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陪審團和法官

陪審團和法官

發布時間: 2020-12-17 13:45:50

Ⅰ 陪審團比法官的權利還大嗎

您好!在庭審中,陪審團的權利沒有法官大。陪審團是指向法官宣誓並且對給定的案專子做出裁屬決的一組人員,尤其是指被法律召集聽取並且在法庭上做出案子最終裁決的一組人員。陪審團為法院中,用以判定事實的團體,多見於英美法系國家。目前於司法制度中採用陪審團制度的有美國、英國和中國香港等。最終的《判決書》還得由審判長宣讀。謝謝閱讀!

Ⅱ 請問美國大陪審團是怎樣組成的,在審判中與法官是什麼關系

陪審團的基本作用是認定案件事實。在有陪審團的訴訟中,法官不認定事實,法官的基本作用是控制訴訟程序,根據陪審團認定的事實適用法律。

陪審員是由電腦從一個由符合條件的人組成的「後備軍」里隨機抽中的,跟彩票一樣。當陪審員與選舉不同的是: 選舉是自願的,願不願投票悉聽尊便。但當陪審員是義務,一旦抽中,除非特殊情況(需提出證明),沒跑。你休想「矇混過關」,否則以違法論處,違者將受到從罰款到被起訴的懲罰。

被抽中當大陪審員的機率比審判陪審員低。當一次大陪審員要當四個星期。

大陪審團是專聽刑事案的。所有刑事案件在進入審判之前得先到大陪審團聽證。 某人控告某人涉嫌刑事犯罪, 檢察官認為可以立案,即收集各種證據。 但是,檢察官不能決定該案件證據是否足夠進入審判,這個決定必須由大陪審團做出。大陪審團由23人組成,其中包括正負「頭人」和兩位自願擔任的書記。 聽證時必須有至少16人在場,聽完後必須12人投票通過。如果通過,該人即被正式起訴,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她有罪。如果案件進入審判,則由另一個陪審團—12人組成的審判陪審團—在聽完雙方律師的辯論後,決定該人被控的罪名是否成立。也就是說,一個犯罪嫌疑人要經過兩個陪審團, 共35人的聽證才能被定罪。而民事案件則不必經過大陪審團這道程序。

Ⅲ 法官與陪審團的權利

西方國家(英國等)陪審團只對案件事實進行裁判,法律適用由法官版進行,法官適用法律錯誤,權陪審團無權監督。在二審中也只是就法律適用問題進行審查,如果有新證據證明陪審團對案件事實裁決卻有錯誤的,則重組陪審團就事實部分進行再次裁決。

陪審團按照英文的意思應該稱臨時公民審判團,或者公民審判團。 陪審團是指向法官宣誓並且對給定的案子做出裁決的一組人員,尤其是指被法律召集聽取並且在法庭上做出案子最終裁決的一組人員。陪審團為法院中,用以判定事實的團體,多見於英美法系國家。目前於司法制度中採用陪審團制度的有美國、英國和中國香港等。

Ⅳ 在美國陪審團權力比法官權力大嗎

陪審團只管認定事實。怎麼判是法官的事。

這個制度的形成有一個漫長的過程,最終確定下來也十分復雜。
從表面上來看,似乎只要是案發地法院的管區之內,年滿十八歲以上的美國公民,都可以當陪審員,但實際上並非那麼簡單。
首先是與案子有關的人員,包括與原告或被告有關聯的人不得入選。初選陪審團時,法官為了公正,使建立的陪審團能夠真正代表最普遍意義上的人民,他的選擇會從選舉站的投票名單或者電話號碼本上隨機選擇。曾經轟動一時的辛普森一案,陪審團的初選共選出了三百零四名候選人,這是因為初選之後,還有一次嚴格的篩選,主要是剔除一些由於環境和經歷所造成的有心理傾向的候選人,避免可能造成的不公正判斷。
除了法官的審查,陪審員候選人還要接受辯方律師和檢方的審查,他們對陪審員候選人都有否決權。另外,雙方的律師團都只有否決權,任何一名入選的陪審員都必須同時得到雙方的認可。
最終所需要的只是12名陪審員和12名候補陪審員。自始至終,候補陪審員是和正式的陪審員一起參加法庭的審理活動的。每當一名陪審員因故離開,就有一名候補的頂上。一旦候補的全部頂完,再有人必須退出的話,審判就可能由於陪審團的人數不足而宣告失敗,一切都要重新開始。
一般的案子,陪審員通常是可以回家的。但是,如果案子引起轟動,就必須隔離他們。這樣,他們所得到的全部信息,就是法庭上被允許呈堂的證據,在判斷時不會受到新聞界的推測和不合法證據的影響。自從陪審員宣誓就任之後,他們所能知道的信息遠遠少於一般的公眾。他們被允許知道的東西只限於法官判定可以讓他們聽到和看到的東西。陪審員不可以看報紙,不可以看電視新聞,所以那些庭外發生的事情,比如辯護律師舉行的記者招待會,被害者家屬的聲明等等,他們都一無所知。
陪審員在這一段時間里,上食品店買吃的,都有法警跟著,以保證他們不與外界接觸。在整個案子結束並移交給他們決定之前,陪審員不可以互相交流和討論案情。總之,一切都為了使他們不受到各界的情緒和非證據的影響,以維持公正的判決。可以說,在這一段時間里,陪審員的自由度比該案的嫌疑犯還要小。
對美國的陪審團制度,爭議也很多。它在美國的司法制度中看上去是最薄弱的一個環節。陪審員隨機抽樣,來的人五花八門,人種膚色各異,有業無業不論,知識文化不論。在美國,最強大的就是法律隊伍了,為什麼偏偏要找一幫「外行」來做「法官之上的法官」呢?在美國,所有理解贊同這個制度的人,從來不認為它是一個完美的制度,只是找不到一個比它更好的制度罷了。這正像美國人有時候開玩笑的說法:如果你不把陪審團制度和其它國家的制度相比的話,它真是糟透了。美國的第三任總統傑斐遜就認為,陪審團制度在維護民主所起的作用上,比選舉權還要重要。
固然,陪審團制度是有明顯的弱點,所有的「法治」都會有「人治」的困惑,最初的立法、審理、最終的判定,都有「人」的參與。陪審團制度設計立論認為,如果一切是清清楚楚、一目瞭然的話,一般常人的智力就足以判斷。美國人之所以堅持用陪審團制度,就是因為陪審員是最不受任何人操縱控制的。
陪審員獨立於政府之外,獨立於司法系統之外,獨立於任何政治勢力之外。他們的判斷,就是一般民眾放在法律對陪審團的規定之下都會做出的判斷。他們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法庭為他們保密,使他們沒有心理負擔。他們只要自己不想出頭露面,可以永遠不被周圍的人知道自己的角色。當然,這有一個基本條件,就是這個社會是自由的,普通民眾是不受任何控制的。

Ⅳ 法官可以做陪審團嗎

不能,承辦案件的法官不能同時是該案的陪審團成員。
陪審團制度多見於英美法系國家,大陸法系國家通常不採用這種制度——當然這只是一個大略的劃分,少數大陸法系國家也採用陪審團制,如日本。
《東京審判》中審判戰爭罪犯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就是根據英美法系的法律制度建立的,法官在法庭審判中只是消極被動地裁判。庭審時,由被告方與檢方進行對抗式辯論,在辯論中釐清案件事實;然後法官會詢問陪審團「被告人是否有罪?」陪審團會根據良心和公正觀念,來認定被告是否有罪。如果陪審團認為其有罪,那麼接下來就由法官根據案情和相關法律作出具體的法律判決,比如具體判刑多少年、罰金多少等等。
另外補充一點,在刑事案件中,陪審團有兩種,一種是「小陪審團」——職責在於根據檢方提供的案件材料來決定是否提起公訴;第二種是「大陪審團」——就是上面我們談論的這種,職責在於進行事實判斷,認定其是否犯罪。

Ⅵ 法官和陪審團的作用各是什麼

法官的作用:法官負責的是適用法律,法官決定量刑,維持法庭秩序,推進審判的進程,雙方的證據是否可以呈堂,提出的證人是否可以出庭,向證人提問是否恰當,在法庭上該說的和不該說的,引導陪審團作出裁決。

陪審團的作用:陪審團釐清事實,對法官的監督,預防司法腐敗,避免公民權利受到國家公權力的侵犯,更加權衡地對待證據,從而就有可能做出更加公正的判決。

(6)陪審團和法官擴展閱讀:

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法官在審判過程中不應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的干擾。法官應當是獨立的、中立的享有法定的裁判權,具有當然的裁判權威的第三方。

在英美法系國家,普通法是由法官創造和建立起來的,法官承擔著傳承和創造法律的重任,專業化及博學是成為法官的前提條件。英美法官非常注重經驗,以判例形式表現的普通法,其本身就是司法經驗的積累,法官決定應如何適用法律,決定判刑刑期。

陪審團所認定的結果,僅具事實認定之效果而非正式判決,法官會據以參酌法律判斷做出判決。如果陪審團認定事實不合乎常理,或者有違背法官所給的法律指示,法官得一一找之申請排除陪審團的結論而逕為判決。

陪審團職責是聽取庭審,查看證據,然後進行評議,就案件的事實部分進行裁決。陪審團的審判制度里,由普通民眾所組成的陪審團通常用來認定純然客觀之事實。

Ⅶ 香港法庭:陪審團和法官是的權力有什麼不同

香港因為以前來是英國殖民地源,所以採取的是英美發系的法律。
英美發系的審判特點是,陪審團定性實體方面的問題,例如是否有罪,以及犯罪的類型等;法官定性程序方面的問題,例如量刑,證據效力,訴訟時效等。
和英美發系相對的是大陸發系。
大陸發系的特點是,實體和程序的問題都由法院審判組織裁定。
審判組織有三種類型:
1 獨任制,指由一名審判員審判案件的組織形式。只適用基層法院審理簡易程序的案件。
2 合議制,由三至七人組成合議庭。(1)基層,中級法院審理一審案件,由審判員三名或審判員合人民陪審員共三人組成。(2)高級,最高法院審理一審案件,由審判員三至七人或審判員合人民陪審員共三至七人人組成。(3)中級以上法院審理上訴和抗訴案件,由審判員三至五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Ⅷ 我國有陪審團模式嗎一個案子的判決,陪審團和法官誰是最終的裁定者

陪審團制度源於英國,屬於英美法系的特殊制度。所有的大陸法系的國家都不存在陪審團制度。

世界上分為兩大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

英美法系國家都是曾經被英國殖民的國家,主要包括英國、美國、香港、新加坡等英聯邦或前英國殖民地國家。適用的是判例法,判例作為主要的審判依據,刑事犯罪由法官和陪審團組成的重罪法院審理。在涉及由12人的陪審團的決定作為判決的終裁依據,法官主要作為審判的組織者和指導者。

大陸法系國家以德國、法國、比利時等歐洲大陸國家的成文法國家,判決的依據一般只能是成文法,判例一般不能作為判決的依據(除了法國的行政法可以適用判例),日本近代的法律學習的是德國法,舊中國學的是日本法,新中國的法律脫胎自舊中國(現台灣)的法律,所以,也是歐洲的大陸法系。不存在陪審團制度,由法院法官處斷。

我們的人民陪審員只能在一審時候參與審判,而且不能獨任審判,同時不能超過審判員。就是說,如果是3人的合議庭,審判長絕對不是人民陪審員,同時至少兩人是審判員。人民陪審員多是為了湊數,因為法官的人數不夠。

如果是重大案件,決定權一般是在審判委員會,法官只是形式上的決定權。

只有個別情況下,人民陪審員有作用,比如我們以前的法理老師擔任人民陪審員,由於他的法理好,會影響判決。

樓上同志說什麼政法委,不知道他懂不懂什麼是政法委。。。。。

Ⅸ 人民陪審員和審判員的區別

1、資格條件不同。

人民陪審員不需要通過司法考試,在案件審理過程中,除不能擔任審判長之外,其他權力與義務是跟法官一樣的,是一個案件的合議庭成員。而審判員需要取得法官資質證書,可以擔任審判長。

2、報酬制度不同。

人民陪審員參加案件審理實行有償制度。而審判員屬於國家國家公務員,審理案件屬於本職工作,領取國家工資。

3、案件處理地位不同。

人民陪審員也不參加案件的執行工作,陪審團在案件審理過程中不能和法官一樣居於同等地位,陪審團在法官對案件進行了結論行判決後要發表他們對案件事實的意見,其意見對案件判決在一定程度上起決定性作用。

(9)陪審團和法官擴展閱讀

陪審員和法官的區別:

1、審判案件范圍不同。

所有的案件都是法官來審的,但是有一些案子陪審員是不參加的,比如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里規定的獨任審的案件都是法官來審,單個陪審員是不能審案子的。另外,還有一些案子法律規定只能由法官組成合議庭審判,包括所有的二審案件,這些案件也是陪審員不參加的。

2、地位不同。

審判長只能是法官,主持庭審的只能是法官。

3、職能范圍不同。

在審判案件的時候,法庭審理後面的合議,原則上他們是同權的,但是在七人合議庭中有一個區分,對於七人合議庭裡面的事實問題,陪審員和法官是同權的,包括發表意見,包括表決,但是對法律適用問題陪審員不參加表決,只發表意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民陪審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審判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官

Ⅹ 英美法系的法官可以推翻陪審團的決定嗎

據我所知,美國是可以的,法官認為有必要就可以推翻陪審團的認定,對全案或某一部分專,重新審理(但是法官屬推翻後不能直接認定,需要重新審判)。
英國不知道。但是美國的法官推翻一般來說都很謹慎,和美國法官年齡普遍較大、經驗也更豐富有關。

熱點內容
司法考試粉筆 發布:2025-01-16 07:23:31 瀏覽:77
依法治企自查 發布:2025-01-16 06:57:55 瀏覽:509
保護水資源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6 06:12:31 瀏覽:303
武大國際經濟法研究生 發布:2025-01-16 06:00:44 瀏覽:559
國家和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5-01-16 05:57:13 瀏覽:423
國際經濟法判斷題 發布:2025-01-16 05:29:31 瀏覽:739
兩會民法典草案 發布:2025-01-16 05:25:29 瀏覽:542
刑事訴訟法對應的實體法是 發布:2025-01-16 04:38:02 瀏覽:286
武進法院拍賣公告 發布:2025-01-16 04:28:07 瀏覽:760
中介收據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16 04:05:03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