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查封廠礦

法院查封廠礦

發布時間: 2022-10-09 22:31:53

A.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2021年主要工作

2021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力監督下,最高人民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決議,深入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33602件,審結28720件,制定司法解釋24件,發布指導性案例31個,加強對全國法院審判工作的監督指導;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受理案件3351.6萬件,審結、執結3010.4萬件,結案標的額8.3萬億元。通過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為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一、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認真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依法懲治各類犯罪。各級法院審結一審刑事案件125.6萬件,判處罪犯171.5萬人。八類主要刑事犯罪案件持續處於低位,佔全部刑事案件比重穩步下降,我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嚴懲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犯罪。嚴懲煽動顛覆國家政權、間諜竊密、邪教等犯罪,堅決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對資助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李亨利依法定罪判刑。審結網路傳銷、網路賭博、非法利用信息網路等犯罪案件9.2萬件,維護互聯網安全。嚴懲危害生物安全犯罪,維護國家生物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審結殺人、放火、搶劫等嚴重暴力犯罪案件4.9萬件。會同公安部等出台懲治涉槍涉爆犯罪意見,審結相關案件9984件。審結毒品犯罪案件5.6萬件,嚴厲打擊走私、製造毒品等源頭性犯罪。審結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案件541件。審結襲警犯罪案件4586件。嚴懲暴力傷醫犯罪,保障醫務人員安全和正常醫療秩序,為醫務人員和廣大患者創造良好診療環境。人民法院准確貫徹死刑政策,對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感的犯罪,對殘害婦女兒童、老年人等挑戰法律和倫理底線的犯罪,論罪當判死刑的,依法判處並核准死刑,堅決維護法治權威,堅決捍衛公平正義。
依法維護疫情防控秩序。審結涉疫犯罪案件9653件。對故意隱瞞中高風險地區行程、違規接診發熱患者、偽造售賣核酸檢測報告、「涉疫偷渡」等犯罪嚴懲不貸。會同海關總署等發布打擊海上跨境走私犯罪意見,嚴懲走私凍品犯罪,防範疫情傳播風險。
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健全常態化掃黑除惡機制,防止黑惡勢力「死灰復燃」。加快案件清結,審結涉黑涉惡犯罪案件3409件18360人。推進黑財清底,執行到位財產刑及追繳、沒收違法所得405.7億元,堅決摧毀黑惡勢力經濟基礎。推進專項整治,發出相關司法建議3816份。鞏固整治「村霸」、「沙霸」、「菜霸」、「路霸」等成果,促進基層社會治理。
依法懲治腐敗犯罪。審結貪污賄賂、瀆職等案件2.3萬件2.7萬人,秦光榮、王富玉等14名原中管幹部受到審判,彰顯黨中央正風肅紀、反腐懲惡的堅定決心。落實受賄行賄一起查,依法追繳行賄非法獲利,斬斷「圍獵」腐蝕、權錢交易的利益鏈條。加大職務犯罪贓款贓物追繳力度,實際追繳到位596.6億元。境外不是法外,首次適用刑事缺席審判程序審理程三昌案,裁定沒收外逃人員徐進、張正欣境內外巨額違法所得,對外逃腐敗犯罪分子雖遠必懲,讓其人財兩空。
依法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出台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意見。會同農業農村部等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嚴厲打擊制售偽劣種子、破壞種質資源等危害種業安全違法犯罪。審結亂佔耕地案件7251件,涉及耕地312萬畝,依法懲治農村侵佔耕地犯罪,保護耕地紅線。遼寧、吉林、黑龍江法院嚴懲污染、盜采黑土犯罪。
守好民生安全底線。審結重大責任事故等犯罪案件2031件,維護群眾生產安全。審結危害食品葯品安全犯罪案件6002件,依法嚴懲制售「病豬肉」、「毒草莓」、「毒面膜」等犯罪行為,守護百姓餐桌安全、用葯安全。嚴懲醫保騙保犯罪,依法對幕後組織者和職業騙保人加重懲罰,守好百姓「看病錢」、「救命錢」。審結高空拋物、偷盜窨井蓋等犯罪案件296件,高空拋物致人傷亡犯罪案件大幅度減少,群眾頭頂上、腳底下安全更有保障。審結危險駕駛犯罪案件34.8萬件,維護群眾出行安全。嚴懲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審結相關案件7.9萬件14.9萬人,對「5·09」特大跨境電信網路詐騙案590名被告人判處刑罰。嚴懲「以房養老」、「投資養老」、保健品坑老、兼職刷單、套路貸、校園貸、美容貸等花樣翻新的詐騙犯罪,助力打好反詐人民戰爭,維護群眾財產安全。
維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信息時代,個人信息安全保護變得突出和緊迫。認真貫徹個人信息保護法,嚴懲竊取倒賣身份證、通訊錄、快遞單、微信賬號、患者信息等各類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審結相關案件4098件,同比上升60.2%。依法從嚴懲治行業「內鬼」泄露個人信息。嚴懲利用惡意程序、「釣魚」欺詐等形式非法獲取個人信息,審理「顏值檢測」軟體竊取個人信息案,懲治網路黑灰產業鏈犯罪。嚴懲通過非法侵入監控系統販賣幼兒園、養老院實時監控數據的犯罪分子。對侵犯個人信息、煽動網路暴力侮辱誹謗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出台人臉識別司法解釋,制止濫用人臉識別技術行為,讓公眾不再為自己的「臉面」擔憂。審理人臉識別第一案,明確人臉識別技術應用范圍,守護公眾重要生物識別信息安全。
強化人權司法保障。堅持罪刑法定、疑罪從無、證據裁判,依法宣告511名公訴案件被告人和383名自訴案件被告人無罪,確保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還無罪的人清白。會同司法部完善死刑復核案件法律援助制度,依法保障死刑案件被告人獲得辯護的權利。推動實現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與全國律協召開座談會,健全工作機制,切實保障律師執業權利,充分發揮律師促進公正司法和人權保障的重要作用。律師服務平台為33萬名律師提供在線立案服務244萬件、案件排期避讓提醒40萬次。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糾,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刑事案件2215件。出台國家賠償案件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司法救助4萬人,發放救助金9.2億元。准確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該寬則寬,當嚴則嚴,對挑戰法律權威、挑釁公共秩序、侵犯人民利益的,依法嚴懲不貸。
二、積極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黨中央決策部署到哪裡,司法服務就跟進到哪裡。各級法院審結一審民商事案件1574.6萬件、行政案件29.8萬件,同比分別上升18.3%和12%。
持續服務「六穩」、「六保」。妥善處理因疫情引發的勞資用工、購銷合同、商鋪租賃等糾紛,審結涉疫民商事案件14.2萬件。出台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20條實招硬招,著力解決擠壓生存發展空間、拖欠賬款、超標的查封亂查封等侵害中小微企業權益問題。天津、江蘇、河南、重慶等法院運用「滾動解封」等方式,防止大額資金凍結對中小微企業資金鏈的沖擊。遼寧法院以海事強制令幫助數百家進口冷鏈企業解決清關難題,降低疫情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助推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落實服務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意見,對國企民企、內資外資、大中小微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保護。依法審理涉國資國企案件,助推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服務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加強產權司法保護,再審糾正涉企刑事冤錯案件30件39人,堅決防止把民事責任變為刑事責任,發布17件產權保護典型案例,弘揚契約精神和企業家精神。依法破除對民營企業在投資、市場准入等領域設置的門檻,清理涉民營企業積案。遼寧、吉林、黑龍江、湖北、湖南等法院建立涉企案件生產經營影響評估機制。審結行政許可、行政協議案件2.1萬件,服務深化「放管服」改革。山西、內蒙古、安徽、河南、海南、貴州等法院著力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河北、江西、山東、陝西、甘肅等法院加強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服務法治政府建設。
促進創新驅動發展。審結一審知識產權案件54.1萬件,同比增長16.1%,保護創新、激勵創造。審理涉5G通信、生物醫葯、高端製造等高新技術案件,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和原始創新成果保護。明確職務發明權屬爭議的判斷標准,激勵科研人員創新創造。對科研人員已盡勤勉義務但因技術路線選擇失誤的,合理界定法律責任,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環境。著力破解知識產權維權「舉證難、周期長、賠償低、成本高」等難題。出台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司法解釋,在895件案件中對侵權人判處懲罰性賠償。依法適用行為保全制度,以先行判決和臨時禁令相結合的方式防止損害擴大,不讓權利人贏了官司輸了市場。支持向濫訴者索賠合理開支,對惡意訴訟阻礙創新行為說「不」。我國已經成為審理知識產權案件尤其是專利案件最多的國家,也是審理周期最短的國家之一。知識產權審判在服務創新發展中作用愈來愈顯現。
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司法,審結壟斷案件49件、不正當競爭案件7478件。探索數據權利保護規則,服務數字經濟,促進電子商務發展。審理平台「二選一」、刷單炒信等壟斷和不正當競爭案件,嚴懲妨礙公平競爭、損害群眾利益行為。審理「茶顏悅色」奶茶訴「茶顏觀色」不正當競爭案,對傍名牌等不正當競爭行為予以制裁。明確「青花椒」等「碰瓷式維權」不受保護,對相關訴訟請求予以駁回。
推動市場主體有序退出和有效救治。審結破產案件1.3萬件,涉及債權2.3萬億元,促進企業優勝劣汰和要素資源高效配置。充分發揮破產審判「積極拯救」和「及時出清」功能,同時堅決防止借破產之名逃廢債。配合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企業破產法執法檢查,促進完善破產法律制度。深圳個人破產條例首案裁定生效,讓依法經營、誠實守信的債務人可以從頭再來,個人破產制度實踐邁出重要一步。審結破產重整案件732件,盤活資產1.5萬億元,讓745家困境企業再獲新生,35萬余名員工穩住就業。
促進金融市場健康發展。依法嚴懲金融證券犯罪,審結操縱市場、內幕交易、非法集資、洗錢等犯罪案件1.3萬件。審結金融糾紛案件155.3萬件,依法處理涉供應鏈金融、不良資產處置、私募投資基金等糾紛,有力推動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依法妥善審理康美葯業案,嚴懲證券違法犯罪,支持陷入債務危機企業重整再生。依法否定職業放貸、高利轉貸、變相高息等行為效力,引導民間融資服務實體經濟。北京金融法院建設金融司法大數據研究中心,提出保障「北交所」25條舉措,服務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設。上海金融法院深入推進金融審判專業化,建立金融糾紛法律風險防範報告年度發布機制,服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服務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旗幟鮮明保護革命文物和紅色遺存。河北法院審理長城保護公益訴訟案,一體化保護長城遺跡和歷史、環境風貌。江蘇法院完善大運河司法保護機制,促進河道治理和文化遺產保護。福建法院在世界遺產地、歷史文化街區等設立巡迴法庭,保護文化根脈傳承。貴州法院發出傳統村落司法保護令,守護鄉愁記憶。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審結一審環境資源案件26.5萬件。制定生態環境侵權禁止令、懲罰性賠償等司法解釋。審理綠孔雀預防性保護公益訴訟案,貫徹「保護優先、預防為主」原則。浙江安吉法院「森林法官」守護森林竹海,踐行「兩山」理念。青海三江源、祁連山、青海湖生態法庭聯動,共同守護「中華水塔」。落實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賠償,探索公益訴訟損害賠償專項基金制度,江蘇、江西等法院委託第三方監管,保障生態修復資金專款專用。出台貫徹長江保護法實施意見,守護一江清水、兩岸青山。山東法院與執法機關協同治理油泥砂和落地原油污染,保護黃河三角洲。湖北法院依法保障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結算機構建設,廣東法院審理碳排放權交易結算案,福建法院推行「碳匯」認購等替代性修復方式,依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共同舉辦世界環境司法大會,通過《昆明宣言》,促進凝聚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國際共識。
服務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實施。出台服務北京「兩區」建設意見,北京、天津、河北法院聚焦雄安新區建設、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天津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精準發力,助推京津冀協同發展。完善涉冬奧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及時化解涉京張高鐵項目等糾紛,助力辦好簡約、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法院推進執行跨區聯動、信息全域共享、服務標准協同,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支持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提出建設金融審判創新試驗區等21條舉措。完善落實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司法服務措施。完善支持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司法政策,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出台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意見,重慶、四川法院圍繞知識產權、環境資源、跨域訴訟服務唱好司法協作「雙城記」。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法院精準服務先進製造業、現代農業發展,助推中部地區加快崛起。
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審結一審涉外民商事案件2.1萬件、海事案件1.4萬件。貫徹對外開放基本國策,依法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海南法院審理外籍漁民在我國南海海域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並判令承擔生態修復費用,對我國管轄海域實施有效司法管控。廣西法院高效處理「艾麗肯」號外籍貨船訴前保全案,外方當事人主動將約定的外國仲裁變更為我國法院管轄。隨著我國司法國際公信力日益提升,外國當事人主動選擇中國司法管轄日益增多。聯合國貿法會法規判例庫收錄涉疫情涉外商事海事案件指導意見,收錄我國司法案例已達36件。舉辦海上絲綢之路(泉州)司法合作國際論壇,在山東青島舉辦上合組織國家地方法院大法官論壇,加強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法庭建設,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審結破壞軍事設施、泄露軍事秘密、破壞軍婚等涉軍犯罪案件466件,服務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會同退役軍人事務部推進設立「老兵調解室」,積極開辟退役軍人訴訟綠色通道。推廣河南法院涉軍維權「信陽模式」。軍事法院發揮涉軍維權服務平台作用,維護官兵權益。推進軍事行政審判試點,促進軍政軍民團結。審理侵害英烈名譽榮譽、褻瀆英雄墓碑等案件,讓侮辱烈士的人受到制裁,讓戍邊英雄的豐碑永遠高高聳立。
三、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牢記人民至上,始終把人民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及時高效便捷化解矛盾糾紛,依法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切實實施民法典。民法典頒布實施,讓民事權利保護進入法典時代。適用民法典審理一系列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第一案」。審理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案,保障民生工程順利進行,促進鄰里團結和睦。審理好意同乘減輕責任案,鼓勵互幫互助,增進社會互信。審理多起居住權案,保障困難群眾生活居住需要,駁回「強行啃老」等無理居住權請求。及時簽發人格權侵害禁令,為保護生命健康、名譽榮譽、個人隱私等提供預防和救濟。民法典實施一年多來,走進千家萬戶,進入百姓心田,一個個司法案例讓民法典條文變得更加鮮活起來,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民法典就是人民權利的保障書,就是日常生活的法律網路全書。
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司法斷案弘揚真善美、鞭笞假惡丑。審理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譽榮譽案,堅決維護共和國功勛的尊嚴。審理女童熱心助人致傷案,判決善意助人不擔責。審理小區保安送老人就醫被索賠案,駁回無理賠償請求。審理醫院號販子逃跑摔傷索賠案,判決追趕者無責。審理高鐵霸鋪案,判決對公共場所不文明行為曝光無需擔責。對長期霸佔已售房屋、耍橫抗拒執行的當事人採取強制搬遷措施,決不讓「賴而不決」有機可乘。通過一系列司法判決,鼓勵崇尚英模、鄰里相助、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志願服務、輿論監督,決不向耍橫霸道者讓步,決不遷就縱容惡習陋俗,讓廣大群眾知道法治社會提倡什麼、反對什麼、禁止什麼。
扎牢民生司法保障網。審結涉及教育、就業、醫療、養老、消費、社會保障等案件154萬件,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新就業形態糾紛司法政策,依法治理欠薪問題,加強勞動權益保障。會同中國殘聯發布保護殘疾人典型案例,切實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出台網路消費司法解釋,對直播帶貨、外賣餐飲作出規范,依法保護網路消費者合法權益。依法遏制利用「法拍房」、「借名買房」規避限購,絕不允許通過不當手段影響樓市調控、損害百姓居住權益。
促進家庭文明建設。加強家事審判工作,守護家庭幸福的港灣。審結婚姻家庭案件183.1萬件。堅決反對家庭暴力,依法嚴懲施暴者,會同全國婦聯推動人身安全保護令落地見效,發出保護令3356份,全面加強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加強對老年人的司法保護,對不贍養九旬母親的4個兒子依法判令承擔贍養責任並予以訓誡,加大懲處力度。通過家事審判,維護和弘揚中華民族重視家庭、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完善中國特色少年司法制度,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少年法庭工作辦公室和6個巡迴審判點,全國法院設立2181個少年法庭。深入貫徹未成年人「兩法」,堅持最有利於未成年人原則,確保未成年人依法得到特殊、優先保護。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堅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對未成年人犯罪採用圓桌審判,封存犯罪記錄,預防和減少重新犯罪。落實家庭教育促進法,對一些父母不正確實施家庭教育、怠於履行撫養監護義務、為孩子訂「娃娃親」等行為進行訓誡,發出家庭教育令,對虐待兒童的剝奪監護權。四川法院設立涉訴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站,安徽法院會同婦聯等部門落實留守兒童委託照護責任,增強留守兒童自我保護及家庭保護意識。審理短視頻侵犯兒童個人信息等案件,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行為。各地法院常態化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積極創建法治副校長品牌,開發適合青少年的法治教育課程,防治和懲處校園欺凌行為,陝西法院聯合推出全媒體模擬法庭欄目「紅領巾法學院」,共同營造保護關愛未成年人的良好環境。
維護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合法權益。審結涉港澳台案件2.8萬件,辦理涉港澳台司法協助互助案件8933件,審結涉僑案件4220件。加強與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為港澳同胞在內地就業、創業、生活提供保障。與香港相互認可和執行婚姻家事判決、試點相互認可和協助破產程序。與澳門簽署仲裁程序相互協助保全安排。會同中央台辦建立在線訴調對接,84名台胞擔任調解員,發布維護台胞權益典型案例。舉辦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司法論壇,在甘肅敦煌舉辦中華司法研究論壇,深化中華司法文化研究。
鞏固基本解決執行難成果。圍繞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2019年1號文件貫徹落實情況開展督察,深化執行難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堅持高效公正規範文明執行,全國法院受理執行案件949.3萬件,執結864.2萬件,執行到位金額1.94萬億元。打通查人找物、財產變現、協同聯動、精準懲戒、打擊拒執等方面堵點,使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會同自然資源部提升土地查封處置效率。會同民航局治理限高人員通過「黃牛」違規購票規避執行。會同證監會規范上市公司質押股票凍結。網路查控案件1971萬件,網路拍賣成交432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4.6%和7.4%。開展執行款物集中清理、高效為民執行、涉民營企業積案攻堅等專項行動。執行到位涉民生、涉小微企業、涉10萬元以下小標的案件案款898.4億元。內蒙古、廣西、西藏、青海、寧夏、新疆等法院健全執行聯動機制。我國民事執行制度優越性不斷顯現,手段更加有力,執行工作機制和模式更加健全。
用心化解涉訴信訪。堅持把涉訴信訪工作作為傾聽群眾心聲、解決群眾訴求、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建立覆蓋四級法院的網上申訴信訪平台,暢通群眾訴求表達「直通車」,有訪必錄、有信必錄。集中治理重復信訪,通過領導幹部接訪、律師代理申訴、公開聽證等方式,化解信訪積案3739件,幫助群眾解開「法結」、「心結」。安徽法院351名領導幹部帶頭接訪、包案化解。全國法院涉訴信訪、涉訴進京訪較2019年分別下降2.3%和61.6%。2015年以來涉訴信訪、涉訴進京訪年均下降5.5%和35%。
為人民群眾提供一站式多元解紛服務。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是矛盾糾紛的具體表現。化解這些矛盾,既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和公平正義嚮往的需要,也是促進社會發展的需要。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又會顯現出來。有矛盾就有沖突,甚至是激烈的沖突,不能迴避,不能推諉,要不怕難,要耐得煩,要敢於擔當。人民法院化解以案件形式呈現的矛盾,就是通過司法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重要方式。人民法院不僅要定分止爭,還要為群眾化解糾紛提供多種解決方案,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提供菜單式、集約式、一站式服務,包括調解、仲裁、審判。群眾需要什麼方式就努力提供什麼方式,真正做到方便快捷、訴非對接、線上線下聯動。經過三年多不懈努力,集約集成、在線融合、普惠均等的中國特色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體系全面建成。「菜單式」服務提供多樣化選擇,讓群眾解紛變得及時便捷。與全國總工會、中國僑聯、全國工商聯、銀保監會、中小企業協會等11家單位建立「總對總」在線調解機制,6.3萬個調解組織和26萬名調解員進駐調解平台,豐富了群眾選擇適合渠道解決糾紛的「菜單庫」。覆蓋城鄉的跨域立案網點超過1.3萬個,累計提供跨域立案服務14萬件,90%的申請在30分鍾內響應,把司法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線上線下融合服務讓「正義提速」,顯著降低群眾、企業和國家財政解紛成本。以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平台為總入口,集成在線調解、電子送達、委託鑒定等10個平台,實現在線服務四級法院全覆蓋,群眾打官司從原來的耗時費力變為全流程「掌上辦理」。全國法院2021年在線調解糾紛突破1000萬件,平均每分鍾51件成功化解在訴前,訴前調解案件平均辦理時長17天,比訴訟時間少39天。完善分調裁審機制,全國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全部設立速裁工作室,速裁快審案件871.5萬件,平均審理周期32天,較一審民商事案件縮短43%。設立330個郵政集約送達服務中心,在主要城市基本實現法律文書「次日達」。24小時服務,讓群眾辦理訴訟事務「零時差」。739個法院推出24小時訴訟服務。12368熱線發揮訴訟「總客服」作用,「一號通辦」實質性辦理訴訟事務,日均接聽群眾來電2.1萬件次,幫助解決訴求765.1萬件,群眾滿意度達96%。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等法院「夜間法庭」解決超大城市上班族訴訟不便問題,讓訴訟服務「不打烊」。送法下鄉「零距離」,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人民法院調解平台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8429個人民法庭入駐,43033個基層治理單位對接。寧夏閩寧法庭主動服務東西部扶貧協作,長年紮根移民安置區,與走出大山的群眾共譜「山海情」。四川「石榴籽」調解室、雲南「金花」調解室、西藏「送法進邊境村居」、新疆「冬不拉」調解室、兵團「農牧團場法官工作室」等受到各族群眾歡迎。加強巡迴審判,馬背法庭、車載法庭深入田間地頭、廠礦林區,就地立案、就地調解、就地審判、督促就地履行,「馬錫五審判方式」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活力。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聯動資源最多、在線調解最全、服務對象最廣的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體系,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司法為民之路。

B. 廠礦倒閉以後原廠礦建築物土地歸廠礦還是歸生產隊

你好。所謂的倒閉,並不是法律概念,如果企業屬於法人又達到資不抵債的情形,可以向法院申請破產。土地使用權如果歸屬企業享有,那麼在破產時應列為破產資產,由破產清算組織依法處置。

C. 法院對作偽證是怎樣處理的,

訴訟證據是用來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事實,它是法院判明案件的依據,保障司法公正的基礎。近年來,隨著審判方式改革的深入,當庭質證、認證的廣泛推廣使用,證據在法院審理案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的作用,然而在訴訟中,有關人員卻無視法律捏造事實,有意掩蓋事實真相,向法庭隨意出據偽證。據統計在民事、商事、刑事、行政案件中,偽證佔有25%的。偽證的存在,給當庭質證、認證、當庭審判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嚴重干擾民庭審功能的發揮,影響了公正執法,損害了法律的尊嚴。故此,對其予以探討十分必要,這對確保司法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偽證表現的形式

一是當事人直接造偽證,當事人在法庭上作虛假陳述,編造證據,更有甚者,以偽證造假案,企圖通過訴訟獲得額外利益。

二是拉攏收買證人作偽證。有的當事人為了證明自己的訴訟請求或反駁對方的訴訟請求,以給會一定的錢財為誘餌,拉攏收買證人作偽證。

三是欺騙證人出具偽證。有的當事人採取欺騙、引誘的手段,套取證人證言或採取偷梁換柱,改頭換面,截頭去尾,依需而取捨的手段編造偽證。

四是處於血緣情緣。出具偽證。有的證人和當事人有利害關系,或出於親情友情關系,故意出偽證偏袒一方,這種現象一般往往發生在離婚案件中,比如雙方為多得財產,就讓親屬出具欠款的假證,使辦案人員在審理中難以查清事實。

二、偽證形成原因

當前,偽證在人民法院受理的各類案件中有日益增多的趨勢,而且花樣不斷翻新,使人真假難辯,防不勝防。究其原因主要以下幾個方面。

(一)利益驅動。一些當事人認為做老實人吃虧。為打贏官司,撈回面子,逃避法律責任,獲取額外利益,便挖空心思鑽空子,行方百計造假象,企圖矇混過關,戲弄於法律。以人身傷害賠償為例,原告為獲得更高的賠償金額,往往提交虛假的醫葯單據,如私自改動葯費單據上的金額,改動葯費單據的時間,用他人的報單寫自己的名子或提供不必要的住宿、交通費單據等。

(二)為錢不仁,親情至上。有的人經不起金錢物質引誘,為貪圖蠅頭小利,是非不分,有求必應,出假證、作偽證,臉不紅、心不跳,心安理得。更有甚者,有人為了親情、友情,喪失理智,無視國法。

(三)懾於淫威,擔心報復。一些地痞流氓,在違法或犯罪行為暴露前後,對知情人肆意進行恐嚇威逼,使知情者心有餘悸,怕引火燒身。對辦案人員不敢吐露真情。

(四)極個別執法人員由於經受不住金錢、親情、權勢的誘惑,甘做金錢的俘虜,為回報對方,趨炎附勢,幫助當事人偽造證據,或指使、引誘證人違背事實改變證言作偽證,從而助長了偽證的產生與蔓延。

(五)偽證難戳穿心態作慣。有人認為民事庭審制度改革後,法官不再搞庭外調查、詢問,他們頭門不出,二門不踩,整天疲於坐堂問案,聽取當事人的訴與辯,無暇細查當事人舉證的真偽,認證能力弱,在舉證時只要精心策劃,就不容易被發現。

(六)個別審判人員責任心不強,把關不嚴。法官的認定、判斷能力是庭審質量好壞的決定因素,而有些法官對庭審改革還不適應,對當庭舉證、質證、認證這一審判機制的運行,難以駕馭,對雙方當事人的舉證、質證和辯論缺乏真實、合法、關聯性判斷,使偽證得不到揭露,變得更加有恃無恐。

(七)專門性技術滯後。在民商事、刑事訴訟活動中證據種類繁多,內容各異,查證的專業性、科學性比較強。目前,大多數偽證是以書證形式表現出來的,需文檢工作來鑒別其真偽,而今有些法院的文檢工作還處於空白狀態,致使查證驗證工作無法進行。

(八)證人出庭作證制度執行不力。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同時,最高法院關於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五十五條也規定: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接受當事人質詢。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作證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出書面證言。但審判實踐中往往是以書證為主,證人出庭作證很少見。這樣無意中就為當事人做偽證留下了空檔,他們取證時往往各求所需,取利避害。

(九)對偽證行為打擊不力。許多審判人員對發現的偽證行為,處理不及時,不到位,只是以訓誡或批評教育而已,很少採取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追究刑事責任者更為少見,這從客觀上縱容了當事人或證人違法行為。

三、偽證防治措施

偽證,雖然在表現形式上不盡相同,但都嚴重地影響了辦案質量和司法的公正,導致冤假錯案,影響了法院的形象。對此,我們應予以高度重視,及時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以保證各類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全力維護司法公正。

(一)完善舉證制度。當前在強調當事人舉證時,要考慮到我國當事人的素質狀況,對此不能信馬由韁,必須進一步完善舉證制度。如從司法、治保、村委會;機關廠礦中,挑選一些具備一文定文化和法律知識,而且思想端正,堅持原則的人員,在基層建立舉證聯絡員隊伍,以規范、引導當事人舉證行為,防止偽證發生。對當事人因客觀原因無法收集的證據,或法院認為有必要查證的,審判人員應該親自調取,以充分發揮法院收集證據的職能。

(二)切實搞好普法教育。當前,有些人出具偽證帶有盲目性,或者是由於私心雜念作怪,並不知道偽證的嚴重後查果違法性。因此我們要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加大普法的力度,提高全民法律意識,讓群眾認清什麼是偽證及其危害,並勇於同偽證行為作斗爭。與此同時,對有偽證行為的當事人,應根據法律的有關規定結合訴訟的不同階段和偽證造成的危害程度,堅決給予民事制裁或刑事處罰,以制止偽證的肆意泛濫。

(三)認真進行質證。庭審改革後,法官在庭審中處於中間地位,由原來的「主演」變為「導演」,其工作重點主要是通過聽取雙方當事人或控訴雙方之間的質證來確認雙方持證的效力。因此,審判人員應運用這種訴訟活動,緊緊圍繞起訴訟書中的事實,利用「一質一證,一證一辯」的方法,充分調動雙方訴訟參與人互相質疑和辯訟的積極性,以達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為目的,進而判斷證據的可取性,而不能主觀臆斷,或以當事人態度好壞草率地確認證據。

(四)注重提高法官的業務素質,增強當庭質證、認證能力,防範偽證的意識,以提高庭審駕馭能力,對每一件證據在認證時都要查明證據來源、取證方式、形成原因、證據的形成、證人與當事人之間的關系,並結合其他證據予以綜合分析認定。同時還要設立專職或兼職人員,加強司法鑒定工作,搞好證據的把關審核。

(五)嚴格審判審判紀律。進一步完善和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對審判人員該作為而不作為忽視調查取證和因核審證據不力導致錯誤的,應按照「崗位責任制」和「錯案追究制」的規定承擔責任,以杜絕審判人員為作偽證者開綠燈的現象,樹立人民法院公開、公正的良好形象。

(六)強化證人出庭作證制度。通過證據的當庭對質,使證人證言更細致、更全面、更趨於真實性,從而增強證人證言的正確性與可靠性。為促進證人出庭作證制度的落實,應建立證人出庭作證補償制度和人身安全保障制度。目前證人出庭的誤工費和其他經濟損失,尚無補償的規定,導致證人作證意識不強,往往會因為既費時、勞神,又賠錢得罪人,而不願出庭作證。此外,法律對證人人身安全保障不夠,直接影響了證人作證的積極性。民訴法雖然規定了對打擊報復證人者的制裁措施,刑法也規定了「打擊報復證人罪」,但對其適用條件比較嚴格,對證人的人身保障力度仍不夠。

(七)狠狠打擊偽證行為。審判方式改革要求強化當事人的舉證責任。而當事人舉證的隨決性及證人證言的可靠性,決定了證人證言偽證現象的多發性。為保證審判方式改革的順利進行,保證法律的正確實施,對有偽證行為的當事人,應根據法律的有關規定結合訴訟的不同階段和偽證造成的程度,堅決予以民事制裁或刑事處罰,決不姑息。決不能讓作偽證者產生僥幸心理,給社會帶來負面影響。

D. 貴州省人民法庭工作條例

第一條為加強人民法庭建設,保障人民法庭依法行使審判權,更好地為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人民法庭是基層人民法院的派出機構,受基層人民法院的領導和管理,它的判決和裁定就是基層人民法院的判決和裁定。
人民法庭由庭長或副庭長、審判員和書記員四人以上組成。
人民法庭的庭長、副庭長、審判員由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其職級與基層人民法院的庭長、副庭長、審判員相同。第三條基層人民法院根據地區、人口和案件情況可以設立若幹人民法庭。
設區的縣,一個區(或區級鎮)設立一個人民法庭;不設區的縣、市和縣級區,根據需要和可能,以鄉、鎮和街道辦事處為基礎,單獨或者聯合劃分片區,設立人民法庭。
基層人民法院根據需要,可以在有條件的林區和大、中型廠礦設立人民法庭。
人民法庭的名稱,以法庭所在地的名稱而定,並冠以縣(市)名;在設縣級區的市,應冠以市名和區名。第四條人民法庭的設置與撤銷,由基層人民法院報請中級人民法院批准,並報省高級人民法院備案。第五條人民法庭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第六條人民法庭的任務是:
(一)審理一般民事案件、簡易經濟糾紛案件和輕微刑事案件,也可以審理一般經濟糾紛案件和行政訴訟案件;
(二)對其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和調解協議,必須依法做好執行工作;確屬難以執行的,可報請基層人民法院執行;
(三)指導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工作,發現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中有違背法律、法規的,應及時予以糾正;
(四)處理人民群眾來信,接待人民群眾來訪;
(五)辦理基層人民法院交辦的事項。第七條人民法庭應當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通過對案件的公開審判,就案講法,宣傳社會主義法制;針對審理案件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司法建議;參與理順民事、經濟、行政法律關系,預防和減少糾紛。第八條人民法庭審理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執行以公開審判為中心的各項法律程序和制度,提高辦案質量和辦案效率:
(一)按照收案范圍,及時審查、受理案件,符合立案條件的,必須立案;對不符合立案條件的,應當對當事人說明不予受理的理由;
(二)對提出刑事自訴主張的原告人和提出主張的民事、經濟訴訟當事人,應明確其舉證責任,提出舉證的要求;對當事人提供的證據,應認真審查核實,必要時,也可以按照法定程序,收集、調查證據;
(三)實行審判公開,法律規定應當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審理;
(四)審理民事、經濟糾紛案件,應當著重調解,調解無效的,應當及時判決;
(五)對於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如需要採取拘傳、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必須報基層人民法院院長批准。第九條人民法庭審理案件時,必須有書記員擔任記錄。第十條人民法庭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必須經其所在的基層人民法院審查並加蓋院印。
人民法庭應當建立和完善案件收結登記、人民群眾來信來訪登記、保密、請求報告等規章制度。
已審結案件的卷宗,應當定期送交基層人民法院歸檔。第十一條人民法庭應當從便利人民群眾訴訟,便於審判案件出發,採取駐庭辦案與巡迴審理、就地辦案相結合的工作方法。
辦理案件,應當分別輕重緩急,急案先辦,防止矛盾激化。第十二條人民法庭在審判活動中,必須堅持實事求是,貫徹執行群眾路線,廣泛聽取意見、建議,接受監督,改進工作。第十三條人民法庭的審判人員,必須廉潔奉公,不徇情枉法,不貪贓賣法,不吃請受禮,不索賄受賄,不經商牟利,不欺壓群眾,不泄露機密。第十四條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E. 地方法院是否能查封現役軍人工資

地方法院不能查封現役軍人工資,實踐中,現役軍人觸犯法律通常有軍事法庭進行處理,地方人民法院可以向軍事法庭移交處理,軍人在地方作案的,當地公安機關應當及時移交軍隊保衛部門偵查。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二十二條:「公安機關和軍隊互涉刑事案件的管轄分工如下:
(一)軍人在地方作案的,當地公安機關應當及時移交軍隊保衛部門偵查。
(二)地方人員在軍隊營區作案的,由軍隊保衛部門移交公安機關偵查。
(三)軍人與地方人員共同在軍隊營區作案的,以軍隊保衛部門為主組織偵查,公安機關配合;共同在地方作案的,以公安機關為主組織偵查,軍隊保衛部門配合。
(四)現役軍人入伍前在地方作案,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由公安機關偵查,軍隊保衛部門配合。
(五)軍人退出現役後,發現其在服役期間在軍隊營區作案,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由軍隊保衛部門偵查,公安機關配合。
(六)軍人退出現役後,在離隊途中作案的,以及已經批准入伍尚未與軍隊辦理交接手續的新兵犯罪的,由公安機關偵查。
(七)屬於地方人武部門管理的民兵武器倉庫和軍隊移交或者出租、出借給地方單位使用的軍隊營房、營院、倉庫、機場、碼頭,以及軍隊和地方人員混居的軍隊宿舍區發生的非侵害軍事利益和軍人權益的案件,由公安機關偵查,軍隊保衛部門配合。
(八)軍隊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實行企業化經營管理的公司、廠礦、賓館、飯店、影劇院,以及軍隊和地方合資經營的企業發生的案件,由公安機關偵查,軍隊保衛部門配合。
辦理公安機關和軍隊互涉的刑事案件,公安機關和有關軍隊保衛部門應當及時互通情況,加強協作、密切配合;對管轄有爭議的案件,應當共同研究協商,必要時可由雙方的上級機關協調解決。
本條所稱的「軍人」,是指現役軍人、軍隊在編職工以及由軍隊管理的離、退休人員。」
現役軍人犯罪,應當根據上述規定辦理。

F. 現役軍人名下的商品房是否能夠凍結、查封

不能。
他是現役軍人
不是違法犯罪的人
地方法院不能查封現役軍人商品房。

實踐中,現役軍人觸犯法律通常有軍事法庭進行處理,地方人民法院可以向軍事法庭移交處理,軍人在地方作案的,當地公安機關應當及時移交軍隊保衛部門偵查。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二十二條:「公安機關和軍隊互涉刑事案件的管轄分工如下:
(一)軍人在地方作案的,當地公安機關應當及時移交軍隊保衛部門偵查。
(二)地方人員在軍隊營區作案的,由軍隊保衛部門移交公安機關偵查。
(三)軍人與地方人員共同在軍隊營區作案的,以軍隊保衛部門為主組織偵查,公安機關配合;共同在地方作案的,以公安機關為主組織偵查,軍隊保衛部門配合。
(四)現役軍人入伍前在地方作案,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由公安機關偵查,軍隊保衛部門配合。
(五)軍人退出現役後,發現其在服役期間在軍隊營區作案,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由軍隊保衛部門偵查,公安機關配合。
(六)軍人退出現役後,在離隊途中作案的,以及已經批准入伍尚未與軍隊辦理交接手續的新兵犯罪的,由公安機關偵查。
(七)屬於地方人武部門管理的民兵武器倉庫和軍隊移交或者出租、出借給地方單位使用的軍隊營房、營院、倉庫、機場、碼頭,以及軍隊和地方人員混居的軍隊宿舍區發生的非侵害軍事利益和軍人權益的案件,由公安機關偵查,軍隊保衛部門配合。
(八)軍隊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實行企業化經營管理的公司、廠礦、賓館、飯店、影劇院,以及軍隊和地方合資經營的企業發生的案件,由公安機關偵查,軍隊保衛部門配合。
辦理公安機關和軍隊互涉的刑事案件,公安機關和有關軍隊保衛部門應當及時互通情況,加強協作、密切配合;對管轄有爭議的案件,應當共同研究協商,必要時可由雙方的上級機關協調解決。
本條所稱的「軍人」,是指現役軍人、軍隊在編職工以及由軍隊管理的離、退休人員。」
現役軍人犯罪,應當根據上述規定辦理。

G. 法院對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既遂的裁量標准

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構成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法院認定該罪的既遂標準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司法解釋規定其情形包括致使人員密集場所秩序混亂或者採取緊急疏散措施的,影響航空器、列車、船舶等大型客運交通工具正常運行的,致使國家機關、學校、醫院、廠礦企業等單位的工作、生產、經營、教學、科研等活動中斷的,造成行政村或者社區居民生活秩序嚴重混亂的,致使公安、武警、消防、衛生檢疫等職能部門採取緊急應對措施的。需要注意該罪要求編造出來的虛假恐怖信息,必須傳播出去讓公眾知道,否則不構成本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條 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嚴重擾亂社會秩序」:
(一)致使機場、車站、碼頭、商場、影劇院、運動場館等人員密集場所秩序混亂,或者採取緊急疏散措施的;
(二)影響航空器、列車、船舶等大型客運交通工具正常運行的;
(三)致使國家機關、學校、醫院、廠礦企業等單位的工作、生產、經營、教學、科研等活動中斷的;
(四)造成行政村或者社區居民生活秩序嚴重混亂的;
(五)致使公安、武警、消防、衛生檢疫等職能部門採取緊急應對措施的;
(六)其他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

H. 溧水法院最近判刑張友能案判了多少年

交通肇事罪

求助編輯網路名片

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根據我國刑法理論,任何一種犯罪的成立都必須具備四個方面的構成要件,即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所以,我們仍用犯罪構成的四要件說來闡述交通肇事罪的特徵。目錄構成要件(二)客觀要件本罪客觀方面表現

(三)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

(四)本罪在主觀方面是過失

認定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與其他罪名的界限

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

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責任發生重大事故

其他特別惡劣情節

區別

與故意殺人罪的區別

與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區別

與其他過失犯罪的區別

注意:

圖書.交通肇事罪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編輯推薦

目錄

法律適用

司法解釋

序言

文摘

構成要件(二)客觀要件本罪客觀方面表現

(三)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

(四)本罪在主觀方面是過失

認定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與其他罪名的界限

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

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責任發生重大事故

其他特別惡劣情節

區別

與故意殺人罪的區別

與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區別

與其他過失犯罪的區別

注意:

圖書.交通肇事罪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編輯推薦

目錄

法律適用

司法解釋

序言

文摘

展開編輯本段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交通運輸的安全。交通肇事

交通運輸,是指與一定的交通工具與交通設備相聯系的鐵路、公路、水上及空中交通運輸,這類交通運輸的特點是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緊相連,一旦發生事故,就會危害到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公私財產的廣泛破壞,所以,其行為本質上是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二)客觀要件本罪客觀方面表現

在交通運輸活動中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由此可見,本罪的客觀方面是由以下4個相互不可分割的因素組成的:1、必須有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的行為在交通運輸中實施了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的行為,發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也是承擔處罰的法律基礎。所謂交通運輸法規,是指保證交通運輸正常進行和交通運輸安全的規章制度,包括水上、海上、空中、公路、鐵路等各個交通運輸系統的安全規則、章程以及從事交通運輸工作必須遵守的紀律、制度等。如《城市交通規則》、《機動車管理辦法》、《內河避碰規則》、《航海避碰規則》、《渡口守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等。違反上述規則就可能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在實踐中,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行為主要表現為違反勞動紀律或操作規程,玩忽職守或擅離職守、違章指揮、違章作業,或者違章行駛等。例如,公路違章的有:無證駕駛、強行超車、超速行駛、酒後開車;航運違章的有:船隻強行橫越,不按避讓規章避讓,超速搶檔,在有礙航行處錨泊或停靠;航空違章的有:違反空中交通管理擅自起飛,偏離飛行航線,無故不與地面聯絡,等等。上述違章行為的種種表現形式,可以歸納為作為與不作為兩種基本形式,不論哪種形式,只要是違章,就具備構成本罪的條件。2、必須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嚴重後果。這是構成交通肇事交通肇事罪

罪的必要條件之一。行為人雖然違反了交通運輸管理法規,但未造成上述法定嚴重後果的,不構成本罪。3、嚴重後果必須由違章行為引起,二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雖然行為人有違章行為,造成嚴重後果,而且在時間上存在先行後續關系,則不構成本罪。4、違反規章制度,致人重傷、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必須發生在從始發車站、碼頭、機場准備載人裝貨至終點車站、碼頭、機場旅客離去、貨物卸完的整個交通運輸活動過程中。從空間上說,必須發生在鐵路、公路、城鎮道路、和空中航道上;從時間上說,必須發生在正在進行的交通運輸活動中。如果不是發生在上述空間、時間中,而是在工廠、礦山、林場、建築工地、企業事業單位、院落內作業,或者進行其他非交通運輸活動,如檢修、沖洗車輛等,一般不構成本罪。檢察院1992年3月23日《關於在廠(礦)區機動車造成傷亡事故的犯罪案件如何定性處理問題的批復》中指出:在廠(礦)區機動車作業期間發生的傷亡事故案件,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圍內,因違反交通運輸規章制度,發生重大事故,應按刑法第113條規定處理。違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發生重大傷亡事故,造成嚴重後果的,應按刑法第114條規定處理;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圍外發生的,應當定重大責任事故罪。由此可見,對於這類案件的認定,關鍵是要查明它是否發生在屬於公共交通管理的鐵路、公路上。利用大型的、現代化的交通運輸工具從事交通運輸活動,違反規章制度,致人重傷、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應定交通肇事罪,這是沒有異議的。但是,對於利用非機動車,如自行車、三輪車、馬車等,從事交通運輸活動,違章肇事,使人重傷、亡,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存在不同的看法。第一種意見認為:交通肇事罪屬於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即能夠同時造成不特定的多人傷亡或者公私財產的廣泛損害,而駕駛非機動車從事交通運輸活動,違章肇事,一般只能給特定的個別人造成傷亡或者數量有限的財產損失,不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質,因此,不應定交通肇事罪,而應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其犯罪的性質,造成他人亡的,定過失致人亡罪;造成重傷的,定過失重傷罪。第二種意見見認為,它雖一般只能造成特定的個別人的傷亡或者有限的損失,但不能因此而否認其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質,況且許多城鎮交通事故都直接或間接與非機動車違章行車有關。因此,上述人員違章肇事,應當以交通肇事罪論處。如果因其撞人而按致人亡罪論處,因其撞傷人而按過失重傷罪論處,是不合理的。目前司法實踐中,一般按第二種意見定罪判刑,即以交通肇事罪論處。補充:刑八修正案出台以後,交通肇事罪又派生出危險駕駛罪,該罪不以發生嚴重危害後果為前提,只要有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客觀危險存在即可構成危險駕駛罪。

(三)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

即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主體不能理解為在上述交通運輸部門工作的交通肇事罪

一切人員,也不能理解為僅指火車、汽車、電車、船隻、航空器等交通工具的駕車人員,而應理解為一切直接從事交通運輸業務和保證交通運輸的人員以及非交通運輸人員。交通運輸人員具體地說,包括以下4種從事交通運輸的人員:(1)交通運輸工具的駕駛人員,如火車、汽車、電車司機等;(2)交通設備的操縱人員,如扳道員、巡道員、道口看守員等;(3)交通運輸活動的直接領導、指揮人員,如船長、機長、領航員、調度員等;(4)交通運輸安全的管理人員,如交通監理員、交通警察等。他們擔負的職責同交通運輸有直接關系,一旦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都可能造成重大交通事故。非交通運輸人員違反規章制度,如非司機違章開車,在交通運輸中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後果的,也構成本罪的主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指出,「在偷開汽車中因過失撞、撞傷他人或者撞壞了車輛,又構成其他罪的,應按交通肇事罪[1]與他罪並罰」這一解釋說明,非交通運輸人員構成交通肇事罪,並不以肇事行為發生在交通運輸過程中為要件。(四)主觀要件本罪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於自信的過失。這種過失是指行為人對自己的違章行為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的心理態度而言。行為人在違反規章制度上可能是明知故犯,如酒後駕車、強行超車、超速行駛等,但對自己的違章行為可能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後果,應當預見而因疏忽大意,沒有預見,或者雖已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造成了嚴重後果。補充--認定范圍必須為公共交通管理范圍。如果在學校.社區.等不屬於交通部門管理地方肇事傷人致人亡定過失傷人過失致人亡出於故意則是故意傷人或殺人罪

(四)本罪在主觀方面是過失編輯本段認定

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其關鍵要查清行為人是否有主觀罪過,是否實施了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的行為,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的行為與重大交通事故是否具有因果關系等。倘若沒有違法行為或者雖有違法行為但沒有因果關系,如事故發生純屬被害人不遵守交通規則,亂穿馬路造成,或由自然因素,如山崩、地裂、風暴、洪水等造成,則就不應以本罪論處。當然,事故發生並不排除可能存在多種原因或有其他介入因素,這里就更應該認真分析原因及其介入行為對交通事故發生的作用。只有查清確實與行為人的違規行為具有因果關系,則才可能以本罪論處,否則,就不應以該罪治罪而追究刑事責任。例如,行為人高速超車後突然發現前方幾十米處有人穿越馬路,便打方向盤試圖避開行人,但出於車速過快,致使車沖入人行道而將他人壓成重傷。此時,行人穿越馬路作為介入因素僅是發生本案的條件,肇事的真正原因則是違章超速行車,因此應當認定行為與結果具有因果關系從而可以構成本罪。

與其他罪名的界限

本罪與重大飛行事故罪、鐵路運營安全事故罪的界限本罪與重大飛行事故罪、鐵路運營安全事故罪同屬重大交通肇事的犯罪。客體均為交通運輸安全,主交通肇事罪

觀上也都出於過失,客觀上也是都是以違反保障交通運輸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並造成嚴重後果為要件。其區別主要是:(1)主體不同。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而後二罪,主體為特殊主體,即分別為航空人員與鐵路職工,其他自然人一般主體不能構成這兩種罪。(2)發生的場合不同。本罪主要發生在公路、水路交通運輸過程中(不排除一般主體在交通運輸領域外可以構成交通肇事罪);而後二罪,分別發生在航空運輸與鐵路運輸活動中。(3)違反的具體注意義務不同。根據運輸領域不同(公路、水上),本罪行為人違反的可以是特定的注意義務,也可以使一般的注意義務;而後兩罪違反的,只限於特定的注意義務。

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第三條「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即,所謂交通肇事逃逸就是行為人在交通運輸肇事中具有以下情形並因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1)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2)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4)酒後、吸食毒品後駕駛機動車輛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5)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6)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7)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8)嚴重超載駕駛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編輯本段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133條的規定,對交通肇事罪規定了三個不同的刑級(量刑檔次):犯交通肇事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發生重大事故

1.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處所謂「發生重大事故」,根據《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1)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2)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交通肇事罪

上的。《解釋》第2條第2款規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1)酒後、吸食毒品後駕駛機動車輛的;(2)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3)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4)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5)嚴重超載駕駛的;(6)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其他特別惡劣情節

其他特別惡劣情節,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1)亡2人以上或者重傷5人以上,負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2)亡6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60萬元以上的。根據刑法第133條的規定,犯交通肇事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第六條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後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區別

與故意殺人罪的區別

(一)、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亡)與故意殺人罪的區別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後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區別要點: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亡)僅有消極的不救助行為;而故意殺人或傷害罪行為。(1)有積極行為,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後①隱藏或者②遺棄;(2)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因為遺棄、隱藏,使被害人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注意,對這種情形在不能證實具有直接故意的情況下,如果事實上沒有發生「亡或殘疾」結果的,不應按照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的未遂罪處罰。

與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區別

(二)、交通肇事罪與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區別要點是,如果故意使用駕車撞人的方法,在公共場所故意撞撞傷多人的,應定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另外,故意使用駕車的方式殺害、傷害特定人的,以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與其他過失犯罪的區別

(三)、交通肇事罪與其他過失犯罪的區別要點是認定責任的依據是否「交通管理法規」。廠礦企業的專用機動車輛、施工車輛以及軍隊的軍用車輛等在「實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內」因為違反交通規則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以交通肇事罪論處。如果是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圍之外,非因違反交通規則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構成犯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134條(重大責任事故)、第135條(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第233條(過失致人亡)以及第436條(武器裝備肇事罪)等規定定罪處罰。

注意:

新《道路交通管理法》第77條規定:「車輛在道路以外通行時發生的事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報案的,參照本法的有關規定辦理」,這一規定擴大了適用交通規則認定事故責任的范圍也就相應擴大了交通肇事罪的范圍。因此,不論車輛事故發生於何種場所,只要交通管理部門適用交通安全法認定事故責任,認為構成犯罪的,一律按照交通肇事罪認定處罰。如果不是或不能適用交通安全法認定事故車輛責任的,可以其他罪處罰。一般而言,適用有關生產安全規章認定責任的,以重大責任事故罪處罰;適用生活常理認定責任的,只能以過失致人亡罪、過失重傷罪定罪處罰。

編輯本段圖書.交通肇事罪

圖書信息

編者:祝銘山交通肇事罪

市場價:13.00出版社:中國法制出版社頁碼:184頁出版日期:2004年ISBN:7801823362條形碼:9787801823366版本:1版裝幀:平裝開本:大32

內容簡介

《交通肇事罪》分為2個部分。第一部分以案例為主如邵勤志交通肇事案、林雪博交通肇事後逃逸並指使陳興桿頂罪案。第二部分為以規章為主如中國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節錄。《交通肇事罪》適合法律相關工作者閱讀。

作者簡介

祝銘山,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一級大法官,現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

編輯推薦

案例典型、評析權威、法律全面。

目錄

1.邵勤志交通肇事案問題提示:行為人承擔交通事故全部責任的基礎是什麼?如何認定行為人的行為是否屬於交通肇事後逃逸?2.林雪博交通肇事後逃逸並指使陳興桿頂罪案問題提示:交通肇事後來立即離開現場但逃避責任追究的,是否構成交通肇事後逃逸的行為?3.李冬玄交通肇事案問題提示:如何認定「交通肇事後逃逸」?如何判斷是否「具有特別惡劣的情節」?4.吳書林交通肇事後逃逸案-問題提示:如何認定「交通肇事後逃逸」為了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觀目的以及「因逃逸致人亡」的情形?5.邵宏海交通肇事案問題提示:駕駛機動車未與前車保持必要的安全距離,發生特大交通事故的,應當如何定性?6.徐軍為搶救病人違章行車交通肇事案問題提示:為搶救病人,違章造成交通事故的,應當如何定罪?7.陳齊珍等人用自製鐵軌車在鐵路上運送石料交通肇事案問題提示:行為人用自製鐵軌車在鐵路上運送石料撞人致的,應認定為過失致人亡罪還是交通肇事罪?8.張友駕車冒險通過漫水橋造成交通事故案問題提示:行為人駕車冒險通過漫水橋造成事故的,應如何定罪?9倪慶國交通肇事案問題提示:如何區分交通肇事後逃逸的行為和由交通肇事罪轉化為故意殺人罪的行為?10.梁應金、周守金等交通肇事案問題提示:肇事交通工具的單位主管人員能否構成交通肇事罪?11.陸某某、張某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交通肇事案問題提示:公交車司機離開駕駛崗位與乘客斗毆引發交通事故的情形如何處理?12.朱曉志交通肇事案問題提示:交通肇事案件中,超過1979年刑法規定的追訴時效但根據新刑法又應當追訴的應如何處理?13.周立傑交通肇事案問題提示:行為人離開交通事故現場時並不確知其已肇事,能否認定為交通肇事後逃逸?14.劉海交通肇事案問題提示:僱主應否對其雇員非職務行為引起的交通肇事所造成的損害結果負連帶賠償責任?15陳孫銘交通肇事抗訴案問題提示:行為人園逃避檢查而高速駕駛摩托車沖關撞武警的,是構成故意殺人罪,還是交通肇事罪?16.王燕明交通肇事案問題提示:肇事後逃逸,導致被害人又被其他車輛撞,如何定罪?17.任軍交通肇事案問題提示:交通肇事後逃逸,致人重傷而,是否構成故意殺人罪?18.陶衛東被控交通肇事宣告無罪案問題提示:行為人有違反交通管理法規的行為,但交通事故直接責任原因不明時應如何定罪?19.何瑞明等交通肇事、鐵路運營安全事故案.-問題提示:本應處於關閉狀態的道口欄桿擅自打開的,駕車通過道口的行為是否違反交通管理法規,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20.王賢君交通肇事案·問題提示:發生交通事故後,車輛滑離肇事地點,被告人下車遙望現場,輕信未發生事故,遂駛離現場的,應否視為逃逸?21.時永祥等交通肇事案問題提示:乘車人促使肇事司機逃逸,擴大事故危害後果的,應該如何定罪?22.黃金波交通肇事案問題提示:如何認定違章停放和逃逸行為?復查決定書的效力如何?23鄭東紅交通肇事案問題提示:行為人構成交通肇事罪並造成經濟損失的,應如何確定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及賠償標准?

法律適用

法律·法規·規章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節錄)(2002年1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節錄)(2003年10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節錄(1986年4月12日)公安部關於修訂道路交通事故等級劃分標準的通知(1991年12月2日)

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關於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1992年1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0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理解與適用/最高人民法院孫軍工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在廠(礦)區內機動車造成傷亡事故的犯罪案件如何定性處理問題的批復(1992年3月23日)……

序言

「例以輔律,非以破律」,案例對審判工作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始終被我國各級法院所重視。《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每期都載有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或者經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的案例,要求各級法院在審判工作中加以參考;從2000年開始,最高人民法院向社會公開裁判文書;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自1992年開始,編輯出版《人民法院案例選》。我們經過將近一年時間的努力,推出本套叢書。在編輯的過程中,我們試圖使叢書具有以下鮮明的特點:案例典型、真實。所選案例多屬於《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最高人民法院及其業務庭通過其他形式公布的案例。每一個案例都盡可能具有典型性。為了方便使用,我們歸納了每個案例的要旨,並作為「問題提示」列於案例之前。案例均保持真實性。涉及未成年人、個人隱私等內容的案件,隱去了部分真實姓名。

文摘

行為人承擔交通事故全部責任的基礎是什麼?如何認定行為人的行為是否屬於交通肇事後逃逸?2001年7月6日,河南省遂平縣人民檢察院以被告人邵勤志犯交通肇事罪,且系交通肇事後逃逸,向遂平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在訴訟過程中,被害人張光祖之子張志民向該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要求判令被告人邵勤志賠償其醫療費、生活費、護理費、喪葬費、亡補償費、鑒定費、輸血費、親屬誤工費、交通費、精神損失費等共計98456.85元。被告人邵勤志辯稱自己的行為不是肇事後逃逸。其辯護人辯稱,造成本案事故發生的原因是收衛生費的車輛司機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追擠被告人車輛所致,邵勤志的行為屬於緊急避險,不應承擔本案交通事故的責任,其行為不構成交通肇事罪。另外,邵勤志在出事故後也沒有棄車逃跑不屬於肇事後逃逸

熱點內容
婚姻法哺乳期多久 發布:2025-01-18 18:31:50 瀏覽:787
合同法司從合同的效力 發布:2025-01-18 16:27:45 瀏覽:469
職業道德自查自糾 發布:2025-01-18 15:33:54 瀏覽:125
環境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8 15:32:32 瀏覽:642
法律概念上市公司 發布:2025-01-18 14:58:08 瀏覽:840
公司法律風險解決方案 發布:2025-01-18 14:45:04 瀏覽:605
兩項新民法 發布:2025-01-18 13:43:27 瀏覽:491
民法115條 發布:2025-01-18 13:40:23 瀏覽:128
人民法院錯案追究 發布:2025-01-18 13:21:33 瀏覽:81
治安處罰條例新 發布:2025-01-18 12:48:20 瀏覽: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