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江偉法院
Ⅰ 什麼是猶豫制度
一、起訴猶豫制度概述
起訴猶豫制度又叫暫緩起訴制度,源於德國,故明白何謂暫緩起訴,也就明白了何謂起訴猶豫。何謂暫緩起訴呢?對此,學界有不同的認識,其中有學者認為:「暫緩起訴是指檢察機關及其檢察官,對於觸犯刑法的犯罪嫌疑人,根據其犯罪性質、年齡、處境、犯罪危害程度及犯罪情節、犯罪後的表現等情況,依法認為沒有必要立即追究其刑事責任而做出的暫時不予提起公訴的制度」[①];有的則認為:「暫緩起訴是指檢察機關根據法律的授權,對於某些已經達到提起公訴標準的犯罪行為,基於犯罪嫌疑人的自身狀況、犯罪輕重,犯罪情節及社會公共利益等綜合因素的考慮,設立一定期限的考察期,暫時不提起公訴,在考察期間屆滿後,根據犯罪嫌疑人的悔過表現等情況再決定是否提起公訴的一種訴訟制度」。[②]我國台灣學者林鈕熊教授則認為:「所謂的緩起訴,一言以蔽之,就是暫緩起訴之處分,或者說是一種附條件的便宜不起訴處分。」[③]
筆者贊同林鈕熊教授的觀點,認為暫緩起訴制度就是一種附條件的便宜不起訴處分。對符合適用暫緩起訴的嫌疑人,檢察機關規定一個暫緩起訴期限,在這個期限內,如果嫌疑犯履行了特定的義務,則不對其提起訴訟;如果嫌疑犯在暫緩起訴期間內沒有履行特定義務,則對其提起公訴。由此可見,起訴猶豫制度,具有如下特徵:一是暫緩起訴的結果具有不確定性,嫌疑犯最後是否會被提起公訴處於不確定的狀態中—如果嫌疑犯在暫緩起訴期間內能履行特定的義務,則期限一過即最終確定不起訴,反之則須提起公訴。二是暫緩起訴有一個暫緩期間,並且在這個期間內必須履行特定的義務。這是暫緩起訴制度不同於絕對不起訴制度、相對不起訴制度與存疑不起訴制度之處。
為了更深入地理解起訴猶豫制度,筆者認為應該弄明白相對不起訴制度與起訴猶豫制度的關系。我國的不起訴包括三種形式:絕對不起訴、相對不起訴和存疑不起訴。人民檢察院經審查認為犯罪嫌疑人具有法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而做出的不起訴屬於絕對不起訴;因犯罪情節輕微,危害不大,依法不需要判刑的或者可以免除刑罰的不起訴屬相對不起訴;因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而作出的不起訴屬於存疑不起訴。對於絕對不起訴和存疑不起訴與起訴猶豫的較易區分,但相對不起訴與起訴猶豫則易於混淆。具體來講,對嫌疑犯作出起訴猶豫的決定後,檢察機關必須為嫌疑犯規定一個暫緩起訴期限,並責令其在特定時間內履行特定義務,期限過後,如果嫌疑犯沒有履行特定義務,則作出提起公訴的決定。在實行相對不起訴的國家裡,一旦對嫌疑犯作出相對不起訴的決定,則嫌疑犯業已被確定為不提起訴訟的對象,沒有暫緩期限,也沒有付條件。
二、日本的起訴猶豫制度
在日本,起訴猶豫制度指檢察機關對於觸犯刑法的犯罪嫌疑人根據其犯罪的性質、年齡、處境、危害程度、犯罪情節及犯罪後的表現情況,依法認為沒有
其刑事責任的必要而作出的暫時不予提起公訴的制度。[④]起訴猶豫制度在日本得到廣泛使用,據統計:「近幾年,暫緩起訴佔全部不起訴案件的90%左右,佔全部刑事案件的25一30%左右。1994年,日本檢察廳辦理案件2126988件,其中不起訴案件為658163,佔全部案件的30.9%,暫緩起訴案件621463件,佔全部案件的29.2%,佔全部不起訴案件的94.4%。日本暫緩起訴制度的效果也十分顯著:1980年被檢察官裁量不起訴的人員在3年內重新犯罪率為21.5%,而同期
被判處緩刑及刑滿釋放人員的重新犯罪率分別是21.5%和57.2%」。[⑤]
(一)日本起訴猶豫制度之適用條件
在日本,檢察機關作出起訴猶豫決定必須考慮以下三方面的因素:一是犯罪人的因素,包括犯罪行為人的性格、年齡和所處環境。二是犯罪因素,包括犯罪的輕重,犯罪的情節(如動機、方法、手段、與被害人的關系),社會對該犯罪的關注程度,對社會的影響,暫緩起訴後是否會形成模仿同類犯罪的導向等。三是犯罪後的因素,包括:犯罪人有無反省舉動、謝罪和回歸社會的努力,有無逃亡或毀滅、隱藏證據的行為,有無實行保護觀察的監督及保護的可能;對被害人有無賠償被害人損失,爭取被害人諒解的舉措,有無被害人提出的減免刑事責任的要求等。[⑥]
由上可見,檢察機關適用起訴猶豫制度是,既要考慮嫌疑人的個人情況,也要考慮嫌疑人所犯之罪,以及犯罪的情節,諸如動機、方法、手段等,還要考慮嫌疑人犯罪後的因素,諸如犯罪人有無反省舉動、謝罪和回歸社會的努力,有無逃亡或毀滅、隱藏證據的行為等。可見,一個小小起訴猶豫制度卻體現了現代刑罰的一般預防理論與教育刑罰理論。
(二)日本起訴猶豫制度之適用對象
在日本,檢察機關只能對以下幾類人作出起訴猶豫的決定:少年或者老年的嫌疑人中犯罪情節輕微的;犯罪情節顯著輕微的偶犯嫌疑人;對犯罪後果採取了彌補或者悔改措施的嫌疑人;適用暫緩起訴更有利於使之改邪歸正,回歸社會的犯罪嫌疑人。[⑦]
可見,起訴猶豫制度一般適用於輕微的刑事犯罪,而對於那些較為嚴重的犯罪,一般是不能適用起訴猶豫制度的,例如暫緩起訴原則上不適用於殺人、強奸、放火、投毒等嚴重危害社會的凶惡犯案件。此外,日本的起訴猶豫制不適用於不滿20周歲的未成年人。根據日本《少年法》規定:對於應處死刑,徒刑或者監禁的20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檢察官只能做出兩種決定,一是起訴,二是退回家庭法庭。
注釋:
[①]楊誠、單民:《中外刑事公訴制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22—223頁。
[②]韓超:《暫緩起訴制度初探》,載樊崇義主編《刑事起訴與不起訴制度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644頁。
版,第644頁。
[③]林怪熊:《刑事訴訟法》(下冊),台清國家圖書館2003年版,第70頁。
[④]王芹:《暫緩起訴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9月20日,第12頁。
[⑤]陳光中,江偉主編:《訴訟法論叢》第一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59頁。
[⑥]王芹:《暫緩起訴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9月20日,第12頁。
[⑦]楊誠、單民主編《中外刑事公訴制度》,法律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223—224頁。
作者單位:江西德興市人民法院
Ⅱ 重賞!!求助詩詞高手!!求一首藏頭詩!!急用!在線等
我自憑欄望春愁,
愛難自禁繞心頭。
姚家有女壓群秀,
蘭花環翠倚小樓。
一聞音信心自喜,
生得佳人復何求?
不改痴心終有果
變為姻緣佳話留。
Ⅲ 怎樣做好合同管理
合同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當事人為實現一定的經濟利益而達成一致的協議。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契約經濟,合同是商品經濟的產物,是商品交換的法律表現形式。現代企業的經濟往來,主要是通過合同形式進行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為實現一定的經濟目的,明確相互權利義務關系而簽訂的合同,企業通過合同所確立的民事關系,是一種受法律保護的民事法律關系,所以通過簽訂合同建立民事法律關系的行為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是企業經營活動過程不可避免的行為,因此,合同管理對企業的成敗非常重要,是防範企業法律風險的基礎性工作。合同糾紛是企業在經營過程存在法律風險的重要表現,法律風險是指企業所承擔的發生潛在經濟損失或其它損害的風險,防止出現合同糾紛,防範企業法律風險,就要建立科學的合同管理制度。
一、企業的合同管理機構
合同應由企業的專門機構來執行,即由企業法律顧問部門管理。既然企業通過合同所確立的民事關系,是一種受法律保護的民事法律關系,訂立合同的行為就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由此可見,由於合同本身的特徵,決定了合同不同於企業內部的生產人事、財務等管理工作,已超越了企業自身的界限,使之成為一種受法律規范和調整的社會關系,涉及大量的法律專業問題,所以合同應由企業法律顧問部門管理,企業法律顧問具備專業的法律知識。一方面,企業法律顧問注意學習法律,同時關注市場法律環境的變化,研究法律適用對本企業產生的影響,在學習中培養並不斷增強法律意識。另一方面,熟悉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認真總結企業經營管理實踐中正確適用法律手段的經驗和不依法辦事造成損失的教訓,學習其他企業依法經營管理好的做法,具有適用法律思考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設立專門的法律機構來管理合同是企業合同管理的基本條件。
二、企業的合同管理模式
企業的經營規模和企業的組織機構不同,企業選擇合同的管理模式也不盡相同,但大中型以上的企業,合同管理的模式應採取企業法律顧問部門統一管理和各業務部門、各單位分口管理的模式,因為其部門分工不同,業務不同。法律顧問部門作為企業合同的統一管理部門,對企業合同的簽訂和履行負有監督、檢查和指導的職責。具體操作上,對合同實行分級、劃塊管理,各業務部門(主要有供應、銷售、研發、投資等)和所屬各單位(主要有分公司、駐外機構等)作為合同二級管理單位,由他們負責本部門、本單位的合同簽訂和履行,向企業法律顧問部門備案,並定期匯報有關合同的執行情況,法律顧問部門隨時檢查和監督。這樣,企業和所屬各部門、各單位對合同的管理做到機構、人員、制度三落實,形成完善的合同管理體系。同時,應加強對合同管理人員的培訓教育。合同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合同管理的質量。通過學習培訓,使合同管理人員掌握合同法律知識和簽約技巧,建立合同管理人員持證上崗和年檢考核制度,這不但增強了合同管理人員的責任感,也提高了合同法律意識。
三、合同管理制度的內容
要使合同管理規范化、科學化、法律化,首先要從完善制度入手,建立規章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合同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合同的歸口管理制度,合同資信調查、簽訂、審批、會簽、審查、登記、保存,法人授權委託辦法,合同檔案管理,合同專用章管理,合同履行情況登記,合同糾紛處理機制,合同定期統計與考核檢查辦法,合同管理人員培訓制度,合同管理獎懲與績效考核等。企業通過建立一整套規范、科學的合同管理制度,同時,落實各項制度,做到管理層次清楚、職責明確、程序規范,從而使合同的簽訂、履行、考核、糾紛處理都處於有效的控制狀態。
四、合同管理的具體方法
合同關系自始至終是一種法律關系,所以企業的合同管理也應當是自始至終的全過程的、全方位的管理。根據合同的訂立、履行、結束的時間順序來分,合同管理分為:合同事前防範、事中控制、事後應對三個階段,並且是以合同事前防範、事中控制為主,事後應對處理為輔的合同管理方式。(一)合同管理的事前防範
做好企業合同管理的事前防範工作,首先,應當從調查客戶的資信情況開始,即了解客戶的商業信用、經營情況、資本結構和償債能力等,對客戶的資信進行調查是事前預防的一項重要工作,調查客戶的資信狀況主要是通過查閱其財務資料、參觀其經營場所和訪談其管理人員,核實和驗證各種信息的真實性和准確性。同時,通過對客戶以外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調查,間接了解客戶信息,如: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查客戶的注冊登記和年檢情況,了解客戶的企業性質、股東構成、經營范圍和經營期限等;向稅務管理部門了解客戶的納稅情況;向房地產管理部門調查作為客戶經營場所的房地產的權屬狀況;向行業協會、消費者組織、與客戶有經濟交往的其它企業等調查客戶的行業地位和商業信譽;等等。另外客戶的資信狀況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變化,也不能將客戶以往的資信狀況視為當前的資信狀況並以此作為決策的依據,要及時更新資料,或重新調查後才能對客戶當前的資信狀況做出准確(下轉第63頁)(上接第57頁)的評價。將客戶的各種資料,認真地歸檔保存,建立客戶檔案管理。其次,對合同文本的審查,在對當事人資信調查後進行合同談判,然後起草合同文本,都由企業設立法律顧問辦事機構或通過聘請律師擔任企業的法律顧問參與,建立合同簽訂前的審核制度,因為律師和企業聘請的法律顧問擁有豐富的法律知識和法律專業業務能力,在合同簽訂之前由他們對合同進行審核,企業法律顧問從了解客戶的商業信用、經營情況、資本結構和償債能力等基礎上,對合同條款、法律風險等方面提出法律意見和建議,決定選擇適用何種方式,預防合同糾紛的發生,有效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二)合同管理的事中控制
&n
bsp;合同管理的事中控制就是對合同履行過程監督和管理,合同簽約的目的主要是保障合同的及時有效履行,防止違約行為的發生,所以;企業法律顧問對合同的履行進行監督是十分必要的。通過監督可以知道企業各類合同的履行情況,及時發現影響履行的原因,以便隨時向各部門反饋,排除阻礙,防止違約的發生。合同管理的事中控制是既要保證自己嚴格按合同約定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也促使對方嚴格按合同履行義務。這一階段的工作主要就是做好合同履行記錄,跟蹤合同履行過程,把好合同的結算關。如,在合同履行過程還會出現合同變更的情況,對此,應對合同變更的協商過程和協商結果進行評估和記錄,在協商不成或沒有就變更結果達成一致意見時,應繼續按原合同履行,以免出現違約的情況。因此,事中的管理工作非常關鍵,為了保護合同得以切實履行,需要法律顧問部門同財務部門、供應、銷售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實施有效的管理,才能得以實現。當合同履行過程出現異常,可能導致合同無法繼續履行或出現履行與合同的約定不符時,業務部門應當及時把情況反饋到法律顧問部門,法律顧問部門根據情況進行分析處理或提出法律建議等,如,要求對方提供合同擔保或行使抗辯權等。
(三)合同管理的事後應對處理
合同關系是一種法律關系,違約行為是一種違法行為,要承擔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或強制履行等法律後果。合同事後補救主要是合同履行出現問題,也就是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出現違約行為後的應對措施,一旦發生違約情形,法律顧問要區別情況,及時採用協商,仲裁或訴訟等方式,如要求對方繼續履行或承擔違約金以及解除合同,以及採取合同保全、訴訟保全等措施。事後應對處理是在事前防範和事中控制沒有奏效的情況下,為減少企業的經濟損失,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不得已的措施之一,但也是合同管理的最後保障。
合同管理是企業法律顧問事務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它不再是簡單的要約、承諾、簽約等內容;而是一種全過程、全方位、科學的管理,總之,事前採取周密的防範,事中採取有效的管理,事後進行妥善的補救是做好合同管理,避免產生損失,實現企業效益的指導原則,在當前信用體系有待健全、法院民事執行力度疲弱的社會環境之下,企業更應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充分運用現有的法律規則來管理合同,企業若能對合同實施有效管理,將為企業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的提高產生巨大的推動力。
參考文獻
[1]王利明,崔建遠.合同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江偉.民事訴訟法專論[C].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Ⅳ 朋友們!知道學法律專業都有什麼課程
法律專業課程簡介
法律專業課程簡介課程編號:0331101 課程名稱:中國法制史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講授我國自夏、商、西周至建國前法律制度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進程,以及各時期重要的立法狀況和重要法律的基本內容,旨在使學生對我國法律制度的形成有個大致的了解,批判地吸收和借鑒歷代法制中有益的東西,加深對馬克思主義法學基礎理論的理解,並打好法學歷史知識的基礎。教材:曾憲義,《中國法制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鄭定,《中國法制史教學參考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課程編號:0331102 課程名稱:國際公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主要內容: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國際公法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及國際關系方面的基本常識。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分為總論和分論兩部分。總論部分闡述國際法基本的理論問題,包括國際法的性質與基礎、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國際法的主體、國家等。分論部分闡述國際關系各個領域中的國際法原則、規則的規章制度,包括領土法、海洋法、空間法、國際法上的個人、國際組織法、外交和領事關系、條約法、國際經濟法、國際爭端法和戰爭法等。國際法的定義及淵源,國際法主體,國家領土,海洋法,空間法,外交及領事法,戰爭法等。教材:邵津主編,《國際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周鯁生,《國際法》上下冊,商務印書館,1981 王鐵崖,《國際法》,法律出版社,1995 課程編號:0331103 課程名稱:國際私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國際私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識,並能據此分析和解決實踐中出現的有關涉外民事法律問題。本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國際私法的基本原理,講授國際私法的對象、范圍、性質、定義、原理及其發展,國際私法的基本規范——沖突規范,外國人的民事法律地位;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講授涉外法律關系主題的法律適用,適用於婚姻與家庭關系的法律,適用於財產所有權的法律,合同性債務的法律適用,對外貿易中的法律適用,適用於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的法律,侵權行為的法律適用,涉外繼承;涉外民事訴訟與商事仲裁,講授涉外民事訴訟中的司法管轄,涉外民事訴訟的一般法律程序與國際司法協助,區際私法等。教材:韓德培主編,《國際私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張仲伯主編,《國際私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李雙元主編,《國際私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杜新麗主編,《國際私法教學案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課程編號:0331104 課程名稱:國際經濟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闡述了國際經濟法的概念、特徵和基本概念,並結合我國有關立法、司法實踐活動,介紹國際經濟法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內容包括:國際貿易法律制度、國際結算與支付法律制度、調整和管制國際貿易的法律制度、國際投資的法律制度、國際金融法律制度、知識產權國際法律保護、國際稅法、國際商事仲裁等。 教材:余勁松、吳志攀主編,《國際經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姚梅鎮主編,《國際經濟法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 [英]施米托夫著,趙秀文選譯,《國際貿易法文選》,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3 陳安主編,《國際經濟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課程編號:0331105 課程名稱:知識產權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主要闡述了知識產權的概念、原則,系統論述了我國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以及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其具體操作的基本技能,並結合我國的立法和司法實踐活動,介紹了國際知識產權有關公約的主要內容及其發展趨勢,旨在使學生能夠較全面地掌握我國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及其規定,了解國際知識產權的主要規定及發展。 教材:劉春田主編,《知識產權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劉春田,《知識產權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吳漢東,《知識產權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鄭成思,《知識產權保護實務全書》,中國言實出版社 課程編號:0331106 課程名稱:合同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系統闡述了我國合同法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以及各種民事、經濟、技術等方面的合同規范。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對合同的訂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變更和轉讓、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違約責任等有關問題進行系統的討論。並具體介紹了有關買賣、供用電、水、氣、熱力、贈與、借款、融資、承攬、建設工程、運輸、技術、保管、倉儲、委託、行紀、居間等合同。 教材:陳小君主編,《合同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修訂版參考書目:崔建遠主編,《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3 P.S.阿蒂亞,趙旭東譯,《合同法導論》法律出版社,2002 王利明、崔建遠,《合同法新論總則》,2003 楊楨,《英美契約法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課程編號:0331107 課程名稱:商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概括闡述了公司法、票據法、保險法、證券法和破產法等方面的概念、特點、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介紹我國有關的法律制度和本學科的發展趨勢。通過學習商法可以使學生對公司、票據、保險、證券等法律制度有所了解。教材:范健主編,《商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參考書目:董安生等著,《中國商法總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趙中孚主編,《商法總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史際春等著,《企業和公司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范健等著,《公司法論》(上卷),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 課程編號:0331108 課程名稱:勞動法學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講授我國勞動法方面的各種法律法規。通過學習本課程,理解勞動法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掌握我國勞動法的內容,並能理論聯系實際,運用勞動法學的基本理論,解決我國勞動關系法律調整中的實際問題。學生在學習本課基礎上,可對國外勞動法進行比較性的研究。 教材:王全興,《勞動法》,法律出版社,1997 參材書目:關懷,《勞動法學》,法律出版社,1996 課程編號:0331109 課程名稱:法律文書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法律文書包括規范性的法律文書和非規范性的法律文書,本課程主要講授司法文書與民用訴訟文書,屬於非規范性的法律文書基本內容。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有關司法文書及民事訴訟文書的寫作要求和寫作方法,培養學生寫作有關司法文書及民事訴訟文書的能力。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司法文書的作用、特點和寫作的基本要求;公安機關的司法文書;檢察機關的司法文書;人民法院的司法文書;律師事物所常用的文書;司法機關的筆錄類文書等。教材:卓朝君 鄧曉靜,《法律文書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參材書目:寧致遠,《法律文書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課程編號:03311010 課程名稱:公司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主要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各類企業,特別是公司的有關法律法規,及其在各類企業(公司)管理中的應用;指導學生逐步學會利用法律知識來解決企業(公司)管理中的問題。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公司及公司法的歷史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問題、關聯公司、外國公司分支機構、法律責任、世界各國的公司法立法等。教材:馮果,《公司法要論》,武漢大學出版社,參材書目:雷興虎,《公司法新論》,中國法制出版社, 課程編號:03311011 課程名稱:婚姻家庭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依據我國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規定,主要講授婚姻家庭法概述、我國婚姻法的基本原則、婚姻的成立――結婚、家庭關系、婚姻的中止――離婚、救助措施和法律責任等內容。通過本課程使學生掌握婚姻家庭法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提高對我國婚姻家庭法的認知和分析運用的實際能力。教材:馬憶南著,《婚姻家庭法新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參考書目:《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 李銀河、馬憶南主編,《婚姻家庭法修改論爭》,光明日報出版社 課程編號:03311012 課程名稱:法理學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簡述法的本質特徵,法的價值和作用的一般原理,特別是關於法律的創制、法律的運行以及法律監督的一般原理;關於法制和法治,法制現代化等問題。通過本課程的系統學習,幫助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法律觀,確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思想觀念,並為學習部門法打好基礎。教材:張文顯主編,《法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參考書目:葛洪義,《法理學(2002年修訂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現代西方法理學》;《西方政治法律學說史》 課程編號:03311013 課程名稱:憲法學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憲法學是以憲法現象為研究對象,研究憲法產生、發展、演變及其運行規律的科學。具體而言,憲法學以國家與公民這一憲法關系為研究對象,分析憲法關系的特點及與普通法律關系的區別。憲法學的內容既包括基本概念、原理,也包括憲法制度。本課程將在原理講授的基礎上,結合憲法判例、事例或者實例,增強學生對憲法學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並學會理論聯系實際。通過憲法學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憲法學的基本知識,憲法與普通法律的區別,增強學生的憲法意識,提高以憲法學基本原理分析問題和判斷問題的能力。教材:鄭賢君,《憲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參考書目:許崇德、胡錦光主編,《憲法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周葉中,《憲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韓大元主編,《現代憲法學基本原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0 課程編號:03311014 課程名稱:民法學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民法學是以研究民法及其發展規律為主要對象的一門獨立的法學學科,屬於部門法學的范疇。由於民法是我國法律體系中的基本法之一,因此民法在整個法律體系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民法學分為民法Ⅰ和民法Ⅱ兩部分。民法Ⅰ是民法總論的內容,主要介紹民法學中的一些基礎理論與制度,是對民法Ⅱ各編均有指導意義的內容。它主要包括民法的歷史發展、民法的基本概念、民法的調整對象、民法基本原則、民事法律關系、民事主體制度、民事法律行為、代理制度和訴訟時效制度等內容。民法Ⅱ主要是關於各項具體民事權利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物權制度、債權制度、人身權制度、繼承權制度、民事責任等內容。教材:王利明主編,《民法》,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魏振瀛主編,《民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彭萬林主編,《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修訂版 張俊浩主編,《民法學原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修訂版 課程編號:03311015 課程名稱:民事訴訟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民事訴訟法學是以民事訴訟法律規范、民事訴訟的具體實踐及民事訴訟的運行規律為研究對象的科學。本課的教學內容與體系安排:參照我國民事訴訟的立法體系結構,由導論(概括介紹民事訴訟法學的基本理論、歷史發展、民事訴訟法律關系、訴與訴權和民事訴訟模式和價值研究)、總論(重點講述我國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基本制度、訴訟主體和程序保障)、程序論(包括通常審製程序、特殊程序、執行程序、證據及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概念、性質、任務、內容、特點、作用、意義及相互關系等)三部分組成。教學採用理論闡述、法條解釋、分析比較、法案結合、課堂討論等形式、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教材:江偉主編,《民事訴訟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江偉主編,《中國民事訴訟法專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 陳桂明,《訴訟公正與程序保障》,中國法制出版社,1996 畢玉謙,《民事證據法及其程序功能》,法律出版社,1997 課程編號:03311016 課程名稱:刑法學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刑法學分總論和分論兩部分內容。刑法總論研究刑法總則的法律規范及其所規定的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基本原理、原則。刑法總論系統而深入地論述犯罪總論、刑罰總論的刑法基本原理與刑法總則規范,並結合司法實踐闡述有關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原理、原則,刑法總論是學習和研究刑法分論的基礎。刑法分論則研究刑法分則的法律規范及其所規定的各種具體犯罪的犯罪構成及其處罰。刑法分論是在刑法總論的基礎上,逐章論述了我國現行刑法分則規定的十類犯罪的共性問題和每種犯罪的罪刑規范及理論問題。教材:高銘暄、馬克昌主編,《刑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參考書目:張明楷,《刑法學(上下)》,法律出版社,1997 王作富主編,《刑法分則實務研究》(上、下),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 課程編號:03311017 課程名稱:刑事訴訟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作為全國高等教育法學專業的必修課,本課程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及其他法律中有關刑事程序的規定,研究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及律師等進行刑事訴訟的實踐經驗,研究有關刑事訴訟的一些基本理論。該課程由三大部分組成,即總論、證據論、程序論,主要介紹刑事訴訟及刑事訴訟法的基本概念、刑事訴訟中的主體、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刑事證據理論、管轄制度、迴避制度、辯護與代理制度、強制措施等基本理論和基本制度,以及各項刑事訴訟程序所包含的具體內容,使學生熟悉刑事訴訟法律條文,培養學生提高分析解決刑事訴訟問題的能力。教材:陳光中主編,《刑事訴訟法學》(高等教育法學教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參考書目:樊崇義,《刑事訴訟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第九版 課程編號:03311018 課程名稱:行政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主要闡述行政法的一般原理、原則以及有關該學科的歷史發展;行政法主體的一般理論,行政主體的發展、演變,以及行政相對人的范圍、權利、義務;行政行為的性質、特徵、構成要件、合法要件、效力的具體體現,以及各種類別的行政行為運作的相關理論與制度(具體包括行政立法、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確認、行政強制、行政合同、行政復議)。教材:羅豪才,《行政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 參考書目:王連昌,《行政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 王名揚,《英國行政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 王名揚,《美國行政法》,中國法制出版社,1993 王名揚,《法國行政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8 課程編號:03311019 課程名稱:經濟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經濟法通常被認為是調整國家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經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經濟法在當代世界各國的法律體系中雖然表現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均占據著重要地位。在市場經濟和法律制度較為完善的國家中,經濟法與民法、商法緊密銜接互相配合,共同為調整社會經濟關系發揮著重要作用,經濟法成為現代國家法律制度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法律制度之一。經濟法主要研究和討論各類市場主體的組織機構、反不正當競爭、反壟斷、產品質量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國家經濟計劃和產業政策、財政與稅收、對外貿易秩序等相關內容。經濟法課程是我國教育部指定的高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在市場經濟完善的過程中對該課程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教材:李昌麒,《經濟法學(2002年修訂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參考書目:陳婉玲,《經濟法概論》,中國檢察出版社,2003 課程編號:03311020 課程名稱:環境與資源保護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的內容包括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的概述、發展、體系、其法學基礎理論以及其基本原則,環境權與資源權,自然資源保護法,環境污染防治法,環境管理體制和監督管理制度,環境法律責任和國際環境法。通過對這些內容的系統學習,使學生掌握環境法的基本內容。 教材:金瑞林,《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參考書目:呂忠梅,《環境法》,法律出版社,1997 韓德培,《環境保護法教程(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