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菏澤法院張憲

菏澤法院張憲

發布時間: 2023-01-07 15:59:54

1. 清末武狀元張憲周是哪裡人

張憲周(1862-1914) 字道東,山東鄆城縣狀元張樓(因張憲周中狀元,其村後人更名狀元張樓)人,清末武林名士。他出身豪門,天資聰穎,15歲拜武解元李鳳山為師習武練功。20歲考中武庠生。練就了一身刀馬純熟的武功,所用兩柄大刀,一柄重120斤,一柄重180斤。所用犀牛角弓,需300斤臂力方能拉開,人稱「神童」,弱冠即中秀才。

2. 菏澤有什麼歷史名人、歷史古跡和歷史故事

1、單縣百壽坊

單縣百壽坊是典型清代石雕建築,俗稱朱家牌坊,位於單縣城內勝利北街,乃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為翰林院孔目贈儒林郎朱叔琪妻孔氏而建,因雕有一百個不同書體的「壽」字而得名。坊以青色魚子狀石灰岩構成,通高13米、寬8米,四柱三間三層樓閣式建築。

其獨特之處是坊座雕有8頭矯健雄獅昂首遠望,8條出水蚊龍繞柱回舞,額枋上飾滿盛開牡丹,與正間上下額枋祥雲間翩翩飛舞的5隻透雕仙鶴、次間上額枋浮雕的相對翱翔之鸞鳳構成了具有無窮魅力之藝術佳作,寓意「福壽萬年」、「富貴無媲」或「喜上眉梢」。

2、彭越

彭越(?—前196年),別號彭仲,昌邑(今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人。

西漢開國功臣、諸侯王,秦末聚兵起義,初在魏地起兵,後率兵歸劉邦,拜魏相國、建成侯,與韓信、英布並稱漢初三大名將,西漢建立後封為梁王,都定陶(今山東菏澤定陶區)。後因被告發謀反,被劉邦以「反形已具」的罪名誅滅三族,梟首示眾。

3、孫臏

孫臏(生卒年不詳),其本名孫伯靈(山東孫氏族譜可查),是中國戰國時期軍事家,華夏族。出生於阿、鄄之間(今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北),是孫武的後代。

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因受龐涓迫害遭受臏刑,身體殘疾,後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投奔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

唐德宗時將孫臏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孫臏為武清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4、晁補之

晁補之(1053年-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

晁補之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並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5、呂雉

呂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xū),通稱呂後,或稱漢高後、呂太後等等。碭郡單父縣(今山東菏澤市單縣)人,後世把她與唐朝的武則天並稱為「呂武」。

呂雉是漢高祖劉邦(前202年—前195年在位)的皇後,高祖死後,被尊為皇太後(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後和皇太後。

同時呂雉也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皇帝制度之後,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被司馬遷列入記錄帝王政事的本紀,後來班固作漢書仍然沿用。她開啟了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

呂雉統治期間實行黃老之術與民休息的政策,廢除挾書律,下令鼓勵民間藏書、獻書,恢復舊典。為後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司馬遷在《史記·呂太後本紀》中對她的評價是「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給予呂後施政極大的肯定。

3. 岳飛怎麼被秦檜害死的

下面是王增瑜先生的《岳飛新傳》中的一段,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第三節 張憲被誣
幾個月來,秦檜和張俊一直在原岳家軍中尋覓代理人。張俊利用諸統制官「各以職次高下,輪替入見」的規定,①命鄂州駐扎御前諸軍都統制王貴第一個來鎮江府的樞密行府參見,趁機進行威脅和利誘。王貴在潁昌大戰中一度怯戰,岳飛曾准備施行軍法,將他斬首,因眾將懇請求情,方將他赦免。此外,有一次民居失火,王貴中軍的部卒乘機竊取民家的蘆筏,岳飛偶然發現後,立即處斬,並且責打王貴一百軍棍。秦檜和張俊以為王貴一定怨恨岳飛,可以引誘上鉤。然而王貴畢竟是岳飛信用的親將,他說:
「相公為大將,寧免以賞罰用人,苟以為怨,將不勝其怨矣!」
最後,張俊等人又以王貴家的陰私,進行脅持,王貴為了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被迫屈從。
張憲的前軍副統制王俊,綽號稱「王雕兒」,這是因為他專事搏擊,坑害無辜,無情無義,就如雕捕食鳥獸一般。他自紹興五年編入岳家軍後,寸功未立,一官不升,卻屢次因奸貪而受張憲的制裁,因此懷恨在心。秦檜黨羽林大聲到鄂州就任湖、廣總領後,按照自己的特殊使命,物色了王俊,②還串通了姚政、傅選和龐榮三個統制。秦檜和張俊費盡心機,也不過在鄂州全軍二三百名武將中,收買了四名敗類。
王貴在八月末,自鎮江府返回鄂州。接著,鄂州駐扎御前諸軍副都統制張憲又於九月一日啟程,前往鎮江府的樞密行府,以參見樞密使張俊。八日,王俊便正式向王貴投呈誣告狀,說張憲得知岳飛罷官賦閑後,召見王俊,圖謀裹脅鄂州大軍前去襄陽府,以威逼朝廷將軍權交還岳飛。狀詞並非是刀筆吏的高明手筆,卻是一派拙劣的謊言。張憲既與王俊「同軍而處,反目如仇」,居然在王俊「反覆不從」的情況下,將自己謀反叛逆的全部計劃「吐露無隱」。任何稍有頭腦的人,都能明顯地看出狀詞中的破綻,實屬誣告無疑。③王俊最初將狀紙投送荊湖北路轉運判官榮薿,榮薿拒不接受。④王貴也明知王俊誣告,卻只能違心地將狀紙轉交「專一報發御前軍馬文字」的總領林大聲,林大聲又以急遞發往鎮江府的張俊樞密行府。⑤
王俊誣告的時間顯然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張憲雖然早七天啟程,但沿途須晝行夜宿,而急遞卻是晝夜兼程,反而得以早到。張憲到達鎮江府,恰好是自投羅網。張俊等候王俊的誣告狀到手,就立即逮捕前來參謁的張憲。按宋時法規,樞密院無權開設刑堂,所以樞密院的小吏職級嚴師孟和令史劉興仁拒絕「推勘」,「恐壞亂祖宗之制」。陷害病狂、逼供心切的張俊,哪裡顧得列祖列宗這些規矩,他命親信王應求「推勘」,⑥又「親行鞫煉」,將張憲拷打得體無完膚,死去活來。同秦檜、張俊等人的預謀相反,張憲沒有屈服於淫刑毒罰,不肯招承。張俊便命人編造了樞密「行府鍛煉之案」,上報秦檜。⑦
俊在誣告狀中捏造,張憲曾對他說:「我相公處有人來,教我救他。」但他做賊心虛,又在狀紙所附的「小貼子」中補充說:
「俊即不曾見有人來,亦不曾見張太尉使人去相公處。張太尉發此言,故要激怒眾人背叛朝廷。」⑧
然而張俊卻不顧連誣告者本人也已否認的事實,上奏說:
「張憲供通,為收岳飛處文字後謀反,(樞密)行府已有供到文狀。」
秦檜急忙奏請,將張憲和岳雲押送大理寺獄「根勘」,並召岳飛至大理寺,一並審訊,宋高宗立即予以批准。⑨
岳飛的罷官制中規定他「仍奉朝請」,⑩即每月初一日,初五日,十一日,十五日,二十一日,二十五日,須上朝立班。⑾岳飛不願繼續留在「行在」臨安府,他上奏申請「一在外宮觀差遣」,⑿宋高宗不予批准。⒀岳飛只好告假,回到江州私邸暫住。
雄心壯志一旦破滅,造化還給岳飛留下了一個溫暖和睦的家庭。長子岳雲和鞏氏成婚後,已有三個孩子,長孫岳甫四歲,長孫女岳大娘三歲,次孫岳申一歲。十六歲的岳雷也和溫氏結婚,溫氏生下次孫女岳二娘,已有兩歲,她可能又懷有身孕。三子岳霖十二歲,四子岳震七歲,五子岳靄三歲,還有女兒岳安娘。⒁三十九歲的岳飛正當盛年,卻已成為抱兒弄孫的祖父。
白天,兒孫們承歡膝下,尚能使岳飛稍開愁顏;每到夜間,他卻不由不輾轉反側,不能入寐。一個秋夜,不絕的蟋蟀聲,驚破了他千里轉戰的夢魂。醒悟以後,方知凱歌歸故鄉,不過是美夢一場。岳飛的心情倍覺凄涼,就披衣去庭院步月。天明以後,他填寫了一闋《小重山》詞: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籠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⒂
岳飛痛恨那密密重重的悍松惡竹,遮擋了重返故土的征程,然而事到如今,他已完全喪失了斫伐的能力。
有位好心的部將、從八品從義郎蔣世雄,乘著改授福州專管巡捉私鹽官的機會,自鄂州飛馬順道急奔江州。他報告岳飛,說自己從進奏官王處仁處,得知王俊上告張憲「背叛」的消息。⒃岳飛至此方才明白,秦檜等人陷害韓世忠的故伎又重演了。幾個月前是胡紡告訐耿著,企圖牽連韓世忠,如今是王俊誣陷張憲,陰謀加害於自己,如出一轍。⒄
岳飛在江州居留,為時甚短,就接到宋廷命令,召他回「行在」臨安府。岳飛深知此行吉凶難卜。他深悉秦檜的奸險,然而他畢竟是皇帝一手提拔的武將,自己的罷官制詞中,宋高宗聲言要「全終始之宜」,「盡君臣之契」,⒅真假是非,應能分辨清楚,韓世忠見到皇帝,不是已逢凶化吉了嗎?
岳飛即刻上路,岳雲、岳雷等隨同前往。一個夜裡,他們在某縣驛舍投宿,已有一位巡檢官借住於此,聽說岳少保到來,急忙搬了出來。岳飛見附近並無旅店,就命他在門房暫宿。夜闌更深,堂上依舊點燃蠟燭,岳飛和隨行者環坐,不能安卧。岳雲、岳雷和一些親從都覺得此去凶多吉少,他們上前稟事,細聲密語,力勸岳飛中止此行。岳飛嚴肅地說:
「只得前邁!」
連勸三次,應答如初。巡檢官從壁縫中窺見此情此景,頗感困惑不解。事後,人們方知岳飛此去「非赴嘉召」,卻仍保持著一種「趨死如歸」的堂堂正氣。⒆
• ①《金佗續編》卷12《改所管制領將副軍兵充御前省札》,《要錄》卷140紹興十 一年四月乙未,《宋會要》職官41之34。
• ②《金佗稡編》卷8《鄂王行實編年》只說「檜、俊使人諭之,輒從」,未載所使何人。從今存史籍看,疑為新任湖、廣總領林大聲。
• ③《金佗稡編》卷24《張憲辨》,《要錄》卷143紹興十一年十二月癸巳注,《揮麈錄余話》卷2。據王俊狀詞,直至八月二十三日,王貴尚未返鄂州,鄂州大軍由張憲「坐衙」,處置軍務。
• ④《揮麈後錄》卷1l,《要錄》卷141紹興十一年九月癸卯注,卷147紹興十二年十月丙戌。
• ⑤《金佗稡編》卷8《鄂王行實編年》,《會編》卷206載王貴逮捕張憲,系誤,《要錄》卷141紹興十一年九月癸卯已有考證。據《要錄》卷140紹興十一年11月辛丑,《宋會要》職官4l之46,誣告狀應由林大聲遞發。
• ⑥《會編》卷206。
• ⑦《金佗稡編》卷24《張憲辨》節錄「行府鍛煉之案」的部分文字。
• ③《金佗稡編》卷24《張憲辨》。
• ⑧《會編》卷206,《要錄》卷142紹興十一年十月戊寅,《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卷12《岳少保誣證斷案》。
• ⑨《金佗續編》卷2《武勝定國軍節度使萬壽觀使奉朝請制》。
• ⑾《朝野類要》卷1《六參》,卷4《奉朝請》。
• ⑿《金佗稡編》卷15《辭除兩鎮在京宮觀第二札子》。
• ⒀《金佗續編》卷4《辭兔武勝定國節度使依前少保充萬壽觀使仍奉朝請乞一在外宮觀差遣不允詔》。
• ⒁關於岳飛的家庭成員及其年齡,參見《金佗續編》卷13《先兄甫等復官省札》,《先兄琛等補官告》,《宋岳鄂王年譜》卷1,卷2,卷4,馮培《岳廟志略》卷l《繼忠祠》。
• ⒂《金佗稡編》卷19。
• ⒃《要錄》卷143紹興十一年十二月癸巳注,《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卷12《岳少保誣證斷案》。
• ⒄《寶真齋法書贊》卷2《高宗皇帝親隨手札御書》。
• ⒅《金佗續編》卷2《武勝定國軍節度使萬壽觀使奉朝請制》。
• ⒆《金佗續編》卷28《鄂武穆王岳公真贊》。
第四節 千古奇冤

岳飛到達臨安府後,鄂州大軍的進奏官王處仁又冒著風險,再次向他報告了王俊誣告的事。①他還懇切地勸岳飛上奏自辯,岳飛感慨地:
「使天有目,必不使忠臣陷不義;萬一不幸,亦何所逃!」
他不願效法韓世忠,去求見宋高宗,因為宋高宗並不缺乏辨別真偽的能力,沒有辯白的必要。
秦檜和張俊選中了心腹楊沂中,命令他去拘捕岳飛。十月十三日,楊沂中應召來見秦檜,秦檜並未接見,只是派三省的值班官轉交一份「堂牒」,並且轉達了秦檜一句話:

「要活底岳飛來。」
楊沂中當即來到岳飛府邸,岳飛出來迎接他,笑呵呵地說:
「十哥,汝來何為?」
當時諸將結為兄弟,楊沂中排行第十,但仍比岳飛大一歲。②
楊沂中相當尷尬,忙說:
「無事,叫哥哥。」
岳飛說:
我看汝今日來,意思不好。」
說完,就抽身回裡屋去了。楊沂中將堂牒傳送進去後,只見一個小侍婢捧出一杯酒來。楊沂中覺得有點蹊蹺,岳飛是否會在裡屋自殺,並使自己同歸於盡呢?他躊躇片刻,觀察動靜,最後明白自己不過是胡亂猜測,於是把酒一飲而盡。岳飛隨後出來,說:
「此酒無葯,我今日方見汝是真兄弟,我為汝往。」③
岳飛稍加思索,又語重心長地對楊沂中說:
「皇天後土,可表飛心耳!」
岳飛乘轎前往大理寺。他下轎後,不見一人,只見四面垂簾。岳飛稍坐片刻,便有幾名獄吏出來,說:
「這里不是相公坐處,後面有中丞,請相公略來照對數事。」
岳飛感慨地說:
「吾與國家宣力,今日到此,何也!」
獄吏們帶他拐到另一處,只見張憲,還有岳雲,都已卸脫衣冠,披戴枷鎖,露體赤腳,渾身血染,痛苦呻吟,慘不忍睹。岳飛滿腔的悲憤,簡直要進裂五臟六腑,他全身的鮮血,似乎都已被怒火所燃燒。④接著,又有一名胥吏帶紙墨筆硯前來,用一種威脅的口吻說:
「汝觀今世烏有大臣系獄而生者?趣具成案,吾為汝書!」
原來迫使岳飛自誣的口供已早有準備,⑤岳飛對他怒目而視,不答一語。
按宋高宗的詔旨,特設詔獄審訊岳飛。宋時詔獄,是「承詔置推」的罕見的大獄,專設制勘院。⑥宋廷還特別將岳飛「逮系詔獄」的事,公開「榜示」朝野。⑦御史中丞何鑄和大理卿周三畏被特命為正、副主審官,「奉聖旨,就大理寺置司根勘」。⑧當岳飛被帶到兩名主審官面前時,他再也不能剋制自己,指天劃地,情緒
激動異常,身體也站立不穩。突然,獄卒們厲聲呼喝道:
「叉手正立!」
岳飛才恍然大悟,自己已不再是十萬雄師的統帥,而是階下的囚犯。他只能以最大的努力,壓抑激憤的感情,叉手站立,⑨轉而沉靜地辯白自己的冤屈,既言之有理,又持之有故。最後,岳飛解開衣服,袒露背部。何鑄看到「盡忠報國」四個大字,深嵌於岳飛後背的肌膚,不由不收斂起嚴酷的面孔。
• ①《要錄》卷143紹興十一年十二月癸巳注,《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卷12《岳少保誣證斷案》。
• 據《要錄》卷107紹興六年十二月丙午,《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卷11《將相四十以下建節者》,《宋史》卷367《楊存中傳》,楊沂中比岳飛大一歲,楊沂中後改名存中。
• ③《金佗續編》卷28《鄂武穆王岳公真贊》引楊存中孫楊伯曲之說,但其中有美
化祖父的成分.
• ④《會編》卷207《岳侯傳》,《要錄》卷142紹興十一年十月戊寅注。
• ⑤《浪語集》卷7《周將軍廟觀岳侯石像二首》。
• ⑥《宋史》卷200《刑法志》。
• ⑦《金佗續編》卷30范澄之《南劍州布衣上皇帝書》。
• ⑧《要錄》卷143紹興十一年十二月癸巳注,《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卷12《岳少保誣證斷案》。按《金佗稡編》卷8《鄂王行實編年》,卷23《山陽辨》 說:「先臣下吏,上初不許,檜實矯詔。」乃為諱避宋高宗之罪責,而故作曲 筆。
• ⑨《會編》卷206。關於叉手,參見朱瑞熙先生等《遼宋西夏金社會生活史》第225頁,此處系劉復生先生撰寫。
何鑄在兩三個月前曾參與彈劾岳飛,現在終於悔悟了。他不忍心再為此喪天害理的勾當,便去見秦檜,力辯岳飛的無辜。秦檜張口結舌,難以對答,就向何鑄透露底蘊說:
「此上意也!」
何鑄仍不退讓,說:
「鑄豈區區為一岳飛者,強敵未滅,無故戮一大將,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長計。」
秦檜理屈詞窮,遂上奏宋高宗,改命萬俟卨為御史中丞,任制勘院的主審官。①
萬俟卨是個十分狠毒的小人。他過去擔任荊湖北路轉運判官和提點刑獄時,岳飛知道他人品很壞,予以鄙視,萬俟卨一直懷恨在心。他趁入覲的機會,投靠秦檜,在宋高宗面前對岳飛大肆譖毀,從此就留在朝廷,宦運亨通。②他接辦岳飛獄案,正好乘機挾私報仇。
萬俟卨上任伊始,便會同周三畏審訊,他將王俊的誣告狀等擺在岳飛面前,喝問道:
「國家有何虧負,汝三人卻要反背?」
岳飛回答說:
「對天盟誓,吾無負於國家。汝等既掌正法,且不可損陷忠臣。吾到冥府,與汝等面對不休。」
萬俟卨冷笑說:
「相公既不反,記得游天竺日,壁上留題曰,『寒門何載富貴』乎?」
眾人隨聲附和說:
「既出此題,豈不是要反也!」
岳飛見他們恣意誣陷,無可理訴,不由長嘆一聲,悲憤地說:
「吾方知既落秦檜國賊之手,使吾為國忠心,一旦都休!」
他合上雙眼,任憑獄卒百般拷掠,始終沉默不語,也決不呻吟呼喊。③
岳飛雖然自幼受盡貧困生活的煎熬,卻從未品嘗過囹圄的苦痛。在他生命垂盡的兩個半月中,各種各色的慘酷刑罰,實際上是給岳飛上人生的最後一課。萬俟卨的惟一目標,就是強迫岳飛自誣;岳飛也以倔強的性格,頑韌的意志,進行不屈不撓的抗爭,他決不自誣。
最後,岳飛拒進飲食,惟求速死,這也是他僅剩的反抗手段。於是秦檜和萬俟卨便將與案情毫無牽連的岳雷,也以「入侍看覷」為名,而投入囹固。④這個其實是尚未成人的青年,在獄中陪伴父親,度過了人生最悲慘的時日。
有個名叫隗順的獄卒,非常同情岳飛,盡心竭力地給予他可能的關照和護理。還有一個獄子,頗通君主專制的哲理。有—天,他忽然說:
「我平生以岳飛為忠臣,故伏侍甚謹,不敢少慢,今乃逆臣耳!」
岳飛請問其故,獄子說:
「君臣不可疑,疑則為亂,故君疑臣則誅,臣疑君則反。若臣疑於君而不反,復為君疑而誅之;若君疑於臣而不誅,則復疑於君而必反。君今疑臣矣,故送下棘寺,豈有復出之理!死固無疑矣。少保若不死,出獄,則復疑於君,安得不反!反既明甚,此所以為逆臣也。」
岳飛入獄後,當然不可能再對宋高宗有何幻想,但獄子的高論說得如此透徹,也使他悲慨萬端。岳飛仰望蒼天,長久不發一言,⑤最後,他提筆在獄案上寫了八個大字: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⑥
岳飛入獄的消息傳開後,朝野震驚。一些端人正士不顧宋高宗和秦檜的專制淫威,紛紛設法營救岳飛。齊安郡王趙士(左亻右褭)曾因朝拜八陵,對岳飛盡忠國事,印象極深。他身為宋高宗的「皇叔」,⑦是宋朝宗室中德高望重的一位。趙士(左亻右褭)對宋高宗說:
「中原未靖,禍及忠義,是忘二聖,不欲復中原也。臣以百口保飛無他。」⑧
文士智浹、布衣劉允升、南劍州(治劍浦,今福建南平市)布衣范澄之等,也分別上書言事。范澄之在上書中尖銳指出,「宰輔之臣媚虜急和」,「胡虜未滅,飛之力尚能戡定」,「是豈可令將帥相屠,自為逆賊報仇哉」!他還引用南北朝時宋文帝殺名將檀道濟,自毀長城的鑒戒,懇切希望宋高宗回心轉意。他強調說:「臣之與飛,素無半面之雅,亦未嘗漫刺其門,而受一飯之德,獨為陛下重惜朝廷之體耳。」⑨
參加審訊或詔獄結案的大理寺左斷刑少卿薛仁輔,⑩與大理寺丞何彥猷、李若朴(李若虛弟),也力排眾議,企圖保全岳飛的性命。
韓世忠也已罷免樞密使,任醴泉觀使的閑職。他「杜門謝客,絕口不言兵」,以躲避秦檜的迫害。但是,為了岳飛的深冤,他仍鼓起勇氣,前去質問秦檜。秦檜冷冰冰地回答:
「飛子雲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
「莫須有」意即豈不須有,⑾韓世忠「艴然變色」,憤憤不平地說:
「相公!『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⑿
• ①《宋史》卷380《何鑄傳》。
• ②《宋史》卷474《萬俟卨傳》。
• ③《會編》卷207《岳侯傳》,《要錄》卷142紹興十一年十月戊寅注。
• ④《要錄》卷143紹興十一年十二月癸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卷1l《岳少保誣證斷案》。
• ⑤《會編》卷207。
• ⑥《說郛》卷19,《說郛》(弱的一半)23曾三異《因話錄》。
• ⑦《要錄》卷5建炎元年五月。
• ⑧《會編》卷206,《要錄》卷142紹興十一年十一月丁未,卷144紹興十二年三月辛亥,《宋史》卷247《趙士(左亻右褭)傳》。
• ⑨《金佗稡編》卷20《籲天辨誣通敘》,《金佗續編》卷30 范澄之《南劍州布衣上皇帝書》,《會編》卷208,《要錄》卷144紹興十二年正月戊申。
• ⑩《宋會要》職官63之14。
• ⑾宋時「莫須」一詞頗為常見,如《金佗稡編》卷2高宗手詔:「據事勢,莫須重兵持守,輕兵擇利。」《永樂大典》卷19735《曾公遺錄》載,宋哲宗主張恢復保甲軍訓,說:「府界莫可先行?」此語《宋史》卷192《兵志》作「府界豈不可先行」。
• ⑿《金佗稡編》卷24《張憲辨》,《要錄》卷143紹興十一年十二月癸巳,《琬琰集刪存》卷1 韓世忠神道碑,《江蘇金石志》卷12《韓蘄王碑》,《宋史》卷364《韓世忠傳》,《中興小記》卷29引《野史》,各書文字稍異。又《皇朝中興紀事本末》卷58,《宋宰輔編年錄校補》卷16作「必須有」。
萬俟卨竭盡全力,對岳飛深文周納;周三畏則畏首畏尾,對萬俟卨唯唯諾諾。①最後,萬俟卨命大理評事元龜年所定的岳飛罪名,主要有三條。第一,岳飛和岳雲分別寫「諮目」給王貴和張憲,策動他們謀反,其中嶽飛的「諮目」由幕僚於鵬和孫革執筆。第二,淮西之役,「擁重兵」而「逗留不進」,「坐觀勝負」。第三,岳飛得知張俊和韓世忠等軍戰敗後,曾說「官家又不修德」。又岳飛曾說:「我三十二歲上建節,自古少有。」此語被引申和篡改為「自言與太祖俱以三十歲為節度使」。這兩句話被定為「指斥乘輿」的彌天大罪。
第一條罪狀的物證全屬子虛烏有,被說成是王貴和張憲「當時焚燒了當」。第二條罪狀是在岳飛辯駁「甚明」,行師「往來月日」可考,「竟不能紊」的情況下,強行誣陷定案。第三條本是口說無憑,而董先被迫赴大理寺作旁證,又說岳飛無「比並」太祖的「語言」。②
萬俟禹等人千方百計搜剔而得的岳飛罪名,竟如此可憐,毫無說服力,這在宋高宗和秦檜的內心是十分清楚的。按宋之「國朝著令,劾輕罪,因得重罪,原之,蓋不欲求情於事外也」。③萬俟卨等卻是在罪名「無驗」的情況下,④不斷橫生枝節,輾轉推求,羅織新的罪名。由於岳飛非殺不可,什麼太祖誓約,什麼「國朝著令」,什麼罪狀「無驗」,全可棄之不顧。
自張憲被捕之日始,岳飛的冤獄拖延了約三個余月,萬俟卨最後也憂心忡忡,「懼無辭以竟其獄」。眼看已到歲末,宋高宗和秦檜為歡度新春,向金朝獻媚,再也等待不及了。十二月二十九日,萬俟卨等通過秦檜,匆匆上報一個奏狀,提出將岳飛處斬刑,張憲處絞刑,岳雲處徒刑,說「今奉聖旨根勘,合取旨裁斷」。宋高宗當即下旨:
「岳飛特賜死。張憲、岳雲並依軍法施行,令楊沂中監斬,仍多差兵將防護。」⑤
萬俟卨和秦檜未判岳雲死刑,尚不能滿這個獨夫民賊之意。
當日,獄官令岳飛沐浴,將他拉脅而死。按照規定,岳飛的屍體應當草草地埋葬在大理寺的牆角下。好心的獄卒隗順含悲忍痛,冒險背負岳飛的屍身,就近走出臨安城西北的錢塘門,偷偷埋葬於九曲叢祠附近北山山麓的平地上,墳前種兩棵橘樹,以作標記,詭稱「賈宜人墳」。宜人是宋時官員「外命婦」的一種名號。⑥岳飛隨身尚有一個玉環,也許是李娃的紀念品吧!妻子至死不渝的深情,陪伴岳飛長眠地下。⑦岳飛死年三十九歲。
張憲和岳雲被綁赴臨安城的鬧市,不僅楊沂中當場監斬,連張俊也按捺不住狂喜,親臨刑場。臨安各城門都以重兵把守,禁衛森嚴,以防民眾鬧事。岳雲死年二十三歲。兩個獻身抗金戰場,出入槍林箭雨的猛士,終於犧牲在宋朝投降派的屠刀之下。
岳飛和張憲的家屬被流放到嶺南和福建,宋高宗親自下旨規定,「多差得力人兵,防送前去,不得一並上路」,他們的「家業籍沒入官」。然而在漫長的流放途中,卻不斷有素不相識的人,含淚向岳飛和張憲的家屬慰問致哀。⑧
岳飛的悲劇是個人的悲劇,更是時代的悲劇。時代的悲劇,通過他個人的悲劇,得到了很強烈、很集中的表現。岳飛之死,標志著南北分裂,北方人民受女真貴族奴役的長久化。

• ①《會編》卷207說周三畏反對冤獄,系誤,見《要錄》卷144紹興十二年正月戊申考證。周三畏因附會冤獄,而升遷刑部侍郎,故《金佗稡編》卷20《籲天辨誣通敘》表彰何鑄、薛仁輔,李若朴與何彥猷,惟獨不及周三畏。
• ②《金佗稡編》卷22《淮西辨》,卷24《張憲辨》,《要錄》卷143紹興十一年十二月癸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卷12《岳少保誣證斷案》,《揮麈錄余話》卷2。
• ③《金佗續編》卷2l《鄂王傳》。
• ④《宋史》卷380《何鑄傳》。
• ⑤《要錄》卷143紹興十一年十二月癸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卷12《岳少保誣證斷案》。按《金佗稡編》卷24《張憲辨》,卷24《張憲辨》引《野史》,還有晚出的《朝野遺記》,說秦檜以「片紙入獄」,殺害岳飛,都屬荒誕不經,應以岳飛刑案原件為准。岳珂於《金佗稡編》單取《野史》之說,是為強調「初未有旨也」,他必須諱避宋高宗殺害祖父之罪責。
• ⑥《宋史》卷163《職官志》,《宋會要》儀制10之28—29。
• ⑦《朝野遺記》,羅浚《寶慶四明志》卷9《史浩傳》,《周益國文忠公集•雜著述》卷2《龍飛錄》。關於岳飛之死與葬,其說各異,如《會編》卷207,《要錄》卷143紹興十一年十二月癸巳注引《中興遺史》,稱岳飛「死於獄中,梟其首」,按岳飛既為「賜死」,應是全屍,此說系誤。又《會編》卷207《岳侯傳》說,當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侯中毒而死,葬於臨安菜園內」,其日期與葬地系誤。後世傳說岳飛死於風波亭,宋代無此記載,故並不可信。
• ⑧《金佗續編》卷21《鄂王傳》,《要錄》卷143紹興十一年十二月癸巳,卷147紹興十二年十月壬戌,《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卷12《岳少保誣證斷案》,《夷堅丙志》卷15《岳侍郎換骨》。

熱點內容
唐山司法鑒定中心地址 發布:2024-11-19 10:43:57 瀏覽:412
拆迂預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9 10:17:07 瀏覽:430
人力資源涉及到哪些法律知識 發布:2024-11-19 10:00:40 瀏覽:900
交強險無責任賠償限額的法律依據 發布:2024-11-19 09:35:05 瀏覽:878
經濟法戰略聯盟的類型 發布:2024-11-19 09:33:59 瀏覽:129
現代勞動法不包括什麼制度 發布:2024-11-19 09:24:33 瀏覽:358
勞動法被解僱不滿一年怎麼賠償 發布:2024-11-19 09:23:49 瀏覽:283
盜竊公家財產的法律責任的聲明通知 發布:2024-11-19 08:55:25 瀏覽:85
刑事訴訟法的審判原則 發布:2024-11-19 08:21:56 瀏覽:766
雙方簽字的備忘錄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9 08:03:05 瀏覽: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