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三師法院

三師法院

發布時間: 2022-09-13 10:13:57

㈠ 我國古代皇宮之中有哪些官職

以唐為例

唐朝官位

中央官制

三師:太師、太傅、太保(榮譽職務);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榮譽職務);
三省:中書省(決策、秘書)、門下省(侍從、諫議)、尚書省(行政)、;
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人事)、戶部(戶口、財政)、禮部(禮賓)、兵部(國防)、刑部(法院)、工部(工程、水利);
一台:御史台(監察);
五署:國子監、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都水監(循舊制,與六部分工);
九寺:太常寺、光祿寺、衛尉寺、宗正寺、太僕寺、大理寺、鴻臚寺、司農寺、太府寺(與六部分工合作)。
散官:(榮譽職務)。

地方官制

虛設(道)置觀察使
州(郡):刺史(太守);別駕、長史、司馬;錄事、參軍事;
六曹:司功、司倉、司戶、司兵、司法、司士。
縣:縣令;縣丞、主簿;縣尉、錄事、佐史。
鄉:耆老;
里:里正;
村:村正;
保:保長;
鄰:鄰長。四家一鄰,五鄰一保,五保一里,五里一鄉;一自然村為一村。城市內無村設坊,坊正和村正同級。

部門 官職 品級 職掌 說明

(三師) 太師 太傅 太保 正一品 :
輔佐天子 是一種很高的虛銜,一般無實際執掌,不常設。

(三公) 太尉 司徒 司空 正一品 :

尚書省 尚書令 (一人) 正二品 :
總理國家政務 1.唐初,太宗李世民未繼位前,曾任尚書令,此後臣下不敢居此位,遂不設。
2.左僕射統吏、戶、禮三部。右僕射統兵、刑、工三部。
3.高宗李治時稱尚書省為「中台」,中書省為「東台」,門下省為「西台」。門下侍中「左相」,中書令為「右相」。武則天時又改尚書左右僕射為「文昌左右相」。
4.每部下屬四司,六部合二十四司。

尚書左、右僕射 (各一人) 從二品 佐尚書令

吏部尚書 (一人) 正三品 :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

戶部尚書 (一人) 正三品: 掌全國土地、戶籍、賦稅、財政收支等事務

禮部尚書 (一人) 正三品: 掌國家的典章法度、祭祀、學校、科舉和接待四方賓客等

兵部尚書 (一人) 正三品:掌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等事務

刑部尚書 (一人) 正三品: 掌國家的法律、刑獄等事務

工部尚書 (一人) 正三品: 掌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務

六部侍郎 正四品上

尚書左丞 (一人) 正四品上

尚書右丞 (一人) 從四品下

六部各司郎中 從五品上

六部各司員外郎 從六品上

門下省 (武則天改為「鸞台」,玄宗又改為「黃門省」)

侍中 (二人) 原正三品,後升為正二品 官行宰相職

門下侍郎 (二人) 原正四品上,後升為正三品 佐侍中

左散騎常侍 (二人) 正三品下 (無實際職權,乃達官所用)

左諫議大夫 (四人) 正四品下 掌侍從規諫

左補闕 (六人) 從七品上 職務為對皇帝進行規諫,並舉薦人才

左拾遺 (六人) 從八品上 職務同上

中書省 (武則天改為「鳳閣」,玄宗又改為「紫微省」)

中書令 (二人) 原正三品,後升為正二品 官行宰相職

中書侍郎 (二人) 原正四品上,後升為正三品 佐中書令

中書舍人 (六人) 正五品上 掌詔令、侍從、宣旨、慰勞等事。

右散騎常侍 (二人) 正三品下 同左散騎常侍

右補闕 (六人) 從七品上 同左補闕

右拾遺 (六人) 從八品上 同左拾遺

御史台 御史大夫 正三品: 專掌監察、執法受公卿奏事,舉劾案章。 唐之御史台 分三部:台院、殿院、察院

御史中丞 正四品上

侍御史 從六品下

監察御史 正八品上

國子監 國子祭酒 從三品: 掌教育行政

國子司業 從四品下

國子博士 正五品上

太學博士 正六品上

國子助教 從六品上

國了監丞 從六品下

道 (本系監察區) 觀察處置使 (每道一人) :掌監察州縣官吏,舉善糾惡。以後兼理民事。 唐初劃全國為十道,開元時分為十五道。 這個角色多由「節度使「兼任,權勢頗大。

州 刺史 (每州一人)
上州:從三品 ;中州:正四品下 ;下州:正四品下

掌州之治 1.唐於三京(京兆、河南、太原)五州(益、並、揚、荊、潞)設府。其它地方設州。三京各設牧一人(從二品),尹一人(從三品)。 2.唐以四萬戶以上為上州,二萬戶以上為中州,不足二萬戶為下州。 3.六曹為:司功、司倉、司戶、司兵、司法、司土。 4.三曹為:司倉、司戶、司法。

別駕 (一人) 為刺史的佐史
上州:從四品下;中州:正五品下;下州:從五品上

長史 (一人) :掌一州兵馬
上州:從五品上;中州:正六品上;下州:無

司馬 (一人)
上州:從五品下;中州:正六品上;下州:從六品上

錄事參軍事 (一人) : 掌糾正各曹職事
上州:從七品;中州:正八品上;下州:從八品上

錄事 (一至二人)
上州:從九品下;中州:從九品上;下州:從九品下

六曹參軍 (各一人)
上州:從七品下;中州:正八品;下州僅三曹,從八品下

縣 縣令 (一人)
京縣:正五品上 ;上縣:從六品上 ;下縣:從七品上

唐代之縣,等別如下:

京縣:三都之縣,在京城內者。
畿縣:三都之縣,在京城外者。
望縣:繁華重要之地
緊縣:重要之地
上縣:有六千戶以上
中縣:有二千戶以上
中下縣:有一千戶以上
下縣:不足一千戶者

縣丞 (一至二人)
京縣:從七品上 下縣:正九品下

主薄 (一至二人)
京縣:從八品上 下縣:從九品上


京縣:從八品下 下縣:從九品下

錄事
京縣:從九品下 其它縣不列品

㈡ 唐朝政治、經濟、文化

中國顛峰時代

㈢ 唐朝皇宮里都有些什麼人

唐朝官位 中央官制 三師:太師、太傅、太保(榮譽職務);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榮譽職務); 三省:中書省(決策、秘書)、門下省(侍從、諫議)、尚書省(行政)、; 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人事)、戶部(戶口、財政)、禮部(禮賓)、兵部(國防)、刑部(法院)、工部(工程、水利); 一台:御史台(監察); 五署:國子監、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都水監(循舊制,與六部分工); 九寺:太常寺、光祿寺、衛尉寺、宗正寺、太僕寺、大理寺、鴻臚寺、司農寺、太府寺(與六部分工合作)。 散官:(榮譽職務)。 地方官制 虛設(道)置觀察使 州(郡):刺史(太守);別駕、長史、司馬;錄事、參軍事; 六曹:司功、司倉、司戶、司兵、司法、司士。 縣:縣令;縣丞、主簿;縣尉、錄事、佐史。 鄉:耆老; 里:里正; 村:村正; 保:保長; 鄰:鄰長。四家一鄰,五鄰一保,五保一里,五里一鄉;一自然村為一村。城市內無村設坊,坊正和村正同級。 部門 官職 品級 職掌 說明 (三師) 太師 太傅 太保 正一品 : 輔佐天子 是一種很高的虛銜,一般無實際執掌,不常設。 (三公) 太尉 司徒 司空 正一品 : 尚書省 尚書令 (一人) 正二品 : 總理國家政務 1.唐初,太宗李世民未繼位前,曾任尚書令,此後臣下不敢居此位,遂不設。 2.左僕射統吏、戶、禮三部。右僕射統兵、刑、工三部。 3.高宗李治時稱尚書省為「中台」,中書省為「東台」,門下省為「西台」。門下侍中「左相」,中書令為「右相」。武則天時又改尚書左右僕射為「文昌左右相」。 4.每部下屬四司,六部合二十四司。 尚書左、右僕射 (各一人) 從二品 佐尚書令 吏部尚書 (一人) 正三品 :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 戶部尚書 (一人) 正三品: 掌全國土地、戶籍、賦稅、財政收支等事務 禮部尚書 (一人) 正三品: 掌國家的典章法度、祭祀、學校、科舉和接待四方賓客等 兵部尚書 (一人) 正三品:掌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等事務 刑部尚書 (一人) 正三品: 掌國家的法律、刑獄等事務 工部尚書 (一人) 正三品: 掌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務 六部侍郎 正四品上 尚書左丞 (一人) 正四品上 尚書右丞 (一人) 從四品下 六部各司郎中 從五品上 六部各司員外郎 從六品上 門下省 (武則天改為「鸞台」,玄宗又改為「黃門省」) 侍中 (二人) 原正三品,後升為正二品 官行宰相職 門下侍郎 (二人) 原正四品上,後升為正三品 佐侍中 左散騎常侍 (二人) 正三品下 (無實際職權,乃達官所用) 左諫議大夫 (四人) 正四品下 掌侍從規諫 左補闕 (六人) 從七品上 職務為對皇帝進行規諫,並舉薦人才 左拾遺 (六人) 從八品上 職務同上 中書省 (武則天改為「鳳閣」,玄宗又改為「紫微省」) 中書令 (二人) 原正三品,後升為正二品 官行宰相職 中書侍郎 (二人) 原正四品上,後升為正三品 佐中書令 中書舍人 (六人) 正五品上 掌詔令、侍從、宣旨、慰勞等事。 右散騎常侍 (二人) 正三品下 同左散騎常侍 右補闕 (六人) 從七品上 同左補闕 右拾遺 (六人) 從八品上 同左拾遺 御史台 御史大夫 正三品: 專掌監察、執法受公卿奏事,舉劾案章。 唐之御史台 分三部:台院、殿院、察院 御史中丞 正四品上 侍御史 從六品下 監察御史 正八品上 國子監 國子祭酒 從三品: 掌教育行政 國子司業 從四品下 國子博士 正五品上 太學博士 正六品上 國子助教 從六品上 國了監丞 從六品下 道 (本系監察區) 觀察處置使 (每道一人) :掌監察州縣官吏,舉善糾惡。以後兼理民事。 唐初劃全國為十道,開元時分為十五道。 這個角色多由「節度使「兼任,權勢頗大。 州 刺史 (每州一人) 上州:從三品 ;中州:正四品下 ;下州:正四品下 掌州之治 1.唐於三京(京兆、河南、太原)五州(益、並、揚、荊、潞)設府。其它地方設州。三京各設牧一人(從二品),尹一人(從三品)。 2.唐以四萬戶以上為上州,二萬戶以上為中州,不足二萬戶為下州。 3.六曹為:司功、司倉、司戶、司兵、司法、司土。 4.三曹為:司倉、司戶、司法。 別駕 (一人) 為刺史的佐史 上州:從四品下;中州:正五品下;下州:從五品上 長史 (一人) :掌一州兵馬 上州:從五品上;中州:正六品上;下州:無 司馬 (一人) 上州:從五品下;中州:正六品上;下州:從六品上 錄事參軍事 (一人) : 掌糾正各曹職事 上州:從七品;中州:正八品上;下州:從八品上 錄事 (一至二人) 上州:從九品下;中州:從九品上;下州:從九品下 六曹參軍 (各一人) 上州:從七品下;中州:正八品;下州僅三曹,從八品下 縣 縣令 (一人) 京縣:正五品上 ;上縣:從六品上 ;下縣:從七品上 唐代之縣,等別如下: 京縣:三都之縣,在京城內者。 畿縣:三都之縣,在京城外者。 望縣:繁華重要之地 緊縣:重要之地 上縣:有六千戶以上 中縣:有二千戶以上 中下縣:有一千戶以上 下縣:不足一千戶者 縣丞 (一至二人) 京縣:從七品上 下縣:正九品下 主薄 (一至二人) 京縣:從八品上 下縣:從九品上 尉 京縣:從八品下 下縣:從九品下 錄事 京縣:從九品下 其它縣不列品 清朝和別的朝代名稱上有些不同,但大同小異 文官的品級及職務如下: 清時非常重視官員的品級。當時官員分為九品,每品里又有正、從 之分,所謂九品十八級。不能列入九品以內的,叫做未入流。列表如下: 品 級 官 職 ------------- 正一品 太師,太傅,太保,大學士 從一品 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書,督 察院左,右都御史 正二品 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總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從二品 各省巡撫,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時,各省布政使. 正三品 督察院左,右副都於是,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順天府尹,奉天府尹,各省按察使. 從三品 光祿寺卿,太僕寺卿,各省鹽運使. 正四品 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鴻臚寺卿, 太傅寺少卿,各省道員. 從四品 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內閣侍讀學士,各省知府. 正五品 左右春房左右庶子,光祿寺少卿,欽天監監正,六科給事中,各部院 郎中,各府同知,直隸知州 從五品 鴻臚寺少卿,各道監察御使,翰林院侍讀,侍講,各部院員外郎,各 省知州. 正六品 國子監司業,內閣侍讀,左右春房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 縣知縣,各省通判. 從六品 左右春房左右善贊,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州同 正七品 翰林院編修,各部院七品筆貼士,順天府學教授,訓導,京縣丞,外 縣知縣,各府學授. 從七品 翰林院檢討,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國子監博士,直隸州州判,州判. 正八品 太醫院御醫,各部院八品筆貼士,外府經歷,外縣縣丞,州學正,縣教 諭. 從八品 翰林院典簿,府,州,縣訓導. 正九品 各部院九品筆貼士,縣主簿. 從九品 翰林院侍詔,刑部司獄,州吏目,巡檢. 未入流 京,外縣典吏,驛丞,和泊所所官 ------------- 武官的品級及職務如下: 品 級 官 職 ------------ 正一品 領侍衛內大臣 從一品 將軍,督統,提督 正二品 副督統,總兵 從二品 副將 正三品 參將 從三品 游擊 正四品 都司 從四品 城門領 正五品 守備 從五品 守御所千總 正六品 門千總,營千總 從六品 衛千總 正七品 把總 從七品 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外委千總 從八品 委署驍騎尉 正九品 外委把總 從九品 額外外委 武官無未入流 ------------- 官員的稱呼: 看電視或看報紙的時候,有的網友可能會被一些官員的稱呼搞糊塗 了,那麼下面我們就把一些官員的別稱,介紹給大家。 中央官部分 官 職 稱呼 ----------------- 大學士 中堂 吏部尚書 天官、冢宰 禮部尚書 大宗伯 戶部尚書 大司徒,大司農 邢部尚書 大司寇 兵部尚書 大司馬 工部尚書 大司空 左都御使 總憲 右都御使 副憲 通政使 銀台 御使 都老爺 郎中、員外朗 部郎,郎官 主事 主政 ----------------- 地方官部分 官 職 稱呼 ----------- 總督 制軍,制台,制憲,都憲,部堂 巡撫 中丞,撫軍,撫台,撫院,撫憲,部院 學政 學台,學憲 布政使 藩台,方伯,東司 按察使 臬(音NIE)台,廉訪,西司 知府 太守,皇堂,五馬 知州 牧,刺史 知縣 令,令尹 ----------- 武官部分 官職 稱呼 --------- 提督 軍門,提台 總兵 總鎮,鎮台 副將 協鎮,協台

㈣ 湖南三師的傑出校友

湖南三師為中國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據不完全統計,學校先後有李天柱、賀恕、蔣先雲、黃靜源、蔣嘯青、陳為人、李啟漢、謝維俊等120多名校友為國捐軀。湖南三師也為新中國培養了許多棟梁之才。共和國建立後,陶鑄(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常務副總理)、黃克誠(大將軍銜,曾任解放軍總參謀長)、江華(原名虞上聰,曾任南京軍區政委、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經武(中將軍銜,曾任中央人民政府駐西藏全權代表)、周里(曾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省政協主席)等校友擔任了國家軍政要職,為新中國的建設也立下了巨大功勛。 蔣先雲,1917年入湖南三師第15班學習。1921年10月在校由毛澤東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春以優異成績進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參加了兩次東征和平定劉震寰與楊希閔的叛亂。後任黃埔軍校政治部秘書、國民革命軍第1軍第7團黨代表、北伐軍總部秘書。北伐戰爭開始後,參加攻打九江、南昌等戰役。1927年初,到武漢任湖北省總工會工人糾察總隊隊長,倡儀成立黃埔學生反蔣委員會。5月,蔣先雲擔任國民革命軍第11軍26師77團團長兼黨代表,在河南臨潁與奉系軍閥作戰中,身中數彈,壯烈犧牲。 張秋人,1922年8月,經毛澤東推薦,由中共中央派來湖南三師工作,擔任中共湖南三師支部第一任支部書記。1923年5月後,歷任團中央委員、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教員、黃埔軍校教官。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後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同年9月29日被捕,次年2月8日在杭州就義。

㈤ 求唐朝官階制度及職責,盡可能詳細些

除網路資料外,還在最後添加了關於武將官階資料,和唐代官員所穿品服的情況,以可以到看看。

唐朝官階制度及職責:

一、三師(太師、太傅、太保)或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三師西周時期已較成熟,原都是宗族的長老,對王負有指導、輔佐、監護的責任。保,保其身體;傅,傅其德義;師,導之教訓。「君師者,治之本也」(《大戴禮記。禮三本》)在君主年幼或尚未成熟之時負起全面的指導作用。非道德功勛崇高,則不居其位,寧缺毋濫。到唐代,轉變成三公,名位高但不實際行使權力的虛職,不屬僚屬之列的榮譽職位。

二、三省並相(中書、門下、尚書)
中央行政機構還有其他省、寺、監等各部門,但以此三為最要。
中書省是受命於最高指令制定、推出各項政令等職能的機關。中書省-發令。這些命令唐代叫做「敕」,雖以皇帝的名義發出,卻不由皇帝擬定,而由中書省擬訂。其程序如下:由中書舍人草擬聖旨多份,稱「五花判事」,再由中書令(中書省長官)或中書侍郎(中書省副官)選出一份並稍加潤飾,成為正式詔書,接著由皇帝畫一敕字成為皇帝的命令,最後下達門下省。 中書省正職長官為中書令,副職長官為中書侍郎。下轄: 中書舍人、右散騎常侍、右諫議大夫、右補闕、右拾遺、起居舍人、集賢殿和史館(機構)。

門下省是朝廷政令及各類上行文的審議機關。門下省-復核。由中書省發出的皇帝命令,至此須經過復核。若復核不通過則由給事中(有封駁權的官)批註送還中書省,稱「塗歸」,意思是要求中書省重擬。若復核通過,還需侍中(門下省長官)或門下侍郎(門下省副官)簽名,詔書才正式生效,然後下達尚書省執行。若由皇帝直接發出命令,而沒有中書、門下的印章,在唐代這被認為是違法的。 門下省正職長官為門下侍中,副職長官為門下侍郎。下轄: 給事中、左散騎常侍、左諫議大夫、左補闕、左拾遺、起居郎、城門郎、符寶郎、弘文館(機構,掌管圖書、禮儀、制度沿革等)

尚書省是最高的執行機構,執行各項政令。 尚書省-執行。尚書省長官叫尚書令,李世民在做皇帝前曾任此職,所以其後朝臣無人敢再當尚書令,常虛懸其缺。尚書省實權遂在其副官,稱左、右僕射者。左僕射管吏、戶、禮三部,右僕射掌兵、刑、工三部,六部每部下有四司,共二十四司。尚書省正職長官為尚書令,副職長官為左、右僕射。六部各設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

1)吏部—掌管官吏選拔、任免、升降、考試等。下屬官員有 主事、令史、書令史、制書令史、甲庫令史、亭長、掌固 等。
2)戶部—掌管戶口、經濟、財政等。下屬官員有 主事、令史、書令史、計史、掌固。
3)禮部—掌管禮儀、祭祀、科舉、學校、教育等
4)兵部—掌管武官選拔和軍事行政
5)刑部—掌管司法行政和審判
6)工部—掌管各項工程建設和後勤有關工作

三、六部是政務機關,而另外還有事務機關——九寺,來源於秦漢時期的九卿。地位在六部之下。其正、副長官為卿、少卿。具體分門如下:
1、太常寺-「常」,本作「嘗」,取以食物供奉祖先,讓其時時嘗新之意,故太常寺管皇帝理祭祀之事;
2、光祿寺-其來源為漢代光祿勛,「勛」通「閽」,是皇家的門口,故光祿寺掌管宮門警衛;
3、衛尉寺-漢本是皇家衛隊,至唐變為僅管皇帝依仗帳幕等;
4、宗正寺-掌管皇帝的宗族之事;
5、太僕寺-仆,是趕車人的意思,故太僕寺掌管皇帝的輿馬;
6、大理寺-源於漢代廷尉,為中央審判機關;
7、鴻臚寺-臚,是傳呼之義,源於漢代之大鴻臚,掌管皇帝的待人接物,等於皇帝私人的外交部;
8、司農寺-源於漢代大司農,管政府經濟的機構,天下田賦收入名義上均歸司農寺管理,而入國庫;
9、少府寺-也是管經濟的機構,但是是管山澤鹽礦等稅的,這部分收入納入皇帝私人錢庫中去。

四、監察、諫議制度及其結構設置

唐代的御史台為一個完全獨立的監督結構。它分為左、右御史,左御史監察中央政府官員,主要是尚書省六部官員,而中書、門下省不在監察之列;右御史檢查各地方官員,全國分十道,每道一個,稱「觀察使」。這「觀察使」本是中央的監察官,在各道巡查,後來就變成常駐地方的中央官了,無形中成為地方的最高長官。假使他的任務是巡視邊疆,在邊防重地停駐下來,中央又賦予他全部權力以應付地方事宜,這即成為「節度使」。節是當時一種全權的印信,有了它就可以調度一切,故稱「節度使」。由於其權力極大,所以逐漸演變成「藩鎮」。
御史台下分三院:
1)台院侍御史,負責糾舉、彈劾朝廷百官。
2)殿院殿中侍御史,掌殿各種儀式。「正班,列於閣門之外,糾離班,語不肅者」。
3)察院監察御史的督察范圍非常廣泛。巡按各地。監察御史雖只八品小官,但手握天憲,氣魄很大,「御史出使,不能動搖山嶽,震攝州縣,為不任職」!
另外,除三公也有這種權利、職責外,散騎常侍、諫議大夫和補闕、拾遺也是專門的諫官。以「犯顏強諫」著稱的魏徵,就做過諫議大夫。並形成了「諫官隨宰相入閣議事的制度」。

五,關於唐朝的宰相

每一個皇朝均有皇室及政府之分。皇室以皇帝為代表,而丞相則是政府的第一把手。丞和相都是副的意思,所以丞相也是一個副官,在先秦時代他實際上是王或諸侯等貴族的副官。在內管家稱宰,在外理事稱相。秦統一天下以後,所有的貴族都倒台了,只剩下一家貴族,那就是皇族,所以他們家中的丞相就變成既要管理國家,又得管理皇帝的家事。這就是丞相的由來。
唐代宰相採取的是委員制而異於兩漢的領袖制。共有三個衙門:中書、門下、尚書,此三個部門的職能外加御史台才等於漢代丞相的職權。可見唐代丞相的分權。由於一道詔書要經過中書、門下兩省才正式生效,為了方便就在討論重大事件時,由中書、門下兩省長官召開聯席會議,會議所在稱「政事堂」。若一人身兼左右僕射,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有權進入政事堂議事(由於尚書省的長官是虛設的)。但在開元以後,僕射就不能進入政事堂議事了,尚書省變成一個純粹的執行機關。因此在唐代中書、門下的長官才是真丞相。

六,品級的具體劃分

唐代分九品官,一、二品官處以元老,不實際負責政治事務,即「三公」等銜。以上所述的「三省六部一台」的第一把手都為三品官。 除「三省六部一台」外的官職,多為閑職。
正一品 太師,太傅,太保(三師) 太尉,司徒,司空(三公) 說明:是一種很高的虛銜,一般無實際執掌,不常設。
正二品 尚書令(一人),侍中(二人),中書令(二人)
從二品 尚書左、右僕射(各一人)
正三品 六部尚書(各一人),門下侍郎(二人),中書侍郎(二人),御史大夫
正三品下 左散騎常侍(二人),右散騎常侍(二人)
從三品 國子祭酒
正四品上 六部侍郎,尚書左丞(一人),御史中丞
正四品下 左諫議大夫(四人)
從四品下 尚書右丞(一人),國子司業
正五品上 中書舍人(六人),國子博士
從五品上 六部各司郎中
正六品上 太學博士
從六品上 六部各司員外郎,國子助教
從六品下 侍御史,國了監丞
從七品上 左補闕(六人),右補闕(六人)
正八品上 監察御史
從八品上 左拾遺(六人),右拾遺(六人)
刺史 每州一人)
上州:從三品
中州:正四品下
下州:正四品下
別駕 一人
上州:從四品下
中州:正五品下
下州:從五品上
長史 一人
上州:從五品上
中州:正六品上
下州:無
司馬 一人
上州:從五品下
中州:正六品上
下州:從六品上
錄事參軍事
上州:從七品
中州:正八品上
下州:從八品上
錄事 一至二人
上州:從九品下
中州:從九品上
下州:從九品下
六曹參軍 各一人
上州:從七品下
中州:正八品
下州僅三曹,從八品下
縣令 一人
京縣:正五品上
上縣:從六品上
下縣:從七品上
縣丞 一至二人
京縣:從七品上
下縣:正九品下
主薄 一至二人
京縣:從八品上
下縣:從九品上

京縣:從八品下
下縣:從九品下
錄事
京縣:從九品下
註:唐以四萬戶以上為上州,二萬戶以上為中州,不足二萬戶為下州。

統 稱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三師:太師、太傅、太保

六省:尚書、門下、中書、秘書、殿中、內侍

九寺:次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

十率府:左右衛率府、左右宗衛率府、左右虞候率府、左右監門率府、左右內率府

十四衛府:次將作監;次國子學;次天策上將府;次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領軍、左右武候、左右監門、左右屯、左右領

文 官

左光祿大夫、從一品。

右光祿大夫、正二品。

(後合為光祿大夫,從二品)

散騎常侍、從三品。

太中大夫、正四品。

通直散騎常侍、正四品。

中大夫、從四品上。

員外散騎常侍、從四品下。

中散大夫、正五品上。

散騎侍、郎正五品下。

通直散騎侍郎、從五品上。

員外散騎侍郎、從五品下。

又一說為:

金紫光祿大夫為正三品,

銀青光祿大夫為從三品,

正議大夫為正四品上,

通議大夫為正四品下,

太中大夫為從四品上,

中大夫為從四品下,

中散大夫為正五品上,

朝議大夫為正五品下,

朝請大夫為從五品上,

朝散大夫為從五品下)

朝議郎、承議郎、正六品。

通議郎、通直郎、從六品。

朝請郎、宣德郎、正七品。

朝散郎、宣義郎、從七品。

給事郎、征事郎、正八品。

承奉郎、承務郎、從八品。

儒林郎、登仕郎、正九品。

文林郎、將仕郎,從九品。

武 將

輔國、正二品。

鎮軍、從二品。

冠軍、正三品。

雲麾、從三品。

忠武、壯武、宣威、明威、信遠、游騎、游擊錯 正四品上到從五品下。

昭武、振威、致果、翊麾、宣節、御武、仁勇、陪戎校尉副尉,自正六品至從九品。

通用官階

正一品

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已上職事官。王。

從第一品

開府儀同三司、文散官。

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已上職事官。

驃騎大將軍、武散官。

嗣王、郡王、國公。

正第二品

特進、文散官。

輔國大將軍、武散官。

開國郡公、爵。

從第二品

尚書左右僕射、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府牧。

揚、幽、潞、陝、靈大都督。

大都護、單於、安西,已上職事官。

光祿大夫、文散官,鎮軍大將軍、武散官。

開國縣公、爵。

柱國。

勛官。

正第三品
侍中、中書令、吏部尚書、。

門下侍郎、中書侍郎。

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左右英武六軍大將軍、左右千牛衛大將軍、自左右衛已下,並為武職事官。

從第三品
御史大夫。

秘書監、光祿、衛尉、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卿、國子祭酒、殿中監、少府監、將作監、諸衛羽林。

千牛龍武將軍、下都督、上州刺史、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尹、舊雍、洛長史。

五大都督府長史、舊從四品上,景雲二年加秩為從三品。

大都護府副都護、舊正四品上。

親王傅、巳上並職事官。

諸衛羽林、千牛龍武將軍為武,余並為文。
銀青光祿大夫、文散官。

開國侯、爵。

雲麾將軍、武散官。

歸德將軍。

護軍。

勛官。
唐朝武職官階
1 從一品 驃騎大將軍
2 正二品 輔國大將軍
3 從二品 鎮軍大將軍
4 正三品上 冠軍大將軍、懷化大將軍
5 正三品下 懷化將軍
6 從三品上 雲麾將軍、歸德大將軍
7 從三品下 歸德將軍
8 正四品上 忠武將軍
9 正四品下 壯武將軍、懷化中郎將
10 從四品上 宣威將軍
11 從四品下 明威將軍、歸德中郎將
12 正五品上 定遠將軍
13 正五品下 寧遠將軍、懷化郎將
14 從五品上 游騎將軍
15 從五品下 游擊將軍、歸德郎將
16 正六品上 昭武校尉
17 正六品下 昭武副尉、懷化司階
18 從六品上 振威校尉
19 從六品下 振威副尉、歸德司階
20 正七品上 致果校尉
21 正七品下 致果副尉、懷化中候
22 從七品上 翊麾校尉
23 從七品下 翊麾副尉、歸德中候
24 正八品上 宣節校尉
25 正八品下 宣節副尉、懷化司戈
26 從八品上 禦侮校尉
27 從八品下 禦侮副尉、歸德司戈
28 正九品上 仁勇校尉
29 正九品下 仁勇副尉、懷化執戟長上
30 從九品上 陪戎校尉

31 從九品下 陪戎副尉、歸德執戟長上

以唐代為例,品服的顏色:三品以上著紫色;四品,深緋;五品,淺緋;六品,深綠;七品,淺綠;八品,深青;九品,淺青。品服的花飾:三品以上綉紋:一品,徑五寸獨科花;二品,徑二寸獨科花;三品,無枝葉散答花。四至七品綉紋,均是徑一寸的小朵花;八至九品無綉紋。庶人只能衣白布。而白居易當時的職務是江州司馬,司馬一職在別駕、長史之下,是州刺史的佐官,當時,實際上是閑職。其官階是最低的文散將仕郎,從九品,所以,只能穿青衫。

除網路資料外,還在最後添加了關於武將官階資料,和唐代官員所穿品服的情況,以可以到看看。
列表一份,以上,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㈥ 古代怎麼稱呼各種機構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有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即三省六部制。

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它初創於隋朝,完善於唐朝,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

(一)、三省

1、中書省

中書省,古代官署名。魏曹丕始設,掌管機要、發布政令的機構。沿至隋唐,遂成為全國政務中樞。隋初稱為「內史省」,後改為「中書省」。

宋代中書省與門下省合並為一個機構「中書門下」,掌握行政大權,長官為「同平章事」即宰相,其與掌管軍事大權的樞密院合稱「二府」。

元代以中書省總領百官,與樞密院,御史台分掌政、軍、監察三權。門下、尚書兩省皆廢,故中書省較前代尤為重要。地方行政由中書省外派的「行中書省」即「行省」掌握。

明初沿用,洪武十三年廢丞相、中書省,由皇帝直接統領六部。明永樂帝時設內閣,機要之任開始歸「內閣」。負責起草詔令,明宣宗後擁有票擬奏章的「票擬權」。

3、尚書省

官僚機構。南朝宋得名,前身為「尚書台」。由漢代皇帝的秘書機關尚書發展而來。是魏晉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機構,為中央政府最高權力機構之一。

「尚書省」的組織機構於隋朝定型。以唐代制度為例:有吏部、禮部、兵部、刑部、戶部、工部等六部,下轄吏部、主爵等24司。六部尚書都以所在「部」為名,而郎官以所在「司」為名。負責執行詔令。

3、門下省

「門下省」為官署名稱。東漢時即設侍中,秩比二千石,屬於少府,職掌為侍從皇帝左右、贊導眾事、顧問應對,皇帝外出,則侍從參乘。

門下省原為皇帝的侍從機構,南北朝時權力逐漸擴大,北朝政出門下,成為中央政權機構的重心。隋唐時與中書省同掌機要,共議國政,並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

其長官稱侍中,或稱納言、左相、黃門監,皆因時而異。其下有黃門侍郎、給事中、散騎常侍、諫議大夫、起居郎等官。

(二)六部

1、吏部

吏部為管理文職官員的機關,掌品秩銓選之制,考課黜陟之方,封授策賞之典,定籍終制之法。

吏部下設四司﹕明清為文選清吏司、驗封司、稽勛司和考功司。

文選清吏司掌考文職之品級及開列、考授、揀選、升調、辦理月選。

驗封司掌封爵、世職、恩蔭、難蔭、請封、捐封等事務。稽勛司掌文職官員守制、終養、辦理官員之出繼、入籍、復名復姓等事。

考功司掌文職官之處分及議敘,辦理京察、大計。類似現在的組織部、紀委等部門。

吏部尚書還被稱為天官。

2、兵部

明職掌全國軍衛、武官選授、簡練之政令。清職掌全國綠營兵籍及武職官員的機構。職掌內外武職官員的除授、封蔭之典,乘載、郵傳之制,甄核、簡練之方,士籍、軍實之數。

兵部下設四司﹕武選清吏司,考核武職官員的品級與選補、升調、承襲、封贈諸事,並管理土司;車駕清吏司,掌全國馬政及驛傳等事;職方清吏司,掌武職官員的敘功、核過、撫恤、軍旅之簡閱、考察、巡防等事,並管理關禁與海禁;武庫清吏司,掌全國之兵籍、軍器並武科考試之事。

此外,清設稽俸廳,掌稽察武職官俸;會同館,管理京師驛傳事務;捷報處,掌遞送文書。類似今天的國防部,中央軍委及其各軍事機關。

3、禮部

禮部掌典禮事務與學校、科舉之事。考吉、嘉、軍、賓、凶五禮之用;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

禮部下設四司,明清皆為﹕儀制清吏司,掌嘉禮、軍禮及管理學務、科舉考試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禮、凶禮事務;主客清吏司,掌賓禮及接待外賓事務;精膳清吏司,掌筵饗廩餼牲牢事務。

四司之外,清設有鑄印局,掌鑄造皇帝寶印及內外官員印信。會同四譯館,掌接待各藩屬、外國貢使及翻譯等事。類似現在的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等部門。

4、戶部

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

其內部辦理政務按地區分工而設司,明十三司﹕河南、山東、山西、陝西、浙江、江西、湖廣、廣東、廣西、四川、福建、雲南、貴州。清增江南司,為十四司。

各司除掌核本省錢糧外,亦兼管其它衙門的部分庶務,職責多有交叉。除以上各司外,清還設有掌管八旗事務的八旗俸餉處及現審處。

隸於戶部的機構有:掌鑄錢的錢法堂及寶泉局;掌庫藏的戶部三庫;掌倉儲及漕務的倉場衙門。類似現在的民政部、財政部、國土局等部門。

5、工部

工部為管理全國工程事務的機關。職掌土木興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寢供億之典。凡全國之土木、水利工程,機器製造工程(包括軍器、軍火、軍用器物等),礦冶、紡織等官辦工業無不綜理,並主管一部分金融貨幣和統一度量衡。

明清工部下設四司﹕營繕清吏司,掌宮室官衙營造修繕;虞衡清吏司,掌製造、收發各種官用器物,主管度量衡及鑄錢;都水清吏司,掌估銷工程費用,主管製造詔冊、官書等事;屯田清吏司,掌陵寢修繕及核銷費用,支領物料及部分稅收。

除四司外,清設有製造庫,掌製造皇帝車駕、冊箱、寶箱、儀仗、祭器等;節慎庫,掌收發經費款項;料估所,掌估工料之數及稽核、供銷京城各壇廟、宮殿、城垣、各部院衙署等工程。類似現在的工信部、水利部、城鄉建設部。

6、刑部

刑部為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審核刑名的機構,與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後審理和復核,共為「三法司制」。

刑部的具體職掌是﹕審定各種法律,復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會同九卿審理「監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審理京畿地區的待罪以上案件。

刑部的內部組織機構的設置是按省設司,明為十三司,名稱與戶部諸司同。清增加直隸、奉天、江蘇、安徽四司,為十七司。

清刑部各司除分核本省刑名外,職掌他省及衙門的部分文書收發和某些日常政務。

此外,清設督捕司,掌督捕旗人逃亡事;秋審處,掌核秋審、朝審各案;減等處,掌匯核各省及現審各案之遇赦減等事;提牢廳,掌管獄卒,稽察南北所監獄的罪犯,發放囚衣、囚糧及葯物等;贓罰庫,掌收放現審案內贓款及沒收各對象,並保管本部現銀及堂印;贖罰處,掌罰罪事;律例館,掌修訂法律。

類似現在的司法部和公檢法部門。

㈦ 古代四品相當於現在什麼職位

五品官有多大?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七品芝麻官」、「朝廷一品大員」這樣的話,一個「品」字,看似簡單,其實牽出了中國一千七百年的官制史,一點也不簡單.中國的官僚體制從有「品」(公元220年)到無「品」(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其間歲月漫長,過程曲折,有開明,有腐敗,有前進,有倒退,絕非三言兩語能講清楚的.
公元220年(黃初元年),當時的魏國認為漢朝的社會不但用人風氣不好,而且制度也不規范和完善,於是由侍中尚書陳群負責制定了「九品官人之法」,這就是有名的「九品中正制」,把被選的官員按其家世、才能、道德修養,由高到低分成九個品級,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從此中國的官員進入了量化分類制度.
到了唐朝,文官的品階又有很詳細的規范,品還是九個品,但品中又有階的分別,如正五品上,正五品下,從五品上,從五品下.一品不分從,二品、三品只分正從,四品正從之中又分上下階,所以由「正一品(三師、三公)」開始到最後的一級「從九品下(下縣尉)」總共是九品三十等,相差懸殊.
宋朝基本沿襲了唐朝的官制.
明朝的地方官中,「知府」為正四品官,「知府同知」(約為副知府)為正五品官,「知州」為從五品官,「知縣」為正七品官,「縣丞」為正八品官,「主簿」為正九品官.
清朝的官制,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官制的大成.但對漢族人當官限制較多,很少漢族人能當到一品官,很多總督這級的官少數是從一品,更多的是正二品.但在清朝入關初時,為了穩定社會,拉攏漢人的知識分子,倒是對新中的進士授予較高品的官,甚至是一開始就授給四品官,但後來很快又恢復過來.
所以,五品官大約是現在的「副局級,正局級,副司級,正司級,副部級,副廳級,正廳級,副省級,副師級,正師級,副軍級」之間的官

㈧ 誰能將唐朝的官職和現在的官職一一對應

唐朝官制
大致上延續了隋朝的體制,主要分為省、台、寺、監四大組成部分。



唐朝的中央政府有六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秘書省、殿中省、
內侍省。

1.中書省(決策機關)設 中書令兩人,正二品。
中書侍郎兩人,正三品。
中書舍人六人,正五品上。
屬下官員包括,主書四人,從七品上。主事四人,從八品下。右散騎常
侍二人,右諫議大夫四人,右補闕六人,右拾遺六人,起居舍人十六人,皆
從六品上。
中書省下又設有集賢殿書院,有學士,直學士,侍讀學士,修撰官。

2.門下省(審議機關)設 侍中二人,正二品。
侍郎二人,正三品。
左散騎常侍,正三品下。
屬下官員包括,錄事四人,從七品上。主事四人,從八品下。左補闕六人,
從七品上。左拾遺六人,從八品上。起居郎二人,從六品上。典儀二人,從九品
下。城門郎四人,從六品上。符寶郎四人,從六品上。
門下省下又設有弘文館,有學士,校書郎官職。

3.尚書省(執行機關)設 尚書令一人(因太宗曾任此職,故不授予臣下)
尚書左僕射一人,從二品。
尚書右僕射一人,從二品。
尚書左丞一人,正四品上。
尚書右丞一人,正四品下。
(左丞管理吏、戶、禮三部,右丞管理兵、刑、工三部)
屬下官員包括,郎中二人,從五品上。員外郎二人,從六品上。都事十二人,
從七品上。主事十二人,從八品下。

尚書省下又設有六部:

吏部 設 尚書一人,正三品。
侍郎二人,正四品上。
郎中二人,正五品上。
員外郎二人,從六品上。
司封、司勛、考功三司,各設郎中一人,從五品上。員外郎一人,從六品上。
主事三人,從八品下。

戶部 設 尚書一人,正三品。
侍郎二人,正四品下。
郎中二人,從五品上。
員外郎二人,從六品上。
度支、金部、倉部三司,各設郎中一人,從五品上。員外郎一人,從六品上。
主事三人,從八品下。

禮部 設 尚書一人,正三品。
侍郎一人,正四品下。
郎中一人,從五品上。
員外郎一人,從六品上。
祠部、膳部、主客三司,各設郎中一人,從五品上。員外郎一人,從六品上。
主事二人,從八品下。

兵部 設 尚書一人,正三品。
侍郎二人,正四品下。
郎中二人,從五品上。
員外郎二人,從六品上。
職方、駕部、庫部三司,各設郎中一人,從五品上。員外郎一人,從六品上。
主事二人,從八品下。

刑部 設 尚書一人,正三品。
侍郎一人,正四品下。
郎中二人,從五品上。
員外郎二人,從六品上。
都官、比部、司門三司,各設郎中一人,從五品上。員外郎一人,從六品上。
主事二人,從八品下。

工部 設 尚書一人,正三品。
侍郎一人,正四品下。
郎中一人,從五品上。
員外郎一人,從六品上。
屯田、虞部、水部三司,各設郎中一人,從五品上。員外郎一人,從六品上。
主事二人,從八品下。

4.秘書省(掌經籍圖書) 設 秘書監一人,從三品。
秘書少監二人,從四品上。
秘書丞一人,從五品上。
屬下官員包括,秘書郎三人,從六品上。校書郎十人,正九品上。正字四人,
正九品下。
秘書省下又設有著作局,有著作郎,著作佐郎官職。

5.殿中省(掌天子服御) 設 殿中監一人,從三品。
殿中少監一人,從四品上。
殿中丞二人,從五品上。
殿中尚醫二人,正六品上。
主事二人,從九品上。
殿中省下又設有食、葯、衣、舍、乘、輦六局,各局有奉御、直長官職。



唐有二台,御史太與司天台。

1.御史台(監察機構) 設 御史大夫一人,正三品。
御史中丞二人,正四品下。
御史台下設三院,台院、殿院、察院。

台院 設 侍御史六人,從六品下。
殿院 設 殿中侍御史九人,從七品下。
察院 設 監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

2.司天台(又稱太史局) 設 司天監一人,正三品。
司天少監二人,正四品下。
司天丞一人,正六品上。
主簿二人,正七品上。
主事一人,正八品下。
司天台下設春、夏、秋、冬四官,皆正五品上。



唐有九寺,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

每寺均設有 正卿一人,正三品。
少卿一人,正四品上。
寺丞二人,從五品/六品。
主簿二人,從七品上。
博士四人,從七品上。
太祝六人,正九品上。



唐有五監,國子監、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都水監。

1.國子監, 設 祭酒一人,從三品。
司業二人,從四品下。
監丞一人,從六品下。
主簿一人,從七品下。
錄事一人,從九品下。
2.少府監, 設 正監一人,從三品。
少監二人,從四品下。
監丞六人,從六品下。
主簿二人,從七品下。
錄事二人,從九品下。

3將作監, 設 正監一人,從三品。
少監二人,從四品下。
監丞四人,從六品下。
主簿二人,從七品下。
錄事二人,從九品下。

4.軍器監, 設 正監一人,正四品。
監丞一人,正七品上。
主簿二人,正八品下。
錄事一人,從九品下。

5.都水監, 設 使者二人,正五品上。
監丞二人,從七品上。
主簿二人,從八品下。
錄事一人,從九品下。

補充:唐朝仍然設有三師(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職位,
但很少授予大臣,所以實際上掌握宰相權力的是掛著「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
下平章事」頭銜的官員,他們更易於被君主控制

㈨ 古代皇宮里有什麼主要官職像丞相、皇子、王爺、將軍、御醫什麼的都說出來。

以唐,清為例

唐朝官位

中央官制

三師:太師、太傅、太保(榮譽職務);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榮譽職務);
三省:中書省(決策、秘書)、門下省(侍從、諫議)、尚書省(行政)、;
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人事)、戶部(戶口、財政)、禮部(禮賓)、兵部(國防)、刑部(法院)、工部(工程、水利);
一台:御史台(監察);
五署:國子監、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都水監(循舊制,與六部分工);
九寺:太常寺、光祿寺、衛尉寺、宗正寺、太僕寺、大理寺、鴻臚寺、司農寺、太府寺(與六部分工合作)。
散官:(榮譽職務)。

地方官制

虛設(道)置觀察使
州(郡):刺史(太守);別駕、長史、司馬;錄事、參軍事;
六曹:司功、司倉、司戶、司兵、司法、司士。
縣:縣令;縣丞、主簿;縣尉、錄事、佐史。
鄉:耆老;
里:里正;
村:村正;
保:保長;
鄰:鄰長。四家一鄰,五鄰一保,五保一里,五里一鄉;一自然村為一村。城市內無村設坊,坊正和村正同級。

部門 官職 品級 職掌 說明

(三師) 太師 太傅 太保 正一品 :
輔佐天子 是一種很高的虛銜,一般無實際執掌,不常設。

(三公) 太尉 司徒 司空 正一品 :

尚書省 尚書令 (一人) 正二品 :
總理國家政務 1.唐初,太宗李世民未繼位前,曾任尚書令,此後臣下不敢居此位,遂不設。
2.左僕射統吏、戶、禮三部。右僕射統兵、刑、工三部。
3.高宗李治時稱尚書省為「中台」,中書省為「東台」,門下省為「西台」。門下侍中「左相」,中書令為「右相」。武則天時又改尚書左右僕射為「文昌左右相」。
4.每部下屬四司,六部合二十四司。

尚書左、右僕射 (各一人) 從二品 佐尚書令

吏部尚書 (一人) 正三品 :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

戶部尚書 (一人) 正三品: 掌全國土地、戶籍、賦稅、財政收支等事務

禮部尚書 (一人) 正三品: 掌國家的典章法度、祭祀、學校、科舉和接待四方賓客等

兵部尚書 (一人) 正三品:掌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等事務

刑部尚書 (一人) 正三品: 掌國家的法律、刑獄等事務

工部尚書 (一人) 正三品: 掌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務

六部侍郎 正四品上

尚書左丞 (一人) 正四品上

尚書右丞 (一人) 從四品下

六部各司郎中 從五品上

六部各司員外郎 從六品上

門下省 (武則天改為「鸞台」,玄宗又改為「黃門省」)

侍中 (二人) 原正三品,後升為正二品 官行宰相職

門下侍郎 (二人) 原正四品上,後升為正三品 佐侍中

左散騎常侍 (二人) 正三品下 (無實際職權,乃達官所用)

左諫議大夫 (四人) 正四品下 掌侍從規諫

左補闕 (六人) 從七品上 職務為對皇帝進行規諫,並舉薦人才

左拾遺 (六人) 從八品上 職務同上

中書省 (武則天改為「鳳閣」,玄宗又改為「紫微省」)

中書令 (二人) 原正三品,後升為正二品 官行宰相職

中書侍郎 (二人) 原正四品上,後升為正三品 佐中書令

中書舍人 (六人) 正五品上 掌詔令、侍從、宣旨、慰勞等事。

右散騎常侍 (二人) 正三品下 同左散騎常侍

右補闕 (六人) 從七品上 同左補闕

右拾遺 (六人) 從八品上 同左拾遺

御史台 御史大夫 正三品: 專掌監察、執法受公卿奏事,舉劾案章。 唐之御史台 分三部:台院、殿院、察院

御史中丞 正四品上

侍御史 從六品下

監察御史 正八品上

國子監 國子祭酒 從三品: 掌教育行政

國子司業 從四品下

國子博士 正五品上

太學博士 正六品上

國子助教 從六品上

國了監丞 從六品下

道 (本系監察區) 觀察處置使 (每道一人) :掌監察州縣官吏,舉善糾惡。以後兼理民事。 唐初劃全國為十道,開元時分為十五道。 這個角色多由「節度使「兼任,權勢頗大。

州 刺史 (每州一人)
上州:從三品 ;中州:正四品下 ;下州:正四品下

掌州之治 1.唐於三京(京兆、河南、太原)五州(益、並、揚、荊、潞)設府。其它地方設州。三京各設牧一人(從二品),尹一人(從三品)。 2.唐以四萬戶以上為上州,二萬戶以上為中州,不足二萬戶為下州。 3.六曹為:司功、司倉、司戶、司兵、司法、司土。 4.三曹為:司倉、司戶、司法。

別駕 (一人) 為刺史的佐史
上州:從四品下;中州:正五品下;下州:從五品上

長史 (一人) :掌一州兵馬
上州:從五品上;中州:正六品上;下州:無

司馬 (一人)
上州:從五品下;中州:正六品上;下州:從六品上

錄事參軍事 (一人) : 掌糾正各曹職事
上州:從七品;中州:正八品上;下州:從八品上

錄事 (一至二人)
上州:從九品下;中州:從九品上;下州:從九品下

六曹參軍 (各一人)
上州:從七品下;中州:正八品;下州僅三曹,從八品下

縣 縣令 (一人)
京縣:正五品上 ;上縣:從六品上 ;下縣:從七品上

唐代之縣,等別如下:

京縣:三都之縣,在京城內者。
畿縣:三都之縣,在京城外者。
望縣:繁華重要之地
緊縣:重要之地
上縣:有六千戶以上
中縣:有二千戶以上
中下縣:有一千戶以上
下縣:不足一千戶者

縣丞 (一至二人)
京縣:從七品上 下縣:正九品下

主薄 (一至二人)
京縣:從八品上 下縣:從九品上


京縣:從八品下 下縣:從九品下

錄事
京縣:從九品下 其它縣不列品

清朝和別的朝代名稱上有些不同,但大同小異

文官的品級及職務如下:

清時非常重視官員的品級。當時官員分為九品,每品里又有正、從
之分,所謂九品十八級。不能列入九品以內的,叫做未入流。列表如下:

品 級 官 職
-------------
正一品 太師,太傅,太保,大學士
從一品 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書,督
察院左,右都御史
正二品 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總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從二品 各省巡撫,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時,各省布政使.
正三品 督察院左,右副都於是,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順天府尹,奉天府尹,各省按察使.
從三品 光祿寺卿,太僕寺卿,各省鹽運使.
正四品 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鴻臚寺卿,
太傅寺少卿,各省道員.
從四品 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內閣侍讀學士,各省知府.
正五品 左右春房左右庶子,光祿寺少卿,欽天監監正,六科給事中,各部院
郎中,各府同知,直隸知州
從五品 鴻臚寺少卿,各道監察御使,翰林院侍讀,侍講,各部院員外郎,各
省知州.
正六品 國子監司業,內閣侍讀,左右春房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
縣知縣,各省通判.
從六品 左右春房左右善贊,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州同
正七品 翰林院編修,各部院七品筆貼士,順天府學教授,訓導,京縣丞,外
縣知縣,各府學授.
從七品 翰林院檢討,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國子監博士,直隸州州判,州判.
正八品 太醫院御醫,各部院八品筆貼士,外府經歷,外縣縣丞,州學正,縣教
諭.
從八品 翰林院典簿,府,州,縣訓導.
正九品 各部院九品筆貼士,縣主簿.
從九品 翰林院侍詔,刑部司獄,州吏目,巡檢.
未入流 京,外縣典吏,驛丞,和泊所所官
-------------

武官的品級及職務如下:

品 級 官 職
------------
正一品 領侍衛內大臣
從一品 將軍,督統,提督
正二品 副督統,總兵
從二品 副將
正三品 參將
從三品 游擊
正四品 都司
從四品 城門領
正五品 守備
從五品 守御所千總
正六品 門千總,營千總
從六品 衛千總
正七品 把總
從七品 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外委千總
從八品 委署驍騎尉
正九品 外委把總
從九品 額外外委

武官無未入流
-------------

官員的稱呼:

看電視或看報紙的時候,有的網友可能會被一些官員的稱呼搞糊塗
了,那麼下面我們就把一些官員的別稱,介紹給大家。

中央官部分

官 職 稱呼
-----------------
大學士 中堂
吏部尚書 天官、冢宰
禮部尚書 大宗伯
戶部尚書 大司徒,大司農
邢部尚書 大司寇
兵部尚書 大司馬
工部尚書 大司空
左都御使 總憲
右都御使 副憲
通政使 銀台
御使 都老爺
郎中、員外朗 部郎,郎官
主事 主政
-----------------

地方官部分

官 職 稱呼
-----------
總督 制軍,制台,制憲,都憲,部堂
巡撫 中丞,撫軍,撫台,撫院,撫憲,部院
學政 學台,學憲
布政使 藩台,方伯,東司
按察使 臬(音NIE)台,廉訪,西司
知府 太守,皇堂,五馬
知州 牧,刺史
知縣 令,令尹
-----------

武官部分

官職 稱呼
---------
提督 軍門,提台
總兵 總鎮,鎮台
副將 協鎮,協台

㈩ 我該找什麼機關打聽江蘇生產建設兵團弟三師臨時法庭撤銷後有關的刑事檔案由什麼機關接收了

這種機構撤銷,案件後續處理肯定是歸該臨時法庭所在地的法院刑庭管理。至於檔案,那當然是在法院檔案室,如果年份比較久了,就在當地檔案館。
法院卷宗檔案,一審卷宗是保存60年,二審卷宗是20年

熱點內容
鄭州名律師 發布:2025-01-20 18:42:13 瀏覽:519
中級經濟法只看郭守傑 發布:2025-01-20 18:40:48 瀏覽:501
新疆司法拍賣網 發布:2025-01-20 18:27:06 瀏覽:509
噪音擾民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0 18:10:15 瀏覽:906
刑事案件法院旁聽 發布:2025-01-20 17:42:50 瀏覽:486
職業衛生法律知識櫥窗資料 發布:2025-01-20 17:37:23 瀏覽:497
simple語法規則 發布:2025-01-20 17:12:52 瀏覽:442
法院掃描錄入 發布:2025-01-20 16:52:17 瀏覽:708
民法典橫幅 發布:2025-01-20 16:40:47 瀏覽:667
勞動法頒布和實施 發布:2025-01-20 16:30:34 瀏覽: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