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庭前談話

法官庭前談話

發布時間: 2023-03-19 11:04:24

㈠ 上訴狀交上去後負責我案件的法官找我談話還在我們縣法院她們要談什麼

你好,一般是對這個案件做一個釋明,就是跟你做一個上訴前的談話,解釋法官這樣判決的理由,如果你最終認同了,你就會申請撤訴,如果你依然不認同。那就按正常程序移交到市中院上訴立案。另外,如果。說話之間能有調解的可能性,那就調解。但是一般申請再審才會找你談話釋明。

㈡ 開庭之前法官找原告談話是為什麼呀

法律分析:可能是進行庭前調解。分析如下:一、法官問話,應當是進行庭前調解。另外,可以了解一下你們雙方的態度和事實情況,為開庭做准備。二、調解時,你可以不接受調解,要求法官依法開庭審理,並作出判決。三、如實回答法官的問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四、另外,判決是否勝訴,關鍵是看證據。與法官對你的印象關系不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㈢ 傳票上寫的庭前談話是什麼意思

從實踐角度考慮,庭前談話本質上已經和開庭沒有什麼太大區別,因為現階段法院審理案件數量過大,因此庭前談話會減少正式開庭時間,對於法官來說,如果庭前談話可以簡單落實雙方爭議焦點,那麼可以直接進行書面審理而不要再進行開庭了。

㈣ 跟法官談話的技巧

1、提高自己的素質,注意自己的語言,說話有理有節,而不是胡攪蠻纏,和法官對話時語氣平穩,語速緩和,吐字清晰,切忌歇斯底里,一句話,要讓法官覺得你是個有教養的人,那就行了,起碼能留個好印象。
2、尊重法官,法官在庭審中代表著法律,尊重法官也就是尊重法律。當事人可以替法官著想,給法官留面子,但當然不是遷就法官。
3、庭上發言要言簡意賅,點到為止。法官不喜歡當事人對事情輪番陳述,要簡單明了。
4、遵守法庭秩序。當事人開庭時,往往會因為事件進行到某個階段而情緒出現波動,向法官以及對方發火。在開庭中,一定要遵守法庭秩序,不得辱罵法官和對方。法官作為案件的中立裁判者,不要降低自己的法官心中的地位,確保案件的順利進行。
5、要事先了解辦理自己案件法官。例如法官的辦案習慣、喜好、性格等,這樣可以有針對性的做出應對策略。當然出格違法的事一定不能做。
6、認真准備訴訟材料。永遠不要輕視訴訟材料,你准備的越詳細,你勝訴的可能越大。
7、作為當事人,對自己的案件非常關心,有時候會打電話督促法官辦案,這樣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不厭其煩的打法官電話,法官其實很忙,有時調解,有時出庭,所以要有耐心等待程序進行,否則適得其反。
8、要學會換位思考,不斷表示對法官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讓法官增加對當事人的好感。

㈤ 去法院談話,法院開庭和法院談話的區別是什麼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難免存在的各種矛盾。當一些矛盾出現不能用協商的方式去處理的話,那麼走法律程序是必不可少的一種手段。在法院開庭之前,通常會被叫到法院去談話。那麼法院開庭和法院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呢?接下來就由小編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1、法院談話是在法院開庭之前對當事人的一些詢問及調查 。

我們知道在處理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有一個具體的過程,包括走法律程序也是這樣的。在法院開庭之前,主審法官會對當事人在開庭之前叫去談話,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對審理的案件做一個調查,做到心中有數。

那麼以上就是小編對法院開庭和法院談話區別是什麼的問題一些個人的理解與看法。各位看官朋友們,如果有什麼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評論哦!

㈥ 開庭前接到法院通知說法官要問話,是什麼情況,是庭前調解嗎

開庭前法官通知問話,有可能是調解,也可能是案情復雜,法官需要提前了解一下案情,為開庭作準備,有利於開庭後即作出判決。

㈦ 二審庭前談話意味著什麼

法律分析:二審訴訟中,如果法官採用談話的方式進行審理,有可能意味著,法官不準備開庭了審案了。說明二審法官對一審判決、二審提出的證據,以及上訴人的上訴意見和二審結果,已經有了比較明確的觀點和意見。

法律依據:仔顫《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六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判決的上訴、抗訴案件,經過審理後,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凳戚侍分別處理: (一)原棗吵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者抗訴,維持原判; (二)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應當改判; (三)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實後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原審人民法院對於依照前款第三項規定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作出判決後,被告人提出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或者裁定,不得再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㈧ 判決前法官找原告談話

法律分析:談話的意思,取決於談話的內容。站在法院中立的立場上講,法官找原告或被告談話更多是希望通過調解來解決案件,或者是想向原告或被告了解案件背景情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案件,原審人民法院從收到發回的案件之日起,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㈨ 執行法官的談話技巧你知道多少

與被執行人談話是執行法官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執行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作為執行法官必須講究執行中的談話技巧。以下是我整理了執行法官的談話技巧,希望對你有幫助。

執行法官的談話技巧

執行法官的談話技巧一、談話之前要“備課”

首先,在案件執行前要先熟悉案情,認真閱讀本案的執行依據——法律文書,全面了解被執行人各方面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選准執行工作的突破口;其次,還要針對被執行人不同情況,合理安排好談話的思路和 方法 ,加強談話的針對性。執行法官還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調閱相關審理卷宗,進一步熟悉案情,必要時可與本案的審判人員交流一下意見。談話之前的“備課”是談話的基礎和前提。

執行法官的談話技巧二、談話之前先“請坐”

作為被執行人在法律文書生效後,不主動履行義務,總有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執行法官在與被執行人進行談話時,無須充當“衛道士”的形象,而應該拋開所謂的“法官架子”。不妨搬一張凳子請被執行人先坐下來,有條件的可以為被執行人倒杯水,然後再談話。這盡管是毫不起眼、舉手之勞的小事,卻體現出了法律面前平等待人的心態。在這種情況下,談話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執行法官的談話技巧三、談話的語言特點

執行法官與被執行人談話不同於普通的談話,有著極為鮮明的語言特點。執行法官在與被執行人交談時,應多聽聽他們的傾訴、宣傳相關 法律知識 ——化解他們心中的不平、講清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的後果,與他們建立一種信任關系。這樣被執行人一般會主動履行義務,暫時不能全部履行的也為以後工作創造了條件。筆者認為,執行法官與被執行人談話必須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法律性。執行法官說出的每一句話,應該都是法律語言,都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體現法律的尊嚴和權威。

2、合理性。這是打動被執行人的關鍵。執行法官說話要在合法前提下,注意合乎情理,合乎鄉土民情及約定俗成,維護被執行人的合法權益。

3、通俗性。執行法官的執行語言既要表達准確,又要通俗易懂。與被執行人交談時,盡可能把法條的原意用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使被執行人聽後立即產生共鳴。

4、專業性。語言在通俗的情況下,還要體現一定的專業性。執行法官對案件所涉及到的有關專業知識要有所了解,這樣在與被執行人的交談中就比較容易溝通思想,交換意見,達到理想的效果。

5、嚴肅性。執行法官開展思想疏導和說服 教育 必須具有嚴肅性,要句句有理有節,對被執行人產生威懾力。

6、社會性。要牢固樹立司法為民的指導思想,真心實意地為民排憂解難,不能讓老百姓“花了錢,跑了腿,贏了官司輸了錢”的現象發生。

7、靈活性。在執行公務時,要善於審時度勢,根據不同情況,靈活掌握執行的度。

淺議執行法官執行工作中的技巧

一、明確指導思想。要認清執行工作的重要現實意義,盡職盡責,甘於奉獻,時刻牢記人民法院為人民的宗旨;要依法執行,堅決杜絕違法辦案的情況尤其要嚴格遵守執行期限的相關規定,保證執行效率;要採取靈活的執行方法,充分調動法律和情理的兩手,盡量化解當事人之間的抵觸情緒,促成主動執行和執行和解;要消除不必要的顧慮,對一些棘手的案件,如果被執行人有執行能力而消極執行,應果斷地採取適當全面的執行 措施 ,直至窮盡執行方法,堅決維護生效法律文書的權威性;要遵守比例性原則,在保障申請人利益同時,盡量降低被執行人的損失,達到社會效果與法律效果的統一。

二、准確把握被執行人心理。執行工作中,能把握當事人的心理,做到攻心為上,執行工作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粗淺的認為,當事人的心理可歸結以下幾類:一、在履行上確實困難,試圖說服法院免去或減輕其義務。二、對法律存在錯誤認識,對法院要求履行的義務能拖就拖,能躲就躲,試圖最終免除法律義務或繼續與申請人討價還價降低履行義務的付出。三、認為自己不履行義務是因為申請人或第三人損害了他的利益,法院卻不聞不問,這種心理在供熱案件中十分常見。四、不服判決書的內容,認為自己很無辜,但不想上訴,也不履行法院判決,在執行階段希望得到執行員的支持與理解,這種心理在合同糾紛中很普遍。五、本案的其他被執行人沒有履行義務,自己處於觀望狀態。這種心理普遍存在於有多個被執行人的案件當中。六、一些被申請人破罐破摔,認為法院已經對其採取過法律措施,再次採取也無所謂。比如,對於受到刑事判決的人,判決生效後,很難再積極履行涉及案件的民事賠償方面的義務。

三、充分把握執行過程。執行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更像一種展現執行員人格魅力、聰明才智、社會閱歷的藝術。要實現高質量的執行案件,運用正確、科學的執行方法十分必要。我們認為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一、認真做好執行前的准備工作。雖然執行工作類似於“按方抓葯”,不必考慮案件的具體判決過程,但在執行開始前,執行員也應熟知案情,要仔細閱讀生效法律文書,了解糾紛產生的原因、過程以及申請人申請執行的內容,如果有必要,還應調取審判案卷,查看審判筆錄,從而了解當事人雙方心理,制定適當的執行方案。二、執行中要循之以法。執行方面的法律及規定為執行人員提供了最基本、最終極、最規范的執行方法,執行員要認真遵守,尤其是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樹立正確的意識。要熟悉執行依據的法律及相關規定,不能錯誤的認為,執行工作基本上是運用各種手段,擊破被執行人的心理防線,或者採取各種方法找到被執行人的財產,幾乎不用法律。其實一個好的執行員,應當熟知執行的相關法律,還應與時俱進,及時掌握最新的執行方面的規定,規范自己的執行行為。

(二)能熟練使用規范的法言法語。做到向當事人清楚的傳達法律規定,讓被執行人意識到,執行局的任務就是負責判決的有效執行,維護申請人的合法權益,法院判決的權威性不容質疑,當案件已進入執行階段,如果當事人不能及時、全面地履行法院判決,法院將依照法律規定,採取必要的強制執行措施,被執行人可能會因為拒不履行法院判決而被罰款、司法拘留甚至負刑事責任,從而付出更大的代價,使其意識到配合與否的利弊得失。(三)要保證執行效率。執行工作要在法定期限內執結,從而緩解法院受理案件數量上的壓力,對於申請人,“遲到的正義非正義”,只有按時結案,才能切實保證申請人的利益,也能防止被執行人產生錯誤的心理暗示,怠於行使其義務。

(四)要窮盡執行方法。執行員不僅要利用申請人和被申請人提供的被執行人財產狀況的線索,還應主動採取措施,查找被執行人在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存款、對他人享有的到期債權等可供執行的財產,全面了解被執行人的財產現狀,如果有必要,還應採取必要的措施限制被執行人的處分權,比如凍結銀行存款、查封房屋等不動產、扣押動產等,給被執行人在心理上造成壓力,如果被執行人或第三人有嚴重妨礙執行的行為,應果斷的採取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確保執行工作順利進行。

四、在工作中做到情理交融,以理服人。一個好的執行員,肯定應當准確把握當事人的心理,懷著一顆人文關懷的心,情理交融、絲絲入扣的給當事人做工作,做到說話深淺有度,將法律的嚴肅性、語言的柔韌性,有機結合在一起,達到良好的執行效果,筆者認為應重點解決好以下幾種情況:(一)有些被執行人有履行能力,之所以不履行法院判決,是出於意氣用事,認為申請人的某些做法過於蠻橫,在心理上與申請人處於對抗狀態,即使案件已經到了法院且自己有能力,也不履行。在這種情況下,執行員應當給雙方當事人進行教育、疏導、解釋、法制宣傳,促成當事人相互諒解,化解彼此間的對抗情緒,從而使執行工作有實質性進展。(二)有些被執行人感到自己很委屈,不服法院判決,執行員就要抓住被執行人的心理,一方面,向其講明法院判決的合理性,使其意識到法律的強制性。另一方面,給被執行人說話的機會,聽取被執行人對該案執行的想法、解決方案,表示出對被執行人的同情與理解,使其意識到法院在按照判決要求其履行義務,雖然執行員面對很大的壓力,但也充分考慮到了他的利益,促使其主動履行義務。四、做到有的放矢,熟練地駕馭執行策略

在一定程度上說,執行甚至比審判更復雜,它不僅要熟練運用相關法律,也要掌握當事人的心理,更要通過各種方法,調查清楚其財產或其他方面的履行能力,只有這樣,執行員才能抓住症結,達到理想的執行效果。執行韜略的運用能力,應當是評價執行員水平的重要尺度。做好這一點需要大量的工作實踐的積累,筆者認為應尤其注重以下幾方面:(一)把握節奏,宜疾則疾,宜緩則緩。一方面,對於一些試圖拖延時間或躲避傳喚的被執行人,執行員應當及時告知其法律的嚴肅性,不要存在僥幸心理,並與其敲定具體的履行時間,如果到期仍不履得,到時按法律規定強制執行,如果發現其在此時存在轉移財產的可能,應果斷採取強制措施。如果當事人態度惡劣,執行員也應顯示適度的強硬,從而時刻控制執行場面。另一方面,法官要盡量謙和地面對當事人,與其坦誠相待,爭取被執行人主動履行法院相關義務。如果被執行人確實暫時履行困難,且有理由相信其履行能力很快恢復,則可以在法律規定的執行期限內放寬執行時間或者分期履行法律義務。從而做到寬嚴相濟,達到好的執行效果。(二)縱橫捭闔,宜分則分,宜合則合。在申請人與被申請人之間,如果申請執行人與被執行人過早見面可能激化彼此間的矛盾,則最好先傳喚被執行人,當已取得一定執行成果,有利於繼續執行時,再傳喚申請人。傳喚被申請人時,當被執行人為多個時,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進程,適時對被執行人單個或集體傳喚。為了防止被執行人間的相互觀望、相互傳染,加重消極履行心理,就可以找出相對容易開展工作的一個,集中力量,實現突破,然後利用其他人的觀望心理,各個擊破。如果大部分已經積極履行,個別表現消極,則最好集體傳喚,使其意識到法律和道德上的強大壓力。在執行中,多個被執行人之間往往存在利益沖突,如果被執行人間的矛盾激化有利於執行開展,則適當激化其矛盾,如果更需要其相互協作,則應想方設法消除或降低這種隱患,確保執行效果。

猜你喜歡:

1. 2017法院發布執行工作的亮點與難點

2. 催促法院執行的公函

3. 法院執行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4. 執行過程中雙方達成和解可以嗎

5. 做合格法官心得體會5篇

6. 淺談法官庭審技巧

7. 法官口才的重要性及技巧

㈩ 法院通知下星期進行二審談話,請問談話是如何進行的要注意那些問題我是一審的勝訴方。謝謝!

一般就是問幾個問題,可以繼續准備更多的證據和細節,便於再審時有力舉證。法院判決對方不服上訴本身是一個正常的流程。需要注意的是,收到判決書後七個工作日作為上訴時間,逾期法院不予受理。另外如果對方上訴,也不用擔心,既然法院已經宣判,自然就有相關的依據。
法律分析
對一審裁判結果不滿意,可以向上級法院提出上訴,請求上級法院再次審理案子。必須得有資格,也就是說必須是案件的當事人,享有上訴權。第二,必須對法律允許上訴的裁判提出上訴,只有一審法院做出的判決或裁定才能夠上訴,其中可以上訴的裁定只有三種:不予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的裁定;管轄異議的裁定。第三,必須在法定的時限內提出上訴。一審判決後,是否上訴,需要時間考慮和准備,但時間有限,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必須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如果在法定期限內,雙方當事人都沒有提出上訴,那麼,一審裁判即發生法律效力。只要有一方當事人在上訴期間提出上訴,一審裁判就不發生效力。需要提醒您的是:上訴可千萬別過了期限,這個期限自判決書或裁定書送達後的第二日起算。如果各方當事人收到判決書或裁定書的日期不同,上訴期限從各自收到判決書或裁定書的次日起算。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法定節假日的,以法定節假日後的第一個工作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五百三十八條 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上訴期,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有住所的當事人,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規定的期限;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當事人,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九條規定的期限。當事人的上訴期均已屆滿沒有上訴的,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即發生法律效力。

熱點內容
雞情法院 發布:2025-01-16 00:07:58 瀏覽:104
楊文案交法院 發布:2025-01-15 23:26:41 瀏覽:568
溫州市城市市容和衛生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5 23:04:53 瀏覽:128
汕尾市城區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1-15 22:49:34 瀏覽:880
管理類專業經濟法課程名稱 發布:2025-01-15 22:43:35 瀏覽:786
山東省商品房預售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5 22:18:23 瀏覽:480
司法棺材 發布:2025-01-15 21:56:51 瀏覽:811
小學生法律知識的小論文五百字 發布:2025-01-15 21:21:26 瀏覽:126
酒駕法官 發布:2025-01-15 21:10:57 瀏覽:59
法官弄丟關鍵證據 發布:2025-01-15 21:07:21 瀏覽: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