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選擇堅守法官
①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法官
一、首先要做一名堂堂正正的人
作為一名法官,要守得住那一份清貧與寂寞,要日三省乎己,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要心胸寬廣、一身正氣,要能吃虧、肯吃虧,要重名節、輕利慾,要心隨朗月高、志與秋霜潔。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抵抗住各種誘惑,堅持心中的公平與正義,擔當得起社會賦予法官的重要職責。
一名合格的法官,還必須是一個具有團隊意識的人。通過老師的講解、參與班級體活動、觀看模擬法庭以及參與拓展訓練,我深刻認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一個案件的處理,單憑自己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要有團隊協作意識,積極與其他法官和同事相互配合開展工作,這樣才能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也有利於本單位工作的開展。
二、認真踐行政法核心價值觀
人的價值觀指導著人的具體行為,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法官,就必須踐行「忠誠、為民、公正、廉潔」這一科學的政法核心價值觀。
忠誠,就是要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這是政法幹警的政治本色。只有常念忠誠,把忠誠銘記於心,才能感受到黨和國家所賦予的重大使命,才能感受到人民的信任與期盼,才能牢記自己的責任與使命,才能努力地為人民服務,才能做到寧死不背理、寧貧不喪志。要做到忠誠,,就要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覺悟;就要積極關注民生,了解人民的需求;要認真學習法律知識,理解法律的精神,懂得如何適用。做為一名合格的法官,就要在思想上牢固樹立忠誠的意識,以指導自己的行為。
為民,就是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這是政法幹警的宗旨理念。群眾利益無小事,
作為人民的法官,時時刻刻都要為民著想。為民,關鍵在做。當群眾對某個法律問題不理解時,我們能夠耐心講解,這是為民;當群眾路途遙遠,不方便到法庭參與訴訟時,我們主動到田間地頭開庭,方便群眾,這是為民;當人們情緒激動、心情低落時,我們主動遞去一杯溫暖的茶水以安撫其情緒,這是為民;當雙方當事人爭執不下時,我們能夠不厭其煩地予以調解,這是為民……要做到司法為民,就要學會換位思考,就要把每一位當事人當做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來對待。
公正,就是要公正執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這是政法幹警的神聖職責。一名合格的法官要將公正司法作為最基本的職責進行遵守。要堅持秉公斷案、不徇私情;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各方當事人;要嚴把證據關,不偏聽偏信;要堅持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並重;要在案件的裁判結果上追求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只有公正執法,法官才能托得起手中的天平,稱得上是合格的法官。
廉潔,就是要清正廉明、無私奉獻,這是政法幹警的基本操守。公生明、廉生威,只有廉潔才有威望。一名法官只有贏得群眾的信任,在群眾中擁有較高的威望,其對案件的處理結果才會得到群眾的認可。清正廉潔是對一個法官最起碼的要求,如果連這點都做不到,又何談成為一名合格的法官。
三、不斷提高理論素養,提升工作能力
當前,社會經濟在快速地發展,新的法律問題不斷涌現,新的法律規則陸續實施,這都要求我們法官要天天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有能力解決好新時代的新問題。一方面,要努力學習法律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另一方面,還要不斷學習其他專業的知識,比如醫學、會計等學科的知識,使自己在面對一些較為專業、較為復雜的問題時能夠從容應對。再者,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要知行合一,用理論指導司法實踐,是司法活動更加合理,同時在實踐中感悟知識的力量,升華對知識的理解,加強對學習的興趣。法官肩負著重大的社會責任,應好學、善學,活到老、學到老,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學習,充分把握好每一次培訓的機會來認真學習。
四、向優秀的人物學習,發揚敬業奉獻的精神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的法官隊伍中也不斷地涌現出優秀人物,如宋魚水、詹紅荔、陳燕萍等。我們應認真學習他們的優秀事跡,探尋一名優秀是怎樣要求自己的,是如何工作的,進而以優秀法官的標准來要求自己,時刻向成為他們那樣的法官而努力。法官的工作通常繁重且復雜,所以在工作中必須有耐心,有敬業精神,要愛崗敬業、樂於奉獻。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法官,看似簡單,實則不易。修身、養性、學習、實踐,要成為合格的法官,就要不斷地追求與努力。
② 法官演講稿
演講稿可以提高演講人的自信心,有助發言人更好地展現自己。在現在社會,接觸並使用演講稿的人越來越多,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我整理的法官演講稿範文(通用3篇),歡迎大家分享。
法官演講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叫某某,來自烏蘭察布市察右後旗人民法院,很榮幸被自治區高院評為專家型法官,作為一名來自基層人民法院的法官,在我的職業生涯中獲得過很多榮譽,但是最讓我自豪的,也是給予我最高評價的就是「專家型法官」的稱號,首先我要感謝高院、烏蘭察布市中院兩級法院的領導和同仁對我工作的極大肯定,我也要感謝這么多年來給我提供發展平台的察右後旗人民法院的領導、同事們。
我畢業於XX學校,XX年至XX年在XX中學任教,XX年通過法院系統增編補員統一招考考入XX人民法院,從書記員做起、歷任助理審判員、審判員、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在我辦案的二十年中,一直辦理民商事案件,對於民商事審判實務中遇到的問題非常關注,我也把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也有需要探討的法律適用問題寫成了審判論文,承蒙各級法律專刊、報紙的厚愛和認可,在《人民法院報》、《中國審判》、《人民文摘》、《法治與經濟》、《XX法學研究》、《XX審判》等期刊、報紙上發表近五十篇學術文章,對我從事的民商事審判工作有積極的意義,也成為我從事這份工作最大的意義和價值體現。 專家型法官的評選,是法官職業化改革的重頭戲,突出了人民法官的尊崇地位,塑造了人民法官的職業尊榮,我區
首屆被評為專家型法官的各位同仁,都是經過嚴格的層層選撥獲得這個榮譽稱號,作為最基層一線的民商事法官,我對司法體制改革的未來和法官職業化的破冰之舉,都充滿了信心,也想對年輕法官們說一句,一個專注於法律業務,獨立審判的時代就要來臨。長久以來,我國的法官職業不僅進入門檻較低,而且編制也可以隨便拿來挪作他用,特別是隨著社會轉型期內矛盾糾紛的增多,法官所面臨的辦案壓力越來越大,相反待遇和晉升空間逐漸狹小,各級法院流失了很多優秀的法官,這是一個相對嚴峻的形勢,也是司法體制改革要實現的轉變,作為一名在基層人民法院工作二十年的法官,我期待著法官職業化給審判工作帶來的變化,也期待著看到司法體制改革的春天。
我也深刻地體會到,一個至高的榮譽僅僅是對過去工作的肯定和嘉獎,未來的十年甚至二十年,是一個新的開始,我將沉澱自己的審判經驗,繼續在一線審判實務中發揮好專家型法官的作用。從事民商事審判工作的法官都知道,過去我們常常依賴於審判經驗,而且有一個不容迴避的現實就是大部分法官並不是法律科班生,缺乏對法學理論的掌握和研究,這正是我們需要努力的方向。在基層人民法院嚴重缺乏法律人才的前提和背景下,無論從審判經驗還是法學理論的掌握,專家型法官都應該起到很重要的引領作用。法律科目繁多,種類繁多,法學理論龐雜,需要記憶和理解的法條也
是創各領域之先,而且在發展日益快速的今天,法律條文也面臨著無法解決實務中所有問題的尷尬,人民群眾對司法的需求和期待日益加強,在這么嚴峻的形勢下,對人民法官的職業化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們一刻也不能放鬆,一刻也不能停下學習和鑽研的腳步,只有通過一個又一個案件的扎實審理才能越過這道藩籬,真正成長為一名專業、專長的法官。在座的各位肯定和我有同感,我們正在迎來一個不同的時代,過去的工作模式正在被悄然改變,而且等待我們的是更大的考驗,在網路媒體和自媒體突然爆發的今天,我們法官的一言一行被無限放大,雖然工作之餘我們就是一個普通人,但是大眾並不是把我們當成普通人來看待,所以我們就不能把自己當成普通人,無論多麼艱難,多麼辛苦,就讓我們在堅守內心信仰,堅定相信未來的信念支撐下,一起攜手開創審判工作的春天。謝謝大家!
法官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大家好!我的演講題目是《無悔青春獻給黨》。 每當我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每當我聽到激越的《義勇軍進行曲》徐徐奏響的時候,一種振奮,一種激昂,一種驕傲,一種自豪便會油然而生。穿越血與火的歷史煙雲,歷經建設與改革的風雨洗禮,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迎來了她90歲的`生日。
有一頁歷史,照亮了黑暗的歲月;有一頁歷史,在我們心上銘刻。這一天,鐮刀和鐵錘組成圖案的旗幟在迎風飄揚;這一天,呻吟在水火中的靈魂,有了陽光的照射。從此,這一把鐮刀呼嘯著,要割斷舊世界的一切枷鎖;從此,這一把鐵錘吶喊著,要砸碎一個舊的歲月!於是,南方的甘蔗林,變成刀槍,抵禦外敵侵略;於是,北方的青紗帳,變成墓穴,埋葬舊世界的罪孽!從此,我們的祖國,不再四分五裂;從此,我們的民族,不再任人擄掠,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聲音響徹大江南北;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聲音響徹三山五嶽,是黨的旗幟指引,我們才駛過漩渦,戰勝風浪;是黨的旗幟指引,我們才走進麗日藍天、春色滿園??在黨的旗幟下,我們昂首挺胸;在黨的旗幟下,我們緊密團結!中國敞開明亮的窗戶,讓世界走進我們的視野;祖國歡呼一個春天的來臨,讓拂面的春風吹沸我們的熱血。
如今,我懷著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我懷著對公平正義的不懈追求,加入了法官隊伍,掀開了我人生中嶄新的一頁。作為一名青年法官,我一直在想,什麼是真正的「執法為民」?是為群眾做一件好事嗎?是為群眾捐一些錢物嗎?是為群眾辦一個案件嗎?還是為當事人追回一些損失?我認為,不僅僅是,也不完全是。真正的「執法為民」,應該是時時心繫群眾,事事以民為本。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對於法官而言,為群眾服務一兩次並不難,難的是心裡時時刻刻裝著群眾,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擺在第一位。這才是真正的「執法為民」!這樣的「執法為民」,需要建立在一種濃烈的、真摯的感情基礎上。沒有感情,哪來愛心?沒有愛心,哪來容忍?沒
有對人民群眾血濃於水般的情感,又怎能談及真正意義上的「執法為民」!
那是一個深秋的清晨,我們的法官剛到法庭時,便看見一名女子坐在法庭門口掩面而泣。原來七年前,她的丈夫由於觸犯刑法進入監獄服刑,這七年間,該女子獨自帶著尚未成年的兒子艱難求生,苦苦等候丈夫回家。如今,丈夫刑滿釋放了,他們的兒子也已長大成人。此時的丈夫卻一紙訴狀將該女子告上法庭要求離婚,這才導致前面發生的一幕。該女子的心如刀割是但凡有感情的人都可想而知的,我們的法官為了挽回這一段懸崖邊上的婚姻,彌補這一顆破碎的心靈,不斷給他丈夫做思想工作。最終,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該女子的丈夫意識到自己差點就失去了一個一直為他為他們家庭默默奉獻的好妻子,加倍的珍惜他們夫妻間的感情,一個經歷了七年磨練的家庭終於得以幸福圓滿,該女子激動的對我們的人民法官伸出了雙臂:「法官,讓我抱抱你吧」。這一刻,我們感到無比的欣慰與自豪,在場的人們都流下了感動的熱淚!這——就是我們存在的意義!
如果生命再給我一次機會選擇,我依然會選擇人民法官這個職業。我要像無數前輩一樣,把自己的青春獻給黨的事業,鑲嵌在這平凡與崇高的職業之間。也許我們沒有鮮花、沒有掌聲,但我青春無悔、生命無悔!因為我們的忠誠與奉獻融進了黨的事業中,融進了人民安定團結的幸福里。
我敬仰人民法官「剛正不阿、不畏權勢」的秉性,
我欽佩人民法官「一身正氣、兩修清風」的品格,
我愛慕人民法官「執法為民安天下」的情懷,
我贊美人民法官「鐵面無私擔道義」的風范!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法官演講稿3
踐行核心價值觀,同抒法官為民情。
愛崗是我們的職責,敬業是我們的本分。愛崗敬業是人民法官忠誠執著的根本,是為民司法的體現,是維護公平正義的法寶,也是廉潔自律的基礎。
此時此刻,我站在演講台上不僅僅看到在座各位關注的目光,彷彿還看見我們幹警在辦案中那忙碌、不知疲憊的身影。看——他們正耐心細致的為當事人答疑解惑;瞧——他們正苦口婆心做思想工作,力爭當事人握手言和;嘆——他們又一次承受著當事人的謾罵糾纏,甚至威脅。夜深了,他們還在翻閱書籍,查閱案卷,推敲文法,撰寫文書,為審理好每一個案件而埋首工作。他們用默默奉獻的精神彰顯著對黨、對祖國、對法律的無限忠誠,他們用勤勤懇懇的態度,演奏著司法為民的和諧樂章,他們用孜孜不倦的精神捍衛著天平的聖潔、法槌的鏗鏘。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踐行核心價值觀,同抒法官為民情》。
在人類歷史的漫漫長河中,有這樣一群人值得我們銘記,「除了法律,他們別無所崇;除了良知,他們別無指引;除了正義,他們別無追求!」從鐵面無私的包拯,到斷案如神的狄仁傑;從明察秋毫的宋慈,到「一枝一葉總關情」的鄭板橋,幾百年來,他們總被人們津津樂道。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國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伴隨著這個時代的到來,新一代法官脫穎而出,他們有辯法明理、勝敗皆服的宋魚水,有公而忘私、定紛止爭的黃學軍;有盡職盡責、耐心細致的鍾蔚莉,有執法如山、融情似水的李昆侖,一位位優秀的法官,以他們對法治事業執著的追求,以他們良好的形象,彰顯著一個又一個優秀法官的核心價值觀,在人們的心中樹立起一座座豐碑,為人們所傳頌。
忠於職守,秉公執法,弘揚正氣,是法官神聖的職責。 懲惡揚善,除暴安良,為民解難,是法官義不容辭的義務。
法官的胸間應當充滿正氣,法官的眼睛應當蔑視特權,法官的肩膀應當扶持弱小,法官的兩袖應當一片清風。法官的上帝只有一個,那就是神聖的法律。法官的良心只服從一條,那就是公正與正義。因此,我們應當時刻牢記的自己的神聖使命,踐行「忠誠,為民,公正,廉潔,奉獻」的核心價值觀,爭做讓黨和人民滿意的忠誠衛士。
歲月的長河悠悠流淌,榜樣的精神代代相傳,一位又一位優秀的法官,以自己對政法事業的赤誠奉獻,在老百姓的心中鑄就了一座又一座不朽的豐碑。遠的不說,就來說說我身邊的例子吧。
三道溝法庭是瓜州縣人民法院管轄面積大,管轄鄉鎮多,同時也是離縣城最遠的一個基層法庭。根據以上特點三道溝法庭庭長崔永紅同志主動深入農村,堅持巡迴辦案,提高案件辦案效率,加大調解力度,就以布隆吉鄉九上村村民李某訴張某財產損害賠償糾紛為例,因張某灌溉農田時不慎將李某農作物淹損,雙方就賠償問題釀成糾紛,二人對簿公堂,小問題引發大矛盾,造成李某、張某兩個家庭的矛盾又一步激化,崔庭長經過調查分析,決定就地辦案,深入農戶家中,將法庭設在村組,同時,邀請人民陪審員、村組組長、村主任等共同參與,積極進行協調,苦口婆心的說服教育,耐心細致的宣法將法,二人慚愧的說「法庭的工作也不容易啊,以後再也不給你們添麻煩了」成功的化解了此次糾紛。
不知多少次,他奔波在田間地頭,不知多少回,他苦口婆心化解糾紛,正是因為有了踏實肯乾的工作態度和日積月累的知識經驗,他成為了全院的調解能手和業務骨幹,被酒泉市中級人民法院評為「調解能手」的榮譽稱號。
再來說說我身邊的另外一個人,閆繼東法官,在處理三道溝鎮三道溝村的朱某訴方某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中,一場不明原因的大火不僅燒毀了大量的財物,還燒盡了原本和睦融洽的鄰里情懷。面對無情的大火,一夜間吞噬了兩家後院的大量財物,作為面朝黃土、背朝天,收入本不寬裕的方某、朱某兩家人來說真可謂是晴天霹靂,那又得好幾個年頭的勤奮耕耘,節儉度日,那種痛心疾首的難過簡直難於言表。後經相關部門調查走訪,但因種種原因,無法查明火災起因,致使原本和睦融洽的鄰里因遭受的損失,反目成仇,爭執不休,多次找村鎮予以協調,直至對簿公堂。閆法官接到案件後,多次走訪現場,深入農戶家中,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以「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的工作理念努力化解此次糾紛。面對庭審中各臵陳詞的稱述辯論,面對休庭時朱某、方某兩家人的喋喋不休,閆繼東同志,明晰法理,冷靜分析,以背靠背,換位思考,將心比心的思維理念,苦口婆心,寬慰以情,抓住有利時機,以堅實固有的法律素養,以溫和而不失威嚴的法理情懷,成功化解了此次糾紛。
有人說法官是「刀尖上的舞者」。從陳晨法官執行一起多年欠款糾紛案時,得到了最真切的體現。該案欠款的債務人已經死亡,債權人起訴至法院,法院經過審理認為其繼承人應該承擔所負債務,判決支持了原告的請求,法律文書已生效,被告也未提出上訴,案件移交執行,但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被執行人情緒非常激動,辱罵、甚至撕扯,面對當事人的惡意中傷,陳晨感到十分棘手,但他還是堅持用平靜、真誠的態度和被執行人交流,當有人問他怎麼罵不還口、打不還手時,他說:「作為一名執行法官,遇到不明真相的群眾謾罵、圍攻,是我執行生涯中平常的事,我們必須忍耐,因為他們不是敵人,是同我們一樣的群眾,我怎麼會去對付自己人呢?」
還有、還有、還有太多地名字,他們沒有顯赫的職位,也沒有耀眼的名望,沒有驚天動地的創舉,也沒有催人淚下的事跡。但他們勤奮、朴實、兢兢業業而不追名逐利,在公正審判中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在默默無聞中見證著共和國法制的風雨。
法槌起落、案卷翻飛,一次次的鐵案封塵,沒有喝彩,沒有鮮花,也沒有掌聲。但正是他們的平凡讓我對政法事業的感情與日俱增、歷久彌堅,是他們,感動著我的生命,堅定著我為政法事業傾注一腔熱血的信念!
各位領導,同志們,從我踏進法院大門的時候,我就堅定著對法律的崇尚,人民的摯愛,共和國的真誠。我沒有什麼可以奉獻的,唯有青春、熱血、辛勤和汗水。我會用一顆年輕和而又富有朝氣的心去迎接每一天的到來,精力充沛地面對每一個困難和挑戰,讓生命伴隨法律成長,讓肩膀挺起華夏脊樑,讓和風吹拂正氣之歌,讓春雨滋潤百姓心田,在沒有七彩的歲月里守候生命的每一次感動,守望「公平正義」所包含的簡單也復雜的人生旅途。
讓我們再一次信守庄嚴的承諾——對黨、對祖國、對人民、對法律的無限忠誠,無私奉獻,勤懇為民、捍衛正義、廉潔自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核心價值觀,爭做優秀的人民法官。
③ 正義之星觀後感
在第一集中我們看到人民法官的信仰。用11年的堅守守護公平正義最後一公里的趙鑫;從右手大部分功能喪失的殘疾人成長到一名人民法院的法官再到優秀法官、自強模範的王小莉; 「春梅縱是俠骨香,不受塵埃半點侵「擁有女俠夢的周春梅。
他們用親身經歷告訴了我們他們作為法官的人民信仰,用畢生精力探求的公平正義,用時刻向上的心態挺起的法治脊樑。
在第二集中我們看到人民法官的素養。從零開始創建我國第一個環保法庭的羅光黔;連續端坐18天,每天庭審8小時的范紅海;用法律的劍戟、盪平黑惡勢力、滌清社會風氣的楊軍。
從他們身上我深刻體會到,唯有服務大局,才能讓法律的力量真正地庇護人民的利益;唯有服務大局,才能讓法治前行的步伐更加堅定,更加踏實;唯有服務大局,才能讓法律在具備理性力量的同時具備人性的溫度。
在第三集中我們看到人民法官的情懷。關心人、幫助人、公正地對待每一個人,把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極致的鄒碧華;全力傾注司法人文關懷理念,突破傳統的審判模式,推出「圓桌法庭」「微信法庭「兩種全新庭審模式的周淑琴。
摸索出「三個貫穿始終「工作法,可以覆蓋案件審理的全過程的黃志麗。他們都是優秀的法官,是對法律專業知識有著深刻理解、對法律適用方法能夠嫻熟運用的法官。
他們更是卓越的法官,是在優秀的基礎上,以更通透的眼光、更寬廣的胸懷、更明確的職業價值目標,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通過自己的行為淋漓盡致地推進法治理想實現的法官。
在第四集中我們看到人民法官的溫度。當好未成年人的「法官媽媽」的陳海儀;建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陳遼敏;無悔青春,紮根基層辦案27載的亓民川。
憑著對法官事業的忠誠熱愛,他們執著堅守一名人民法官的職業道德,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法官為人民的高尚情懷。
對他們來說,諸多榮譽的取得,不僅是對過去工作的總結,更像是一聲聲發令槍響,讓他們昂首闊步、不知疲倦地奔跑在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道路上,不斷向前,向前,再向前……
在第五集中我們看到人民法官的堅守,用溫情化解家事糾紛的「雙語法官」的呂仙華;背篼背著國徽和卷宗,翻山越嶺走村入戶的郭興利;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團結、和諧、穩定與發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的彭鑫亮。
他們選擇了農村,堅持了一份農民的厚道、淳樸、善良;選擇了法律,堅守了一份法律人的公正、廉潔、為民;他們是接地氣的法官,把自己深深地融入到了百姓的心裡。讓農村群眾知法、懂法、用法,依靠法律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在第六集中我們看到人民法官的擔當。面對全球通信領域的審判難題,以國際視野和中國法律語境相融合進行司法裁判的肖海棠;通過對互聯網侵權案案例的裁定探索出多項互聯網審判的判定標准和規則的沙麗;見證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制飛速發展的姜穎。
新時代賦予了人民法官擔負構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使命,他們牢記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才能沒忘來時的路;他們牢記法官的初心和使命,才會堅守住職業道德、為民司法。
他們敬畏法律、敬畏人民,心裡裝著人民,牢記忠於憲法和法律,審慎手中的審判權力,努力做新時代合格的法官。
六集系列節目《正義之星》講述的就是人民法院18位英模法官的故事。趙鑫、周春梅、王小莉、范紅海、羅光黔、楊軍、周淑琴、黃志麗、鄒碧華、陳海儀、亓民川、陳遼敏、彭鑫亮、呂仙華、郭興利、姜穎、肖海棠、沙麗……
一個名字就是一顆星,群星璀璨,燃亮正義的天空。
④ 為何做法官以及如何做一名優秀法官
人生有夢才精彩,法官是我人生的夢想。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終於實現了做一名法官的夢想,既感到高興又感到彷徨,因為如何才能夠做一名稱職的法官,一名好法官的困惑一直圍繞著我,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我的心慢慢的也點釋懷了,好像有點明朗了。當然,我深知,這僅僅是一種初步的體會,我以後的路會更長,這種困惑將伴隨我的一生,我也必將會為此而踐行一生。
法官是法治社會的一個精英群體,如果你僅僅把它當作謀取生活的手段,就褻瀆了它的神聖。法官是一種境界,是融法律與品格為一體的境界;法官是一種人生,是在追尋正義的過程中修善自我的人生;法官是一種信念,是獲取人生輝煌的信念。正是如此,我才渴望成為一名法官,並最終實現了我的法官夢!
公正的審判是法院工作的核心,是法院職能的集中體現,是樹立司法權威即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關鍵.要做到公正審判,必須加強法官隊伍自身建設。法官,是司法機關的細胞,司法機關的司法能力建設有賴於法官的司法能力建設.因此,從狹義上講,司法能力建設的就是法官的司法能力建設。而正確適用法律、公正高效司法,保障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的能力.不難看出,這是從整體上對法院工作提出的要求和期望.但這幾個方面的能力,實際上是通過法官素質的提高來加強的.可以說,法官的司法能力建設與司法能力建設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小流匯成江河,磚木蓋成樓房,只有依靠法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加強自身的司法能力,法院的司法能力的提高才能實現.因此,法官在司法能力建設中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其地位是無可替代的.
一個淺顯的道理:合格的法官不是終身的,做一個法官,不易;做一個好法官就更難。大家都知道不進則退的道理,昨天的合格法官、優秀法官,今天不一定合格,更不一定優秀。只有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不斷地學習和探索,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法官。要成為一名合格優秀的法官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需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學習、實踐、歷練,它既是一個法官從初任到成熟的過程,也是一個人從青澀到成熟的成長歷程。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法官,我認為必須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努力。
一、法官必須不斷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承擔著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維護正義的神聖職責,只有具備完善的人格,勇於面對壓力的法官,才能成為適應社會需求的合格法官。法官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乃至一言一行,都會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在群眾中產生各種不同的影響。因此,法官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開展審判活動,領悟做人的道理,完善自己的人格。,
並能深入其中,理解其法學原理,這是我們法官在提高自己的學法能力中尤其要注意的.學習要克服為了學習而學習,機械應付,要有熱情,能拓展自己的思維.要全面理解法律原意,整體上加以掌握,忌單個的條文片面理解,將法律條文作聖經.另一個是用法能力,即依法辦案能力.這種能力,是提高法官司法能力的關鍵.知識學來並非束之高閣,而是要運用到具體案件中,將法律作為評判案件的標准.要將法律的規定與現實社會中的現象有機結合起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發揮應有作用.
二、法官必須做到博學多才。法律是一門藝術,它需要長期的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在未達到這一水平之前,任何人都不能從事案件的審判。法官是法律人,是國家法律的執行者和公平正義的維護者,應該具有淵博的法律知識和高超的審判技能。淵博的法律知識和高超的審判技能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後天的不斷學習而獲取的。在學習中,要不斷提高兩種能力:一個是學習能力,即吐故納新的能力。孔子曰:溫故而知新,正是說的如何提高人的學習能力。法律更新很快,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吐故納新,如何及時更新自己的法律知識,迅速掌握現行的法律。如果沒有專業的法律知識,沒有嫻熟的審判技能,沒有豐富的社會科學知識,就很難勝任審判工作。
法官的博學多才,首先表現在對法律的精通與知新方面。精通,就是要掌握法律的基本理論,了解法律產生發展的歷史和現狀,以及發展趨勢和社會作用,掌握法學原理,探究法律要旨,理解和領會立法意圖。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抓住要領,運用自如。知新,就是要學習和掌握新頒布實施的法律法規。有人說法官是孤獨的職業,是因為法官是一個依靠一個人的能力就能完成工作的職業,不需要很多人組織在一起來完成工作,是通過個體的思想和智慧履行職責,思想和智慧只有在獨處的環境中才會產生。思考需要自信和孤獨,孤獨是法官思考所必須的時間和空間,是閑世人之所忙,忙世人之所閑的境界。法官應該有自己的人生軌跡和方向,做自己願意做、應該做的事情,從己而不從眾。當代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科學知識分化急劇,新陳代謝迅速,作為調節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法規不斷出台,新的法律知識越來越多。這就要求我們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論,掌握新法律,新要求,不斷充實自己,豐富和完善法律知識。專業知識的精通與知新,要求我們必須始終自覺地堅持學習,始終站在法律的前沿。
此外,一名合格的法官還必須掌握豐富的社會科學知識,既要掌握自然科學常識和邏輯學、心理學、法醫學方面的知識,又要掌握語言學、文字學和文學寫作方面的知識,還要握歷史、地理、人文科學等方面的知識。從某種程度上講,一名合格的法官就是一部匯集網路的科學詞典,只有博學多才,才能細察萬象,明斷是非。
三、法官必須做群眾的貼心人。維護公平和正義,保護國家、集體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是法官的神聖職責。法官在現實中要多接觸一些案例,要多深入鄉村、企業了解群眾的生產和生活,了解他們的疾苦,掌握現存的一些社會矛盾和弊端,分析產生的原因及對策。通過到社會中學習磨練,不斷提高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只有讓廣大人民群眾信任法官,才能樹立起法律的威信。因此,我們要通過開展審判工作,努力縮短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情感距離,用自己的全部行為教育廣和引導大人民群眾學法、知法、懂法、守法。要善於了解群眾的最關心的問題,善於解決群眾最急需解決的困難,要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體諒他們的難處與痛苦,切實為群眾排難解紛,切實保護群眾合法權益,做廣大人民群眾的貼心人。
第一,要有一顆良心。在辦案中,可能由於個人的法律知識水平高低不同,法律適用會有所不同,那是個人的認識問題,但是如果法律事實的認定不同,那不是單純的個人認識問題,而是一個人做人原則問題,沒有一顆最起碼的做人應有的良心。古人說:法官之上是法律,法律之上就是良心,小節不察生大隙,舉頭三尺有神明,做為一名法官,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要有一顆良心,一顆為民之心,為公之心,這樣才能對得起我們自已,不失自已做為一個人的根本,最起碼可以使自已所辦理的案件擺脫其它因素的束縛,才能經得起歷史的考驗。
第二,要保持一顆感恩心。感恩我們的父母,因為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並養育了我們;我們感恩社會,因為是社會成就我們每個人的成長,使我們成為棟梁;我們感恩生活,因為是生活帶給了我們磨難,並使我們能夠享受每一滴幸福;我們感恩我們工作,因為是工作給了我們生活來源,並從中體會了職業的快樂,追求到了人生的價值,當然我們也要感恩每一起案件,每一位當事人,因為是他們的每一滴血和淚,敲響了我們做人的警鍾,帶來了做人的啟示,使我們更加珍惜我們自已的每一刻幸福。因此始終保持一顆感恩心,可以使我們在百忙之於,忙的有價值,有光彩,才能樂在當下,體會出創作之快樂、唯美之快樂、責任之快樂。
第三、要有一顆廉潔之心。作為一名法官,要做到風清法正,只有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已之心,養成良好的生活作風,才能抵制社會的不正之氣,才能守護住自己純潔的心靈,守住我們廉潔的做人底線。那我們就要做到六慎即:慎微、慎言、慎察、慎出、慎行、慎獨。在處理問題時一定要防微杜漸、三省五審、獨善其身。同時我們也一定要把握好四關即:人情關、親情關、說情關、委屈關。在面對自已的親朋好友時,我們一定要堅守自己的信念,要對他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我相信是朋友,一定會給予理解和支持。當然如果是昔日領導,我們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可以為之提供方便,但是這種方便不是讓你徇私枉法,而是讓你能夠在法律范圍內給予方便,實在做不到,可以實事求是的向其解釋,我相信都能夠理解,畢竟曾經他們也經歷過嘛!因此我們要做到六慎、四關很不易,但是我們一定要為之而努力,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不畏懼,不卑不亢,才能始終保持一顆廉潔之心。
第四、要有一顆平常心。法官也是一個人,一個社會中普普通通的人,我們沒有比他人更高的特權,也沒有比他人更高的地位,我們一定要尊重他人,我們跟他們的差別是職業不同,僅此而已。由於受我國傳統思想的影響,官本位思想較嚴重,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很多人感覺自己是個法官,很了不起,可以為所欲為,其實這是很危險,尤其是對剛進入法官隊伍的我們來說,更危險。很多已經執業很長時間的法官都知道,法官是個高危險職業,有人比喻是刀尖上的舞者,的確如此。因此我們要學會用平常心善待自已,善待工作,善待他人,始終保持一個平和心態,只有這樣,我們在對待當事人的時候,才能做到平等對待,才能不會用有色眼鏡來看待他們,才能不會漠視他們的權利,特別是面對一些蠻不講理的當事人時,始終保持一個平和心態,尤為重要。因此如果我們能將自己做到了平庸而不平凡的境界,那我們的人生價值也就徹底的體現出來了。
四、法官必須做到與時俱進,要有審時度勢的政治覺悟。作為一名法官,我們要有堅定的政治信念,這也許很多人不屑,其實我開始也有一點,認為這樣很空洞,但是我細細的體會後,我才發現這是多麼的必要呀。法官要具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就要考慮國家之政策,這樣有助於辦理案件。比如:專項斗爭的開展(二搶一盜);馬錫五巡迴審判方式;調解年活動等,這些活動在對於我們日常辦案中影響是很大的,如果你不了解這些內容,即便是你的判決沒有錯誤,但是社會效果不理想,也是不行的,也是不能做為一個好的判決推廣的,我們現在著重的是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法律效果是最基本的效果,但也絕不能辦案就案,一定要考慮社會效果。因此具有審時度勢的政治覺悟有助於我們處理案件。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時代的日新月異就是我們面臨的第一挑戰。執法觀念、工作方法、專業知識、業務能力都必須緊隨時代的車輪,不斷地更新、拓展、充實和提高。我們要勇敢地擯棄舊事物,勇敢地接受新事物。要敏銳地了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迫切地學習新知識,不斷地提升自身素質。大浪淘沙,真金百煉,去除外在約束之後,更需要的是心靈的准繩,這種准繩,對於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職責而言,不能一概而論,但我認為,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我們只有將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社會的發展,與黨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樹立法律意識、民族意識、社會意識和責任意識,才不會迷失方向。
五、法官要有較高的悟性和較強的求知慾。 很多法律前輩告誡:上班如上學,可能同一天工作,但是若干年後,就會分出不同層次。原因為何,就在於是否具有悟性,可見作為一名法官悟性是必備的。這就需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不斷的思考、總結,做一個有心的人。在處理事務時,善於用法律思維來考慮;處理問題時,善於用法律智慧來解決,不斷提高自己的悟性,使自已在處理事物時能夠做到游刃游余。要有較強的求知慾,由於法律是門社會科學,根基於社會生活,伴隨著社會層出不窮的問題,往往會有一些新穎事物出現,而於此同時,法律的規定又往往落後於社會生活,因此一定要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孜孜不倦,努力提升自已的素養,豐富自已的知識積累,做一名知識型法官,以便於解決糾紛。很多人有這種認識,在學校學到的東西在工作中可能只會用到20%,而很多工作中需要用到的知識你又不具備,這怎麼辦呢,這就需要學習,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才能汲取豐富的營養,才能使自己不斷適應新的情況,在現實中,有很多法官,他們可能學歷沒有多高,但是他們的法律知識儲備並不少,處理問題的能力很高,原因在於,他們有較強的求知慾,在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因此我們一定要做到學無止境,做到終身學習。
六、法官要有程序觀念。在現實中,很多情況下,我們法官較注重實體上正義,而忽視程序上正義。而實際上,實體正義有時候法官也左右不了,程序正義法官卻是可以左右的。尤其是程序上的正義是需要被看到的,有時候很可能法官的不經意間的言論、眼神,當事人就會浮想翩翩,大做文章,實際上這也無可厚非,這些東西當事人的的確確是看在眼上的,既便是你的判決再正確,他們也會持懷疑態度,這也很正常。因此程序上的正義是需要被看到的,這也如同為什麼越是比較親近的人,我們越是沒有像對待其他人那樣,客客氣氣,結果是造成很多的誤會,這就是因為我們忽略一些被人看到的客氣,一些程序,只是單純的追求實質內容而已。
總的說來,做一名合格法官已經不易,更何況是一名好法官,但是查看一些好法官的事跡,他們也沒有什麼豐功偉績,都是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無聞的干著不平凡的事業。就我個人認為,法官首要的任務是要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理論,理解和把握其深刻內涵,並貫徹到審判工作之中。要在轉變觀念中破解難題,要在更新思路中轉變發展方式,要把解放思想體現在具體工作中,落實在解決問題上,時刻按照優秀法官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
⑤ 法官的壓力來自哪裡
一是來自履職上的壓力。其實,法官的履職壓力因法官所從事審判工作的性質不同而有所不同。刑事審判法官、民商事審判法官、行政審判法官、執行法官,他們的工作壓力是不一樣的。刑事法官承擔著打擊犯罪、保護人權、維護社會穩定的重任。因為刑事案件,特別是重大、敏感、媒體關注度高的刑事案件,對法官精神和心理的壓力是無形的,也是巨大的。就目前司法的公信度和權威來講,嚴格執法未必就能得到社會的認同,在法律和社會情緒之間基本上很難找到平衡點。對那些被媒體炒作成「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被告人,如果按照疑罪從無的原則或從法律證據上不能殺的人,法官的裁判就很可能會惹起社會輿論的巨大漩渦。就像最高法院依法不予核准被告人周軍輝、秦星死刑一案,在民眾的情緒與嚴格執法之間,承辦法官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我們的法官還沒有那種「不是因為我的判決是正確的所以它才是終局的,恰恰相反,我的判決之所以是正確的,是因為它享有終局性」這樣的司法權威和自信。對於民事法官而言,因其承擔著化解矛盾、定紛止爭、維護誠信的職責,其壓力更多是來自案件當事人對法律的不理解,特別是那些「雞毛蒜皮」之類的糾紛案件。因為這種不理解、甚至是誤解,當事人自然就把不滿和憤怒的情緒發泄到法官頭上,對法官進行無端指責、謾罵甚至進行人身侮辱和攻擊。我就見到一個婚姻案件的女當事人,威脅法官說:「你要敢判我離婚,我就搬到你家去睡」,她可不僅僅是口頭威脅,她寸步不離承辦法官左右,包括法官上廁所她都要守在門口,法官下班都不敢直接回家。更不要說那些對法官人身及其家人進行人身威脅的當事人,法官對此是無能為力的,這種精神壓力法官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對所有的法官來講,當事人上訪、到法院鬧事、到法官家中無理取鬧、跟蹤法官之類,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沒有親身經歷過這些是很難理解這樣的事情對法官的身心究竟意味著什麼。
二是來自生活上的壓力。對法官來講,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既要供孩子讀書、幫子女找工作,還要還房貸,應付日常生活中的人情世故、禮尚往來、請托辦事等,法官就是俗人一個。法官可以堅守清貧和慎獨,但家人、親朋好友及生活的環境是不會讓你做到的。人首先是社會人,要與社會保持一定的距離,你需要有一定的資本和資格,就目前法官的社會地位和法官本土性而言,是做不到「清高」和「萬事不求人的」,也只能是「入鄉隨俗」。但這種人情世故的羈絆往往使法官在案件審理過程中,面臨著公正執法與關系情感的強力干擾,絕大多數法官是能堅守住法律的底線,但由於不理解,法官時常會受到家人及親朋好友的詰難。
三是來自心理上的壓力。當初,選擇做法官,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份堅守,都抱著要「實現公正」的信念和抱負。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法院的行政化管理、審者無權判、權大於法等,讓法官所擁有的審判權支離破碎。我周圍的法官同事就時常會莫名的發火、耍脾氣、情緒低落、發呆、酗酒,甚至有怪異的舉動,我們常在良知道德法律之間尋找平衡卻總是失衡,總希望能在工作家庭經濟上尋找些許慰藉卻總是更加失落,所以,法官心理所受到的煎熬是外人無法理解的。面對社會的指責、謾罵和當事人的攻擊、侮辱、糾纏、上訪我們無能為力。有些人因此而離開了法院,更多的人還是留了下來,留下來的更多是因要養家糊口而堅守著這份職業,或者是因沒有更好的選擇。法官常常自嘲:「我們除了審理案件,也不會做其它的什麼事情」。
四是來自社會上的壓力。法官,首先是現實社會中的一員,法官的社會地位不是來自於法律規定而是來自於工作中的實際狀況。在「官念」盛行的如今,一個人是否有地位、有尊嚴、受尊重、受待見,不在於你是做什麼的,而是在於你的官職有多大。有法官同事就和我講:「其實,我自己並不在乎當不當官,任沒任什麼職務,我只想好好從事我的審判工作。但是,如今社會你不當官、不任點啥職務,別人就瞧不起你,你就在親戚朋友面前抬不起頭來,別人就認為你是沒本事的人,就連在一起聚會吃飯你都只能找旮旯溜邊去坐」。不是法官變得現實,而是在社會上的生存壓力讓法官不得不低下本應該是「高昂起的頭」。
法官之所以感覺到有壓力、對現實社會地位和待遇存在不滿,就是因為在絕大多數的法官心中仍然在默默地堅守著自己心中的那份理想,仍然執著於當初的那份抱負,仍然希望能通過自己的發聲來改變自己,從而推動社會法治進程,改變國家的法治狀況。其實,法官要求提高待遇和社會地位,不是基於法官自身工作壓力大、辛苦、責任重,而是在國家制度設計的層面中,法官就應該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待遇,而不管是誰從事這個職業。如果法官的社會地位和待遇不高,那麼,就可能使法官職業產生「逆淘汰」問題,高素質的人才留不住、不想進,司法品質就得不到保證,從而陷入惡性循環。現實中,無論法官面臨著多大的壓力,有多少無奈和不滿,絕大多數的法官仍然能守得住法律的底線,耐得住生活的清貧。要不每年全國法院上千萬件案件,涉及幾千萬名案件當事人,錯案、不公正的案件只佔極少極少數,這就充分說明法官隊伍整體上是信得過的,也是值得人民群眾信任的。
⑥ 法院工作為什麼要守住法律底線
中華民族是講底線的民族,上至政治的大是大非,下至做人的原則氣節,都有一個底線不可破的前提。對法律的忠誠是法官的底線,堅守法律底線,捍衛司法公正,應融入法官的血脈,成為法院文化的內核,成為法官最根本的職業認同。
一、法治逐漸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堅守底線的客觀標准
無論是中華浩瀚的歷史進程,或者是黨領導人民推動的革命、建設及發展事業的每個進步,都離不開對底線的堅守和對規律的捍衛。黨帶領人民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過程,正是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堅守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不斷探索、捍衛黨的建設規律的過程。事實上,共產黨人堅持實事求是,就是堅守底線。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明確提出依法執政理念,強調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法治,逐漸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堅守底線的客觀標准。法治之所以能夠成為黨堅守底線的客觀標准,是因為法律是黨的意志和人民利益的集中體現,堅守法律底線,捍衛法治尊嚴,就是在維護黨的權威,就是在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最根本利益;是因為法律是人類行為和社會道德的最低標准,而不是最高要求,法治既是治國理政的最佳形式,也是社會治理的底線。觸碰法律底線,就是在挑戰黨的依法執政,就是在背離社會公共道德;是因為這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法治化,法治的客觀性、規范性、穩定性及可預測性,與實事求是有著深刻淵源,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的法治原則更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在法的領域的直接體現,可以說,強調實事求是,就是強調法治。
二、對法律的忠誠是法官的底線
法官對黨、國家和人民的忠誠,落腳於對法律的忠誠。對法律忠誠,就是對黨、國家和人民忠誠。法官對法律的忠誠體現為信仰法律、敬畏法律、堅守法律。信仰法律是精神靈魂,敬畏法律是內心准則,堅守法律是客觀實踐。只有真正信仰法律、敬畏法律,才能真正地堅守法律。只有在司法審判活動中實實在在地堅守法律,才是真信法、真敬法。
(一)信仰法律
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將形同虛設。如果法律不被信仰而只是僵死的法條,秩序、理性和正義就會盪然無存。對法院和法官而言,對法律的信仰,就是在審案做事過程中,心裡時刻裝著法律,以法律為做人、做事、做官的底線。
第一,法律應成為做人的准則。法律的本質天然蘊含了公正與善良的成分,暗合了人性善與美的本能。沒有凌駕於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任何人都不能享有法外特權,這是大是大非的法律底線問題。
第二,法律應成為做事的規則。法官、法院領導幹部做事首先要守法,在業內外活動中做守法的楷模,心懷法度,善守其本,不做違法之事。在辦案過程中更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始終保持高度的司法理性。法官不依法,天地難容。
第三,法律應成為做官的法則。法官不是官,與普通法官和行政官員相比,法院領導更應做信仰法律的典範。法院領導尤其是院長要做法律的堅強捍衛者,擁有更堅定的崇法精神和更純粹的護法品格,敢於維護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審判的憲法原則,善於以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為武器抵制踐踏法律、以言代法、以權壓法的錯誤行為,勇於支持法官依法履行職權,院長不能讓法官個人或者是庭長、法院副職個人承受獨守底線的壓力,而應以院長之職集法院之力共守底線。
第四,法律應成為全社會的共同信仰。法律不僅應在法律職業共同體內形成職業信仰、職業認同,還應被社會所信仰。在法律信仰相對缺失的社會環境中,法官不僅應帶頭尊崇和信仰法律,還要在實踐中傳播法治精神。
(二)敬畏法律
有敬畏才能善守信仰。對法律無所敬畏,不把黨紀國法當回事,甚至違法亂紀,只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作為法官,只有對法律心存敬畏,才能有底氣、有勇氣、有力量同損害黨、國家和人民利益的現象和行為作斗爭。
第一,敬畏法治精神。法治精神在司法領域主要體現為:司法公正的價值追求、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的憲法原則、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基本要求、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並重的指導思想、三機關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互相監督的刑事訴訟基本架構等。這些法治精神,對法官來說就是金科玉律,就是精神和行為的雙重底線。法治精神是永恆的、最有威懾力的,最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的;個人意志一時可以遮天蔽日,個人權力一時可以無邊無際,但遲早會被國法釘在歷史恥辱柱上,這是歷史無數次應驗的真理。到頭來,底線失守的人才會真正體會到法治精神的無限力量。唯有堅定對法治精神的敬畏之心,才能勇於抵制無良之人、無良之事,才不會玩法弄法,背離法律公義,司法事業才能堅守正確方向。
第二,敬畏司法程序。法律程序、訴訟程序的設置,既是對權力的約束,也是對人權的保障。馬克思認為,「審判程序和法有同樣的精神,審判程序不僅是法律的生命形式,也是法律的內部生命的表現」。當前忽視程序正義現象仍然存在,有的視訴訟程序為走形式,認為審判是「演木偶戲」,忽視三機關相互監督制約的制度安排與程序設置;甚至把法律嚴格規定的訴訟程序視為障礙,利用慫恿領導干預、煽動民意圍攻、非法人身攻擊等不良手段,想方設法干擾正常審判活動。程序失守就是底線失守,不制約、制約不到位必然產生冤假錯案,無原則的退讓不僅褻瀆法律,也會使工作更加被動,還會使當事人和社會對程序公正甚至民主法治失去信心。務必嚴格履行審判把關職責,恪守程序正義,反對一味遷就,將錯就錯就會釀成大錯。
第三,敬畏法律後果。法律之所以威嚴,是因為法律精神正義,法律程序嚴謹,法律後果嚴肅。法官敬畏法律威嚴,尤其應對法律後果心存敬畏。清醒認識法院作為社會公平正義最後一道防線的最終責任,如果因為沒有堅守底線、堅持原則導致冤假錯案,法院難辭其咎,必然承擔審查不嚴、把關不力的責任,最終的批評和質疑依然集中在法院。法院和法官底線失守,自身腰板不硬,最終還是會自食其果。
(三)堅守法律
信仰法律、敬畏法律最終落腳於堅守法律。對法律的堅守是法院的立院之基、法官的立身之本。法院、法官辦案要追求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但前提必須依法。
首先,堅守法律體現在關鍵時刻、特殊環境及重點案件上。在日常工作、通常情況及一般案件審理中嚴格依法辦案,是基本功;在關鍵時刻、特殊環境對重點案件的處理,才見真本事。堅守底線的底色純不純,底氣足不足,底蘊夠不夠,這個時候就會一清二楚。具體來說,就是敢於堅持原則,始終保持高度司法理性,以極大的勇氣和智慧,敢於對明顯有問題的案件說不,對違法的行為說不。這樣的法官才有底氣、有骨氣,法院也才能健康持續發展。
其二,堅守法律體現在實事求是上。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人民法院嚴格依法辦案,堅守法律底線的精神支柱和理論武器。人民群眾對法院和法官的要求是司法公正,司法公正要通過實事求是的辦案來實現。嚴格定案的依據、標准和程序,不管什麼案件,定案的標准只能是「國標」,依據是事實,形式是法定程序,而不是「地標」、「土政策」,更不是長官意志,否則就亂了法度。辦案堅持實事求是就是要善於發現事實、發現真相、去偽存真。一個案件可以調解解決,也可以依法判決,主要是根據當時當地具體情況,前提是標准不能亂,證據不能虛構,不能根據人為需要預設判決結果。
其三,堅守法律體現在依法獨立審判上。從黨的十四大至十七大報告,均明確提出「依法保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存在兩個邏輯層次,一是審判權只能由法院行使,其他任何機關、團體、組織或個人不能也無法代替,否則就沒有設立法院的必要。二是審判權應當由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否則法院將不成其為法院。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審判,不是為了實現法院自己的利益,而是在為黨、為國家、為人民盡責。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審判,是在捍衛黨的權威尤其是中央權威。我國是單一制的社會主義國家,地方法院是國家統一司法體系中的組成部分,地方法院不是「地方化」的法院,應從維護中央權威和國家法制統一的高度捍衛憲法法律權威。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審判,是在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憲法賦予法院依法獨立審判地位,是為了保障在審判中獨立判斷、獨立思考,敢於對違法、失范和不道德行為作出否定性評價。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審判,是在最大限度實現群眾利益。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法律是最大的民意。如果法院在敏感重點案件處置中不負責任、不敢擔當,既傷害司法本身,也不能實現民意。一方面尊重和合理吸納民意,遵循社會公認的價值觀和道德標准;一方面保持高度司法理性,在公眾意見面前敢於獨立行使職權依法裁決。
其四,堅守法律體現在自身廉潔上。知廉恥才會知邊界知底線、知善惡知美醜、知責任知正義。突破底線和底線失守的人是廉恥泯滅的人。只有自身廉潔、無懈可擊,才有和不良之人、邪惡之事作斗爭的底氣和底色;如果自身不正,連自身廉潔的底線都守不住,堅守法律底線只能是一種奢談和妄想,最終只能是同流合污。法官自身廉潔的底線是「不貪贓、不枉法」,這是最基本的底線,也是一種很高的要求。
三、堅守法律底線需要司法勇氣和智慧
堅守是一種信仰、一種境界、一種能力,是成就事業的基礎。堅守法律是法官最大的美德,是法官永恆的事業。
堅守法律底線需要講氣節。首先堅定。在事關全局、事關根本的原則問題上,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毫不含糊,最重要的是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時候都不搖擺、不刮風、不跟風,不投機取巧、陽奉陰違。其次明斷。對中央政策的了解和實踐做到全局於胸,做到明察。在此基礎上周密思考,英明決策,做到明斷。然後就是把握機遇,大膽實踐,做到明決。再次正派。堅信邪不壓正,敢於堅守真理、維護正義,勇於並善於排除不當干擾和阻力。
堅守法律底線需要講方法。有了氣節,就有了堅守底線的底氣,但最終效果還與方法密切相關。首先,該碰硬時必須堅決碰硬。對於罪與非罪、未審先定、違反基本訴訟程序、突破法律原則等涉及到法律底線的重大原則性問題,沒有任何商量餘地,沒有任何迴旋空間,應堅決依法抵制,堅持依法辦理。其次,善於以柔克剛。法院、法官堅守法律底線,不僅要敢於碰硬,也要善於以柔克剛,需要剛柔相濟。公開是「以柔克剛」抵制不當干預的最佳方式。對於重大敏感案件的審判,越公開越有利於公正。將庭審盡可能的公開,讓媒體記者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旁聽,同時讓被告人和辯護人充分發表意見,讓一切道理在陽光下說透、說清、說明,廣泛接受本地甚至全國方方面面的監督,這是挑戰法律底線的人最忌憚的,也是對其最大的制約和限制。最後,善於運用法律技術。法律底線堅守得好不好,還取決於法院對法律理解得准不準。對於破壞法律底線的人和事,找准法律硬傷並一擊到底,讓其在法律適用上無話可說、無理可占,同時靈活運用法律解釋方法,闡明堅守法律底線的依據和理由,爭取使其改變觀點。
堅守法律底線應當成為法院文化的核心內容。堅守法律底線的歷程,建立法治國家的道路,註定是充滿荊棘和坎坷不平的。當堅守底線卻遭受質疑、遇到打壓乃至基本權益受到侵害之際,甚至遭遇困難和暫時挫折的時候,依靠個人意志的堅忍不拔個人品格的獨善其身是不夠的,更需要在法院文化的滋養中獲取力量。文化最能凝聚共識,統一思想,振奮精神,提升戰鬥力。對法律的信仰和忠誠,是法院文化的精神核心。可傳承的文化積淀的形成,在於突出司法的公平正義價值,提升法官的法律信仰,鑄造法官對法律的忠誠,培育堅強的守法精神和勇敢的護法品格,形成以高尚法官人品為內涵,以良好司法技能為手段,以嚴謹司法程序為保障的司法職業文化並代代薪火相傳,真正實現對司法職業的理性認同和全心投入。
⑦ 當法官意味著什麼
對我而言,法官不僅僅是一份養家糊口的體面職業,法官不僅僅是身披法袍敲響法槌的居中裁判者,法官不僅僅是高高在上的威信與榮耀。在我的心目中,法官是法律的守護神與捍衛者,法官是公平正義的象徵與化身,法官是維護社會道德良知的最後一道防線。 所以,我認為,當法官就意味著沉重的責任。法官要通過自己公正高效權威的裁判,從法律的角度懲惡揚善,定紛止爭,弘揚法治,為人民的幸福生活保駕護航。要實現這一既崇高又平凡的目標,法官就要時刻牢記自己的工作職責,在平凡的崗位上殫精竭慮,不敢稍有懈怠,時刻牢記法官這個稱號背後所承擔的沉重責任,時刻清醒地認識到法官所擁有的這份裁判權力,是黨和人民所賦予的,必須謹慎而正確地行使,努力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當法官還意味著持久的清貧。法官秉持公平正義,維護法律權威,這就要求法官自己要做到不為權貴折腰,不為武力屈服,不為金錢美色所打動,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貧,要忍受得住榮華富貴的誘惑,始終如一地堅守自己的法理信念,依法辦事,公平裁判,絕對不能拿手中的權力作為換取財富的籌碼。這就意味著法官只能依靠那份不豐厚的薪水過日子,清貧度日。也就是說法官基本上與奢華無關,只能持平常心,過著普通而平常的日子。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只有能夠心甘情願過著這持久清貧的日子,才能不為外界的各種誘惑所迷惑,才能平心靜氣地、理直氣壯地作出公正的裁判,才能成為一名稱職合格、讓黨和人民滿意的法官。 當法官還意味著一定的壓力與風險。無論刑事、民事或者是行政案件,法官都要對案件作出自己的裁判。所謂法官辦案定紛止爭,定的是權益之紛,止的是利益之爭,有利益有權益,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誘惑有風險,有的人為了能夠在訴訟中變現自己的利益,或者對法官的生命進行威逼,或者對法官的慾望進行利誘。這對法官來說,無疑是可怕的誘惑和巨大的陷阱,一不小心會被拉下水或者自蹈火坑,輕者身敗名裂,重者為之付出自己的生命。所以說法官職業充滿了風險。因此作為一名法官,要想把自己的審判工作搞好,同時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就要頂住壓力,把各種風險系數降到最低:一是保持心境平和,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潔身自好,無欲則剛;二是要堅守「三個至上」,以法律為准繩,以黨的事業為標尺,以悍衛公平正義為人生惟一要旨;三是要謹言慎行,要慎獨。一名稱職的法官要時刻意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法院的形象和法律的尊嚴,法官只有為法院和法律增光添彩的義務,而沒有往法院和法律上抹黑出醜的權利!作者單位:廣西融安縣人民法院
⑧ 法院法官愛崗敬業比賽演講稿3篇
黨和人民把崇高的審判權賦予了法官,這是對法官的高度信任,所以法官也要用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奉獻精神來擔負起這個使命。我為大家整理了法院法官 愛崗敬業 比賽 演講稿 3篇,歡迎大家閱讀。
法院法官愛崗敬業比賽演講稿篇1
上大學的時候,當我翻開美國著名學者德沃金的名著《法律帝國》這本書,讀到這位大師對法官形象描述的點睛之筆,“在法律鑄造的帝國里,法院是法律帝國的首都,而法官則是帝國的王侯。”,我為此精闢之辭贊嘆不已,同時也對崇高而威嚴的法官職業油然產生了幾多神聖,幾多嚮往。
當我成為一名法學的卑微朝聖者,我決心終生用自己的辛勤跋涉,去感受法的脈動與心率,去探尋法的精神與真諦。當我們身著黑色的袍服在審判席上耐心聽訟的時候,我懂得了黑色的服飾是法官內在精神的表現,這正如一位哲人說的:“蜜蜂只在黑暗中工作,思想只在緘默中孕育,美德也只在幽居中產生”。
作為一名法官,我們清醒地知道,司法的主角是法官,司法公正的關鍵是法官,而法官客觀公正的品格則是影響司法公正的重要因素。《人民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的要求,體現了對法官中立、客觀、公正品格的追求,中立的裁判地位決定了法官不能是一個社會活動家。人民法院公正與效率的目標要求法官必須嚴格自律,做一個深居簡出的“孤獨寂寞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曾經說過一句話:法官是一個由特殊材料製成的人所從事的職業。
在全國人大X次會議上,人大代表呼籲:法官不是大眾化的職業,而應當是社會的精英。說到這里,我的眼前彷彿走來了一批批優秀的法官代表,你看你看,我們法官走來了,他退休不退志,立下走百村,訪百民,作百場法律 報告 的目標,以一個老法官的法律實踐實現對法律的最好注釋。你看,全國優秀法官,市北郊法庭庭長走來了,他以辦鐵案聲名遠揚,在一次執行任務中,被被告用稀硫酸潑在了身上,燒傷面積達32%,右眼球被摘除,就在出院的第三天,就要求領導安排工作,所辦近千件案子,從未出錯一次,他出色的業績贏得了各界的高度評價。還有,迎難而上下苦功,勤奮好學斷鐵案的開封縣法院的齊愛香走來了,談泊名利,奉獻審判事業的新安縣法院審判員王聖木走來了,等等等等,這一批批法官群體,用他們的辛勤努力為我們樹立了榜樣,用他們的司法實踐向人們昭示了什麼是由特殊材料製成的人,什麼是社會的精英。我們的審判權來源於國家和人民,作為社會各種矛盾紛爭的終局裁判者,在以法官的形象出現時,我們已遠遠超越了小我之上,法官只能成為正義的化身,公正的天使,社會的良心。忠於職守,秉公執法,弘揚正氣,是法官神聖的職責。懲惡揚善,除暴安良,為民解難,是法官義不容辭的義務。法官的胸間應當充滿正氣,法官的眼睛應當蔑視特權,法官的肩膀應當扶持弱小,法官的兩袖應當一片清風。
法官的上帝只有一個,那就是神聖的法律。法官的良心只服從一條,那就是公正與正義。做法官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運用人民賦予的權利,全心全意服務於人民。作為一名法官,我深知世事繁雜,滄海桑田,但我將以法律作為終生信仰,視法律為神聖母親,奉於靈魂深處時時敬仰,以正確領會、解釋、執行法律為最高目標。探求公正與正義這一法律精髓。既然選擇了遠方,就只能風雨兼程。這就是一個法官的追求。
法院法官愛崗敬業比賽演講稿篇2
在人類歷史的漫漫長河中,有這樣一群人值得我們銘記,“除了法律,他們別無所崇;除了良知,他們別無指引;除了正義,他們別無追求!”從鐵面無私的包拯,到斷案如神的狄仁傑;從明察秋毫的宋慈,到“一枝一葉總關情”的鄭板橋,幾百年來,他們總被人們津津樂道。歷史車輛滾滾向前,中國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伴隨著這個時代到來的一代法官脫穎而出,他們有不計病痛、默默奉獻的金桂蘭,有公而忘私、定紛止爭的黃學軍;有盡職盡責、耐心細致的鍾蔚莉,有執法如山、融情似水的李昆侖,一位位優秀的法官,以他們對法治事業執著的追求,以他們良好的形象,在人們心中樹立起一座座豐碑,為人們所傳頌。
然而,當我們被這些優秀法官所深深震撼同時,我們也遺憾地看到,個別意志薄弱的法官在慾望中迷失了方向,在公與私、權與利的面前心理失去了平衡,背棄了法官的職業准則,一夜之間從審判席上執行法律的法官淪為了階下之囚。痛定思痛,反腐倡廉的鍾聲再一次在我們每個人的耳畔響起。我們必須時刻牢記“手莫伸,伸手必被抓”的訓誡,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腐敗對公平正義的危害。
心存不廉,就會導致行為不公,而不公的裁判是人民法官的天敵。英國哲學家培根曾經說過: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舉動為禍尤烈。因為這些不平的舉動不過是弄臟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則把水源敗壞了。的確社會民眾違法是不可避免的,也不是最可怕的,因為這個社會還有法律和司法可以彌補這些違法行為帶來的危害。但是,如果司法裁判本身腐敗,則很容易使人們對司法本身失去信心,長此以往,則沒有人再願意通過法律來實現自己的權益,而整個司法體系也將失去民心,變得軟弱不堪。可見,幹警素質的重點是清廉,司法的核心是公正。沒有公正,司法就失去了賴以生存之基、安身立命之本。
然而,法官通過正確履行職責,來確保司法公正。法官不僅要有較高的 文化 素質、社會經歷、專業知識、業務技能。更為重要的是他要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和道德水準,有一顆追求正義的丹心;有一雙洞悉是非曲直、不揉一絲沙粒的慧眼;有超然特立、冷靜篤定的性格;有悲天憫人、體恤眾生的情懷;有冰清玉潔、慎獨自愛的品性;有耐得住寂寞,洗盡鉛華的定力。
冰清玉潔、慎獨自愛、耐住寂寞、洗盡鉛華。歸結到一點,就是要清清白白做人。 清白是法官必須堅守的職業和道德底線。清白做人,就是要不為名利所縛,不為私慾所動,抵得住誘惑,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抵得住誘惑,就是要在各種誘惑的考驗面前,做到“燈紅酒綠不入眼,不義之財不伸手”。請記住,擋不住今天的誘惑,將失去明天的幸福。
守得住清貧,就是要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天下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這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耐得住寂寞,就是要遠離燈紅酒綠、觥籌交錯,在無數次明智的選擇中始終堅守著一份孤獨。莫怨清廉淡滋味,應愁貪婪鐵窗淚。
法官愛崗敬業演講稿3篇法官愛崗敬業演講稿3篇一名法官,惟有清白做人,才能使自己處於最中央,使法律的天平不致發生傾斜;一名法官,惟有清白做人,才能承擔守護正義最後一道防線的重任;一名法官,惟有清白做人,才能實現剛正不阿,如墨線過木曲也正;清正廉潔,似明礬入水濁亦清。一名清白無暇的法官,“其身正,不令而行”。
朋友們,讓我們抵住誘惑、守住清貧、耐住寂寞,用浩然正氣,昂揚銳氣去盪滌那些烏煙瘴氣,做一名無私無畏、一身正氣的執法者,做一名清廉似水的“現代包拯”;讓我們為正義和道義而戰,對法律和人民負責,讓天平永不傾斜,讓國徽永遠閃光!
法院法官愛崗敬業比賽演講稿篇3
一提到法官,人們會很自然地想到法庭,在庄嚴的國徽下,坐在高高的法椅上,身披法袍、手執法槌,代表國家裁判著社會的是是非非,那就是法官!他往往令人產生無限的崇敬感,僅這種美好的感覺,世界上還有什麼可比?這是何等的榮耀!
在中國,人們把高考的那個月稱之為“黑色七月”,因為每年的七月都決定著學子們一生的命運。歷經十年寒窗苦,而又在七月勝出的佼佼者,當他們填報志願時,又總是對法律專業情有獨鍾、趨之若騖,該有多少莘莘學子夢想成為一名法官啊!今年的統一司法考試,全國有X萬之眾竟相參加,為之拼搏,使人們又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人們對法官職業是多麼地嚮往。而我們就是一名令人羨慕的法官,我們應該感到慶幸,應該感謝命運對我們的垂青和厚愛,應該感到作為一名法官的無尚光榮!
在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法官都是備受尊崇的,他們都以自己是一名法官引以為榮,美國一位著名的大法官說道:“當我回頭看看世界上的各種職業時,只有法官的職業讓我心動和感激,她有智者的淵博,有上帝的仁愛,有父親的慈祥。我選擇了法官職業是我一生中做得最好的事”。這段話應該算得上法官職業光榮感最淋漓盡致、最發自肺腑的一段表述吧。
作為一名共和國的法官,一名新世紀的法官,在光榮之餘,我們更應該想到些什麼呢?做到些什麼呢?就這個問題,每位法官都應該深思。
我認為一個法官最重要的是要深刻感受法官肩上的重任和神聖的使命,樹立現代司法理念,開拓奮進,做精英化法官,努力實現公正和效率,以不負黨和人民的重託。法官對於一個國家,其作用是巨大的,近代法律大家沈家本說道:“中國政治,欲有所進步,須先從司法一門入手。司法者,全國治體命脈所系……一代之法,不徒在立法之善,而在用法之得其平”。孟子亦雲:“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制而用之存乎法,推而行之存乎人”。這些話都說明,法律的實現是萬萬離不開司法者的,司法者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所以,司法公正和效率能否實現?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最直接、最關鍵的因素取決於我們法官,法官的責任重大、使命神聖而艱巨啊!
國家建立司法制度的最大目的,就在於通過法庭這一窗口,給予每一個公民公正的關懷,對每一個人的權益給予同等的關注。而法官的使命就是要實現這一國家制度目的,保障司法公正和司法高效,給公民以關懷。
那麼,新時期共和國法官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法官應該如何完成自己的使命呢?我認為:
第一,法官要精研法律。如果 法律知識 貧乏,對法律沒有一個全局的、精確的了解,法官在審理具體個案時,就可能不知道適用哪條法律,或適用法條錯誤,那樣何談公正?
第二,法官要有現代司法理念。法律是抽象的、相對固定和滯後的,而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司法不是簡單的按圖索驥,案件中“活”的事實與法律中“死”的法條並非一一對應,對號入座就行了,司法實踐中常常出現“無法可依”,此時影響法官作出不同判斷的根本因素是法官的司法觀念。現代司法觀念的核心是公平、平等、民主、效率、開放、程序正義、司法獨立等等,司法觀念是法官的靈魂,它體現著法官對法的本質、法的精神的深刻理解,現代司法觀念可使法官平衡公正與效率的沖突、社會利益和個人利益的沖突等等,對法律作出一個有利於整個社會的理解,並彌補法律缺陷和漏洞。
第三,法官要有廣博的文化科技素養:法學雖然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但案件的復雜性、廣泛性又決定了法學與政治學、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哲學以及外語、科技等學科有著絲絲縷縷的聯系,美國聯邦法院法院高等法官布蘭代斯說道:“一個法律工作者如果不曾研究經濟學和社會學,那麼他就極容易成為一個社會公敵”,可見經濟學和社會學對一個法官是多麼重要啊!再比如我院實現了微機聯網和辦公自動化,這種形勢下,法官不懂科技行嗎?
第四,法官不但要實現公正,還要讓人看的見公正,感受到公正,尤其是要讓當事人感受到程序公正。訴訟可能只實現了有限的實體公正,但所有的訴訟都應該實現完全的程序公正。絕大多數當事人一生中來法院可能只一次,法官有責任確保當事人無論勝敗,都至少會認同和尊重我們的司法程序,使他們覺得受到了程序公正的待遇和合理文明的禮遇。這就要求法官時刻保持中立、慎言、穩重、理智。喋喋不休地介入當事人的爭論,往往打破當事人的平衡,這等於法官自卸法官責任,改演律師角色,這怎麼能讓一方當事人感覺公正?如果說律師是“我說故我在”,那麼法官則是“我思故我在”。法官的主要職責是傾聽和思考,然後在此基礎上將抽象的法律條文與復雜的具體案件對應起來,演繹出最令人信服的判決,寫就出折射法精神的妙文。
第五,法官應該是一個法理情交融的人。法律的基礎是理性,法官斷案也應憑借理性,法律制度的自治要求法官在穿上法袍的那一刻起放棄一切感情色彩,使自己的腦袋成為一塊無色無彩的玻璃板,但古今中外那些家喻戶曉的傑出法官無一不是法理情並重者。事實上,具有玻璃板資質的頭腦恐怕無論從事任何工作,都不會出類拔萃。理想的法官應該是心性、智性與靈性三方面都得到了高度發展的人物。一個只會援引法律規則的人可以充當一副性能良好的法律機器,但卻不能成為一名受人敬仰的優秀法官。只有實現審判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會效果的“三統一”,才是司法之至高境界。
第六,法官應該是勤勉敬業和高效率的。訴訟的拖延使當事人長期生活在不穩定狀態,是對人的一種折磨,使當事人在訴訟的戰車上進退兩難,退則代價已付,心有不甘,進則遙遙無期,代價尚不知再付幾多。“待到草兒青青,馬兒已餓死”,不正是對司法拖延所帶來的惡果的形象比喻和無情批判嗎?法官不是歷史學家,決不能讓糾紛無限期的拖延下去,我們應該深刻理解“遲來的正義等於非正義”這句話的深刻意義,應該只爭朝夕,勤勉敬業,盡快地讓當事人在糾紛中解脫出來,開始他們新的正常生活。
第七,法官應該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人格。法官高尚的職業道德和人格是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如果法官失去了道德良知,正義將盪然無存,法律哪還有權威和公信力?法官的權威不僅來自法律的授權,也來自法官自身道德人格力量的支撐,法官只有執著地忠誠法律,執法如山、冰霜節操,淡泊人生,不為權、錢、情等利念所動,追求自身人格魅力的完美,才能贏得社會的尊重和仰慕,才能真正成為司法權威的化身和社會正義的最後屏障。如果說世界上有完人的話,那麼法官首先應該是完人,所以世界各國都對法官的道德人格規定了極為苛刻的要求,翻開《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便可以看到滿紙全是“應當”和“不得”句型,對法官的道德水準提出了近乎“聖人”、“完人”的標准要求,要達到這一標准,需要我們付出終生的努力。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道德基本准則非常具有先進性和科學性,為法官追求道德完美提供了努力方向和目標,必將推動法官“德化於自身、德化於本職、德化於社會”的進程。
“法興則國治,法衰則國弱”,黨中央指明了依法治國的道路,給中國帶來了繁榮昌盛和光明的未來,也給生逢盛世的法官帶來了光榮、夢想與使命。但是,做法官難,做好法官更難,一代法官的成長註定是艱辛的,正象中國法治化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一樣,會有種種障礙,但我們應該響亮地宣布:我們已做好了各種准備!
共和國法官的樂趣在於為人民排憂解難,我們渴望的不是錢財,也不是虛榮,而是公正與公平;我們遠離燈紅酒綠,沉浸於思想的恬靜 清明 之中,追求的是人格的完美;我們的極樂之地不是權力,而是中國的法治化道路,實現法治是我們的夢想,我們堅信法官是法治化道路的扛鼎之人,司法公正高效和法治化道路將在我們腳下越走越寬。各位法官們,讓我們共勉和為之奮斗吧
看完“法院法官愛崗敬業比賽演講稿3篇”的人還看:
1. 法院愛崗敬業演講稿3篇
2. 愛崗敬業演講稿法院3篇(2)
3. 法官先進事跡演講稿3篇
4. 愛崗敬業演講稿服務3篇
5. 法官職業道德演講稿3篇
⑨ 法院愛崗敬業演講稿
2017法院愛崗敬業演講稿一:
曾經多少次有人問我,你為什麼要選擇做一名法官?每當此時,我都驕傲地回答:為了公平,為了正義!。
法官是公平正義的化身,法官的職責是「行使國家審判權」。國家和人民賦予了我們審判的權力,把神聖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交給了我們,我們坐在庄嚴的審判台上,身著法袍,手握法槌,是何等地威嚴。我們胸前的徽章是國徽上鑲著一架天平,國徽,代表著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神聖不可侵犯;天平,代表著法律的公正與無私。要想勝任法官這一神聖而又特殊的職業,做一名合格的法官,就必須要有崇高的職業道德,勢如沖天的浩然正氣。
加強法官的職業道德建設,讓法官的浩然正氣永保青春,這是我們法官隊伍自身的要求,更是人民的期盼,社會的需要。要肩負起這一神聖地使命,我們法官怎能不正確對待自己手中的權力?情,要為民所系;利,要為民所謀;權,當然要為民所用!雖然我們法官手上有人命關天,筆下有財產萬千,但我們必須要做到肩上有法律尊嚴,心中有百姓冷暖。「堅持黨的事業至上、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堅持憲法法律至上」,這是xx在中政委開展的政法幹警「大學習、大討論」活動中,對政法隊伍提出的三項要求,它更是新時期我們人民法院工作的政治方向、司法宗旨、法治原則。
我們法官辦案只有在堅持黨的事業、人民利益至上的前提下,在忠實於憲法和法律的基礎上,才能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都會超然物外,坦然面對;才能把案子辦成經得起歷史檢驗的鐵案,做到社會效果與法律效果的高度統一。法官的權利來自於人民,我們應當把這種神聖的權力作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工具,而決不能將其視為個人的財富或一種待遇。目標已經明確,道路就在腳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為名利所驅,不為金錢所惑,這是我們法官應有的價值取向。有道是「金錢是映照人們內心世界的一面鏡子」,這話不無道理,對金錢的迷戀和貪婪完全靠人的理智來支配,對待金錢的態度,直接反映出一個人的價值觀。
我們法官接觸金錢的機會很多很多,如果我們因貪圖蠅頭小利而忘記黨紀國法,為小恩小惠而失大節,那將是法治的悲哀!我們應當牢記陳毅同志「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警言,淡泊名利,不畏權貴,甘於清貧,樂於儉朴,做「冰清玉潔」的護法人。優良品格的錘煉,來源於道德情操的培養和精神生活的追求,勇於奉獻,不為享樂所戀,這是我們法官必備的高貴品質。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在五光十色的社會里,一些的思想乘虛而入,有多少領導幹部經不起「燈紅酒綠」的引誘,或栽跌跟頭,或身陷囚籠,這不就是放鬆對世界觀的改造,忽視對高尚道德情操培養的惡果嗎?這難道還不能引起我們足夠的警示嗎?
作為評判是非曲直、決斷生殺予奪的人民法官,決不能隨波逐流,在任何情況、任何時候都要保持純潔的心靈和高尚的情操,加強黨性鍛煉,自尊自愛,防微杜漸,把自身的價值體現在為黨和人們的事業公正執法、高效服務之上,做一個令人愛戴的「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
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是對法官工作和生活最真實的寫照。我們法官坐在庄嚴的審判台上,沒有臨場的喝彩,沒有熱烈的掌聲,沒有演唱會上搖滾樂的瘋狂,更沒有歌舞廳的喧鬧與「瀟灑」;我們出差辦案擠的是公共汽車,坐的是火車硬座,住的是廉價旅店,吃的是簡單方便麵,有時還會被當事人辱罵圍攻。
但是,清苦是我們法官的宿命,清白是我們法官的驕傲。雖然我們沒有轎車、別墅,但卻擁有人民群眾的信賴和崇敬;雖然我們沒有美元、護照,但卻擁有做人的尊嚴和自豪;雖然我們囊中羞澀,但卻胸有正氣,身有傲骨;雖然我們家無萬貫,但卻心地坦盪,豪氣沖天。
朋友們,為我們法官驕傲吧!為我們的法官歡呼吧!
謝謝大家!
2017法院愛崗敬業演講稿二:
一提到法官,人們會很自然地想到法庭,在庄嚴的國徽下,坐在高高的法椅上,身披法袍、手執法槌,代表國家裁判著社會的是是非非,那就是法官!他往往令人產生無限的崇敬感,僅這種美好的感覺,世界上還有什麼可比?這是何等的榮耀!
在中國,人們把高考的那個月稱之為黑色七月,因為每年的七月都決定著學子們一生的命運。歷經十年寒窗苦,而又在七月勝出的佼佼者,當他們填報志願時,又總是對法律專業情有獨鍾、趨之若騖,該有多少莘莘學子夢想成為一名法官啊!今年的統一司法考試,全國有36萬之眾竟相參加,為之拼搏,使人們又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人們對法官職業是多麼地嚮往。而我們就是一名令人羨慕的法官,我們應該感到慶幸,應該感謝命運對我們的垂青和厚愛,應該感到作為一名法官的無尚光榮!
在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法官都是備受尊崇的,他們都以自己是一名法官引以為榮,美國一位著名的大法官說道:當我回頭看看世界上的各種職業時,只有法官的職業讓我心動和感激,她有智者的淵博,有上帝的仁愛,有父親的慈祥。我選擇了法官職業是我一生中做得最好的事。這段話應該算得上法官職業光榮感最淋漓盡致、最發自肺腑的一段表述吧。
作為一名共和國的法官,一名新世紀的法官,在光榮之餘,我們更應該想到些什麼呢?做到些什麼呢?就這個問題,每位法官都應該深思。
我認為一個法官最重要的是要深刻感受法官肩上的重任和神聖的使命,樹立現代司法理念,開拓奮進,做精英化法官,努力實現公正和效率,以不負黨和人民的重託。法官對於一個國家,其作用是巨大的,近代法律大家沈家本說道:中國政治,欲有所進步,須先從司法一門入手。司法者,全國治體命脈所系……一代之法,不徒在立法之善,而在用法之得其平。孟子亦雲: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制而用之存乎法,推而行之存乎人。這些話都說明,法律的實現是萬萬離不開司法者的,司法者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所以,司法公正和效率能否實現?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最直接、最關鍵的因素取決於我們法官,法官的責任重大、使命神聖而艱巨啊!
國家建立司法制度的最大目的,就在於通過法庭這一窗口,給予每一個公民公正的關懷,對每一個人的權益給予同等的關注。而法官的使命就是要實現這一國家制度目的,保障司法公正和司法高效,給公民以關懷。
那麼,新時期共和國法官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法官應該如何完成自己的使命呢?我認為:
第一,法官要精研法律。如果法律知識貧乏,對法律沒有一個全局的、精確的了解,法官在審理具體個案時,就可能不知道適用哪條法律,或適用法條錯誤,那樣何談公正?
第二,法官要有現代司法理念。法律是抽象的、相對固定和滯後的,而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司法不是簡單的按圖索驥,案件中活的事實與法律中死的法條並非一一對應,對號入座就行了,司法實踐中常常出現無法可依,此時影響法官作出不同判斷的根本因素是法官的司法觀念。現代司法觀念的核心是公平、平等、民主、效率、開放、程序正義、司法獨立等等,司法觀念是法官的靈魂,它體現著法官對法的本質、法的精神的深刻理解,現代司法觀念可使法官平衡公正與效率的沖突、社會利益和個人利益的沖突等等,對法律作出一個有利於整個社會的理解,並彌補法律缺陷和漏洞。
第三,法官要有廣博的文化科技素養:法學雖然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但案件的復雜性、廣泛性又決定了法學與政治學、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哲學以及外語、科技等學科有著絲絲縷縷的聯系,美國聯邦法院法院高等法官布蘭代斯說道:一個法律工作者如果不曾研究經濟學和社會學,那麼他就極容易成為一個社會公敵,可見經濟學和社會學對一個法官是多麼重要啊!再比如我院實現了微機聯網和辦公自動化,這種形勢下,法官不懂科技行嗎?
第四,法官不但要實現公正,還要讓人看的見公正,感受到公正,尤其是要讓當事人感受到程序公正。訴訟可能只實現了有限的實體公正,但所有的訴訟都應該實現完全的程序公正。絕大多數當事人一生中來法院可能只一次,法官有責任確保當事人無論勝敗,都至少會認同和尊重我們的司法程序,使他們覺得受到了程序公正的待遇和合理文明的禮遇。這就要求法官時刻保持中立、慎言、穩重、理智。喋喋不休地介入當事人的爭論,往往打破當事人的平衡,這等於法官自卸法官責任,改演律師角色,這怎麼能讓一方當事人感覺公正?如果說律師是我說故我在,那麼法官則是我思故我在。法官的主要職責是傾聽和思考,然後在此基礎上將抽象的法律條文與復雜的具體案件對應起來,演繹出最令人信服的判決,寫就出折射法精神的妙文。
第五,法官應該是一個法理情交融的人。法律的基礎是理性,法官斷案也應憑借理性,法律制度的自治要求法官在穿上法袍的那一刻起放棄一切感情色彩,使自己的腦袋成為一塊無色無彩的玻璃板,但古今中外那些家喻戶曉的傑出法官無一不是法理情並重者。事實上,具有玻璃板資質的頭腦恐怕無論從事任何工作,都不會出類拔萃。理想的法官應該是心性、智性與靈性三方面都得到了高度發展的人物。一個只會援引法律規則的人可以充當一副性能良好的法律機器,但卻不能成為一名受人敬仰的優秀法官。只有實現審判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會效果的三統一,才是司法之至高境界。
第六,法官應該是勤勉敬業和高效率的。訴訟的拖延使當事人長期生活在不穩定狀態,是對人的一種折磨,使當事人在訴訟的戰車上進退兩難,退則代價已付,心有不甘,進則遙遙無期,代價尚不知再付幾多。待到草兒青青,馬兒已餓死,不正是對司法拖延所帶來的惡果的形象比喻和無情批判嗎?法官不是歷史學家,決不能讓糾紛無限期的拖延下去,我們應該深刻理解遲來的正義等於非正義這句話的深刻意義,應該只爭朝夕,勤勉敬業,盡快地讓當事人在糾紛中解脫出來,開始他們新的正常生活。
第七,法官應該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人格。法官高尚的職業道德和人格是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如果法官失去了道德良知,正義將盪然無存,法律哪還有權威和公信力?法官的權威不僅來自法律的授權,也來自法官自身道德人格力量的支撐,法官只有執著地忠誠法律,執法如山、冰霜節操,淡泊人生,不為權、錢、情等利念所動,追求自身人格魅力的完美,才能贏得社會的尊重和仰慕,才能真正成為司法權威的化身和社會正義的最後屏障。如果說世界上有完人的話,那麼法官首先應該是完人,所以世界各國都對法官的.道德人格規定了極為苛刻的要求,翻開《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便可以看到滿紙全是應當和不得句型,對法官的道德水準提出了近乎聖人、完人的標准要求,要達到這一標准,需要我們付出終生的努力。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道德基本准則非常具有先進性和科學性,為法官追求道德完美提供了努力方向和目標,必將推動法官德化於自身、德化於本職、德化於社會的進程。
法興則國治,法衰則國弱,黨中央指明了依法治國的道路,給中國帶來了繁榮昌盛和光明的未來,也給生逢盛世的法官帶來了光榮、夢想與使命。但是,做法官難,做好法官更難,一代法官的成長註定是艱辛的,正象中國法治化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一樣,會有種種障礙,但我們應該響亮地宣布:我們已做好了各種准備!
共和國法官的樂趣在於為人民排憂解難,我們渴望的不是錢財,也不是虛榮,而是公正與公平;我們遠離燈紅酒綠,沉浸於思想的恬靜清明之中,追求的是人格的完美;我們的極樂之地不是權力,而是中國的法治化道路,實現法治是我們的夢想,我們堅信法官是法治化道路的扛鼎之人,司法公正高效和法治化道路將在我們腳下越走越寬。各位法官們,讓我們共勉和為之奮斗吧。
2017法院愛崗敬業演講稿三:
在人類歷史的漫漫長河中,有這樣一群人值得我們銘記,「除了法律,他們別無所崇;除了良知,他們別無指引;除了正義,他們別無追求!」從鐵面無私的包拯,到斷案如神的狄仁傑;從明察秋毫的宋慈,到「一枝一葉總關情」的鄭板橋,幾百年來,他們總被人們津津樂道。歷史車輛滾滾向前,中國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伴隨著這個時代到來的一代法官脫穎而出,他們有不計病痛、默默奉獻的金桂蘭,有公而忘私、定紛止爭的黃學軍;有盡職盡責、耐心細致的鍾蔚莉,有執法如山、融情似水的李昆侖,一位位優秀的法官,以他們對法治事業執著的追求,以他們良好的形象,在人們心中樹立起一座座豐碑,為人們所傳頌。
然而,當我們被這些優秀法官所深深震撼同時,我們也遺憾地看到,個別意志薄弱的法官在慾望中迷失了方向,在公與私、權與利的面前心理失去了平衡,背棄了法官的職業准則,一夜之間從審判席上執行法律的法官淪為了階下之囚。痛定思痛,反腐倡廉的鍾聲再一次在我們每個人的耳畔響起。我們必須時刻牢記「手莫伸,伸手必被抓」的訓誡,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對公平正義的危害。
心存不廉,就會導致行為不公,而不公的裁判是人民法官的天敵。英國哲學家培根曾經說過: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舉動為禍尤烈。因為這些不平的舉動不過是弄臟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則把水源敗壞了。的確社會民眾違法是不可避免的,也不是最可怕的,因為這個社會還有法律和司法可以彌補這些違法行為帶來的危害。但是,如果司法裁判本身,則很容易使人們對司法本身失去信心,長此以往,則沒有人再願意通過法律來實現自己的權益,而整個司法體系也將失去民心,變得軟弱不堪。可見,幹警素質的重點是清廉,司法的核心是公正。沒有公正,司法就失去了賴以生存之基、安身立命之本。然而,法官通過正確履行職責,來確保司法公正。法官不僅要有較高的文化素質、社會經歷、專業知識、業務技能。更為重要的是他要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和道德水準,有一顆追求正義的丹心;有一雙洞悉是非曲直、不揉一絲沙
粒的慧眼;有超然特立、冷靜篤定的性格;有悲天憫人、體恤眾生的情懷;有冰清玉潔、慎獨自愛的品性;有耐得住寂寞,洗盡鉛華的定力。
冰清玉潔、慎獨自愛、耐住寂寞、洗盡鉛華。歸結到一點,就是要清清白白做人。 清白是法官必須堅守的職業和道德底線。清白做人,就是要不為名利所縛,不為私慾所動,抵得住誘惑,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抵得住誘惑,就是要在各種誘惑的考驗面前,做到「燈紅酒綠不入眼,不義之財不伸手」。請記住,擋不住今天的誘惑,將失去明天的幸福。
守得住清貧,就是要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天下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這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耐得住寂寞,就是要遠離燈紅酒綠、觥籌交錯,在無數次明智的選擇中始終堅守著一份孤獨。莫怨清廉淡滋味,應愁貪婪鐵窗淚。
一名法官,惟有清白做人,才能使自己處於最中央,使法律的天平不致發生傾斜;一名法官,惟有清白做人,才能承擔守護正義最後一道防線的重任;一名法官,惟有清白做人,才能實現剛正不阿,如墨線過木曲也正;清正廉潔,似明礬入水濁亦清。一名清白無暇的法官,「其身正,不令而行」。朋友們,讓我們抵住誘惑、守住清貧、耐住寂寞,用浩然正氣,昂揚銳氣去盪滌那些烏煙瘴氣,做一名無私無畏、一身正氣的執法者,做一名清廉似水的「現代包拯」;讓我們為正義和道義而戰,對法律和人民負責,讓天平永不傾斜,讓國徽永遠閃光!
⑩ 優秀法官徵文
優秀法官徵文三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接觸過徵文吧,通過徵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徵文很難寫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優秀法官徵文三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優秀法官徵文三篇1
法律是沉默的法官,法官是會說話的法律,法官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進程中,擔負著維護憲法權威、貫徹法治精神的職責。我們所要建立的和諧社會,實質上就是法治社會,良好的法治狀態就是社會的和諧狀態。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推進,民主法治作為整個社會關系調節器的重心,在和諧社會的建設中居於支配地位,起著關鍵作用。人民法院作為民主法治的實踐者和推動者,人民法官任重而道遠。
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法官,我踏上基層審判崗位已有四年了,記得剛到法庭,看到大家每天所接觸的都是婚姻家庭、民間借貸等雞毛蒜皮、婆婆媽媽的瑣碎小事,和原來自己對法庭工作想像有些差距,說實話不禁讓人感到有些沮喪,但經過老同志們的傳幫帶,和大家一起經歷了辦案過程中的酸甜苦辣,才逐漸感受到每一起糾紛,看起來可能不起眼,但對於每一個具體的家庭和當事人來來說,卻是他們生活中的大事件,尤其是婚姻家庭糾紛,處理結果往往就涉及到一個家庭的幸福和一個人生活的轉角,「司法為民」不是抽象的,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案件的審理,通過我們和一個個當事人的接觸所體現出來的,法官的每一次善意的微笑,每一次專注的傾聽,每一個信任的凝視,每一句溫和理性的話語,無不昭示著司法的溫暖與公正。最初的夢想照進現實,我才發現,原來法學深刻的內涵在平凡的崗位上體現的如此鮮活,每當通過不懈的努力成功調解一個案子,看到當事人滿意的笑容,那種成就感真是無可言喻的。
以當事人利益為重,妥善、快捷的處理糾紛是司法為民的具體要求之一,以和平的方式定紛止爭,將社會矛盾消解在萌芽狀態,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相對於我們法官來說,當事人在訴訟中顯然處於被動地位,有時他們會對法官產生陌生感和猜疑感,產生對審判不公的擔憂,這就需要我們以愛心消除冷漠與隔閡,對當事人和藹相待,細心傾聽,釋疑解惑,進而辯法析理,公正裁決,讓當事人感受到司法的公信力。
在辦案中我發現,法官與當事人之間能否良好的溝通是能否成功調解的一個關鍵問題,要讓當事人感受到法官的真誠,通過法官的言行舉止切身感受到法律的神聖和溫情。從立案階段起,用一杯熱茶、一張笑臉、一句問候迎接當事人,消除他們的抵觸情緒,拉拉家常,提前找出問題的症結所在,力爭庭前調解。在調解過程中,耐心傾聽當事人的陳述,善於與當事人換位思考,喚醒離婚案件里的舊情、贍養案件里的親情、鄰里糾紛里的鄉情、欠款糾紛里的友情、交通事故里的同情,用群眾認同的態度傾聽訴求,用群眾認可的方式調查事實,用群眾明白的語言釋法析理,用群眾信服的方式化解糾紛。
去年年底,我承辦了陳某訴王某離婚糾紛一案,被告王某是一個值得同情的女孩,她在婚後兩年患上重症肌無力,行動十分困難,在庭審中雙方發生爭吵,被告不斷指責原告不負責任,調解過程中兩人因離婚補償問題不能達成一致,被告王某的情緒一度失控,一邊痛哭一邊表示如果達不到她提出的補償標准,誰判決離婚,就跟著誰吃跟著誰睡,並會去政府上訪。庭審結束後,我發現王某在下法院大門的台階時斜著身子雙腿顫抖,顯得十分困難,我便和司機商量了一下,用庭里的車將王某一直送到家,並將她攙扶上樓,並在她家從多方面跟她溝通,進行細致入微地勸說與寬慰,道別時她哭了,對我說「謝法官,我不是作為當事人,而是作為你的姐妹在跟你談心!」。庭後我並未著急下判,而是反復上門或通知雙方及其家人到庭做工作,通過努力,最終促使他們雙方在離婚補償方面達成了協議並當場履行,王某在拿到補償款後,向我表示要抓緊治病,積極開始新的生活。這件案子使我感受到,身為一名法官,要永遠保持一顆善良的心,真心待人,誠心做事,只有這樣,人民群眾才會尊重你、信任你,如果法官不能和當事人建立一種互相信任的關系,不能讓當事人感受到你的誠意,在調解的過程又何談真正的心悅誠服、案結事了呢?
不過,調解結案不是「和稀泥」,而應該是雙方在明辨是非、維護社會善良風俗的情況下所達成的共識,在調解中,不能拿原則作交易,不能視真情為軟弱,不能讓正義受侵犯。我們在勤於鑽研審判業務、提高法律素養之餘,還應有意識地涉獵一些社會學、心理學知識,深入社區、村鎮,了解風俗習俗。很多存有矛盾激化隱患的案件,事實上並不復雜,但當事人由於文化水平較低或法律知識有限,常常對法律在思想認識上產生很大偏差,甚至產生法律認識錯誤。對這些案件,應通過透徹地詮釋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准確把握矛盾焦點,結合實際,通俗易懂地把案件同法律規定有機地結合起來對照分析,幫助當事人弄明白法律規定,或者把一些調處成功的案例在調解時向當事人宣傳、講解,從而促使當事人接受引導妥善了結糾紛。
在昆明某企業訴我市某打蠟廠財產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中,從庭前調解階段雙方就存在較大分歧,庭審中更是各不相讓,均表示沒有調解的可能。我在審核證據、查明事實後,在充分辨析法理的基礎上與雙方代理人進行溝通,讓當事人自己權衡利弊得失,最後在判決文書即將送達的前夕,原告心悅誠服地主動向法庭遞交了撤訴申請書,雙方在庭外握手言和。
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單純靠法庭的力量是不夠的,在辦案過程中,我們應通過各種方式、努力尋求社會各方的配合,通過與鄉鎮政府、派出所、司法所、村治保調解組織加強聯系與協作,充分利用人民調解網路,通過多渠道消除敵對情緒,防止惡性案件的發生。宜都是一個人口不多的縣級市,在審判過程中託人說情的事時有發生,每當這時我們可以巧妙地反過來講明親情和法律,拜託前來說情的當事人之親朋好友一起做當事人的疏導工作,從而更有利於調解的進行。
在李某等三人訴高壩洲鎮某村委會承包地徵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一案中,李某等三人在初次審理過程中因證據不足撤訴,後因與某村委會協商未果,多次到市裡上訪。分析案情後我覺得本案涉及村級組織和移民遺留問題,在審理中要本著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採取多方疏導方法,消除村民與村委會之間的對立情緒,爭取促使雙方和解,力求從根本上解決矛盾。她主動聯系高壩洲鎮政府有關幹部,積極爭取當地政府的支持,協助做某村委會幹部的思想工作,並幾次到某村委會進行溝通協調,同時聯系李某等三人,反復做耐心細致的疏導工作,終於促使雙方達成了和解協議,某村委會當場交付李某等三人補償款25000元,雙方化解了長期以來的矛盾,也使這起纏訴、上訪多次的案件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結案是我們每一個法官都會經歷的過程,而結案的質量才是每一個法官應當追求的目標,最圓滿的結案就是案結事了,矛盾得以徹底消除。在民事審判中,法官應該多考慮如何給當事人實實在在的利益,而不是用一紙判決給當事人永遠無法兌現的權利。我認為在調解過程中要找到雙方當事人利益的平衡點,針對不同類型案件、不同階段和不同當事人,採用不同的調解方法,調解措施和快慢節奏因人因案而異,對症下葯,提出合理化調解建議,努力尋求妥當可行的糾紛解決方式,本著節約訴訟成本,充分利用財產保全、執行等訴訟程序的價值,讓當事人自己進行利弊得失的考量,盡量使案件的處理達到平衡既得利益與長遠利益的效果。
在我審理的李某訴智某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中,原告在車禍中受傷,但被告因為小孩即將上大學,對承諾給被告的賠償款一拖再拖。在原告提出訴前財產保全申請後,謝楠同志迅速對被告的財產採取了控制措施,在給被告送達時向他釋明有關財產保全等程序法的規定,並趁熱打鐵及時組織雙方進行庭前調解,在調解中,她結合被告的實際情況給原告做工作,在被告承諾一次性給付的情況下原告表示願意放棄部分訴請,以切實維護既得利益,最後雙方達成了庭前調解協議並當場履行。在原、被告帶著笑容走出法庭時,出現了兩人同時向謝楠同志連聲道謝的感人一幕,取得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良好統一。
仰望法治的星空,有無窮的真理等待我們去探索;俯視養育我們的大地,有可親可敬的人民等待我們去奉獻,我願用真情和汗水,在審判事業的熱土上默默耕耘,捍衛胸前的天平和身後的國徽,為創造和諧文明的司法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讓法官的心和父老鄉親永遠在一起!
優秀法官徵文三篇2
當我身著黑色的`袍服在審判席上耐心聽訟的時候,當我苦口婆心給當事人做工作調解的時候,當我冒著凜冽寒風在鄉間尋找送達地址的時候,當我每天拖著疲憊的身軀和心情回到家裡的時候,我偶爾會回想起自己是怎麼成為一名法學的卑微朝聖者的。也許是20xx年,報紙上登出了新的法袍式樣,那一襲黑色就映在了我的心裡;也許是高一那年,班長拿出了一個小小的錄音機,讓我們在跨世紀的這一天記下自己的理想,莫名的,「最高院的院長叫肖揚,我要做法官楊瀟」脫口而出,從此,「法官」二字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裡。
美國著名學者德沃金在《法律帝國》這本書對法官形象有著精闢的描述,「在法律鑄造的帝國里,法院是法律帝國的首都,而法官則是帝國的王侯。」,大學時,我為此對崇高而威嚴的法官職業油然產生了幾多神聖,幾多嚮往。四年法學理論和西政精神的浸淫,「博學、篤行、厚德、重法」的校訓猶在耳際,我已經面臨就業選擇了,為了心中無限的憧憬,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法院。猶記得第一天到法院報道時的情景,從審判庭虛掩的門縫里,我看到了一位法官坐在高高的法官椅上,神情專注,仔細傾聽當事人的陳述,輕輕點頭或者微鎖眉頭。庭上,彌漫著緊張、威嚴的氣氛,那名法官掌控庭審的張力,讓人不由得肅然起敬。近三年的法院工作生涯,讓我理解到「法官」二字更為深刻的涵義。
民事庭法官,明年就要退休了,他已經審判崗位上堅守了數十年,如今仍然戰斗在審判任務最為艱巨的民事審判前線。經常已到下班時間了,他還在辦公室與當事人耐心長談。就這樣反復找當事人溝通協商,苦口婆心地做雙方工作、不厭其煩地講利害關系、深入淺出地釋法說理。以循循善誘的話語、鍥而不舍的精神,促成當事人的和解。他手寫的判決書通常是長達十幾頁公文紙,工工整整,並且憑借著自己深厚的法學理論功底和對社會生活的深刻理解,努力做到「辨法析理,勝敗皆明、輸贏皆服」。法院像他這樣的老同志還有很多,他們最為寶貴的青春年華都默默消耗在了嘔心瀝血的秉公執法上、無私為民的排憂解難上,「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他們依舊悄無聲息地燃燒著自己,散發最後的光與熱。
聶河法庭庭長,作為我院唯一一位女性派出法庭庭長,轄區卻是條件最為艱苦的三個鄉鎮,然而她卻以瘦弱的身體為山區百姓撐起了一片公平正義的藍天。那還得那天,快到下班時間了,她風塵僕僕地來到我的辦公室,急沖沖地拉著我就走,路上我才了解到她是想請我和她到銀行去查賬,可能是帳戶有誤,那天一無所獲。看著著急的樣子,我心想:這可能是個大案吧。於是,我答應她第二天等她從聶河開完庭出來再去查。第二天下午,我們順利地查到了被執行人的帳戶,可我仔細一看,上面竟然只有七百多塊錢,我笑著對她說:「你看你費了這么大的勁,就為了這么點錢啊?」,一愣,說道:「我們山區能有多大標的的案子啊,不是離婚就是贍養案件,就這750塊錢還是我磨破了嘴皮子才執行來的半年的撫養費啊!」。當那位申請執行的老人顫巍巍地接過幾百塊錢,眼裡邊含著淚說:「多虧了汪庭長啊,為了孫子的生活費,我每年都要麻煩她幾次,但她總是不厭其煩的為我做工作,也不知道跑了多少路……。」這位老人的話在我的腦海里回響了許久,我為自己的膚淺而感到臉紅,卻也再一次感受到法官職業的沉重。
也許法官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所做的那些事都是很平凡事。但是,他們卻懂得「雖不是每一個訴求都能如願以償,但耐心傾聽、真誠工作卻暖人胸膛」。善良的微笑,使多少心靈得到慰藉;真誠的話語,給多少弱勢群體送去關愛;謙和的態度征服了多少桀驁不馴的當事人;同情的淚水,給多少久旱的心田播撒下公正的甘霖!
當我第一次成功調解了一樁糾紛的時候,當我精心製作了第一份判決書讓當事人的權益受到保障的時候,當我看著當事人接過標的款那感激的笑容的時候,我又再一次堅定了我的法官情結,我明白了,既然我選擇了這條艱辛的路,我將終生用自己的辛勤跋涉,去感受法的脈動與心率,去探尋法的精神與真諦,用自己的操守捍衛著法律的公正,用自己的生命捍衛法律的尊嚴。
優秀法官徵文三篇3
談到對法官這個職業的感悟,我從事審判工作僅四年有餘,資歷尚淺,領悟也淺。但這幾年的工作經歷讓我深深感受到當一名好法官真的不容易。
在很多人的眼中,法官是身穿法袍坐在審判台前庄嚴與正義的化身。在最初選擇這個職業的時候,我也是這么認為的。20xx年10月,我帶著惶恐也帶著生活賦予的堅強,加入到宜都市人民法院這個大家庭中,邁入了人生的新起點,成為一名法學的卑微朝聖者。當時,我就下定決心用自己的辛勤跋涉,去感受法的脈動與心率,去探尋法的精神與真諦。
進入到法院工作,我才明白法官是各種沖突的承受者,當事人為爭議的權利、利益沖突起訴到法院後,總是寄希望於法官公正審理。但無論你如何公正,你都無法真正保證讓發生沖突和對立的雙方非常滿意,社會生活的復雜性以及人性中固有的弱點經常會將法官置於一種被誤解、受指責的位置。作為基層法官,具體工作就是在各種小得有些瑣碎的離婚、合同、債務、贍養等民事案件中奔波,我們常常為了一塊宅基地的紛爭反復到實地丈量,為了一個失足少年的回頭而踏破學校、街道和看守所的門檻,為了一個家庭的團圓而磨破嘴、跑斷腿,為了一個企業的復活而不畏艱險、跑遍大江南北。只有真正從事了這項職業,才會明白這份職業要忍受清苦、單調和壓力。當我自己取得了審判資格承辦案件的時候,每天面對吵吵嚷嚷、互不相讓的當事人,我覺得法官實在與「神聖、威嚴」的形象相距甚遠,一天工作下來,除了煩還是煩,自己累不說,還要被當事人誤解、謾罵、甚至威脅。面對這種情況,我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對是錯。當我把想法向身邊的法官傾訴,一位老法官對我說:「『吵』是當事人到法院的原因,是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表現,不吵他們就不會來了,而我們的工作就是要化解當事人的矛盾,這個過程正是展現你智慧與才能的時候。」這一席話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腦海里。是呀,「法官」並不是將案件事實與法律條文對號入座的「工具」,現實社會對我們的要求其實很高,如果說法院處在社會矛盾的浪尖上,那麼法官則處在社會矛盾的火山口上,作為平息社會矛盾的交匯點,法官既要接受浪尖沉浮飄搖的考驗,也要承受火焰噴發的灸烤。
此時此刻,我站在演講台上不僅僅看到在座各位關注的目光,彷彿還看見我們的幹警在辦案中那忙碌、不知疲倦的身影。他們正耐心地為當事人答疑解惑,如春風化雨;他們正承受著上訪人的埋怨,但卻像對待親人一樣用心體會他們的感受;他們正為了審好每一個案子而埋首工作,他們默默的奉獻著,不求名利,任勞任怨,他們每一個人都經辦過感人至深的案件,每個人心中都懷有最善良的願望:定紛止爭,社會和諧,他們用愛崗敬業的精神,染綠了法院工作的春天。我作為一名年輕法官,更應該積極工作。
通過大量的案件審理實踐,我逐漸意識到,民事案件涉及面較廣,社會影響也較大,如果法官稍有不慎,就會對當事人造成傷害,就會使當事人對法律的公正性產生懷疑,因而對法律和社會喪失信心,法官的公正性,不僅體現在對案件的判決上,同時也體現在法官平時的言行之中,所以,耐心和溝通顯得特別重要。耐心能使當事人深切體驗到了自己被尊重和公正的對待,一些原本情緒激動的雙方也會逐漸地平靜下來,心平氣和地進行交流;溝通能發現雙方當事人矛盾的症結所在,了解當事人內心的想法。為此,我給自己定下了這樣一個行為准則:不管接的是什麼案子,都要站在雙方當事人的角度多問幾個為什麼?原告為什麼要提出這樣的訴訟請求?被告當初為什麼要那樣做?只要自己能設身處地的多想想雙方當事人的處境和心境,才能正確地運用法律,不偏不倚地保護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才能從容地解開彼此的心結、化解雙方當事人的矛盾,增強法律的公信力,增強民眾對法院的信賴。慢慢的,隨著辦案經驗的積累,我也漸漸成熟,我明白了做一名法官也是幸福的,我們的幸福很簡單,就在當事人的那一句「謝謝」中,就在老百姓滿意的那一刻。
每當我走進審判庭,面對庄嚴的國徽。我常常捫心自問:我是否盡到了一個法官的職責?我是否沒有辜負人民法官的稱號?我做出的判決公正嗎?我是否確實懲治了邪惡、維護了正義?這樣的自我評判不斷敲打我的心,就彷彿無形的警鍾時刻督促我謹慎、嚴密;時刻警醒我公平、坦盪;時刻激勵我真正做到人民法官為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