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昭儀
㈠ 古代嬪妃/公主/皇子/官員品級
其官司之別,曰省、曰台、曰寺、曰監、曰衛、曰府,各統其屬,以分職定位
正一品 太師 太傅 太保 大學士
從一品 少師 少傅 少保 太子太師 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 尚書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
正二品 太子少師 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 總督 侍郎 內務府總管
從二品 內閣學士 翰林院掌管學士 巡撫 布政使
正三品 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 宗人府府丞 通政使司通政 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 太常寺卿 順天府尹 奉天府尹 按察使 外務部左右丞
從三品 光祿寺卿 太僕寺卿 鹽運使
正四品 通政使司副使 大理寺少卿 詹事府少詹事 太常寺少卿 鴻臚寺卿 順天府丞 奉天府丞 道員 外務部左右參議
從四品 翰林院侍讀學士 翰林院侍講學士 內閣侍讀學士 國子監祭酒 都轉運運鹽使司同知 知府
正五品 左右春坊左右庶子 通政使司參議 光祿寺少卿 六科給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 郎中 順天府治中 奉天府治中 欽天監監正 太醫院院使 同知 直隸州知州
從五品 翰林院侍讀 翰林院侍講 司經局洗馬 鴻臚寺少卿 監察御史 員外郎 知州 運鹽司運副 鹽課司提舉
正六品 內閣侍讀 左右春坊左右中允 國子監司業 部院主事 宗人府主事 寺衙門主事 起居注主事 都察院都事 都察院經歷 大理寺左右丞 欽天監左右監副 太醫院院判 京府通判 京縣知縣 兵馬司指揮 欽天監春夏秋冬中五官正 太常寺丞 神樂署署正 府通判
從六品 左右春坊左右贊善 翰林院修撰 光祿寺署正 欽天監滿洲五官正 欽天監秋冬官正 布政司經歷 布政司理問 運鹽司運判 直隸州州同 州同 僧錄司左右闡教 道錄司左右演法
正七品 翰林院編修 通政使司知事 通政使司經歷 大理寺左右評事 太常寺博士 太常寺滿洲讀祝官 國子監監丞 內閣典籍 京縣縣丞 兵馬司副指揮 知縣 太常寺典簿 按察司經歷 皇史宬尉 太僕寺滿主簿 部院寺內務府司庫 京府儒學滿漢教授京府儒學訓導 外府教授 七品筆帖式
從七品 翰林院檢討 鑾儀衛經歷 中書科掌印中書 內閣中書 辦事中書 詹事府主簿 光祿寺典簿 京府經歷 欽天監官五官靈台郎 祠祭署奉祀 布政司都事 運鹽司經歷 直隸州州判 州判 國子監博士 國子監助教 唐古忒學助教 古忒學中書
正八品 國子監學正 國子監學錄 欽天監主簿 太醫院御醫 五經博士 八品筆帖式 四氏學學錄 太常寺協律郎 布政司司庫大使 運鹽使庫大使 道庫大使 按察司知事 外府經歷 外縣縣丞 鹽課司大使 鹽引批驗所大使 州學正 縣教諭 僧錄司左右講經 道錄司左右至靈
從八品 翰林院典簿 國子監典簿 鴻臚寺主簿 欽天監五官司挈壺正 太醫院吏目 祠祭署祀丞 神樂署署正 布政司照磨 運鹽司知事 府州縣訓導 僧錄司左右覺義 道錄司左右至義
正九品 欽天監五官監侯 欽天監五官司書 太常寺贊禮郎 九品筆帖式 按察司照磨 府知事 同知知事 通判知事 縣主簿 和聲署奉鑾
從九品 翰林院待詔 工部製造庫司匠 國子監典籍 欽天監博士 鴻臚寺鳴贊 鴻臚寺序班 會同館序班 刑部司獄 府照磨 通判照磨 欽天監漏刻博士 太醫院吏目 太常寺司樂 宣課司大使 州吏目 道庫使 府稅課司大使 按察使司獄 府司獄 同知司獄 巡檢布政司倉大使 府庫大使 同知倉大使 土司副巡檢 都綱 都紀 正科 正術 未入流 翰林院孔目 禮部鑄印局大使 縣典史 兵馬司吏目 崇文門副使 關大使 府檢校 長官司吏目 茶引批驗所大使 鹽茶大使 同知庫大使 州庫大使 稅課司分司大使 州稅課使大使 縣稅課使大使 驛丞 河泊所所管各閘閘官 道倉大使州倉大使 典科 訓科 典術 訓術 副都綱 僧正 僧會 副都紀 道正 道會
武官
正一品 領侍衛內大臣 一二三等子 太尉
從一品 內大臣 八旗都統 外省駐防將軍 烏魯木齊熱河察哈爾都統 提督
正二品 左右翼前鋒統領 八旗護軍統領 八旗副都統 左右翼總兵 外省駐防副都統 鑾儀使 一二三等男 總兵
從二品 散秩大臣 副將
正三品 一等侍衛 冠軍使 火器營翼長 步軍翼尉 包衣護軍統領 烏槍營總 圓明園總管 前鋒參領 護軍參領 烏槍護軍參領 驍騎參領 城守尉 陵寢總管 圓場總管 黑龍江船駁水手總管 察哈爾總管 王府長史 參將 一二三等輕車都尉 指揮使
從三品 圓明園包衣營總 包衣護軍參領 吉林參領 黑龍江參領 指揮同知 察哈爾參領 駐防協領 一等護衛 游擊 宣慰使司宣慰使
正四品 二等侍衛 雲麾使 前鋒侍衛 副護軍參領 烏槍護軍參領 副前鋒參領 副驍騎參領 佐領 步軍協尉 信駁總管 南苑總管 陵寢副總管 陵寢司工匠 圓場翼長 太僕寺馬廠駝廠總管 上都達布遜諾爾 達里崗愛總管 防守尉 黑龍江吉林管水手四品官司儀長 騎都尉 都司 宣慰使司同知 指揮僉事
從四品 城門領 包衣副驍騎參領 包衣佐領 察哈爾副參領 察哈爾佐領 四品典儀 二等護衛 宣慰使司副使 宣慰使司宣撫使
正五品 三等侍衛 治儀正 步軍副將 步軍校 監守信駁官 南苑門章京 陵寢防禦 陵寢管理燒造磚瓦官 分管佐領 蓋州牛庄滿洲掌印防禦 關口守御 黑龍江吉林管水手五品官 雲騎尉 守備 宣慰使司僉事 宣撫使司同知 正千戶
從五品 四等侍衛 委署前鋒參領 委署護軍參領 委署烏槍護軍參領 委署前鋒侍衛 下五旗包衣參領 五品典儀 三等護衛 守御所千總 河營協辦守備 宣撫使司副使 安撫使司安撫使 招討使司招討使 副千戶
正六品 藍翎侍衛 整儀尉 親軍使 前鋒校 護軍校 烏槍護軍校 驍騎校 監造火葯官 陵寢祭祀供應官 太僕寺馬廠駝廠翼長 黑龍江吉林管水手六品官 門千總 營千總 宣撫使司僉事 安撫使司同知 招討使司副招討使 長官司長官 百戶 從六品 委署步軍校 內務府六品翎長 六品典儀 衛千總 安撫使司副使
正七品 城門使 盛京游牧正尉 太僕寺馬廠駝廠固山達 七品廕監生 恩騎尉 把總 安撫使司僉事 長官司副長官
從七品 盛京游牧副尉 七品典儀
正八品 盛京養息尉左右翼長 八品廕監生 外委千總
從八品 八品典儀 委署親軍校 委署前鋒校 委署護軍校 委署驍騎校 圓明園副護軍校
正九品 各營藍翎長 外委把總
從九品 太僕寺委署固山達 額外外委
、周秦兩漢時期
1、周朝
周朝時期,天子稱王,正妻稱後。
王有一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女御。
後正位宮闈,同體天王;
夫人坐論婦禮;
九嬪掌教四德;
世婦主喪、祭、賓客;
女御序於王之燕寢。
2、秦朝
秦始皇統一天下,始建皇帝皇後稱號。
帝祖母曰太皇太後,帝母曰皇太後,嫡(妻)曰皇後。妾皆稱夫人。
3、西漢
西漢初期,沿襲了秦時的母後稱號。又設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等妃嬪的稱號。
漢武帝時增加了婕妤、娙娥、傛華、充依。
至漢元帝又新置了昭儀。
妃嬪等級擴充到十四等。且各有爵位:
昭儀位視丞相,爵比諸侯王。
婕妤視上卿,比列侯。
娙娥視中二千石,比關內侯。
傛華視真二千石,比大上造。
美人視二千石,比少上造。
八子視千石,比中更。
充依視千石,比左更。
七子視八百石,比右庶長。
良人視八百石,比左庶長。
長使視六百石,比五大夫。
少使視四百石,比公乘。
五官視三百石。
順常視二百石。
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夜者皆視百石。
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視斗食俸。
五官以下,葬司馬門外。
漢時,只有先朝的皇後可被尊為皇太後。如嗣皇帝是妃嬪所生或從皇族宗室中過繼而來者,其生母皆不得稱(皇)太後。但也有個別例外。如漢哀帝是諸侯王之子過繼而來,其祖母傅昭儀被尊為帝太太後、皇太太後,生母丁姬被尊為帝太後。再加上已被尊為太皇太後的漢成帝母王政君,已為皇太後的成帝皇後趙飛燕,宮中一時出現了四位太後並尊的奇景。
4、王莽新朝
王莽新朝時期,追求復古,種種名目層出不窮。其罷漢朝妃嬪稱號,模仿先秦時期,自創了和、嬪、美、御四等稱號。
和三人,嬪九人,美二十七人,御八十一人。
5、東漢
東漢,漢光武帝建國,去繁為簡,妃嬪稱號共有四等:貴人、美人、宮人、采女。
貴人授予金印紫綬,俸祿為粟數十斛。美人、宮人、采女則沒有爵位和俸祿。
值得一提的是,西漢時期諸侯王正妻稱王後,母稱王太後。東漢時,隨著諸侯王封地日漸縮減,王後被改稱為王妃,王太後改稱王太妃。
漢時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稱妃,妾曰良娣、孺子。
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1、 三國
(1)魏
曹操為魏王時,王後之下的妃嬪稱號有五等:夫人、昭儀、倢伃、容華、美人。
文帝曹丕增加了貴嬪、淑媛、修容、順成、良人五等。
明帝曹睿增淑妃、昭華、修儀三等,廢除順成稱號。
妃嬪爵位:
貴嬪、夫人,位次皇後,爵無所視;
淑妃位視相國,爵比諸侯王;
淑媛位視御史大夫,爵比縣公;
昭儀比縣侯;
昭華比鄉侯;
修容比亭侯;
修儀比關內侯;
倢伃視中二千石俸;
容華視真二千石俸;
美人視比二千石俸;
良人視千石俸。
(2)吳蜀
吳蜀兩國史料不詳。
蜀有貴人、昭儀,吳有夫人、美人,其餘不詳。
2、 兩晉
兩晉時期的妃嬪等級由晉武帝司馬炎依據漢魏制度,稍加修改而成。
設三夫人:貴嬪、夫人、貴人。位視三公。
九嬪:淑妃、淑媛、淑儀、修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充華。位視九卿。
其餘還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視千石以下。
3、 南北朝
南北朝時期,妃嬪稱號世有增減。
(1)南朝
(a)宋
宋武帝建國初廢除才人、中才人稱號,其餘仍用晉制。
孝武帝孝建三年,廢除夫人稱號,新創制了貴妃的稱號,以貴妃、貴嬪、貴人為三夫人。又以昭儀、昭容、昭華來代替九嬪中的修華、修儀、修容,重新設置了中才人、充衣。貴妃位比相國,貴嬪比丞相,貴人比三司(司馬、司徒、司空)。
明帝泰始二年,廢除淑妃、昭華、中才人、充衣稱號,重新設置了修華、修儀、修容、才人、良人。泰始三年,又廢除貴人,代之以新設置的貴姬;再置昭華,增加了淑容、承徽、列榮。
妃嬪等級為:
三夫人:貴妃、貴嬪、貴姬。
九嬪: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
次於九嬪的稱號: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
散役:美人、才人、良人
宋公主分為
國公主
郡公主
縣公主
皇帝的姐妹加「大」「長」等
皇子就按年齡排 長大以後封「王」 「侯」等
㈡ 唐朝官吏制度,從縣級至六部尚書在到宰相,文官加武將
中央官制 三師:太師、太傅、太保(榮譽職務);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榮譽職務); 三省:中書省(決策、秘書)、門下省(侍從、諫議)、尚書省(行政)、; 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人事)、戶部(戶口、財政)、禮部(禮賓)、兵部(國防)、刑部(法院)、工部(工程、水利); 一台:御史台(監察); 五署:國子監、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都水監(循舊制,與六部分工); 九寺:太常寺、光祿寺、衛尉寺、宗正寺、太僕寺、大理寺、鴻臚寺、司農寺、太府寺(與六部分工合作)。 散官:(榮譽職務)。地方官制 虛設(道)置觀察使 州(郡):刺史(太守);別駕、長史、司馬;錄事、參軍事; 六曹:司功、司倉、司戶、司兵、司法、司士。 縣:縣令;縣丞、主簿;縣尉、錄事、佐史。 鄉:耆老; 里:里正; 村:村正; 保:保長; 鄰:鄰長。四家一鄰,五鄰一保,五保一里,五里一鄉;一自然村為一村。城市內無村設坊,坊正和村正相同 貞觀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為懷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眾位功臣(當時已有數位辭世,還活著的也多已老邁),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圖像,褚遂良題之,皆真人大小,時常前往懷舊。 趙公長孫無忌第一。趙郡王李孝恭第二。萊公杜如晦第三。鄭公魏徵第四。梁公房玄齡第五。申公高士廉第六。鄂公尉遲敬德第七。衛公李靖第八。宋公蕭禹第九。褒公段志玄第十。夔公劉弘基第十一。蔣公屈突通第十二。勛公殷嶠第十三。譙公柴紹第十四。邳公長孫順德第十五。鄖公張亮第十六。陳國公侯君集第十七。郯公張公謹第十八。盧公程知節第十九。永興公虞世南第二十。渝公劉政會第二十一。莒公唐儉第二十二。英公李績第二十三,胡公秦瓊第二十四。 貞觀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被廢,晉王李治被立。在侍奉太宗之際,武氏和李治相識並產生愛慕之心。唐太宗死後,武氏依唐後宮之例,入感業寺削發為尼。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業寺進香之時,又與武氏相遇,兩人相認並互訴離別後的思念之情。唐高宗即位後,他的妃子蕭淑妃專寵,永徽二年(651年)五月,皇後主動幫助武則天回宮,企圖「以毒攻毒」。武則天回宮後迅速打敗蕭淑妃,獲得高宗的寵愛,第二年便升為昭儀(二品),後還生下了她的第一個兒子李弘。隨著她地位的變化,武則天的慾望也隨之水漲船高,開始動起了當皇後的念頭。王皇後和蕭淑妃結成一派,和武則天周旋於後宮。 不久,因為武昭儀所生小公主暴卒事件,高宗欲廢王皇後,改立武氏為後。當時朝廷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元老大臣勢力強大,唐高宗的權力受到很大限制,他企圖借「廢王立武」重振皇權,打擊元老大臣勢力。對於高宗欲「廢王立武」,長孫無忌及褚遂良等元老重臣表示反對。唐高宗重賞首個明確支持「廢王立武」的五品官員李義府,很多中層官員看到支持「廢王立武」有利可圖便轉而支持立武昭儀為後,形成了「擁武派」,打破了原來鐵板一塊的局面;後來宿將李績在高宗向他徵求意見時說:「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實際默許了唐高宗「廢王立武」的想法。 於是在永徽六年,高宗下旨廢王皇後,立武氏為皇後。接著,高宗和武則天採用先易後難的策略,先後罷黜了褚遂良、韓瑗、來濟,最後除掉了長孫無忌,至此高宗基本實現了君主集權
㈢ 請問一下,自古以來的官制和後宮的等級是如何排定的
查歷代後妃傳,常見有「三夫人」、「九嬪」等設置,追根溯源,原來出自周禮。從《禮記.昏義》查到以下記載:「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以聽天下之內治,以明章婦順,故天下內和而家理。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聽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國理。...」照此,古來有名號的後妃「編制」為:一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凡一百二十一人。這個古制從何而來?查得《通典.職官.後妃》上的說法是這樣的(多為傳說成分,姑且看之):
「昔帝嚳有四妃,以象後妃四星。其一明者為正妃,餘三小者為次妃,帝堯因焉。至舜,不告而娶,不立正妃,但三妃而已,謂之夫人。夏後氏增以三三而九,合十二人。春秋說『天子娶十二女』,即夏制也。以虞夏及周制差之,則殷人又增以三九二十七,合三十九人。周人上法帝嚳,立正妃,又三二十七為八十一人以增之,合百二十一人。其位後也,夫人也,嬪也,世婦也,女御也,五者相參,以定尊卑焉。」
這種東東可能只存在於書本上,好象並未真正實行過。從有關史書記載看,先秦的後妃之制還比較簡單,王之妻稱後,王之妾及諸侯之妻稱夫人,不過而已。但秦漢後,歷朝歷代紛紛巧立各種名目,並爭取向以上古制靠攏。其名堂之多之雜,初識之人總是一頭霧水,莫名其妙。我西老頭認識淺陋,況且來自大秦,難免瞎子摸象,僅能窺其一斑,但求粗觀其概貌爾。(以下不論及太後、太妃等,限制在皇帝的「現任」後妃范圍內,外命婦也不討論)
二、秦漢時期的後妃制度
西漢初立,因秦之稱號:皇帝之妻稱皇後,妾皆稱夫人。並立八品(該八品也是沿襲秦時之制):皇後、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漢武帝時增加婕妤、經娥(經為女字旁,打不出來,下同)、容華、充依,各有爵位。漢元帝時又創昭儀,僅次於皇後;時後宮已達三千人,除皇後外,以下定製十四等:
1)昭儀,視丞相,爵比諸侯王;
2)婕妤,視上卿,爵比列侯(第二十等爵);
3)經娥,視中二千石,爵比關內侯(第十九等爵);
4)容華:視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第十六等爵);
5)美人,視二千石,爵比少上造(第十五等爵);
6)八子,視千石,爵比中更(第十三等爵);
7)充依,視千石,爵比左更(第十二等爵);
8)七子,視八百石,爵比右庶長(第十一等爵);
9)良人,視八百石,爵比左庶長(第十等爵);
10)長使,視六百石,爵比五大夫(第九等爵);
11)少使,視四百石,爵比公乘(第八等爵);
12)五官,視三百石;
13)順常,視二百石;
14)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夜者,均視百石。
十四等之外,還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皆視斗食。除此以外,史籍中還曾出現過諸姬、長御、材人、待詔掖庭、中宮史、學事史等名目。
太子妻稱妃,妾有良娣、孺人,妻妾共三級;皇孫妻稱夫人,妾無位號,皆稱家人子。
王莽時托古改制:和嬪、美御、和人三人,位視公,(註:即三夫人);嬪人九,視卿,(註:應是九嬪);美人二十七,視大夫,(註:相當二十七世婦);御人八十一,視元士,(註:八十一御妻也)。凡百二十人(不含後),與古制同。
東漢光武中興後,提倡儉朴,六宮稱號只剩下皇後、貴人,貴人金印紫綬,俸祿不過數十斛;又置美人、宮人、采女三等,無爵秩,只在歲時賞賜充給。皇子封王,妾數原無限制,此時也定製,正妻稱妃,妾不得超過四十人。
三、魏晉時期的後妃制度
曹操為魏王時,於王後以下定五等:夫人、昭儀、婕妤、容華、美人。魏文帝時增設貴嬪、淑媛、修容、順成、良人五等。明帝時又增淑妃、昭華、修儀三等,省除順成,這樣在皇後以下定製十二等級:
1)夫人,位次皇後,爵無所視;
2)貴嬪,位次皇後,在夫人下,爵無所視;
3)淑妃,位視相國,爵比諸侯王;
4)淑媛,位視御史大夫,爵比縣公;
5)昭儀,爵比縣侯;
6)昭華,爵比鄉侯;
7)修容,爵比亭侯;
8)修儀,爵比關內侯;
9)婕妤,視中二千石;
10)容華,視真二千石;
11)美人,視比二千石;
12)良人,視千石。
晉武帝取漢魏之制,參用古法,始設三夫人、九嬪:
三夫人:貴嬪、夫人、貴人,位視三公;
九嬪:淑妃、淑媛、淑儀、修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充華,位視九卿。
九嬪以下還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視千石以下。
四、南北朝時期的後妃制度
南朝宋初,武帝劉裕因襲晉制,僅省去才人、中才人。孝武帝孝建三年(456年),省夫人,置貴妃,比相國,並進貴嬪比丞相,貴人比三司,是為三夫人;同時省修華、修容、修儀,置昭儀、昭華、昭容以代之,列於九嬪之內;又置中才人、充衣為散役。明帝泰始二年(466年),省淑妃、昭華、中才人、充衣,復置修華、修容、修儀、才人、良人;次年省貴人,置貴姬為三夫人之一,又置昭華,增淑容、承徽、列榮。並以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為九嬪;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為五職,位次九嬪;美人、才人、良人為散位。
齊武帝建元元年(479年),採用晉制,以貴嬪、夫人、貴人為三夫人,修華、修儀、修容、淑妃、淑媛、淑儀、婕妤、容華、充華為九嬪,美人、中才人、才人為散職。三年,太子宮置三內官:良娣(比開國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駙馬都尉)。
梁陳二朝與宋基本相近,梁武帝時定製:貴妃、貴嬪、貴姬為三夫人,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儀、修華、修容為九嬪,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為五職,美人、才人、良人為散位。太子東宮有良娣、保林二職。陳沿襲梁之制不改。
北魏太祖道武帝時始立皇後,余妾或稱夫人,皆有品次。世祖太武帝增設左右昭儀及貴人、椒房、中式數等,後庭漸多。高祖孝文帝改定內官:左右昭儀位視大司馬,三夫人視三公,三嬪視三卿,六嬪視六卿,世婦視中大夫,御女視元士。後置女職,以典內事。內司視尚書令、仆。作司、大監、女侍中三官視二品。監,女尚書,美人,女史、女賢人、書史、書女、小書女五官,視三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宮人視四品,春衣、女酒、女饗、女食、奚官女奴視五品。
北齊前幾帝所置內職很少,齊武成帝好內,頒布河清新令:內命婦依古制有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女。又准漢制置有:
1)昭儀,有左右二人,比丞相;
2)三夫人:弘德、正德、崇德,比三公;
3)上嬪:光猷、昭訓、隆徽,比三卿;
4)下嬪:宣徽、凝暉、宣明、順華、凝華、光訓,比六卿;
5)二十七世婦:正華、令側、修訓、曜儀、明淑、芳華、敬婉、昭華、光正、昭寧、貞范、弘徽、和德、弘猷、茂光、明信、靜訓、曜德、廣訓、暉范、敬訓、芳猷、婉華、明範、艷儀、暉則、敬信,比從三品;
6)八十一御女:穆光、茂德、貞懿、曜光、貞凝、光范、令儀、內范、穆閨、婉德、明婉、艷婉、妙范、暉章、敬茂、靜肅、瓊章、穆華、慎儀、妙儀、明懿、崇明、麗則、婉儀、彭媛、修閑、修靜、弘慎、艷光、漪容、徽淑、秀儀、芳婉、貞慎、明艷、貞穆、修范、肅容、茂儀、英淑、弘艷、正信、凝婉、英范、懷順、修媛、良則、瑤章、訓成、潤儀、寧訓、淑懿、柔則、穆儀、修禮、昭慎、貞媛、肅閨、敬順、柔華、昭順、敬寧、明訓、弘儀、崇敬、修敬、承閑、昭容、麗儀、閑華、思柔、媛光、懷德、良媛、淑猗、茂范、良信、艷華、徽娥、肅儀、妙則,比正四品。
自外又置才人,采女,以為散號。齊後主立二後,昭儀以下數目皆加倍。又置左右娥英,比
左右丞相,降昭儀比二大夫。尋又置淑妃一人,比相國。
北周置有三夫人(後改三妃)、三弋(女字旁,下同)、六嬪、御媛、御婉等,各等詳細情形:
1)三夫人:貴妃、長貴妃、德妃,位視三公,武帝建德二年(573年)改稱三妃;
2)三弋:員額三人,位視三孤;
3)六嬪:員額六人(其中之一稱昭化嬪),位視六卿;
4)御媛:位視大夫,其中上媛、中媛、下媛分別位視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5)御婉:位視士,也分上中下三等,分別位視上士、中士、下士。
五、隋唐時期的後妃制度
隋開皇二年著內官之式,略依《周禮》,省減其數。嬪三員,掌教四德,視正三品;世婦九員,掌賓客祭祀,視正五品;女御三十八員,掌女功絲枲,視正七品。又采漢、晉舊儀,置六尚、六司、六典,遞相統攝,以掌宮掖之政。一曰尚宮,掌導引皇後及閨閣稟賜。管司令三人,掌圖籍法式,糾察宣奏;典琮三人,掌琮璽器玩。二曰尚儀,掌禮儀教學。管司樂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贊三人,掌導引內外命婦朝見。三曰尚服,掌服章寶藏。管司飾三人,掌簪珥花嚴;典櫛三人,掌巾櫛膏沐。四曰尚食,掌進膳先嘗。管司醫三人,掌方葯卜筮;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五曰尚寢,掌帷帳床褥。管司筵三人,掌鋪設灑掃;典執三人,掌扇傘燈燭。六曰尚工,掌營造百役。管司制三人,掌衣服裁縫;典會三人,掌財帛出入。六尚各三員視從九品,六司視勛品,六典視流外二品。獨孤皇後在世時,懷嫉妒之心,虛嬪妾之位,不設三妃;自嬪以下,置六十員。加又抑損服章,降其品秩。至獨孤後死,始置貴人三員,增嬪至九員,世婦二十七員,御女八十一員。貴人等關掌宮闈之務,六尚以下皆分泰焉。
隋煬帝參詳典故,自製嘉名,著之於令:
1)三夫人:貴妃、淑妃、德妃,品正第一;
2)九嬪: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品正第二;
3)二十七世婦:婕妤一十二員,品正第三;美人、才人一十五員,品正第四;
4)八十一女御:寶林二十員,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員,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員,品正第七。
總共一百二十員,又有承衣刀人,皆趨侍左右,並無員數,視六品以下。
唐高祖武德初年,於皇後下設有:
1)貴妃、淑妃、德妃、賢妃為夫人,秩正一品;
2)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為九嬪,秩正二品;
3)婕妤(秩正三品)、美人(秩正四品)、才人(秩正五品)各九人為二十七世婦;
4)寶林(秩正六品)、御女(秩正七品)、采女(秩正八品)各二十七人為八十一御妻。
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曾改制,設置有:贊德二人以代夫人,秩正一品;宣儀四人以代九嬪,秩正二品;承閨五人以代美人,秩正四品;承旨五人以代才人,秩正五品;衛仙六人以代寶林,秩正六品;供奉八人以代御女,秩正七品;侍櫛二十人以代采女,秩正八品;添置侍巾二十人,秩正九品。咸亨二年(671年)復舊。
唐玄宗開元年間再次更定,於皇後之下立惠妃、麗妃、華妃,以為三夫人,正一品;又置淑儀、德儀、賢儀、順儀、婉儀、芳儀,以為六儀,正二品;美人四人,為正三品;才人七人,為正四品;尚宮、尚儀、尚服各二人,為正五品;自六品至九品,即諸司諸典職員品第而序之,後亦參用前號。
唐制太子之妾可設:良娣二人,正三品;良媛六人,正五品;承徽十人,正六品;昭訓十六人,正七品;奉儀二十四人,正九品。
六、宋金元明清各朝的後妃制度
宋與唐制大同小異,只有少許差別(如增置了貴儀、妃儀、婉儀等)。金制基本沿用唐制:元妃、貴妃、淑妃、德妃、賢妃,正一品。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曰九嬪,正二品。婕妤,正三品;美人,正四品;才人,正五品;各九員,曰二十七世婦。寶林,正六品;御女,正七品;采女,正八品;各二十七員,曰八十一御妻。按金格,貞佑後之制,貴妃下有真妃,淑妃下有麗妃、柔妃,而無德妃、賢妃。九嬪同。婕妤下有麗人、才人為正三品。順儀、淑華、淑儀為正四品。尚宮夫人,尚宮左夫人、尚宮右夫人、宮正夫人、寶華夫人、尚儀夫人、尚服夫人、尚寢夫人、欽聖夫人、資明夫人為正五品。尚儀御侍、尚服御侍、尚寢御侍、尚正御侍、寶符宸侍、奉恩令人、奉光令人、奉徽令人、奉美令人為正六品,司正御侍、寶符御侍、司儀御侍、司符御侍,司寢御侍、司飾御侍、司設御侍、司衣御侍、司膳御侍、司葯御侍、仙韶使、光訓良侍、明訓良侍、遵訓良侍、從訓良侍為正七品。典儀御侍、典膳御侍、典寢御侍、典飾御侍、典設御侍、典衣御侍、典葯御侍、仙韶副使、承和良侍、承惠良侍、承宜良侍為正八品。掌儀御侍、掌服御侍、掌寢御侍、掌飾御侍、掌設御侍、掌衣御侍、掌膳御侍、掌葯御侍、仙韶掌音、祗肅良侍、祗敬良侍、祗願良侍為正九品。 金海陵王當政時,妃子多達十二員:元妃、姝妃、惠妃、貴妃、賢妃、宸妃、麗妃、淑妃、德妃、昭妃、溫妃、柔妃。
明太祖洪武五年,立六局一司。局曰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司曰宮正,秩皆正六品。每局領四司,其屬二十有四,而尚宮總行六局之事。官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視唐減百四十餘人。諸妃位號除貴妃外,亦惟取賢、淑、庄、敬、惠、順、康、寧為稱,閨房雍肅,旨寓深遠。後妃以下,雜置宮嬪,而間以婕妤、昭儀、貴人、美人等名號。嘉靖十年(1531年)仿古禮冊立九嬪:德嬪、賢嬪、庄嬪、麗嬪、惠嬪、安嬪、和嬪、僖嬪、康嬪,位在妃下。憲宗時封萬貴妃加「皇」字為皇貴妃,以後漸成定製。
清太祖初起時,宮闈未有位號,俗稱妃為「福晉」。崇德改元,五宮並建,位號既明。順治十五年,采禮官之議:乾清宮設夫人一,淑儀一,婉侍六,柔婉、芳婉皆三十;慈寧宮設貞容一、慎容二,勤侍無定數;又置女官。循明六局一司之制,議定而未行。康熙以後,典制大備。皇後居中宮;皇貴妃一,貴妃二,妃四,嬪六,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分居東、西十二宮。東六宮為景仁、承乾、鍾粹、延禧、永和、景陽宮,西六宮為永壽、翊坤、儲秀、啟祥、長春、咸福宮。諸宮皆有宮女子供使令。每三歲選八旗秀女,戶部主之;每歲選內務府屬旗秀女,內務府主之。秀女入宮,妃、嬪、貴人惟上命。選宮女子,貴人以上,得選世家女;貴人以下,但選拜唐阿以下女。宮女子侍上,自常在、答應漸進至妃、嬪,後妃諸姑、姊妹不赴選。帝祖母曰「太皇太後」,母曰「皇太後」,居慈寧、壽康、寧壽諸宮。先朝妃、嬪稱太妃、太嬪,隨皇太後同居,與嗣皇帝,年皆逾五十,乃始得相見。
明朝官制(中央)
1、三公、三孤:
三公:太師、太傅、太保(正一品)
三孤:少師、少傅、少保(從一品)
令有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從一品);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
這些均為加官,用來表明受官者的功績與崇高身份,沒有實際管轄范圍。
2、六部:
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順序)
六部各設尚書一人,直接對皇帝負責,尚書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長)、郎中(司長)、主事等。
吏部:負責官吏的管理,考核,升遷等
戶部:有十三個司,分別管理各地的收支與報銷
禮部:主管國家凶吉大典,教育與考試,招待外賓,宴勞功臣等
兵部:管理天下軍政(軍令由五軍都督府管理)
刑部:管理天下刑名。
工部:管理建築、後勤、水利、製造等
3、督察院:
直屬於皇帝的監察部門
下設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僉督御史(正四品)
再往下設十三道監察御史,分管每個省的檢查工作(當時中國分十三個省)十三道監察御史與直屬於皇帝的六科給事中統稱科道屬於言官范疇。
4、六科:
分為吏戶禮兵刑工六科,每科設督給事中(正七品)、左右給事中與給事中(從七品)。
給事中品級雖低,權利很大,皇帝交給各個衙門辦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銷一次,如果有脫拉或者辦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報告。六科還可以參與官員的選拔,皇帝御前會議,審理有罪的官員。最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還皇帝敕書的權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認為不妥可以封還,不予執行。
5、五寺:
五寺是五衙門的簡稱,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
大理寺:相當於今天的法院,是全國最高上訴機關。與督察院、刑部構成了三法司。
太常寺:主管祭祀
光祿寺:主管宴享
太僕寺:管馬
鴻臚寺:管招待外賓
6、詹士府:
詹士府是負責輔助太子的機構設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
詹士府設左右春坊,司經局,主簿廳
7、太醫院:
太醫院是管理宮廷及貴族診斷,制葯的,設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醫四人,從九品吏目若幹人。
8、翰林院:
相當於現在國立大學,幹部學院等的綜合,翰林院的首長稱為翰林學士(正五品),侍讀學士兩人,侍講學士兩人(從五品),侍讀、侍講各兩人(正六品),修撰(從六品)考中狀元後就會被授予此職位。編修(正七品)榜眼、探花考中後就會被授予此職位。
清朝官制
(一)文官
清時非常重視官員的品級.當時官員分為九品,每品里又有正,從之分,所謂九品十八級.不能列入九品以內的,叫做未入流.列表如下:
品級 官職
正一品 太師,太傅,太保,大學士
從一品 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書,督察院左,右都御史
正二品 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總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從二品 各省巡撫,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時,各省布政使.
正三品 督察院左,右副都於是,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順天府尹,奉天府尹,各省按察使.
從三品 光祿寺卿,太僕寺卿,各省鹽運使.
正四品 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鴻臚寺卿,太傅寺少卿,各省道員.
從四品 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內閣侍讀學士,各省知府.
正五品 左右春房左右庶子,光祿寺少卿,欽天監監正,六科給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隸知州
從五品 鴻臚寺少卿,各道監察御使,翰林院侍讀,侍講,各部院員外郎,各省知州.
正六品 國子監司業,內閣侍讀,左右春房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縣知縣,各省通判.
從六品 左右春房左右善贊,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州同
正七品 翰林院編修,各部院七品筆貼士,順天府學教授,訓導,京縣縣丞,外縣知縣,各府學教授.
從七品 翰林院檢討,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國子監博士,直隸州州判,州判.
正八品 太醫院御醫,各部院八品筆貼士,外府經歷,外縣縣丞,州學正,縣教諭.
從八品 翰林院典簿,府,州,縣訓導.
正九品 各部院九品筆貼士,縣主簿.
從九品 翰林院侍詔,刑部司獄,州吏目,巡檢.
未入流 京,外縣典吏,驛丞,和泊所所官
(二)武將
品級 官職
正一品 領侍衛內大臣
從一品 將軍,督統,提督
正二品 副督統,總兵
從二品 副將
正三品 參將
從三品 游擊
正四品 都司
從四品 城門領
正五品 守備
從五品 守御所千總
正六品 門千總,營千總
從六品 衛千總
正七品 把總
從七品 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外委千總
從八品 委署驍騎尉
正九品 外委把總
從九品 額外外委
未入流 武官無未入流
有的朋友可能會被一些官員的稱呼搞糊塗了,下面將一些官員的別稱簡述一下。
(中央官部分)
大學士——中堂 吏部尚書——天官、冢宰
禮部尚書——大宗伯 戶部尚書——大司徒,大司農
邢部尚書——大司寇 兵部尚書——大司馬
工部尚書——大司空 左都御使——總憲
右都御使——副憲 通政使——銀台
(地方官部分)
總督——制軍,制台,制憲,都憲,部堂
巡撫——中丞,撫軍,撫台,撫院,撫憲,部院
學政——學台,學憲 布政使——藩台,方伯,東司
按察使——臬台,廉訪,西司 知府——太守,皇堂,五馬
知州——牧,刺史 知縣——令,令尹
(武官部分)
提督——軍門,提台 總兵——總鎮,鎮台
副將——協鎮,協台
㈣ 後宮等級
查歷代後妃傳,常見有「三夫人」、「九嬪」等設置,追根溯源,原來出自周禮。從《禮記.昏義》查到以下記載:「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以聽天下之內治,以明章婦順,故天下內和而家理。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聽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國理。...」照此,古來有名號的後妃「編制」為:一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凡一百二十一人。這個古制從何而來?查得《通典.職官.後妃》上的說法是這樣的(多為傳說成分,姑且看之):
「昔帝嚳有四妃,以象後妃四星。其一明者為正妃,餘三小者為次妃,帝堯因焉。至舜,不告而娶,不立正妃,但三妃而已,謂之夫人。夏後氏增以三三而九,合十二人。春秋說『天子娶十二女』,即夏制也。以虞夏及周制差之,則殷人又增以三九二十七,合三十九人。周人上法帝嚳,立正妃,又三二十七為八十一人以增之,合百二十一人。其位後也,夫人也,嬪也,世婦也,女御也,五者相參,以定尊卑焉。」
這種東東可能只存在於書本上,好象並未真正實行過。從有關史書記載看,先秦的後妃之制還比較簡單,王之妻稱後,王之妾及諸侯之妻稱夫人,不過而已。但秦漢後,歷朝歷代紛紛巧立各種名目,並爭取向以上古制靠攏。其名堂之多之雜,初識之人總是一頭霧水,莫名其妙。我西老頭認識淺陋,況且來自大秦,難免瞎子摸象,僅能窺其一斑,但求粗觀其概貌爾。(以下不論及太後、太妃等,限制在皇帝的「現任」後妃范圍內,外命婦也不討論)
二、秦漢時期的後妃制度
西漢初立,因秦之稱號:皇帝之妻稱皇後,妾皆稱夫人。並立八品(該八品也是沿襲秦時之制):皇後、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漢武帝時增加婕妤、經娥(經為女字旁,打不出來,下同)、容華、充依,各有爵位。漢元帝時又創昭儀,僅次於皇後;時後宮已達三千人,除皇後外,以下定製十四等:
1)昭儀,視丞相,爵比諸侯王;
2)婕妤,視上卿,爵比列侯(第二十等爵);
3)經娥,視中二千石,爵比關內侯(第十九等爵);
4)容華:視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第十六等爵);
5)美人,視二千石,爵比少上造(第十五等爵);
6)八子,視千石,爵比中更(第十三等爵);
7)充依,視千石,爵比左更(第十二等爵);
8)七子,視八百石,爵比右庶長(第十一等爵);
9)良人,視八百石,爵比左庶長(第十等爵);
10)長使,視六百石,爵比五大夫(第九等爵);
11)少使,視四百石,爵比公乘(第八等爵);
12)五官,視三百石;
13)順常,視二百石;
14)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夜者,均視百石。
十四等之外,還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皆視斗食。除此以外,史籍中還曾出現過諸姬、長御、材人、待詔掖庭、中宮史、學事史等名目。
太子妻稱妃,妾有良娣、孺人,妻妾共三級;皇孫妻稱夫人,妾無位號,皆稱家人子。
王莽時托古改制:和嬪、美御、和人三人,位視公,(註:即三夫人);嬪人九,視卿,(註:應是九嬪);美人二十七,視大夫,(註:相當二十七世婦);御人八十一,視元士,(註:八十一御妻也)。凡百二十人(不含後),與古制同。
東漢光武中興後,提倡儉朴,六宮稱號只剩下皇後、貴人,貴人金印紫綬,俸祿不過數十斛;又置美人、宮人、采女三等,無爵秩,只在歲時賞賜充給。皇子封王,妾數原無限制,此時也定製,正妻稱妃,妾不得超過四十人。
三、魏晉時期的後妃制度
曹操為魏王時,於王後以下定五等:夫人、昭儀、婕妤、容華、美人。魏文帝時增設貴嬪、淑媛、修容、順成、良人五等。明帝時又增淑妃、昭華、修儀三等,省除順成,這樣在皇後以下定製十二等級:
1)夫人,位次皇後,爵無所視;
2)貴嬪,位次皇後,在夫人下,爵無所視;
3)淑妃,位視相國,爵比諸侯王;
4)淑媛,位視御史大夫,爵比縣公;
5)昭儀,爵比縣侯;
6)昭華,爵比鄉侯;
7)修容,爵比亭侯;
8)修儀,爵比關內侯;
9)婕妤,視中二千石;
10)容華,視真二千石;
11)美人,視比二千石;
12)良人,視千石。
晉武帝取漢魏之制,參用古法,始設三夫人、九嬪:
三夫人:貴嬪、夫人、貴人,位視三公;
九嬪:淑妃、淑媛、淑儀、修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充華,位視九卿。
九嬪以下還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視千石以下。
四、南北朝時期的後妃制度
南朝宋初,武帝劉裕因襲晉制,僅省去才人、中才人。孝武帝孝建三年(456年),省夫人,置貴妃,比相國,並進貴嬪比丞相,貴人比三司,是為三夫人;同時省修華、修容、修儀,置昭儀、昭華、昭容以代之,列於九嬪之內;又置中才人、充衣為散役。明帝泰始二年(466年),省淑妃、昭華、中才人、充衣,復置修華、修容、修儀、才人、良人;次年省貴人,置貴姬為三夫人之一,又置昭華,增淑容、承徽、列榮。並以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為九嬪;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為五職,位次九嬪;美人、才人、良人為散位。
齊武帝建元元年(479年),採用晉制,以貴嬪、夫人、貴人為三夫人,修華、修儀、修容、淑妃、淑媛、淑儀、婕妤、容華、充華為九嬪,美人、中才人、才人為散職。三年,太子宮置三內官:良娣(比開國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駙馬都尉)。
梁陳二朝與宋基本相近,梁武帝時定製:貴妃、貴嬪、貴姬為三夫人,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儀、修華、修容為九嬪,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為五職,美人、才人、良人為散位。太子東宮有良娣、保林二職。陳沿襲梁之制不改。
北魏太祖道武帝時始立皇後,余妾或稱夫人,皆有品次。世祖太武帝增設左右昭儀及貴人、椒房、中式數等,後庭漸多。高祖孝文帝改定內官:左右昭儀位視大司馬,三夫人視三公,三嬪視三卿,六嬪視六卿,世婦視中大夫,御女視元士。後置女職,以典內事。內司視尚書令、仆。作司、大監、女侍中三官視二品。監,女尚書,美人,女史、女賢人、書史、書女、小書女五官,視三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宮人視四品,春衣、女酒、女饗、女食、奚官女奴視五品。
北齊前幾帝所置內職很少,齊武成帝好內,頒布河清新令:內命婦依古制有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女。又准漢制置有:
1)昭儀,有左右二人,比丞相;
2)三夫人:弘德、正德、崇德,比三公;
3)上嬪:光猷、昭訓、隆徽,比三卿;
4)下嬪:宣徽、凝暉、宣明、順華、凝華、光訓,比六卿;
5)二十七世婦:正華、令側、修訓、曜儀、明淑、芳華、敬婉、昭華、光正、昭寧、貞范、弘徽、和德、弘猷、茂光、明信、靜訓、曜德、廣訓、暉范、敬訓、芳猷、婉華、明範、艷儀、暉則、敬信,比從三品;
6)八十一御女:穆光、茂德、貞懿、曜光、貞凝、光范、令儀、內范、穆閨、婉德、明婉、艷婉、妙范、暉章、敬茂、靜肅、瓊章、穆華、慎儀、妙儀、明懿、崇明、麗則、婉儀、彭媛、修閑、修靜、弘慎、艷光、漪容、徽淑、秀儀、芳婉、貞慎、明艷、貞穆、修范、肅容、茂儀、英淑、弘艷、正信、凝婉、英范、懷順、修媛、良則、瑤章、訓成、潤儀、寧訓、淑懿、柔則、穆儀、修禮、昭慎、貞媛、肅閨、敬順、柔華、昭順、敬寧、明訓、弘儀、崇敬、修敬、承閑、昭容、麗儀、閑華、思柔、媛光、懷德、良媛、淑猗、茂范、良信、艷華、徽娥、肅儀、妙則,比正四品。
自外又置才人,采女,以為散號。齊後主立二後,昭儀以下數目皆加倍。又置左右娥英,比
左右丞相,降昭儀比二大夫。尋又置淑妃一人,比相國。
北周置有三夫人(後改三妃)、三弋(女字旁,下同)、六嬪、御媛、御婉等,各等詳細情形:
1)三夫人:貴妃、長貴妃、德妃,位視三公,武帝建德二年(573年)改稱三妃;
2)三弋:員額三人,位視三孤;
3)六嬪:員額六人(其中之一稱昭化嬪),位視六卿;
4)御媛:位視大夫,其中上媛、中媛、下媛分別位視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5)御婉:位視士,也分上中下三等,分別位視上士、中士、下士。
五、隋唐時期的後妃制度
隋開皇二年著內官之式,略依《周禮》,省減其數。嬪三員,掌教四德,視正三品;世婦九員,掌賓客祭祀,視正五品;女御三十八員,掌女功絲枲,視正七品。又采漢、晉舊儀,置六尚、六司、六典,遞相統攝,以掌宮掖之政。一曰尚宮,掌導引皇後及閨閣稟賜。管司令三人,掌圖籍法式,糾察宣奏;典琮三人,掌琮璽器玩。二曰尚儀,掌禮儀教學。管司樂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贊三人,掌導引內外命婦朝見。三曰尚服,掌服章寶藏。管司飾三人,掌簪珥花嚴;典櫛三人,掌巾櫛膏沐。四曰尚食,掌進膳先嘗。管司醫三人,掌方葯卜筮;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五曰尚寢,掌帷帳床褥。管司筵三人,掌鋪設灑掃;典執三人,掌扇傘燈燭。六曰尚工,掌營造百役。管司制三人,掌衣服裁縫;典會三人,掌財帛出入。六尚各三員視從九品,六司視勛品,六典視流外二品。獨孤皇後在世時,懷嫉妒之心,虛嬪妾之位,不設三妃;自嬪以下,置六十員。加又抑損服章,降其品秩。至獨孤後死,始置貴人三員,增嬪至九員,世婦二十七員,御女八十一員。貴人等關掌宮闈之務,六尚以下皆分泰焉。
隋煬帝參詳典故,自製嘉名,著之於令:
1)三夫人:貴妃、淑妃、德妃,品正第一;
2)九嬪: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品正第二;
3)二十七世婦:婕妤一十二員,品正第三;美人、才人一十五員,品正第四;
4)八十一女御:寶林二十員,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員,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員,品正第七。
總共一百二十員,又有承衣刀人,皆趨侍左右,並無員數,視六品以下。
唐高祖武德初年,於皇後下設有:
1)貴妃、淑妃、德妃、賢妃為夫人,秩正一品;
2)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為九嬪,秩正二品;
3)婕妤(秩正三品)、美人(秩正四品)、才人(秩正五品)各九人為二十七世婦;
4)寶林(秩正六品)、御女(秩正七品)、采女(秩正八品)各二十七人為八十一御妻。
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曾改制,設置有:贊德二人以代夫人,秩正一品;宣儀四人以代九嬪,秩正二品;承閨五人以代美人,秩正四品;承旨五人以代才人,秩正五品;衛仙六人以代寶林,秩正六品;供奉八人以代御女,秩正七品;侍櫛二十人以代采女,秩正八品;添置侍巾二十人,秩正九品。咸亨二年(671年)復舊。
唐玄宗開元年間再次更定,於皇後之下立惠妃、麗妃、華妃,以為三夫人,正一品;又置淑儀、德儀、賢儀、順儀、婉儀、芳儀,以為六儀,正二品;美人四人,為正三品;才人七人,為正四品;尚宮、尚儀、尚服各二人,為正五品;自六品至九品,即諸司諸典職員品第而序之,後亦參用前號。
唐制太子之妾可設:良娣二人,正三品;良媛六人,正五品;承徽十人,正六品;昭訓十六人,正七品;奉儀二十四人,正九品。
六、宋金元明清各朝的後妃制度
宋與唐制大同小異,只有少許差別(如增置了貴儀、妃儀、婉儀等)。金制基本沿用唐制:元妃、貴妃、淑妃、德妃、賢妃,正一品。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曰九嬪,正二品。婕妤,正三品;美人,正四品;才人,正五品;各九員,曰二十七世婦。寶林,正六品;御女,正七品;采女,正八品;各二十七員,曰八十一御妻。按金格,貞佑後之制,貴妃下有真妃,淑妃下有麗妃、柔妃,而無德妃、賢妃。九嬪同。婕妤下有麗人、才人為正三品。順儀、淑華、淑儀為正四品。尚宮夫人,尚宮左夫人、尚宮右夫人、宮正夫人、寶華夫人、尚儀夫人、尚服夫人、尚寢夫人、欽聖夫人、資明夫人為正五品。尚儀御侍、尚服御侍、尚寢御侍、尚正御侍、寶符宸侍、奉恩令人、奉光令人、奉徽令人、奉美令人為正六品,司正御侍、寶符御侍、司儀御侍、司符御侍,司寢御侍、司飾御侍、司設御侍、司衣御侍、司膳御侍、司葯御侍、仙韶使、光訓良侍、明訓良侍、遵訓良侍、從訓良侍為正七品。典儀御侍、典膳御侍、典寢御侍、典飾御侍、典設御侍、典衣御侍、典葯御侍、仙韶副使、承和良侍、承惠良侍、承宜良侍為正八品。掌儀御侍、掌服御侍、掌寢御侍、掌飾御侍、掌設御侍、掌衣御侍、掌膳御侍、掌葯御侍、仙韶掌音、祗肅良侍、祗敬良侍、祗願良侍為正九品。 金海陵王當政時,妃子多達十二員:元妃、姝妃、惠妃、貴妃、賢妃、宸妃、麗妃、淑妃、德妃、昭妃、溫妃、柔妃。
明太祖洪武五年,立六局一司。局曰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司曰宮正,秩皆正六品。每局領四司,其屬二十有四,而尚宮總行六局之事。官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視唐減百四十餘人。諸妃位號除貴妃外,亦惟取賢、淑、庄、敬、惠、順、康、寧為稱,閨房雍肅,旨寓深遠。後妃以下,雜置宮嬪,而間以婕妤、昭儀、貴人、美人等名號。嘉靖十年(1531年)仿古禮冊立九嬪:德嬪、賢嬪、庄嬪、麗嬪、惠嬪、安嬪、和嬪、僖嬪、康嬪,位在妃下。憲宗時封萬貴妃加「皇」字為皇貴妃,以後漸成定製。
清太祖初起時,宮闈未有位號,俗稱妃為「福晉」。崇德改元,五宮並建,位號既明。順治十五年,采禮官之議:乾清宮設夫人一,淑儀一,婉侍六,柔婉、芳婉皆三十;慈寧宮設貞容一、慎容二,勤侍無定數;又置女官。循明六局一司之制,議定而未行。康熙以後,典制大備。皇後居中宮;皇貴妃一,貴妃二,妃四,嬪六,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分居東、西十二宮。東六宮為景仁、承乾、鍾粹、延禧、永和、景陽宮,西六宮為永壽、翊坤、儲秀、啟祥、長春、咸福宮。諸宮皆有宮女子供使令。每三歲選八旗秀女,戶部主之;每歲選內務府屬旗秀女,內務府主之。秀女入宮,妃、嬪、貴人惟上命。選宮女子,貴人以上,得選世家女;貴人以下,但選拜唐阿以下女。宮女子侍上,自常在、答應漸進至妃、嬪,後妃諸姑、姊妹不赴選。帝祖母曰「太皇太後」,母曰「皇太後」,居慈寧、壽康、寧壽諸宮。先朝妃、嬪稱太妃、太嬪,隨皇太後同居,與嗣皇帝,年皆逾五十,乃始得相見。
明朝為
宗人府。宗人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並正一品掌皇九族之屬籍,以時修其玉牒,書宗室子女適庶、名封、嗣襲、生卒、婚嫁、謚葬之事。凡宗室陳請,為聞於上,達材能,錄罪過。初,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其屬,經歷司,經歷一人,正五品典出納文移
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正一品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從一品掌佐天子,理陰陽,經邦弘化,其職至重。
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並從一品掌以道德輔導太子,而謹護翼之。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並正二品掌奉太子以觀三公之道德而教諭焉。太子賓客,正三品掌侍太子贊相禮儀,規誨過失。皆東宮大臣,無定員,無專授。
左、右丞相,正一品 平章政事,從一品
左、右丞, 正二品 參知政事,從二品
郎中, 正五品 員外郎 正六品 都事、檢校,正七品 照磨管勾,從七品
參議府參議,正三品 參軍斷事,從三品 斷事、經歷,正七品 知事, 正八品
都鎮撫司都鎮撫,正五品 功所功郎,正七品。
吏部:
尚書一人, 正二品 左、右侍郎正三品
司務廳司務 從九品 文選、驗封、稽勛、考功 四清吏司,各郎中一人,正五品
員外郎一人,從五品 主事一人,正六品
正一品,初授特進榮祿大夫,升授特進光祿大夫。 從一品,初授榮祿大夫,升授光祿大夫。
正二品,初授資善大夫,升授資政大夫,加授資德大夫。
從二品,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
正三品,初授嘉議大夫,升授通議大夫,加授正議大夫。
從三品,初授亞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
正四品,初授中順大夫,升授中憲大夫,加授中議大夫。
從四品,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議大夫,加授朝請大夫。
正五品,初授奉議大夫,升授奉政大夫。
從五品,初授奉訓大夫,升授奉直大夫。
正六品,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
從六品,初授承務郎,升授儒林郎,吏材幹出身授宣德郎。
正七品,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吏材幹授宣議郎。
從七品,初授從仕郎,升授征仕郎。
正八品,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職郎。
從八品,初授迪功佐郎,升授修職佐郎。
正九品,初授將仕郎,升授登仕郎。
從九品,初授將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外命婦之號九。
公曰某國夫人。侯曰某侯夫人。伯曰某伯夫人。
一品曰夫人,後稱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
上述為很小一部分,另有2部,48司,與外派官職,不計其數,難以累述。
另外您說的知縣七品只是一部分知縣,縣分三等。
糧十萬石以下為上縣,知縣從六品;
六萬石以下為中縣, 知縣正七品;
三萬石以下為下縣, 知縣從七品。
明朝官吏職務
知縣--縣長,縣法院院長,檢察院院長
知州--地級市市長法院院長,檢察院院長
知府--省級城市,副省級城市市長法院院長,檢察院院長
承宣布政使司--省長
稅課司--稅務局局長
織染雜造--紡織局局長
巡檢司---公安局局長
遞運所使--郵政局局長
禮部尚書--文化部,教育部長
兵部尚書--國防部部長
吏部尚書--人事部部長
太僕寺卿--交通部部長(管馬的)
鴻臚寺卿--外交禮儀
尚寶司卿--蓋章的,保管御璽
清朝官員等級分「九品十八級」,每等有正從之別,不在十八級以內的叫做未入流,在級別上附於從九品。
正一品:
文職京官: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
武職外官:無
從一品:
文職京官: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協辦大學士、各部院尚書、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內大臣
武職外官:將軍、都統、提督
正二品:
文職京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內務府總管
文職外官:各省總督
武職京官:左右翼前鋒營統領、八旗護軍統領、鑾儀使
武職外官: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
文職京官: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
文職外官:巡撫、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職京官:散秩大臣
武職外官:副將
正三品:
文職京官: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職外官: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職京官:一等侍衛、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前鋒參領、護軍參領、
驍騎參領、王府長史
武職外官:城守尉、參將、指揮使
從三品:
文職京官:光祿寺卿、太僕寺卿
文職外官:都轉鹽運使司運使
武職京官: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王府一等護衛
武職外官:游擊、五旗參領、協領、宣慰使、指揮同知
正四品:
文職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給事中
京職外官:順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員、
武職京官:二等侍衛、雲麾使、副護軍參領、副前鋒參領、副驍騎參領、
太僕寺馬廠駝廠總管、貝勒府司儀長、侍衛領班
武職外官:防守尉、佐領、都司、指揮僉事、宣慰使司同知
從四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
文職外官:知府、土知府、鹽運使司運同
武職京官:城門領、包衣副護軍參領、包衣副驍騎參領、包衣佐領、
四品典儀、二等護衛
武職外官:宣撫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參議、光祿寺少卿、給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醫院院使
文職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隸州知州
武職京官:三等侍衛、治儀正、步軍副尉、步軍校、監守信礮官、分管佐領
武職外官:關口守御、防禦、守備、宣慰使司僉事、宣撫使司同知、千戶
從五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讀、翰林院侍講、鴻臚寺少卿、司經局洗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員外郎
文職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鹽運司副使、鹽課提舉司提舉
武職京官:四等侍衛、委署前鋒參領、委署護軍參領、委署鳥槍護軍參領、
委署前鋒侍衛、下五旗包衣參領、五品典儀、印物章京、
三等護衛
武職外官:守御所千總、河營協辦守備、安撫使、招討使、宣撫使司副使、
副千戶
正六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左右春坊中允、國子監司業、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經歷、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經歷、
太常寺滿漢寺丞、欽天監監判、欽天監漢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樂署署正、僧錄司左右善事、道錄司左右正一
文職外官:京府通判、京縣知縣、通判、土通判
武職京官:蘭翎侍衛、整儀尉、親軍校、前鋒校、護軍校、鳥槍護軍校、
驍騎校、委署步軍校
武職外官:門千總、營千總、宣撫使司僉事、安撫使司同知、副招討使、
長官使、長官、百戶
從六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
欽天監滿洲蒙古五官正、漢軍秋官正、和聲署正、
僧錄司左右闡教、道錄司左右演法
文職外官:布政司經歷、理問、允判、直隸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職京官:內務府六品蘭翎長、六品典儀
武職外官:衛千總、安撫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編修、大理寺左右評事、太常寺博士、國子監監丞、
內閣典籍、通政司經歷、知事、太常寺典籍、太僕寺主薄、
部寺司庫、兵馬司副指揮、太常寺滿洲讀祝官、贊禮郎、
鴻臚寺滿洲鳴贊
文職外官:京縣縣丞、順天府滿洲教授、訓導、知縣、按察司經歷、教授
武職京官:城門史、太僕寺馬廠協領
武職外官:把總、安撫使司僉事、長官司副長官
從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檢討、鑾儀衛經歷、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詹事府主薄、
光祿寺署丞、典薄、國子監博士、助教、欽天監靈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聲署署丞
京職外官:京府經歷、布政司都事、鹽運司經歷、直隸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職京官:七品典儀
武職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職京官:司務、五經博士、國子監學正、學錄、欽天監主薄、太醫院御醫、
太常寺協律郎、僧錄司左右講經、道錄寺左右至靈
文職外官:布政司庫大使、鹽運司庫大使、鹽道庫大使、鹽課司大使、
鹽引批驗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經歷、縣丞、士縣丞、
四氏學錄、州學正、教諭
武職京官:無
武職外官:外委千總
從八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典薄、國子監典薄、鴻臚寺主薄、欽天監摯壺正、
祀祭署祀丞、神樂署署丞、僧錄司左右覺義、道錄司左右至義
文職外官:布政司照磨、鹽運司知事、訓導
武職京官:八品典儀、委署親軍校、委署前鋒校、委署護軍校、委署驍騎校
武職外官:無
正九品:
文職京官:禮部四譯會同館大使、欽天監監侯、司書、太常寺漢贊禮郎
文職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縣主薄
武職京官:各營蘭翎長
武職外官:外委把總
從九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詔、滿洲孔目、禮部四譯會同官序班、國子監典籍、
鴻臚寺漢鳴贊、序班、刑部司獄、欽天監司晨、博士、
太醫院吏目、太常寺司樂、工部司匠
文職外官;府廳照磨、州吏目、道庫大使、宣課司大使、府稅課司大使、
司府廳司獄、司府廳倉大使、巡檢、土巡檢
武職京官:太僕寺馬廠委署協領
武職外官:額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職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庫使、禮部鑄印局大使、兵馬司吏目、
崇文門副使
文職外官:典史、土典史、關大使、府檢校、長官司吏目、茶引批驗所大使、
鹽茶大使、驛丞、土驛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縣倉大使
武職京官:無
武職外官:百長、土舍、土目
㈤ 論述先秦兩漢歷史散文的嬗變(1.介紹主要散文著作2概括說明其嬗變軌跡3嬗變原因4)
先秦兩漢歷史散文的嬗變
(一)源頭
先秦文學發生和發展的最初階段是中國文學的源頭。先秦散文作為先秦文學的一部分,以其獨特的魅力,昭示著中國文學強大的生命力。「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回歸原典,更能不斷從作品中解讀出最准確的內涵,傳承並發揚中國優秀的古典文化。漢朝雖然在政治體制上沿襲奏朝,但在文化政策上有較大調整,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文學發展的措施,加之國力增強,社會進步,漢朝文學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局面。如果將中國文學史比作一條長河,那麼先秦散文無疑是一片美麗的浪花,而兩漢散文則是長河中不斷流淌的活水。
(二)先秦兩漢散文發展變化的原因
朝代更替,制度變化,只是導致文學變化的主要原因。真正推動文學本身變化的,更多的是創作主體的發展變化。在漢朝,已經有一大作家群體,專門負責寫作。此外,作品思想內容、體裁、藝術手法的創新,也使得兩漢散文較先秦散文有明顯的區別,如漢賦,就是時代進步的產物。
(三)先秦散文的發展脈絡
先秦散文的主要形式,是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歷史散文是在史官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漸進產生並成熟起來的。歷史散文的發展大體上可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以《尚書》和《春秋》為代表。《尚書》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匯編,在時間跨度上與甲骨卜辭和銅器銘文相近。《尚書》文字古奧典雅,語言技巧超過了甲骨卜辭和銅器銘文,而且這些文誥都是單獨成篇,有完整的結構,對先秦歷史敘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的影響。《春秋》是魯國的編年史,據傳是由孔子修訂的。《春秋》維護周禮,貶斥邪說暴行。這種在史著中灌注強烈感情色彩的作法,為後代史傳所繼承。二書體現了早期歷史散文的特徵。
(2)第二階段,以《國語》和《左傳》為代表。《國語》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由各國的史料匯集而成。《國語》中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禮重民等觀念,所記多為諷諫、辯詰、應對之辭。《左傳》是中國第一部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也是先秦歷史散文中思想性和藝術性最為突出的著作。《左傳》以《春秋》的記事為綱,增加了大量的歷史事實和傳說,敘述了豐富多彩的歷史事件,描寫了形形色色的歷史人物,同時把《春秋》中的簡短記事,發展成為完整的敘事散文。《左傳》敘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敘述和因果關系,還常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點,其敘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寫戰爭。《左傳》廣泛描寫了各種人物,其中許多人物寫得個性鮮明,敘事中人物的行為、對話構成了表現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絕少對人物進行外貌、心理等靜態描寫。以《秦晉餚之戰》為例,《秦晉餚之戰》和《左傳》中的其他篇章一樣,是以記敘事件為主的。本來,以記敘事件為主的文章不同於以寫人為主、為人作傳的文章,它不著重於哪一個人物的深入刻劃,而只是對事件所涉及的人物作必要的較為簡略的交代。但是《秦晉餚之戰》卻用簡煉的筆法,生動地勾勒出如秦穆公、蹇叔、王孫滿、弦高、皇武子、先軫、晉襄公、孟明、文嬴、陽處父等人物群象。雖然每個人都著墨不多,有的只是寥寥一兩筆,但是卻形象鮮明,栩栩如生。如王孫滿的年幼而聰明敏銳,弦高的愛國和機警應變,文嬴的人在晉而心在秦的特殊地位,陽處父解下左驂以誘捕孟明等,都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二書標志著歷史散文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3)第三階段,以《戰國策》為代表。《戰國策》也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敘的是戰國時期謀臣策士們的言行。《戰國策》的文學成就首先表現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戰國策》還以波瀾起伏的情節,個性化的言行,傳神的形象和細節來描寫人物。《戰國策》辯麗橫肆的文風,雄雋華贍的文采,是當時縱橫捭闔時代特徵的體現,標志著先秦敘事散文語言運用的新風的新水平。以《魯仲連義不帝秦》為例,秦師圍趙,魯仲連義不帝秦。邯鄲解圍,平原君欲封魯仲連,「辭讓者三,終不肯受」。 文章記敘完整,情節曲折扣人心懸。人物個性鮮明,突出表現了魯仲連卓越的智慧,高尚的品德。辯言有理有節,比喻犀利深刻,邏輯縝密,具有說服力。
《尚書》中的記言文字,已初具說理文的論說因素。我國古代說理文體制的 逐步形成,跟百家爭鳴以及諸子散文的出現和發展相一致。《論語》創立的語錄體,在《墨子》中得到發展,進而形成了《孟子》的對話式論辯文。《莊子》豐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像,成為先秦說理文的瑰寶。《荀子》、《韓非子》中的專 題論文,則標志著我國古代說理文體制的完全成熟。
(四)兩漢散文的發展(1)漢賦的興起。漢賦的文體來源是多方面的,是一種綜合型的文學樣式,它巨大的容量和頗強的表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此。枚乘的《七發》標志著新體賦的正式形成,司馬相如的作品《子虛》《上林》以鋪陳寫物為中心,運用排比誇張渲染的手法描寫事物,而且句法靈活多變,句式長短不一。(2)政論文,如賈誼的《過秦論》。政論文賈誼《過秦論》為代表,既繼承戰國散文縱橫馳騁的氣勢,又具有戰國散文所缺少的嚴謹風貌同時注重具體實際的政策方針,而不是一般地從理論上討論政治的原則。(3)史傳散文,如司馬遷的《史記》。《史記》中對復雜事件和宏大場面駕馭的敘事藝術;人物個性與共性的展現的人物刻畫;強烈傳奇色彩的風格特徵對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
東漢散文在西漢的基礎上又有新的發展。史傳散文中,班固的《漢書》和趙曄的《吳越春秋》都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政論散文相繼出現了以王充《論衡》、王符《潛夫論》為代表的一批積極參與現實的作品。別外,游記、碑文等新的散文樣式也嶄露頭角,開始成為文體大家庭的一員。同時,不少語體散文家也著意追求通俗易懂、淺顯明快的文章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對浮華文風有所矯正
㈥ 古代朝廷派往地方的職位是
古代官職的情況,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員的職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 中央官職綜述;秦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組成中樞機構。丞相管行政、太尉管軍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並負責監察百官。漢朝大體上沿襲秦制稱為三公,下設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務,魏晉南北朝時期,握有實權的先是尚書省,繼而又是中書省、門下省。後世演變為三省六部制。三省為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相權分散。宋代中書省職權擴大,同樞密院分掌文武大權,門下、尚書省遂廢。後來又增設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分別行使行政權、軍權、財權。明代內閣雖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但實際上為最高政務機構,內閣大臣稱為輔臣,首席稱首輔(相當於前朝的宰相)。清代康熙設立南書房,於清內閣和議政王大臣會議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雍正帝設立軍機處,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京堂兼任軍機大臣,掌握政府大權。 六部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事;禮部,管典禮、科學、學校等事;兵部,管軍事;刑部,管司法刑獄;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長官為尚書,副職為侍郎。下設郎中,副職稱員外郎,下屬官員有主事等。 寺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漢以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謂之九寺大卿。歷代略有變動,迄於清皆因之。 (1)光祿寺:掌宮廷宿衛及侍從,北齊以後掌膳食帳幕,唐以後始專司膳。 (2)太僕寺:掌輿馬畜牧之事,北齊始曰太僕寺,清光緒改革官制時並入陸軍部。 (3)太常寺:秦署奉常,漢改太常,掌宗廟禮儀,至北齊始有太常寺,清末廢。 (4)宗正寺:明清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5)大理寺:掌刑獄案件審理,秦漢為廷尉,北齊為大理寺,歷代因之,清為大理院。 (6)衛尉寺:掌門衛屯兵,北齊改為衛尉寺,隋改為軍器儀仗、帳幕之類,明廢,清有鑾儀衛。 (7)鴻臚寺:秦曰典客,漢改大鴻臚,掌贊導相禮。鴻,聲也,臚,傳也,傳聲贊導,故曰鴻臚。至北齊曰鴻臚寺,清末廢。 (8)少府寺:掌山澤之事,後又掌宮中服飾衣物、寶貨珍貴之物,隋改為監,歷代因之,明始廢。 (9)太府寺:即大司農,掌錢谷金帛諸貨幣。 此外,中央還設有專門機構和官員,負責管理圖書、編修歷史、制定歷法等工作。如司馬遷、張衡曾任太史令。高啟為翰林國史編修等。 地方官職綜述;秦漢主要行政區是郡。郡的長官,秦稱郡守,漢稱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區是州,州官稱刺史,屬官有長史、司馬等。唐代在一些軍事重鎮。設節度使,屬官有行軍司馬、參謀、掌書記等。宋代州官稱知州,縣官稱知縣。明清改州為府,稱知府。 此外,漢代也設州,天下分十幾個州,基本上是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去刺探情況,稱刺史。隋唐全國分十幾個道,也稱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前往巡視,稱黜陟使。宋代全國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設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務。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機構叫行中書省,明代改稱承宣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稱為「省」。 官職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現以後,官員的升遷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職的任免升遷常用以下詞語:(1)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2)除。拜官授職,提陞官職,如「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後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職的意思。而「左除」則是降級受職。(4)遷。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5)謫。降職貶官或調往邊遠地區。(6)黜。「黜」與「罷、免、奪」都是免去官職。(7)去。解除職務,其中有辭職、調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離屬於一般情況和調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8)乞骸骨。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9)舉:提陞官職,對無官人士的提拔。 (10)陟:升遷。指官吏的提升和進用。 官職簡介【爵】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 【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有時稱相國,常於宰相通稱,簡稱「相」。 一般只設一個丞相,俗稱大丞相,,有時分為左右兩個丞相,右丞相專門管理國事,左丞相是皇帝的「私人顧問」。不需要管理國事。 【太師】指官職又名太宰 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 【太子太師】太子太師屬「東宮三師」為名義上的太子老師。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稱"三孤"後來也逐漸成為虛銜。 【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設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 【學士】魏晉時是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唐以後指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的秘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內相」之稱。明清時奉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為翰林學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士的地位和職掌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 【大將軍】先秦、西漢時是將軍的最高稱號。魏晉以後漸成虛銜而無實職。明清兩代於戰爭時才設大將軍官職,戰後即廢除。 【參知政事】又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樞密副使合稱「宰執」。 【軍機大臣】軍機處是清代雍正帝建造的輔佐皇帝的政務機構。任職者無定員,一般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兼任,稱為軍機大臣。軍機大臣少則三、四人,多則六、七人,被稱為「樞臣」。 【御史】本為史官,秦以後置御史大夫,職位僅次於丞相,主管彈劾、糾察官員過失諸事。 【樞密使】樞密院的長官。唐時由宦官擔任,宋以後改由大臣擔任,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樞密使的權力與宰相相當,清代軍機大臣往往被尊稱為「樞密」。 【左徒】戰國時楚國的官名,與後世左右拾遺相當。主要職責是規諫皇帝、舉薦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職名稱。是輔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漢代稱大司馬。宋代定為最高一級武官。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個朝代所指的內容不盡相同,有時可指中央機關的要職。 【士大夫】舊時指官吏或較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時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典籍、歷法、祭祀等事。秦漢以後設太史令,其職掌范圍漸小,其地位漸低。 【長史】秦時為丞相屬官,兩漢以後成為將軍屬官,是幕僚之長。 【侍郎】初為宮廷近侍。東漢以後成為尚書的屬官。唐代始以侍郎為三省(中書、門下、尚書)各部長官(尚書)的副職。 【侍中】原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因侍從皇帝左右,地位漸高,等級超過侍郎。魏晉以後,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郎中】戰國時為宮廷侍衛。自唐至清成為尚書、侍郎以下的高級官員,分掌各司事務。 【參軍】「參謀軍務」的簡稱,最初是丞相的軍事參謀,晉以後地位漸低,成為諸王、將軍的幕僚,隋唐以後逐漸成為地方官員。 【令尹】戰國時楚國執掌軍政大權的長官,相當於丞相。明清時指縣長。 【巡撫】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為省極地方長官,總攬一省的軍事、吏治、刑獄等事,地位略次於總督,別稱「撫院」、「撫台」、「撫軍」。 【校尉】兩漢時期次於將軍的官職。 【知府】即「太守」,又稱「知州」。 【縣令】一縣的行政長官,又稱「知縣」。 【里正】古代的鄉官,即一里之長。 【里胥】管理鄉里事務的公差。 【都尉】職位次於將軍的武官。《陳涉世家》:「陳涉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鴻門宴》:「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 【冏卿】太僕寺卿的別稱,掌管皇帝車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記》「賢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因之」是吳默的字。 【司馬】各個朝代所指官位不盡相同。戰國時為掌管軍政、軍賦的副官,如《鴻門宴》:「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隋唐時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屬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白居易當時被貶至九江,位在州郡別駕、長史之下。 【節度使】唐代總攬數州軍政事務的總管,原只設在邊境諸州;後內地也遍設,造成割據局面,因此世稱「藩鎮」。《紅樓夢》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書二封與賈政並京營節度使王子騰。」 【經略使】也簡稱「經略」。唐宋時期為邊防軍事長官,與都督並置。如范仲淹曾任陝西經略副使。明清兩代有重要軍事任務時特設經略,官位高於總督。如《梅花嶺記》「經略洪承疇與之有舊」,洪承疇降清後曾任七省經略,駐扎江寧。 【刺史】原為巡察官名,東漢以後成為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稱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蘇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教頭】宋代軍中教練武藝的軍官,《水滸傳》中的林沖就是京城八十萬禁軍的槍棒教頭。 【提轄】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訓練軍隊、督捕盜賊等事務。如《水滸傳》中的魯提轄魯智深。 【從事】中央或地方長官自己任用的僚屬,又稱「從事員」。《赤壁之戰》:「晶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 【三省六部】三省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隋唐時,三省同為最高政務機構,一般中書省管決策,門下省管審議,尚書省管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中書省長官稱中書令,下有中書侍郎、中書舍人等官職;門下省長官稱侍中,下有門下侍郎、給事中等官職;尚書省長官為尚書令,下有左右僕射等官職。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與考核等,相當於現在的組織部)、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禮部(管典禮、科舉、學校等)、兵部(管軍事,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獄,相當於現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長官稱尚書,副職稱侍郎,下有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官職。六部制從隋唐開始實行,一直延續到清末。 中國古代常見官職一覽表;尹史卿宰尉令丞 卿士太史左史右史司徒司馬司空司寇職方 太師太傅大保少師少傅少保太宰少宰六卿 封人工正相國庶長令尹柱國公主駙馬三公 丞相宰相御史太尉九卿太僕廷尉宗正少府 將軍洗馬大夫博士郎中侍郎中郎議郎令史 尚書六曹合閣僕射侍中內史刺史州牧別駕 主薄郡守太守長史從事督郵縣令縣尉三老 亭長列侯主事三省行台都督錄事護軍可汗 六部三館學士總管元帥留守判官巡檢提刑 提轄通判孔目押司大人內閣廠衛太監都司 知府親王總督巡撫監司州判知縣提督總兵 參將散官流內流外貝勒 大良造左丞相右丞相大司徒大司空御史台 大司馬郎中令大司農大將軍執金吾中郎將 尚書省尚書令結事中京兆尹左馮翊 右扶風 關內侯中書省中書令門下省秘書省樞密使 員外郎著作郎國子監節度使招討使都點檢 觀察使按察使衍聖公大學士宣政院集賢院 軍機處翰林院欽天監內務府布政使未入流 稅務司資政院咨議局國務院樞密院 三閭大夫御史大夫司隸校尉將作大匠諫議大夫 光祿大夫綉衣直指監察御史同平章事參知政事 翰林學士中書舍人都指揮使欽差大臣牛錄額真 參贊大臣總稅務司海軍衙門 典農中郎將北洋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 編輯本段部分古代官職與現代官職的對比太守 戰國稱郡守,漢改太守,為一郡的行政最高長官。秦分三十六郡,比縣大。相當於現在的省轄市市長。 刺史 漢武帝分全國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軍政大權。相當於省(市)長兼省(市)軍(分)區司令員。 京兆尹 西漢京畿地方行政長官。相當於北京市市長。 太尉 秦至宋均有設置,為全國軍政首腦。相當於國防部部長。 廷尉 執掌法律、主審要案的大臣。相對最高法院院長。 吏部尚書 掌管全國文武官吏考核賞罰。相當於組織部部長。 光祿大夫 皇帝身邊顧問之臣。相當於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 中書令 掌管皇帝命令發布。相當於「兩辦」秘書長。 尚書令 參議大政,綜觀政務,百官之長。相當於總理。 車騎大將軍 地位尊崇,相當於元帥軍銜。 都察院御史 古代最高的監察機構。相當於監察部長。 知府 地方行政長官。相當於省轄市市長。 知州 同「知府」。 知縣 地方行政長官。相當於縣長。 通判 府之副職。相當於副市長。 縣丞 協助縣令治理一縣之事。相當於副縣長。 主薄 掌錢糧、戶籍。相當於糧食局長或戶籍局長。 教授 府掌訓導考核學生。相當於省教育廳廳長。 游擊 位參將之下,掌率兵防禦。負責防禦工作的師級軍官。 侍郎 宿衛侍從皇帝的官員。中央警衛局官員(一說相當於現在的副部長)。 古代秘書官制簡介簡介;主書:戰國時魏國為國君保各種文字資料的人員。 御史大夫:秦朝時負責監察百官,代表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國家重要圖冊、典籍,代朝廷起草詔命文書等。西漢時,御史大夫與丞相、太尉合稱三公。丞相缺位時,往往由御史大夫遞補。晉以後御史大夫不再負責文書工作。 令史:漢代郎以下負責文書工作的官職。分:蘭台令史、尚書令史。隋:唐以後,令史變為三省、六部御史台低級事務員的稱謂。 宰相:封建時代「宰相為君主之幕僚長。」相當於現在的秘書長。 諫議大夫:西漢時稱秘書工作人員的諫大夫。東漢時改稱諫議大夫。隋、唐時錄屬於門下省,職責是侍從和規諫。宋代設諫院,遼金沿置,明代廢除。 黃門侍郎:西漢時在宮內內服務的郎官。東漢時黃門侍郎為專職,職責是侍從皇帝,傳達詔命。南朝以後黃門侍郎負責掌管機密文件。 左右曹:漢代處理皇帝文書的官職。這種官職不是專職,而是加職。大臣能得到左右曹加官,就能處理皇帝的文書。 譯官令 九譯令:漢代設置的翻譯官,負責翻譯異國來信之語言。相當於當代的外文秘書。 符寶郎:東漢時掌管天子印璽及符節的官。 御史中丞:漢代御史大夫的下屬官員,負責中央館、圖書館,處理直達君主的一切奏章,監督在外行使巡察權的各部刺史等。漢以後御史中丞為御史的長官,與司隸校尉國為最有權威的督察官。 從事:漢代刺史的佐吏,如別駕、治中、主簿等都為從事。當時各郡國也有從事。 書佐:漢代主管文書的小吏。像功曹書佐、典郡書佐等,負責起草和繕寫文書。 尚書:尚書是主管文書的意思。漢代在宮廷中主管文書的官稱為尚書。 二千石曹尚書:漢代郡國守相的官傣為二千石,古習慣上稱地方行政長官為二千石。那時尚書是分曹辦事,分管郡國守相文書的尚書被稱為二千石曹尚書。 三公曹尚書:東漢時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那時尚書是分曹辦事,分管三公職掌的文書的尚書被樂為三公尚書。 尚書令:尚書的主管為尚書令。隋、唐時逐漸形成以尚書為尚書省長官的制度,這樣尚書令就不是主管文書的官,而是中央行政監督各部門的最高首長。 丞相:秦、漢時期定的制度。以丞相為輔佐皇帝的最重政務長官,與太尉、御史大夫地位略等。漢代初期有時置左右丞相各一人。一般只置一人,不分左右。明初亦說左右丞相,不久即廢,此後不再有丞相之名。 中書令:漢武帝時以宦官充任,職掌傳宣詔令。曹丕即位後設中書監及中書令,監令同等,其權任相當於宰相,習慣上監在令前。隋、唐以後,中書監廢止,只存中書令。 中書監:魏時曹丕即位後所設,與中書令同等權位。 中書省:魏晉以後,尚書令之權被中書監、中書令所代,開始以中書省為中央總機構。至梁、陳時,中書省內部事務官中有中書舍人五人,領主事十人,書吏二百人。 中書舍人:唐、宋時中書舍人是相當尊貴的官職。明代設中書科中書舍人,僅掌書寫誥敕等事,官階從七品。開始名為中書省直省舍人,後固中書省廢而改稱中書科中書舍人。中書舍人不為人重視,僅作為外觀裝點而已。其中有以工書得名實際擔任繕寫者,清仍其制,一般稱中書科中書,是無是輕者之官。 秘書令:漢末曹操為魏王,初置秘書令,掌機要文書。曹丕即位後,改為中書監和中書令。 等級與管理許可權清分九品,每品有正、從之分,共十八級 丞相(輔佐皇帝的最高政務長官) 正一品——(文)太師、太傅、太保、大學士、太尉、司徒、司空。(武)領侍衛內大臣。 從一品——(文)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總督、各部院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郡王、國公。(武)將軍、都統、提督驃騎大將軍嗣王。 正二品——(文)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總督、各部院左、右侍郎、開國郡公。(武)輔國大將軍、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文)各省巡撫、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各省布政使、尚書左右僕射、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府牧、大都督、大都護、光祿大夫。(武)鎮軍大將軍、副將。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侍中、中書令、吏部尚書、門下侍郎、中書侍郎、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尚書、太子賓客、太常卿、宗正卿、太子詹事、上都護金紫光祿大夫。(武)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左右英武六軍大將軍、左右千牛衛大將軍、左右散騎常侍、內侍監、中都督、參將。 從三品——(文)光祿寺卿、太僕寺卿、各省鹽運使、御史大夫、秘書監、光祿、衛尉、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卿、國子祭酒、殿中監、少府監、將作監、諸衛羽林,。(武)游擊。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鴻臚寺卿、太僕寺少卿、各省道員、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太子左庶子、太子少詹事。(武)都司。 從四品——(文)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內閣侍讀學士、各省知府。(武)城門領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祿寺少卿、欽天監監正、六科給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隸州知州。(武)守備。 從五品——(文)鴻臚寺少卿、各道監察御史、翰林院侍讀、各部員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總、騎都尉。 正六品——(文)國子監司業、內閣侍讀、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縣知縣、各省通判。(武)門千總、營千總。 從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直隸州州同、州同。(武)部千總。 正七品——(文)翰林院編修、各部院七品筆帖式、順天府學教授、訓導,京縣縣丞外縣縣長、各府學教授。(武)把總。 從七品——(文)翰林院檢討、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國子監博士、直隸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醫院御醫、各部院八品筆帖式、外府經歷、外縣縣丞、州學正、縣教諭。(武)外委千總。 從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縣訓導。(武)委署驍騎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筆帖式、縣主薄。(武)外委把總。 從九品——(文)翰林院侍詔、邢部司獄、州吏目、巡檢。(武)額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縣典史、驛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後宮;自從有了君主,便有了後妃。君主的後妃有不同的等級序位。然夏、商後妃之制史料不詳,故不得而知。
《周禮》規定:天子立一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皇後以外,嬪御的名號、數量各代都有不同的規定。除了有名號的嬪御以外,還有數不清的宮女。
秦朝:皇後、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
西漢,經漢初、武帝、元帝的訂立和增修,嬪御的名號有十四等。昭儀、婕妤、容華、美人、八子、充儀、七子、良人、長使、少使、五宮、順常、無消(這一等還有:共和、娛靈、保才、良使、夜者)
東漢僅有貴人、美人、宮人、采女四等。
魏末時定為十二等:貴嬪、夫人、淑妃、淑媛、昭儀、昭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美人、良人。
晉代,雅興祖法《周禮》中的嬪御制度,其影響及於南朝、隋唐和金代。
晉制:貴嬪、夫人、貴人為三夫人;淑妃、淑媛、淑儀、修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允華為九嬪;下有美人,才士、中才。
南朝宋,各個皇帝在晉制上有所增刪,至宋明帝是規定:貴嬪、貴妃、貴儀為三夫人;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為九嬪;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為五職;美人、才人、良人為散役。
南齊規定:貴妃、夫人、貴人為三夫人;修華、修儀、修容、淑妃、淑儀、淑媛、婕妤、允華為九嬪;美人、中才人、才人為散職。
南梁及南陳,以貴妃、貴嬪、貴姬為三夫人,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為九嬪;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為五職;美人、才人、良人為三職。
北魏有左右昭儀、三夫人、三嬪、六嬪、世婦、御女。
隋朝,煬帝自製嘉名,規定:貴妃、淑妃、德妃為三夫人,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為九嬪;婕妤十二員及美人、才人十五員為世婦;寶林二十四員,御女二十四員,才女三十七員,共為女御。
唐初:
正宮:皇後(正一品)
四夫人:貴妃、德妃、淑妃、賢妃各一人(正一品)
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各一人(正二品)(為女嬪)
婕妤:九人(正三品)
美人:九人(正四品)
才人:九人(正五品)(為二十七世婦)
寶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為八十一御妻)
其餘六尚諸司,分典乘輿服飾。
宋代宮制:
初入宮有:侍御、紅霞帔,再進一步,封君,如永嘉郡君。南宋改君為夫人,人數及郡名不定,再由此升上才人,美人,婕妤,昭儀、昭容、修媛、修儀、修容、充媛,婉容、婉儀、順容、順儀;妃的稱號:貴妃、德妃、淑妃、賢妃、宸妃。宋代的特色是人無定位,先由初級開始,隨著寵遇的增長,不停的晉級。
遼代,有元妃、德妃、文妃、惠妃,這之間沒有級次。
金代,貴妃、賢妃、德妃為三夫人,其下與唐代相同。
元代,除皇後外僅有妃這個名號。
明太祖於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定製的內廷為六局一司,分別是:尚宮局、尚儀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寢局、宮正司。其後妃、女官、宮女總人數為93人。排列為:皇後、皇貴妃、貴妃,其餘是賢妃、淑妃、敬妃、惠妃、順妃、康妃、寧妃、昭妃;寓有「閨心雍肅」之意。此外,後宮還有貴人、才人、選侍、淑女之稱,但有時並不局限於規定的常數。到明末宮女最多時達9000多人。
清初:宮闈沒有位號,後妃皆稱「福晉」
皇太極:除立有皇後外,還有分局關睢、麟趾、衍慶、永福四宮的嬪妃。
順治:乾清宮設夫人一人,秩一品; 淑儀一人,秩二品; 婉侍六人,秩三品; 柔婉二十人,芳婉三十人,俱秩四品; 。慈寧宮設貞容一人,秩二品; 慎容二人,秩三品;以下勤侍無定數,無品級。以置女官,設六局一司。
康熙:皇後:主內治,局中宮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協助皇後內治,分居東西四十二宮貴人、常在、答應三級,職無定數,隨居東西各宮。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妃號:墜井的珍妃、下嫁的庄妃、善舞的謹妃、奇香的容妃等清朝宮女定製300人,但各代數額不一。
清朝制度,不準以漢族女子為後妃,以保持皇族帝室在血緣上的純潔性。
㈦ 古代妃嬪,公主,皇子,長公主,大臣,太妃的等級,要詳細的
查歷代後妃傳,常見有「三夫人」、「九嬪」等設置,追根溯源,原來出自周禮。從《禮記.昏義》查到以下記載:「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以聽天下之內治,以明章婦順,故天下內和而家理。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聽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國理。...」照此,古來有名號的後妃「編制」為:一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凡一百二十一人。這個古制從何而來?查得《通典.職官.後妃》上的說法是這樣的(多為傳說成分,姑且看之):
「昔帝嚳有四妃,以象後妃四星。其一明者為正妃,餘三小者為次妃,帝堯因焉。至舜,不告而娶,不立正妃,但三妃而已,謂之夫人。夏後氏增以三三而九,合十二人。春秋說『天子娶十二女』,即夏制也。以虞夏及周制差之,則殷人又增以三九二十七,合三十九人。周人上法帝嚳,立正妃,又三二十七為八十一人以增之,合百二十一人。其位後也,夫人也,嬪也,世婦也,女御也,五者相參,以定尊卑焉。」
這種東東可能只存在於書本上,好象並未真正實行過。從有關史書記載看,先秦的後妃之制還比較簡單,王之妻稱後,王之妾及諸侯之妻稱夫人,不過而已。但秦漢後,歷朝歷代紛紛巧立各種名目,並爭取向以上古制靠攏。其名堂之多之雜,初識之人總是一頭霧水,莫名其妙。我西老頭認識淺陋,況且來自大秦,難免瞎子摸象,僅能窺其一斑,但求粗觀其概貌爾。(以下不論及太後、太妃等,限制在皇帝的「現任」後妃范圍內,外命婦也不討論)
二、秦漢時期的後妃制度
西漢初立,因秦之稱號:皇帝之妻稱皇後,妾皆稱夫人。並立八品(該八品也是沿襲秦時之制):皇後、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漢武帝時增加婕妤、經娥(經為女字旁,打不出來,下同)、容華、充依,各有爵位。漢元帝時又創昭儀,僅次於皇後;時後宮已達三千人,除皇後外,以下定製十四等:
1)昭儀,視丞相,爵比諸侯王;
2)婕妤,視上卿,爵比列侯(第二十等爵);
3)經娥,視中二千石,爵比關內侯(第十九等爵);
4)容華:視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第十六等爵);
5)美人,視二千石,爵比少上造(第十五等爵);
6)八子,視千石,爵比中更(第十三等爵);
7)充依,視千石,爵比左更(第十二等爵);
8)七子,視八百石,爵比右庶長(第十一等爵);
9)良人,視八百石,爵比左庶長(第十等爵);
10)長使,視六百石,爵比五大夫(第九等爵);
11)少使,視四百石,爵比公乘(第八等爵);
12)五官,視三百石;
13)順常,視二百石;
14)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夜者,均視百石。
十四等之外,還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皆視斗食。除此以外,史籍中還曾出現過諸姬、長御、材人、待詔掖庭、中宮史、學事史等名目。
太子妻稱妃,妾有良娣、孺人,妻妾共三級;皇孫妻稱夫人,妾無位號,皆稱家人子。
王莽時托古改制:和嬪、美御、和人三人,位視公,(註:即三夫人);嬪人九,視卿,(註:應是九嬪);美人二十七,視大夫,(註:相當二十七世婦);御人八十一,視元士,(註:八十一御妻也)。凡百二十人(不含後),與古制同。
東漢光武中興後,提倡儉朴,六宮稱號只剩下皇後、貴人,貴人金印紫綬,俸祿不過數十斛;又置美人、宮人、采女三等,無爵秩,只在歲時賞賜充給。皇子封王,妾數原無限制,此時也定製,正妻稱妃,妾不得超過四十人。
三、魏晉時期的後妃制度
曹操為魏王時,於王後以下定五等:夫人、昭儀、婕妤、容華、美人。魏文帝時增設貴嬪、淑媛、修容、順成、良人五等。明帝時又增淑妃、昭華、修儀三等,省除順成,這樣在皇後以下定製十二等級:
1)夫人,位次皇後,爵無所視;
2)貴嬪,位次皇後,在夫人下,爵無所視;
3)淑妃,位視相國,爵比諸侯王;
4)淑媛,位視御史大夫,爵比縣公;
5)昭儀,爵比縣侯;
6)昭華,爵比鄉侯;
7)修容,爵比亭侯;
8)修儀,爵比關內侯;
9)婕妤,視中二千石;
10)容華,視真二千石;
11)美人,視比二千石;
12)良人,視千石。
晉武帝取漢魏之制,參用古法,始設三夫人、九嬪:
三夫人:貴嬪、夫人、貴人,位視三公;
九嬪:淑妃、淑媛、淑儀、修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充華,位視九卿。
九嬪以下還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視千石以下。
四、南北朝時期的後妃制度
南朝宋初,武帝劉裕因襲晉制,僅省去才人、中才人。孝武帝孝建三年(456年),省夫人,置貴妃,比相國,並進貴嬪比丞相,貴人比三司,是為三夫人;同時省修華、修容、修儀,置昭儀、昭華、昭容以代之,列於九嬪之內;又置中才人、充衣為散役。明帝泰始二年(466年),省淑妃、昭華、中才人、充衣,復置修華、修容、修儀、才人、良人;次年省貴人,置貴姬為三夫人之一,又置昭華,增淑容、承徽、列榮。並以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為九嬪;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為五職,位次九嬪;美人、才人、良人為散位。
齊武帝建元元年(479年),採用晉制,以貴嬪、夫人、貴人為三夫人,修華、修儀、修容、淑妃、淑媛、淑儀、婕妤、容華、充華為九嬪,美人、中才人、才人為散職。三年,太子宮置三內官:良娣(比開國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駙馬都尉)。
梁陳二朝與宋基本相近,梁武帝時定製:貴妃、貴嬪、貴姬為三夫人,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儀、修華、修容為九嬪,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為五職,美人、才人、良人為散位。太子東宮有良娣、保林二職。陳沿襲梁之制不改。
北魏太祖道武帝時始立皇後,余妾或稱夫人,皆有品次。世祖太武帝增設左右昭儀及貴人、椒房、中式數等,後庭漸多。高祖孝文帝改定內官:左右昭儀位視大司馬,三夫人視三公,三嬪視三卿,六嬪視六卿,世婦視中大夫,御女視元士。後置女職,以典內事。內司視尚書令、仆。作司、大監、女侍中三官視二品。監,女尚書,美人,女史、女賢人、書史、書女、小書女五官,視三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宮人視四品,春衣、女酒、女饗、女食、奚官女奴視五品。
北齊前幾帝所置內職很少,齊武成帝好內,頒布河清新令:內命婦依古制有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女。又准漢制置有:
1)昭儀,有左右二人,比丞相;
2)三夫人:弘德、正德、崇德,比三公;
3)上嬪:光猷、昭訓、隆徽,比三卿;
4)下嬪:宣徽、凝暉、宣明、順華、凝華、光訓,比六卿;
5)二十七世婦:正華、令側、修訓、曜儀、明淑、芳華、敬婉、昭華、光正、昭寧、貞范、弘徽、和德、弘猷、茂光、明信、靜訓、曜德、廣訓、暉范、敬訓、芳猷、婉華、明範、艷儀、暉則、敬信,比從三品;
6)八十一御女:穆光、茂德、貞懿、曜光、貞凝、光范、令儀、內范、穆閨、婉德、明婉、艷婉、妙范、暉章、敬茂、靜肅、瓊章、穆華、慎儀、妙儀、明懿、崇明、麗則、婉儀、彭媛、修閑、修靜、弘慎、艷光、漪容、徽淑、秀儀、芳婉、貞慎、明艷、貞穆、修范、肅容、茂儀、英淑、弘艷、正信、凝婉、英范、懷順、修媛、良則、瑤章、訓成、潤儀、寧訓、淑懿、柔則、穆儀、修禮、昭慎、貞媛、肅閨、敬順、柔華、昭順、敬寧、明訓、弘儀、崇敬、修敬、承閑、昭容、麗儀、閑華、思柔、媛光、懷德、良媛、淑猗、茂范、良信、艷華、徽娥、肅儀、妙則,比正四品。
自外又置才人,采女,以為散號。齊後主立二後,昭儀以下數目皆加倍。又置左右娥英,比
左右丞相,降昭儀比二大夫。尋又置淑妃一人,比相國。
北周置有三夫人(後改三妃)、三弋(女字旁,下同)、六嬪、御媛、御婉等,各等詳細情形:
1)三夫人:貴妃、長貴妃、德妃,位視三公,武帝建德二年(573年)改稱三妃;
2)三弋:員額三人,位視三孤;
3)六嬪:員額六人(其中之一稱昭化嬪),位視六卿;
4)御媛:位視大夫,其中上媛、中媛、下媛分別位視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5)御婉:位視士,也分上中下三等,分別位視上士、中士、下士。
五、隋唐時期的後妃制度
隋開皇二年著內官之式,略依《周禮》,省減其數。嬪三員,掌教四德,視正三品;世婦九員,掌賓客祭祀,視正五品;女御三十八員,掌女功絲枲,視正七品。又采漢、晉舊儀,置六尚、六司、六典,遞相統攝,以掌宮掖之政。一曰尚宮,掌導引皇後及閨閣稟賜。管司令三人,掌圖籍法式,糾察宣奏;典琮三人,掌琮璽器玩。二曰尚儀,掌禮儀教學。管司樂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贊三人,掌導引內外命婦朝見。三曰尚服,掌服章寶藏。管司飾三人,掌簪珥花嚴;典櫛三人,掌巾櫛膏沐。四曰尚食,掌進膳先嘗。管司醫三人,掌方葯卜筮;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五曰尚寢,掌帷帳床褥。管司筵三人,掌鋪設灑掃;典執三人,掌扇傘燈燭。六曰尚工,掌營造百役。管司制三人,掌衣服裁縫;典會三人,掌財帛出入。六尚各三員視從九品,六司視勛品,六典視流外二品。獨孤皇後在世時,懷嫉妒之心,虛嬪妾之位,不設三妃;自嬪以下,置六十員。加又抑損服章,降其品秩。至獨孤後死,始置貴人三員,增嬪至九員,世婦二十七員,御女八十一員。貴人等關掌宮闈之務,六尚以下皆分泰焉。
隋煬帝參詳典故,自製嘉名,著之於令:
1)三夫人:貴妃、淑妃、德妃,品正第一;
2)九嬪: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品正第二;
3)二十七世婦:婕妤一十二員,品正第三;美人、才人一十五員,品正第四;
4)八十一女御:寶林二十員,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員,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員,品正第七。
總共一百二十員,又有承衣刀人,皆趨侍左右,並無員數,視六品以下。
唐高祖武德初年,於皇後下設有:
1)貴妃、淑妃、德妃、賢妃為夫人,秩正一品;
2)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為九嬪,秩正二品;
3)婕妤(秩正三品)、美人(秩正四品)、才人(秩正五品)各九人為二十七世婦;
4)寶林(秩正六品)、御女(秩正七品)、采女(秩正八品)各二十七人為八十一御妻。
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曾改制,設置有:贊德二人以代夫人,秩正一品;宣儀四人以代九嬪,秩正二品;承閨五人以代美人,秩正四品;承旨五人以代才人,秩正五品;衛仙六人以代寶林,秩正六品;供奉八人以代御女,秩正七品;侍櫛二十人以代采女,秩正八品;添置侍巾二十人,秩正九品。咸亨二年(671年)復舊。
唐玄宗開元年間再次更定,於皇後之下立惠妃、麗妃、華妃,以為三夫人,正一品;又置淑儀、德儀、賢儀、順儀、婉儀、芳儀,以為六儀,正二品;美人四人,為正三品;才人七人,為正四品;尚宮、尚儀、尚服各二人,為正五品;自六品至九品,即諸司諸典職員品第而序之,後亦參用前號。
唐制太子之妾可設:良娣二人,正三品;良媛六人,正五品;承徽十人,正六品;昭訓十六人,正七品;奉儀二十四人,正九品。
六、宋金元明清各朝的後妃制度
宋與唐制大同小異,只有少許差別(如增置了貴儀、妃儀、婉儀等)。金制基本沿用唐制:元妃、貴妃、淑妃、德妃、賢妃,正一品。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曰九嬪,正二品。婕妤,正三品;美人,正四品;才人,正五品;各九員,曰二十七世婦。寶林,正六品;御女,正七品;采女,正八品;各二十七員,曰八十一御妻。按金格,貞佑後之制,貴妃下有真妃,淑妃下有麗妃、柔妃,而無德妃、賢妃。九嬪同。婕妤下有麗人、才人為正三品。順儀、淑華、淑儀為正四品。尚宮夫人,尚宮左夫人、尚宮右夫人、宮正夫人、寶華夫人、尚儀夫人、尚服夫人、尚寢夫人、欽聖夫人、資明夫人為正五品。尚儀御侍、尚服御侍、尚寢御侍、尚正御侍、寶符宸侍、奉恩令人、奉光令人、奉徽令人、奉美令人為正六品,司正御侍、寶符御侍、司儀御侍、司符御侍,司寢御侍、司飾御侍、司設御侍、司衣御侍、司膳御侍、司葯御侍、仙韶使、光訓良侍、明訓良侍、遵訓良侍、從訓良侍為正七品。典儀御侍、典膳御侍、典寢御侍、典飾御侍、典設御侍、典衣御侍、典葯御侍、仙韶副使、承和良侍、承惠良侍、承宜良侍為正八品。掌儀御侍、掌服御侍、掌寢御侍、掌飾御侍、掌設御侍、掌衣御侍、掌膳御侍、掌葯御侍、仙韶掌音、祗肅良侍、祗敬良侍、祗願良侍為正九品。 金海陵王當政時,妃子多達十二員:元妃、姝妃、惠妃、貴妃、賢妃、宸妃、麗妃、淑妃、德妃、昭妃、溫妃、柔妃。
明太祖洪武五年,立六局一司。局曰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司曰宮正,秩皆正六品。每局領四司,其屬二十有四,而尚宮總行六局之事。官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視唐減百四十餘人。諸妃位號除貴妃外,亦惟取賢、淑、庄、敬、惠、順、康、寧為稱,閨房雍肅,旨寓深遠。後妃以下,雜置宮嬪,而間以婕妤、昭儀、貴人、美人等名號。嘉靖十年(1531年)仿古禮冊立九嬪:德嬪、賢嬪、庄嬪、麗嬪、惠嬪、安嬪、和嬪、僖嬪、康嬪,位在妃下。憲宗時封萬貴妃加「皇」字為皇貴妃,以後漸成定製。
清太祖初起時,宮闈未有位號,俗稱妃為「福晉」。崇德改元,五宮並建,位號既明。順治十五年,采禮官之議:乾清宮設夫人一,淑儀一,婉侍六,柔婉、芳婉皆三十;慈寧宮設貞容一、慎容二,勤侍無定數;又置女官。循明六局一司之制,議定而未行。康熙以後,典制大備。皇後居中宮;皇貴妃一,貴妃二,妃四,嬪六,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分居東、西十二宮。東六宮為景仁、承乾、鍾粹、延禧、永和、景陽宮,西六宮為永壽、翊坤、儲秀、啟祥、長春、咸福宮。諸宮皆有宮女子供使令。每三歲選八旗秀女,戶部主之;每歲選內務府屬旗秀女,內務府主之。秀女入宮,妃、嬪、貴人惟上命。選宮女子,貴人以上,得選世家女;貴人以下,但選拜唐阿以下女。宮女子侍上,自常在、答應漸進至妃、嬪,後妃諸姑、姊妹不赴選。帝祖母曰「太皇太後」,母曰「皇太後」,居慈寧、壽康、寧壽諸宮。先朝妃、嬪稱太妃、太嬪,隨皇太後同居,與嗣皇帝,年皆逾五十,乃始得相見。
明朝為
宗人府。宗人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並正一品掌皇九族之屬籍,以時修其玉牒,書宗室子女適庶、名封、嗣襲、生卒、婚嫁、謚葬之事。凡宗室陳請,為聞於上,達材能,錄罪過。初,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其屬,經歷司,經歷一人,正五品典出納文移
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正一品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從一品掌佐天子,理陰陽,經邦弘化,其職至重。
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並從一品掌以道德輔導太子,而謹護翼之。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並正二品掌奉太子以觀三公之道德而教諭焉。太子賓客,正三品掌侍太子贊相禮儀,規誨過失。皆東宮大臣,無定員,無專授。
左、右丞相,正一品 平章政事,從一品
左、右丞, 正二品 參知政事,從二品
郎中, 正五品 員外郎 正六品 都事、檢校,正七品 照磨管勾,從七品
參議府參議,正三品 參軍斷事,從三品 斷事、經歷,正七品 知事, 正八品
都鎮撫司都鎮撫,正五品 功所功郎,正七品。
吏部:
尚書一人, 正二品 左、右侍郎正三品
司務廳司務 從九品 文選、驗封、稽勛、考功 四清吏司,各郎中一人,正五品
員外郎一人,從五品 主事一人,正六品
正一品,初授特進榮祿大夫,升授特進光祿大夫。 從一品,初授榮祿大夫,升授光祿大夫。
正二品,初授資善大夫,升授資政大夫,加授資德大夫。
從二品,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
正三品,初授嘉議大夫,升授通議大夫,加授正議大夫。
從三品,初授亞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
正四品,初授中順大夫,升授中憲大夫,加授中議大夫。
從四品,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議大夫,加授朝請大夫。
正五品,初授奉議大夫,升授奉政大夫。
從五品,初授奉訓大夫,升授奉直大夫。
正六品,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
從六品,初授承務郎,升授儒林郎,吏材幹出身授宣德郎。
正七品,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吏材幹授宣議郎。
從七品,初授從仕郎,升授征仕郎。
正八品,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職郎。
從八品,初授迪功佐郎,升授修職佐郎。
正九品,初授將仕郎,升授登仕郎。
從九品,初授將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外命婦之號九。
公曰某國夫人。侯曰某侯夫人。伯曰某伯夫人。
一品曰夫人,後稱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
上述為很小一部分,另有2部,48司,與外派官職,不計其數,難以累述。
另外您說的知縣七品只是一部分知縣,縣分三等。
糧十萬石以下為上縣,知縣從六品;
六萬石以下為中縣, 知縣正七品;
三萬石以下為下縣, 知縣從七品。
明朝官吏職務
知縣--縣長,縣法院院長,檢察院院長
知州--地級市市長法院院長,檢察院院長
知府--省級城市,副省級城市市長法院院長,檢察院院長
承宣布政使司--省長
稅課司--稅務局局長
織染雜造--紡織局局長
巡檢司---公安局局長
遞運所使--郵政局局長
禮部尚書--文化部,教育部長
兵部尚書--國防部部長
吏部尚書--人事部部長
太僕寺卿--交通部部長(管馬的)
鴻臚寺卿--外交禮儀
尚寶司卿--蓋章的,保管御璽
清朝官員等級分「九品十八級」,每等有正從之別,不在十八級以內的叫做未入流,在級別上附於從九品。
正一品:
文職京官: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
武職外官:無
從一品:
文職京官: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協辦大學士、各部院尚書、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內大臣
武職外官:將軍、都統、提督
正二品:
文職京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內務府總管
文職外官:各省總督
武職京官:左右翼前鋒營統領、八旗護軍統領、鑾儀使
武職外官: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
文職京官: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
文職外官:巡撫、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職京官:散秩大臣
武職外官:副將
正三品:
文職京官: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職外官: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職京官:一等侍衛、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前鋒參領、護軍參領、
驍騎參領、王府長史
武職外官:城守尉、參將、指揮使
從三品:
文職京官:光祿寺卿、太僕寺卿
文職外官:都轉鹽運使司運使
武職京官: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王府一等護衛
武職外官:游擊、五旗參領、協領、宣慰使、指揮同知
正四品:
文職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給事中
京職外官:順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員、
武職京官:二等侍衛、雲麾使、副護軍參領、副前鋒參領、副驍騎參領、
太僕寺馬廠駝廠總管、貝勒府司儀長、侍衛領班
武職外官:防守尉、佐領、都司、指揮僉事、宣慰使司同知
從四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
文職外官:知府、土知府、鹽運使司運同
武職京官:城門領、包衣副護軍參領、包衣副驍騎參領、包衣佐領、
四品典儀、二等護衛
武職外官:宣撫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參議、光祿寺少卿、給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醫院院使
文職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隸州知州
武職京官:三等侍衛、治儀正、步軍副尉、步軍校、監守信礮官、分管佐領
武職外官:關口守御、防禦、守備、宣慰使司僉事、宣撫使司同知、千戶
從五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讀、翰林院侍講、鴻臚寺少卿、司經局洗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員外郎
文職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鹽運司副使、鹽課提舉司提舉
武職京官:四等侍衛、委署前鋒參領、委署護軍參領、委署鳥槍護軍參領、
委署前鋒侍衛、下五旗包衣參領、五品典儀、印物章京、
三等護衛
武職外官:守御所千總、河營協辦守備、安撫使、招討使、宣撫使司副使、
副千戶
正六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左右春坊中允、國子監司業、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經歷、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經歷、
太常寺滿漢寺丞、欽天監監判、欽天監漢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樂署署正、僧錄司左右善事、道錄司左右正一
文職外官:京府通判、京縣知縣、通判、土通判
武職京官:蘭翎侍衛、整儀尉、親軍校、前鋒校、護軍校、鳥槍護軍校、
驍騎校、委署步軍校
武職外官:門千總、營千總、宣撫使司僉事、安撫使司同知、副招討使、
長官使、長官、百戶
從六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
欽天監滿洲蒙古五官正、漢軍秋官正、和聲署正、
僧錄司左右闡教、道錄司左右演法
文職外官:布政司經歷、理問、允判、直隸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職京官:內務府六品蘭翎長、六品典儀
武職外官:衛千總、安撫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編修、大理寺左右評事、太常寺博士、國子監監丞、
內閣典籍、通政司經歷、知事、太常寺典籍、太僕寺主薄、
部寺司庫、兵馬司副指揮、太常寺滿洲讀祝官、贊禮郎、
鴻臚寺滿洲鳴贊
文職外官:京縣縣丞、順天府滿洲教授、訓導、知縣、按察司經歷、教授
武職京官:城門史、太僕寺馬廠協領
武職外官:把總、安撫使司僉事、長官司副長官
從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檢討、鑾儀衛經歷、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詹事府主薄、
光祿寺署丞、典薄、國子監博士、助教、欽天監靈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聲署署丞
京職外官:京府經歷、布政司都事、鹽運司經歷、直隸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職京官:七品典儀
武職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職京官:司務、五經博士、國子監學正、學錄、欽天監主薄、太醫院御醫、
太常寺協律郎、僧錄司左右講經、道錄寺左右至靈
文職外官:布政司庫大使、鹽運司庫大使、鹽道庫大使、鹽課司大使、
鹽引批驗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經歷、縣丞、士縣丞、
四氏學錄、州學正、教諭
武職京官:無
武職外官:外委千總
從八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典薄、國子監典薄、鴻臚寺主薄、欽天監摯壺正、
祀祭署祀丞、神樂署署丞、僧錄司左右覺義、道錄司左右至義
文職外官:布政司照磨、鹽運司知事、訓導
武職京官:八品典儀、委署親軍校、委署前鋒校、委署護軍校、委署驍騎校
武職外官:無
正九品:
文職京官:禮部四譯會同館大使、欽天監監侯、司書、太常寺漢贊禮郎
文職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縣主薄
武職京官:各營蘭翎長
武職外官:外委把總
從九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詔、滿洲孔目、禮部四譯會同官序班、國子監典籍、
鴻臚寺漢鳴贊、序班、刑部司獄、欽天監司晨、博士、
太醫院吏目、太常寺司樂、工部司匠
文職外官;府廳照磨、州吏目、道庫大使、宣課司大使、府稅課司大使、
司府廳司獄、司府廳倉大使、巡檢、土巡檢
武職京官:太僕寺馬廠委署協領
武職外官:額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職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庫使、禮部鑄印局大使、兵馬司吏目、
崇文門副使
文職外官:典史、土典史、關大使、府檢校、長官司吏目、茶引批驗所大使、
鹽茶大使、驛丞、土驛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縣倉大使
武職京官:無
武職外官:百長、土舍、土目
㈧ 關於古代,官員級別和管轄范圍,和後宮女官級別,管轄范圍
每一朝的制度不同。太繁復可能100萬字難以盡訴,在此本人謹以明朝部分官位說明
明朝為
宗人府。宗人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並正一品掌皇九族之屬籍,以時修其玉牒,書宗室子女適庶、名封、嗣襲、生卒、婚嫁、謚葬之事。凡宗室陳請,為聞於上,達材能,錄罪過。初,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其屬,經歷司,經歷一人,正五品典出納文移
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正一品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從一品掌佐天子,理陰陽,經邦弘化,其職至重。
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並從一品掌以道德輔導太子,而謹護翼之。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並正二品掌奉太子以觀三公之道德而教諭焉。太子賓客,正三品掌侍太子贊相禮儀,規誨過失。皆東宮大臣,無定員,無專授。
左、右丞相,正一品 平章政事,從一品
左、右丞, 正二品 參知政事,從二品
郎中, 正五品 員外郎 正六品 都事、檢校,正七品 照磨管勾,從七品
參議府參議,正三品 參軍斷事,從三品 斷事、經歷,正七品 知事, 正八品
都鎮撫司都鎮撫,正五品 功所功郎,正七品。
吏部:
尚書一人, 正二品 左、右侍郎正三品
司務廳司務 從九品 文選、驗封、稽勛、考功 四清吏司,各郎中一人,正五品
員外郎一人,從五品 主事一人,正六品
正一品,初授特進榮祿大夫,升授特進光祿大夫。 從一品,初授榮祿大夫,升授光祿大夫。
正二品,初授資善大夫,升授資政大夫,加授資德大夫。
從二品,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
正三品,初授嘉議大夫,升授通議大夫,加授正議大夫。
從三品,初授亞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
正四品,初授中順大夫,升授中憲大夫,加授中議大夫。
從四品,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議大夫,加授朝請大夫。
正五品,初授奉議大夫,升授奉政大夫。
從五品,初授奉訓大夫,升授奉直大夫。
正六品,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
從六品,初授承務郎,升授儒林郎,吏材幹出身授宣德郎。
正七品,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吏材幹授宣議郎。
從七品,初授從仕郎,升授征仕郎。
正八品,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職郎。
從八品,初授迪功佐郎,升授修職佐郎。
正九品,初授將仕郎,升授登仕郎。
從九品,初授將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外命婦之號九。
公曰某國夫人。侯曰某侯夫人。伯曰某伯夫人。
一品曰夫人,後稱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
上述為很小一部分,另有2部,48司,與外派官職,不計其數,難以累述。
另外您說的知縣七品只是一部分知縣,縣分三等。
糧十萬石以下為上縣,知縣從六品;
六萬石以下為中縣, 知縣正七品;
三萬石以下為下縣, 知縣從七品。
明朝官吏職務
知縣--縣長,縣法院院長,檢察院院長
知州--地級市市長法院院長,檢察院院長
知府--省級城市,副省級城市市長法院院長,檢察院院長
承宣布政使司--省長
稅課司--稅務局局長
織染雜造--紡織局局長
巡檢司---公安局局長
遞運所使--郵政局局長
禮部尚書--文化部,教育部長
兵部尚書--國防部部長
吏部尚書--人事部部長
太僕寺卿--交通部部長(管馬的)
鴻臚寺卿--外交禮儀
尚寶司卿--蓋章的,保管御璽
清朝官員等級分「九品十八級」,每等有正從之別,不在十八級以內的叫做未入流,在級別上附於從九品。
正一品:
文職京官: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
武職外官:無
從一品:
文職京官: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協辦大學士、各部院尚書、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內大臣
武職外官:將軍、都統、提督
正二品:
文職京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內務府總管
文職外官:各省總督
武職京官:左右翼前鋒營統領、八旗護軍統領、鑾儀使
武職外官: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
文職京官: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
文職外官:巡撫、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職京官:散秩大臣
武職外官:副將
正三品:
文職京官: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職外官: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職京官:一等侍衛、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前鋒參領、護軍參領、
驍騎參領、王府長史
武職外官:城守尉、參將、指揮使
從三品:
文職京官:光祿寺卿、太僕寺卿
文職外官:都轉鹽運使司運使
武職京官: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王府一等護衛
武職外官:游擊、五旗參領、協領、宣慰使、指揮同知
正四品:
文職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給事中
京職外官:順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員、
武職京官:二等侍衛、雲麾使、副護軍參領、副前鋒參領、副驍騎參領、
太僕寺馬廠駝廠總管、貝勒府司儀長、侍衛領班
武職外官:防守尉、佐領、都司、指揮僉事、宣慰使司同知
從四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
文職外官:知府、土知府、鹽運使司運同
武職京官:城門領、包衣副護軍參領、包衣副驍騎參領、包衣佐領、
四品典儀、二等護衛
武職外官:宣撫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參議、光祿寺少卿、給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醫院院使
文職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隸州知州
武職京官:三等侍衛、治儀正、步軍副尉、步軍校、監守信礮官、分管佐領
武職外官:關口守御、防禦、守備、宣慰使司僉事、宣撫使司同知、千戶
從五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讀、翰林院侍講、鴻臚寺少卿、司經局洗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員外郎
文職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鹽運司副使、鹽課提舉司提舉
武職京官:四等侍衛、委署前鋒參領、委署護軍參領、委署鳥槍護軍參領、
委署前鋒侍衛、下五旗包衣參領、五品典儀、印物章京、
三等護衛
武職外官:守御所千總、河營協辦守備、安撫使、招討使、宣撫使司副使、
副千戶
正六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左右春坊中允、國子監司業、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經歷、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經歷、
太常寺滿漢寺丞、欽天監監判、欽天監漢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樂署署正、僧錄司左右善事、道錄司左右正一
文職外官:京府通判、京縣知縣、通判、土通判
武職京官:蘭翎侍衛、整儀尉、親軍校、前鋒校、護軍校、鳥槍護軍校、
驍騎校、委署步軍校
武職外官:門千總、營千總、宣撫使司僉事、安撫使司同知、副招討使、
長官使、長官、百戶
從六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
欽天監滿洲蒙古五官正、漢軍秋官正、和聲署正、
僧錄司左右闡教、道錄司左右演法
文職外官:布政司經歷、理問、允判、直隸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職京官:內務府六品蘭翎長、六品典儀
武職外官:衛千總、安撫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編修、大理寺左右評事、太常寺博士、國子監監丞、
內閣典籍、通政司經歷、知事、太常寺典籍、太僕寺主薄、
部寺司庫、兵馬司副指揮、太常寺滿洲讀祝官、贊禮郎、
鴻臚寺滿洲鳴贊
文職外官:京縣縣丞、順天府滿洲教授、訓導、知縣、按察司經歷、教授
武職京官:城門史、太僕寺馬廠協領
武職外官:把總、安撫使司僉事、長官司副長官
從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檢討、鑾儀衛經歷、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詹事府主薄、
光祿寺署丞、典薄、國子監博士、助教、欽天監靈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聲署署丞
京職外官:京府經歷、布政司都事、鹽運司經歷、直隸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職京官:七品典儀
武職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職京官:司務、五經博士、國子監學正、學錄、欽天監主薄、太醫院御醫、
太常寺協律郎、僧錄司左右講經、道錄寺左右至靈
文職外官:布政司庫大使、鹽運司庫大使、鹽道庫大使、鹽課司大使、
鹽引批驗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經歷、縣丞、士縣丞、
四氏學錄、州學正、教諭
武職京官:無
武職外官:外委千總
從八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典薄、國子監典薄、鴻臚寺主薄、欽天監摯壺正、
祀祭署祀丞、神樂署署丞、僧錄司左右覺義、道錄司左右至義
文職外官:布政司照磨、鹽運司知事、訓導
武職京官:八品典儀、委署親軍校、委署前鋒校、委署護軍校、委署驍騎校
武職外官:無
正九品:
文職京官:禮部四譯會同館大使、欽天監監侯、司書、太常寺漢贊禮郎
文職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縣主薄
武職京官:各營蘭翎長
武職外官:外委把總
從九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詔、滿洲孔目、禮部四譯會同官序班、國子監典籍、
鴻臚寺漢鳴贊、序班、刑部司獄、欽天監司晨、博士、
太醫院吏目、太常寺司樂、工部司匠
文職外官;府廳照磨、州吏目、道庫大使、宣課司大使、府稅課司大使、
司府廳司獄、司府廳倉大使、巡檢、土巡檢
武職京官:太僕寺馬廠委署協領
武職外官:額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職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庫使、禮部鑄印局大使、兵馬司吏目、
崇文門副使
文職外官:典史、土典史、關大使、府檢校、長官司吏目、茶引批驗所大使、
鹽茶大使、驛丞、土驛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縣倉大使
武職京官:無
武職外官:百長、土舍、土目
夏殷以前,中國後妃制度比較簡略,文字記述也很模糊,大率將天子的配偶統稱為妃。如皇帝有四妃;帝嚳有四妃。正嫡叫元妃,其他的稱為次妃。
周代天子開始立後,正嫡便叫王後。
《周禮》規定:天子立一後,三夫人(正一品),九嬪(正二品),二十七世婦(正三品至五品),八十一御妻(正六品至八品)。共121人
五者相參,以定尊卑。與外朝六宮、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相對應。六宮即前一宮,後五宮。後五宮指後一宮;三夫人一宮;九嬪一宮;二十七世婦一宮;八十一御妻一宮。後正位宮闈,體同天王;夫人坐論婦禮;九嬪掌教四德;世婦主知喪祭賓客;女御序王燕寢。
秦王贏政兼並六國,統一天下,自稱為皇帝,其正嫡便叫皇後。
漢帝國後妃制度繼承秦制,並明確規定皇帝的祖母稱太皇太後,母親稱皇太後,中國後妃制度的母後稱號就此確定,歷代相沿。
嬪御制度漢代時確立,漢代後宮制歷漢初四帝,以後漢武帝、漢元帝的訂立、增益。嬪御名號分為十四等:昭儀、婕妤、 娥、容華、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長使、少使、五官、順常、無涓,無涓這一等還包括共和、娛靈、保材、良使、夜者。
西漢初年帝王的正配叫皇後,其餘嬪御名號有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
武帝時又加婕妤、 娥、容華、充依。
元帝時加昭儀,又有五官、順常、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等。
東漢的後宮人數沒有什麼減少,但鑒於西漢外戚權重,改革後宮,嬪御名號只設四等。東漢光武帝並省前制,皇後之外,只立貴人、美人、彩女。後又加宮人、凡嬪妃四等。(後宮只立皇後、貴人。貴人金印紫綬依舊,但奉祿不過是數十斛粟。又設美人、宮人、采女三等,但卻沒有爵秩,只是賞賜充給而已。)
曹魏時出於文學的浪漫和對雅號的喜好,嬪妃分成12等:貴嬪、夫人、淑妃、淑媛、昭儀、昭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美人、良人。
魏太祖建國,皇後之下分後妃五等:夫人、昭儀、婕妤、容華、美人。
文帝增五等:貴嬪、淑媛、修容、順成、良人。
明帝增淑妃、昭華、修儀三等。除順成。
太和時,明帝詔復夫人之制,位在淑妃之上,夫人以下爵凡12等;貴嬪,夫人位次皇後,爵無所視;淑妃位同相國,爵比諸侯王;淑媛位同御史大夫,爵比縣令;昭儀比縣侯;昭華比鄉侯;修容比亭侯;修儀比關內侯;婕妤視中二千石;容華視真二千石;美人視比二千石;良人視千石。
晉設三夫人:貴嬪、夫人、貴人;九嬪:淑妃、淑媛、淑儀、修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充華。另有美人、才人、中才人。
北朝承魏晉制度,略有增損。「道武追尊祖妣,皆從帝謚為皇後。始立中宮。余皆或稱夫人,多少無限,然皆有品次。太武稍增左右昭儀及貴人、淑房等。後庭漸多矣。又魏故事,將立皇後,必令乎鑄金人,以成者為吉,又則不得古也。」
北魏孝文帝改定內宮:
左右昭儀視大司馬,三夫人視三公,三嬪視三卿,六嬪視六卿,世婦視中大夫,御女視元士。後來又置女職,以典內事:
內司視尚書令、仆;作司、太監、女侍中三宮視二品;監、女尚書、美人、女史、女賢人、女書史、書女、小書女五宮視三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宮人視四品;表衣、女酒、女饗、女食、奚官女奴視五品。
南朝宋在晉制上有增有刪,至宋明帝時規定:以貴嬪、貴妃、貴姬為三夫人;以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為九嬪;以婕妤、容華、充華、承微、列榮為五職;另設散役包括美人、才人、良人。
南朝齊高帝建元元年,有司奏置貴嬪、夫人、貴人為三夫人;修華、修儀、修容、淑妃、淑媛、淑儀、婕妤、容華、充華為九嬪;美人、中才人、才人為散職。三年,太子宮置內職,良綈比開國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駙馬都尉。
南朝梁、陳以貴妃、貴嬪、貴姬為三夫人;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為九嬪;婕妤、容華、充華、承微、列榮為五職;美人、才人、良人為三職。
北周宣帝自稱為天元皇帝,皇太後便被尊為天元皇太後,又設正陽宮皇後、天皇太後、天皇後、天右皇後、天左皇後,後宮制度至此全亂了。
二年二月,改制詔為天制,敕為天敕。頌令:
尊天元皇後為天無皇太後,天皇太後李氏為天元聖皇太後,天元皇後楊氏為天元大皇後,天皇後朱氏為天大皇後,天右皇後元氏為天右大皇後,天左皇後陳氏為天左大皇後,正陽宮皇後稱皇後。
隋文帝楊堅得天下後,鑒於前朝的積弊,一一加以革新。後宮中也一改舊制,只設皇後正位宮闈。開皇二年,吩咐依照《周禮》著內官程式,省減後宮人數,規定嬪3人,掌教四德,視正三品;世婦9人,負責賓客祭祀,視正五品;女御38人,主管女工絲台,視正七品。
隋煬帝時,後妃、嬪沒有專職,「唯端容麗飾,陪從燕遊而已。」煬帝醉心此事,自製嘉名,以貴妃、淑妃、德妃為三夫人,呂第一;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為九嬪,品第二;婕妤12人,品第三。美人、才人15人,品第四。為二十七世婦;寶林24人,品第五。御女24人,品第六。采女37人,品第七。為御妻。總計120人。另有承衣刀人等,「皆趨侍左右,並無員數,視六品以下。」
唐代皇後以下,設四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二十六世婦:婕妤、美人、才人各9人;八十一御妻:寶林、御女、采女各26人。
唐開元時期,以皇後以下設四夫人不合舊制,「乃置惠、麗、華三妃,六儀,四美人,七才人,而尚宮、尚儀、尚服各二。」
兩宋嬪御的名號沒有準則,比較紛紜雜亂。大致地說,初入宮時,女子的名號有:侍御、紅霞帔。再進一步,封君,封夫人。南宋改君為夫人。君和夫人在人數和郡名上沒有一定。夫人以後,再進便是才人、美人、婕妤,然後進為昭儀、昭容、修媛、修儀、修容、充媛、婉容、婉儀、順容、貴儀等。再進為妃一級:貴妃、賢妃、德妃、淑妃、宸妃。宋後宮的顯著特色是無定位,由初級開始,隨寵遇增長,不斷晉級。
遼代皇後之下,有元妃、德妃、文妃、惠妃,各妃這間沒有什麼等級差別。元代除了皇後和各妃這兩個稱謂,後宮中再沒有別的名號。金代則復雜和完善一些。
金是女真人建立的王朝。金代明確規定,選後不取自庶族。金創國之初,後宮嬪妃沒有名號。到金熙宗時,始有貴妃、賢妃、德妃之稱。海陵王執政時,後宮寢多,寵妃有十二位:元妃、姝妃、惠妃、貴妃、賢妃、宸妃、麗妃、淑妃、德妃、昭妃、溫妃、柔妃。金世宗天定年間,後宮簡少。金章宗明昌時期,後宮規制大備。
金代後宮仿照漢制立了一套嬪御制度,明文確定:
皇後下設貴妃、賢妃、德妃三妃,正一品,同漢三夫人;
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正二品,同漢九嬪;
婕妤9人,正三品;美人9人,正四品;才人9人,正五品;同漢二十七世婦;
寶林27人,正六品;御女27人,正七品;采女27人,正八品,同漢八十一御妻。
另有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都不得是後宮內官。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朝代,元後宮除了正皇後以外,不有所謂的第二皇後、第三皇後,只要皇上高興,設多少皇後都行。
明代的後宮宮女很多。宮女被皇帝御幸以後,便獲得妃的名號,進入了皇帝嬪妃的行列。但明代後宮除了皇後的稱謂,只有妃這一級,沒有嬪。妃有貴妃、淑妃、寧妃、賢妃、恭妃、宸妃、康妃、庄妃、裕妃,貴妃在妃這一級中地位最高。
清代宮廷的後妃制度是在清入關以後坐鎮北京的第二位皇帝康熙皇帝玄燁確定的:
尊皇帝的祖母為太皇太後;母親為皇太後;太皇太後、皇太後住慈寧宮,太妃、太嬪隨住;
皇後坐鎮中宮,主持後宮事務;
皇後下設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分住東西六宮;
嬪以下設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隨皇貴妃分住東西六宮。
清後宮制度規定,皇帝大婚之前,選八位比皇帝大的宮女,供皇帝進御,即獻身皇帝。八位宮女都有名分,授以宮中四個女官的職銜:司賬、司寢、司儀、司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