘭的一種法律;衡平法是從14世紀開始的,大法官法院的大法官們根據公平正義原則對普通法進行修正、補充而形成的一種調整民事關系的法律。 8.聯邦法和聯邦成員法 這是在復合制結構的國家中適用的一種法的分類。聯邦法是指整個聯邦立法機關制定的和在整個聯邦實施的法律,聯邦成員法是指由聯邦成員國的立法機關制定的僅在該成員國實施的法律。

Ⅲ 英美法系有無民法史

英美法系,又稱普通法法系或者海洋法系。是指以英國普通法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它首先產生於英國,後擴大到曾經是英國殖民地、附屬國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以及非洲的個別國家和地區。到18世紀至19世紀時,隨著英國殖民地的擴張,英國法被傳入這些國家和地區,英美法系終於發展成為世界主要法系之一。它們在法律分類、憲法形式、法院權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別。 英美法系的主要特點是注重法典的延續性,以判例法(簡單解釋判例法就是以前怎麼判,現在還是怎麼判)為主要形式。
主要特點
司法體系

(一)法院組織

1.英國

上議院是實際上的最高法院。

2.美國

雙軌制的法院組織。

美國有兩套法院組織系統:聯邦法院組織系統與州法院組織系統。

(二)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審查權

"馬布里訴麥迪遜"案件,確立了司法審查的憲法原則。

法系應用

法律的形式

(二)在法律的形式上,判例法佔有重要地位,從傳統上講,英美法系的判例法佔主導地位,但從19世紀,其制定法也不斷增加,但是制定法仍然受判例法解釋的制約。判例法一般是指高級法院的判決中所確立的法律原則或規則。這種原則或規則對以後的判決具有約束力或影響力。判例法也是成文法,由於這些規則是法官在審理案件時創立的,因此,又稱為法官法(judge-made law)。

除了判例法之外,英美法系國家還有一定數量的制定法,同時,還有一些法典。如美國的《統一商法典》、美國憲法等。但和大陸法系比較起來,它的制定法和法典還是很少的,而且對法律制度的影響遠沒有判例法大。

在判例法和制定法的關繫上,是一種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關系。制定法可以改變判例法,同時,制定法在適用的過程中,通過法官的解釋,判例法又可以修正制定法,如果這種解釋過分偏離了立法者的意圖,又會被立法者以制定法的形式予以改變。

法律的分類

(三)在法律的分類方面,英美法系沒有嚴格的部門法概念,即沒有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法律分類,他們的法律分類比較偏重實用。其原因有以下幾點:1、英美法系從一開始就十分重視令狀和訴訟的形式,這種訴訟形式的劃分本身就缺乏邏輯性和系統性,因此就阻礙了英國法學家對法律分類的科學研究。2、英美法系重判例法,而反對法典編纂,判例法偏重實踐經驗,而忽視抽象的概括和理論探討。3、英美法系在法院的設置上分為普通法院和衡平法院,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劃分從政治的角度看是國會和國王爭奪權利的表現,從法律技術的角度看是衡平法對普通法缺陷的修改和補充,衡平法是以普通法為基礎的。他的說明價值在於指出了一般正義和個別正義的沖突和矛盾。而沒有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的區分。因此,對涉及政治權力的案件和普通私人案件在處理時沒有明顯的區分。這也阻礙了對法律的分類,尤其是難以形成公法和私法觀念。4、在英美法系的發展過程中,起主要推動作用的是法官和律師。而且其教育方式也是以學徒制為主,這就決定了他們更加關系具體案件。而輕視抽象理論意義上的法律分類。另外,像前面所提到的,英美法系有悠久的劃分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傳統,盡管在他們那裡已經沒有普通法法院和衡平法院的劃分,但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區分仍然一直保留到現在。

法學教育

(四)在法學教育方面, 英美法系主要是美國將法學教育定位於職業教育,學生入學前已取得一個學士學位,教學方法是判例教學法,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畢業後授予法律博士學位(JD),而且各學校有較大的自主權,不受教育行政機關的制約。在英國,大學的法學教育和大陸法系有些相似,也偏重於系統講授,但大學畢業從事律師職業前要經過律師學院或律師協會的培訓,而這時的教育主要是職業教育,仍然受學徒制教育傳統的影響。

法律職業

(五)在法律職業方面。職業流動性大,法官尤其是聯邦法院的法官一般都是來自律師。而且律師在政治上非常活躍。法官和律師的社會地位也比大陸法系高。

Ⅳ 美國的眾議院和參議院有什麼不同各自是怎麼劃分的

美國眾議院為美國國會兩院之一,另一院為參議院。美國每一州以人口為基準在眾議院中行使代表權,但各州至少有一名議員。院內議員總數經法律定額為435名。眾議員一任兩年。眾議院主席稱之為發言人(the Speaker)

兩院制國會的起源是因為國家的創建者希望擁有一個貼近且跟隨民意公論的「人民議院」;以及與一個較為慎重且具貴族氣派的參議院,以防護集體情緒的狂亂。憲法規定法律之通過須經兩院允許。

眾議院一般被認為較參議院更具黨派色彩。憲法制定者中有很多人企圖讓參議院(一開始是由州議會選舉)成為公民直選的眾議院的制衡機構。於是「建議與同意」權(如批准條約的權力)授權僅由參議院單獨行使。眾議院也有其獨有的權力:倡議歲入法案之權、彈劾政府官員、以及在選舉人團僵持不下時選舉總統。然而,所有這些權力都可由參議院反制(counter-check)。參議院一般較眾議院及眾議員更具威望。參議員任期較長、人數較少、且(多數情況下)較眾議員代表更多的選民。

眾議院會議廳位於首都華盛頓特區的國會山莊南翼。參議院在同一建築物的北翼開會。

憲法規定總統僅可在得到參議院『建議與認可』後任命人事與簽訂條約。眾議院在這兩項程序中並無憲法上的作用。所以參議院的權力較眾議院為廣泛。

在美國憲法第十二修正案中,眾議院有權在沒有總統候選人取得選舉人團多數支持的情況下,推選總統。第十二修正案要求眾議院自選舉人團得票數最高的兩名候選人中選出一名。

美國參議院是美國國會兩院之一,另一院為眾議院。美國每一州於參議院中均有兩位議員作為代表,與各州人口無關。所以全院員額為100名議員。參議員任期六年,相互交錯,故每隔兩年改選約三分之一的席位。美國副總統為參議院主席,但不擔任參議員;除非是為了打破表決平手的僵局,否則不得投票。參議院公認較眾議院更為審慎;參議員名額較少且任期較短,容許學院派看法與黨派之見,較眾議院更易自外於公共輿論。參議院擁有若干表列於憲法而未授予眾議院的權力。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國總統批准條約或任命重要人事時,須"采酌參議院之建議並得其認可"(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

兩院制的國會是於制憲會議中所訂立的康乃迪克協議所得的結果。依該協議,各州在眾議院中的代表權以人口為基礎,但在參議院中具均等代表權。憲法規定法律之制須經兩院通過。參議院所單獨擁有的權力較眾議院所單獨擁有的權力更為重要。其結果使得參議院(上議院)所負的責任較眾議院(下議院)更為廣泛。

美國參議院承襲古羅馬參議院之名。其議場座落於首都所在的華盛頓特區,位於國會山莊北翼。眾議院則在同一幢建築的南翼召開會議。
憲法規定總統僅可在得到參議院『建議與認可』後任命人事。須得參議院認可的政府職位包括內閣閣員、聯邦行政部門首長、大使、最高法院大法官與聯邦法院。參議院可通過法律,授權行政部門不經參議院同意任命較次要的人事。通常來說,人事提名案是參議院委員會最優先進行聽證的主體。委員會有可能阻擋人事提名,但相當少見。人事案由參議院全體審議。多數任命案會得到通過,駁回內閣人事案特別少見。(美國歷史上僅有九次人事任命案遭徹底駁回) 參議員由各州選民直接選出 ,每州 2 名 ,實行各州代表權平等原則。現有議員100名。當選參議員必須年滿 30歲,作為美國公民已滿9年 ,當選時為選出州的居民 。任期6年,每 2年改選1/3 ,連選得連任 。眾議員數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 ,由直接選舉產生,每州至少1名 ,人數固定為435名 ,必須年滿25歲,作為美國公民已滿7年,當選時為選出州的居民 。任期 2年,連選得連任。兩院議員長期連任現象極為普遍。議員不得兼任其他政府職務。
美國國會行使立法權。議案一般經過提出、委員會審議、全院大會審議等程序。一院通過後,送交另一院,依次經過同樣的程序。法案經兩院通過後交總統簽署;若總統不否決,或雖否決但經兩院2/3議員重新通過,即正式成為法律。國會還擁有憲法所規定的其他權力,如對外宣戰權、修改憲法權等。參眾兩院各自還擁有特殊權力。如總統與外國締結的條約及總統任命的高級官員須經參議院「咨詢和同意」;參議院還有權審判彈劾案,有權在特殊條件下復選副總統;眾議院有權提出財政案和彈劾案,有權在特殊條件下復選總統。國會立法活動常受院外活動集團的影響。
國會兩院在各自議長主持下工作。眾議院議長由全院大會選舉產生,副總統是參議院的當然議長。兩院均設有許多委員會,還設有由兩院議員共同組成的聯席委員會,國會工作大多在各委員會中進行。

Ⅳ 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的主要區別(根源),重點是它們對經濟生活的影響。

在法律的思維方式和運作方式上英美法系運用的是區別技術distinguishing technique這一方法的模式可以歸納為1、運用歸納方法對前例中的法律事實進行歸納;2、運用歸納方法對待判案例的法律事實進行歸納;3、將兩個案例中的法律事實劃分為實質性事實和非實質性事實;4、運用比較的方法分析兩個案例中的實質性事實是否相同或相似5、找出前例中所包含的規則或原則6、如果兩個案例中的實質性要件相同或相似則根據遵循先例的原則前例中包含的規則或原則可以適用於待判案例在對待先例的問題上有三種做法1、遵循先例;一般來講下級法院應當遵循上級法院的判例上訴法院還要遵循自己以前的判例2、推翻先例在美國的聯邦最高法院和各州最高法院有權推翻自己以前的判決3、避開先例;主要適用於下級法院不願適用某一先例但有不願公開推翻它時可以以前後兩個案例在實質性事實上存在區別為由而避開這一先例 二在法律的形式上判例法佔有重要地位從傳統上講英美法系的判例法佔主導地位但從19世紀到現在其制定法也不斷增加但是制定法仍然受判例法解釋的制約判例法一般是指高級法院的判決中所確立的法律原則或規則這種原則或規則對以後的判決具有約束力或影響力判例法也是成文法由於這些規則是法官在審理案件時創立的因此又稱為法官法judge-made law除了判例法之外英美法系國家還有一定數量的制定法同時還有一些法典如美國的統一商法典、美國憲法等但和大陸法系比較起來它的制定法和法典還是很少的而且對法律制度的影響遠沒有判例法大在判例法和制定法的關繫上是一種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關系制定法可以改變判例法同時制定法在適用的過程中通過法官的解釋判例法又可以修正制定法如果這種解釋過分偏離了立法者的意圖又會被立法者以制定法的形式予以改變三在法律的分類方面英美法系沒有嚴格的部門法概念即沒有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法律分類他們的法律分類比較偏重實用其原因有以下幾點1、英美法系從一開始就十分重視令狀和訴訟的形式這種訴訟形式的劃分本身就缺乏邏輯性和系統性因此就阻礙了英國法學家對法律分類的科學研究2、英美法系重判例法而反對法典編纂判例法偏重實踐經驗而忽視抽象的概括和理論探討3、英美法系在法院的設置上分為普通法院和衡平法院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劃分從政治的角度看是國會和國王爭奪權利的表現從法律技術的角度看是衡平法對普通法缺陷的修改和補充衡平法是以普通法為基礎的他的說明價值在於指出了一般正義和個別正義的沖突和矛盾而沒有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的區分因此對涉及政治權力的案件和普通私人案件在處理時沒有明顯的區分這也阻礙了對法律的分類尤其是難以形成公法和私法觀念4、在英美法系的發展過程中起主要推動作用的是法官和律師而且其教育方式也是以學徒制為主這就決定了他們更加關系具體案件而輕視抽象理論意義上的法律分類另外像前面所提到的英美法系有悠久的劃分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傳統盡管在他們那裡目前已經沒有普通法法院和衡平法院的劃分但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區分仍然保留到現在四在法學教育方面英美法系主要是美國將法學教育定位於職業教育學生入學前已取得一個學士學位教學方法是判例教學法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畢業後授予法律博士學位JD而且各學校有較大的自主權不受教育行政機關的制約在英國大學的法學教育和大陸法系有些相似也偏重於系統講授但大學畢業從事律師職業前要經過律師學院或律師協會的培訓而這時的教育主要是職業教育仍然受學徒制教育傳統的影響五在法律職業方面職業流動性大法官尤其是聯邦法院的法官一般都是來自律師而且律師在政治上非常活躍法官和律師的社會地位也比大陸法系高

Ⅵ 什麼是民法系/普通法系/聯邦制

大陸法系,又稱為民法法系,法典法系、羅馬法系、羅馬——日耳曼法系,它是以羅馬法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它首先產生在歐洲大陸,後擴大到拉丁族和日耳曼族各國。歷史上的羅馬法以民法為主要內容。法國和德國是該法系的兩個典型代表,此外還包括過去曾是法、西、荷、葡四國殖民地的國家和地區,以及日本、泰國、土耳其等國。舊中國國民黨政府的法律,大陸法系以1804年的《法國民法典》和1896年的《德國民法典》為代表形成了兩個支流。

英美法系,又稱普通法法系。是指以英國普通法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它首先產生於英國,後擴大到曾經是英國殖民地、附屬國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非洲的個別國家和地區。到18世紀至19世紀時,隨著英國殖民地的擴張,英國法被傳入這些國家和地區,英美法系終於發展成為世界主要法系之一。英美法系中也存在兩大支流,這就是英國法和美國法。它們在法律分類、憲法形式、法院權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別。

聯邦制是若干個單位聯合組成的統一國家。

聯邦制國家的特點是:

第一,國家整體與組成部分之間是一種聯盟關系,聯邦政府行使國家主權,是對外交往的主體。

第二,聯邦設有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領導其聯邦成員。

第三,實行聯邦制的國家都認同於統一的聯邦憲法,遵從代表國家利益的統一法律。

第四,聯邦各成員國有自己的立法和行政機關,有自己的憲法、法律和國籍,管理本國內的財政、稅收、文化、教育等公共行政事務。

第五,聯邦和各成員國的許可權劃分,由聯邦憲法規定。如果聯邦憲法與成員國的憲法發生沖突,以聯邦憲法和法律為准。

Ⅶ 加拿大法律的法院系統

加拿大是實行「三權分立」的聯邦制國家,實行雙重政體,即聯邦政府和省政府。與此相適應,加拿大法院分為聯邦法院和省法院兩大系統。

1、聯邦法院體系

聯邦法院體系實行三級制,即聯邦最高法院、聯邦上訴法院和聯邦審判法院。另外還設有稅務法院等專門法院。

聯邦最高法院是加拿大最高審判機關,受理對省和地區上訴法院所作裁決提起的上訴,以及對聯邦上訴法院所作裁決提起的上訴。它的決定是最終的裁決。聯邦法院現共有9位最高法官,有資格成為加拿大最高法院的法官是省法院的法官或擁有律師執業牌照10年以上的人。

聯邦法院也復審由聯邦政府任命的行政官員所作出的決定,比如移民上訴委員會和國家假釋委員會的決定。

2、省區法院體系

各省或區法院大都分為三級,即:省高等上訴法院、省高等審判法院和省法院。

省高等上訴法院受理高等審判法院所審理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上訴。

省法院審理爭議標的額較小的民事案件和處刑較輕的刑事案件。對省法院所作的裁決不服,可以上訴到省高等上訴法院。

(7)聯邦法院分類擴展閱讀:

加拿大的法律傳統

加拿大的法律主要來自不同的法律傳統:即習慣法和民法。也就是說加拿大在法系分類中屬於混合法系(Mixed legal system)。加拿大的法律體系展現出了英國和法國的法律傳統,是由十七十八世紀的殖民者帶來的,這一特點突出表現在英國普通法傳統的重要性以及魁北克的民法典。

英格蘭的習慣法制度經過以往數個世紀的發展,構成了今天加拿大十個省份及三個領地的法律的基礎。這套制度的規則基礎是根據過去多年來不斷發展,並且隨著形勢而改變的判案先例、司法決定和習慣做法。

Ⅷ 聯邦和邦聯有什麼聯系和區別

不同點:

第一、二者的含義不同。聯邦也稱「聯盟國家」。是由若干成員單位(共和國、州、邦等)組成的統一國家,如現在的美國、德國、印度等。

邦聯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為了達到軍事、貿易或其他共同目的而形成的一種國家聯合,如現代的歐盟、東盟等實際上就是邦聯。

第二、兩者的范圍不同。聯邦的范圍小,邦聯的范圍大,邦聯之中有聯邦,但聯邦之中無邦聯。歐盟中就包含了一些聯邦國家,如德國。

第三、兩者的機構不同。聯邦有自己的立法機關和中央政府,邦聯無聯邦的最高立法、行政機關,其主要機構是邦聯的議會或成員國首腦會議。

第四、兩者的職權不同。聯邦有自己的憲法和法律,聯邦的地位高於組成單位,一切重大權力均屬於聯邦中央政府,聯邦法律為國家的最高法律,各州法律不得與它相抵觸,聯邦法院的判決,其效力適用於全國,各州政府、法院和公民均有遵守的義務;參加聯邦的各州,可以根據聯邦憲法制定本州憲法和法律,可以建立本州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機關,並在自己的管轄區內行使權力,領導下屬各級政府。

邦聯的活動只限於特定方面,其首腦會議的決議必須經過成員國認可才能生效,但無法律效力,各成員國仍是有主權的獨立國家,各自擁有立法、行政、外交、軍事、財政等方面的權力。

第五、兩者的國際交往不同。聯邦是國際交往的主體,不過有的聯邦國家也允許成員國有某些外交權。

邦聯不是國際交往的主要主體,其成員國各自保持內政和外交上的獨立,具有主權實體性質的仍是成員國。

共同點:

第一、從國家結構形式上看,都屬於復合制。

第二、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如:隨著社會經濟、政治的進一步集中和統一,曾屬於邦聯的美國、瑞士、德國先後改組為聯邦,相反,屬於聯邦的原蘇聯於1991年年底成為獨聯體(實際上已成為鬆散的邦聯)。

總之,邦聯是「國家的聯合」,而聯邦則是「聯合的國家」。

Ⅸ 德國政府的組成

德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是德國的根本大法,它確立了議會共和制、聯邦制和多黨制的國家基本政治制度。德國實行議會內閣制,聯邦總統是國家「虛位元首」,沒有獨立行使權力的職能;聯邦行政權力集中於以聯邦總理為首的聯邦政府;聯邦總理是行政首腦,聯邦政府向議會負責,受議會監督,聯邦議會是德國的最高立法機構,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組成。聯邦議院的職權主要是制定和通過法律,並監督政府,聯邦參議院是各州政府代表組成的參議機構,負責在聯邦立法創制和審議中,特別是涉及州的有關權益方面的立法時維護州的利益。聯邦司法權由聯邦憲法法院及其他聯邦高級法院行使。德國實行多黨制,主要由聯盟黨或社民黨組成執政聯盟輪流執政。

聯邦總統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國家元首。德國政府體制是議會內閣制,總統是「虛位元首」,是國家權力象徵性的代表。
德國聯邦總統的選舉實行間接選舉制,總統由聯邦大會選舉產生。總統任期5年,可連選連任,但以一次為限。
聯邦總統的職權實際上不過是對法律、法令、委任和各種文件進行例行公事的簽署和頒布,以及代表國家進行主持禮儀、禮節等國事活動。
聯邦總統作為「統而不治」的人物,其權力完全是形式上的,但他的政治作用卻是非常重要的。

德國聯邦議院是整個聯邦政府體制中唯一由民選產生的機構。聯邦議院議員的選舉制度被稱為「多數代表與比例代表混合制」。

聯邦議會是聯邦德國的最高立法機構,聯邦議會實行兩院制,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組成。聯邦議院的法定議員人數為656人,每次選舉後根據不同情況有所增減。每屆聯邦議院任期4年,屆滿全部改選。聯邦參議院實際上是各州政府代表組成的聯邦參議機構,其議員不是由普選產生,而是由16個州的州政府任命其政府成員作為代表組成的。參議院現有席位共計68席。

德國聯邦參議院設置的目的在於使聯邦各州得以參與聯邦立法和行政事務,因此它被賦予了相應的職權,這主要表現在它可以積極參與聯邦立法和聯邦行政,主動協調聯邦與州的關系等方面。

德國聯邦政府由聯邦總理和聯邦各部部長組成,聯邦總理是聯邦德國政府首腦,是國家行政機構的最高領導人。聯邦德國實行議會內閣制,內閣總理由聯邦議院多數黨領袖,或占優勢的政黨聯盟中主要政黨的領袖擔任。內閣總理組織政府,政府對聯邦議院負責,聯邦議院可以對政府提出「建設性不信任案」迫使內閣總理辭職,政府也可以提請總統批准解散聯邦議院重新大選,再由新產生的聯邦議院選出新的內閣總理重新組織政府。
聯邦總理人選形式上由聯邦總統同聯邦議院中各議會黨團會商提名,然後由聯邦議院全體大會不經過辯論即投票選舉,凡得法定過半數票者即當選。聯邦總理作為政府首腦,是聯邦德國國家機構中最有權力、最有影響的關鍵人物。聯邦總理是內閣向聯邦議院負責的唯一代表。
聯邦德國中央政府機構的設置包括內閣機構、聯邦總理辦事機構和聯邦政府各部三種類型。聯邦行政系統設置的最高職能機構是內閣,內閣作為聯邦行政系統的最高機構,權力很大,職權范圍也很廣泛,但內閣並沒有自己的辦事機構。。

德國聯邦政府的權力極為廣泛,它作為國家最高行政機構,有權管轄內政、外交、國防、財政、經濟和社會等各方面的事務,並作出決策和行使執行權。聯邦政府還擁有立法創議權和立法最後審核權。

德國聯邦法院系統由三類法院構成,即:普通法院、專門法院和聯邦憲法法院。
普通法院共分四個層次,地方法院、地區法院、上訴法院和聯邦法院。地方法院是法院系統的基層單位,地區法院是地方法院的上訴法院,負責審理不服地方法院判決的上訴案件,也對某些較大案件進行初審。地區法院以上是州上訴法院,它們除受理叛逃案件和反對憲法的案件外,一般只接受上訴案件,分設民事、刑事兩庭。普通法院的最高審級法院是聯邦上訴法院,主要是審理上訴案件。
德國各專門法院是根據聯邦立法逐步建立的,現設有聯邦行政法院、聯邦財政法院、聯邦勞工法院和聯邦社會法院等專門法院。

熱點內容
鄭州名律師 發布:2025-01-20 18:42:13 瀏覽:519
中級經濟法只看郭守傑 發布:2025-01-20 18:40:48 瀏覽:501
新疆司法拍賣網 發布:2025-01-20 18:27:06 瀏覽:509
噪音擾民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0 18:10:15 瀏覽:906
刑事案件法院旁聽 發布:2025-01-20 17:42:50 瀏覽:486
職業衛生法律知識櫥窗資料 發布:2025-01-20 17:37:23 瀏覽:497
simple語法規則 發布:2025-01-20 17:12:52 瀏覽:442
法院掃描錄入 發布:2025-01-20 16:52:17 瀏覽:708
民法典橫幅 發布:2025-01-20 16:40:47 瀏覽:667
勞動法頒布和實施 發布:2025-01-20 16:30:34 瀏覽: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