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天法官
㈠ 法國的「水門案」來龍去脈!
隨著法國大選的結束和愛麗舍宮最高權力的交替,一樁發生於3年前的誣陷案日益浮出水面,被炒得沸沸揚揚,震驚了法國全國。這一案件之所以受到極大的、異乎尋常的關注,是因為它直接涉及到法國前任總統希拉克、前任總理德維爾潘和現任總統薩科奇。目前,案件正在緊鑼密鼓的調查之中,法國公眾也在急不可待地關注著案件的實情和最終結果。根據現已曝光的情況,案件顯得撲朔迷離,真假莫辯。
東窗事發:副總裁被控誣告
2004年5月和6月期間,正在偵辦1991年法國對台軍售傭金案的法官范魯因貝克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指控法國一批政經人士收受了對台軍售傭金,並透過盧森堡「清泉」金融公司的秘密賬戶入賬。信中還提供了這些秘密賬戶的名單,名單涉及法國左、右黨派和經濟界的一些重要人物,其中包括數位當今政壇要人,尤其是時任內政部長、現已成為法國總統的薩科奇。
事發後,經過法國有關機構的調查,認定名單是「捏造」的。薩科奇等人隨後以「誹謗」罪名向司法機關起訴,要求就此案進行調查。
調查表明,歐洲航空及國防工業集團(EADS)前副總裁讓-路易·熱爾戈蘭是這起事件的始作俑者,是他將這些匿名信轉交給法官范魯因貝克的。但他事後一直宣稱自己與這些匿名信無關,並在法官面前強調,他深信在該案中「與他有過接觸的政治人物,絕對沒有抹黑他人的企圖」。
2006年6月,熱爾戈蘭終於承認自己是匿名信作者。他還供出歐洲航空及國防工業集團的前高級管理人員伊馬德·拉烏德是偽造名單的人。後者予以否認,反而指控熱爾戈蘭是偽造者。因此熱爾戈蘭被控「誣告、偽造和使用偽造文書、收受背信贓物以及盜竊」罪名。拉烏德則被控「偽造和使用偽造文書」的罪名。
秘密調查:情報將軍受命介入
「清泉」案的另一關鍵人物是當年法國國防部顧問菲利普·龍多將軍,此人是當時法國高層情報部門的負責人。「清泉」案事發後,正當有關法官秘密接見了揭發人,並開始獨自辦案的時候,龍多將軍被尚未擔任總理、還是外交部長的德維爾潘召見,後者讓他秘密調查名單事件,並向自己「單線匯報」。
龍多將軍的頂頭上司是當時擔任國防部長、現任內政、海外事務及地方行政事務部長的阿利奧-馬里夫人。龍多將軍宣稱他曾於2004年5月將此案情況向當時的國防部長阿利奧-馬里夫人匯報,但阿利奧-馬里夫人對此予以否認。她於2006年4月和同年11月先後向媒體和傳訊她的法官宣稱,她是透過新聞報道才知道這個假名單案的。但龍多將軍7月4日向法官宣稱,他曾於2004年5月26日和7月6日把兩份文件交給阿利奧-馬里夫人當時的辦公室主任菲利普·莫爾朗,內容是熱爾戈蘭曾與范魯因貝克法官會晤,亦即他把一封匿名信交給了法官。對此阿利奧-馬里夫人表示「事情很奇怪而且矛盾」,她指出,這與龍多將軍以前的聲明不符,「他的聲明前後矛盾」。
不過,龍多將軍的一項舉動對於此案真相的調查具有關鍵的作用,這就是:他在受命調查此案的過程中,曾將調查過程用筆記的形式在電腦中記錄下來。後來,他將電腦中的記錄材料全部刪除了,並且聲稱這是受德維爾潘的指使而為。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在他東窗事發被警方抄家的時候,警方的電腦專家復原了龍多將軍電腦中被刪除的檔案。辦案的電腦專家對他的電腦進行司法鑒定後,復原了電腦中被刪除的檔案,並於今年6月27日提出一個鑒定報告。根據這些電腦上的記載,兩名預審法官掌握了龍多將軍有關此案的一些重要的文件。也正是根據這些記載,此案的幕後主使人漸漸地浮出了水面。
迷霧重重:誰是真正的幕後主使?
在龍多將軍2004年5月26日的電腦筆記中記載:「2004年5月4日,我與讓-路易·熱爾戈蘭會面時得知:他在8天前接到了德維爾潘的指令,他決定向范魯因貝克法官說名單的事。」「熱爾戈蘭5月19日與德維爾潘會談時,德維爾潘顯得興高采烈,但同時他又擔心,他不希望名字出現。」
在2004年6月30日的一段筆記中,龍多將軍提供了更多的細節:「據伊馬德·拉烏德的消息,熱爾戈蘭接到了德維爾潘的指令,就是『告發薩科奇』,指令本身來自共和國總統(希拉克)。」
龍多將軍在今年6月26日和7月4日的兩次傳訊中證實了這些復原的筆記內容。並向法官宣稱:他是在徵得前總理德維爾潘的同意之後,銷毀自己這些筆記的。
6月26日,龍多將軍以「需要律師協助應訊的證人」的身份被負責調查這起案子的兩位法官讓-馬利·杜伊和亨利·蓬斯傳訊了大約11個小時。兩位法官想要了解當時擔任外長的德維爾潘在該案中的確切角色。傳訊中,龍多宣稱他是受到德維爾潘的指令介入「清泉」案調查的。後來,他向德維爾潘總理匯報,薩科奇進入名單,十有八九是受到誣陷,但仍接到繼續調查的命令。龍多將軍還聲稱,從2004年1月9日接到德維爾潘的指令起,他就發現該案的發展出現了政治態勢,他對這個陰謀和德維爾潘要求他核實名單一事提出了疑問。他說:「我對德維爾潘扮演的角色提出了疑問。」
龍多將軍還提到2004年7月19日曾與德維爾潘會面,他說:「對德維爾潘來說,清泉公司的名單大概有一些真實的部分,但我看出他有一絲擔憂,因為他要求我轉告熱爾戈蘭不要再有動作了,要休息休息,並停止干預此案。這時我才重新意識到必須保護德維爾潘和在他上面的共和國總統。德維爾潘也意識到了,因為他曾挖苦地說:『如果我們的名字出現,總統和我都要爆掉。』」
之後,法官傳訊了熱爾戈蘭和拉烏德,目的是讓兩人確認龍多將軍的上述筆記內容。兩位法官首先詢問了熱爾戈蘭有關2004年1月9日他參加的一次會議的情況,當時在場的還有龍多將軍和德維爾潘。熱爾戈蘭證實當時擔任外長的德維爾潘曾要求龍多將軍提供一份有關該案的報告,他還特別要求龍多將軍核實「清泉」公司的名單,並強調這是希拉克總統的指令。根據龍多將軍的筆記,在這次會議上提到了薩科奇的名字和他的完整的姓氏——尼古拉·薩科奇·德·納基·波克薩,但他的名字是後來才出現在名單上的。
熱爾戈蘭和德維爾潘是多年的老朋友。當他當年准備將匿名信和光碟交給法官時,他曾在龍多將軍面前炫耀自己是受總理的旨意而辦。熟悉內情的人士說,現在他不再保護他多年的老朋友德維爾潘了。
至於德維爾潘出於何種動機而指使熱爾戈蘭等人炮製此項誣告案的呢?據有關媒體分析,因為時任內政部長的薩科奇是他在通往愛麗舍宮路上最強的競爭對手。
警方從龍多將軍的筆記中還發現多處以縮寫字母「PR」的記載,從上下文分析即為「共和國總統」,也就是希拉克。龍多的記錄中還有「我覺得自己正在完成總統給予的使命」等詞句。7月的筆記中寫道:「風險:PR可能被牽連」、「如暴露,我們(PR和DV)就完了」(註:DV即德維爾潘)。
龍多在2007年6月11日被法官傳訊時還指出,德維爾潘曾向他提起他接到共和國總統的「指示」,將軍因此覺得這是「總統交給他一個任務」。
以上這些材料顯示,這樁震驚法國的誣告案的幕後主使可能就是前任總理德維爾潘、甚至是前任總統希拉克。對此,德維爾潘和希拉克本人是如何應對的呢?可想而知,他們都是斷然予以否認。
德維爾潘曾於2006年12月21日以「普通證人」的身份被上述兩位法官傳訊。他當時否認自己與該案有任何關系,他也強調希拉克總統與該案無任何關系。
今年 7月5日,負責調查「清泉」案的兩名預審法官讓-馬利·杜伊和亨利·蓬斯由一名檢察官和兩名警官陪同,前往前總理德維爾潘在巴黎17區的住所,對他的住宅進行了6個多小時的搜查。當日,德維爾潘外出度假。
前總理德維爾潘發表公告,揭露在「清泉案」中無理對其進行指責,他希望現在能夠擁有受律師協助證人的地位,為自己進行辯護。公告指出,「德維爾潘非常不幸地從報上得知對他的無理指控,而作為本案的簡單證人,他不能有效地為自己辯護,因為不可能了解案情。」他重申「沒有試圖調查或者誹謗涉及本案的任何一位政治人物。」 德維爾潘還表示,為了脫離這種令人無法忍受的境地,他「現在希望擁有受律師協助證人的地位,能夠像所有公民一樣享有為自己辯護的權利,讓事實說話。」
7月6日,兩位法官又在巴黎市16區克萊貝爾(KLEBER)大道的一個屬於外交部的建築內搜查了前總理德維爾潘的一個辦公室,他自2007年5月以來在此有一個辦公室。這一次德維爾潘本人在場,他於6日晚緊急趕回巴黎,搜查歷時6個多小時。德維爾潘於當晚9時左右離去,他向記者宣布:「諸位可以想像得到,我剛才經歷了一段不愉快的時刻,但我知道真相將大白。」
德維爾潘還在《東部共和國報》刊出的一篇采訪文章中宣稱:「我從未要求任何人調查政治人物,更不可能損害他們。」他還宣布:「我鄭重否認曾主動向范魯因貝克法官和伊馬德·拉烏德採取任何行動,而且我從未與拉烏德會面。」
7月10日,德維爾潘自己宣布他將被法官傳訊。7月27日,德維爾潘在巴黎接受偵辦「清泉」案的法官傳訊。他在傳訊結束後向媒體重申,自己從未要求對特定的法國政治人物進行調查,也沒有參與「任何政治陰謀」。德維爾潘一直強調,他下令調查「清泉」案是為了保護國家利益,而不是出於個人政治目的。傳訊之後,法官決定,將以「誹謗同謀」等罪名針對前總理德維爾潘進行司法調查。而根據法國司法傳統,只有掌握一定證據後才會針對某人展開司法調查。
與前總理德維爾潘頻頻受到法官傳訊和調查不同,盡管已被牽扯進此案,但到目前為止,前總統希拉克並沒有因此案而受到傳訊和調查。希拉克的律師證實,希拉克不會到負責「清泉案」的法官面前受審,因為這樁案件涉及他任總統的那段時期。他援引憲法第67條款稱,希拉克「是前總統,因此必須像在所有民主國家那樣,對他進行保護。」這個條款保障他在面對總統任期內的案件指控時「終身享有豁免權」。
以上是迄今為止「清泉」案的進展情況。這一震驚法國的誣陷案究竟何時能塵埃落定,將真相大白於天下,人們正拭目以待。在關注案件真相的同時,人們自然也會關心:作為這起誣告事件的受害人之一,現任總統薩科奇的態度又是如何呢?7月10日,薩科奇總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將不會撤銷他在「清泉」案中的控訴。薩科奇說,在刑法方面,「司法行動不會因原告撤銷控告而停止」。另外他拒絕對「原告同時是共和國總統的這樁案子作出任何評論」。
㈡ 基督山伯爵
故事簡介
《基督山伯爵》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19世紀一位名叫埃德蒙唐代斯的大副在即將當上船長之時,受同船的會計丹格拉爾以及愛侶梅色苔絲的哥哥菲爾南的嫉妒和陷害,在他與愛侶的婚禮上被抓去審判,而由於假公濟私的維爾福接手了這樁案子,唐代斯被判處了十幾年的徒刑。但蒼天有眼,唐代斯遇到了一位囚徒神父,也是這位神父讓唐代斯獲得重生,擁有了智慧與財富。於是唐代斯改名為水手山巴,對於當初的滴水之恩,他如今以湧泉相報,之後他又改名為基督山伯爵開始了他十幾年來夢寐以求的復仇計劃。復仇之路當然是無比的坦順,所有的罪人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基督山伯爵是一個我非常喜歡的人物,他非常的敢愛敢恨、豪爽氣派,也聰慧過人,由於飽經滄桑,他對任何事都格外的執著。基督山伯爵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完美的形象,但他並不是憑空捏造的,他蘊藏了部分作者的寫照。作者大仲馬是一個非常豪爽的人,他在基督山城堡連續幾年每日宴請賓客,高朋滿座;其中許多人,大仲馬連姓名都不知道,可見他的氣派,比起基督山伯爵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基督山城堡門廳的正位,堂而皇之地放著一尊大仲馬的半身像,還配上一條座右銘「我愛愛我的人。」由此可見,基督山伯爵的敢愛敢恨、豪爽氣派是遺傳了大仲馬。其實這條座右銘,大仲馬只講了半句,基督山伯爵這個人物才體現了完整的意思。那就是「我愛愛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別人如何對待我,我就如何對待他。這樣既公平,也符合情感上的平衡。但其實真要做到這一點也不容易。我在很多時候就會非常的優柔寡斷,不知所措,而不像基督山伯爵那樣敢於決斷。或許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我愛愛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
《基督山伯爵》更多的是揭露當時社會的暗無天日、慘無人道。唐代斯的悲慘遭遇足可以說明這一切。丹格拉爾、菲爾南、維爾福三人的飛黃騰達也證明了這一點,但事實不僅僅是如此,金錢、名譽對人性的毀滅超乎了我的想像。且看維爾福一家,維爾福先生自私自利,為了名譽、前途不惜違背自己的父親,為了金錢,他憑靠著他法官的身份不知出賣陷害了多少人;維爾福夫人貪戀金錢,為了一份價值可觀的遺產,她不惜毒死四個人,其中有她的父母和女兒。由此可見人性的卑劣啊!相比19世紀,如今金錢的地位似乎越來越高,那麼人性的毀滅也越來越深嗎?也許事實確實如此,我之前的不敢相信只是由於我的無知,我的不諳世事,但真相不容狡辯,人就是如此的不堪一擊。但有黑自然也有白,莫雷爾一家就是不被金錢所吞噬的好人,最後金錢卻不請自來。而維爾福夫人最後卻落個兩手空空,這就是事與願違吧,老天還是有眼睛的。在看完了整本書後,觸動我最深的一句話就是:「在上帝垂顧,為人類揭開未來之前,人類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這兩個詞語中:這就是」等待」和」希望」。」耐心的等待加之希望帶來的動力,必然能迎來黎明的曙光。基督山伯爵也正是靠著這兩個詞度過了他最艱辛困苦的歲月。「等待」和「希望」就是我在大仲馬智慧的火花中學到的兩個詞。我也希望我能像我所崇拜的基督山伯爵一樣,用這兩個詞達到我的人生目標。
㈢ 求法國清泉案始末
2004年5月和6月期間,正在偵辦1991年法國對台軍售傭金案的法官范魯因貝克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指控法國一批政經人士收受了對台軍售傭金,並透過盧森堡「清泉」金融公司的秘密賬戶入賬。信中還提供了這些秘密賬戶的名單,名單涉及法國左、右黨派和經濟界的一些重要人物,其中包括數位當今政壇要人,尤其是時任內政部長、現已成為法國總統的薩科奇。
事發後,經過法國有關機構的調查,認定名單是「捏造」的。薩科奇等人隨後以「誹謗」罪名向司法機關起訴,要求就此案進行調查。
調查表明,歐洲航空及國防工業集團(EADS)前副總裁讓-路易.熱爾戈蘭是這起事件的始作俑者,是他將這些匿名信轉交給法官范魯因貝克的。但他事後一直宣稱自己與這些匿名信無關,並在法官面前強調,他深信在該案中「與他有過接觸的政治人物,絕對沒有抹黑他人的企圖」。
2006年6月,熱爾戈蘭終於承認自己是匿名信作者。他還供出歐洲航空及國防工業集團的前高級管理人員伊馬德.拉烏德是偽造名單的人。後者予以否認,反而指控熱爾戈蘭是偽造者。因此熱爾戈蘭被控「誣告、偽造和使用偽造文書、收受背信贓物以及盜竊」罪名。拉烏德則被控「偽造和使用偽造文書」的罪名。
秘密調查:情報將軍受命介入
「清泉」案的另一關鍵人物是當年法國國防部顧問菲利普.龍多將軍,此人是當時法國高層情報部門的負責人。「清泉」案事發後,正當有關法官秘密接見了揭發人,並開始獨自辦案的時候,龍多將軍被尚未擔任總理、還是外交部長的德維爾潘召見,後者讓他秘密調查名單事件,並向自己「單線匯報」。
龍多將軍的頂頭上司是當時擔任國防部長、現任內政、海外事務及地方行政事務部長的阿利奧-馬里夫人。龍多將軍宣稱他曾於2004年5月將此案情況向當時的國防部長阿利奧-馬里夫人匯報,但阿利奧-馬里夫人對此予以否認。她於2006年4月和同年11月先後向媒體和傳訊她的法官宣稱,她是透過新聞報道才知道這個假名單案的。但龍多將軍7月4日向法官宣稱,他曾於2004年5月26日和7月6日把兩份文件交給阿利奧-馬里夫人當時的辦公室主任菲利普.莫爾朗,內容是熱爾戈蘭曾與范魯因貝克法官會晤,亦即他把一封匿名信交給了法官。對此阿利奧-馬里夫人表示「事情很奇怪而且矛盾」,她指出,這與龍多將軍以前的聲明不符,「他的聲明前後矛盾」。
不過,龍多將軍的一項舉動對於此案真相的調查具有關鍵的作用,這就是:他在受命調查此案的過程中,曾將調查過程用筆記的形式在電腦中記錄下來。後來,他將電腦中的記錄材料全部刪除了,並且聲稱這是受德維爾潘的指使而為。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在他東窗事發被警方抄家的時候,警方的電腦專家復原了龍多將軍電腦中被刪除的檔案。辦案的電腦專家對他的電腦進行司法鑒定後,復原了電腦中被刪除的檔案,並於今年6月27日提出一個鑒定報告。根據這些電腦上的記載,兩名預審法官掌握了龍多將軍有關此案的一些重要的文件。也正是根據這些記載,此案的幕後主使人漸漸地浮出了水面。
迷霧重重:誰是真正的幕後主使?
在龍多將軍2004年5月26日的電腦筆記中記載:「2004年5月4日,我與讓-路易.熱爾戈蘭會面時得知:他在8天前接到了德維爾潘的指令,他決定向范魯因貝克法官說名單的事。」「熱爾戈蘭5月19日與德維爾潘會談時,德維爾潘顯得興高采烈,但同時他又擔心,他不希望名字出現。」
在2004年6月30日的一段筆記中,龍多將軍提供了更多的細節:「據伊馬德.拉烏德的消息,熱爾戈蘭接到了德維爾潘的指令,就是『告發薩科奇』,指令本身來自共和國總統(希拉克)。」
龍多將軍在今年6月26日和7月4日的兩次傳訊中證實了這些復原的筆記內容。並向法官宣稱:他是在徵得前總理德維爾潘的同意之後,銷毀自己這些筆記的。
6月26日,龍多將軍以「需要律師協助應訊的證人」的身份被負責調查這起案子的兩位法官讓-馬利.杜伊和亨利.蓬斯傳訊了大約11個小時。兩位法官想要了解當時擔任外長的德維爾潘在該案中的確切角色。傳訊中,龍多宣稱他是受到德維爾潘的指令介入「清泉」案調查的。後來,他向德維爾潘總理匯報,薩科奇進入名單,十有八九是受到誣陷,但仍接到繼續調查的命令。龍多將軍還聲稱,從2004年1月9日接到德維爾潘的指令起,他就發現該案的發展出現了政治態勢,他對這個陰謀和德維爾潘要求他核實名單一事提出了疑問。他說:「我對德維爾潘扮演的角色提出了疑問。」
龍多將軍還提到2004年7月19日曾與德維爾潘會面,他說:「對德維爾潘來說,清泉公司的名單大概有一些真實的部分,但我看出他有一絲擔憂,因為他要求我轉告熱爾戈蘭不要再有動作了,要休息休息,並停止干預此案。這時我才重新意識到必須保護德維爾潘和在他上面的共和國總統。德維爾潘也意識到了,因為他曾挖苦地說:『如果我們的名字出現,總統和我都要爆掉。』」
之後,法官傳訊了熱爾戈蘭和拉烏德,目的是讓兩人確認龍多將軍的上述筆記內容。兩位法官首先詢問了熱爾戈蘭有關2004年1月9日他參加的一次會議的情況,當時在場的還有龍多將軍和德維爾潘。熱爾戈蘭證實當時擔任外長的德維爾潘曾要求龍多將軍提供一份有關該案的報告,他還特別要求龍多將軍核實「清泉」公司的名單,並強調這是希拉克總統的指令。根據龍多將軍的筆記,在這次會議上提到了薩科奇的名字和他的完整的姓氏——尼古拉.薩科奇.德.納基.波克薩,但他的名字是後來才出現在名單上的。
熱爾戈蘭和德維爾潘是多年的老朋友。當他當年准備將匿名信和光碟交給法官時,他曾在龍多將軍面前炫耀自己是受總理的旨意而辦。熟悉內情的人士說,現在他不再保護他多年的老朋友德維爾潘了。
至於德維爾潘出於何種動機而指使熱爾戈蘭等人炮製此項誣告案的呢?據有關媒體分析,因為時任內政部長的薩科奇是他在通往愛麗舍宮路上最強的競爭對手。
警方從龍多將軍的筆記中還發現多處以縮寫字母「PR」的記載,從上下文分析即為「共和國總統」,也就是希拉克。龍多的記錄中還有「我覺得自己正在完成總統給予的使命」等詞句。7月的筆記中寫道:「風險:PR可能被牽連」、「如暴露,我們(PR和DV)就完了」(註:DV即德維爾潘)。
龍多在2007年6月11日被法官傳訊時還指出,德維爾潘曾向他提起他接到共和國總統的「指示」,將軍因此覺得這是「總統交給他一個任務」。
以上這些材料顯示,這樁震驚法國的誣告案的幕後主使可能就是前任總理德維爾潘、甚至是前任總統希拉克。對此,德維爾潘和希拉克本人是如何應對的呢?可想而知,他們都是斷然予以否認。
德維爾潘曾於2006年12月21日以「普通證人」的身份被上述兩位法官傳訊。他當時否認自己與該案有任何關系,他也強調希拉克總統與該案無任何關系。
今年 7月5日,負責調查「清泉」案的兩名預審法官讓-馬利.杜伊和亨利.蓬斯由一名檢察官和兩名警官陪同,前往前總理德維爾潘在巴黎17區的住所,對他的住宅進行了6個多小時的搜查。當日,德維爾潘外出度假。
前總理德維爾潘發表公告,揭露在「清泉案」中無理對其進行指責,他希望現在能夠擁有受律師協助證人的地位,為自己進行辯護。公告指出,「德維爾潘非常不幸地從報上得知對他的無理指控,而作為本案的簡單證人,他不能有效地為自己辯護,因為不可能了解案情。」他重申「沒有試圖調查或者誹謗涉及本案的任何一位政治人物。」 德維爾潘還表示,為了脫離這種令人無法忍受的境地,他「現在希望擁有受律師協助證人的地位,能夠像所有公民一樣享有為自己辯護的權利,讓事實說話。」
7月6日,兩位法官又在巴黎市16區克萊貝爾(KLEBER)大道的一個屬於外交部的建築內搜查了前總理德維爾潘的一個辦公室,他自2007年5月以來在此有一個辦公室。這一次德維爾潘本人在場,他於6日晚緊急趕回巴黎,搜查歷時6個多小時。德維爾潘於當晚9時左右離去,他向記者宣布:「諸位可以想像得到,我剛才經歷了一段不愉快的時刻,但我知道真相將大白。」
德維爾潘還在《東部共和國報》刊出的一篇采訪文章中宣稱:「我從未要求任何人調查政治人物,更不可能損害他們。」他還宣布:「我鄭重否認曾主動向范魯因貝克法官和伊馬德.拉烏德採取任何行動,而且我從未與拉烏德會面。」
7月10日,德維爾潘自己宣布他將被法官傳訊。7月27日,德維爾潘在巴黎接受偵辦「清泉」案的法官傳訊。他在傳訊結束後向媒體重申,自己從未要求對特定的法國政治人物進行調查,也沒有參與「任何政治陰謀」。德維爾潘一直強調,他下令調查「清泉」案是為了保護國家利益,而不是出於個人政治目的。傳訊之後,法官決定,將以「誹謗同謀」等罪名針對前總理德維爾潘進行司法調查。而根據法國司法傳統,只有掌握一定證據後才會針對某人展開司法調查。
與前總理德維爾潘頻頻受到法官傳訊和調查不同,盡管已被牽扯進此案,但到目前為止,前總統希拉克並沒有因此案而受到傳訊和調查。希拉克的律師證實,希拉克不會到負責「清泉案」的法官面前受審,因為這樁案件涉及他任總統的那段時期。他援引憲法第67條款稱,希拉克「是前總統,因此必須像在所有民主國家那樣,對他進行保護。」這個條款保障他在面對總統任期內的案件指控時「終身享有豁免權」。
以上是迄今為止「清泉」案的進展情況。這一震驚法國的誣陷案究竟何時能塵埃落定,將真相大白於天下,人們正拭目以待。在關注案件真相的同時,人們自然也會關心:作為這起誣告事件的受害人之一,現任總統薩科奇的態度又是如何呢?7月10日,薩科奇總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將不會撤銷他在「清泉」案中的控訴。薩科奇說,在刑法方面,「司法行動不會因原告撤銷控告而停止」。另外他拒絕對「原告同時是共和國總統的這樁案子作出任何評論」。
㈣ 非洲安哥拉
安哥拉
①國名:安哥拉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Angola)
獨立日:11月11日(1975年)
國慶日:11月11日(1975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地由紅、黑兩個平行長方形構成。旗面中間是相互交叉的金色弧形齒輪和砍刀。在弧形齒輪和砍刀之間有一顆金色五角星。黑色是對非洲大陸的頌揚;紅色表示同殖民者進行斗爭的先烈的鮮血。五角星表示國際主義和進步事業,五個角象徵團結、自由、正義、民主與進步。齒輪和砍刀象徵著工農勞動者和軍隊的團結,並表示對早年起來進行武裝斗爭的農民和戰士的紀念。
國徽:呈圓形。圓面為淺藍色,圓周由齒輪和安哥拉的主要農產品玉米、棉花、咖啡及綠枝圖案組成。下方齒輪和綠枝連接處是一本打開的書,象徵教育和文化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書之上為冉冉升起的太陽,象徵這個年輕的國家;太陽光芒中交叉著鋤頭和砍刀,象徵國際主義和人民永遠向前;之上為一顆黃色五角星,寓意同國旗。底端的黃色綬帶上用葡萄牙文寫著「安哥拉共和國」。
國家政要:總統若澤·愛德華多·多斯桑托斯(Jose Eardo Dos Santos),1979年9月起任總統。
自然地理:位於非洲西南部,北鄰剛果、剛果(金),東接尚比亞,南連納米比亞。西瀕大西洋,面積124.6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650公里。全國大部是海拔1000米以上高原,地勢東高西低,大西洋沿岸為平原區。中西部的比那高原的莫科山海拔2620米,為全國最高點,構成全境主要分水嶺。高原西側陡落北寬南窄(240—48公里)的沿海平原,局部形成高達1,000米的懸崖。海岸線平直。河流眾多,呈輻射狀水系,多數是剛果河(扎伊爾河)與贊比西河的上游支流,富水力。主要河流有庫邦戈河、寬扎河、庫內內河和寬多河。北部的剛果河(扎伊爾河是安與剛果金(原扎伊爾)之間的界河。全國大部分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氣候,年降水量750—1,500毫米。 森林約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南部草原廣闊。
人口:1310萬(2001年估計)。主要有奧溫本杜族、姆本杜族等。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居民多數講班圖語。49%的居民信奉天主教、13%的人信奉基督教。其他大部分居民信奉拜物教。
首都:羅安達(Luanda)
簡史:中世紀時期,安哥拉分屬剛果、恩東戈、馬塔姆巴和隆達四個王國。1482年葡萄牙殖民船隊首次抵達安哥拉,1560年侵入恩東戈王國,1576年建立羅安達城,並以此為據點不斷向南部和內地擴張。在1884—1885年的柏林會議上,安哥拉被劃為葡萄牙殖民地,稱葡屬西非洲。1922年葡佔領安哥拉全境。1951年葡將安改為「海外省」,派總督進行統治。50年代中期以後,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簡稱「安人運」)、安哥拉人民解放陣線(簡稱「安解陣」)和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簡稱「安盟」)先後成立。1961年2月4日「安人運」開始進行武裝斗爭。1975年1月15日,上述三個組織同葡政府達成關於安哥拉獨立的《阿沃爾協議》。1月31日安三個組織同葡當局組成過渡政府。不久,「安人運」、「安解陣」、「安盟」之間發生武裝沖突,8月過渡政府解體。葡當局於1975年11月10日宣布「把權力交給安哥拉人民」。11月11日,「安人運」宣布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國,阿戈斯蒂紐·內圖任總統。1976年「安人運」擊潰「安解陣」部隊,並將「安盟」部隊逐出城市。1992年8月,安議會決定將國名改為安哥拉共和國。
政治:現行憲法於1975年11月11日頒布,1978年1月、1980年8月、1991年3月和1992年8月四次修改。憲法規定,實行多黨制。共和國總統經選舉產生,任期五年,可連任。總統兼任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總司令。總統有權公布或廢除法律,宣布戰爭或和平狀態,任免政府部長、軍隊高級將領、省長、總檢察長、最高法院法官等。議會同政府的權力分開。法院和法官有權獨立行使審判權。憲法還規定,安哥拉既不參加任何國際軍事組織,也不允許外國在本國領土上建立軍事基地。1992年8月,議會決定將國名由「安哥拉人民共和國」改為「安哥拉共和國」;「人民議會」改為「國民議會」;各級法院均刪去「人民」字樣。
經濟:礦物資源豐富,盛產石油和鑽石,石油開采居國民經濟重要地位,金剛石、鐵、銅和錳等次之。農業人口約佔90%,可耕地很少開墾,主要農產品有咖啡、劍麻 (兩者均居非洲第二位)、棉花、油棕、玉米等。畜牧業以養牛為主。沿海漁業發達。過去糧食自給有餘,咖啡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但是,曠日持久的內戰使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嚴重受阻,造成近百萬人死亡,近10萬人成為殘疾,農田荒蕪,工業凋敝。工業多屬農、林、牧、漁產品加工,羅安達有較大煉油廠。石油出口居首位,咖啡、金剛石、鐵礦石、劍麻、魚類製品、木材等次之;進口車輛、機器、原材料、化工產品、消費品等。安哥拉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第二大石油生產國,僅次於奈及利亞。安哥拉的石油主要用於出口,石油出口收入占出口總額的90%。石油生產占安哥拉國內生產總值的45%,國家財政收入的85%至90%來自石油業。
外交:奉行反帝、反殖、和平共處和不結盟的對外政策。
與中國關系:1983年1月12日,安中兩國建交。
政治概況:
安獨立後長期處於內戰狀態。在葡萄牙、美國和前蘇聯的推動下,安政府與安盟經過六輪談判,於1991年5月31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簽署了《比塞斯和平協議》。協議生效後,雙方基本遵守停火。1992年9月29-30日,安舉行首次多黨制大選。安人運獲議會選舉勝利並在總統選舉中領先。安盟拒絕接受大選結果,安重新陷入內戰。1994年11月20日,安政府與安盟簽署《盧薩卡和平協議》,重新開始實施和平進程。1998年底,由於安盟拒不履行和平協議,內戰再次爆發,和平進程夭折。2000年4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強化對安盟制裁的決議。2002年2月22日,安盟主席薩文比在戰斗中被政府軍擊斃,和平進程出現重大轉機。3月13日,安政府停止軍事進攻。4月4日,安政府與安盟正式簽署停火協議,多斯桑托斯總統宣布內戰結束。8月,安盟完成非軍事化,5000名安盟軍人被編入安武裝部隊。12月初,安總統任命前內政部長南多為總理,並陸續任命一批安盟人士擔任省長、部長和駐外大使。同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全面解除對安盟的制裁。至此安哥拉和平進程取得決定性不可逆轉的勝利,真正實現了人民盼望已久的和平。安哥拉從此掀開歷史新的一頁,走上和平重建道路。
憲法:現行憲法於1975年11月11日頒布並先後四次修改。憲法規定:安的首要目標是消除殖民主義遺留的影響,建立一個繁榮、民主和沒有剝削的國家。實行多黨制;共和國總統經選舉產生,任期5年,可連任;總統兼任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總司令,有權公布或廢除法律,宣布戰爭或和平狀態,任免政府部長、軍隊高級將領、省長、總檢察長、最高法院法官等。憲法還規定,安不參加任何國際軍事組織,也不允許外國在本國領土上建立軍事基地。
議會:安哥拉國民議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和立法機構。職能:修改憲法,批准、修改或取消法律;審批國民議會常務委員會的立法工作;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監督國家和政府機關的工作;批准國民經濟計劃和國家預算並監督執行;批准大赦;宣布戒嚴和緊急狀態法,以及授權總統宣布戰爭或和平狀態。每屆任期5年,每年舉行兩次例會。
本屆議會於1992年11月根據多黨選舉結果組成。目前,在220個議員席位中,安人運佔129席,安盟70席,其它21個議席分屬另外10個政黨。現任議長:羅伯托安東尼奧德阿爾梅達(Roberto Antonio de Almeida),安人運議員,1996年當選。
政府:安哥拉現任民族團結和解政府成立於1997年4月11日,並於2002年12月5日再次改組。改組後重新設立總理職位,共設29個部,總統為國家元首兼政府首腦。
總理和各部部長名單如下:
總理費爾南多多斯桑托斯南多(Fernando dos Santos「Nando」)
總理助理部長阿吉納爾多雅伊梅(Aguinaldo Jaime)
國防部長昆迪帕亞馬(Kundy Paihama),
內政部長奧斯瓦爾多范杜嫩(Osvaldo Van-Dúnem)
外交部長若昂米蘭達(Jo?o Miranda),
計劃部長安娜洛倫索(Ana Dias Louren?o, 女)
國土管理部長費爾南多穆特卡(Fernando Muteka)
財政部長若澤德莫賴斯(José de Morais)
石油部長德西德里奧達科斯塔(Desiderio da Costa)
工業部長若阿金杜阿爾特戴維(Joaquim Duarte David)
農業和農村發展部長吉爾貝托布塔盧圖卡塔( Gilberto Buta Lutukata)
漁業部長薩洛芒西林賓比(Salomao Xirimbimbi)
運輸部長安德烈布蘭當(Andre Bran)
貿易部長維多利諾奧西(Victorino Hossi)
衛生部長阿爾貝蒂娜儒利亞(Albertina Júlia,女 )
教育部長安東尼奧布里蒂達席爾瓦(Antonio Burity da Silva)
文化部長博阿文圖拉卡多佐(Boaventura Cardoso)
救濟和社會安置部長若昂庫蘇穆阿(Joao Kussumua)
司法部長保羅蒂吉皮利卡(Paulo Tijipilica)
公共管理、就業和社會保障部長安東尼奧內圖(António Neto)
新聞部長恩德里克內圖( Hendrik Neto)
飯店旅遊部長若熱瓦倫廷(Jorge Valentim)
郵電部長利西尼奧里貝羅(Licinio Ribeiro)
家庭和婦女促進部長坎迪達達席爾瓦(Candida da Silva,女)
老戰士部長佩德羅范杜嫩(Pedro Van-Dúnem)
公共工程部長弗朗西斯科卡爾內羅(Francisco Carneiro)
青年和體育部長若澤巴里卡(José Barrica)
能源和水利部長若澤博特略(José Botelho)
地質礦產部長曼努埃爾阿弗里卡諾(Manuel Africano)
城建與環境部長維爾吉利奧佩雷拉(Virgilio Pereira)
科技部長若昂巴蒂斯塔(Jo?o Baptista)
中央銀行行長阿馬德烏毛利西奧(Amadeu Mauricio)
司法機構: 設有最高法院、軍事法庭、上訴法院和共和國總檢察院。軍事法庭受國防安全委員會直接領導;上訴法院專門受理上訴案件;總檢察院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受總統直接領導;最高法院院長克里斯蒂安諾安德烈(Cristiano André),總檢察長奧古斯托達科斯塔卡爾內羅(Augusto da Costa Carneiro)。
政黨:自1991年起實行多黨制,全國現有126個合法政黨。主要政黨有:
(1)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Movimento Popular de Liberta??o de Angola),簡稱安人運(MPLA),自安獨立後一直為執政黨。1956年12月成立,現有130萬黨員。1990年安人運"三大"決定放棄馬克思列寧主義,將黨改為群眾黨,確定其戰略目標是"民主社會主義",並決定在安實行多黨制。1998年12月,安人運召開"四大",若澤愛德華多多斯桑托斯(總統)再次當選為黨主席。會議還選出新的中央委員會,若昂洛倫索(Joao Lourenco)當選為總書記。
(2)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Uniao Nacional Para Independência Total de Angola),簡稱安盟 ( Unita )。主要反對黨,成立於1966年3月。1967年開始反對葡萄牙殖民統治的武裝斗爭。1975年初同安人運、安解陣和葡當局組成過渡政府。安內戰爆發後,轉移到農村和叢林山區,開展反對安人運政府的游擊活動。1991年與安政府簽署《比塞斯和平協議》。1992年注冊成為合法政黨並參加當年的大選。1994年與政府簽署《盧薩卡議定書》。1998年9月,內部分裂,部分高級成員成立安盟革新委員會,公開反對黨主席薩文比。2002年2月22日,薩文比被政府軍擊斃。現任主席伊扎伊阿斯薩瑪庫瓦(Isaías Samakuva)2003年7月當選。
較有影響的政黨還有:安解陣(FNLA)、社會民主黨(PSD)、民主革新黨(PRD)、安國家民主黨(PNDA)、安民主論壇(FDA)、安國家進步與聯盟民主黨(PDP-ANA)、民主聯盟聯合會(AD-Coligacao)、安青年工人農民聯盟黨(PAJOCA)等。
②過去西方對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稱呼。土耳其名產細山羊毛即稱安哥拉羊毛
㈤ 有關「愛」與「善良」的名言名句
善良的心地,就是黃金。 ——莎士比亞
我願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 貝多芬 陰謀陷害別人的人,自己會首先遭到不幸。 伊索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李煜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蘇武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盧照鄰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白居易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元稹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 ——李商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 ——李商隱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兩情若是久長時,以豈在朝朝暮暮 。 ——秦觀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蘇軾
長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長相知。 ——曹禺
如果一個人沒有能力幫助他所愛的人,最好不要隨便談什麼愛與不愛。當然,幫助不等於愛情,但愛情不能不包括幫助。 ——魯迅
愛情原如樹葉一樣,在人忽視里綠了,在忍耐里露出蓓蕾。 ——何其芳
春天沒有花,人生沒有愛,那還成個什麼世界。 ——郭沫若
真摯而純潔的愛情,一定滲有對心愛的人的勞動和職業的尊重。 ——鄧穎超
愛情是一個不可缺少的、但它只能是推動我們前進的加速器,而不是工作、學習的絆腳石。 ——張志新
人必須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 ——魯迅
只有愛給你解開不死之謎。 ——費爾巴哈
愛情只有當它是自由自在時,才會葉茂花繁。認為愛情是某種義務的思想只能置愛情於死地。只消一句話:你應當愛某個人,就足以使你對這個人恨之入骨。——羅素
愛情不會因為理智而變得淡漠,也不會因為雄心壯志而喪失殆盡。它是第二生命;它滲入靈魂,溫暖著每一條血管,跳動在每一次脈搏之中。 ——艾迪生
愛情是一片熾熱狂迷的痴心,一團無法撲滅的烈火,一種永不滿足的慾望,一分如糖似蜜的喜悅,一陣如痴如醉的瘋狂,一種沒有安寧的勞苦和沒有勞苦的安寧。——理查·德·弗尼維爾
那種用美好的感情和思想使我們升華並賦予我們力量的愛情,才能算是一種高尚的熱情;而使我們自私自利,膽小怯弱,使我們流於盲目本能的下流行為的愛情,應該算是一種邪惡的熱情。——喬治·桑
真正的愛情是專一的,愛情有領域是非常的狹小,它狹到只能容下兩個人生存;如果同時愛上幾個人,那便不能稱做愛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戲。——席勒
美人並不個個可愛;有些只是悅目而醉心。假如見到一個美人就痴情顛倒,這顆心就亂了,永遠定不下來;因為美人多得數不盡,他的愛情就茫茫無歸宿了......——塞萬提斯
愛情的歡樂雖然是甜美無比,但只有在光榮與美德存在的地方才能生存。——古爾內爾
我是幸福的,因為我愛,因為我有愛。——白朗寧
愛情使人心的憧憬升華到至善之境。——但 丁
沒有太陽,花朵不會開放;沒有愛便沒有幸福;沒有婦女也就沒有愛,沒有母親,既不會有詩人,也不會有英雄。——高爾基
愛情是發生在兩個人之間的一種共同的經驗。——卡森·麥卡勒斯
愛是火熱的友情,沉靜的了解,相互信任,共同享受和彼此原諒。愛是不受時間、空間、條件、環境影響的忠實。愛是人們之間取長補短和承認對方的弱點。——安恩·拉德斯
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愛 。 ——雪萊
彼此戀愛,卻不要做愛的系鏈。 ——紀伯倫
愛情之中高尚的成分不亞於溫柔的成分,使人向上的力量不亞於使人萎靡的力量,有時還能激發別的美德。——伏爾泰
當兩人之間有真愛情的時候,是不會考慮到年齡的問題,經濟的條件,相貌的美醜,個子的高矮,等等外在的無關緊要的因素的。假如你們之間存在著這種問題,那你要先問問自己,是否真正在愛才好 。 ——羅蘭
愛情,這不是一顆心去敲打另一顆心,而是兩顆心共同撞擊的火花。——伊薩可夫斯基
"愛"和炭相同。燒起來,得沒法叫它冷卻。——莎士比亞
性愛按其本性來說就是排他的。——恩格斯
戀愛不是慈善事業,所以不能慷慨施捨。——蕭伯納
愛情恥笑了鎖匠。——科 曼
貞操是從豐富的愛情中生出來的資產。——泰戈爾
就是神,在愛情中也難保持聰明。——培 根
戀愛是艱苦的,不能期待它象美夢一樣出來。——拜 倫
愛得愈深,苛求得愈切,所以愛人之間不可能沒有意氣的爭執。——勞倫斯
不能擺脫是人生的苦惱根源之一,戀愛尤其如此。——塞涅卡
永遠不能復合的,往往不是那些在盛怒之下分開的情人,而是那些在友情的基礎上分開的情人。——哈 代
為了失戀而耽誤前程是一生的損失。——荷 麥
愛情是無邪的,神聖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
不是不想愛,不是不去愛,怕只怕,愛也是有中傷害!(汪國真)
有時我們做不了很偉大的事情,但是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一些小事-----南丁格爾-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
你沒找摘的只是春天裡的一朵花,但整個春天還是你的---針對失戀的朋友
愛不是用來思考的,愛需要行動.---吳淡如
沒有婚姻的愛情使你終身遺憾,沒有愛情的婚姻使你天天遺憾.---BBS
人生是花,而愛便是花的蜜——雨果
愛情是生活中的詩歌和太陽——蘇霍姆林斯基
愛情是不見火焰的烈火——卡蒙斯
沒有流露的愛情是神聖的——泰戈爾
人間如果沒有愛,太陽也會死——雨果
忠誠的愛情充滿在我的心裡,我無法估計自己享有的財富——莎士比亞
真的愛情是永不凋謝的——雨果
愛是不知足的。有了幸福,還想極樂園;有了極樂園,還想天堂——雨果
我的靈魂緊緊地依附在你的身上,你的愛情是我生活中的燦爛之光——歌德
抓住幸福的時機,去愛和被愛吧——列夫 托爾斯泰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居易
互敬、互愛、互學、互助、互讓、互諒、互慰、互勉——周恩來
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 —— 羅素
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 —— 周恩來
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 —— 徐特立
我愛我的祖國,愛我的人民,離開了它,離開了他們,我就無法生存,更無法寫作。 —— 巴金
我所謂共和國里的美德,是指愛祖國、也就是愛平等而言。這並不是一種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種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 孟德斯鳩
熱愛祖國,這是一種最純潔、最敏銳、最高尚、最強烈、最溫柔、最有情、最溫存、最嚴酷的感情。一個真正熱愛祖國的人,在各個方面都是一個真正的人。 —— 蘇霍姆林斯基
我是你的,我的祖國!都是你的,我的這心、這靈魂;假如我不愛你,我的祖國,我能愛哪一個人? —— 裴多菲
只有熱愛祖國,痛心祖國所受的嚴重苦難,憎恨敵人,這才給了我們參加斗爭和取得勝利的力量。 —— 阿·托爾斯泰
祖國更重於生命,是我們的母親,我們的土地。 —— 聶魯達
我們波蘭人,當國家遭到奴役的時候,是無權離開自己祖國的。 —— 居里夫人
愛國心再和對敵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來——只有這樣的愛國心才能導向勝利。 —— 奧斯特洛夫斯基
我贊美目前的祖國,更要三倍地贊美它的將來。 —— 馬雅可夫斯基
錦綉河山收拾好,萬民盡作主人翁。 —— 朱德
熱愛自己的祖國是理所當然的事。 —— 海涅
錦城雖樂,不如回故鄉;樂園雖好,非久留之地。歸去來兮。 —— 華羅庚
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誰不屬於自己的祖國那麽他也就不屬於人類。 —— 別林斯基
愛國主義的力量多麽偉大呀!在它面前,人的愛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麽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甚麽呢! —— 車爾尼雪夫斯基
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有國界。 —— 巴甫洛夫
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話,我就有義務把它獻給祖國。 —— 林耐
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 —— 陸游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 戚繼光
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錢能買的。我的音樂,要獻給祖國,獻給勞動人民大眾,為挽救民族危機服務。 —— 冼星海
我死以後,把我的骨灰送家鄉……把它埋了,上頭種一棵蘋果樹,讓我最後報答家鄉的土地,報答父老鄉親。 —— 彭德懷
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要站在大會上講演或是作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隨時隨地,點點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人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墾植。 —— 傅雷
中國人搞出的理論,首先要為中國人服務。 —— 吳仲華
我們為祖國服務,也不能都採用同一方式,每個人應該按照資稟,各盡所能。 —— 歌德
祖國,我永遠忠於你,為你獻身,用我的琴聲永遠為你歌唱和戰斗。 —— 肖邦
我無論作什麽,始終在想著,只要我的精力允許我的話,我就要首先為我的祖國服務。 —— 巴甫洛夫
為了國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邊為有用的一生,縱然只能效綿薄之力,我也會熱血沸騰。 —— 果戈理
愛是生命的火焰, 沒有它, 一切變成黑夜。-- 羅蘭
愛是純潔的, 愛的內容里, 不能有一點渣滓; 愛是至善至誠的,愛的范圍里, 不能有絲毫私慾。--莎公爵夫人
真誠的愛情的結合是一切結合中最純潔的。--法·盧梭
為著品德而去眷戀一個情人, 總是一件很美的事。--希臘· 柏拉圖
金錢攪在愛情一塊兒, 不是太丑惡了嗎?--法· 巴爾扎克
只有驅遣人以高尚的方式相愛的那種愛神才是美, 才值得頌揚。-- 柏拉圖
愛是絕對沒有模式和規律的, 愛也是不可能說清楚的。 說得清楚的即不是愛, 而只是一種利益的結合。 我從來不相信門當戶對的婚姻會幸福, 更不相信年齡匹配, 學識相似, 男才女貌的姻緣會幸福。 愛應該象一泓清馨的甘水。--美 ·盧森
我的意思並不是說在婚姻問題上可以不考慮社會關系, 我的意思是說自然關系的影響比社會關系的影響要大得多, 它甚至可以決定我們一生的命運, 而且在愛好, 脾氣, 感情和性格方面是如此嚴格地要求雙方相配······這樣一對彼此相配的夫婦是經得起一切可能發生的災難的襲擊的, 當他們一塊兒過著窮苦的日子的時候, 他們比一對佔有全世界的財產的離心離德的夫妻還幸福得多。--法· 盧梭
愛如果為利己而愛, 這個愛就不是真愛, 而是一種欲。 --愛德門
父子兄弟間相愛, 本出於天性, 而要講究利害, 就失去了家庭的溫暖。 夫婦結合, 本出於情愛, 而要以經濟為條件, 就失去了相愛的本意。--希臘 ·蘇格拉底
愛別人, 也被別人愛, 這就是一切, 這就是宇宙的法則. 為了愛, 我們才存在. 有愛慰籍的人, 無懼於任何事物, 任何人。--法·彭沙爾
了解愛情的人往往會因為愛情的升華而堅強了他們向上的意志和進取的精神。--英· 培根
愛情是一位偉大的導師, 教我們重新做人。-法 ·莫里哀
愛情是嘆息吹起的一陣煙; 戀人的眼中有它凈化了的火星;戀人的眼淚是它激起的波濤. 它又是最智慧的瘋狂, 哽喉的苦味, 沁舌的蜜糖。--英·. 莎士比亞
人只有在戀愛里才能顯示個性的閃耀, 才能發揮獨創性。--俄·屠格涅夫
愛, 可以創造奇跡. 喬邁 被摧毀的愛, 一旦重新修建好, 就比原來更宏偉, 更美, 更頑強。--英·莎士比亞
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 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印度 ·泰戈爾
愛情是兩個親密的靈魂在生活及忠實,善良, 美麗事物方面的和諧與默契。--俄 ·別林斯基
愛情就等於……生活, 而生活……是一種責任, 義務, 因此愛情是一種責任。--俄· 岡察洛夫
人人有享受人生幸福的權利, 而獲得愛情就是人生的一種幸福。 --法·司湯達
當人們一旦遇到自己尋找的人時, 心中將會充滿驚訝和喜悅之感. 如果找的時間越長, 越難找, 這種心情就會越激烈。--蒙古·洛岱丹巴
愛情是生命的火花, 友誼的升華, 心靈的吻合. 如果說人類的感情能區分等級, 那麼愛情該是屬於最高的一級。--英 ·莎士比亞
愛是理解的別名。--印度· 泰戈爾
愛情的含義就是共同的追求, 有益的生活和心心相印。--科威特·納索夫
愛一個人意味著什麼呢? 這意味著為他的幸福而高興, 為使他能夠更幸福而去做需要做的一切, 並從這當中得到快樂. 愛情的意義就在於幫助對方提高, 同時也提高自己. 唯有那因為愛而變得思想明澈, 雙手矯健的人才算愛著。--俄· 車爾尼雪夫斯基
愛情激盪著活躍的情緒, 它可以使死亡的心復活, 它可以使沙漠里有人居住, 它可以使愛人的幻影重新顯現…… --法· 大仲馬
要是光明算得人生第一個戀愛對象, 那麼戀愛不就是心的光明嗎? 戀愛是我們第二次的脫胎換骨。--法·巴爾扎克
愛能使偉大的靈魂變得更偉大。--德·席勒
你可曾想到, 失去了愛, 你的生活就離開了軌道. - 法. 拿破崙
地球無愛則猶如墳墓. - 英. 勃朗寧
愛可以戰勝一切. - 瑞士. 希爾泰
當愛神拍你的肩膀時, 就連平日不知詩歌為何物的人, 也會在突然之間變成一位詩人. 幻想的愛情比老實的愛情來得更活躍, 但熱烈的時光是短促的。 - 法· 司湯達
希望被人愛的人, 首先要愛別人, 同時要使自己可愛。 - 美· 富蘭克林
不被任何人愛,是巨大無比的痛苦; 無法愛任何人, 則生猶如死。 - 德· 格林貝克
愛是自然而來的, 不是買得到的. - 美· 朗費羅
起先的冷淡, 將會使以後的戀愛更加熱烈; 她要是向你假意生滇, 那不是因為她討厭你, 而是因為她希望你更加愛她. - 英. 莎士比亞
一切真摯的愛, 是建築在尊敬上面的。 - 白金汗
單憑美貌而獲得的愛, 那愛情是非常脆弱的。 - 裏海爾
愛情不僅不能買賣, 而且金錢是必然會扼殺愛情的。 - 法· 盧梭
愛情是不能定做的。 - 法· 巴爾扎克
幻想的愛情比老實的愛情來得更活躍, 但熱烈的時光是短促的。 - 法· 司湯達
希望被人愛的人, 首先要愛別人, 同時要使自己可愛。 - 美· 富蘭克林
不被任何人愛,是巨大無比的痛苦; 無法愛任何人, 則生猶如死。 - 德· 格林貝克
㈥ 馬德·路德·金有哪些貢獻
姓 名:馬丁·路德
國 籍:德國
生卒年:公元1483~1546年
出生地:德意志薩克森州埃
斯勒本
歷史評價
16世紀德國宗教改革運動的領袖,路德教派的創始人,為德國的獨立和統一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一生成就
1512年10月12日,路德獲神學博士學位,並被任命為維登堡修道院副院長及維登堡大學神學教授。1515年,32歲的路德升任圖林吉亞地區11所修道院的區監督。
這一時期,馬丁·路德深入研究聖經,對基督教神學中聖保羅的學說反復體認,逐步確立了「因信稱義」的宗教學說。當時居於主流和統治地位的天主教學說認為教會是人與上帝進行交往的媒介者,人的靈魂能獲得上帝的拯救必須通過教會的幫助。路德認為人的獲救只須依靠個人的信仰,無須外在的善功及教會的權威。這一學說一反天主教的救贖理論,否定了教會和僧侶階層對社會的統治權。
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在維登堡教堂門前張貼《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即《九十五條論綱》,譴責羅馬天主教會兜售「贖罪符」的卑劣行徑,公開要求辯論贖罪券問題,正式點燃宗教改革的熊熊烈火。
馬丁·路德此舉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因為路德所涉及的贖罪券問題,是當時西歐各國人民十分關注的問題,也是羅馬教廷十分敏感的問題。中世紀天主教把發行贖罪券作為搜刮民膏,聚斂財富,控制西歐各國人民的手段,宣稱贖罪券是上帝的代理人教皇贖罪權力的體現。因此,對於贖罪券的攻擊或斥責,不僅直接影響到教廷的財政收入,而且必然威脅到羅馬教皇在西歐至高無上的統治權和天主教的救贖制度。
馬丁·路德所撰寫的《論綱》本意在於引發一場辯論,《論綱》客觀上確實反映了當時的西歐各國由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時期民族意識的覺醒,適應了各階層要求民族獨立統一,改革教會,改革社會的願望。農民、平民把路德的反教會號召看成是與一切壓迫者時機,開始舉行各種暴動。那些素來與羅馬教會有矛盾的諸侯和市民,也捲入到反教會的浪潮中來了。馬丁·路德頓時成為民族大團結的核心和代表;95條論綱成為團結社會各階層共同戰斗的綱領。原來用拉丁文寫的論綱被人譯成德文,爭相傳抄,不脛而走,在一月之內迅速傳遍德國和西歐各國。
1520年,路德發表了被稱之為宗教改革三大論著的《致德意志貴族公開書》、《教會被囚於巴比倫》和《基督徒的自由》。更是喚起民眾摧毀羅馬教廷神權統治的有力思想武器。
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貴族公開書》中,洋溢著強烈的民族感情,對羅馬教廷對德意志的專橫和掠奪表現出憤忿之情,呼籲世俗君主起而領導宗教改革,建立不受羅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會。馬丁·路德所呼籲的這些內容實際上是要使德意志民族從政治上、經濟上、思想上擺脫羅馬教廷的控制。馬丁·路德在這篇文章中,提出「人人皆僧侶」的原則,認為凡經洗禮的人都可擔任教皇、主教、神甫,有信仰的人在上帝面前享有平等的權利和地位,否認自認高人一等的僧侶階層。
《教會被囚於巴比倫》一文對中世紀天主教的聖禮制度提出了不滿和斥責。聖禮制度和教士特權是羅馬天主教會賴以存在的基礎。馬丁·路德對聖禮制度和教士特權的否定,直接導致對以羅馬教皇為首的神權政治的否定。文中認為,聖禮是基督借有形之物賜無形之恩,天主教所規定的七種聖禮,即洗禮、聖餐、懺悔、虔誠、婚姻、授職、臨終膏油中,只有洗禮和聖餐可稱之為聖禮。聖餐並非如天主教所解釋的是獻祭和善功,聖餐是以信仰領受上帝的恩典;但羅馬教廷把聖禮變成束縛基督徒的鎖鏈和囚禁教會的巴比倫。當時許多反對馬丁·路德的天主教徒讀到此文後開始倒戈支持他。這篇戰斗檄文可以說是從內部直接擊垮了天主教會。所以,許多教會中人在讀到這篇文章之後,都不禁感慨教會的分裂已經是不可避免。
馬丁·路德先後將聖經的舊約、新約從希臘文、希伯來文譯成了德文,並於1543年問世。德國大詩人海涅認為,馬丁·路德對聖經的翻譯創造了德語。路德直接從沒有經後人篡改的希伯萊文和希臘文《聖經》為原本,並把它譯成一種由他字斟句酌的可由人們通用的版本。據說,馬丁·路德常常為一個恰當的字眼費去了數星期的時間。聖經的翻譯是德國思想文化史上一件大事,這一譯本首先擴大了聖經的傳播范圍,使普通民眾可以閱讀,為人們提供了對抗教廷的思想武器;再者德語版的聖經賦予分裂的德國一種統一的語言範式。這種語言上的統一無形中成為聯系德意志各邦的紐帶。
馬丁·路德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席捲歐洲,永久性地結束了羅馬天主教會對於西歐的超國家封建神權統治。路德的宗教改革學說為新興資產階級提供了革命的思想武器。路德就是這樣成為一位曾經震撼了歐洲的歷史人物,並成為歷代神學家、史學家和政治思想家探討的對象。
生活速寫
1483年11月10日,路德誕生於德意志薩克森州埃斯勒本一個祖輩務農的家庭。後全家遷居曼斯菲爾德,這里是當時的采礦中心。父親漢斯·路德為一名礦工,靠租用領主三座小熔鐵爐起家。經過十幾年的奮斗,路德家庭逐漸成為殷實之家。父親開始自辦熔爐雇傭工人,後來成為村議會議員,躋身於市民階級的行列。
在父母嚴格的宗教教育下,路德從小接受了傳統的基督教信念。1505年7月17日,馬丁·路德違背了父親讓他學習法律的願望,棄絕俗世紅塵,遁入愛爾福特聖奧古斯丁修道院當修士,開始宗教生涯。
路德在早期與教會的斗爭中,表現得非常激烈和徹底,雖然在日後他與世俗的諸侯,和羅馬教廷都有所妥協。
1520年上半年,路德提出用暴力反抗羅馬教廷的設想。他在給朋友的信里說:「如果您正確地了解福音,就不要熱衷於想像福音事業能夠沒有騷亂、攻擊和暴亂而前進。你不能總是鑄劍成筆,也不能總是化干戈為玉帛。上帝之道就是一把劍,就是戰爭、破壞、攻擊、毀滅和毒葯。」
1521年,教皇正式簽署譴責路德為異端的訓令,羅列了馬丁·路德的41條罪狀,限期60天承認錯誤。12月10日,路德當眾燒毀教皇令,幾百名圍觀者圍著火堆高唱贊主歌,又為被燒的教皇令唱起送葬曲。1525年6月,馬丁·路德在42歲時與一位叛逃的修女波拉結婚。馬丁·路德以這一實際行動來踐行自己宣揚的思想觀念,同時也向中世紀天主教的禁慾主義挑戰。
傳世佳句
�我不承認有任何解釋《聖經》的固定法則。
�教皇須讓我國不再受他們的劫掠,教皇須交還我們的自由、權利、財產、榮譽、身體和靈魂,教皇須讓皇權成為名副其實的皇權。
名人年譜
公元1483年11月10日,路德誕生於德意志薩克森州埃斯勒本。
公元1501年春,馬丁·路德進入當時德意志最著名的愛爾福特大學。
公元1505年7月17日,馬丁·路德違背了父親讓他學習法律的願望,棄絕俗世紅塵,遁入愛爾福特聖奧古斯丁修道院當修士,開始宗教生涯。1507年,路德入愛爾福特修道院,成為奧古斯丁修會的修道僧。
公元1515年,32歲的路德升任圖林吉亞地區11所修道院的區監督。
公元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在維登堡教堂門前張貼《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即《九十五條論綱》,譴責羅馬天主教會兜售「贖罪符」的卑劣行徑,公開要求辯論贖罪券問題。
公元1520年,路德發表了被稱之為宗教改革三大論著的《致德意志貴族公開書》、《教會被囚於巴比倫》和《基督徒的自由》。
公元1546年1月23日,馬丁·路德親赴曼斯菲爾德解決教派糾紛。此時的他已是年邁多病,由於氣候寒冷,2月18日,馬丁·路德長眠於故土,享年63歲。後葬於維登堡大教堂墓地。
㈦ 請問馬來西亞是一夫多妻制嗎
馬來西亞政府提出了新「家庭法案」,取消了要求每個妻子都得到公平待遇的條款,從而降低了組建一夫多妻家庭的門檻。此舉引發馬來西亞對一夫多妻制的熱烈辯論。
馬來西亞媒體近日邀請正反兩派的代表現身說法,向公眾展示多妻的快樂和痛苦。
其中,59歲的莫科塔·薩馬德的多妻家庭可做正面典型。薩馬德是名成功的商人, 被過濾廣告
被過濾廣告
他在13年裡娶了3個老婆。薩馬德把他的愛巢修築在吉隆坡郊區的一個村莊,在那裡,他有好幾套房子,每晚會輪流與一個妻子過夜。當被問到如何能「擺平」3個妻子時,薩馬德透露他的秘訣就是包容與協商。
與薩馬德相反,「亞當」有兩個妻子就痛苦不堪。一位化名「亞當」的45歲男子稱當他娶了與他在某大型金融機構共事的第二個妻子時,同事們都很羨慕,但事實上他付出了巨大代價。「亞當」說:「我的第二個妻子明知我已結婚,仍每天給我帶早餐。後來我不得不對老婆坦白,讓她同意我再娶。但老婆以沉默抗議。我剛娶的第二個妻子一過門就爭權。現在兩個妻子經常鬥嘴,為了多從我這里得到相處的時間,為了自己屋子裡的電視機大點……沒有不吵的。」為了讓兩個妻子感到「公平」,「亞當」本來已和第一個妻子有了3個孩子,現在又不得不和第二個妻子生了3個。現在「亞當」索性能不回家就不回家,眼不見心不煩。
馬來西亞允許穆斯林最多娶4個妻子。條件是第一個妻子同意並證明經濟狀況能夠養得起更多老婆。盡管法律許可,但只有約10%的穆斯林組建了多妻家庭。
㈧ 《冰燈》作者馬德,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游泳的靈感,這個暑假,我報了游泳班,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告訴你這個故事: 以前,因為我是個「旱鴨子」 ,但是我媽媽認為游泳是一種體育鍛煉,所以我媽媽給我報了游泳課。游泳課的第一天,教練教我屏住呼吸。一開始,我被幾口水噎住了,但很快我就能在水下屏住呼吸。教練讓我們拿10秒鍾,我先拿了5秒鍾,然後又拿了15秒。這個時候,因為水很冷,我一直在發抖,覺得整個身體都要散架了。勉強遊了幾次,然後真的不想去了,一想到冰冷的水和教練,我的心就會擔心。這時,父親告訴我,要學會與困難抗爭,不要退縮,要堅強,要成長,要有所作為。第二天,我媽媽把我送到游泳池。雖然我不想,但是我想起了爸爸的話,我會「撲通」一聲勇敢地跳進水裡,冷戰,迎接艱難的挑戰。幾天之內,我就掌握了蛙泳的基本動作。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成功的唯一途徑就是失敗,就像偉大的科學家愛迪生,他在一項發明上進行了8000次實驗,他不認為這是浪費時間,他說」我為什麼要沮喪?這8000個點子都不管用。雖然失敗會帶來精神上的損失,但它是成功的基礎。我們必須用樂觀的角度來面對眼前的失敗和挫折。如果我們有堅強的意志,我們就能成功。
㈨ 中國影響性訴訟2005的作者是誰
《2005中國十大影響性訴訟案件》原文作者:冰山之火
2005中國十大影響性訴訟案件
一, 佘祥林案
簡要案情:11年前,佘祥林因涉嫌殺妻被判有期徒刑15年。2005年其妻突然的出現證明佘案是一起冤假錯案。
公眾意見:輿論影響力巨大的佘祥林案是推動我國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個案。該案引發了我們對偵查權邊界、死刑復核程序、證據規則、「沉默權」、「疑罪從無」等司法制度和司法理念的深刻反思。而隨後加速進行的我國死刑復核程序及刑事訴訟法改革,可能就是佘祥林案發生影響力的初步見證。
專家點評:
江平:這個案子的影響力就像孫志剛案一樣,表明了我們國家對人權保障問題越來越關注。該案暴露了我們制度中的一些缺陷,正視這些缺陷可以促進我們制度的改善,孫志剛案件促成了收容遣送制度的廢除,佘祥林案也加速了對死刑復核制度、死刑案件二審制度的改革。
姜明安:佘祥林案作為影響性訴訟的第一個案件是很有意義的,它的意義不在於案件本身,而是通過該案,引發了我們思考如何平衡司法公正與民意要求,思考整個刑法的原則甚至是法治理念,思考對刑法、刑事訴訟法相關條款修改提議,以及引發我們對疑罪從無、死刑制度的反思。
莫紀宏:該案促使我們反思死刑的功能和死刑適用的范圍。
何海波:這個案件以一種戲劇式的方式揭露了我們刑事追訴制度當中的問題。我認為佘案的意義不僅在於他個人的正義最終的實現,更重要的是制度的完善,而比制度完善更重要的是我們曾經以一種公開、理性的方式來討論我們制度當中的問題,來反思我們制度當中的問題並且加以改進。
甘功仁:通過佘案,我覺得需要反思的問題是我們整個刑事訴訟制度變革的問題,刑事訴訟應該從觀念到制度都進行變革。包括無罪推定原則的貫徹適用問題,證據問題和證據密切相關的口供問題,防止冤假錯案產生機制等問題。
二、中國民間對日索賠案
簡要案情:2005年12月19日,來自山西的原侵華日軍「慰安婦」萬愛花等10名受害者對日訴訟再遇挫折。當天,日本東京高等法院二審判決原告敗訴,駁回她們要求日本政府賠償2億日元並正式謝罪的訴訟請求。理由是「訴訟時效已過」和「個人不能起訴國家」。該案的敗訴成為了中國民間對日訴訟的縮影———十年間,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組織中國律師參與的民間對日索賠訴訟案有25起,主要案件類型有中國「慰安婦」案、中國勞工案、遺留毒氣彈案、南京大屠殺案,這些案件絕大多數都敗訴了,勝訴的很少。
公眾意見:從默默無聞到引起國際廣泛關注,持續十年的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訴訟讓人看到了堅持的力量。通過證據的搜集與公示,讓全世界看到了日本在華所犯下的罪行,讓人時刻警醒戰爭的危害;訴訟把民眾的愛國情緒納入到理性軌道之中;日本友好人士的支持與援助,讓人們看到了部分日本民眾對戰爭罪行的反思,看到了中日友好的希望所在。
專家點評:
於寧:這些案件對我們國內來說,制度層面的影響不是很大,但是觀念影響是巨大的,民間索賠走過的歷程可以看到我國的進步。這些案件具有極強的教育功能和宣傳功能。所以這個案件的意義,可以說超越了訴訟本身的意義。能夠進入「十大」,說明老百姓還是有眼光的。
姜明安:這個案件,可以讓我們以史為鑒,可以讓日本正視這個歷史。但是我們也需要思考一些法律問題,比如時效問題,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對於這種大規模侵犯人權的行為不適用時效制度。
江平:從法律的角度探討這些案件,更有利於爭取日本人民與中國人民之間的理解。諸多法律上的問題應該進行更深入的討論,比如國家賠償與民間索賠的關系,比如時效問題等等。
莫紀宏:我曾經提議能否在中國法院起訴日本政府。可以考慮怎麼樣使我們在保護人權的過程中使我們國民基本人權得到更大范圍的保護,不僅得到我們國內法的保護也要得到國際法的保護,將國內與國際的保護機制結合起來。
三、馬德、韓桂芝、田鳳山連環腐敗案
簡要案情:2005年7月至12月,隨著三位曾在黑龍江省叱吒風雲的政治人物———黑龍江省綏化市原市委書記馬德、黑龍江省政協原主席韓桂芝、國土資源部原部長田鳳山相繼在京受審並被判刑,這一系列驚人的受賄賣官案件終於落下了帷幕。
公眾意見:網民的投票使得馬德、韓桂芝、田鳳山腐敗案入選「2005年十大影響性訴訟」,不僅僅因為該案被媒體稱作「建國以來最大的賣官案」,還在於它反映出我國政府的反腐決心與公眾對於腐敗的痛恨。
專家點評:
江平:這個案子有一個很大的特別,就是賣官,這點性質不同。我認為腐敗至少有三個方面的腐敗是最厲害的腐敗,可以威脅國家的命運前途:其一是賣官;其二是司法腐敗;其三是貪污救濟款、扶貧款。賣官可以列為最厲害最根本的腐敗,這樣的腐敗對一個國家來說是致命性的。
姜明安:這個案子確實令人深思,腐敗的事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遏制,反腐要從制度上進行反思,我認為要遏制腐敗當前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完善選任監督制度,可以考慮在縣鄉一級進行直選,讓老百姓直接監督腐敗;第二,健全責任體系,讓為政者真正負起責任來;第三,必須進行制度建設,要用制度反腐;第四,完善行政程序制度,用程序來防治腐敗。
甘功仁:為什麼他會賣官,還是因為他說了算,權力放在他的口袋裡面,我認為最大的腐敗是用人的腐敗。
四、顧雛軍案
簡要案情:2005年,顧雛軍這位頗有傳奇色彩的民營企業家在事業幾近巔峰時翻身落馬。海信出資9億元成功收購科龍電器。科龍電器從私有資本控股上市企業又重新轉變為國有控股上市企業。
公眾意見:顧案給企業界、學界乃至公眾帶來的震盪令人吃驚。早在2004年,因顧而起的「郎顧之爭」以及隨之而來的「郎張之爭」就引起了關於國有資產流失問題的廣泛討論。顧雛軍的落馬似乎印證了專家對於我國資本市場「先天不足,後天畸形」的判斷。而證監會監管漏洞、獨立董事形同虛設、經濟學界公信力等問題一度成為討論焦點。
專家點評:
江平:該案反映的最根本問題就是我們的公司法和證券法有漏洞。目前公司法和證券法中涉及「資本制度」和「公司治理」的諸多修訂,以及2005年最後一天頒布的《證監會凍結、查封實施辦法》等反映了我國對公司證券制度的逐步反思和完善。
姜明安:顧案凸顯經濟發展的理念問題———經濟發展是以人為本還是以經濟指標為准。企業家犯罪不完全是制度問題,而往往是理念問題。
莫紀宏:該案引發我們思考國有資產如何保護,如何管理。沒有健全的法制和程序,國有資產肯定會有流失的情況。對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最重要的是建立動態、嚴格、有程序性的監管制度。
五、黃靜疑案
簡要案情:兩年前,小學教師黃靜被人發現裸體死於其工作的小學宿舍內,是自然死亡還是被強奸死亡,鑒定結論成為關鍵的證據,然而,不同的鑒定機構對黃靜進行的5次屍檢,出具的6次死亡鑒定,卻每次都給出了完全不同的鑒定結論。黃靜之死成為一樁疑案。
公眾意見:也許我們可以樂觀地估計,隨著司法鑒定改革的推進,曾讓公眾對我國司法鑒定製度產生空前非議的黃靜案很快會水落石出。也許我們還樂觀不起來,因為現實在於,僅僅有較為完善的司法鑒定管理制度仍是遠遠不夠的。
專家點評:
姜明安:制度的設計和對制度的執行都要考慮,建立制度、制定製度的人要從有利於制度執行的角度想問題,司法鑒定的規則應該由人大機關來制定,這件案子也是給了我們一個教訓。
江平:這個案件就算人大常委會再制定一個統一辦法也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因為鑒定結論本身僅僅是證據的一種,並沒有什麼規定要求法官一定要採信某個鑒定結論,鑒定的採納應當由法官來確定,不能說鑒定結論不一樣法官就無法下判了。
甘功仁:我不贊成在全國建立統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即使建立統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在最終決定誰來負有鑒定責任時,是不是可以考慮建立一個復核性的司法鑒定機構。
六、杜寶良巨額罰單案
簡要案情:外地來京打工的杜寶良2005年5月23日收到一張10500元的罰單,同時交通違章記分210分。他被北京市西城區交管部門認定,交通違法105次。杜寶良隨後將交管部門告上法院。但隨後又撤回了訴訟。
公眾意見:「杜寶良案」的出現反映了政府行政執法部門執法理念中服務意識的不足以及程序意識的缺乏。本案發生的直接後果就是導致了北京市交管部門大整頓,使其堪稱「小人物產生大影響」的又一範例。就個案與法治的關系來說,「杜寶良案」的影響還沒有終結,它必將促使有關部門從立法上對這一制度漏洞進行彌補。
專家點評:
姜明安:在執法過程中,一定要看法律的目的、法律的原則和法律的精神。
莫紀宏:案件的關鍵不在於數額,而是105次罰款這一數字。如果交警執法在發現一個人違法時及時通知就不會出現這么多次數了。另一方面也有執法理念的問題,105次罰款是不是都要罰10500元,一張一張罰,實際上法律並沒有這樣規定。
何海波:現有電子眼執法的方式必須改變,解決的途徑是所有的電子眼要通過大眾化的方式公布出來,要堅決廢止用數碼相機偷偷執法的方式。另外,警察要改變工作作風,不能僅僅依靠執法設備,要及時發現違法問題,及時制止,電子警察是幫助執法的,是執法的手段,不能說電子設備是幫助不執法或者可以放任執法行為的,這是不行的。
七、奧拓車撞人案
簡要案情:2004年5月9日20時55分,在北京市菜戶營橋附近,曹志秀夫婦由北向南橫穿主路。劉寰駕駛奧拓車經過,將曹志秀撞死在綠化帶里。2005年12月5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了終審判決,判決劉寰承擔責任共計10.08萬元。
公眾意見:「撞了白撞」還是「撞了不白撞」?關乎有車一族與步行大眾沖突的立法,而引起持續不斷的關注。該案啟示我們———以立法對不同利益進行平衡協調也是一個法治系統工程。
專家點評:
江平:對這個案子的宣傳報道其實並不準確,「撞了白撞」還是「撞了不白撞」的提法,其實忘了兩個前提,第一受害人有沒有過錯,第二司機要不要賠,關鍵要看司機是否盡到了應有的注意責任。籠統說「撞了白撞」與否而沒有正確宣傳法律條款,如果司機確實沒有過錯,那也不是一定要賠,也不符合民法通則規定的公平原則。
姜明安:「撞了白撞」和「撞了不白撞」的說法是媒體為了吸引眼球,有一定的前提條件的。但是新聞仍然抓住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解決法律交鋒中如何平衡當事人的利益,有一些人老說司機是強勢群體,老百姓是弱勢群體,其實強勢、弱勢是相對的。
莫紀宏:這其中實際上是有一個法律原則問題,解釋空間應當更大一些。現在按照舉證責任大小來定責任的承擔,在法律上沒有免除司機絕對責任的條款。如果司機和行為人都沒有違反交通規則,比如說司機為了躲避行人,採取了措施,結果導致司機和行為人都死了,難道讓司機家屬向行為人家屬賠錢嗎?
八、福建農民環境污染侵權案
簡要案情:福建屏南縣村民對屏南縣榕屏化工有限公司提起環境污染侵權訴訟,福建省寧德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害並賠償原告損失。
公眾意見:當公害侵害大眾利益時,法律程序上應當有怎樣的回應才能滿足公眾維權需要?如何在利益多元化的社會中通過法制的進步求解協調、化解利益沖突的理性方式?在更深層面,該案引發人們對於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關系的反思。
專家點評:
江平:這個案子很具有典型意義,也極具現實意義。在環境受到損害的時候,運用司法程序啟動賠償制度,在現階段要廣泛推廣仍具有相當的難度。
姜明安:環境問題涉及到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環境也是一種權利,美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有以環境權提起訴訟的。環境訴訟首先要建立公益訴訟制度。
莫紀宏:該案讓我們知道如何通過訴訟的方法進一步防止環境污染。該案重點在於侵權、集團訴訟問題。農民權益受到損害,可以通過集團訴訟對受害人進行統一賠償。該案還涉及公益訴訟問題,我們既要對受害者提供民事賠償,還要對環境污染問題進行治理,這兩者結合起來才能根本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九、郝勁松因發票狀告鐵路局案
簡要案情:郝勁松因退火車票時,火車站開具的小票是鐵路系統自己印製的收據,不是正規發票,不能報銷而狀告鐵路局。
公眾意見:公益訴訟是正義之士超越一己之利為公益而尋求司法救濟,因其關乎公共利益、挑戰既得利益,從來都是公眾關注熱點。雖然我國目前尚未建立公益訴訟制度,但本案卻是一次有益的嘗試。
專家點評:
江平:郝勁松案主要體現了以私權的訴訟來維護公共利益。我們現在還沒有公共團體來行使公益訴訟的主體權利,民事訴訟法還只是修改,還只是建議,將來消協能不能代表消費者,婦聯能不能代表婦女等等這是另外的問題。實際上,以保護私權的方式提起公益訴訟,達到保護公共利益的目的,是一個很好的手段。
姜明安:公益訴訟的范圍有多大?如果公益訴訟無限制擴大,如果任何人都可以提起公益訴訟,那麼司法資源有限性就會受到挑戰。這需要思考。
甘功仁:該案很有代表性的,其所涉及的類似問題太多了。應該盡快建立公益訴訟制度。
十、通用大宇訴奇瑞公司案
簡要案情:通用大宇因QQ車缺乏獨立開發應有的原創性,且奇瑞並不具備其所自稱的「獨立開發」的時間和技術條件而起訴奇瑞公司。通用大宇和奇瑞公司知識產權糾紛,歷經三年時間,雙方於2005年11月中旬達成最終的和解協議。
公眾意見:通用大宇與奇瑞的糾紛,給我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在融入國際社會的過程中,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需定位於何處才能與我們的大國崛起戰略相匹配?
專家點評:
江平:該案引發的問題很重要,我們應該創立自己獨立的品牌和專有技術等。
莫紀宏:通過該案,應該說要搞民族工業就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這樣我們的民族工業才會有很好的發展。
姜明安:該案反映出了有關知識產權、國家貿易政策制定以及如何遵守國家貿易准則,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如何結合等問題。
江平:中國的法治進程既要有自上而下的推動也要有自下而上的推動,而輿論是自下而上推動最有力的工具。同時,中國的法治進程不僅要有立法的完善,還要有司法實踐理念的更新。而立法的完善常常是由個案訴訟特別是影響性訴訟引發的。這些影響性訴訟會使我們發現立法中存在的缺陷和問題,並在解決這些缺陷和問題過程中,得以完善我們的法治。
姜明安:2005年中國十大影響性訴訟將在中國法治進程中產生影響,這個影響包括五個方面,一是它暴露和凸顯了我國現有法律制度的某些缺陷;二是它引導人們對我國法律制度如何完善進行思考;第三,它可以催生一些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建立;第四,它可能確立一些影響我國法制化進程的原則;第五,它可能形成影響我們法律發展進程的法制理念。
莫紀宏:2005年的十大影響性訴訟案件代表的面比較廣,在全社會關注影響性訴訟過程中,我相信,我們的法律制度會得到不斷的完善和進步。
甘功仁:我覺得「2005年中國十大影響性訴訟」將對我們從紙上的法律變成活生生的法律發生重要的影響,希望每年都搞一次這樣有影響性的訴訟評選。
何海波:訴訟曾經被認為是在封閉的法庭之內解決公民的糾紛問題,現在在公民關注和互聯網誕生的時代,訴訟變成了一種公眾的論壇。影響性訴訟這個評選活動非常有意義,每個入選的案子都代表法治進程中的一個特殊的關懷,所有這些案子連在一起以後就成為濃墨重彩記錄中國法治進程的一部巨著。
謝謝閱讀!
㈩ 馬德的主要作品
《那一盞冰燈》、《窮人的風骨》等被選入中小學《語文》教材,《在安靜中盛享人生的清涼》被選入香港課室輔助教材。作品《最美的眼神》被選用為2003年陝西省中考閱讀材料,《生命中的碧傘紅燈》被選用為2006年江蘇南通中考閱讀材料,《總有一刻,不同尋常》被選用為2007年江蘇揚州中考閱讀材料,《站在煩惱里仰望幸福》被選用為2008年山東濟寧中考閱讀材料,《我願為你收藏一粒鹽》被選用為2011年烏魯木齊中考閱讀材料。
《開始》
嬰兒在產房中的第一聲啼哭,是生命的開始;冰雪在山坡上消融成河,是春天的開始;人與人彼此在凝視中微笑,是溝通的開始;雙方在心裡用尊重握手,是平等的開始;看到口渴難耐的陌生人懂得遞上一瓢水,是愛心的開始;送人玫瑰後,發現手有餘香,是快樂的開始。
退是進的開始,輸是贏的開始;舍棄是得到的開始,贈與是共享的開始;號角是沖鋒的開始,掌聲是榮譽的開始;多愁是詩人的開始,沉思是哲人的開始;偏心是昏聵的開始,獨裁是強權的開始;自足是平庸的開始,貪婪是罪惡的開始;追逐是迷亂的開始,驕奢是腐朽的開始。
每一次開始都昭示著最終的結束,而每一次結束又意味著新的開始。草青了會枯,草枯了還會再青;花開了會謝,會謝了還會再開;雲聚了會散,雲散了還會再聚。不要在開始中期待太久,不要在結束中留戀太多。沒有一勞永逸的開始,也沒有無法拯救的結束。人生中,你需要把握的是,該開始的,要義無返顧的開始;該結束的,要干凈利落地結束。
生命在哭聲中開始,又在哭聲中結束,所不同的是,因為你的奉獻、你的付出、你的愛,你去世後,有許多素不相識的人為你慟哭。這樣的結束,是對開始最完美的回報。家庭在甜蜜中開始,又在幸福中永恆,在這個過程中充滿著雙方的歡笑、體諒、扶持、恩愛,這樣的局面,是對開始最溫暖的饋贈。
《詩經》雲:「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就是說,一件事開始容易,但堅持做到最後卻很難。成就事業的人,不一定占據了最好的開始,卻一定能用心做到最後,就因為這樣的專注和認真,最終走向了成功。可惜,現實生活中,有的人苦心孤詣,為人生設計了一次又一次開始,然而常常因為虎頭蛇尾。最終一次又一次半途而廢。
這個世界,有悄無聲息的開始,有轟轟烈烈的開始,有謹小慎微的開始。有大刀闊斧的開始,有遮遮掩掩的開始,有半推半就的開始,有心懷鬼胎的開始,有光明磊落的開始。人生的每一段路,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不同的人會賦予自己不同的開始方式。這些方式,折射著一個人經營生活的心性、眼界、膽魄、氣度和襟懷。
一粒塵埃,在空氣中凝結,最後生成磅礴的雲雨;一粒沙石,在蚌體內打磨。最後結成昂貴的珍珠。有時候,渺小的開始,可以成就雄壯而宏大的事業;有時候,平凡的開始,可以走出崇高而偉大的人生。
隔著光陰看一朵水花
馬德
水沸騰在哪裡,水花開得最漂亮?
答:飯盒裡。
鋁制的飯盒,放在燒得通紅的爐子上。只見那水花,中間大泡形如牛眼,四周小水泡狀若魚目,都在歡快地跳躍,繼而,一顆,一顆,暢意迸裂。
面已經和好了,開始揪面片。拉得長長的,再一條一條放進去,瞬息便熟了。佐以醬油兩小勺,蔥花少許,便是天底下極可口的美食。美食家貴如蔡瀾先生者,恐怕也是極難吃到的吧。
那一年,在縣城的高中補習,餓得嗷嗷叫。一大群人在宿舍里,圍著一飯盒揪麵皮,瘋搶著吃。
沒吃之前,我趴在宿舍的通鋪上,看那沸水,真是極美極美的。那樣的沸水花,此後,便再難見到了。
好多好東西,都在貧窮的光陰里。
楊絳說,她小時候特別羨慕那些可以躺在床上不斷睡覺的人。直到有一天,她便再也不羨慕了。
「那天,三姐跟我說,她有一個同學的媽媽,一天到晚躺在床上睡覺,但同學的媽媽很痛苦。因為,她是一個病人。」
原來,可以成天躺著的,都是病人啊。
有一個人,也特別喜歡睡懶覺。但,女兒上了高中之後,他就再也沒有賴過床。
原因是,女兒上高中之後開始住宿了。他的家,離學校不遠,每天早上5:30,當學校早操的廣播開始的時候,他便起來,在屋子裡拾拾掇掇做些事。有時候,一早上乾的活,勝過以前一天干過的。
他之所以這樣做,用他的話說就是:我要用這種方式陪著女兒。
人世的好多懶覺,有的人是不願睡的。當然了,你讓他睡他也睡不著。有時候,是因為疼。有時候,是因為疼愛。
常聽人說不知道如何打發時間,那是因為他太有空了。
說這句話的人是黃永玉。他接著來一句:人忙起來,往往什麼都顧不上。他在義大利的翡冷翠(佛羅倫薩)作畫,畫到興起,常常廢寢忘食。每天畫啊畫的,日子過得單調至極,但沒有一天是他討厭的。
與黃永玉相比,相同的是,一樣過著單調的日子;不同的是,我們真把日子過到討厭了。
日子單調不可怕,可怕的是,內心荒涼。
認識一個叫棹帆的「北漂」小夥子,他真是漂啊,像浮萍。因為,在哪個公司,他都扎不下根來。這個地方待三個月,另一個地方待半年,反正哪個單位也待不長。
他說,沒意思,每天的日子都在重復,我需要的是激情。每換一個地方,他總是這樣解釋跳槽的原因。在北京待了六七年,他一直在尋找激情。
激情在哪裡?在喜歡的工作那裡!且不要這么說。眼下最當緊的是,在你找到喜歡做的事情之前,先沉下來,找到那顆歡喜的心。
當官就是好。這是一個朋友的口頭禪。
後來,朋友真的當了官。他發現,他比原來活得更緊張了。一天到晚緊盯著手機,生怕漏掉大領導的電話。剩餘的時間呢,也不閑著,思考著如何與其他的小頭目斗爭或者周旋。活得真是累啊,是心累,這一天到晚的,壓力這么大,是在掙扎啊,他總是這樣感慨。
還是以前好,當個小百姓,雖然被管著,但吃得飽,睡得著,輕松,簡單。那你就放手別幹了,回到從前。我們真心勸他。那哪兒行啊,回是回不去了,這不,手下還有幾十號人可以管著嘛!
這個世界上有的人活得痛苦,有的人是註定要活得痛苦。有的人痛,是沒有辦法逃離;有的人痛,是只願回望不願回去。
《允許自己虛度時光》 2015年5月出版
致心中那根弦越綳越緊的人,致雞血上癮閑不下來的人 。
虛度,不是荒廢,是對緊綳日子的對抗和調和。
生活的坑其實是自己挖的。光陰的泥淖里,多少人,都是自己逗著自己玩。
不想好好活,自然過不好。無論折騰誰,最終,折損的還是自己。 不要苛求在所有的人那裡,都有好的評價。討好了所有的人,就意味著要徹底得罪了自己。
與其要別人看好,不如自己活到好看。
一輩子,忙乎到最後,你會發現,真正的幸福和逍遙,不是擁富貴掌權柄,而是身體沒病,心底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