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法院項目
⑴ 農村佔地賠償標准
共分五點和你講:
1.臨時佔地補償標准
2.國家佔地補償標准
3.公路佔地補償
4.公路佔地補償標准
5.佔地補償標准
〔主要觀點:按佔地補償款構成由權利人分別處理。佔地補償款包括土地所有權收益和土地經營權收益、青苗費、勞動力安置補償費。所有權收益屬於集體收益,土地經營權收益屬於承包人、青苗費屬於地上物所有人、勞動力安置補償費屬於村民個人。
村民自治的范圍應限於集體收益,法院不應干涉村民自治。村委會侵犯村民用益物權等收益的應依法糾正。〕
一、佔地補償款問題的提出
在城市化進程中,由於城市的不斷發展,城市近郊歸村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不斷以國家徵用的形式被佔用,同時國家對其所佔土地給予相應補償,從而產生了對征地補償款如何分配的問題。由於現實中佔地補償款往往不是按其補償項目分別支付,而是統一支付給鄉、村集體,然後由村集體對佔地償款統一收益、統一分配,同時村集體在分配佔地補償款時不依據補償款的性質和法律規定加以區分,在分配過程中程序不合法、標准不統一,導致侵犯村民權利的情況經常發生,關於集體收益分配糾紛的案件大量涌現。這類問題由於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理論認識也不統一,導致法院受理、處理情況也不一樣。中原區法院自2002年受理該類案件,最初將案由定為特殊侵權,後又更名為集體收益分配,並於2002年初制定了關於村民待遇問題的先例判決,確立了以戶籍為標准對集體收益進行分配的基本原則。如果村委會沒有以戶籍為標准,就認定為侵權,以判決的形式判決村委會支付村民佔地補償款。在一定時期內,先例判決指導法院處理類似糾紛,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後來引起了許多問題,如法院是否有權以判決個案干涉村民自治的問題、以及收益款的性質認識問題,尤其是以戶籍確定村民資格做為分配集體收益的標準的問題,導致實際中單一的戶籍標准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引起案件處理的困難和。同時村委會對干預村民自治抵觸情緒也很大,村委會多次分配集體收益,多次不給某個人分配,導致法院判一次,村委會支付一次的現象經常發生。使法院在處理類似案件困難分歧很大,2004年初,根據河南省高院的司法解釋,中原區法院停止對該類案件立案,也說明原來處理案件缺乏更為完備的理論支撐。
二、佔地補償款問題的根源
要解決佔地補償中收益分配的問題必須了解收益的來源。收益來源於對佔用集體土地的補償,農村的土地歸農村集體所有,由村委會行使所有權,但是土地除了所有權之外還設有其他權利,如承包經經營權,地上附著物的所有權。土地補償費不僅是對所有權的補償,還應包括對與土地所有權有關的其他權利的補償。研究土地補償款的構成,是解決分配糾紛的關鍵。
我國只有兩種土地所有權制度,一種是國家所有,有政府代表國家行使,一種是農村集體所有,有村委會代表村民行使。國家兩種土地所有制的存在,導致城市發展必然因公共利益要不斷將集體土地所有權轉化為國家土地所有權。我國土地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農民集體所有制兩種形式。作為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現形式,土地所有權也相應存在國家土地所有權和集體土地所有權兩種類型。土地徵用是發生在國家和農民集體之間的所有權轉移,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規定的批准許可權和程序批准,並給農民集體和個人補償後,將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轉變為國家所有。國家的這種徵用是以土地的補償為代價的。土地徵用是政府強制性取得集體土地所有權的一種方式。這種所有權的轉移是在有償的方式下發生的。在此過程中,土地權利的轉移不是一種市場行為,而是一種行政行為。為了國家建設的需要,農民集體不得以任何理由阻礙政府。此時農民集體所有權表現為一種不完全的所有權,其收益權受到削弱。我國《土地管理法》中明確規定了土地徵用的補償標准,這種補償標准雖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它難以正確體現地塊的區位差異及各地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等等,進而難以維持農民現有的生活水平,導致農民對征地的不滿;政府低價獲得土地所有權、高價出讓土地使用權的行為,也難以為農民所接受。在國家土地補償過程中存在補償不充分的問題。另外土地收益分配和管理問題也不完善,土地徵用過程中,土地收益為土地的所有權及用益物權收益,因此這部分收益應該在失去土地所有權及用益物權的產權主體之間進行分配,即在集體經濟組織及農民個人之間進行合理的分配。然而在實際中,一些縣、鄉鎮政府也參與補償收益的分配,從而導致集體經濟組織及農民個人獲取的補償收益減少,地方政府佔了補償收益的大部分,而農民作為集體土地的直接使用者和經營者,在補償中往往處於劣勢,掌握在集體經濟組織手中的征地補償費也往往被少數村幹部所侵吞,當然這是另外的問題。
三、對佔地補償款合理分配糾紛的解決方法
明確界定產權、界定佔地補償費構成是實現征地補償費合理分配的關鍵。
我國法律明確規定農村土地屬集體所有,農民享有本集體土地的承包經營權。這些權利可以通過土地登記,並發放相應的土地權利證書,從而在法律上得到有效的確認和保護。在權利證書中應明確規定集體土地權利主體的權利和義務,通過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或地籍調查查清各權利主體的土地邊界、面積、位置、四至等基本情況,使權利的行使能夠對應特定的物,從而防止權利的虛化,使其不被他人侵害,從而真正享有土地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由於我國特殊的國情,集體土地對農民而言不單是生產資料,還是保障資料。土地徵用是對集體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永久性轉移,農民將永遠失去土地的經營權,失去生活的可靠來源和保障。因此在土地補償中應考慮這一特殊性,使補償收益更多地偏向失地農民,並指導他們合理使用這部分收益,用於再就業及改善和提高生活水平。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得份額應用於本集體經濟組織內的生產建設,如興修農田水利建設,購置農機具,幫助農民引進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更新品種,提高農業單產,同時還可進行鄉鎮企業的建設,為失地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總之,土地補償收益必須進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真正體現農民的利益,真正體現產權工作的經濟利益。將佔地補償款中歸農民個人所有的要堅決支付給農民,歸集體所有的要以村民自治的方式合理使用。我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按照土地管理法規定,佔地補償費包括三部分,筆者以為雖然合乎集體所有制,卻忽視了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益的保護,農民的土地使用權因國家對土地的徵用而成為虛置,徵用行為侵犯了農民的土地使用權和收益權,加之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很不健全,農民未被納入社會保障之列,被剝奪土地後其生存保障問題必須予以考慮,應當予以考慮將佔地補償款分出合理份額給予經營土地的村民。
1、土地所有權補償費。
由於我國農村的土地都是歸集體所有,因此這一部分補償費可以做為村集體收益由村集體掌握。土地補償費,主要是因國家徵用土地而對土地所有人和使用人的土地投入和收益損失給予的補償,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產值的6至10倍。要保障集體、村民收益得以充分合理分配,關鍵還在於政府徵用土地過程中要要保證充分合理予以補償,對此本文不多評述。
這一部分屬於集體收益范疇,對於其如何分配,應當以服務村集體基礎設施建設為目的,充分尊重農村基層組織依法村民自治為原則。即使村集體在使用分配上有違法過錯,也應依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的程序糾正,不應由法院個案干預。
2、土地承包經營權補償費。
其理論基點就是將土地承包經營權物權化,視為一種物權,歸農民個人所有。如前所述,我國只有兩種所有權制度,農民並沒有對土地的所有權,其賴以生存的權利是依附於集體土地所有權的一種土地承包使用權,這種權利的性質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但該權利規定在我國《民法通則》所有權以及與所有權相關的權利一章中,同時該權利對農民的生存保障作用實為重要,雖然以承包合同取得權利,具有債權的形式,但承包期限的長久穩定也具有用益物權的特點,所以將其視為用益物權不僅有法理依據,也符合對農民生存利益的保護,佔地補償款應當包括對用益物權收益的補償。
土地承包經營是以戶為單位,按人頭分配土地多少,期限長,在分配標准上可以按照有無土地的標准來處理,避免過去分配中片面以戶口為分配標准,造成戶口亂遷移的混亂現象。因為土地承包經營受國家《土地承包法》調整,有法可依,程序性比較強,而戶口遷移是人口流動的需要,變化性強,不易掌握控制。另外以土地經營權為標准分配土地收益也符合物權法的基本原理。對於不屬於村民承包的土地,其佔地補償款收益應當歸集體所有。
3、青苗費不屬於集體收益范疇。
青苗費等地上附屬物因為其是土地的使用著在使用過程中,為了增進地的效力而建設,或者是使用土地所的收益,應當由土地所有者所有,其補償應當由青苗費的所有者所有。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助費,如房屋,水井,林木及正處於生長而未能收獲的農作物等,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4、勞動力安置費不屬於集體收益范疇。
安置補償費是為了安置以土地為主要生產資料並取得生活來源的農業人口的生活所給予的補助費用。
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4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15倍徵用其他土地的安置補助費。應當看到這一部分補償費一般是以戶籍為標准,對成年勞動力失去土地後的安置費用,應當按照標准發放給符合條件的成年勞動力。
實際中村集體得到的佔地補償款往往包含了上述四種費用,但是村集體一般不對勞動力安置費、青苗費、經營權費另行處理,而是統一做為村民待遇平均發放,這無疑會侵犯物權人的合法利益。問題的症結也出現在此。將本應屬於物權人的收益分開來分別支付給物權人,是處理此類案件的關鍵。
可以看到,在土地補償款中,屬於集體收益的部分是有限的,只有屬於集體收益的部分村民自治組織可以依法處理,對於不屬於集體收益的部分村委會無權處分。現實中,村委會在沒有支付上述非集體收益部分情況下往往就開始分配佔地補償收益,即使有村民自治會議的表決,也是侵權行為,因為村委會無權處分屬於村民個人的財產。
五、法院處理該類糾紛的問題。
1、是否應當受理佔地補償分配糾紛的問題。
對於是否應當受理糾紛的問題,不是可以爭論的,因為其中涉及到農民個人的財產權利,有權利就應當有救濟。法院作為司法機關,是救濟權利的最後屏障。
2、受理該類案件可以按照最高院研究室的意見做為民事案件處理。
處理過程中,應分清補償費的項目。集體收益部分應當允許自治,法院不予干涉,其他屬於村民合法用益物權收益,神聖不可侵犯,應受法律保護。
3、案由問題。
涉及的是對集體土地佔用後收益的分配問題,涉及集體收益的分配,農民個人收益的補償等,案由叫集體收益分配不足以涵蓋糾紛的性質,叫做特殊侵權或者土地徵用補償款分配糾紛更合適。
農村佔地補償 佔地補償標准 農村土地徵收補償 農村佔地 佔地補償 ~
可以加我好友,在線法律咨詢
⑵ 中原區法院地址在哪裡
鄭州市中原區人民法院位於桐柏北段西十里鋪路17號,總建築面積4280平方米。共有13個職能部門,分別專為政治處、屬辦公室、研究室、監察室、立案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第一庭、民事審判第二庭、行政審判庭、審監庭、執行局、法警大隊和外駐的須水中心法庭。全院現有幹警113人,其中男幹警69人,女幹警45人,黨員99人,本科學歷65人,雙學士2人,研究生以上學歷8人,擔負著中原區,包括高新技術開發區在內的8個辦事處和2鎮3鄉區域內大部分案件的審判、執行工作。
⑶ 法院項目部是干什麼的
項目部即項目管理組織(organiza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項目部是指實施或參與項目管理工作,且有明確的職責、許可權和相互關系的人員及設施的集合。包括發包人、承包人、分包人和其他有關單位為完成項目管理目標而建立的管理組織。
⑷ 基層人民法院法庭建設標准
法律分析:為加強和規范人民法院審判法庭和人民法庭建設,保障審判活動的順利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等法律以及其他有關規定,制定《人民法院法庭建設標准》,是為人民法院法庭建設項目決策服務和控制項目建設水平的全國統一標准,是編制、評估、審批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重要依據,也是工程設計和監督檢查的依據。
法律依據:《人民法院法庭建設標准》
第三條 本建設標准適用於地方各級人民法院法庭新建、改建和擴建工程項目。專門人民法院法庭建設可參照本標准執行。
第四條 人民法院法庭建設必須遵守國家經濟建設和司法工作的有關法律、法規,從我國國情出發,既要滿足審判工作的需要,又要適當考慮社會發展對審判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和水平,做到功能齊全,設施完善,莊重實用,適度超前。人民法院法庭建設,應根據本標準的規定統一規劃;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可以一次建設,也可分期建設,並留有改造和發展餘地。
⑸ 鄭州市中原區新蓋得人民法院座落於那個位置
新址?好像是還沒搬過去吧。如果去老址,可以在火車站坐20路車到鄭州電視台站下;要是去新址,可以在火車站坐26路車去。好像坐不到門口吧,不過下車也不會太遠。我沒有去過中院新址,只是從那裡路過一次。具體的你可以到車上問下司機。
⑹ 人民法院法庭建設標准
為加強和規范人民法院審判法庭和人民法庭(以下簡稱:人民法院法庭)建設,保障審判活動的順利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等法律以及其他有關規定,制定本建設標准。本建設標準是為人民法院法庭建設項目決策服務和控制項目建設水平的全國統一標准,是編制、評估、審批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重要依據,也是工程設計和監督檢查的依據。
一、人民法院的職權包括:
1、人民法院享有對起訴進行審查,決定是否開庭審理權。對於自訴案件不符合起訴或者開庭條件的,法院有權要求自訴人撤回自訴或裁定駁回起訴;
2、人民法院享有對強制措施適用權。對被告人決定採取據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逮捕等強制措施;
3、人民法院享有調查核實證據權。採取勘驗、檢查、查封、扣押、鑒定、查詢、凍結等手段以調查核實證據。
二、人民法院分為:
1、最高人民法院;
2、地方各級人民法院;
3、專門人民法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二十七條 一切國家機關實行精簡的原則,實行工作責任制,實行工作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制度,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反對官僚主義。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必須依靠人民的支持,經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聯系,傾聽人民的意見和建議,接受人民的監督,努力為人民服務。國家工作人員就職時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公開進行憲法宣誓。
⑺ 基層人民法院法庭建設標准
法律分析:為加強和規范人民法院審判法庭和人民法庭建設,保障審判活動的順利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等法律以及其他有關規定,制定《人民法院法庭建設標准》,是為人民法院法庭建設項目決策服務和控制項目建設水平的全國統一標准,是編制、評估、審批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重要依據,也是工程設計和監督檢查的依據。
法律依據:《人民法院法庭建設標准》
第三條 本建設標准適用於地方各級人民法院法庭新建、改建和擴建工程項目。專門人民法院法庭建設可參照本標准執行。
第四條 人民法院法庭建設必須遵守國家經濟建設和司法工作的有關法律、法規,從我國國情出發,既要滿足審判工作的需要,又要適當考慮社會發展對審判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和水平,做到功能齊全,設施完善,莊重實用,適度超前。人民法院法庭建設,應根據本標準的規定統一規劃;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可以一次建設,也可分期建設,並留有改造和發展餘地。
⑻ 到中原區人民法院起訴立案,應該走怎樣的程序
寫好起訴狀提交到該基層法院的立案庭,繳納訴訟費,法院一般會審查後決定是否受理。
⑼ 中原區法院屬於哪個社區
摘要 你好,屬於中原區,不屬於中原區的某一個社區,鄭州市中原區人民法院,位於鄭州市中原區西十里鋪南路17號,是為整個中原區服務的,如果佔用了那個社區土地,只能是行政佔用,但並不屬於這個社區
⑽ 我要去中原區法院坐公交怎麼去
公交線路:60路,全程約2.3公里
1、從中原區步行約710米,到達中原路伏牛路站
2、乘坐60路,經過3站, 到達市委站(也可乘坐102路)
3、步行約170米,到達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