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定陶法院院長

定陶法院院長

發布時間: 2023-03-23 06:33:17

Ⅰ [資治通鑒365]2.14嬖斷袖董賢暴發 拒自殺王嘉評理

2月14日

嬖斷袖董賢暴發

拒自殺王嘉評理

中國歷史上「斷袖之嬖」的典故,是從漢哀帝劉欣和侍臣董賢的關系而來的。

董賢是長安遠郊雲陽縣人,大約在十七八歲時作哀帝的侍從,當駙馬都尉。哀帝當時二十齣頭,兩人親密無間,外出同車,回宮同餐,形影不離。

某日,兩人同塌午睡,董賢夢中翻身,壓住了哀帝的衣袖。哀帝要起床,不忍驚醒他,竟招呼衛士拿剪刀把衣袖剪斷,悄悄地起身走了。後人常說某達官貴人喜歡某位美男子,就譏之為「斷袖之嬖」。【〔-3.2〕駙馬都尉、侍中雲陽董賢得幸於上〔漢哀帝劉欣〕,出則參乘,入御左右,賞賜累巨萬,貴震朝廷。常與上卧起。嘗晝寢,偏藉上袖,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乃斷袖而起。】

董賢全家人也跟著陞官發財,氣焰了不得!哀帝想得妙,還預先為董賢修起一座生墳在自己的「義陵」旁邊,千方百計要封他作侯爵,只因朝中大臣反對,暫時沒成。【〔-3.2〕又詔賢妻得通引籍殿中,止賢廬。又召賢女弟以為昭儀,位次皇後。昭儀及賢與妻旦夕上下,並侍左右。以賢父恭為少府,賜爵關內侯。詔將作大匠為賢起大第北闕下,重殿,洞門,土木之功,窮極技巧。賜武庫禁兵,上方珍寶。其選物上弟盡在董氏,而乘輿所服乃其副也。及至東園秘器、珠襦、玉柙,豫以賜賢,無不備具。又令將作為賢起冢塋義陵旁,內為便房,剛柏題湊,外為徼道,周垣數里,門闕罘罳甚盛。】

尚書僕射鄭崇多次上書,說皇帝不該寵幸董賢。哀帝召見他,責問道:「你家門庭如同鬧市,人客不斷,為何偏要禁止皇帝和人來往?」【〔-3.2〕鄭崇以賢貴寵過度諫上,由是重得罪,數以職事見責;發疾頸癰,欲乞骸骨,不敢。尚書令趙昌佞諂,素害崇;知見疏,因奏「崇與宗族通,疑有奸,請治。」上責崇曰:「君門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

鄭崇也不退讓:「臣門如市,臣心如水,願得考復!」意思是說,我家人來人往像鬧市,我的心卻像一潭清水,請朝廷派人檢查嘛!【〔-3.2〕崇對曰:「臣門如市,臣心如水。願得考覆!」】

皇帝被惹惱了,便把鄭崇關進監獄。司隸孫寶主管治安和法庭,查了一年多,毫無結果,要求赦免鄭崇,哀帝竟然批示:「孫寶狡猾欺君,是朝廷罪人,撤掉司隸職務,趕回老家當百姓。」鄭崇的冤案沒法洗清,還被拷打得體無完膚,不久就在獄中病死了。【〔-3.2〕上怒,下崇獄。司隸孫寶上書曰:「按尚書令昌奏僕射崇獄,覆治,榜掠將死,卒無一辭,道路稱冤。疑昌與崇內有纖介,浸潤相陷。自禁門樞機近臣,蒙受冤譖,虧損國家,為謗不小。臣請治昌以解眾心。」書奏,上下詔曰:「司隸寶附下罔上,以春月作詆欺,〔春月是寬大赦免的時期〕遂其奸心,蓋國之賊也。免寶為庶人。」崇竟死獄中。】

朝臣們繼續抵制董賢。哀帝要武庫主管官毋將隆調撥兵器,送給董賢以及自己的乳母王阿,安置在府宅門前增加威儀。

毋將隆反對說:「武庫的兵器屬國家公用,大司農出錢製造的。皇室的用費由少府供給,大司農沒有責任。公私應該分明,制度不能破壞。況且,將帥領兵出征,表示威儀,朝廷才賜給斧鉞戈戟。董賢是個宮廷弄臣,皇帝身邊的玩物,什麼玩藝兒!還要送給兵器,真是從何談起!」【〔-3.8〕上使中黃門發武庫兵,前後十輩,送董賢及上乳母王阿舍。執金吾毋將隆奏言:「武庫兵器,天下公用。國家武備,繕治造作,皆度大司農錢。大司農錢,自乘輿不以給共養;共養勞賜,一出少府。蓋不以本臧給末用,不以民力共浮費,別公私,示正路也。古者諸侯、方伯得顓征伐,乃賜斧鉞,漢家邊吏職任距寇,亦賜武庫兵,皆任事然後蒙之。《春隱亂秋》之誼,家不臧甲,所以抑臣威笑絕,損私力也。今賢等便僻弄臣,私恩微妾,而以天下公用給其私門,契國威器,共其家備,民力分於弄臣,武兵設於微妾,建立非宜,以廣驕僭,非所以示四灶升檔方也。孔子曰:『奚取於三家之堂!』臣請收還武庫。」】

這一通責備,非常嚴厲,哀帝只得作罷,心裡卻老大不快。不久,假借機會把毋將隆調到外地去了。【〔-3.8〕上不說。頃之,傅太後使謁者賤買執金吾官婢八人,隆奏言:「買賤,請更平直。」上於是制詔丞相、御史:「隆位九卿,既無以匡朝廷之不逮,而反奏請與永信宮爭貴賤之賈,傷化失俗。以隆前有安國之言,左遷為沛郡都尉。」初,成帝末,隆為諫大夫,嘗奏封事言:「古者選諸侯入為公卿,以褒功德,宜征定陶王使在國邸,以填萬方。」故上思其言而宥之。】

第二年,哀帝假傳傅太後的遺詔,給高安侯董賢加封二千戶,賞家裡的奴婢每人十萬錢,賞田兩千多頃。【〔-2.1〕上托傅太後遺詔,令太皇太後下丞相、御史,益封董賢二千戶,賜孔鄉侯、汝昌侯、陽新侯國。】

此舉破壞了傳統的賞田規則,丞相王嘉退回詔令,拒絕執行。哀帝竟亂加罪名,把丞相送入監獄。【〔-2.1〕王嘉封還詔書】

使者帶著詔令,逼王嘉自殺。王嘉是一條硬漢,曉得大臣有罪如果接受刑罰,會損害朝廷的威儀,但也不接受冤枉的自殺要求。【〔-2.3〕使者既到,府掾、史涕泣,共和葯進嘉,嘉不肯服。主簿曰:「將相不對理陳冤,相踵以為故事,君侯宜引決。」使者危坐府門上,主簿復前進葯。】他接過毒葯,連杯子帶葯水一把扔出老遠:「我是丞相,有罪就公開審判,宣示天下。又不是拖鼻涕的孩子,用得著自殺嗎?」【〔-2.3〕嘉引葯杯以擊地,謂官屬曰:「丞相幸得備位三公,奉職負國,當伏刑都市,以示萬眾。丞相豈兒女子邪!何謂咀葯而死!」】

他穿好朝服,坐著一輛小車,拆掉車蓋,不戴官帽,和使者一起去見廷尉(法院院長),官印當即被沒收了!,召丞相詣廷尉詔獄。」【〔-2.3〕嘉遂裝,出見使者,再拜受詔;乘吏小車,去蓋,不冠,隨使者詣廷尉。廷尉收嘉丞相、新甫侯印綬,縛嘉載致都船詔獄。】

哀帝原想叫他偷偷自殺,免得張揚出去;看他全不服氣,找廷尉評理,還怒氣沖沖。即下令朝中大臣會審。【〔-2.3〕上聞嘉生自詣吏,大怒,使將軍以下與五二千石雜治。吏詰問嘉,嘉對曰:「案事者思得實。竊見相等前治東平王獄,不以雲為不當死,欲關公卿,示重慎,誠不見其外內顧望,阿附為雲驗,復幸得蒙大赦。相等皆良善吏,臣竊為國惜賢,不私此三人。」】

審判官明知他沒有罪,可得找個由頭,幫皇帝下台,就問道:「你進監獄,是天子的命令,作為丞相,總有對不起朝廷的事吧?莫非天子倒還有錯?否則,你進監獄就毫無道理了!」說罷,想動用刑具。【〔-2.3〕獄吏曰:「苟如此,則君何以為罪?猶當有以負國,不空入獄矣。」】

王嘉明白,這是要他證明天子絕對正確,自己有罪,能說什麼呢?想到這里,他禁不住仰天長嘆:「我當宰相,沒能選拔賢能,辭退卑劣小人,辜負國家厚望,死有餘辜啊。」【〔-2.3〕吏稍侵辱嘉,嘉喟然仰天嘆曰:「幸得充備宰相,不能進賢、退不肖,以是負國,死有餘責。」】

審判官問他所指的賢能和小人都是哪些,王嘉說:「以前的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我沒有推薦;董賢父子擾亂朝綱,我沒有抵制。還不該死嗎?該死的!我不覺得委屈。」王嘉關在獄中二十多天,不吃不喝,最後吐血死了。【〔-2.3〕吏問賢、不肖主名。嘉曰:「賢:故丞相孔光、故大司空何武,不能進;惡:高安侯董賢父子,佞邪亂朝,而不能退。罪當死,死無所恨!」嘉系獄二十餘日,不食,歐血而死。】

不久,董賢竟當了大司馬和衛將軍,主持全國的軍事,才二十二歲。【〔-2.12〕以侍中、駙馬都尉董賢為大司馬、衛將軍...是時賢年二十二,雖為三公,常給事中,領尚書,百官因賢奏事。】

他的父親董恭,想和中郎將蕭咸聯姻。【〔-2.12〕閎妻父中郎將蕭咸,前將軍望之子也,賢父恭慕之,欲為子寬信求咸女為婦,使閎言之。】

蕭咸對女婿王閎談起:「董賢當大司馬時,皇帝詔令中說,『允執其中』,這是帝堯禪位給帝舜時的冊文,不是對丞相三公該說的話。由此看出,董家人的將來不知如何了結,我敢做他的親家嗎?」【〔-2.12〕咸惶恐不敢當,私謂閎曰:「董公為大司馬,冊文言『允執其中』,此乃堯禪舜之文,非三公故事,長者見者莫不心懼。此豈家人子所能堪邪!」】

王閎轉達岳父的意思,說不敢高攀大司馬家的門庭,董恭嘆息不已:「我們董家,何以讓別人如此害怕呢?」心裡悒鬱不樂。【〔-2.12〕閎性有知略,聞咸言,心亦悟;乃還報恭,深達咸自謙薄之意。恭嘆曰:「我家何用負天下,而為人所畏如是!」意不說。】

一天,哀帝設宴,請董家父子和朝官們飲酒。喝至半醉,哀帝親切地望著董大司馬,說道:「我想效法堯帝,禪位大舜,諸位以為如何?」【〔-2.12〕後上置酒麒麟殿,賢父子、親屬宴飲,侍中、中常侍皆在側,上有酒所,從容視賢,笑曰:「吾欲法堯禪舜,何如?」】

王閎不加考慮,急道:「天下是高皇帝打得來的,不是陛下私人掙來的產業;繼承先人的基業,應當交給後代子孫。這樣嚴肅的大事,天子怎能開玩笑呢?」滿座官員都很惶恐,哀帝也不痛快,酒散後,下令把王閎調出宮廷,幸得王太後干預,才又召回宮里。【〔-2.12〕王閎進曰:「天下乃高皇帝天下,非陛下之有也!陛下承宗廟,當傳子孫於亡窮,統業至重,天子亡戲言!」上默然不說,左右皆恐。於是遣閎出歸郎署。久之,太皇太後為閎謝,復召閎還。】

次年夏天,漢哀帝死了。王太後收拾好傳國玉璽,召見大司馬,商量後事。【(-1.6)太皇太後聞帝崩,即日駕之未央宮,收取璽綬。太後召大司馬賢,引見東箱,問以喪事調度。】

董賢本是個幫閑少年,懂得什麼?他無話可答,只好脫下官帽表示謝罪。王太後找到退職的新都侯王莽,協助調理,把大權也交給他,傳詔不許董賢再進宮廷,也不能去大司馬府。接著解除職務,勒令回家。【(-1.6)賢內憂,不能對,免冠謝。太後曰:「新都侯莽,前以大司馬奉送先帝大行,曉習故事,吾令莽佐君。」賢頓首:「幸甚!」太後遣使者馳召莽。】

當天晚上,董賢和妻子一起自殺,家人十分惶恐,草草下葬。王莽怕是欺詐,又開棺驗屍,然後送到監獄里埋掉了。【(-1.6)莽使謁者以太後詔即闕下冊賢曰:「賢年少,未更事理,為大司馬,不合眾心,其收大司馬印綬,罷歸第!」即日,賢與妻皆自殺;家惶恐,夜葬。莽疑其詐死。有司奏請發賢棺,至獄診視,因埋獄中。】

董賢的家屬流放合浦,財產公開拍賣,價值四十三億。【(-1.6)莽又奏董賢父子驕恣奢僭,請收沒入財物縣官,諸以賢為官者皆免。父恭、弟寬信與家屬徙合浦,母別歸故郡巨鹿。長安中小民歡嘩,鄉其第哭,幾獲盜之。縣官斥賣董氏財,凡四十三萬萬。】

暴起暴跌的董賢,死無葬身之地,也沒人同情。只有原來大司馬府中的朱翊,念及舊情,上書王太後,要求免掉自己的官職,買棺材壽衣,把董賢從獄中挖出來另行安葬。王莽曉得這事,又找了個罪名,把朱詡殺了。【(-1.6)賢所厚吏沛朱詡自劾去大司馬府,買棺衣,收賢屍葬之。莽聞之,以它罪擊殺詡。】

這就是「斷袖之嬖」的結局。

Ⅱ 閻紅彥 簡介拜託各位大神

閻紅彥(1902-1967), 又名侯雁。陝西安定(今子長)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10月參加清澗暴動,失敗後在陝北、晉西一帶進行兵運工作。1930年後根據中共山西省委的指示,率領一部分武裝在汾陽、孝義、中陽地區開展革命斗爭。1931年春與吳岱峰等人創建中國工農紅軍晉西遊擊隊,任副大隊長,與吳岱峰率部東渡黃河來到陝甘之後任大隊長。同年秋,晉西遊擊隊先後編為西北反帝同盟軍、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游擊隊,謝子長擔任總指揮,他和吳岱峰分別擔任擔任副總指揮兼第一、第二大隊大隊長,劉志丹到陝甘省委檢討之後亦歸隊任副總指揮。閻紅彥是陝甘晉紅軍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是西北紅軍和西北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者之一。1932年底因受「左」傾路線的排擠,離開了游擊隊,赴上海學習。1933年至1934年夏,先後在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和河北省委軍委工作,曾在綏遠的孫殿英部開展兵運活動。1934年秋去莫斯科學習。1935年回國。1936年任陝北沿河游擊隊司令員。東征結束後,沿河游擊隊改編為紅軍第三十軍,任軍長。1937年至1939年任西北留守兵團第三團團長。1939年至1942年任留守兵團警備一旅政治委員,曾參與指揮粉碎日本侵略軍企圖西渡黃河的戰斗。後調中央黨校學習。1945年後任太行軍區三縱隊副司令員、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1948年任三兵團政治部主任。1949年冬任川東行署主任、川東區黨委第一副書記兼統戰部部長、川東行署人民法院院長,在領導當地人民進行土改、鎮反及恢復和發展生產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1952年~1954年任四川省委副書記、西南行政委員會委員,四川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委員。1955年任四川省委第四書記兼副省長及重慶市委書記。1956年任四川省委豎姿書記兼四川省副省長、重慶市委第一書記。1958年任西南協作區委員會委員。他敢於實事求是,對當時的浮誇風和某些「左」的錯誤進行了揭露和斗爭。1969年8月任中共雲南省委第一書記、昆明部隊第一政委、中共中央西南局書記處書記。1963年12月兼任雲南省政治協商會議主席。他從雲南多民族的特點出發,堅決執行黨的民族政策,提倡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傳播先進科學技術,學文化、講衛生,發展商品經濟,使邊疆地區的經濟建設和精老纖腔神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受到迫害,1967年1月8日含冤去世(說他自殺,難以服人)。1977年12月中共中央和中共雲南省委為他平反昭雪,恢復名譽;鄧小平和胡耀邦親臨機場迎接運送閻紅彥骨灰的專機,並前往八寶山出席閻紅彥骨灰告別儀式。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第一、二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八屆候補中央委員。 閻紅彥:(1909-1967),男,漢族,1909年10月【1909年9月13日】生,陝西省安定(今子長)縣瓦窯堡人,原名閻候雁,曾用名周濟、陳一川,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革命工作,中等文化程度,上將軍銜。1924年入陝北軍閥部隊當兵。1927年10月12日參加清澗暴動起義。失敗後,1928年至1930年在陝北、晉西一帶從事黨的軍事活動,進行兵運工作。1930年後根據中共山西省委的指示,率領一部分武裝在汾陽、孝義、中陽地區開展革命斗爭。1931年5月起任中國工農紅軍西北游擊隊晉西遊擊隊第一大隊副大隊長兼第一中隊長,1931年農歷7月20日任中國工農紅軍西北游擊隊晉西遊擊隊第一大隊大隊長。同年秋,晉西遊擊隊在甘肅含水與劉志丹領導的游擊隊會合,1932年2月編為「西北抗日反帝同盟軍」,任第一支隊第一大隊大隊長和大隊中共黨委委員。不久,這支部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游擊隊」,任第一大隊長兼大隊黨委委員。1932年6月任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游擊隊總指揮。是陝甘晉紅軍早期領導人之一,為創建西北紅軍和西北革命根據地做出了貢獻。1932年8月底因受王明「左傾」錯誤路線的影響(中共陝西省委指責陝甘游擊隊是「右傾機會主義人領導」),被撤銷職務,離開了游擊隊,赴上海學習。不久被派到察哈爾參加抗日同盟軍,失敗後到綏遠、寧夏在孫殿英部開展兵運工作。1934年夏在天津中共河北省委軍委工作,入選中共河北省委成立的前線工作委員會委員。同年秋調上海,1934年7月被選派為中共參加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的侍衫代表赴蘇聯莫斯科,先入國際馬列學院、蘇聯紅軍陸軍大學學習軍事,後因紅軍長征,共產國際與中共中央聯絡中斷,未及參加會議即受共產國際之命送密電碼回國。1935年冬經過8個月的碾轉奔波回國到陝北瓦窯堡。1936年任陝北沿河游擊部隊【黃河游擊師】司令員。東征結束後,沿河游擊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30軍,1936年4月至1937年7月任紅30軍軍長,曾兼任軍政治委員。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9月起任八路軍西北留守兵團【八路軍後方留守處】警備第3團(由紅30軍改編)團長(任職期間:曾在延安馬列學院短期學習)。1938年2月出色地完成了為東渡黃河抗日的紅軍籌集渡船的任務。1939年12月起任八路軍留守兵團警備第1旅政治委員兼關中軍分區政治委員,曾參與指揮粉碎日本侵略軍企圖西渡黃河的戰斗。1940年9月至1941年5月任中共陝甘寧邊區中央局委員。1942年入延安馬列學院、中共中央黨校一部參加整風學習。1945年4月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第七次代表大會。抗日戰爭勝利後,1945年9月到晉冀豫解放區任晉冀魯豫野戰軍太行軍區第3縱隊副司令員,中原野戰軍第3縱隊副司令員、副政治委員兼縱隊政治部主任。參加了定陶戰役、豫北反攻和魯西南戰役,活捉了國民黨軍師長趙錫田、宋瑞珂、縱隊司令孫殿英。1949年春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3兵團(由第3縱隊等部改編)副政治委員兼兵團政治部主任。率主攻部隊參加了解放鄭州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進軍大西北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2月至1952年8月任川東區黨委第一副書記兼統戰部部長、川東人民行政公署主任兼川東軍區副政治委員、川東人民行署人民法院院長,在領導當地人民進行土改、鎮反及恢復和發展生產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1950年6月至1954年11月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西南行政委員會委員。1952年8月至1955年1月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5年1月至1959年9月任四川省副省長兼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1955年4月起);1952年9月至1954年12月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三副書記,1954年12月至1956年7月任中共四川省委第四書記,1956年7月至1959年9月任中共四川省委書記處書記,其間:1955年5月至1959年11月兼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第一副政治委員、軍區黨委常委,1956年8月至1959年9月兼任中共四川省重慶市委第一書記。1958年任西南協作區委員會委員。他敢於實事求是,對當時的浮誇風和某些「左」的錯誤進行了揭露和斗爭。1959年8月至1967年1月任中共雲南省委第一書記兼中國人民解放軍昆明軍區政治委員(1959年11月起)、軍區黨委第一書記(1960年4月起)。1960年10月至1966年11月任中共中央西南局書記處書記。1963年12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雲南省政治協商會議主席。他從雲南多民族的特點出發,堅決執行黨的民族政策,提倡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傳播先進科學技術,學文化、講衛生,發展商品經濟,使邊疆地區的經濟建設和精神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67年1月8日在吞服了幾十片「眠爾通」自殺身亡!1977年12月中共中央為他平反昭雪,恢復名譽。1978年1月24日,閻紅彥的骨灰被迎放到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1978年1月24日,閻紅彥骨灰安放儀式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送了花圈,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鄧小平、陳錫聯、耿飈、李井泉、王震、宋任窮、胡耀邦等380餘人參加了儀式。2月15日,中共雲南省委、中共昆明軍區黨委聯合發出通知,為閻紅彥平反昭雪。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將軍銜。曾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是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共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第一屆、二屆、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

希望採納

Ⅲ 姓魏的名人

魏顆: 春秋時代晉國魏犨的兒子,為人明禮敦厚,任晉國將軍之職。有一次秦桓公派遣了一位勇猛善戰,威震當時的名將杜回,帶兵攻伐晉國,大軍在晉國輔氏(今陝西省輔邑縣)的地方扎營,准備會戰,晉國面臨重大威脅,就派魏顆將軍出師對抗,兩軍大戰之下,結果出乎意料,魏顆在輔氏地方打敗了秦師,虜獲了秦國猛將杜回,為晉國立了戰功。為了獎勵魏顆的這次功勞,晉景公把令狐之地賞給他做了封邑。魏顆的兒子魏頡就以封邑為姓,稱令狐氏。

魏絳: 即魏莊子,魏犨之子,春秋時晉國卿。其先祖為庶人,與周同姓,因伐紂有功被周武王封於畢,於是以畢為姓。到畢萬時,事晉獻公,伐霍、耿,魏等國有功,封於魏,遂又以魏為姓。晉文公時,魏氏列為大夫,徒於霍(今山西省霍州)人。他的活動主要在晉悼公時期(公元前572年至公元前559年)。晉悼公元年(公元前573年),魏絳為司馬,執掌軍法。

魏斯: 戰國初魏國的建立者,歷史上著名的魏文侯,其在位期間獎勵耕戰,興修水利,進行改革,使魏國日益強大,並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魏冉: 戰國時期楚國人,曾在秦任將軍,後被拜相,封於穰(今河南省鄧縣),號穰侯。

魏相: 濟陽定陶(今山東省定陶東北)人,西漢丞相,宣帝時被封為高平侯,歷任大司農、御史大夫等職,其主張整頓吏治,考核實效。

魏延: 義陽(今河南省桐柏西)人,三國時蜀漢名將。曾隨劉備於蜀,以勇猛聞名,累遷為征西大將軍,後被封為南鄭侯。

魏舒: 西晉任城樊(今山東省濟寧)人,晉武帝時為司徒,其人能斷大事,為時人所推崇。

魏收: 下曲陽(今河北省晉州西)人,北齊史學家。北魏時曾任編修國史,北齊時任中書令兼著作郎,以才學聞名於世。曾編撰二十四史之一的《魏書》。

魏徵: 館陶(今屬河北省)人,唐代名臣,政治家,相太宗,曾任諫議大夫,敢於犯顏直諫,提出「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等治世名言,曾諫二百餘事,為太宗所器重,其博學多才,文采飛揚,著有《群書治要》等書。

魏勝: 字彥威(1120-1164),淮陽軍宿遷(今屬江蘇省)人,南宋抗金名將。出身於農家,早年曾為弓箭手。膽略過人,驍勇善戰。

魏源: 原名遠達(1794-1857),改源,字默深,湖南邵陽金潭(今湖南省隆回縣)人。道光進士,官內閣中書,晚年任高郵知州。近代著名思想家,與龔自珍齊名,時稱"龔魏"。他主張學習西方,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倡導變革。魏源不以詩名,但他的詩具有豐富的思想內容,鴉片戰爭時差裂期的許多名篇,感情熾烈,洋溢著濃郁的愛國睜虛主義 *** 。他還有許多山水詩寫得氣象雄偉,瑰麗悅目,有的還具哲理意味。魏源的詩風格遒勁,激越奔放,但悉慶燃律詩用典較多,顯得費解,韻味不足。著有《古微堂詩集》和《清夜齋詩稿》。

魏叔: 山東壽光籍。清朝乾隆時期官至引龍侯。後代現居壽光侯鎮黃橋。有一支在東北吉林扶餘五家站鎮,黑龍江省雞西市。

魏無忌: 魏國信陵君。魏安厘王之弟,有食客3000人,是當時魏家的傑出子弟。他與齊之孟嘗君、趙之平原君、楚之春申君並稱「四公子」。

魏武子: 又名魏犨,魏姓最早在歷史上出人頭地的人物,春秋時晉國大夫,其二子魏顆和魏絳,也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魏伯陽: 東漢時會稽上虞(今屬浙江省)人,煉丹術家,著有《參同契》三卷,把「大易」、「黃老」、「爐火」三家理法參照會同契合為一,為我國思想史重要著作。

魏了翁: 四川省蒲江人,南宋著名思想家,其所著《鶴山全集》強調「正心、養心」,推崇朱熹學說。

魏忠賢: 明代河間肅寧(今屬河北省)人,少無賴,自宮後改名李進忠。萬曆時入宮為宦官,後乃復姓,賜名忠賢。熹宗即位,升為司禮秉筆太監兼提督寶和三店。他密結大臣為援,以犬馬聲色媚帝。天啟三年(1623年)掌東廠,與熹宗乳母客氏勾結,排斥異己,專權攬政,參閱奏章,斥逐言官,縱容校尉,橫行肆虐,迫害東林黨人。次年,楊漣疏劾其二十四大罪,魏大中等七十餘人又交章論其不法。遂興大獄,大臣被罷逐者數十人,凡不附己者一概斥為東林黨人,並殺楊漣、左光斗、魏大中等。自內閣、六部、四方總督、巡撫,遍置死黨,廣建生祠,時有「九千歲」之稱。思宗即位,黜職,置鳳陽。行至阜城(今屬河北省),聞逮治令,遂自縊死。

魏良輔: 豫章(今江西省南昌)人,寄居太倉(今屬江蘇省),明代戲曲家,崑腔的創立者。其所著《曲律》一書對以後戲曲音樂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魏大同: 山東省壽光籍,魏叔的後代。清末遷至吉林扶餘五家站鎮,民國時期考入清華大學。曾任中華民國諸多省份最高法院院長。後代有留在東北的,也有去台灣的。詳情見扶余縣志。

Ⅳ 菏澤法院孫淑芳從哪調來的

菏澤市中醫醫院。菏澤法院孫淑芳是從菏澤市中醫醫院調任的,在2022年2月開始擔任法院院長。孫淑芳,現任山東省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中國共產黨山東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

Ⅳ 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法院簡介

菏澤市位於山東西南部,與江蘇、河南、安徽三省接壤,轄牡丹區、曹縣、定陶、成武、單縣、巨野、鄆城、鄄城、東明八縣一區和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人口960萬,面積12239平方公里,是我國著名的牡丹之鄉、戲曲之鄉、武術之鄉和書畫之鄉。
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始源於新中國成立以前。1948年9月,人民解放軍解放菏澤城,現菏澤地區轄區分屬冀魯豫區行署第二、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第二、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及各縣政府設立司法科,從事司法工作,屬冀魯豫人民法院轄區。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同年9月,設立平原省人民法院菏澤分院,由包括院長、副院長在內的6人組成,轄菏澤、東明、曹縣、鄆城、定陶、鄄城、梁山、南旺八縣,同時設立平原省人民法院湖西分院,轄單縣、巨野、復程、金鄉、嘉祥、魚台七縣,從事現菏澤轄區內的人民司法工作,是為起源。1950年1月,為緊縮全省編制,平原省人民法院湖西分院並歸菏澤分院。1951年4月,平原省人民政府決定恢復菏澤、湖西建制,菏澤分院與湖西分院分設。1952年11月,中央決定撤銷平原省建制,菏澤、湖西兩個專區劃歸山東省,平原省人民法院菏澤分院改稱山東省人民法院菏澤分院。1953年7月,湖西專區撤銷,原平原省人民法院湖西分院所轄單縣、巨野、成武、復程四個縣法院轉歸山東省人民法院菏澤分院管轄。1955年4月,山東省人民法院菏澤分院改稱山東省菏澤地區中級人民法院。1958年11月,菏澤、濟寧兩個專區合並為濟寧專署,菏澤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建制被撤銷。1959年6月,菏澤專區恢復,菏澤地區中級人民法院隨之恢復。1966年9月至1968年2月,菏澤地區各級人民法院受「文化大革命」影響,由內部群眾掌權,停止正常工作。1968年2月,菏澤「公檢法」實行「軍管」,成立地區公安機關軍事管制委員會,全區各級人民法院實際被取消。1973年4月,菏澤地區公安機關軍事管制委員會撤銷,菏澤地區中級人民法院恢復辦公,同時設立黨的核心小組。1977年10月,菏澤地區中級人民法院黨的核心小組改為黨組。1984年,菏澤地區中級人民法院院長職級配備由正處級升格為副廳級。2001年2月,菏澤撤「地」設「市」,菏澤地區中級人民法院改稱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時至今日,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歷時60餘載,歷任9位院長,幾次分合,幾易名稱,幾經撤建,創業之艱,守業之難,盡在其中。目前,菏澤中院轄牡丹區、曹縣、定陶、成武、單縣、巨野、鄆城、鄄城、東明8縣1區和經濟開發區法院,共10個基層法院,47處人民法庭。全市法院現有在職法官幹警1513人,本科以上佔88.9%,其中,菏澤中院在職法官幹警219人,均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內設機構33個。近年來,年均審判執行案件4萬多件,有力維護了社會穩定,保障了經濟發展,促進了社會和諧。艱苦卓絕,奮勇向前,一代代菏澤法院人在歷屆黨組織的堅強領導下,不畏艱辛,無私奉獻,用青春和汗水在菏澤這片熱土上樹立了一座座不朽的豐碑,為菏澤法院事業的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2010年新一屆菏澤中院黨組承載著菏澤兩級法院60餘載坎坷光輝的歷史,秉承「勤奮、務實、創新、卓越」的工作精神,深入開展「法院管理年」、「文化建設年」、「職業道德建設年」、「制度落實年」活動,大力加強審判執行工作和自身建設,各項工作一年一個新台階,特別是在審判管理、文化建設、職業道德建設、司法公開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曾受到最高法院、省法院、市委和市人大領導的多次批示和肯定。近三年來,全市法院涌現出大批先進集體和個人,有168個集體和325名法官受到市級以上表彰。菏澤中院被授予全國公共機構節能示範單位、全省「雙百」先鋒基層黨組織、省級精神文明單位、全省司法公開示範法院等稱號。單縣法院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優秀法院」、「全國法院文化建設示範單位」等稱號。中院王學忠同志曾獲得「全國政法系統優秀黨員幹警」稱號,牡丹區法院郭萍同志曾獲得「全國優秀法官」稱號等等。前赴後繼的菏澤法院人,正用實際行動,續寫著菏澤人民法院事業的新篇章!

Ⅵ 定陶人民法院好還是菏澤市拘留所好

法院好。
近年來,定陶法院堅持在縣委的正確領導、縣人大的有效監督和縣政府、政協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踐行「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法院工作主題,堅持以人為本建院,求真務實工作的基本理念,以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社會和諧為己任,在經費保障存在困難、人員斷層嚴重、辦公辦案條件較差的情況下,緊緊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全面加強審判工作和自身建設,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每年辦理各類案件2600餘件,為促進全縣政治持續穩定,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和諧進步做出了應有的積極貢獻。
新建菏澤市拘留所位於牡丹區吳店鎮,總佔地面積39.64畝,總建築面積21198_,設計押量1000人,是目前全省最大的拘留所。該項目是市監管中心總體規劃建設的一期工程,於2018年6月開工建設,歷時一年零五個月,即日啟用。

Ⅶ 歷史上姓魏的名人有哪些

魏延、魏徵、魏子建、魏源、魏收等。

1、魏延

魏延(?-234年),字文長,義陽平氏(今河南桐柏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深受劉備器重。

劉備入川時,魏延因數有戰功,升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拔為鎮遠將軍、漢中太守,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鎮守漢中十年。劉備即位後,拜鎮北將軍。

隨同諸葛亮北伐,拜涼州刺史,封都亭侯,曾在陽溪大破費瑤和郭淮。打算親率兵馬由子午道襲取關中,仿效韓信故事,與諸葛亮會師潼關,遭到謹慎的諸葛亮反對。

魏延作戰勇猛,性格孤傲,與長史楊儀不和。諸葛亮死後,兩人矛盾激化,魏延爭斗落敗,為馬岱所追斬,夷滅三族。

2、魏徵

魏徵(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貞觀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陽縣(現晉州市) 。

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

官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謚號「文貞」。葬禮從簡。同年入凌煙閣。

著有《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其中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諫太宗十思疏》。

3、魏子建

魏子建(474-533年),字敬忠,定州巨鹿郡下曲陽縣(今河北晉州市鼓城村)人。北魏大臣,歷史學家魏收之父。

初任奉朝請,遷太尉從事中郎,出為東益州刺史,鎮撫武興氐族。回京供職,授衛尉卿,遷左光祿大夫、散騎常侍、驃騎大將軍。罹患中風,上書辭職。

永熙二年(533年),去世,追贈定州刺史、儀同三司,謚號文靜(靖)。

4、魏源

魏源(1794.4.23-1857.3.26),名遠達,字默深、墨生、漢士,號良圖,漢族,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司門前(原邵陽縣金潭)人 。

清代啟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道光二年( 1822年)舉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始成進士。官高郵知州,晚年棄官歸隱,潛心佛學,法名承貫。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識分子的代表。

魏源認為論學應以「經世致用」為宗旨,提出「變古愈盡,便民愈甚」的變法主張,倡導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並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開啟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學習的新潮流,這是中國思想從傳統轉向近代的重要標志。

5、魏收

魏收(507~572年),字伯起,小名佛助,鉅鹿郡曲陽縣(今河北晉州市鼓城村)人。南北朝時期大臣、歷史學家、文學家,北魏驃騎大將軍魏子建之子。

機警敏捷,頗有文采,與溫子升、邢邵並稱「北地三才子」。初仕北魏,拜太常博士。再仕東魏,拜散騎常侍、中書侍郎、修撰國史。

北齊建立後,拜中書令、魏尹、秘書監、著作郎,遷特進、尚書右僕射,掌管詔誥,總議監五禮事,參與修定律令。

天保八年(557年),加太子少傅。武平三年(572年),去世,時年六十六,追贈司空、尚書左僕射,謚號文貞。

天保二年(551年),魏收受命撰寫北魏歷史,聯合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乾等人,博總斟酌,撰成《魏書》一百三十篇,書成之後,眾口喧嚷,指為「穢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後人輯有《魏特進集》存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魏姓

Ⅷ 曹中南的個人履歷

1914年11月,曹中南同志生於河北省景縣後留名府鄉西路古庄一個農民家庭。
1931年,參加河北省泊鎮師范驅逐校長桑朝陽校潮斗爭,對新思想、共產黨有了初步印象。
「九一八」事變後,參加學生抵制日貨運動,參加了反帝同盟,進一步接受共產黨的教育和鍛煉,增強了對共產黨的信仰。
1933年,經同學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4年,參加學校反校長楊玉如斗爭。
1936年畢業後,從事小學教員工作。
1938年2月,經組織派遣,曹中南打入民軍第3縱隊,任少校政訓員。
1938年7月,部隊改編為華北抗日聯軍28支隊,10月正式改編為八路軍東進縱隊第5支隊,任組織科長。
1939年,部隊整編為東縱3團,任民運股長。
1939年10月,被派往129師輪訓隊學習,對黨的知識進一步掌握,理論上也有所提高。
1940年4月,返回部隊,繼續投入抗日戰爭。先後任冀南東縱3團政治處總支書記,冀南軍區新7旅21團教導隊教導員、旅直屬隊總支書記、政治部組織科長,冀南清河縣委書記兼縣大隊政治委員,冀南軍區6分區政治部主任等職,參加了武城、鄭家口、辛庄、夏津、高堂等攻城戰斗,參加了邯鄲、安陽、平漢戰役,出色完成了戰斗任務。
解放戰爭時期,先後任晉冀魯豫2縱隊6旅政治部主任,晉冀魯豫14縱隊42旅政治部主任等職,參加了鄄南、滑縣、龍固集、永年、觀城、定陶、龍海、汲縣、太飽、黃河鐵橋、新鄉等戰役戰斗。戰斗中,身先士卒、機智勇敢、意志頑強,不怕流血犧牲,經歷了血雨腥風的洗禮,經受了生與死的考驗,出色地完成了黨和上級賦予的戰斗任務,表現出了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優秀的軍事指揮才能和政治組織工作能力,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任國際和平醫院政治委員,華北軍區幹部管理部處長,華北軍區幹部部組織統計處處長兼軍銜獎勵處處長,69軍政治部主任,北京軍區政治部幹部部部長兼北京軍區軍事法院院長,65軍副政治委員,69軍政治委員,內蒙古軍區政治委員兼北京軍區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政治委員,山西省軍區政治委員,山西省委書記,天津警備區政治委員,天津市委常委等職,為部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和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應有貢獻。
「文化大革命」時期,曹中南同志堅信黨的領導,堅持真理,實事求是,在揭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斗爭中,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在山西省擔任省委書記的十年間,以一個老共產黨員的良心和對黨、對人民的高度責任心,堅持真理,和「四人幫」做堅決斗爭。他排除干擾,通過各種途徑,恢復和穩定全省的工業、農業、煤炭生產,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超過歷史最高水平。在天津任職期間,能積極配合當時的天津市委市政府做好經濟工作,贊同並全程指揮相關部隊參與、謀劃和實施了引灤入津工程,為改善天津人民生活起到了應盡的義務。
離職休養後,曹中南同志仍然關心支持國家和軍隊建設,積極參加干休所組織的活動,力所能及地參與干休所建設,關心工作人員的成長進步,始終以老黨員、老戰士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休人員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Ⅸ 董氏的來源世界上出過幾個姓董的名人 他們都有那些作為

[董氏來歷]
董姓起源有二:①相傳顓頊帝的己姓子孫飂叔安有一後裔名叫董父,他從小喜歡龍,對龍的習性頗有研究,是馴養蛟龍的能手。當時有諸侯向帝舜進貢了幾條蛟龍,舜就任命董父擔任馴練官。在董父的精心馴養下,這幾條蛟龍學會了各種舞蹈,舜很高興,封董父為鬷川侯,賜他以董為姓,他的後世子孫便以董為姓了。②春秋時,周大夫辛有的兩個兒子在晉國任董史(相當於太史,「董」是督導、管理的意思),他的子孫世襲為晉國史官,後世子孫遂以官職名為姓,稱為董氏。

[董氏名望]
董姓是當今中國的第二十九大姓,歷史上也是名人輩出。例如

董狐,春秋時晉國史官,生卒年不詳。晉靈公無道,正卿趙盾屢次勸諫,靈公不聽,反欲殺之,趙盾於是逃亡國外。其後族人趙穿弒靈公,盾還晉國,而不討穿。董狐乃書曰:趙盾弒其君。孔子因稱: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其「秉筆直書」的著史態度為後世史官提供了一個典範。

董仲舒(前179~前104) 西漢名儒,廣川(河北省棗強縣東)人。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三年不窺園。提倡獨尊儒術,使儒家學說的正統地位正式得以確立。著有春秋繁露等書。

董卓(?- 192) 字仲穎,漢臨洮(今甘肅省岷縣)人。桓帝時,官羽林郎;靈帝時,為前將軍。靈帝崩,引兵至京師,誅宦官,廢少帝,立獻帝,弒太後,自為太師,淫亂凶暴。袁紹等因而起兵討伐,後為呂布所殺。

董鈞 東漢犍為資中人,字文伯。習《慶氏禮》,博通古今。西漢平帝元始五年舉明經,遷廩犧令。光武帝建武中舉孝廉。明帝永平初為博士。時草創五郊祭祀,及宗廟禮樂、威儀章服,多與議,世稱通儒。累遷五官中郎將。卒年七十餘。

董允(?-246),字休昭,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中郎將董和之子。初為太子舍人。劉禪嗣位,遷黃門侍郎。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北伐前,慮後主年輕,不分黑白,以允秉心公亮,上表請以允、費禕、郭攸之任宮省事。不久,遷允侍中,領虎賁中郎將,統宿衛親兵。允對後主常諍諫。時後主寵宦官黃皓,允不但正色匡主,而且數責皓。皓畏允,允在世時不敢為非作歹。延熙七年(244年)以侍中守尚書令,為大將軍費禕的副手。九年,卒。

董伯仁,生於西魏,歷經北周、陳,隋代畫家,隋朝初年尚在,汝南(今屬河南)人。多才藝,官至光祿寺大夫殿內將軍。工畫佛像、人物、樓台、車馬,與展子虔同時入隋,並稱「董展」

董晉,字混成,唐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人,生於開元十一年 (723年),死於貞元十五年(799年),仕唐,官至宰相。他出使回紇不辱使命;在韓滉權盛時,挺身而出為元琇辨解;在四鎮之亂時游說李懷光不叛朝廷;在宣武時,平息鄧惟恭之亂,井撫御其驕兵悍將,其中後兩點最是有利於當時社會的安定。

董平 (?-835) 唐宣州溧陽人。順宗永貞進士。累官門下中書侍郎。文宗太和末,與大臣賈梀等謀盡除宦官,詐稱天降甘露,命宦官仇士良等往視。事泄,反為宦官捕殺。史稱「甘露之變」。

董源,五代南唐畫家。用披麻皴法畫山水,平淡天真,後又巨然承其風格,並稱"董巨",為五代,北宋間南方山水畫主要流派,對後世影響很大。

董解元,金朝時皮陵戲曲家。他根據唐人元稹的《鶯鶯傳》創作了《西廂記諸宮調》,為後來元曲作家王實甫創作《西廂記》准備了條件。

董其昌(1555~1636), 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明書漏灶畫家,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萬曆進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謚文敏。性和易,通禪理,詩文俱佳,書法卓然成家,畫極瀟灑生動。著有畫禪室隨筆、容台文集、畫旨、畫眼等書。

董賢 西漢大司馬。他22歲時就被哀帝寵幸,官至大司馬,操縱朝政,其家族在當朝顯赫一時。

董邦政、明山東陽信人,字克平。以貢生授六和知縣。善騎射,嘉靖三十二年(1553)率兵討倭寇,任按察司僉事,領海防道,駐上海縣。次年,通倭頭目蕭顯導倭進犯縣城。他以弱兵固守,迫倭敗退。所練士兵,識地勢,知敵情,屢立戰功。三十四年,率兵直搗川沙倭巢,又會兵擊倭於蘇州。後受趙文華抑制,降讞蘇州府同知,不久引疾辭官。

董小宛,著名才女,為秦淮河"八大名妓"之一。容貌俏麗,善書畫,通詩史,後來嫁燃搜戚給清代著名文學家冒襄為妾。

董說,(1620~1686),明末小說家。字若雨,號西庵。明亡後改姓林,名蹇,字遠游,號南村,又名林鬍子,並自稱"槁木林"。中年出家蘇州靈岩寺為僧,法名南潛,字月涵。烏程(今浙江吳興)人。世代顯貴,至其父時已趨衰落。董說幼年曾受業於"復社"領袖張溥之門,後加入"復社"。又與具有民族意識的南□和尚意氣契合,南□去世後,董說即繼任主持靈岩寺。好記夢,曾成立"夢社",並作《夢社約》,還有專寫夢的《昭陽夢史》、《夢鄉志》等書,在奇異的夢幻世界中透露出現實的內容,寄寓他對黑暗時勢的不滿。他創作小說《西遊補》與此有關。

董邦達 著名畫家,人稱清代畫中十哲之一。

董必武 (1885,一作1886-1975) 湖北黃安(今紅安)人。原名賢琮。早年加入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1920年在湖北建立共產主義小組,次年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在中央革命根據地,歷任中央黨校校長,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執行委員,最高法院院長等職。長征抵達陝北後,任中央黨校校長,代理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代理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委員等職。在北京逝世。有《董必武選集.詩選》。

董浩雲

(1912-1982) 浙江定海人。名兆榮。早年在上海求學,通英、日、法等國文字。1928年考入金城銀行,任職於天津航業公司。1940年以民營方式,成立中國航運信託公司。1946年在上海申請重辦中國航運信託公司,開創中國人駕駛輪船遠渡大西洋、太平洋先例。1948年創辦復興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董事長杜月笙)。1950年公司遷台灣,並出版《般運》雜志。1959年建造七萬余噸油輪「東亞巨人號」,為當時世界十大油輪之一。1971年與美國卻普曼學院等校合辦「海上進修學院」,為世界上唯一海上學府,又名宇宙號,任校董會主席,並設「董浩雲獎學金」。後又在舊金山創辦美國亞洲銀行,任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理事、香港星島報業有限公司董事等職,是董氏航運集團創辦人,被譽為世界七大船王之一。病逝於香港。著有《董氏航業叢書》四輯。

董存瑞董存瑞(1933-1948)1945年,年輕的民兵董存瑞參加了八路軍,他在激烈的戰斗中逐漸鍛煉成為一個機智勇敢的戰士,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8年,在解放隆化的戰斗中,我軍被敵暗堡所阻。董存瑞抱著炸葯包沖到橋下,但找不到炸葯支架,為保證整個戰斗勝利,他毅然手托炸葯包,炸毀了敵人的暗堡,英勇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Ⅹ 定陶黑道最厲害的人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唐為立。定陶黑道最厲害的唐為立等24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案,菏澤市定陶區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對惡勢力團伙成功打掉。

熱點內容
解除司法拘留 發布:2025-01-15 20:57:30 瀏覽:383
經濟法的理念論文 發布:2025-01-15 20:52:43 瀏覽:755
追究商業秘密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5 20:46:49 瀏覽:630
新婚姻法要坐牢么 發布:2025-01-15 20:24:31 瀏覽:739
注冊會計師和司法考試 發布:2025-01-15 19:42:55 瀏覽:259
19經濟法基礎第四章 發布:2025-01-15 18:14:41 瀏覽:188
勞動法工資結算方式 發布:2025-01-15 18:06:43 瀏覽:147
勞動法解釋停職員工待遇 發布:2025-01-15 17:40:35 瀏覽:399
國稅局政策法規科職責 發布:2025-01-15 17:37:38 瀏覽:457
勞動合同法三到五年 發布:2025-01-15 17:24:42 瀏覽:478