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顯老

法官顯老

發布時間: 2022-10-31 08:46:15

法官的法袍代表了什麼(下)

司法現在經常在政府與人民之間充當中立的裁判,所以它承擔著更大的使命,而且這個使命不容易承擔。司法操縱著生殺予奪的大權,這樣巨大的壓力承受在一個常人的肩膀上,人們往往覺得心裡不塌實,所以需要把這個常人加以包裝,包裝得和人不一樣。頭發一定要怪怪的,衣服要不同,這樣無論給衣服之內的人還是衣服之外的人都有強烈的警醒,那就是說我做的工作不是一個平常的工作,我所做的工作涉及到人命關天的的事情,我所做的工作涉及到法律准則的統一,這么重要的工作我一定要認真的做。穿上這套衣服以後,其他的人也會對他有強烈的期望。我想這是把法官營造得非常奇特非常不一樣的作用。
軍警式的制服所營造的氣氛,就比較簡單了,那是一種工具化的氣氛。穿這身衣服的人其實沒什麼了不起,他不過是個服務的角色,他是完整我們另外某種價值的輔助性的角色。中國的法院一直處在權力的邊緣,司法機關在長期的計劃經濟時代,只不過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工具。我是1978年開始學法律的,進學校前還是作為絕密專業招生,一定是苦大仇深出身的人才可以學法律。進去以後就教育我們要做無產階級專政的「刀把子」,法律教育的目的就是把一個人磨得鋒利,「黨指到哪兒就砍到哪兒」「社會主義一塊磚,東南西北任黨搬」。我們看到長期以來司法機關的角色,法律人的角色,就是服務者。52年為反右服務,56年為反胡風服務,57年為反右服務,58年為大躍進服務,「三馬齊出動,擰成一股繩,下去一把抓,回來再分家」。我們現在看當時的報紙很好笑,但都是現實。66年為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服務,服務不長時間,法院就被軍管了。我還曾接到一個當事人寄來的當時的判決書,判處他反革命罪,這個判決是山東煙台軍分區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法委員會作出的。當然文革以後恢復法院,為改革開放服務,後來為商品經濟服務,為市場經濟保駕護航,現在又為西部大開發服務。法院總是個次要的角色,並不是個神聖化的角色,如此次要的角色當然不需要那樣奇特的包裝,所以穿了一身軍警服。這是我們說的第一個層面的含義,法官是一個特殊的神聖化的角色還是一個工具化的角色。
第二個方面的含義是穿著法袍的人有一種獨立感,他是獨立的職業,獨立的人。司法的角色象徵著獨立性,法官的最重要的品質是獨立。為什麼司法要獨立?其實每一個法官要獨立,是因為法官處理案件,行使權力只在法庭之中。在法庭中行使權力的過程需要一種對人的觀察。比如在司法過程中,我們為了查清案件的事實。離不開當面鑼對面鼓地觀察。證人在作證之前要宣誓,宣誓之後法官會向他反復強調,你已經向上帝宣誓了,現在你說的話如果有假的話,你不只是對我撒謊,你是對上帝撒謊。這對人心理上有警醒感,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是辯證唯物主義,天不怕地不怕,向毛主席宣誓也沒有所以我們現在偽證特別多。當偽證率很高的時候,說明一個民族道德,倫理層次的下降。
證人在作證時,法官要觀察他有沒有作偽證,神色怎麼樣。我們古代有句話「以五聲聽獄訟」,為什麼他臉紅,為什麼他口吃,為什麼發抖?這時法官必須當面觀察當面判斷,這樣的職業需要長期以來在法庭積累的經驗。在西方國家,尤其在美國和英國,對法官的選擇是非常講究的。有一句古老的諺語叫「法官老的好,律師少的俏」。法官越老越好,老的才有經驗,老了才能對人情世故作出一些判斷。我曾經說我人生中最大的災難就是在大學畢業實習期間去讓我去處理離婚案子,我怎麼去處理?我還勸大家,「一日夫妻百日恩」。像我這樣一個嘴上無毛,從沒結婚的人怎麼給人家說「一日夫妻百日恩」?在英美國家,包括香港,通常不會出現40歲以下的法官,通常從執業十年以上的律師或者檢察官隊伍里選任。
一個法官最不好的是容易被迷惑,經常心裡拿不準。從前有個法官,聽完原告的陳述後對原告說:「你說的對太有道理了。」再聽被告說,說完了,對被告說:「你說得對呀,你說得真有道理。」旁邊的書記員說:「法官大人,不可能兩方面都的對的,因為他們是對立的。」法官說:「哦,搞了半天原來是你說的最對。」法官需要良好的判斷力,法官這個角色不需要搞年輕化。當然年老的需要有一個補償,這個補償是法官基本上沒有退休年齡的限制,不能強制退休。美國的霍姆斯大法官62歲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一直干到91歲。他一坐在法庭上,白鬍子,白頭發,黑法袍,真正給人一種司法的威嚴,這能帶來一種重要的效果。有時候司法處理的問題,不一定有很明確的是與非,沒有什麼真理不真理的問題,司法所解決的問題不過是一種平衡術,這就是為什麼古羅馬人給法律下的定義是「一種公正善良的藝術」。這樣的藝術需要偉大的藝術家來表演。
說明這個道理的一個經典案例是婦女有沒有權力墮胎的問題,女權主義者們的口號是「我的身體我的自由」,老娘要把肚子里的東西做了你管得著嗎?法律,什麼法律!都是臭男人們制定出來限制我們女人的,兩千來的法律歷史都是一部男人欺壓女人的歷史。那天我給我們00級新生開迎新講座,我一看不得了,這屆女生佔百分之六十多了吧,相當可怕。我作為一個男教師深感憂慮。將來恐怕法律要變成女人的聲音了,現在法律基本上還是男人主導的聲音。女同胞認為不允許墮胎的法律是對她們一種不合理的限制。有道理,這種要求一點也不過分。另一方面,保守人士看來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這不是殺人嗎?當然是殺人。搞法律的人在那裡搞了個虛偽的說法,認為人的生命從出生之時開始,這是虛構的東西。真是這樣嗎?不,人的生命是從受孕開始,沒有上半場哪有下半場,沒有十月懷胎,那有一朝分娩。那不是生命是什麼?你為什麼要懲罰在大街上殺人的人,為什麼不懲罰在醫院殺人的人?有區別嗎?我看有區別,區別就是在大街上殺人時對方可以反抗,可以正當防衛,而在醫院殺人這個小生命從來不跟你交涉,從來不搞正當防衛。選擇更殘忍的方式殺人者難道不更應該受到懲罰嗎?我想問問大家這裡面有道理嗎?不。其實法官很難判決這樣的案件,這是一個所謂的「艱難案件」。但法官又不能不判,這時唯一可以求助的是法官的崇高威望。實際上這樣的判決無法獲得人民普遍真正的擁護。現在我最不喜歡法院系統流行的一句口號是:做人民滿意的好法官,做人民滿意的好法院。現在法院正在開展這樣的所謂的「雙滿意」的活動,還要評「雙滿意」標兵。怎麼可能是雙滿意,叫人民都滿意,最多隻有一半的人滿意,那就是勝訴的當事人滿意,敗訴一方的人覺得不滿意,有時甚至勝訴的一方也不見得都滿意,因為許多人覺得勝得還不夠,勝得不過癮可見司法常常在一條艱難的路途上跋涉,作出判斷,在這種情況下,法官,法院必須要有崇高和獨立的地位。
在我們國家這種獨立還不具備。我們講司法獨立,講法院獨立,基本上講的是整個法院系統獨立於外部,而基本上不講法院個人的獨立。有一種說法:現在的法官你控制他還這么差,搞司法腐敗,什麼大蓋帽兩頭翹,吃了原告吃被告,原告被告都吃完,還說法制不健全。我自己正在做個論證,希望人們意識到這種思路可能導致惡性循環,會使我們的法官素質越來越低而不是越來越高。大家想想,我們的最高人民法院在1988年下半年的時候對外招考十名高級法官,我知道那個高級是什麼意思,就是處級法官處級審判員。當然從外面招進去就是處級,那對最高法院來說也是破例。然後報紙,電視都來宣傳,最高法院招十名高級法官,條件是大學從事法律教學的正教授,研究所里從事法律研究的正研究員。一級律師,國家機關從事法律工作正處級以上幹部,最後一條是北京戶口。上有一篇文章對最後一條做出批評,題目是《北京是誰的首都》。認為最高法院的這種做法有一種地域歧視。這樣的招法官的做法受到了社會的普遍冷落。到報名那一天,最高法院的工作人員一大早就非常興奮的擺桌子,擺椅子,新聞媒體的「大炮」都架在門口了,天啊,幾天下來就只有幾個人報名。(笑聲,掌聲)這是為什麼?為什麼中國最神聖的司法殿堂對這些學者律師毫無吸引力?而在西方國家,被人們任命為最高法院的法官那簡直是全國甚至全世界矚目的事情,是多麼光榮而神聖的選擇。可是在中國沒有人報。我曾經問過我的幾個同事為什麼不去報,他們說「去哪兒干嗎」?真的是這樣,我跟同學們講過,全國最好的一個位置就是北大法學院的教授,,比那些高官們好得多,收入比他們高,而且還自由,到最高院干嗎?到最高院我可以發表我的文章嗎?不,你發表文章要謹慎,因為人家會以為你代表最高法院,所以最好不要寫文章了。到最高法院做個審判員,我能夠寫體現我的個性的判決書嗎?我應點語言的追求,引證一點國外的判決注釋里有點外文。不行!能不能要求庭長別審我的判決書了,我的判決書是我的判決書,不是庭長的。不行。現行的官僚體系不允許有這樣的個性化的行為存在。那我去干嗎?我在這兒挺好的,從來不會發表文章還要院長審查通過。在最高法院那個毫無個性的機器里做一個毫無個性的螺絲釘,我不去!
法官的獨立性是法官得以公正,得以在社會中展現正義力量的非常重要的保障,而我們現行的法官制度是官僚化,等級化的法官制度,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法官法》修改過程中,草案中有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法銜制度」。當時我問法銜制是什麼意思,回答是:因為現在法官外表上看不出來什麼級別,體現不出等級,所以要借鑒軍隊的做法,在外表上加以區別,比如一級大法官,一個大星,二級大法官兩個星。我說你們現在服飾夠別扭的了,還要搞一個法銜制。軍隊為什麼要搞軍銜制,因為軍隊最重要的是服從,軍人應該很清楚的知道應該服從誰,應該指揮誰,那不需要兩個人認識,只要用軍銜來區分級別,以便確立軍隊里的等級,這是軍隊勝利的前提條件。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一條: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但是法官需要這個特色嗎?我們現在在實行四等十二級的制度,不斷暗示法官級別,暗示高級法官可以支配低級法官,低級法官要服從高級法官。司法的行政化非常嚴重,最重要的表現是等級化。科舉制的長期實行使我們今天建立了一個新制度的想像力受了極大的局限,我們設法想像除了官這套評價體系以外還有什麼別的評價體系。比如醫院有處級,局級,副部級,和尚杭州靈隱寺的主持是局級和尚,是政協常委。大學也是,前一段時間我們的報紙登著「教育部決定北京大學是副部級大學,我校校長黨委書記享受副部級待遇」。我說北大真是降尊紆貴,多麼有尊貴的學校,歷史比國家歷史還長,校長地位絕不比國家元首低,何必搞個副部級來當。哈佛大學校長從不把國家總統放在眼裡,他也是個「總統」啊,他的名號和總統的名號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是他指揮下的「小國家」歷史比美國的歷史可悠久得多。那才是一個大學的尊嚴。
法袍的第三個寓意是,在法袍這一古老的服裝樣式下,法官必須要維護一個職業的完整,維護行業的悠久傳統,它提醒著我們這種角色的特色。這就涉及到法治的問題。在許多國家裡你會發現,不同的行業對社會變革的反映不盡相同,有的行業喜歡變革,喜歡進步。比如年輕人喜歡社會進步,社會變革;文學家很喜歡社會動盪,詩人很少有人寫歌舞昇平的詩寫出千古詩名的,偉大的詩人都是寫人類的痛苦,社會的動盪,所謂國家不幸詩人幸;當然職業革命家喜歡革命;歷史學家喜歡革命,現在社會平和了,我想寫當代史的人簡直無聊透頂,只能年復一年地寫:「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誰看啊!但是法律這個行業偏偏培養一個人保守,穩定,不那麼激進,千方百計維護既定價值的習性。可以說,今天所說的「法治」之所以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嚮往,是因為它最大的好處是讓我們受到某種過去的規則的制約。法治有幾條黃金定律,一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律沒有規定的,你盡管去做,沒有人會懲罰你。「法不溯及既往」從前我們審判林彪,四人幫,覺得那是國家法制民主的里程碑,今天回過頭一看,好象還是存在某些問題。因為審判時用的1979年制定的法律,而他們犯那些有罪的事都是文革期間,這就違反了法治的原則,開了一個相當不好的先例。規則一定是提前存在的,行為是後來發生的,這樣的法律才可以遵循。法官每遇到一個案件,他不由自主的就回頭看,看過去發生的種種,看有沒有法律的規定。這個法律在有些國家能延伸到兩百年前,在英國有些法官,現在還在引用14世紀的法律或判例。托克維兒說:「英國人喜歡他們的法律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法律好而是因為他們的法律老,」老的才是好的。《封神演義》里的申公豹腦袋被人砍下來了,後來發現砍錯了又給安上去,結果安倒了,臉到後面去了。申公豹走路的時候往前走就是往後走,往後走才往前走。我們今天的語言里也有,說未來的時候我們說「今後」,說過去的時候我們說「從前」我們的文化到底後走還是朝前走搞不清楚。我們的記年方式和西方人不一樣,西方公歷永遠向前走,我們六十年一甲子,是繞著圈子走。
法律家就是不停的朝後看,總是用過去的規則來限制今天的行為。當政治家頭腦發熱的時候。法律學家總是拽拽他的衣袖或者給他當頭棒喝。這種穩健的保守主義在許多社會里創造了重要的價值。加上法官年齡老的特徵就使得法律家保守的特徵更顯露無遺。另外,又加上法官不受民意制約,更使得法官可以深謀遠慮。在每個這個民主的國家裡,三權之中的司法權,老百姓拿它沒辦法,總統任命法官,全國聯邦法院的法官八百多人全部由總統任命,這本身就不是一個民主的程序,而且總統一旦任命,法官就變成了斷線的風箏,總統沒辦法控制他,每個法官都保持嚴格的中立。人民沒辦法控制他,法官在他的正當行為期間終生任職。我們發現三權分離的制度是民主政體與貴族政體相互妥協的產物,尤其是在司法領域中。總統這邊,老百姓不高興他就當不了,當上了老百姓也不高興,過四年他就要下來;議會所有成員都是民選產生的,但司法老百姓就無可奈何。而且,憲法中明確規定"國會不得制定減少法官工資的法令"這是憲法里唯一規定的一個行業工資問題。國會議員是靠不住的,但有一個行業大家都認為是靠得住的那就是法官。為什麼法官不是民主產生,不受民意制約,反而是靠得住的?這是我們研究美國民主制度應該特別注意的問題。
我們現在法官穿的服飾是新派服飾,不能提醒我們注意這個古老的行業,他談不上提醒法官決策是保持連續性,要注意與傳統的契合。
前不久,我在法學院的一次演講中提到,我們現在司法制度的建設有四大矛盾,第一個大矛盾是:這個社會長期以來沿襲下來的中央動員型的治理傳統與司法獨立之間的沖突。我們喜歡最上面有核心,中間有一把手,都團結在核心周圍,服務中心工作。這種情況下,司法的中立,獨立,消極性得不到理解。第二個大矛盾是:「依法治國」要求的法院居於權力的真正核心和現在實際上法院等司法機關處於邊緣化的矛盾。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在黨內政治局委員都不是,只要看這一點就知道他們根本不佔決策的核心位置,這種實際的邊緣化造成了法院現在的矛盾,一方面想討好真正的權力核心,但結果是自己越來越卑下,越來越低賤;一方面為了向社會顯示他有力量,在社會中窮兵黷武,搞什麼「執行會戰」。結果愈發邊緣化。第三個矛盾是:「依法治國」要求的法律單極化和實際法律的多極化的矛盾。「依法治國」要求法律規定自成體系。是由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一套規則,由最高法院作為最終的裁判機關來加以解釋。而在實際上,有法律效應的東西多極化,我們經常看到法外有法,法上有法。比如現在流行的「雙規」,黨的紀檢部門可以讓一人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交代問題,這涉及到人身權利,這樣的權力本來只有司法機關以及公安機關在嚴格遵循法律程序的前提下才能夠行使。法律之外分明有許多規范超越了法律。最後一個矛盾是巨大的改革熱情和相關知識積累不足之間的矛盾。我們改革熱情很大,不斷推出改革新舉措,個案監督,錯案必糾,對外招考法官,電視直播庭審,但這些措施相互矛盾相互沖突,這就證明了在相關決策者的心目中,什麼叫法庭,什麼叫法官並沒有一個清晰的了解,所以我們的目標並不清楚。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具有悠久文明傳統的國家,在追求一個更加合理的社會過程中,離不開一個良好的法律制度。我相信,司法改革可能會成為政治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的突破口,也可能是風險最小收益最大的突破口 。所以我想,在座無論是不是學法律的,都應該背負起一個義務,那就是以各自的方式推進國家的相關制度,無論是政治制度還是法律制度朝向一個民主,自由,開放,多元的方向發展。我總是想,我們國家在奧運會上可以獲得金牌的第三名,為什麼不能在民主和法制的建設上排名世界第三呢?我相信我們中國人是有這個智慧和能力的。

㈡ 為什麼香港律師要帶白發

那是英美法系的習慣,在以前當律師和法官都要很嚴格的資格,當有資格的時候已經很多都是年紀很大了,滿頭白發,經歷過一段時間後就形成了這樣的習慣,法官和律師在開庭時帶白發套,取資格老,經驗豐富之意思。

㈢ 印度裹頭巾的是什麼人為什麼當地人都不敢「招惹」他們

在中國人的印象中,好像印度人頭上都裹著一個頭巾,其實,印度人可不是都裹頭巾的,但確實有一些頭上裹頭巾的人,這些裹頭巾的人可不簡單,就是當地人也不敢惹他們。他們是誰?為什麼惹不得?


這些喜歡裹頭巾的人,就是印度大名鼎鼎的錫克族人。印度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有100多個,雖然錫克族的人數不多,但絕對是個強悍的民族,據說在軍隊里,錫克族人是最勇敢的人。這些人非常好識別,因為,即使在打仗的時,他們也要裹上標志性的頭巾。大多數錫克教徒的頭巾有5到7米長,有的更長。用這些頭巾包起來的包會很大,很重,看起來也很威武。


為什麼當地人都不敢惹他們呢?有人說,錫克族人天生就是當兵的料,有錫克族人部隊在印度就是最精銳的部隊。


錫克族人具有很強的反抗精神,假如他們不滿意政府所作所為,他們就會起來進行反抗,所以,政府在出台政策時非常小心,就怕這些錫克族人不樂意就來鬧事。那麼,普通的民眾更是不敢招惹他們,見到他們就躲的遠遠的。


錫克族人為什麼喜歡裹頭巾呢?裹頭巾是錫克族勇敢的一個象徵。據說當穆斯林族統治印度時候,就禁止錫克族人裹頭巾,可是錫克族人偏偏不信邪,團結一致起來反抗,根本不吃那一套,就是要戴,而是戴上就不取下來。從那以後,這種裹頭巾的習俗就傳承了下來。


另外,在印度錫克族裡,人們把自己的頭看的非常重要,頭是絕對不能夠隨便被人摸的,頭被別人摸,就是在侮辱他們,為了保護好自己高貴的頭,裹上五彩斑斕的頭巾就成了他們日常必做好的事。裹上頭巾對頭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同時也是一種榮譽的象徵。


所以,遇到錫克族人,切記不能摸他們的頭,如果你敢摸,錫克族人就一定會暴揍你一頓。久而久之,他們就養成了一年四季裹頭巾,不論何時何地,無論干什麼,頭巾是堅決不能的!

悄悄的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印度男人在結婚時是會裹頭巾的,而且某些特殊的日子也會裹頭巾,除此之外,印度的錫克族男人全天都裹著頭巾,哪怕是大熱天,只有睡覺的時候才會脫下來,錫克人在印度的地位很高,不僅普通人不敢去「招惹」他們,就連政府也不敢「招惹」他們。

1、相傳,當年穆斯林統治印度的時候,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力,只能穆斯林裹頭巾而不允許其他印度人裹,勇敢自尊的錫克人為了表示抗議,號召所有錫克男人統統裹頭巾以示威,有意思的是,現在的穆斯林已經不再裹頭巾了,而倔強的錫克人反倒把這個行為延續下來了。

2、印度的RAJASTHAN邦的人因為生活在沙漠中也有普遍的包頭巾的習慣,在非常炎熱的沙漠地帶,頭巾可以用來擋風沙、避陽光,避免烈日把頭皮曬傷。

3、印度有些地區的族人認為摸小孩頭部是不吉利的,如果你摸了孩子的頭,這代表著對他們的侮辱,出於保護,也會在小孩子的頭上裏上頭巾。

錫克族在印度算是少數民族,在13億人口的印度,錫克族人只有大約2600萬,他們最標志性的特點就是頭上裹著頭巾,此外他們身材高大,喜歡留著長長的胡須,主要分布在印度的北部地區。

錫克族人有他們自己的信仰「錫克教」,錫克教以公平正義、扶貧濟弱和宗教自由為基本教義。錫克族人反對種姓制度,也看不起不尊重女性的行為,可以算得上是印度思想覺悟最高的民族了。

在大多數印度人的心目中,錫克人都非常嚴肅,他們雖然不太善於言談,但卻非常具有尚武精神。相比之下,信仰印度教的人就要「佛系」得多了!因此嚴肅認真、具有尚武精神的錫克人就成了印度軍隊的主要兵力,印度軍隊中經常能夠看到裹著頭巾的士兵或者軍官,他們就是錫克人。 在戰爭中錫克士兵的表現也非常搶眼,錫克人的軍隊那可都是印度的精銳部隊,所以一般人都不敢輕易去招惹他們,就連政府對他們都畢恭畢敬。

據說錫克人用的頭巾長達13米,每次清洗都非常費勁,頭巾是種地位的象徵,而且地位越高,頭巾越大,設計越特別,色彩越豐富。由於印度種性與職位的不同,頭巾也會不同, 錫克人強調人人平等,頭巾除了顏色之外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所以也很好區分他們與其他民族。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民族文化色彩豐富,你對這個襄頭巾的錫克人有怎樣的看法呢?

裹這么大頭巾怕是故意讓自己啥事也幹不了,久而久之就變成了裹這種頭巾的事富貴人家,不用做事情的嬌貴之軀,謊言說了一千遍,自己也會相信是真實的[捂臉][捂臉]

印度絕大多數人都裹著頭巾,但是稍微用點心就可以看到,在印度有一個民族裹的頭巾和普遍印度人裹的頭巾是不一樣的,他們裹的頭巾看起來很大很沉,而且在印度是一個兇狠彪悍的民族,就連占據著80%人口的印度教人都不敢去招惹他們,這個民族就是錫克族。

錫克族是印度一個人口極少的民族,在13億多人口中僅占不到2%的人口,雖然人口少,但卻是印度最為彪悍的戰斗民族,在 歷史 上曾多次建立錫克帝國,還曾多次與英國殖民者進行戰斗,他們驍勇善戰在印度是出了名的,就連曾經的殖民者與他們進行戰斗都覺得非常困難。

人口少,卻在印度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甚至在印度還出現很多的名人,比如印度前總理曼莫漢•辛格、前總統賈尼•辛格、 吉亞尼·宰爾·辛格、 前首席大法官賈格迪什·辛格、都是錫克族人。

在軍界里,空軍元帥阿揚·辛格、陸軍元帥迪爾巴格·辛格也是錫克族人,這個民族的人的名字中間大都帶有「辛格」兩個字,基本上名字里有這兩個字的人就是錫克族人,他們在印度13億多人里很受尊重,就連印度政府都不敢去招惹他們。

一個人口僅2000萬人的錫克人,在印度精銳部隊里占據15%的人數,在印度軍官高層中占據了20%的席位,可以說,這個小小的民族卻控制了印度的政治和軍事。

錫克人除了名字里都帶有「辛格」之外,他們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都裹著一個厚厚的頭巾,曾經的英國殖民者也被這個裹著厚厚頭巾的民族給嚇到,在戰爭中給英軍留下很深的印象。

印度的精銳部隊就是從錫克教創立的部隊發展而來的,部隊的選拔標准也很嚴格,不過,他們要求男性不剪頭發,不理胡須,並且必須裹著厚厚的圓錐形頭巾帽,這是他們特有的裝束。

印度政府非常重用錫克人,除了政界和軍界有不少錫克人之外,還有一點是印度政府都非常擔心和害怕的,那就是錫克人的性格剛強不屈和勇敢,一旦他們對政府不滿意就會奮起反抗,推翻政府,所以在處理問題上,錫克人的意見也是很受重視的。

雖然人口不到印度總人口的2%,錫克教(族)人與印度教人也是有很深的積怨,比如印度教人主張男尊女卑,有種姓歧視,但是錫克教人反對這種傳統的觀念,追求男女平等。但是,印度教的人都不敢招惹錫克教人。

為了不被其他教派吞並,錫克教人的安危意識也很強,所以成年的男性基本上個個都有一身本領,增強自己的實力。

自印度獨立後,錫克教人遍布在印度的各個領域,除了軍政界都有很多的錫克人之外,在商界錫克教人也是出了名的。

不管在哪個領域,錫克教人在印度都很成功。

印度裹頭巾是從中國古代裹腳布演變而來的,當地人都不敢招惹他們是嫌臭。希望我不要美化他們裹頭巾來歷。[呲牙]

不是一個幫派的

裹頭巾,是當地風俗,也是民族向征,不存在高低貴淺之說。中國到處有,雲南就有裹頭的,而且比印度的還要大,只是習慣,別無它義。

一個大男人,頭發比女人還長,這群男人每天整理他們的頭發就需要花費30到60分鍾時間。他們每天早上醒來做的第一件事正是打理他的頭發。如果頭發臟了的話,就會在前一天晚上進行清洗,因為他們的頭發實在太長,每次洗頭需要耗費半小時以上的時間。提前洗了,然後早晨起床後,只需要梳理一下,然後將頭發延著頭頂盤起來既可。為了防止如此龐大的頭發散落,其實頭發裡面還別著許多發夾。最後再用一條很長的布條將頭發全部包裹起來,有些男人甚至連耳朵也會一起包裹了進去。即使如此,他們每天打理頭發依舊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這群視發如命的男人,正是印度最為神奇的民族之一: 錫克族。

錫克教的男子幾乎一生都不剪頭發,從出生開始便一直留,我曾在印度工作時,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不久的辛格便是其中之一,他雖然20來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大好時候,然而他看起來如同一位50歲的中老年人,其實讓他顯老的不僅僅有他的頭發,還有他滿臉的鬍子。辛格說他的頭發已經長到屁股下面了。我出於好奇還看過他的頭發裡面,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裡面盡然包裹著一根粗壯的大辮子。這大辮子比90年代我們西北老家農村婦女的鞭子都大,真可謂是長發及腰,都快及大腿了!

而且更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辛格每天還要梳理他的胡須,還要往胡須上噴一些類似啫喱水一樣的液體讓胡須的美觀狀定型。這對生活隨性的我來說,每天做這些事就能令人徹底崩潰。

辛格早上8點上班,為此他4點半就需要起床,之所以如此早,正是早上收拾他頭上的這些毛發。然而對辛格,乃至於生活在印度的錫克教徒來說,這是他們日常的生活必須。

其實並不是,真實的印度的確很貧窮,大多數的印度人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更落後貧窮,但錫克教是個例外,根據印度的神話和 歷史 的記載闡述,錫克教的祖師名叫納拿克,出生於印度北部的旁遮普,他不但是一位詩人,而且還屬貴族階級的剎帝利,錫克教則是納拿克於西元1469年在旁遮普創建的。

在錫克教徒的眼裡,長頭發跟胡須則象徵著博學、睿智、聰慧、大膽及勇猛。另外留長頭發對他們來說的確是一種美的體現,而且還可以促進個人的心靈修養。由此可見,那就是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了。信奉是一回事,實施又是另外一回事。但據我對錫克教親身了解里,他們的確有著追求博學的激進,而且也有著不同其他印度人的睿智及聰慧,還具有著一定的大膽及勇猛。

在印度長期生活過的朋友或許都會發現,錫克教的男人包著頭,個子比普通印度人更顯高大,眼神凶煞,如同沒有靈魂,給人一副很不好惹的樣子。

在錫克教人的眼裡,他們本身就是最高貴的人,至於其他人則都是些凡夫俗子,當然包括我。也就是說錫克教的男人對他們自己的定位本身就是無比高大,是其它族派所不能比擬的。

雖然我跟辛格是多年的好朋友,但他始終會用高傲的眼神來看我,我畢竟是外國友人,也不至於如此,但他對其他民族的印度人來說,根本就不會將他們放在眼裡。另外辛格每天隨身還帶著一把精美的短劍,如同我國的藏族人一樣別在腰間。不過他們佩戴短劍的含義是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堅強信念。

印度可以窮,但不能窮錫克教,印度人可以失業,但錫克教絕對不能失業。印度的階級性質十分濃重,而錫克教則站在階級的頂層,他們是工作和金錢的分配者和決策者,好的工作崗位,可以說都是錫克教徒優先。

其實其他的印度人還真不敢惹錫克教,他們別說惹了,就是看到都打心底害怕,這是因為一方面來自骨子裡對階級的恐懼感,另一方面還是因為錫克教的團結。生活在印度的底層人到底有多害怕錫克教呢?這么說吧,印度的乞丐就算被餓死,也不敢伸手向錫克教徒要錢。因為錫克教徒打心底鄙視乞丐,鄙視他們的不勞而獲、好吃懶做、安於享樂及自私自利。而且乞丐本身不符合他們的教義,所以錫克教本身就算餓死,也不會去乞討。

那麼不乞討,落難的錫克教徒又會怎麼辦呢?這也就是當地人不敢惹印度裹頭巾男人的原因,因為印度錫克教徒內心都十分團結,如果一個錫克教落難了,那麼其他人應該主動盡力去幫助他挺過難關,就算不認識此人也應該主動去幫助。的確,沒有工作,那麼其他人就會想辦法為他解決工作,他們怎能失業,怎能流落街頭呢!

如此團結,勢力又如此龐大,試問當地人誰敢惹,當地人惹一下錫克教,那麼此人的好日子多數也就到頭了,重則甚至危機家人,因為在錫克教的眼裡,其他人他們根本就不放在眼裡,所以對本族以外的人,可以說也沒有多少憐憫。

所以底層的印度人,他們寧願跟同樣跟自己一樣的人喊打喊殺,也不敢去招惹任何一位錫克教。也因為如此,許多的印度人都想將自己頭發裹起來,讓自己變成一位錫克教。也正因如此,錫克教的門徒從來不會因花很長的時間裹頭巾而感到煩惱,甚至反而以此為傲。

何為招惹?帶頭巾的就是錫克族人,我覺得大家都離他們遠遠的可能是因為那股味,那一頭臟發多久不洗鬼才知道,你也別亂帶節奏,人家也是正常人,不過是信仰不同罷了。當然不論哪個國家,哪個民族,哪個教派都存在無賴的啦,你這樣問問題明顯有歧視人家的嫌疑存在。

裡麵包著幾十斤牛屎,戰斗時可以作為興奮劑用,不時吃上幾口能得到神牛護體,精神百倍,子彈用完了就作為生化武器使用

㈣ 為什麼法官要帶個白頭發

依照規定,西方的法官必須戴假發,這其中有點故事。假發時尚自法國國王路易十三開始,17世紀尤甚,是社會地位的象徵。不少行業也將其作為標志。但法國大革命和美國革命戰爭滌盪污泥濁水,革命黨移風易俗,一掃各種地位、等級的標志,現在只有英國和少數幾個國家的法院系統保持這種習慣。英國的法官以及從前英聯邦國家和地區,包括香港的法官,頭上戴著一個披肩假發,律師戴著小假發,法官和律師都穿法袍,通常是黑色的。這種裝飾下的開庭,給人一種非常禮儀化的感覺。據說,法官穿上黑袍、戴上假法,就可以掩去其本來面目,去除私心雜念,成為法治的化身,成為真、善、美的化身。

美國第三任總統傑弗遜批評假發說,他最痛恨的就是英國式的法官的假發,陰森恐怖的小眼睛從假發後面閃著藍光的場景,簡直受人不了。美國也廢除了假發和法袍,但後來法袍恢復了。假發、法袍這樣的服飾營造的氣氛是凸顯了法官這種角色的極端重要性,這種職位的極端重要性。法官戴的假發屬於官職式假發,表示自己的官職,它要營造的氣氛是生怕你看不出來這是假發。所以這種假發戴上去以後給人一種特別"非人化"的感覺,也就是說,戴上假發的人看上去就不是個人了,它體現了要把法官當作非人非神的、半人半神的思想.

㈤ 法律圈內這四者目前的社會地位狀況如何——法官、檢察官、律師、教授。

初春,我被派到上海培訓一個月,這座繁雜的城市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滿街女孩子們非常時尚的裝束,處處可見的工人們的藍色外衣,地鐵里攢動的人頭和冷漠的眼神,新天地里交錯的觥籌與混雜的語言,各式優雅豪華的新舊別墅,以及陰暗的弄堂、潮濕臟亂的共用衛生間和廚房。所有這些城市的貧富元素都在這里自然地混合了。當我在上海的同學請我吃那些赤醬重油的上海菜時,他一再給我解釋這不是本幫菜,本幫菜更清淡適口。我到他的住處看過,狹窄的樓道上去,是十分局促殘破的小房間,卻必須支付每月一千元的租金。他自豪地告訴我,這邊是浦西的黃金地段啊,浦東雖然便宜但上海人都不願意住那邊。我可以理解他作為上海人的自我優越感,但卻無法接受在普遍的生活重壓下仍然自我陶醉的井底之見,他對其他城市的輕視根本不需要理由。

有一個周末,我曾經站在上海的街頭,看人群洶涌地從身邊流過。我這小城市裡來的人真的是有些吃驚,我彷彿可以聽到這座城市因為負載這么多的人流而喘息著。當突然下起大雨時,整個市區的交通都癱瘓了,滿街的車子摩肩接踵地挪著,喇叭按得震天響。在半夜裡,我也常常被這樣的喇叭聲驚醒,在我們那個城市早已禁鳴很多年了。而且我常常被這里不高的服務水平惹得生氣,我也試過在下班高峰時去擠公共汽車,幾乎全部以最後打的告終。如果我是遊人,我或許只會看看外灘和陸家嘴的摩天大樓,但我突然有興趣去更深地了解它。當我離開時,我在這座城市感到一種狂躁的氣息,我因此感到十分疲勞,同時也知道了自己只能呆在小城市裡。

從上海回來已是晚上,雷來敲我的房門,說看到我家的燈亮了。他給我煮方便麵時,我累得歪在沙發上不想起來。當熱騰騰的雞蛋面端上來時,我忽然覺得十分感動。我興致勃勃和他談起在上海的所見所聞,他不太專心地聽著。後來他告訴我,我們庭的審判員王因為涉嫌受賄而被檢察院正式立案了。我非常震驚。對於我來說,王是一位和藹的大叔,因為一進法院我就是他的書記員,他可以說是我的師傅了,他對我的幫助我從來感激。雷並不很了解具體案情,只是知道已經被確認的數額有兩萬,這已經夠關上幾年了。

我去上班的時候果然沒有看到王,我問同事們關於他的事,大家都直嘆氣。過了幾天,王到院里來。四十歲出頭的人,卻突然變得十分蒼老,他客氣地和同事們打著招呼,匆匆收拾了自己的東西就走了。我不知道如何與他對話。後來王被判了三年徒刑,沒有緩刑。這件案子不止牽涉他一個人,中院的一個法官和銀行的一個處長也同時被指控,而咬出他們來的是一名和他們相熟的律師。為此全院又開了一次廉潔自律的思想會議,院長並沒有過多地談論王的事情。我聽說王並不是膽大之人,收到的賄款他都整整齊齊的藏在家中,到案發時一分錢也沒動。有人因此說他笨得可以,我卻覺得有些難過。為了那幾萬元錢,王的人生已經被攔腰切斷了。

那個春天於是變得特別寒冷。本來很愛睡懶覺的我卻在每天凌晨醒來,在陽光還未刺破薄霧的時候就已經走在上班的路上。那潮濕的空氣沾滿我的發梢,裸露的耳朵一摸總是凍得冰冷冰冷的。我開始喝咖啡,雖然只是速溶的,但卻一天可以喝幾杯,雷為此勸我要小心胃。爸爸媽媽已經開始關心我的單身問題,對他們來說,我即使還不想結婚,也應該有個穩定的男朋友了。自從楊結婚以後,我發現身邊未婚的同學越來越少。男生們有些都抱上兒子了,我們這些女生就顯得越發是老姑娘了。

可是日子過得這樣快,我雖然有時覺得孤單,卻心情平靜地不起一點漣漪。自從丁常常向我抱怨她的男友早出晚歸後,我對現代的愛情方式提不起一點勁來。最重要的原因可能還是雷的若即若離。我不知道我們這樣的關系維持下去會變成什麼,可能還沒有綻放激情就淡成友情了。我不了解他的想法,他似乎很關心,又似乎很願意與我保持距離。我現在習慣了他的偶爾出現,有時仍會想念他,但沒有了惴惴不安的激動和費盡心思的揣測。丁氣急敗壞地搬到我的住處後,雷來得更少了。

丁的那位行政主管四處尋歡的事跡敗露以後,他彬彬有禮地向丁提出分手。丁已經辭掉了工作,因為惱羞成怒而窩在房間里幾天不出。她會在半夜點一支蠟燭,穿著白色的睡袍,幽幽地坐在窗前。我第一次看到那情景,差點給她嚇個半死。我不理她,任她終日"表演失戀"。一開始我讓她吃飯,她總以怨婦的眼神看看我,再搖搖頭。餓了兩天後,她就受不了了。那天我下班回家,看她一個人坐在地上,抱著肯德基的全家餐正在啃最後一個雞翅。我很喜歡丁這種沒心沒肺的個性。半個月後她找到了租處,並開始在一家外資銀行上班。當她再次光鮮亮麗地出現在我的面前時,我一點也不意外。

因為丁的交際廣泛,我又與陳取得了聯系。陳在我的生活中本來已經銷聲匿跡了許久,我也很少再想起他。他給我打電話的時候,我十分驚訝,他向丁要的我的號碼,說他有個朋友有些事想向我咨詢一下。他介紹來的朋友正是我曾見過的在出版社工作的蔣。那個清瘦的姑娘坐在我的面前,很少抬眼,她慢慢地喝著茶,長時間的思考著。蔣告訴我,她們出版社的副總編,一個好色的歐吉桑,常常亂摸她的手,有時甚至掐她的屁股,她忍了很久,但現在想告他,但該怎麼告呢。蔣有些雀斑的小臉漲得通紅,再三斟酌著她的語句。她說,這個副總編對去他們出版社請求出版的年青女作者們都常常非禮,大家為了出版都只有隱忍。我告訴蔣這是性騷擾,她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但是作為女人,我提醒她必須做好心理准備,如果此事公開,作為未婚的女孩,她將面對巨大的壓力,唾沫星子會淹死人。蔣告訴我她在此案後將離開這個城市,所以她已不畏懼面對羞辱。

已經談及了這么敏感的問題,我們彼此覺得十分親切。後來我們講起了陳。果然,蔣曾經希望能與陳成為戀人。但是不行,她低垂著眼瞼說,陳是因為導師著作的出版之事而認識她的,陳一直對她很好,她也以為這種好有著特別的含意。但是後來陳發現她在出版社不但沒有任何權力,而且性格相當懦弱時,就疏遠了與她的關系。我很奇怪的是,為什麼蔣知道陳有利用她的意思,卻並無半點怨恨,仍然十分信任和依賴他,她一定將性騷擾的事告訴了陳。蔣嘆了口氣說,陳是她不可企及的男人,她早就預感到這樣的結果,但應該說從頭至尾陳並沒有欺騙她,這就足夠了。這就足夠了嗎?我深為觸動。

後來蔣離開這個城市時,我和陳都去送她,她在這里並沒有什麼朋友。陳告訴我,他對蔣並非沒有一點感情,這么多年,由於她的依賴,陳常常感到充實。但是對陳來說,蔣的過分依賴讓他對未來沒有信心,他不願意因為這樣的戀人而讓生活變得很累。他需要時間和空間去展開他還沒有開啟的人生藍圖。一直在讀書的陳,就像不斷鼓張的風帆,充滿了蓄勢待發的傲氣。我很佩服這樣的勇氣與理想,但我並不苟同男人們對愛情如此理性的處理方式,陳是這樣,杜是這樣,雷也是這樣。陳說過一句話,讓我對自己十分疑惑。他認為我這樣的女孩是現代男人的理想伴侶,有著獨立的思想與務實的態度。但我並不認為我具有那樣的優點,而且至今並沒有哪個男人願意選擇我為終生伴侶。

當我對自己的愛情生活沮喪不已時,丁已經開始了一種嶄新的嘗試。她去參加了八分鍾約會的活動。也就是幾對男女由主持人擺弄著,每八分鍾換一個人交談,然後確定自己的心宜對象繼續交往。真是超級無聊的愛情游戲,不過丁卻興致勃勃。她和我描述了約會的每一個細節,並誇張地模仿著那些參加約會的男人們的特點。一星期後她欣喜若狂地跑來告訴我有三個人選中了她,我隨手給她潑了一桶冷水,參加這種游戲的能有好男人嗎。她居然也嘆氣說,這個歲數了,好男人都被搶光了,只能作次優選擇。她突然提到雷,令我措不及防。丁認真地告訴我,雷算是男人中的上佳品類,不過由於過分隨和平易的個性,很能招蜂惹蝶。這丫頭看男人還是有一套的。

我也常常有這樣的疑問,對於雷來說,我到底算什麼呢?雷從來沒有問起我的生日,所以我生日的那天只有丁打來了電話,丁正在和新的對象約會,說晚點才會來看我。我一個人坐在家裡,這時才發現自己的生活真的很單調。我想起剛畢業時,同學們常常聯系,周末扎堆地吃飯。前些年法院財政寬松的時候,庭里也常組織活動,同事們一起去郊遊、打保齡球或聚餐。但現在這樣的集體活動越來越少了。我總是覺得失落,周末在網上打牌有時一打就是一天,也不是覺著好玩,只是生活無可排遣而已。我也很少買衣服,因為上班總是穿制服,周末又常常在家不見人。

那天我沒有給自己買生日蛋糕,也沒有吃晚飯。我在臉上蒙上面膜,一個人躺在沙發上發呆。我也覺得自己這樣不行,這種狹窄的生活方式,只怕真的到三十歲也嫁不出去。電視里每個台都在熱播各種各樣的電視劇,而公安檢察官法官律師正在成為電視劇里的主角,可能這是十分時尚的職業吧。但我很少能看得下去此類片子,它們所歪曲的正是我的工作與生活,叫人如何下咽。我寧願看無厘頭的古裝片,反正假得徹底點,不會拿腔拿調。雷在外面敲門時,我一開始並沒聽到,後來他叫我的名字,我也沒有應聲。我大睜著眼睛,面膜在臉上早已幹得拉緊了肌膚。我一動不動地看著天花板,耳邊是電視嘈雜的聲響。

丁來的時候,帶來了蛋糕,說是敲詐她的新男友的。我很愛吃冰淇淋奶油,但卻因為身材有些胖起來而開始忌口,不過那晚我還是吃了很多。丁勸我應當走出這個自我的世界。我苦笑了一下,說,走出去,去那種八分鍾約會的場合啊,我可不行,我是法官,要注意形象,被人發現可怎麼辦。丁開始嘲笑我的法官袍,說我穿起來像判官,只見腦袋,不見身體。我對那件不中不洋的法官袍也確實沒好感。在報紙上,我還看到很多學者在探討是否應當將審判席做得比原告席和被告席要高一個台階。這真是畫虎只畫皮的做法,如果要保持法官的威信,就不要在門口掛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條幅,也不要讓當事人每天都能進入我們的辦公室指著我們的鼻子罵。我去過我們院的執行庭,十幾條漢子要承擔兩千件的執行案,大多數又確實很難執行。但當事人才不管這一點,他們每天來找法官催著法官,於是執行庭不大的辦公室每天都像菜市場,當事人的聲音大,法官的聲音要比他們更大。執行庭的法官們煙抽得厲害,粗話挺多,有時喉嚨都喊啞了,真是可憐死了。

㈥ 《新天龍八部》女主太顯老!看看陳浩民版,不是絕色卻各有風情

從《碧血劍》到《雪山飛狐》,再從《天龍八部》到《鹿鼎記》,金庸先生的每一部作品都有一位出彩的「大男主」。

然而,大男主的形象若想立得住,必須要有女性配角,以此來凸顯他們的深明大義和情深義重。

所以,在金庸先生的作品中,我們才能看到黃蓉、小龍女、王語嫣這樣的絕色女子,也為他的小說增添了無數精彩的畫面。

近日,由於榮光導演的《新天龍八部》已經開播,瞬間引發了網友的圍觀。

這部劇,曾在1997年和2003年都拍過,前者是陳浩民版,後者是林志穎版;兩版各有千秋,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天龍八部》是一部精彩的小說,尤其是裡面的眾多女性角色,個個風采斐然,讓讀者印象深刻。

然而,於榮光版本的《新天龍八部》開播後,不管是王語嫣、阿朱,還是阿紫、木婉清等,紛紛遭到了網友們的吐槽。

有人說, 王語嫣和阿朱的年紀太大,一看就帶著滄桑感 ;也有人說, 女主們彷彿用了一張臉,都太沒有辨識度,和之前的兩個版本壓根沒法比

今天咱們就回顧一下1997年的陳浩民版,裡面8位女性角色,雖然不是絕色,但卻各有風情,讓人久久難忘。

1、王語嫣:李若彤

1997年陳浩民版本的《天龍八部》中,飾演王語嫣的是李若彤。

那時的李若彤剛剛因為《神鵰俠侶》走紅,其清冷的氣質、率真的性格,以及絕美的容顏,都是粉絲們心中的女神。

讓她來飾演單純痴心的王語嫣,最合適不過,也留下了很多絕美的鏡頭。

和清冷的小龍女不同,王語嫣身上更多了一絲柔美的氣質,彷彿冰與火,都讓李若彤圈粉無數。

在這一版的《天龍八部》中,李若彤還飾演了王語嫣的母親李青蘿,她出場即是一個成熟婦人,因為痴情與段正淳,進而性格發生了突變。

雖然是個成熟婦人,但依舊有不同的風情,讓人一見便能和王語嫣區分開來,也是李若彤的表演功底。

於榮光版本中的李青蘿,則由馬雅舒飾演,雖然看起來很美,但濾鏡感太重了。

於榮光版本的《天龍八部》中,王語嫣由文詠珊飾演,雖然也很美,但因為妝容厚重,看起來一點都仙,而且有點顯老。

2、阿朱:劉錦玲

阿朱是《天龍八部》中非常出彩的一個女性角色,她既深愛蕭峰,也深愛父親。為了化解兩人之間的恩怨,她甘願易容代父受過,最終死在了愛人的懷中。

在1997版中飾演阿朱的是女演員劉錦玲,她早年是亞視的演員,曾出演過《法本無情》《豪門》《天長地久》《孽海狂花》等,留下了很多精彩的電影。

劉錦玲不算是絕色,但她飾演的法官、女警、殺手等,都非常有辨識度,在《天龍八部》中亦是。

面對任性的妹妹阿紫,她是個溫柔的大姐姐;面對蕭峰,她是個嬌俏的小女人;面對父親,她又是個孝順的好女兒;其演技可圈可點。

小說中的阿朱,是個二八少女,應該青春嬌俏,但於榮光版本中的阿朱,卻讓85後蘇青飾演,一種老氣撲面而來,實在算不上合適。

3、阿紫:劉玉翠

阿紫在《天龍八部》中,也是一個重要角色,她古靈精怪、心狠手辣,但卻又可悲可嘆,最終抱著蕭峰的屍體跳崖自殺。

劉玉翠飾演阿紫時,雖然已經30歲,但卻一點年齡感都沒有,完全就是一個任性嬌俏的小丫頭,讓「姐夫蕭峰」頭疼不已。

後來,劉玉翠還飾演了《鹿鼎記》中的刁蠻公主,也是惟妙惟肖,讓人又愛又恨。

在於榮光版本中,劉玉翠竟然飾演了阮星竹,雖然角色不同,但相信也會很出彩。

於榮光版本中,由何泓姍飾演阿紫,相比阿朱來說,何泓姍的外形還算比較貼合。

扮相上,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總感覺造型師「太偷懶」,給演員的發型太粗糙,無法展現人物的靈動。

4、木婉清:趙學而

陳浩民版本中的木婉清,由演員趙學而飾演。雖然她在內地名氣不大,但卻備受英皇力捧,還曾和謝霆鋒交往過。

趙學而年輕時,氣質清冷、隨性、隨心,和王菲頗有相似之處,所以謝霆鋒為何喜歡她,不言而喻。

1997年,趙學而飾演木婉清時剛剛25歲,柔美靈動、靈氣俊秀,以氣質取勝。

於榮光版本的木婉清,由年輕演員劉美彤飾演,雖然年齡很合適,但扮相挺雷人,不服的觀眾可以去看看。

5、鍾靈:何美鈿

何美鈿版本的鍾靈,預估是80後和90後記憶中,最可愛的鍾靈的了吧?

飾演鍾靈時,何美鈿才剛剛21歲,正是青春靚麗的時候,彷彿是從書中走出來的鍾靈一般。

除了鍾靈,她還飾演過《少年英雄方世玉》中的凌小小,《笑傲江湖》中的儀琳小師妹都是甜美可愛型,其伶俐活潑深受觀眾喜愛。

於榮光版本中的鍾靈,由97年出生的孫雅麗飾演,雖然挺年輕,但是臉部沒有辨識度,和劉美彤的木婉清讓人傻傻分不清楚,甚至懷疑她們是「同一張臉」。

而且,鍾靈的造型太雷人,讓人想起了哪吒。

看看下面這張圖,是不是覺得鍾靈和天山童姥有點像?咋感覺長相差不多?

6、康敏:雪梨

雪梨飾演康敏時剛剛32歲,因為生過孩子,頗有成熟韻味,也讓觀眾印象深刻。

雪梨是米雪的妹妹,因為姐姐入行,後來愛上徐少強,最後生下一子一女,卻始終沒有換來婚書,只能遺憾分手。

分手後,雪梨才開始專心奮斗事業,留下了很多經典的角色,康敏就是其中之一。

還有古天樂版本中的李莫愁,也非常出彩,其古裝扮相絕美,再加上狠辣的表情和怨毒的眼神,讓人久久難忘。

於榮光版本中的康敏,則由女演員朱珠飾演,相比其他幾個女性角色來說,朱珠還算比較貼合康敏的氣質。

而且,朱珠的演技不錯,飾演起有點神經質的康敏也是信手拈來,算是全劇比較讓人期待的女性角色。

7、夢姑:黃紀瑩

夢姑在《天龍八部》中的戲份比較少,1997年版本中,則是由黃紀瑩飾演。

黃紀瑩是古天樂的前女友,以前也火過一陣,後來退圈嫁人,漸漸遠離了 娛樂 圈。

退圈的黃紀瑩,據說在賣化妝品,還時常曬出自拍照,依舊風韻猶存。

目前,於榮光版本中的夢姑還沒有出場,不知會有怎樣的風采?

8、秦紅棉:馮曉文

雖然段正淳的前任很多,但最讓觀眾喜歡的當屬秦紅棉的飾演者馮曉文。

她還曾飾演過《鹿鼎記》中的教主夫人,後來愛上韋小寶,成了7位夫人中的大姐。

俗語說,美女要有三分齙。馮曉文恰恰如此。

她有一點齙牙,但卻不影響她的韻味,是第二眼美女,越看越好看。

於榮光版本中飾演秦紅棉的女演員,則是黃奕,年紀上挺合適,期待下面的表現。

相比前幾年來說,黃奕的臉稍有僵硬,不知演技是否會受到影響?

目前,於榮光版本中的一些角色還未出場,其表現也未知,大家可以一起期待。

珠玉在前,這一版《天龍八部》勢必會被拿來比較,但有得有失,這部劇自帶流量,會是一部情懷劇,收視率應該不會太差。

目前,白澍飾演的段譽被吐槽「太娘」,楊佑寧飾演的蕭峰被吐槽「太丑」,其他男演員們的道服化也有不同程度的「偷工減料」,不知是不是造型師偷懶了呢?

一部好的影視劇,若想成為經典,勢必需要台前幕後、演員後期通力合作,只要有一個環節出錯,就可能會毀掉整部劇。

期待這部劇不要爛尾,能讓觀眾再找一下當年的情懷。

——END——

㈦ 法官的平均壽命是多少呀我很好奇

人類的人口平均壽命,因其時代不同、地區不一樣,因而差別很大,人類社會是不斷進步的,人口平均壽命也是不斷增長的。大量的統計資料證明,現代人的人口平均壽命已大大超過古代人。有關資料顯示,大約在兩千年以前,人類的人口平均壽命約為20歲;18世紀增長到 30歲左右;19世紀末期,也還僅僅平均為40歲上下;1980年,世界人口平均壽命已達61歲,發達國家為72歲,發展中國家為57歲:1985年,世界人口平均壽命提高到62歲,發達國家為73歲,發展中國家為58歲。冰島及日本為世界上人口平均壽命最高的國家,均為77歲。科學家預言,在本世紀末或下世紀初,將攻破癌症難關,那時候,人類的人口平均壽命將再次飛躍,世界人口平均壽命將超過80歲。全球最長壽的前10名國家依次為: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西班牙、新加坡、希臘、以色列、義大利和瑞典,這些國家的人口平均壽命都超過了78歲。中國人的平均壽命為69.98歲。全球人均壽命最短的國家是非洲地區的獅子山,1997年的平均壽命僅為36.62歲,比全球最長壽的日本人整整少40歲。 目前,60%的60歲以上人生活在發展中國家。25年後此數字將超過75%。因此,可能出現以下現象,即發達國家人民在衰老之前變富,而在發展中國家在變富前衰老。對發展中國家的預測認為,到2020年75%的死因與年齡有關。

㈧ 法官這個職業的前景

一、法律專業學生職業的現狀據《法制日報》報道:法科畢業生就業率低於高校平均水平,畢業半年後就業率僅為83%,不僅低於全國「211工程」院校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89%,甚至低於全國其他本科院校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87%。法學本科畢業生嚴峻的就業形勢並非近年的事,上個世紀末就有顯現,尤其是從2002年開始,法學本科畢業生就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機,在全國214個學科專業中,法學專業就業率當年排在187位,2005年則成了「老末」。法學十幾年來一直都是熱門專業,但是近些年卻出現了就業困難的情況,武漢大學法學院院長曾令良說:「這說明法律人才出現了『相對過剩』的情況。法學畢業生就業難一方面是因為法學教育管理混亂,又被全國大小高校奉為熱門專業,一哄而上,大建法學院系。五年前教育部登記的法學本科院系只有300多個,今年已經翻了一番,增加至608個,這還不包括民辦高校。雖然教育部門也在干預調整,但情況卻是『邊控制,邊膨脹』。另一方面則是,從事法律職業的門檻有所提高,法官、檢察官、律師都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而實際通過率又較低。我預測,未來幾年法學就業形勢還將繼續嚴峻。」二、法律專業學生職業現狀的原因分析如此有發展前途的職業為什麼會成為最難就業的職業呢?筆者認為,主要是下面兩個原因:(一)市場供大於求據《法制日報》中統計,全國法學專業招生人數從1977年的223人到2007年的10多萬人數增長了448倍。2001年,全國設有法學本科專業的高等學校292所,2005增長到559所,2007年全國已有603所法學院系,每年法學畢業生達到數十萬。而在1977年恢復法學教育時,全國只有三所大學設有法律系,僅招收200多人。當然,這些統計中還不包括那些自考的,參加成人高考的以及非法律專業轉學法律的。若是都算上的話,可能每年畢業的人數要翻一番,達到二十多萬。每年都有這樣大批的法律人才湧向市場,必然會引起法律人才市場的供大於求。(二)法律專業學生就業具有很強的特殊性,面臨門檻很高的職業准入制度法律專業與別的專業不同,若是想從事本行業相關的工作,如去法院、檢察院、律所等,必須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但是以前司法考試的報名資格規定畢業生必須拿到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後方可報考,這就使得待就業的法律本科畢業生在校期間無法參加司法考試,進法院、檢察院工作的准入資格受限。同時,司法考試的門檻較高,學生必須花一段時間來邁過門檻。因此,就導致畢業後無法正常就業,只能先備戰司法考試,等考過之後,才能順利就業。正是由於法律專業學生就業的這種特殊性,無形中延長了他們待業的時間,因此,導致法律專業就業率的偏低。當然,今年將會允許大三的學生報考司法考試,那麼,明年法律專業學生的就業率一定會有一個顯著的提高。因此,會有一大批大三學生抓住這次寶貴的機會,一次性通過司法考試,那麼對於這些大三考生來說,就一定會在畢業前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三)法學教育大眾化與法律職業精英化之沖突。目前,全國開設法律專業的大學已經近400所,在校法律專業的學生約36萬人。自1999年擴大招生規模以來,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普通高校法律專業的本科生人數增長了幾倍。一些高校追求建設綜合性大學,在師資、硬體設施尚不完善之際,先後設立了法律類專業並大規模招生。除了法律本科的大規模擴招外,法律專科,第二學士學位等全日制教育,成人法學教育,在招生數量上也有了飛速的發展。除正規法律院校(系)外,還有各種與法律有關的「幹校」。此外,還有函授、電大、自考、夜大、業大、職大等多種形式的法律教育。由於法學一直以來被認為是熱門專業,接受法學教育的機會在增加,在校生人數不斷增長,法學教育出現了大眾化的趨勢。而法律職業的專業化和精英化上世界上發達國家的法律傳統之一,也是一些發展中國家法律職業的發展趨勢。我國自2002年首次進行了全國的統一司法考試,欲取得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均須通過統一的司法考試並取得合格的成績。統一司法考試雖然沒有覆蓋法律職業的全部,但是覆蓋了法律職業的主要部分。自2002年實行司法考試制度以來,2002年司法考試的全國通過率是7%,2003年是10.18%,2004年是11.22% 。司法考試的低通過率和法律職業的高門檻,決定了雖受過法律教育的高校學生,在畢業時卻並不能輕易邁過這個門檻,從事法律職業。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並非招聘律師、法官和檢察官,也對法科畢業生提出了司法考試資格證的要求。自2004年開始,國家統一司法資格考試的考試時間固定在每年9月份的第三個周六和周日,司法考試的報名資格要求已取得本科學歷,事實上法律本科應屆畢業生在找工作時不可能擁有司法考試資格證書。(四)社會資本不足。社會資本主要指建立在信任和互助合作基礎之上的社會關系網路,是個人發展所必要的資本之一。科爾曼在論述他的社會資本理論中曾指出:「社會資本是影響個人行動能力以及社會生活質量的重要資源。」它可以從功能上動員社會結構的各種要素,有助於個人或團體獲得資源,掌握信息,從而實現特定目標。社會資本可以彌補大學畢業生就業信息的不對稱,有助於大學畢業生獲取得就業機會。就自主創業的大學畢業生而言,社會資本可以保證創業資金的供給。在轉型時期的中國,無論是國家,高校還是大學畢業生本人,只有不斷積累社會資本,才能有效的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對在校的法律專業學生,應當積極走出校門,獲取到律師事務所或政法機關實習的機會,向法律界的前輩學習,將理論學習和實務學習相結合,積累相關工作經驗。同時,在參與實踐過程中,面對開放的信息源和多渠道的獲取途徑,較容易得到有利的咨訊,可以節約求職成本,彌補信息的缺乏,提高就業的機會。跟相關單位的接觸,讓更多人了解、認識自己,在與對方合作和共事中建立的良好關系,為自己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社會基礎。(五)傳統行業飽和。選擇法律專業的同學,除了因為法律職業的神聖和自己的興趣,也考慮到將來的發展前景。從就業單位性質上來看,黨政機關依然是法律類畢業生的首選,其次是企事業單位,二者佔了需求總數的近70%。同時選擇到部隊、海關、武警邊防等單位的也在逐年增加。據不完全統計,已經簽約的2003屆政法類畢業生到機關事業單位就業的比例佔到了40%左右,到一般企業單位的佔25%左右,到部隊、海關、武警邊防的佔到10%左右。時下畢業生青睞的傳統的就業行業,如政府機構、黨政機關等,由於機構改革和人員精簡, 正在大大減少人員需求。目前正在推進的地方省級政府機構改革,人員精簡幅度達47%;國務院最近一次機構改革人員精簡近50%。大學畢業生進入這些機關都要經過重重考察, 參加公務員考試仍是目前法律專業畢業生進政法部門就業的惟一渠道。由於職位的有限,常常出現幾十個報考者競爭一個崗位,必然導致大多數畢業生遭到淘汰。三、解決問題的思路之所以提出問題,是希望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基於以上的分析,就業問題實際上就是社會需要的問題,所以要法學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就業,徹底扭轉就業難的局面,最根本的就是要根據社會的需要來培養學生,根據社會的變化來調整我們的教學,其思路大致如下:(一)政府為主導。政府應當堅持面向社會和經濟的實際需要來發展高等財經法學教育,不應超前,更不能盲目,力求使高等法學教育的發展規模和速度,與社會、經濟對財經法律人才的需求增長速度保持同步。在這一點上,香港地區做的非常好。香港雖然每年也有大批的高校畢業生走向社會,但其畢業生的就業率極高,且大都能找到比較合適的工作,沒有「畢業就失業」的現象。退一步講,即便政府暫時還不能做到這一步,最起碼應該建立准確、廣泛的大學生就業信息體系,建立全國性的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要把全國各地,哪個地方缺人、缺什麼樣的人、待遇如何都掛到一個全國聯網的平台上。同時,這個平台上還應該有全國各地學生的生源、就業的志向、就業去向等信息。總之,筆者以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固然學校和學生本人有責任,但政府應該責無旁貸地擔當起主導的作用。
(二)學校為主體。法學院系應當根據中國大陸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重點培養應用型的法律人才。比如,在課程設計上,應當注重企業的需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必要時還可以邀請行業的知名人士參與課程設計。還有,應當設有畢業生的培養計劃,讓畢業實習實實在在對畢業生有所幫助,如能使畢業生在畢業實習後就有職場中人的感覺就更好了。此外,學校還應加強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一方面要早動手早教育,即在學生一入學時就開展就業指導課,給學生分析就業形勢和就業政策,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就業思想,使其了解到提前著手為就業做准備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要勤推薦勤聯系,即學校應主動向社會各部門推薦、介紹自己的畢業生,經常與用人單位聯系,使用人單位重視自己培養的人才。學校以培養學生為己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培養市場需要的學生就是高校義不容辭的責任。(三)學生為主角。作為畢業生,首先應當端正心態,不要等靠怨,而是要積極尋求各種就業信息,主動推銷自己,在無力改變高校擴招、崗位有限、單位苛求等現狀的同時,只有自救才是生路,因為只有自己的努力是最靠得住的。其次,要用真才實學武裝自己,這是實行自救的資本。不僅要有寬口徑的專業知識,而且要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僅僅會「紙上談兵」。最後,畢業生應當摒棄「精英情結」,撲下身子,放下架子,從一線做起,從動手做起。珍惜每一個工作機會,做好每一份工作,讓自己在工作中不斷進步,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主角,事業的主角,社會的主角。費希特在其告德意志民眾的演說中有雲:「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沒有他人,沒有上帝,沒有其他可能的種種力量,能夠拯救我們。如果我們希望拯救,只有靠我們自己的力量。」那麼,現在如果要拯救我們的法學教育,幫助我們的畢業生走出就業難的困境,也只有靠我們自己的力量。(四)改變法律畢業生就業的具體政策。首先,我們應該更改統一司法考試報名資格的規定,允許在校大三法律畢業生報名參加考試,這將有利於拓展就業途徑;四、法律專業學生的職業前景展望從法律系畢業生就業現狀來看,他們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能夠在檢察機關、審判機關、行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服務工作。就業前景非常廣泛,做警官、檢察官、法官、行政機關公務員;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務;做律師;到高校做法學教師;到研究所做法學研究者都是不錯的選擇。對於法律專業的學生來說,都有什麼樣的職業選擇呢?這些職業都有什麼樣的要求,又會有什麼樣的前途呢?首先,是法院和檢察院。法院和檢察院曾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法律專業畢業生流向最為集中的地方,也是現在很多法律畢業生很嚮往的地方,但是現在要進這兩類單位已是越來越難.一方面是要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另一方面是要通過公務員考試。公務員考試相對簡單一些,而司法考試相對門檻要高一些,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但是法官,檢察官代表著法律的威嚴,社會地位很高,且收入穩定,福利很好。因此,值得為之一搏。其次,是國家公務員單位。國家公務員考試的競爭也非常激烈,有時報名和錄取比例大約是1000:1,因此,其競爭的激烈程度不亞於司法考試。當然,若是能在千萬人中脫穎而出,進入國家公務員單位,也是一個很理想的工作。但是,這樣的人數畢竟是鳳毛麟角。第三,是律師行業。法學類專業整體薪酬水平,相比之下比其他行業要高些。尤其是律師行業,年平均收入在10萬元左右。但是猶太人的「二八法則」對於律師來說是完全適用的;所以做律師,必須擠進那擁有80%財富的20%。因此,律師事務所不同,以及資歷深淺直接關繫到律師的收入。高的年薪能拿到30萬元,低的可能年薪只有1萬多元。從事經濟、證券、金融、房地產等涉外案件,年輕的實習律師一個月可能只有千元左右,而資深律師一年賺500萬元。對於勞動法、婚姻等類的案件,律師收費較低。而在大企業做法律顧問的,也有著豐厚的收入。因此,若是喜歡挑戰、賺錢,就可以選擇做律師,當然做律師還需要不怕吃苦,勇於競爭,善於學習。最後是企事業單位。法律系專業的學生其職業發展方向就是在轉行時,大多數也選擇在與「法」相關聯的行業,或在企業任職做法律顧問、或做媒體的法製版編輯、記者等。有的根據其個人性格特點、專業特長轉換專業,在「法」崗位對其緊閉大門的時候,他們沒有擠獨木橋,而是獨僻蹊徑,在企業、公司的商務部任職,他們的專業知識在商務合同的簽訂、談判、維護企業利益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自身的價值也在實際應用中體現出來。學習一技之長,比如速錄技術,進入法院當書記員也是不錯的就業渠道之一。法學專業學生就業在當前盡管處於寒冰期,但種種信息表明,中國巨大的法律市場需求尚未開發。廣大農村地區,中小企業的法律需求和服務還沒有啟動。就個人律師的擁有量而言,根據2002年的統計資料,全國現有律師12萬人,平均每萬人擁有律師的數量僅0.8個,這個比例不但低於發達國家,例如:美國30人,英國15人,而且,還低於一些發展中國家,如巴西和阿根廷就分別達到了20人和12人。就企業方面講,我國現有企業5000萬家,僅有4萬家聘請了律師當法律顧問。對於法律畢業生來說還有更為廣闊的就業前景。總而言之,法律專業是朝陽學科,從社會需要來看是大有發展前景的。隨著我國法制建設的深入,各行各業,各項工作逐步納入了法制的軌道,每個人的生活也都和法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特別是司法制度統一考試對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提出新的要求後,更加促進了法律學習的熱潮。要想從事法律職業,必須要通過司法考試,然後再去選擇法院、檢察院或律所。尤其是從事律師職業,能夠充分發揮你的法律功底.前途也是一片光明!中國的律師業已經慢慢的成熟起來了,逐步和國際接軌了。法律專業被世界公認為專業很好!就業很廣!收入很高!但一定要拿到司法資格證!

㈨ 法官的作用

法官是受命主持法庭或進行審訊和裁決爭端並執法的人。

《中華人民回共和國法官法》第二答條明文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在民事訴訟審判中法官應當是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的,依法行使國家民事訴訟審判權的審判人員,而且法官在審判過程中不應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的干擾。

法官應當是獨立的、中立的享有法定的裁判權,具有當然的裁判權威的第三方。《中國法官法》也規定了法官的權利和義務,法官依法履行職責,並受法律保護。法官必須忠實執行憲法和法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9)法官顯老擴展閱讀:

法官應當依法履行的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㈩ 道教的法官是做什麼的,得道的能做什麼

天師:指張陵或其嗣號之後裔。但後世也有個別道士稱「天師」,如寇謙之(北魏),隋焦子順,唐胡惠超等。
法師:精通經戒、主持齋儀,度人入道,堪為眾范的道士,叫法師。精通道法,能養生教化,為人師表者叫法師。
煉師:起初多指修習上清法者,後泛稱修煉丹法達到很高深境界的道士。
祖師宗師:各道派的創始人曰祖師;各派傳道的首領稱之為宗師。
真人: 通常尊稱那些體道大法,道行高深,羽化登仙的道士。
黃冠:早期道教徒崇尚黃色,故世人根據道士衣冠顏色,稱道士為黃冠。
羽客:亦稱「羽士」、「羽人」。以鳥羽比喻仙人可飛升上天,引申為神仙方士,進而專指道士。後世道士多取以自號。
先生:道士的尊稱或謚號、賜號。
居士:信奉道教的俗家信眾。
方丈:對道教十方叢林最高領導者稱謂,亦可稱「住持」。方丈是受過三壇大戒,接過律師傳「法」,戒行精嚴,德高望重,受全體道眾擁戴而選的道士。
監院:亦稱「當家」、「住持」。由常住道眾公選,為道教叢林中總管內外一切事務者。當監院大任者,必須才全智足,通道明德,仁義謙恭,寬宏大量,弱己衛眾,柔和善良,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備。
知客:負責接待參訪及迎送賓客,《三乘集要》記載:「知客應答高明言語,接待十方賓朋,須以深知事務,通達人情,乃可任也。
高功:指那些德高望重,精於齋醮科儀,善於踏罡步斗,溝通神人,代神宣教,祈福消災,拔度幽魂,主持齋醮法會的道士,是經師的首領。
道人:最初與方士同義,最早出現於《漢書·京房傳》。道教創立後,道人一詞曾專指道士。南北朝時代,則以道人專指沙門,而區別於道士。唐朝以後,又以道人泛指有道術之人,或指道士。
道長:是當今教外人士對出家道士的尊稱,而不是職稱。
道士也稱道人、羽士、羽客、羽衣、羽人、黃冠等。道士是男女的通稱,女道士也可稱道姑、女道;男道士也稱乾道,相對女道士稱坤道;黃冠專指男性道士時,女道士稱女冠。道士的敬稱道爺是男女通用的,而沒有「道奶奶」。道士相互之間,則稱道長、道友、道兄等也是男女通用的,道教以外的人也可以這樣稱呼他們。尊稱學問精深、修煉有成或德高望重的道士可以尊稱為先生、真人,一般是朝廷頒賜。道士們自己按修行也有尊號。

熱點內容
法律援助中心屬於事業單位 發布:2025-01-18 09:52:13 瀏覽:127
過有道德的生活 發布:2025-01-18 09:47:05 瀏覽:433
法治雲端 發布:2025-01-18 09:46:08 瀏覽:560
委託代理經濟法 發布:2025-01-18 09:45:21 瀏覽:196
司法局三下鄉 發布:2025-01-18 09:44:41 瀏覽:370
堅持統一立法 發布:2025-01-18 09:35:30 瀏覽:236
產生法律責任的原因有哪些 發布:2025-01-18 09:31:40 瀏覽:362
司法考試主觀題題型 發布:2025-01-18 09:13:25 瀏覽:816
會計職業道德內容包括 發布:2025-01-18 08:36:27 瀏覽:777
中國古代經濟法判例 發布:2025-01-18 08:20:17 瀏覽: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