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長茂法官
對審判委員會委員、現任或曾任巡迴法庭主審法官按要求審查後,提請遴選委員會審議入額。
對審判員採取考核方式,擇優入額。
對助理審判員採取業績考核為主、考試為輔的方式擇優入額。
Ⅱ B為啥不對.復議不作為,不是兩地法院都有管轄權嗎
依據2015年修訂生效的《行政訴訟法》第18條規定,「經復議的案件,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此處「經復議的案件」是否包括復議機關不作為案件?換言之,如果復議機關不予受理復議申請,或者受理之後不作出復議決定時,如何確定地域管轄法院?
結論:
復議不作為案件應該適用普通地域管轄規則,也即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轄,而不適用「經復議的案件」的特殊地域管轄規則。
解析:
這是因為,在原《行政訴訟法》中,本條規定的內容原本是經過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法院管轄。但是在修訂《行政訴訟法》過程中,「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這一表述被刪除,變成了現在的表述,即只要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所在地法院也可以管轄。
這里產生的爭議是,「經復議的案件」是否包括復議機關不予受理復議申請,或受理後不作出復議決定的復議不作為案件?答案是不包括。因為在全國人大法制工作委員會對修訂後的《行政訴訟法》的權威解讀中(《<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解讀》,中國法制出版社2014年版,P57),明確表示當時之所以刪除「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表述,是考慮到《行政訴訟法》修訂後無論復議機關改變還是維持原行政行為,都要作為被告,因此沒有必要在管轄問題上對復議決定是改變還是維持加以區別。可見,立法者當時修法的本意就是將復議維持的情形納入特殊地域管轄規則,並沒有將復議不作為納入。
同時,在最高人民法院法官編撰的《行政訴訟法》解讀中(江必新、邵長茂:《新行政訴訟法修改條文理解與適用》,中國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P71),同樣也是講復議維持與復議改變兩種類型納入特殊地域管轄規則中,也沒有將復議不作為案件納入。
可見,無論是立法機關還是司法機關,都沒有將復議不作為案件納入「經復議的案件」來確定地域管轄。復議不作為案件應該按照普通地域管轄規則「原告就被告」來確定地域管轄法院,如果起訴原機關的行政行為,就由原機關所在地的法院管轄,如果起訴復議機關的不作為,就由復議機關所在地的法院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