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銅像
1. 美國的違憲審查制度是怎樣形成的
美國違憲審查制度是由聯邦最高法院通過司法程序審查、裁決立法與行政是否違憲的制度,又稱司法審查制度,最初創立於美國,二戰以後有許多國家紛紛實行這種制度。該制度為現代法治國家普遍認可和採用。美國著名憲法學者伯納德 施瓦茨說過:「沒有司法審查就沒有憲法,司法審查是憲法結構中必不可少的東西。」該制度緣起於19世紀初期著名的「馬伯里訴麥迪遜案」。因審理此案的首席大法官約翰 馬歇爾作出的判決,使美國最高法院贏得了至高無上的權威,從而真正確立了美國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的政治結構。
美國違憲審查的好處在於:首先,違憲審查由專業的法官處理,具備司法的中立性等司法機關特有的優點,符合違憲審查的司法性質。同時法官具備良好的法律素養,具有較高的社會公信力,判決能夠得到遵守。其次,美國的違憲審查范圍廣泛,公民可以對侵犯其權利的國家機關提起訴訟,國家機關也可以對其他國家機關提起訴訟,這樣糾紛被納入司法途徑,公正性比較有保障。第三,美國的違憲審查針對具體案件,當事人的權利能夠在審判中得到充分的保護。
美國違憲審查的不足之處在於:首先,司法機關審查模式是一種被動審查的模式,也就是說只有當事人的權利受到侵害的情況下才能提起審查,而不能主動審查。違憲的法律只有在受到司法挑戰時才會受到檢驗。其次,針對具體案件只能保護該案件的當事人,對其他受害者不能具備普遍的保護。第三,司法機關作為非民選機關,審查民選議會的法律是否違憲,存在合法性問題。而且違憲審查具有高度政治性,最高法院作為司法機關,介入政治糾紛有損其中立性形象。比如像介入2000年美國大選一樣,嚴重影響了法院的獨立性形象。
2. 新加坡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新加坡環球影城
新加坡環球影城位於新加坡聖淘沙島的聖淘沙名勝世界,於2011年5月28日正式開幕,佔地面積49英畝,是亞洲第二 個環球影城主題公園,自開園以來,每年都吸引著上百萬遊客的光臨。新加坡環球影城分為7個主題區,分別為好萊塢、紐約、科幻城市、古埃及、失落的世界、遙 遠王國及馬達加斯加。
2、魚尾獅公園
新加坡著名的魚尾獅像就坐落於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標志和象徵。該塑像高8米,重40噸,獅子口中噴出一股清水,是由雕刻家林南先生和他的兩個孩子於 1972 年共同雕塑的。獅頭魚身坐立在水波上的魚尾獅,其設計概念是將事實和傳說合二為一:獅頭代表傳說中的「獅城」新加坡。魚尾象徵古城「淡馬錫」,代表新加坡是由一個小漁村發展起來的。公園周圍地帶,聚集了新加坡著名的地標性建築:金沙酒店、濱海藝術中心、政府大廈、高等法院、維多利亞劇院、萊佛士銅像等等,為遊客必到之處。
3、克拉碼頭
克拉碼頭是位於新加坡河與River Vally Rd.一角的旅遊名勝地。這里有餐廳、購物城、娛樂設施,當地人和外國遊客都很多。只是這里白天店鋪開門的很少,要想充分享受,還是傍晚以後前往最佳。每到周末,舉家出遊來此的人絡繹不絕。去克拉碼頭(Clarke Quay)可以在萊佛士坊(Raffles Place)地鐵站 (Standard Chartered Bank 出口處)乘河上「計程車」,在萊佛士酒店(Raffles Hotel)乘 Singapore Trolley Bus。
4、佛牙寺
佛牙寺(新加坡)(BTRTS)是在2002年11月由釋法照法師創立的。在2003年2月20日在社團法令下注冊。新加坡佛牙寺正殿供養一尊庄嚴的彌勒尊佛,又稱「一生補處菩薩」或又稱「未來佛」和「彌勒如來」。新加坡捷運,東北線,牛車水車站,在「登婆街」(戲院街)出口出閘,直走至街尾,右拐進入橋南律,經「寶塔街」(廣合源街)、「莪碩街」(死人街)就到達它的中國式大門樓。
更多關於新加坡有什麼好玩的地方,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8d53ba1618070829.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3. 圓明園獸首事件詳情
中新網2月23日電2月23日,法國佳士得拍賣行將開始為期三天的「伊夫·聖洛朗與皮埃爾·貝爾熱珍藏」專場拍賣會。因為事關中國圓明園十二生肖銅像鼠首和兔首的命運,中國的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律師團已經提出申請,希望法國法院將在拍賣開始前,能下達「禁拍令」。
中國律師團對拍賣圓明園文物說「不」
巴黎一家法院將於當地時間23日中午11時30分緊急審理中國「追索圓明園流失文物律師團」提交的禁止圓明園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銅像拍賣的請求。此前,中國追索海外文物律師團的首席律師劉洋乘機前往巴黎,要去阻止圓明園獸首拍賣活動。
此前,「追索圓明園流失文物律師團」已於本月9日向法國佳士得拍賣行和收藏人正式發出律師函和律師聲明,表明了反對拍賣的立場,阻止拍賣一事進入法律程序。
記者從法國佳士得拍賣行獲悉,鼠首和兔首銅像拍賣活動將在當地時間2月25日晚19時開始。根據法國佳士得拍賣行網站消息,目前鼠首和兔首銅像的起拍價仍是「估價待詢」。
法國佳士得拍賣行的這場拍品預展21日在法國巴黎大皇宮拉開帷幕。在此次拍賣會上被拍賣的藝術精品悉數展出,其中包括中國圓明園流失的著名文物「12生肖獸首」中的鼠首和兔首銅像。在這次的拍賣的亞洲藝術品中,最為重要的兩件就是分別代表鼠和兔的兩尊銅質獸首,它們來自中國圓明園。這兩件中國藝術品還被列入重點推薦拍品名錄。能否在最後一刻被禁止拍賣,23日將有一個答案。
原告變動一波三折,最終找來「外援」
原告問題是追討圓明園鼠兔首事件的焦點之一。對此,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副總幹事牛憲鋒表示,按照律師的說法,最適合當原告的是圓明園管理處。
牛憲鋒表示,按照他給我們講,最合適的應該是圓明園,但是出於客觀的原因,圓明園作為原告有一些困難。另外後來出現了一個原告,叫愛新覺羅宗親會。但很多法學界的人士還有很多媒體的記者都在討論這個問題。實際上對這個宗親會,從我聽到的一些意見當中,對他有一些質疑,認為他作為原告的身份不成立。
他指出,最核心的兩點,其一,我們如何,就是從法律層面上來講,如何來定性,就是圓明園鼠首和兔首的的確確它的性質就是被戰爭掠奪的,這是定性的問題。我們在法律文件上這個定性能不能站得住腳。其二,最好的方式還是實際上不要直接一下子進入法律訴訟的環節,最好的方式還是通過外交層面的途徑,外交協調,由政府出面來做,這是最合適的。
據稱,歐洲保護中華藝術聯合會作為「禁止令」申請人,19日向法國司法部門提出在拍賣前對拍品進行「財產保全」申請。根據法國法律,在不禁止拍賣便會影響訴訟的情況下,可以向法院申請「禁止令」,使拍賣活動依法停止。
中國各方眾口一詞:不差錢,也不高價競買!
雨果《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曾記錄了英法兩個侵略者的齷齪一幕:「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另一個強盜放火。似乎得勝之後,便可以動手行竊了。他們對圓明園進行了大規模的劫掠,贓物由兩個勝利者均分。」如今,這一天已經過去一百四十多年了,被強盜們搶去的中國文物,又被拿來賺中國的錢。在搶劫以後,又來索要天價的贖金。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指出:「眾所周知,相關文物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被英法聯軍劫掠走,並流失海外多年的中國珍貴文物。中國對其擁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權,這些文物理應歸還中國。拍賣戰爭中非法掠奪的文物不僅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損害中國人民的文化權益,而且有悖有關國際公約。我們希望有關方面能夠慎重予以考慮。」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司司長宋新潮認為,對這件事「不予理睬是最好的應對」。他說,對由於戰爭原因被掠奪到海外的文物,國家文物局可以通過許多形式使其回歸,但絕對不會採取「回購」的方式,這是一個基本原則。他也呼籲,海內外媒體不要炒作此事,「炒作的結果,是讓那些利用中國老百姓愛國熱情投機賺錢的商人獲利」。
此外,作為英法侵略者火燒圓明園的受害者,圓明園管理處也明確表明了立場,在最近發布的一份聲明中,明確指出:圓明園「獸首」理應歸還中國。圓明園說,我們歷來不贊同圓明園流散文物進入拍賣市場,也不贊同以「回購」方式買回被別人「掠走的」中國珍貴文物。因為它承載著太多的歷史文化信息和中華民族的情感。拍賣圓明園流散文物,容易模糊其本身所承載的歷史文化信息,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損害中國人民的文化利益,而且有悖相關國際公約。圓明園管理處對所有關注、支持圓明園流散文物回歸的愛國民眾和團體表示由衷的感謝。我們熱切地期盼圓明園流散文物能夠早日回歸,熱切地期望「12生肖」再次聚首圓明園。屆時它們將改寫圓明園文物自1860年以來所經歷的被掠奪、被盜賣、被散失的歷史,並將為圓明園遺址公園提供獨特的滄桑見證,激發人民的愛國熱情。我們將繼續努力為圓明園遺址的保護利用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文物成交價飆升背後,其實也正是國際吵架利用國人的愛國熱情,對中國人的財富進行「二次掠奪」。根據中新網做得一份調查,超過九成的網友認為不應該回購圓明園文物,即便我們的國家現在富強了、不差錢!
獸首三種命運:最佳是歸還 下策是競拍
分析認為,這次的拍賣活動,最佳的結果還是拍賣被禁止,圓明園國寶無條件回到祖國的懷抱,回到它們的原生地。這也是中國各方一直堅持的一種立場。這是最理想的一種結果,無疑將皆大歡喜。中國對這些文物擁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權,這些文物理應歸還中國。拍賣戰爭中非法掠奪的文物不僅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損害中國人民的文化權益,而且有悖有關國際公約。按照國際公約,圓明園獸首銅像的持有人,也應該將其歸還中國。
不過,正如官方媒體在仲裁前夜評論的那樣,我們除了「有理」,「有利」,還要做到「有節」,就是要以公平合理的方式收迴流失國寶。追索流失文物是個世界難題,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國家關系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常常要做多方面的工作,進行多年的努力。埃及索回大英博物館中獅身人面像胡須就花了193年的時間。中國有大量的文物流失海外,追索起來要更有耐心和信心。我們當然希望按著國際公約以公益方式收回國寶,同時也會考慮收藏者的切身利益。即使一時收不回來,我們也希望持寶者能夠妥善保管,感受中國文化,傳播中華文明。
考慮到這種情況,也不排除圓明園獸首被拍賣,或轉手,或流拍。這其中理想的結局應該是大家都不理會佳士得的炒作活動,讓這兩件國寶流拍。其實國家文物局一直不想讓媒體炒作,就是不希望將此事炒熱。從1985年第一次拍賣時,價格不過每具500美元,到保利集團於2000年拍回圓明園流失文物銅牛首、銅猴首與銅虎首時,花費近3000萬港元,澳門人何鴻燊在2003年和2007年,分別斥資700萬港元和6910萬港元買回銅豬首、銅馬首捐獻祖國。到現在,國際炒家漫天要價要出高達2億元人民幣,其身家已經飆升了幾萬倍。這次,在全世界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而且藝術品市場的泡沫也漸漸落定,高達兩億元的叫價可能會無人問津。
如果看到無人上鉤,這種近乎「綁架後敲竹杠」的行為落空,法國方面也許會正視自己。法新社報道稱,這兩件國寶的現持有人皮埃爾·貝爾熱在接受采訪時承認這是侵略者從中國劫掠的,不過他一口咬定,自己是「從巴黎的古董商手裡買來的」,來源合法。他還以在大英博物館的希臘文物為例,認為可以不還。他說,自己要拍賣這些東西,「沒有任何的法律上的障礙。」不過,他也指出,也不排除有條件的將獸首還給中國的可能。這顯然也表明他對這次拍賣的前景不樂觀。
此外,也可能是有人買下這兩件文物,然後轉贈給中國。如此,則不符合有關方面的呼籲,愛國主義被投機分子利用,正義輸給貪婪,讓法國佳士得和其持有人坐收漁翁之利。
它山之石:中國可向美國追討文物
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董保華1月17日宣布,中美已就限制進口中國文物達成雙邊協議,並於本月十五日在華盛頓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對舊石器時代到唐末的歸類考古材料以及至少二百五十年以上的古跡雕塑和壁上藝術實施進口限制的諒解備忘錄》。
這是中美雙方作為一九七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的締約國,根據該公約而採取的文化遺產保護行動,也是中國繼與秘魯、印度、義大利、菲律賓、希臘、智利、塞普勒斯和委內瑞拉等八個國家簽署相關協定後的一次重要進展。
按照規定,美國政府應限制以下考古材料進口到美國:原產於中國和代表中國的文化遺產、從舊石器時代到唐代結束(公元907年)的考古材料和至少二百五十年以上的古跡雕塑和壁上藝術,包括將由美國政府公布的清單上所列的各類金屬物、陶瓷、石材、紡織品、其他有機物質、玻璃和繪畫。
專家認為是小布希政府臨下台前送給中國的一份文化禮物。這次備忘錄簽訂後,一個最直接的作用即是,以後若有符合條件的中國文物被盜運至美國,只要有充分的證據,中國將可以直接向美方討回,「這在以前是有很大難度的,但簽訂以後就不同了,追討文物將會比以前更加順利。」
4. 1943年的上海發生了什麼事情
1943年,汪偽政權「收回」租界,設偽上海特別市第一警察局黃浦分局。
1月10日 為配合汪偽政府對英美宣戰,偽中華電影公司停止放映英美電影。
1月11日 上海日本陸海軍最高指揮官公布限制糧食運輸辦法。規定非經日軍許可,所有上海市區內的食米、麥類、豆類、小米等糧食及其製成品,一律不準由清鄉地區運出,亦不得運入上海市封鎖線內。次日偽上海市政府公告,規定13日起實行上述糧食統制新辦法。
是日 《中美新約》《中英新約》簽署。主要內容撤廢英美在華治外法權,交還租界等。
1月13日 中共中央華中局取消中共江蘇省委,成立敵區工作部,部長劉曉,領導上海、江蘇的地下工作。1944年8月華中局敵區工作部改稱城市工作部,部長劉長勝。
1月14日 義大利政府發表聲明,宣布交還在華租界和撤銷治外法權。
是日 日軍當局發還8家工廠。至此日軍當局管理的140家在滬華商工廠,已發還104家。
1月20日 偽清鄉委員會上海分會頒發《上海第一期清鄉地區實施規則》。規定設立戶口清查實施委員會。至2月20日分期分區挨家挨戶清查戶口,凡12歲以上,60歲以下的無家屬男子,一律返原籍或逮捕。
1月25日 晨,哈同花園大火,洋房付之一炬,毗連舊宅亦受重損。宅內珍寶、古玩皆焚毀。哈同家屬及傭僕200餘人倖免於難。
是日 據偽市政府警察局統計,全市有煙館235家。
2月4日 偽市政府訓令各局、區署,5日起國旗上方附加的黃色三角標識一律除去。
2月12日 公共租界工部局所設各華童小學取消英文課,改教日文。中學部減少英文課時,以日文課時取代。
2月13日 日首相東條英機到達南京和上海,策劃「中日兩國的真正合作地帶」。
2月16日 公共租界工部局封閉南京路(今南京東路)新鳳祥、老鳳祥、方九霞、裘天寶4大銀樓。
2月17日 日本佔領當局決定,居留在滬的英、美等敵國僑民限令月內遷入指定的「人民集合所」居住。
2月中旬 日本佔領當局集中拘禁在滬英、美、荷等國僑民,德、奧在滬難民居留地區被限於提籃橋一帶不足一平方英里的區域范圍內。
2月23日 法國維希政府發表聲明,「決定撤銷在華治外法權,並交還北京使館區、上海等地的法國專管租界行政權」。
3月15日 汪偽全國商業統制總會在滬成立,專管軍需及統制物資的收購配給。
是日 偽市政府保甲委員會成立。17日偽市政府發布《上海特別市保甲委員會暫行組織規程》。
3月19日 日軍將上海市郊經濟監視哨(又稱封鎖線)移交汪偽市警察局管理。
是月 中共中央華中局成立城工部和聯絡部後,上海軍地工作改由城工部領導。
是月 偽市政府對所轄區域作新的劃分,分為市區和特別區兩部分。
4月3日 打浦橋自1937年八一三事變封閉以來,是日開放。
4月5日 南市文廟舉行春季祀孔典禮。
4月16日 上海淪陷後成立的中華、中聯、上海影院3家電影公司,是日合並為偽中華電影股份有限公司。1942年5月起,日偽「中聯」電影公司拍攝約50部電影。春 日偽成立中日廣播協會上海事務處。
5月1日 日偽在上海實行第二期清鄉。清鄉地區為崇明、寶山、嘉定3縣,修築封鎖線長221公里。
5月8日 偽市政府發布密令,日本大使館已決定徵用吳淞、寶山獅子林炮台、月浦鎮、羅店鎮和大場鎮,設置軍用設施,佔地共25萬余畝。
5月29日 汪偽江蘇上海地方法院檢察處改江蘇上海地方法院檢察署。
5月下旬 上海市內煤球供貨短缺,煤球公會規定限量零售。
6月1日 商務印書館、中華、世界、開明、大東等書局聯合組成中國聯合出版公司。是日 汪偽中國青少年團上海地區清鄉團部成立。
6月30日 汪偽政府外交部長褚民誼與日本重光葵在南京簽訂《關於交還上海公共租界條款》及《了解事項》。規定8月1日起租界行政權及公共設施資產及負債,由偽國民政府
繼承。是日 汪偽清鄉委員會上海分會結束。
7月22日 汪偽政府代表夏奇峰等與法國維希政府代表在南京簽署《交還上海法國專管租界實施細目條款》及《附屬了解事項》。
23日汪偽政府代表褚民誼與義大利大使簽訂《關於交還上海公共租界實施條款》及《了解事項》。
7月24日 日軍當局歸還申新紡織廠等24家華商工廠。至此,被日軍搶占的140家華商工廠全部交還。
7月30日 汪偽國民政府「接收」上海法租界區,改稱第八區。
7月31日 汪偽政府決定,設在上海的各級法院和檢察院全部解散,改設兩院兩署制度。
7月下旬 偽市政府決定,拆除在外灘和九江路的赫德、巴夏禮兩座銅像。
是日 市政當局取消前因橡膠原料短缺,實行的套鞋須在雨天購買、球鞋跑鞋須在晴天購買的規定。
是月 上海米價暴漲至每石2100元。
8月1日 汪偽國民政府「接收」上海公共租界區,改稱第一區。
是日 汪偽上海地方法院成立。汪偽高二、高三分院被撤銷,成立汪偽上海高等法院。
8月9日 汪偽政府在上海召開最高國防會議臨時會議,通過《收買棉紗棉布暫行條例》及《實施綱要》。規定所有棉紗棉布由商業統制總會統買,不得拒絕或妨礙。
8月26日 偽上海市長陳公博命令第一區公署,將外灘所有銅像拆除。
是日 陳公博命令第一、第二兩區分署所有該區內以外國人名作路名的馬路於10月10日改名。10月8日偽市政府頒發訓令,從10時起一、八兩地及越界築路路名的西文,一律改用新名。10日全市240條以外國人命名的馬路全部改用以中國地名命名的新路名。
8月29日 第四十五期戶口米開始發售,每人減為半升,另加雜糧半升。
9月1日 偽市政府布告,規定全市飯館酒肆營業時間為下午5時至晚上11時,舞場營業時間不得超過晚上12時。
9月9日 偽江蘇省省長、特工總部主任李士群被日軍毒死。
9月14日 上海開始實行憑戶口證購食鹽。10月5日全市開始對肥皂、火柴等日用品實行配給。
9月29日 陳公博致電各區公署,要求推行隨田賦帶征軍警米。規定不論產米區和非產米區,一律以每畝征米1升5合。
10月1日 偽市保甲委員會頒發《抽查各區戶口暫行辦法》。
10月10日 原公共租界工部局學務處所屬中小學及原法租界公營局所需學校,由第一、八區公署教育處接收,一律改為市立學校。
10月30日 汪偽商業統制審議委員會通過《棉花統買統配暫行辦法》,在上海等地實行棉花統買統配。
11月8日 華商證券交易所經汪偽財政部和產業部批准復業。
11月16日 上海實行計口配售火柴,每人每月一盒。20日實行計口售皂,每人每月限購一塊。是月 上海煤、炭、木柴等燃料一致狂漲,激起物價全面暴漲。
12月1日 第三期清鄉開始,范圍為川沙、浦東南、浦東北3個區。修築封鎖線56公里。
是日 因煤炭缺乏,全市實行限量供電。
12月7日 煤球每擔漲至300元。
12月16日 偽市政府公布《上海清鄉地區清查戶口實施規則》等。
是日 上海黑市米價由1月每石1500元漲至2600元。
年底,汪偽「七十六號」特工總部改稱汪偽政治保衛局上海分局。
是年 1939~1943年新開設銀行118家、錢庄146家,創歷史最高。
是年 全市華商工廠約倒閉2/3,剩1145家。
是年 全市有學校1019所。
5. 巴西利亞有哪些景點,巴西利亞附近景點推薦,巴西利亞
巴西利亞是本世紀50年代末在巴西內地戈亞斯州境內海拔1000多米的高原上興建的。1960年,首都正式由舊都里約熱內盧遷移至此。 城市按照巴西著名建築師盧西奧 科斯培的「飛機型總體規劃圖」建設。通過攔河築壩,建成一個人工湖,而整個城市宛若一架昂首待飛的巨型噴氣式飛機,寓意巴西正迎著朝陽展翅飛翔。 「機頭」為三權廣場,即議會、法院和總統府的所在地;機身是一條8公里長、250寬的東西向主幹大道,其中「前倉」政府各部廣場,兩側排列這各部辦公樓,「後艙」是文教區、體育城、國家劇院、電視塔等建築;「機尾」是為首都服務的工業區;「機翼」是沿人工湖展開的立交道和居民住宅街區。三權廣場是巴西首都的核心。其議會大廈由兩座並肩而立的28層大樓組成,有一過道相連,呈「H"形,是葡萄牙文「人」的第一個字母,寓意「一切為了人」的立法宗旨。 大樓兩側的平台上有兩只巨碗型的奇特建築,右邊眾議院大樓側是個仰天的「大碗」,象徵「廣納民意」;左邊參議院大樓側是個倒扣的「大碗」,象徵「集中民意」。
巴西利亞為巴西的首都,是一座年輕的現代化新興城市。它是在1956年至1960年間,用三年多時間在一片荒野上建造起來的新首都,城裡不見古跡遺址,也沒有大都市的繁華與喧鬧,但其充滿現代理念的城市格局、構思新穎別致的建築以及寓意豐富的藝術雕塑,使這座新都蜚聲世界。
巴西利亞氣候宜人、樹木常年蔥綠、鮮花久開不敗、四季如春,大片大片的綠地和環城挖掘、水域寬闊的人工湖成為都市一景,這里人均綠地100平方米,是世界上綠地最多的都市,也是當今世界最年輕而漂亮的首都。巴西利亞街道兩旁綠樹成蔭,廣場、建築物門前、私人庭院,到處是花草樹木。
巴西利亞的主要建築物國會、總統府、最高法院、外交部、司法部、總統官邸、大教堂等,皆由建築師奧斯卡·涅梅耶爾設計,它們的特點是線條簡單大方,大都建在水池之上,色調都是白色;建築四周支柱均呈立式幾何三角板形,別具一格。市區有現代化的高層建築,有傳統的西班牙式古城堡和歐洲巴洛克式建築,有世界建築博覽會之稱。
巴西利亞大教堂
巴西利亞大教堂是一座位於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天主教大教堂,是天主教巴西利亞總教區座堂,由奧斯卡·尼邁耶設計。教堂大部份建築實際上位於地下,外部是由16個各重90噸的混凝土柱子構造成的雙曲結構屋頂。
巴西利亞大教堂奠基於1958年,1960年完工,教堂前的廣場上有四個 3米高的青銅像,代表四使徒,由但丁·克洛斯設計於1968年。巴西的西班牙居民捐贈了四個大教堂鍾,放在20米鍾樓上,環繞著教堂有一圈12米寬,40厘米深的倒影池,遊客需要通過地下道才能進入教堂。教堂外層牆壁由16塊玻璃鋼製成,基部寬10米,長30米,連接起了混凝土柱,頂上是2000平方米的彩色玻璃。教堂中殿有3座天使雕塑,由鋼絲繩掛起,最小的一座高2.22米,其次者3.4米,最大的高4.25米。祭壇則由教皇保羅六世捐贈,主祭壇下還有一個誦經室。
巴西利亞大教堂年參觀人數達1000萬, 2012年4月21日巴西利亞建城50周年時開始進行改造,修復、升級了教堂內的基礎設施,外部玻璃鋼也重換了一遍。
帕拉諾阿湖
帕拉諾阿湖位於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東部,是一個面積達48平方公里的人工湖,平均水深12米,最深處可達38米,是巴西著名城市設計師科斯塔利用當地丘陵地形,築壩截住帕拉諾阿河等幾條河流的河水,形成了一個周長達80多公里的湖泊,以調節旱季空氣濕度,為城市補充水源。
帕拉諾阿湖那水天一色的景觀不僅美化了巴西利亞這座新興城市,而且有力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帕拉諾阿湖對防止洪澇災害也有重要作用。
巴西國家體育場
巴西國家體育場是一座位於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綜合體育場,其前身加林查體育場於1974年興建,可容納45200人,經常有足球賽事舉行於此。為了達到2014年世界盃的要求,加林查體育進行重建,並在2010年更名為巴西國家體育場。
巴西國家體育場的重建工程於2010年4月動工,重建完成後成為2014巴西世界盃中第二大的球場,實際能容納68009名觀眾。它擁有新的外觀,金屬頂棚和看台,以及更低的場地,使得每個座位都能有無障礙的視角。該體育場舉辦了2013聯合會杯開幕式和2014巴西世界盃包括四分之一決賽在內的七場比賽,2016年奧運的一些足球賽事也將於此舉行。世界盃結束後,這座體育場將用來舉辦音樂會和重大文化活動。
三權廣場
三權廣場位於巴西首都巴西利亞,是一座露天廣場,其名字來源於巴西國家政府的三種權力:行政權、立法權以及司法權,而象徵這三種權力的建築場所就坐落在廣場周圍,它們分別是代錶行政權力的總統府,代表立法權力的國會,還有代表司法權力的聯邦最高法院,三權廣場被稱為巴西的神經中樞。
三權廣場上看不到什麼古跡,但是周圍的建築設計構思大膽、線條優美、輕盈飄逸。不同的建築代表著不同的寓意,總統府前的一尊兩人持矛並肩而立的首都開拓者銅像,象徵著巴西人民團結一心捍衛祖國,最高法院前筆直坐立的雕像象徵著法院會秉公執法,保護人民的權益。
巴西利亞電視塔
巴西利亞電視塔建立於1967年,建立之初高218米,在1987年的時候對其進行加高,現在的高度為224米,是巴西利亞的最高建築。巴西利亞電視為世界第四高鐵塔,重378噸,瞭望台位於75米處,可容納150人,遊客可乘電梯免費觀光,電梯里還有電梯管理員專門負責把遊客送到電視塔上,但是飲料是不允許被帶上去的。
電視塔是觀賞整個巴西利亞的最好視點,可以把巴西利亞的布局看得一清二楚,巴西利亞的中心地段象一架起航的飛機,國會大廈便是這座飛機的駕駛艙,兩翼分別是議政廳和高等法院,機身部位是國家各大管理部門。
城市建築
巴西利亞以其獨特的建築聞名於世。其總體建設計劃由建築大師盧西奧·科斯塔(LÚCIO COSTA )完成。在燈火通明的夜晚從空中俯視,巴西利亞宛如一架駛向東方的巨型飛機。整座城市沿垂直的兩軸鋪開:向機翼南北延伸的公路軸和沿機身東西延伸的紀念碑軸。機頭是三權廣場,機身是政府機構所在地,機翼則是現代化的立體公路。三權廣場左側是總統府,右側是聯邦最高法院。廣場
巴西利亞是一座只有30多年歷史的新城,沒有一處古代建築。有名的現代建築主要集中在城市的核心——三權廣場。國會大廈是兩座並列的28層長方形大樓,是全城最高的建築。法律規定,任何建築物都不得超過它的高度。兩座大樓之間由一條過廊連通,形成一個「H」形,這是葡萄牙文「人」的第一個字母,表示一切為了人。右側大樓為眾議院大廈,樓側是一個仰天的「大碗」,意為「廣聽民意」;左邊是參議院大廈,側旁亦有一個「大碗」,不過是倒扣,象徵「集中民意形成決議」。
「碗」下為兩院會議大廳,以及商店、餐廳、車庫等配屬建築。兩院會議廳各有1200個座席,均有藏書數十萬冊的專用圖書館。巴西人自豪地說,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議會建築」。公民可以自由進入大廈參觀,也可以入公眾席旁聽,有什麼意見,可以委託議員代為發言。
總統府在黎明宮。這是一座圍廊懸空在外的建築,廊柱一反圓、方的陳規,有的如上長下短的菱角,有的似展翅欲飛的大雁。菱形四角如印第安人的盾牌,象徵巴西最早的主人是印第安人。
司法宮又別具特色,由14根潔白的幾何形大柱托著一個平頂大棚,棚下為審判大廳和辦公樓,門前豎立著一尊蒙著雙眼的正義女神塑像,表示「法不認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大廈廣場的政府各部大廈也各自標新立異,互不雷同。外交部的伊塔馬拉蒂宮構築在一個大水池上,鋼架玻璃結構,突出了水晶宮的特色。池內由5塊石頭組成的蓮花型石雕,和奧運會的五環旗一樣,象徵著五大洲的團結和世界和平。
6. 新加坡著名旅遊景點在什麼地方
1.聖淘沙
位於新加坡本島南部,離市中心半公里。這個田園式的度假島嶼,其馬來文名字是和平與寧靜的意思。它由一個漁村變為英國的軍事基地,後來又於1972年變成一個度假島嶼。
島上青蔥翠綠,有引人入勝的探險樂園、天然幽徑、博物館和歷史遺跡等等,讓人遠離城市城囂。愛海的人,可以沿著沙灘享受輕松的水上活動。而熱愛自然的人,聖淘沙也有天然人行道——龍道、海底世界、胡姬花園、蝴蝶園、世界昆蟲博物館。在歷史景點方面,則有西樂索炮台、海事博物館和新加坡萬象館。
在主題公園方面,計有夢幻島、火焰山和高爾夫樂園。而高37公尺的魚尾獅塔,可讓遊人從聖淘沙遠眺市區的高樓大廈及環繞四周小島的景色。入夜後的音樂噴泉,隨著交響樂的節奏而翩翩起舞。
聖淘沙是由聖淘沙發展機構負責管理和發展,它也管理10個較小的島嶼,包括龜嶼、聖約翰島、姐妹到及鬼島。這些島嶼是熱愛游泳、潛水和釣魚人士的樂園。
島上也有自設的交通設備。遊客可以免費乘搭單軌列車、巴士、沙灘小火車前往不同目的地。此外,島上也有腳踏車出租店。
2.新加坡動物園
於1973年開幕,園內以開放概念為設計,利用熱帶森林與湖泊為屏障,使遊客可以不受鐵籠和鐵柱的遮欄而看得一清二楚。動物園佔地28公頃,收羅了250種哺乳動物類、鳥類和爬蟲類動物,總數接近3000隻。所展示的許多瀕臨絕種的動物之中,包括科摩多龍、睡熊、金絲猴,以及世界最大的群居人猿。
遊客可以在動物園內一嘗和人猿共用早餐的難忘經驗,或者觀賞每天四場精彩的動物表演。參與表演得動物有靈長類、爬蟲、大象和海獅等。人們可以觀看矮小河馬在水底潛游,以及加勒比海海牛悠遊自在的游姿。在兒童天地里,孩子們可以從「動物之友表演」中獲得無比的快樂,參與演出的動物有德國牧羊犬、大牧羊犬、麝貓、鸚鵡,以及一群綿羊。
除此之外,園內也設有游園列車,帶您暢游動物園。
3.福康寧山
俗稱「皇家山」或「升旗山」。這個佔地19公頃,高約50公尺的山丘曾是當年萊佛士的住所。1819年,萊佛士在新加坡河口登陸後,便看上這座俯視新加坡河口的小山,並在山頂建總督府。1823年,他也選擇在此處興建住家。
其實,福康寧山的歷史可追溯到14世紀。據歷史記載,這里是14世紀島國蘇丹皇室的所在地。新加坡最後一位蘇丹依斯干達沙便安葬在靠近山頂的地方。
目前,山上還殘留著許多文物,並且不時有新發現。山上的福康寧文化中心便展示了被挖掘的14世紀至19世紀文物。
在英國殖民地時代的1859至1861年期間,山上也建有一座堡壘。1867年,堡壘上還設印度和歐洲兵士的營房,醫院和彈葯庫,是19世紀防禦新加坡的主要炮兵連。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因為局勢太平,這里的軍械就不派上用場了。
英軍也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這里建造佔地1306.10平方公尺,深約9公尺的地下指揮室。現在的文化中心後面便是隧道入口處。它是英國在馬來亞駐軍的指揮總部,英軍投降後,成為日軍司令官山下奉文少將的指揮總部。
目前,這個指揮室已辟為展覽館。館內的許多物件,如無線電話、桌椅、電燈等都是原有的歷史遺物。展覽館共有22個房間,包括通訊室、兵士休息室、密碼室、統帥指揮室等。展覽館有意重造56年前的歷史,讓遊人有如身歷其境的感覺。
在山上的一處也辟有香料園,是當年19公頃植物園的縮影,種植著丁香、肉桂等香料。此外,殖民地時代遺留下來的墓園,也完好的保留在山的東側。
4.花柏山
位於新加坡南部,總面積達56.46公頃。山上的花柏山公園建於60年代,並在1994年開始重新整修。整修後的花柏山增設了更多的基礎設施,對周圍的園景也重新設計一番。
花柏山公園有以下主要景點:
花柏頂:高達105公尺的花柏頂是公園內最高之處,站在花柏頂將能夠鳥瞰新加坡南部全景。這里有一棵雨樹,於1971年11月7日的首屆植樹日種下,沿著這棵樹是一個花木圍繞的多層平台,平台地面上特別設計朝向不同方向的箭頭,以告訴遊客所指的地方與名勝地點。而在瞭望台樓下的16幅壁畫也讓遊客了解新加坡的歷史和發展概況。
海事村:海事村主要的特色是以一艘傳統帆船為藍本。這艘大船由三個部分組成,即餐廳、兒童游樂場及訊號台,周圍環境充滿熱帶花園特色的景緻。「帆船」上共有三個寬敞的「甲板」,適合人們聚會、設宴。此外,這里也是觀賞新加坡海港的最佳地點。
花叢走道:從花柏頂延伸到海事村設有花叢走道。行人可在特別設計的亭子內享受鳥語花香,同時,在花叢走道上辟有一個「棕櫚園林」,供遊人休息聊天。
望東亭:位於花柏山東部的低窪處。遊人可以在此觀賞新加坡東部美景。花園設有健身區、寬廣草場、野餐區以及可供遊人鳥瞰市區景物的亭子。
纜車亭:在纜車亭旁建設兩個觀賞美景的平台,遊人可以在此通過望遠鏡觀賞新加坡南部風景。
5.肯特崗公園
佔地47公頃,舊稱鴉片山,是新加坡自然保護區之一。它是一座次森林山丘,也是候鳥的集居地。園內有一條長達800公尺的山徑,是遊人探索自然生態的好地方。 此外,山丘的後側也有兩個一大一小的池塘。前面部分最高處設有瞭望台,可以眺望新加坡西海岸景色。左邊可看到煉油廠林立的島嶼,右邊又可看到箱運碼頭。
根據國家公園局的資料,肯特崗公園是擁有最多健身設施的國家公園,共有20種不同的健身站供使用者選擇。此外,它的不平地勢也常吸引了許多遠足及大自然愛好者前來考察,或舉辦「尋寶」游戲。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里曾經是馬來軍團和日軍抗戰的地點之一。1942年2月13日,日軍第18師攻打防守這座小山的第一馬來軍團、英國第二效忠軍團和第44印度旅,這場長達48小時的搏鬥有不少日軍與馬來軍人戰死。新加坡陸軍最近「認養」了肯特崗公園,成為「陸軍公園」(Army Green Park),園內永久擺放了兩架M114型榴彈炮和一架AMX-13輕型坦克,突顯公園的歷史和軍事意義。
6.魚尾獅公園( MERLION )
新加坡著名的魚尾獅像就坐落於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標志和象徵。該塑像高 8 米,重 40 噸,獅子口中噴出一股清水,是由雕刻家林南先生和他的兩個孩子於 1972 年共同雕塑的。
獅頭魚身坐立在水波上的魚尾獅,其設計概念是將事實和傳說合二為一:獅頭代表傳說中的「獅城」新加坡。魚尾象徵古城「淡馬錫」,代表新加坡是由一個小漁村發展起來的。
據古書記載,古時新加坡叫做淡馬錫,在爪哇語中為海城之意。公園 14 世紀時,傳說有一個古印尼的王子發現了這座小島,他在這里看見一頭神奇的野獸,後來得知是頭獅子。就此,王子就將這座小島命名為「 Singapura 」--在梵文里的意思是獅子 (Singa) 城 (pura) 。
如今,每年有一百多萬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專程造訪魚尾獅公園,與世界著名的魚尾獅拍照留念。
公園周圍地帶,聚集了新加坡著名的地標性建築:濱海藝術中心、政府大廈、高等法院、維多利亞劇院、萊佛士銅像等等,為遊客必到之處。
7. 馬伯里訴麥迪遜案的審查原則
馬伯里若要從基層法院一級一級地上訴到最高法院,耗時太久,他只好撤回了起訴。
從表面上看,聯邦黨人馬伯里沒當成法官,麥迪遜國務卿也沒送出扣押的法官委任令,馬歇爾似乎輸了這個官司。但實際上,馬歇爾是此案真正的大贏家。
首先,馬歇爾通過此案向國家立法機構國會宣布:不僅憲法高於一切法律,而且判定法律本身是否符合憲法這個至關重要的權力也與立法部門無關。換句話說,立法機構不得隨意立法,只有最高法院才是一切與法律有關問題的最終仲裁者。
其次,馬歇爾通過此案向國家最高行政部門宣布:憲法的最終解釋權屬於司法部門。因此,司法部門有權判定行政當局的行為和行政命令是否違憲,有權對行政當局的違憲行為和命令予以制裁。這樣,雖然憲法規定任何法律都應由國會和總統決定和通過,但最高法院擁有解釋法律的最終權力,有權判定法律是否違憲。而最高法院的裁決一經做出即成為終審裁決和憲法慣例,政府各部門和各州必須遵守。所以,最高法院不僅擁有了司法審查權,而且在某種意義上擁有了「最終立法權」。美國學者梅森(Alpheus T. Mason)認為,與英國王權相比,美國最高法院不僅僅是權威的象徵,而且手握實權,「它能使國會、總統、州長以及立法者俯首就範」。
馬歇爾的高明之處在於,從表面上看他因為宣布《1789年司法條例》第13款因違憲而被取消的做法是對最高法院自身許可權的限制,所以國會找不出任何借口與最高法院對抗,也沒有任何理由彈劾最高法院大法官。另外,馬歇爾雖然宣布司法部門有權判定行政當局的行為是否違憲,但他並沒有向麥迪遜國務卿發出執行令,只是建議馬伯里去下級法院控告麥迪遜。這樣,行政當局同樣找不出任何借口與最高法院過不去,也根本無法挑戰馬歇爾大法官的裁決。實際上,傑弗遜等民主共和黨人已經有所准備,即便是最高法院下了執行令他們也不會執行。但馬歇爾在為馬伯里正名爭氣的同時,避開了民主共和黨人所設的陷阱,把判決轉向法律與憲法孰重孰輕這一根本性問題。
美國的法律體系是成文法與案例法的結合,既然立法和行政部門無法推翻最高法院對馬伯里案的判決,那麼,按照英美普通法系遵循先例(stare decisis)的原則,此判決將作為憲法慣例被後人永遠引用。據統計,在最高法院以後的判決中,馬伯里案高居被引用的案例之首,達數百次之多。
根據這一經典案例逐漸確立的聯邦法院司法審查權包括相當豐富的內容:第一,聯邦法院是聯邦立法和行政部門立法和行為合憲性的最終裁定者;第二,聯邦法院是州立法機關和行政部門立法和行為合憲性的最終裁定者;第三,聯邦法院,特別是聯邦最高法院,有權審查州法院的刑事與民事程序法規,以確定這些程序法規是否符合聯邦憲法的要求。
通過對馬伯里案的裁決,馬歇爾一方面加強了聯邦司法部門與其他兩個政府部門相抗衡的地位,使司法部門開始與立法和行政兩部門鼎足而立,另一方面增強了聯邦最高法院作為一個政府機構的威望與聲譽,使最高法院成為憲法的最終解釋者。一百多年之後,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卡多佐(Benjamin N. Cardozo)贊嘆道:「馬歇爾在美國憲法上深深地烙下了他的思想印記。我們的憲法性法律之所以具有今天的形式,就是因為馬歇爾在它尚有彈性和可塑性之時以自己強烈的信念之烈焰鍛煉了它。」馬歇爾傳記的作者史密斯(Jean E. Smith)贊揚說:「如果說喬治·華盛頓創建了美國,約翰·馬歇爾則確定了美國的制度。」
馬伯里訴麥迪遜案收場後,傑弗遜總統極為惱火。在傑弗遜看來,行政、立法與司法部門之間應當是一種三權分立、平起平坐的關系,憑啥司法部門要憑借司法審查權高人一等呢?傑弗遜認為:「憲法沒有賦予法官替執法部門決策的權力,就像執法部門無權為法官作決定一樣。在各自負責的領域,兩個機構彼此平等獨立」。「憲法欲使政府各協作部門之間相互制衡。但是,如果授權法官決定法律是否違反憲法,使法官不僅在司法部門的地盤自行其是,而且還在立法和執法部門的行動范圍獨斷專行,那將使司法部門成為一個專制暴虐的機構」。
傑弗遜總統的擔憂在很大程度上是基於政治現實的考慮。如果聯邦黨人控制下的最高法院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司法審查權推翻民主共和黨國會制定通過的重要法律,那麼,美國的分權制衡體制就會因黨派斗爭而陷入癱瘓。即使國會能夠啟動憲法程序彈劾最高法院大法官,但結果將是徹底削弱最高法院的政治地位和司法權威。無論發生何種情況,一場憲法危機似乎已在劫難逃。
然而,政治的奧秘在於妥協。盡管傑弗遜總統憂心忡忡,但出乎意外的是,在馬歇爾大法官領導之下,聯邦最高法院自我約束,見好就收,並沒有單純從黨派利益出發利用司法審查權與傑弗遜總統和民主共和黨人死拼硬抗,頻繁地否決新國會的立法,使最高法院成為「專制暴虐的機構」。1803年3月2日,即馬伯里案結束六天之後,在審理Stuart v. Laird案時,聯邦黨人控制下的最高法院妥協退讓,承認了《1802年司法條例》的合憲性。更為重要的是,在馬伯里案之後的30餘年中,馬歇爾法院再也沒動用過司法審查權。而傑弗遜在8年任期內也表現出大局為重和超越黨派分歧的憲政精神,保留了聯邦黨人在加強聯邦權威方面的主要建樹。
一些美國憲法學者認為,馬歇爾對馬伯里案的絕妙判決實際上只是當時黨派斗爭的產物,它在當年並未產生任何實際法律效力,其作用只是為司法機構今後審查國會立法的合憲性奠定了基礎。此外,這個判決也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自相矛盾之處,因為馬歇爾斷案的法律根據是最高法院對此案沒有初審權,既然如此,他根本就不應做出任何判決,而是應當依法把案子打回到有管轄權的聯邦地方法院。可是,馬歇爾大法官並沒有這樣做,他一方面根據《1789年司法條例》第13款接受此案,另一方面又以它與憲法沖突為由宣布它違憲。不過,馬歇爾似乎可以辯解說他接受此案時並不知道無權審理,無權審理只是後來在審理過程中獲得的一個新認識。還有,馬歇爾是這個案子緣起的當事人之一,理應迴避,但他卻沒有這樣做。(美國在立憲建國之初法律法規很不完善,比如,1801年2月4日至1801年3月3日期間,馬歇爾作為地位僅次於總統、副總統的第三號行政首腦卻兼任聯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顯然違反了分權制衡原則。相比之下,在馬伯里案中馬歇爾身為當事人卻沒迴避,只不過是小事一樁。)這個在很大程度上是出於黨派斗爭需要的司法判決,後來卻成為美國憲政歷程的里程碑。
1789年生效的美國憲法一直被後人譽為人類政治制度設計的偉大典範,恩澤綿遠,千古流芳。其實這種評價好像有點兒過高了。原因在於,在憲法最終解釋權問題上,實際上就是在涉及三權分立與制衡這個具有美國特色的國家憲政制度,以及究竟是權大還是法大這一憲政法治的基本原則問題上,1789年憲法並無開創性建樹。由於歷史的局限,這部憲法沒有明確規定最高法院擁有司法審查權,結果使司法在三權中處於最弱的一方,使三權分立與制衡制度形同虛設。按照這種憲法設計,缺乏權威的聯邦最高法院實際上可有可無,比如在馬伯里案中,國務卿麥迪遜對最高法院讓他解釋扣押任命公文原因的信函乾脆就懶得搭理。
但在美國憲法的條款中實際上可以引申出最高法院擁有憲法解釋權的原則,在美國憲法之父的理論探索中也有關於最高法院應當擁有司法審查權的論述。美國憲法第3條第2款規定,最高法院的許可權之一是受理涉及憲法和聯邦法律的糾紛。既然是涉及憲法的糾紛,最高法院在裁定時顯然要闡明它對憲法的解釋。在《聯邦黨人文集》第78篇,制憲先賢漢密爾頓指出:「解釋法律乃是法院的正當與特有的職責,而憲法事實上是亦應被法官看作是根本大法,所以對於憲法以及立法機關制定的任何法律的解釋權應屬於法院。如果二者之間出現不可調和的分歧,自以效力及作用較大之法為准,亦即:憲法與法律相較,以憲法為准。」在漢密爾頓看來,立法機關必須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約束,「此類限制須通過法院執行,因而法院必須有宣布違反憲法明文規定的立法為無效之權。」所以,馬歇爾的判決有相當堅實的根據。
但是,馬歇爾在判決書中,對於為什麼非民選的最高法院卻有權力宣布代表人民的國會所制定的法律違憲這個重要問題並未從憲法理論上給予令人信服的解釋。然而,制度創新的基礎並非盡善盡美的憲政理論或立法。在英美普通法系中,法規或制度的演變和創新主要是基於司法實踐以及司法經驗和慣例的積累和發展。議會立法形成的法律只是法律的一部分,大量的法律是由法院的判例構成。實際上,在立法過程中,普通法系國家的法院和法官在事實上早已佔據和扮演了極為重要的地位和角色。這種制定和解釋法律的習慣和傳統,對美國司法審查制度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應當指出的是,美國在殖民地時期和獨立初期受英國樞密院審查北美殖民地立法的司法判例的影響,州一級的法院已出現了一些類似司法審查制度的判例。1786年Rhode Island的Trvett v. Meeden案,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案例。此案的基本情況為,Rhode Island州議會立法規定紙幣為合法貨幣,但州最高法院法官認為該法案「不得人心並違反州憲法」(repugnant and unconstitutional),使其最終失去了法律效力。
由於英國普通法傳統對北美殖民地的深厚影響,由於憲法之父的傑出思想,以及當時和後來的美國政治家們對政治規則的尊重以及善於妥協讓步的特點,加上馬歇爾大法官在司法實踐中超乎尋常的智慧和努力,在憲政法治的歷史進程中,美國最高法院逐漸成為分權制衡體制中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使美國政治制度真正具有了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的特點,使司法審查制度成為美國憲政體制有別於英、法等西方民主國家政治制度的一個重要特點,而且成為美國憲政法治的基石。
二百年後的今天,在美國最高法院的院史博物館中,唯有馬歇爾大法官一人享有全身銅像的特殊待遇。在九位大法官專用餐廳的牆壁上,則並列懸掛著馬伯里和麥迪遜二人的畫像。
2000年的美國總統選舉最後出現了最高法院大法官「選」總統的奇特局面。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戈爾(Al Gore)盡管心裡一百個不服氣,背後又有贏得多數普選選票的民意撐腰,但表面上也不得不表示完全尊重和服從最高法院的權威,老老實實地宣布競選失敗。
若不是當年馬歇爾大法官在馬伯里訴麥迪遜一案中令人稱奇的絕妙判決,恐怕就不會有今天最高法院至高無上的權威,戈爾和布希各自的擁護者沒准兒已在白宮前面真刀真槍地開打了。
8. 電影《守法公民》(Law Abiding Citizen)里,反復出現的那座銅像是誰叫什麼名字
是位於Philadelphia(費城,因為電影是在那裡取景的)的City Hall房頂上的William Penn的雕像。
威廉·潘原先是輝格黨的支持者,並且似乎曾經是洛克的好友。然而,當潘對印第安人表示友好,承認他們擁有對於土地的所有權,並購買其土地之後,洛克便懷疑潘對印第安人的慷慨,懷疑潘有專制主義傾向。潘建立的賓夕法尼亞州代表了洛克在《政府論下篇》中所攻擊的一切。
因為在洛克看來,財產權來自勞動,印第安人不事稼穡,荒廢了大片土地,所以他們對土地沒有私人財產權,而因為他們沒有私人財產權,所以印第安人共同體對土地也沒有管轄權。美洲是一片無主的土地,歐洲殖民者盡管佔領就是。購買土地在洛克看來既不合邏輯也無必要。
——以上參見塔克《戰爭與和平的權利》http://www.douban.com/subject/3686807/
P207—212
贊曰:自由主義的洛克,帝國主義的洛克;自由主義的輝格黨,帝國主義的輝格黨
最早這里居住著幾個印第安人部落,1643年瑞典移民首先在南部現在費城附近定居,稱為「新瑞典」,1655年荷蘭人戰敗瑞典人控制了這片土地,1664年英國約克公爵戰敗荷蘭人,歸屬英國。
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因為欠他朋友威廉·佩恩的父親海軍上將一萬六千英鎊的債,主要是拖欠的薪金和國庫向他借款。威廉向他要這塊土地,1681年4月4日,查理二世向他頒發了特許狀,將此地送給威廉·佩恩,並將此地命名為「賓」,加上威廉·佩恩為此地命名為「夕法尼亞」(林地之意),賓夕法尼亞遂成為現在的州名。威廉由於信仰貴格派而不信仰英國國教聖公會,曾被牛津大學開除,當時的歐洲和英國的其他殖民地都沒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威廉要按照貴格會的理想,建立一個宗教信仰和政治自由的地方,他當總督時沒有為自己保留多大的權利,宣稱「將允許人民制定自己的法律」,因此賓州是美國第一個宗教信仰自由的州。許多在歐洲受迫害的貴格教徒移民過來,貴格會聲稱所有基督徒都要象兄弟般友愛,他們反對戰爭,反對尊稱,反對起誓。(因此美國憲法在所有要求起誓的地方保留一條「發誓或確認」,如在法院做證時,貴格教徒不會說「我起誓所有證言真實」,而是會說「我確認」。)。
賓州因此成為一個非常自由的州,一切權力取決於議會,也因為如此,這個殖民地沒有給威廉帶來任何好處,使他負債累累,1701年回到英國鋃鐺入獄,賓州沒有給他任何稅收來挽救他,而其中三個縣又組成新的特拉華州獨立出去。威廉死於1718年。賓州和特拉華州成為美國獨立戰爭時的先鋒,特拉華州第一個,賓州第二個承認聯邦憲法,加入合眾國。這兩個州也是歷史上美國宗教信仰最自由的州,但猶太人或其他宗教的信徒以及非宗教信徒仍然受到基督教會的歧視。直到美國建立以後確立政教分離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這種狀況才得到改善。
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賓州的石油、煤炭、鋼鐵等重工業發展迅速,吸納了許多移民,人口增長迅速。20世紀末期,賓州工業開始衰敗。
9. 十二生肖的拍賣的情況
據報道,巴黎一家法院於當地時間23日18時(北京時間24日凌晨1時許)宣布了圓明園文物兩個銅獸首是否能夠被拍賣的結果。報道稱,法院宣布駁回追索圓明園流失文物律師團的禁拍請求,並要求對兩名被告作出賠償。
法院審理已經結束
由於中國追索海外流失文物律師團此前提出申請,希望法國法院在拍賣開始前下達「禁拍令」。巴黎一家法院於當地時間23日中午11時30分緊急審理禁止拍賣的請求。
2008年10月下旬,佳士德宣布將於2009年2月23日至25日在巴黎舉辦「伊夫·聖羅蘭與皮埃爾·貝爾熱珍藏」專場拍賣,拍品中包括1860年英法聯軍從圓明園掠走、流失海外輾轉多年的鼠首和兔首銅像,拍賣估價均為800萬至1000萬歐元,總價高達人民幣2億元。
伊夫·聖羅蘭與皮埃爾·貝爾熱數十年收藏的732件藝術品,2月21日首度在巴黎大皇宮與公眾見面。由於藏品中包括有中國圓明園文物鼠首和兔首銅像,使這次拍賣備受關注。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介紹與背景資料
十二生肖獸首銅像是原圓明園噴水池中「水力鍾」的噴頭,該「水力鍾」的全稱「十二生肖報時噴泉」。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呈「八」字形,分列在噴水池的兩旁的人身石台上的。每個動物就是一個噴泉機關,每到一個時辰,相應的動物口中就會噴水兩個小時。因為古人的一個時辰就是兩個小時,十二個時辰正好是二十四小時。不過到了正午,它們就要一起噴水,此時,景象蔚為壯觀。
在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中,目前已經回歸的有五件: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馬首。除豬首外,其他四件銅像的回歸均與拍賣有關。2000年4月底和5月初佳士得和蘇富比在香港的春季拍賣會上,牛首、猴首和虎首銅像現身。當時這兩家拍賣公司拍賣流失文物的做法,引起了香港和中國內地社會各界的極大憤慨。最終中國保利集團公司毅然參拍,以774.5玩港幣拍得牛首、818.5萬港幣競得猴首,而虎首則以1544.475港幣成交(價格均包含拍賣公司傭金)。
2007年9月初,蘇富比發布消息稱,將以「八國聯軍-圓明園遺物」專拍之名拍賣馬首銅像。消息傳出,各界嘩然。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率先發表聲明「堅決反對公開拍賣馬首銅像」,並提出應以公益方式實現馬首回歸。關鍵時刻,港澳愛國企業家、國寶工程顧問何鴻燊博士於9月20日在拍賣會舉行之前以6910萬港幣購得馬首銅像,並宣布將其捐贈國家。
惟一沒有拍賣公司介入、而是以公益方式回歸的是豬首銅像,不過也與何鴻燊有關。2003年初,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在美國尋訪到豬首銅像的下落。經過努力爭取,美國收藏家同意將豬首銅像轉讓給該專項基金。2003年9月,何鴻燊向該專項基金捐款人民幣600餘萬元將豬首銅像購回。
圓明園十二件生肖獸首銅像有五件已經回歸,另外五件龍首、蛇首、羊首、雞首、狗首銅像一直不知所蹤,鼠首和兔首銅像極有可能是最後的兩件。
10. 香港高級法院門前那個塑像叫什麼名字
正義女神 (Iustitia,古羅馬代表公平正義的女神)是作為法律基礎的公正道德的象徵。文藝復興以來Justitia(正義女神)通常被描述為一名裸露胸膛的婦女,手持劍與天平,有時戴有眼罩。現今經常出現於法院的其肖像是由古希臘及古羅馬代表正義的女神堤喀(Tyche)及福爾圖娜(Fortuna)的形象混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